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2024-07-01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精选12篇)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第1篇

2009年,宁夏共有高等职业院校8所,高职在校生2.1万人,开设了电子、数控机床、烹饪、建筑、机械、物流、商贸等100多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8%。从总体来看,宁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宁夏人才需求状况基本相符,既能保证高职院校毕业生较高的就业率,也基本满足了宁夏对高职类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近年来宁夏经济结构的深化,伴随而来的宁夏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对人才需求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调整相对滞后。通过招聘单位的反馈信息表明,人才供应的专业结构和需求存在矛盾,求职人才与岗位匹配存在差异,导致部分人才求职困难,部分岗位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

1 宁夏人才需求概况

根据宁夏人才市场2008年1至12月各类交流招聘情况的统计汇总,宁夏人才供求信息分析如下:招聘数量排前10位的专业名称及岗位数是:(1)市场营销/销售/公关:6428名(2)建筑:3397名(3)技师/技工:2616名(4)机械/电气:1963名(5)财务/金融/审计:1725名(6)计算机/网络:1597名(7)酒店/餐饮/旅游:1216名(8)经营/管理/策划:1097名(9)教育/培训/家教:1013名(10)文职/文员:880名。

求职数量排前10位的专业名称及应聘人数是:(1)文职/文员:6131名(2)财务/金融/审计:5580名(3)市场营销/销售/公关:4727名(4)经营/管理/策划:4037名(5)计算机/网络:3235名(6)教育/培训/家教:2781名(7)建筑:2038名(8)技师/技工:1624名(9)广告/设计:1191名(10)机械/电气:985名。

从统计分析的情况看,2008年宁夏人才市场呈以下几个特点:人才市场继续保持供求两旺;学历分布看各层次参与指数提升,专业供需热门持续历史态势。招聘单位分布仍以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为招聘主力;市场对各学历层次人才需求不同;随着宁东重化工基地项目逐步建成,对电气、仪表、石化工艺、煤化工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但这些专业人才供应量较少。

2 宁夏高职专业设置现状与宁夏的产业结构匹配性分析

2.1 宁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概览

目前,宁夏共有八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

区政府:宁夏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建校31种专业3359在校。吴忠市人民政府: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建校14种专业965在校。区教育厅: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建校27种专业2531在校;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建校16种专业2777在校;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建校21种专业3062在校。区司法厅: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002年建校16种专业1594在校。神华煤业集团:宁夏工业职业学院-1981年建校17种专业1249在校。银川科技职业学院:宁夏宝塔石化集团-1999年建校82种专业3140在校。

2.2 宁夏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职业教育是为产业的发展培养产业工人的,与产业的发展情况紧密相连。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变是相对应的。

宁夏各产业就业基本情况:综合以上资料参照(宁夏统计年鉴2008)可以看出,宁夏高职专业设置与宁夏的支柱产业匹配性较高,说明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很重视与宁夏地区经济发展相匹配。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参照宁夏经济发展规划有目的、有计划的设置专业。其原因,一方面是迫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与宁夏近年来产业结构相对稳定有关。另一方面,在宁夏高职专业设置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相比,差别相对较大。这包含第一产业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而“十一五”期间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农业内部结构发生的较大变化,在第一产业专业设置的数量与结构方面应考虑加以调整。(2)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中,专业分布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与两大产业产值的比例不相协调,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数量偏少。说明高职专业结构设置在与地方经济结构的适应性上存在着一定的脱节。

3 宁夏高职教育的变革与进展

3.1 自治区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坚持每年列入自治区民生计划,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将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由原来的每年2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并从2010年开始到2012,每年再增加1000万元,市、县政府城市教育费附加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30%。自治区主席、自治区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正伟多次强调,本届政府重点要抓好三件大事,就是宁东化工能源基地建设、设施农业和职业教育。自治区人大、政协领导亲赴全区各地职业院校视察,为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广泛呼吁、出谋划策,宁夏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2 高职教育基础能力不断增强,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3.2.1 职业教育基地建设

建设职业教育基地是宁夏加快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规划设计,宁夏职业教育基地占地8.8平方公里,涉及12所学校的调整,建成后可同时容纳10万人学习和实验实训。

3.2.2 高职专业建设

自治区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和社会认可度等方面,对全区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进行了全面评估,并认定19个自治区高职骨干特色专业;对职业院校提供专业建设资金支持,较好地解决了各学校专业设置过于重复、特色优势专业不够明显等突出问题。

3.2.3 师资培训力度

为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治区加大重点专业教师培训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对高职院校骨干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同时要求各职业学校的实训课专任指导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实践,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

4 结论与对策

4.1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具有前瞻性

宁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滞后于宁夏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步伐。主要表现在:各高职院校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缺乏战略层面的策划与思考,缺乏前瞻性;专业建设中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色彩严重,缺乏充分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缺乏市场需求的真实数据;专业建设的特色不鲜明,急功近利,对生源充足的专业就突击扩招,而对生源不足、人气不旺的专业则缺乏足够的关注与政策倾斜。加之办学主体多头、学校管理多头,导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状况,使得学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重复,规模效益无法提高。

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遵循: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向第三产业移动的发展规律。由此,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是: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自治区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的指导与支持。结合政府经济发展远期规划,对一些发展潜力大,符合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专业,予以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

4.2 加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互动性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宁夏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被动的适应本地产业结构。在人才输送环节上存在滞后于人才需求现象。没有发挥出对产业结构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在解决劳动力素质低下这一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却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其中的关键就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错位。我国产业结构首先从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开始,经过第一次工业化(工业经济)达到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再向以知识密集、人才密集为表现的第二次工业化(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就成为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重点。

摘要:近年来,宁夏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解决了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过于重复、特色优势专业不够明显等突出问题。提高了宁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宁夏人才需求状况的匹配性。

关键词:高职,专业设置,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袁旭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立体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葛云飞.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

[3]徐松.我国产业群经济中的高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5.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第2篇

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课程论文

(201届本科)

论文题目:

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成绩:完成日期:

《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考核要求

1.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听完老师及专家报告后,在初步掌握课程内容体系的条件下,广泛查阅农业水利方面相关文献资料,独立完成3000~4000字的综述性课程论文。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农业水利工程领域在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毕业生就业前景,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2.写作内容

课程论文写作题目自拟,写作内容应与课程讲授内容相关,并查阅相关资料,论文内容的最后一部分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3.课程论文写作的考核

课程论文写作考核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表现占20%;阅读文献数量占30%;论文质量占50%。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各部分格式要求

课程论文按照学术论文格式写作。一般包括:题目,作者,摘要,abstract,正文,参考文献等几部分。各部分格式要求如下:

题目(小二号,黑体,居中,单列一行)

作者(四号,宋体,居中,单列一行)

摘要(五号,宋体,加粗):摘要正文内容(五号,宋体,不超过300字)。摘要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关键词(五号,宋体,加粗):XXXX;XXXX;XXXX(3-5个主题词)(五号,宋体)Abstract(五号,Times New Roman,加粗):

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英文摘要必须用第三人称,最好采用现在时态编写。(五号,Times New Roman)。

Key words(五号,Times New Roman,加粗):

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中间以 ;分隔(五号,Times New Roman)。正文部分:小四,宋体(全文的英文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字体)□□□□□(一级标题,小三号,黑体,左对齐,单列一行)

1.1□□□□□(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左对齐,单列一行)

1.1.1□□□□(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左对齐,单列一行)

参考文献(标题:四号,黑体,居中)

参考文献内容:(小四号,宋体,左对齐)

页眉:宋体、五号、居中。

页眉:奇数页: 课程论文(宋体、五号、居中)

偶数页:课程论文题目(宋体、五号、居中)

2、参考文献内容书写顺序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参考过的、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0篇,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正文中以阿拉伯数字予以标注,用小方括号括起,如……[1, 2, ~10]。

(1)期刊______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例1 [1] 张龙步, 陈温福, 徐正进, 等.水稻新种质-沈农89-366特性遗传研究(I)[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0(1):1-4.(2)专著_____ [序号] 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例2 [2] 陈温福.水稻超高产育种生理基础[M].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76-194.(3)论文集_____ [序号] 作者.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3 [3] 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A]∥程裕琪.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C].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2.38-39.(4)学位论文_____ [序号] 作者.学位论文题名[D].[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保存地: 保存单位, 年份.起止页码.例4 [4]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博士论文].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系, 1983.7-21.3、纸型、页面设置、行间距

纸型:A4纸(210mm×297mm)打印。

页边距:左:25mm,右:25mm,上:30mm,下: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

页码:底部、居中。

全文行间距:单倍行距。

4、图表要求

图、表标题采用五号、黑体;

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五号、宋体;

表注采用小五号、宋体。

5、字数要求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第3篇

摘要:在产品设计领域,用户情感需求与产品设计特征密切相关。依据Kano需求模型对用户情感进行分层,然后根据Norman模型将产品设计特征进行分类,进而建立了用户情感需求层次与产品设计特征匹配模型,并运用实际案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产品设计;用户;情感需求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2.0026

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情感需求与日俱增,对于产品设计而言,单纯的关注其基本功能而忽视人们的情感需求显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因此,本文以汽车造型设计为载体,重点研究设计情感需求层次与造型设计特征之间的匹配关系,建立匹配模型,以期使设计能够满足人们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依据。

一、基于Kano模型的用户情感需求层次

人的情感需求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对于一个产品是否“雅致”,不同的人会具有不同情感层次,有人会认为有一点“雅致”,有人则会认为非常“雅致”。典型的情感需求层次模型为马斯洛(Abraham Maslow)需求层次模型和Kano需求模型。本文将采用Kano需求模型对人的情感进行层次划分。

1584年,日本学者Kano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一种分析技术,被称作为Kano模型。Kano模型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识别产品特征或产品功能性概念类别划分的技术,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Kano模型根据用户对一些指标的反应程度,将指标进行归类,划分为基本需求层次、期望需求层次和兴奋需求层次。根据该理论,产品的兴奋需求层次的特征会让用户很满意;没有到达兴奋需求层次,也不会导致不满[1]。这些层次的特征并非用户一般所期望的,往往是用户未能表达出来的。它们有时能够给用户带来“惊喜”的情感层次。期望层次特征指这类特征如果得到实现,用户就会满意;如果没有实现,就会造成不满意。Lee和Newcomb[2]指出这种层次的特征就是“越多越好”的特征——即这种特征越多,用户就越喜欢该产品。基本层次的特征指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会产生不满的产品特征。用户期待这些特征,并认为它们是最基本的。当被问及这些特征时,用户一般不会告诉公司这些需求,他们认为公司理解这是产品设计的最基本的需求。此外,还有无关层次特征,即指这方面的特征既不好也不坏,因此,它们不会导致用户满意或不满意。例如用户喜欢某软件的基本模式而非更详尽的版本[3]。

依据Kano需求模型,情感需求可以依次分为基本层次情感,期望层次情感、兴奋层次情感、无关层次情感和反向层次情感。在产品设计领域,这些不同层次的情感与产品设计特征相互对应,即某个特定的情感会对应相关的产品设计特征或特征集(见图1)。在实际产品设计中,重点需要关注的情感为基本层次、期望层次和兴奋层次情感以及对应的设计特征,故后续研究对无关层次情感和反向层次情感不作详细研究。

二、基于Norman模型的产品设计特征分类

产品设计特征存在多种分类的方法,在情感需求研究领域,Norman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分类方法。唐纳德.A.诺曼作为一名设计心理学家,从认知的角度,根据大脑活动水平的高低,将人们对物品特征的情感体验划分为三类,分别是本能水平的情感,行为水平的情感和反思水平的情感[4]。其中本能水平情感的认知水平为“自动的预先设置层”,对应的产品特点主要是外形;行为水平情感的认知水平为“支配日常行为的脑活动”,对应产品特征为产品的使用乐趣和效率;反思水平情感的认知水平为“思考的活动”,对应的产品特征为用户精神层面的自我形象、个人满意、记忆等方面。

在诺曼对于设计情感与产品特征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清华大学设计学博士柳沙将产品设计特征进一步概括为感官层面、效能层面和理解层面三个类别[5]。为了便于理解,本文直接将这三个类别描述为感官类设计特征、效能类设计特征和理解类设计特征。其中本能水平的情感与感官类设计特征关联,感官类设计特征包括通过感官刺激的方式激发个体情感体验的设计特征;行为水平的情感与效能类设计特征相关联,主要涉及“效率”、“有效性”、“可用性”等实用因素设计特征;反思水平的情感与理解类设计特征相关联,主要体现为用户思维参与的层面设计特征(见表1)。

三、用户情感需求层次与产品设计特征的匹配

在对用户情感需求的分层研究和产品设计特征的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用户情感需求层次与产品设计特征之间的匹配模型(见图2)。该理论模型揭示了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的限制条件或项目要求,使造型设计要满足目标群体的基本层情感,另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追求达到用户期望层甚至兴奋层情感。无论是达到基本层情感,还是期望层、兴奋层情感,都会有与之相对应的造型设计特征相匹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该理论模型,采用合适的方法,找到与目标群体情感相匹配的产品设计特征。

四、研究设计与案例分析

本文以汽车造型设计为例,分析用户情感需求与汽车造型设计特征之间的关系。汽车造型设计特征包含感官类特征、效能类特征和理解类特征,其中感官类造型设计特征为静态的造型设计特征,效能类造型设计特征为动态设计特征,而理解类造型设计特征为个性的造型设计特征。本文只研究汽车感官类造型设计特征,即只研究汽车静态的造型设计特征。主要研究步骤如图3所示,包括用户分群,情感语义的选取,汽车代表特征部位遴选,代表车型遴选,特征部位分析与聚类等内容。

(一)用户分群

由于情感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故通过用户分群找到具有相似情感认知的人群是情感需求研究的重要基础。用户分群的方法有很多,通常采用人口统计学方法和心理学实验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人口统计学方法主要统计用户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个人喜好等属性,心理实验主要对用户的认知习惯和情感意象等方式进行分类。

本文采用人口统计学、镶嵌图形实验和视觉意象测评相结合的方法对目标用户进行分类。随机选取31名不同性别、年龄和专业的大学生作为目标用户,经过测验和综合分析,将31名用户分为三个情感相似的用户群,分别可描述为“稳重族”,“平和族”和“冲动族”。 稳重族主要表现为偏重理性,性感较沉稳,较倾向于自己独立思考和行动,共15人;平和族性格较为随和,其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的主见,但也较易受他人的影响,共11人;冲动族则倾向于听取自己的第六感,性格变化较大,共5人。最终选取“稳重族”作为本文情感研究的目标群体。

(二)情感语义的选取

就产品设计而言,用户情感的来源主要由产品设计特征所引起的。因此,用户的情感源于对产品的认知,产品通过其自身的形态、色彩、材质等因素,以及外在环境文化所赋予的内涵意义,形成产品与人们沟通的语言[6]。情感的传达方式包括图像、符号、语言等方式。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任何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化过程都是跟语言分不开的[7]。因此,目前心理学研究和设计研究中,用语义来描述心理感受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情感也是心理的意象感知,故采用语义作为用户情感的表征方式。

在跨语言的语法研究中发现,几乎所有语言都存在两个基本词类:名词和动词[8]。Givón 依据语词所表示的对象是否随着时间而变化建立起“名词——形容词——动词”的连续统[9]。名词最稳定,最不易随时间变化,动词最不稳定,最易随时间而变化,形容词介于二者之间,而且与名词和动词都有密切的相关性,结合形容词所述性状与时间的疏密程度,可以对形容词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观察,用形容词来表述对象也能对其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因此,用形容词作为情感描述和表征方式是目前研究情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究小组的分析和讨论,决定选用形容词“现代”作为情感语义,即找出“稳重族”群体对于不同层次“现代”感情感意象所对应的汽车造型设计特征。

(三)汽车造型设计特征选取

通过眼动追踪实验,总结出汽车代表特征部位,吸引力排名前12位的汽车重要造型特征部位为:前保险杠、进气格栅、侧面顶轮廓线、车大灯、引擎盖轮廓线、轮毂、腰线、车门轮廓线、侧窗轮廓线、门把手、轮罩、后大灯[10](见图4)。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并结合因子分析和聚类等数理统计方法,从205个汽车造型案例中挑选出39个代表汽车样表。将这些汽车样表的重要造型特征部位进一步分析聚类,即为汽车造型设计特征。本文以进气格栅为例,研究进气格栅的造型设计特征与“现代”感情感意象的匹配关系。

(四)用户情感需求层次与设计特征匹配实验

通过形态分析法对进气格栅造型轮廓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得到进气格栅的特征共有11种,包括类倒梯形、类正梯形、类圆弧形、组合形、多边形、不规则异形、“上下式”正向关联、“上下式”负向关联、左右式、左中右式和整合式。

運用Kano问卷对这些设计特征进行描述,针对“稳重族”群体,探讨他们对于进气格栅造型设计特征与“现代的”情感意象层次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实验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到设计特征与情感意象层次之间的匹配关系,如表2所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稳重族”而言,营造汽车的“现代”感的兴奋层次,应加强进气格栅“上下式”正向关联设计特征;对营造期望层次情感,则可加强组合形和“上下式”负向关联设计特征;而对于营造基本层次情感,则需注意类倒梯形和左右式设计特征,经总结如图5所示。这些匹配关系可作为设计师的设计参考信息,让设计师能够依据项目的要求或条件的限制,着重设计特征部位,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决策能力。

图5 用户情感需求层次与汽车进气格栅造型匹配关系

五、结 语

情感是一个极具复杂性但又与人们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课题,随着人们对于产品的情感化要求的日益提升,该课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尝试将情感进行分层,将产品的设计特征进行分类,从而建立情感与产品设计特征之间的匹配模型,达到更有效地判断用户情感与产品设计特征之间的关系,以辅助设计及设计决策。

[参考文献]

[1]Kano,N.,Seraku,N.&Takahashi,F. 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J].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for Quality Control, 1984,14(2):39-48.

[2]Lee,M.C.&Newcomb,J.F. Applying the Kano methodology to meet customer requirements: NASAs microgravity science program[J]. Qualify Management Journal, 1997,4(3):95-110.

[3]Gu,P.,Hashemian,M.&Sosale,S.et al. Module Formation Algorithms for Product Life Cycle Configuration Design[M]. Vancouver:[s.n.], 1998:23-98.

[4]Donald Arthur Norman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M].欧秋杏,何笑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5]柳 沙.设计心理学:第1版[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0-12.

[6]高清汉.当前台湾产品形象定位之探讨[D].新竹:台湾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7]W.V.O.蒯因.语词和对象:第1版.[M].陈启伟,朱锐,张学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7.

[8]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242(5):23-68.

[9]Talmy Givón. On Understanding Grammar: Second Edition[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271-297.

[10]黄 琦.基于产品风格认知模型的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技术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33-36.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第4篇

1 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

需求管理是认识和管理对产品的全部需求, 并确保主生产计划反映这些需求的功能, 具体包括预测、订单录入、订单承诺、分库需求、非独立需求、厂际订单及维修件需求等。广义上讲, 需求管理包括筹划仓库地址, 从制造源到仓库的替代法运方法, 仓库布局, 物料搬运与作业。供应链理论发展到今天, 出现了“需求链管理“的理论, 需求链管理更是强调了需求在整个链条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对供应能力必须与需求相匹配的要求。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匹配管理, 突出了需求的内容, 需求链所包含的与供应链逆向的内容和功能越来越多。供应与需求链, 是一个双向的信息、资金、物流的回路。供应和需求所关注的要点也不相同, 供应链强调的是在既定的需求下, 如何更好地满足需求, 而需求链侧重的是客户需求的分析和需求信息的有效传递, 如何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即是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匹配管理。本文关注于中压开关厂仓库设计因素中仓储流量与生产的匹配, 其中包括物流设计、各类仓储面积、吞吐量和收发频率等。

2 需求介绍

2.1 仓储空间需求

说明:仓储空间按照货架总容量以及地面存储占用的空间折合成1000*1200*1000的托盘空间以及大型物料所需占用的地面面积。

2.2 吞吐量需求

3 原设计

中压开关厂区内仓储物流原规划为三个单位各设重型立体货架式仓库, 库房总面积3240平方米 (不含一楼办公场地) , 计划设置1000*1200*1000托盘货位4704个。位置设在厂区东端南排第2-4跨, 东数1-5间隔并列布局。

3.1 需求与供应能力分析

3.2 不足之处

(1) 无地面存储空间, 造成大型物料无法存放, 需在生产区域另外划分位置摆放; (2) 要满足未来三年吞吐量的需求, 需补充购买叉车来补充吞吐量, 但叉车的使用成本以及带来的安全风险较高, 且仓库的通道设计仅能满足3辆叉车的投运。

4 二次设计

为充分利用厂房高度实施综合立体仓库的建设, 经研究进行二次设计, 取消原第二跨, 延长第三跨的方式调整了库房规划。在库房总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在第三跨加长的巷道上建巷道式立体仓库, 设计5个巷道、10列货架、货架高8层, 1000*1200*1000托盘货位4200个。堆垛机立体货架旁边可摆放重型立体货架609个货位 (1000*1200*1000) , 同时留有近600平方米的地面区域为重型物件存放区域。

4.1 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分析

4.2 不足之处

(1) 地面存储空间较原方案显著增加, 为大型物料提供900平的存放谋划, 但仍需在生产区域另外划分约300平面积进行摆放; (2) 货架存放量超出需求30%, 意味着近1/4的货位闲置; (3) 虽然满足了未来三年吞吐量的需求, 但超出需求量67%, 造成大量供应能力的闲置和浪费。

5 第三次优化设计——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的应用

结合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理论, 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 创造具有调整功能的供应能力, 尽可能减少因超量供应造成的浪费, 并创造可调整的供应能力。我们将二次方案中的堆垛式立体仓库的设计进行了优化。将5个巷道、10列货架、5个堆垛机调整为4个巷道、8列货架、3个堆垛机 (弯轨设计, 1个堆垛机可对4列货架进行操作) , 1000*1200*1000托盘货位3200个。堆垛机立体货架旁边可摆放德利施尔原仓库使用的重型立体货架609个托盘货位, 同时留有近860平方米的地面区域为重型物件存放区域。

5.1 需求与供应能力的分析

5.2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结论:方案三的需求与供应能力基本匹配, 能保证中压开关厂未来三年发展需要;方案三通过调整堆垛机的数量, 不仅减少了设备投入的成本, 也为日后中压开关厂跨越发展留有扩展空间, 如3台堆垛机无法满足, 可将弯轨改成直轨, 增加堆垛机的数量从而提高吞吐能力。

6 需求与供应能力管理应用前后各方案的对比

6.1 库容面积

综合立体库 (方案三) 可以充分利用厂房的立体空间, 不仅实现了物流仓储收发存的自动化程度, 同时在保证满足生产需求的基础上优化了存储结构, 适当减少货架数量, 增加860平方米的地面存放区域, 解决了特种大件物料的存放问题, 也为生产经营的后续发展在仓储方面争得了相应的空间储备。 (预留两列货道, 可再建堆垛机式立体货位800个)

6.2 仓库流量

立体货架式方案仅能满足目前日常生产配套物资节拍流量的需求, 但对生产突发期的配套需求较为吃力, 更无法满足三年发展需要, 其流量的不足只能通过在增加叉车设备来弥补。考虑电气城整体物流配套规划 (通用物资集中采购配套管理) , 日流量将增加到574-860托盘需求量, 原方案无法满足生产拍节流量的需求, 综合立体库 (方案三) 供应能力能保证每天出750个托盘数量, 可以保证未来生产发展需要。

6.3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第5篇

一、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指导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创新教育观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的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人数呈逐年跳跃式增长的态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为123万人,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达到611万。而近十多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却成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而就业率呈下降的趋势,这就意味着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岗位的毕业生人数呈现上升的趋势,严峻的就业形势使高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引起人们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反思,认为传统的教育方式束缚了大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的能力,同时以掌握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目的与实践动手环节产生巨大的脱节,致使毕业生拥有充足的理论专业知识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就业创业时遭受尴尬。

2,必须按照社会的评价尺度来教育培养人才

通常说,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高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高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的依据,即评价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高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校毕业生(人才产品)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的,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通俗地说,就是能否使大学毕业生顺利实现充分就业。据教育部的信息显示,我国从2006年起,处于待业状态的大学毕业生已经突破100万,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拓展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水平,而且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就业创业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工作是个系统工程,从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提高就业创业综合素质到最后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和锤炼,需要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就业创业的内涵,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教育活动,以专业为依托,以社团协会为组织形式,以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1.健全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机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

思想观念的形成是推动实践行动的内驱力。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提高就业创业的服务水平,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或成功创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需要,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路径,也就是如何把“自己想做的事情”与“自己能做的事情”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的需求下如何实现的问题。比如大学生是就业还是自己创业,选择创业的话又该如何结合个人和社会的实际进行努力等等。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使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胸,避免学习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不能仅仅限于理论学习阶段,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大学生实际,从行为实践上改变他们,这就要求高校要健全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机构,让大学生及早规划设计好努力方向,为将来顺利就业或创业做好准备:一是从学习制度上保证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和职业目标的实现,包括专业课程设置、学分制改革、学尧管理制度的完善等;二是健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步的相应机构和人员,从行动操作上支持学生就业圣业能力的形成,比如成立“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士会”,建立职业检测与咨询服务机构,配备相应的卫业咨询师和人力资源专员,定期开展就业创业专提系列活动,帮助大学生提升从“想做的事情”变成“做的事情”的能力。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工作要从们年级学生开始,并将它贯穿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大与发展的全过程。一是在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入学咨育中,帮助新生实现角色转变的同时,侧重于职涯设计指导,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就业意识,指导全生规划好四年的大学生活,使学生能尽快以积极白心态迎接挑战,确立职业理想,找到人生的定位,百立成才的目标;二是在大二大三年级,应侧重于学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引导学生在加强专立学习的同时,锻炼和提高个人能力,培养良好的心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解决“我该干什么”和将来“手能干什么”的问题;三是对于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侧重于择业指导、升学指导和创业指导,引导毕业且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实现职业理想,坚持以就业夕导向、以服务为中心、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并举的作思路,为毕业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于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或创业。2.加强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扇业创业综合素质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容要实现这一泪标有赖于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璧来说,良好的文化素质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尽和业务素质的重要基础,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养,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陶冶情操进而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弘的新型人才。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综合素质,除了第一讶堂的教学外,可成立“生命阳光”等有利于提高人文综合素养的协会,通过如下几方面的努力,调叔在校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挖掘创业潜能,为将来顺利就业或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是举办“厚怀学堂”人文精神系列讲座,可从两个层面进行,首先聘请校内外的专家教授或成功就业创业的校友作为主讲嘉宾,为大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就业技巧或创业技能,现场互动交流就业创业心得体会,使大学生获得实际经验;其次是由学生班级作为主办单位,推荐人文素养好、创新意识强的班级同学作为主讲嘉宾,进行同辈交流,引起大家的共鸣,使学生中间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二是通过协会的文学部、艺术部、经典作品研读部和辩论部等,将在文学艺术等方面有专长、有兴趣的学生集中动员起来,带领其他同学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学艺术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文环境,使大学生的“听”、“说”、“写”、“做”等能力全面协调发展。

三是通过志愿服务队等,深人校园和社区,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善于自我学习、自我升拓的能力,培养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善于与别人沟通合作、善于交流的能力。

3.加强创新创业实践锻炼,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在大学生中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创业设计等实践锻炼活动,是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学习怎样与同学分工合作,怎样与老师和同学相互配合,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等非常有利,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一,使大学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强化学生创业实践锻炼,可成立“学生创业中心”,给学生的创业活动和实践锻炼提供必要的实践场所,为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构建良好的平台。该平台立足本校,面向社会,以科技创新能力的塑造为桥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有利条件开展创新活动,将实践创新与创业教育紧密结合,为学生尽可能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为就业创业者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在独立的创新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就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将自己的创业设想模拟注册或成立自己的技术公司,毕业后将公司带到社会。这样,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又孵化了自己的公司,培养了创业品质,提高了就业竞争优势和能力,为将来的顺利就业或创业做好充分准备。

你的优秀和我的需求不匹配 第6篇

新婚不久,任显群即被以“明知为匪谍而不告密”的理由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被囚禁期间,蒋经国派人把顾正秋“绑架”到饭桌上,她不着一语,不收任何礼物。甚至,这个台上风光无限的女人,变卖了华服首饰,沉默地过起幽居生活,只在每个探监的日子风雨无阻去监狱看望丈夫,除了为他送饭,几乎足不出户。

直到蒋经国失去打扰她的兴趣,直到丈夫出狱。

蒋经国的财富、地位和爱情在顾正秋面前完全无效;戏子无情的定论中,她也是个异数。她并没有爱那个看上去条件那么好、几乎可以给她一切的男人,而选择了她内心真正热爱的男人,他可以和她一起隐居田园,过悠游自在的日子,而不是日理万机,连陪爱人散个步吃顿饭都是奢侈。

我们总是固执地认为爱情中另外一个人可以被感化,用自以为是的方式亲近对方,对对方“好”,却忽略了对方真正的需求。

渴望陪伴的人,给ta住再好的房子,银行卡里有再多的数字都不足以抚慰一个人的孤独;喜欢奢侈的人,给ta你全部的热情、关爱和疼惜,都抵不上别人一件名贵的礼物;向往自由的人,给ta最紧贴的拥抱和最密不透风的爱护,只会让ta像掌心里握得太紧的沙子一样迅速逃离;把事业视为生命的人,痴缠的要求和需要小心伺候的公主病,是ta永远担负不起的负担。

我们需要的都是那个刚刚好的人。

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爱一个人,比用你觉得正确的方式爱一个人,更有回应。

我对困惑的软妹子说:“优秀是个相对论,不是每一个优秀的人,都必须爱另外一个优秀的人,两个不在一个频道的男女,即便再优秀,也永远无法接收对方爱情的信号。”

愿我们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和姿势爱我们爱的人。

愿我们能够顺利接收来自别人的爱情的信号。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第7篇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 受外部经济社会的影响最为突出。新型职业的诞生为高等职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 教育的周期性又使高等职业教育落后与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社会职业处于迅速跃迁的环境中,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 保持与外部社会的相对同步, 是摆在高等职业教育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职业的教育性分析为基础, 探索高职教育矫正与外部经济供需错位的一般原则与思路, 从而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指明方向。

一、高职教育的供需错位

(一) 从高职教育的职业视野看高职教育的供需错位。

高职教育是基于一定职业的教育, 它不仅表现为高职教育的专业是基于职业而开发出来的, 而且表现为专业教育的内容是基于从事某项职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然而, 职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其外部边界具有较大的弹性。例如, 教育工作是一项职业, 但教育工作中又包含一线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德育工作、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教育保障工作等等, 有时职业与岗位也存在相互借用的情况。高职教育由于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 其职业视野总体上较为集中地关注一组关系密切的岗位群, 也就是说职业的“宽度”有限。从职业宽度与技术的特点之间的关系看, 职业宽度越宽, 所需的职业技术的通用性越强, 其专用性相对较弱。显然, 高职教育所针对的职业技术通用性较弱, 而专用性则相对较强。职业技术的通用性是相对本行业而言的, 与特定职业岗位技术的专用性相对区别的概念, 它体现了较为宽泛的、具有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对区别的技术, 具有较为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结合技术的生命周期的划分原理, 本文将职业技术的生命周期分为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等三个阶段。而且生命周期的长短取决于职业技术的特征, 一般而言, 通用性较强的职业技术其生命周期较长, 专用性较强的职业技术其生命周期较短。由于技术的进步促进产业的发展, 因而技术各阶段对应的相关职业所需要的人才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当技术处于成熟期时, 该职业的人才需求量最大。然而, 高职教育所基于的专用性较强的职业技术, 其成熟期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受高职教育周期性的影响, 培养出来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可能正逢职业技术处于衰退阶段, 引发了高职教育的供需错位, 致使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缺乏不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二) 从高职教育的周期性与连续性看高职教育的供需错位。

高职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最大优势源于其操作层面的技能, 然而, 操作技能是一种物化的操作与行动的本领, 它以一定的工具、设备为媒介作用于物化对象, 以提高工作效率。技术的进步总是从物化工具的改造和革新开始的, 随着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基于某种特定物化工具或设备的操作技能会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而渐失其社会价值。因此, 职业技术生命周期的长短, 对于高职教育的供需吻合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如图2所示, 假设高职教育的教育周期为T1, 职业技术的生命周期为T2, 那么从理论上推断, 高职教育某一专业能够持续稳定的教育周期数为T=T2/ T1, 而T1一般是定值, 即某个专业的学制年限,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 大多数专业的学制为三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 高职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期限T取决于职业技术的生命周期的长短。由于高职教育的市场化程度较高, 一所院校人才培养所涉及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的改善等, 既需要投入较多资金, 也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和积累。而资金投入是以稳定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基础:一方面稳定充足的人才需求为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就业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又通过良好的就业形势吸引外部生源向高职教育聚集。在高职教育周期性与连续性的双重诉求下, 当一项职业技术的生命周期越长, 那么高职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与需求的吻合度越高, 而且更加有利于高职教育稳定均衡地发展与深层推进。相反, 如果特定职业技术的生命周期越短, 那么高职教育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由此产生了高职教育供需错位的发生。

(三) 从高等教育内部的替代性看高职教育的供需错位。

高等教育都是基于社会分工基础上的高级教育形式, 均具有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双重特征。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共同承担着高等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 只不过它们各自所培养的人才规格存在差异而已。但是, 从人才需求的视角看, 这些不同规格的人才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从二者专业指向的社会领域看, 虽然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即高职教育的专业是缘于特定职业的, 而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的专业是缘于理论知识体系的, 但专业最终所指向的社会领域,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种被包含关系。即往往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的专业所指向的行业领域涵盖了高职教育专业所针对的职业岗位, 因而其传播的知识边界与知识总量均超过高职教育, 只不过在应用性与操作性方面没有高职教育那么鲜明。所以, 在人才的知识结构方面, 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加剧了高职教育的供需矛盾。第二, 知识与能力相比较, 知识具有显性化、可测性的特点, 而能力则具有隐含性、难测性的特征, 而且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较大。因而以知识与能力为代表的人才规格, 在结构方面并非绝对的错位, 而是交叉重叠关系。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并非精确量化的, 而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高职教育中个体所形成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可能被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供给的人才所取代, 使高职教育供过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高职教育供需错位的矫正

(一) 专业的开发与调整

1.专业的开发要着眼于口径略宽的职业。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高职教育在开发专业的过程中, 应该适当拓宽职业视野。高职教育, 不能以社会单一职业为教学单元——设置专业。必须对同类单一存在的社会职业, 加以整合与综合, 重组成职业教育单元——专业。所以, 职业教育的专业不等同于职业, 它不与社会职业一一对应, 却又与社会职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对社会职业的分析与综合总是以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单一职业群为基础, 其“职业基础”的宽度不宜过窄, 否则将难以适应外部职业的变化与发展。当然, 确定合适的职业宽度既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虽然职业宽度的界定难以量化, 但还是可以大致掌握职业宽度的上限与下限。从理论上看, 职业宽度的上限以行业宽度为界, 下限以特定岗位为边。介于二者之间的宽度选择具有较大的空间。为此, 进行职业宽度的界定时, 还要辅以分析职业技术适用的职业范围。由于不同职业的教育性存在差异, 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 要根据社会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改造传统落后不适应形势要求的落后专业, 在保持部分专业传统优势的基础上, 融合新的职业技术内涵。同时, 要认真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型专业。加强调查与研究, 搞好职业分析与预测, 对于职业口径较宽、技术密度大的新型职业给予高度关注,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以此为基础, 整合开发一批新型专业。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沿袭下来的职业技术含量不高的落后过时的专业, 要尽快淘汰出局, 节约教育资源, 实现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

2.专业的调整要着眼于专业的结构优化。

对于一所特定的高职院校而言, 开设的一组专业之间要尽量保持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力求减少专业之间的交叉与重叠, 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例如, 有些高职院校内部在不同的院系分别开设了对外贸易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涉外经济法专业, 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也反映了专业开发过程中缺乏全局的把握和深入的职业分析。从高职教育的培养层次与三者的功能上看, 商务英语和涉外经济法最主要还是服务于对外贸易活动的, 应该说, 商务英语技能和涉外法律能力属于对外贸易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种工具技能, 完全可以将商务英语和涉外法律通过一门或几门课程的方式融入对外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去, 如果单独地作为一个专业来办, 最终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可能将这三个专业办成“一种商品三个标签”的模式, 严重地浪费了教育资源。二是可能将商务英语专业和涉外经济法专业办成了无职业依托的学科型专业, 缺乏职教特色。

3.专业的调整要着眼于校际之间的分工错位。

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具有规模总量和专业结构上的二维特征, 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样具有需求总量与职业岗位结构的双重要求。只有二者在结构上保持相匹配, 才能缓解供需之间的矛盾。当前,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结构失衡所致。一方面, 有很多大学生无业可就, 另一方面很多企事业单位无人可用。客观地讲, 这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原因密不可分。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一定要与其他高等教育保持分工错位发展:首先, 高职教育要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在专业上保持适当地错位。从高职教育自身的性质和社会定位来看, 所开设的专业应该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是有所区别的。一是有些专业只能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完成, 而不能简单地搬到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去。二是有一些专业则应该只能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实施, 而不适合设置于普通高等教育中来。其次, 高职教育内部各校际之间的专业设置也应该分工错位, 尽量避免专业过分同构。各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 确立骨干龙头专业, 以此为基础, 适当开发一些与现有龙头专业有技术渊源、市场前景好的一些新型专业, 切不可一哄而上, 模仿抄袭出来的专业往往是短命的。

(二) 人才的定位与培养

1.高职教育的人才定位要兼顾学生职业岗位的提升。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定位于生产、管理和服务和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这显然是将人才的职业层级放置于基层。为了突出操作性与技能性的特点, 这样的定位从某种意义主讲, 具有其合理性。但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 这样的人才定位不仅是从静态的视角进行分析的, 而且是立足于教育的最低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判断的。然而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总是依次渐进的, 学生毕业后, 只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与通用能力, 在积累了相关的工作经验后, 向职业岗位的高层迈进或向其他职业转换是完全可能的。一个人在职业岗位上能够晋升到哪一个层级或是能否适应转职换岗的需要, 除受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影响外, 更重要的还要受到非专业因素的影响。所以,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既要突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高, 又要兼顾迁移性知识的教育与通用能力的培养。

2.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兼顾学生理论知识的拓展。

高职学生虽然是以培养应用技能为主线, 但知识、技术、技能和能力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强技能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 但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快速提高。当然学生的技能是在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训练出来的, 这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牢固而深刻, 但从理论知识的总量看, 与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学生相比处于弱势, 但应该将学生理论提升的学习能力培养出来。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基础上, 通过选修课、理论讲座的形式, 弥补学生理论知识的不足, 为学生后续发展与职业提升奠定基础。因而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 充分考虑拓展课程的开发, 将具有先进性、必修性与扩展性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 为高职学生就业特别是创业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质明.从“技术”的角度观察高职教育培养目标[J], 职教论坛, 2006 (12) :98-102.

[2]张炳南.对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 2007 (11) :88-90.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 第8篇

任何院校教育都是通过教师运用教材等教具在一定的环境下对学生实施教学来实现的。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教育一度停滞于传授的层面。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通过积累的过程来提高能力素质, 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授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 所以传授是发展的第一步。“立足本位, 谋求发展”, 做好知识的传授, 使学生既满足企业的现时功利要求, 又能顺利地就业, 保证学校的近期生存;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求生产者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发展的潜力和能量来适应未来的各种发展变化, 所以学校教育要在传授教本知识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进行适应能力、认识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虽然学校教育不是这些资源获得的唯一途径, 但是极其重要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职业教育长期生存发展的条件和要求。有了这一指导思想, 职业教育该怎样进行教学呢?

1. 了解企业生产现状, 结合教材做好备课准备

备课是教学实施的第一环节, 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它通常包含备教材和备学生两项内容。备学生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 以便在新旧知识间更好地建立起跨度适当的桥梁, 实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巩固, 直至在头脑中形成新的知识构架;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生产工艺与设备更新速度快, 教材有时难免会出现内容滞后, 所以备教材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和科技水平, 结合教材作相应的调整。同时要适当进行最新、最前沿知识的介绍和学习, 让学生对其发展趋势有所认识和了解, 防止日后产生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的断层脱节。

2. 重视理论教育, 针对职业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对职业教育来说, 实践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满足岗位要求, 学生需要掌握甚至熟练掌握一定的操作本领, 这容易使我们忽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学习。理论是实践的来源, 也是实践的归宿。任何职业岗位上的生产操作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没有理论基础, 机械地模仿的学生也许能暂时胜任一定的岗位工作, 但无法适应岗位的发展。企业要生存发展, 需要的是技术工人, 他们不仅会使用、能操作, 甚至能发明、能创造。片面注重学生操作实践, 忽视理论学习, 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脱节, 不利于学生对实践系统的理解。同时理论学习的缺乏, 还将导致学生难以承受将来知识自主拓展的需要。理论由于其抽象性的特质, 所以学习起来很枯燥、繁琐, 但它却可以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迅速地掌握理论总结的方法, 为以后实践活动中的理论总结和实践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理论学习为学生将来的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 即“职业性”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那么我们的理论将无法进步, 进而实践的发展也将受到限制, 为职业教育的生存发展埋下致命的隐患。

3. 教师教学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在大力提倡教育改革的今天, “创新教育”成为教育的最高追求。其实, 无论创新意识还是创新能力, 都源于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根本问题。教学中, 教师简单地认为将教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便是教学, 这样既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更不用讲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收获了。教师应该意识到教材内容是具体的理论知识, 更是“教学事例”。讲课时, 除了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外, 还应该注意挖掘寓于这些知识中的更本质的东西, 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 引导其思维的抽象发散, 从而锻炼其自主的思维能力, 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潜能开发, 是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在实践中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好的方法是:

(1)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一定的知识储备是获得实践能力的基础和原动力。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呢?首先, 要帮助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基本理论, 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才能在学习基本理论应用实例的同时学到寓于这些基本理论和这些实例中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方法, 尤其会在灵活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显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克服片面的理解和表面的了解, 横向广泛联系, 纵向深入理解, 锻炼逻辑思维和联系推理的能力, 从而提高知识学习的质量。其次, 学生概括知识, 联系知识, 深刻领会并牢固地记忆知识是有效应用知识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沟通课内外、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纵横交叉联系, 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 有机配合网络化一体的知识结构。

(2) 教授与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践中, 学生尽管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但当他们面对具体问题时, 往往显得束手无策。所以教师的教学一方面要结合具体学科, 教授思维方法。有效的思维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学生应逐步掌握各种思维方法, 充实或完善自己的内部认知结构, 从而成为自主的、自我调控的有效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鼓励学生多观察平常的事物, 充分发挥思维想象, 联系自己所学, 主动地发现问题, 同时尽可能多地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使其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 适时适当的练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及时的更好的理解、巩固和应用。在实际练习中, 既要训练学生解决有结构的问题, 又要训练他们面对无结构问题存在的事实;既要有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问题, 又要有适当的结合现实的实际问题, 以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与广泛性, 进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在生存中寻求发展, 在发展中延续生存, 其价值在今天, 更在明天。学生是其价值的承载与体现的主体, 教师是其价值的开发和传播者, 教育实践的过程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同时也关系着职业教育的成功。愿每一位职业教育者都在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 为学生, 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职业教育要生存, 必须为社会培养有现实价值的合格工人;职业教育要发展, 必须为社会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适应未来发展的技术工人。为了两者的和谐统一, 职业教育要立足现实, 放眼未来, 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手段去进行教学实践。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衔接研究 第9篇

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职业教育学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 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 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 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面向社会需求, 就要随着市场的变化, 随着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 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所以, 职业教育办学和专业设置也应随之变化。

二、当前职业教育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主要表现

1、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

职业教育被看作是培养产业后备军的途径, 虽然发展很快, 但相对于人们熟知的其他类型的教育而言, 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还不够了解。有的学生高中考不上, 不愿读中等职业学校。大学考不上, 也不愿读高等职业院校, 普遍存在对职业教育的不理解。

2、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目前, 许多用人单位忽视就业者是否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 有无职业资格, 盲目录用高学历人员。部分职校生择业标准过高, 不愿到服务行业、私营企业就业, 不愿从事简单、机械的低技术行业。部分私营企业缺乏长远眼光和人才观念, 给从业者的报酬低, 劳动强度大, 重使用、轻培养, 随意辞退员工, 加上唯学历论在一部分用人单位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职校毕业生的出路问题已成为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

3、职业学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

目前, 许多职业学校办学特色不明显, 专业课程设置陈旧,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的要求, 特别是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是以培养学生升学为主, 还是就业为主, 一直是困扰许多学校问题。有的职业学校基本是以升学为主, 在教材的选用上以针对升学考试为主, 完全失去了职教的办学特色。在具体的教学中, 只注重理论课程的教学, 而忽视了对社会需要的实际技能的培养, 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三、推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的措施

1、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

职业教育一定要紧贴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千万不能阻碍新专业的开发与设置, 否则职业职业教育将会失去生命力, 失去对社会的吸引力。因为社会需求是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 所以应当结合这种变化灵活地设置专业, 社会有需求就开发。另外, 职业教育是因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存在, 如果抛开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去设置专业, 只能是千篇一律、丧失地方特色, 培养的人才很可能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2、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当前, 国内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双师型”教师的严重缺乏。要完成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其专业课教师就必须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还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传统的教育体制所培养的教师缺乏必须的实际工作经验, 直接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又缺乏教师的基本素质。

3、调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

当前, 社会需要的是知识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职业教育应该对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调整, 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紧跟时代的步伐。比如现代服装企业生产都用电动缝纫机, 我们就不能只教脚踏机, 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从知识结构上与社会需求就是一条断沟。二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强操作技能课的训练。学校在教学上应进一步加强技能课, 适当减少文化课的比例, 从实验设备的配备上加大投入力度, 可进行校企联合, 从企业引进师资和设备, 教给学生的东西, 到岗位上就能用, 从而避免了用人单位的二次培训。三是大力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实现职教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文化课的教学应尽量体现实用性。专业课相对较难学一些, 在教学中应尽量体现具体化。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 教学中要提倡“精讲多练”, 教师用不多的时间演示令学生感兴趣的实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让学生自己摸索。

四、结语

总之, 职业教育要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 必须解决好与社会需求的衔接问题。职业教育只有要正确定位, 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 注重与企业联系、沟通, 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从而面向市场,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办学, 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摘要:本文阐述了社会需求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主要表现, 并提出了推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会需求,衔接

参考文献

[1]冯岩岩:《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服务企业人才需求》[J].职业教育, 2009 (2) .[1]冯岩岩:《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服务企业人才需求》[J].职业教育, 2009 (2) .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第10篇

近年来,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客户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趋势。在装备制造领域, 客户需求驱动的单件制造模式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生产模式。单件制造企业的产品多是大型非标准件设备, 一般都是单件小批定制生产, 较少进行样机试制。同时, 单件制造企业生产重复性低、变更频繁、无标准的工艺流程, 需要以高柔性和高生产率来适应客户和生产需求的变化。在订单评估阶段, 企业往往需要根据经验粗略预估加工能力和客户的制造需求, 而多数情况下, 企业难以正确、快速地评判需求和能力的匹配程度, 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后续的生产活动开展, 增加了企业接单风险。订单评估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企业制造活动能否顺利展开以及产品能否按时交货, 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信誉。

目前对于零件制造需求和制造能力匹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能力建模、制造资源匹配等方面。在制造能力建模方面, 郝京辉等[1]建立了基于中性机制的STEP的资源模型;Zhang等[2]采用模糊聚类方法提出了制造任务和资源的组合方法;李双跃等[3]采用面向对象与特征建模技术构建了制造工艺资源特征模型;马兆彬[4]通过建立数控设备信息模型来描述设备综合能力并提出了模糊匹配算法, 避免了人工选择设备的不准确性。在制造资源能力匹配方面, 赵岩等[5]提出了制造工艺约束信息模型和制造资源能力信息模型, 并给出了匹配度计算方法, 以解决跨企业工艺扩散中制造能力与制造工艺的匹配问题;孙卫红等[6]提出了面向网络环境下的盟主企业的制造能力P?R-P模型, 基于可拓理论实现制造任务-制造资源的匹配;刘红军等[7]提出了零件信息模型和制造资源能力模型的匹配度, 用以判断叶片零件的可制造性;李双跃等[3]定义了工序特征的特征相似度, 用特征参数的相似度来选择与工序匹配的制造资源。

目前有关制造资源能力匹配的研究大多是大规模定制生产或者批量生产模式下基于工艺资源的设备能力匹配研究, 对于单件生产模式下订单阶段的制造需求和能力匹配研究较少。批量生产下的订单评估研究需要以完备的工艺设计为基础, 而单件大型设备工艺编制周期较长, 通常大于订单评估时间, 所以订单评估阶段没有完整的工艺可供参考, 更多的是依赖企业管理者的经验, 评估准确性较差, 生产波动性较大。因此, 本文提出了基于零件特征的制造需求和制造资源能力模型, 对客户需求和制造资源能力进行标准化处理, 从而实现需求和能力的快速匹配, 辅助企业进行订单决策。

1 基于零件特征的单件生产制造需求和制造资源能力建模

1.1 基于特征的零件制造需求模型及其数学描述

一般而言, 按照作用的不同, 零件特征主要分为以下六种类型:总体特征、形状特征、精度特征、材料特征、工艺特征、制造特征[8]。本文将客户需求分解为零件需求, 利用特征提取技术可提取每个零件关键需求特征, 建立基于特征的零件制造需求模型, 如图1所示, 该模型由三个等级、四类特征组成。零件制造需求模型特征层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基本特征和形状特征。基本特征包括总体特征、材料特征、环境特征, 综合反映了零件整体的基本制造信息。形状特征是对零件局部形状的详细描述。基本特征中的特征元素包含零件加工制造过程的针对整个零件的一般性整体需求。形状特征指局部几何结构、精度要求、尺寸参数等信息集合, 是零件制造需求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 也是本文零件制造需求-设备制造能力匹配的计算单元。

零件制造需求模型的数学描述形式具体如下。

定义1

设零件制造需求基本特征矩阵为P*R, 则有

其中, *表示当前属性不存在;0为默认缺省值。为使基本特征矩阵和形状特征矩阵保持一致, 两者均为7行。

定义2

设零件制造需求形状特征矩阵为PR, 则有

其中, Rj为零件的第j个形状特征向量, Rij为第j个形状特征的第i个特征属性;Oi为形状特征矩阵的第i个特征属性向量。

定义3

设第i个零件制造需求矩阵为Pi, 有

1.2 基于特征的制造资源能力建模及其数学描述

国内外学者对制造资源能力进行了很多研究, 广义制造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包括财务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声誉和组织资源等[9];狭义制造资源主要是有形资源, 对于制造企业, 它指的是设备资源。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结合单件生产企业的特点, 本文构建了基于设备能力的制造资源能力模型, 主要包括可加工材料特征、可加工形状特征、总体特征、加工环境特征等, 如图2所示。

本文同样将制造能力模型分为基本特征和形状特征, 其中基本特征包括总体特征、可加工材料特征、可加工环境特征, 从宏观角度综合反映了设备的基本制造信息;可加工形状特征从微观角度将设备所能加工的各个形状的全部制造能力信息进行封装, 是设备能力模型的基本能力单元。具体定义如下。

定义4

设备制造能力基本特征矩阵为M*C, 则有

定义5

设备能力模型中形状特征矩阵为MC, 则有

其中, Cj表示设备的第j个可加工状形特征向量, Cij为第j个可加工形状特征的第i个属性。

定义6

第i个设备制造能力矩阵为Mi, 则有

2 单件生产制造需求-制造能力匹配流程建模

2.1 订单制造需求-企业制造能力总体匹配模型

企业接到订单后快速建立每个零件的制造需求信息并用制造需求矩阵表示, 对零件进行成组编码, 完成零件工艺路线的制定。然后将零件的形状特征映射到已有工艺路线的各个工序中形成以特征工序为单元的新工艺路线。其中, 特征工序是由工序名称和属于本工序的零件形状特征组成的。由于工序-设备匹配过程中涉及不确定性、模糊性因素较多, 除了匹配和不匹配两种状态之外, 往往还存在着“可能匹配”的模糊情况, 此时的设备匹配选择表现出一定的犹豫性。因此, 本文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 (AHP) 和直觉模糊集 (IFS) 的匹配算法, Atanassov[10]把传统模糊集推广到同时考虑隶属度、非隶属度和犹豫度三个方面信息的直觉模糊集, 比传统的模糊集更细腻地描述和刻画客观世界的模糊本质, 以提高匹配的准确性。

通过工序-设备匹配计算, 如果没有匹配的设备资源, 则返回该零件工序或者零件特征, 以便企业决定是否外协加工;如果选定设备资源, 则需要计算零件特征加工工时定额和加工成本。调用当前设备的特征工时数据库, 计算特征工序的各个形状特征所需工时, 并折算为加工制造成本, 可以快速计算出订单加工总工时和总成本, 实现对订单决策的支持。同时, 可得到企业当前制造能力难以加工的零件以及需求量较大的设备资源, 为企业外协加工提供信息参考。

2.2 工序制造需求-设备制造能力匹配模型

如何从众多的设备资源中快速准确地选择满足特征工序全部制造需求的设备是特征工序-设备能力匹配的关键, 具体匹配过程如下:首先, 针对特征工艺路线中每一工序构建形状特征矩阵;其次, 由零件基本特征矩阵和工序名称初步筛选适合企业设备能力模型库, 得到当前工序的候选设备资源组, 并基于IFS理论, 构建工序-设备直觉模糊矩阵, 若设备满足工序所有形状特征尺寸需求, 则用毛坯尺寸替代形状特征的尺寸参数, 确定各设备的IFS直觉模糊决策向量;再次, 对于特征工序矩阵中形状特征属性依据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确定;最后, 根据直觉模糊集TOPSIS算法计算各设备与当前工序的匹配度, 选择最优设备资源, 完成匹配过程。

3 基于AHP与IFS的工序制造需求-设备制造能力匹配算法

3.1 基于AHP的形状特征属性权重确定方法研究

特征工序矩阵的直觉模糊决策向量由以下6个直觉模糊数指标组成:毛坯尺寸、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形状精度、定向精度、定位精度。由于各指标不是等权重的, 为了正确评价指标之间的不同权重值, 保证匹配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直觉模糊决策向量各指标权重进行确定。由于AHP方法[11]应用广泛且运算过程较为简单, 故本文不再赘述。则形状特征矩阵中各属性指标按照重要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如下:尺寸精度 (ω2=0.239) , 定向精度 (ω5=0.198) , 定位精度 (ω6=0.198) , 形状精度 (ω4=0.160) , 表面粗糙度 (ω3=0.112) , 毛坯尺寸 (ω1=0.093) 。3.2基于IFS的特征工序-设备能力匹配建模

若某一特征工序中有m个主特征和m′个辅特征, 则它可以表示为7× (m+m′) 完全特征工序矩阵P′F=[F1F2…Fm+m′]。由于辅特征对于设备选择几乎没有影响, 故定义特征工序矩阵为以下形式。

定义7若某一特征工序中有为m个主特征, 则此工序的特征工序矩阵表示为7×m矩阵

其中, Fi为形状特征向量, i=1, 2, …, m。

对于某一工序, 通过筛选的某一设备能力模型同样可以用k型形状特征矩阵MC表示。其中, 每个可加工形状特征向量Ci= (Ci1, Ci2, …, Ci7) T。

特征工序矩阵与设备能力矩阵进行匹配运算的过程中, 针对特征工序PF中每个形状特征Fi, 都要在MC中选择可加工形状特征Cj, j=1, 2, …, n, 使得F1i∈C1i。然后分别计算特征属性值Fki与Cki的直觉模糊数 (k=1, 2, …, 7) , 判断所选设备加工能力对于形状特征制造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 需要引入隶属度和非隶属度函数的定义。根据属性值的特点[12], 本文首次提出了三种隶属度和非隶属度函数的定义形式, 满足直觉模糊集的定义, 见表1。

其中, 选择型时k=1, 设Fki=x, Ckj∈{x1, x2, …};区间型时k=2, 设Fki=l, Ckj∈{L1, L2};最优区间型时, k∈{3, 4, 5, 6, 7}, 设Fki=t, Ckj∈{T0, T1, T2}, 其中T1、T2为设备经济加工能力范围, T0为其最高加工能力值, 一般T0≤T1≤T2。

3.3 工序制造需求-设备制造能力TOPSIS匹配步骤

从多个候选设备方案中选择最适合工序特征矩阵的过程属于多属性决策分析问题, 本文采用的是基于IFS的T OPSIS决策方法。其基本思想如下:所选择的满意方案应尽可能地接近正理想解, 同时应尽可能地远离负理想解。面向特征工序矩阵和候选设备矩阵的T OPSIS多属性模糊决策步骤如下。

(1) 求解直觉模糊矩阵。设MCp=[C1C2…Cn]为n个候选设备能力矩阵中的第p个, PFq=[F1F2…Fm]为某一零件的第Cik道工序的特征工序矩阵, 则可以用Aij=〈μij, υij〉表示Fij与Cij的直觉模糊数, μij、υij分别表示Fij与Cik的隶属度和非隶属度, Fij和Cik必须满足F1j∈C1k, i=1, 2, …, 7, j=1, 2, …, m, k=1, 2, …, n, 否则Aij=〈0, 1〉。

(2) 求解直觉模糊决策向量。由于一个工序只对应一个设备资源, 而每个工序可以有多个形状特征, 故当前MCp需要满足PFq中所有形状特征的制造需求。本文规定将直觉模糊矩阵A (q, p) 中每一属性Oi的最小直觉模糊数作为设备能力矩阵MCp与特征工序矩阵PFq关于属性Oi的直觉模糊数, 则定义MCp与PFq的直觉模糊决策向量为

(3) 约简直觉模糊决策向量。若, 则代表不满足当前工序加工需求, 转到步骤 (1) , 计算下一候选设备与当前工序的匹配度;否则, 对直觉模糊决策向量作约简:

其中, 为决策约减向量;A*0p=〈μ0p, υ0p〉为零件毛坯尺寸RW2与CW2的直觉模糊数。由于此时形状特征的隶属度全部是〈1, 0〉, 不存在模糊的概念;而特征尺寸在设备匹配过程中又远没有毛坯尺寸重要, 故将这两个指标约简掉, 同时添加毛坯尺寸的直觉模糊数, 得到决策约简向量。

(4) 求解规范化直觉模糊决策矩阵。同理, 求解其他候选设备当前工序的直觉模糊决策向量, 得到特征工序PFq的直觉模糊决策矩阵:

其中, 0≤n′≤n。由于形状特征属性O= (o1, o2, …, o6) , 其权重值Ω= (ω1, ω2, …, ω6) , 可知∑ωi=1 (i=1, 2, …, 6) , 根据直觉模糊集定义, 此时得到的直觉模糊决策矩阵已是规范化后的决策矩阵。

(5) 确定直觉模糊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直觉模糊正理想解A+= (a1+, a2+, …, a6+) T和负理想解A-= (a1-, a2-, …, a6-) T各元素分别为

其中, i=1, 2, …, 6。容易证明ai+和ai-都是直觉模糊数。

(6) 计算各设备直觉模糊决策向量到直觉模糊正理想解A+的距离和到负理想解A-的距离。参考文献[13?14], 加权直觉模糊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7) 计算各设备制造能力与工序特征矩阵的贴近度。利用下式计算任意决策约减向量与直觉模糊正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φk:

根据φk的不增排列顺序, 确定候选设备资源的匹配排序与最优方案。

4 实例

假设某单件小批生产企业已经完成了工艺和工时标准化工作, 并且建立了所有设备的制造能力模型。以某单件小批生产企业订单中的非标件挂轮架轴为例进行资源匹配分析, 如图3所示。

匹配流程如下。

(1) 零件制造需求建模。通过人工交互信息录入或者特征识别技术, 完成挂轴零件的制造需求模型的构建, 其结果用矩阵形式表示为P=[PR*PR]。

(2) 标准工艺检索。根据成组编码技术对零件进行成组编码, 结果为242300200263434;利用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成组工艺检索, 修订得到零件工艺模板:锻造-热处理-车-车-精车-铣-检验。

(3) 特征工艺路线的获取。将步骤 (1) 中的形状特征利用特征工艺链的方法映射到步骤 (2) 中工艺路线的各个工序中, 得到特征工艺路线, 见表2。

(4) 特征工序-设备能力匹配计算。根据各工序, 分别建立特征工序矩阵, 同时根据工序名称和零件基本特征矩阵PR*对设备能力模型库进行筛选, 得到候选资源组, 利用IFS的T OPSIS算法分别计算各特征工序和候选设备的匹配程度, 得到最优设备资源组, 完成匹配过程。此处以工序5为例, 给出匹配算法计算过程。

(1) 求解直觉模糊矩阵。工序5包括6个形状特征:2?倒角、3?外圆、5?端面、6?倒角、8?端面、10?外圆, 其中, 特征2和特征6为辅特征, 根据步骤 (1) 中形状特征矩阵PR得到由主特征组成的工序特征矩阵PF5。同时, 根据PR*及工序5名称初步筛选设备资源, 假设得到的候选设备资源集C={MC1, MC2, MC3, MC4}, 其中, MC1, MC2, MC3, MC4为设备能力矩阵。利用隶属度和非隶属度定义得到PF5和各候选设备矩阵的直觉模糊决策矩阵A1、A2、A3、A4, 结果如下。

工序特征矩阵PF5为

PF5关于设备能力矩阵MC1的直觉模糊决策矩阵为

同理可得PF5关于设备能力矩阵MC1、MC2、MC3的直觉模糊决策矩阵, 不再赘述。

(2) 求解直觉模糊决策向量。对于直觉模糊矩阵A (5, 1) , 其直觉模糊决策向量为

同理可得直觉模糊矩阵A2、A3、A4的直觉模糊决策向量。

(3) 约简直觉模糊决策向量。求解直觉模糊决策约减向量如下:

其余不再赘述。

(4) 求解规范化直觉模糊决策矩阵:

其中, 各属性权重为

(5) 确定直觉模糊正理想解A+和负理想解A-:

(6) 计算各个直觉模糊决策矩阵到正理想解的距离dk+和到负理想解的距离dk- (k=1, 2, 3, 4) :

(7) 计算各设备制造能力与工序特征矩阵贴近度φk (k=1, 2, 3, 4) :

由此可得工序5与候选资源的匹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设备1、设备4、设备2、设备3, 即匹配程度最高的为设备1。

重复步骤 (1) ~ (7) , 得到其他特征工序匹配的设备能力模型。

(5) 计算当前零件加工工时和成本。通过分类回归树算法调用设备资源组的特征工时数据库, 计算工序特征在当前匹配设备下的特征工时以及加工成本, 进而得到零件加工总时间和加工总成本。

重复步骤 (1) ~ (5) 即可完成对订单整体制造需求的分析, 得到订单加工总时间和总成本, 从而预估订单交货周期和整体制造成本。通过与客户要求交货期和报价对比, 得到整体订单与企业制造能力的匹配程度, 从而辅助订单决策。同时, 通过匹配度计算可以快速判断企业是否具备高精度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能力以及企业当前设备资源组的占用率是否过高, 为企业决策是否外协加工提供支持与指导。

5 结语

本文面向单件小批制造企业建立了零件需求模型和制造资源能力模型, 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制造需求与制造能力匹配模型算法。实例证明, 本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单件制造企业的订单评估质量, 降低接单风险, 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正确快速地评判制造需求和制造能力, 能够较大程度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摘要:针对复杂大型装备的单件生产模式产品规格繁多、结构复杂且个性化强、工艺变更频繁且难以标准化、工艺编制难度大、加工周期长、对资源能力依赖严重等特点, 以及制造服务提供企业在订单阶段难以对客户需求与当前制造能力的匹配度进行正确、快速预判等问题, 提出了基于零件特征的单件生产制造需求和制造资源能力模型。引入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直觉模糊集的特征工序矩阵与设备资源能力矩阵匹配算法, 计算零件需求和资源的匹配度, 实现订单阶段的用户需求和制造资源的快速匹配, 最后通过企业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单件制造企业的订单评估质量, 降低接单风险,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第11篇

【关键词】社会需求 职业教育 能力 素质

一、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的时代需求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目前经济发展形态来看,我国尚处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正在萌芽状态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状态并存的状况,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各种产业在技术装备、劳动者素质、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目标,教育的发展水平、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各种产业的发展方向、深度、质量。因此,大力发展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紧迫任务。

本文拟从社会需求角度就职教生的职业导向、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三者间的内在关系浅析职教生的培养策略问题。

二、职业学校的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现代社会经济条件,职业学校教育活动必须充分重视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校为主体,时刻把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脉搏,引入企业文化精髓,采取导向式教学法,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这种教育模式可称之为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三、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措施

这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它本质上要求不断地开拓和创新,增强学校自身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不断变化的需求。学校必须密切关注学科专业的发展动态,调查研究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学校自身条件,不断调整和改进校本课程,使受教者的职业选向、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三位一体,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与适应之中。具体措施如下:

(一)重塑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现代职业教育观已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活、事业、劳动、创造及人生融为一体。现代职业教育观既是一种以职业为中心的生活教育观,又是一种以构建理想人生为宗旨,满足人的个性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广义职业教育观。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职业教育才是人类教育的总体,才能贯穿人的全部生涯。

(二)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创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新局面

应吸收来自实践的一线工作人员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例如:美国麦当劳公司共有30多位专职教授,负责讲授和指导各类必修课程。又如汉堡包大学一位前任校长在评价该校教授时所说:“他们没有学士资格,甚至有些高中尚未毕业,但这毕竟是麦当劳的管理人员教授麦当劳的管理方法。”这恰恰与我国现行提倡的“双师型”教师相吻合。

(三)改革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适应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专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种类、总量和结构应同社会需求相协调。

(四)改革职业教育的学制,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的回归,使学年制学习的不足日渐显见。比如,存在着专业面窄,学习时间不灵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等问题。因此,积极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是我国职业教育学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使学生可以自选时间、地点、内容、难度、速度、科目等,根据自己水平和学习兴趣,自定学习步调,主动、积极反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强,并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和较高的学习效率,对学生个体适应和自主性学习带来极大便利。

(五)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办学特色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最基本的途径,随时代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制度的实施,确立了校本课程的重要地位。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第一,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第二,突出学生主体性,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要。

第三,优化教育资源,发挥本校优势。

第四,打破单一“学科本位型”课程模式,形成以“能力实践型”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

(六)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推广现代教学方法

为了迎接全球化,我们要大规模地改变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全球化加快就业方式的改变和各行各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在增强竞争力的过程中,社交能力和团队工作的能力起了关键作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为了适应当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成为具有方法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人才。全球化的挑战,要求培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人才。

(七)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使职业要求、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三位一体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成成员共同享有的一系列规范和价值观。文化是一种整体观念。它可理解为: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的集合,它赋予组织成员一种信念,向他们提供组织的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其发展的精神支柱,使企业文化与教、科、研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职业导向、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三位一体。

四、结束语

总之,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面向社会需求,以国民经济急需职业为导向,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不断强化能力结构,完善素质教育,必将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对此,教育工作者应高度注意并贯彻于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丕主编. 学校教育心理学. 河南大学出版.

[2]施良方主编.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匹配 第12篇

产品是企业与市场连接的载体,也是竞争力的载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保证自己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品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技术进步促使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创新的目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能否为消费者所接受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1]。因此,在消费全球化不断融合发展、消费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的背景下,为保证产品能够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获取明显的竞争优势,需要对产品创新和消费者需求如何匹配进行深入研究。

1 基于整体产品概念的产品创新

对产品创新而言,不能把产品看成是独立的单一的事物,而必须建立整体产品的概念。

整体产品概念把产品理解为由核心产品(指消费者购买产品所追求的基本效用和利益),形式产品(指产品的实体与外形,包括外观形态,款式,特色,包装,品牌,商标等),附加产品(指产品实体基本效能以外的附加利益,如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三个层次组成的一个整体,整体产品的概念对产品创新的思路有着重要的影响。产品整体有层次性,相应的产品创新也应有层次性,产品创新的多层次性使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核心产品创新是要围绕向消费者提供的能够满足其需要的基本效用或功能来开展创新,是采用新原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成功开发出首次向市场引入的、满足消费者特定需求的新产品的过程。核心产品创新多由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所致,技术创新是核心产品创新的基础,核心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体现。

形式产品创新是要围绕包括产品的色泽、规格、大小、形状、图案、式样、品牌、包装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形式产品的需要。附加产品创新是要围绕包括产品咨询、提供信贷、免费送货、安装调试、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购买后的心理感受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 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附加产品方面的需要。

整体产品创新的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核心产品创新是基础,附加产品和形式产品是核心产品的附属产品,因此,通常情况下要跟随核心产品的改进而变化。在核心产品周期内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形式、附加产品的创新。这三个层次关系密切,哪一个层次的创新与消费者的需求不匹配,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最终消费行为。

2 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创新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起来。消费者需求是广泛多样的,并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尽管如此,消费者的需求仍有共同的趋向性和规律性。20世纪80年代,日本质量管理学家狩野开始深入研究消费者需求,并在1984年总结出一个用于获得和分析消费者需求的模型,称为狩野模型 (Kano Model)。该模型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分为三类:基本需求、线性需求和吸引性需求。

基本需求(Must-be Requirement)是指消费者认为理所当然的、必须满足的需求,如果无法达到,就会造成消费者严重的不满,或使消费者转向其他竞争者。相反,如果这些需求得到了满足,消费者也不会因此产生更高的满意度。这些需求是必要的需求,也是最低限度的需求。

线性需求(0ne-dimensional Requirement)是指消费者的满意度同这类需求的满足程度成正比,是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变动性利益,如价格折扣。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水平超出消费者期望越多,消费者的满意状况越好,反之亦然。

吸引性需求(Attractive Requirement)是指消费者实际存在却没有意识到的需求。吸引性需求对消费者满意状况具有很强的正面影响。如果这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消费者满意度不会降低,但如果得到满足,消费者满意度会立刻大幅提升。

一般而言,基本需求属性和吸引需求属性并不会作为重要的决策属性,因此这两类需求具有非关注性。对于基本需求属性而言,消费者会认为所有的产品均应包含相应的功能,因此这类属性并不会作为决策依据,当基本需求都不能达到时,这类产品会被简单地排除在购买选择之外。与基本需求不同的是,吸引需求是超出消费者期望之外的需求,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并不十分关注这类属性,因此,吸引需求并不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这类需求会使消费者产生新奇感,并有物超所值的感觉,从而使满意水平较高。线性需求的属性才是消费者关注的属性集合。基本需求明确了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达到的基本标准。吸引需求明确了企业产品创新的方向。线性需求决定了企业现实的产品差异化定位。

消费者需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具有高度的时空与情境依赖性[2]。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演化,基本需求、线性需求和吸引性需求这三个不同层次需求的内容、强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狩野纪昭博士提出,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会发生变化,其规律是吸引性需求逐步变为线性需求,线性需求逐步变为基本需求。

3 企业整体产品创新与消费者需求的匹配

从企业个体的角度来看,产品创新是经营中的一个过程,是新产品能够满足社会已知存在的需求或未知潜在的需求,从而实现首次商业化,完成创新的过程。从企业产品创新过程反向推论,消费者新的消费需求,诱导企业开发新产品来满足新需求,从而引导创新的发展方向。由此表明,企业产品创新源于市场需求,需求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拉动力,需求的变化又引导企业创新的发展方向。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能引起整体产品各层次的变化,而企业或产品本身对于需求的变化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引导作用。所以,整体产品各层次所包含的内容与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存在着很强的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力从整体产品各个层次,或进行核心产品创新,或进行形式产品创新,或进行附加产品创新,或三个层次创新同时进行,以便获得相对于竞争者更多的竞争优势。

消费者的最基本需求决定了产品的核心层,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经确定就不再改变,直到消费者的最基本需求消失为止。消费者对核心产品的新需求是产品不断发展的基本原动力;企业通过创新产品的功能与效用,也就是要改变产品核心层的构成,来满足消费者这些基本需求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核心产品创新和消费者基本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动关系。

随着产品同质化趋势日益明显,不同品牌在功能、性能等方面的差异性缩小,投资于产品实体创新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而对消费者来说,越来越看重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他们渴望通过产品消费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与体验,希望产品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和主观特征等。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的线性需求和吸引性需求,与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动态变化发展过程中。例如企业对产品形式的创新和改变、赋予产品的新概念等都可能会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的吸引性需求逐步变为线性需求,线性需求逐步变为基本需求。因此,若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除了重视核心产品创新以外,更应该关注形式和附加产品创新,通过这些创新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线性需求和吸引性需求。

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的,即它们都要受到外部的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整体产品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周围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自身消费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对市场消费观念的引导。按照动力的不同,通常把产品创新分为市场驱动模式和驱动市场模式。

3.1 产品创新的市场驱动模式

产品创新的市场驱动模式是指新产品设想来源于市场的需求,按照当前消费者的需要来设计和开发产品。为达到此目的,企业新产品开发部门应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深刻认识和了解消费者的当前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技术创新来设计和开发出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求。这是一种最普遍的产品创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即是起点,又是终点,产品创新围绕着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展开,消费者是企业产品使用者,也是产品功能的检验者、缺陷的发现者和企业创新的参与者。由于这种创新的目标明确,创新的过程清晰,因此,市场驱动模式风险较小,创新的实质多为适应需求,此模式所创造出来的新产品是需求拉动型新产品(如表1所示)。

市场驱动模式的逻辑是“需求中心论”,即产品创新的关键是消费者的需求分析,如果新产品完全是按当前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投入市场后就会自动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消费者群。简而言之,按照“需求中心论”的思想,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驱动模式的逻辑就是“需求变,产品变,产品随着需求变”。

随着消费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带来的消费手段的多样化、虚拟化,消费者所面临的信息已经超越了个体有限的认知能力,导致其往往无法明确地识别、表达出自己的真正需求,此时消费者的需求体现出更多的隐性特征。Kano 认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上已不再具有任何竞争优势,反而已成为必要的条件,因此除了要将消费者的需求反应在产品或服务上面外,还需要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3]。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新技术来主动进行产品创新,这就是下面要谈到的驱动市场模式。

3.2 产品创新的驱动市场模式

产品创新驱动市场模式的认为:企业不能只是一味地去迎合当前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应该以自主原创的新技术、新产品引导并满足市场日益变化的需求。Kumar等人发表的《从市场驱动到驱动市场》一文中表达了同样的含义:“企业产品创新应源于市场,但企业绝对不应成为市场的奴隶。[4]” 在很多情况下,消费者是缺乏远见的,对自己未来需要什么产品,消费者本人也是不太清楚。清楚的理解消费者的需求是新产品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在变化的市场中找出消费者的需求是非常困难的,在新市场中将更加困难。因此,驱动市场模式强调企业要靠技术引领市场发展,该模式风险较大,创新的实质是创造产品,此模式所创造出来的新产品是技术推动型新产品(如表1所示)。

驱动市场模式的逻辑是“技术推进论”。 产品创新的市场驱动模式由于对当前消费者需求的强烈关注,企业往往被动地被消费者牵着鼻子走,从而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当前的产品和当前的消费者上,产品创新的市场驱动模式将直接导致企业的近视行为,许多管理上非常好的公司之所以在产品创新上落后,主要是因为他们太听信于消费者,把大量精力集中在消费者想要的产品上。按照“技术推进论”的思想,企业产品创新的逻辑是“由于需求难发现,技术引领产品变”。

尽管“市场驱动”与“驱动市场”存在很多差别,但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都把焦点集中于价值创造和企业的长期利润。企业在产品创新上完全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将这两种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创新的效果。这就是市场驱动+驱动市场模式。

3.3 市场驱动和驱动市场模式的有机融合

“市场驱动”与“驱动市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尽管两者在字面上仅仅是词序的排列倒置,但实质上有着截然迥异的含义和完全不同的市场效果。“市场驱动”字面上看,似乎是把企业的效益与消费者(市场)结合起来,实际上这是一种被动的思维模式,“市场驱动”的基本含义是跟随市场,在此思维模式下,企业对产品的开发是被动的,以技术模仿为主,很难有原创型的创新成果。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产品创新的市场驱动模式更需要与驱动市场模式相融合。

“驱动市场”与“市场驱动”相比,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新模式。在“驱动市场”的模式下,企业扎根于自主技术创新,向市场提供超前的新产品。由驱动市场模式创造出来的新产品属于技术推动型新产品,其所冒的风险较大,例如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技术选择的同时,却出现了许多产品供过于求,一些企业陷于困境的现象。这反映了企业对市场的不适应,反映了企业的技术选择未能适时转移、创造或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仅靠技术的超前性、先进性是不能确保其在竞争中取胜的。

只注重技术而忽视市场的变化,缺乏明确的市场营销战略,不仅不能实现技术选择的目标,反而会因巨大的投入而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结果只会以失败而告终。企业只有面向市场适时地收集并处理各种信息,才能捕捉创新机遇,并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才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并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选择机制,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技术本身并不能创造出成功的新产品,它涵盖了开发出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商业化问题或市场营销问题。技术与市场营销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因此,运用产品创新模式的关键,是要在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要让新产品去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去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产生某种需要,当技术也达到一定的水平,能够生产出达到某种需要的功能产品,然后生产者诱导消费者消费的结果[5]。单独依赖于一种模式有可能会导致企业市场绩效的下降。因为在驱动市场战略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后,没有市场驱动战略来提供多样性,驱动市场战略所形成的发展潜力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同时发展驱动市场和市场驱动的技能,并且理解两者在何时以何种配合方式正确应用,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传统的市场驱动模式依靠的是经典的市场调研方法,而驱动市场模式大多靠的是市场直觉,市场驱动和驱动市场模式的有机融合除了经典科学调研方法以外,通常还需要对创新采用者进行研究(如图2所示)。在新产品的市场扩散过程中,由于个人性格、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消费者对新产品接受的快慢程度不同。罗杰斯根据这种接受快慢的差异,把采用者划分成五种类型,即:创新采用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和落后采用者。

创新采用者不同于新产品的早期采用者即最初购买创新产品的人,创新采用者面对的是市场上不存在的产品需求。对于任何产品几乎总存在一些比其他人更早地感受到需求的个人,这种需求在几年后同用户最紧密相关。同产品创新相关的大量需求信息存在于创新采用者中,而这种需求信息总是半隐半现。因为新兴技术的主要用户尚未出现,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挖掘和搜索,才能初步掌握。而在进行市场调查时,由于被调查对象对这项新兴技术尚缺乏了解,难以提供有效信息,必须通过启发式的交流,激发被调查对象的想象力。这对市场调查的方式和人员都有一定的要求。这时邮寄问卷这种调查方式就不合适了,电话访问和直接面谈是比较好的选择。企业产品创新部门通过和创新采用者密切接触,可以提早几年的时间就把握住顾客的这种需求。这提早几年的时间完全可以给企业的新产品创新部门以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该产品相关的技术研究与开发,使企业的创新产品既符合技术发展的长期趋势,又可提高创新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

4 结束语

在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众多因素中,产品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基本目的是实现现实的市场需求、发展潜在的市场需求以及开拓未来的市场需求。为了使产品创新和消费者需求更好地匹配,需要驱动市场和市场驱动模式的有机融合,二者的有机融合,一方面需要企业重视市场调研,收集深层次的需求信息,另一方面还需要引导消费者认识新产品,购买和使用新产品。

摘要:随着产品同质化的出现,企业需要进行整体产品创新。核心产品创新与消费者基本需求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的不断创新则可以满足消费者线性需求和吸引性需求。消费者需求与产品创新之间的链接需要市场驱动和驱动市场模式的有机融合。同时发展驱动市场和市场驱动的技能,并且理解两者在何时以何种配合方式正确应用,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产品创新,消费者需求,市场驱动,驱动市场

参考文献

[1]BALBONTIN A,YAZDANI B,COOPER R.et al.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actices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firms[J].Technova-tion,2000,20(5):257-274

[2]胡旭初,王奇娟,张大亮.论顾客价值驱动的需求演化过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12-19

[3]KANO N.Life Cycle of Quality and Attractive Quality Creation[C].Proceedings of Quality Excellence in New Millennium–The 14th A-sia Quality Symposium,Taipei,2000:7-11

[4]KUMAR N,LISA S,KOTLER P.From Market Driven to MarketDriving[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0,18(2):129-142

上一篇:商务人才下的电子商务下一篇:班主任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