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评价知识管理

2024-07-26

企业财务评价知识管理(精选12篇)

企业财务评价知识管理 第1篇

一、企业财务活动的含义和内容

企业的资金收支活动主要是以现金的收支为主要内容, 而企业财务活动就是指的企业的资金收支活动。企业的财务活动主要有四方面内容:筹资、投资、经营、分配。不论在那种经济体制之下,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经历这四方面内容。筹集资金是企业开始进行生产经营的第一步, 企业要先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运营所需的资金, 只有先筹集到足量的资金, 并投入生产经营, 才能为企业盈利创造可能, 才能使企业的价值不断增加。有学者认为, 资金的运用实际上就是投资, 并把企业投资划分为两种:广义投资和狭义投资。广义投资, 包括对内和对外两方面, 就是指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投入使用的过程;狭义的投资则不包括对内投资, 只有对外投资。企业的内部投资就是将筹集的资金用于企业内部使用, 用来购置固定资产 (如厂房、机械设备等) 、无形资产 (如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等) 等。企业通过把筹集的资金用于其他新的企业的控股或者投资新的企业, 这样就形成对外的投资。此外, 企业在生产经营时, 也会产生很多的资金转进转出。首先, 企业购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需要成本, 然后把生产的成品再进行销售换取资金;或直接购进商品以供销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人力、物力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并且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 还需对人员进行培训, 也需要资金的投入。其次, 企业实现销售后收回资金。再次, 企业在运转过程中由于一时的资金周转不开可能向银行贷款, 这就需要向银行偿还一定的利息。以上资金的管理都是企业经营时的正常现象。企业生产经营中能够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 或者通过对外投资获得利益。企业的利润要依法定程序进行分配, 包括:第一, 要依法纳税;第二, 要用来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公益金;第三,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这种因利润分配而产生的资金收支便属于由利润分配而引起的财务活动。

二、评价在管理循环中的作用

现代管理学认为, 管理的过程是决策、计划、实施、监督、评价等不断循环的过程, 同时也是各项管理职能发挥作用的过程。评价是指管理实施过程结束之后, 通过对管理过程分析, 总结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验, 并从中总结出规律, 这样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管理效益才会好。实现管理良性循环的一种管理活动。评价是反馈原理和封闭原理在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是管理过程的结束阶段。也是管理相对封闭的最终环节。因此。评价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为: (1) 评价对于提高管理水平, 实现管理良性循环时必要的; (2) 评价是影响人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财务通过有效科学的管理来实现企业最大的效益。管理效益只有靠人去实现, 因为在企业里人是活的、物是死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一切管理中的中心问题。而企业管理中的评价活动, 对企业人员的积极性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应该受到企业领导层的重视。

三、企业管理评价和企业财务管理评价的关系

企业作为为社会提供商品的盈利组织, 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企业的财务管理既要遵循普遍的管理规律, 又要有自身的特点。一般来说,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长远化的目标, 并且根据市场的变化规律适当的做出调整。企业通过对自身条件与经营状况的分析、计划与控制, 来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在实务中, 企业管理包括战略管理、经营决策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等内容。就此而言,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要全面彻底的评价管理实务, 包括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 评价企业的经营决策管理, 评价市场营销管理, 评价生产与运作管理, 评价质量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这样就可以看出企业财务管理评价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企业管理评价的核心还是对企业的业绩发展的评价。之前,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工作过度依赖财务指标、而不用或很少使用非财务指标。这种对企业绩效评价过度依赖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财务分析之工作方法容易让人误认为对企业管理的评价等同于对企业财务业绩的评价, 等同于企业财务管理评价, 认为企业的效绩就是企业的财务业绩,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理解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评价工作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应该及时更正。

摘要:本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含义进行了探索和概括, 简要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和评价对企业管理循环的作用, 并对企业管理评价和企业财务管理评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企业财务管理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财务管理,评价,分析,关系

参考文献

[1]洪梅, 李中华.关于企业财务管理评价涵义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10, 31

[2]朱文娟.浅析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定性评价模式[J].财务与会计, 2012, 2

工业企业财务评价指标 第2篇

1.资产负债率 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 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计算公式为:

负债总额

资产负债率=━━━━━━━━×100%

全部资产总额

2.流动比率 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 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

流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速动资产

速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4.应收帐款周转率 反映企业应收帐款的流动程度。

计算公式为:

赊销收入净额

应收帐款周转率=━━━━━━━━━━━×100%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期初应收帐款+期末应收帐款)÷2

5.存货周转率 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和存货是否过量。

计算公式为:

销货成本

存货周转率=━━━━━━×100%

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6.资本金利润率 衡量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获利能力。

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

资本金利润率=━━━━━━━×100%

资本金总额

7.销售利税率 衡量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计算公式为:

利税总额

销售利税率=━━━━━━×100%

销售净额

8.成本费用利润率 反映企业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

小微企业财务状况评价 第3篇

摘要: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底层力量。本文以常州市121家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9个财务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财务能力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小微企业整体财务状况欠佳,且其财务能力主要由盈利能力决定,与营运能力也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小微企业金融负债比较少,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性。

关键词:小微企业 财务状况 主成分分析法

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彰显了中央对小微企业的重视。但据国家工商总局对2008-2012年五年内我国退出企业寿命分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存续时间5年以下的企业约为652.77万户,占企业总量的49.4%,其中中小微企业又占其中的90%以上,小微企业的平均存活年限约为2.5年,相比较欧美国家的40年而言相差甚远。同样,根据常州市的调查,钟楼区2012年在业小微企业1085户,累计开业4051户,注吊销的高达2755户,因此,关注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加强小微企业财务状况评价,是小微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1 财务评价的方法与指标选择

1.1 财务评价的方法

理论上,财务评价的方法主要是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三类。实践上,各实务工作人员或学者更多结合理论方法和分析目标,采用专门的统计方法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获得满足目标或综合状态的财务信息,如层次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方法。

1.2 财务评价指标选取

理论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因此,本文选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9个指标来评价小微企业财务状况。

2 样本选取与方法确定

本报告选择了江苏省常州市及周边县市等地不同行业121家小微型企业(包括48家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研究范围,选取自2012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研究数据。虽然样本量只有121家,但是,考虑常州市在最近3年新增加的小微企业家数,以及财务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剔除财务数据不完善企业,最终选取121家作为样本,已经基本满足样本率达到20%的要求。数据的信息来源于税务部门、统计部门以及有关会计服务公司的内部报表,所取得的数据基本上是真实可靠的。

本文引入了主成分分析法(PCA)来进行综合财务评价,旨在从这些相关指标变量中提取共性因子,从矩阵内部依赖关系出发,根据相关性大小将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变量之间相关性不高,从众多指标中提取出少量的不相关指标,最后根据方差贡献率确定权重,进而计算出综合得分。

3 小微企业财务评价实证研究:主成分分析法

3.1 因子相关性检验

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采用了KMO and Bartlett's 检验表1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KMO值为0.502>0.5,Bartlett氏球体检验也是通过的,卡方近似值为604.85,很大,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1,较为显著。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11 项指标通过因子相关性检验。

表1 KMO and Bartlett's检验

3.2 因子提取、因子旋转和因子解释

采用主成分提取法(Principal components),进行因子旋转(Rotation),得到因子分析总方差解释情况(表2)。在因子提取后,获取了累计贡献率高达63.642%的4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远大于60%,证明这4个因子已基本涵盖了全部指标所具有的信息。通过正交旋转,发现在旋转前后4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没有发生变化,正交旋转并没有改变因子总体的解释能力,4个因子的贡献率依次为 22.269%、17.117%、12.442%、11.814%。

表2

以各组因子的因子贡献率为权数,得出财务能力Z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Z=0.22269×F1+0.17117×F2+0.12442×F3+0.11814×F4

其中:F1=0.998*X1+0.795*X2+0.801*X3

F2=0.755*X4+0.659*X5

F3=0.796*X6+0.573*X7

F4=0.751*X8+0.486*X9

通过因子分析,构建了常州市小微企业的财务评价模型,根据以上Z 值的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出常州市121家小型微利企业的Z值的最终结果。并采用三级分类进行聚类分析,形成的最终类中心点为8.5097、2.4571和0.73000。

表3 小微企业Z值分布情况

3.3 实证结论分析

以上实证结果表明,121家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由盈利能力决定,正交旋转后盈利能力的方差贡献率较达23.177%,而且从Z 值的排序也可以看出常州市小微企业财务能力强的公司,其盈利能力的排名也比较靠前。另外,常州市小微企业的财务能力受营运能力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其方差累计贡献率为17.117%。另外Z大于10小于13的企业当中,有11家是制造企业,主要是从事通信设备、橡胶制品、化工产品等。这些行业由于技术含量较高,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此外,本文选取的121家小微企业中有科技型小微企业48家,除了5家处于“Z大于10”之外,其他的主要集中于“Z介于2与0”之间,且科技型小微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指标大部分低于平均值,说明其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受到一定的限制,包括融资约束。

参考文献:

[1]付光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6).

[2]王洪海.财务分析视角下的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J].经营管理者,2011(11):256.

[3]赵红梅.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投资行为分析——基于常州市中小企业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2013(4):35-38.

作者简介:

季盈萍(1993-),女,本科学生,江苏淮安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财务管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公司理财;张祖华(1993-),男,本科学生,江苏泰州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会计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费赟(1991-),女,本科学生,江苏泰州人,常州大学经济怀德学院2010级会计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赵红梅(1976-),女,硕士,副教授,湖北荆门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公司理财。endprint

摘要: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底层力量。本文以常州市121家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9个财务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财务能力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小微企业整体财务状况欠佳,且其财务能力主要由盈利能力决定,与营运能力也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小微企业金融负债比较少,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性。

关键词:小微企业 财务状况 主成分分析法

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彰显了中央对小微企业的重视。但据国家工商总局对2008-2012年五年内我国退出企业寿命分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存续时间5年以下的企业约为652.77万户,占企业总量的49.4%,其中中小微企业又占其中的90%以上,小微企业的平均存活年限约为2.5年,相比较欧美国家的40年而言相差甚远。同样,根据常州市的调查,钟楼区2012年在业小微企业1085户,累计开业4051户,注吊销的高达2755户,因此,关注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加强小微企业财务状况评价,是小微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1 财务评价的方法与指标选择

1.1 财务评价的方法

理论上,财务评价的方法主要是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三类。实践上,各实务工作人员或学者更多结合理论方法和分析目标,采用专门的统计方法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获得满足目标或综合状态的财务信息,如层次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方法。

1.2 财务评价指标选取

理论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因此,本文选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9个指标来评价小微企业财务状况。

2 样本选取与方法确定

本报告选择了江苏省常州市及周边县市等地不同行业121家小微型企业(包括48家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研究范围,选取自2012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研究数据。虽然样本量只有121家,但是,考虑常州市在最近3年新增加的小微企业家数,以及财务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剔除财务数据不完善企业,最终选取121家作为样本,已经基本满足样本率达到20%的要求。数据的信息来源于税务部门、统计部门以及有关会计服务公司的内部报表,所取得的数据基本上是真实可靠的。

本文引入了主成分分析法(PCA)来进行综合财务评价,旨在从这些相关指标变量中提取共性因子,从矩阵内部依赖关系出发,根据相关性大小将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变量之间相关性不高,从众多指标中提取出少量的不相关指标,最后根据方差贡献率确定权重,进而计算出综合得分。

3 小微企业财务评价实证研究:主成分分析法

3.1 因子相关性检验

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采用了KMO and Bartlett's 检验表1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KMO值为0.502>0.5,Bartlett氏球体检验也是通过的,卡方近似值为604.85,很大,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1,较为显著。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11 项指标通过因子相关性检验。

表1 KMO and Bartlett's检验

3.2 因子提取、因子旋转和因子解释

采用主成分提取法(Principal components),进行因子旋转(Rotation),得到因子分析总方差解释情况(表2)。在因子提取后,获取了累计贡献率高达63.642%的4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远大于60%,证明这4个因子已基本涵盖了全部指标所具有的信息。通过正交旋转,发现在旋转前后4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没有发生变化,正交旋转并没有改变因子总体的解释能力,4个因子的贡献率依次为 22.269%、17.117%、12.442%、11.814%。

表2

以各组因子的因子贡献率为权数,得出财务能力Z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Z=0.22269×F1+0.17117×F2+0.12442×F3+0.11814×F4

其中:F1=0.998*X1+0.795*X2+0.801*X3

F2=0.755*X4+0.659*X5

F3=0.796*X6+0.573*X7

F4=0.751*X8+0.486*X9

通过因子分析,构建了常州市小微企业的财务评价模型,根据以上Z 值的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出常州市121家小型微利企业的Z值的最终结果。并采用三级分类进行聚类分析,形成的最终类中心点为8.5097、2.4571和0.73000。

表3 小微企业Z值分布情况

3.3 实证结论分析

以上实证结果表明,121家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由盈利能力决定,正交旋转后盈利能力的方差贡献率较达23.177%,而且从Z 值的排序也可以看出常州市小微企业财务能力强的公司,其盈利能力的排名也比较靠前。另外,常州市小微企业的财务能力受营运能力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其方差累计贡献率为17.117%。另外Z大于10小于13的企业当中,有11家是制造企业,主要是从事通信设备、橡胶制品、化工产品等。这些行业由于技术含量较高,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此外,本文选取的121家小微企业中有科技型小微企业48家,除了5家处于“Z大于10”之外,其他的主要集中于“Z介于2与0”之间,且科技型小微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指标大部分低于平均值,说明其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受到一定的限制,包括融资约束。

参考文献:

[1]付光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6).

[2]王洪海.财务分析视角下的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J].经营管理者,2011(11):256.

[3]赵红梅.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投资行为分析——基于常州市中小企业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2013(4):35-38.

作者简介:

季盈萍(1993-),女,本科学生,江苏淮安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财务管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公司理财;张祖华(1993-),男,本科学生,江苏泰州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会计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费赟(1991-),女,本科学生,江苏泰州人,常州大学经济怀德学院2010级会计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赵红梅(1976-),女,硕士,副教授,湖北荆门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公司理财。endprint

摘要: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底层力量。本文以常州市121家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9个财务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财务能力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小微企业整体财务状况欠佳,且其财务能力主要由盈利能力决定,与营运能力也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小微企业金融负债比较少,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性。

关键词:小微企业 财务状况 主成分分析法

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彰显了中央对小微企业的重视。但据国家工商总局对2008-2012年五年内我国退出企业寿命分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存续时间5年以下的企业约为652.77万户,占企业总量的49.4%,其中中小微企业又占其中的90%以上,小微企业的平均存活年限约为2.5年,相比较欧美国家的40年而言相差甚远。同样,根据常州市的调查,钟楼区2012年在业小微企业1085户,累计开业4051户,注吊销的高达2755户,因此,关注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加强小微企业财务状况评价,是小微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1 财务评价的方法与指标选择

1.1 财务评价的方法

理论上,财务评价的方法主要是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三类。实践上,各实务工作人员或学者更多结合理论方法和分析目标,采用专门的统计方法利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获得满足目标或综合状态的财务信息,如层次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方法。

1.2 财务评价指标选取

理论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因此,本文选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9个指标来评价小微企业财务状况。

2 样本选取与方法确定

本报告选择了江苏省常州市及周边县市等地不同行业121家小微型企业(包括48家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研究范围,选取自2012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研究数据。虽然样本量只有121家,但是,考虑常州市在最近3年新增加的小微企业家数,以及财务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剔除财务数据不完善企业,最终选取121家作为样本,已经基本满足样本率达到20%的要求。数据的信息来源于税务部门、统计部门以及有关会计服务公司的内部报表,所取得的数据基本上是真实可靠的。

本文引入了主成分分析法(PCA)来进行综合财务评价,旨在从这些相关指标变量中提取共性因子,从矩阵内部依赖关系出发,根据相关性大小将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变量之间相关性不高,从众多指标中提取出少量的不相关指标,最后根据方差贡献率确定权重,进而计算出综合得分。

3 小微企业财务评价实证研究:主成分分析法

3.1 因子相关性检验

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采用了KMO and Bartlett's 检验表1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KMO值为0.502>0.5,Bartlett氏球体检验也是通过的,卡方近似值为604.85,很大,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1,较为显著。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11 项指标通过因子相关性检验。

表1 KMO and Bartlett's检验

3.2 因子提取、因子旋转和因子解释

采用主成分提取法(Principal components),进行因子旋转(Rotation),得到因子分析总方差解释情况(表2)。在因子提取后,获取了累计贡献率高达63.642%的4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远大于60%,证明这4个因子已基本涵盖了全部指标所具有的信息。通过正交旋转,发现在旋转前后4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没有发生变化,正交旋转并没有改变因子总体的解释能力,4个因子的贡献率依次为 22.269%、17.117%、12.442%、11.814%。

表2

以各组因子的因子贡献率为权数,得出财务能力Z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Z=0.22269×F1+0.17117×F2+0.12442×F3+0.11814×F4

其中:F1=0.998*X1+0.795*X2+0.801*X3

F2=0.755*X4+0.659*X5

F3=0.796*X6+0.573*X7

F4=0.751*X8+0.486*X9

通过因子分析,构建了常州市小微企业的财务评价模型,根据以上Z 值的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出常州市121家小型微利企业的Z值的最终结果。并采用三级分类进行聚类分析,形成的最终类中心点为8.5097、2.4571和0.73000。

表3 小微企业Z值分布情况

3.3 实证结论分析

以上实证结果表明,121家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由盈利能力决定,正交旋转后盈利能力的方差贡献率较达23.177%,而且从Z 值的排序也可以看出常州市小微企业财务能力强的公司,其盈利能力的排名也比较靠前。另外,常州市小微企业的财务能力受营运能力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其方差累计贡献率为17.117%。另外Z大于10小于13的企业当中,有11家是制造企业,主要是从事通信设备、橡胶制品、化工产品等。这些行业由于技术含量较高,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此外,本文选取的121家小微企业中有科技型小微企业48家,除了5家处于“Z大于10”之外,其他的主要集中于“Z介于2与0”之间,且科技型小微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指标大部分低于平均值,说明其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受到一定的限制,包括融资约束。

参考文献:

[1]付光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6).

[2]王洪海.财务分析视角下的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J].经营管理者,2011(11):256.

[3]赵红梅.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投资行为分析——基于常州市中小企业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2013(4):35-38.

作者简介:

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绩效评价 第4篇

(一)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概念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指财务管理尤其是财务决策所依据的最高准则, 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亦即资金运筹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组织、原则、方法与指标体系, 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 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存续和发展的指针, 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周期和发展方向, 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确认必须慎重。通常而言, 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需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管理的总体目标应具有一致性。

2、财务管理目标应是一个多元化的目标体系。

3、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体现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

二、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绩效管理特别是绩效评价的联系

有关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以及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的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做过了大量的探讨, 但是就两者关系的研究似乎很少有人涉足, 它直接关系到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 特别是企业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 绩效评价概念

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关键性子程序。通过定期检查实际绩效、目标和预测, 以确保及时采取更正性和预防性行动保证公司朝着预期目标前进。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企业绩效, 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企业投资者调整投资方向和力度, 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有利于银行增加风险意识, 提高贷款的效益;有利于政府、社会加强对企业资产的监控, 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益;有利于正确评估企业家的经营业绩, 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利于企业本身发现问题并加强管理, 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绩效评价使绩效管理动态化, 因此绩效评价的合理与否成为绩效管理成就与否的关键所在。

(二)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绩效评价联系

从上面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讨论不难看出, 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应当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调两方面的内容:首先, 目标的动态性即对目标的设定是一个不断修正和更新的过程, 它追求的是一个持续健康长久的发展周期;其次, 目标的全面性即不仅包括发展盈利能力而且包括发展偿债能力、营运能力, 社会贡献能力和成长能力等。

三、企业绩效评价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企业的绩效管理是围绕着财务管理目标实施的, 企业的绩效评价也是围绕着财务管理目标设计的, 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看, 绩效管理是绩效评价对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同样意义重大。因此, 在我们分析问题的时候既应该看到财务管理目标的设定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实际效果和绩效评价科学性的影响, 还应当从企业绩效管理特别是绩效评价自身去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于偏重财务评价。

单纯的指标体系使企业盲目追求高财务指标, 更加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容易使企业经营产生短期行为。财务绩效是经营活动的结果。财务上的成功是基础工作做好后在逻辑上的自然结果。因此, 企业通过改善基础性的经营活动自然会得到理想的财务数据, 而可能忽视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和推广及员工培训的活动, 为了短期效益而使企业长期效益受损, 这对企业未来发展必然产生严重影响

2、已设置的非财务指标不够完善。

在现行的绩效评价方法中, 非财务指标都是评价指标, 没有给出计量方法, 主观随意性较强。如企业领导班子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基础管理水平、在岗员工素质状况、长期发展能力预测等非财务指标。没有一个是可计量的只能通过定性分析得出结果。定性分析依赖于人们对经济现象的熟知程度和经验, 需要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得。因而仅由定性分析获得的非财务指标结果往往主观随意性大.难以保证评价标准、评价过程和平均结果的客观性。

3、评价体系在权重设计上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固定权数的方法权重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绩效评价主题的具体要求。

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是不一致的。采用固定权数值根本无法满足各利益主体的实际需要。

(二)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改进建议

1、重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财务指标的短期性与非财务指标的长期性可以互补。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 一方面肯定了企业的短期经营业绩, 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损害企业长期利益的短期行为。财务指标反映的是经营的结果, 非财务指标反映的是经营的过程。

2、增加设置并尽可能量化非财务指标。增设反映企业信誉的非财务指标。企业信誉主要体现在及时偿还债务、交付货款、发运货物及质量与承诺相符等方面。增设反映客户的非财务指标。企业的使命是为顾客创造价值, 因此企业应树立顾客观, 顾客观有助于经理人员将特定顾客与以市场为基础的战略迎接起来, 以创造更多的未来财务收益。尽可能量化非财务指标。虽然定量分析中收集、整理数据比较麻烦, 且有一些不便于量化的因素, 但指标只有可计量, 才能保证评价标准、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3、建立多重权重的评价体系企业绩效评价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应该是多层次、多元化, 既要满足国家管理当局宏观调控的需要, 又要有利于债权人对企业的客观评价, 还要有利于企业自我评价和考核。企业绩效评价不宜采用固定权重值。在建立不同的权重体系时, 首先应考虑需求主体的不同, 然后再考虑不同行业的区别, 多重权重体系, 应明确规定每个具体权重体系的适用对象及适用情况, 并在发布企业绩效评价结果时, 对所采用的权重体系予以充分披露。

四、结语

企业财务评价知识管理 第5篇

一、美国沃尔比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

1、在确定好评价体系指标之后,确定评价标准值。其标准值是依据上市公司同行业、同一时期、同一指标而计算出的平均值。

2、计算本企业财务各项指标的实际值,将实际值与标准值相比,得出关系比率。其中:如果实际值/标准值<1,关系比率=实际值/标准值。如果实际值/标准值≥1,关系比率=1。

3、计算各项指标的综合系数。这一综合系数可作为综合评价财务状况的依据。各项比率的综合系数=各项指标的关系比率×重要性系数。

综合系数的合计数=∑各项比率的综合系数≤1。

4、按100分制对某一企业进行沃尔比重分析法综合评分,各项比率的得分=该比率综合系数×100,企业综合评分=综合系数合计×100,综合评价结果按a、b、c、d、e(或优、良、中、低、差)五档划分如下:

优(a):综合评价得分达到85分以上(含85分);

良(b):综合评价得分达到70-85分以上(含70分);

中(c):综合评价得分达到50-70分以上(含50分);

低(d):综合评价得分达到40-50分以上(含40分);

差(e):综合评价得分达到40分以下。

美国沃尔比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       具体指标               重要性系数

(一)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               0.06

2、速动比率               0.05

(二)财务杠杆     1、资产负债率             0.06

2、已获利息倍数           0.05

(三)盈利能力     1、销售利润率             0.09

2、毛利率                 0.05

(四)投资报酬率   1、总资产报酬率           0.08

2、股东权益报酬率         0.2

(五)经营效率     1、流动资产周转率         0.09

2、营业周期               0.09

(六)成长性       1、三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   0.09

2、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0.09

现代企业纳税筹划财务效果评价研究 第6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纳税筹划;财务效果;评价研究

现阶段企业财务相关评价体系日趋完善,但是在纳税筹划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是建立完善一套形式有效的纳税筹划体系,也是企业合理、合法参与社会事务的相关标准要求,能够有效地优化企业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的有效办法。

一、财务评价体系的建立

1.相关背景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全球化经济趋势不断加快,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发展的整体。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怎么样才能使企业在经营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下去,是现阶段企业经营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开始意识到缴纳税金的重要性,怎么样才能适时的进行税金的缴纳并且使其获得合法的税收效益,成为大部分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并且这也是纳税筹划的有关问题。怎么样才能通过制定相应的纳税方案用以实现有关策划,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是现阶段必须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财务评价体系建立的相关原则

在建立财务评价体系的时候,选定的数据一定要与上市纳税筹划紧密相连。必须要依据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的分析理论与研究成果进行,选定的数据必须能够综合全面的反应该现代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还有企业经营发展的价值,能够对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有所作用。

3.)财务评价体系建立的可操作性

在建立财务评价体系的时候,选定的数据必须要考虑实际的可操作性,这也就是说选定的指标必须要能够反映纳税效果。并且这些选定的数据应该是较为容易取得的。

二、选定数据的主要构成依据

1.籌集资金的衡量数据

从纳税筹划的方向来看,筹集资金不仅仅能够带来丰富的经济效益,并且要考虑筹资过程中成本问题。这里我们将现代企业筹资行为假设为负债,负债必须要支付的利息率是10%,当企业所得税为25%与28%的时候,利息的税后成本可以列算式10%*(1-25%)=7.5%与10%*(1-28%)=7.2%。由此可见,边际所得税的税率越高,负债的利用性就越大。加入现代企业的想要发行债券或者是股票进行资金的筹集,需要支付的股息率还有利息率是13%与15%,此时税前的权益资本必须要低于债务资本的成本价值。但是,可以在税前将负债的利息扣掉,将其用来抵税,这时候税后的债务资本的成本可列算式15%*(1-23%)=11.55%(这里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3%),由算式可以看出,税后债务资本成本比股息率还要低。由此可知,税收的效益与企业负债之间有一个节点的效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能够使资本使用结构达到利益最大化,就应该使用纳税筹划的方法。

2.投资效果的衡量标准

众所周知,投资的选择效率是一个动态的标准。根据公式:投资选择率=节税额/投资额,可以知道一项投资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可以自行选择项目的时间、地点等等,它们在纳税上面都会有一定差异,该指标是一个具有对比性的指标,必须要选择两个或者以上进行对比,为了能够有效的分析其差异性,其指标的数值越高,证明投资的效果越好。

3.企业的经营利润评价

经营效果的评价,说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收益。纳税效果也是通过经营效果显现出来的,这也是企业领导者最为关心的环节,这一环节可以有效看出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使用效率。企业收入选择的效率,说的是现代企业在收入筹划的时候节税额度以及销售收入的比例,这项比例是一种动态的比例,可以随时发生变化。并且经过筹划之后,该指标越高,表明最终的纳税筹划效果越好。可以得到公式:经营收入的选择效率=节税额度/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的选择就是说,现代企业将会通过对成本进行纳税筹划,使其能够有效做到节约税额还有经营成本指标比例,并且指标越高,表明公司的成本效果越好,可以得到公式:经营成本的选择效率=节税额/销售成本。经营报酬说明企业所赚取总利润以及与销售收入的一些情况,从这个方面来说。企业是否能够做到有效盈利,关键是要提高经营效益。

评价体系如何构建?

三、现代企业的纳税效果筹划财务效果评价探究举例

1.选择讨论目标

这里我们以某现代企业为例子进行讨论分析,详细研究该公司进行纳税筹划应用对公司财务的影响效果。

2.条件假设

这里我们将该现代企业2010与2011两个年度中,企业的经营计划、财政投资、资金的运转情况等等财务活动进行纳税筹划。然后将纳税筹划的结果,作为制定公司下一季度的发展计划的前提。

3.纳税筹划的效果评价

假设公司2011年为了能够使资金运转正常,方便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筹集1100万人民币。假设股息支付率为10%,普通股一股为1元。所得税的税率为20%。随着负债筹资比例上升,企业必须要交的所得税不断降低,这就显示除了负债筹资能够有效降低所得税的税收(由24万元降低到11万元),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企业的经营风险、资金风险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工作,能够有效的影响公司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纳税筹划效果的实现,不能只看收益是否增加,还必须要关注成本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吕伟.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纳税筹划方案抉择及其市场价值:基于J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4):138-148.

企业财务评价知识管理 第7篇

一、目前几种财务评价模式的对比分析

1.传统的基于利润或现金流量的财务模式的局限性。

①以利润指标为主的财务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利润指标是面向过去的,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管理相违背;利润指标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指标,容易被操纵,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不能保证;利润指标是站在所有者角度计算的,不利于企业价值创造的可持续性。②以现金流量为主的财务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现金流量本身仍属于财务指标,没有考虑非财务指标的因素,因此仍然摆脱不了财务模式本身的缺陷。

2.基于EVA的价值模式。

经济增加值(EVA)本质在于倡导以价值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在计算EVA过程中的修正处理方法对非财务指标的效果进行了考虑,这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但EVA指标仍然是从股东的角度进行财务评价,并且由于它提供的是控制结果信息,对控制过程无法提供信息支持,仍然属于事后的被动控制。

3.基于BSC的平衡模式。

平衡计分卡(BSC)分别从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业务角度以及学习和创新角度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能够对价值创造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但由于非财务指标难以计量,且不同指标的权重难以确定,该模式的应用并不广泛。

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基于EVA的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总体设计

可持续发展战略视角下,企业财务评价更应关注能够体现评价对象本质特征的非财务指标;企业财务评价应由被动控制转为主动控制,向全过程评价转变;企业财务评价应是面向财务管理全方位的控制行为;企业财务评价的客体应由企业所有者向利益相关者转变。

图1 是基于EVA的公司价值动态管理系统,是以EVA为管理工具,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系统方法与结构方法对公司价值动态管理进行整合的系统。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构建具有可计量性、可操作性、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的基于EVA的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应当是适宜的。

图2 是基于EVA的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包括沟通子系统、管理决策子系统、业绩评价子系统、薪酬激励子系统及信息子系统五个子系统。

1.沟通子系统。

建立内部循环系统,使公司内部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激发员工创造价值的热情;同时在外界保持价值管理型公司的良好形象,使外界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良好的预期。沟通子系统是动态管理的基础,包括组织、目标群体、信息、形象等。

2.管理决策子系统。

该子系统是动态管理模式的核心和关键,是公司实施价值动态管理的具体实现过程。基于EVA的管理决策子系统以EVA最大化为决策目标,通过在本子系统各层次建立反馈系统,实现决策实施运转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并通过与其他子系统建立反馈系统,实现与整个系统对接的动态运转平衡。管理决策子系统分为战略规划层和战术层两部分,其中战术层又分为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两部分。

3.业绩评价子系统。

该子系统将公司战略、资源、业务和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是系统的控制中枢。基于EVA的业绩评价子系统以实现EVA最大化为评价目标,以EVA指标体系为评价标准,以EVA价值报告为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输入其他子系统,实现对其他子系统的动态控制,实现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

4.薪酬激励子系统。

该子系统能够使员工和公司的利益趋于一致,自觉为创造公司价值努力工作,由此形成对公司价值管理的良性循环;同时建立与其他子系统的信息接口,根据公司整体战略的改变,调整本子系统的相关要素,实现动态平衡。该子系统是动态管理的保障机制,包括薪酬策略、薪酬计划和薪酬手段三部分。

5.信息子系统。

该子系统是设立在其他各子系统周围的一个子系统,专门搜集、统计、检索、公布、显示有关情报资料信息,通常由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储存信息和传输信息四个环节组成。设立该子系统,可以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动态联系,支持公司价值的动态管理。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基于EVA的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的构建

基于EVA的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业绩评价子系统(见图3)作为信息传导机制,不仅是管理决策、实施激励的基本依据,也是整个系统顺利运行的基础。因此,本文以该子系统为中心,研究各子系统间的关系。

1.与管理决策子系统的关系。

业绩评价子系统紧紧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将公司的长期战略和短期行动联系起来,并将公司战略目标转换成阶段性的战术目标,再将这些目标自上而下层层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内容。这样有利于不同部门、不同人员明确各自的任务,从而有效解决在传统管理体制下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使各部门能在统一的公司战略下协调一致,以EVA最大化为最终决策标准,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2.与沟通子系统的关系。

在设计内部业绩计量框架的过程中,业绩评价子系统有助于促进内部评价指标体系的拓展,使员工较好地明确和理解战略,掌握战略价值的计量;通过设置具体标准使评价指标体系得到管理者的普遍认同,这样有利于董事会以下各层级的相互沟通,并有利于激励管理者实现战略。通过宣传EVA指标、EVA理念以及向外界及时披露EVA价值报告等形式,塑造价值管理型公司的良好公众形象,使外界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较好的预期。

3.与薪酬激励子系统的关系。

在薪酬与价值挂钩的背景下,将绩效评价的重心放在结果而非过程上可以达到简化流程的目的。但如果被忽视的过程与股东价值的可持续性和增长潜力密切相关,则必定滋生管理层博弈,甚至造成激励失控。基于EVA的奖金激励计划能够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配合,考虑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均衡,最大限度地降低离职风险,实现对管理决策的支持。

4.与信息子系统的关系。

信息子系统贯穿于公司价值动态管理的全过程,业绩评价子系统与信息子系统存在信息交换的关系:业绩评价子系统将评价和控制标准作为向信息子系统的输出,以信息子系统的加工结果作为输入,完成进一步评价加工后,将相应的业绩评价结果以EVA价值报告等形式传递给沟通子系统及薪酬激励子系统,将差异分析结果传递给管理决策子系统等。

除此之外,各子系统还存在以下关系:①薪酬激励子系统富有效率的激励计划与手段能够成为沟通子系统内外宣传的内容,形成对员工和外界公众的良性刺激,同时沟通子系统实时从内外部环境中获得相关信息,及时与管理决策子系统形成动态反馈机制,并将原始决策数据及内外部动态信息传递给信息子系统进行加工,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②薪酬激励子系统能够形成对公司管理决策人员的良性刺激,使管理人员的行动与公司的理财目标趋于一致,能够自觉采取提高公司价值的决策方案,从而提升自己的业绩,获得良好的薪酬,形成一个持续不断提升公司价值的循环机制。

四、EVA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子系统可操作性分析——以业绩评价子系统为例

基于EVA的业绩评价子系统是度量公司业绩、指导管理者决策行为、激励管理者更好地为股东创造财富的前提和基础,是公司价值动态管理系统的控制中枢。本文以该子系统为例,详细介绍子系统的具体运行步骤。

如图4 所示,业绩评价子系统主要包括三个信息循环,它们揭示了该子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联系各要素的纽带。主体和客体是整个业绩评价子系统的基础,指标体系是系统核心,每个循环都离不开这三个要素。

EVA业绩评价具体流程如下:

1.确定公司目标。

公司的最终财务目标是公司价值最大化,直接财务目标是EVA最大化。

2.明确公司战略。

公司的战略目标不同,相应的业绩评价内容和方法也不相同。公司可采取的战略有低成本战略、差别化战略等。

3.确定业绩评价对象。

明确了公司战略后,应按战略分析、战略实施的要求确定业绩评价对象。

4.建立EVA业绩指标体系。

具体包括以下几步:1识别关键指标。在EVA业绩指标体系中,关键的业绩指标就是EVA,EVA指标越大越好。2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确定达到这一指标所需的途径。3确定完成指标的具体手段。4根据公司战略,层层分解,确定关键成功因素,形成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的EVA业绩评价指标体系。5建立反映问题解决情况的监控机制。6检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确定下一年度的改进方向。

5.选择评价标准。

由于公司关注的是价值的动态性,在选择评价标准时应从外部进行选择,如行业标杆。

6.建立EVA价值报告格式。

至少应该包括如下信息:1市场定位分析。2价值战略。3EVA价值管理体系,包括公司主要价值驱动因素、激励机制、绩效衡量指标及薪酬体系设计。4企业价值分析与评估,可以直接利用传统财务报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价值评估应该预测至少五年的现金流状况。5公司认为必要的其他信息。

7.进行价值诊断。

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对公司的价值进行诊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实施价值管理中做到对症下药。

8.编制评价报告,得出评价结论。

将日常所收集、整理、汇总的信息资料,对照原先设定的指标体系和选取的评价标准,根据价值判断的结果,按照价值报告格式分别为各业绩评价对象编制评价报告,并对比分析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及责任。

9.反馈与提高。

将评价结果迅速、及时地反馈给相关的子系统,根据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改进措施。这一步骤使业绩评价子系统与公司价值动态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形成一个闭循环,有利于整个系统的动态管理和持续改进。

五、EVA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系统特性分析

根据系统论的一般观点,EVA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1.集合性。

EVA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由五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的子系统组成,具有集合性的特征。

2.整体性。

EVA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各要素以信息为纽带,以EVA为管理工具,有机整合、协调运行,充分体现了整体性的特征。

3.相关性。

本文对各要素的耦合分析表明:在EVA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中,沟通子系统、管理决策子系统、业绩评价子系统、薪酬激励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分别是管理平台的基础、核心、控制中心、保障和纽带。

4.阶层性。

EVA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具有阶层性的特征,如管理决策子系统可分为战略层和战术层,战术层又分为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

5.目的性。

EVA最大化的实质就是公司价值最大化,本文研究的内容都是基于此目标的。

6.环境适应性。

EVA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的沟通子系统能够持续地收集市场信息,相关子系统也分别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做出正确反应,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迅速加工并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样才能保持公司的兴盛和繁荣。

综上所述,从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本文所构建的EVA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基本具备了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应有的功能,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下,能够发挥其企业财务评价的作用。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的几种财务评价模式,总结其优缺点,然后构建了基于EVA的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并对其可操作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该新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企业财务评价,EVA,财务评价动态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胡国柳,卢闯,黄鹤.企业财务战略与财务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企业财务评价知识管理 第8篇

1 财务管理包含的基本要素

财务管理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 它是由很多比较具体的项目构成的。

第一, 企业的学习能力, 这方面的能力是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但要有专业知识、职业判断能力和策划能力, 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至少需要和客户以及供应商和企业的内部各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 管理者还需要不断学习财务管理之外的相关知识, 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第二, 企业的金融关系, 这种关系指的是企业需要和银行以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比较好的合作关系, 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种合作关系, 摆脱资金周转困难或者是寻找更好的融资渠道。

第三, 企业的财务控制能力, 对于财务方面的控制必须要树立一种全局化的观点, 然后再对企业的内部进行综合的管理。当然企业财务控制能力包含了内部审计制度、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等。

第四, 企业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 也就是企业需要把所获取到的数据转化成信息的方式, 然后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第五, 企业对于财务的预警能力, 企业需要对本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及时监控, 如果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 就需要马上做出分析报告, 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2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首先, 供电企业有着较大的筹资风险。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供电量的需求也日益加大, 国家也针对电力建设给予了不少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但是, 电力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大多数都是通过融资, 所以供电企业有着严重的负债情况, 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企业财务的风险和难度。

其次, 没有固定的投资收益。供电行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 有着一定的社会公益性, 国家对供电企业的投资是有明确规定的, 比如同网同价、城乡电网改造等规定, 这些规定不符合供电企业的投资和风险对等的原则, 使得企业的投资收益情况并不十分明确。

最后, 资金比较集中。近些年来, 我国电网的覆盖面积日益扩大, 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对电能的需求, 所以, 需要建设越来越多的供电网络, 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资金支持。

3 当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供电企业有着比较独特的特点, 那就是它属于国有垄断企业, 所以它的财务管理方式也有着自己的特点[1]。省级的电力公司会对市级和县级的供电企业进行控制, 控制的方式主要是预算、考核以及计划。供电企业的收入也主要来源于居民的电费和企业的电费。在一个省的范围之内会有很多市县的供电公司每天会有巨额的资金收入, 成本支出则主要是电网的建设投资。但是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 各地区对于用电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各个市县的资金流动也会有所不同。

当前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 在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中, 前期工作没有做到全面, 中间过程做不到有效监督, 最后结算过程把关也不够严格[2]。供电企业的财务部门每天所要处理的数据也比较庞大, 如果没有办法利用统一的信息操作平台来对数据实行及时标准化的处理和监控, 肯定会对整体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虽然供电企业中很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十分重视, 但是却必须要面对当前的发展现状, 那就是资产量比较大, 而且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也存在一定问题, 再加上相关技术的不成熟, 使得财务管理的难度普遍增大。

4 对供电企业实行财务管理能力评价的必要性

4.1 对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有积极意义

供电企业想要改变当前财务管理的现状, 提高其财务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要认清当期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还要对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目标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明确, 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 利用评价结果来评判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 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提高供电企业风险管控的能力

供电企业注重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 主要是因为加强财务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强化企业面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如果供电企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财务能力评价体系, 那必然会帮助企业从源头上应对各种风险, 而且企业还可以在内部建立起一套应对风险的预警机制, 对于供电企业的运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进行实时监控, 可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

4.3 提高供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供电企业可以通过财务管理评价体系来发现自己和国际上一些优秀企业之间的问题, 然后再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 帮助企业树立更加优秀的现金的财务管理理念, 运用更加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 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4 提高社会对供电企业的认可度

当前的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投资者也会选择财务管理能力比较好的公司来进行投资, 以期希望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 这些投资者就可以看到企业的财务现状, 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不但会有利于他们进行投资, 而且也提高了企业在社会中的认可度。

5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具体指标

5.1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 这是需要供电企业加深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实践活动[3]。在具体构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5.1.1 要注重客观性

在对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 要保持一个完全中立的态度的, 如果在具体的过程中没有坚持这个立场的话, 也就没有满足这个基本要求, 就无法保证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5.1.2 要注重科学性

供电企业建立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需要采用更加现代化的理论和设计来作为评价工具, 而且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指标也应该更加科学合理, 财务管理的每个指标之间也需要更加的统一和协调。所谓的科学性, 就是要确保最后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评价结果是规范和科学的。

5.1.3 要注重系统性

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本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 它们之间的各个部分会相互作用, 对于那些具有主观适应性的主体就使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具备了特定功能, 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时所考虑到系统性原则主要是为了在建立财务评价指标的时候可以更加全面。

5.2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分析

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它的财务活动以及财务表现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财务活动和财务表现能力是对财务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 因此也把这两方面的内容纳入到财务能力评价体系之中[4]。

5.2.1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

对于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效果的评价主要有三方面指标, 分别是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 这些都可以直接反映供电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其经营状况。成长能力一般是通过净资产、总资产以及净利润增长率等来进行获取, 主要表现的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运营能力则是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或者是存货周转率等相关财务指标来获取, 它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盈利能力则主要是通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报酬率等财务指标来获取, 主要反映的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5.2.2 供电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这个模块的评价指标可以设置成财务预警系统、内控实施和财务评价体系等几个指标。预警系统主要指企业预知财务危机和找到危机根源的能力;内控实施能力包含了内控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是否健全;财务评价体系包含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状况和理财能力。

5.2.3 供电企业对全面预算的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这个模块所设置的是三个二级指标, 它主要包含了预算的科学性、预算的具体执行过程以及预算最后的考核评价过程。这个模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加全面地反映出供电企业对预算管理水平及财务的管理能力。

5.2.4 供电企业的产融结合能力

对于供电企业产融结合能力这个模块的评价指标是企业对资金管控水平以及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关系, 这两个指标都可以设置成为二级指标。产融结合能力模块的设置就是要对供电企业现在的企业资金管理状况和企业融资能力进行真实的反映。

5.2.5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

除了对一些客观标准的制定, 我们还是不能够忽视掉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力指标的设定, 我们就可以把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以及其在公司中的地位设置成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 而这个主要是为了反映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和地位对公司的财务管理起到的作用有多大。另外还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可以设置成两个二级指标, 比如说信息化的实现程度和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中的覆盖程度。这两个指标当然主要就是为了反映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程度了。

6 结语

我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人们的生活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用电需求不断增大, 对供电公司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当前供电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存在很多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使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快速增加, 这给我国供电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所以, 供电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发展做出良好的规划, 尤其是在一些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果要让供电企业在以后的发展中占有优势, 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现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晨阳.论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提升[D].苏州大学, 2010.

[2]陈昊.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 2012 (01) .

[3]邵慧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 2013.

企业财务评价知识管理 第9篇

一、“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定义

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进行财务管理信息的实时收集与处理, 将财务管理与业务流程管理集成起来, 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协调融合的基础上, 达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整体柔性、应变能力、降低库存等目的, 以适应柔性生产、组织扁平化和产品个性化的市场要求的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模式。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是将集成管理的理念运用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土作中, 它强调的是财务系统的整体优化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化, 即企业集团的筹资、投资、股利分配等活动形成财务管理的有机整体, 且与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财务关系紧密联系, 构成具有一定规则的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系统:一是知识化, 即通过财务管理的集成化处理, 将员工所拥有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经验、技能相结合, 以发挥各个员工的知识优势, 充分体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

实现集成化财务管理, 应当根据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稳步实施。一般包括五个步骤:在董事会和管理高层中形成对集成化财务管理的认可;财务信息的实时收集;财务信息系统的完整运行;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集成;针对EVA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对集成化财务管理进行评价。

1) 在董事会和管理高层形成对集成化财务管理的认可

由于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并实施与行为改变、观念转变密切相关, 取得集团内部各成员的认同是个前提性、基础性的工作, 而这种深刻的观念的转变需要得到集团总部及各组成成员的最高层的承诺和推动, 集团的雇员才能接受并自觉实行这种新的管理方式及其相关的一切。这是进行以后各步骤的前提。

2) 财务信息的实时收集

这是集成化财务管理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 集团内部的所有财务部门应当在以前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 实现整个集团规模上的联网, 集团总部的财务部门和其他高层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下属企业的财务信息。也就是说, 集团总部及各类型的成员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 应该将自己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公布在集团的局域网上, 实行信息共享, 允许集团内部各类管理人员通过各自的授权程度随时查看, 灵活地调整各自的管理工作, 以最终实现EVA最大化。尽管还是没有达到对子公司财务管理和经营活动的实时控制, 但已经实现了信息的动态交流和沟通。

3) 财务信息系统的完整运行

在这个阶段, 企业集团应当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实现对财务事项的在线控制, “虚拟”财务管理成为现实。即企业集团在对财务信息实时收集的基础上, 再通过在集团内部建立专门的投资中心、筹资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等的专门网站, 用来对财务事项进行实时处理, 这样就可以在集团内部局域网上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在线管理, 并且集团总部应该建立一套配合体制并配备专门技术人员进行财务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检测及维护工作, 以保证其顺利运行。如果说第一阶段的管理行为仅仅限于信息的“阅读”, 第二阶段则达到了信息的“改写”。

4) 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集成

在这个阶段, 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界限变得模糊, 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相互融合。在此基础上, 企业集团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逐步实现协调同步。其实质是实现集团内部供应链的集成式管理。因此, 企业集团应该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 打破原来部门业务界限, 成立一些专门的委员会, 使组织扁平化, 重组企业集团内部的工作流程, 实现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的一体化。

上述的四个步骤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而且并不是单线循环的, 有时往往会返回上一个步骤, 重新完成后再转回下一步骤, 既使完成了四个步骤, 也不意味着构建工作的彻底完成, 而又要循环完成第一步骤, 循环往复, 直至集成化财务管理工作实现EVA最大化这个目标。

三、集成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评价

1) 要注重集团内部的市场化。虽然说企业集团是通过资本联结起来的多个法人联合体, 集团内部中各成员之间的所追求的利益应该相同, 但是, 集团内部成员之间在原料供应, 半成品、在产品等销售上, 必须市场化。

2) 要加快软件平台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集成化财务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互联网及各种网络财务软件的运用。所以呢, 企业集团必须适应组织结构变化和管理模式的调整, 引进一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人员, 来适当提前实施财务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等, 为集成化财务管理提供坚实的信息平台。

3) 要实现信息的集成管理。在市场经济中, 信息共享是企业集团赢得市场的关键。因此, 根据“信息不对称”的观点, 信息的集成是管理集成的基础。在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 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信息的快速有效的传递, 应充分利用信息系统, 进行整个集团的业务流程再造, 以实现整个企业集团财务信息的共享, 为实现集成化财务管理提供保障措施。

四、结论

本文针对“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 首先提出了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定义, 以及构建内容的具体步骤, 其主要指企业集团各种财权配置的设计并在网络财务软件中运行, 包括对外投资、筹资、资金调控等权利的配置和运行。

摘要:本文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为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的运行提供步骤和保障措施, 以保证其的可行性, 以期为提高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集成化

参考文献

[1]、孙班军等.企业集团管理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企业财务评价知识管理 第10篇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

核心竞争力研究最早起源于1957年, 核心竞争力从本质上来看是由资源基础理论衍变而来, 它的战略思想是在资源基础范围之内的, 其区别于资源基础理论的不同点在于, 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能力对企业的作用, 认为能力的集合体是企业, 然而传统资源基础理论认为能力是资源的一种, 并没有强调能力的作用。

企业保持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中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特征:

(1) 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能力系统中来说是重点, 可以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 也可以从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在市场中进行拓展, 并在创新的过程中保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优势。企业可以在新开发的产品领域充分利用核心竞争力, 较大的满足了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需求, 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点提供帮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可以保证全部产品都获得收益, 保证企业可以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2) 价值性。价值性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使企业向顾客提供其需要的核心价值, 可以更好的维护顾客的利益, 主要包括了价值的保障、创新和提高;第二, 就是价值的增值, 是对现有产品的不断升级的过程。

(3) 动态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与企业的管理模式、产业动态、资源等变量密切相关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势必会发生变化, 一般要经历从产生、成长、成熟、再到衰亡的阶段, 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具备一定的动态性。

2.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构成:

(1) 组织要素。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组织要素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组织是其主要的精髓部分, 企业运营的效果直接受到了组织结构的影响, 因此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2) 技术要素。企业在技术方面的能力是其主要的技术要素, 主要可以划分为生产能力、研发能力、管理能力三个部分, 其中生产能力是指顾客对产品的需求能力, 研发能力是指企业研发新产品的能力, 管理能力是指用于服务、产销、研发产品的能力, 这三个部分是密不可分的。企业要获得长期的发展, 技术是动力的源泉, 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

(3) 文化要素。企业文化可以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必要的保障, 如果企业不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 这个企业就不会长远的发展下去, 企业文化可以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性的作用, 可以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 可以说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高低。

二、核心竞争力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1. 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

从实际情况来看现有评价方法有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 缺乏针对性, 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没有突出重点。很多企业在构建核心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都是从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入手, 这样虽然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企业的核心能力, 但是建立评价指标的专家不会全面的对企业的每个生产环节进行研究, 导致了评价指标体系的重心偏离, 指标的权重分配和选取受到的主观影响也会较大, 降低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然而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在企业整个核心竞争力中占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单独建立一个有关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 缺乏比较性, 不利于进行深入研究。大部分企业在选取核心能力指标的时候都是选用的定性指标, 例如企业的信息共享能力、分权程度、目标协同能力等, 这些指标大多数都是通过专家的主观判断选择的, 不同专家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这样不利于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无法让企业对自身的竞争力有更好的了解。

2. 构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原则

为了保证构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在构建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 指标要具有代表性。设计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 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要突出重点, 为了方便评价的进行, 要保证数量上少而精。在保证评价系统完备的前提下, 要选取一些关键性的评价指标, 删除一些对评价体系无关紧要的指标, 发挥出指标的导向作用。

(2) 指标要具有科学性。企业选取评价指标得时候要围绕评价目的, 这样一方面可以将企业财务能力的现状做出客观的反映和评价, 另一方面企业的财务能力的特征和内涵也可以得到清晰的反映。企业设置评价指标的时候要满足财务能力的基本理论, 在选择指标的时候要保证指标的科学性。

(3) 指标要具有可行性。企业构建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过程中, 既要考虑到指标有一定的可测性, 还要保证评价指标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企业的一部分财务能力是可以通过数字来量化反映, 一部分不可以通过数字来量化反映, 因此企业在选择评价指标的时候, 要注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这样得出的评价结果才更客观、更真实。

3. 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企业在对财务管理能力指标进行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财务战略。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受到企业对于不同财务战略选择的影响, 因此企业可以选取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地位两个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一方面企业的发展目标由企业的治理结构来确定, 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也受到其一定的影响, 我们对企业财务战略方向的了解可以通过企业治理结构的分析来掌握。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股权集中度和公司控制权和所有权的情况来对企业治理结构进行评价, 其中如果企业股权的集中度如果适中, 那么就可以使中小企业股东与企业控股股东的利益相一致, 有利于保持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提升企业的治理效率;同时企业控制权和所有权设置可以反映出总经理的控制地位的独立性, 如果企业实现了两权分离, 即总经理和董事长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来担任, 将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从财务地位的指标来看, 在企业战略的制定过程中, 对财务职能的定位十分重要, 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评价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依据是财务地位的确定。

(2) 财务基础工作。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财务基础工作, 财务工作质量的效率受到了财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化的影响, 较高的财务基础工作能力水平能够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企业可以通过财务信息质量和制度建设与管理两个指标对财务基础工作进行评价。

一方面财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所需要的财务信息, 才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主要要考虑两点:第一点要考虑到披露财务报告是否及时, 高质量财务信息的特征是及时性, 及时发布财务信息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二点是财务数据质量的高低, 如果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没有发生相关的会计差错的公告, 那么就说明企业的财务数据的质量较高。

另一方面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的关键在于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完善, 为了保证企业对财务活动的有效控制, 企业要建立有效的财务制度。

4. 评价体系构建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 加强基础财务制度的建设。在核心竞争视角下基础财务制度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因此企业要加强基础财务制度的建设:

(1)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 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管理规范, 企业可以通过详加描述关键点的方法, 充分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全过程。企业在设置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 要从整合和优化企业现有资源为主要目的, 充分利用好企业现有的资源, 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 企业要在事前明确目标, 做好整个程序的梳理工作, 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企业在事中实施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办事;企业在事后要做好考核和跟踪的工作, 并将工作结果及时的反馈给上级部门, 做好财务控制工作。因此企业要在制定责任分工、组织结构、资产保护、授权批准、预算管理、职工素质、会计计量等方面后, 将重点落实到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上, 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改善, 进一步控制好企业财务风险。

(2) 加强财务规章制度的建设。企业在建设财务规章制度的时候, 要满足企业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 在最大限度上开展调研, 不断完善企业各项财务管理机制, 主要包括了预算、财务、对外担保、资金、资产等方面, 为了促进企业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 企业要定期对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同时企业也要定期对企业执行财务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 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 使企业财务管理可以得到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其次, 重视对企业基础财务能力的培育。通过培育企业基础财务能力, 可以为企业积累雄厚的经济实力, 可以在核心竞争力下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优势,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企业基础财务能力:

(1) 树立危机意识。危机意识应该贯彻于企业的整个经营的全过程中, 要培养团队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 在内部要开展危机教育, 加强提供财务信息人员、财务执行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对财务危机的关注程度, 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具备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2) 合理筹集分配资金。为了提高企业的筹资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筹资观念和培育良好的外部筹资环境来实现, 企业在投资方面, 可以培育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要注重股利分配政策的实施, 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股东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 企业也要根据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分配政策进行适度的调整。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在核心竞争力视角下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 要努力的构建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 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保证企业可以得到长期稳定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 企业为了保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必须要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情况出发, 并努力培育出新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在核心竞争力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的在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水平, 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财务管理,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1]曾爱民, 魏志华.融资约束、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理论分析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 2013 (11) .

[2]王利炜.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会计之友, 2013 (15) .

[3]林俐.中小企业融资偏好与资本结构优化策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4) .

[4]魏金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状态空间模型的构建及检验[J].统计与决策, 2013 (24) .

[5]王思遥.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14 (10) .

企业财务评价知识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财务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一、研究意义

首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管理工作大部分是从改革和发展两个方面发展的。因此如何保持竞争优势,如何利用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才是企业生存及发展的王道。

二、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都在财务核心竞争力方面都比较短缺,这加大了适应全球化竞争的市场环境的难度。目前许多企业因资金筹划不善,导致资金短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或不能抓住良好的投资机会或不能保持营运资金的正常周转而使企业陷入困境或破产。

三、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

(一)企业竞争力理论。(1)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合著的著名论文中,可以看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学识。企业必须在自己所要发展的领域进行不断闪入的学习和探索,从而把这作为根基,深入持续发展企业竞争力的理论。(2)企业竞争力理论与财务核心竞争力关系。企业竞争力是一种整合的能力,是比较系统的综合能力。是将人力,资源以最优化的组合方式而形成的能量场 。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以通过整合多元化资源来提升其基本财务能力,是一种可持续获取超额利润的财务能力。财务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是一种包含关系,财务核心竞争力是为更好的服务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是它的支撑。

(二)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1)异质性。企业要持续发展就要有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地方,而财务核心竞争能力则是需要每个组织、企业文化以及全体员工共同作用下个性化产物。(2)战略价值性。财务方面在一个企业中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企业能力和核心能力最终会影响财务能力和财务核心能力。(3)系统性。财务核心竞争能力是在企业里对其供应经济能力,技术支撑等基础上的全面表現。(4)难以模仿性。其具有企业的独特性质,是以一种特定的资源和能力形式而存在。(5)不可交易性。企业的财务资源可以在市场上很容易获得,但是财务核心能力在市场上不能够通过交易获得。

(三)评价指标方式。本文主要是以中房房地产为研究对象,对中房房地产进行财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围绕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去构建。

(四)评价财务表现能力指标。(1)评价营运能力的指标。营运能力是指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决定了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本文中运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来反映。1)存货周转率。该指标是判定企业在存货的销售方面能力的大小。适当的存货量可以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表现能力和盈利能力,减少存货跌价的风险。2)应收账款周转率。该指标是判定企业对应收账款回收能力方面大小的表现。3)总资产周转率。该指标是指企业一段时间内销售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之间的差距。(2)评价盈利能力的指标。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本文中用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来反映。1)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净利润与净资产平均数之比。2)每股收益率。运用每股收益指标可以使企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还可以惊醒经营业绩和盈利预测的比较,掌握企业的管理能力。3)主营业务利润率。其反应了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能力,主营业务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表明企业的收益不稳定。(3)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通常可以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比率来反映。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的期末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反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指标应达到2:1以上。2)速动比率。该指标是在指定的时间内企业的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距。速动比率的标准为1:1。3)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负债总额与总资产之比。4)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经营性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之比。(4)评价发展能力的指标。成长能力是指企业主营销售收入、净利润及总资产的增长能力,本文中运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来反映。1)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该指标是指一段时间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与收入之间的比例。2)净利润增长率。是由净利润增长额与净利润在不同而又限定的一段时间内之比。3)总资产增长率。是由本年资产总额增长率与上年资产总额之比。

参考文献:

[1] 刘小燕. 企业财务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 J] . 企业导报, 2009(10).

企业财务评价知识管理 第12篇

一、财务公司现存的战略方向问题

随着企业集团业务领域的扩张,财务公司的功能也不断地增加,但实际效果却没有想像的那么理想。曾经一度把GE当作样本模仿的张瑞敏在2002年曾经指出:“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要把产业与金融的互动关系建立起来,最终目标是产业占一半,金融占一半。进入金融业,虽有很大风险,我们还是希望走出一条新路。”三年之后,海尔就退出了长江证券,与此同时,诸多产融结合的典范如东方、新希望等也纷纷宣布止步于金融业。这并不意味着产融结合之路出现了问题,而是需要探索产融结合到底要如何发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来到了十字路口。部分财务公司发展定位偏离了初衷,缺乏对高效运作财务公司的机制的探索,那些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经营良好、实力雄厚的财务公司逐渐演变为商业银行,如由首钢集团财务公司演变而来的华夏银行等,实为财务公司性质的异化;部分财务公司没有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上有效运作企业集团的资本,仅仅是简单的集中运用资金,依旧停留在“资金调配中心、资金结算中心”的地位,导致集团财务公司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产融结合的作用,在夹缝中生存着,沦为企业集团的第二财务管理部门;还有部分财务公司则因经营不善而退出市场。2008年出现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后,企业集团实体经济也受到严重威胁,财务公司作为产融结合的中间产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机遇。如何抵御风险,如何充分发挥财务公司的功能,防止金融危机冲击产业资本是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引入基本竞争战略的战略探索

2008年9月16日,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轰然倒塌震动了整个世界,在金融高度自由化的时代,虚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同时伴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2009年4月2日召开的伦敦G20会议强调了金融监管。作为产融结合的金融自由度相对较低的财务公司,到底应该继续向“金融多元化”和扩大金融自由度发展,还是回归于服务产业资本的发展宗旨;其未来发展定位及发展战略如何改进;如何在企业集团的产业基础上,运用基于资源的公司观合理配置和融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如何在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务公司的金融功能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摆到了财务公司面前。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出了基本竞争战略,他认为企业可以采取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门化。我们可以将财务公司的基本竞争战略细分为三个方面,从战略层面定位出财务公司的发展,如下图:

三、战略性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我国财务公司普遍缺乏一套能对管理层预决策提供战略性指导的完整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和方法,使管理者无法根据经营情况来确定战略定位,制定未来的发展策略,从而使财务公司失去战略方向,导致发展缓慢。有俗话说“评价什么,就得到什么”,有什么样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和方法,就有什么样的企业管理行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和方法影响和改变着企业管理行为。为财务公司设计一套完善的战略性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和方法,是解决财务公司战略定位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大部分财务公司效仿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绩效管理评价,只是简单的服务于企业集团。由于财务公司是限于企业集团内部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机构,其绩效评价体系既不同工商企业又同于商业银行,应该是与企业集团的战略定位相结合,具备自己独立的一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本文构建的绩效管理体系尤其突出对集团公司的战略性服务,根据基本竞争战略理论,针对集团的三个基本的战略构建服务性的指标体系,定量与定性结合服务于集团公司的发展。引入基本竞争战略的财务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理论框架如下图。

四、关键绩效指标(KPI)的选择与战略渗透

关键绩效指标是用来衡量某一岗位工作绩效表现的具体量化指标,是对工作完成效果的最直接衡量方式。关键绩效指标来源于对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分解,能够非常有效的反映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设立关键绩效指标可以使经营管理者集中精力关注对绩效最大驱动力的经营行动,及时诊断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采取提高绩效水平的改进措施。关键绩效指标一个最大的作用是与企业的战略渗透在一起,能够在分解战略目标贯彻实施战略的同时反馈出战略实施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战略。在财务公司中,关键绩效指标与战略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与成长目标是所有战略的储蓄库

在战略目标的实模式。用来衡量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性指标主要包括:员工满意度、员工培训率、核心人才率施过程中,学习与成长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维度,而恰恰这个维度与企业的未来生存发展关系最密切。财务公司的发展在跟随企业集团发展的同时还要与社会金融发展的脚步一致。无论在财务公司金融新业务、新产品开发方面,还是财务公司信息系统开发流程改进方面,都需要辈出的金融人才集中创新思想不断更新财务公司的运营、高学历员工比率、员工建议采纳率等。以上三个指标均为衡量财务公司学习成长程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其中核心人才是指财务公司中高层经营管理优秀人才,高学历员工是指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指标体现的是财务公司的人才战略,对员工知识的投资和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视程度,关系到财务公司的战略的制定、实施、反馈、调整等各个方面。

2. 成本领先战略在财务、内部流程中的渗透

根据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财务公司的内部流程,成本领先战略可谓财务公司最重要的战略。这项战略在内部流程中实施贯彻,在财务目标指标体系中得到体现和反馈。在财务公司开展内部结算、承兑商业汇票、买方信贷和消费信贷、融资租赁、信贷资产转让、参与银团贷款等业务时,每项业务的流程都时刻考虑到如何才能节省财务公司的资金成本,交易费用和时间成本,消除在地区差、时间差和生产环节差引起的资金运转障碍。从财务管理角度讲,主要是通过各项关键绩效指标(KPI)得到反馈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绩效评价,制定更有利于未来发展的预决策。其中,安全性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率和本息回收率;流动性指标:包括流动性比率、存贷款比率等;盈利性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和资本收益率等。

3. 专门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在集团成员单位和内部流程中的渗透

财务公司的专门化战略指的是财务公司只为企业集团和内部成员单位提供服务,专门针对企业集团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行合理配置和运作,实现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财务公司之所以定义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就在于业务类型差异于商业银行机构,信托公司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挥与企业集团相适应的金融功能,如融资租赁功能。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其服务的客户对象是企业成员单位。大型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多者几百个,少则几十个,不同的成员单位由于主营业务不同,资金用途不同,同时,由于财务公司对各子公司的考察相对容易,掌握的资料详细,信息沟通和共享度高,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多种多样,较商业银行的风险降低很多。例如,买方信贷业务,需要买房信贷业务支持的产品一般是价格较高而且耐用的大件生活消费品,或者价格较高不易消耗的生产资料,如汽车,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本质即为汽车行业集团提供买方信贷业务的专业财务公司,既减少了企业的应收账款,又降低了企业的呆账风险。因此,集团成员单位的满意度和投诉率成为衡量财务公司业务有效程度的强有力指标。

在开展各项业务的过程中,为各个成员单位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降低金融风险并不等于消除了金融风险。财务公司的服务对象仅限于集团内部,固然其信用关系集中度非常高,通常只集中在某一个行业,这样大大加大了财务公司的风险敞口,贷款定价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也随着信用集中度提高,从而利差越来越大,边际贷款风险也将越来越大,财务公司并无法保证完全不发生经济事故。所以,统计一个评价周期内故障、差错、案件、风险、损失等事故的发生比例不可缺少,事故发生率是衡量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和执行力度,发现内部流程和系统设置的漏洞和缺陷的关键绩效指标。

参考文献

[1]谢杭生主编:产融结合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10月

[2]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编:中国财务公司的发展与前景[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4

[3]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编:财务公司的国际案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2

[4]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编:财务公司基础知识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8

[5]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编:发展中的金融自律组织[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8

[6]邓学明:略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几个问题[J].中国财协通讯,2000,2

[7]彼得·F·德鲁克等著 李 焰 江娅译:公司绩效测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

[8]张兆国 陈天骥 余 伦:平衡计分卡:一种革命性的企业经营业绩测评方法.中国软科学.2002(5)

上一篇:地质勘查单位会计管理下一篇:铁路路基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