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五要”范文

2024-09-07

做到“五要”范文(精选8篇)

做到“五要” 第1篇

那么记者在采访提问时, 如何做到与采访对象的良好交流呢?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的经验时, 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 认为可以将之归纳为“五要”。

一﹑要准备充分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 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 这意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 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 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 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 甚至更长。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作家奥丽亚娜﹒法拉奇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 用了两天时间, 很有意思。对于记者来说, 那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 不太难。对方合作得很好, 应该说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法拉奇认为成功的采访与她访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她在访问邓小平以前, 看了大量的材料。从她的新闻稿中, 可以看到她对邓小平﹑毛泽东﹑林彪﹑“四人帮”﹑中苏﹑中越﹑中柬关系都有一定的了解。

同样,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在进行专访前, 至少准备好三十至四十个“扎实”的问题;而在通常情况下, 他在纸上会记上一百个问题。

但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 不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 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 也没拟好问题, 出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 然后匆忙上阵, 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 就是所提问题有限, 找不到话题, 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材料了事, 结果是写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二﹑要提问具体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 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 有了具体的东西, 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 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 不能漫无边际, 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 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 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 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

我国高校扩招的头一年, 湖南日报社的一位记者去某所大学采访, 谈到该校为扩招进行的保障工作时, 接待的工作人员大谈特谈, 但所说的都是些大政策方面的东西, 偶然说起新修的一座澡堂, 记者马上追问, 澡堂有几层?有多少间?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洗澡?每周的开放时间是多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新设施?那位负责人很快就将一些数据提供出来。如果当时记者不问具体, 对方很可能就一语带过, 那么就得不到具体的材料了, 而只有概括性的东西。

三﹑要有针对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 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 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 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 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四﹑要尊重对方

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 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 记者在采访时, 一定要注意礼貌, 尊重对方。现在, 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 注重自我价值, 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 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 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要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 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

尊重采访对象, 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 以免引起对方不快。

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 提问得体, 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 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 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 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 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 在征求对方意见后, 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

最后, 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 认真记录, 不要随意打断, 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 或是手机响后, 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的接听, 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五﹑要营造和谐的气氛

记者要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 倾心相谈, 这就要求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 能够消除陌生, 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 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

营造和谐的气氛,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 比如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毛泽东时, 所用的媒介是斯诺珍藏的一张毛泽东的照片, 她说这照片好比桥, 把她与毛主席联系了起来。

某省记者也曾谈到他采访一位连长时, 前几次都吃了“闭门羹”, 好不容易遇到本人了, 结果对方却总不大开口说话, 气氛一度很僵, 他忽然想到那位连长平时爱琢磨训练器械, 于是, 他就问那位连长最近改进的一种器械效果怎么样, 那位连长立即来了兴趣, 与记者热烈探讨了起来, 态度也热情了, 记者因势利导, 趁机提问, 得到不少素材。

由此可以看出, 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 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 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 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解, 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督查工作人员重在做到 “ 五要” 第2篇

近年来,各级党委对督查工作越来越重视,作为督查工作的载体,督查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督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督查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督查工作人员应该做到“ 五要”。一,要善于谋划,不当“ 传声筒”。督查工作是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进行的,是协助领导抓落实的,这就要求督查工作人员一定要紧贴党委思路和领导意图开展工作。在上传下达的过程中,要站在领导的高度来“ 谋其政”、“ 想其策”、“ 当高参”。部署工作任务和反馈工作落实结果,不能仅仅当“ 传声筒”,而是要当好“ 孵化器”,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由于社会实践是复杂的、多变的、发展的,有些情况在决策时难以预料,落实一项工作任务时常常涉及几个部门,或牵扯到多种利益关系。因此,布置工作任务时就要多考虑各种相关因素,选择最佳的工作落实途径。科学决策是个过程,包括决策问题的提,决策方案的制订、评价和决断,以及决策的实施和反馈。督查工作是负责决策的后半程, 对反馈工作落实的情况,要进行科学分析,不能下面反馈什么,我们就照本宣科地向领导反馈什么,必须坚持对下边报上来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鉴别,善于在决策落实中正确识别有没有不落实的问题。自己组织的督查活动,更要精心谋划,认真安排,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

二,要勤于钻研,不当“ 懒和尚”。督查工作要想出成果,就必须勤奋,要“ 善于动脑”、“ 勤于思考”,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首先,要勤于学习。荀子讲过一句话,“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就是说,终日坐在那里冥思苦想,不如挤出一点时间学习的效果好。我们既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习实践证明成功的经验。要注重知识面的广度,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也要加强对督查业务的学习,包括学习外界的先进经验等等。第二,要勤于思考。“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在工作中当一个“ 思想产品” 形成以后,不要急于出手,要反复推敲,使之成为“ 精品”。尤其是对报送上级和呈送本级党委领导的重要材料,都要做到精雕细琢,提出的意见、建议,一定要贴切、可行,有充分的基础材料和数据作为支撑,这样才能有说服力。第三,要勤于深入。既然督查工作是要把领导的思想和正确决策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就要了解、掌握基层和部门在工作推进

落实中的情况和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因此,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近年来我省一些市(地)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从督查工作的实际出发,主动把督查视角前移,现场督查、跟踪督查,强化联动、互动意识,形成“ 大督查格局” 等等,都为有效地开展督查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第四,要勤于总结。督查工作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后,或工作进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回过头来进行总结,这件事或这一阶段经验是什么?还有什么做得不够的地方?今后应该怎么改进等等,都要进行梳理和谋划,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工作水平,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三,要乐于争先,不当“ 马后炮”。督查干部必须在主动服务上下功夫,有“ 只争朝夕” 的精神,抢抓机遇,敢于争先,乐于争先。第一,要增强主动性。督查工作是被动的,是一种授权行为,但工作不能被动,要积极主动,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越权。在领导授权后,就应积极地为各级党委主动服务,对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跟踪问效,督促落实。重要事项需要创造性地开展督查工作,向党委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报告,以此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第二,要增强开拓性。在督查工作中,真正做到不墨守成规,积极开拓,对于一些大的重点工作要与政府督查室及有关职能部门密切联系,必要时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督查等诸多方式,建立“ 大督查” 的工作格局,这样才能开拓工作的新局面。第三,要增强实效性。实效性是督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督查工作的本质要求和目的。党委督查部门的工作,就是为了保证党委的决策得到认真的实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督查工作都是党委领导关注的重要问题,衡量督查工作做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决策是不是得到落实,是不是收到实效。一项决策付诸实施后,领导往往希望尽快知道该项决策在实践中执行的情况,作为每一名督查工作者,不但要及时地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按时限要求落实决策,而且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决策落实的进展情况,以及决策落实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根本性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反馈,这样才有利于指导工作。

四,要敢于碰硬,不当“ 软柿子”。督查工作是领导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党委的决策落到实处。工作性质是上级对下级工作的督促、检查,这就决定了督查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权威性。督查工作失去了约束力和权威性,就没有力度,没有力度就没有实效。抓落实必然要遇到矛盾和问题,必须要正视和面对这些问题,敢于出手解决这些问题。在督查实践中,既要解决“ 谁

管抓落实”的问题,又要解决“ 不落实的事谁来管” 的问题,要利用好这种约束力和权威性,把着力点牢牢放在解决“ 不落实” 的问题上。督查部门能够代替领导行使督促检查的职能,在本辖区内,对党委的决策实施和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有权进行督促检查。对逾期不办、不积极、不主动,落实不好,甚至搞阳奉阴违的人和事,有权对其进行批评、通报。因此,督查工作要取得实效、树立权威,就要敢于解决“ 不落实” 的问题,不能怕得罪人,不能见硬就回。既要敢于碰硬,更要善于碰硬。只有敢于碰硬,才能树立督查部门的权威性; 只有善于碰硬才能推动工作。督查部门和督查人员在督查过程中,通过对不落实的环节和问题,以及决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原因和症结,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决策的落实。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应做到“五要” 第3篇

一、 腿要勤

所谓腿要勤,指的是教研员要经常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观摩一线教师的课,诊断教师的教学,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商榷教法,交流观课感受,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是教研员角色的应有之义。

令人担忧的是,有的教研员很少把听课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来做,甚至根本没有走进一线教师的课堂,与教师共同探究教育教学。有的教研员上班时间看报纸、喝茶、打毛衣、炒股票,一学年都不到学校进行调研,远离了一线教师,脱离了教学实际。

教研员只有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观摩教师的教学,平等真诚地与教师切磋、探讨、交流,成为一线教师教学业务上的指引者,才能真正发挥教研员的应有作用。其实,一线教师非常渴望得到教研员的帮助和指点迷津,切实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益。

笔者认识的川南某县教研员每学期都要深入到县内的村小听课,每学期到基层学校听课近200节。他从县城乘车转车,有时坐两轮摩托车,有时踩着泥泞小路,有时跋涉在崎岖的山路,县里每所学校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不辞辛劳,深入基层,坐在教室里聆听教师的教学,与广大教师一起探究教学,成为其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毋庸置疑,他是一个“接地气”的教研员,倍受广大一线教师的喜欢与敬仰,获得了“省优秀教研员”的称号。真正的教研员应该如是。

二、 眼要毒

陈钟樑先生曾说,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毒眼”。他所说的“毒”,指的是敏锐和深刻,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学生读不出来的东西。其实,何止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毒眼”,教研员何尝不需要一双“毒眼”。此处的“毒眼”是指教研员的眼光独到深刻,能够一针见血地看出教师课堂的优劣,教学水平的高低,只有教研员自己站得高,才能高屋建瓴地从课程学、学科视野、课程标准等角度诊断教学,解剖课堂,讲出教师教学的优点与不足,道出教师教学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不足在何处,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帮助教师重构教学,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这就需要教研员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精深的学科理论,正确解读课标的内涵,深刻领悟课标的精神,准确把握学科、年段的具体要求,熟悉相关学科的教材。

笔者多次参加教研活动,发现有的教研员观课评课时对教学现象或教学环节大多就事论事,笼统而不具体,如“教学中小练笔环节设计得很好,起到一定的练笔作用”,“导入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于好在哪里,起到了什么作用,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好在哪里,讲不出个一二三来,给不出可行性建议。教研员不能从学科视野和课标的角度来观课评课,而是泛泛而谈,隔靴搔痒,触及不到教学的本质,致使上课教师不明白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参与者获得的只是一些粗糙的教学现象和零星的思想碎片,不能升华为经验和理论,正所谓“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试想,这样的教研员能给执教者和观课教师带去专业上的提升吗?这个区域内的教学质量会有多大的提高呢?

因此,教研员要多读书,尤其是读专业书籍期刊,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开阔自身眼界,夯实专业理论,增强学科素养,及时了解当前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本学科的热点难点。教研员只有这样不断修炼基本功,才能让专业思想“高”起来,学科理念“新”起来,观课评课议课才会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眼光自然就“毒”了。这是每个教研员都需要潜心修炼的看家本领。

三、 嘴要利

此处的“嘴要利”,指教研员口头表达能力要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研员是靠“嘴”吃饭的。

教研员行走于学校,奔走于教师课堂,活跃于各种教研活动,“指点江山”,无论其专业思想、学科观点,或是观课评课、指导帮助他人,都需要有声语言来表达见解,传递思想,传播理念。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笨嘴拙舌”的教研员会把教研工作干好。“口才”对于教研员之重要不言而喻。如北京的吴琳老师就是一个思维敏捷、口吐莲花的教研员。她点评教学深刻独到,字字珠玑,颇能给与会者思考启迪;她主持过很多大型的教研活动,穿插衔接,妙语连珠,各个环节衔接得流畅妥贴,发言令人回味无穷。吴老师深邃的思想、敏捷的思维、流畅的表达,让教研活动风生水起,带给与会者的是学术的盛宴,思想的享受。

诚然,教研员的口才有天赋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后天勤奋历练的结果。优秀的“口才”源于扎实的专业、深刻的思想、灵敏的思维,以及对教育教学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感悟。没有“思想”,何来振聋发聩之音;没有“思考”,哪来妙语连珠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磨砺思想的锋芒是教研员日日修炼的功课。这就需要教研员善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名师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勤于思考,多角度思考,让头脑永不生锈,为思想引入源头活水。教研员有了深厚的专业底蕴,胸中藏有“千山万壑”,观课评课时讲话就具有含金量,就能传播思想的精髓、教学的精华,这是教研员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体现。

四、 要“下水”

常言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后者指的是教研员不但要善于研究教学,还要亲临教学一线,走上讲台,亲自上课。

如果一个教研员只晓得坐而论道,高谈阔论,而不深入教学阵地,只能是“闭门造车”,脱离教学实际的研究再多也是“空中楼阁”,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倘若教研员不亲自深入课堂去看看教材,了解学生,就不可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不知道一线教师面临的难题和困惑,又如何引领教师成长、助推区域教育的发展呢?

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有不少教研员光说不练,凭其身份对一线教师指手画脚,却不敢走上讲台以身示范。这是教研员职能的缺失,也是教研员的悲哀。我们可以想见,这样的教研员无论其说得如何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又有谁会真正信服呢?由于他们没有深入到教学实际中,缺少教学这一课的切身体验,所言往往无关痛痒,难以切中教学关键要旨,指导时会有失偏颇,甚至把与会者的思想引入狭隘与歧途。

一个游泳教练如果光说不练,学员就不可能获得感性的认识。毫不夸张地说,示范就是最好的指导。游泳如此,教学亦然。教研员经常“下下水”,才晓得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适切学生,才能了解教学策略是否能突破重难点,才知道行走课堂的深浅,何处该点拨,啥时可拓展。教研员躬身课堂实践,对教学感同身受时,指导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过经过脉”,提醒教师需要注意的地方,尽量让教师少走弯路;教研员有切身的教学体验、直观丰富的教学思考,观课评课的针对性才强,才可能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为执教者提出建设性意见,指明今后教学需要改进努力的方向,同时带给与会者深度的教学思考,促进其专业成长。一言以蔽之,教研员“下水”对教师极具直观的示范指导作用,胜过千言万语。

当前,活跃于教学一线的教研员颇多,如北京的吴正宪老师、湖北的余映潮老师、江苏的于永正老师、江西的王玲湘老师,他们身居教研员角色,却经常“下水”,与一线教师同台上课,用课例承载自己的研究,用教学展示自己的思想,知教学的深浅,懂讲台的“高低”,其“且研且教,研教结合”的专业品质深为一线教师喜爱与敬仰,堪为广大教研员学习的榜样。他们勤学善思和“言传身教”,让自己在教研上独树一帜,成果丰硕,帮助很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业务上获得很好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教师在专业上获得成长,真是功莫大焉。此当是教研员工作追求的高境界。

五、 笔要勤

教研员由于自身具有扎实的理论及丰厚的专业素养,经常行走于研究与教学之间,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思维的结晶与智慧的火花时常灵光乍现,如果仅仅靠“嘴”传播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其范围是有限的,受益的只是局部或部分教师。教研员的成果若能在更大范围交流,甚至让全国的同仁分享,带给更多的教师思考和借鉴,岂不是中国教育之幸,教师之幸?

怎样扩大教研员的影响力,让更多的教师受益呢?毋庸置疑,文字能够很好地留存思想,超越时空,让教研员的经验成果传播得很远。当前,资讯发达,网络遍布,信息传播的范围广,速度快。如果教研员能把经验成果化作文字,随着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介,扩大交流范围,就能让遍布于城市乡村的每一所学校中的教师受益,获得思想的启迪,改变自己,改进教学。

这就要求教研员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善于思考,还要勤于笔耕,及时记录零碎的思想,捕捉智慧的火花,积累教育教学素材,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比较,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提炼,形成系统的思考,把一般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放在博客,或向全国的教育教学期刊投稿,在带给更多教师思考借鉴的同时,与广大教师的思维碰撞,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教育教学智慧,产生良性循环及核能裂变效应。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教研员疏于思考研究,很少用笔思考、记录教育教学,更不用说有高质量的经验成果发表在全国性的专业期刊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样的教研员如果在检查教学常规时要求一线教师写好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经验文章,是不是有点可笑?如果有教师让他们指导写教育教学文稿,不知道会不会把教师引入歧途,误导教师,进而毁了教育教学呢?

放眼当前的专家、名师、优秀教研员,谁不是善于思考,勤于笔耕之人?他们著作等身,把丰硕的教研成果化作文字撒播于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或发表于自己的教育博客,供大江南北的教研员和城市乡村的教师阅读、参考、借鉴,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用笔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是一名真正的教研员发挥职能的有效途径,也是教研员成长的奥秘。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员只有勤学善思,拥有丰富深厚的理论素养、过硬的教学功夫,时常亲临教学一线,时常“下下水”上示范课,修炼一双“毒眼”、一张利嘴,同时把自己的教研成果以文字的形式传播开去,才能真正成为教师业务上的导师、成长的推手,进而为新课改保驾护航。

当个好编辑需做到“五要” 第4篇

关键词:电视台,编辑,感情,工作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编辑, 必须要心系党政, 情系群众, 带着感情去工作, 这样, 才能融采编读为一体, 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那么, 作为县级电视台的编辑如何带着感情干编辑呢?

一、要设身处地。

当前, 在新闻界, 一个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写作者的水平差, 而是编辑同志的心情浮躁。诚然, 由于工作性质、岗位、环境、学识、阅历等的不同, 导致写作者的感悟、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县级电视台, 一些新闻工作者往往来自基层, 工作全靠经验, 缺乏全面系统的新闻写作知识,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因此, 无论是对文字的把握还是对图像的掌控, 都显得力不从心, 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定位上、导向上的错误。作为一名编辑, 迫切想得到一篇好稿件的心情十分理解, 他们希望所经手的新闻都是无需改动的经典之作, 但是, 这些好的稿件是可遇不可求的。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我们编辑设身处地, 用一双巧手和慧眼予以编辑, 从文字解说、画面选择、稿件编排等方面去芜存精, 既维持作品本意, 又不断升华, 增加电视新闻的可看性。

二、要举一反三。

一名好的编辑不仅要有正确的政治观、导向观, 还要有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精神。当接到一篇新闻时, 编辑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要学会举一反三, 对稿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 认真盘点里面的每一句话, 既要保证立意的新颖, 角度的正确, 还要保证与当前大势合拍, 从中筛选出更具价值的线索。我国的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消防员等新闻素材, 最初都是来自基层电视台, 是编辑在采编的过程中, 用心打磨, 深入采访, 在报道形式和方法上创新立意, 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拉近了观众和新闻事件的距离, 从而才能使这些原汁原味的新闻素材一经报道, 就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观众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充分发挥了电视新闻引导社会风尚的积极舆论导向作用。

三、要充满感情。

县级电视台与群众直接对话, 零距离接触, 因此, 在电视新闻编辑的过程中, 要充满感情。许多编辑长时间受岗位影响, 足不出户, 完全凭着个人的喜好去编排稿件, 可能因为和某些作者熟悉, 知根知底, 就会对其额外的照顾;也可能某些人和自己话不投机, 于是就千方百计打压, 这些都是错误的行为。作为一名编辑, 我们要充满感情地对待这份工作, 一切从有利于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切从有利于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 一切从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高度出发, 对社会充满感情, 对观众充满感情, 对作者充满感情, 这样才不至于使一些好的新闻素材因为自己的好恶而流失。好的新闻编辑应该有自己独到的眼光、丰富的经验和聪明的才智, 要像伯乐一样有识货的眼光, 这样才能给记者的采访写作以具体的引导、提示和帮助, 一些看似平庸的新闻事件才会挖掘出更加精当独到的新闻事实, 才会实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出其不意的效果。

四、要带着责任。

编辑必须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要高度关注基层的消息和民生问题。十八大报告在民生问题上, 多处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论述, 充分体现了我党对于关注民生, 关注农民的伟大情怀和工作方向。因此, 作为县级电视台的编辑, 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 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学习民生问题业务, 正确理解民生问题涵盖的本质问题, 学会思考, 把握精髓, 对媒体负责, 对群众负责, 具有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围绕安居工程、合作医疗、教育投入、粮食直补、救灾救济等工作进行客观报道。真正把那些好的文章编出来, 发出去, 要积极拓展报道空间, 增强民生新闻的高度和深度, 力求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视野更广, 使编辑成为民生问题的监督者与把关者。

五、要善于用脑。

在编稿的过程中, 面对采访水平参差, 稿件质量优劣的状况, 编辑就要善于用脑, 从瑕瑜互见, 沙金掺杂的新闻作品中, 甄别出有价值的新闻, 提炼出新闻内容的精粹, 牢牢抓住观众关注的眼球。在重大新闻事件里根总统遇刺现场, 当时的摄影记者抓到了大量难得的新闻素材, 但是究竟哪一个瞬间画面运载的信息最为丰富呢?记者自己并没有弄明白, 当凯瑟琳老太太审稿时, 立即提炼出“总统遇刺并没有倒下”的思想主题。实践中常有这种情况, 编辑做的标题、修改的导语, 一旦达到“立片言而居要”的境界, 新闻的分量明显加重, 许多好的新闻佳作都离不了编辑发现新闻的眼光和头脑。《羊城晚报》的全国好新闻作品《大寨人不吃大锅饭了》, 整个新闻的主题、历史感, 通过标题一览无余。因此一名优秀的编辑不仅需要具备量体裁衣的本领, 还要善于用脑, 具备画龙点睛, 锦上添花的技巧, 使新闻大为生色。

参考文献

[1]潘堂林:不善发现的编辑不是好编辑;[J]怎样发现新闻;2007年9月1日出版

[2]陈晶:县级电视台如何吸引观众“锁”住频道[J];新闻传播;2011年06期

[3]颜诗苑: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发展[J];青年记者;2011年23期

做到“五要” 第5篇

同志们:

今天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发,参加政府办“不忘初主、牢记使命”主题组织生活会,与大家交交心,谈谈我的感受。

办公室作为党委政府的“前哨后院”,位置重要、地位特殊。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办时提出“五个坚持”的要求;2018年,又对办公室系统提出要全面提高“三服务”工作水平,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的要求。为贯彻总书记的指示精神,适应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办公室系统必须率先垂范,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工作做到“五要五不怕”,即办文办会要精不怕细,就是要办文规范精炼,办会严谨有序,确保不出差错;调查研究要深不怕苦,就是要广泛深入调查,认真分析研判,多出精品力作;信息反馈要准不怕快,就是要广辟信息渠道,反映社情民意,及时全面准确;督促检查要严不怕硬,就是要紧贴中心工作,敢于较真碰硬,保障政令畅通;协调水平要高不怕烦,就是要凝聚各方力量,沟通耐心细致,促进高效运转。

一、坚持办文办会要精不怕细

要精简文件简报,严格控减文件、简报数量和篇幅;要提升会议质效,提倡开短会、开小规模的会,会前要发“安民告示”,切实解决文山会海问题。一是办文规范精炼。每次办文,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走一步想三步”,哪些发党委文件、哪些发政府文件、哪些发办公室文件,用哪一种文种等等。精炼就是要“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多一个字嫌多,少一个字嫌少”。同时,要下大力气精简文件简报,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集中精力谋全局、抓大事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办会严谨有序。要注意会前准备、会中服务和会后收尾三个阶段,使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安排周密、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要强化会议分类管理,所有会议由一个渠道安排,办公室统一把关,确保开好全局性会议,分流召开专题会议,能开视频会议的开视频会议,可以合并召开的要合并召开,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三是确保不出差错。不出差错是办文办会的底线。办文不出差错就要把好每一个待发文件的程序关、行文关、政治关、政策关、法律关、内容关、文字关和格式关,办会不出差错就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精细的过程管理、差错的事先预判。要紧紧抓住每一个细节不放,细小的事反映的是作风,反映的是阅历,反映的是水平。

二、坚持调查研究要深不怕苦

要狠刹“走秀式”调研,贴近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分析、“解剖麻雀”,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更好发挥参谋辅政作用。一是广泛深入调查。写文稿、提供决策参考,不能一味从文字到文字、从材料到材料,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与发展相联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走、多听、多看、多问、多记,尽可能多的了解情况,并且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进一步调研,直面基层、直面百姓,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反映出来。二是认真分析研判。要立足全局,多谋划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前瞻性问题;要立足实际,研究应对复杂局面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要立足服务,及时跟上工作节拍,真正出思想、出对策、出主意、出办法,提高决策参谋水平。三是多出精品力作。好的文章,不仅干部爱读,老百姓愿看,而且能够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搞调查研究,就是既要“跟得紧”,紧贴中心工作;又要“抓得准”,准确把握领导意图和决策思路;更要“用得上”,力争调查研究出成果出精品并指导实践。

三、坚持信息反馈要准不怕快

要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和极强的鉴别力,对重要信息、敏感信息要快速反应、及时收集、加强甄别,力求信息掌握全面,准确客观反映全貌。一是广辟信息渠道。主要是建好一支队伍、一个网络、一批直报点。要抓好信息员队伍建设,保障信息渠道畅通,不断档,不出现盲点。要以“两办”为辐射源,横向延伸到区直各单位各部门,纵向延伸到各街道的信息网络。要在重点单位、重点街道、重点社区建立直报点,提高信息运行速度和质量。二是反映社情民意。要把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性、突出性问题,把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及时如实地反映出来,帮助党委政府全面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有力推动决策更加民主、更加科学。三是及时全面准确。时效性是信息的生命,一定要讲“及时”,确保信息报送“超前”不滞后。特别是对于紧急信息,越早了解情况,越能掌握主动权,要按照“先报事、再报情、续报因、后报果”的程序运作,及时报送。“全面”就是总结经验、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要全面。“准确”就是严把信息关口,坚持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力求客观准确,决不能报送不准确的甚至是虚假的情况。

四、坚持督促检查要严不怕硬

坚持把查实情、促落实作为督查的重点,硬碰硬督、实打实查,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一抓到底、跟紧问效。一是紧贴中心工作。要紧贴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工作部署,既要了解落实情况,又要掌握存在的问题;既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为领导完善决策、指导工作提出宏观性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敢于较真碰硬。不较真碰硬,督查工作就不可能有作为。然而,督查工作最难的也是较真碰硬,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较真碰硬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案的部署,事情只是进行了一半,还有更重要的一半是确保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办公室就要在“更重要的一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好领导的“钦差大臣”,以迎难而上的硬气,“善于碰硬”的硬功夫,“锲而不舍”的硬作风,面对难啃的“硬骨头”、难缠的“挠头事”,勇于担当、敢作敢为,做到事事抓具体,件件有着落。三是保障政令畅通。抓督查既要对“事”又要对“人”,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双管齐下,面对面督查,对行动快、效果好的要总结经验,通报表扬;对落实不力,“雷打不动”的要通报批评,公开曝光,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真正把督查用出权威、用出效益。

五、坚持协调水平要高不怕烦

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对上协调重在接“天线”,准确把握上级决策部署,及时准确传达到位;对中协调重在促合力,科学分解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对下协调重在接“地气”,既准确传达工作要求,又协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凝聚各方力量。办公室在协调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切实把各项方针政策传达好,把各项工作任务安排好,把各个重点环节衔接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工作合力。要超前服务,又不越俎代庖;要为领导排忧,又不帮倒忙;要快捷高效,又不丧失原则,发挥沟通上下的“传感器”、协调左右的“磨合器”、联系基层的“粘合剂”作用,使区域各项工作形成“一盘棋”。二是沟通耐心细致。沟通可分为上行沟通、横向沟通和下行沟通三个层次。无论哪个层次的沟通,都要有耐心,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正确的方式方法,沟通之前,要仔细斟酌;沟通之时,要细心听取意见,准确判断反馈;沟通之后,要“回头看”,查漏补缺。三是促进高效运转。高效运转,关键是要建立起互信、互动的协调机制,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使整个工作处在一种平衡、协作、有序的状态。要坚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缓急,急事急办、小事快办,尽量超前。

同时,要做好档案、保密、机要、后勤保障等几项工作。档案工作要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保密工作要杜绝泄密失密事件发生,机要工作要确保密码绝对安全,后勤服务要提高服务水平,为机关日常运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应做到“五要” 第6篇

一、腿要勤

所谓腿要勤, 指的是教研员要经常走进学校, 走进课堂, 观摩一线教师的课, 诊断教师的教学, 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 商榷教法, 交流观课感受, 给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是教研员角色的应有之义。

令人担忧的是, 有的教研员很少把听课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来做, 甚至根本没有走进一线教师的课堂, 与教师共同探究教育教学。有的教研员上班时间看报纸、喝茶、打毛衣、炒股票, 一学年都不到学校进行调研, 远离了一线教师, 脱离了教学实际。

教研员只有放下架子, 走出办公室, 走进学校, 走进课堂, 观摩教师的教学, 平等真诚地与教师切磋、探讨、交流, 成为一线教师教学业务上的指引者, 才能真正发挥教研员的应有作用。其实, 一线教师非常渴望得到教研员的帮助和指点迷津, 切实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改进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效益。

笔者认识的川南某县教研员每学期都要深入到县内的村小听课, 每学期到基层学校听课近200节。他从县城乘车转车, 有时坐两轮摩托车, 有时踩着泥泞小路, 有时跋涉在崎岖的山路, 县里每所学校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不辞辛劳, 深入基层, 坐在教室里聆听教师的教学, 与广大教师一起探究教学, 成为其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毋庸置疑, 他是一个“接地气”的教研员, 倍受广大一线教师的喜欢与敬仰, 获得了“省优秀教研员”的称号。真正的教研员应该如是。

二、眼要毒

陈钟樑先生曾说, 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毒眼”。他所说的“毒”, 指的是敏锐和深刻, 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学生读不出来的东西。其实, 何止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毒眼”, 教研员何尝不需要一双“毒眼”。此处的“毒眼”是指教研员的眼光独到深刻, 能够一针见血地看出教师课堂的优劣, 教学水平的高低, 只有教研员自己站得高, 才能高屋建瓴地从课程学、学科视野、课程标准等角度诊断教学, 解剖课堂, 讲出教师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道出教师教学为什么好, 好在哪里, 不足在何处, 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帮助教师重构教学, 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这就需要教研员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 精深的学科理论, 正确解读课标的内涵, 深刻领悟课标的精神, 准确把握学科、年段的具体要求, 熟悉相关学科的教材。

笔者多次参加教研活动, 发现有的教研员观课评课时对教学现象或教学环节大多就事论事, 笼统而不具体, 如“教学中小练笔环节设计得很好, 起到一定的练笔作用”, “导入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于好在哪里, 起到了什么作用, 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好在哪里, 讲不出个一二三来, 给不出可行性建议。教研员不能从学科视野和课标的角度来观课评课, 而是泛泛而谈, 隔靴搔痒, 触及不到教学的本质, 致使上课教师不明白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参与者获得的只是一些粗糙的教学现象和零星的思想碎片, 不能升华为经验和理论, 正所谓“以己昏昏, 岂能使人昭昭”。试想, 这样的教研员能给执教者和观课教师带去专业上的提升吗?这个区域内的教学质量会有多大的提高呢?

因此, 教研员要多读书, 尤其是读专业书籍期刊, 不断更新自身知识, 开阔自身眼界, 夯实专业理论, 增强学科素养, 及时了解当前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本学科的热点难点。教研员只有这样不断修炼基本功, 才能让专业思想“高”起来, 学科理念“新”起来, 观课评课议课才会一针见血, 入木三分, 眼光自然就“毒”了。这是每个教研员都需要潜心修炼的看家本领。

三、嘴要利

此处的“嘴要利”, 指教研员口头表达能力要强。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研员是靠“嘴”吃饭的。

教研员行走于学校, 奔走于教师课堂, 活跃于各种教研活动, “指点江山”, 无论其专业思想、学科观点, 或是观课评课、指导帮助他人, 都需要有声语言来表达见解, 传递思想, 传播理念。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笨嘴拙舌”的教研员会把教研工作干好。“口才”对于教研员之重要不言而喻。如北京的吴琳老师就是一个思维敏捷、口吐莲花的教研员。她点评教学深刻独到, 字字珠玑, 颇能给与会者思考启迪;她主持过很多大型的教研活动, 穿插衔接, 妙语连珠, 各个环节衔接得流畅妥贴, 发言令人回味无穷。吴老师深邃的思想、敏捷的思维、流畅的表达, 让教研活动风生水起, 带给与会者的是学术的盛宴, 思想的享受。

诚然, 教研员的口才有天赋的成分, 但更多的是后天勤奋历练的结果。优秀的“口才”源于扎实的专业、深刻的思想、灵敏的思维, 以及对教育教学独到而深刻的理解感悟。没有“思想”, 何来振聋发聩之音;没有“思考”, 哪来妙语连珠发人深省, 给人启迪。磨砺思想的锋芒是教研员日日修炼的功课。这就需要教研员善于学习, 向书本学习, 向专家名师学习, 向身边的同事学习,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勤于思考, 多角度思考, 让头脑永不生锈, 为思想引入源头活水。教研员有了深厚的专业底蕴, 胸中藏有“千山万壑”, 观课评课时讲话就具有含金量, 就能传播思想的精髓、教学的精华, 这是教研员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体现。

四、要“下水”

常言道:教而不研, 则浅;研而不教, 则空。后者指的是教研员不但要善于研究教学, 还要亲临教学一线, 走上讲台, 亲自上课。

如果一个教研员只晓得坐而论道, 高谈阔论, 而不深入教学阵地, 只能是“闭门造车”, 脱离教学实际的研究再多也是“空中楼阁”, 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倘若教研员不亲自深入课堂去看看教材, 了解学生, 就不可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不知道一线教师面临的难题和困惑, 又如何引领教师成长、助推区域教育的发展呢?

令人遗憾的是, 当前有不少教研员光说不练, 凭其身份对一线教师指手画脚, 却不敢走上讲台以身示范。这是教研员职能的缺失, 也是教研员的悲哀。我们可以想见, 这样的教研员无论其说得如何头头是道, 天花乱坠, 又有谁会真正信服呢?由于他们没有深入到教学实际中, 缺少教学这一课的切身体验, 所言往往无关痛痒, 难以切中教学关键要旨, 指导时会有失偏颇, 甚至把与会者的思想引入狭隘与歧途。

一个游泳教练如果光说不练, 学员就不可能获得感性的认识。毫不夸张地说, 示范就是最好的指导。游泳如此, 教学亦然。教研员经常“下下水”, 才晓得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适切学生, 才能了解教学策略是否能突破重难点, 才知道行走课堂的深浅, 何处该点拨, 啥时可拓展。教研员躬身课堂实践, 对教学感同身受时, 指导教师才能有的放矢, 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过经过脉”, 提醒教师需要注意的地方, 尽量让教师少走弯路;教研员有切身的教学体验、直观丰富的教学思考, 观课评课的针对性才强, 才可能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 为执教者提出建设性意见, 指明今后教学需要改进努力的方向, 同时带给与会者深度的教学思考, 促进其专业成长。一言以蔽之, 教研员“下水”对教师极具直观的示范指导作用, 胜过千言万语。

当前, 活跃于教学一线的教研员颇多, 如北京的吴正宪老师、湖北的余映潮老师、江苏的于永正老师、江西的王玲湘老师, 他们身居教研员角色, 却经常“下水”, 与一线教师同台上课, 用课例承载自己的研究, 用教学展示自己的思想, 知教学的深浅, 懂讲台的“高低”, 其“且研且教, 研教结合”的专业品质深为一线教师喜爱与敬仰, 堪为广大教研员学习的榜样。他们勤学善思和“言传身教”, 让自己在教研上独树一帜, 成果丰硕, 帮助很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业务上获得很好的发展, 带动了一大批教师在专业上获得成长, 真是功莫大焉。此当是教研员工作追求的高境界。

五、笔要勤

教研员由于自身具有扎实的理论及丰厚的专业素养, 经常行走于研究与教学之间, 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思维的结晶与智慧的火花时常灵光乍现, 如果仅仅靠“嘴”传播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研成果, 其范围是有限的, 受益的只是局部或部分教师。教研员的成果若能在更大范围交流, 甚至让全国的同仁分享, 带给更多的教师思考和借鉴, 岂不是中国教育之幸, 教师之幸?

怎样扩大教研员的影响力, 让更多的教师受益呢?毋庸置疑, 文字能够很好地留存思想, 超越时空, 让教研员的经验成果传播得很远。当前, 资讯发达, 网络遍布, 信息传播的范围广, 速度快。如果教研员能把经验成果化作文字, 随着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介, 扩大交流范围, 就能让遍布于城市乡村的每一所学校中的教师受益, 获得思想的启迪, 改变自己, 改进教学。

这就要求教研员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善于思考, 还要勤于笔耕, 及时记录零碎的思想, 捕捉智慧的火花, 积累教育教学素材, 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比较, 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提炼, 形成系统的思考, 把一般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放在博客, 或向全国的教育教学期刊投稿, 在带给更多教师思考借鉴的同时, 与广大教师的思维碰撞, 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教育教学智慧, 产生良性循环及核能裂变效应。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 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教研员疏于思考研究, 很少用笔思考、记录教育教学, 更不用说有高质量的经验成果发表在全国性的专业期刊上,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样的教研员如果在检查教学常规时要求一线教师写好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经验文章, 是不是有点可笑?如果有教师让他们指导写教育教学文稿, 不知道会不会把教师引入歧途, 误导教师, 进而毁了教育教学呢?

放眼当前的专家、名师、优秀教研员, 谁不是善于思考, 勤于笔耕之人?他们著作等身, 把丰硕的教研成果化作文字撒播于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 或发表于自己的教育博客, 供大江南北的教研员和城市乡村的教师阅读、参考、借鉴, 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用笔思考, 发出自己的声音, 是一名真正的教研员发挥职能的有效途径, 也是教研员成长的奥秘。

做到“五要” 第7篇

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学校实行五天工作制后, 由于每堂课时间的减少和每门课总学时的减少,教师原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就不适用于新课堂教学。对于减时不减量这一矛盾,对数学教师而言,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要做到“五要”,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备课时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同时还应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二、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有一个重点, 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模型、多媒体等教学媒体的灵活应用,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解析几何第二章的“椭圆”第一课,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形台面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 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我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的定义之前,我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 再让两名学生按我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椭圆的严格定义。这样,学生对椭圆的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

三、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其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但教学时教师总会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教学高效。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教师还可以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

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 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

四、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案

尽管教师对每一堂课都作了充分的准备, 但有时也可能遇到一些预料不到的事情,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案。

如,讲授“复数的概念”第二课时,课本上有“两复数不全是实数时,不能比较大小”这一结论,但没有证明,教学计划中也没有证明的要求。在课堂上遇到这个问题时, 有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我写出解答。我因势利导, 向学生介绍了数的大小比较原则,并利用这一原则说明了“i>0”不能成立的原因。然后,我话锋一转,对那位学生说,关于详细的证明的过程,我在课后再跟你详谈。这样,虽然增加了课时的内容,但也保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五、要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

做到“五要” 第8篇

模拟上课时间大约是10~15min,备课时间在30~60min之间。而模拟上课的内容往往是在进入备课室之后才得知,备课时间短、难度大、要求高。因此,要想取得较满意的成绩,就必须做好课前功课,这样才有利于自己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主教材的设计上。在课前准备时期要备好几套准备部分与结束部分的教学设计,另外还要熟悉球类(篮球、足球、排球)、武术、体操、田径(跑、跳、投)等教材内容,并制订相关的教学设计,这样才会在拿到模拟上课的课题时不会手忙脚乱,更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从而能在短时间内结合自身特长优势,打造出新颖的模拟上课稿,更好地展现自己的特长与风采。体育模拟上课必须按体育教师上实践课的着装要求进行,穿合适的运动服与鞋,并带好哨子,以便在模拟课上适时地运用。

二、教学流程要清晰,安全措施不可少

体育模拟上课的时间一般是10~15min,要让评委在较短的时间内明晰教学设计意图,所以教学流程必须清晰。教学时要必须遵循“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规律,要做到由易到难,要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完成教学预设的目标。

体育实践课是在室外进行的,以学习技术动作为主,而教学中的安全措施更不可少。虽然体育模拟上课时间较短,任务较紧,但在进行模拟上课时,安全措施必须阐述,呈现要适时,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是在安全有序中进行。

三、语言表达要精练,鼓励评价不可少

体育模拟上课是在无生状态下进行的,教师是在唱“独角戏”,是以语言表达为主。因此,在备课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模拟上课的语言进行精心设计与组织,用语言表述出来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平时就要做到精讲多练,由于模拟上课省略了学生的练习环节,除了示范之外,就是教师的教态与语言的展示,更要精讲。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精炼、简洁,要亲切、清晰且富有激情,要注意缓急轻重的把握,注意抑扬顿挫,减少口头禅,多运用体育专业术语,避免废话、空话的出现。但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是不能少的,鼓励性语言更不可少。评价要及时、有效,要做到适时、合理地进行表述。

四、动作示范要标准,错误纠正不可少

体育模拟上课应体现体育学科的专业性,评委可通过教师标准的示范动作了解到执教者的专业水平,更能看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所以,教师在示范时应以完整示范为主,分解示范为辅,还可根据学生的练习队形采用多角度的示范,如,正面、镜面、侧面、背面等。

五、师生互动要灵活,有效互动不可少

师生互动是所有学科教学中所必备的,也是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机智所在。由于体育模拟上课是在无生情况下进行的,把握好师生互动环节,是决定模拟上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所在。可采用以下方式:1.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模仿学生的语气进行问答,然后进行提炼与评价;2.对于涉及到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可在提问之后稍作停顿,用“刚才某同学回答得很好,……”这样的说法来引出学生的回答。

上一篇:电子规划论文下一篇:非线性超声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