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设问技巧

2024-05-28

高中物理课堂设问技巧(精选6篇)

高中物理课堂设问技巧 第1篇

笔者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发现, 设问式探究教学在“概念规律新授课”“实验探究课”等很多不同课型中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高中物理课堂有效设问的作用与大家共同探讨。

1.好的设问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难点

一节课上得好与不好, 主要看学生对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否掌握, 好的设问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的理解, 促进对难点的突破。

案例1:“电势能”概念的互动教学

“电势能”的概念是电场中的一个难点, 学生很难理解, 教师可以选择已经学过的动能的知识作为切入口, 以能量守恒为线索展开讨论。

创设问题情境:点电荷 +Q固定在A点, 在点电荷 +Q的电场中将一带电粒子+q由B点静止释放向着C点运动, 已知A、B、C在同一直线上, 带电粒子具体做什么运动?

生:从B点沿BC方向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

师:如何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运动呢?

生:带电粒子的动能越来越大。

师:根据能量守恒, 带电粒子的动能从何而来?

生: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

师:那么就必定有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在变化, 这种能量在如何变化?

生:在减少。

师:在带电粒子运动的过程中, 电场力做功情况如何?

生:电场力对 +q做正功, 因为电场力是斥力。

师:+q从B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动能在增加, 另外有一种形式的能量在减少。

师:由这种力与能的关系, 你联想到什么?

生:弹簧。 (引导学生对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和动能变化情况之间关系的分析)

师:那该问题中涉及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是什么? (此时, “电势能”的概念已经得出, 学生必会脱口而出)

师:电势能仅是 +q具有的吗?若撤掉+Q, 电势能还存在吗?

引导学生得出:电势能是系统具有的。

2. 好的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 如何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呢?好的设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案例2:《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探究

利用多媒体创设滴水、落石、落苹果、雨滴、跳伞等现象情境。

师:这些现象有没有共同点?

生:这些都是一种从高空到地面的运动形式。

师:如果这些物体都从同一高度开始下落, 谁先着地呢?即物体下落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大家现在利用提供给大家的一些物体分组探究一下。 (实验桌上有小铁片、相同纸片两张、小钢球、一团棉花、细线)

老师组织学生动手实验。 (几分钟交流讨论后各小组总结)

师:现在请各小组总结你们的观点, 并提出你们的疑问。 (教师简要板书各小组观点及疑问)

生1:好像是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 但是小钢球和小铁片却几乎是同时落地, 所以不大确定。

生2:物体下落的快慢应该是与体积有关, 或者是不是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呢?是不是密度越大, 物体下落得越快?

师:好, 还有其他的观点吗?

生3:物体下落与空气阻力和重力有关系。

师:很好, 你们是如何得出这个观点的呢?

生3:棉花团受到的空气阻力最大, 所以最晚落地, 小钢球和小铁片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 而且它们的重力比较大一些, 比较早落地, 所以应该是重力越大、空气阻力越小, 物体下落得越快。

师:有同学对这个观点有异议吗?

生4:那如果把小铁片和纸片用细线绑在一起, 让小铁片拉着纸片下落, 重力变大了, 空气阻力也变大了, 它们下落是变快还是变慢呢?

生5:如果能在真空中做实验, 不考虑空气阻力, 就可以判断了。

教师介绍牛顿管并演示牛顿管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 物体从同一高度静止下落的快慢相同)

3. 好的设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中的答问过程既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本领, 又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综上所述, 设问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课堂教学中的设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是高效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设问的情境性和启发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设问的全体性则能充分体现出教师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廖伯琴, 张大昌主编.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高中物理课堂设问技巧 第2篇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 设问技巧 教学效果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简洁高效的提问往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发生困难时,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以此促使他们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自主探究,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应该成为每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技巧,也值得每位教师倾其毕生心血孜孜追求。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课堂提问若能引起学生思维共鸣,使全体同学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正所谓一问激起千层浪。

那么,应该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设问,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关注所有学生,不要只顾局部。

教师应根据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自现象而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以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注意“因材施教”,课堂提问以中等难度的问题为主,也要有难度较大的问题,同时也要舍得在后进生身上花时间,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为其回答问题营造宽松的氛围,使其敢于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他们答对了,及时给以表扬;答错了,要及时引导,不能为了赶进度而代替其回答。

二、要增加思维含量,不要流于肤浅。

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才不会浅尝辄止、仅满足于一知半解。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必须具有思考价值,能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深层的思考和探究,从而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不是仅简单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课堂提问的肤浅、单一、平庸、死板、公式化或模式化,缺乏发散性无任何悬念,当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高明的提问,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往往能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激起思维的浪花,使之泛起阵阵涟漪,甚至波澜起伏、高潮迭起。

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置接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智能水平的问题,做到胸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也不能让他们觉得高不可攀,而是要其“跳一跳”才能解决。恰当的课堂提问,应富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储备顺利解决问题。教育家孔子就特别强调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觉运用逻辑推理的能力,善于使用学生熟悉的浅显的事例或道理辅助教学,从而让学生能够根据已知事物的认识、经验有所发挥。

三、要加强趣味教学,不要枯燥乏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老师课堂提问题的兴趣直接影响了课堂效果。教师恰当设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解答欲望,而且可以促使他们自觉地钻研教材、深入地探究寓于其中的深刻问题。

如果教师的语言呆板而抽象,语调不抑扬顿挫、疏密相间、自然有序,提问缺乏幽默与诙谐,死板公式化,无发散性且缺乏悬念,自然无法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动机,当然不会有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要明确教学目标,不要随波逐流。

课堂教学跌宕起伏,瞬息万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老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时,不能不加任何限制,任凭课堂脱离既定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好课堂的主导作用,在引导学生探究拓展、纵横驰骋的同时,不忘把课堂回归到教学目标上来。如有位老师在讲《归去来兮辞》时,老师第一句就问:“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学生纷纷抢答,有的说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的说是为了回报社会;有的说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更多的学生说是为了升官发财等明显带有功利色彩的回答,于是这堂课就只是讨论了读书的目的与意义的问题,与教学目标没有关系。这类没有创设典型情境的提问,使得学生要么无法回答,要么乱答,当然不会有好的课堂效果。

五、要注意课堂反馈,不要消极应对。

对教师来说,组织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实施动态控制的过程,要想有效地进行控制就必须重视课堂反馈。然而,有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为赶进度或防止脱离教学目标,常常对意料之外的答案或过早评价,打断学生思路;或过晚评价,以致丧失启发学生的良机。有些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时要么含糊不清,闪烁其辞;要么干脆避而不评,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没有任何明确的解释与说明。像这些不注意课堂反馈的做法,往往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从而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精心组织教学,恰当设计每一个问题应该成为每个优秀教师潜心钻研的命题。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才会使我们的课堂充满迷人的魅力。

小学数学课堂设问技巧 第3篇

问题要有针对性与有效性

美国科学家加波普尔认为: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作为知识增长的催化剂,问题本身是至关重要的。它要符合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起到促进学生知识增长的作用。

问题的针对性是指符合学生的实际,即问题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如果问题超出学生的实际分析理解能力,那么这个问题就是无效问题;如果问题太过简单,无需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整合,也是失败的问题,起不到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教师所提问题,要贴近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又略高于现有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寻求解答。同时,问题的也要针对班里大部分学生。只有少数学生才能听懂问题并做出思考,而大部分学生就像听“天书”一样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儿开始思考,也是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以将问题分层次、分步骤提出:刚开始问题难度小,学生解答完之后,教师接着跟进下一个问题,要比之前的复杂一些,逐步加大难度;既照顾到全班同学,又让学生逐步推进,逐步提升。

问题的有效性是指问题要符合课堂教学需要,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具有积极作用。如果教师单纯为了与学生交流和活跃课堂气氛,问一些与教学内容没有关联的问题,也是无效问题。同样,太过简单,学生不经过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起不到激发学生思考学习的作用,也不算是有效的好问题。有效性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教师不要因为小学课堂要活跃就忘记设问的初衷,反而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效率降低。

问题要有趣味性与启发性

兴趣和需要是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设的问题就要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符合学生的兴趣。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教师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就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在教学“圆的特点”时,可提问: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有三角形的轮子吗?为什么别的形状不行?如果我们来一场比赛,有圆形车轮的车子、方行车轮的车子、三角形车轮的车子,哪个车子能最先到达终点?小学生对这些问题会非常感兴趣,能够促进他们思考,发现圆与其他形状的区别,逐步总结出圆的特点。这样,课堂的活跃性调动起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学得自然,学得扎实。因此,教师在教授课程之前,要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想结合,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课堂问题,以问题带动学生积极学习、思考。

通常来讲,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的过程。课堂问题也要遵循这个特点,逐步启发学生,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先拿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让大家回答这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学生能够很容易得出180度。接着加深问题:“现在我们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新的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多少呢?”学生可能就会受到干扰,一下不知道多少度了。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纸上画一下看看,问题的答案就得出来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连环问题,由浅及深,一步步打开学生思维,激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

考虑到儿童的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提问时要根据问题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常见的提问方式有:布悬设问、导趣设问、梯度设问、梯度设问等。布悬设问,要诱发学生的直接兴趣,适合学生一听就感兴趣的问题,通常题目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导趣设问,也是要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学习,与前者相比,它更直接,学生回答起来可能更容易,题目一般不会太复杂;梯度设问,与连环设问一致,是将复杂问题按照从易到难,一步步地提问,让学生逐步思考,既不会让学生因为问题太难望而生畏,也能做到逐步提升,完成教学目标;巧变设问,将同样的知识内容用不同的问题展示给学生,既能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对知识了解得更准确和牢固,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按照问题内容及解答方式的不同,还可以将提问分为开放式提问、比较式提问、突破式提问、发散式提问、选择性提问等。开放式提问,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答案不具唯一性;比较式提问,将学生容易混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提问,让学生比较、解答;突破式提问,当学生觉得知识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容易产生自满心理时,教师提出超越课本知识的问题,引导学生更上一层楼;发散式提问,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引发众多问题,这比较适合让学生讨论;选择性提问,教师不仅给出问题,还给出问题可能的答案,让学生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问题难度,但也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解答问题,学会分析、比较和选择。

总之,教师要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多样的创设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解答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正如特级教师马骉所说,课堂没有意外不精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设计好的教案进行教学,而要根据课堂实际,随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开放性的课堂和多样化的问题。

语文课堂设问技巧 第4篇

一.设置情境巧妙切入

所谓设置情境, 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现象中, 揭示一些现象让学生分析解决, 以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 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 可由歌曲《风风火火闯九州》导入, 然后教师引导:“路见不平一声吼, 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句歌词在哪个人物身上体现得最鲜明?依学生的回答自然地引入新课。这样的提问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活跃学生的思维, 并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化难为易深入浅出

提问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符合学生现行的知识层次, 过深过难的问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起不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过浅过易的问题, 无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可以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设计阶梯式的问题。如教《变色龙》一课, 可设计四个台阶式的问题:①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②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 ③他“万变不离其宗”, 这个“宗”是什么?④是什么因素在左右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最终让学生明白, 作者塑造变色龙这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形象, 目的是把讽刺的锋芒指向整个社会病态的根源———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这种提问化难为易、深入浅出, 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和程式化, 切入的角度要新颖巧妙, 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和启发性, 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例如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若问学生: “鲁迅为什么要写蜜蜂伏在菜花上? 它是什么颜色?”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蜜蜂要采蜜, 颜色是黄的。”不仅毫无启发作用, 而且还会将形象的语言搞得淡而无味。如果换个角度问 : “肥胖的 蜜蜂伏在 菜花上 , ‘伏’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什么形态? 为什么写蜜蜂是‘肥胖’的?”就会启发学生思考, 领略鲁迅先生用词的生动性, 用一个“伏”字, 逼真地勾画出蜜蜂饱吸蜜汁的生动形态。这样提问, 既能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判断与推理能力, 而又能对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让他们明白巧妙用词的重要性。

四.疑于无疑平中出奇

有些内容看似平平, 处于无疑境地, 此时教师要善于激疑, 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 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如教学老舍的《想北平》时, 可以问:北平这个城市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的?这一提问即可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 最终明白了这是作者通过对北平与巴黎、美国、伦敦的对比, 以此表现出北平“温和自然”、“布局匀调”、“物产可爱”的特点。采用对比烘托的手法, 使北平城的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是曲折行文的一种写作方法, 也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想念、热爱与赞美之情。我们在平常的写作中, 可以试着运用这种对比手法, 来突出我们所要表现的事物或情感。

五.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 这种情况容易引起人们的思考, 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可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 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积极探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开头有这么一句话,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 相传叫做百草园……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使用“似乎”和“确凿”这两个词语, 两者是否矛盾?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了解:“确凿”表示确实, 因为作者写作此文时, 用成人的眼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而“似乎”表示猜测, 因为时间已经隔了七八年, 对这断定又有踌躇, 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 所以并不矛盾。学生弄懂了这两个词语的准确含义, 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吃透作者创作的本意。

怎样掌握高中地理教学的设问技巧 第5篇

一、注重设问的目的性

高中地理教学中设问的内容, 应对所授的地理知识有一定的针对性, 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问题就要紧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设计, 让学生不仅积极思考了问题, 而且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分析, 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如:《2.2大气的热力状况》中, 要求学生能根据“图2.5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的关系”分析太阳辐射在单位面积一天中获得多少, 以及全球随纬度变化的原因。教师在对该知识点进行引导之前, 可以设计关于“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提问, 让同学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这样设计的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朝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方向去思考, 进而克服了教学过程中的沉闷, 比直接讲出原理效果要好得多。

又如:《6.1聚落的形成》, 要求学生理解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图片设问:为什么两地的村落形态不一样呢?问题一提出, 就直接让学生思考村落形态与什么有关系, 这样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二、注重学生的兴趣

设问既要针对教学内容, 要达到教学目的, 同时也要注意把提出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切入点,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抽象、单调, 有很多是学生很难见到的或者是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的内容。如果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觉得很容易回答, 觉得回答问题只是读教材的过程而已, 那么,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到索然无味,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因此,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应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如:《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这一节,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上一届雅典奥运会举办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什么?有哪些区别?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2012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伦敦又是怎样的气候呢?学生对奥运会的内容都非常感兴趣, 自然而然就愿意根据问题去思考北京、雅典、伦敦三地的气候及其气候特点。

另外, 《2.7大气环境保护》这一节中, 在引导学生分析酸雨在我国的分布时, 可以这样提问:贵州省有酸雨分布吗?严重吗?为什么?这样, 就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 促使其积极思考和分析, 同时也让学生树立热爱家乡、合理建设家乡的意识。

三、注重知识的连贯性

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发展是有因果联系的。在设计问题时, 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如:《3.5陆地水与水循环》中引导学生理解“地下水示意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这样一个问题就能把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同时, 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 回顾如何判读地质构造。

又如:《2.7大气环境保护》这一节中, 在引导学生分析臭氧层遭到破坏的问题时,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臭氧层遭到了破坏, 那又谁知道臭氧层的位置?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设问:平流层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设问既注重了前后知识的连贯性, 又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注重知识的类比性

即把构成地理事物的各要素或各知识点进行积极的分类、比较。如:《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这一节重点和难点都是对全球各类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的理解。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做一个分类比较, 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图2.6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图2.7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这两幅图, 找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在分布、特点上有什么异同。教师同样可以把地中海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别做一个比较。这样, 学生积极参与了思考、比较, 对知识点的理解就更加深刻, 同时也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五、注重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地理知识理论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学习、掌握它的目的还是在于运用, 因此对于实践问题的提问, 能检验并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激发学生兴趣, 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的实用性。如:在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如何判断地形、地势?风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应怎么分析?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只要我们能注意设问, 就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又能补充地理信息, 及时调节教学与教材的关系。这样学生不再作为旁观者而是作为活动者, 寻找许多的“为什么”, 并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 产生独特的、灵活的思维方式, 较好地完成地理学习活动。

摘要: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设问, 实际是对地理知识点的质疑, 是学生思维、判断、归纳、掌握、运用正确地理知识的必要过程, 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 设计巧妙的、有针对性的问题, 能够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 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过程,设问技巧

参考文献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技巧 第6篇

一、导入技巧

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关于这一点早已经为广大教师所认可,但要想保证导入环节的质量,就一定要遵循导入的技巧,在课堂上通过熟练的导入技巧的运用来发挥导入功能,为整个课堂教学起一个良好的开端.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导入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简洁性. 课堂教学只有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导入仅仅是起到一个导入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导入本身并不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如果导入拖拖拉拉地时间过长,就会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 因此,教师在实施导入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少地占用课堂教学时间. 记得笔者在给学生讲“力矩”的内容时,一走进教室,笔者就来到了教室门前,先站在离门轴较远的地方轻轻一推,门就关上了,接下来,再次把门打开,这次笔者站在了接近门轴的地方,然后用手用力推门,结果门仅仅是关上了一半.这个简单的实验结束以后,有学生已经看出了门道: 距离门轴越近,关门需要的力越大,离门轴越远,则需要的力越小. 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花了一分钟的小实验,却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了接下来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实验活动对相关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针对性. 导入的目的是导入新课,是为了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服务的,有些教师在导入环节,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选择一些虽然有趣却与教学内容难以衔接起来的内容,使得整个导入活动严重“跑偏”,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相符合,这种缺乏针对性的导入当然不能算合格的导入.因此,教师在选择导入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导入是要导出哪些教学内容,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保证导入的针对性,这才能为导入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 第三,多样性. 导入功能实现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保证导入内容的新鲜性和多样性是实现导入功能的关键所在.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复习式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实验导入、多媒体导入等各种形式多样的导入方式,经常给学生“换换花样”,这样有利于导入功能更好的实现. 例如,笔者在讲到“滑轮”这节的内容之前,就给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在操场观看升国旗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每次升旗,都有学生在站在下面向下拉绳子,然后国旗就徐徐升起了,你们知道他们是运用了什么工具把国旗升起来的吗? 这个工具的使用又包含什么物理学原理吗? 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一出,很快就营造出了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亲近感,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拉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在讲“向心力”之前,笔者又换了一个“花样”,给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准备一个罐头瓶并装满水,然后在瓶口系上一根细绳,接下来,笔者用手握住细绳的一端,让装满水的罐头瓶在竖直的平面内做快速圆周运动,随着瓶子转动的越来越快,瓶子中的水却一滴都没有洒出来. 面对这个奇异的现象,每个学生都感到吃惊不已,并纷纷对产生这种奇怪现象背后的原因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这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每堂课都有一个新鲜感,这对于长久地维持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并把这种兴趣最终转化为爱好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2].

二、提问技巧

提问是课堂上师生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问技巧的运用也就成为了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把握提问的时机. 无论是一堂课一问不发,还是不分时机的满堂提问都不是恰当的提问方式,把握提问的时机对课堂提问环节的质量至关重要. 教师要注意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把提问适当地分布于不同的时间段,围绕着关键点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这样才能让提问的作用得以发挥; 例如,在上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从纷纷扰扰的课间休息中“回过神来”,尽快集中注意力,又能让学生迅速在问题的启迪下打开思考模式,顺利的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讲“电场强度”时,一走进教室,笔者就提了这样几个问题: 什么是点电荷?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这些问题的提出很快就让原本还有些嘈杂的课堂安静了下来,学生纷纷开始思考起来,而随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接下来有关“电场强度”的课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提出了. 而当讲课进入到中后段以后,很多学生都会出现疲劳感时,这个时候,适当的提一些问题对缓解枯燥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个神”也具有明显的效果; 第二,注意提问的梯度.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上存在差异是客观的现实,为了契合这一现实,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把握问题的梯度,即有易有难,这样才能满足班级中不同学生的思维需求. 另外,具有梯度的问题本身也符合思维规律,因此,这样的问题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注意提问主体的随意性.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往往习惯于针对某些成绩较好的或者表现较为活跃的学生,而导致其他学生在教师提问的时候产生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听课的主动性. 因此,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要坚持随意性的原则,把班级中每个学生视为提问对象,这样会有效激发学生对问题思考和回答的积极性[3].

三、结尾技巧

“虎头蛇尾”是如今很多课堂教学常见的问题.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大多数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技巧设计出了很多精彩的导入,然而,对于一堂课的结尾,很多教师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事实上,导入跟结尾一样,也讲求一定的设计技巧. 在物理课堂上,常见的结尾技巧有这样几种: ( 1) 归纳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结尾方式. 教师在全部教学内容结束以后,以简洁的语言、文字、表格等形式对一整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把所学到的新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讲完了“核能”一章的内容以后,教师在就可以简明扼要地从核能的定义、量度、形式、范例这样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归纳,既有效突出了重点,又使得学生对核能这章的内容有了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和掌握; ( 2) 首尾呼应式结尾. 这章结尾方式也是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结尾技巧. 一般来说,是与课前的导入内容相互呼应的. 在导入环节,教师为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常常会给学生提一些问题,设置一些悬念,然后在结尾环节,就是给出答案,解决悬念的时候了. 例如,在讲到“光的色散”这节的内容时,在导入环节,笔者就给学生提了这样几个问题: 天空和海洋为什么都是蓝色的? 为什么早晨和傍晚的太阳颜色偏红,而中午的太阳颜色偏白? 针对这样的课前导入,在本节课堂教学结束之际,笔者在结尾环节针对导入的所提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这种结尾方式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的一个有效拓展机会; ( 3) 思考题式结尾. 学而不思则罔,而思又来源于疑,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的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于巩固学习效果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在讲课结束以后,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与前面内容具有相关性且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作为一堂课的结束,既给学生留下了思维空间,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完了“牛顿第三定律”以后,笔者就给学生留了这样一个思考题: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那么反过来,地球上的物体是不是也能吸引地球呢?”这个角度新颖的提问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且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学生会更加明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规律,可谓是一举多得. ( 4) 习题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也受到了很多教师的青睐. 在一堂课结束以后,教师及时围绕教学内容,尤其是一些重难点、易错点设计一些课堂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听课成果,及时发现听课过程中的问题,对于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非常关键.

上一篇:风险效应下一篇:商业摄影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