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支出范文

2024-08-21

公共支出范文(精选11篇)

公共支出 第1篇

(一) 按用途分类

目前我国的公共支出按用途可以分为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业支出、科学文教卫生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对外援助支出等。此外, 我国财政目前还存在着资本性质的支出, 如一部分基本建设支出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等。随着国有经济退出一般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 资本性质的支出也将逐步淡出财政支出的内容和范围, 而大体上仅余下公共支出。

(二) 按与市场关系分类

公共支出按与市场关系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 购买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在财政支出总额中, 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 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越大。这类公共支出形成的货币流直接对市场提出购买要求, 形成相应的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购买性支出基本上反映了社会资源和要素中由政府直接配置与消耗的份额, 因而是公共财政履行效率、公平和稳定三大职能的直接体现, 购买性支出中的投资性支出, 将对社会福利分布状态产生直接影响, 是公共财政履行公平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购买性支出分为公共消费支出和投资性支出。

(2) 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在财政支出总额中, 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 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转移性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等组成。转移性支出形成的货币流, 并不直接对市场提出购买要求, 所提供的货币, 直接交给私人和企业, 而不是由政府部门直接使用。

二、购买性支出的审计

(一) 公共消费支出审计

公共消费支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公共消费支出的使用并不创造价值;第二, 就其本质来说, 公共消费支出满足的是纯公共需要, 这是财政存在的主要依据。公共消费支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费、国防经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等支出。审计时应做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

(1) 公共消费支出真实性、合法性审计。首先, 要在审计支出管理和核实各项支出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真实性基础上, 检查经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是否体现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的原则, 向下级单位批复预算和拨付资金情况, 以及本级各项支出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其次, 严格审查行政管理费增加的合法性。由于行政机关扩大和新设, 公共事物日益增多;国际交往也会随着经济发展和外事活动的频繁而增多, 社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 经济和社会纠纷增加, 导致用于维持社会秩序的支出增加、外交支出增加。审计时要重点查实增加的支出是否真实、合法, 有无财政部门的批准, 是否通过法定程序。因为行政管理费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支出增减要通过法定程序。

(2) 行政管理支出审计。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是实践可以证明的事实。然而, 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 但它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应呈下降趋势, 世界各国一般都是如此。马克思在阐述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分配原理的时候曾指出, 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和现代社会比起来, 这一部分将会立即显著地缩减, 并将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减少”。针对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行政管理费支出的绝对规模或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规定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指标, 并由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审计部门对之施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和立法监督。减少行政管理费用, 加大对行政管理支出的审计力度, 规范政府行为是当务之急。审计时要着重对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进行审查, 要查实各部门编制、实有人数、职能和事权, 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真实性, 注意审计支出定额的合理性。防止由于基本支出预算低估或高估导致新一轮挤占挪用其他财政资金或改变基本支出用途, 防止有权部门和拥有较多公共资产的单位得到更多的更新维护等财政补助, 形成新的分配不公。对公共消费支出有关的人、财、物进行审计监督, 综合评价其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 最终通过部门决算审签, 促进降低公共部门行政管理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配置的公平与效率。

(3) 科教文卫支出审计。文教科卫事业基本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但它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公共需要, 部分存在价格排它和利益私有的性质, 它是对混合商品中的公共商品部分的成本补偿。科教文卫支出审计主要是财政实行义务教育出资、基础科学研究出资、卫生事业出资而形成的公共消费支出审计。而对于那些可通过市场来弥补成本的应用性研究可由受益个人出资;对于利益完全私有化的医疗事业, 其成本可由个人负担不在其审计范围。因此, 应重点审计义务教育经费是否存在虚报冒领、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公用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是否规范, 有无挤占公用经费大量开支招待费、旅游疗 (休) 养、发放教职工福利等情况。对实行预算拨款的医疗卫生部门, 要审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情况, 重点审查医院药品的购销价格政策执行情况, 医院药品的使用、治疗检查项目是否合理, 是否存在开大处方、过度治疗行为, 医院基本建设和医疗设备投资的合理合规性、使用效果和利用率;延伸审计调查药品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二) 公共投资支出审计

公共投资包括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资、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性行业、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支柱产业的投资。这些投资金额大、工期长、社会关注、审计内容多, 作者认为应重点审计以下内容:

(1) 公共投资预算分配审计。公共投资首先要审查预算分配, 要在核实有关记录的基础上, 检查有专项预算分配权和系统内预算分配权的部门, 其公共投资预算分配的规模、结构、投向、预留比例、程序等是否合规, 投资计划 (预算) 是否细化到项目或项目单位。重点审查有无违反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和法定程序, 暗箱操作, 利用权力向本系统本部门倾斜, 越权化整为零审批项目, 为亲属、朋友安排投资, 有无分散使用国家财力, 造成资源配置不公平和低效率。

(2) 公共投资资金使用情况审计。要通过延伸审计检查投资项目单位资金使用情况, 如有无将国家的资本性投资作为费用支出核销;有无改变预算规定用途滞留、克扣、挤占、挪用公共投资资金;有无超范围超标准开支项目;有无攀比奢华和损失浪费;有无异常和大额超预算情况;有无无计划、无预算或向非预算单位拨付公共投资资金;有无以拨款名义将公共投资资金转移到下级预算单位或外单位代管, 改变用途, 任意支用, 逃避监督;有无及时记录固定资产会计账和实物账等问题。

(3)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具有资金数量大、工期长等特点。应从效益角度, 审查项目前期决策工作、设计、投资估算、概算及预算编制等全过程监督审计, 突出项目立项的科学性、项目建设的进度、资金管理使用及建设成本等方面审计, 防止部分单位和个人不当竞争资金。一旦争取资金成功, 项目的管理就成问题, 甚至出现挪用资金弥补机关经费不足, 挤占、挪用、套取、骗取项目资金等问题。应建立严格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和一整套全程的监控措施。促进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科学化、程序规范化、操作透明化, 减少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现象,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压缩公共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支出效率, 更好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同时, 在压缩公共支出的基础上让社会公众拥有更多的资源支配权, 从而通过市场自由选择促进自身福利的改善也是现代审计的职责。通过公共支出的审计, 促进降低公共部门行政管理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配置的公平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宇龙:《政府公共支出项目绩效因素初探》,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第22卷第03期。

[2]梁俊娇:《政府公共支出绩效低下的成因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农村公共支出现状分析 第2篇

1.农村公共支出的增长与变化。国家统计年鉴中“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的口径包括: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费。财政部农业司提供的财政农业投入总额数据的口径比上述口径宽泛一些,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国债资金)、农业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农村中小教育支出、农村卫生支出;农村救济支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15项,实际上相当于农村公共支出。由图1可对比两种财政农业投入口径数据。两种财政口径图片

上述两种口径的数据虽然有差别,但反映了同一种趋势,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绝对量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且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三次高速增长的台阶:一是1993年分税制改革之后,由于国家财政收入迅速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增长速度也随之提高;二是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规模空前加大,财政支农支出也出现高速增长格局;三是从2001年起,“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层的关注,国家开始着力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特别是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力度。与此同时,为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中央增加了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2.农村公共支出结构的变化。从统计年鉴反映的财政支农结构来看,财政支农结构变化不大,支持农村生产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这两项支出所占比重2005年均保持在90%以上,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增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补助村民委员会支出等支出内容,上述支出结构才有所变化(见图2)。

从公共支出运行来看,农村公共支出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用于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投入比重大幅度增加。表现为基本建设投资和水利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1996年,这两项支出仅为141.5亿元,到2005年,增加到828.68亿元,占财政支农总投入的比重由18.28%提高到27.85%。1998-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基本建设投资为4284.38亿元,其中国债投资3622.59亿元。如果加上这一期间水利建设基金168.16亿元,投入总量达到4452.54亿元,平均每年投入636.08亿元。资料表明,2001-2004年,中央已经投资约800亿元(其中国债资金470多亿元)用于“六小工程”建设,累计解决了6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的问题,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12

亿亩,完成草场治理面积1.9亿亩。农村电网改造也取得明显进展。2000-2005年,农网和城网改造资金240.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35.42亿元,地方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21.05亿元。除了直接支持外,财政通过为电网公司提供资本金的形势支持农村电网建设。

2)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增加。近年来,中央政府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转变。中央财政用于农村中小学教育和卫生的支出大幅度增加。1998年,中央用于这两个方面的支出仅为9.39亿元,到2005年增加到144.69亿元,占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相应由0.81%提高到

4.86%。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1998年,农村中小学教育支出为8.84亿元,到2005年,这一支出增加到106.69亿元。从全国财政支出结构来看,2000年到2004年,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投入从604亿元增加到1325.88亿元,5年时间增加1.20倍,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由,3.80%提高到4.65%。在卫生领域,公共财政范围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2005年,中央财政拨出5.4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如果考虑到地方财政对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支持,2005年这一项支出超过45亿元,2006年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补助村民委员会支出达300亿元。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看,2000-2006年,国家财政对县及县以下剧团、剧场、图书馆、文化馆(站)的投入从10多亿元增加到40亿元左右。

政府财政公共支出的分析 第3篇

财政公共支出也叫财政支出, 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公共支出反映了一个国家政府的政策性决定, 代表着资源的核算成本有多少, 消耗的公共资源量有多大。公共支出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充分惠民、为民, 实现社会群体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依、支持“三农”和民生支出, 使财政分配实现“4E”目标, 即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

2 财政公共支出的原则

以最低的税收成本向公民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社会公共服务, 这是全体公民的要求, 政府财政支出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效益性原则

财政公共支出虽然是国家行为, 但也应当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 利益最大化, 坚持成本和效益平衡原则, 例如雇佣一个保管员一个月需要1 500元, 如果不雇用保管员可能会丢失1 000元的东西, 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完全没有必要雇佣一个保管员, 避免花很多的钱取得很小的成果, 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成本核算机构, 减少浪费社会公共资源, 避免影响开展正常的社会活动和和谐社会的进展。

2.2 多样性原则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亡立锥之地”这样的结果是政府支出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公共支出的公平性及多样性体现在如何普及穷人、女性、儿童、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 而不是服务于“特殊人群”, 公共支出是有责任约定的, 要率先保障对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安全、住房保障、“三农”支出的投入, 这样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优化市场环境和机制, 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

2.3 统筹兼顾原则

当今社会公民对政府资金的使用途径和使用结果越来越关注, 但因为受专业性所限制, 以及政府支出信息的不透明化和缺乏认真负责的传导媒介, 限制了广大民众的亲身参与和监督, 使普通老百姓很少有机会与政府之间就公共支出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 公民在给公共支出的结果做出评价的同时, 也在悄悄计算自己的税费交的值不值, 犹如去饭店消费, 不能天价吃白菜, 也不能花小钱吃山珍海味, 最终决定将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来源于双方的满意程度, 满意就是和谐社会, 不满意就会因为利益冲突造成社会混乱。

3 政府公共支出的管理措施及会计处理方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 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使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政府绩效管理能够有效地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追踪监测, 目前政府监管绩效使用的数据还不能够清晰明确地表述, 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单一账户体系还不完善。政府公共支出应重点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的供给支出, 社会公益事业包括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是任何国家发展的基础。平衡经济建设的支出, 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支出力度, 能有效拉动内需, 迅速带动经济发展。公共基础设施要进行单独核算, 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透明度。公共基础设施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2013年财政部文件财库【2013】218号文件, 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 其中提到财政部对《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财预字【1998】49号) 进行了修订, 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在新旧行政单位会计科目对比中, 尤其关注1802会计科目“公共基础设施”的增设, 在多年公共基础设施一直没有单独核算, 使其缺乏独立性, 此科目进行细分有效地防止了公共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的混淆。公共基础设施核算由单位直接负责维护管理、供社会公民使用的公众性公共基础设施资产, 包括城市交通设施、公共照明设施、环保设施、防灾设施、健身设施、广场及公共构筑等其他公共设施。与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使用的修理设备、工具器具、车辆等动产, 作为管理公共基础设施的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 不通过该科目核算, 此划分可以明确定哪部分内容属于公共基础设施、那部分属于基础设施, 一目了然。在以前的科目划分中, 在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中核算, 也不考虑折旧问题, 如今结合具体情况, 制定了适合公共基础设施核算的依据。公共基础设施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 公共基础设施在取得时, 应当按其成本入账。

自行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 公共基础设施的各组成部分需要分别核算的, 分别核算有利于进行性价比比对, 按照各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设施造价确定其成本, 没有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设施造价的, 按照各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同类或类似市场造价的比例对总造价进行分配, 参考市场同类价格,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工交付使用时, 按照其发生的确定的成本, 借记“公共基础设施”, 贷记“资产基金—公共基础设施”科目;同时, 借记“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公共基础设施, 按照估计价值入账, 待确定实际成本后进行调整, 此核算有利于及时掌握公共基础设施的账面价值。

接受其他单位移交的公共基础设施, 其成本按照公共基础设施的原账面价值确认, 借记“公共基础设施”, 贷记“资产基金—公共基础设施”科目, 此科目核算有待进一步调整, 因为是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不够完善, 应当接受移交时, 考虑原单位计提折旧, 按照公共基础设施的账面余额确认其价值。

(2) 公共基础设施的后续支出。

与公共基础设施有关的后续支出, 为增加公共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而发生的改建、扩建或大型修缮等后续支出, 应当计入公共基础设施成本, 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完工交付使用时转入“公共基础设施”。

(3) 公共基础设施的处置。

行政单位管理的公共基础设施向其他单位移交、损毁、报废时, 应当按照规定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复进行账务处理:1) 经批准向其他单位移交公共基础设施时, 按照移交公共基础设施的原账面价值, 借记“资产基金—公共基础设施”科目, 按照已计提折旧, 借记“累计折旧”科目, 按照公共基础设施的账面余额, 贷记“公共基础设施”科目, 此会计处理与其他单位接收移交的公共基础设施相呼应。2) 报废毁损的公共基础设施, 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时, 按照待处理公共基础设施的账面价值,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记计提的累计折旧, 借记“累计折旧”科目, 按照公共基础设施的账面余额, 贷记“公共基础设施”科目, 公共基础设施科目期末借方余额, 反映行政单位管理的基础设施的实际成本。

4 结语

财政公共支出的民众性必然会导致支出范围的多样性, 为了更好地更合理地使用公共资源, 必须加大监管力度, 因此需要增加会计科目来核算公共基础资源的支出, 建立一个独立的专业机构对政府公共支出做出评价和考核, 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增加透明度, 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路漫漫其修远兮, 政府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S].2013, 12:65-68.

[2]许安拓.调结构惠民生[J].2012, 12:93-97.

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启示论文 第4篇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摘 要: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虽然国情不同,他国 做法仍可以为完善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提供有益的经验及启示。

关键词: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国际经验启示

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国际上无不把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政策,作为支持和保护农业、保障农民收益的主要宏观调控手段。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我们不仅要立足国内现实,从我国以往的作法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且应放眼世界,认真总结其他各国经验,并从中提炼出对我们有用的启示。从国际上看,在WTO《农业协议》允许的框架内,各国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可分为政府一般性服务、农产品价格保护和直接补贴。

一、公共财政对农业提供的一般政府服务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农业的一般服务支持是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般服务支持是指为了给农业发展以及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农业科研等方面进行的投资服务。

(一)美国

第一,直接投资或资助农业基本建设工程和环保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种投资大、周 期长、外部性强而直接短期经济效益低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种类似于公共物品的准公共物品,完全由私人提供易导致供给的不足。虽然美国州和地方有独立的财政预算权,但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农田水利建设补贴,以及大量的跨地域、跨流域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都由联邦政府承担,中小型灌溉设施由农场主个人或联合投资,农业部也要给予一定的资助。政府还在全国兴建交通运输、电力、能源供应等,不仅为农业提供方便的商品流通条件,还为农业生产和生活供应有利于环保的高端能源。

第二,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美国农业部及各州的市场新闻局定期免费为农场主、批发厂商、经销商提供农产品的价格、供需情况的最新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覆盖美国农产品主要集散中心及产区。

第三,实行政府领导、学院为主体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体系。美国农业部联邦推 广局是全国农业科研和推广作的管理机构,它指导推广部门制定和执行推广计划,协调各州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美国各州立大学的农学院不仅从事农业科技的研究和人才培养,还是美国合作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各州农学院为依托建立的农业推广中心,是美国科技推广工作的中级管理机构。农业推广中心下设若干办公室,分别负责本州农业科技推示范工作。州下面的每个县或地区也都设立个农业推广站,负责本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工作。

第四,财政对农业信贷的支持。美国政府成立了规模庞大的农业信贷体系,向农场主提供不 动产抵押贷款、生产和销售的中短期贷款,以及向各种农业合作社提供贷款。农场主家庭管理局是政府向农场主提供担保经营贷款和直接贷款的最重要机构,提供的直接贷款主要包括紧急灾害贷款、经济紧急贷款、农场经营贷款、土壤和水贷款、农场所有权贷款等。2002年新农业法将原来经营贷款从90%的担保额度提高到95%。

(二)欧盟

第一,欧盟发达的农业与各国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密不可分。凡是购置大型农业机械、土地改良和兴修水利等,欧盟提供25%的资金支持,其余75%由各国政府自行决定给予资金支持。法国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和土壤改良、道路建设、自来水、农村用电等。在水利和土壤改良方面,政府成立各种专业化的公私合营公司,吸收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资金,政府统筹管理共同承担农田水利和土壤改良工程。在法国没有土地公司的地区,由市政府出面,在各市之间组成联合公司来进行土壤改良,并为公司配备挖土机、推土机等必要的机器设备。

第二,欧盟国家大都建有比较完善的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如法国有23个国家公益批发市场,还建有发达的市场信息网络,极大活跃了欧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市场。

第三,欧盟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农业科研与教育。如法国拥有全方位的农业教育和科研,政府 对其投入了大量资金。2001年,法国政府对农业教育和科研的公共投资为18.6亿欧元,主要包括农业技术教育、农业研究和技术支持、就业前学徒培训和就业后继续培训等。意大利实行以政府领导为主的农业科研、生产、咨询、推广一体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以法律形式固定农业技术推广员的培训费和划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用于推广的经费,并为推广人员增设奖金。英国实行国家和地方协作推广的管理体系。并通过立法,运用法律的效力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其基本内容包括农业咨询推广的范畴、技术规范和奖励方法等。丹麦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把农业研究与开发看作是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科研、试验与咨询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广服务体系。农业部用于农业研究的公共资金占农业部预算的比例高达65%。欧盟运用银行信贷手段,向农民提供大量优惠贷款,农业贷款利率比较低,银行的利息差额由财政负责补贴。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和地区农业互助信贷银行是面向农业的专业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利率大约是非农业贷款利率的50%,利差由国家财政负责贴息,补贴金额随贷款的增加而不断上升。

第四,扶持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法国政府对服务于农民的合作社,给予25%的投资补贴。法国、荷兰和丹麦政府参与合作社的教育和培训,每年都通过农业合作院系培养大批农业合作社经济管理人员。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使欧盟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和工农的融合。欧盟通过的《2000年议程》,突出强调了农业发展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财政支持重心从农业经济的增长开始转向农业发展的多功能性,食品安全、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地位,使农业、农村、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三)日本

第一,对农业基础设施、农田基本水利建设项目和土地改良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 包括农地的建设、为适应农业机械化的农村道路的建设和网络化、为避免工业污染保证农产品高品质的农业新水源开辟、水环境治理等。对于大型的水利建设骨干工程,由政府直接投资兴建。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投资,依照工程性质和规模大小,由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以国家和地方政府负担为主。只要经过一定审批程序并达到一定标准,中央财政即会承担其全部投资的50%左右,都道府县财政和市町村财政还要分别承担25%和15%,农户自身仅负担剩余的一小部分,对农业的稳定高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购置农业机械、建造农用设施方面的费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补贴极为相似,50%可从中央财政得到补贴,25%可从都道府县财政得到补贴,其余25%从接受国家补贴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土地改良包括排水灌溉、土地平整、耕地区划扩大、土地开垦等基本建设,其所需经费的95%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资助。

第二,加大对农业科技服务支出国家预算。日本实行的主要是政府统一组织和指导的农业技 术推广体系,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在组织上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日本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管机构是农业水产省、农蚕园艺普及部,主要负责制定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相关制度,并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广工作,培训推广人员等。同时,把全国分为9个区,在每个区设立地方农政局,负责监督和指导都道府县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及发放推广经费。2000年前后,日本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2.2%左右,日本农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政府对农业科学技术开发和普及的重视。

四、国外财政支农政策的启示与借鉴

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国际上运用政府投资、价格保护、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益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有许多启示和借鉴。我国必须按照WTO《农业协议》允许的框架对财政农业支出政策进行调整,以保证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目标的实施,实现农业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农民收入的不断提升。

(一)坚持财政资金的导向功能

从对各国财政农业政策分析中可以看到,政府一系列农业财政政策改革都朝着发挥市场机制的方向进行。政府遵守市场机制的规律,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为市场的有效运行创造激励机制。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是很自然的,美、欧盟、日农业财政支出政策的实施体现了财政支农方式应当是有利于而不是阻碍经济主体市场行为的作用,完善政府与市场的相互补充关系是二者共同拥有的演进逻辑。

中国政府应发挥财政资金导向功能,选择合适的支农政策培育和加强农业市场体系的成长,在提供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信息与教育等农村公共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积极引导和推动农业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生产区域结构和生态环境的调整和优化,重点培养农业的市场主体和农民市场意识、风险意识,通过建立和扶持农民合作组织为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和农工一体化的演进提供市场协调机制,在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初次分配的过程中,政府对市场失灵的地方施以适当的干预和补充,以此来影响农民而不能替代和阻碍市场的成长,并对农业施以适度的政策保护。

(二)通过立法手段实现政策目标

发达国家农业财政政策目标和实现政策目标的措施,一般都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下来,较少依靠行政命令。法律法规对政策目标、预算支出规模、政府执行机构的职责范围均作出明确规定,行政机构只能在授权的职责范围内进行调整。保证了农业财政支出政策的稳定性和公开性,降低了政策制定的随意性,政策可操作性强,政策效应比较明显。美国、欧盟、日本等都依据经济、政治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动而不断调整农业法,先后制定颁布了各个时期的农业法。

1993年我国建立《农业法》以来,从总体来看农业政策缺乏法律基础,农业立法还非常薄弱,涉农的相关规定更多的是以文件、条例等形式发布,许多涉农政策政出多门,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甚至相互矛盾,大大减少了政策应有的效能。更为严重的是,不管以何种形式出台的政策大都只有指导意义,可操作性差。我国应以《农业法》为依托,在农业政策目标指引下建立完备的法规体系,将合理的政策内化为法律制度,将各级政府支出职责、财政农业投入的项目、份额、投向、使用原则、资金来源纳入法律规范,用健全的立法手段在制度源头上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三)在WTO框架约束下调整农业财政支出政策

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框架下,各成员国都充分合理地利用WTO规则,积极调整本国农业财政支出政策,近十年来,美国、欧盟、日本的农业财政支持政策一个显著变化趋势是各国在减少了对农产品的价格保护同时,加大对政府一般性服务和生产者直接补贴的投入,逐步实现由黄箱向绿箱政策转变。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匮乏、农户生产规模较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应该借鉴多国财政支农政策经验,建立一套适应WTO组织规则的农业财政支出政策体系。首先,加大绿箱支农总量,调整绿箱支农结构。《农业协议》规定的12项绿箱政策措施目前我国只使用了6项,在市场营销服务、收入保险和收入安全网计划、生产者退休计划、资源停用计划和投资援助计划上还是空白。今后在政策设计上应切实加强政府一般性服务,加大对与农业生产力密切相关的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设施、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农业培训、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增设市场营销服务、农作物保险以及对农业结构调整援助补贴,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其次,建立有效的黄箱政策。世贸组织将我国定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农业综合支持总量(AMS)不超过种植业和畜牧业总产值的8.5%,现阶段我国黄箱政策的支持水平不足1%(用综合支持量AMS衡量),远远低于8.5%的承诺,应该从我国实际出发,用足用好黄箱措施,完善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政策,建立富有弹性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四)财政支农政策目标、手段不断演变

从考察其他国家的政策经验可知,当本国农业生产供给能力尚不能满足本国对农产品的需求时,政策目标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中心,突出粮食安全地位,财政支持农业重点主要包括投资农业生产发展的水利、交通、电力、教育、科研以及科技推广等,以提高本国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并相应增加农民收入;政策手段的中心为支持生产领域,并采取最低保证价格措施,稳定农业生产。随着农产品生产过剩,如何稳定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水平,缩小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收入差距就凸显出来,政策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长效性的农业生产能力为主,兼顾保护环境。调节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及维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政策手段从农业生产领域向农产品流通甚至加工领域延伸,资金注入的规模越来越大,注重运用投资、贴息、补贴、债券等多种政策工具发挥财政支农的引导机制,提高财政支农效率。

(五)直接补贴与保护性收购并用,发挥政策整体效能

从美国、欧盟等主要成员国的经验看,随着WTO《农业协议》约束力的加强和市场化进程推进,农业保护和发展由价格支持转向收入支持、由间接补贴转向直接补贴政策的趋势更加明显,但价格支持这一保护手段并没有彻底取消,价格干预仍然是各国稳定农产品供给的财政支出政策手段。美国2002年新农业法中有关农业补贴方式主要采取“黄箱”措施,构建了以收入支持为目标、以价格支持为核心的农业补贴三大支柱,即贷款差价补贴、固定直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欧盟2002年农业政策改革虽然降低了价格保护的水平,仍然保留原来的价格政策。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严重,面对我国小农生产和粮食市场发育不足的现实,考虑到我国粮食需求缺乏弹性的特点,财政农业支出政策设计上不能缺少价格保护这一职能,不能简单的以直接补贴代替保护价收购政策。保护价虽然属于黄箱政策,却能够直接、快速、明显地稳定农产品供给,通过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来稳定农产品供给,维护被保护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又能适当增加农民收入价格支持,目前我国黄箱政策的支持水平不足1%,远远低于8.5%的承诺空间。在出现粮食生产过剩时,粮食价格的下降便会抵消直接补贴带给农民收入增长的部分,调动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无法维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适当产量;尤其在受到财力制约而直接补贴不能进一步增加的条件下,其边际效应递减特征难以形成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长效机制。现实做法是应借鉴国外的价格保护政策经验,并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建立重要农产品的保护性收购与直接收入支付相结合的农业补贴体系,发挥政策整体效能。调整保护价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和两种补贴的资金比例,既保护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又适当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申学锋.部分国家促进农民增收的财税政策与经验借鉴,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5,(26).[2]周建华,胡跃红.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及启示,求索[J].2006,(02).[3]张正河.美国政府农业公共政策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07).文 章

来源莲山

如何运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一) 第5篇

关键词:如何运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

所谓“公共支出”,就是公共财政的支出,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它直接反映着政府的政策选择,同时也代表着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所形成的耗费。换句话说,也就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所安排的支出。公共支出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要求政府高效的对资源进行分配和运用。公共支出可以确保国家职能的履行,政府经济作用的发挥,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可以支持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壮大。

对于公共支出而言,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是其整个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核心和重要的手段。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是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对政府公共支出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是公共支出绩效预算的基础,是对公共支出活动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的一种活动。

绩效评价来源于企业管理,在政府管理中实施绩效评价,是是从20世界70年代开始的。按照财政部对绩效评价下的定义,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定义是:通过制定政府部门使用财政资金的目标,设计出衡量资金使用绩效情况的指标和衡量标准,运用适当的方法,对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评价和报告。

科学合理的安排财政资金,提高支出效率就必须得对公共支出的绩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那么学习和掌握运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评价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对于财政支出效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于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评价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简单的介绍。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目标——结果比较法、公众评价法、因素分析法、目标评价法等。其中,目标——结果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法已经被《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所采纳并应用到实践中。下面介绍其中几种方法:

1.最低成本法

最低成本法,又被称为最低费用选择法,指的是以取得既定效益所需成本的高低为标准来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最低成本法主要特点是:不以货币单位计量支出活动所取得的效益,只计算支出的各种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总额高低作为绩效评价的标准。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支出成本易于计算、而取得的效益却不易计量的项目。比如文化宣传、卫生防疫等支出,其所取得的“效益”,很难进行货币计量,在市场上也没有相应对价。在取得同等的效益时,如果支出成本低则绩效好,如果支出成本高则绩效差。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成本总额时,不仅需要找出并计算与效益相关的各个成本因素,还应该考虑到支出成本对单位的收入、资产、负债以及公共利益的影响。

2.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又可以被称为投入——产出分析法,指的是将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而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将成本和取得的效益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支出总成本和取得的总效益进行货币化计量,计算出净效益额(或净成本额)、成本效益比率、单位效益所需的平均成本和成本投资回报率,用来反映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然后评价相关指标的优劣,最后得出评价结论。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绩效评价时,一般来说,主要步骤有:确定绩效评价对象;列举成本因素以及效益;量化单个成本因素以及效益;对各成本因素和效益进行评估;计算各成本因素的货币价值总额和单位成本;作出评价结论。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时,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一是独立效益原则。在对效益进行量化和评估时,应该反复审查、判断该效益是否独立存在,是否依赖于某一项已经列出的效益,以避免重复计算。二是成本和效益适用于同一折现率原则。每一时期的效益价值总额按与成本相同的折现率进行折现。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最大程度地符合了经济上的逻辑,但是相对于成本而言,以货币单位来计量效益是比较困难的,有的效益甚至无法计量,另外还有些效益的体现需要较长的周期,这不同于市场机制定价的一般商品或者劳务。因此,在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进行绩效评价时,一般对于支出的直接成本和效益进行详细计算,对于其社会成本和效益则进行适当的计算,对于确实不能以货币估价和计量的因素暂时不予考虑。

3.目标——结果比较法

目标——结果比较法,指的是通过将公共支出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从而对支出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由于公共支出具有公共性、公益性的特征,很多公共支出取得的效益难以量化,通常很难用单纯的成本——效益分析法或最低成本法进行定量绩效评价。因此,运用目标——结果比较法对取得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揭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评估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该方法进行绩效评价时,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所包含的内容、计算方法、度量单位、核算口径等应当一致。

4.公众评价法

公众评价法,是指对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益的支出,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打分,并根据分值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方法。

5.其他方法

专家评议法,是指通过邀请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若干专家,对项目支出绩效进行评价后,汇总分析专家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

查问询证法,是指评议人员通过与评价客体直接或间接地以口头或书面、正式或非正式会谈等方式了解评价客体信息,从而形成判断。

公共支出 第6篇

20世纪60年代, 韩国工业发展迅猛但农业十分落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为扭转这一局面, 韩国政府于1970年发起“新村运动”, 以政府支援、农民自主和项目开发为基本动力和纽带, 带动农民自发进行家乡建设活动。经过近四十年的持续发展, 韩国已基本消灭城乡差别, 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韩国人均GNP由1970年的257美元提高到2004年人均GDP 1.4万美元。韩国“新村运动”与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都是以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落后面貌, 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因此, 学习和借鉴韩国新村运动中公共财政支出的经验对海南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村运动中公共财政支出的经验和教训

新村运动期间, 韩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1971—1978年中央与地方财政投资合计增加82倍,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政府投入42万亿韩元, 21世纪韩政府又将投入119万亿韩元。新村运动中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经验和教训主要包括:

1. 政府主导。

韩国新村运动是一场政府主导的全国性运动。韩国政府既是新村运动的发起者, 也是运动的组织者和最有力的支持者, 在整个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村运动最初由韩政府于1970年发起, 随后便建立起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从政府到民间的组织领导体系。政府还以提供物资和资金、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大力支持。据统计, 在1971—1982年投入到新村运动的52 583亿韩元中, 政府投资占了51%, 计27 987亿韩元。

但是政府在运动中干预过多, 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其一, 由于政府在初期对新村运动强有力的支持, 造成村民对政府过于依赖, 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发挥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二, 由政府决定的新村运动项目往往从决策到实施缺乏科学周密的论证、听证和反馈程序, 难免助长长官意志, 从而急功近利、决策失误, 造成国家人财物的浪费。

2. 重视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

为提高农业生产力, 在运动初期, 韩国政府依照“经济要发展, 基础建设须先行”的常理, 先后投入大量水泥、钢筋等物资支援, 用于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到1975年, 韩国农村修路14 995公里, 架桥84 270多座, 新建自来水管4 440公里, 新建会馆36 000座。1971—1982年, 韩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共计16 961亿韩元, 使农村交通、水利设施、住宅条件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

3. 补贴政策。

为鼓励农民积极参与, 韩国政府对农用机械的供给和普及、农用物资购买、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损失等提供财政补贴。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韩国政府以财政补贴的形式保护“统一系”水稻新品种的价格, 较好地保护了农民利益, 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农业机械化一五计划期间 (1972—1976年) , 政府共计提供各项农业机械化补贴19亿韩元, 农业机械化二五计划期间, 政府补贴达61亿韩元。政府还对设立农业机械维修服务中心和进行农业机械使用技术训练给予补贴。1972—1982年, 仅政府对搭建塑料大棚的补贴就达9.755亿韩元。

4. 税收优惠。

为推动农村工业化, 政府鼓励设立新村工厂, 税收优惠包括取得税全免、免第一年全部财产税、随后三年财产税减半征收, 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则实行减半征收所得税和法人税, 免物品税、酒税和油品税等。农民受灾后, 给予部分重灾农户以农地税减免。政府于1983年起开始实施农村工业园区计划, 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供一系列税收优惠并适当放宽贷款限制。在1994年6月制定的有关促进农渔村发展的14项40条政策措施中, 提出要免除畜牧业的生产增值税, 以减轻农渔民负担。

5. 农村福利制度。

运动初期, 农村住宅改良重点是住宅的局部改造, 进而分阶段进行全部改造, 1980年后则鼓励建设城市型住宅, 使农民居住的新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乐园村”。为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 政府对无医村、无医岛屿采取每月一次巡回出诊措施, 并组织具有医疗器械及医疗设备的巡回诊断班方便农民就诊。通过改造厕所和畜舍, 改善公共环境和卫生条件, 保证供水卫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 韩国国家财政负担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比例从原来的40%提高到60%~70%, 继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条件;积极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 每年减免一定数量农村困难高考生的注册费、学费, 减免农村高中生30%的学费, 为农村教师提供优惠条件, 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优先到农村办专科大学等。2005年2月, 韩政府决定在今后五年内将投入20.2731万亿韩元, 充实农村福利基础, 促进区域开发, 改善教育条件。

6. 灾后救助。

当农民遭受病虫害、台风等自然灾害时, 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对受灾农户给予多方面的灾后救助。1978年, 政府对受病虫害损失占其收入50%以上的农户给予无偿粮谷支援、农地税减免、免除子女学费、提供劳动机会等支援, 共计379亿元韩元;对部分受到水灾和旱灾的农户给予41亿韩元支援。1979年台风和暴雨灾害后, 政府提供了共计328亿韩元的灾后重建援助和灾后救助费用。1980年农作物冻害后, 政府对受灾程度在50%以上的农户给予无息粮谷借贷、农业经营资金贷款延期和利息减免、免除初高中子女6个月学费、减免农地税、提供短期工作等共计2 000亿韩元的支援。

7. 财政支出激励机制。

运动之初, 为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率, 增强农户劳动的积极性, 韩政府按不同地区农村的发展水平, 将全国村庄分为基础村、自助村和自立村三类, 旨在通过村庄间的竞争激发农民的积极进取精神。1970年冬, 韩政府向全国33 267个村平均每村发放335袋水泥, 用于村里的公共事业。第二年, 政府向其中成绩显著的自助村、自立村继续提供援助物资, 平均每村增加到500袋水泥和1吨钢筋。基础村如果第二年经过努力干得好的话, 可以升入自助村或自立村, 在第三年加拨1 000袋水泥, 获得更高水平的政府财政支持。通过建立这种有效的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 既防止出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又引导农民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彻底改变, 农村面貌因此焕然一新。

二、对海南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纵观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中财政支持的经验和教训, 对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颇有借鉴意义:

1. 建立一整套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体系。

海南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是海南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但创建至今, 始终没有形成统一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缺乏专门管理部门。全省的创建工作由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抓, 有些市县是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领导文明生态村建设, 有些市县则由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抓。而在实际工作中, 文明办只是起协调作用, 众多涉农部门之间既存在职能上的相互重叠和交叉, 又存在相互推诿、“多龙治水”, 难以形成合力。这种情形若不及时得到解决, 将会成为建设进程中的一大瓶颈。因此, 应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整套组织领导体系, 中央政府从宏观上确定政策方向, 负责不同部门间的调整和协调;地方各级政府则相应成立“文明生态村建设办公室”, 负责组织和领导具体的实施工作。通过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 对各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 合理安排、集中使用, 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从而切实改变先前那种各项涉农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条块分割的局面。

2. 正确认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最有力的支持者, 在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全局的、政策措施等重要方面应当发挥其主导作用。建设初期,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 政府应当承担其主要的职责。“十五”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益发重视,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财政投入量逐年大幅增加。但是, 地方政府却不能因此高度依赖中央政府, 减少地方财政的支农支出。各级政府有必要将文明生态村建设中的政府投入部分纳入财政预算, 明确各自在建设中应承担的投入职责。在建设中后期, 政府应当适时淡出, 让农民和非政府组织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切忌大包大揽、过多干预, 以免造成农民对政府一味“等、靠、要”。注意尊重农村具体情况, 尊重地区、民族差异, 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其主人翁意识,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让村民从各村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民主决策, 按照在农村发展中农民需求的轻重缓急来选择实施项目, 安排预算, 对政府提供的预算进行审核和监督管理。

3. 创新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方式。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除了既有的物质支援、资金支持、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外, 还应尽快建立农村社会福利制度,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给予农村人口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方面以切实的保障。此外, 要不断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可以尝试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 投入的财政资金入股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以此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业和农村开发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金融化运作, 实现财政支农资金的循环和有偿使用。

4. 建立有效的财政支出激励机制。

在现今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中, 已经初步引入了激励机制, 比如政府的财政支持水平是根据各个村的既有条件和建设水平来决定的, 政府相关部门和村庄也已经建立起帮扶关系。但是财政投入上仍存在着急功近利、决策失误, 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为了提高政府财政支农的效率, 有必要效仿韩国新村运动, 相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评制度, 将前期的建设成效和后期财政支持的力度挂起钩来。同时要求相应部门的公务员与文明生态村建立帮扶关系, 将其工作成效作为重要绩效指标, 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这样可以激励海南各级政府公务员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摘要:韩国新村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由韩国政府发起和推进的, 旨在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经过四十年发展, 韩国农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给韩国社会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韩国政府在运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并以提供农村公共物品, 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灾后救助, 建立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等多种形式给予财政支持, 这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公共财政支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新村运动,公共财政支出,文明生态村,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董立彬.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基于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J].农业经济, 2008, (8) :11.

[2]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及启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6.

[3]王纪孔.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农村支援体系和支援方式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5) .

[4]曲延春.韩国新村运动及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农业经济, 2006, (10) :15.

公共支出 第7篇

一、评价公共卫生财政支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 支出效率的理论分析

公共财政介入公共卫生领域的直接出发点在于解决资源配置在市场失灵下的效率问题。即政府作为公共卫生产品的提供者来解决由市场提供的不足问题。因而, 公共财政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支出效率至少包括了以下三方面涵义:

第一, 总体上政府的卫生支出应在一国卫生总支出占主导地位, 以确保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 又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提供和避免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deadweight loss) 。

如图1所示, 假设市场对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需求曲线为D, 在没有政府干预下, 市场对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供给曲线为Sm, 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供给曲线为Sg。由于医疗卫生服务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公共性 (或准公共性) , 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性等市场失灵问题, 使得同一价格之下, 政府的供给数量将高于市场的供给量, 即Sg将位于Sm的右方。从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理论来看, 图中阴影部分即是由市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产品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第二, 政府的卫生支出结构本身应达到有效的配置效率。政府卫生支出的投向应以投资公共产品、创造有利公共卫生条件和矫正外部效应等公共性更强、社会效应更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为主, 而不是其它市场本身能够解决的项目上 (如公费医疗) , 这样才能使有限的政府卫生支出达到最优的配置效率。

这可从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和福利理论上得到说明。①如图2 所示。假设政府的卫生支出在公共卫生服务和非公共卫生服务 (以公费医疗为主) 中分配, 图中横纵轴分别代表公共卫生服务和非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PP线代表政府的卫生支出在两种服务的生产中所能达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 U代表社会无差异曲线 (social indifferent curve) 。因而, 在PP线上所有可能的生产组合中, 只有PP线与U线 (U2) 的切点E处才是政府卫生支出在公共卫生服务和非公共卫生服务之间最有效的配置效率。对非公共卫生服务的过多投入 (如图中的F点) 只会带来效率的缺失和社会福利的降低。

第三,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出结构本身也应达到有效的配置效率。即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向应以公共性更强、社会效益更大的防治防疫事业和妇幼保健事业为主, 适当减少医疗机构补贴的数额。经济学上的理由同上。

(二) 公平效应的理论分析

经济学家对公平的定义是与收入分配相联系的。在一般意义上可将公平区分为两种原则, 即:机会均等 (process equity) 和结果平等 (outcome equity) 。另WHO和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 (SIDA) 认为, 公平性指生存机会的分配应以需要为导向, 而不是取决于社会特权。②这两种公平观反映到公共卫生财政支出领域, 就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获取公共卫生服务的机会、数量和质量具有均等性。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 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 不管是高收入人群还是低收入人群, 人人都能均等地享受基本医疗保健和卫生服务, 而不取决于其支付能力。

二、我国公共卫生财政支出状况的实证分析

按照WHO提供的指标体系, 卫生总费用分为公共卫生支出和私人卫生支出。公共卫生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卫生支出、政府卫生支出和外援卫生支出。在我国, 卫生总费用包括政府预算卫生支出, 社会卫生支出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公费医疗经费。③其中,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又以卫生事业费为主。本文所指的我国公共卫生财政支出即为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中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是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中用于公共预防、医疗、保健等服务的经费。

(一) 公共卫生支出的效率检验

1.总体上看, 政府卫生总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服务得不到有效的提供, 存在效率扭曲和社会福利净损失。 1978-2004年,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从35.44亿元增长到1293.58亿元, 增长接近36.5倍。④但是,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从1978年的32.16%下降为2004年的17.04%, 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从47.41%下降到17.04%, 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由20.34%上升到53.64%。同时, 虽然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04%上升到2004年的5.55%,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却从0.97%下降到0.81%。⑤我国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的这种变化情况直接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市场化程度的加深, 我国居民开始成为卫生支出的主要负担人。具体表现为政府的卫生费用支出比例不断减少, 而居民个人医疗负担不断加重。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

2.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的投向存在资源配置错位问题, 没能使有限的政府投入达到最优配置效率, 社会总福利存在改进的可能。 从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上看,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所占比重逐渐减少, 而公费医疗开支则在逐渐增加, 从1978的14.4%上升到2004年的25.01% (其中, 在1996-2002年间, 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在30%左右) , 也就是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有将近25%到30%被公费医疗花掉。公费医疗费用的增加意味着政府有限的卫生支出中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对一小部分人的临床服务上, 而使全民受益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则相对减少, 这种支出状况大大扭曲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通过重新分配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公费医疗经费可以增进社会总福利。

3.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方向同样存在资源配置错位问题。从卫生事业费⑥的分配情况来看, 具有很强公共性和社会效益性的防疫费和妇幼保健费投入不足, 而对医疗机构补贴比例过高。另外, 据统计, 2000年国家卫生事业费中防治防疫事业费和妇幼保健经费总共只占18.8 % , 比医院经费低25.9%个百分点。⑦

(二) 公共卫生支出的公平问题

1.地区差距。

在我国, 由于缺乏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各省政府为本地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就取决于本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越强、人均GDP越高的省份, 居民获得卫生公共服务的水平越高。由此导致了我国地区间卫生支出的不公平性。

我们可以从人民健康水平、财政能力、卫生健康投入和卫生服务可及性⑧等四方面看地区间的差别。有关数据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人民健康水平越低 (死亡率越高, 平均预期寿命越低) , 人均财政收入水平越低的地区, 其医疗保健支出也相应越少, 所拥有的卫生服务可及性也越低。说明我国地区间卫生支出差距显著, 且与其健康水平的要求不相对应, 不公平性较为明显。

2.城乡差距。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 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城市经济, 导致财政支出、尤其是公共服务方面 (包括卫生) 的支出也主要用于城市居民。

首先从卫生健康投入方面看, 城市和农村人均卫生费用的绝对差距自1990年以来不断增大, 由1990年相差120元增加到2004年的960.3元, ⑨并成不断上升趋势。其次, 从人民健康水平、财政能力、卫生健康投入和卫生服务可及性等四方面来衡量, 2004年, 农村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均是城填的近2.4倍, 而农村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却仅是城镇的1/4, 在卫生服务可及性方面, 城填是农村的近4.4倍。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和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 并经计算得到注: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是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按市县区分的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数据计算得到。

3.阶层差距。

从不同的收入阶层来考察, 这种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差距也较为明显。根据卫生部有关城市和农村不同收入组的平均收入、平均消费支出及其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方面的调查显示, ⑩在城市地区, 收入在1000元以下人群是严重收不抵支;收入在1000-2000元的人群是收入略低于支出;收入在2000元以上人群基本上都是收大于支。进一步考察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我们发现, 收入越低的群体, 这个比重越高。在农村, 年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下人群严重收不抵支, 收入在500-1000元收入组人群收入略低于支, 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人群收大于支。同城市一样, 农村居民中收入越低的群体, 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越高。按收入五等份分城乡居民家庭基本情况来考察, 也说明了这种阶层的差距, 城市地区, 高收入户的平均每人医疗保健支出是低收入户的4.2倍;农村地区, 这一比例也达到2.87倍。 (11)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导致其公共卫生支出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虽然我国在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公共卫生支出政策的转变是不完整的。通过本文上述的分析, 可以得出政策的缺陷具体表现在:支出政策在宏观经济层面的效率问题;财政支出在地区、城乡、阶层分配的公平问题, 以及支出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与影响问题。

为了深化改革以完善我国公共卫生支出政策及其政策效应,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公共卫生支出。细化预算内容, 具体到项目和下属单位, 改变目前资金切块到部门自行分配使用的状况。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 对现行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整, 削减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投入, 增加公共卫生等社会性支出。财政支出的重点对象包括: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农村公办乡 (镇) 卫生院、村卫生室等。确保政府卫生支出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2.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 使各级政府的卫生支出职责与其财政资源相匹配。中央政府的职责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通过完善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缩小各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异。地方政府的职责是提高地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财政分权的优势, 研究设立适合地方特色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

3.建立全民医保体系。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其成员国都要为国民建立全面的医保体系。根据“蓄水升位, 平稳过渡”, 我国应逐步建立一个医疗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商业保险和医疗救助相结合的, “低水平、广覆盖”的复合型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制度。

4.通过在卫生领域建立更加明晰的绩效考核来增加地方政府的可问责性和责任感。这些标准中不仅应该包括总量目标, 对于省级政府, 还应包括对其管辖的市、县等基层政府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龚向光.从公共卫生内涵看我国公共卫生走向[J].卫生经济研究, 2003 (9)

[2].孟庆跃.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和公共卫生:“非典”防治策略对公共卫生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启示.中国卫生经济, 2003 (7)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研究最新动态 第8篇

一、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新进展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作为衡量绩效的尺度,其合理性程度是决定绩效评价质量的关键因素。薛亚云(2012)指出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标准按照可计量性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根据标准的取值基础不同,可分为行业标准、计划标准、经验标准和历史标准。考燕鸣等(2009)指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建立在“4E”评价标准和“投入—产出”评价标准之上。“4E”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公平性(Equality)的简称,“投入—产出”理论是指通过对财政资金的投入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对比分析得到评价结果。

在评价标准的具体设定方面,薛亚云(2012)按照行业标准、计划标准、经验标准和历史标准构建水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采用行业标准有利于对水利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进行历史的比较分析,计划标准将事先制定的目标作为绩效评价标准,历史标准以水利财政支出的历史数据作为标准,经验标准是经水利专家严密分析研究后确定绩效评价的标准。另外,金荣学等(2013)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和“4E”理论构建地方政府债务支出的绩效评价标准。一方面,将地方政府债务支出的投入程度与产出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支出的绩效水平。另一方面,强调政府债务支出效益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公平性。

二、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新进展

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整个绩效评价工作的核心与关键。王雁(2011)指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依据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进行设计。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一级指标为财政支出总量、财政支出结构和贡献类评价指标;二级指标在三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细化若干指标。王克强等(2008)认为,在目前国内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比较常用的指标有以下三种类型:投入—产出指标、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和教科文项目评价指标。金荣学(2008)推荐一套由“评价维度→基本指标→指标要素”组成的多维度和多层次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维度主要包括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基本指标是对评价维度所包含内容的说明,指标要素是对基本指标的进一步说明,是最基础的指标。

在具体的评价指标设计方面,贾康、孙洁(2010)对基于平衡积分卡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初探,各评价维度的指标体系设计为:社会公众维度,包括公众满意度和满意度变化率;业务流程及其优化维度,涉及公共商品的质量与相对价格、创新、营销等;学习与成长维度,包括学习型政府、廉政建设、领导与员工的沟通等;财务维度,重点考察公共商品的成本与价格、工作的费用与效率等。金荣学、宋菲菲(2013)提出涵盖四个维度的地方政府债务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债务投入类指标,评价地方政府借债的资金来源及对项目的资金投入程度;过程类指标,考察债务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效率等情况;结果类指标,从经济、效率方面评价政府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外部效应指标,指债务支出为社会带来的效应。房巧玲等(2010)在设计环境保护支出的评价指标时,将环保支出区分为环保部门和环保项目财政支出两类。其中,环保部门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指标从经济性、合规性、资金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四个方面展开,环保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围绕合规性、环保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率三个方面展开。

三、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方法的新进展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既可采用绩效评价的通用方法,也可采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专用方法。绩效评价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平衡积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和360 度绩效考核法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综合指数法、因素分析法、生产函数法、历史比较法和公众评判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其自身特点决定了相对适用的评价对象。针对公共支出而言,近年来相关研究者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包括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

1、平衡计分卡(BSC)

最初应用于企业综合评价的平衡计分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系统考虑企业绩效驱动因素,多维度平衡评价的战略绩效评价系统。贾康等(2010)将平衡记分卡延伸应用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把平衡计分卡评价系统调整为以下四个维度的评价体系:一是财政支出的财务成本指标———财务约束维度;二是为公众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流程业务优化维度;三是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对象———社会公众满意度维度;四是我们能否持续提高、不断创造社会价值———学习与成长维度。赵晖(2010)尝试运用平衡计分卡设计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以顾客维度评价政府服务群众所创造的价值,内部管理维度评价政府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学习与成长维度评价公务员的执政能力及进步,财务维度评价财政资金管理效率。

2、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AHP)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处理复杂问题,对评价对象的综合效益进行系统性评价,将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层次综合评价计算,从而明确综合效益的优劣。陈怡帆(2012)从财政收支状况、债务状况和财政收支与债务关系三个方面建立债务指标体系,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地方政府治理绩效进行典型相关分析,说明了地方政府债务与地方政府治理绩效之间具有交互效应,而且该效应较为显著。郭平等(2011)认为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财政支出的特点和运作过程,不能用少数几个指标来评价,而需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以全面地衡量财政支出的绩效,并以中部地区某市新农合医疗基金项目绩效评价为例构建多层次指标体系。

3、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数据包络分析法是使用数学规划模型来对具有输入和输出的“部门”和“单位”(称为决策单元,简称DMU)间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的模型。即利用线性规划构建有效率的凸性前沿面,与此前沿相比可以识别低效率的决策单元及其效率值。祁毓等(2011)采用DEA二次相对效益模型测算应对公共风险的财政支出绩效,即根据应对公共风险的财政投入和产出指标确定“参考效益”和“当前效益”,以此反映基期和当期的技术效率,再通过“参考效益”和“当前效益”计算二次相对效益,反映财政支出的管理效率,最后通过客观赋权法将“技术效率”和“管理效率”合成,以实现综合绩效评价。王磊(2010)从财政支出视角对乡镇债务绩效进行评价,并运用DEA二次相对评价方法对S市乡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将绩效评价和债务风险相结合将逐渐成为政府债务评价体系发展趋势的结论。

4、逻辑分析法

根据逻辑分析法,绩效评价围绕项目或者计划进行的全过程分为投入、过程、产出、结果和影响五个阶段。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就是将公共支出的运作结果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判断,并将价值信息应用于未来决策优化的管理行为,也可根据绩效评价的阶段要求,随时反馈需要的信息以提供咨询决策和及时调控。刘国永(2007)将逻辑模型引入高等教育支出评价的指标设计中,根据逻辑分析法的基本思想,结合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将产出和结果指标进行了合并,重点从高校职能的角度考察教育质量、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指标。此外,吴建男等(2007)也构建了基于逻辑模型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具体的方法是立足组织的长期发展战略,通过“长期目标—中短期目标—产出—投入”四个层次逐层分解战略目标,找出绩效产生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并把各层面的关键要素转变为具体的评价指标,最后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5、模糊数学法

采用模糊数学建立模型,对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是将难以进行比较、判断的经济效益指标之间的模糊关系进行多层次综合评价分析,以便明确综合经济效益的优劣。赵红梅(2008)以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所确定的33 项评估指标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估地方政府绩效,依据相关专家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评价,以黑龙江省政府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彭军龙等(2010)将模糊数学分析法、灰色关联法等方法集成,用于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将后评价中的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从而得到较为直观的评价结果。

四、研究展望

从以上对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的最新动态中可以看出,关于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众说纷纭,其中不乏学者对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标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取得了富有意义的研究成果。然而,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尚处于落后阶段,具体来说,需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优化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作为绩效评价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本文对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最新研究动态中可以看出,可采用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等方法进行设计。评价指标的设计一般按照评价对象或评价客体采取多层次的分类方法,各指标间既要保持相对独立,又要具有系统性。为了增强对不同公共支出行为主体和不同类别支出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一个可供选择的思路是,摒弃平面型的指标罗列,建立多层次、立体型的指标体系。具体而言,针对财政支出管理使用行为主体,可以将评价指标分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部门绩效评价指标、单位绩效评价指标和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另外,需建立一个能够涵盖全部财政支出分类的“指标库”,在具体评价工作中,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从指标库中选取不同层次和不同分类的指标。

2、创新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生产函数法和因素分析法的共同特点是通过采用各种财务评价指标来评价支出的效率和效益,这些评价方法基于财务指标形成评价,有利于在“直接效益”层面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为与企业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同,政府支出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也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公平等目标。为了兼顾对公共支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可更多地采用具有多维评价功能的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此外,也可通过对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多种评价方法的集成,从而吸取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点,摈弃其缺点,以实现更好的评价效果。

3、建立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信息资源库

在不少西方国家,评价机构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公共支出评价数据库,为促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应充分借鉴国外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使用的经验,结合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实际,建立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支持系统。建立全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数据库,选定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重点公共支出项目的有关数据,并做好数据信息的分类管理。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评价数据信息的收集范围,为公共支出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的设置提供更充足的依据。

摘要:近年来,政府绩效预算管理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绩效评价作为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层出不穷。本文主要梳理了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的最新动态,并对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进行了展望。

公共支出 第9篇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支出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得以巨大的提高, 但是也带来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和问题, 其中尤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失衡问题最为突出, 其本质是国富与民生关系的失衡。而导致这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责任的相应缺失, 是民生相关的政府社会性公共支出的不足。[1]

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转型时期, 社会公众对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也开始全面快速增加, 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总量短缺与结构失衡, 与公众全面、快速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形成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 这种矛盾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增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有损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也会导致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是在增长和公平之间寻找均衡点, 把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群体间的收入、贫富差距等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之内, 使不同社会阶层能够基本均衡受益, 确保全体人民能够公平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以此保障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2]

二、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分析

一般说来, 一个地区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受到地区文化、历史、经济、政治及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前基本公共服务既面临着历史形成的服务差距, 又面临着制度和体制缺陷存在的改善障碍。

1.历史性的区域差异

从地域角度看, 我国的地理差异性较大, 各地区所占的资源禀赋优势不同, 发展的起点不同, 使得地区之间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相当大, 这些直接影响着各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和支出水平, 造成各地区之间财政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差距较大。同时, 主要由所有制结构差异、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差异等制度差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又进一步拉大了区域间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结果显示, 在2009年, 西部12个省市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5%, 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7.9%, 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3%, 仅为东部发达地区的34.1%。西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8.6%,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 仅为东部地区的32.2%。另一方面, 西部地区财政收支不合理, 用于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的支出仅占20%左右。西部地区仅用占全国不到19%的社会资源, 要解决占全国28%左右人口的社会发展问题, 再加上西部地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使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成本高、难度大。[3]

2.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体制约束

在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状况中, 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差距过大的状况尤为严重, 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造成的。城乡分治的体制使得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在经济收入分配、社会地位与福利享受方面差异显著, 集中体现在经济收益上“付出”与 “得益”上的不均等。

农村经济收益上的“付出”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计划经济发展时期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二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价格“剪刀差”。依据相关统计, 通过税收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从建国初始到20世纪末, 在工业化和城市发展中我国农民为国家提供的资金积累 (即农村资金净流出) 达2万多亿元。[4]而近20年内, 国家利用垄断一级市场的制度和征地廉价剪刀差, 向农民征用土地约1亿亩, 总共从农民手里拿走土地资产达2万亿元以上。主要用于城市建设扩张上, 但对农村经济则是极大的损失。[5]与经济收益上的大规模“付出”相比, 农村居民在社会地位、身份上与城市居民存在极大的差异。自户籍分制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开始, 城乡二元体制形成, 城市与农村居民在福利享受上的权利是不平等的, 机会也是不平等的。在某种意义上, 农民处于“二等公民”的位置。城市户籍的居民在子女上学、养老、社会福利、收入与就业等方面都享有优惠待遇;农村户籍的农民即使能进城打工, 也受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歧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投入长期短缺, 供给严重不足, 由此导致农民陷入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困境之中。在社会福利享受方面, 由于我国大多实行的是就业单位福利制, 因而乡村居民的财政性福利更是严重不足, 几乎可以少到忽略不计程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从城乡收入水平、消费支出、消费水平这3个衡量城乡差距的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发现, 从1990~2009年城乡差距程度已越过了改革初始水平, 1990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的1.53倍, 到了2009年增长到2.65倍, 同期城镇居民支出与农村居民从1.41倍拉大到1.93倍, 显示出城乡收支差距越拉越大。而这仅是在显性的收入支出方面的差距, 如果再加上城乡间各种福利及附加福利等方面, 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3.政府间公共支出责任的不对称与不显著的转移支付效应

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涉及到政府间收支权责的划分与配置, 我国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规范。体现在事权上从中央向地方政府甚至基层政府层层下移过程中, 越往下事权弹性越小, 刚性越强, 需要支出的基数增大、增长加快。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区域内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等多种地方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需要由县、乡两级政府提供, 但是相反地财权财力却向上层层相对集中。这种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财政分权体制造成地方政府间财政级次过多, 导致省以下基层财政困难加剧。据200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显示, 我国部分地区的经费78%是由乡镇负担, 9%左右是由县级财政负担, 省级负担11%, 中央财政仅负担约2%。自2006年义务教育改革后, 中央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但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负担比例仍很大。同样的情形存在于卫生支出中, 2003年我国县级卫生支出占全部卫生支出的比例平均在40%~50%左右, 市级在30%左右, 省级政府财政支出占大致15%左右, 可见卫生支出责任的重点也不在省本级政府。[6]所以省以下基层政府普遍压力过大, 财政困难重重。

同时, 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不显著。转移支付的几种形式中, 税收返还的效应分析大部分文献的观点是比较一致的, 即其基本不能带来均等化效应, 有些年份反倒扩大了地区间的财力差异。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其他一些因素法的财力性转移支付, 如增加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都具有较好的均等化效应, 只是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较为有限;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较高, 但均等化效应一般, 无法实现均等化地方政府间财力分配的作用。

4.地方政府激励机制的不完善

在我国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拥有人事任免权, 并以GDP的增长作为考核标准的政治体制下, 公共支出分权导致的一个结果是, 地方政府偏好于经济建设支出和除文教科卫之外的其他部门事业费的支出, 而最能反映一个地区居民需求的科教文卫等基本公共服务类支出则无疑被忽视, 甚至被其他支出所挤占。以经济绩效为考核标准的官员晋升机制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展开标尺竞争, 这种竞争和财政分权制度结合在一起, 共同对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产生显著的负影响。大多研究分析指出1994年分税制以后,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 不论是经济较发达地区, 还是资源禀赋经济较差地区, 都普遍面临财政集权改革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必须在相比于以前更严格预算约束和强制性财政支出责任下, 努力组织创造收入。因此, 不论地方政府官员是理性反应, 还是主动迎合, 结果常常是, 地方官员总是倾向于用有限的公共支出获得GDP的最大增长, 因此出现了公共支出中尤其有关社会性公共支出始终要让位于经济建设性质的支出状况, 从而相对降低了民生财政方面支出的比重。[7]

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支出改革

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从政府公共支出政策的角度讲, 公共支出是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同时, 政府的公共支出政策也能在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缩小经济差距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1.改革公共支出结构——增加社会性民生类支出的比重

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不足。一方面是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中的总体职能缺位, 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更多的交给了社会和居民承担;另一方面是政府在财政分权结构中的职能错位。中央政府将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职责较大一部分交给省级以及省以下的县、乡镇负担, 而后者的财力状况又无力按社会成员需求数量承担相关基本公共服务。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首先要进一步强调政府的主要职责, 必须强调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职责, 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和协调作用。其次, 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支出投入。在中国当前状况下, 只有先保证“数量”, 才可能去考虑提高“质量”。我国在2008年、2009年科教文卫4项总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98%、5.0%, 只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2004年单项公共教育或医疗卫生的支出比重。相对比可见, 我国在民生领域的投入与其他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 有必要从制度上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要明确教育、卫生和社保等方面的核心财政投入指标数, 以确保这一类财政投入的到位。

2.改革公共支出决策机制——进行民主的财政决策

公共财政决策制度不完善是造成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制度原因。公共财政运行机制要求财政必须是民主的、法治的和公平的, 财政资金的安排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其中最关键的是公共预算制度和监督机制。具体到政府的公共收支计划应该征求民众的意见, 制定科学、规范、完整的预算编制办法, 实施部门预算, 并细化预算。同时, 要求人大代表能够实质性地审查、批准并公开预算, 达到政府和民众共同管理政府财政资金的目的;在民主监督机制上, 在加强部门内部的监督管理基础以外, 要充分发挥外部监督作用, 要求广大群众、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相关监督。除此之外, 人大的审查批准也不能仅仅流于形式, 要切实提高人大审核批准人员的专业素质并应该延长预算审查批准的时间。要建立起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需求表达机制, 改革过去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较强行政指令性和主观性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过程, 真正使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相符。这既节约了有限的公共资源, 又能有效地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3.改革政府间公共支出责任的划分——明晰政府间的财力与事权

从我国目前各种外部条件和环境看, 分税制改革增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 大规模调整财力配置的时机不成熟。所以, 当前应在政府间收入划分框架总体稳定的前提下, 采取以调整政府间支出责任为主, 调整财力配置为辅的思路是比较稳妥的。

5.改革地方公共支出激励——健全公共服务标准的考核体系

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 应该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制。要尽快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中从“以经济总量为导向”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转变, 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三、结论与建议

在我国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虽然我国已具备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条件, 但是由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形成的原因复杂, 公共支出改革的涉及面广, 加之现行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这决定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将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 也是综合立体的改革。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既要考虑到公平因素, 也要对效率进行合理关注。同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单纯是一个财政均等化问题, 虽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但这远不是问题的全部,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是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进行包括公共财政制度在内的相关制度建设。在改革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和政策的同时, 还应注意其他相关的配套改革。包括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推进、改革完善城乡人口户籍管理制度、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参与机制建立与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等。

参考文献

(1) 张平, 刘霞辉, 张晓晶等.增长失衡与政府责任——基于社会性支出角度的分析[J].经济研究, 2006, (10) .

(2) 田发, 周琛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个财政体制变迁的分析框架[J].社会科学, 2010, (02) .

(3) 呼世忠.实现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财政体制为分析视角[J].前沿, 2009, (01) .

(4) 赵伟.中国的城乡差距:原因反思与政策调整[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12) .

(5) 刘田.想想农民利益——关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历史思考[J].中国土地, 2001, (09) .

(6) 2008年中国财政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7) 王伟同.城市化进程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财贸经济, 2009, (02) .

(8) 周黎安, 李宏彬, 陈烨.相对绩效考核:关于中国地方官员晋升的一项经验研究[J].经济学报, 2005, (01) .

浅析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决策机制 第10篇

摘 要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目的是促进社会和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使其收益。政府所发挥的决策职能则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政府财政支出效应也是政府公共财政中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现存的问题,并且主要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方法来分析研究如何为优化财政支出提出建议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 公共选择理论 决策机制 优化效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府职能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支出规模迅速增长,对公共财政支出的认识也有深入了解和逐步提高。

一、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现存问题分析

(一)财政的供给范围过宽,结构不合理。我国现行财政支出范围不仅包括公共安全、公共机构、公共服务等支出,并且其中包揽过多,含有大量的竞争性领域的开支。由于政府定位不准,“越位”和“缺位”并存。市场可以自行有效管理,政府要越位干涉,如在财源建设、微观管理和供应范围等方面。

(二)政府在财政预算方面存在弊端,财政资金的损失和浪费严重。在实际的政府工作中,我国财政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没有发挥财政预算应有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政府财政预算报告编制粗糙。我国目前依然沿用旧的编制办法,只是公布几项大的收支类项目,加以文字叙述,没有详细项目的数字显示,很难准确的显示出预算的具体性和真实性。

2.政府财政预算的时间存在问题。按照年度公历时间应是从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但我国的人大常委会议通常是在每年的3月份召开提出异议并作出决策,那么对于本年度已经过去的1月和2月则是纸上谈兵,在执行上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3.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具有不完整性、不透明性和非规范性。这不仅仅导致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造成支出中的不足和浪费,对于财政支出管理存在普遍的预算约束软化,严重影响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益。

4.我国在财政支出法制方面不健全,监督制约管理职能缺失。由于缺乏行政机构设立、人员定岗定编方面的法律,机构编制变动无据可依,财政机构供养的人员产生恶性膨胀,最终使得行政管理费用开支不断上升。

(三)我国实行的财税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1994年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后,形成了以税收返还、体制补助、专项补助等为主要内容的初期转移支付模式。这种模式的转移支付是以基数法为依据,不科学,不合理,也不够规范。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政府财政的实际问题,我们必须要建立起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资金公平、公正、公开分配的和各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是在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推动下,通过对传统市场理论的批评产生的,并且成功地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坚持“经济人”假设,采用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用交换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过程。用奠基人布坎南的话来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从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公共选择理论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假设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应该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个人是分析的基础。任何行为都是由一些个人做的,集体的各种决策也是由一个人或多个人的具体行动而表现出来的,集体的具体意义由个人的具体行动所赋予的。公共选择理论将个人主义用于分析政治领域及政治过程,将个人看作是评价、选择和行动的最基本的单位,把社会存在看作是各种个人而非团体或阶级之间的相互作用,主张用个人的动机和目的来解释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现象。

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是假定每一个活动在经济过程中的个人都以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为动机,面临选择总是趋向于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机会,每一个参与者都依据自己的偏好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活动。然而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经济人”假设也适用于政治领域,在政治决策活动的本质就是一种公共选择,个人参与政治活动时也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因此,政治人与经济人一样,是利己的,理性的,依据个人偏好的,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活动来获得最大化收益。

公共选择理论的交换政治学观点,是用交换的方法观察政治,使人们对政治过程的理解有新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模式。将政治制度视为政治市场,将过程视为交换过程。人们通过在有组织的市场上交换货物和服务而进行合作,且这样的合作还意味着相互获利,个人进入一种交换关系。在这种交换关系中,个人通过某种直接有益于交易的另一方的产品或服务而促进其自己的利益。基本上,按照个体主义的国家观,政治的或集体的行动与此非常相同。

三、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于公共财政的决策机制的建议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选择公共选择理论对于完善我国政府财政决策与机制监管,逐步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框架有着重要的建议和启迪意义。

(一)合理界定政府决策的领域和范围,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明确政府的职责。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公共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和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和模式。在目前的体制下,如果市场可以自我调节,政府就不应该插手干预;而对于那些市场无法承担的就应由政府去管,政府只能站在市场之外去为所有的市场活动提供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的这一特征决定公共财政应当通过某种决策选择机制,将个人偏好和决策表现成一种社会的偏好和公众的选择决策。通过公共选择理论的我们可以得出,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我们应该重新充分的去认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详细的界定公共财政决策的内容范围,这是避免政府失灵的关键点。

(二)完善政府决策的程序与方式,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进程。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就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它涉及了如公共项目的提供方式、建设规模、资金来源、价格机制等多个环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信贷政策、税收征纳、管理方式等多个方面。公共物品的决策过程是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完成的。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府的决策必须了解和尊重个人的偏好,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人的意志。所以进行政府决策民主化进程是事在必行的,并且要很好的完善。

(三)政府决策的法制,规范政府决策行为。主要是通过完善社会公众对政府财政决策的社会约束和监督机制,其次是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管理机关内部的约束机制,再次则是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来改进政府的工作效率,最后是从体制和制度上杜绝寻租现象的发生。

四、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决策机制在优化效益方面的对策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于我国公共财政的决策机制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就具体到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方面的决策,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及其意义我们可以在其优化效益方面做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科学界定财政支出的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一方面国家财政应该尽快推出生产经营性投资领域,另一方面加强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开支。社会公共性开支主要包括科技、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代表社会共同利于和长远利益的支出,这类支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使得该项支出持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但是在我国公共性开支却所占比重很小,没有达到预期的指标。因此政府在公共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开支方面应该加大力度投入,保证财政资金充足。

(二)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一是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这是优化支出结构的需要,又是实现依法理财的客观需求。二是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此项措施是加大预算执行的监控力度的重要手段。三是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它是公正、公平和优化政府收支行为,提高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益。

(三)健全财经法制,建立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制度。财政支出绩效监督作为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的有效手段,是财政部门以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效益为目的,在有效展开财政支出合规性监督的基础上,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监督方法,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照部门预算要求,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公正地制约和反馈。在实现财政分配基本职能过程中体现的国家主体对其他相关主体的一种效益性制约功能,更好地促进国家财政资金配置以及效益提高。

总之,我国政府在公共财政支出方面的决策机制应该更加科学化、法制化、精准化的来提高公共财政支出效益,促进国家财政资金的配置。只有将公共财政用到实处,人民对生活和政府的满意度则会大幅度提高,有效地实现创建和谐社会的宗旨。

参考文献:

[1]薛惠萍.论政府公共行政中的财政支出效益.北方经济.2002(3).

[2]张慧岚.浅析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借鉴意义.现代商业.2009(5).

[3]郭庆旺,赵志耘.财政理论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县域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第11篇

(一)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概念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 也称为预算绩效评价, 简称绩效评价, 是指政府和财政部门为实现公共支出效率的目标, 依据“花钱买效果”的理念和评价规则, 对公共部门支出的业绩、效果进行评议和估计的制度。

(二)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产生背景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 是近年来出现在西方国家政府公共支出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 其核心是强调公共支出管理中的目标与结果及其结果有效性的关系, 形成一种新的、面向结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

(1) 财政支出矛盾凸显。当前, 我国现实中的财政支出面临着“二律背反”, 即一方面财政支出供应吃紧, 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在使用、管理中浪费严重。现实中的矛盾迫切需要加强管理, 提高存量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改变原有的“以拨代支”的形式, 要追踪问效, 进行绩效评价。

(2) 国际示范效应的影响。为了应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 西方国家开始实行“政府干预”政策。这一政策的负面影响是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由此, 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开展“新公共管理”运动, 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 坚持结果控制、简化程序、注重绩效。20世纪90年代, 许多国家基本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和体系, 在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的效能、增强社会对公共支出的监督和了解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3) 社会公共民主意识的增强。随着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和民主意识的增强, 社会要求政府的管理更加民主、透明、高效, 要求政府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既然政府履行公共职能所耗费的是纳税人依法缴纳的税金, 纳税人就有权知道政府开支的用途以及效果, 通过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可以实现对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

(4) 政策导向的驱动。经过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财政收入制度基本完善, 形成了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伴随着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的建立、收入规模的扩大, 财政支出管理问题凸显, 改革的要求日益迫切。在此情况下, 我国财政管理的重心适时转移到支出管理, 并进行了一系列支出管理改革,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正是顺应一系列改革要求而出现的。

二、县域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包括可计量性和可操作性, 可计量性指对指标所包含的内涵可以进行定量描述, 对不同时期公共支出状况可以做定量分析;可操作性是指在选择指标时既要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完整、科学, 又要从实际出发, 尽可能选择从现行资料中可获得的指标。

(二) 县域特征原则

在进行县域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时要突出县域公共支出的特色, 指标设置要能够适用县级行政区划的区域支出。

(三)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

在财政支出领域, 资源配置主体的效率偏好并不是始终处于均衡状态, 通过对一定时期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考察和分析, 可以找出资源配置中的缺陷, 增加支出不足领域中的投入规模, 削减投入过多而效果较差部门的预算资金, 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县域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 县域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全面反映县域公共支出的效果, 本文尝试建立县域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供有益的参考。根据投入———产出———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 将预算投入与预算支出项目比较, 通过绩效指标详细阐述绩效目标的完成程度。在县域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基础上, 本文设计了投入、产出以及社会效果3个一级指标。县域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如图1所示:

(二) 县域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举例

根据某县2002年至2007年的财政收支数据 (见表1) , 按照设计的县域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计算该县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相关指标 (见表2) :

单位:万元

单位:%

(1) 投入类指标评价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2002年的67.68%下降到2007年51.87%, 下降约16个百分点, 下降幅度较大。总体上财政收入来自于过半的税收收入;一般转移支付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从2002年的8.66%上升到2007年的24.74%, 上升约16个百分点, 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呈相反方向变动, 说明该县财政总收入对转移支付的依赖偏大, 与该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办法, 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支出政策要求一致。

(2) 产出类指标评价分析。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 财政应逐步加大对教育、农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确保教育、农业支出达到法定增长, 并且要确保财政对教育、农业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见表3) ,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应该呈相对下降趋势。从表2中可以看出: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2年的6.37%上升到2007年的9.07%, 上升约3个百分点, 尤其是2003年突破10%, 之后又回到2002年的水平, 但总体来看, 在财政支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上升说明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2年的30.81%下降到2007年的26.04%, 6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 其中2003年和2006年是下降幅度最大的年份, 从该比重看出财政支出对教育的投入显然不足。

单位:%

(3) 社会效果类指标评价分析。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支出弹性反映的是财政支出每增长一个单位, 该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多少个单位, 即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占财政支出增长率来表示。从表中可以看出, 财政支出弹性只有2005年大于1, 其余年份均小于1, 且2003年和2004年小于0.5, 5年平均值为0.69, 说明财政支出对于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较低, 财政支出效率较低。二是城乡面貌和“和谐社会”推进情况。2002年至2006年四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5亿元, 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的13平方公里发展到17.8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达27%, 比2002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期内共扩大建设用地513公顷, 是2002年以前用地总和的10倍。四年共发放各类保险金1.24亿元, 社会化发放率100%, 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增就业1.4万人,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810人, “4050”人员再就业3431人。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2006年参合农民50万人, 参合率76.2%, 补偿44万人次, 补偿金额1454万元, 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007年全县参加新农合的共有542309人, 参合率达82.17%, 并对10岁以下儿童、分娩孕妇和精神病患者降低报销门槛至100元, 极大地减轻了部分弱势群体的医疗负担。2007年支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资金43.6万元, 其中, 代缴新农合资金20.5万元;下发城市医疗资金10万元, 救助城市困难人口39人次。

四、县域公共支出绩效改善对策

(一) 树立公共支出绩效观念

公共支出绩效的改善, 不仅要从制度及法律等方面予以保证, 还要借助于人的观念的更新。无论是公共支出的决策者, 还是执行者, 无论是财政部门, 还是其他部门, 都要树立公共支出绩效的新观念, 在公共支出决策和执行过程中, 把绩效放在首位。

(二) 建立统一的公共支出预算

预算管理是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的重要手段, 政府部门、公共事业部门的一切支出都必须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 凡是由政府安排的, 都应在预算中反映出来, 遵循政府预算的完整性原则, 以提高县域公共支出绩效。

(三) 引入竞争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应引入竞争机制。对生产同一种公共产品的部门应打破绝对垄断, 允许存在多个生产主体, 通过公平竞争来提高效率。

(四) 保障重点支出需要

加快支出进度, 确保重点支出需要, 解决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民生问题的支出项目, 如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机关楼堂馆所建设, 厉行勤俭节约, 防止年终突击花钱, 确保支出均衡化。

(五) 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示制度

对公共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初衷是为了提高财政效率, 减少政府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和低效率, 解决当前我国现实中财政支出面临着的“二律背反”矛盾。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示制度, 有利于公众了解财政资金使用的来龙去脉, 有效提高财政透明度, 规范财政资金的运用与管理。同时, 公示制度加强了社会监督, 真正实现了公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政治兴趣教学论文下一篇:施工过程中的变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