心理剖析范文

2024-09-13

心理剖析范文(精选12篇)

心理剖析 第1篇

一、职校生消费心理的误区

1. 摆阔心理。

近年来,部分职校生喜欢在别人面前摆阔,处处要高消费。他们吃高级食品,喝高级饮料,穿名牌服装,戴名贵首饰,用高档手机,一心追求豪华、气派。我班有一名学生,父亲是普通的建筑工人,收入一般,而该生脚穿四百多元一双的耐克鞋,身穿上千元的杉杉西服,脖子上是二百元的花花公子领带。他告诉其他同学:名牌代表着身价,穿着名牌,心理感觉特酷。在职中校园里,像这样追求摆阔的学生虽不占多数,但也非凤毛麟角。

2. 攀比心理。

在目前职校校园里,部分学生比吃比穿、比消费档次,别人喝饮料,自己当然不能喝白开水,别人庆贺生日聚会,自己也逢喜事请客,全然不知道父母生活和劳动的艰辛。每逢学校放双休假,个别同学嫌坐公交丢面子,直接打车回家。有的同学不愿意家长骑车来接,认为太丢人现眼。仅以学生间节日互送礼品为例,中国的节日太土太俗不够用,于是洋节日也派上用场,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更成了一些职校生互赠礼品的高峰期,十几元的小礼物早因为“太寒酸”,拿不出手,非得四五十元甚至上百元的礼品才“够味”。如果不和同学礼尚往来,他们就觉得折了价,面上无光。

3. 好奇心理。

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固有特征对时尚有着本能的好奇心,而校园生活往往缺少变化和新鲜感,职校学生潜意识中总是试图打破这种沉闷的局面,于是好奇心与时尚一拍即合。市场总是不断供应时尚新颖的新产品,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吊起消费者的胃口。一些职校生消费时追求时尚、玩酷、以新新人类自居。校园里总有一部分学生衣着装扮显得新潮、异类。社会上的新奇商品总能在职校校园里见到。

4. 从众心理。

在职业学校里,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比较广泛,处于某个交际圈,便会以该团体的消费标准作为自己的消费标准。别人在买、在玩,我不买、不玩,显得太落伍,几人在一起,大家都想去买、去玩、去打打牙祭,我不去,太不合群。曾有一女生,身材矮胖,可偏穿着横纹的套衫和牛仔裤。原因是同室的同学都流行这套穿着,她这样穿感觉到某种放心,至于是否适合自己却没有考虑。

5. 享乐心理。

有些职校生没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奉行“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享乐主义人生哲学。在家是“儿皇帝”,父母万分溺爱,满足他的所有要求。他们认为父母亲赚的钱就是为了我一个,于是产生了只要有钱,吃喝玩乐,无所顾忌。这些人在校园里用钱无计划,消费无节制。钱花光了就向家长要,向别人借,能赊欠就赊欠,完全属于享乐消费。

二、职校生不良消费心理的成因

部分职校生出现不良消费现象,导致不良的消费心理,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自己的思想偏差,又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具体分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社会坏风气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过多地追求物质和享受。在充满功利和浮华的环境中,成人们在为无尽的物质、无穷的欲望在拼搏、在攀比,职校生的种种不良消费心理都是成人世界的复制版,社会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蔓延盛行必然会波及到职校校园,使得一些学生走向消费误区,形成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2. 家长对子女的消费行为不及时引导。

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后,富裕起来的家长格外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和物质享受。不少家长给孩子设计了“吃的要营养,穿的要漂亮,玩的要高档,用的要排场”的理想模式,无形中鼓励了孩子的不良消费行为。在家中,孩子确立了自己的“小太阳”、“小皇帝”地位,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进入职校后,家长的束缚、引导更少,对孩子的各种消费要么迁就放纵,要么束手无策。

3. 学校消费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一直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追求高升学率。对学生的生活教育极少,偶尔提及节约,也是蜻蜓点水,认为只是家长的事。职校生虽然在政治经济学中涉及消费有关的知识,但只是抽象的理论,离学生的实际比较远。怎样帮助学生认识金钱的作用,学会正确消费、健康消费,这些方面还需要认真探究。

三、帮助学生走出消费误区

不良的消费心理一旦形成,就会自动驱使一个人的行为,那么,如何帮助职校生走出消费误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呢?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加强节俭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奢侈浪费历来为世人不齿。学校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关于节俭的素材,加强节俭方面的宣传教育。把节俭文化进橱窗、上课堂,渗透到校园各个角落;可开展节俭专题德育活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在校园内形成节俭的浓郁氛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节俭的典范很多,通过革命传统教育,可增强学生节俭的信念。树立生活中的典型,形成节俭光荣的舆论导向。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的现状,深刻理解节俭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是我国建国、富国的必由之路。公民养成节俭的品德是国家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把道理跟学生讲清、讲透,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付诸行动,自觉养成节俭的品行。

2. 倡导适度消费,指导学生合理花钱。

适度消费,也称合理消费,是指适应国情、生活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的一种消费状态。通俗地讲就是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消费和国家的国力、家庭的承受能力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消费和品德修养结合起来,防止出现为摆阔、攀比、追时尚、贪享乐而不良消费的现象。可结合校园内的一些不良的消费现象,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形成适度消费的意识。指导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节俭储蓄。学校可组织班级成立“节俭银行”,鼓励学生使用“消费日记账”,举行“减法生活体验周”等切实可行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合理花钱。

3. 让学生勤工俭学,体验艰辛。

职校发挥自身优势,按专业多创造工勤岗位,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勤劳俭朴的品质。这类活动要严格管理,讲究实效。让学生能体验家长的艰辛和今后自己谋生的困苦,明白金钱获之于劳动,消费取之于劳动的深刻内涵。

4. 与家长取得共识,再富不能富孩子。

对学生的消费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学校应该与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理解教育的目标,知道学校的教育措施,明白作为家长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理解再富不能富孩子的道理。双方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摘要:职校生不良消费心理有摆阔心理、攀比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享乐心理等, 形成的原因大致有社会坏风气的影响、家长不及时引导、学校教育缺失。学校应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走出消费误区。

关键词:职校生,消费心理,消费误区

参考文献

[1]林建华, 曹树.中学班主任与心理指导, 1999:247-266.

个性心理的自我剖析 第2篇

性格和气质是在人的生理基础上,经过长期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所以由这两方面构成的个性当然是在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后才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

遗传因素对我的影响自然也是很大的。当然还有父母对我的影响,先说父母对我的影响,我母亲的性格是属于热情开朗的,说话做事干净利落,一点不拖泥带水,乐于和别人沟通,虽然识字不多,但是口才了得,一般人绝对说不过她,说的话都很在理,句句都能切中要害。让我记忆深刻的有几次,邻居因为小事和村里人发生争吵,母亲总是主动上前去劝说,只要我母亲在,每次都能轻松化解。还有一次年前,我和母亲做马自达去看外婆和外公,路上出了点意外,我们坐的马自达不小心撞到了前面的面包车,随后,面包车司机下来和马自达车主理论,马自达车主硬说不是自己的责任,不肯赔偿,于是两人就吵了起来,母亲见势下了车,跟面包车主说,这大过年的,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关键就是图个平安,今天还好只是碰了一下,都没事,车子也没什么事,我看这事就算了。母亲说完这些话,大概停顿几秒钟,面包车司机什么都没说,就上了车,这事就完了。当时真的特别佩服我的妈妈,要是换做是别人,可能不会挺身而出。和我母亲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父亲,是一个内向的人,可能是我母亲太外向了,把父亲给比下去了,不是有这么一个说法吗?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很多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不过在我的家庭却反了过来。父亲也不太懂得怎样表达爱,从小到大,父亲跟我说的话甚少,很多时候都是我主动跟他说,小时候会经常跟着他,从东头跑到西头,有时候他还会嫌我唠叨,不带我出去溜达,自己一个人偷着跑出去玩。

所以我的性格特点是,外向和内向兼有,不过这两个部分的比例,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分布也不一样。小的时候,尤其是在小学的时候,胆子很大,经常闯出各种各样的祸,或是做出很多令父母担心的事。例如爬上树掏个鸟窝,和小伙伴去河里游泳,还有经常和同学打架,坏事似乎都被我那时干尽了,以至于我现在所做的和那时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那时在老师面前还是很老实的,不敢有所造次,可能是因为怕老师把父母叫到学校来,那我回家以后就完了,肯定得被妈妈痛打一顿,所以在老师面前通常会稍微伪装一点,表现的像一个乖孩子。还有一件事最令我记忆犹新,不知道那算不算喜欢,当时(一年级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早熟)很喜欢和我们班一个女生坐在一起,而且经常被她揍,她的指甲很长,每次和她打架都是我吃亏,主要是因为我舍不得打她,所以每次我俩的战争都是以我脸上那一道道伤痕告终,至今脸上还留有些许印记,或许她当时是想在我脸上留下一点印记,想告诫我,不要忘了她吧。那时的我很单纯,对她也没有任何不轨的企图,什么都不懂,反正就像每天都和她在一起,说话,或是小打小闹,偶尔我会从家里带一点零食和她一起分享,也就是吃酒给的糖果,其他的基本上就没有了,当时家里兄弟姐妹多,每人能分到的糖很有限,不过吃塘的时候却感觉无比的幸福,尤其在那个物质很匮乏的年代里,吃糖果算是一件极度奢侈的事。所以可以想象得出来,和她一起吃糖果,我是多么的开心、快乐。但是,好景不长,甜蜜的时候总是维持的不长久,我们年级要从两个班级扩充到三个班

级,她被分到了扩出的那个班级,离我远去了,由于我这个人比较羞涩,之后在学校遇见她,不敢和她说话了,渐渐地彼此疏远了,就这样上了初中,也不在一个班级,联系就更少了,不过在我脑海里这应该算是我的一个最美好的memory,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上了初中以后,事情就变得不那么美好了,战役就要打响了,为的是考一个好的高中。初一时,成绩不是很好,而且人际关系也不怎么好,内心很孤独,变得非常内向,有一段时间相当的自卑,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见到一些亲戚总是低着头,尤其是遇到我的大伯——一个小学数学老师,在我上小学时,对我特别好,经常给我零用钱,把上课没收的弹珠都给我,一直很感激他,当时就觉得对不住他,同时也对不起父母,让他们失望了。初二时,因为我的英语老师,经常开导我,经常和我聊天,让我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了不让他们失望,我尽了最大努力学习,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成绩的进步,人也变得自信了,也喜欢和同学交流了,仿佛一切阴影都已过去。接着就是考高中,以4分的差距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最后选择了一所普通的高中,进入了那个普通高中的好班,虽然没考上重点高中,但是在这个学校,自己还是挺有自信的,很多人进校成绩不如我,因此当时多少有点自满。高中的生活总是充实而又有压力的,但是离开了家,没有父母的约束,我的高一和高二基本上是在玩中度过,到了高三,算是尝到了以前埋下的苦果,由于基础差,复习很吃力,最后高考不太理想,二本差了10分,复读了一年,最终结局是,比一本低了10分,虽然不是特别满意,不过没有辜负这一年的努力,然后就进入了现在这个既让我恨,又让我疼的大学。

上大学伊始,胸怀豪情万丈,想施展一下,怎料进了大学以后,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才艺没有就算了,连唱歌都很难听,这让我感到很纠结,尤其是普通话说得不标准,说话时方言比较重,南方的孩子真是伤不起,由于普通话的不标准,导致我唱歌出现各种发音不准确。然后就情不自禁的和旁边的一些人比,结果最后把自己比的很自卑,感觉自己很渺小,甚至都不敢主动追女孩子,错过了很多好的机会。为此,在心里时常提醒着自己,人和人是没有可比性的,用别人的长处来比较自己的短处,只会给自己找不自在。我这个人有这么一个性格,不喜欢服输,因此,我现在一直在练习普通话,首先把说话这个差距给弥补了,一直觉得只有拥有一个好的口才,才能更好的表词达意,把话说得通俗易懂。大学真正的追过一个女孩,刚开始两个应该都是相互喜欢,经常周末一起出去爬山,或是骑自行车沿海边走,在一起时聊得也挺投机的,感觉一切都很美好。但突然有一天,她跟我说,我和她不合适,此处省略若干字,这一句不合适,不知伤了多少人,我自然也不例外,当时很痛苦,一个好朋友陪我去操场跑了几圈,又大吼了几声,因为自己真的很用心对待这份,或许原本不属于我的爱情。那天晚上打了电话给我最好的哥们,聊了很多,最后直到手机没电,一通电话,让我释然了很多。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坚持,很想继续坚持,因为不想放弃。我想我会一直坚持,或者坚持到自己不想坚持了,到那时,放弃不矢为一种好的选择。有人说:“大学如果不谈一场恋爱的话,就不算完美”,我觉得这句话误导了很大一部分人,很多处在恋爱中的人都是为了满足一己的私欲,一时精神愉悦,从而走到了一起,很多都是建立在物质层面上的,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爱情。

现在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别人面前没有威信,没有号召力。有时候想让自己的变得稳重一点,变得更理性一点,不那么二,或者说行为和语言要谨慎一点,不那么随意,把自己伪装起来,但又觉得不应该这样生活,那样的话就失

施暴者的心理剖析 第3篇

心理理论侧重于剖析个体的心理特点,如施暴者常以自我为中心,有强烈的嫉妒心、控制欲和占有欲、冲动、易怒、酗酒、多疑、焦虑和不自信等,往往呈低自尊和自我控制较弱的心理模式;而受害人的心理特点有胆小、懦弱、自卑、依赖性强、缺乏主见、有焦虑和忧郁气质和强烈的不安全感等,在经济上非独立、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中一方希望支配和影响另一方,造成家庭内部权利和决定模式失衡,是家暴的成因之一。结合舒格曼的学说——男性对控制权的渴求可能是施暴的一种标记,丈夫想通过掌控妻子,达到内心的满足和优越感,与此同时,因控制会破坏家庭亲密关系,引发夫妻间的矛盾,丈夫试图采用更进一步的强制措施处理这种冲突,从而引发家暴行为。若经过多次的家暴行为,受害人不敢反抗或反抗失败,施暴者会从中获益,今后有可能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固化这种行为。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存在已久。单独的立法不仅规定了人们行为的底线,而且对施暴者构成威慑力量。从心理学角度,某些施暴者需要心理疏导,某些家庭需要家庭心理治疗,严重者需要就诊于精神科。

文学在心理角度的剖析 第4篇

在创作方面有许多的批评家认为文学的创作是与心理活动息息相关的。如克罗齐在文学创作中的“直觉说”。克罗齐认为直觉是抒情的表现, 直觉就是艺术。在克罗齐看来“人人都是艺术家”, 都可以通过直觉来感受到外界, 同时通过这种直觉形式的感觉而产生的创作欲望, 进而进行的创作就是艺术创作。

“‘创作的过程’应该包括一部文学作品从潜意识的起因, 以致最后修改的全过程, 有些作家尚且把修改视为整个创作过程中那个最富于创造性的阶段。”[1]所谓的潜意识就是心理学角度的一个专有名词。还有就是通过潜意识或其他的心理形式来对文学进行分期和对文学的发展进行考察。如“把潜意识的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时期, 与强调智力、修改和交流的古典主义和理性主义时期加以区别。”[2]很明显, 在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中, 心理机制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其实不仅是在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中, 在其他的文学样式中心理机制同样是具有很大的影响的。

与心理学相关的“灵感说”似乎也给了我们某些启示, 刘勰《文心雕龙》在《神思》篇中就谈论到了灵感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艺术创作产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联想和想象, 而联想和想象也是和人类的内心心理密不可分的。有的作家在创作作品时会使用一些刺激物, 如酒精和鸦片等, “但是根据现代医学的临床报告, 在这些吸鸦片的诗人的作品中所包含的异常成分, 看来是来自他们神经质的心理, 而不是来自麻醉药的特殊功效。”[3]在这里也可以看出在文学创作中, 灵感的来源也是很大一部分得利于心理与精神的机制的效用。

同时近代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也是很重视文学艺术中的心理机制的, 他提出了一套心理类型说, 他对人类心理类型的分类是根据思想、情感、直觉和感觉四个因素而形成的。我们可以看出这四个因素就是心理和精神的基本因素。文学艺术的创作是离不开这些的。

在心理学和精神学领域中颇有影响的是佛洛伊德, 他把人类意识的层次划分为三类即意识、下意识、潜意识, 同时佛洛伊德还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些对心理和精神上的研究对我们研究文学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我们通过对心理层面的分析就可以对文学的创造有所了解, 我们现在许多文论在对文学创造进行评论时都是十分重视心理机制的作用的。在一些文艺心理学的学者那里, 他们就认为文学的创作是心理内在机制的外在表现, 尤其是在一些表现论的学者那里则更是认为文学文本的创作是对心灵的表现。甚至一些极端的学者还认为所谓文学的再现论, 所谓的文学是对社会历史的模仿的观点是极其不正确的。他们只把文学看作是内心的反应和外化, 他们的观点也是影响十分广泛的。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人们对心理精神机制对文学的创作是十分重视的。许多学者都把文学创作的动因、灵感甚至文学的本质与心理反应相联系, 非常重视心理反应的作用。

二、从文学接受方面剖析文学和心理

对于从文学的接受方面剖析文学和心理的关系, 我们认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分展开论述, 就是在文学的接受中可以从读者接受和作者接受两个方面展开, 即我们通过阅读作品可以得出作家的心理, 也可以通过阅读作品得出读者在阅读后的心理反应。

1. 通过文本阅读可以得出作家的心理

我们在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可以在我们的头脑、心理精神当中得出作家的意向, 即作家的表达心理。庞德给意向的定义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 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4]我们可以看出意向是与心理、与感觉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这也正说明了我们可以从心理角度对文学接受进行剖析。

我们所说的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可以看出作家的心理指的就是从接受者的角度去思考作家的创作意图, 通过对作品的了解看出作家在创作时的内体验。作家在创作时可以有心理的反应, 这一点我们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了。同时, 我们阅读完作品时也会对作家的创作心理有一定的了解, 也许这种猜测是主观的, 带有倾向性的, 但是这些也说明了我们读者在阅读完作品是可以得出一些心理的心得的。

我们在阅读一篇或者一部文艺作品时经常会说, 这部作品象征了某个时代或某种思想, 或者说它代表了某种倾向, 这种所谓的“象征”通常就是作家的“个人象征”, 这种“个人象征”韦勒克认为是“暗示一个系统, 而一个细心的研究者能够象一个密码员破译一种陌生的密码一样解开它。”[5]这种研究我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存在着心理反应的研究。所以我们在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所提出的“象征”“意向”“隐喻”等词汇就说明了我们在鉴赏文学时存在着心理的反应。

2. 通过文本阅读可以得出读者对文本的反应

读者在阅读了一部文学作品之后喜欢或厌恶就是因为这部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心理产生了某种影响。有的学者拿文学作品与绘画、音乐相比较就是由这方面的原因。苏轼有一次在谈论王维的画的时候就说过“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6]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会想到绘画不仅是因为诗和画都是艺术作品, 在它们的内部存在某种共通之处, 读者和欣赏者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会形成一种艺术思维, 这种艺术思维就将诗和画所沟通在一起了, 这种沟通就是联想与通感, 就是我们在研究读者接受时所产生的心理反应。

这种心理反应不仅是在诗与画的欣赏中可以看到, 在其它艺术样式中, 比如在文学与音乐之中也是可以看到的。它们在起源方面存在着许多渊源, 因为“诗、乐、舞”是不可分割的。音乐与诗的结合我们在历朝历代都可以看到, 比如在汉代的乐府就是诗与音乐的结合, 这在《汉书·礼乐志》中就有记载, 后来的唐代与元代把文学与音乐的结合推向了一个高潮。我们都知道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钱中文先生的《文学发展论》还提到了“在诗歌描写中还引进了听觉艺术的特征, 使视觉艺术的描写, 与幻象的听觉艺术的抒发, 相互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通感”, 增强了诗的意象的变幻与新奇感, 显示出诗意的丰富性。”[7]这些都说明了文学与音乐的结合和文学与音乐的相融合都是因为一种心理精神的影响, 那就是“通感”。这在很大一个方面就是心理精神作用。

总之, 文学是感性的艺术, 对感性艺术的欣赏与阅读的感受就是来自于心理和精神方面, 所以我们说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在很大方面上都是来自于内心的心理精神层面的。

所以我们说文学与心理是有着剪不断的姻缘的, 在文学创作层面的创作和文学欣赏层面的接受论角度上心理精神的反应是占据着很大的比例的。而且在接受理论中, 心理的反应又存在于对作家的创作接受方面和读者在阅读完作品之后的内心心理反应两个方面, 所以说心理精神作用在文学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我们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

[1]《文学理论》【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1页

[2]《文学理论》【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4页

[3]《文学理论》【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2页

[4]《文学理论》【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2页

[5]《文学理论》【美】雷·韦勒克奥·沃伦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5页

[6]《文学发展论》钱中文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8页

都市剩女心理剖析 第5篇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都市的繁华,但是点点繁星之外却透露着无尽的窃窃私语,也许都市繁华的背后又多了一丝丝孤单,曾经为了事业的拼搏让无数优秀的女孩忽略了人生最好的恋爱季节,仍然守着一颗不凡的心在等待一种缘分,然而老天偏偏捉弄人,想家的人却偏偏没有家。越来越多的都市女孩构成了“剩女”一族。仅仅北京已经突破50万,已成为和谐社会的一大社会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可是为什么呢?

社会的现实让“剩女”更加成熟理性,不再相信浪漫情怀,情愿感受孤独心情。也许因为优秀,所以孤单。就像古人云:“自古英雄多寂寞”。然而在这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新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优秀女孩因为自身条件的优越反而更加“无处可走”,“两点一线”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充斥在美丽的都市,也许是一种无奈,但是有时却让人感受一种遗憾。最害怕生病的时候无人问津,然而只能自己倒着一杯杯开水,默默的感受内心的委屈。有的时候又会欲哭无泪,体会一种叫做“情非得已”的心情。

每一个不同的季节体会一种不同的心情,也许不同的年龄就多了一份不同的心,如今越来越多的都市女孩似乎看懂了美丽的人生真谛,也变得不再喜欢热闹非凡,因为看着很多的同龄人已经身为人妻人母,内心有一种释怀难以言表,也许“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许有时情愿自己“原作清风一缕,来去无牵无挂”,如今这样一种心境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心情如此宁静而且平淡。

以至于有的都市女孩说,情愿自己不富有,情愿自己没有高学历,情愿自己没有令人羡慕的高收入,希望永远不再“犯错”,也不要再受到伤害。因为当一切都拥有的时候,却迷失了一个女人最自然的回归。或许“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只是一首歌词,但是美好的青春岁月却一天天逝去!如果世界有一种最好的“剥离”器,也许会有更多的“剩女”在事业与爱情之间重新定位选择!

有一种快乐很牵强,因为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一种悲哀很无味,因为感觉似乎已经尝遍了世间的酸楚,有一种感觉很无助,因为只能偶尔偷偷掉眼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又让更多的“剩女”多了一种安静期待,宁缺毋滥,内心宁愿承受孤单,但是绝不勉强体会无味的爱情。很多人在心里有一个清晰的标准,也相信有爱就有希望,然而这个社会的标准答案和前几年已经大相径庭。没有家不是因为“贫穷”,反而是因为“富有”,对家的概念似乎变得有点淡薄,然而对缘分却更加企盼。

如今“剩女”不是因为自身不好,是因为过于优秀。虽然“严肃认真”的为人之道写在了脸上,但是“浪漫情怀”却深深埋藏在了心底,她们夜深人静的时候笑看都市繁华,怀有一颗宁静心。不同的场景和真实写照构成了一幕幕儿女情长的生动片段,然而“剩女”的父母们却一次次下达“逐客令”。下达了一道道可爱动人的“密令”。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无奈之选,但是却饱含父母对女儿的一种深爱之情!!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人世间有很多的是是非非,也有太多的起起伏伏,但是似乎更多的人都相信缘份,可是缘分到底在哪来呢?朝朝暮暮,暮暮朝朝,青春的你还有耐心等待多少年?也许“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或许完美人生需要一些磨练,但是缘分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把握,因为有的人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有。

小学生自我心理定位剖析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定位

【案例:片断回放】

四年级心理课的一个片段:请用“我___________”的句式,写十句话,描述你自己。你会发现,很多学生停留在那里迟迟没有下笔,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认真地自我定义。也有学生写了几句,但就是再也挖掘不出更多的关于自我的描述了。大部分学生描述的内容大致如下:①能力类:比如我会唱歌,会弹钢琴,会跆拳道等;②性格类:我很大方,我很内向,我很勇敢等;③学习类:我很聪明,我成绩很好,我某某功课不是很好等。

【解析与思考】

一.从小要树立自信心

关于“我”的解析,难就难在如何正确地定位与描述自己。这里涉及到一个关于“我”的“心理定位”。凡是不了解自己的一些孩子,就往往没有明确的“心理定位”。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爱谁/什么?我会什么?我喜欢这样的自己吗?这些孩子往往在生活和学习中缺少自信与关爱,他会在无形中把自己定义为:在团体中不那么重要的、自卑的、没有安全感的人。

因此,我认为一二年级的孩子首先要树立自信心,他一定要明白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而且是个力争上游的“小威”。我曾向很多同事和家长推荐一本绘本故事《小威向前冲》,它的作者是英国的尼古拉斯.艾伦。故事主要讲一个小精子的神奇大冒险,小威是一个小精子,也是一个游泳健将,他和其他三亿多个小精子住在一起,他们都要参加一项游泳大赛,而冠军的奖品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美丽的卵子。最后小威通过努力打败了其他三亿多个小精子夺得了冠军,从此有个小生命开始生长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不仅让孩子知道了自己来自哪里,也知道了自己是那个一直努力的唯一的“小威”。

二.美好的生活要善于表达

生活之所以美好,那是因为有关爱你的家人,有关心你的老师同学们。要让孩子明白,你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成长,在一个快乐的团队中学习和成长。通过问卷调研,一到六年级的孩子几乎没有“我爱__ __”这个句式的表达。不知这是爱的能力的下降,还是语言表达的弱化?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个含蓄的国家,但是现代家庭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学会爱身边的人,也要学会表达爱。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最好的节日礼物难道不是温暖的拥抱和一句真诚的“我爱你,爸爸/妈妈/老师!”吗?

老师们,如果您一直默默地付出,真心地关爱您的孩子们,用包容的心宽容他们滋养他们,也从不吝啬爱的表达的话,我想您的孩子也会发自内心地爱他身边的每个人,同时也会表达爱,让学习和生活充满生机和期待!

三.学会正确的评价

大部分学生描述的内容,不管是能力类、性格类还是学习类,表达的都不是很具体。或者说没有透彻地分析自己,他的自我概念是模糊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和老师、家长的评价密不可分。

作为家长,是不是从小就抓住每次机会夸奖孩子:你真聪明,你很棒!作为老师,每次是夸奖孩子聪明还是努力?其实,父母老师们的心里都有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孩子坚信自己很聪明,那么,他就在学业上无所畏惧。但是,一项来自纽约所有公立学校的调研表明:夸奖孩子聪明,往往适得其反。当我们在夸奖孩子聪明时,他们往往心里有压力。为了保持聪明,从而躲避可能出丑的风险,就会变得畏首畏尾,他很可能不大愿意接受负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因为他们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而在心理疗法中,从不会对孩子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或者“你真棒”。那些话会使孩子产生焦虑,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唤起孩子的防疫心理。只有具体、明确、针对某一件事情的表扬,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班级考第一名的同学,如果老师表扬他很聪明,孩子往往会压力很大,更经不起失败。而夸奖这是努力的结果,他会有更大的动力和内心自我的鞭策,激励他有更向上的决心和勇气。

四.给每个孩子建立“成长档案”

每个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他都是不断成长的过程。他需要明确每个时段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并且对于阶段性任务的达成度有鲜明的认识,他们也希望自己取得的进步能同时得到他人的肯定,这样才会不断助长自信心。

因此,我曾经尝试从低年级开始,给每个孩子建立一个“成长档案”。档案袋的内容以“周”为单位,分别有如下内容:①你本周主动帮助过别人吗?(助人)②你本周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了吗?(感恩)③你本周在学习上有收获吗?(学习的反思能力)④ 你本周有好的故事或者开心的事情与大家分享吗?(分享的快乐)⑤你本周有什么不开心或者烦恼的事情吗,不妨与老师谈谈心。(学会交流并关注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每周档案袋的内容于周末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进行记录,老师也要进行及时地关注与点评,把班级中的典型事例进行表扬与强化,让班上的孩子有学习的榜样,也为班级营造了正能量的氛围。通过“成长档案”的记录,也让孩子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对于自己取得的进步能充分肯定,同时对于自己的不足也能及时改进,最关键的是老师能够与孩子们心连心,能及时关注班级中每个孩子的成长。

【结语】

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颗种子,那颗种子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它才会生根发芽,慢慢长成一颗幸福树。在成长过程中,他要不断克服困难,需要自我欣赏,也需要别人的赞许与肯定。所以在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健康全面的自我定位显得尤其重要。而作为老师和家长,也要进行及时地关注和引导,好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那个理想的他。

高中学生心理剖析与教学对策 第7篇

—— 赞可夫

所有的教师都知道备课的时候, 第一要备学生, 即深入分析学生的主体的状态。如他们现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认知基础、情感因素。只有在认真分析学生主体状态的基础上, 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然后知困, 有一些教师教学态度很认真, 奉献精神很强, 但与学生的关系不够融洽, 得不到学生的喜爱和认可, 甚至与学生形成了对立的关系, 自己也感到很痛苦。这与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够了解, 不能对症下药, 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方法很有关系。本文就高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 并提供一些教学对策以供参考。

一、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 外部因素

首先高中学生学习的内容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学科内容更趋于专业化, 学科知识的规律性、逻辑性和严密性增加, 对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计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 集体环境也有了很大变化。高中学生年龄一般16-20之间, 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法和见解, 凡事不再是人云亦云, 在班级活动中, 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力不断发展。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越来越明显。老师和家长都把他们看成了成人, 凡事都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2) 内部因素

高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 骨骼、肌肉、大脑、神经系统、和性的成熟, 不仅使他们外形体有了急剧变化, 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和意志品质等心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新的心理需要和原有的心理水平形成了矛盾, 在这个矛盾发展、冲突、解决的过程中, 心理发展趋向成熟。高中学生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和安全感等基本的心理需求, 他们更加注重社交需要、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要, 实现自我的需要。依然把他们当成孩子看, 往往会让他们愤愤不平。过分的管教, 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厌烦甚至是对立的情绪。

二、高中学生的心理剖析

高中学生的心理可分为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

积极心理包括自尊、进取、憧憬等。消极心理包括逆反、自卑、疑虑、嫉妒等。

高中生身心发展迅速, 他们自我意识迅速增强, 他们感受到自己已长大成人, 一种迫切的独立意识使他们总是希望摆脱种种束缚, 自主把握自已的现在和明天。这种自尊意识推动他们探究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关注社会发展和职业的选择, 他们渴望集体生活中其他成员的理解和信任, 寻求真正的友谊。同时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更加发达, 他们学会了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可以看出, 高中生心理由于社会性、政治性增强, 焕发出了一种积极向上, 奋力进取的青春活力。他们意气风发、敢想敢做、充满激情, 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因此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也是理想、动机、兴趣发展的重要的阶段。

由于高中生日益增强的独立意识, 使他们经常与教师、家长闹对立, 逆反心理很强。有时出现你说东我偏向西的状况。客观地看, 学生的逆反心理有其积极性和消极性的一面, 知错不改, 故步自封, 会使学生停滞不前。但人云亦云, 毫无主见, 也会使学生心理处于低年级的水平, 得不到发展。同时高中生社会阅历很少, 生活方式单一, 长期的依赖习惯的养成等因素, 使得经常处于独立和依赖、自信和自卑的矛盾的漩涡中。他们的心理敏感而脆弱, 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 顺利时会信心百倍, 甚至骄傲自满, 不顺利时又会灰心丧气, 甚至妄自菲薄。

三、高中生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1.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倾向

教师应该用现实事迹为学生提供感性知识, 加速他们正确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针对学生缺乏知识经验, 不能辨别是非的特点, 引导他们从行为的动机及其社会价值会体验某种行为的“是非”, 引导他们正确的情感倾向。教育他们无论是愉快、满意的情感, 还是悲痛、伤心的情感, 都能化为动力, 激励自己去工作和学习。即所谓顺境成才, 逆境也能促人成才。

2.引导学生加深情感的深刻性

过度的逆反心理会让学生不能顺利接受正确的指导意见, 遇到对立情况时, 教师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 抓住教育的最好时机,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让他们真正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的真正意义, 从而端正学习的态度, 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决心。对于学生的不良情感, 教师给予正确引导, 让他们知道这些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 但同时又是有害的, 提高他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培养意志的坚持性和注意的持久性, 发展情感的稳定性。

3.教会学生迅速调整情感的方向

不良情绪经常会产生, 教师应教会学生调整情感方向, 防止长时间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首先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开拓他们活动领域, 扩大他们情感的范围。其次, 教会他们调节情绪的本领。如理智调节法, 让他们正确认识不良情绪的危害, 用理智的分析去引领行动, 消除消极情绪的影响;转移调节法, 即在不良情绪产生时, 尽早转移注意力, 用其它方法来寻求精神的自慰。如看书, 听音乐, 练字等;激励调节法, 在醒目的地方贴一些自己喜爱的座右铭, 或在内心呼唤“我能行”“我真的很棒”等, 给自己加油鼓劲;宣泄调节法, 到一个独处的环境中, 痛痛快快地大叫几声, 或者大哭一场, 也会消除不良情绪;倾述共享法, 跟自己的老师、父母、或最好的朋友把自己的困惑或难受讲出来, 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安慰和理解, 从而使自己很快平静下来。

4.增强他们情感的效能

情感的效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情商。情商主要是指那些与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相关的个人能力。中国人常说,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实际上是说, 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各种基本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对自己在社会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 不要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从关心别人、体谅别人的角度出发, 做事时为他人留下空间和余地, 发生误会时要替他人着想, 主动反省自己的过失, 勇于承担责任。教师要教育学生只有“善解人意:, 就可以在一个充满鼓励、谅解、支持和尊重的环境中愉快地工作和生活。

摘要:高中学生正处于生成发育的关键期, 生理和心理上会发生巨大变化。只有先了解他们才能采取更恰当的教育方式, 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本文就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应采取的教育方式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心理特征,影响因素,教育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临产妇心理状态剖析及护理 第8篇

关键词:临产妇,心理剖析,护理对策,分娩方式

分娩是女性生命中最重大的事件, 也是整个家庭关注的焦点, 产妇在产前产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极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 因此对于产妇的心理情绪变化, 家属与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了解, 一旦发现产妇有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本文对临产妇心理状态进行深入剖析, 提出干预性护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掷骰子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 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30例, 根据临产妇心理状态行针对性护理干预。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临产妇心理状态分析

临产妇心理波动较大, 从刚怀孕的高兴, 到临近分娩时生产方式抉择的左右为难, 到选定生产方式后紧张的待产阶段;在整个怀孕期间产妇的心理变化常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例如家庭成员、配偶、医护人员等等。

1.3 对于手术的担心

临产妇在分娩前通常会出现紧张忧虑的心理状况, 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临产都是第一次分娩, 所以存在担忧情绪, 再加上有的产妇选择剖宫产这种手术方式分娩, 手术必须对产妇的腹部及子宫进行处理, 在产妇身上留下伤口, 临产妇对伤口的处理尤为担忧。有些临产妇原计划顺产, 然而因为产妇和胎儿的实际情况在临产前突然变为剖宫产, 分娩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冲击到产妇的心理, 使得临产妇的担忧加剧。

1.4 对于自己的担心

由于女性的爱美心理, 不少女性都担心手术的伤口不能尽快恢复, 或者伤疤过于明显, 还担心产后身体难以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影响日后的穿衣打扮。

1.5 对于婴儿的担心

自然分娩相比于剖宫产而言, 对胎儿的优势更大, 这一生产方式被很多人所追捧。然而临产妇不仅要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 又要担忧胎儿的健康状况。另外选取剖宫产的临产妇也担忧家庭方面的反对, 又对婴儿深深愧疚。

1.6 护理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干预组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

1.6.1 健康教育

指导产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认真观察和分析产妇的各项生理、心理指标, 对出现产前抑郁的产妇, 注重心理辅导, 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例如咨询、教育或引导等等, 广泛宣传孕前及妊娠分娩的知识, 促进胎儿健康成长的饮食与休息等保健技巧[1]。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讲解方式向产妇展示整个分娩过程,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引导产妇轻松接受这一分娩过程, 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慌情绪, 最大程度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1.6.2 营造良好的分娩环境

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齐心协力为临产妇营造舒适干净的住院环境, 始终保持床单洁净, 患者亲属的守护与激励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必须小心翼翼, 尽力满足临产妇的需要。在生产后, 产妇极易出现抑郁情绪, 一个较好的氛围十分关键, 亲属不仅需要将注意力放在新生儿上, 更要向产妇投入更多的关爱, 避免产妇患上产后抑郁症。

1.6.3 心理辅导

护理人员需要重点关注产妇的心理状况, 加大与临产妇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 切实掌握临产妇对于分娩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态度, 一旦发现临产妇存在错误认知的情况应及时疏导。对于临产妇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联合患者家属对临产妇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情绪, 引导其正确控制情绪[2]。

1.6.4 密切关注临产妇各项生理指标

产前要密切关注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 特别是产前身体状况不太好, 比如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生育的临产妇, 胎儿生长虚弱的临产妇都要特别注意。随时根据产妇的生理变化进行相应的检查, 并采取措施。

1.6.5 改善社会家庭方面的影响

分娩前对临产妇的配偶、父母等家庭成员开展心理卫生宣教, 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育观, 创造较好的家庭氛围, 激发家庭成员的积极性, 去除重男轻女传统观念, 告知家属不要表现出盼子心切, 减轻产妇心理负担[3]。

1.6.6 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对于临产妇及家属而言, 他们处于特殊的心理时期, 总是想从医护人员那里获取更多的关照, 从而能够减少心理的担忧与紧张。所以, 医护人员主动与临产妇及家属构建融洽的医患关系, 重视心理护理, 真诚地与临产妇及家属交流沟通, 耐心倾听, 详细解释, 引导产妇及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分娩, 宣传胎教, 解释分娩过程中各种可能, 使得临产妇及家属心理上获得激励和支持。

1.7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担忧程度对

比观察组临产妇的担忧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减轻,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分娩方式对比

观察组剖宫产及助产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对于临产妇的护理, 医护人员不仅要注重生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 更要注重心理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需要学习更多的心理护理理论, 注重与临产妇及家属的交流沟通, 给予干预性护理措施, 帮助临产妇顺利分娩。

参考文献

[1]王琴.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7) :35-36.

[2]赵雪兰, 雷淑霞.心理护理对临产妇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影响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9) :56-57.

“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剖析 第9篇

一、鲜明的群体特征

(一) 生活行为特点

相较于80后大学生, 他们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成长起来的一代;“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时代的娇宠;手机、电脑、品牌服饰……他们拥有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开明自由的生活环境。他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及生活品位, 他们大部分都接受过较好的早期家庭教育, 更加重视各方面兴趣的培养, 这使得他们具备全面发展的良好素质。

但是, 没有真正走出过家庭的“90后”, 经济独立能力较差, 对家庭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同时,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90后”注定成为了孤独的一代, 由于亲情友情的缺失, 使他们缺少心灵的默契与感情上的沟通;在相关信息的获取和人际交往的方式上, 他们更多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 网络使他们的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 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 思维是独立了, 但却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同时网络的虚拟和假想的美好, 诱使他们在心理上不断的依赖和探寻, 使得一些人脱离了现实, 不能冷静客观地对待事物, 迷失自我, 从而心理上产生异常。甚至用虚拟世界的方式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包括他们自己的生命, 造成许许多多悲剧的发生。

(二) 思想特点

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 使“90后”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 能够轻易接受新事物, 而且模仿能力较强;不会轻信盲从,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使他们更加自信, 自我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

另一方面, 这种开放自由的生活环境, 也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因素。他们缺乏人生目标, 却“自信满满”, 这使他们缺乏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没有信念的支撑, 就有可能在一些人生重大转折点上出现动力不足和迷茫彷徨的情况。而且, 以自我为中心, 缺少团队意识, 社会责任感不强。

(三) 情感特点

首先, 丰富的情感经历与脆弱的抗挫心理之间的矛盾。早恋, 多数的“90后”新生都有过不止一次的恋爱经历, 而在友情、师生情谊等各种情感方面, 他们普遍也经历丰富。然而, 这些情感经历并没有增强他们的心理受挫折能力, 反而使他们相当轻易经受挫折的打击。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特别是心理方面尚未能独立承受由于情感纠葛所带来的困扰, 一旦出现情感危机, 就会采取一些不正确或偏激的方式解决, 由此引发较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其次, 交流手段多样, 分辨能力较弱。信息爆炸的时代, 也赋予了“90后”们丰富的交往手段, 如电话、短信、互联网等。然而, 处于青春期, 充满激情的“90后”常常对陌生的环境感到迷茫, 缺少知心朋友, 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受骗上当。

二、深刻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因素

当今社会主流观念里, “90后”的行为通常是另类的、个性张扬、叛逆的, 他们喜欢标新立异, 追求独立, 甚至有些时候与社会主流格格不入。是否因为这些就完全否定了“90后”呢?“90后”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能力更强, 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 这恰恰又是他们的优点、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假如说“90后”大学生存在着浮躁、自私自利、承受挫折能力较弱等问题, 我觉得应该从社会、学校和家长身上找原因, 是家长和社会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成长环境。

(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

每个时代的发展变化, 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成长时期正处于中国社会转型变革的重要时期, 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 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最根本因素。社会变化的复杂性,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让正处于思想成长期的“90后”受到剧烈的冲击, 矛盾和困惑明显增多。

(二)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文明教育的起点, 是子女最初所接触到的学习环境, 特别要注意家庭的文化熏陶对于个体动机的影响, 应当适当鼓励家长在教育子女时, 从小就要引导和提升他们的意志、能力、责任心以及人际交往意识上的适度发展, 造就他们追求健康品格和独立自主的心理素质。

(三) 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90后”大学生是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表现出个性自信、独立思考等优势, 富有较强的创新理念。

问题是,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与管理未能较好地结合, 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 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引导。应试教育的弊端使教育者无暇顾及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培养, “90后”大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接受素质教育的不均衡, 导致在大学期间, 依然存在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心理, 对大学自主学习模式的不适应, 在与人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

三、“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途径探索

不同时代的大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每个时代的新一代都代表一个国家的未来, 身处信息时代大潮之中的“90后”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这群思想活跃、追求个性、价值取向多元化的“90后”, 应掌握“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个性独立、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鲜明的行为特点, 探索一条因材施教的途径。

(一)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90后”大学生与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朝气蓬勃、血气方刚相比, “90后”大学生显得更加内向和沉默, 虽理智却显得淡漠, 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这也使得他们产生心灵上的孤独感, 而且缺乏起码的团队合作精神, 虽然个体上人人都是精英, 却很难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这不管是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 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加强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育人, 是迫使他们参与学生事务的管理、决策、执行和监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沟通协调等多方面能力, 促进“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 完善、加强高校心理辅导机构,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 对大学生抵抗挫折的教育几乎是空白的, 所以导致他们缺乏基本的心理防卫能力, 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后果。各高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全面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防患于未然, 积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 将相同性质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辅导与训练, 开设心理健康咨询门诊和心理热线咨询, 使需要求助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 发挥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主体性。

(三) 提高教师素质, 建设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教师是关键。作为人民教师, 应该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去塑造新一代青年的人格。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 还要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处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治学的态度传教给学生。人民教师德才兼备, 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向心力, 才会吸引他们自觉地去接受影响。

高考考生应试心理剖析及应对策略 第10篇

一、心浮气躁, 急于求成。

具体表现在: (1) 试卷刚发下来, 连名字都还没来得及写, 题目也还没来得及审, 就迫不及待地凭着感觉做下去, 结果很容易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2) 在考试过程中, 一旦碰到不懂的问题, 便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 也就是“在一棵树上吊死”, 丝毫没有考虑到后面还有很多比这更容易的题目要做。结果是越做不出, 心里越乱, 心里越乱, 也就越做不出。这样的后果当然可想而知。针对这些问题, 教师在平时测试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 发下试卷后, 千万要提醒学生们先写好名字等各类信息, 然后仔细审题, 最后再落笔。要求他们考试时要保持一种心平气和的心态, 如果碰到难题则先绕过去, 千万别因小失大。等到把会做的题目做完, 再返回来做之前没有做出来的题目, 由于已经做了大部分的题目, 这时心情会比较轻松, 因此做起题目来也更顺手, 此时再看没有做出来的题目, 往往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对高考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神秘感, 进而产生恐惧感。

高考, 对于很多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往往显得神秘莫测。有的学生由于对高考不了解, 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 心理负担也日益加重, 以前的神秘感慢慢地变成了一种恐惧感, 由充满期待变成紧张不安。在高考这个变幻莫测的战场上, 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好, 可参加高考时却头脑一片空白, 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 有的甚至考砸了, 本来可以考上重点大学的, 最后却连个专科也考不上。这大多是因为心理素质不过关、心理负担过重或对自己要求过高造成的。有的学生认为自己非要考上大学或某一所重点大学, 可又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生怕自己考不上会令父母失望, 自己也没面子。带着这种心理上高考这个战场, 怎会不方寸大乱呢?对此, 平时我要做的工作就是给学生们揭开高考这张神秘的面纱。具体做法是:常常给学生们讲一些高考的最新消息, 拿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给他们做试卷分析, 让他们对高考要考些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给他们做心理疏导, 多鼓励他们, 多举一些以前的学生成功的例子, 树立榜样;让他们尽量把高考当成一次普通的测试来对待, 不要患得患失;告诉他们紧张是正常的, 说明自己对高考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有上进心, 想考好;告诉他们要尽量放松心情, 正确认识高考, 从容应对高考;教他们在紧张的时候应该通过做深呼吸或转移注意力, 使自己尽快放松下来。

三、有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 过于敏感, 容易心烦意乱。

这些学生在做题时, 稍微有些风吹草动, 比如教室外有人走过、教室里有人说话甚至电风扇呼呼的转动声, 都能令他们的情绪产生波动, 无法静下心来。说到底, 还是精神过度紧张在作祟。对这类学生, 教师要多多关心他们, 多多抚慰他们, 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情绪, 鼓励他们多参加课外活动, 多与同学进行沟通, 要放宽心, 保持心态的平稳和放松。

四、碰到容易的题目就得意忘形, 狂妄自大, 产生轻

敌的思想, 这样一来, 整个人变得轻飘飘的, 做起题目来就会马马虎虎, 不够认真细致。因此有的时候, 有的题目明明是会做的, 却往往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导致考试失利。对于这样的学生, 教师要告诉他们, 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道题, 对每一道题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 切不可马虎大意。对于一些过于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 教师不能宠着他们, 任由他们恣意妄为, 在必要时要给他们泼泼冷水, 打击一下他们的嚣张气焰, 让他们明白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

以上是学生们在高考中普遍存在的四个重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学生们如果能够把这四个问题解决好, 成功必将属于他们。

参考文献

[1]李广, 杨宏丽.上好课应知应会[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学优生的心理剖析及教育对策 第11篇

一、学优生的心理剖析

1认知方面

(1)过分看重成绩,自我期望高。学优生非常重视学习。看重成绩和分数,将分数、名次高低看得高于一切,认为只要学习好,成绩优,其他的都无关紧要。学优生对自己要求高,认为“要做就做最好”。即便一场极不重要的考试,他们也会“全力以赴”。虽然已经很优秀,但还是不满意,总感觉“做得还不够好”“可以做得更好”,他们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

(2)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别人的评价。学优生非常在意自己的“好学生”形象,担心给他人留下不良印象,因而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他们倾向于把没有比较意味的情境看成对自己的评价情境。在这些情境中,他们更多地关心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而不能完全投入到活动中,如在回答提问或与同学聊天时,常揣测着大家是否在关注自己,如何看待自己,而不能专注于谈话内容或从课堂提问中学习。

2情感或情绪方面

(1)高期望带来的负重心理。“优越感”的背后,学优生往往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不自觉地害怕被人赶上或超越,总感觉事情太多而时间不够用,没有事情告一段落而可以松一口气的感觉。为维持学习中的优势地位,常自我加压,增大学习强度和学习难度,自己常处于紧张状态,甚至连逛街、吃饭也都是匆匆忙忙的,老急催别人。和他在一起,周围的同学也常感到很有压力。

(2)患得患失的矛盾心理。学优生很少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他们有成就,但很少或不敢有成就感:既想“炫耀”自己的成绩,但又担心别人的议论,更担心“骄傲使人落后”,怕万一考砸了,被大家嘲笑;既想与同学交往,但又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更担心会遭到拒绝;既想尽情地放松自己,却又担心会影响学习,所以学优生常给人以谦虚和谨慎的感觉。

3动机与意志方面

(1)学习上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意志力。学优生通常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为了获得更多的赞誉和认可,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他们不断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承受压力,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也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和毅力,能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干扰或障碍,维持原来的学习目的和计划,表现出较强的意志力。

(2)抗挫折能力差。由于父母、老师的过度保护,学优生通常缺乏生活的独立性,缺少挫折或失败的体验,他们情感脆弱,心理承受力差,难经挫折;另一方面,周围人的高期待、严要求常常给学优生带来很大压力,所以学优生通常赢得起输不起,无法面对由高处跌下的落差。他们无法容忍自己失败,稍有失误,便怀疑是否“优秀”,进而失落、自卑、消沉,甚至否定自己。

4行为方面

(1)学习投入多,其他活动参与少。学优生通常把学习看得很重,他们勤奋好学,恨不得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抓学习”,除了学习,个人兴趣很少,学习的兴趣也仅限于专业学习;为得高分,甚至牺牲个人的兴趣爱好。他们不太注重人际交往和集体活动,很少花费时间与同学交流或一起活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能力的发展明显受到限制。

(2)独立活动能力强,合作精神欠发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优生崇尚个人奋斗,偏爱独立学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也习惯于单打独斗,孤军作战,争取自己解决,很少想过要与同学合作一起解决。独立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优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没有他人的合作与互助,个人能力的拓展、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发展始终会有一定的局限。

二、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

1虚荣心强:自负、自我中心

老师的偏爱、同学的羡慕……长期的荣誉感和优越感极容易转变成虚荣心,使学优生形成“光环依赖”,主要表现在:自命不凡,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时时处处想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赏和关注,不容许他人轻视自己;小心眼、爱面子,看到他人比自己强,就感到不舒服。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负、自我中心、嫉妒等消极心理。

2争胜心强:不能正确认识竞争

学优生通常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成功欲望,他们争胜心强,处处争强好胜,事事想赶超他人,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他们崇尚个人奋斗,对同学间的正常竞争存在认识偏差,认为竞争的结果非胜即败,通常缺乏友好竞争、实现双赢的理念和心态。他们通常密切关注周围同学的学习并存“戒心”,但不轻易与同学交流真实思想,缺乏共同进步的良好心态。

3成就焦虑:不能容忍失败

由于老师、家长寄予厚望,同时自我期望值较高,学优生通常有较高的成就焦虑:总想着要超过别人,或者担心被别人超过;尽管非常努力,但又担心考不好,担心发生令人害怕的事情,对失败恐惧和焦虑。“想赢怕输”的心理重压,使学优生变得异常脆弱,偶然失误或老师的批评便一蹶不振,郁郁寡欢,进而怀疑自己,产生失落心理。

4追求知识的片面发展,综合素质不容乐观

尽管学习投入多,但学优生的综合素质依然令人担忧:(1)知识面窄:偏重书本知识和专业课的学习,忽视其他知识的积累;(2)兴趣狭窄:业余爱好少,为了学习,甚至放弃个人的兴趣爱好;(3)重知识,轻个性和能力:活动或社会实践参与少,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社会适应、心理素质等均不容乐观。另外,学优生中不乏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感差的学生。

5人际关系的困扰,内心孤独和空虚

“独学则无友,孤陋则寡闻”,由于学优生平时只关心学习,加上虚荣、竞争心理的存在,他们很难与同学进行真正有效的沟通。久而久之,容易与同学疏离,甚至被集体孤立。尽管努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同,但沟通的广度和深度常常受一定的限制,因此内心压抑和孤独。加上学优生的知心朋友较少,遇事也只能“单打独斗”,长期下去容易造成交往障碍。

三、教育对策

1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学优生的不良心理或行为,多与他们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看待自己的成绩有关,因此要引导他们:(1)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地看待外界的期待和评价,确立适当的抱负水平;(2)认识到“好学生”应是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既要关心学业成绩,更应重视品德和个性的健康,不能过分地迷恋分数;(3)树立正确的成败观;(4)合理地调适自我,保持健康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自我平衡能力。

2实施挫折教育,增强抗挫能力

首先,要培养正确的挫折认知: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不可避免;挫折并不可怕,经历挫折能使人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其次,正视挫折,并想办法解决、战胜挫折,积累挫折经验;另外,应创设挫折情境,或参加社会实践,亲身体验挫折,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3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竞争激励个体奋发进取、积极向上,能够调动个体的潜能;合作注重参与和互动,有利于提高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可以组织歌咏、演讲、绘画比赛等活动,使学优生认识到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也可以提倡合作式学习,组成学习合作小组,定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在互帮互学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应引导学优生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应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交往时应把握平等、宽容、理解、真诚互助的原则,积累成功的经验。同时,应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还应通过群体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如课堂讨论、文化娱乐等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5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以学生为本,淡化优、差生的区分,引导学优生正确对待荣誉,正确认知成绩分数,在注重学习的同时,更应重视健全和完善个性品质。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安排或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还需要加强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高职生厌学心理剖析及改进措施 第12篇

如今, 高职院校主要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之重任。并且高职院校不但学制比较短, 加之建校时间不长, 导致院校中各种管理跟不上发展所需, 缺乏良好校风校貌。许多高职生都具有被逼无奈、心有不甘的复杂心态, 总认为自己就是高考的失败者, 更是同龄人的落后者。在各种因素影响下, 一大部分高职生产生出了厌学心理, 因此, 探究高职生的厌学心理以及改进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二、高职生的厌学心理原因调查

为了剖析高职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心理, 笔者就从某高职院校的一年级调查了473名学生, 其中有248名为男生, 225人为女生; 从高职二年中调查了469名学生, 其中232名为男生, 237名为女生; 从高职三年级抽查了487名学生, 其中有247名男生, 240名女生, 本次调查总共抽查了1429人, 男生为727名, 女生为702名, 对他们就高职生产生厌学心理回答进行汇总, 并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原因。

三、高职生的厌学心理改进措施

从调查统计汇总发现造成高职生厌学心理主要有如上几个方面因素, 因此要想培养出社会需求型人才, 就必须要针对高职院校实况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高职生的三观教育

从调查中可知, 高职生缺乏科学的教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以及学习价值观, 从而出现了厌学心理。所以, 就要针对这几个观念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

2. 进一步改革高职院校教学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做好高职阶段学生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降低学生厌学心理,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 克服学生厌学心理关键因素就是要深化教学改革。要依据现代教学特征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之困扰。教学中应该采用多途径的设问情景教学, 让教学课题有情有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提问题最好和实际情况有联系, 这样就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有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而且教学方法上要采用灵活教学法, 避免出现满堂灌现象, 采用讨论法、谈话法以及实验法等, 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还能够更加受益。同时还要和现代化技术有机结合, 让整个教学课题形象、生动及活泼有趣, 这样就能够帮助高职生理解课题内容, 极大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高职生产生厌学心理, 可以在高职院校中应用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不再受到固定学年多限制, 只要在2 ~ 5年内能够修完三年课程, 依据学分确定其是否可以毕业。这样学生就不用再熬到毕业时间, 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走出学校实习, 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选修自己所喜爱课程, 增强自身知识层次达到所要求的标准。

3.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素质

在教学中, 教师素质的高低, 必然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 也就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学习兴趣, 必然会产生厌学心理。因此, 加强高职院校教学素质, 对于解决高职生厌学心理具备重要作用。

( 1) 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要认识到高职教育重要意义, 进而提升自己从事教育的责任心与自豪感, 克服比普通高校教师低一等的想法, 进而增强自己从业信念和决心, 踏实工作, 最终成为一名优秀高职教师。

( 2) 认真学习心理学理念及教育理论; 正确理解教学中所面临教育教学问题, 同时还要科学分析及解决问题, 无论是语言还是行动都不能伤害学生, 降低其厌学心理。

( 3) 进行教学科学研究; 在许多高职院校中科学研究氛围极差, 甚至一些院校根本不从事科研, 事实上高职教学方面需要研究问题太多, 但是许多教师不具备这方面知识和能力, 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强化科研方面。

4. 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要快速发展, 就必须要清楚认识到现代化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即是要培养合格实用性技术人才与劳动者, 要朝着培养学生能力与全面素质方面发展, 其中思想道德教育即为核心, 直接关系到将学生塑造为哪种人才。一旦学生进入高职院校, 直到走上工作岗位, 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有效果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教育。通过政治课、班团会以及演讲赛等各种形式, 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要想改变学生不良的心理状况, 就必须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健康身心、加强学生自尊水平, 高职院校阶段是学生心理不稳定时期, 正在逐渐形成人生观、价值观, 而且这个阶段也是心理问题与困惑较多时期, 因此要给予正确心理调节, 降低因心理问题出现的认识偏差与情绪波动, 防止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产生厌学心理。比如, 调节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及学习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 减少对学习的不良影响, 降低厌学心理。

5. 强化升学与就业指导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 升学与就业指导具备重要意义。就是教师依据社会所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 帮助高职生全面了解各种职业, 引导学生依照社会所需与自身特征合理选择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就业, 让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以及心理上做好应对准备。事实上这个方面对降低厌学心理非常有效, 比如某些学生时常因厌学而逃课, 但只要确定了毕业要走上什么样岗位, 必定对相关课程十分重视。

高职院校应该沟通好政府的人事、计划以及主管部门, 实时联系社会职业的中介部门及劳务市场, 实时掌握社会急需型人才或者劳务需求信息。最好和用人单位共同预订出用人计划, 进而缓解分配之时的压力。

6. 构建三教一体的教育网络

对于高职生而言, 并不仅仅在学校中才能够接受教育, 因此应该构建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者为一体的教育方式。高职院校必须要和社会密切联系, 在教育上要取得社会与家长的支撑和配合, 进而形成三教一体的教育网络, 增强育人效果。比如, 把社会上一些职业人士请都学校或者让学生走出社会去访问成功职业人士, 通过这种有计划、系统的教育, 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自然就会降低厌学心理的产生。而且只有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因此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 改进工作也就事半功倍了。从这次调查中发现, 许多学生形成的教育价值观和家长自身教育价值观十分相似, 因此家长对子女的影响决不能忽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形成高职生厌学心理因素较多, 而且厌学问题也并不是只有高职院校才有, 只不过在高职院校表现比较突出。各个院校就需要多调查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进而有针对性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通过各种途径增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才能够培育出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摘要:目前, 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不容乐观, 有一些学生浮躁不安、别无所求, 甚至连生活都处于消极颓废状态。以某高职院校为例进行调查, 从调查中分析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根本原因, 进而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实况提出改进措施, 为相关研究人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改进措施,厌学心理,高职生

参考文献

[1]龚强.中职生厌学因素调查及解决策略研究[J].优秀硕博论文, 2009, (11) .

[2]闰兵.当前中职生厌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优秀硕博论文, 2008, (12) .

[3]权朝鲁.心理与教育统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下一篇: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