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随迁子女范文

2024-07-25

务工随迁子女范文(精选12篇)

务工随迁子女 第1篇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以下简称“随迁子女”) 的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但仍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 随迁子女面对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变化, 与城市学生相比, 存在基础知识薄弱、语文接受能力较差, 学习习惯不良、书写与表达不规范等问题, 长此以往, 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厌学、叛逆等心理问题。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多忙于生计,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 加之家庭经济基础较差, 家庭教育简单粗暴等因素存在, 使得学校教育成为解决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语文教学中, 应注重以下三方面, 使随迁子女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夯实基础知识, 提升语文接受能力,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规范书写与表达, 进而顺利完成学业。

一、突出随迁子女的主体性地位, 提高学习主动性

突出随迁子女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 就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生动而有效的教学一定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随迁子女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山水风光等, 可以将他们的生活例子运用于课堂讨论。创设意境,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鼓励他们表达情感。拉近课本与生活的距离, 贴近他们曾有的体验, 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等课文, 就非常适合让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讲述自己家乡的风俗景象相互交流完成课程目标。发挥黑板报、墙报、班级报刊的作用, 在班级中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其中, 发挥创造力, 展示自己的作品, 增强自信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化被动为主动,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提出“自然分材”教学模式【请加入参考文献】, 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对随迁子女中学习兴趣浓厚、基础扎实的学生, 教师给予他们自学、探索的机会, 多参加课外活动, 拓展知识面;对学习不稳定的学生, 严格要求, 重在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对基础较差的学生, 帮助树立自信心, 巩固基础。此外, 合作学习模式与发现式学习模式等教学模式引入传统语文教学中, 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现因材施教, 并且提高教学效率,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评价, 积极引导, 注重细节

教师对学生应该进行分类指导, 且做到多元化、分层次的评价。从认知和情感方面多元化、分层次评价学生。认知要素是可以通过情感要素来提高的, 教师对学生积极努力的态度予以肯定, 促使学生认知情况的进步。例如, 对学习程度中等的学生, 正确率不是百分之百, 但在学习态度如书写的工整程度、方法上有进步的, 仍可以评为优秀;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训练中关注到他们, 问题设计、训练题目分为不同的难度, 对这部分学生重点加强基础知识逐步提高能力。使他们能够参与课堂活动, 能够顺利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完成针对能力的训练。对他们能力的认可即增强了自信心。

自信心是促进学习的良好动力, 在学习情景中获得的成就、认同越多, 持续的动力就越强, 不断刺激学习动机, 自信心也就越足。随迁子女在与老师接触时有胆怯情绪, 既希望亲近老师, 得到老师的喜欢, 但又怕老师批评和嫌弃。教师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在教学细节上留意和采取妥善的方式教育随迁子女,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上表现的更加自信和积极。

“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 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殷切期望。学校教育作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 其办学条件、管理状况、师资力量、教育教学、学生发展等各方面都需要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各方共同努力, 促进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广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钟海波.西学东渐及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J].唐都学刊, 2010 (1) .

三年级务工随迁子女帮扶计划 第2篇

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务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务工随迁子女生存发展状况,树立务工随迁子女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务工随迁子女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促进务工随迁子女健康、快乐、全面成长,特制定关爱务工随迁子女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务工随迁子女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务工随迁子女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务工随迁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务工随迁子女”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务工随迁子女,架设起爱的桥梁。

三、情况分析

三年级现有27名务工随迁子女。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

四、主要措施

1、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务工随迁子女”教育工作计划,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务工随迁子女”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2、建立务工随迁子女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务工随迁子女的底数,建立每个务工随迁子女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务工随迁子女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务工随迁子女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务工随迁子女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务工随迁子女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

务工随迁子女 第3篇

关 键 词 家委会;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生活技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2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普遍表现出敏感孤独、缺乏自信、自我封闭等问题行为倾向。[1]厦门市乌石浦小学共有1100多名学生,其中80%以上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其父亲多为工厂、汽配、五金、装修、修理等行业员工,母亲则多为家庭主妇或者手工零活从业者。显然,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工作忙碌,在家庭教育上大都有心无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学校、家长要努力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而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这些家务劳动,而属于心理学范畴概念,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即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心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的行为的能力。学校在创建“和·美”校园的过程中,着力学生生活技能教育,并在家委会的积极协助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爸爸妈妈大讲堂”:唤醒积极的自我价值认同

资料显示,进城务工人员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主要困惑是自身文化水平低、时间与精力不足等。在与老师交流时,多数家长常说“自己没有什么文化”。这表现出务工人员在文化方面的自卑感以及对文化的崇敬。他们认为自己没文化就不能扮演好主导家庭教育的角色,同时认为自己学历低,工作“不体面”,在子女面前抬不起头,因此没办法以自己为范本来教育子女。而在子女看来,父母处于城市的边缘阶层,做着苦、累、脏、差的工作,居住拥挤,这种生活状态是不成功的体现,因而父母的教育在他们看来没有说服力,这也使得他们之间很难有良好的亲子沟通和交流。

而从学校的视角看,这种多元化的家长职业构成,反而为生活技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为此,学校家委会学习部专门征集建立了乌石浦小学“家长人才库”,根据家长个人专长,设立了“爸爸妈妈大讲堂”,每周一小时,请可以担任“教师”的家长走进校园,分年段给孩子们分享他们的职业见闻。[2]比如一位从事建筑施工的爸爸,就以“阿祖的厝会说话”为题,通过大量的门匾、牌匾、堂号、词联、彩画等实景照片,把阿祖的厝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讲得通俗易懂,大受孩子们欢迎。这位爸爸以“家从哪里来”为情感主线,告诉孩子们有趣的起厝打基方式,有意思的起厝过程,起厝完毕的庆祝方式,自己参与建设的闽南建筑的图片等,最后还推荐了《记住乡愁》这本书。又如,一位在眼镜店工作的妈妈,收集整理了配近视眼镜的学生群体的数据,向孩子们分享了“预防近视六大妙招”。如此等等。就是这些奉献在劳动最基层的爸爸妈妈们,先后为学生们开设了《VR-走进虚拟现实》《孝行天下》《摄影天地》《绿色网络》《乐器鉴赏》等等多个行业的大讲堂,他们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对自己劳动技能的自信,深深感染了现场的师生。学校教室走廊的文化墙上,开始有了“这就是我骄傲的爸爸妈妈”的留言即时贴。还有不少孩子积极鼓励自己的爸爸妈妈走进校园,给小伙伴们开讲自己的行业故事。这样,通过“爸爸妈妈大讲堂”,亲子之间建立起了越来越积极健康的自我认同感。

应该说,孩子的“生活技能”不是在自然状态下萌发出来的,它往往需从身边的重要他人身上习得经验,尤其是以双亲为言行榜样,通过模仿式的学习来感知事物,熟悉环境,发展自己的认知,最终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而父母是孩子身边最重要的“他人”,他们积极的自我认同感最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和自尊,而这正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础。

二、“家教漂流日记”:传递丰富的生命教育内涵

进城务工人员在家庭教育中的另一大困惑是“孩子不听话”,这导致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孩子。[3]就此一问题,学校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属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但家长们都表现出对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加强家校合作的热切愿望。就此,老师们认为,如果能将他们的经验、心得加以总结提升、积淀推广,同时把他们的困惑抛出来探讨、交流,也许他们的家教水平就将得以提高。为此,学校决定引导广大家长撰写家长教育感悟,并以日记的方式将之“漂流”分享。活动伊始,校长首先在家委会上率先示范,分享了自己的家教心得,并要求每班家委会积极组织家长们撰写分享,将《班级家教漂流日记》的效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同时带动每个家庭的亲子阅读,催动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

有一位家长在漂流日记中写道:儿子的数学模拟考考砸了,面对满卷子的低级错误,我忍不住爆发了。第二天,我冷静下来后,想跟孩子抱抱,再好好交流交流,哪知孩子不说话,走进房间里拿出一本书,翻到其中一页说你看看这篇文章,看看别人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原来,他拿来的是配套阅读书籍中的《一位母亲和家长会》一文,文中的母亲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总是一如既往地肯定与鼓励孩子,最终让资质平庸的孩子取得了非凡成就。不难想象,这位家长被深深地触动了,以后教育孩子时,相信他再也不会被情绪所左右,而会更加理性而科学。

事实上,何止这位家长,在家委会的积极组织下,当家教日记在每个家庭中“漂流”起来时,当孩子跟父母一起阅读时,父母们坦诚的交流,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的执着,取得家人理解支持后的欣慰,善于批判思考以及控制自己情绪表达真实感受的能力,都化作文字中那些温暖的画面,浸润着孩子们的内心。

而今,这24本《家教漂流日记》已成为一部难得的实用性生活技能教科书,成了家长们最好的成长礼物。每学期,学校都会将其中的优秀之作装订成册,赠送给每一个家庭。广大家长就是通过这样的家教案例互动启悟,相互支持,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素质,改善教育方式,培养乐观精神,成就了最好的生命示范生命的正向教养。

nlc202309081653

三、“家庭学习共同体”:弹奏“和·美”的互助共进音符

应该说,家长们尽管都有着提升自身家教能力的愿望,但他们的个体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如何发挥家委会的协调作用,让每位家长都尽可能快速地提升家教素养和能力?在社工的协助下,学校以中高年级年段为试点,组建了校内和校外家庭互助学习小组,开展了1+N模式的互助学习实践。所谓1+N模式,是指由若干有共同意愿的家长、学生自由选择组合,与教师一起共同策划、共同参与、自愿组合、优势互补,通过打通学校、家庭、社区“三方”教育的壁垒,建立起有效的互助沟通机制,弹奏了“和·美”快乐的互助音符。

这种“校内”及“校外”互助小组服务模式可谓好处多多。一方面,它能更好地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在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学会有效利用组内成员优势,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另一方面,作为校内互助小组的延伸,家庭式互助学习小组强调亲子共同参与,为家长提供互动交流平台,优势互补,营造良好家庭互助学习氛围。在此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行业的家长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家庭教育指导也由“被动教育”变为了“主动体验”。

而与此同时,身处其中的孩子们不但学习起来其乐融融,而且经常有计划地参加户外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养老院慰问老人,去海边捡拾垃圾,远赴白鹭洲进行才艺表演,深入社区开展科普活动等,在家长指导下主动参与活动的策划、设计和组织,生活技能获得显著提升。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家委会对家庭教育的介入,家长的家教能力显著增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生活技能大大提升,尤其在同辈交往能力与行为控制能力等方面大为改善,形成了积极的自我认同,增强了融入城市生活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觉性,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孙文中.厦门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及其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

[2]杨志杰.循径取穴——学校管理的“养生之道”[J].福建教育,2016(9):5.

[3]张静漪.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8.

(作者单位:厦门市乌石浦小学福建厦门 361009)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务工随迁子女 第4篇

一、研究设计

(一) 研究预期

本研究将利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活调查问卷中的学生家长问卷及班主任访谈所获得的数据, 描述分析本次研究中学生家长以及班主任对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基本情况, 了解甘肃省部分地区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分析问题造成的主要原因, 进而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解决其入学问题, 在政策制定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 客观地收集被调查者对于当前其所在甘肃省部分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状况的基本情况及看法, 并通过统计分析, 以期较为客观清晰地呈现甘肃省部分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研究样本

为了全面了解甘肃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整体状况, 在87个市县区按照要求上报了汇报材料、统计数据后, 研究小组认真阅读了每个区的汇报材料, 特别是地方政策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数据, 然后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分布, 确定了兰州城关区、白银区、麦积区等地区的部分中小学作为本次调查的学校。在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帮助下, 研究小组分别对313位班主任以及1263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以及问卷回收率均在允许统计分析的合理范围, 故本次样本收集的数据是有效的。

二、数据分析

相比居住在城市中的儿童,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入学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和问题。在城市提供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处于社会底层的进城务工人员也就很难让自己的子女享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资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 研究发现造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困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 户口问题

中国城乡户口“坚冰”始于1953年, 当时为了减少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 保障城市经济发展, 国家开始制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1958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这部法律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但同时也形成了一堵无形的墙, 使城乡之间泾渭分明, 公民的迁徙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户籍制度是流动人口问题的根本枷锁。[1]户籍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它造成了流动人口接受教育的不平等。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关键是从社会认识上进行更新, 并从根本上改变因我国包括户籍、就业、土地、教育、福利等制度和政策而造成的等级歧视心态。在这次调查中, 有近一半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认为, 孩子在兰州上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没有城市户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参加“中考”和“高考”, 如果没有城市户口, 必须要回户口所在地报名考试, 非常麻烦, 同时也加大了流动人口的经济负担。在对1263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调查后发现, 有604人, 即47.8%的流动人口仍然没有城市户口 (如表1所示) 。

(二) 学籍问题

学籍是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 过于频繁的流动会加大学生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在被调查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数8475人中, 一年级开学就报到且有学籍的为4733人, 占55.8%, 从一年级开始就借读的 (无学籍) 为2172人, 占25.6%, 中途转学籍的 (有学籍) 896人, 占10.6%, 而中途转来借读的 (无学籍) 674人, 占8.0%。由此可见, 无学籍的为2846人, 占33.6%, 有学籍的为66.4%。中途转学、中途借读的占有一定的比例。进城务工流动人口工作的特点决定其具有不稳定性, 许多进城务工人员随着就业和居所的变化, 为就近入学, 其子女就读的学校也跟着改变。在这次调查的1263个家庭中, 转学1次的为243人, 占19.2%, 转学2次的为65人, 占5.1%, 转学3次以上的23人, 占1.8%。

(三) 转学途径问题

频繁转学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最大的特点之一, 在访谈麦积区某小学的校长时, 她说:“有些随迁子女没有转学证, 学校也就收了, 但他们走时一般也不开转学证, 说走就走了, 流动性达到10%左右。”家长要求过高, 想让孩子去更好的学校。在这次调查中专门对流动人口是如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想去的学校的做了统计, 走官方渠道的只有273人, 占21.6%, 而托熟人直接给学校交赞助费的最多, 为817人, 占64.7%。相对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甚至直接找校长交钱上学。这种方式尽管是违规的, 但还是有不少家长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顺利转学 (如表2所示) 。

在对1263个家庭对“获取上学信息的途径”调查时, 有894人, 即70.8%是通过朋友介绍而得到的上学信息 (如表3所示)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宣传和动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力度应当加强。

转学的原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来到大城市有多种原因, 在这次调查中列出了常见的四种原因, 让孩子留在身边便于照顾和城市教学质量高的比例最高, 分别为39.3%、37.4%, 说明流动人口非常看中所在城市的教育质量 (如表4所示) 。

本次调查专门了解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对大都市的态度, 在调查的1263位家长中, 有538人, 即占42.6%的人认为都市生活很好;有519人, 即占41.1%的人认为较好;认为一般的为173人, 占13.7%;认为没有农村好的只有33人, 占2.6%。为了调查家长的态度, 本次调查又问到“你喜欢都市生活吗?”回答喜欢和很喜欢的, 占到了84.0%, 而不喜欢的只占4.4% (如表5所示) 。

转学到流入地求学的年级分布。调查发现, 小学一、二、三年级转学到流入地求学的最多, 这种转学现象符合教育规律, 年级越高, 转学后越难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进度 (如表6所示) 。

(四) 择校问题

择校在城市学生中表现特别明显, 为了上一所好的小学、初中或高中, 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 动用社会的各种关系, 应该说这是一种“奢侈”的愿望, 这种要求是随生活条件的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做调查时, 研究发现72.9%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上重点中学, 而只有50人, 占4.0%的希望上私立学校。这次调查还发现, 只有69人, 仅占5.5%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政府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专门修建的学校就学。很多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融入到城市孩子当中。这种趋从心理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城入学造成了一定困难 (如表7所示) 。

(五) 上学费用问题

国家从2008年秋季起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的学杂费, 但是仍有其他方面的费用需要学生家长支付。在这次调查中,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向学校的交费情况向班主任进行了询问, 发现在涉及的6016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按要求交费的为4788人, 占79.6%;只有860人, 即占14.3%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 学校减免了他们的费用 (如表8所示) 。同时,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有93.3%的家长回答能按要求及时交费, 而始终拖欠学校各种费用的占0.1%, 在问到“学校是否减免各种费用”时, 只有2.5%的家长回答学校给他们减免了各种费用 (如表8所示) , 比班主任回答的比例低很多, 这是由于双方的视角和立场不同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里创业艰难、收入低, 这样肯定影响到他们正常支付孩子学习的各种费用。

调查还发现, 孩子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觉得目前孩子的学费负担可以承受、没感觉或负担不重的家长比例很高, 但孩子在民办初中和民办中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则认为负担过重。有些学校对“四证”不全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仍旧在收取借读费。而家长也有自己的难处, 他们也想持“四证”领孩子上学, 但是“四证”办起来很困难, 例如办理暂住证、婚育证、卫生证等都要收费。虽然独生子女不收费, 但是要到流出地办理“四证”, 来回的路费开销也很大。在研究人员访谈中, 大部分校长认为, 必须持“四证”, 否则没办法管理。

三、建议与启示

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他们的子女在城市安心读书创造条件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大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并将越来越大, 各级政府必须从资金上予以保证, 政策上予以扶持, 为他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 建立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的学籍管理机制

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的特点决定其具有不稳定性, 流动性大。为了就近入学, 子女也随着父母的“迁徙”而改变就读的学校。中途转学、中途借读的现象很多, 学生流动性大, 给学校的学籍管理造成极大的困难和不便。建议甘肃省教育厅按照200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要求, 参照其他省如安徽省的成功经验, 尽快制定《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学籍档案管理网络系统, 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情况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动向、流动态势。实行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 对基础教育阶段行政管理决策和社会服务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规范中小学校招生秩序和办学行为, 而且可以掌握每年新生入学报到率和注册情况, 为国家制定年度招生计划和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使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工作便捷、管理高效。

(二) 加大城市公办学校校舍、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建设

甘肃省属不发达省份, 经济发展薄弱, 兰州市是省会城市, 经济发展相对较好, 对教育的投入尽管实现了“三个增长”, 教育基础设施、教学设施、教育教学设备刚刚满足需求, 但因为接受大量流动儿童, 学校校舍、教育教学设备出现短缺、紧张状况。在访谈城关区某校长时, 他谈到:“学校在城中心, 学校2001年在校生数为800名学生, 2008年在校生数为1432名学生, 在校生数大幅增加, 主要是外来人口。每个教室占53.5平方米, 现在的班额在60~63人之间, 按每班60人计算, 每名学生在教室大约只有0.9平方米的活动面积;在校生数逐年大幅激增, 使得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图书等极其紧张, 每到下课、放学时间, 值周教师必须守在楼梯口维持秩序, 一旦拥挤, 楼梯就有挤踏的可能, 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事情。”兰州市城区应尽快按照学校现有规模规划学校校舍建设, 添置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 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

(三) 政府设立专项资金, 建立相关救助机制

根据国家与甘肃省有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政策, 不再收取借读费, 学校的教育成本费用大幅度增加, 城区教育部门和学校经费支出压力增大, 筹措办学经费的困难越来越大。政府按预算应该给学校拨付的经费也不能及时到位, 使学校经费更加紧张。七里河区某校长说:“学校经费紧张, 维持困难。国家是否考虑设助学金或给学校拨专款救助家庭贫困孩子。”为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省政府建立教育专项资金, 对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学校给予专项补助, 其结构应考虑征地费、建设费、教材费、课桌费、电教费、教师人员经费等总和所需; (2) 在地 (市) 级财政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 用于改善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数较多学校的办学条件, 以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3) 在确保办学经费落实的前提下, 要加大宣传力度, 建立扶持贫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积极性。

(四) 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新建中小学

在城市化过程中, 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 城市学校生源急剧膨胀, 特别是在城市住宅楼开发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其服务半径内的中小学规划建设。为此, 建议省政府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 充分考虑未来几年、几十年的生源数, 留出学校用地, 科学布局中小学, 保证每个社区的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而且在新建学校时, 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配备都应和城市中心中小学的标准一样高。同时, 必须规范开发商承担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责任的具体政策, 统一标准。

(五) 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从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

目前, 中小学教师都愿意带“好学生”, 只是因为他们“好教”, 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 教师普遍认为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从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 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评优树模”、晋升职务和核定教学工作量方面对承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教师给予更多的照顾。

摘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是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点。有研究者对甘肃省部分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父母以及中小学校长进行调查, 发现户口、学籍、转学途径、择校、上学费用问题是造成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困难,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务工随迁子女 第5篇

一、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我区申请入学的基本条件

1.适龄儿童(指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下同)须年满六周岁(8月31日前出生);

2.适龄儿童父(母)亲在高新区连续居(暂)住一年(截至208月31日,下同)以上,且目前仍在高新区居住,以居住(暂住)证为准。

3.适龄儿童父(母)亲在济南市连续务工并缴纳社会保险(依法经营)一年以上,且目前仍在济南市务工(依法经营),以务工证明或营业执照为准。

二、 登记时间及信息登记范围:

登记信息时间为:6月23日---6月24日

6月23日上午8∶30—11∶30,登记居住证在未来城、盛世花城、新东方花园、海信慧园、茗筑美嘉、新生活家园、理想家园、鑫苑国际的外来务工子女适龄入学儿童。

6月23日下午2∶00—5∶00,登记居住证在牛旺居、徐家居、草山岭居、聚鑫旺园、沁园新居、明湖白鹭郡、祥泰新河湾、三庆汇德公馆的外来务工子女适龄入学儿童。

6月24日上午8∶30—11∶30,登记居住证在会展香格里拉、丰奥嘉园、贤文小区、中铁汇苑、康桥颐东、省委组织部宿舍、济南二职专奥体中路校内宿舍、黄金时代、雅居园小区、国华印象、龙园小区、中海天悦府、万科麓山、万科金域国际小区、机床四厂宿舍、小鸭集团宿舍、石化园、警察学院宿舍的外来务工子女适龄入学儿童。

6月24日下午2∶00—5∶00,登记居住证在北胡灏苑(北胡村安置房)、南胡花苑(南胡村安置房)、兴旺家园(小汉峪村安置房)、汉峪新苑(大汉峪村安置房)、中铁逸都国际、涵玉翠岭小区、省直机关宿舍、鲁邦·奥林逸城、奥龙官邸、东荷苑小区、晨曦家园、玺园、舜奥华府的外来务工子女适龄入学儿童。

三、登记地点

济南高新区高端人才实训基地(高新区凤凰路与世纪大道交界处东南,可乘坐123 、87公交车在天辰大街东首站下车,路东即是。)

四、报名所需材料(均需原件和复印件):

1. 户籍证明:原籍户口簿、父母身份证

2. 居住证或暂住证:父(母)持有高新区公安部门开具的

居住证(暂住证)且满一年(截止年8月31日)。居住证(暂住证)在其他区县不在高新区招生范围。

3. 购房或租房证明:适龄儿童父(母)在高新区购房的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和缴费单据)或租房合同。购房或租房在其他区县的,不在高新区招生范围内。

4.务工证明: (1)父(母)合法用工合同和单位缴纳“五险”的.缴费单据(或个人缴纳的社保缴费单据);

(2)在济经商人员需提供营业执照正副本、以及税务登记证、完税证明或免税证明。

其他证明:适龄儿童的出生证、预防接种证明。

温馨提示:

1. 截至2016年8月31日以前,依据上述五项资料标准,五类材料俱全;满一年指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

2. 根据高新区招生实际容量,按照从高分到低分予以录取。

3.材料加分项期限为最近六年,20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

4. 居住证(暂住证)、务工证明提供单方材料符合报名条件,若提供出监护人双方材料可加分。

5. 所有材料均提供原件及复印件,在报名时提供,后期补证视为无效。

6. 所提供材料要确保真实有效,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7.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

见》(鲁教基发)(﹝﹞4号)“确因学位限制无法在流入地入学,要求回流出地就学的随迁子女,流出地要妥善安置”的文件要求,请无法在高新区就读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家长,做回户籍所在地上学的准备。

8.因高端人才实训基地车位有限,请家长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济南高新区教育局

务工随迁子女 第6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

1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规模持续扩大,其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分散的“单身外出”方式转变为“举家迁徙”,呈现出家庭化流动的趋势。这种人口流动现象持续十余年之后,庞大数量的第二代移民已经出现。2001年国务院颁布文件要求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方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通知,要求流入地政府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同年9月份,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又颁布意见,强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2006年国务院颁布意见要求公办学校要在管理和收费方面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一视同仁。2010年国家再次强调落实“两为主”的方针。资料表明:在上海市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的比例已经达到70%,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以及与所在城市社会融合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完成社会融合的根本途径。〔1〕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学校体育在促进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方面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由此,本文试图从公办学校在校生中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子女之间不同层面文化冲突入手,分析这些文化冲突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探索利用学校体育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相关措施。

2社会融合与文化冲突

社会融合是相对于社会排斥而言的,社会融合也称为社会整合或社会融入。本文所研究的社会融合特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的融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接受程度,体现在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主观接受方面;另一方面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流入地就读学校、同伴群体的接受与适应程度,体现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学校与同伴群体的互动状况。

国际移民理论认为:移民在流入地一般会表现出马赛克般的群体分割、文化多元主义和远离主体社会(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这种移民“非融合”现象主要是由于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文化差异所致。异质间文化的抵触、排挤、矛盾就会在文化主体间交往时产生不和谐、摩擦乃至对抗,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现阶段在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多承载的是农村文化,而所就读的学校、本地子女大多承载的是城市文化,两种文化并无优劣之分,但存在文化之间的差异,研究在公办学校中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冲突所在,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化解将有助于社会融合的产生。

3现阶段公办学校中不同层面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文化冲突的分析

根据文化结构的“洋葱头”理论,文化可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这为分析现阶段公办学校中不同层面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文化冲突提供了一个立体框架。

3.1表层文化冲突

表层文化冲突主要指语言、衣着等方面引发的冲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最直接的工具。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刚刚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时往往或多或少带有乡音。乡音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产生的烦恼和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浓重的乡音给交流带来了不便,使他们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继而在学习过程中影响他们与老师、同学的正常沟通与交流;二是乡音常常被本地的学生嘲笑,使他们感到自卑。

衣着作为无声的语言,在诠释着主人的家境、消费品位和地域特色。现实中来自农村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衣着上与城市的本地子女存在的不同或者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往往会被城市的本地学生嘲笑、讥讽,同样会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学习以及与同学的沟通与交流。

3.2中层文化冲突

中层文化冲突主要涉及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等方面。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我,适应学习环境,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能力倾向,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适应能力。现阶段公办学校中学习习惯的冲突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听课方法、记忆和思考的方法、应试的方法等方面与当地孩子存在差异,并且由于学习环境的更换,造成了他们的学习中断,学习内容残缺不全,使他们获得的基本技能较差。

教育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其主要冲突是进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前就读的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相对低于城市学校,农村的学校在教育方式上多采用适合其环境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部分学科的掌握上存在“学科空白”的现象,学生对体育、美术、音乐和计算机等知识掌握很少或者是一片空白〔5〕,而城市学校提倡“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外,目前公办学校中部分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排除在他们关心照顾的范围之外,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被“边缘化”,这些妨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

3.3深层文化冲突

深层文化冲突主要涉及身份认同、他人的认同感等心理层面的因素。身份认同是人们属于某一社会范畴或群体的自我意识及其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认可。具体讲,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位置、角色、形象和与他人的关系的性质的接受程度。身份认同直接影响人们与其他人、其他群体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睦冲突、考大学是社会心理融合的主要方面。〔3〕现阶段在公办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很大一部分对“我是谁”的问题相对困惑,因为他们可能出生在农村,学习、生长在城市,但到了考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就要重新回到户籍所在地,所以这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相当无奈。

他人的认同感是人和人在交往的过程中、社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互动的感情, 在这里主要是指其所在城市学校本地同学、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身份的一种认可程度。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视为正常的同学,不仅要通过学校本地同学、教师观念的改变,更需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同。

在社会融合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表层或中层的文化冲突,是可以通过一些硬性措施予以解决,而社会心理的融合障碍则是深层次的、较难解决的障碍,它可以通过解决表层和中层融合冲突的过程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

4影响社会融合相关因素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表现

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这是毛泽东对体育重要性的评价。学校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体育不仅本身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

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的教学、两操与体育锻炼的开展、学校运动竞赛等方面。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三个层面的文化冲突在体育课的教学、两操与体育锻炼的开展、学校运动竞赛中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4.1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公办学校中的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身体素质较好,但学习习惯、教学常规的遵守、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相对薄弱。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在体育课教学中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因素主要涉及体育课的编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

体育课教学如何编班是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否融入到学校和本地学生中去的首要方面,如果刻意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分开教学,不仅不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而且会产生人为设置的一堵分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子女的“墙”。

体育教学内容有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内容排列方式有直线排列、螺旋排列、混合排列,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如前文所述: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的冲突是影响社会融合的中层文化冲突,而公办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中的教学内容缺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喜闻乐见的项目,内容的排列上未充分考虑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基础以及体育技能掌握的程度,教学方法上体育教师没有有意识地选取那些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相互融合的“合作学习”等方法,这些都影响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对体育的学习热情以及养成良好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

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更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目前公办学校体育课成绩的考核方面采用的是统一的标准与方法,未充分考虑由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本身的基础以及体育学习的连贯程度。统一的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不利于激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体育学习的兴趣,不能有效地减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卑感,影响其自身的认同感。

4.2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在“两操”中的具体表现

两操是指早操和课间操,它是学校作息制度中规定的、学生必须参加的体育活动。如前文所述:着装的不同、生活学习习惯的不同、归属感与认同感分别是影响社会融合的表层、中层、深层的文化冲突,而“两操”中学生集合期间的“快、静、齐”、做操时学生着装的统一、动作的整齐划一往往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重要指标。在两操的开展过程中有目的地强调这些“细节”将有助于缓解文化冲突,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

4.3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体育锻炼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体育锻炼是以自然班为单位,采取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我国的教育制度规定每个班级每周应安排两次体育锻炼。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大都以个体的方式进行活动,而班级体育锻炼这种形式则提供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更多的相互了解、交往的机会,通过一起打球、一起锻炼,有助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的相互认同。

4.4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在学校运动竞赛中的具体表现

如前文所述:身份的认同、他人的认同感是在社会融合中较难以解决的因素。随着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以班级、学校为单位的各类阳光体育比赛日益增多。在学校中,各项运动运动队的学生往往对其他学生起着榜样作用,受到大部分同学的崇拜和尊敬。如果能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加入到运动队中,参加各类体育比赛,这不仅可以消除他们自卑、自闭的心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班级、学校的一员,提升自我认同感,而且还能够通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比赛中为班级、学校取得荣誉,使所在学校、本地子女提升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认同感。

5利用学校体育活动促进公办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相关措施

5.1体育课教学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学习是促进社会融合的第一步。

在体育课教学内容方面不仅要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运动基础,而且还要考虑农村、城市文化间的相互学习与沟通,应选取“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开设多样化的体育校本课程,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学习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体育校本教学内容,实现相互了解与认同。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取,首先应采用鼓励等手段培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遵守课堂常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课堂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增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孩子一起学习、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消除隔阂,增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自身的身份认同和本地学生对他们的认同感。第三,体育教师对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要一视同仁,多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在体育课成绩考核方面应采用差异化、发展性方法,减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自卑感,激励其学习的兴趣。

5.2“两操”开展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首先要改进两操内容,增加一些既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喜爱的又受到本地学生欢迎的内容。第二,强调全校学生统一着装,消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着装问题上的融合障碍,增加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归属感。第三,强调集合的“快、静、齐”、动作的整齐划一,集合时间上进行规定,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5.3体育锻炼活动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在安排体育锻炼时可以组织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对抗赛,或是合作性的趣味体育活动,如托球跑接力赛等,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际交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能增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本地同学对他们的认同感。

5.4学校体育竞赛中的相关措施

学校的各项运动运动队应主动吸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让他们在运动队里找到自己的价值,认同自己的身份,产生自信,如,校手球队、篮球队、田径队、花样跳绳队等。还应尽量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学校、区级、市级组织的运动会,上海市宝山区高境三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区阳光体育大联赛手球比赛中连续三年都获得中学组前三名;在2011年篮球比赛中获第一名。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在心理上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

6结论

(1)从文化的角度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因素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语言、衣着的表层、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的中层以及自身和他人的认同感的深层。

(2)学校体育活动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应体现在体育课的教学、两操与体育锻炼的开展、学校运动竞赛中。

(3)在体育课教学中最好进行合班上课,选取“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开设多样化的体育校本课程,在教学中一视同仁,在成绩评价上采用差异化、发展性评价等手段与方法,在语言、服装、学习习惯等方面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

(4)在“两操”、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竞赛中培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集体感以及本地学生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认同感,从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层面的融合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立忠.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及其对策〔J〕.南方农村,2007(1),11-12.

〔2〕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融合〔J〕.中国人口科学,2003(4),21-24.

〔3〕 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北京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2),18-25

〔4〕 计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如何融入城市学校〔N〕.中国体育报,2010-01-06(3)

〔5〕 陈怀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以兰州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6(4):13-36.

务工随迁子女 第7篇

一、在思考中确立研究方向

(一) 自主教学基于教育对象的现实需要。

1.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缺失。

由于受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影响, 这些家庭缺少为子女获取良好学业所必需的学习环境和文化资本。调查中的发现令人心酸:

首先, 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特点使他们难以兼顾孩子的学业状况。这些家长主要从事苦、脏、累的工作, 职业特点是劳动时间长, 没有规律。对全校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下班时间在6:00以后的有36.4%, 不固定的有30.5%, 只有17.8%的学生家长能够辅导子女的学习, 17.2%的学生家长能够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生存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将孩子的教育放在次要位置, “心有余而力不足”, 道出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真实心声。

其次, 家长受教育程度偏低, 对子女教育指导不力。国内外有关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研究表明, 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是影响子女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 这些家长小学、初中学历的占65.9%, 大专以上的只占3.4%。由于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在平时只限于对子女作业的简单询问、分数要求, 孩子的综合能力、内心情感、学习习惯等方面很难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关注。特别是新课改后, 这些家长对子女更难有较大的帮助。

最后, 收入不高, 很难为子女创造优良的学习条件。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经济收入普遍偏低。调查结果显示, 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家庭占48.2%, 几近一半。这种水平的收入除了维持生活消费, 很难将钱花在文化教育消费上。他们很少给孩子买课外书, 也很少给孩子报特长班。他们不得已而为之的是, 课余时间孩子无人看管。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 他们只为孩子报了相对便宜的托管班, 但并不关注托管的效果。调查还显示, 有36.1%的家庭为了节约房租采取了合租的形式, 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 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⒉学生自身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首先, 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基本因素。学习态度端正, 就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矛盾, 以积极的行动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态度消极, 就会绕开困难, 导致学习效果越来越差。调查显示, 45.7%的学生回家后能够主动学习, 54.3%的学生回到家不愿意学习。他们要么帮父母干活, 要么直接去玩。

其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调查显示,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兴趣不浓, 没有长远的学习目标, 大多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 有的甚至认为学习没有什么用, 只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 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

最后, 信心不足, 自卑感强。由于这些学生原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版本、教学进度与我校不一样, 势必造成知识脱节, 加之学生对老师的授课方式要有个适应过程, 有些学生就成了班中的学困生, 从此心灰意冷, 产生自卑心理, 对学习失去信心。

面对家庭教育的诸多不利, 学校责无旁贷地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为了弥补欠缺, 为了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教育, 让他们拥有“学得好”的能力, 最终使我校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得以真正落实, 我们必须走自主教学的研究之路, 而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当下的教育趋势。

(二) 自主教学源于我们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刻认 识。

《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可见, 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作为教育者, 我们更清醒地知道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 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都传授给学习者, 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教会学生知识转成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方式与模式研究的现状看, 一些地区和学校已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教学整体改革实验, 形成了若干素质教育实践模式, 如愉快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等。这些教育教学方式与模式经验, 均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 提出了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 在很大程度上对基础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起到了引领作用。我校立足于教育发展实际, 积极建构有利于形成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与行为模式, 确立开展“小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 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教师发展为本, 以学校发展为本, 引导广大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的有效办法, 切实在课堂教学方式上求得突破,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有效手段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使学生能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 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二、以自主课堂为主阵地, 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 女的学业质量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学业质量, 我们立足于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这就需要全校教师对自主发展教育的理念有充分认识, 进而自觉地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一) 充分认识自主发展教育。

自主发展教育在我校提出已经有8年之久, 现在已深入人心。“自主发展教育”指的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 通过教师引领,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它以开掘学生发展的核心潜能为重点, 以促进学生形成再生能力为主要目标, 使学生能独立、主动和自控地实现自我发展, 其核心是“突出自主、注重动力、着力内化”。突出自主, 就是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把学生当成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这是实施自主发展教育的首要条件;注重动力, 就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点燃学生主动求知和主动进取的火花, 这是实施自主发展教育的关键环节;着力内化, 就是把学生从外部获得的道德、知识、智力等因素内化为学生主体的素质, 通过自主发展教育, 促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主动发展的再生能力, 这是实施自主发展教育的真正目的。对这一理念的认识, 全体教师经历了从排斥到接纳, 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我们首先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 邀请专家讲座、点评, 围绕市级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研究, 每位教师确定自己的小课题, 分解难点, 便于操作, 定期总结交流, 互相学习提高。

(二) 精心设计“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

1.落实“六个步骤”。

(1) 目标展示 (任务驱动) ; (2) 预习引领 (独学) ; (3) 组内交流 (对学) ; (4) 交流汇报 (群学) ; (5) 巩固提高 (关注学会) ; (6) 评价反思 (关注主体意识) 。

⒉实行“三个优化”。

(1) 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互动, 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2) 优化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 利用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

(3) 优化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 把激励带进课堂, 把竞争带进课堂。

⒊做到“四个关注”。

(1) 关注学习目标; (2) 关注学法建构; (3) 关注学习效率; (4) 关注学习评价。

(三) 大力推进自主教学模式的实施。

⒈广泛学习, 开阔视野, 让自主教学模式深入人心。

主要举措是抓“两项工程”:

其一是“自主修身”工程。以“自主发展教育”为主线, 围绕“突出自主、注重激励、着力内化”这一中心, 学校要求教师学习相关资料, 倡导“好书伴我行”活动。要求教师每学期要做到:通读一遍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精读一本教育专著。学校每学期都会确定重点学习内容。每周的教研时间均举办“读书论坛”及“我的自主课堂大家谈”活动, 让教师们分享读书心得与教育智慧, 提升人生价值。其二是“自主研修”工程。我们用心打造校本研修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研究”为抓手, 完善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形成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研修氛围, 发挥集体智慧,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请进来, 走出去”的发展策略, 积极争取机会送教师外出培训, 坚持“外出教师学习汇报”制度。

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我们不断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 整合已有的研究课题, 引导教师紧密结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积极探索, 总结方法, 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⒊做实学科教研活动, 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做好晨研、周研和月研的工作。所谓周研, 即每学科每周固定时间推出学科教研活动, 每个周三固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所谓晨研, 即利用早晨20分钟时间进行组内小型集备, 重点在如何突破重难点, 如何采用自主模式教学, 如何预设问题及对策, 如何设计练习;所谓月研, 即每月推出师徒共上一节课、组内共研一节课的大型教研活动。还要做到“四个明确”, 即明确主讲、明确内容、明确时间、明确地点。

⒋搭建教师成长的舞台。

我们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以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为重点, 开展“骨干教师开放课活动”“师徒共研一节课活动”“骨干教师有效教学经验分享活动”。为激 发青年教师潜心学习, 快速成长, 我们开展了“鑫苑杯”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青年教师每月在校内做公开课两次, 徒弟每周至少看师傅课两节。

⒌以评价促进教师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平日所有的教学常规研究活动, 均包含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是否有科学方法的指导, 是否进行有效的交流, 是否体现以学定教等。

三、以写字教育为着眼点, 促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 女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我们以书法教育为抓手和切入口, 使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有步骤地掌握书法知识和技能, 接受书法艺术熏陶, 提升文化艺术修养, 让每一个学生在书法教育中自主、全面地发展。

挖掘德育功能, 以写字涵养学生品德。书法教育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实践中我们注重挖掘这些因素, 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 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工作策略是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以中国书法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二是注重以古代书法家的高风亮节和汉字结构涵养学生的人品修养;三是注重在练字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认真、持之以恒、平心静气做事的习惯。

挖掘智育和美育功能, 以书法涵养学生的智慧和审美素养。我们努力挖掘书法教育的智育功能, 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鲁迅先生曾说:“写字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 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 它不是舞蹈却有舞的节奏。”可见, 写字的美育作用是十分鲜明的。为此, 我们在写字训练中还着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和对语言的审美能力。

四、以社团活动为辅助手段, 健全学生的人格, 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养

为全面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我们努力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所有学生一样, 学会两项体育技能, 培养一项艺术特长, 让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走向大自然, 走向操场。同时, 特色社团的发展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学校还加强了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课程内容, 认真备课、上课, 学生自愿选择喜欢的课程。如今, 下象棋的孩子能看出好几步棋了, 朗诵班的孩子能抑扬顿挫地读诗文了, 美术社团的孩子能展示美妙的设计了……这些都透视出学校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学生特长的成功培养、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

五、联手家长,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 育网络, 营造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在自主发展的教育之路上, 我们必须带着作为家长的外来务工人员一同上路。我们充分地相信他们, 积极地感化他们, 经常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向他们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让他们也能自豪、幸福地看到孩子的进步, 进而对我们的教育充满希望。

首先, 加强家长学校及家长委员会的建设, 完善家长学校教育工作机制, 规范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 充分发挥其参与和管理的职能, 适时召开家长会, 坚持“家长开放日”活动, 坚持家访制度, 加强家校沟通。

其次, 办好家长学校, 开设“家庭教育大讲堂”。我们邀请专家, 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对家长进行指导, 并以此为平台, 宣传辛寨子街道文化强街的发展愿景以及我校的办学方向, 强化家长的认同感。

最后, 开展“榜样家长”评选活动, 以巩固家长学校的成果, 激励先进, 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引导家长科学教子, 在家长中形成关心下一代成长的良好教育氛围, 进一步推进我校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

务工随迁子女 第8篇

一、家长夜校发挥的作用

举办家长夜校, 开展家校合作, 能密切教师和家长的关系, 进而密切师生和亲子之间的关系;能使进程务工家长更好地尽到教育随迁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能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理解, 学校能更好地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

1、有助于教育合力作用的发挥

在城市的进城务工子女接受学校开办家长夜校, 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支撑, 实施家长夜校教育任务, 通过贴近家长、贴近实际的培训学习, 以案例为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家长更关心孩子的成长, 社会更支持教育, 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科学管理的持续发展。

2、有助于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刚刚入学的孩子都有一个过渡阶段, 家长在其中做好沟通、互动非常重要, 学校开设夜校对家长进行培训, 就是为学校、家长搭建平台, 让家长能够有的家庭教育培训, 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 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希望, 家长能够通过夜校这一平台认真研讨家庭教育, 学到实用的相关知识, 让孩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3、有助于务工人员融入到城市

新生代农民工与其父辈相比, 最大的不同在于, 无论是其行为取向还是心理意识都已被城市化, 他们希望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更希望被城里人所接受;同时, 由于城乡之间的二元制度樊篱还没有根本拆除, 城市社会对他们的排斥依然存在, 因此, 他们无法有效融入城市社会, 而不得不漂浮于城乡社会之间。所以, 城市在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的同时, 不能忽视解决他们的文化贫困和思想困惑问题。城市接纳进城务工人员, 不仅要支持他们打工挣钱, 还要扶文、扶志, 这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发展成才, 让他们与他们工作生活的这座城市以及城市中的人们融为一体。

二、家长夜校存在的问题

1、社会支持力度不大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可是, 整个社会并没有充分认识的家庭教育的必要性。目前的学校所举办的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的夜校, 还处于起步阶段, 是学校个体自发的行为, 自筹经费开办家长夜校, 经费捉襟见肘;很多兄弟学校处于观望状态, 未形成举办家长夜校的良好气氛。应该看到, 虽然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帮助, 但是更离不开的是家庭的教育, “家长夜校”在进城务工家长们头痛于随迁孩子的关键时期开设, 是一场雪中送炭的温暖活动, 是教育工作者们对学生、对教育的深度热爱, 同时更多的却是夜校背后学校自身对素质教育的深入思索与细致落实, 所以社会各方要给予大力支持。

2、家长参与意愿不高

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子女只是学校的事情, 这与他们自己无关;学习是学生的专利, 自己不需要也没机会学习。这一方面是受传统的观念影响, 另一方面是农民工朋友工作时间长且比较辛苦, 无暇关注子女的学习。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环境的好坏, 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要让家长知道, 通过家长夜校, 自己学到良好的教育方法, 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劳动习惯, 这将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 以此来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3、机构制度建设不全

家长夜校还处于探索前进阶段, 制度建设不健全, 办学形式单一, 内容有待完善, 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学校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尚未从传统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误区中走出来, 没有充分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合作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未意识到要从学校实际、家庭实际、学生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 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长夜校教学内容, 来有效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合作。

三、家长夜校提升的策略

首先, 提升意识, 多措并举。家庭教育是基础, 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三者必须协调一致, 互相配合。这其中家庭教育又起着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和举办学校必须高度重视, 同时要使家长明确, 教育好孩子既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也是应承担的责任, 要切实转变家教观念, 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使学校、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让孩子健康成长。在教育内容方面, 家长夜校可采取文献学习、专家讲座、参观访问、听课评课、参与活动、参与教改、经验交流等形式, 向家长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 交流良好的育儿方法。

其次, 科学规划, 全面提高。在具体实施中, 建议家长夜校要每期确定一个主题, 通过来自日常生活的鲜活案例, 传授给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缺点等技巧。提醒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 更是一种强烈的责任, 需要家长持之以恒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学校要充分向家长展示学校特色和发展, 展示学生的特长与进步, 使家长了解学校, 重新认识学校, 支持学校, 明确家长的责任与义务, 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再次, 长远规划, 建设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家长夜校发展的关键。要建设一支质量过硬、结构优化的专业队伍, 由“专家+教师+志愿者+优秀家长代表”打造师资共同体, 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的培训服务。设立家庭教育咨询中心和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聘请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派出所、消防队和医院等单位的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值班, 接受学生、家长咨询并开展相关辅导。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纽带与桥梁。通过举办家长夜校, 构建家庭与学校、社会交流的和谐平台, 向学生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 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摘要:家庭教育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夜校是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家长夜校举办的必要性出发, 在阐释家长夜校在随迁子女教育中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的基础上, 分析了其中的问题, 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家长夜校,随迁子女教育,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

务工随迁子女 第9篇

外来务工人员是指户口在农村, 从农村流入城市, 在城市务工就业的人群。相应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不在城市, 随同进城务工就业的父母或监护人在城市合法居住, 应依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一、章贡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近年来, 赣州中心城区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急剧膨胀, 随迁子女中学龄儿童人数大量增加。为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赣州市政府积极贯彻“两为主”政策, 充分挖掘城区教育资源, 制定相关政策及实施办法。按照相对就近、分片定点安置的方法确定章贡区接收外来随迁子女就读的公立学校为:白云小学、天竺山小学、滨江一小、滨江二小、西津路小学、嵯峨寺小学、中山路小学、铁路小学、赣二中、赣七中及各镇小学。为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章贡区受教育的具体情况, 我们在2013年4月至6月进行专题调查。我们在赣州市章贡区7所接收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立小学随机抽取了480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其家长,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 问卷分为家长篇和孩子篇, 发放问卷480份, 回收有效问卷352份, 有效回收率为73%。

1.家长对学校教学质量满意。

在被调查的352位外来务工子女家长中, 在回答“您对孩子目前就读学校的教学质量满意吗?”这一问题时有323人选择“满意”, 27人选择“不满意”, 满意率达92.3%, 可见大多数家长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持肯定态度。部分家长都赞赏学校教师, 认为教师认真负责, 公平公正;认为学校的教学环境好, 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2.教师关心学生, 不存在歧视问题。

不管是本地户籍的儿童还是外来人员随迁子女, 他们都“同在一片蓝天下”, 理应一视同仁。在问及“学校老师对你是否关心?”时, 选择“比较关心”和“非常关心”的学生有334人, 即有94.9%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关心自己的。在问及“你在学校是否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 超过7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从未受到过不公正的对待, 可见学校及教师在对待外来人员随迁子女上是比较公平公正的现象。为了促进公平公正, 章贡区各公立学校把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户籍儿童混合编班, 基本上看不出哪些是随迁来的学生哪些是本地户籍学生。

二、章贡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入学手续复杂, “入学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随着政府“两为主”政策的实施,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得到很大的缓解, 但“入学难”问题依然存在。而在对“您孩子在章贡区入学时遇到的障碍主要是什么?”进行调查时发现, 认为入学程序复杂、入学条件太高的总比重达56.3%。更有家长直言:“居委会证明难开, 暂住证难办, 公立学校难入。”由此可见, 现今仍存在“入学难”的情况。另外, 根据我们的了解, 目前仍然有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民办学校就读。

2.孩子学习存在困难, 对学习满意度不高。

从调查的352名孩子可以看出有50.7%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满意, 49.3%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不满意。在问及“如果你觉得学习有困难, 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 大部分孩子认为英语和计算机是学习的最大困难。现在小学阶段三年级开始就学习英语, 而且学习是直接从句子、对话开始的。大多本地户籍的学生在上学之前就或多或少地接触了英语, 有的已上过英语辅导班, 有的家长文化程度较高能给予指导, 所以学习起来较轻松。而外来人员随迁子女之前对英语基本没有接触, 受经济条件所限不能上辅导班, 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不能给予指导, 所以他们学习起来很吃力。与本地户籍学生比较起来, 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度不高。

3.对新环境缺乏认同, 沟通交流存在困难。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多从农村迁来, 离开儿时的玩伴、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新的完全陌生的环境, 对新环境缺乏认同。由于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他们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方面面临困难。比如语言, 一些孩子来城市之前讲的是家乡话, 而不是普通话。但是在城市, 周围的人和同学讲的都是普通话, 学校老师授课也讲普通话, 他们感到很不适应。在与同学交流时由于语言障碍, 容易产生误解, 甚至被其他学生嘲笑。经调查发现, 有43.8%的孩子反映他们在学校与同学相处一般, 还有少数孩子直言不喜欢和其他同学在一起。

4.课余生活比较单一, 存在安全隐患。

在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里,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以做功课的人居多, 占总人数的63.6%。而在周末及其他节假日, 大多孩子则独自待在家里看课外书、看电视或者出去玩, 少数孩子会偷偷地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去网吧玩游戏。根据调查, 50%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是普通工人, 还有30%的外来务工人员是个体户, 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体力劳动, 工作时间较长, 一天到晚忙于生计, 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孩子, 更不要说送孩子上各种辅导班。所以, 在大量的课余时间里, 大多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安全堪忧。

5.家庭教育环节明显不足。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是伴随人一生的教育。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 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对其子女或年幼者所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1) , 具体来说包括家庭教育主体、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行为等。在教育方式方面, 70.9%的家长采用“以讲道理为主”的民主型教育方式, 26.6%的家长采用“软硬兼施”的教育方式, 2.5%的家长以“打和骂为主”。由此可见, 某些家长采用的是专制型的教育方式, 对孩子的正面评价很不够, 忽视从积极、正向的角度引导孩子的成长。在家庭教育内容方面, 某些外来务工人员更强调孩子的学习, 容易忽略孩子的心理及情感需求。虽然重视孩子的学习, 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存在不足, 甚至有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 孩子的学习就应由学校负责。根据我们的调查, 在352位外来务工人员中, 拥有高中或高中以上学历的占26.6%, 而73.4%的家长仅有初中或初中以下学历, 由于文化程度较低, 不能很好地辅导孩子学习。另外, 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是工人或者是个体户, 他们工作时间较长且经常早出晚归, 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在家庭教育行为方面, 重言教轻身教, 家长的思想、观念、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 严格要求自己, 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但调查发现, 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对身教关注明显不够。超过56%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孩子面前抽烟、喝酒, 超过23%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孩子面前打牌、玩游戏、夫妻吵架。家长在孩子面前起着负面的导向作用, 不利于孩子人格、性格、良好行为的培养。

6.家长与学校、孩子之间的交流不够。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双向沟通和合作, 但是在352位被调查的外来务工人员中, 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的仅有12%, 超过40%的家长很少或者从不与学校老师联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很少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比如对孩子在学校和同学相处怎样, 每天学了什么, 学习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是否积极参与活动、课堂表现等, 某些家长不甚清楚。某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对成绩的关注主要是通过大大小小的测验及考试了解。

三、促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措施

1.均衡、整合教育资源, 解决“入学难”问题。

近些年, 进入赣州市章贡区务工、经商的人员不断增加, 相应地随迁学龄儿童也逐年增加。如何妥善解决这些学龄儿童的入学问题是政府面临的难题。目前章贡区各公立中小学学生的人数爆满, 几乎每个班都有70个学生, 有的班甚至80多个, 这么多的学生给学校及老师带来沉重的负担, 也影响教育质量。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增加教育投入, 整合教育资源, 尽可能地接收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对于符合条件进入公立学校的学龄儿童, 尽量简化他们的入学手续。对于非公立学校, 不能简单地取缔, 而要对它们加强扶持和监管, 提高非公立学校的办学质量。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 关键是教育资源均衡化。当前, 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差距较大, 为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 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挤入城市, 而城市则不堪重负。所以, 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 不仅包括硬件的投入而且包括软件的投入, 逐步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如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户籍所在地就能享受较好的教育, 那么进入城市上学就不会成为他们的“首选”。

2.构建学校、家长、孩子三者之间互动沟通机制。

“子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过”。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合作。目前家校之间的联系渠道主要有校讯通、班级QQ群和家长会、家访等。学校老师主要将作业及相关活动信息通过校讯通发给家长;而班级QQ群则主要是家长们沟通的平台;家长会很少开, 基本上一个学期一次;家访本是家校沟通很好的途径, 但实践很少。家校之间的沟通除了要充分发挥以上四种途径之外, 还可开辟新的途径, 如建立家联本。孩子在校的情况和在家的情况都可记录在家联本上, 便于学校和家长沟通。沟通的内容也不能仅限于作业及学校活动信息, 而要涉及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心理和情感。沟通是双向的, 老师要更细心地观察、了解孩子, 与孩子谈心, 及时地通过家联本和家访等途径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向家长传递;家长也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 主动和学校老师联系反映情况。学校和家长双方信息互通, 才能更多地了解孩子, 更好地帮助孩子。

3.关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缺失或质量不高。某些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家庭教育意识, 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给学校。有的外来务工人员虽然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但缺乏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或者为了生存根本没有时间、精力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首先要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指导, 增强家庭教育意识, 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学校、社区和企业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指导活动, 比如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父母学堂”讲座、召开家长会、举办亲子活动等方式, 激发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家庭教育的热情。社区可以开展家庭教育的公益活动, 如邀请专家做家庭教育专题报告;组织社工入户宣传家庭教育知识, 了解相关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在社区设置家庭教育宣传栏, 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等。其次, 为外来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企业应遵守《劳动法》, 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 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如合理的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及合理的休息时间, 让外来务工人员有时间、精力和条件改善家庭教育。再次, 外来务工人员所在社区居民要真诚地接纳他们, 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

4.对学习困难学生予以扶助。

由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等,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成绩普遍落后于城区户籍儿童。如果不加以干预, 任其发展, 差距必然会越拉越大, 将挫伤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信心和自尊心。在课堂上, 老师要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给予更多的关怀, 注重培养学习自信。如鼓励他们回答问题, 及时表扬他们, 不断给他们信心, 久而久之有助于培养学习信心。课后, 老师要多和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沟通, 多谈心, 了解他的学习情况, 并给予指导,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家校合作、监督, 促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 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极参与, 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除此之外, 还可联合赣州的几所高校, 以在校大学生为主成立一个志愿者协会, 专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可采取走访、谈心、定期辅导、玩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

5.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外来务工人员大多聚居在城中村或城郊区, 是城市社会管理的薄弱区域, 散布着一些黑网吧及游戏厅等娱乐场所, 环境比较恶劣。在课余时间里特别是寒暑假, 孩子的生活比较单一, 大多孩子都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有的孩子自控力较差, 沉迷网络, 甚至误入歧途, 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成为未成年人刑事犯罪高发群体 (2) 。政府和社会有责任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政府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区的社会管理, 取缔、整顿黑网吧及游戏厅, 加大对青少年犯罪团伙的打击力度, 净化社会环境;社区可与社会力量联合举办“温馨之家”, 内设阅览室、活动室等, 免费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里有了一个好的去处, 有助于孩子们的安全。城区的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应免费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 帮助他们开阔视野, 融入城市。工会、妇联等社会团体、大学生志愿者可发挥力量, 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相应的服务, 如开办暑期“放心班”、夏令营等, 让孩子们快乐、安全地过暑假, 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子女将可能长住城市, 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公正地享有义务教育权益的同时, 还要关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安全、心理、情感需要, 帮助他们融入城市, 真正实现“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的梦想。

摘要:本文分析了章贡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并且从资源整合、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外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肖云泽, 李琦.从三维角度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12) .

[2]高艳茹, 梁良.哈尔滨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研究[J].教育探索, 2013 (12) .

[3]王柱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现状研究——以湖州市吴兴区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1) .

务工随迁子女 第10篇

相对剥夺感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与参照群体比较后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国外学者斯托弗、墨顿、古尔及国内学者李俊、马皑、付允等人先后对其加以阐释和研究。它是人对于自身价值期待、价值能力等所持有的态度, 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当选定比较群体后, 人往往将自我利益与比较群体横向比较, 或与“过去的我”纵向比较, 如果比较的结论是负面的话, 就容易产生自身价值期待与价值能力不一致的相对剥夺感认知。相对剥夺感并不是绝对剥夺, 而是社会比较后的相对剥夺, 它是社会比较的结果。相对剥夺感是动态发展的, 它会随着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简称随迁子女) 就读职业学校的数量逐年递增。以上海市为例, 上海市中职学校对随迁子女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从2010年50所中职学校招录4 200人上升到2014年64所中职学校计划招录1万人, 招生区域和专业均逐年扩大。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相对剥夺感是弱势群体的基本心理特征。由于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等的差异, 与本地学生相比, 随迁子女学生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果缺乏有效的干预疏导措施, 他们可能会产生相对剥夺感, 由此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隐患。

国内外学者, 如Hey和Lambert、Yitzhaki、付允等人均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的研究模型。这些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将平均月收入作为相对剥夺感的测度指标, 研究的目标群体主要是有稳定经济收入来源的社会成年群体, 如公务员、企业工人、退休职工等, 他们的人生观已成熟, 相对剥夺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容易量化测量。然而, 中职学校的随迁子女学生群体, 他们的年龄大多处于14~22岁之间, 人生三观和心理发展并不成熟, 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大, 这些特点都与社会成年群体不同。因此, 上述研究成果并不适宜直接应用到职业学校的随迁子女群体中。此外, 李宁等人仅从理论上试图对农民工子女的相对剥夺感的表现、诱发因素和疏导机制进行解释, 但缺乏系统翔实的实证研究。因此, 有必要开展实证研究, 掌握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的分布、影响因素等, 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抽样方法与工具

(一) 抽样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是中职学校的随迁子女学生和上海生源学生。随迁子女学生指外省市户籍, 随父母或亲属在沪务工生活并在上海市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上海生源学生指有上海户籍、在上海参加中考并在本市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

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 中职学校选取随迁子女学生招生人数较多的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和上海石化工业学校, 所有样本均来自两校在读的随迁子女学生和上海生源学生。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总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85份 (有效率85.6%) 。其中, 随迁子女学生问卷350份, 有效回收315份 (有效率90.0%) ;上海生源学生问卷发放100份, 有效回收70份 (有效率70.0%) 。

(二) 样本分布

所有调查样本中, 男生180人 (占46.8%) , 女生205人 (占53.2%) ;独生子女89人 (占23.1%) , 非独生子女296人 (占76.9%) 。学生的年龄集中分布在15~22岁区间内, 就读的专业涉及食品生物工艺、化学工艺、财会、汽车维修、机械加工与制造等多个专业。随迁子女群体中, 学生籍贯包括安徽、江苏、浙江等全国10余个省市区。安徽籍贯生源141人 (占44.8%) , 其次是江苏生源45人 (占14.3%) 和四川生源29人 (占9.2%) , 总体上与上海市中职学校生源分布吻合。

(三) 抽样工具

相对剥夺感调查问卷

借鉴《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付允设计的相对剥夺感调查问卷, 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 编撰了符合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相对剥夺感调查问卷, 对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及上海本地生源学生中的分布程度、影响因素等开展调查和访谈。

学生家庭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自编家庭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对受访学生的籍贯、家庭成员、父母婚姻状况、家庭月平均收入等家庭信息统计归档。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调研结果

(一) 随迁子女的相对剥夺感调查

对随迁子女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分布和相对剥夺感对他们行为的影响等展开了针对性调查 (详见表1) 。调查结果显示, 随迁子女相对剥夺感均值为1.97 (标准差为0.938) , 总体处于“很轻”的状态。34.6%的学生明确表示没有相对剥夺感, 58.7%的学生表示存在轻微的相对剥夺感;仅有6.7%的学生主观感觉相对剥夺感较严重, 这部分学生给出的理由是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家庭环境不和睦、遭遇了不公平对待等。对所有随迁子女学生样本进行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测试显示, 76.2%的学生总均分在1~2.5之间, 17.5%的学生总均分在2.5~3.5之间, 6.3%的学生总均分在3.5~4.5之间, 测量结果总体正常。

关于“相对剥夺感是否会影响你对社会的看法或你的行为”做进一步调查, 结果显示, 84.1%的学生表示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 有15.9%的学生表示由于相对剥夺感而对社会的看法或行为产生“困扰”。“困扰”主要指对家庭或学校的信任降低、与家长或朋友关系紧张、对社会产生负面消极看法等。但98.2%的学生表示这种“困扰”并不至于诱发他们产生危害社会的行为, 学生表示这种“困扰”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2周之内可自行缓解, 仅有1.7%学生表示这种影响会持续2周以上, 但并不会产生持续半年以上的影响。因此, 调查结果表明, 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分布不广, 对学生行为的影响较小。

(二) 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因素调查

一方面对学生在家庭、学校生活学习的主观感受 (如生活满意度、公平感等) 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家庭信息进行调查。

*采用反向五级计分制: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中等;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采用正向五级计分制:从无;很轻;中等;偏重;严重***列举出占比前三位的数据

学生的主观感受调查

(1) 从表1可以看出, 关于“家庭收入满意度”, 85.4%的学生对家庭收入满意, 不大满意的学生占14.6%。大部分学生对家庭收入满意原因的, 解释是因为家长能够满足学生的一些要求, 如手机、衣服、零用钱等,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满意度和幸福感, 这也是另一部分学生对家庭收入不大满意的原因。由此可见, 学生对收入的理解, 往往与成年人对收入满意度的理解是不同的。相比之下, 学生对收入的理性认识要弱得多, 感性认识要多些, 学生更多的是关注家长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一些实际需要。 (2) 关于“纵向满意度”, 92.4%的学生表示相比于三年前的生活, 生活满意度有较大提高。正是由于学生在家庭收入满意度和纵向满意度上表现出色, 针对“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91.7%的学生表示满意。 (3) 关于“比较群体”, 74.6%的学生会选择与自身生活圈中的亲人、同学、朋友比较, 比较的内容不只是家庭收入, 学历、容貌、手机、电脑等也会进入比较范围。 (4) 关于“公平感”, 87%的学生表示经历过不公平事件, 次数在5次之内。学生反映不公平事件大多围绕班级人事遴选、劳动分配、荣誉评选等。从调查结果来看, 绝大多数受访学生对家庭生活表示满意, 同时他们对公平的诉求也比较强烈, 这说明他们公民意识的觉醒。

学生家庭信息调查

本研究选为样本的进城务工家庭基本分布在上海市金山、奉贤、松江、青浦等郊区, 家庭的社会关系大多建立在同乡或亲属的关系网络上, 95.1%的家庭有稳定的社会关系网, 其中85.6%的家庭属于举家外出。家庭成员大多在4~5人, 独生子女家庭占比并不大。75.5%的受访家庭来沪就业的时间长度在三年以上, 大部分家庭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活经济来源和生活圈。从表2可以看出, 随迁子女学生的家长多为40~50岁年龄段的老一代农民工, 家长的学历普遍不高, 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数为307人, 占97.4%, 这也会限制他们就业的范围, 家长多从事制造业、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建筑装修等工作, 总体就业格局并不太好。学生家长平均月工资 (主要指家庭每月的总收入) 是2305元 (标准差2434.1) , 与全国2013度农村外出农民人均月收入2609元大致持平 (数据来源: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 收入水平并不高。然而, 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子女生活的支出。调查显示, 对于子女的生活消费支出, 76.3%的随迁子女家长表示对于学生消费支出都给予得较为充足。学生家长婚姻正常的为271人, 占比86.0%;离异及其他情况的为44人, 占比14.0%。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家长具有稳定的婚姻。从调查结果来看, 虽然随迁子女学生家庭的总体收入并不高, 但他们的家庭生活大多数较为稳定。相对稳定的家庭环境, 也会对人的幸福感有着积极影响, 成为有效阻挡不利因素的“避风港”, 这也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 与上海生源学生群体的比较

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笔者对上海生源学生做了对比研究 (详见表3) 。统计分析表明, 随迁子女学生群体和上海生源学生群体在相对剥夺感的相关调查研究中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两群体在心理发展水平上有较高的一致性。对两群体相对剥夺感进行独立T检验, 在方差齐性的情况下, 两群体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Sig双侧=0.115>0.05) 。这说明虽然两个群体在家庭、学校环境上存在差异, 但这种差异并不足以造成他们对相对剥夺感的看法产生显著区别。

*采用反向五级计分制: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中等;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采用正向五级计分制:从无;很轻;中等;偏重;严重***列举出占比前三位的数据

(四) 相对剥夺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剥夺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收入的满意度 (-0.583) 和公平感 (-0.247) , 它们都与相对剥夺感显著负相关;性别、年龄、籍贯、父母的学历、婚姻并未显著影响相对剥夺感 (详见表4) 。数据同样显示, 家庭经济收入 (0.526) 和学生需求被满足度 (0.472) 显著影响学生对家庭收入的满意度。

*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讨论

(一) 相对剥夺感模型的提出

通过对职校学生相对剥夺感的实证调查, 借鉴李汉林、付允等学者的相对剥夺感模型建构理念, 笔者提出了相对剥夺感的数据模型 (见图1) , 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对学生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途径加以总结阐释。

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类:显著性因素和非显著性因素。

显著性因素指在数据分析中相关性显著性的影响因素, 主要指家庭收入满意度和公平感。家庭收入满意度与学生家庭的实际收入和学生需求被满足度密切相关, 这也提示我们应关注学生的需求, 引导学生家长合理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有助于消减相对剥夺感;公平感主要来自学生的主观感受, 学生感受到的公平感可能会与客观事实有所偏差, 但这并不能否认公平感对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影响。因为相对剥夺感也是一种主观感受, 而且公平感的大小会显著影响相对剥夺感。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同样会有公平对待的诉求, 能否享受到公平待遇, 也是影响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因素。公平理论认为, 公平感的提升最终的解决途径是来自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的提升。这也提示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要注意合理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 处理班级事务要保持公平。

非显著性因素指在数据分析中相关性并不显著但实际与相对剥夺感有关联的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学生父母的学历、工作、婚姻等。它们在客观上会对人的相对剥夺感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在调查结果中相关性不显著的原因, 可能是学生并不能认识到父母的学历、婚姻状况等“隐形”因素会对家庭收入有很大影响。学生看到的更多的是直观的收入, 而受限于他们人生经历, 往往会对收入背后的重要因素缺乏深刻的认识。

相对剥夺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调节。调查进一步证明有相对剥夺感的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不高 (弱相关, -0.312) 。生活满意度会影响人的行为, 相对剥夺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成员生活满意度的下降, 从而导致个体行为的偏差。

(二) 相对剥夺感的干预策略

作为学生和家长沟通的中介和缓冲器, 学校应在德育管理中重视相对剥夺感这一心理问题, 在提升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公平等方面做文章, 这有助于消减相对剥夺感。

首先, 要切实有效提升随迁子女学生群体的幸福感。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 两者相互关联, 提升幸福感更具有操作性。幸福感可以传递, 周围幸福人群比例越多, 人的幸福感往往更高。调查发现:在外出务工者群体中, 认为周围幸福家庭占大多数的人, 比认为周围幸福家庭只占极少数或者少数的人, 幸福感得分分别高出1.61分和1.25分 (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 。

相对剥夺感是比较的结果, 是一种“负能量”的比较。学校应充分扮演传递幸福感正能量的角色, 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 引导学生多做正能量的比较, 多看多听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人和事, 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做好宣传和引导。这样, 学生的正面情绪会得到强化, 负面情绪会相应弱化。

其次, 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公平。进城务工人员存在融入本地社会的困扰, 随迁子女也在入学、医保等方面存在不公平待遇, 这些不公平都是相对剥夺感的潜在诱因。因此, 学校应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平的涵义, 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不公平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一个阶段性问题, 这些问题会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而最终解决。

研究结论

第一, 相对剥夺感在中职学校随迁子女学生群体中轻微存在, 在分布广度、对学生行为的影响程度上都不大。

第二, 相对剥夺感在随迁子女学生和上海本地生源学生群体中的分布、主要影响因素等具有一致性, 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别, 总体符合该年龄段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总体水平。

第三, 相对剥夺感与家庭收入满意度、公平感存在强烈的负相关, 其中, 家庭收入满意度影响最大, 其次是公平感。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可能逻辑 第11篇

三十年前,能不能参加高考是个问题,三十年后在哪里参加高考成了问题。让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肯定会影响本地孩子上大学的机会。本地人最理性的选择就是尽可能抵制。10月18日,北京就有20余名家长,再次到北京市教委上访,要约见教委主任姜沛民,明确反对随迁子女在北京参加高考。类似的事情也在上海发生。这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四部委解决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意见只有一个多月。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不断的上访将给地方政府产生很大压力。

但是不管本地人如何反对,地方政府都要对随迁子女异地高考作出回应和安排。就实际情况来看,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并不是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人口流入比较集中,规模较大的北京、上海。所以,可以主要分析一下北京、上海的“双城计”,看看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一是十分有限的放开。众所周知,北京、上海人口已经严重超载,异地高考的全面放开,一定会导致城市不堪重负,加之本地人的强烈反对,所以一定不会完全放开。如果再考虑到异地高考政策松动的政策效应,地方政府采取的态度将更为谨慎。本来两地的高考与户籍挂钩,由于户籍制度十分刚性,很多人不抱让孩子异地高考的希望,早早就做好了回原籍高考的准备。现在,政策开始松动了,有了具体的条件和标准,而且这种标准一定不会比加入户籍的标准高。因为那样的话,就没有意义了。这样,那些目前还没有在北京、上海的外地有钱人,就会通过各种途径,创造条件,让孩子能参加异地高考。几年之后,将会有一大批这样的家庭和孩子出现,两地的人口和高考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二是马太效应的出现。因为不会完全放开,就存在向哪些人放开的问题。进城务工人员本身也存在阶层,有的是高学历、高收入,也有占大多数的从事低端职业的底层进城务工人员。四部委文件允许各地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等,确定异地高考的具体条件。对于要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以及金融中心的北京、上海来说,毫无疑问前者才符合城市定位,而后者并不符合。考虑到目前北京、上海已经聚集了数量庞大的高技术、高知识、高收入外来群体,可能开放的异地高考名额都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底层进城务工人员情况更不乐观。

三是政府公信的受损。对于进城务工人员,不论是金领白领之辈,还是贩夫走卒之人,事实是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下来了,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就应该是符合城市定位和发展需要的,应该被城市仁慈地接纳进来。决不能因为并不成立的城市定位等理由,排斥他们。这里可以打个比方,比如对于一个国家,不能因为它的一部分国民是文盲,是老弱病残,是国家的负担,就把他们赶到其他国家去。对于一个城市,这个道理也是同样适用的。如果地方政府屈从眼前的困难和本地人的压力,作出这样的决定,一方面,这与国家政策的初衷相背离,损害政策的严肃性和政府的公信力;另一方面,也只是把问题往后拖延,进城务工人员不会就此罢休,积累的矛盾会更大,未来解决的成本也会更高。

务工随迁子女 第12篇

一、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建设很有必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有助于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制定“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问题的政策和规定时,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二是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的建设,有助于帮助心理咨询老师,在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时,具有参考价值;三是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的建设,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解决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一些具体问题上更具有针对性;四是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建设,有助于教育部门、学校在掌握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真实的相关材料,在利用档案信息的同时,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探索社会、学校、家庭协同一致教育方式和途径;五是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的建设,有助于学校、家庭、老师更深入了解孩子们,从而达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个体,灵活实施培养计划和制定比较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中有许多相关信息,如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个人信息、家庭成员信息、家庭收入、工资、家庭状况这些信息,都为老师们了解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帮助。同时,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利用,为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及心理咨询服务方面,为中小学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也对国家制定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帮扶政策有所帮助。

二、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数约有1500万人。“随着中国城市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农民工随迁子女也呈不断增加的趋势。”[1]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韩俊在2011年儿童早期发展国际研究会上表示:“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家庭将6岁以下的儿童带在身边抚养,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呈低龄化趋势。”[1]由于孩子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成长环境都发生了改变,一下子很难适应城市,因此,他们来到城市后,从心理上、精神上与城市不“接轨”,导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缺乏自信、怯弱、恐惧心理等现象。要改变和培养好这些孩子们,方式有很多,比方说从家长的关心、教师的耐心、社会的热心等方式入手外,另一个是,为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建设成长档案。目前,我国对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的建设,意识还不是很强,建设方面有一定的难度,不同地区在资金投入、人员配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档案的集中管理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建档的内容涉及得不宽泛,建档内容涉及较多的是学籍档案、就学、入学方面的内容。另外是,档案没有专人管理,利用率低。

三、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建设内容

农民工随迁子女,虽然他们年龄各不相同,来自的地域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处在生长、成长、发育阶段。他们的身体、心智、思想、心理、人格等方面都处在成长发展时期[2],情绪波动大,不稳定,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对学习兴趣不浓等。如果在出现问题的同时,能及时得到关怀、关心和关注,能对他们及时地进行引导、启发、教育,那么,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未来的人生、身心健康、人格培养,将会朝着一个好的发展趋势(或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未及时得到关怀、关心和关注,未在正确的时间里得到引导、教育和启发,也许,就会导致他们多走弯路,甚至有步入歧路的可能。随迁子女,虽然他们大多来自农村,但他们一般都具备了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特质,他们的本质是好的。他们脆弱的一面,就是不是很自信。当然,问题出现,根本不在孩子本身,这是由许多的客观原因造成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只要是在正确的时间里得到了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他们个个都是社会的希望、国家的栋梁。因为,他们个个都是八九点的太阳。因此,建设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档案也应从多个方面展开,形式多样,比如说纸字档案、电子档案、卡片档案的建设。内容应包括: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身体健康档案、心理建康档案、人格培养方面的档案、教育公平等方面档案的建设。

四、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管理

1.对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利用的管理。任何一种档案的建设都是为了利用。利用是目的,建设是手段。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通过利用更多地了解随迁子女一些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及时地进行引导、启发、关心。因为,无论他们的心理、身体、学习、思想,都处在一个发展、变化以至于成熟的过程中,急需有人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轨道”上行驶。而随迁子女成长档案中的信息材料和原始资料,恰恰可以给老师、班主任、心理咨询师提供参考。当然,利用随迁子女成长档案也是有讲究的,如何科学地利用,合理地利用,这也是档案在利用过程中的一种伦理道德和规范。对于涉及孩子的一些隐私,我们要加以保护,充分保护孩子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2.对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网络化的动态管理。由于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特殊性,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以及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加之城市农民工的工作单位又是十分不稳定,变动性较大,因此,建设动态的网络化的电子档案,更为适合城市随迁农民工子女的这一特殊性。这样更能及时收集、整理、存储和传递,实现电子网络化管理。方便城市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流动就学、转学[3],更能方便快捷地通过电子网络对他们的信息进行掌握,及时地帮助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的帮助,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状态和动向信息,实现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管理的有序性和规范性。

五、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建设与随迁子女未来成长的关系

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他们所受教育环境、受教育的程度以及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变化,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的建设与他们的未来成长,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农民工家庭,而每一个随迁子女又是这个家庭主要的成员之一。他们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成长档案的建设,对收集到的信息、问卷和调查的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判断,帮助心理咨询老师,帮助辅导老师更好地分析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思想等方面的问题,探究解决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寻找问题存在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培养和引导。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的建设,无疑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个性培养和因材施教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随迁子女成长档案的建设与随迁子女的未来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1年,全国妇联儿童部部长邓丽透露:在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广东、贵州等7省0—5岁的留守儿童均超过百万人。全国妇联呼吁父母将子女带在身边。这充分说明了随迁子女问题备受社会的关注和关爱[4]。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关心、关注这一新的社会弱势群体。笔者认为,关注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未来成长,就是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发展[5]!关心随迁子女的未来成长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没有理由推卸责任。建设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正是这种责任的体现。建设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宗旨在于在了解他们身心、心理、生活、学习、成长等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和培养他们在人格、心理、思想等方方面面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其身心的和谐[6],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

摘要: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是当今社会必须直面的社会问题,建设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尝试。本文就农民工随迁子女成长档案建设的意义、现状、内容及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上一篇:深部巷道下一篇:环路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