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育小学德育

2024-08-22

思想道德教育小学德育(精选12篇)

思想道德教育小学德育 第1篇

一、儒家德育教育思想的日常生活化

中国传统教育以伦理学为主, 即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 “大思想家孔子, 以‘仁’为核心, 从不同角度对‘仁’的涵义作了阐明, 从而构成了以克己、爱人、忠恕、孝梯、恭、宽、信、敏、惠及刚、毅、木、呐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思想体系”。[2]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伦理道德,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 当洒扫、应对、进退, 则可矣。抑末也, 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 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 区以别矣。君子之道, 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 其唯圣人乎!”[3]

子夏教学以小学为主, “人生八岁, 则自王公以下, 至于庶人之子弟, 皆入小学, 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4]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融入君子之道。“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皆蕴含大道理, 故道德教育无常形。中国传统的儒学, 以礼为支撑。礼包罗万象, 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方面, 以礼见仁, 通过礼可见其性情与道德。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5]曾子把以忠、信为主的道德伦理规范融入日常生活中。孔子特别看重“孝悌”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 故孔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在孔子的教学理念里, 文的教学放在伦理道德教育以外的次要位置。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以致影响到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教学。汉代教育, 以忠孝为主。汉代取士以察举为主, 而察举内容以忠孝为主。故汉武帝以来多忠孝之士, 烈女、孝妇、孝子都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产物。宋明理学讲知行结合, 慎独、知行结合、坚守三纲五常等都是道德教育的产物。

中国传统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 同时中国语言的隐喻特点和中国民族含蓄的性格, 使得中国教育以微言大义的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为主, 并与教育的生活化相结合。

宰我问:“三年之丧, 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 礼必坏;三年不为乐, 乐必崩。旧谷既没, 新谷既升, 钻燧改火, 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 衣夫锦, 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 食旨不甘, 闻乐不乐, 居处不安, 故不为也。今女安, 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天下之通丧也。予也, 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6]

面对宰我的责问, 孔子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以血缘关系之上的亲子之情引导之, 以情感之。三年之丧“这一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7]。伦理道德的日常生活化, 即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 未坠于地, 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8]

世间最高的学问蕴含在民间, 人心, “三人行, 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的学问是不断发展变化, 而不仅仅存在于书本。

总之, 儒家在德育方面坚持以“六经”为主要教材, 志在培养人们的“温、良、恭、俭、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优秀品德;日常生活化为儒家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 它不是远离世俗的教会教育, 也不是政治化威权奴化教育, 而是含有默默温情的生活化教育。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生活化

“关于德育的定义, 素来有两类不同的理解:一类是大德育, 即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德育观念, 它是与学校智育、体育、美育相对应的概念, 另一类是‘小德育’, 即道德教育, 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相对应的概念”[9]。

大德育观念的提出, 可见德育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 “德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不仅仅要在学校教育中展开, 更应该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内在地具有社会性, 道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准则。道德本质上是实践性的, 离开实践把握道德的内在本性是不可能的。道德教育在实践中要挖掘人的内在德行, 规范人的行为。“道德教育最终目的在于使个体通过外在的教化而完全内化为伦理普遍性或伦理实体, 成为自觉希求伦理普遍性的道德主体”[10]。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以活动课程为主, 受教育者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现代美国的教育在杜威教育理念下走向成熟, “在美国很多学校除了开设《公民》教育课等德育课程外, 很注意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如建筑学、遗传学等专业的学生, 要求考虑其工作的社会与伦理影响。同时, 在美国的德育理论中, 还有一个常见的概念———‘隐蔽课程’。它是与‘显著课程’相对应的, 指用不那么明显的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 使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经验的一类德育工作方式。像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教育工作者的示范作用及具有教育作用的校园文化结构等, 都属于隐蔽课程的具体形式”[11]。

小学德育教育不应该仅仅应用在德育课堂, 更应该扩而广之, 语文课堂、数学课堂、英语课堂、音乐课堂、体育课堂、班主任教学都要融汇其中。

小学语文教材以趣味性、形象性和生活化为主要特点,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邀明月, 低头思故乡。”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李绅的《悯农》:“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等。诸如此类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贯穿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欣赏诗歌的同时受到心灵的熏陶。

音乐教学, 乐由心声, 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人的真情, 子曰:“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 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音乐的旋律和情感本身就是感化、德育的存在。

体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磨炼坚强的意志,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足球、篮球等团队协作的体育活动中, 培养学生互相沟通、积极合作的交往能力, 也可以培养良好的德行。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课余生活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生活及人际交往关系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应在卫生活动、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拔河比赛、社团活动等各项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并积极的、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 例如互帮互助的爱心行动、捐赠衣物玩具服务西部的爱心活动等, 以便小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受到德育教育。

教育即生活, 道德教育应该走向课堂, 走向社会。在家庭生活感受爱的温暖, 在朋友的交往中修养自我, 在社会生活中熏陶自己。现代网络技术普及, 手机的广泛应用, 网络在道德教育中也起重要作用。电视、网络、报纸能媒体的宣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行。公益广告的宣传, 公益电影的免费放映, 网络电视的价值导向的逐渐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 “道德, 不仅仅是利他的, 它也应当是有利于行为主体的也应该是自利的, 自利性是道德范畴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12]。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 “道德价值的实现总是以生命存在本身为前提, 道德教化理当尊重个体生命存在的正当权利。尊重个体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 尊重个体生命的基本需要和正当欲望的满足”[13]。

洛克的德育教育思想 第2篇

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1704)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政府论》(1690)、《人类理解论》(1690)、《教育漫话》(1693)等。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

洛克认为,“在一个人或者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都得不到幸福。”一个人有了德行不仅能获得幸福,也能获得成就。他说:“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德行对于绅士如此重要,德育也就自然成为绅士教育的核心了。

在洛克看来,德育应当培养儿童理性、礼仪、坚忍、节制等品德。理性是指克制自己的欲望,它是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仪礼是指处世做事要有优雅的方法和态度。洛克认为“在多数的情形之下,作事态度的影响较之所作的事还要大。”礼仪对于绅士来说十分重要,“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希望年轻的绅士能够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务使他的一切言谈、容颜、动作、姿 态、位置等全都合适。坚忍是其他德行的保障与支柱。“真正的坚忍是当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灾祸或危险的时候,他都能够镇静自处,尽责不辍。”在洛克看来,坚忍需要勇气,一个人没有勇气是很难尽责的,很难具有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的品性,节制是德行的一种基本原则,没有节制能力的人往往一事无成。洛克告诫年轻的绅士:“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

鉴于德育的重要意义,洛克建议应当及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他说:“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该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至于德育的方法,洛克提出了如下建议,教育方法应适合儿童的“心性”,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一是要用“说理”的方法。洛克认为,说理要符合儿童的能力与理解力,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说理的时候,你的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二是利用榜样的力量。洛克认为:“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其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三是多练习,少讲规则。洛克认为,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导师和父母应当创造机会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他们养成习惯。但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可太多,否则花样太多,把他们弄得头昏眼花,反而一种习惯都培养不成。四是奖励与惩罚适当。洛克认为,在儿童的德育中奖励和惩罚是应该采用的,但方法应得当。如果妄用奖励与惩罚的办法,那简直是牺牲了他们的德行,颠倒了他们的教育。洛克明确反对体罚,认为体罚是种奴隶式的管教,因为它“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教鞭威迫着的时候,儿童是会屈服的,是会佯作服从的;可是一旦不用教鞭,没人看 见,知道不会受到处罚的时候,他便愈会放任他的本来的倾向 ” 孟子 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孟柯(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是鲁国贵族盂孙氏的后代。

孟柯是继孔子以后的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后人把孔孟的主张合 起来,称之为孔盂之道。

1、尚志养气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立志有恒的思想,认为一个人最主要的问题是立志。齐国王子问孟子,“士干什么事?”孟子曰:“尚志”。意思是使自己志向高尚。王子又问:“何谓尚志?”孟子回答说:“行仁义罢了。居住于仁,行走由义,这就叫志行高尚。”

孟子与孔子一样,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目标,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孔子把这称为“杀身成仁”。孟子把这称为“舍生取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和道义都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二者不能并有,即便牺牲生命,也要保全道义。生死与荣辱发生矛盾时,志士仁人宁愿光荣而死,不愿屈辱而生。死虽可恶,但还有比死更可恶的行为,就不应避死而苟活,那就要舍掉个人的幸福以至生命,实现其道德理想。可见孟子认为道德生活比个人幸福、比个人生命都重要。

在立志问题上,孟子与孔子不同之点在于,孟子提出了立志与“养气”的关系。

“气”是什么?孟子认为“气”是充满人身、能够影响肉体运动,而且还能反作用于心志、道德的东西,这就相当于中医说的“营卫气血”之“气。,有点朴素唯物主义的气息。孟子认为,普通的人只要注意”养气“,经过量的积累可以质变,逐渐形成圣人身上的所谓

”浩然之气“,它是正大刚直之气。所谓是“吾养吾浩然之正气。”

孟子的养气说,表现出高度推崇理性自觉与坚定志向的作用。于是他的”浩然之气“实际上使成了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度自觉、志向坚定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认为有了这种境界,不仅贫富贵*不动于心,生死祸福也能置之度外,这种人可谓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作为道德上的气节操守,是有积极意义的。

2、反求诸已

孟子最服膺孔子的内省方法。孟子认为,当自己的行为与别人发生矛盾时,首先要自我反省。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意思是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才能够有够?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便反躬自责。

孟子以为一个人的祸与福,都决定于他本人的作为。他说:”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祸害或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一个人要 ”自求多福“,不可

”自作孽“。他常引 《商书》太甲的话:”自作孽,不可活“。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无法挽救了。

孟子多次强调反求诸己,在协调人与人关系中,厚于责己,不要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他还说,不要埋怨超过自己的人,”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已者,反求诸而已“。意思是说,在道德修养方面如同比赛射箭一样,射箭时先端正自己的姿态而后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反躬自问罢了。

3、改过迁善(略)

4、意志锻炼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聪明和才智,都是从艰苦和患难的锻炼中得来的。他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意思是说,人之所以有道德、智慧、本领和才能,经常是由于他处于灾患逆境之中;那些孤立之臣、庶孽之子,他们时常提高警惕,考虑患害也深,所以他们往往通达事理。孟子还说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人常在困难忧患中自下而上成长。

他历数传说中的尧舜、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任大事的人,都曾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和被选拔出来的。于是他得出结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苫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意思是说,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某人身上,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意,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体,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强他的能力。一个人错误常发生,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才能有所愤发而创造。这里孟子虽打着天命的旗号,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可是讲的却是完全不依靠天命的道理,要人奋发有为,时刻处于兢兢业业之中,有所警惕,有所激励,勇于斗争。以此修己则可以造就英雄,以此治国则可以免患图强。孟子这段话是十分深刻的,反映了道德教育与修养中的一条规律,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和提高自己的意志与道德品质,乃是造就一个有作为的人的必备条件。

亚里士多德论德育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为了把城邦治理好,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亚里士多德强调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习惯。因为,在他看来,理性和习惯是人们具有“善德”的根基。因此,他指出,“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当然应该先把功夫用在他们的习惯方面。”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的”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

思想道德教育小学德育 第3篇

美术教学哲学思想德育教育一、前言

德育是一种思想与心灵上的浸润。企图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来完成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就显得过于狭隘和僵化。德育教育的发生总是那么不经意而又具有必然性。德育要真正影响学生的心灵,就要触动学生的心灵并引发情感共鸣,德育要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准则,就要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小学阶段,各个学科都承担着德育的任务,也都发挥着影响学生德育教育效果的作用,尤其是美术课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德育要做到实处,要做得自然,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并坚定学生发奋图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们的学习,这才是德育教育的基本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哲学思想

1.教学内容的广泛化和生活化

小学美术教学的宗旨就是要带领学生去采掘和领略“生活之美”,把可供欣赏的生活物象纳入到美术课堂上,也将美术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广泛联系,让美术教学生动地呈现在学生身边,让学生可感触、可观看、可赏玩。因此,小学美术教学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有鉴赏、观摩、技法、讨论、展示等,美术教学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包括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建筑、篆刻、手工制作以及美术史、美术欣赏等。

2.情感交流丰富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要注重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因此,除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之外,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把学生的情感需要作为课堂设计的重点依据,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于课堂设计的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另一方面,美术教学本身就需要情感的投入,调动人的感官去体会事物,用心去体会事物所传达的信息从而形成情感化的交流;第三方面,情感化的交流不仅是学生与事物之间,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的共鸣与争论等都围绕着情感、精神等开展。

3.注重审美与鉴赏

小学阶段是审美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论是审美能力还是审美心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的审美感知能力不仅受先天素质的影响,同时也与后天的培养教育有关。而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审美观点和审美态度得以确立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生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人的创造性和人格塑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学生容易偏爱那些色彩艳丽以及充满童趣的艺术形象或是作品,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基本上也都是来源于这些表面信息,对那些内涵深刻的作品体会并不深;小学生自身的情绪表现为感情热烈、张扬,且具有极大的跳跃性;想象丰富,具有很强的联想能力。小学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细节观察能力、体察心理能力和感受能力,形成一定的审美思想和能力,培养对美的鉴赏能力。

4.关注个别差异

美术教学在倡导发扬学生的独特个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不必要“循规蹈矩”,而是在该遵守的学生本分的前提下尽情依循本性去探究、去思考、去创造。在美术教学中,学生是思考与创造的主体,也是交流与分享的主体,让学生们尽情发言,对于敏感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需要给予鼓励,让他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个性活泼,踊跃发言的孩子,需要给予表扬,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学习积极性,才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课堂教学内容。

三、小学美术教学的哲学思想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1.激发高尚情操

美术教学对美的欣赏、歌颂、赞扬以及创作,对美好、有价值的事物的情感化投入,都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对美好未来的创造,迸发出心灵的力量,激发出高尚的道德情操,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美术教学上的丰富情感交流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帮助,也会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外向性和开放性,形成一种开放、积极的个性。

2.巩固审美道德

美术教学给儿童以丰富的视觉“刺激”和体验,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丰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巩固学生的道德成长。审美是一种良好的精神体验和享受,对美的事物的细心观察、体会以及创造,更加会激发起学生创造“美”的行动,从而让学生由认知到感触到行动,并再次将“美好”“价值”等正面的社会高尚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不容冒犯和质疑。

3.形成道德准则

美术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美术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正确地观察、评价生活中的事物,进而获得一种评价一切事物的准则与依据,并进一步自主地去履行自己所发现和尊崇的这些准则。所以,美术教学所传达给学生的有关美好、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准则,成为学生自发的行为意识和准则。这些准则是由学生去发现和探索出来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想法,这会比任何教条、外在的说服教育都有力度,一旦形成就可能会被学生奉行一生。

4.锻造良好品行

小学美术课上,结合作品欣赏、动手创作等情境开展的合作是感情的交融、情绪的感染、氛围的熏陶、分工协作的过程,开放的氛围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容易促进学生的合作行为,可以增强学生对合作的良好体验,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目的。小学美术课通过分享与情感交流,增强美好体验,锻炼学生表达情感与进行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美术活动课激发学生去观察事物和体察事物,而不仅仅是从表面、从外在地看待现象,让学生获得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手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宽容和包容心态,也让学生慢慢懂得控制情绪并掌握判断事物本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丽,霍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5):156.

[2]朱永斌.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2010,(12):81-82.

[3]孙建明.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探索[J].新课程,2010,(9):151.

[4]孙静波.德育为首润无声胜——关于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探究[J].学生之友,2012,(6):31.

[5]范欣.渗德育于无声处,促学生健康发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2013,(5):156.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思想教育 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思想教育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1.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因人而异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巧, 逐步培养小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为使学生养成不惧艰险、百折不挠的品质, 教师要善于创设困难情境, 最大的激发学生发展潜力。为了培养学生拥有较优良的意志品质, 教师还应鼓励和引导学生与各种主观困难作斗争, 逐步克服不足, 提高自己, 并根据不同年龄, 不同性别的学生, 结合具体条件采取妥善的方法, 培养学生拥有迎接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底气。

2. 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结合自己教学工作实际, 针对学生中不重视体育教学的现象, 采取必要措施。比如有的学生部太喜欢上体育课, 认为是浪费时间, 或者碍于成绩压力不愿意上体育课, 或者由于娇生惯养意志力薄弱惧怕体育课。为此, 可以通过端正学习动机的德育思想教育, 使这些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而激发其积极锻炼的内部动机。

3. 激发学生爱国情操和集体荣誉感

要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操和集体荣誉感教育。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收集必要的故事以及教学素材, 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为国争光的愿望。针对部分学生惧怕体育课, 轻视体育课, 可根据实际情况, 在家长的帮助下,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游戏活动比赛的形式, 帮助鼓励他们克服自身性格弱点, 重视体育。并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 塑造小学生意志力, 促进形成良好校风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 辨别是非,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体育教学要明确教学主题、目标及作用, 结合自身实际, 教育小学生热爱党的事业、热爱祖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愿意为党和国家奉献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努力帮助小学生们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在体育锻炼中不断养成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不良诱惑, 教师要以身作则, 详细讲述它的危害性, 促使小学生在自己的呵护下身心健康的成长。

2. 结合教学实际, 因势利导

体育课上如何进行道德教育, 教师需结合实际, 因势利导, 通过合适恰当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上进心。面对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学生, 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 引导他们, 在体育教学中多鼓励, 并辅以耐心地讲解, 相信通过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 结合自身工作条件, 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以及体育活动中, 扶正小学生的品行。

3. 通过各类游戏, 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体育游戏都包含鲜明的主题和严格的规则, 教师要重视体育游戏的思想教育作用, 利用不同的游戏, 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 结合丰富的体育游戏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乐观自强的品质。并教育学生克服怕苦、怕累、怕脏等思想, 培养勇敢进取, 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1. 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

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要想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师本身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本身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乐观自信的教态去影响那些意志力薄弱的小学生。并帮助小学生们之间形成相互尊重、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氛围, 这样有利于提高小学生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2. 加强学习, 克服不足

活到老, 学到老。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实践中, 教师要不断地发现自身问题, 并结合实际, 针对性的学习相关业务和理论知识及教学技巧, 克服不足, 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 拓展业务知识范围, 丰富教学内涵, 进而使自己更好适应小学体育教学工作, 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振.论体育课堂中游戏教学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1 (60) .

[2]、严殿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 (教育版) .2012 (08) .

注重思想素质大力开展德育教育 第5篇

近几年来,我校遵循“勤学、求实、全面、奉献”八字校训,在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大力培养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学校被命名为省级综合高中后,学校党支部、行政更是注重抓好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花大力气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主要的做法是:

首先,我们在教师中开展敬业奉献教育、努力以教师良好的形象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全校性的德育教育氛围。

在我校的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很多体现敬业奉献精神的动人事迹。如有的教师为解决学校工作安排的困难,长期承担超出规定工作量一半以上的超负荷工作而无怨言;有的教师在喉咙嘶哑、发音困难已有数天的情况下,为不影响任教课程进度,也为不给学校工作带来困难,忍受极大痛苦,坚持上课;有的教师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对自己所承担工作极端负责任,甚至亲自动手去干那最脏、最苦的活儿。我们利用这些好的典型,一方面大力表扬,宣传这些教师的优良作风和师德,让他们的事迹家喻户晓;另一方面,号召全体师生向先进人物学习,尤其是以实际行动向他们看齐。这样,教师言传身教,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

其次,我们着重建立一支善于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合格的班主任队伍。

办好学校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合格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也决定了校风建设的成败。我们把建立一支在德育工作上信得过的班主任队伍作为一件头等大事来抓。从班主任的选择、使用到对班主任工作的检查、评估,每学期均有周密的考虑,并有具体计划,且已形成若干制度。

学校规定:每位班主任必须于期初、期末分别上交班级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每位班主任必须在期初制订好班级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考核标准,并在班级予以公布;每位班主任必须于每星期三下午上好每周一节的思想教育课,学校领导也经常下班听课;每学期每位班主任要开三堂主题班会课和一节思想教育汇报课。为了不断地总结班主任工作经验,探讨班主任工作特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还要求每位班主任学期末要上交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教言论文,每年一次召开班主任工作专题经验交流会。

再次,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德育教育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每学期初,学校就制订出具体的德育工作计划下发各班,各班结合本班实际,分别制订出以德育工作为主导内容的班级工作计划。每学期,我们坚持在全校各班之间深入开展“四赛”活动(赛纪律、赛卫生、赛爱护公物、赛两操),并将此活动作为贯穿学校全学期德育工作的主线。在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校规校纪教育时,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一开学,学校就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校规校纪教育作为始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动各班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浙江省高中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暂行办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制订出各班量化考核实施细

浅谈儒家思想与教育德育观 第6篇

关键词:德育;借鉴;思想;仁爱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道德文化提出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道德认同,影响深远,在世界范围内被推崇。儒家创立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儒家的一系列道德思想体系对我们的教育有着推动作用,有利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教育工作者进行德育的重大课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制,《周礼》是战国时人所作,它是反映西周时期礼制的史料著作。

《周礼》曰:“儒家得道以民。”所谓得道,一曰礼乐,二曰仁义。周公摄政,五年营建洛邑,六年制作礼乐,依据周制,参酌殷礼,制定了田制、管制、禄制、乐制、法制等,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典章制度,世称周礼。周公曾作大诰、酒诰、周官、立政诸篇,倡导天命不僭,张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孝养父母、以德辅天之言行。

在中国,孔夫子到今天两千五百年,我们在孔老夫子著作里面看到,他那个时候就是很感叹世风日下,他羡慕上古时代,尤其是我们看到他常常赞叹的尧舜禹汤,称他们是圣王。那个时候的社会民风淳朴,有圣贤人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圣贤人用什么教化?伦理道德。所以,伦常道德不是孔子发明的。孔老夫子自己常说他一生没有创作,“述而不作”,他所学的、所教的是前人的教诲,他只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孔夫子做得圆满,是圣贤,被称为大圣,大成至圣先师。

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大的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了民众道德价值观的缺失,被表面的一些现象所障碍,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可以理解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同步,缺一不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靠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教育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人才,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五育之首。思想道德是一个人发展的立足根本,我们的教育要从根本抓起。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素质的好坏关系到道德观的树立,直接影响以后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很多国家的学者提出了科学教育人文化的观点。据说1998年1月,2/3的诺贝尔奖的得主说过,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2500前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在新的世纪,努力建构富有中国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德育理论,正成为我国德育发展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德育明显存在的问题有:一方面脱离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不注意利用传统德育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功利主义色彩较浓,缺乏超越精神的成分,其结果造成道德教育的低效。就目前中国德育状况而言,教育需要借鉴儒家思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应当从下两个方面认识和思考儒家德育思想的智慧。

一、借鉴儒家的反思思想完善道德教育

《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孔子看来:思、內自省是联系自身品行的反省,这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这是儒家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它倡导的是自主修养。“自律”是现代德育的最高境界,它提倡的是“自我教育”。以“尚礼”为重点,强化文明礼仪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学做人,做现代文明人,做好人。

自我教育,是人们把自己同时当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所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个体为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进行的自我选择、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人内心中的自觉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儒家自我教育思想虽然其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心性论”,其目的也是为统治阶级教化世风服务的。但它强调克己自省、修身自得的道德自我教育,以及一系列独特的自我教育方法,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在此,要注意以下几点:知行合一。道德品质的形成是落实到实践的统一,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重要是躬身践行;慎独。道德的基础是自律,《礼记》记载: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面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防止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二、借鉴儒家的仁爱思想完善道德教育

“仁”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的所有理论主张都是以仁为基础发展的,孔子教育人们要“爱人”。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是通过修养,克除自己不良的一面,使自己身心言行达到君子的标准,是爱人的前提。仁爱就是教育人要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会关心人。如果不会爱人,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形成闭塞心理,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我们教育面对的学生,往往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容易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团结意识不强,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的恶劣事件。在教育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情感思想的教育,会让学生缺失仁爱之心。如果说德育是灵魂,那么仁爱教育则是核心。学生具有可塑性,把仁爱思想要很好地渗透进教学中,融入教学方法中,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比如,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给予赏识评价等。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要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转变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想。我们要创新教育工作的德育内容,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环境、性格等,传承历史的传统文化,借鉴优秀的儒家道德思想观念,把学校德育工作不断深化,为培养有道德的人才保驾护航,提升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刘祎,《试论儒家德育过程论思想》,“新疆社会科学”

2.毕明生,《儒家自我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编 周春晓】

思想道德教育小学德育 第7篇

一中小学德育课堂现状

1. 德育课程地位边缘化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唯分数论”泛滥, 有的家长和学校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 追求升学率, 很少真正关心学生品德发展状况。

许多中小学校虽然开设了德育课程, 但是德育课程教学大多走走形式, 变成了影视欣赏课、作业课, 德育课程往往被其他考试课程取代。

2. 德育课程内容重理论知识的灌输, 轻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中, 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和逻辑性。在教学效果上注重德育知识对学生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及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 重视集体德育目标的培养, 轻视个体的引导。在中国德育主体是一种非专门化的形态, 有的德育教师的角色往往由班主任、退休老教师或其他任课老师充当。在教学过程中, 将德育知识的传授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传授的过程, 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情感体验, 大脑长期处于欠兴奋状态, 教学的实际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3. 德育课程内容政治化

教育学上的德育, 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划分的, 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中国中小学的德育教学中, 有的偏重于集体主义教育和政治教育, 强调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政治觉悟, 忽视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塑造, 走向了德育目标的片面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价值理念多元化是社会的一大特点。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简单粗放地视为“政治思想教育”, 往往导致学生个人道德水平的下降, 缺乏基本道德观念。

二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

1. 教育的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 教育者应该为儿童的未来着想, 使学生能顺利达到将来作为成年人本身所要确立的目的。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所谓“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可能的目的”指与儿童未来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 是他们在将来某些时候可能遇到的目的。所谓“必要的目的”, 是儿童不管从事任何活动, 所必需的基本道德素质。教育根本目标在于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的五种道德观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关心的是后者。

2. 教育性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指出, 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 不承认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教育 (道德教育) 必须通过教学方式才能发挥作用。赫尔巴特强调知识与道德的直接联系。教师要向学生讲授道德规范, 使学生具有服从道德规范的意志, 从而产生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另外, 他又强调“多方面兴趣”的建立。“多方面的兴趣”指教学近期、直接的目的。所谓“兴趣”指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可能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多方面的因素可引起学生“兴趣”的产生, 其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教育性教学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同时, 还要发展学生的心智,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基本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

3. 训育

所谓训育, 在赫尔巴特看来, 即有目的地培养儿童性格的道德力量。从某种意义讲, 他所谓的儿童管理也是道德教育一种。而儿童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创造一种秩序来预防某些恶行。训育可分四个阶段:道德判断、道德热情、道德决定和道德自制。在训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引起学生做出选择”, 教师和家长不能代替儿童做出决定, 关键是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证实教育者的告诫, 并且在以后出现类似情况时能做出正确选择。另外, 训育的作用还在于使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 保持冷静和头脑清醒, 避免狂热的冲动, 从而培养审美的判断和品质。

三启示

1. 德育课程内容的目的性与实用性

德育课程内容指在德育课上向学生传授具体的道德价值与社会道德规范。赫尔巴特道德教育理论中的训育部分就强调对在儿童进行有目的的性格形成的道德力量。首先, 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德育课程内容的目的性, 德育教师应按照中小学德育大纲为学生传授德育知识, 在课前要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准备, 避免德育课堂教育随意性和盲目性的做法。其次, 德育课程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 在中学阶段, 德育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过分强调德育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学生就会对这种枯燥的知识体系缺乏兴趣。德育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要主动关注社会及校园的热点问题, 结合学生关注的实际问题向学生介绍相关的道德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德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多样性

德育教学方法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整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目前, 中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类:语言说理、形象感染、实际训练和品德评价。长期以来, 在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模式下, 中小学校过多地使用语言说理的教学方法, 采用说教式的方式将德育知识传授给学生, 但实际学生接受的情况较差。许多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德育知识本身, 而没有真正认识其深刻内涵, 就更谈不上德育知识的应用。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在中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 要多运用形象感染和实际训练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设置案例情境,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使学生获得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同时, 在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及时地进行反馈, 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

3. 关注个体的需要, 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中国当前的德育教学过程中, 过分强调德育目标的共性, 甚至有的中小学德育教师将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 忽视了学生个体德育的需要, 造成部分学生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质。在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考虑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 关注学生个体需要, 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更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吴尚忠、吴小林.体验式教学:中职德育课堂的新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7)

[3]王佳、吴义昌、韦冬余.“三结合整合式”教学模式与当前中小学德育课程整合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6)

[4]吕康清.论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青春岁月, 2011 (18)

思想道德教育小学德育 第8篇

(一) 超前于社会调适能力的技术发展, 超越个体驾驭能力的技术革命

信息自古有之, 所以“信息时代”难以诠释当代社会的内涵与外延。而当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无孔不入、不可遏止地蔓延进家庭、学校、社会的每个角落时, “网络时代”成为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这个历史片断的最好定义。

1. 面对爆炸式发展的个人计算机用户, 中国准备好了吗

独立研究机构弗雷斯特研究所 (Forrester Research) 的一项分析指出:从第一台个人电脑 (PC) 投入使用的20世纪70年代到全球拥有10亿验”课题是由“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专项经费支持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的子课题, 课题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部) 负责, 中心主任苗逢春博士主持。本文在全面介绍课题情况的基础上, 畅谈了课题负责人的深层感悟, 诗意的文字背后蕴藏着浓浓的教育情怀。

PC用户的2008年底人类用了27年时间;但预计人类达到PC用户的第二个10亿仅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由于发达国家的PC拥有量相对饱和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应用意识日益提高, 这些新PC用户将主要出现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伴随着个人计算机普及的将是“无时不有时时有、无处不在处处在”的互联网服务的迅速普及和令人应接不暇的网络功能翻新。对此, 一个国家的社会研究和教育实践应该未雨绸缪。

2. 面对不可遏止的信息技术浪潮, 我们准备好了吗

仍在摩尔定律发展轨道上加速度疾驶的信息技术每隔18个月就来一次提速——芯片运算速度提高一倍, 而“票价”却下降一倍——芯片成本下降一倍;而互联网技术这列车厢一方面内嵌着提速不竭的计算机芯片引擎;另一方面行驶在由不断更新换代的网络传输介质和传输协议搭建的信息传输轨道上, 其呼啸而来、不容拒绝的能量, 超出了每个个体能驾驭的范围。每个人如果想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搭上这辆列车, 必须清晰定位自己的目的地、规划好航程, 否则携带着巨大能量冲出轨道或者急速驶向错误站台的人生, 对个体来说难以追悔。

3.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 革什么命、革谁的命

以个人计算机 (PC) 、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体积越来越轻便、价格越来越便宜、功能越来越贴心, 其发展和普及远远超前于社会生产的需求并越来越快地驱动着学习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更新, 社会学家称之为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从更新效率低下的高能耗的传统生产方式、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信息和物质流动和社会管理的效率角度来看, 人类社会亟需这一轮革命。

信息技术的列车不论能量如何强大, 都应该行驶在社会规范的轨道上, 信息技术可以引发社会规则的更新, 但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应该无规则疾驰……但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速度之快, 远远地超过了社会科学研究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速度;互联网信息传播范围之广, 大大地超越了已有社会机制和教育系统的应对能力;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跨国界、跨文化、跨宗教、跨年龄的传播深刻广泛地冲击了不同个体的伦理道德观、价值判断力和相关行为习惯, 对国家法律法规、社会结构、群体意识的冲击之大、影响之复杂深远尚难以预料。

(二) 信息技术的“有心之利”与“无心之恶”

所有社会学家和普通公众都承认信息技术是柄双刃剑:其“善”的一刃是由技术的研发者在分析个体用户和社会群体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并不断更新的以解决符合社会规范的问题为目的的技术功能;而其“恶”的一刃大多是由用户在满足个体私欲、集团利益或反社会规范的目的驱使下, 研发出的可导致不良后果的技术功能, 或借助中性技术功能制造或放大不良行为后果的技术集成及相关活动。每个个体如果想在网络时代健康发展、教育工作者如果想趋利避害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 必须拨开诸多乱相, 识别信息技术的“有心之利”与“无心之恶”:如果分析网络时代未成年人社会化发展和思想道德成长中的突出问题, 不难发现隐藏在诸多症状下的信息技术主要集中在相互联姻的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上。

1. 多媒体技术霸占的不仅仅是读者的眼球——泛滥成灾的多媒体对读者认知资源的霸占和对用户精神的“殖民”

(1) 多媒体技术支持认知活动的功与过

多媒体技术的适度应用可以刺激读者通过多感觉通道接受和加工信息, 提高信息加工的广度、深度和学习的效率。但多媒体在信息呈现中的无原则应用会造成过多无关信息的干扰, 让学习者的注意力无所适从, 甚至窒息学习者的想象力、阻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 互联网让多媒体信息更难选择

多媒体技术互联网联姻后, 积极的影响是与多种媒体形式的信息 (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 与超文本信息结构方式相得益彰, 契合了学习者在知识节点之间跳跃联系的思维方式和基于非线性语义联想的知识建构过程。但两者联姻后的不良倾向是良莠不齐的多媒体信息借助网络通讯技术无疆界泛滥, 突破读者选择性注意的屏蔽倾泻式地霸占每个人有限的认知资源, 造成学习者的认知过度负荷, 不可避免地阻碍学习者批判评估、问题解决、联想创造等高水平思维活动。

而多媒体对于未成年人认知活动和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则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在支持超文本信息结构和多任务操作的网络环境中, 新一代的未成年人逐步发展出与以前的成年人不同的“并行信息加工能力”和“同时应付多任务的能力”, 比如可以同时处理工作文本、收发E-mail、聊QQ、在线下载电影、在线欣赏音乐等任务;而另一种观点则仍坚持认为这种缺乏鲜明主题且杂乱无线索的信息环境对未成年人的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更多的仍然是一种注意力干扰, 并极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不良心理影响。

(3) 多媒体游戏对未成年人精神的强势“殖民”

在规模化资本支持下的多媒体游戏面前, 所有的个体游戏用户都是实力不对等的弱势群体, 游戏商战本质上就是商家对弱势用户关注点的强势误导;未成年人更是经济、认知和自控能力等所有方面都最为弱势的群体, 而他们唯一比成年人强势的网游兴趣和游戏技巧恰恰导致他们比其他群体更加自我麻醉式地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经营得越成功, 实则是游戏厂商对青少年时间和精力的大规模“谋杀”越成功。

(4) 互联网为多媒体广告插上了翅膀, 也会刺激不恰当的物欲膨胀

网络广告以及成为最有潜力的网络盈利点, 借助互联网发布的多媒体广告愈发无孔不入、不请自来——各个年龄阶段的用户打开任何一个网页几乎都要面临多媒体广告的极尽诱惑。这些广告除了将一些连成年人都难以抵制的不恰当视听刺激捎带给未成年人外, 更会诱发未成年人不现实的消费欲望和不切实际的短期盈利动机, 进而催生未成年人犯罪行为, 比如少男抢劫、少女的商业性性行为等。

2. 互联网技术跨越的不仅仅是时空——突破法律界限、缺乏有效监管的互联网交往动摇了传统的道德堤坝

(1) 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跨地域性和跨年段性对不良行为的诱导

互联网因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广域性, 导致不良信息可以跨越地域限制和成人监管迅速泛滥、穿透法律禁锢和成人监管, 直接地对缺乏信息道德判断能力的未成年人形成文本的、视觉的、听觉或综合性的信息侵犯, 这种被“绘声绘色”的呈现方式强化后的不良信息会对未成年人产生无法抵抗的不良行为诱导。同时, 网络信息交流的泛在化 (随时随地) 和网络交往的跨年段性, 让成人世界的行为方式过早地暴露在未成年人面前, 诱发未成年人过早涉足网络色情或其他不符合其生理发育的心理欲求和行为模仿。

根据“互联网过滤评估” (Internet Filter Review) 的最新调查结果, 与色情相关的网页从1998年的1400万增至2006年的近4.2亿, 全球有420万个色情网站, 占所有网站总数的12%;儿童首次看到色情网页的平均年龄是11岁, 研究还表明, 在8~16岁的未成年人中, 90%的人曾观看过色情网页这些儿童大部分是在做家庭作业时上网的。

(2) 网络交往的隐身性对网络欺侮行为和错误观念的助长

网络交往人群身份的虚拟性以及被隐藏的身份过度膨胀的欲望会直接助长成年人对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之间的网络诱骗, 直接诱发违法或不健康行为, 间接误导未成年人的是非观和善恶观。根据“互联网过滤评估”的调查, 1/7的青少年曾经在网上接收到性诱惑, 89%的性诱惑来自聊天室或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

网络交往的隐身性已经使一些网络偏差行为更加肆无忌惮, 轻者导致未成年人的短期行为模仿, 重者甚至固着为长期习惯或积淀为性格特点, 例如, 毫不顾及的网络粗语相对和直接的网络言语欺侮导致未成年人生活中的粗口习惯和粗暴性格;通过网络匿名方式对他人的网络骚扰和网络欺骗 (包括近期颇有争议的“人肉搜索”) , 会诱导未成年人心理的病态失衡;通过网络广泛发布的侵害他人名誉的色情信息或涉及名人的不良信息曝光 (如“艳照门”事件) , 会从根本上颠覆未成年人的世界观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二、“网络以为虚, 人事以为实”——在自我社会化发展和德育中有效利用互联网趋利避害

(一) “自我以为标, 志趣以为向”——以个体的自我社会化发展定位和人生坐标导引良性的网络功用

网络技术为人提供便利, 但人有善恶, 事分对错, 自我定位和人生坐标不同, 网络“用途”各异;个人兴趣和社会志向不同, 网络“功用”迥异。

如下图所示, 每个人的社会化发展都是一个自我不断内化社会规范并不断调整自我定位的过程:由被动接受强制性的法律约束、他人在场的实际监督、他人不在场但心里在场的监督, 到将这些外在规则理解和内化为自律的道德原则, 并能在独处时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

而每个人的生活空间都是多元的并在不同的空间中不断切换:从有他人在场的物理的“公共场所”, 到无他人在场的物理的“私密场所”, 到无他人在场的虚拟的“网络世界”, 到以现实为基础、以自我思维为载体的“精神世界”。每个人在不同的空间中扮演的角色和实际的言行表现都是自我欲望与社会要求不断妥协的结果。每个个体在不同空间中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是其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 而个体在不同空间中的行为表现的一致性则是衡量其道德水平的真正标志。比如, 某个人在有人在场时表现中规中矩, 在他人眼中此人是道德的。但在无人监督的网络空间则表现出偏差行为, 则说明此人的道德水平处于他律水平, 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格分裂。一个人只有在认识社会规则的过程中, 不断调整和确定自我的角色认知和自我社会定位, 才能在不同的空间中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连带行为, 也才能在穿梭于各种空间的人生行程中不迷失自我;只有不断理解法律法规的合理性并内化为符合自我的合理需求的内在道德准则, 一个人才能形成做到社交独处时均能自律自己的言行, 达到自我意志控制自我情感和行为的协调状态。

(二) 在网络里起飞, 你准备好翅膀了吗——对网络若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的思考

1. 看淡网络交往的浮云流水, 追求网络爱好的静水深流

网络痴者众多, 看似都是痴迷, 但痴的起因不同、痴的理智状态不同, 因此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迥然不同。一类痴迷源于人类求知求美的需要和创作创造的上进驱动力, 如网络上的文学痴迷者、技术痴迷者、艺术痴迷者等等。这类痴者“痴并清醒着”, 其理智越来越成熟地驾驭着兴趣的激情, 心智在求知求美中得到发展并在创作创造中得到升华。这类痴迷者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积蓄必要的能力并确定了理想的坐标, 他们成为网络中真正御风飞翔的天使——网络飞人, 这就是网络应用中“富者更富”现象。

2. 网络飞人与网络废人, 仅在一念之间

另一类网络沉溺者, 如网络游戏痴迷者、网络聊天痴迷者、网络色情痴迷者等等, 其症状是“痴且迷惑着”。其痴迷多源自原始欲望和本能刺激, 且在隐蔽的网络身份庇护下欲望更加膨胀, 在网络运营者的渲染诱惑下理智日益屈从于本能刺激;或者因现实生活中的失落或孤独, 使其转而依赖网络交往中的尊重或网络刺激, 逐步陷入“因生活失意而沉溺网络, 生活因沉溺网络而更失意, 因更失意而更沉溺”的病态恶性循环。这些网络沉溺者现实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被无规划的网络沉溺所挤压, 身体被无规律的作息和无节制的消耗所侵害, 心理因缺乏真实健康的社会交往而失衡, 学习和工作成绩因无目的无规划而下滑。如果沉迷得失去挣扎的力量和自我醒悟的能力, 则会进一步划入严重的网络成瘾症——这个人群被称为“网络废人族”。

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 “重在提前预防、贵在自我醒悟、难在事后治疗”: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重在从管理体制和预防技术上双管齐下, 我国是全球十几个对色情网站实行屏蔽的国家之一;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强制性要求国内各网游企业安装“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除了外在诱惑外, 家庭教育缺失或失败是导致网络成瘾症的最主要内因。家庭承担起监管责任, 学校能敏锐把握学生思想和行为动态及时与家庭互动, 将网络成瘾的行为链切断。早期是预防网络成瘾重症患者的最有效教育措施。当然, 青春期的网络沉溺者如果在成人的帮助下如果能够自我醒悟, 则这种青春岁月里的悔过会成为人生的财富。对于严重的网络成瘾患者, 则必须到专门的机构接受系统的“脱瘾”治疗, 但对于治疗后的青少年回归正常生活时, 家庭治疗和学校配合仍是不可或缺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 网络博客的孤芳自赏与真实自我的冷暖自知

以博客为代表的互联网空间已经日渐成为物理空间、想象空间后人类可以生存的第三空间。博客只是现实生活的自留地, 除了协助整理生活日志,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我;博客有时会是感情的后花园, 除了可以联络同道好友、跟更多更杂的人分享人生经历外, 未必能改变人的现实生活。博客们极易在这片网络自留地里或孤芳自赏、或膨胀自我, 被外向型的“选择性自我表现”所驱使, 甚至导致“双自我意识”。在处理网络生存和现实生活的平衡时, 每个人都需要把握网络生存法则:认识现实自我, 把握网络进退;少点网络梦游, 多些现实奋进。

4. 善用网络交流突破代际沟通障碍, 越虚拟越真切、愈隐身愈直言

父母与孩子的亲子代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代沟产生的原因很多, 两代人话语体系尤其是口头语言习惯的巨大差异是亲子和师生交往的重要工具性障碍;面对面谈话的心理压力及孩子对父母、学生对教师本能的心理防御是导致代沟的心理性障碍。

网络交流中更为趋同的书面语言和通用的网络符号会突破代际交流的工具性障碍;网络交往中一定情境下的彼此身份的隐藏性可使双方的交往态度更为开放直接, 从而突破代际沟通的心理阻隔。搭建学校德育网站或班级主题网站, 利用论坛、QQ群、手机短信等构筑师生之间的心灵桥梁、家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专题讨论平台都已被证明是有效利用互联网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

5. 网恋与青春梦想:在网络里起飞, 你准备好翅膀了吗

网恋只是冰山一角, 因其炫目故为我们所见所感。隐藏于水面下的冰山主体则是或不为我们所知却更普遍的未成年人恋爱现象。未成年人的恋爱因单纯而浪漫, 也因单纯而往往短视和短命。网络空间的虚拟和彼此身份的不确定性渲染了网恋的浪漫, 也增加了网恋的风险。未成年人因尚不理智而爱得更有激情, 也因不理智而更易在爱中自伤和伤人;他们的恋爱最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 却因其高度的隐秘性和敏感性而又最难以引导。

对于网络和未成年人恋爱的有效措施是在辅助学生进行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恋于网、醒于网”的理智追问——“网络真的会有爱情吗?隔着长长的光缆, 相互从未谋面甚至连声音都没听过。仅凭几行字, 几个表情……” (本课题实验校德州一中的一名学生) 。同时, 借助上述的网络手段, 帮助学生逐步意识到:在网络里起飞, 需要在现实中准备翅膀、在人生中选好坐标;在网络里起飞, 你准备好翅膀了吗?不管是为了理想, 还是为了爱情……

三、调研以明道, 培训图优术, 学校谋建制, 网络联家校——课题目标介绍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是由“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专项经费支持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之一, 项目托管单位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部) , 负责人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 主任苗逢春博士。为了研究信息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 总结整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优秀经验, 课题组于2005年9月启动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研究与实验”子课题。

(一) 课题总目标:引导实验校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的、全方位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研究与实验为切入点, 以网络条件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突破口, 通过课题实施的标准化要求、课题研究的专业指导等工作, 使各实验校从学校德育管理队伍建设、教师德育意识养成和网络德育能力建设、网络技术监控与教师监督、校内教育与课外活动等方面, 全面应对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迅猛普及对学校德育提出的新挑战, 推动实验校以课题为契机全面更新整体德育体系, 促进实验校实现德育工作系统性、实效性和持续性的发展。

(二) 课题具体目标

具体而言, 本课题力图帮助实验校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1. 研究学校层面信息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组织管理机制

总结在学校层面成立组织管理队伍、制定工作规划的经验, 交流校级领导对信息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总结实验校针对教师开展相关专题培训、组织教师开展校本专题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方面的经验;支持实验校逐步建立针对本校学生校内外网络应用情况和思想动态的持续追踪调查机制和有效反应机制;积极尝试通过技术过滤、提供非营业性上网服务等措施为本校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有益的绿色上网空间等。

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 使实验校在上述方面形成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领导队伍和工作制度, 形成切实可行而又动态调整的工作计划, 培养一批德育管理人员典型。同时通过制度强化与学校氛围群体暗示结合, 形成或强化良好的校风和合作奋进的学校文化。

2. 研究在信息技术课和信息技术整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方式

总结提炼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有意识地渗透与信息技术应用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相关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健康地学信息技术, 学健康的技术应用方式”;研究如何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中确定德育的结合点, 并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全过程中渗透相关法律、法规、道德、心理教育, 争取实现“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渗透德育, 通过德育升华信息化教学活动”。一方面, 帮助实验学校在信息技术课和信息技术整合两个领域中均能确定既符合课程培养目标又切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德育理论专题和实践发力点, 并能分学段、分领域地积累一批切实有效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案例;另一方面, 在“学技术、用技术”的全过程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合法、负责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和健康、安全的网络应用习惯。

3. 研究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突破德育难点的有效途径

研究如何通过建立思想道德教育主题网站、少先队活动网站等方式, 充分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引导等方面的潜力, 构建师生和家校之间以网络为媒体“观察思考德育难题、讨论交流德育方法”的沟通交流平台;鼓励“以点带面、重点突破”, 引导学校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网络环境下的德育难题开展集中理论攻关, 总结针对学生网络应用典型问题采取有效辅导感化的德育个案;组织学生开展与网络应用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激发和鼓励教师、学生、家长对网络的“有益应用”, 预防网络沉溺、抑制“网络不良欲望的滋长”;引导辅助学生通过网络发起爱国环保、扶贫助弱、防毒防灾等长期性的综合实践活动。

4. 提高实验校教师的德育意识和网络德育能力, 确保网络时代德育的实效和长效

帮助学校定期组织教师针对信息时代思想道德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开展研究和讨论, 帮助教师提高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德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对教师持续的相关能力建设, 培养一批对信息技术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理解到位、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操作使用并具有丰富网络德育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培养一批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先进教师典型。

鼓励教师边学边实践, 在引导学生个体形成合法、健康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习惯的基础上, 敏锐捕捉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状况, 有效预防和遏制本校学生访问不良网站、浏览不良信息、沉溺网络游戏、迷恋网络聊天等不良现象;弘扬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积极利用网站宣传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 培养宣传学生典型以发挥对周边同学的良好带动作用。

思想道德教育小学德育 第9篇

重视人伦道德, 重视做人的修养, 是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优秀传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人生发展, 还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未来, 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然而,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往往出现忽视德育、轻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倾向。思想教育淡漠了我国古代德育的优秀传统, 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真正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有针对性地将弘扬传统德育思想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相结合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道德教育。

一、开展基础文明教育

要通过经常的基础文明教育,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选择能力。通过基础文明教育, 使他们注重文明礼貌, 懂得荣辱美丑、正直善良、尊重他人。教他们懂得怎样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需要培养一颗爱心, 即利他之心和仁爱意识。传统教育中仁学理论的中心是爱人, 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是仁爱意识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德育课程的教学, 引导学生从传统仁学规范中汲取精华, 进行道德修养教育, 以恭、宽、信、敏、惠规范自己的言行。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高尚的道德文明, 需要漫长的修养过程, 实现内心与外表的统一。当然, 基础文明教育除课堂教育之外, 还需要靠细致的养成教育, 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事做起, 通过行为规范、激励手段和严格的管理, 使基础道德文明成为学生内心的自觉要求。

二、人格自尊教育

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完善自己, 最重要的就是要教育引导他们确立人格自尊, 并把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统一起来。中国传统德育中, 孔子提出“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追求, 有自己的志向, 这才能做一个有自尊的人。有自尊的人能做到“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可以开展“谈谈做人的道理”等讲座, 开展人生观教育。

三、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自西汉起, 适应大一统思想, 儒家在倡导人格完善的基础上, 提出了“国格”观念, 强调“君子生以辱, 不如死以荣”, “先国家之急, 而后私仇”, 形成了重视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优良传统, 涌现出无数维护中华民族尊严和独立的民族英雄, 形成我们民族凝聚力的强大支柱。霍去病的“匈奴未灭, 何以为家”, 岳飞的“精忠报国”,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 都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高尚人格教育的丰富教材。可以启迪大学生把个人的生命、人格、价值同维护祖国的历史文明, 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未来, 献身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统一起来, 与祖国同荣辱, 共命运。

四、社会责任感教育

中国古代把人生的社会责任感看作道义和志向, 把“道”看作最宝贵的、超过人的生命的价值。孔子的“朝闻道, 夕可死矣”主张道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舍弃, 当道义与生命相冲突时, 应当义无反顾地牺牲个人的生命。儒家倡导“担责任于己肩, 挽黎民于倒悬”的积极入世思想, 主张“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可以说, 儒家文化是让人把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他人、为家族、为国家的行列之中, 立德、立功、立言, 从而获得人生的不朽。

五、引导学生走向德才统一

引导大学生把做人放在第一位, 在实践中重视学习为人之道和为学之道, 是德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中关于德才关系、知行关系, 有很多精辟论述, 在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中至今放射着光辉。孔子指出, 说得如何, 贵在做得怎样,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他讨厌夸夸其谈的人, 说“君子耻其言过其行”, “巧言令色, 鲜仁矣”。荀子说:“知之而不行, 虽敦必困”。这些都深刻阐明了做人第一, 经世致用, 躬行距履的道理。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大都把做人放在第一位, 达到德才的完美统一。这是他们事业上取得成功, 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重要条件。而且他们在人品和做人方面建立的功德, 他们的人格魅力, 往往同他们在才智方面的贡献相比, 意义更为伟大, 影响更为深远。在对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 可以用这些道理和典范向学生讲授为人之道、为学之道的具体规范。

思想道德教育小学德育 第10篇

在2009年的“两会”上, 代表们提出要恢复“儒学”, 让儒家思想浴火重生。这种观点对于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渊源

中国儒家德育思想源远流长, 在儒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可谓大师辈出, 如: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等等。其中尤以儒学的开山鼻祖孔子的思想对后人影响至深。而孔子的德育思想的形成又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一) 孔子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 家庭背景。

有关孔子德育思想的文化背景, 首先来探讨他的家庭背景。孔子, 名丘, 字仲尼, 鲁国人。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 殷王室的后裔。父亲名纥, 字叔, 又称叔梁纥, 为一名武士, 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 有九女而无子, 复娶颜征在, 生孔子。殷人擅长礼记檀弓。孔子就是在这样一种家庭和社会群体的背景中出生和成长的, 因而从小就耳濡目染, 使他后来能以通礼而闻名于世。

2. 文化背景。

作为文化大师, 孔子决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他一定是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诞生的。正如钱穆所说:“在孔子以前, 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 而孔子集其大成。”[1]孔子之所以成为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乃至人类屈指可数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 最基本的就是他的思想学说是“集”了中国上古以来文化的“大成” (《论语·泰伯》)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论语·泰伯》) , “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禹, 吾无间然矣” (《论语·泰伯》) 。孔子对周文王、武王不仅推崇其道德, 如“周之德,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而且自认为继承了他们的文化遗产, 比如“文王既没, 文不在兹乎” (《论语·子罕》) , 并以文武之治作为他的政治理想。周公辅佐成王, 制礼作乐, 完善典章制度, 后称为“周礼” (《论语·八佾》) 。“吾从周”, 即我跟随周, 继承周。在老年时, 他还感叹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 。可见周公对孔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难怪有“周孔之学”的说法。这些文化典籍无疑是孔子成长和成熟的基础, 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

3. 社会背景。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 政局动荡, 战乱纷争, 民不聊生, 人心不一, 道德沦丧, 原来沿袭氏族部落联盟体系建立起来的“天子—诸侯—大夫”的周礼统治秩序已彻底崩溃[2]。孔子看到为政不能实现抱负, 于是, 匆匆离开鲁国, 开始了列国之行, 并最终形成了他的一整套的系统的德育思想。

(二) 孔子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孔子认为, 人在天地万物中最为珍贵, 使人首次认识到自己是天地万物中的主宰, 从而使人能够挺直脊梁立于天地之中。孔子正是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公开宣布了他的“性相近, 习相远”的关于人的学说的,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人性的理论, 开创了人性理论研究的先河 (《论语·子罕》) 。由此可见, 从论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来看,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

二、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 他的德育思想在儒家德育思想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孔子德育思想以“圣人”、“君子”和“士”为德育培养目标, 以“仁”为德育的核心内容, 以“知情意行”相统一为德育过程, 以“因材施教”等为德育的方法和途径, 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德育思想体系, 成为中国古代德育的指导思想。可以说, 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以《论语》的形成和传播为其形成标志的。

在孔子来说, 人的道德追求不外表现在对人、对己两个方面, 以孝悌为根本, 仁对外要求“爱人”, 突出对人的关心, 也就是‘仁者爱人’;对内则强调“为仁由己”, 突出自身的自我完善。

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 “礼”是孔子又一核心思想, 它包含着系统而严格的道德规范。在孔子看来, “礼”和“仁”是互相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 是评价一个人是否“仁”的客观标准。

三、中国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呼吁儒家德育思想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 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 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4]

(一) 中国当代大学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 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处于观念形成与观念混乱相交织的阶段, 许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注重功利、讲求实惠、缺乏理想、过分强调物质利益, 出现了“前途前途, 有钱即图”, “理想理想, 有利即想”的拜金主义倾向, 从而导致唯利是图、利己主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等思想行为的滋长。

(二) 中国当代大学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偏重于道德规范的填鸭。中国大学德育课程中的传统灌输模式, 以教材为本位, 以教师为中心, 以灌输为主的方式, 注重知识记诵。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注重讲授、示范、规劝、批评, 主要发挥教师的讲授作用, 过分强调道德对学生的制约作用, 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的接受者, 置于服从教育者的地位, 完全不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 中国当代大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在德育途径中,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 教育要求不一致, 甚至互相冲突, 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力, 最终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四) 中国当代大学德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德育课实效性比较低靡的原因, 从根本说是在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 重视解决“知”的问题, 而不重视道德品质和观念的形成。具体表现在以文为本, 重知识、轻养成。现在学校的德育课教学, 忽视把学生作为生命个体进行教育。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 以考试得高分为目标, 只解决知不知的问题、会不会的问题, 却不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从而使道德与现实生活割裂、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 导致知行不一, 形成人格缺陷, 故造成一部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

四、儒家德育思想对中国当代大学德育教育的价值

(一) 儒家德育思想对中国当代大学德育内容的价值

1. 儒家的人格修养的价值。

在儒家看来, “仁”是一个理想的人格, 是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高目标。人们只要按照“仁”的要求办事, 就会达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仁者“爱人”, 这是“仁”的核心范畴。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孔子说:“不知礼, 无以立”, 强调礼仪;又要求弟子:“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 儒家“重义轻利”的原则。

儒家思想中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讨论曾提出过各种不同的主张和观点, 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见利思义, 重义轻利, 以义制利的原则。孔子说:“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反对因求利而失义, 因追求个人私利而做出对别人、对公家不义的事情。他认为,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二) 儒家德育思想对中国当代大学德育方法的价值

要完成和落实大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当前, 中国大学德育效果一直不佳, 与所采用的德育方法不无关系。因此, 探讨儒家德育方法的价值, 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看到问题之所在, 从而加快中国大学德育方法的改进。

儒家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学思并重、因材施教、身教示范等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儒家重视道德中的学思并重, 主张学与思应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卫灵公》) 认为学习是人掌握道德知识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基础,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应该进行积极的思考, 这样才会使教育得到良好的收效。

(三) 儒家德育思想对中国当代大学德育途径的价值

学校德育途径是对受教育者实施道德教育影响的渠道, 即道德教育的组织形式。只有采取恰当的道德教育途径, 才能有效地运用道德教育方法, 落实道德教育内容, 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因此, 中国大学德育有必要在德育实践中积极探索, 在借鉴儒家德育途径的基础上, 解决自身现存问题, 开辟有效的大学德育教育途径。

中国儒家道德教育除了道德修养是属于自我教育系统外,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的基本方面, 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完整的教育系统。儒家德育途径中, 最为重要的是学校的道德教育。

(四) 儒家德育思想对中国当代大学德育过程的价值

学校德育过程, 即学校德育内容的实施过程。在德育过程中, 学校既要跟学生讲清楚德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要求, 以及怎样去做, 又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素质。空洞说教、灌输规范来解决道德认知问题, 知而不动情, 动情而不能践行, 都难于使学校德育真正有实效。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 (即教学过程) , 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 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即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结束语

中国当代大学生只有力争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5], 这样才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才能肩负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钱穆.孔子传:第2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1.

[2]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6.

[3]罗佐才文.试论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102.

[4]胡锦涛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第1版[N].人民日报, 1998-06-20.

思想道德教育小学德育 第11篇

伴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在与日俱增。在不同价值观激烈碰撞冲击的今天,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正逐步腐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思想道德水平出现了滑坡。重读经典,重审儒家思想成为当务之急。利用《大学》的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德育效力显得尤为必要。

一、《大学》“三纲八目”的内涵解读

“三纲领”和“八条目”是《大学》的主要内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开宗明义提出了政治观和道德观相结合的德育目标,即“三纲领”。为了达到“三纲领” ,随后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即“八条目”,它们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方法。

1.“三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在“大学之道”中,“明明德”是第一个阶段,它给人们提出最基本的要求,人们要修明德性,有一个必经的程序,要先修己德,再由此推及他人,也就是常说的“正人先正己”。“大学之道”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精神,“明明德”是返璞归真的内圣之道,“亲民”则是将良善道德推广的外用之道。“亲民”就是在自“明明德”的基础上引导民众也来明德,不仅要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心性,而且要将其成果推及他人。把“明明德”和“亲民”做到极致就是“止于至善”,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事实上,“至善”是没有终点的,“止于至善”是我们追求美好事物的一种理想境地,但这个过程是值得肯定的,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要每个人找到并看清自己的“位置”,保持一颗“善”的心去尽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便达到了“至善”之意境。

通过对“三纲领”的概述分析和简略阐释,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递进的逻辑关系:清除内在的杂念,彰显美好的品德,推而广之,普及天下,进而臻于至善。接下来,以同样的逻辑顺序提出了实现“三纲领”的具体途径——“八条目”。

2.“八目”: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认识阶段,是通过探究人伦事物的道理,明辨善恶是非。“格”的意思是探求、追究;在《大学》中,“物”是一种存在,没有明确的规定,不仅意味着一切自然物,还意指了所有的社会物。所以,“格物”就是探究一切事物自身存在和变化发展的规律。“致”是达到或者获得的意思,“知”就是知识。“致知”是无知到知识的跨越,伪知到真知的转化。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格物”,才能慢慢获得。

(2)“诚意”“正心”。诚意正心是内化阶段,比格物致知更进一步,深入到情感和意志之中。诚意是保持真诚的意念,但只有“诚意”是不够的,因为当“诚意”被自然情欲支配的时候,人就会变成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因此,儒家的修身之道是“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也就是要通过自身的调节用理智来驾驭感情,使心归于正,以达到“心正而后身修”。

(3)“修身”。修身居于中心位置,是由内向外转化的过渡转折,它既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结果,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修身”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摆脱自身对于外在事物的好恶偏见。

(4)“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行为阶段,是“修身”价值所在的体现。家、国、天下这三目实质是三位一体的,家是国与天下的微缩,国与天下则是家的放大。平天下是修身的极致,一切民族国家构成“天下”,平天下是将治理自己国家的原则变成天下的普世原则,实现“大同”。

《大学》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揭示了儒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三纲领”“八条目”是“大学之道”的主旨和要领,它是儒家道德修养的结晶。依“内圣外王”的理想,《大学》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以修身为本、纲目结合、知行统一的脉络结构。

二、《大学》德育思想的特色

《大学》德育思想不是完美无缺,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仍存在局限性和不足,比如过分强调道德的作用,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等等。但值得肯定的是,目标具有层次性与可操作性,方法具有多样性与传承性,是《大学》德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为达到“止于至善”,从“修身”开始,然后通过格物穷理,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最终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精神跃升,这体现了其目标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德育目标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由一系列的具体子目标组合而成。比如从学校范围来讲需要有一个提纲挈领式的德育总目标引领全校师生,落实到每位老师,他心里要有一个课程设计,每个单元要达到的目标、每个课时的目标。

《大学》具有丰富的德育理念,丰富多样的方法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德育方法体系。如以“慎独”来达到“诚意正心”的方法,如榜样教育法,还有推己及人、知行合一等方法,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着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此外,德育方法还具有传承性,很多德育方法是从历史上承袭下来的,是代代相传的结果。

三、《大学》德育思想对当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当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来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时代差距的存在,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育目标理想化,缺乏层次性与针对性。正如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目标应具备超前性,这种超前性应是现实可行的, 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如果目标定得太高,所有人无法达到,就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这样不仅违背德育规律,也不符合学生身心健康。我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制定上往往偏重理想性要求,缺乏层次性和衔接性。

(2)教育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缺乏时代性。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德育内容也必须不断更新完善,与时俱进。传统的德育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家庭美德等内容,在今天仍然是必修内容,但是面对多元碰撞的价值观念、功利虚荣的信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的幅度和速度还不够。如今的学生不愁物质条件,情感脆弱,受挫抗压能力欠缺,这是他们成长之痛,涉及学生情商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较少,而这些恰恰是亟待关注的焦点。

(3)教育方法单调,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新时期德育的环境和对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育方法的使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重德育理论说教、轻行为实践;二是重德育形式,轻实际效果;三是单向传授多, 双向交流少。采取单向填鸭式灌输,既没有认真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也忽视受教育者的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去,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融合起来,让学生切实做到知行合一。

2.《大学》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合理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大学》德育目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为我们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德育目标提供了借鉴。学校实施德育,要依据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以及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独特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划各个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有侧重、有步骤地加大德育的广度和深度。比如,从中学到大学的升学,很多学生心理不能适应,产生种种困惑,感到无所适从,这阶段学校的目标就是安抚学生情绪,使其尽快融入新环境,及时做好心理调适;针对大学毕业生迷茫的问题,辅导员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提前帮助大学生规划人生方向,设定就业目标,使其走出困境,从容面对选择。坚持目标激励,通过确定学校总体目标,设置部门、个人的具体目标,并通过量化考核等手段验证目标达到的程度,这样,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

(2)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任务。《大学》不去追求和探讨日常生活和伦理认知以外的东西,而是从日常经验和心得中总结出来,用通俗浅显的例子来阐释为人处世的原则,所以,不妨借鉴《大学》德育内容的日常性,使德育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的日常生活。“高校德育应紧紧围绕基本的道德品质开展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精神。在德育目标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德育内容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和富有时代特色。”在校园里学生理想和诚信缺失,奉献精神和集体意识弱化,功利和自我中心意识显著加强等。在这种状况下,必须培养学生的仁爱、礼仪、诚信、宽容等道德品质,帮助广大学生重塑美好人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倡导的新风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八礼四仪”等内容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去。

(3)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大学》提出德育应该是知与行的统一,这启示我们当前不能把德育的着眼点放在外部灌输,而要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注重加强社会实践,落实道德行为。我们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德育资源,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和公益服务,实地参观和调查等。运用榜样教育法,抓典型,树榜样,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功能性和科学性。教育者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的表率作用。现在学校的德育不仅要重视理论的传授,还要教育把握和调节情感的方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这方面的不足,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动之以情,不但要做到以理服人,还要能够以情感人,以文化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德育载体必须适应新的变化,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发,合理运用传媒、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德育手段、方式的变革,以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创造新的教育感化力量和富有时代气息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孙迎光.传承与超越——儒家德育思想与现代学校德育[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莫秋蝉.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05(12).

[3]赵福祯.儒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代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4]邱晓煜.论《大学》的德育理念在高校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

浅谈儒家思想与教育德育观 第12篇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 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 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制, 《周礼》是战国时人所作, 它是反映西周时期礼制的史料著作。

《周礼》曰:“儒家得道以民。”所谓得道, 一曰礼乐, 二曰仁义。周公摄政, 五年营建洛邑, 六年制作礼乐, 依据周制, 参酌殷礼, 制定了田制、管制、禄制、乐制、法制等, 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典章制度, 世称周礼。周公曾作大诰、酒诰、周官、立政诸篇, 倡导天命不僭, 张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孝养父母、以德辅天之言行。

在中国, 孔夫子到今天两千五百年, 我们在孔老夫子著作里面看到, 他那个时候就是很感叹世风日下, 他羡慕上古时代, 尤其是我们看到他常常赞叹的尧舜禹汤, 称他们是圣王。那个时候的社会民风淳朴, 有圣贤人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圣贤人用什么教化?伦理道德。所以, 伦常道德不是孔子发明的。孔老夫子自己常说他一生没有创作, “述而不作”, 他所学的、所教的是前人的教诲, 他只是“受持读诵, 为人演说”。孔夫子做得圆满, 是圣贤, 被称为大圣, 大成至圣先师。

在现代社会, 儒家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虽然, 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大的发展, 但是, 伴随而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了民众道德价值观的缺失, 被表面的一些现象所障碍, 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可以理解为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同步, 缺一不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靠的是人才, 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教育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人才, 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五育之首。思想道德是一个人发展的立足根本, 我们的教育要从根本抓起。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素质的好坏关系到道德观的树立, 直接影响以后的成长和发展,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很多国家的学者提出了科学教育人文化的观点。据说1998年1月, 2/3的诺贝尔奖的得主说过,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2500前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在新的世纪, 努力建构富有中国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德育理论, 正成为我国德育发展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德育明显存在的问题有:一方面脱离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 不注意利用传统德育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 功利主义色彩较浓, 缺乏超越精神的成分, 其结果造成道德教育的低效。就目前中国德育状况而言, 教育需要借鉴儒家思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应当从下两个方面认识和思考儒家德育思想的智慧。

一、借鉴儒家的反思思想完善道德教育

《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 “见贤而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孔子看来:思、内自省是联系自身品行的反省, 这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这是儒家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 它倡导的是自主修养。“自律”是现代德育的最高境界, 它提倡的是“自我教育”。以“尚礼”为重点, 强化文明礼仪的教育, 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学做人, 做现代文明人, 做好人。

自我教育, 是人们把自己同时当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 依靠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所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个体为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进行的自我选择、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强调人内心中的自觉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儒家自我教育思想虽然其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心性论”, 其目的也是为统治阶级教化世风服务的。但它强调克己自省、修身自得的道德自我教育, 以及一系列独特的自我教育方法, 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在此, 要注意以下几点:知行合一。道德品质的形成是落实到实践的统一, 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重要是躬身践行;慎独。道德的基础是自律, 《礼记》记载: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面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 防止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二、借鉴儒家的仁爱思想完善道德教育

“仁”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 孔子的所有理论主张都是以仁为基础发展的, 孔子教育人们要“爱人”。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是通过修养, 克除自己不良的一面, 使自己身心言行达到君子的标准, 是爱人的前提。仁爱就是教育人要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要会关心人。如果不会爱人, 会把自己封闭起来, 形成闭塞心理, 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我们教育面对的学生, 往往由于生活条件优越, 容易以自我意识为中心, 缺乏社会责任感, 团结意识不强, 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的恶劣事件。在教育中, 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略情感思想的教育, 会让学生缺失仁爱之心。如果说德育是灵魂, 那么仁爱教育则是核心。学生具有可塑性, 把仁爱思想要很好地渗透进教学中, 融入教学方法中, 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比如, 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给予赏识评价等。

总而言之, 德育教育要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 转变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想。我们要创新教育工作的德育内容, 从我国国情出发, 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环境、性格等, 传承历史的传统文化, 借鉴优秀的儒家道德思想观念, 把学校德育工作不断深化, 为培养有道德的人才保驾护航, 提升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刘祎, 《试论儒家德育过程论思想》, “新疆社会科学”

上一篇:科学传播人才下一篇: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