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养殖技术范文

2024-06-29

猪场养殖技术范文(精选12篇)

猪场养殖技术 第1篇

1 猪场消毒责任的落实

猪场场长全面负责猪场的消毒工作,制定消毒计划,消毒方案;各级生产负责人负责实施消毒工作,猪场全体员工参与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2 具体消毒操作流程

(1)猪场各级干部向员工强化消毒液配制量化观念(比如一盆水加儿瓶盖消毒药,一桶水加一次性杯几杯消毒药)及具体操作过程,严禁随意发挥。场长制定消毒药轮换使用计划。

(2)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公共娱乐场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3)大门口消毒门岗:设外来三轮以上车辆消毒设施、摩托车消毒带、人员消毒带,洗手、踏脚消毒设施及冲凉设施。做到每人次冲凉消毒。消毒池每周更换2次消毒液,摩托车、人员消毒带、洗手、踏脚设施每天更换一次消毒液。

(4)出猪台区:接猪台、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

(5)生产区正门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保持有效浓度。

(6)车辆:原则上外来车辆不得进入猪场区内(含生活区),如果要进入需每车消毒,且车上人员(含司机)下车消毒后才能入内。潲水、残次猪车严禁进入猪场区内,外来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

(7)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8)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两侧5m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9)生产区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10)猪舍、猪群带猪消毒: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冬季消毒要控制好温度与湿度,提倡细化喷雾消毒与熏蒸消毒。

(11)猪舍空栏消毒:先清洁干净,待干燥后实施两次消毒,冬天强调一次熏蒸消毒。

(12)人员消毒: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3 常用消毒液配制及使用方法

表1列出常见的消毒液配制及使用方法。

4 常用消毒方法

表2列出常用消毒方法及适用范围。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点经验之谈,猪场消毒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消毒计划,多种消毒药轮换使用,并保留完善的消毒记录(如入场消毒记录、空舍消毒记录、常规消毒记录等),并及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估、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消毒计划。

规模猪场技术托管方案 第2篇

服务公司运行方案(草案)

一、组织架构

养殖托管服务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独立法人。运行初期暂以大区养殖办公室为依托,利用大区现有的管理、生产、兽医、设备等人员组成公司管理层,统筹大区养殖场场长和技术专员的资源开展工作。对外运营暂时挂靠具有养殖服务资质的各省区畜禽公司(营运账务单列)。条件成熟后将成立隶属于大区猪事业线管理的独立法人公司。

二、服务对象

大区各省产业化规划区域内,种母猪规模1000头以上,养殖场设备基本符合正大饲养标准,养殖环境符合正大防疫要求,环保设施能够解决污水处理及排放、合作方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为人诚信正直,无不良记录,具有与正大合作的积极愿望,愿意遵守合作约定。

三、服务和运行方式

(一)服务方式和原则:生产管理技术托管、生产效率指标(和成本)约定、成果共享、风险共担。

1、生产管理技术托管:公司全面负责合作场的引种、配种、分娩、保育育成、种猪淘汰、营养饲喂、免疫防疫等技术工作的管理;协助猪只销售,不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和外部环保及协调事务。(详见:《养殖场技术托管服务协议》下同)

2、指标约定:(PSY、断奶成本、育肥猪成本)公司与合作方约定:(1)在托管期内内,按照6个月一个繁殖周期进行指标考核,在托管服务12月以后,合作场产能达到满产,能繁母猪年断奶仔猪数PSY达到22头(含)以上,或能繁母猪年断奶仔猪数提高2-4头;

(2)托管服务一年后出栏100公斤肥猪成本(可控成本)控制在14元/kg(6.5公斤断奶仔猪成本按300元/头计算)以下,或出栏肥猪成本降低0.5-1元/kg。

3、成果共享:

(1)在托管服务约定时间内,(种猪场根据具体规模每头断奶仔猪收取托管

费15-20元,每出栏1头肥猪收取服务费10-15元);

(2)超过约定指标部分的断奶仔猪数量,合作方按照50-100元/头标准向托管服务公司奖励;

(3)低于约定指标部分的断奶仔猪数量,公司向合作方按照50-100元/头标准给与补偿;

(4)低于约定指标出栏猪成本的部分,公司向合作方收取节约成本金额20%的费用;

(5)高于约定指标出栏猪成本的部分,公司向合作方赔偿超出成本金额20%的费用。

4、生产数据搜集:为保证生产数据真实可靠,托管公司在每个场设内勤岗位,数据按照正大生产管理系统搜集、分析,做为双方核算生产效率和成本的依据。

(二)运行方式:

1、公司开发人员开发合作客户,有合作意向的养殖场提出申请;

2、公司项目组人员到实地考察,考察合作对象的硬件设施、猪群胎龄结构、健康状态、养殖环境、生产效率与成本状况、员工队伍结构及内外部关系等条件能否适应正大管理模式养殖的基本需要;

3、公司对考察结果进行评估,拟定改进措施和技术托管方案(托管合作协议);

4、双方认可评估结果和改进措施,商定托管方案,公司派员到场共同组织落实进场前的各项改进措施;

5、签订托管服务协议,呈报公司上级主管批准,公司派出技术场长和技术专员入住合作场正式开始托管工作;

6、托管合作场参照猪事业新项目养殖场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技术流程规范开展工作;

7、公司定期对托管合作场的合作协议执行状况和生产效率和成本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完善托管服务措施和方案。

四、托管运营的其他事项

1、公司运营费用管理

托管服务公司试运行阶段在挂靠的正大畜禽公司设立资金专用账户,供给合作场使用的种猪、饲料、药品疫苗的合理利润,托管费收入、前期试运行费用及合作风险金在服务公司专用账户列支。

2、派出人员管理

在试运行阶段,公司管理层人员工资费用支出渠道不变,公司统筹派出的合作场技术管理人员档案隶属关系暂时不变,人员由大区养殖办管理,工资费用由合作场支付(或合同约定),其他费用在公司专用账户列支。服务公司法人注册后,派出人员档案工资关系划归托管服务公司。

3、合作场使用的种猪、饲料、药品疫苗由托管服务公司根据集团采购目录和市场规则招标采购后供应给合作场。

4、公司与合作场的运营关系以合同约定。

冬春季节猪场管理技术要点 第3篇

关键词:猪场;管理技术要点;冬春季节

中图分类号:S815;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2-0054-02

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每年 11月初至翌年3月底,气温相对较低,低温对猪群生活和猪场生产影响较大,轻则饲料利用率降低,生长缓慢,重则小猪冻死或传染病流行,因此冬春季节猪场管理尤为重要。

1 因地制宜,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猪的生长发育等热范围是20~23 ℃,最适宜温度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初生仔猪为27~29 ℃,刚出生仔猪局部温度可达到33~35 ℃,断奶仔猪为21~24℃,生长育肥猪15~25 ℃,产仔哺乳母猪为16~18℃。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猪的饲料利用率最高,生长速度最快,抗病能力最强,能实现最佳的“效益和安全”,而实际生产中冬春季节很难达到猪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因此要采取措施提高猪舍环境温度。

标准化猪舍,如“150”型、“500”型等全封闭猪舍,要进行认真检修,堵塞鼠洞和缝隙,一侧山墙的水帘要用塑料薄膜等覆盖,在外界气温低于15 ℃时燃烧烟道加温,适当减少窗户的开启次数,延长风机的排风间隔时间;半敞开式猪圈,可以关闭北边檐墙窗户,采取走廊通风或卷帘开闭进行通风,南边架设大棚弓架,覆盖塑料薄膜,或吊挂卷帘。利用玉米秸杆或草帘等增厚墙体;利用苯板、聚塑板或稻草、茅草等做为保温材料加厚屋顶(檩条上面铺设彩条布或无滴薄膜,其上铺设保温材料,最表层铺设石棉瓦或彩钢瓦等,形成三层结构),无论是密闭式猪舍还是半敞开式猪舍,增厚墙体和屋顶,均有利于保温。针对发酵床养猪场要适当增加垫料厚度,喷洒新鲜菌液,提高床面的发酵温度,加强菌床管理。

此外,针对不同生理阶段的猪,局部环境温度十分重要,如产床要设保温箱,产房修护仔仓,保温箱或护仔仓内铺垫稻草,使用电热板或150~250 w的红外线灯加温;保育仔猪使用红外线灯加温或使用水暖循环保育床等。良好的温度环境可以提高猪的抵抗能力,促使生产性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2 加强预防接种,防控重大疫病

2.1 加强对重大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冬春季节是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发病期,也是猪瘟、伪狂犬、猪流感、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肺炎、大肠杆菌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要认真按照防疫程序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特别是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等。猪瘟:母猪空怀期跟胎次免疫,仔猪20~25日龄首免,55~60日龄二免;猪口蹄疫:仔猪35~42日龄首免,65~75日龄二免;伪狂犬病:1日龄滴鼻,35~40日龄二免;猪口蹄疫、伪狂犬病种猪一年三次全群普免,二者间隔10 d接种,特别是口蹄疫要确保11月底前全群普免一次;传染性胃肠炎视猪场情况而定,特别是冬春季节集中产仔的猪场最好于母猪产前21 d普免,以产生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仔猪。其他疫(菌苗)视猪场的疾病流行情况而定。

2.2 预防呼吸系统综合征的发生

呼吸系统综合征(PRDC)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多病原混合感染形成,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圆环病毒、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等,有时会继发感染猪瘟病毒,是冬春季节最易发生的混合感染性疾病。圈舍通风不良、饲料霉变、天气突变、圈舍卫生条件差、湿度大、粉尘多等原因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呼吸系统综合症的发生给猪的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治疗十分困难,猪场经济损失十分严重。

3 科学饲养管理,增强机体体质

3.1 饲喂营养全面的平衡日粮,注重饲料品质

营养平衡的日粮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猪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保证猪最佳的体质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营养最平衡的日粮是最好的预防疾病的药物。因此要针对种公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空怀母猪、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等不同的生理特点,配制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由于气温较低,冬春季节日粮能量水平可提高5%~10%,可添加1%~3%的脂肪或提高玉米比例,满足能量、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的最佳需求量,要严格按照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混拌均匀。

与此同时,配制日粮时一定要注意原料品质,严禁使用霉烂变质或受霉菌污染严重的饲料原料,以免对机体产生毒害;严格控制原料的含水量,正常含水量在12%~14%之间,含水量过高的原料不予采用,或者要扣除含水量,增加添加用量,确保干物质比例适当。

3.2 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和喂量

特别是育肥猪,在舍温低于15 ℃时,日粮要增加10%左右,最好自由采食;若分餐饲喂,则晚上喂食可稍晚一些,在晚上8:00-10:00饲喂;或日喂3~4次,通过增加喂量和饲喂次数,提高猪体抗寒能力。

3.3 提高饮水温度

饮用冰冷水,需要消耗一定能量。严禁饮用霜冻水或冰水,因此冬春季节饮水管道一定要深埋地下并做好保暖防护,深井水温度一般在20 ℃左右,若能减少输水管道途中的热能损耗,则对猪刺激较小;有条件的猪场可将饮水管道通过暖风炉或靠近烟道适当加热后给猪饮用,则效果更好。

3.4 处理好保温、通风、控湿的关系,搞好“三度一通”

冬春季节养猪要注意保暖,可以适当增大猪群密度,但不能忽视圈舍的通风和湿度,因此要保持圈舍的干燥,减少猪舍的冲洗次数,避免地面积水,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对猪的影响都很大。与此同时更要关注空气质量,空气中的CO2、氨气等有害气体是诱发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围绕猪生长需要合理的密度、适宜的温度、干爽的环境、新鲜的空气等必要条件,处理好“三度一通”。

3.5 搞好清洁卫生和环境消毒

消毒是清除和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手段,猪场消毒要扎扎实实落实好,一是要保证圈舍和生产场区的清洁卫生,粪尿干湿分离,及时清运和堆沤发酵;灭鼠灭蚊,减少媒介动物的危害;二是完善消毒制度,猪场大门口、圈舍门口、工作走道、生活区定期用3%氢氧化钠或1%~2%甲醛溶液喷雾消毒;三是圈舍内若能全进全出,则空栏后用3%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后使用甲醛熏蒸消毒;四是带体消毒可用1:300模范碘(20%碘酸盐溶液)消毒。使用发酵床养猪禁止将消毒液喷洒于床面上。

3.6 定期药物保健

药物保健的目的是及时杀灭或抑制潜伏于猪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提高猪体的抵抗能力,唤醒猪体的生理潜能,使猪群处于疾病的发生临界点以下。药物保健(或称预防性投药)是当下猪场控制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群发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冬春季节易发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可以在日粮中添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泰乐菌素等,如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呼吸系统黄金组方万特肺灵、治嗽静、并克清等。添加药物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①对症下药,组方科学。即根据自家猪场过去常发的病,结合流行病合理选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科学组方,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②混拌均匀,剂量准确,注意疗程。冬天投药一般采取拌料法,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更不能长期在饲料添加药物,一般投药5~7 d,个别慢性病最多延长至10天;③脉冲式给药:前1~2 d使用突击剂量,后几天使用常规剂量;④严格遵循休药期。

小规模猪场养殖技术试验 第4篇

1.1 养猪场

在四川广元苍溪县白桥镇白桥村和陵江镇白观村的杨某和张某养猪场。杨某养猪场的圈舍是2008年8月按照“零排放”养殖技术建设, 共7个圈舍, 总长28 m、宽9 m, 圈栏约220 m2。其中, 通道宽1.2 m, 喂料台宽1.5 m, 料池宽6.3 m、深0.8 m, 一次可饲养育肥猪200头。现存栏生猪78头, 6个月内已出栏44头。张某养猪场共有11个圈舍, 圈舍总长45m、宽7.5 m, 圈栏约285 m2, 其中, 通道宽1.2 m, 喂料台宽1.5 m, 料池宽4.8 m、深0.8 m, 一次可饲养育肥猪250头。现存栏母猪20头, 6个月内已出栏131头。

1.2 发酵床制作

发酵床按提供菌种商家的说明书制作。

1.3 生猪

杨某养猪场二批共计出栏122头肥猪, 第一批44头, 第二批78头。张某养猪场二批共计出栏140头, 第一批40头, 第二批100头。饲养方法同其他养猪场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消耗情况

杨某养猪场, 每天投料两次, 自由采食, 饲料消耗2.0~2.5 kg/每头每天。张某养猪场, 每天投料两次, 自由采食, 饲料消耗2.0~2.5 kg/每头每天。

2.2 猪生长情况

杨某养猪场第一批生猪每天每只平均生长1.24 kg, 第二批生猪每天每只平均生长1.25 kg。张养猪场第一批生猪每天每只生长1.17 kg, 第二批生猪每天每只平均生长1.33 kg。

2.3 用药情况

杨某养猪场, 第一批生猪没用药;第二批生猪中有10头发生过拉稀症状, 用150元左右的药费后全部痊愈。张养猪场, 第一批死亡4只, 用药400余元。第二批生猪发病20头, 死亡5头, 花药费1 000余元。

2.4 用水情况

杨某养猪场平均每头每天用水3.5 kg, 张某养猪场平均每头每天用水3.3 kg。

2.5 效益分析

2.5.1 经济效益。

销售收入:杨某养猪场第一批生猪饲养51 d后出栏, 出栏时每头平均重102 kg, 销售价12.80元/kg, 销售收入57 446.00元。第二批饲养78头, 每头平均重22.5 kg, 截至5月18日测重头平80 kg。预计在6月中旬可全部出栏, 预期销售收入62 400.00元, 共销售收入119 846.00元。张某养殖场第一批于2008年8月3日饲养生猪40头, 每头平均重22.5 kg, 2009年1月5日出栏36头, 每头平均重110 kg, 销售价14.00元/kg, 销售收入55 440.00元。第二批于2008年11月28日饲养生猪100头, 每头平均重20kg, 2009年4月10日出栏95头, 每头平均重107.5 kg, 销售价9.20元/kg, 销售收入93 955.00元。共销售收入149 395.00元。用水效益分析:据实际测算:杨某和张某养殖场, 过去养同样多的猪用水3~3.5 t/d, 一批养下来, 要用水400多t;现在用水3.3~3.5 kg/每头每天, 即杨某养殖场122头猪1 d用水0.43 t;张某养殖场100头猪1 d用水1 t。现在用水量是过去用水量的15%左右。

2.5.2 社会效益。

由于两个养殖场均采用了生猪养殖新技术, 在养殖期内, 除向大气中排放气体外, 没有粪尿及圈舍冲洗物向外界排放, 但是, 一定时间后发酵床的污物对环节影响待评估。

两场实施生猪养殖新技术以来, 为全县提供了试点示范。

3 结果和讨论

3.1 生猪“新”养殖技术是利用锯木、谷壳加生物发酵菌作垫料将生猪粪便直接发酵, 养殖场 (户) 无粪便向外排放。同时, 生猪“零排放”养殖是一种实现动物福利, 保护实现快乐猪生产的模式, 是生猪养殖生产上的技术改革和创新;也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无臭味的新型环保、生态养殖技术。

3.2 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一是每隔5~6 d要将生猪排在垫料一隅的粪便和垫料同时翻到前面, 将前面的垫料翻到后面。二是要保证圈舍四周的排水沟畅通, 不能有雨水渗透到屋内的垫料层。三是尽量减少抗生素药物的使用, 一旦有猪发病要及时转移到隔离舍进行治疗, 痊愈后再转回饲养舍。四是尽量实现自繁自养, 减少引进带有病菌的生猪, 防止垫料污染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五是搞好饲养规划, 尽量做到全进全出, 同时要保证第二批填栏时间与第一批出栏时间不要间隔太长, 尽量不要超过10 d以上, 要保证生物发酵菌的正常生长繁殖。

猪场技术员述职报告 第5篇

自九月十六日来公司到今已经快三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本人从基层做起,不断的提升自己,最大程度的把自己的技能为公司做贡献,同时也在这三个月里感受到什么是大公司的胸怀也体会到:诚信团队专业创新的企业精神,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成为养猪行业的领跑者,现将本人在这三个月的试用期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白班

<1>冲栏考验耐心,精工出细活,每个人都是从冲栏开始的.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急于求成,主管检查冲栏质量不合格,通过重复的冲洗能够完成任务,冲栏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我们的产床后面的拦铁容易掉落,我就想如果母猪卧下的时候压倒小猪了怎么办这的问题向朱场长汇报后,果然是个问题,通过和朱场长的共同探讨寻找到了解决办法, <2>接产母猪在分娩中会出现难产的问题这就要助产了,对于助产我和非常熟练的,助产之后会增加母猪发生子宫炎症的概率,还有一个就是母猪没有下胎衣,这时我们判断它是胎衣没有下还是判断是难产,我们就要用手试探一下,我认为这个很没有必要,我们需要一台便携式B超就能把这问题解决了,但是我们没有.<3>打耳刺和断尾及阉割这都是都很轻松的事.<4>饲养母猪和仔猪及免疫

<5>断奶和转保尽自己最大努力减少猪们的应激反应

<二>夜班

<1>接产和白班基本相同,就是产的猪相对少些.<2>寻栏和处理突发事情停电后及时把各单元的总闸拉下,拉电后及时逐个合上.记得十月份有一次就有一个开着的保温灯落在了漏粪板上,把漏粪板都烧化了幸亏发现的及时处理没有发生事故.还有些母猪夜间发热都需要处理.在以后的岁月了本人还是会虚心学习,充实自己,踏实工作,尽自己的努力为公司为自己创造美好未来.张智会

小规模猪场管理技术要点等 第6篇

1.重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①猪场规模虽小,但应注意猪场的内外环境,猪舍要求通风、向阳、干燥。②猪舍远离居民区,猪舍周围应植树种草。猪场周围种植5~10米宽的落叶防风林,有利于猪群健康。③冬季对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的猪舍除垫稻草外,还要用保温灯、保温箱等设施提高环境温度。夏季对成年猪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淋浴、加大通风等。④降低饲养密度,以0.25平方米/头的密度较适合。⑤粪便不能随处堆放,应及时转移。

2.重视科学①猪场应聘请专职兽医,如果条件限制,可几个猪场共同聘请一名富有经验的兽医,要求兽医每10~15天来场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及早处理。②猪场虽小,但也应注意消毒,任何人进出猪场要穿工作衣并严格消毒。③畜禽的下脚料不能直接喂猪,经蒸煮杀菌后方可用。

3.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许多小规模猪场本身不养公猪,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人工授精,减少疾病传播,这也是降低成本行之有效的办法。

4.合理配制饲料青饲料不宜用得过多。最好请技术顾问根据本场猪的品种和当地饲料条件专门制订饲料配方,不同阶段的猪应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

5.适当提早断奶改以往40~60日龄断奶为28~35日龄断奶,以保证母猪年产崽超过2胎。

6.根据市场规律随机应变①小规模猪场的生猪往往销在当地,应根据当地居民的喜好选择品种,保证肥猪顺利销售。②猪场可根据市场规律及时调整上市猪的体重。当苗猪价格高时,断奶后即可出售;如果猪价行情差,苗猪价格低落,则可养肥猪出售。(江西省畜牧良种场徐卫东邮码:330044)

笼养蛋鸡简易补钙技术

在笼养蛋鸡的饲养过程中,常出现一定数量的软壳蛋和薄壳蛋,在产蛋进入高峰前尤为突出,降低了生产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鸡的钙摄入量没有达到产蛋期的正常需要。实践证明:对笼养鸡实行单独补钙,既简便易行,又能收到预防下软壳及薄壳蛋的显著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钙料选择蛋壳粉最好,贝壳粉,骨粉次之。因为蛋壳粉颗粒大小均匀合适,符合鸡的食性;贝壳粉、骨粉等大小不一,影响啄食效果,其他细粉状钙质饲料均不宜用于补饲。

2.补饲时间在下午至夜间熄灯前均可,但以下午2~4时为最佳。据测定,鸡上午吸收的钙,大部分储存在骨骼中,而下午或晚上吸收的钙,才直接用于当天蛋壳的形成,而且下午2~4时是鸡一天中采食高峰,食欲最旺,吃得最快最多。

3.补饲数量补饲钙料的数量要根据鸡下的软壳及薄壳蛋所占的比例而定。一般以软壳和薄壳蛋基本消失,鸡不愿啄食钙料为合适。若蛋壳不光滑,出现了突起的钙点,则说明补钙太多。通常每100只鸡每次补饲以0.5公斤左右为宜。

猪场母猪发情控制技术 第7篇

1 养好空怀母猪, 促进发情排卵

1.1 短期优饲, 增加排卵数, 提高配种准胎率

母猪在配种前10~14天加料, 增加能量和蛋白饲料, 注意按营养需要供给全价优质饲料。对断奶时比较瘦弱的母猪, 可采取“配种优饲法”, 即在配种前喂高能高蛋白饲料。空怀母猪的短期优饲, 可促进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的哺乳母猪发情排卵, 仔猪断奶时母猪应有7~8成膘, 断奶后6~8 d就能发情配种, 开始下一个繁殖周期。许多试验证明, 对空怀母猪配种前的短期优饲, 有促进发情排卵和容易受胎的良好作用。仔猪断奶的前几天母猪还能分泌相当多的乳汁 (特别是早期断奶的母猪) , 为了防止断奶后母猪患乳房炎, 在断奶前后各3 d要减少配合饲料喂量, 给一些青粗饲料充饥, 使母猪尽快干乳。断奶母猪干乳后, 由于负担减轻, 食欲旺盛, 多供给营养丰富的饲料并保证充分休息, 可使母猪迅速恢复体力。此时日粮的营养水平和给量要和妊娠后期相同, 如能增喂动物性饲料和优质青绿饲料更好, 可促进空怀母猪发情排卵, 为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奠定物质基础。空怀母猪同样需要干燥、清洁、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等环境条件。空怀母猪如果得不到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 将影响发情排卵和配种受胎。

1.2 空怀母猪合群饲养

小群饲养是将4~6头同时断奶的猪放在同一栏内, 可以自由运动, 运动范围较大, 可促使母猪同期发情配种, 便于管理。

2 调控母猪发情方法

为了使母猪同期发情配种, 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 都需要促进母猪提早发情。也有的母猪在仔猪断奶后10天仍然不发情, 除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促进发情排卵外, 也应采取措施控制发情。控制母猪正常发情可采取配种前增加运动、用公猪诱情、合群并圈、改善饲养方法、同期断奶、按摩乳房、注射催情药物催情等方法。

2.1 公猪诱情法

经常用试情公猪去追爬不发情的空怀母猪, 通过公猪分泌的外激素气味和接触刺激, 能通过神经反射作用, 引起母猪脑下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 促使母猪发情排卵。此法简便易行, 是一种有效方法, 另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是播放公猪求偶声录音磁带, 利用条件反射作用连日试情, 作用效果亦很好。

2.2 合群并圈

把不发情的空怀母猪合并到发情母猪的圈内饲养, 通过爬跨等刺激, 促进空怀母猪发情排卵。

2.3 按摩乳房

对不发情的母猪可采用按摩乳房促进发情。每天早晨喂食后, 用手掌进行表层按摩每个乳房10 min左右, 经过几天母猪有了发情征状后, 再每天进行表层和深层按摩乳房各5 min, 配种当天深层按摩约10 min。表层按摩可加强脑垂体前叶机能, 使卵泡成熟, 促进发情。深层按摩是用手指尖端放在乳头周围皮肤上 (不要触到乳头) 作圆周运动, 按摩乳腺层, 依次按摩每个乳房, 主要是加强脑垂体作用, 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 促进排卵。

2.4 加强运动

对不发情母猪进行驱赶, 可促进其新陈代谢, 改善膘情, 接受日光的照射, 呼吸新鲜空气, 促使母猪发情排卵。如能与放牧相结合则效果会更好。

2.5 并窝

把产仔少和泌乳力差的母猪所生的仔猪待吃完初乳后全部寄养给同期产仔的其他母猪哺育, 这样母猪可提前回乳, 提早发情配种。

2.6 利用激素催情

目前, 我国商品猪的生产一般采用引进品种杂交的二元母猪做母本, 但这些外来品种和我国地方品种相比, 存在发情表现不明显的问题, 所以容易错过配种期, 影响受胎率, 甚至一些后备猪超过10月龄仍不能发情, 经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的也有相当高的比例。采用激素诱情定时配种技术, 可以简化对母猪的发情观察, 在激素处理后的某一时间对母猪进行统一配种, 从而减轻了配种员的工作强度, 提高了配种受胎率。

2.6.1 不发情的后备母猪的诱导发情, 使未进入初情期的青年母猪的发情同期化

采用促性腺激素+PGF2α法, 每4~6头青年母猪为一群进行群养, 根据经验预测青年母猪初次发情的时间, 在青年母猪初次发情前20~40 d, 每头母猪一次注射200 IU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和400 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e CG) 或PG600。一般在注射3~6 d后母猪表现发情, 但发情时间差异较大。如果从注射当天开始, 每天让青年母猪与试情公猪直接接触, 可增强激素的效果。在禁闭栏内饲养的青年母猪同期发情处理效果不及群养母猪。第1次激素处理尽管能使绝大多数青年母猪在一定时间内发情, 即使不表现发情, 一般也会有排卵和黄体形成, 但发情时间可相差3~4 d。要提高第2个发情期的同期发情率, 应在第1次注射促性腺激素后18 d注射PGF2α及其类似物, 如注射氯前列烯醇200~300μg。因为此时大多数母猪已经进入发情周期12 d以上, 这时前列腺素对黄体有溶解作用。通常在注射PGF2α及其类似物后3 d母猪表现发情, 而且发情时间趋于一致。如果母猪此时体重已达到配种体重, 就可以安排配种。应用此法达到青年母猪同期发情目的的关键是掌握好青年母猪初情期的时间。如果注射过早, 青年母猪在发情之后很长时间仍未达到初情年龄, 则不再表现发情;如果注射太晚, 青年母猪已经进入发情周期 (即在初情期之后) , 则母猪不会因为注射促性腺激素而发情, 发情时间就不会趋于一致。

2.6.2 初情期后发情同期化方法

初情期后的青年母猪可用孕酮处理14~18 d, 停药后母猪群可同期发情。其原理是孕酮有抑制卵泡成熟和发情的作用, 但并不影响黄体退化, 所以当连续给母猪提供14 d以上的孕酮后, 大多数母猪的黄体已经退化, 如果停止提供孕酮, 孕酮对卵泡成熟的抑制作用被解除, 母猪群会在3 d后发情。与其他家畜相比, 母猪需要较高水平的孕激素来抑制卵泡的生长和成熟。如用烯丙基去甲雄三烯醇酮, 每天按15~20 mg的剂量饲喂母猪18 d后停药, 可以有效地达到母猪群的同步发情, 其每窝产仔数与正常情况下相同或略有提高。2.6.3经产母猪的诱导发情 (1) 同期断奶法。经产母猪发情同期化, 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同期断奶, 对于分娩21~35 d的哺乳母猪, 一般都会在断奶后4~7 d内发情。对于分娩时间接近的哺乳母猪实施同期断奶, 可达到断奶母猪发情同期化目的。但单纯采用同期断奶, 发情同期化程度较差。

(2) 同期断奶和促性腺激素结合。在母猪断奶后24 h内注射促性腺激素, 能有效地提高同期断奶母猪的同期发情率。使用PMSG诱导母猪发情应在断奶后24 h内进行, 初产母猪的剂量是1 000 IU, 经产母猪800 IU;使用HCG或者GnRH及其类似物进行同步排卵处理时, 哺乳期为4~5周的母猪应在PMSG注射后56~58 h进行, 哺乳期为3~4周的母猪应在PMSG注射后72~78 h进行;输精应在同步排卵处理后24~26 h和42 h分两次进行。

2.6.4 长期不发情母猪的诱导发情

猪场人工授精技术 第8篇

1 制定人工授精方案

选择最佳配种时机是提高生产成绩很重要的一点。能否在母猪排卵前24小时进行人工授精, 对受胎率和产仔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具体的饲养过程中, 很难预测到每一头母猪的排卵时间。不过, 通过对母猪发情持续期的观察, 我们能够推断出其大致的排卵时间。发情开始多久后母猪开始排卵, 不同胎次的母猪之间略有差别。总体而言, 可以说在母猪发情期2/3这个时间点母猪开始排卵。因此, 最佳的配种时机是母猪发情初期。另外, 做好对母猪发情期结束点的鉴别工作也很关键。对于某些情期较长的母猪, 酌情增加配种次数, 以优化生产成绩。

25%的断奶母猪会在断奶后的120小时之内排卵。所以应该在断奶之后尽快开展查情工作, 每天两次, 定期查情。最好使用2头公猪查情, 这样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每头母猪得到充分的诱情, 做好查情工作。

排卵通常发生在发情后的35至45小时之间。但也有在发情后12小时即开始排卵, 或者发情后72小时才开始排卵。情期短的猪, 排卵就比较快, 因此要尽快进行人工授精。情期持续时间长的猪, 排卵的时间会相对晚一些, 所以要相应调整人工授精的时间。

发情期长的猪, 通常为断奶后很快就发情的猪, 即断奶-发情间隔短;断奶-发情间隔长的猪, 发情持续时间比较短, 常见于后备猪和返情母猪。

据1997年Nissen和2000年Terqui的研究, 若不能掌握最佳配种时机, 会严重影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1.1 第一次人工授精的时间

每个猪场根据本场平均断奶-发情间隔, 加上丰富的查情经验, 使得我们能够判断每头母猪发情期的长短, 进而决定何时进行第一次人工授精。对于发情持续时间短 (即上文提到的断奶-发情间隔长的猪、后备猪和返情母猪) , 检查到发情迹象即可进行第一次人工授精。对于断奶-发情间隔短、情期持续时间长的猪, 可酌情推迟6、12或24小时再进行第一次人工授精。

1.2 每次人工授精间隔时间

由精液质量决定。若使用新鲜、质量好的精液, 每次人工授精间隔可为18~24小时;若精液质量略差, 并且已经存放一定时间, 每次人工授精间隔应调整为12小时。

1.3 一个情期进行几次人工授精最佳

视母猪发情期的长短而定。下面提供三种方案以供参考, 每种方案都各有利弊。

方案一:限定人工授精次数。人工授精次数定为2次或者3次, 间隔为12至24小时。因为限定了人工授精次数, 对于某些无法掌握其发情持续期的母猪, 可能会造成人工授精过早或过晚。

方案二:视母猪发情的情况, 合理调整人工授精次数, 为1至3次, 或者更多。母猪开始发情的12小时进行第1次人工授精, 每次人工授精间隔为12至24小时。此方案能更灵活的掌握人工授精的时机, 但若母猪集中发情, 或发情期长, 那么对精液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就更高了。

方案三:是方案二的优化版, 为最佳方案。视母猪发情的情况, 决定人工授精次数, 为1至3次, 或者更多, 每次人工授精间隔为12至24小时。根据母猪断奶-发情间隔的长短, 选择第一次人工授精的时间。这就需要洞悉每头猪不同的发情状态。按此方案操作, 发情很短的猪只需要进行1次人工授精;情期相对较长的母猪需要接受2~3次人工授精。调整每次人工授精的间隔时, 还要考虑精液的质量和数量, 以优化精液的使用。

总结:一个有效可行的配种方案, 再结合以下几点, 便能够实现生产成绩的突破。

(1) 高质量的查情工作。坚持每天2次查情, 除了做到鉴别母猪发情的起点, 检查到母猪发情的结束点同样重要。

(2) 关于人工授精的次数, 推荐使用上文提到的方案三。该方案应根据断奶日期, 季节变化, 母猪的胎次灵活运用, 尤其适用于返情猪。

(3) 若不能很好的掌握猪群发情情况, 尽量不要使用方案一。

(4) 若场内出现猪群品种的改变, 人员的调整, 或者出现成绩下滑, 需要及时调整人工授精方案。

2 人工授精技术

为了保证生产成绩, 最大程度优化精液的使用, 人工授精技术类别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根据输精管到达的位置, 排空精液的方式以及精液本身的特点, 可以区分不同的类型。在法国, 65%的养猪场使用“新技术”。其中2/3使用子宫深部输精法, 1/3采用自动输精法。微型胶囊化稀释精液, 这种最新的技术目前在法国使用的较少。

2.1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设备

“经典”输精管:通过输精头固定在母猪子宫颈处, 精液直接被输送到子宫颈。

子宫深部输精管:与经典输精管相比, 深入子宫输精管含有一个内导管, 可将精液再推进10~20公分直至子宫内。使用子宫内置输精管有两个好处, 首先能够有效防止精液倒流, 因为压力的作用, 节省了人工授精的时间;同时提高了密度略低的精液的利用率。

2.2 目前处在试验阶段的人工授精技术

极度深入子宫输精法:可将精液送达深入距离子宫颈1.5米的子宫角的后1/3处。结实又柔软的的内导管能有效避免对子宫壁的伤害。该导管一次只能输精到一侧的子宫角, 虽然可进行第二次输精到另一侧的子宫角, 但使用这种输精方法仍有产仔数低的风险。该技术可大大节省精液的使用量 (每次需要输送的精液小于10毫升) , 或可结合性控精液的使用。

输卵管内输精法:该方法需要把猪麻醉, 手术进行, 将精液放到近卵巢处, 只需不到1毫升的精液、少于1000万个精子即可使母猪受孕。

精液排空技术

单剂量模式:这是最常用的技术。精液剂量袋与输精头以及软管相连, 通过子宫自己的收缩将精液从精液袋内排空, 他要求饲养人员手拿着精液袋, 为了更有效, 有时候还需要在猪身上配置一个腰卡。

多剂量模式:手提式精液包Cobiporc, (内部大概装有20~30剂的精液) 他需要与专门的精液枪一起使用, 饲养员可以将精液稀释后直接使用, 从而节省了单剂量模式的精液袋子。

自动式受精模式:Gènes Diffusion公司的Gédis, 探头与剂量连在一起, 被同时引入猪的阴道。受子宫本身收缩影响, 精液在子宫颈里自由释放, 整个装置在人工授精结束的时候, 简单的拔出来就可以了。Cobiporc公司的Néosem, 采用压力式的包装方式, 可以与单剂量模式下的一般输精管和超长至子宫的输精管配套使用。

精液的包装:

新鲜的经稀释后的精液:90%以上的母猪人工授精采用的是经稀释后的新鲜精液, 一般每剂精液容量在70~80毫升之间, 大约含有25~30亿个精子, 根据稀释液中扩展防腐剂质量的差别, 在17℃恒温条件下可以储存3~5天。

冻精:这种模式代表了目前人工受精技术不到1%的使用频率, 事实上, 相比于使用新鲜精液技术, 冻精技术不仅成本要高, 性能要差, 同时对操作的技术要求也要高出很多。冻精的活性较低, 因此最佳受精时间是一个主要的受限因素 (新鲜精液一般要求在排卵前12~24小时之间, 而冻精则被要求在排卵前8小时之前) 。除此之外, 某些公猪的精液是不适宜被冷冻保存的。使用新式的受精探头无法提高生产成绩。因此该类技术目前仅限于使用在基因交换领域, 特别是国际式的基因交流。因为地域距离以及卫生法规不允许新鲜精液做长途的运输。

精液的封装:这是一种新的封装技术, 它将精液封装在藻酸盐中, 具有活力的精液会被逐渐的释放在生殖道内, 以确保精子受孕存在时间超过24个小时。

2.3 人工授精设备所需配置的工具

确保非杀精作用产品的使用非常重要, 润滑剂, 水, 稀释液, 湿巾以及材料工具, 例如输精管, 塑料软管, 精液。

不同的设备工具 (包括人工授精车, 腰卡, 洗手池) 和消耗品 (洗手的肥皂, 擦拭纸, 一次性抹布, 润滑剂) 的使用, 在提高工作舒适性的同时, 将进一步确保环境安全。

2.4 授精的管理和实践

2.4.1 经典人工授精技术

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准备阶段:清理地面, 标示即将受精母猪信息, 对精液做一个初步的检查, 将公猪赶至母猪前方, 准备专门的人工授精小车, 将所需精液从保温箱内取出, 没有必要对精液做专门的一个再加热工序。

使用消毒液清洗母猪的外阴, 注意不能使用具有杀精效果的消毒液, 清洗干净后使用手纸将其擦干。

将输精管插入母猪阴道, 注意在插进输精管的时候, 不能太用力, 同时要求输精管方向略微向上, 向内推进, 以避免进入尿道内。在使用输精管的时候, 要注意避开输精管头部传感探头与手直接的接触, 使用不具有杀精效果的润滑剂可以帮助输精管更好的插入。在输入精液前, 必须确保输精探头进入到子宫颈内的正确位置。受精技术将会根据输精探头本身的设计差别而有所差异。螺旋式探头, 在子宫颈处一般向左拧, 至于其他的探头, 需要确保输精管处于一个可以帮助精液很好渗透并存留在子宫颈内的位置。

将精液袋与输精管相连, 确保一头猪一个输精管, 不存在重复使用。

排空精液:受重力作用和子宫的收缩影响, 一般精液会自动通过输精管进入到母猪体内, 受精时长将会根据不同母猪的个体差异性, 包括母猪子宫的收缩性能以及发情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将公猪赶至母猪前方, 对母猪做压背, 有助于刺激母猪子宫的收缩, 从而加快精液输入母猪体内的速度。给精液袋施加压力也可以加速精液的输入速度, 但这样做有可能提升精液回流的可能性, 因此用手压入精液仅限于那些经验丰富的饲养员使用, 或者使用子宫内人工授精时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确保精液不回流, 建议在精液全部输入到母猪体内后, 将输精管略微在母猪体内滞留一小段时间。

人工授精完成后, 需要对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评估 (出血, 分泌物, 输精时长) , 做好授精信息记录, 将输精管, 软管以及多余的无效精液丢至垃圾桶, 收拾整理好工具, 让母猪休息。

2.4.2 子宫内人工授精技术

使用滑动导管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 特别是在后备母猪, 头胎母猪以及发情不明显的母猪身上使用时, 尤需要注意。因此建议我们的工作分阶段进行, 首先要熟练掌握一般的输精管插入技术, 然后过渡至子宫内人工授精技术, 如果子宫内输精管在向前推进过程中受阻, 那么需要改用一般的输精模式。

2.4.3 自动式人工授精技术

把输精探头固定在子宫颈位置, 可以监控和确保精液的顺利输入, 防止回流。

规模猪场保育猪的养殖技术要点 第9篇

1 饲料管理

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工作中, 饲料最为重要。饲料的好坏决定了保育猪生长的快慢。因此, 养殖业主对猪饲料的质量应该严格把关。猪饲料质量把关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1) 避免猪饲料引起霉菌毒素污染问题。仔猪在生长发育期间, 如若食用了不合格的饲料, 就会影响免疫力和繁殖能力, 为此, 养殖业主应尽量选用合格的猪饲料喂养。 (2) 猪饲料应尽量确保供给足够的营养。营养摄入量非常关键, 在选择猪饲料时, 要选择能量和蛋白质均衡的猪饲料。

2 发酵床技术

发酵床技术的应用对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较为重要。发酵床的制作和发酵床的管理比较严格的标准, 垫料可选择:稻壳25%、锯末30%、花生壳20%、蘑菇培养料25%、粗盐0.3%另加定量菌株。在制作好发酵床之后, 还要进行适当的管理。把床面翻松是一项必做的工作, 翻动深度有严格要求, 一般深度保持在25cm。切记要经常翻动 (冬季) , 以免发酵床变硬。同时, 垫料水分含量也要合理把握, 检查含量是否在38%~40%之间 (检查方法:手攥紧垫料, 未有水流出, 有潮湿感) 。通常, 在保温床中, 保育猪的密度需合理控制, 1头/m2左右。

3 免疫保健管理

对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 疫病预防是一项重点工作。做好免疫工作, 一方面可促进猪仔正常的生长发育, 另一方面可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是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的首要环节, 还要为猪场的猪群建立免疫档案, 按季节进行免疫接种, 并如实记录接种过程。养殖者制定严格的接种要求, 并严格执行。期间, 待产母猪和刚出生的仔猪要做好猪瘟疫苗接种;仔猪一个半月之内要完成对五号高效灭活疫苗的免疫注射;70d后完成伪狂犬病疫苗注射。

其次是药物保健管理, 规模化养殖场应做好药物保健工作, 以免发生猪瘟。在饲养过程中, 尽量增强保育猪的抵抗力。此外, 也可以通过增加饲料添加剂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4 保育猪群管理

猪群生活在一定的场地中, 难免会引发各种疾病问题, 因此, 要做好猪群管理并非一件易事。猪群生活环境依据大小, 要分别进行通风、保温处理。当猪群密度比较大时, 通过开启保温灯达到预热效果, 让保育室室温保持在限定范围内 (26~28℃) 。根据气候调节, 直至降温至20℃左右密封猪舍。

另外, 进猪及分群也要科学进行, 分群, 一栏一窝维持原窝最为合适。一栏保育猪最多20头左右, 以免增加小猪疾病发生率。猪群密度要考虑生产的情况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分群时, 分群标准不限定。部分养殖业主按照性别分群, 也有部分养殖业主根据保育猪体重分群。同时, 进猪之后前3d的管理也最为关键, 对猪进行观察管理3d, 查看猪群是否存在应激反应, 或者查看猪仔有无生病, 帮助仔猪快速适应转群。

5 结束语

保育猪养殖技术是规模化猪场中的关键工作, 对养殖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 在管理中, 养殖业主要把握好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的要点, 从饲料管理、免疫保健管理、猪群管理方面使用科学的方法做好猪养殖。

摘要:为了养殖业更好的发展, 规模化养猪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趋势。规模化养猪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 更为农村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契机。在此形势下, 规模化养猪的过程受到关注。由于养殖业主在规模化养殖方面还没有足够的经验, 致使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为此, 针对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有必要进行探究, 以规避问题。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栾新华.规模化猪场保育仔猪的养殖技术[J].现代畜牧科技, 2016, 09:28.

夏季猪场的环境控制技术 第10篇

1 温度

保持猪舍温度均衡, 减少因温度变化频繁所致的热性和风寒疾病的发生。由于猪的品种、年龄、体重、生理状态、管理方式和个体适应能力的差别, 所要求的温度也不同。产房室温要求20℃~22℃, 哺乳仔猪温箱内的温度要求0~7日龄32℃~34℃, 8~20日龄25℃~28℃;1日龄断奶的保育猪舍室温不低于26℃, 1周后逐渐降至22℃~24℃, 60日龄后可稳定在20℃左右;育肥猪、种公猪温度控制在15℃~22℃;外界气温超过30℃时, 应对种公猪、妊娠母猪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2 湿度

不论大小猪都要求干燥的环境, 猪舍内的湿度过高会影响猪的新陈代谢, 是引起肠炎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可诱发肌肉、关节方面的疾病。猪的适宜湿度范围为65%~75%, 试验表明, 温度在14℃~23℃, 相对湿度在50%~70%的环境下最适合猪只生长, 为防止湿度过高, 减少猪舍内水汽的来源, 可开启通风设备, 降低舍内湿度。

3 气流

加强通风换气定期消毒, 杀灭环境及空气中的原微生物, 排除有毒有害体、猪舍内的灰尘和微生物, 是减少各种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的必要手段。猪舍内有害气体超过以下允许值则构成危害:二氧化碳1 500毫克/升, 氨15毫克/升, 硫化氢10毫克/升。夏季最大换气率为100千克体重猪每分钟0.7~1.4立方米。尽可能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 降低舍内湿度, 是提高猪只生产性能的一项重要措施。

4 合理的饲养密度

降低密度, 保证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空间, 可以减少饲料的摄取量, 并可减少因空间狭小而引发的恶癖, 如随处排粪尿、咬尾等问题。因此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同批断奶的仔猪年龄差异不要超过一周, 最好是一窝一栏, 以减少不同免疫状态的仔猪之间的相互传染, 饲养到20~25千克左右转群时地板式密度按0.5平方米/头, 条状式地面按0.3平方米/头。肥育舍每群不宜过大, 宜15~20头/栏, 根据气候、圈舍条件, 密度宜为中猪0.8平方米/头, 大猪0.8~1.2平方米/头。

5 噪声

噪声对猪的休息、采食、生长、繁殖都有负面影响, 特别是怀孕母猪与分娩母猪最为敏感, 会造成母猪流产与难产。因此, 保持猪场环境安静非常重要, 应尽量降低噪音对猪群的影响。

6 灭蚊蝇

猪舍钉窗纱可有效减少蚊蝇进入, 成本低、效果显著。此外, 点蚊香或设置灭蚊灯, 蚊香中的除虫菊酯可以麻痹蚊子神经, 导致死亡, 使用时可点在门口或窗口等空气流通的地方。灭蚊灯是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及对特殊波长的敏感性诱使蚊子接触网面, 通过高压电瞬间将蚊子烧焦。灭蚊灯可在夜晚使用, 关闭其他室内光源, 并在灭蚊灯的集虫盒里加点儿水和醋, 捕蚊效果更好。另外, 定期喷洒杀虫剂对灭蚊蝇有显著效果。

7 植树绿化

增加猪场地面绿化面积, 每幢猪舍之间栽种速生、高大的落叶树, 场内的空地种花草, 在场区外围种5~10米宽的防风林。这样可将场区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减少25%, 臭气减少50%, 尘埃减少30%~50%, 细菌减少20%~30%, 冬季风速减低70%~80%, 又能使夏季气温下降10%~20%。

8 猪舍卫生管理

猪舍要经常除粪, 每日1次, 并保持干燥, 夏季应增加除粪次数, 打扫后用水冲洗。饲槽和水槽也要保持清洁, 在每次给食前清除掉上次残留在槽内的料, 因为残留的料极易腐败, 要冲刷干净。水槽每天也要清洗1次, 如果是乳头式饮水器就方便、卫生了。

9 粪污处理

固体即干粪, 可直接售给农户作肥料或饵料, 也可进行生物发酵, 生产有机肥。这样不仅消除污染源, 还创造了经济效益。因此规模化猪场应采用人工清粪, 尽可能不用水冲栏圈, 实行粪水分离, 以提高猪粪有机肥的产量和质量。污水目前处理方法是先固、液分离 (可用沉淀法、过滤法和离心法等) , 将分离出固体作干粪处理, 液体可采用生物塘氧化技术等先进的处理技术, 进行有效处理。

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第11篇

一、仔猪早期断奶技术

早期断奶是相对于传统的8~12周龄以上自然断奶而言的断奶方式,达到自然断奶期母猪的产奶量降入低谷,而仔猪采食固体饲料的能力较强,因此不会对母猪和仔猪造成不良影响。早期断奶又可分为超早期断奶和一般早期断奶,前者多指0~2周龄断奶,后者一般是指3~5周龄或3~6周龄断奶。超早期断奶一般是出于特殊需要,如培育SPF猪等,需要创造特殊的条件,否则难以成功,因为它超越了母、仔双方的“断奶生理限度”。从仔猪的生理角度看,在仔猪体重4~5公斤以上或3~5周龄时断奶较为适宜。从理论上讲,此时断奶,母猪泌乳的高峰期已过,已充分地利用了母乳,另外,断奶时间每提前7天,母猪的年产崽数就会提高1头左右,但仔猪断奶时间越提前,仔猪的发育越不成熟,其免疫系统越不发达,对营养和环境条件要求越苛刻。再者仔猪断奶时间早于21天,母猪的断奶至配种的时间会延长,下胎的受胎率和产崽数会降低。因此,最佳断奶日龄是28~30天。

早期断奶仔猪养育的技术措施:早期断奶仔猪和传统方法断奶的仔猪比较,首先是身体体温调节机能差,消化机能不健全,胃肠道消化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抗病力较低;其次是运动协调能力较差,尚未完全适应固体饲料或尚不能食用固体饲料等。针对这样的特点,早期断奶仔猪的培育应注意饲料、保温、抗病防病、看护管理等方面的精心饲养管理。从饲料的配制上,要提高易消化性和适口性,添加促进消化和采食的特殊因子,如益生素、有机酸、消化酶制剂、各种微量元素等,而且应当对饲料进行熟化处理;从环境方面,应保持地面的清洁干燥和舍内温度、湿度、风速适宜。仔猪躺卧区域一般应有木板、橡胶、塑料及各类导热性较低的材料做成的垫子,必要时应设置保温箱或直接提供热源。另外,要严防贼风的侵袭,加强对仔猪的看护,严格遵守防疫卫生制度,搞好预防接种和清洁消毒工作。

二、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由于实施了仔猪断奶后留原圈饲养1周的管理方法,仔猪已在哺乳舍逐渐适应了保育期的饲料,转群到保育舍后,必须做到原饲养制度不变和原饲料不变,以减少环境变化引起应激。也就是说,饲料不变,每天仍然饲喂4~6次,每天投放不能太多,尽量保持饲料新鲜。

本规程采取一窝仔猪一栏的饲养制度,进一步确保仔猪进入保育舍后受到的应激达到最小(如仔猪占用圈栏面积0.3平方米/头,则保育舍单栏面积为:0.3平方米/头×10头=3平方米/头,可将其设计为2米×1.5米的单栏)。

仔猪刚转群到保育舍时,最好供给温开水,并加入葡萄糖、钾盐、钠盐等电解质或维生素、抗生素等药物,对提高仔猪抗应激能力是非常有效的。仔猪进入保育舍3~5天后,由于已进入旺食期,可能会开始出现抢食现象,这时应增加饲喂量和饲喂次数,但也应注意暴食出现消化不良。

仔猪转群到保育舍后,保育栏内的温度在2~3天内升高到28~30℃,3天后即调到26℃,以后按每周2℃降幅逐渐降低到10周龄的21℃(这样有利于减轻转群的应激)。栏内应有温暖的睡床,以防小猪躺卧时腹部受凉。同时要注意防止贼风(舍内风速应小于0.25米/秒),保持舍内干燥(湿度应在50%~75%)、温暖和空气新鲜(NH3浓度低于26毫升/升)。

保育舍猪栏原则上不提倡进行太多的冲洗,对粪便按从小龄猪到大龄猪猪栏,从健康猪猪栏到病猪猪栏的顺序直接清扫,而且每个饲养单元清洁工具不能混用。

做好保育仔猪的免疫工作。各种疫苗的免疫注射是保育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注射过程中,一定要先固定好仔猪,再在准确的部位注射,不同类的疫苗同时注射时要分左右两边注射,不可打飞针;每栏仔猪要挂上免疫卡,记录转栏日期、注射疫苗情况,免疫卡随猪群移动而移动。此外,不同日龄的猪群间不能随意调换,以防引起免疫工作混乱。

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对于大部分的传染病来说,保育猪是个非常敏感的环节,所以留心猪群的状态,及时发现病猪相当重要。一群猪中个别猪只离群、精神呆滞,多为有疾病发生,如测量发现其体温升高的话,则可能感染上了病菌,应立即肌注抗生素和打退烧针,严重的应向上报告。突然死亡的猪只应进行解剖诊断。

三、早期断奶仔猪的饲粮特点

目前早期断奶一般是在3~5周。由于仔猪消化道机能对体温调节能力和对疾病抵抗能力的特点,早期断奶后,其饲养比哺乳期还困难,通常有1周的生长停顿期,常称为断奶关。为减轻断奶应激的影响,一定要注意饲粮的配合。

根据仔猪消化道发育的情况和容易产生对植物蛋白过敏的特点,早期断奶仔猪饲粮配合不只是按标准保证满足对各种养分的需要,还要考虑仔猪对植物性饲料的适应能力。在我国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早期断奶仔猪应激饲粮的配合:

(1)添加合成赖氨酸。可以改善饲粮氨基酸平衡,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从而减少植物蛋白的用量,减轻消化道的负担,避免或减轻植物蛋白引起的过敏和蛋白质消化不良在后肠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2)尽可能多用乳制品及淀粉,有条件的可用血浆蛋白粉。血浆蛋白粉的添加量一般为5%,只用于6周龄前。乳制品在仔猪3~5公斤体重时可用到25%~50%,5~10公斤体重时为5%~20%。血浆蛋白粉和乳制品对断奶越早的仔猪,效果越明显。乳制品中的乳糖在消化道易转变为乳酶,从而降低胃的pH值,刺激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

(3)添加酶制剂。可弥补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道酶活力较低的不足。主要是补充胃、胰蛋白酶及淀粉酶。可选用市场销售的酶制剂产品。

(4)加酸化剂。可弥补仔猪胃酸分泌不足和诱导刺激肠盐酸及消化酶的分泌,并可抑制大肠杆菌的繁殖,有利于乳酸杆菌的增殖,从而促进仔猪对饲料的消化和减少腹泻。

(5)用膨化大豆代替豆粕。膨化大豆较豆粕有利于仔猪消化。大量的试验表明,用膨化大豆代替豆粕,可减少早期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对于断奶早和较小的猪,膨化大豆取代豆粕的量可达100%;断奶晚和较大的仔猪少用膨化大豆,可以降低饲料成本但不影响仔猪生长。

规模猪场建设技术规范(二) 第12篇

7.7.4舍内平面布置。猪栏应沿猪舍长轴方向呈单列或多列布置。猪舍两端和中间应设置横向通道。

7.7.5地面。猪舍内应采用硬化地面,猪只躺卧、行走所接触区域应做防滑处理。地面应向粪尿沟处倾斜1%~3%,地面结实、易于冲刷,能耐受各种消毒剂的腐蚀。

7.7.6屋顶。采用机制瓦、双层彩钢,泡沫夹层厚度不低于10cm。密闭式猪舍屋顶配置无动力通风系统,分娩母猪舍、保育猪舍应吊顶。

7.7.7围护结构。能遮风避雨,保温隔热,内墙面要求耐酸碱腐蚀。耐火等级按照GB50016和GBJ39的要求设计。

7.7.8窗户。满足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要求,妊娠母猪和育成猪采光系数宜为1∶12~1∶15,育肥猪宜为1∶15~1∶20,其他猪群为1∶10~1∶12。窗户上沿高度距地面不小于2.4 m,下沿高度距地面宜为1.2 m。

7.7.9粪沟。沿舍内檐墙建设舍内粪沟,粪沟辅设漏缝地板,宽度宜为0.6~1 m,起始端深度不低于0.3 m,沿污水流动方向倾斜坡度宜为1%~2%。产仔舍及保育舍内粪沟应配套产仔栏与保育栏建设"勺子"形粪沟。

8 水电供应

8.1 水源及供应

水源可采用地下水源与自来水,水质符合NY5027要求。猪舍供水可采用高压有塔或无塔供水系统,供水压力符合GB/T 17824.1要求。

8.2 供水量

采用干清粪生产工艺的猪场。

8.3 电力供应

规模猪场宜采用动照合一的供电方式,配套380~220 V电压电源,满足猪场日常照明及饲料生产需要。电力负荷不宜低于猪场所有用电设备最大值,注意错峰用电。

9 设施设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猪场养殖技术】相关文章:

猪场养殖论文06-11

猪场养殖技术论文05-05

猪场养殖技术论文提纲08-15

猪场的消毒技术07-06

猪场疫苗应用技术07-30

猪场疫病防治技术08-13

猪场生产技术管理制度08-03

猪场建设05-18

猪场防疫08-09

农村规模猪场06-15

上一篇:三级项目下一篇:电子电工电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