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学环境范文

2024-07-18

智慧教学环境范文(精选12篇)

智慧教学环境 第1篇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的局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依然不高,课堂仍然缺乏应有的活力,面对课堂中的各类突发事件,教师仍旧不知所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究其原因,在于我们教育的主体——教师还是没有将其应有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更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1]

二、教学智慧的内涵

理解教学智慧的内涵,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智慧。从词源上讲,古代西方认为智慧与“神”有关,而我国学者则认为智慧与“道”相关。[2]不过,在近现代哲学家眼中,智慧是与人相关的,是人可以追求的。从内涵上讲,智慧就是个体利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可见,智慧的本质是一种能力。

对于教学智慧的内涵,国内比较认可的是杜萍、田慧生的定义:教学智慧是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并敏锐机智、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生成融通共生、自由和美的境界的一种综合能力。[4]

这一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就来源来讲,教师的教学智慧不仅来自教师自身对教学现实的感受,也来自教师对前人理论的个人领悟;就存在方式而言,教师的教学智慧只有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才能生成;就内容而言,教师的教学智慧主要包括教学设计阶段的智慧、教学实施阶段的智慧、教学组织管理过程中的智慧以及师生互动阶段的智慧等方面;就水平层次而言,教师的教学智慧可分为三个阶段:技能熟练掌握且恰当运用阶段,机智应对突发教学情境阶段,融通共生、自由和美的境界阶段。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智慧的内涵

基于以上定义,所谓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智慧,是指在现代教学媒体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并敏锐机智、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生成融通共生、自由和美的境界的一种综合能力。

教师的教学智慧不仅表现在教师的“灵机一动”,而且更多地表现在那些看似平淡、不易被觉察的教学活动中。因此,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智慧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能直接感受到的教学智慧上,还要去尝试探索那些不能直接为我们所感知而又离我们很近的隐性教学智慧。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智慧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如:教师在教学实施阶段能否采用恰当的方法、媒体进行教学;能否在恰当的时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导入;教师的讲解是否准确;课堂提问是否有效;在师生互动阶段能否进行自由、平等的交互;在教学评价阶段能否进行多元化评价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智慧的特点

1. 个性化

教师的教学智慧是教师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不同的教师,由于其知识水平、教学经验、教学风格的不同,在面临同一教学情境时,做出的反应和采取的措施也各不相同。

教学案例(1):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播放了一组展现小兴安岭四季美景的图片,同时伴有优美的音乐。教师布置任务:大家在欣赏图片的同时,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并说说为什么?图片刚一播放,学生们便不断地发出赞叹声,还有学生竟然跟着音乐哼起了小曲,教室里顿时一片嘈杂。面对几乎同样的情境,两个班的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一名教师将食指放在嘴唇中间,做出“嘘”的动作,暗示学生不要吵闹。随后,她又用手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和脑袋,告诉学生要用眼睛看,用脑袋思考。另一名教师则伸出右手,做出举手的手势,暗示学生有问题举手回答。

面对这一情境,两名教师都表现出自身的智慧,只是由于经验、习惯的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可见,教师的教学智慧因人而异,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2. 实践性

实践性是教师教学智慧的本质属性。教师的教学智慧更多地表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年轻的教师在教学的第一天可能只会呆板地按照预设的情境进行教学,面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可能会束手无策。而经过不断地实践、反思之后,他可能会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内容、进行艺术性地教学、从容自若地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实践、反思,才能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形成和发展。可见,教师的教学智慧离不开教学实践,它是在实践中逐渐生成和发展的。

3. 动态生成性

教师的教学智慧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动态生成的。作为教师,要不断适应变化着的课堂,在新的情境下随机应变,充分展示自身的智慧。

教学案例(2):可能性

在一堂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讲的是《可能性》这一节的内容。大屏幕上出现一道判断题“熊猫会飞”,要求学生判断该事件属于“可能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不可能事件!”教师说:“对了!”突然,教室的一角传来不同的声音:“熊猫有可能会飞的。熊猫可以进化,进化出一对翅膀就能飞了。”

在当时的情境下,这样的回答显然是不合理的。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这位教师及时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嗯,×××同学真聪明,连‘进化论’这样的知识都知道,真是了不起!看来你平时阅读非常广泛。大家要向×××同学学习,博览群书!”老师带头鼓掌,全班学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教师接着说:“我们人类的祖先——猿,为了适应环境逐渐进化为直立行走的人。这样说来,经过漫长的时期,熊猫为了生存,或许也会进化出一对翅膀。但是(教师加重语气),或许这样的事情永远都不会发生。我们今天所讲的‘可能’与‘不可能’是发生在一般情况下的。就像我们说在一般情况下‘人是直立行走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熊猫会飞’是一个不可能事件……。”

这一情境绝对不在教师的预想当中,但是,这位教师仍然能够泰然自若地处理这样的事件,既没有抹杀孩子求知的热情,也没有扰乱正常的课堂计划。教师充满智慧的鼓励和肯定,可能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全面认真地思考问题。此外,教师的肯定也会激发其他学生博览群书的热情。

4. 创造性

创造性被认为是教师教学智慧的核心特征。作为教师,应该在不断变化着的教学情境中创造性地展示自身的智慧。

教学案例(3):《品德与安全》

在小学三年级《品德与安全》课上,教师答应给学生播放动画片。女学生要看《巴拉拉小魔仙》,可男学生想看《十二生肖快乐街》,一时间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突然,有位男同学站起来说:“这次看女生喜欢的吧,上次看的是男生喜欢的。”其他男学生也都点头称是。这时,女学生这边也有人说话了:“没事,就看《十二生肖快乐街》吧,《巴拉拉小魔仙》对男生来说确实没意思。”一时间,教室里满是“男生看”、“女生看”的谦让声。老师笑了:“大家今天的表现都很棒!咱们班的同学都懂得互相谦让。我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多留意我们的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类似的美,关心他人,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

这位教师能够及时准确地筛选课堂中的有用信息,重新组建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创造性地将本来嘈杂的场面转为一堂生动形象的品德教育课。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更为丰富多彩;另一方面,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具挑战性。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智慧,才能利用自身智慧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课堂和学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2]佐藤学.教师的反思与学识——教师专业的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

[3]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4]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 2007,(6):26.

[5]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65.

[6]刁培萼,吴也显.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103.

环境智慧网格化管理平台6-14 第2篇

Tianjin Zwinsoft Techknology Co., LTD.环境智慧网格化管理系统

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5.6 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ianjin Zwinsoft Techknology Co., LTD.目 录

一、系统简介.............................................................................................3

二、主要功能清单....................................................................................3

1、基于地图的数据实时显示.........................................................3

2、历史数据查询................................................................................4

3、数据分析功能................................................................................6

(1)各区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7(2)各站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7(3)统计时段内站点各项污染物平均浓度指数走势分析: 8(4)单一站点过去24小时各项污染物浓度指数走势分析:9

4、数据修正数据清理........................................................................9

5、配置管理相关功能........................................................................9

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ianjin Zwinsoft Techknology Co., LTD.一、系统简介

环保智慧网格化系统以气体测量模块为基础,结合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以及其他测量方式,针对环境管理部门的需求,建立大气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平台,可实时监控空气环境质量,实现在线数据查询及统计报表、在线数据自动预警、环保信息综合分析等。提供对所属地区各监测点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实现在线归集和排名反馈,为管理者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依据。

二、主要功能清单

1、基于地图的数据实时显示

采集站实时数据显示

此为某站点详细信息图示,当前有六项环境数据指标 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ianjin Zwinsoft Techknology Co., LTD.2、历史数据查询

包括:按时间查询(按日,按月,等方式)

按地点,查询历史数据

进入系统后可以查询最近一个时段内各区县的环保数据反馈。

在右上角位置可以选择按照不同时间段来查看,以天为例,如下图。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ianjin Zwinsoft Techknology Co., LTD.也可以单独调取某个区县的数据情况。

☆历史数据功能 点击历史数据,可以在右侧菜单栏选择均值查询,选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之后,就可以查询该日期段内的各种均值报表。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ianjin Zwinsoft Techknology Co., LTD.报表生成之后,右键点击表单,可以选择导出表格。

3、数据分析功能

监测点的趋势图、监测点排名的趋势图(可以提供短信和邮件预警提示)地区污染物动态云图

主要污染物来源分析(分析算法需要研究)

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ianjin Zwinsoft Techknology Co., LTD.(1)各区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

该排名可按照日、旬、月、季度、年进行分类统计,数据显示以图表形式展现 示例:

(2)各站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

该排名可按照日、旬、月、季度、年进行分类统计,数据显示以图表形式展现 示例:

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ianjin Zwinsoft Techknology Co., LTD.(3)统计时段内站点各项污染物平均浓度指数走势分析:

可按照日、旬、月、季度、年进行分类统计,数据显示以图表形式展现 示例:

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ianjin Zwinsoft Techknology Co., LTD.(4)单一站点过去24小时各项污染物浓度指数走势分析: 示例:

4、数据修正数据清理

对于未采集或丢失等出现异常信息的数据,可提供后期持续补足与调整。

5、配置管理相关功能

包括系统配置管理,用户配置管理,预警消息配置管理等

系统配置分为数据库管理 用户配置为用户权限分配

预警消息可分为短信管理与邮件管理两个部分,分别通过短信和电子邮件实现信息推送。

在状态条上可以选择是否接收各种报表,体现在表格栏内“√”显示为“1”,不进行选择显示为“0”。邮件管理:

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ianjin Zwinsoft Techknology Co., LTD.短信管理:

消息交互模块

各统计区间的统计工作完全由后台进行数据处理,无需人工进行相应操作。信息推送时间事先指定,例如:每日上午8点整,推送信息包括:上一统计区间内用户所在站点及区县综合AQI排名、单项指标超限预警、首要污染物信息。

联系人:陈涛 ***

QQ:25414801

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第3篇

开展群体协作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群体协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充分运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锻炼学生组织沟通能力。群体协作教学主要有三种形式,合作学习、学习竞赛和互教互学。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教学可以打破传统课堂短短40分钟的限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开展协作式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通过网页的形式将预习作业给学生做统一安排,使学生在新知识学习之前进行预习。在教学开始时,通过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协作自主学习,教师最后通过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评价,指出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由此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群体协作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相互帮助、相互探究的学习关系,使师生之间产生良好互动,增强了交流的效果。

确保环境应用实效

新时期,智慧学习环境备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青睐,但是我们要注意应用的实效性,要保证它能够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发挥服务功能。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动手操作,在做中学习。因此,网络空间由内而外都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领域。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内容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空间上传一些学习资料,还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知识,让知识内容从空间走向现实。教师可以把一些四边形图片、梯形图片、既不是四边形也不是梯形的图片发给每一个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开展交流和讨论,然后让每个小组对本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上传到网络学习空间,以供教师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应用网络技术设问

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需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产生积极思考的动力。对此,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恰当的问题是有效策略之一。恰当的问题可以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充分运用网络技术的功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比如,在执教《认识方向》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教师通过网络视频给学生播放了动画片《猫狗》的片段,然后提问学生:听说猫狗最近要上学了,他们正发愁学校周围的环境不熟悉,担心迷路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多媒体出示学校环境图)。学生在观看学校环境图的时候,笔者继续设问,在学校周围有许多建筑物,你能看出这些建筑物在学校的哪一面吗?……这一环节的教学,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积极思考,探究问题,很快进入主动思维的状态。

通过课件辅助教学

探究学习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并呈现给学生学习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观察、分析、探究,再按要求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新时期,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很快成为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得力工具。因为这些辅助手段的应用,创造了图文并茂、灵活便利的人机交互方式,这对于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一年级学完了加减应用题后,笔者设计了一个课件让学生练习:远处有一片美丽的青山,近处有波光粼粼的湖水,蓝天上有翱翔飞鸟(配有语音朗读)。湖中有一条小船,船上坐着6名少先队员,男少先队员4名……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分析图中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编成1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学生看着自己喜欢的风景和其中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强烈的表现欲支配下,按着自己已有的知识,选择的兴趣等开始了应用题的编写,最后共编出了20多道应用题。编写完成后,学生们还在网上纷纷贴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进行交流。创新能力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而计算机可以说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伴随者,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有效推动创新教学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慧学习环境可以说是新课改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标志着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教育发展的需求,要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做新事物的学习者、传播者、应用者,要在智慧学习环境的引领下,在教学中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实现个人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智慧教学环境 第4篇

中国教育学会朱永新会长在《阅读的力量》讲座中曾经大声呼吁,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可以说,阅读对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外名著阅读的数量与质量,但长期以来,课外名著阅读仅仅依赖于学生自发的阅读行为,很少在语文课程内开展名著阅读教学的研究,学生阅读课外名著可谓“少、慢、差、费”。名著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经典名著阅读教学的效益,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亟需探索的课题。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基于智慧课堂教学平台,探索提高名著阅读教学效率的新路径。

二、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

传统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表现如下:

(一)学生方面

1. 缺乏兴趣。

大部分学生对名著阅读不感兴趣,阅读动机不强,阅读理解能力有限,主动阅读行为和阅读量极少。

2. 缺乏指导。

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处于漫无目的被动阅读,缺乏必要的阅读指导和阅读分享,遇到阅读障碍时很难坚持下去,无法领略名著的内涵和价值。

3. 缺乏深度和广度。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关注名著本身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但是对故事情节印象不深刻,人物理解不全面,缺乏解读经典名著文本的能力,阅读时没有高阶思维活动,过目即忘,记忆不深,阅读质量不高。在阅读时没有信息检索、筛选、整合、评价能力和相关名著的勾连意识,不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家情况,不懂得知人论世,阅读时缺乏语感,缺乏快速阅读的技术指导,阅读速度慢,阅读完后没有积累,效益低下,无法内化为素养和能力。

4. 缺乏创新思维。

在阅读名著后很难提出有思维深度和探究价值的问题,讨论和分享发言时话语质量较低,缺乏创新思维,较少出现有高阶思维的提问和灵动智慧的发言。

(二)教师方面

1. 内容偏移。

教师对课外名著阅读教学的课堂类型区分不清,界定模糊,对于不同课型的教学内容确定缺乏研究,对于同样的经典阅读文本教学的重难点把握不清晰,甚至出现极大的偏差。

2. 设计沉闷。

教师在进行名著阅读过程中,依然受限于传统课堂的方式,以讲解和灌输为主,缺少灵活创新的课堂举措,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 拓展太少。

很多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时只关注情节和人物,缺乏信息收集、整合能力和必要的拓展意识,没有将学生的课内外阅读统一起来,没有有效地将课内的阅读学习成果延伸到课外,不能持续地激发能力较弱的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关注到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导致名著教学处于“无为低效”的状态,学生收益较低。

4. 信息技术水平低:

没有认识到智慧学习环境对课外名著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有些教师的视野较狭隘,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水平能力较弱。

三、智慧课堂环境概述

智慧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1]。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从而带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祝智庭教授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学习时空环境,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因此,通过电子书包、教学资源、交互系统、评价系统的整合建设了智慧教育平台,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平台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能够协助教师创建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启发并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为探究学习、小组协作提供支架,通过对教学系统的四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影响课堂教学结构。

四、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环节

(一)教学流程概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学校“创造教育”课程体系下,积极利用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大胆探索名著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将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流程总结为导读激趣、深入阅读、探究质疑、强化积累、拓展延伸、智慧评价六部分(如图1)。在课堂教学中,制定清晰明确且具有开放性学习内容和目标,设置能启发学生高阶思维的层级制问题,以“学的活动”串联起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具有实效性和可检测性。

(二)教学流程详解

1.导读激趣

开设名著导读课,穿插作家简介及作品艺术成就和相关影视片段,以猜读、再现、对比等形式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精心设计阅读的温馨提示,提供方法和技巧指导,扫除一些阅读障碍,降低阅读名著文本的难度。

2. 深入阅读

用智慧课堂平台发送与名著相关的知识背景、作家作品、文体知识、解读文章等到学生的平板上,以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在对名著深入感知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读出对故事的深刻认识,体会作者情感或意图,感受名著中的情节美、内涵美,以形式多样的吟读、朗读、诵读、复述、创造等形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3. 质疑探究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在智慧课堂平台上提出两到三个相关问题,并组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利用微课掌上通APP的班级圈和学生平板的兼容功能,开展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位一体的课内外讨论,教师要学会调控讨论的流向,让思维碰撞,将阅读引向深入,让学生能通过讨论唤醒回读文本继续研究的意识,也可以利用智慧阅读平台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高效地解答文本赏析型问题和探究型问题。

4. 强化积累

在探究质疑结束后,学生可以对名著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背诵、演绎、摘抄、书评等形式的积累,加深理解与记忆,并在智慧课堂平台上发布,作为学习成果全面记录。

5.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的精彩、经典情节的巧妙,名著内涵的丰厚及历史价值,绘制出高质量的思维导图在平台上分享交流,利用网络资源推荐相关作家作品进行同质文本阅读或者异质文本阅读,撰写书评,培养质疑创新能力,拓展阅读的广度。

6. 智慧评价

通过微课掌上通APP或智慧课堂平台发送多样化的作业给学生,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完成后提交。

用基于网络的大数据分析来科学地了解学生阅读能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指导课外阅读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制定了详细的名著阅读考级制度,规定了初中三年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底线,分为十级,每学期利用网络阅读平台进行考级,评选出阅读之星。

五、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一)课程分类策略

不同的经典需要不同的阅读方法,同一经典在不同的阅读阶段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由于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有必要创设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能帮助学生缩短抵达经典的距离,以免经典走向庸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作品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它只是可能存有某种意义,读者的参与才能真正生成,才能让作品终结。但这不等于作品解读可以天马行空,任意而为。我们主张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意义结构,但这一切却是以静心阅读原文,领会作品本身的意义为前提。现在盛行的戏说乾隆、水煮三国、歪批水浒的读法,这些读法作为娱乐文化自然有其价值,但在教育活动中,以“戏说”的态度对待经典,既是对现代阅读理论的歪曲,也是对教育价值的贬损,更是对经典的不恭,它对学生的阅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名著阅读课程非常重要。本文初步把名著阅读课程分为名著导读课、学生自读课、学生分享课、文本解读课四种类型(如图2)。名著导读课以教师或学生的导读为主,主要是激发未读名著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名著的一些背景知识,并提出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便他们在有效指导下进行阅读;学生自读课是指学生在情境问题的引导和驱动下自行阅读,或精读,或速读,或跳读,或批注,或圈点勾划;学生分享课是指在学生或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以先小组后班级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感悟,其他学生可以参与讨论,提出质疑,共同分享,引导学生阅读的深入;文本解读课以小组的方式安排代表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读,也可以将一些名家的解读分享,大家围绕这些解读思考分析,或提出见解,或发表质疑,或品味评析。在这些课程当中,既有教师的导,也有学生的读,更有学生分享与讨论,名著阅读走向深层次研讨,这些将铺就学生的精神底色,奠定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策略

1. 问题导学

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时要关注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从学生好学、乐学的角度设计名著阅读教学的重难点,致力于持续推进学生名著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以设计二到三个能启发学生高阶思维的“学的活动”为抓手,以“为何如何若何由何”的层级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以《西游记》名著导读为例,我们设计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孙悟空经历了猴、妖、仙、佛四个阶段,请任选一个讲述他的故事。第二个活动:小组合作,任选话题探究。(1)猪八戒好吃懒做,贪生怕死,读者为何还喜欢他?(为何)(2)沙僧在小说是不起眼的人物,删除他后小说情节会有怎样的变化?(如何)(3)唐僧功夫最差,有时善恶不分,如果淡化唐僧这个角色,是否可以?(若何)第三个活动:(1)西行路上,如果还有第八十二难,会有什么引起,你们会怎么安排?(由何)(2)畅想唐僧师徒“成佛后的那些事”。

2. 注重设计

教师要关注课堂设计的创新,要善于利用情境激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的活动”,要区分各种不同阅读课型的重难点,根据不同课型设计出恰当的课堂流程,致力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持续唤醒和阅读能力的不断增长,课堂设计应体现“在关键处讲解,在疑惑处点拨”的特点,体现名著阅读教学的独特性、创新性、变化性,能有效的利用智慧学习环境的优势促进课堂任务的完成。

以《人类群星闪耀时》名著分享为例,我们设计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打开经典之门。以名著相关视频导入,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篇章。第二个活动:叩响经典之声。回顾《决定命运的一分钟》,思考:(1)你是如何看待格鲁希这个人,他对历史有何影响?(2)如果你是格鲁希,你将如何处理?依据又是什么?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发送微视频,看看书评人对这一篇文章的个性解读。第三个活动:聆听经典之美。(1)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2)发送微视频,看看书评人的观点。(3)小组总结。

3. 方法指导

教师应该设计名著导读课,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相关方法,速读的方法和技巧,文学欣赏的方法和角度,让学生在阅读名著时能用科学的方法克服阅读障碍,有的放矢。

例如,我们在进行《童年》的阅读导读课,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阅读,这不仅方便学生记忆,也让学生梳理文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把握。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对名著情节和人物的了解更深刻,以前过目即忘的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思维导图可以就名著的人物、情节、艺术特色等角度展开,也可以综合性的展开,这不仅方便学生记忆,也方便展示和收藏。

4. 分享质疑

思维导图和质疑提问是点燃学生创造力的利器,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后分享阅读体会和感受,并提出问题,进行问题归类,利用微课掌上通的班级圈和学生平板的兼容功能,开展学生、家长和教师三位一体的课堂讨论,让思维碰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加深阅读的深度,家长的参与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社会效益,有效地推动了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香学校走向书香家庭。平台的信息检索和问题归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与网络资源深化名著阅读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5. 智慧评价

根据不同名著的学习内容合理使用智慧课堂评价系统,制定了详细的阅读考级制度,规定了初中三年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底线,分为十级,每学期利用网络阅读平台进行考级,用基于大数据的学生阅读能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阅读考级情况分析来指导课外阅读教学的改进和进一步深入。名著教学的作业及资料也体现层次化,教师可以标记出作业和资料中的必答与选做部分,有助于实现分层教学,使学习落后的学生缓解原有的心理压力,也使优等生提高探求能力,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养成从容一致的作业心态。

(三)学习资源策略

学生可借助网络搜索资源,分析整合信息进行课前导读预习,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平板电脑上推送相关背景资料和作家作品的相关文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知人论世,增加其对名著背景的了解。教师挑选名著经典片段的音频资料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平板电脑上收听,创设情境带学生走进名著文本阅读的世界,同时教师也可以精选由名著改编的影视片段发送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基本情节,降低学生初读的难度,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把原著阅读的体验与改编的影视片段进行猜读分析、再现分析、对比分析等,激发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使用“微课掌上通”等平台把一些优秀的微课、优课、影视片段、音频资料以及电子书籍、相关解读文章等资源分享给学生,增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从方式创新走向内涵探索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对于经典文段和情节可使用批注式阅读法,把一些精彩句段积累到摘抄本上,在班上进行分享,利用网络资源推荐相关作家作品进行同质文本阅读或者异质文本阅读,并发表在学校阅读平台上,进行成果汇编和固化,拓展阅读的广度。

六、结论与反思

通过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名著阅读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各种名著阅读课型的研究和开展,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信息技术与名著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更有利于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高效完成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名著阅读走向深入。此外,还能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速度做到全面记录,对预习和作业进行及时反馈,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调整阅读教学的策略。智慧课堂的许多现场评测功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调动了学生发言和思考的积极性,既让学生享受了自由阅读的快乐,又有效地提升了阅读的品质,培养了审美的情趣。此外,阅读平台的考级测评也带动了学生养成随时阅读和经常阅读的习惯。经过一个学年的实践,学生渐渐从阅读考级规定的书目,到主动广泛地选择其他阅读书目,并且自发地在平台上和阅读小组内推荐新书和分享心得,一名学生在“学子讲堂”中分享阅读体验时说:“阅读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复杂的世界,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学生的表达能力、作文水平、逻辑思维、气质修养都得到了提升。基于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名著阅读教学探索拓宽了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与时俱进,突破时空局限,让“互联网+”时代下的母语教学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摘要:名著阅读教学是初中阶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部分,笔者基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信息化智慧课堂环境下,结合有效的教学策略,探索名著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将名著阅读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思想情感、描写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Tang Yewei.Pang Jingwen.Zhong Shaochun.Wang wei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智慧教学环境 第5篇

随着多种智能终端以及物联网、网络社交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不同于传统存储的数据,它们显示了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数据特征,一经出现就引起了互联网界的巨大关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应。可以说,我们正步人一个创新和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界也不例外。3月,美国政府推出了“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并许诺投资2亿美元来推动大数据相关技术的研发。而我国也于206月成立了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来构建大数据的核心发展、技术交流与数据平台共享,为政府提供战略性的建议。此外,近几年来,随着“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和“智慧社区”等相关学术概念的提出,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大量产生。目前,我国已有180个城市开始“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农场、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甚至智慧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托于大数据研究。可以说,大数据是打造智慧城市的重中之重。

对于图书馆来说,大数据、智慧城市一经提出,图书馆就立刻行动起来。21世纪初,芬兰的奥卢大学图书馆在Rotuaari项目中为读者提供一项名为“SmartLibrary”的服务,开创了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先河。自,中国台北市立图书馆借助RFID技术建立了智慧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第一次实现了手机移动智慧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提出了到在资源、服务、技术、馆员和读者5个元素打造出触手可及、灵活感知的“泛在智能图书馆”。

总之,大数据和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仍处于上升阶段,对于大数据技术与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还将继续。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数据和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将继续呈现出持续升温的态势。

1.2热度比较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平台,以“图书馆”和“大数据”为篇名进行逻辑和运算检索,年限不限(检索日期为10月26日),检索期刊类型不限,共检索出533篇相关文献。其中,发表最早的是年第4期《图书与情报》上由杨海燕撰写的《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浅析》。而检索结果文献分布如下:2012年4篇、51篇、224篇、20250篇(未包含全年)。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以后文献数据量进人一个爆炸式增长周期,这一时期占全部收录量的99%,说明大数据是近几年才成为图书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以“智慧图书馆”为篇名进行检索,年限不限(检索日期为年10月26日),检索期刊类型不限,共检索出171篇相关文献,最早是第7期《图书馆学刊》上由严栋撰写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检索结果文献分布如下:201篇、5篇、2012年12篇、2013年33篇、2069篇、2015年51篇(未包含全年)。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相关文献进入一个稳步的增长期。

2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构

在大数据时代,为了满足读者个性化的知识需求,图书馆应通过网络、手机、移动终端等服务方式,实现24小时无间断的图书馆自助服务;要将信息资源进行跨时间空间传递,以人为中心,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图书馆的整个业务流程围绕着服务展开,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力来满足读者;使读者无论身处何地何时,都可以不间断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为此,图书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自己的服务工作。

2.1观念转变

图书馆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图书馆政策的引导,而图书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图书馆政策观念的影响和制约。进人大数据时代’随着新技术、新产业的人驻’图书馆内部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和变革。鉴于我国图书馆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传统的图书馆观念需要调整,而且图书馆政策也需要根据新的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变。这就需要图书馆应将大数据和智慧图书馆的思维引人日常的工作与服务当中,转变服务观念,制定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建设大数据资源拓展与创新服务项目,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力争消除不和谐现象,从而实现图书馆从信息服务到数据服务、从知识服务到智慧服务的发展,实现图书馆服务的质的飞跃。

2.2馆舍优化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图书馆馆舍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建设赋予了更多的智能化内涵。因此,从20世纪开始,各种类型的图书馆的改建与扩建工程大范围地开展起来。通过改建与扩建,图书馆外部环境不仅有了很大的改观,而且内部的基础建设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馆舍优化中,图书馆应从综合布线、馆藏布局、自动控制、功能划分、设备配置、消防安全、环境艺术等方面,综合考虑图书馆的智能化内容与设计原则,为读者提供高效、多功能、便利、舒适的空间环境。读者到图书馆不仅可以嗽淖柿,而且还可以进行休闲娱乐、解放身心,图书馆应给读者提供一个美好舒适的阅读环境。馆舍优化工作不是仅局限于物理空间的图书馆,同样适用于网络空间的图书馆。通过智慧图书馆服务,用户可以在家中、办公室、火车站、飞机场等任何地点来浏览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特别是数字资源丰富、技术先进的高校图书馆、省市级图书馆,应打破原有的行政限制,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用新观念来服务于读者。

2.3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服务的根本,是图书馆提供各种服务的源泉。在大数据环境下,资源建设包含有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数据资源建设,资源建设的核心是大量、多类数据的占有、融合、挖掘、分析与利用。而文献信息资源包括传统文献资源、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属于结构化的信息资源。数据资源是新兴资源,是目前图书馆还未完整收集、亟待建设的大量数据,如用户信息行为数据,其属于非结构化的数据资源,是大数据资源建设的主体和难点。数据资源建设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互有包含、相互促进。

对于文献信息资源来说,除了要继续做好编目信息、数据库数据、网络资源信息等传统的资源外,图书馆还应扩大数据收录范围,以及提供地图、手稿、族谱、碑志、乐谱、音频、视频等文献下载,实现图书馆的知识扩展以及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只有进一步提供更多的资源,才能实现馆藏利用的最大化,让馆藏资源更多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而对于数据资源来说,图书馆应着重收集读者在图书馆的借阅行为、阅读习惯等相关数据,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知识需求。在进行数据资源建设时,图书馆首先应该是累积与储存大量的、多类型的数据,为大数据做数字准备;其次应该借助数据分析手段和研究方法,挖掘、甄别、组织、苏矣敕治鍪据背后的隐含信息,发现读者需求变化特点,寻找读者隐性诉求,预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趋势,指导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

2.4平台建设

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图书馆需要建立基于数据挖掘、处理、开发、整合、分析和利用的大数据平台,来提高图书馆的资源管理能力和精确服务水平,从而实现传统经验决策模式到依据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模式。在此大数据平台,图书馆可以依据所采集的读者海量数据信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智能抓取和关键词抽取等工作,来提高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水平。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读者的借阅记录、人馆信息、搜索记录来分析读者偏好、兴趣和需求,向读者推荐感兴趣的信息和内容等等。而通过对读者行为数据的挖掘,了解读者的行为模式,运用关系规则、时间序列、关联规则等方法,掌握相关资源、相关兴趣、读者习惯变化等情况,建立以数据资源需求意向分析为主导的数字化平台,进而推动用户需求的数据资源,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2.5馆员建设

大数据、智慧图书馆都是现在最前沿、最实用的技术,图书馆需要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习经历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图书馆人员结构老化、人员专业覆盖面不全,因此,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水平是工作重点。有学者提出,到,美国面临150万个能掌握大数据应用分析方法的技术高管和分析师缺口,另欠缺19000个能深人分析数据的数据科学家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可以将本馆的工作人员根据学科背景和工作能力进行分类排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结合图书馆的实际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帮助图书馆员规划好职业生涯,让员工的工作能力与职业岗位的职责相符合,增加图书馆员的使命感与归属感,调动好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图书馆员个人人生目标与图书馆蓬勃发展的有机融合。

3结语

智慧教学环境 第6篇

【关键词】 智慧教室 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改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9-083-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PAD、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除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渐渐地深入到我们的教学课堂中。在过去,老师就是一支粉笔或者一个课件走天下,但是现在信息技术在小学中的广泛应用,老师们都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自己的教学,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影响着现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形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可以创设、模拟多种与教学内容适应的情景;能为学生从事数学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还指出“信息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充分加以应用。”智慧教室是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基于物联网。智慧教室引入到小学课堂上,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渐渐转化为一对一数字环境下课堂个性化学与教,使小学教学课堂模式大大发生了转变。

下面,我就以小学数学四年级《画垂线》一课利用Aischool云课堂平台为例,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一、布置前置性学习,提出问题,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就要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而做好准备。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就需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借助形象进行具体思维,进而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知识。

本节课教学前,我给学生推送导学案,里面有包含2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推送APP游戏软件《猴子偷桃》,玩一玩,发现里面的奥妙;学生接收后通过玩游戏发现当猴子跟桃子的位置是垂直关系时,它才可以吃到桃子(如图1),复习了两直线互相垂直时的情况。

第二个任务是:推送一个没有语音和文字说明的“画垂线”示范视频和学习提纲,要求学生边看视频边完成提纲;再根据《导学案》初步尝试画垂线,并且把画好的作业拍照或拍视频上传到班级空间(如图2),初次经历了画垂线。

第三个任务是:预习课本内容同时提出问题。学习的学习离不开课本,课本是一切的源头。学生经历了前两个任务后,此时再来进行课本的预习,已经是对书本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要求对该知识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疑问来进行课堂上的学习。

在过去的预习中,学生很多时候只是将书看一遍就以为是预习了,并没有去思考哪部分看懂,哪部分看不懂,哪部分感到困惑等等,所以学生预习并不到位。而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学生在家自主完成以上三个任务,可以大大提高了预习的效率。

二、布置课堂任务,自主学习,实施高效的课堂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背景和家庭环境,这导致了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存在个体差异。在以往的教学模式里,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特别是学到“图形与几何”内容的知识点,就算教师想将教学环节设计的尽可能贴近学情,却总因教学环境和教学工具的局限性,往往是自己拿着教具在演示或者是通过课件PPT来进行说明,学生缺乏了主动性。利用智慧教室环境特有的优势,我将课前学生预习的作业收集,并从中进行筛选分析,归纳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时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并从而调整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学生施教。

在课堂上先调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施课堂“小翻转”。在此基础上,当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的时候,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如图3)。

在新授课环节中,我根据学情,设置了了两个任务(如图4):

第一个任务是通过了平台,推送了学习任务A《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和学习任务B《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到学生终端上,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选择其中一个任务单进行探究。每个任务单中都含有《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或《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微课和学习提纲。学生先按要求观看微课完成学习提纲,拍照上传。

第二个任务是小组根据提纲的画垂线步骤,组员尝试合作在任务单上画垂线,并拍成视频,组内视频回放,组员们互评,从中发现问题、小结方法,最后选出其中一个视频提交到班级空间(如图5)。各个小组可以通过班级空间去评价其他小组所提交的视频。

图4 图5

智慧教学环境 第7篇

新课改的全面推行,特别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施新课改的基本途径在课堂,课堂是个微观社会,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中各种角色间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在教育走向现代化、走向信息化时期,学习化社会逐步生成,迫切需要教育改变原有的形态,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

笔者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大量的差生?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浅于学、苦于学、倦于学、厌于学?就是因为课堂上教师代替了本该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建构的活动,使学生仅仅成了课堂上的看客、观众、听众;进而失去了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去思索的快乐。久而久之,上课就变成索然无味的事情。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能力呢?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没有学习主体的实践,没有探究与创新的精神,仅有知识的转移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具有个性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情感意识、反馈意识,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路径。未来学校里,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明显地凸显出来,使学习的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每个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交互者[1]。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建立好的组织模式,彻底地解放学生,形成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才能让学生有时间学,主动地学,学得进去,学得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智慧教育环境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Sugat Mitra教授的“墙中洞”实验研究表明: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在没有成人的参与和监督下,能联结起来形成自组织学习团队,产生出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只需要在学习的组织行为中,提供关键的激励和表扬,如图1所示[2]。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教师如何协调与激励学生的学习组织过程,是转变学生角色的根本。学生只有主动去探求知识,才会在学习中不断地思考,在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这样的学习行为必将事半而功倍。

三、Hi Teach创造智慧教育环境

(一)Hi Teach互动教学的概念

“Hi Teach互动教学系统”是网奕资讯创新研发的多功能教学系统,它结合了以往各种教学软件和设备,利用反馈器,增加了多种课堂互动模式。使用“Hi Teach互动模式”时,可以开启HTE教材档案,或者导入各种Hi Teach接受的档案,包括PPT、PDF、CSV等档案,进行教学活动时,课堂间所有的批注、IRS评量活动等资料纪录将会被完整保留。在此模式下,可进行的互动模式包括即问即答、评量、抢答、抢权、票选统计等学习活动。

(二)Hi Teach支持的智慧课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现行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预习检测环节、疑问确认环节、提问互动环节、课堂测验环节存在诸多问题。课前预习往往流于形式,除了纸质呈现出的结果,学生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不便于教师统计;提问互动环节和课堂测验的环节中,教师给出简单选择后,学生举手或者口头回答,不能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教师只能根据大体情况来判断是否进行教学,没有准确的数据,更不能考虑后期的数据挖掘和数据统计工作。

走进安装了“Hi Teach互动教学系统”的智慧教室,运用互联网技术将手机、显示屏、反馈器、平板电脑等进行联结,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自组织系统建立起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了极大的发挥空间[3]。首先是基于未来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促使笔者改变了教学设计,由原来的老师带着学生学,到让学生根据预习单进行课前自学,把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来让学生自由交流,老师提问、点拨。

课前,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如何?运用“Hi Teach互动模式”中即问即答功能,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选择,老师通过查看统计图,就能了解整体预习水平。只有真正掌握了学情的教学,才是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评量活动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呈现出的问题答案统计图,一般会有三种情况:1.对错人数相当。图2说明这个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就应让学生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和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后进行二次作答,再通过两次作答的对比统计图,观察到学生认知水平有没有得到提高。如果正确的人数增加,表明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达到,可以请修正了答案的学生陈述理由,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就不需要再着力。如果对错人数依旧相当,则有可能是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分歧,老师可以考虑调整表达方式(如图3)。2.绝大多数同学正确。图4说明这个问题已经由学生自主解决了,那么后面的课堂教学则不需要再涉及这个问题。3.普遍选择错误。图5说明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以及今后的训练中,教师应将这类问题作为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轻松、高效,能够看见每个学生思维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智慧课。“Hi Teach互动教学系统”帮助教师开创了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4]。除了即问即答功能能够让学生的思考、能力直观呈现出来,“Hi Teach互动模式”中挑选学生回答功能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均等,它的票选统计功能在检测、统计学习结果的时候面向全体,客观、真实,便于记录,促进师生教学总结和反思。

四、课堂互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探索

(一)充分相信学生,强化小组合作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了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时常埋怨学生不主动、不积极,其实是教师根本没有给过他们主动、积极的机会,长期的“我说你听、我写你抄、我问你答、我讲你记”,让学生养成了被动接收的习惯。要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何不在课下给学生一个自学、思考的机会,在课上给学生一个探讨、交流的机会呢?

台北教育大学许育健老师使用“Hi Teach互动教学系统”在笔者所在学校上了一节阅读课《珍重再见》。课前,许育健老师让学生按照提示进行预习:读课文三遍,第一遍读懂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遍读出情感——作者表达了什么?第三遍读明表达——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哪些?这几个问题都是教师平常在课堂上带着学生一起学习的内容,现在却交给学生自己学,学生能学会吗?课堂上,许育健老师通过九道问题,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进一步推动学习。每一道问题,许育健老师都让学生先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小组讨论,再通过“Hi Teach互动模式”中的抢答方式、抢权方式、随机挑人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具有争议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就能基本达成共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得到提升。Sugat Mitra教授在定义“自组织学习”时也强调,整个学习过程要保证“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无数次的互相讨论,达到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笔者惊讶地发现,这种放手让学生自学、课下学与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课上学的方式,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交流,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可见,当老师真正相信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和舞台还给学生时,学生的主体性就会得到提升,课堂才能真正充满智慧。

(二)深入阅读文本,培养理解能力

依据2011 PIRLS评量手册的定义,“阅读理解能力”是指:人们所有形式的学习与知识成长之基础,更是国家社会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学生能从各类不同的文本中理解、建构其意义,从而透过阅读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并获得阅读的乐趣。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表现,可以通过提取讯息、推论讯息、诠释整合、比较评估这四个层次来来判定[5],如图6所示。

在《和时间赛跑(主题阅读)》一课中,笔者运用“Hi Teach互动模式”,激励学生深入探讨文本,实现了不同层次的阅读能力提升。首先,学生在预习中对《和时间赛跑》与《光阴》两篇文章都有了阅读体验,两篇文章本身在写作中就异曲同工。接着,为了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情况,笔者采用事先制定的问卷,主动呈现问题和选项,学生通过反馈器自主选择答案。第一篇文章的段落较多,笔者运用的是出示中心句,学生选择段落的检验方式;第二篇文章每个意义段的中心不同,笔者运用的是出示指定段落,学生选择中心句的检验方式。然后,学生通过反馈器选择,完成问卷。这样深入地阅读文本,学生容易产生对文本的觉察,并比较自己的知识与旧经验,以取得更深刻的理解。三个步骤,两次按键,不仅节省了课堂上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监控自己阅读状况的能力,极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五、结束语

“Hi Teach互动模式”创设的智慧课堂,呈现出学习可视化、思维可视化的科学教育观,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全面提升学生主体作用方面具有强大的作用。当然,提升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还有很多,使用“Hi Teach互动教学系统”只是其中一种。未来课堂还有很多困扰教师的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探索。

摘要: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没有学习主体的实践,一切知识都是毫无意义的。学生只有主动去探求知识,才会在学习中不断地思考,在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因此,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课堂模式、构建智慧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根本。

关键词:HiTeach互动模式,学生主体,智慧课堂

参考文献

[1]余胜泉.“互联网+”时代发展个性的未来学校[J].中国信息化周报,2016,(6):2.

[2]高燕.外国教育研究.新加坡“未来学校”的发展及启示[J].2013,(1):64.

[3]尚俊杰.基础教育课程.未来学校建设的三层境界[J].2014,(23):73-74.

[4]吴长城.Sugat Mitra自组织学习环境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J].2015,(4):35.

智慧图书馆环境下智慧馆员的培养 第8篇

自2009年1月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圆桌会议”上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后,以打造生态、和谐、绿色、节约、高效的理想社会发展模式为目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手段的一系列与智慧相关的概念层出不穷,如智慧城市、智慧政府、智慧医疗、智慧校园、智慧工厂等等,而“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也因此应运而生。

智慧图书馆在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王世伟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基础,为互联、高效、便利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发展、数字惠民为本质追求的智慧型图书馆[1]22;王晴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一个能为馆内工作人员提供智慧管理,能为馆外用户或到馆用户提供智慧服务的一个新型图书馆[2]41;张新娜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基于智能化信息技术实现以人为本的一个新型的图书馆[3]81。本人认为,智慧图书馆应是“智”与“慧”同时发展的结果,不应只强调技术而忽略“人”的因素。因此,归纳起来,可将智慧图书馆看成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充分发挥人的智慧,通过实现图书馆物理空间、虚拟空间的全面互联,达到资源高效整合、服务方便快捷、运转环保低碳,以实现以人为本的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新型图书馆。

二、智慧馆员的培养

1. 智慧馆员培养的重要性。

每一次技术的革命必然会带来生产方式的极大变革,智慧图书馆的出现,使图书馆正在经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更是给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英国图书馆与信息学专家约翰逊认为:任何智慧图书馆都需要智慧的图书馆员[4]4。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虽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智慧”,但更离不开的是人的“智慧”,智慧馆员是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践行者。因此,馆员的能力素质对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智慧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是一种通过对分散、零碎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完整、系统、有条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的能力。作为一个智慧的馆员,首先要具有很强的信息分析能力,能够熟悉运用各种不同的信息分析方法对未来实行预测。比如:根据某一课题的发展概况、研究现状等分析出这个课题在某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帮助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进一步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等。在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掌握信息搜索的技巧,熟悉国内外目前已有的信息资源体系,懂得如何识别重要信息,如何辨别真假信息,如何建立信息链等等。

(2)数据挖掘能力。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是知识发现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5]104。数据挖掘的重点是明确挖掘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不同的挖掘算法。数据挖掘常用的算法有关联规则、分类算法、聚类算法等。根据这些不同的算法,可以从模糊的、有噪声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一些事先不被知道的但又有潜在作用的信息或知识。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各方面的信息鱼龙混杂,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升获取信息的速度,并分离出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信息利用率,不让用户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被信息淹没,已成为智慧馆员的当务之急。尿布和啤酒的经典案例已充分说明数据挖掘能力的重要性。数据挖掘能力需要有较强的数学功底和统计学功底,其次还需精通IBM IM/SPSS Clementine/SAS EM等工具,熟练操作Unix系统、Microsoft Office软件、IBM IM/SPSS Clementine/SAS EM工具等。具有数据挖掘的能力也是实现主动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有力保障。

(3)网络安全维护能力。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资源机构,其网络的安全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图书馆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智慧图书馆环境下的资源已不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开放共享的资源。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导致许多网络安全管理问题。如果图书馆网络受到不安全因素的侵扰,会造成图书馆的各类数据库、数目数据库、流通数据库、读者信息库等重要数据丢失或篡改等,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转乃至馆里工作全面瘫痪。因此,必须培养馆员维护网络安全维护的能力,担负起图书馆网络设备的日常维护,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图书馆工作顺利进行。

(4)新知识快速接收的能力。智慧图书馆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图书馆。物联网是一个智能化的网络,图书馆的整个服务系统都转变为面向用户的智慧服务平台。而图书馆需要通过RFID技术、语义网技术、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实现图书馆的无缝化、泛在化的智慧化的服务。各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图书馆环境下的智慧馆员要想熟练掌握和利用这些先进技术,更好地、更智慧的为读者服务,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吸收能力。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获取新经验,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有能力将最好的服务呈现给读者。

(5)人际交往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图书馆的工作价值几乎都是通过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而得以实现的,这其实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首先馆员必须通过与读者的沟通、交流,仔细倾听不同读者的需求与期望,快速弄懂读者困惑。只有真正读懂了读者的需求,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读者解决问题。如果不善于倾听,不善于理解,抑或是没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缩短与读者的距离,与读者建立一种良性的相互信任、相互融洽的和谐关系,更谈不上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因此,只有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才能更准确地了解读者需要的是什么,更精准地为读者提供服务与支持,无形之中提高了馆员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影响。

(6)创新能力。创新服务是智慧馆员必备的一种能力,馆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在学习中思考,增长新知识,找到新思路,创造新方法,并把新知识、新理念提供给有需求的用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熟练驾驭信息和知识,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用户开展深层次的智慧服务。

3. 智慧馆员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培养积极的职业情感。积极的职业情感对于智慧馆员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为行动是由思想做指导的,只有在智慧认识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智慧的灵感和智慧的行动。因此,馆员的智慧首要来源于馆员对自身职业的高度认可和甘愿奉献精神。任何一个职业工作者,如果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良好的认同感,并在情感上能积极接受所从事的职业,只有在这样一种智慧的思想认识下,才能体验到工作中的幸福与快乐,才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在工作中的智慧与潜能。因此,培养图书馆员热爱图书馆事业,热爱读者,是充分挖掘每个馆员聪明才智的职业情感基础,更是做好一切服务的前提。

(2)在实践中积累智慧财富。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实践。人类所取得的所有先进成果没有一项不是从实践中来并又应用到实践中去的。知识离开了实践,便是一种没有用的知识,而知识要转化为智慧,也只有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才得以实现。同样的道理,图书馆员平时所获得的各种知识和理论,也只有充分与图书馆的工作密切地结合起来,并用心体会,才能真正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升华为一种智慧,一种知识的智慧。因此,馆员可以从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入手,做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用心撰写工作日志,记录某方面的专题信息,经常与读者或其他馆员进行工作交流,从工作的点滴中发现值得思考的问题加以分析,努力从各个方面积累自己的智力财富,学以所用,将知识转变成智慧。

(3)提供学术研究环境。学术科研是图书馆馆员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催化剂,更是促使馆员服务智慧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学术研究,可以推动图书馆馆员对图书情报工作的深入思考,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学术成果的认可,还可以激发馆员的内在学习动力,向更高的科研平台攀登。因此,图书馆应尽可能地给馆员提供一个宁静、适于思考的学术研究环境,让图书馆馆员在开展学术研究中培养与提升图书情报工作的服务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图书馆工作。

(4)搭建交流平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因此,智慧馆员的培养不能只是图书馆内部的培养,还应把馆员送出去,让其有机会对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的同行或其他类似机构的工作最新动态有所了解,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汲取别人的智慧灵感,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开创新的服务模式。这就需要给馆员们搭建一个能与其他高校、社会组织、图书馆之间进行交流的公共平台,不定期地展开工作交流或学术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可以以座谈会的形式,邀请外来专家与馆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问答;也可以是派馆员去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的图书馆参观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并将心得体会分享给其他馆员;还可以定期地在馆内或馆外开展交流会,或采用头脑风暴法[6]145,激发馆员的创新思维。该方法是由创造学之父美国的奥斯本发明的,其核心是高度充分地自由联想。通常是以一种特殊的小型会议的形式,由与会者毫无顾忌地提出各种想法,彼此激励,相互启发,引起联想,导致创意调查的连锁反应,从而产生众多的创意。

(5)建立健全培训机制。由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涌现出许许多多新的边缘学科,这些新学科的出现使得单一知识结构不能够满足多样化信息的需求,图书馆是为读者信息服务的场所,为了使提供的服务起到更大的增值作用,图书馆应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加强馆员培训工作,并在培训过程中,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不把培训当作短期行为,只是走走过场,而应根据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在培训方法和手段上也应灵活多样,比如: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安排馆员参加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会,或鼓励大家接受正规的在职教育,参与科研活动,提高馆员的学术科研能力。

(6)各种激励机制激发潜能。任何一位图书馆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馆员能把各自的知识、智慧贡献出来,但人都是有惰性的,一般对于普通馆员来说,尤其是女性馆员,大部分都是家族主妇,在事业上并无远大志向和追求,只要能过日子就行,以至于她们在工作上不思进取,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因此需要设计一些适当的激励机制来激发馆员的潜在能量与智慧。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对激励的定义是:“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7]当一名智慧馆员上台讲授课程时,应当让他享受相当的课酬津贴,并享有与专业教师同等荣誉称号评定的机会;不仅如此,当智慧馆员参与用户课题,分析知识产品时,也可有适当的课题经费;当用户感觉智慧馆员工作确实对他有帮助时,鼓励用户在科研成果中向馆员致谢,甚至加入馆员署名。如此种种,让我们的智慧馆员有一种高度的成就感和认可感。

总之,智慧图书馆环境下智慧馆员必须是一个综合型人才,他不仅要有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预测能力、数据挖掘能力、网络安全维护能力、新知识快速吸收能力,还应具备图书情报、信息技术、心理学、传播学、营销学、策划、编辑等多方面的知识。智慧馆员的培养不仅是为了顺应馆员提升自身价值的需求,更是为了图书馆事业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智慧馆员,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图书馆环境下的智慧服务,切实推动整个图书馆事业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网络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6).

[2]王晴.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型公共图书馆构建[J].公共图书馆,2013(2).

[3]张新娜.提供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其实现路径[J].电子世界,2013(12).

[4]伊安·约翰逊,陈旭炎.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员[J].图书馆杂志,2013(1).

[5]王继娜.浅谈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1).

[6]余华东.智慧的培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博雅智慧教室系统环境搭建初探 第9篇

早在2006年, 我国学者钟国祥等就提出, 智能学习环境是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理论出发,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由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教材、教师、同学等构成的, 一个智能性、开放式、集成化的数字虚拟现实学习空间。它既支持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 又提供适时的学习指导。这样的智能学习环境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 这就是当前方兴未艾的智慧教室。

作为智慧教室, 首先应能感知学习地点和时间, 识别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个性特征, 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 装备便利的互动工具, 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 以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 智慧教室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 智慧教室是一种场所、活动空间或工具, 是一种智慧学习环境, 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同时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其二, 智慧教室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由学生自主驱动, 允许便捷的互动交流, 支持不同学习群体之间有意义的交互。其三, 智慧教室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自适应的学习需求, 并自动记录和分析学习过程, 进而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建议和帮助。

智慧学习环境的特征

1.可获取性

智慧学习环境的可获取性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学生随时随地从智慧学习环境中获取相关学习内容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在课上或课外、校园内或校园外, 相关的学习内容可无缝分发并呈现在学生的智慧课本上, 如电子书包、智能学习终端。二是智慧学习环境可获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如学习进度、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 并以此构建学生的认知模型, 为学生的长期学习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支持服务。这些数据的获取可以为学生、教师、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教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可感知性

教学的主体是参与教与学活动的人, 所以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更多体现了对教师和学生体验的关注。这种学习体验一方面是感知物理环境, 具体表现在利用传感器对空气、温度、光线、声音、颜色、气味等物理因素进行检测和控制, 让师生始终处于最理想的物理环境中。另一方面, 桌椅上的智能传感器能够检测学生的姿态是否正确, 并给予及时提醒和纠正。

3.可管理性

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工程角度, 涉及网络设计、空间设计、供电设计等多方面。要做到内容统一管理, 硬件设备安全可靠、绿色环保, 所以设施应具备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同时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4.可评价性

目前, 学校采用的评价方式大多是终结性评价, 其目的是在课程结束时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实际上,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形成性评价。智慧学习环境下, 可利用技术手段收集学生在阅读教材和辅导书籍、参与课堂互动和小组协作学习等方面的痕迹, 这将有益于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强交互性

智慧学习环境下, 能实现师生间和学生间高效的互动。课堂教学的交互过程是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 (皮亚杰, 1925) 。智慧学习环境支持虚拟或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基于项目的学习等, 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以不同方式建构知识, 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智慧教室的系统组成

按功能来划分, 智慧教室由内容呈现系统、学习资源系统、教学交互系统和环境感知系统组成。这四个系统共用教室内的信息资源和各种软硬件资源, 在完成各自功能的同时, 相互联动与协调。

1.内容呈现系统

内容呈现系统是智慧教室的重要部分, 也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设计良好的内容呈现系统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传递效果。内容呈现系统通常由黑板、投影仪、电视、电子白板、移动终端、无线机顶盒、扩音设备等组成 (如图1) , 其基本功能如下:

(1) 实现对室内视觉、听觉呈现相关软硬件的管理。

(2) 呈现教师的演示文稿、教学软件、操作过程等。

(3) 呈现学生的作品、操作过程等。

(4) 完成语言扩声和音乐扩声。

内容呈现系统包括相互关联、协同工作的视觉呈现子系统和听觉呈现子系统。

视觉呈现子系统由各种无线终端 (信号源) 、无线机顶盒 (转换传输设备) 、投影仪和电视机 (显示设备) 构成。无线终端通过局域网将画面发送给无线机顶盒 (Apple TV、小米盒子等设备) , 无线机顶盒连接到显示设备, 实现显示功能。目前, 也有部分设备支持Windows笔记本电脑直接投射到投影仪, 但技术还不成熟。

听觉呈现子系统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扩声和音乐扩声。语言扩声主要用于教室内拾音、放大和扬声, 一般采用以前置扬声器为中心的音响系统。音乐扩声主要用来播放音乐、歌曲等内容, 采用双声道、立体声形式, 有的采用多声道和环绕立体声形式, 多以低阻抗的方式与扬声器配接。

2.学习资源系统

学习资源系统包括学习资源存储、分发系统和教学过程录播系统。学习资源存储、分发系统将开发的资源放置在云端, 师生可在上课过程中实时同步课程资源, 并保存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如图2) 。此外, 对于课堂教学过程, 学习资源系统可实时录制并存储到云端。学习资源系统通常由各种无线终端、课堂教学资源、学习过程记录、云服务平台等构成, 可实现以下功能:上传教师开发的教学资源、同步学生终端内的学习资源、录制师生的板书、存储教学过程。

学习资源存储、分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由教师将开发的数字化资源上传到云服务平台。

教学过程录播系统是生成性资源录入的主要辅助系统, 主要是在现在学校流行的录播系统上增加记录学生学习轨迹与教师教学轨迹的功能 (如图3) 。

3.教学交互系统

教学交互系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交互的支持系统。该系统支持课堂讲授、协作学习以及学生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 对于实施形成性评价具有重要价值。课堂交互系统通常由各种学习终端、云服务平台组成 (如图4) , 可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小组讨论和学习;学生个人的探究;学习过程、学习评价的记录。

4.环境感知系统

环境感知系统的使用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该系统通常由温度传感器、气体成分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组成 (如图5) 。其基本功能如下:感知室内温度, 当温度超过预设范围时会给予警报, 并启动温控设备;感知室内气体成分, 当气体成分超过预设范围时给予警报, 并启动新风设备;感知学生坐姿, 当学生坐姿出现问题时, 给予震动或声音提示;感知室内光线, 光线过强或过弱时, 开启窗帘或照明设备。

(1) 气候监控系统。气候监控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室外气象站、室内空气感知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室外气象站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 并将气象信息及时传送到教室内空气感知系统, 由其决定是否发布警报、自动调节窗帘控制进光量或启动空气调节系统。空气调节系统一般由进风、空气过滤、空气热湿处理、空气的输送和分配、冷热源等部分组成。

(2) 气味监控系统。气味监控系统能够对教室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苯、氨气、烟雾等有毒气体和物质进行探测, 其核心设备是感烟式、感温式、感光式传感器。

(3) 照明监控系统。在智慧教室中, 照明监控系统有两个任务:一是环境照度控制, 即根据日照情况自动调整窗帘和室内灯光的开关;二是照明节能控制, 教室内划分为若干区域, 安装6~8个光传感器, 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光线, 自助开关该区域的灯光, 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也可利用光电、红外传感器检测室内的人员活动情况, 一旦人员离开教室, 即自动关闭灯光, 达到节能的目的。

智慧教室“SMART”概念模型

智慧教室的“智慧性”涉及教学内容的优化呈现、学习资源的便利获取、课堂教学的深度互动、情境感知与检测、教室布局与电气管理等多个方面, 可概括为内容呈现 (Showing) 、环境管理 (Manageable) 、资源获取 (Accessible) 、及时互动 (Real-time Interactive) 、情境感知 (Testing) 五个维度, 简写为“SMART”。这五个维度正好体现了智慧教室 (Smart Classroom) 的特征, 可称为“SMART”概念模型 (如图6) 。

在“SMART”概念模型中, “环境管理” (M) 和“情境感知” (T) 两个维度是智慧教室装备的共性要求。“环境管理” (M) 维度要求智慧教室应能够实现对所有设备、系统、资源的监控和管理。“情境感知” (T) 维度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室内的空气、温度、光线、声音、颜色、气味等参数的监控, 为“环境管理” (M) 提供依据;二是利用课堂录播系统记录教学过程, 利用手持设备记录交互过程、监测学习结果, 从而完成对学习过程的跟踪。

随着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提出, 原本以支持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室环境无法满足当前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 教室在设计上亟待改善。如果分别从内容呈现、资源获取和及时交互三个维度来增强教室的设计, 可把教室建成“高清晰”型、“深体验”型和“强交互”型三种典型的智慧教室, 其特征如下表所示。

1.“高清晰”型智慧教室

“高清晰”型智慧教室主要支持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 学生座位布局以“秧苗式”固定座位为主, 对听课人数无明确限制。可采用无线投影技术呈现教学内容, 支持手势识别的自然交互方式, 应根据教室空间大小来配置屏幕尺寸及个数。通常情况下, 至少配置两块显示屏幕来呈现教学内容。“双屏配备”可有效加强多页画面的连接, 是智慧教室的标准配置。学生可使用手持设备书写笔记或将其画面投射到大屏幕上。支持师生以无线网的方式获取课程计划、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利用移动设备书写笔记并实现在线储存。交互方式则以师生交互为主, 其他交互方式为辅。学生也可通过手持设备以电子投票、问题反馈的方式给予反馈。

2.“深体验”型智慧教室

该类智慧教室支持以“个人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 座位布局相对灵活, “秧苗式”或“圆形”布局均可, 理想的班级规模为四十人左右。内容呈现多以学生的计算机终端或手持设备为主, 以教室内的无线投影呈现为辅。学生可利用手持设备记录笔记或反馈信息, 并可将其画面投射到大屏幕上, 要求学生每人配备一台计算机终端或移动手持设备。由于教室中覆盖高速无线网络, 支持丰富的资源和教学工具的获取, 全面支持各种终端接入, 能够保证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实验、仿真教学等在线资源和学习分析工具的便利获取和应用。交互方式以生机交互为主, 以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为辅, 学生可通过计算机或手持设备以电子投票、问题反馈的方式给予反馈。

3.“强交互”型智慧教室

智慧环保:环境管理创新发展杠杆 第10篇

我国智慧环保已有政策扶持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振强在2016年初发表的《基于“互联网+”建设智慧环保先锋城市的七大路径与战略规划初探》一文中曾提到:当前, 我国城市污染问题总体态势严峻, 严重挑战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以智慧环保为特点的环境信息化将成为今后中国环境管理创新发展的杠杆, 以智慧环保带动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促进各地环保管理的整体改革与创新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 智慧环保体系已经由过去的注重环境保护基础变成了环境保护的精细化和智慧化。将过去传统的环境数据采集变成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的采集, 利用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来进行数据采集, 可将环保监测、监察、应急、污控、生态保护以及环境执法等方面的相关业务汇聚到智慧环保系统之内, 很多环保业务都可以在系统上一目了然并处理, 同时将环保执法监管工作人员从疲于奔命的状态中解脱。智慧环保体系的作用已不言而喻。

2016年年初,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 要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 大力发展智慧环保, 利用智能监测设备和移动互联网, 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增加监测污染物种类, 扩大监测范围, 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体系。值此背景, 业内普遍预测, 物联网技术与环境信息化的产物——智慧环保将会受到环境监测市场的大力推崇,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已成功为多地提供智慧服务

目前, 我国很多省市都在进行智慧环保顶层设计, 有的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环保局共建设有水质自动监控系统77套, 烟气自动监控系统6套, 刷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34套, 有机废气监控系统6套, 视频监控系统40余套, 高空视频4套, 噪声监控点位3个, 地表水站10个, 空气站2个等基础数据收集设备。2016年1~6月份,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共发送了1403条报警信息, 异动信息近300条, 通过这些数据该县环保局上半年共立案查处企业8家, 共处罚款19万元。智慧环保系统为嘉善县域绿色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智慧管理与服务支持。

哪家企业污染源监控设备正常运行, 哪家企业污染源监控设备故障, 哪家企业停产都可以实时监控, 山东省临沂市投资1300余万元, 打造的智慧环保应用平台, 开启了环保工作的新模式, 将全市1100余家重点企业信息全部纳入管理, 实行一厂一档。截至目前, 临沂市共有移动执法设备28套, 开展执法活动1900余次, 制作执法文书1700余份, 让非法排污企业无所遁形。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个使用监测系统的区县, 2014年开始投入建设智慧环保体系, 2015年投资实施了米东区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二期项目。目前, 该污染源监测系统自动监控中心已完成主控服务器、监控大屏幕、计算机终端等基础设施建设。据米东区环保局信息中心主任祁雄飞介绍, 该区环保部门可利用监测系统开展在线数据审核, 自动监测数据应用于排污费征收、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监管、环境执法等工作, 可以说“智慧环保”实现了米东区污染源的全程监控。

加强系统建设彰显真“智慧”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 智慧环保体系建设也会考虑将新技术运用其中。因此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在构建智慧环保系统时, 都会把物联网技术智慧化运用到环保工作中, 在需要监控的单位安装相应的传感器, 对大气、水、污染源、废弃物等内容进行实时监测, 然后通过网络把监测到的数据传输到智慧环保系统, 实现智慧化管理和决策。

但就目前的一些地方智慧环保体系建设来看, 虽然平台设施较为完善, 可是从系统使用和数据利用情况来看, 还存在一些问题, 和真正的智慧环保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如智慧化水平不高, 辅助环保决策的能力有所欠缺, 整个智慧环保系统运行过程还不能完全脱离人工操作, 而一些地方会进行人为干涉, 影响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智慧环保系统在数据互访和共享机制方面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等。从预防的角度来看, 当智慧环保平台监测到污染源数据时, 企业已经把污染物排放到自然中。尽管监测到违法排污问题, 也还是难以进行预防。

智慧教学环境 第11篇

一、互动环境,增强数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开辟、发现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交流愿望,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参与、互动环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富有情感交流的师生双方的合作。在教学中将以往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提问,改为师生之间的“你问我答”,即由一个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由其他学生或教师来回答,教师和学生互为“你”和“我”。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用“学生语言”,提问的同学更容易理解。有时候,不同的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而得到同样的答案,比教师用一种方法解答更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方法还可用于考试试卷的评讲中。实践证明:这样做避免了教师提的问题学生不会回答而出现的紧张,还避免了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又没有机会问的尴尬,尤其是给学习困难的同学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很高,回答问题的同学也踊跃。在这些教学方式和活动中,师生交流渠道通畅,信息量大、交换速度快,教师造就学生才能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探索环境,亲历数学发生

过去,教师很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学生考试是否得高分,并以此来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作肯定或否定。如果对“结论”不满意,则对学生进行大运动量、反复的训练,直至学生的作业或考试成绩令教师满意为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被动的,学习的感觉是枯燥的。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从知识结论的传授,转变到对学生知识获取过程的指导,使学生直接处于教学的探索环境之中。

如教学“6的乘法口诀”一课时,学生似乎已经“知道了”,我就抓住学生已经“知道”的这一起点,让学生大胆猜测“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哪几句?学生是否已对“6的乘法口诀”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呢?不是!所以还需要学生去自主探究。然而由于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往往缺乏自主探究的有效策略,这时就需要教师提供有力的探究支点,引发学生的探究策略。于是我出示“操作探究要求”及多样化的自主探究素材如小棒、小图片、图画纸等,正因为学生有了这些探究支点,才使学生找到了探究的途径和方法,才引发了学生多样化的探究策略。有的学生用摆小棒来研究,有的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探究等,从而对口诀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验的方式,使学生自然产生与教师交流的愿望,数学教学的生态环境就能良性发展。

三、开放环境,走进数学世界

无论是小学数学教材还是数学习题,大都是封闭为主的,方法、答案、条件唯一,容易使学生简单地感知知识,不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遇到问题往往“在一棵树上吊死”。在教学中发现教材和习题中存在很多可以开放的“点”和“块”,这就为教师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了环境。

1.条件、问题的开放。在设计开放题时要冲破原来的设计模式,可以给出多余性的条件,也可以隐含规律或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去筛选或寻找条件,进行创造性学习。问题一般也是固定的,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找条件,然后把条件综合起来解决问题,形成了比较单一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开放性习题的设计中,可设计一些需先提问题再解决的问题。根据同样的条件往往可以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思考的空间就比较开阔。

2.解法的开放。以往教师在讲解题方法时,只讲一种或两种方法,对其他的解法不予理睬,甚至予以否定。这极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教师要解放思想,革新观念,开放学生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因此,只要是学生的解题策略合理、正确,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如果能独辟蹊径,那更要提倡。

3.思路的开放。即题目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策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探索,可以使学生获得思维训练。

4.结论的开放。结论的不确定或不唯一,是开放性习题的显著特征之一。正因为如此,使得这样的开放性题目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能使小学生积极地思考,独立地探求多种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求能力。

构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绿色环境,靠急功近利是不行的,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收获喜悦。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教学手段,创造并抓住时机,调动学生全程参与,就一定能创造出绿色的工作环境、心理环境和情感环境。◆(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小学)

智慧教学环境 第12篇

一、巧设计, 变废为宝显创意

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 变废为宝已经成为老师个性化环境创设的一个内容, 因为一些变废为宝的材料源于生活, 贴近幼儿, 通过老师的巧设计后, 所创设的环境集生活化、艺术化、实用性于一体, 在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中可见一斑。

以纸盒为例, 普普通通的纸盒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多见的东西, 收集同样大小的纸盒若干, 把它们按照想要的样子拼搭、粘贴在一起, 可以横着放, 也可以竖着放, 并在外部做简单的装饰, 贴上区域的标记, 一个区域就形成了。同时, 纸盒还可以当储物柜, 既简单又实用。肯德基全家桶也是一种可以巧利用的物品, 把肯德基全家桶的底去掉, 然后把多个全家桶粘贴起来, 可以粘成圆形的、花朵型的, 再用没去底的全家桶叠起来做成两根柱子支撑刚才做好的形状, 因肯德基桶是红色的, 不用做装饰也已经很漂亮了, 一个小小的区域就有了, 而后可以把操作的材料和工具放在圆桶里, 当成一个个小小储物柜, 也可以把操作后的作品陈列在圆桶里, 当成一个个陈列柜, 多么别具一格的区角。肯德基桶可以利用, 旺仔牛奶罐也可以在区域中大展身手。其实旺仔牛奶罐是建筑区的宠儿, 只要把旺仔牛奶罐一个一个串起来就可以变成建筑区的矮围栏, 把罐头叠高再串起来就是高围栏, 还可以一高一矮间隔串起来, 形式多样的串联让建筑区域的围栏成为孩子们眼中亮丽的风景线, 火红的色彩足够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小小围栏不用串得多长, 短短的一排, 便于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围成自己喜欢的区域样子, 趣味性更强。生活中的物品很多, 只要会利用、巧设计, 在区域活动环境中就能体现出老师的智慧。

二、便操作, 一物多用显神奇

区域活动更注重的是孩子们与环境的互动、与材料的互动, 有了良好的互动, 孩子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 孩子们是活动的主体, 老师是活动的支持者, 要充分考虑并创造便于孩子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活动环境。基于这个出发点, 便操作、一物多用的环境创设就凸显出了它的优势。

例如屏风, 以往一直把它作为区域的划分而做成隔断。现在充分发掘它的一物多用性, 因为它是由几块板连接而成的, 板面正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可以布置操作步骤图、探索发现图例等, 很适合孩子们探索发现, 还可以把它当成作品展览区, 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在上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如果是阅读区, 那么在板面上粘上挂钩或是做几个小袋子挂在上面, 就可以变成图书陈列区域。再比如经常要用的万通板, 把万通板的长度裁成与幼儿桌子长度相当, 游戏时只要把它放在两个桌子中间, 即形成了两个区域, 互不干扰。如果把万通板的顶端裁成像长城那样的凹凸, 挂上一些小袋子小盒子, 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工具箱, 孩子们在活动时可以把剪刀、纸、笔等操作工具放入其中, 非常方便简洁, 便于孩子们自主学习。PP管和衣架的组合也是不错的选择。PP管架子轻便, 孩子们可以随意摆放, 组成区域, 在管子上挂一些带有小夹子的衣架和一些透明的袋子, 袋子里可以装上操作工具和各类操作材料, 衣架上的小夹子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地夹一些自己的操作卡、作品、设计 图, 等等, 便于孩子们自主操作。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 老师就像是魔法师, 合理利用班中常用物品, 发掘它的多面性, 往往就能展现出神奇的一面。

三、重审美, 优美环境显情趣

美是一种能让人感受到审美愉悦的事物, 注重创设美的环境, 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欣赏美、体验美、理解美、创造美, 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创设美的区域活动环境呢? 可以从色彩之美、造型之美和组合之美方面考虑。

色彩美不是把所有鲜艳的颜色都用上了就称之为美, 那是杂乱无章的视觉污染。班级的区域活动环境可以一班一色系, 如小班孩子刚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 缺乏安全感, 用温馨的粉红色、粉蓝色、奶黄色系为主色调创设区域环境, 能给孩子们产生家的感觉。中大班可以选择各类色系, 如黑白色调给孩子们一种动漫感, 蓝色调唤起孩子们遨游太空的畅想, 绿色系让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紫色调把孩子们带入美丽的梦境……让孩子们感受到美。造型美是吸引孩子们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比如动画人物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调皮的蓝精灵、可爱的喜羊羊、呆呆的海绵宝宝、威武的奥特曼、贱贱的流氓兔, 把这些多样的造型结合到区域活动环境中, 让孩子们在童话般美的环境中激发审美情趣。组合美在环境创设中经常会被老师忽视, 但是组合美能培养孩子们初步的空间感觉。区域环境相对比较小, 是非常容易体现出组合之美的, 比如大小不同高低不同柜子的组合, 几何造型的组合、不同材料之间的组合都能体现出来, 满足孩子们的审美需求。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 只要老师能适当表现美, 孩子们就能善于发现美。

总之, 区域活动环境的营造需要老师开拓创新, 奇思妙想, 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 让孩子们在玩中求发展, 获得全面发展。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发展能力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载体, 它相对于其他活动, 更适合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展。老师应为幼儿创造宽松和谐、灵活便捷的区域活动环境, 对于一些班级空间比较小的, 老师需要在小空间里发挥大智慧, 通过巧设计、变废为宝、一物多用等方法, 创造有效、实用的活动环境, 当然还应注重审美, 增添审美情趣, 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上一篇:绳牵引机器人下一篇:移动电视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