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十八大精神

2024-06-10

贯彻十八大精神(精选12篇)

贯彻十八大精神 第1篇

学习领会好十八大精神实质, 代表一种境界、一种水平。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能够保持协调一致, 非常不简单, 实现全面统筹、和谐发展, 能达到这个理念, 在世界上是非常伟大的。作为时风集团的领导干部, 都应该了解、学习胡总书记对过去十年工作的全面总结, 国家建设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 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

十八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通过学习、认识、理解胡总书记的报告, 感受到国家事业发展的理念前后相连。十八大是继往开来的一个时期, 不改旗、不易帜, 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团结、继往开来的党, 带领中华民族13亿人民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了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也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板, 我们坚信, 中国共产党始终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要继往开来, 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总书记的报告给我们描绘了更远的蓝图, 十八大以后, 我们将在一个新的台阶上, 进行新的长征。

十八大带领中国走进新时代。继往开来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 新的时代开始了, 只有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 依靠实实在在的发展实践, 才是真正地拥护中央、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社会上、企业内的要求更高了, 实体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要想实体经济发展好, 就必须解决用工成本提高等新矛盾、新问题, 要看到社会上、企业内的高标准、新要求, 依靠机制创新、体制创新、产品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 去面对新一轮的竞争。今年时风集团总部搬迁, 迈出了时风集团机制改革、管理改革的关键一步, 半年多的实践证明, 各领域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 企业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改革成效显著, 车间内装备升级, 管理系统也要把这种氛围再完善、再提升, 学习总书记的报告, 实质上也是一种再加压, 要想发展得更好, 就得靠全体员工的共同推动, 领导干部责任更重。

贯彻十八大精神 第2篇

党的十八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我们党过去五年和十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对党和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国未来发展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战略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学习十八大报告,我有五点深刻的感受:

第一十八大报告是总结经验、鼓舞人心的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们党过去五年和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鲜活经验。十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党和国家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战胜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特别是在世界经济集体滑坡、各国政治剧烈变动的时代大潮中,我们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能够坚守航线,而且凭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的制度优势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不断取得让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成绩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第二十八大报告是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的报告。报告明确提出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可以看到报告自始至终、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光芒,特别是对今后的工作部署中,两个“五位一体”的总体部署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都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全党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第三十八大报告是制定蓝图、引领未来的报告。十八大报告的题目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也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祖国统一、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9个方面,对未来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两个“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其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等都是第一次提出两个“五位一体”也构成了党和国家战略的新布局;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新的治国理念和领导智慧;也为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发展指明了道路引领了方向。

第四十八大报告是解放思想、推进改革的报告。解放思想是我党事业成功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得益于不断解放思想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继续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作为下一步发展的总基调突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要求“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在经济领域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政治领域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通过完善基层民主、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一系列方式;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要求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等等。可以看到我们党改革的决心非常坚定、改革的思路非常明确,而且比以往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注重解决事关改革开放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也让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党始终保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改革开放的各项制度一定会更加协调、更加系统、更加成熟改革发展的道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

第五 十八大报告是凝聚力量、增强信心的报告。报告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坦荡和中华民族的自信。报告在总结成果和经验基础上毫不回避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最后一部分专门强调党的建设问题胡锦涛同志措辞非常严厉,警告句句中肯,掷地有声反腐败的态度非常坚决,展现了共产党人敢于面对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胆识和魄力;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信心和能力。

总的来讲党的十八大报告集政治智慧和科学精神为一身融全党意志和人民意愿为一体。高屋建瓴立意高远,主题突出、内涵丰富,是指导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十八大心得体会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就要在北京隆重召开,90多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掌舵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繁荣昌盛富强的新中国。

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政党是大有希望的政党,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民族是大有前途的民族。经验给人启示,历史昭示未来。在我看来,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时刻进步的党。从党的一届届代表大会上,我们的党时刻在提高自己的认识、时刻在探索中国前进的道路、时刻在改正和改变自己,时刻保持自己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即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生价值分为两种,即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即是索取,而社会价值则是贡献。我们知道这两种价值对人生有重大的影响力,然而社会价值才能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我渴望实现我的社会价值,我希望我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然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我需要一个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党来领导我,给我指引前进的方向,而这个政党,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因此,我真诚地请求党组织能够经过多方面的考察,批准我申请入党的这一请求。

当然,我也认识到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党员打着党的旗号干一些危害人民的行为,然而这些腐败行为却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信心。虽然我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我会尽全力为党的事业奋斗,力从自身做起,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既然中国共产党是如此之神圣,那么如果要成为中国共产党就必须要有优良的素质,因此我必须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能具有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的素质。在思想上我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充实自己,并与同学和睦相处,乐于助人,平易近人。在学习上,我要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又专又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贡献。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做到以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为重,在处理问题时做到大公无私,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使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就是使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这一目标的确立,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的新课题和新要求,根据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变化,肩负的历史任务的变化,探索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和永葆先进性规律的自觉的、创造性的行动。

党的先进性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这是由党所面临的时代任务所决定的。在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在中国化进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系统理论和实践;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时期,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和实践,提出诸如党的领导体制改革、执政党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等许多宝贵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创造性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和实践发展到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过程,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一时代问题,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和实践、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飞跃。

东风浩荡展征旗,跨越赶超正当时。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奋发有为,燃烧激情,提升精神区位,构筑精神高地,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优异成绩,形成推动随州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强大合力,以卓越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大学生十八大精神学习的感想体会

2012年11月0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我们公共管理学院学生第七党支部也顺应党的号召于2012年11月14日和11月27日分别召开党员和积极分子十八大视频学习交流会和支部党员学习十八大心得交流会。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和学习不仅使得我对党十八召开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从中学到了很多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所需要的一种精神,一种素质。

我们党的十八大的内容很多,从国家建设大事到民生小事,无不涉及,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往更好方向发展的各种决定和信心。在这两次的十八大学习交流会中,真的感觉获益匪浅。我个人感悟比较多是胡.锦.涛主席的讲话,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我们要时刻关注党情,国情和民情;二是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三是要有团结精神。

一、时刻关注党情、国情和民情的需要。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思想观念都存在着这样的误区,都认为国家和党都是领导团体的,与我们无关。在这里我想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虽然我们不是国家领导人,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用关注有关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大事,因为这些都与我们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作为一名国家领导人还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发展都是必要的。正如我昨天在我们通表大会上所说,支部不是我们支委的,而是大家的,是大家所在的一个大集体。换个角度说,国家也不是国家领导人的,是我们全国人民所共有的一个大家庭。党也不是书记们,而是我们所有共产党员所在的一个共荣而伟大的组织。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祖国未来的希望,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党组织未来的希望,我们都应该去关注党和国家的发展。

再说民情,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民情?民,在我个人理解代表的是人民大众。而作为人民大众一份子的我们如果连民情都不关注,我们还何谈关注国家和党的发展?要关注国家和党的发展,就先从关注我们身边的实际情况做起,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踏实的往前走,才能为我们国家和党未来的发展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二、时刻树立起求真务实的精神。在我们观看十八大学习视频的过程中,我那么深刻的记得,胡.锦.涛主席说,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最鲜明实质。求真务实,在我个人的理解里面,它包含了两个主要内容。一是真,二是实。真,代表的不仅仅是说真理,或自然界的规律,它在我们为人处世中更多的实际意义是诚。所谓诚,就是诚恳,真诚。诚恳的对待别人,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真诚的面对外界的实际情况。所谓实,就是踏实。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欲速则不达亦为此理。综上所诉,求真务实就是指诚实的面对我们这个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情况,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踏踏实实的去做好每一件事,不浮夸,不做作。

求真务实,不仅仅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过程的需要,更是我们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所应追求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实质。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时刻牢记着求真务实这一精神,并在实际生活总渐渐的把它变成自己的原则,个人的一种优秀品质。

三、时刻有着一颗团结的心。我们胡.锦.涛主席说,团结很重要,凝聚力很重要。团结,凝聚力,不仅是国家建设所需要,它小到我们四五个人的学习小组都需要,没有团结的精神,没有强的凝聚力,任何一个组织都不成组织。党支部的建设更是需要这样的精神实质,只有团结,只有凝聚大家的力量才能把我们支部建设好。也只有团结,聚集强的力量,党和国家的建设才能越来越好,人民生活才能越来越好。

贯彻十八大精神 第3篇

回首才挥别的一年,最令我们欣喜的,当然是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十八大鲜明地指引我们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中国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要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它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展示出光明美好的未来。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章,确定为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它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像为中国这艘航船设置了新的北斗导航,意义深远。十八大拟定了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国民经济总量翻一番的同时,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也将翻一番,标志着中国国强民富的小康世、升平世即将到来,中国人民将梦圆千年的期盼。十八大实现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平稳的权力交接,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新的领导集体,无论政德、政绩、政声,口碑皆在,值得人民信赖,有他们掌舵,中国这艘航船,能乘风破浪,攻坚克难,驶向更美好的明天。这是人民之福,社会之福,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十八大这个时间节点,将曾经的辉煌留给了历史,也将无限的希望带给了未来。作为一个时代的坐标,将成为中华民族的永恒记忆。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对我们而言,应回归到教育的话题。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文化和教育,如一对孪生姐妹,建设文化强国,也必须建设教育强国。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在亮相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承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其实,早在几年前胡锦涛同志就讲过:“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从教者,责无旁贷,应率先思谋怎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承担这个历史责任,首先应明确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怎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学有所教”、有学可上的量的目标,更是“教有所成”、学有所获的质的目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原来的老少边穷地区,还相对落后;从教育资源来看,优质的资源比例还不大,分配还很不平衡,离“人民满意”的目标尚有相当的距离。

“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宏观上看,应让我们的教育适应和满足国家以“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实现现代化的人才诉求和人才储备。要培养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让“教育强国战略”得以实现,变人口大国为有巨大人才资源优势的“人才强国”。从教育本身来说,应该是公平、公正的,让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是能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感到上学是愉悦的,而不是痛苦的、压抑的、不堪重负的。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来看,是能让自己的孩子经受教育后,得以健康地成长、发展,将来有更好的工作,更幸福的生活,能改变孩子以至家庭的命运。这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那么,究竟应怎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首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教育改革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名之为“科学”的,其要旨在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这就揭示了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促成学生能动地发展和成长。学生的发展则须是全面的、和谐的、可持续的。所谓全面,是德、智、体、美、劳诸育的全面,我们培育的人才,不能是残次的,甚至是废毒的。所谓和谐的,是我们的教育要秉承成才和成人的和谐双优,让受教育者实现灵与肉、心与身的健康和谐。教育内容上要人文和科学兼善,同时得到两种精神的哺育。至于可持续地发展,作为生物体之一的人类离不开生物生存圈,所以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作为社会的人类同样也离不开社会生存圈,可持续发展,大概自身的创造力是首要的,我们很难设想人类社会如果丧失了创造力,将何以自存,何以延续,所以,我们的教育应将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培育他们的创造精神放在显著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要伴随教改全过程,对它的探索将历久而弥新。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自觉给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十八大报告中概括了三个层面、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这个价值观,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凝聚起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有崇高价值观的灵魂。在此,我们应重温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的告诫:“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育缺失这个灵魂。评价教育不能只看分数、文凭、升学率,应看学生的价值观的建树。我们应该深刻反思:在教育的导向上是否存在偏颇与失误?必须痛下决心,纠偏救弊。今后,我们应该明确,“有理想”,即是有这个价值观的理想,而不是什么虚玄的空想、幻想。我们要下最大功夫,使受教育者牢固树立这个理想,并利用教育自身的优势,自觉给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才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让我们的教育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让我们的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说到底,教育活动只是人类自身求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有效手段。人不能离开社会生存圈而独立存在,只能立足社会实际去思考人生并立身处世。人如鱼,社会则是水,鱼不可能离开水。只有我们将教育与社会实际、发展趋势紧密相连,才有源头活水,才能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只有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才能触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充分调动起他们的主体性,形成真正的有效教学。所以,找准教育与社会实际的契合点、教学与学生人生的契合点,是教育改革必须遵循的准则。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不断造就优质的教育资源。就现阶段来说,应该把进行了十一年的以实施新课程为载体的教育改革,推向前进、推向深入。新课程的实施,是基础教育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改革,它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教育面貌。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获得了质的提升,并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在探索中前行,在总结中积累,在反思中升华,也获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创新的范式。实践证明,新课程的实施,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载体,是造就优质教育资源的内在动力。气可鼓而不可泄,我们应满怀信心地继续将改革向前推进。现在的关键是,我们不能止步于理念和思想的提升,更应将新的理论付诸实践,指导实践;不能满足于照搬、套用他人的经验和范式,应该将其化为自己的血肉,有自己的创新。将自己的教学和自己学校的教育,提升为优质资源。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完善真理。而人类只能趋近真理,不能穷尽真理,真理对谁都公平地留下了完善它的空间。改革尚待深入,实践永无穷期,同仁尚需努力!

贯彻十八大精神 第4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对照这个奋斗目标, 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在这个克难攻坚的工程中容不得半点虚的、半点敷衍。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办系统就要带头以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大力改进文风会风, 彻彻底底地改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积习, 做到会议力求越来越精、讲话力求越来越简、排场力求越来越小、规格力求越来越低, 使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工作破解难题上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在人们群众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一、要敢当改进文风会风的“领跑者”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是再三强调要改进作风, 深入实际, 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 但是, 情况似乎未得到根本改变, 挖“文山”填“会海”往往停留在了口头上、文件上、会议中, 没有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解决实际问题。事实证明, 不良的文风会风不仅影响机关的工作效率、提高行政成本, 而且助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由于会议过多、领导同志出席事务性活动过多、各类文件简报过多, 不仅造成行政成本上升, 还不利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集中精力抓工作办实事。

县委办公室作为“司令部”和“参谋部”, 肩负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职能, 在改进文风会风问题上, 要充分发挥主旋律作用, 要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有明确改进方向和行动, 消除其他单位和基层的疑虑, 统一思想认识, 统一工作基调, 引领和带动全县各级各部门改进文风会风。

一是要准确领会中央、自治区和玉林市的精神改进文风会风, 把握实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掷地有声地指出:“从领导机关做起, 大力整治文风会风, 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 力戒空话套话。”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文风问题, 力倡实干。党的历史经验证明, 文风不正, 危害极大。不良文风蔓延开来, 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 也降低党的威信, 导致干部脱离群众, 群众疏远干部, 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党委办公室要带头做起, 改进文风会风。改进文风会风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帮助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 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下基层, 听民声、知民情、察民苦, 主动接触群众、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

二是要结合“文山会海”的实际情况狠下力气整改, 务求实效。目前, 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 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长、空、假的表现十分突出。特别是我们某些乡镇的一些做法就更加令人痛心, 对于上级来文是照抄照转, 对于上报的材料拼凑成文。这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做法如何能够把上级的决策部署贯彻到实处呢?更不用说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空话连篇的会风文风更是让干部群众无不厌烦, 听不下去, 更不用说领会。党委办公室要带头做起, 倡导实干兴邦精神, 力戒空谈, 扎扎实实改进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发精文, 提倡短、实、新的文风。开会讲出真话、讲出实话、讲出群众喜闻乐听的话、讲出群众想要说的心里话。写文章发文件要有针对性, 提纲挈领, 言简意赅, 写出水准、写出特点, 讲求实效。工作中要做到勤于思考, 有的放矢, 抓住主要矛盾, 坚持高标准、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杜绝以文件应付文件、以会议敷衍会议的做法。同时, 党委办公室还要坚持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 为领导提供高质量的更加有参考价值的参谋意见、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以此摆脱文山会海的束缚, 进而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要善当改进文风会风的“探索者”

作为安排统筹会议的部门, 我们党办系统必须在改进文风会风上动脑筋、想办法, 指导全县各级各部门改进文风会风。要在会议安排上出实招、见实效。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是, 同一主题的会议特别是中央、自治区召开的视频会议, 我们往往会另外召开会议传达学习, 造成了行政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浪费。

要建立健全会议审批制度, 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的办法。控制会议规格、数量、规模、会期、经费, 可开可不开的不开, 能合并的合并开, 能开小会的不开大会, 能开短会的不开长会, 能减少的议程尽量减少, 并尽可能利用现代通信和技术手段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在规定允许的情况下, 把会议一步直接开到基层, 避免层层开会。一般性会议只安排一篇主旨讲话。提高会议效率, 限制讲“空话”“虚话”的时间。

要在文件起草上出实招、见实效。党办系统要不断精简文件、提高质量。控制文件规格、发文数量和范围。凡能通过电话、传真、专网解决问题的不要印发文件, 在严格安全保密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减少纸质公文数量, 提高公文处理时效。压缩文件篇幅, 提高文件质量, 起草文件和讲话稿要注重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突出主题, 不搞“穿靴戴帽”, 力戒空话套话, 尽量减少关于重要性或意义的一般性论述。

三、要勇当改进文风会风的“监督者”

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动地税发展 第5篇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于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加强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体现了党心所向、民心所向,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税系统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切实抓好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使十八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广大地税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上来,切实提高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众所周知,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它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税收这一概念遍及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税收,人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离不开税制,社会的和谐有序同样离不开税收。在改革开放形势良好的今天,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感染下的今天,地税局应将十八大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做十八大精神的领悟者,做十八大要求的先行者,做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带领者。

现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中,党的十八大对税收工作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新要求:一是充分发挥组织收入的基本职能,依法治税,创新征管,为国聚财,促进发展;二是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创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职能,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三是充分发挥调控职能,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调控经济增长,调节收入分配,调整利益格局;四是统筹兼顾,税收工作要按照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放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积极服务好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福利拓展、公平正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等。

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地税系统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主动把握实践要求,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工作全局,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着力点。具体到地税工作实践当中,我们将做到“五个争当”。

一、科学定位,履职尽责,争当服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先锋。

始终坚持“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地税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自觉地把定好位作为做好地税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自觉把地税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实践,主动围绕大局、站位大局、服务大局,履职尽责、务实创新。要注重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职能,严格依法组织收入,不断提升收入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要注重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于服务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税收作用直接、运用灵活、定点调控的优势,支持发展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服务,阳光办税,争当服务纳税人的典范。党的十八大对建设服务型政党提出了明确要求,地税部门作为窗口单位,要先试先行,创新服务理念,力做服务纳税人的贴心人。要强化服务意识,始终牢记“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服务宗旨,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文明执法,让纳税人放心、称心、省心、顺心、舒心;要优化服务环境,规范基层建设和办税服务厅建设,做到标识统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努力为纳税人提供舒心的办税环境;要丰富服务载体,利用科技手段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效能,完善12366热线管理制度,加强税务网站建设,拓展办税方式,强化网上互动,办好“在线答疑”栏目,深化文明办税公开,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税法透明度;要创新服务内容,开展三亮三比三评,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主动接受纳税人监督,使纳税服务窗口更亮,服务更优,要创新税法宣传手段,提高纳税人的参与性。

三、依法治税,规范执法,争当优化环境的表率。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税收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税收工作的灵魂。税务部门要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维护好广大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税收征纳关系,促进和谐社会、法治社会建设。首先,要公开、公正、公正规范执法。在税收执法中确保纳税人合法权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收人情税、关系税;严格按照法律实体和程序要求规范执法,充分体现地税队伍的高素质、好形象。其次,要严格把握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和尺度,始终坚持做到在规范执法中优化服务,在优化服务中规范执法,不顾此失彼,使二者相悖。第三,要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积极整顿规范税收秩序,加大涉税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增加不法纳税人税收违法成本,保护守法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和依法纳税的积极性,为纳税人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充分体现税法的权威性、公正性。

四、主动融入,敢于担当,争当富民惠民的楷模。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服务民生,还富于民。作为税收部门,就要努力践行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一理念,全面落实好税收政策,持续深化企业服务活动,同时要关注民生,主动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严格落实国家促进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福利企业、技术创新等各项税收优惠扶持政策,不因收入形势的好坏影响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确保纳税人合法权益,凡是能让纳税人享受的优惠政策一定让纳税人及早、完全的享受。坚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关注民生发展,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展示地税机关改善民生、服务社会的积极态度和奉献精神。

五、以人为本,改进作风,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的榜样。党的十八大把作风建设提高了事关党的命运的高度,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十八大之后,党中央下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要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进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能。围绕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地税系统将进一步通过干部素质提高弘扬好作风,通过领导示范带动好作风,通过完善制度、科学管理形成好作风,通过监督制约、赏罚分明保障好作风,切实培养以公道正派、忠诚敬业、和睦共事、坦诚守信、清廉自守、勤俭节约为主要内容的地税良好风气,形成团结好、是非少、风清气正、一心一意干工作的良好氛围,为地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着重抓好班子建设,积极开展学习型、团结型、创新型、务实型、清廉型为主要内容的“五型班子”建设,不断加大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素质的培养、能力的锤炼,提升各级班子的凝聚力、引领力和整体合力。持续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注重先进文化引领,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和道德操守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队伍的集体荣誉感,激发队伍活力,强化执行力。不断优化政风行风。深化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税务人员岗位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保持队伍清正廉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内控机制建设,坚持将廉政制度建设覆盖税收征管、税务稽查、行政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税务干部队伍,实现治税与治队同步推进。

贯彻十八大精神 第6篇

一、围绕一个中心强化政治核心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要始终围绕促进企业科学发展这个中心,从企业内部需求出发,不断强化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站在新的历史视角,进一步认清坚持和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政治核心”的定位。要把企业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巩固党组织在企业的“政治核心”地位。必须坚持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积极参与支持行政领导实行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如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及时通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交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坚持重大问题决策前的党内通报制度,发动党员积极参与重大问题讨论等,实现企业决策权力的规范化、制度化。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建队伍、选干部、聚人才,严把选人用人大关。企业党组织要始终把“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营”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活动。凡是关系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都要列入各级党组织参与的内容,使各级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引导,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二、建好两支队伍夯实党建基础

企业党务工作队伍和党员队伍,是企业党建的基础。基础夯实了,底子打牢了,企业党建工作就容易多了。

首先要抓好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企业政工干部和基层党支部成员是党务工作直接组织者,是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对党建工作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对企业党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使他们成为既精通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又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高复合型人才。

其次要抓好企业党员队伍建设。党员作为企业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展党建活动的重要载体。要针对企业改革中部分党员分流和青年员工对党认识不足的问题,企业要重视党员的发展培育,要制订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思想先进、业绩突出的青年员工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政治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激励他们,为党员队伍建设培养后备力量;要以人为本,搭建活动平台,发扬党员作为企业主人翁的自豪感,激励全体党员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思想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党员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党员队伍中的优秀分子,要进行重点培养,不仅使他们在经济舞台唱主角,而且也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做到三个结合增强党建活力

企业党建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坚持做到“三个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增强党建的活力。

一是做到党建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企业党建工作要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把为企业完成中心任务提供动力和保证作为首要任务。在企业机关和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中,广泛开展“党员先锋模范岗”、“党员责任区”和“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等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企业党组织要与各基层党组织逐级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完善党建和中心任务同步规划部署、同步组织实施、同步检查指导、同步总结考核的工作机制,保证企业经济建设和党建工作同步推进。

二是做到党员教育管理和经常性的政治思想工作相结合。要坚持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制定一系列党建管理标准,建立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保证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标准化。与时俱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党员队伍反腐倡廉教育、时事教育,丰富党员活动、党课教育的内容,让广大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做到警钟长鸣,增强党员党性观念。

三是做到党建工作和企业群团工作相结合。企业要发挥群团组织桥梁作用,“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发动群团组织开展普遍性职业技能培训,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充分调动群团组织协调作用,关爱员工工作和生活,倾听员工诉求,尽量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积极发挥其在群众工作中的矛盾“消化器”、关系“稳定器”作用,努力建设和谐的企业关系。四、建立四种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机制,确保国企党建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

首先建立领导工作机制。要坚持企业党委书记是单位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基层党支部是“直接责任人”的制度,形成企业党委负总责,基层党支部书记带头抓、具体抓的工作责任制。构建有效的党建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建立监督管理机制。要建立企业党建工作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机制,推行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和基层评议机关制度,完善民意反馈制度,不断拓展监督渠道,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能。

第三建立党员教育激励机制。要加强企业党员教育,树立党员教育学习新理念,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激励先进,促进全体党员队伍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和人才的快速成长,通过党建工作,为企业培养和储备优秀后备干部队伍。

第四建立党员服务群众机制。要建立党组织服务党员机制,完善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制度,创新“党组织服务示范点”和“党员服务示范岗”,通过“结对共建”、“党员互助”、“送温暖”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企业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第7篇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一批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 实现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又一次新老交替, 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党的十八大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全面把握, 对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全面把握。

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 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的主题, 深刻领会过去5年和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 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深刻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 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 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 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系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八大精神, 是动员和激励广大师生员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伟大实践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体现到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各方面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迫切需要。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把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 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教育部下发通知, 要求一要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重大意义;二要求真务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三要加强领导, 在教育系统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

贯彻十八大精神 第8篇

党的十八大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明确了目标任务, 对全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令海洋与极地工作者振奋的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发展海洋经济, 保护海洋环境, 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 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 在深刻总结世界主要海洋大国和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基础上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是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大创新, 体现了党中央对海洋工作的高度重视, 说明海洋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中的角色更加重要, 在我国实现和平发展伟大进程中的位置更佳关键,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建设海洋强国”也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必将指引我国的海洋事业不断开拓新局面、取得新突破、获得新成就。

极地科学考察事业是海洋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争取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纵观国际极地领域发展大势, 我国极地考察事业正处在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 总体来讲机遇大于挑战。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 在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亚洲地区像印度、韩国等国家也在加速推进本国极地考察事业的能力建设与发展, 新的考察站、考察破冰船都在加快建设中, 许多极地考察大国纷纷制定和宣布本国的极地发展战略, 并在不断丰富与调整;极地气候与环境变化、极地资源的勘探开发与利用、极地环境保护与监测、极地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极地法律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 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关注的热点问题。伴随我国极地考察能力的不断提升, 加强我国极地战略政策规划研究, 推进极地立法进程, 扩大与增强我国在极地领域的实质性存在, 不断提升极地科学考察研究水平, 建设高素质的极地考察人才队伍, 广泛参与国际极地事务与交流合作, 加强极地科普宣传力度, 都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应在提升我国极地考察硬实力的同时, 不断提升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全民海洋与极地意识等软实力, 立足当前, 谋划长远,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使极地事业发展真正服务于建设海洋强国目标的实现。

贯彻十八大精神 第9篇

一、内蒙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情况

党的十七大以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我区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在统筹协调、促进科学发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一) 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 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7-2011年, 全区生产总值从6423亿元增加到14360亿元, 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总收入从835.5亿元增加到2264.1亿元, 年均增长28.3%。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 农作物总播面积连续五年保持在亿亩以上, 粮食产量从362.2亿斤增加到477.5亿斤。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煤炭产量从3.5亿吨增加到9.8亿吨, 年均增长28.7%, 煤炭国内市场占有率由13.9%提高到28%;发电量由1932亿千瓦小时增加到2970.5亿千瓦小时, 2011年全区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456万千瓦, 占全国的32%, 外送电量1276亿千瓦小时, 稳居全国首位。国家实施的五大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已形成产能1300万吨甲醇当量。

(二) 坚持统筹兼顾,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50.1%提高到55.5%, 城乡结构进一步改善。着力推动自治区西部地区产业布局调整, 制定了《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集中推动沿黄沿线22个重点工业园区、集中区集聚发展。大力支持东部盟市融入东北等周边地区发展, 2011年东部五盟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9%, 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推动盟市间加强协作, 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三) 坚持富民优先, 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大投入, 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 全区各族人民普遍受益。积极扩大就业, 年均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 转移农牧民就业242万人。不断促进居民增收,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378元增加到20408元, 年均实际增长9.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3953元增加到6642元, 年均实际增长10%。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保障范围逐步扩大, 全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到459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1240万人, 比2007年增加113万人。城乡生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逐年提高,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达到人均每月1625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人均每月313元, 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人均每年1879元。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自2007年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101.7万套。加大社会事业投入, 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四)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从1998年开始, 国家相继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重点防护林建设等一批生态重点工程, 到2011年底国家在我区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500多亿元, 治理总规模约4.5亿亩, 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的17.6%提高到20%, 生态整体恶化趋势趋缓、局部地区明显改善。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31吨标准煤下降到1.87吨标准煤。推进煤炭资源整合, 提高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效率, 煤矿单井生产规模由67万吨提高到140万吨, 矿井资源回收率提高到60%以上, 机械化生产水平提升到90%以上。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 规范矿业开发秩序, 为有效节约矿产资源奠定了基础。

(五) 坚持统筹对内对外开放, 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贯彻落实国家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措施, 加强口岸建设, 深化与俄蒙的经贸往来, 外贸进出口总额由77.4亿美元增加到119.4亿美元, 进出境货运量达到6172.8万吨。扩大煤炭等资源性产品进口规模, 2011年进口煤炭2040万吨, 约为2007年的10倍。广泛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内其他省市的经济合作,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2007-2011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累计达到159.2亿美元, 累计引进国内 (区外) 资金11877.3亿元。充分发挥我区横跨三北、毗邻八省的优势, 不断深化区域合作, 与北京、河北等10多个省市的合作迈出重要步伐。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境外投资和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

二、制约科学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在看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成效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我区的经济实力不强, 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具体表现在:

(一) 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

内蒙古经济是在低起点上的高增长, 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 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一是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单一、链条不长, 多数产业处在成长阶段, 产品初级化低端化特征明显, 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能源、冶金、化工三大行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左右, 特别是“一煤独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2011年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4以上, 利润比重超过40%。新兴产业发育不足, 服务业发展滞后,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内蒙古的资源、区位和政策等发展的综合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 区域、城乡发展还不平衡

地区发展差距较大, 呼包鄂三市人口和国土面积分别占全区1/3和1/10左右, 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均占全区一半以上;蒙东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发展差距仍在扩大, 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7:1,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务繁重。

(三) 基础设施条件还不适应发展需要

高等级出区公路、快速铁路专线、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滞后, 货物外运、电力输出能力严重不足。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水资源保障能力不强。农村牧区公路通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四) 民生和社会建设仍然是薄弱环节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社会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

(五) 生态保护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生态恶化趋势虽然趋缓, 但生态状况仍十分脆弱, 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62.5%, 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占36.7%。部分产业能耗水耗和污染排放较高, 环境保护压力增大。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科学发展的步伐,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三、推进科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落实科学发展观, 需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的决策部署, 结合自身实际, 扎扎实实地推进。为此, 提出以下建议:

(一) 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重点是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继续推进资源型产业发展。主要是发挥煤炭资源富集和邻近市场优势, 建设一批大型煤电一体化坑口、路口电站群, 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基地。二是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 逐步使型产业对全区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三是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

(二) 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一是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战略, 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水土保持、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重点工程, 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长效机制, “十二五”时期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争取国家启动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工程和沙漠沙地治理工程。二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 其中化学需氧量累计下降6.7%, 二氧化硫累计下降3.8%, 氨氮累计下降9.7%, 氮氧化物累计下降5.8%,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10%。

(三)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重点建设快速客运通道、煤运通道、出区通道和口岸通道, 以及通勤机场和支线机场。规划“十二五”时期公路总里程达到17万公里, 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 支线以上机场达到16个。二是加快能源输送通道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通往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的电网、煤化工产品和天然气输送管道, 电力外送能力提高到3800万千瓦以上。三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水利枢纽和骨干工程, 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全面实施“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均达到5000万亩。

(四) 努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 建设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二是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着力推动东部盟市与东北三省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对接, 加快融入东北经济区。三是大力推进城镇化, 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四是重点推进京蒙对口帮扶赤峰、乌兰察布市和鄂尔多斯支援兴安盟工作, 加大对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殊困难地区的扶持力度。

(五)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规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二是努力扩大就业规模, 规划每年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三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0万人以上,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3年。

(六) 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贯彻十八大精神 第10篇

一、以文明优质的服务吸引读者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和中介机构, 不仅被视为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 而且是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资源, 面向全体公民免费开放的社会文化、科学教育机构。每一个公民都是图书馆的服务主体。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文明优质服务, 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读者”、“读者第一、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把读者工作置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 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统一、制度上高度体现、工作上高度自觉, 以读者的满意率和回头率作为评价和检验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标准。二是高度重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 采取学习、培训、研讨、工作示范、参观考察、岗位练兵、统一着装、微笑服务等有效措施,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和业务水平, 不断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服务的自觉性、积极性, 创建性地开展服务工作, 擦亮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打造文明优质服务品牌。三是建立健全各种文明优质服务机制, 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文献的布局、服务的举措、设施建设都要突出体现“应用”和“服务”的宗旨。四是大力营造适应读者心理需要、精神追求的良好读书环境和浓厚学习氛围。要从读者的需要出发, 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手段、增加服务内容、改革服务方式, 大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争创最佳的服务效益。

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读者

当今时代, 知识大爆炸,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扑面而来, 特别是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图书馆向公民所提供的服务将远远超出藏书借阅和知识传递的范围, 图书馆正在逐渐成为公民终身学习的阅读中心和文化休闲娱乐中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知识和信息的作用日益凸显, 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的更新和信息的大量获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们需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不断地“充电”、丰富头脑,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图书馆恰恰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学校, 是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 是公民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 是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的有效补充, 是终身学习的理想家园。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术, 获取新信息, 结识新朋友,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等特点进行自主学习, 获得个人心理上、精神上的愉悦。

图书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 比如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征文、国学讲座、市民大讲堂、读者联谊会等, 使自身成为对全省、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教育的基地,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激发人民“热爱家乡, 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 向全社会表明自身的服务宗旨, 倡导读者自觉学习的社会风尚;可以增强公民的图书馆意识, 将更多的公民吸引到图书馆来, 从而认识和了解图书馆, 养成利用图书馆和图书馆藏书资料的良好习惯。公民通过参加、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各种多元化的文化活动, 既可以学习知识, 交流思想、建立友谊, 又可以欣赏艺术, 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提高道德素养, 这对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以文献信息资源开发造福社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作用日益凸显。而数据库建设在现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占据着首要地位, 是连接传统文献信息开发利用与现代信息开发利用的桥梁纽带。一方面, 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印刷型馆藏书报刊、影印资料、文件手稿, 需要进行回溯性数据库开发和文献信息的挖掘整理, 并实现计算机检索, 以满足读者及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数据库建设是收集、加工日益增多的非文献型信息, 开发电子化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因而, 建设独具特色的数据库, 并使之为读者、为社会服务, 是图书馆围绕大局中心、服务经济发展、造福社会的必由之路。特色数据库是根据特色文献资源开发的具有独特内容的数据库, 是反映当地文化传统, 反映图书馆馆藏文献和数据资源特色的信息总汇, 是图书馆在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特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具有特色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库。

总之, 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将图书馆事业做大做强做优, 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 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图书馆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规模、水平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的重要标志。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动图书馆事业繁荣发展, 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 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本文从文明服务、丰富活动、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三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的建设问题, 为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给出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十八大精神,图书馆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宗霞.浅论图书馆功能拓展与转型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 (1) :39-42.

[2]王世伟.基于数据信息的公共图书馆发展分析与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 2013, 57 (5) :5-10.

[3]汪玉奇.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J].企业经济, 2013 (1) :5-9.

[4]刘华.以读者为主导的文献资源建设——美国学术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 (PDA) 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 (5) :89-93.

贯彻十八大精神 第11篇

蒋建国同志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全党全国的头等大事、首要政治任务。对各行业类专业类报刊来说,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各报刊出版单位要深入学习理解,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宣传阐释,力求深入浅出;深入贯彻落实,努力推动工作。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握好正确导向;要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以好作风、好学风、好文风作保证;要从领导班子成员做起,从党员干部抓起,身体力行,做出榜样。 蒋建国同志指出,深入贯彻十八大,必须坚持改革不停步,加快推进行业类专业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发展,力求在四个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是转制,要加快推进转企改制,能转企的要转企,已转企的要改制,条件具备的要推向资本市场;二是转型,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速数字化生产,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三是转营,要加快转变经营方式,扩展受众市场,开展分众服务;四是转战,要加快转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坚持走出去,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

蒋建国同志要求,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发展秩序,必须依法依规强化管理。2013年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强对行业类专业类报刊出版单位的管理力度:一是抓导向,运用行政工作方式,将宣传十八大、开展“走转改”纳入对采编人员的培训内容,纳入对新闻记者的考核内容,纳入群众对报刊的评议内容,纳入对报刊年度核验内容,纳入对报刊综合质量评估内容;二是抓规范,要创新内部管理,规范采编行为和流程,重点解决转让出版权、买卖报号刊号、承包版面、一号多报多刊多版以及记者站违规、滥发记者证等问题;同时,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特别是重点治理虚假新闻、新闻敲诈、有偿新闻、虚假违法有害广告、报刊摊派发行行为等问题;三是抓队伍,要在全员培训、考核基础上,换发新版记者证,严格入口,敞开出口,加强新闻采编队伍建设。

贯彻十八大精神 第12篇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及其发展历程

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实现了党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转折即从“以法治国”理念转变为“依法治国”, 并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国政治的发展目标, 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 这标志着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决心。

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则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者有机统一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坚定的政治方向。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同时提出从制度上以及程序上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

从党的十五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首次提出和确立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经历了十五年的畚斗历程, 正如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 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十五年的依法治国的发展进程彰显了党中央对法治国家建设的高度重视。

二、十八大重申:我国选择依法治国方略的缘由

“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 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2]。

“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的治国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 指依据法律的治理[3]。十八大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现代的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 与“人治”相反, 其基本特征是“法律至上”;现代法治是以尊重和维护权利为基点的, 其基本理念是公平正义, 追求公平是法治的终极发展目标。只有坚持依法治国, 才能建立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才能建立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的法治国家。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 我国选择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缘由如下:

(一)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我国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想保持市场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须保证各市场主体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公平、公正和正义, 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既能体现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又能保证各市场经济主体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和促进市场经济繁荣发展。

(二)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我国目前正处于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 很重要的一环取决于依法治国方略落实的程度和深度。因此, 坚持依法治国,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 依法治国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核心

依法治国既要靠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来规范, 也离不开公民道德规范的自我约束来推动。因为以德治国既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其中依法治国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核心, 以德治国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道德基础。

(四) 依法治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保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政治是其它五个特征的前提, 而民主政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又以法制建设为制度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良好、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必须在观念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弘扬法治精神, 在坚持科学、民主立法的基础上, 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路径, 主要分述如下:

(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是关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依法行政, 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执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 也是依法治国应有之义, 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环节[4]。依法执政的提出, 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完善与发展。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党执政方面的具体体现。执政党是否依法执政, 直接影响着国家权力是否依法行使, 影响着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声誉和形象。我们党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高低,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成效;反之, 依法治国贯彻得如何, 也是对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检验。因此,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是关键。

(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应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探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艰辛努力和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的心血和智慧[5]。曾经有人讲过: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 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社会实践永无止境, 立法工作也要不断推进。正因为如此,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需要庞大的、科学的、民主的法律规范的供给。为了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提升立法水平, 首先应不断优化立法机关组成人员结构;其次应严格遵守立法程序, 提高立法程序正当化水平;再者, 应构建立法成本和效益评估前置程序;最后, 完善立法听证及重大立法全民公决制度。《形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法》两大程序法的修订更加注重人权保障, 同时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里程碑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完善、科学的法律体系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法制保障。

(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应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如果无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权力很有可能被滥用。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应不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其举措如下:

1.建立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

要想在不同权力主体之间形成法定的相互制约机制, 就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对各权力主体作出合理的分工, 在合理分工基础上加强各权力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 以避免滋生腐败现象。

2.健全和完善以人大监督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在坚持将人大选举和监督职能落到实处的基础上, 发扬党内监督;同时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的监督作用。此外, 各权力主体还要接受新闻舆论监督。党的十六大报告以来, 新闻舆论监督被引入了对权力的监督范畴, 其也成为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表现。

3.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 应充分发挥其对权力机关的权力运行的监督职能, 以最大限度地惩治和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实践证明, 只有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才能实现国富民强,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才能凝聚力量, 攻坚克难,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畚斗。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畚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25.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3]李宇岚.建设法治社会与“以人为本”的密切联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J].2012 (09) .

[4]白钢, 潘迎春.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政治学研究[J].2010 (01) .

上一篇:疱疹性咽峡炎下一篇:信息共享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