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的多种可能性

2024-07-01

工资的多种可能性(精选4篇)

工资的多种可能性 第1篇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确保分配公平、保障低收入劳动者最低生活标准而制定的。自提出以来就一直受到很大的争论。支持方认为:最低工资标准能够保障并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同时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倒逼机制, 促使产业转型。而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则认为最低工资标准其实质就是对劳动力产品的价格管制, 扭曲市场价格机制, 反而使得失业率增加。这里暂且不论上述两方观点孰对孰错。其实跟其他保障性福利政策一样, 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初衷是为了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缩小贫富差距, 构建和谐社会。但不同的是, 最低工资标准让政府挣足了“面子”, 而背后却要由企业来为其买单。那么企业到底会如何来为政府的一番好意买单呢?

一、对于正规企业来说

1. 非技能工相对成本提高, 转而雇佣技能工人。

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使得企业中的非技能工工资标准相对于技能工来说有所提高。那么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势必将调整两种工人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 企业将更多地选择成本相对降低的技能工。这将造成非技能工的失业率上升, 使得本来应该得到保护的人群更加困难。

2. 多元化的劳工合同使得非技能工收入名升暗降。

如今企业与劳工之间签订的合同早已不是以前仅约定工资一项主要内容的一元化合同。合同的多元化使得企业在提高工人工资的同时, 可能通过降低工人的提薪频率、减少培训、减少各种社保福利费用的支出, 甚至是增大工作量来弥补企业自身的成本提高。这导致非技能工的实际收入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反而有所下降。

3.“最低工资标准”成为标准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推出之后, 不少之前工资应略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人可能面临只拿到最低工资的境遇。因为对于企业而言, 只要支付了最低工资标准, 便是合法的。对于那些工资本应略高于最低工资的工人来说, 其所在劳动力市场同样也是买方主导型市场。这些工人原本跟企业议价的能力就不够, 最低工资标准的推出更让一些企业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使得这部分工人只能选择默默接受。这样的后果就是让更多的人“合法”地被拉拢到“最低工资标准”的红线之上。

4. 涨工资溢出效应“火上浇油”。

劳动者之间除了会横向比较自己的收入, 通常还存在着一种纵向比较的攀比心理。当发现比自己级别稍低的劳动者收入有所提高的时候, 当事人往往要求增加自己的工资或者通过主动降低自己的劳动效率等方法是自身达到平衡。因此, 当非技能工工资被合法地提高之后, 稍微高一层次的工人也会相应要求提高自己的工资。当然这种逐层传递的溢出效益每传递一次效果就会有所减弱。但最终将导致的结果是几乎所有员工的工资都将上升, 企业的人工成本全面提高, 但相对来说非技能工的工资涨幅将是最大的。对于一个理性的企业来说, 无疑会选择减少雇员, 而最大的受害者依然是非技能工。

二、对于非正规企业而言

1. 非技能工供给增多, 企业更加无良。

基于上面对于正规企业的分析, 将有一部分非技能被迫失业。此时这些非技能工只能投靠那些敢于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的非正规企业。此时非正规市场上, 劳动力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 结果将是在这些非正规市场上的均衡价格下降。也就是说, 对于那些本来愿意接受低于最低工资水平工资的非技能工的收入将更加的低。

2. 工资上调, 非正规企业与执法部门博弈更加有利。

在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之前, 这些非正规企业已经存在。其存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因为执法不严, 或者是处罚了力度不够。导致这些企业从违法支付低工资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了被查出违法所要付出的代价。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之后, 无疑使得这些非正规企业与执法部门的博弈中获得的收益将更加丰厚。

因此, 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后, 基于上述企业可能采取的行为, 将导致本来应该受到保护的非技能工失业增加, 或者使其被迫接受更加低廉的工资。同时, 对于正规企业来说, 用工成本上升, 负担加重。而非正规企业却反而可以从中得利。这样必然将大大降低最低工资标准的预期效果, 甚至违背其初衷。

三、对策及建议

1. 政府应同时从福利及社会保证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以辅助

最低工资标准, 避免多元化的现代劳工合同抵消最低工资标准的效果;2.提高农业收入。因为目前绝大部分非技能工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 也正是最低工资制度所要保障主要对象。农业收入的提高可以让部分农民工回流,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正好解决了最低工资制度可能造成的事业问题;3.加强执法力度, 确保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实施, 坚决打击非正规企业, 加大惩罚力度, 保障非技能工合法权益;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非技能工的就业机会。同时国有企业可能更好的保障非技能的最低工资要求, 使得制度更好的实施;5.可以直接以财政补贴。

参考文献

[1]罗小兰、从树海.基于攀比效应的中国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对其他工资水平的影响.[J].统计研究, 2009, 26 (6)

[2]姚先国、王光新.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理论研究.[J].经济研究, 2008, 14 (1)

工资的多种可能性 第2篇

一、人少好办事

对于一些小企业或者办公室类型的公司来说,公司全体人数也不多,少的几个人,多的也就十几、二十人的样子,即便是每个人的工资条打成一张纸,也不会造成什么大的浪费,所以我们可以简单设置让其每条记录打印在一张纸上,这样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了。

这里利用的是一种类似的“页眉”的方式实现每一页打印后都有一个“标题行”,这样保证工资的明细项目在工资条上体现,然后每一个“标题行”下方跟一条记录,最后打印出的效果就是工资条了,具体操作如下。

在Excel做好的工资表中,执行“文件”→“页面设置”命令,在打开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切换到“工作表”标签,单击“顶端标题行”右侧的按钮,在工作表中选择工资表的头部区域,然后单击回车键,使“页面设置”对话框如图 1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使设置生效。

接下来单击“打印预览”按钮,使工作表呈打印预览状态,然后在“打印预览”对话框中单击“页边距”按钮,使打印预览对话框中显示出调整页边距的虚线,使用鼠标拖动“下边距”虚线至工作表第二行处,即最终效果为页面中显示的只有两行,一行是工资细目,一行是数据,接下来就打印吧,打印出的每页纸中就是一位员工的工资条了。

小提示:这种打印工资条的方法是最简单,最安全(不容易出错),最快速的方法,当然弊端就是太浪费纸张了,如果公司人数稍微多一点,就不太适合了,不过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二、妙用排序,轻松打印工资条

工资条的最终结果就是一行工资明细目,一行员工对应的数据,通常做好的工资表都是只有第一行有数据工资细目,下面全部是数据,如果能从第二行开始,每一行的结尾都添加一行工资细目的数据就好了。这一点可以使用排序轻松实现,具体实现方法如何,就请接着往下看吧。

假设当前工资表中有300行数据,显然使用第一种方法是行不通的。首先复制第一行的工资细目数据,从300行之后的任一行粘贴,并使用填充柄拖动复制300行。

接下来在A列的前面插入两列,第一列使用填充柄输入序号,从1一直拉到N(本例操作时为1000,这个N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实际需求,基本上只要大于工资表中数据的两倍即可),主要用来打印工资条后下次重新做工资时恢复表格顺序,

第二列从第二行开始,依次输入1、3、5、7,然后选中这四个单元格,使用填充柄填充至员工数据结束位置。在下方的工资细目数据区,从第一行依次输入2、4、6、8,然后选中这四个单元格,使用填充柄填充至结束。

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单击B列的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升序排列”,这样工资条就做好了。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工资条效果已经实现了,这时将A、B两列隐藏,然后打印,我们的工作就算完成了。等下个月需要使用这张工资表格重新计算工资时,只需要将隐藏的A、B两列取消隐藏,使用“自动筛选”,然后按照A列“升序排列”即可还原原来的顺序。

三、轻松插入工资细目数据行

其实用Excel打印工资条,归根结底就是让Excel制作的工资表格中,一行工资细目数据,一行员工的记录。如果在每一个员工数据的上面插入一行工资细目数据显然我们的要求也就完成了,当然纯手工的一行一行插入显然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里需要有点小技巧。

第一步:在工资细目的右侧两列中,交叉输入任意数字(主要是为了后面的“空位”空值,所以数字可任意输),然后选中交叉的四个单元格,双击右下角的“填充柄”,使这种格式一直填充至工资表的结束行。

第二步:执行“编辑”→“定位”命令,在打开的“定位”对话框中单击“定位条件”按钮,在打开的“定位条件”对话框中,选择“空值”,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第三步:执行“插入”→“行”命令,这时便会从第三行开始,每一行的前面插入了一个空行。

第四步:复制表头的工资细目数据,选中工资表A列的数据区域,执行“编辑”→“定位”命令,在打开的“定位”对话框中单击“定位条件”按钮,在打开的“定位条件”对话框中,选择“空值”,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时会选中刚插入的空行,执行“编辑”→“粘贴”命令,这时工资条就算制作完成了。

四、小结

一提到用Excel打印工资条,很多人就会想到高深的VBA或者是难以理解的函数,经常看着别人给出的解决方案中的VBA代码或者是函数,因为难以理解其意,所以总是担心出错。

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抓住需求,仔细分析,然后再用模拟日常的操作,通过一些附加的操作提高效率,我们的要求也就达到了。因为是简单、易用,并且很容易掌握,也不容易出错,就算偶尔出错,也很容易查出错在哪。

悦餐酒搭配的多种可能性 第3篇

所谓单一麦芽威士忌,是指单一蒸馏厂仅以麦芽、水和酵母为原料制作的威士忌;与调和威士忌(在各处蒸馏厂购买原酒来勾兑出自己想要的口味,除了使用麦芽威士忌以外,还会兑入玉米威士忌和谷物威士忌)相比,单一麦芽威士忌往往个性浓烈,让爱者愈爱,恨者愈恨。市场上出现的单一麦芽威士忌中,产自苏格兰的占了绝大多数。事实上,对于苏格兰大部分蒸馏厂来说,单靠把自己的原酒贩卖给调和威士忌的生产商已经足够糊口,生产量少的单一麦芽几近于玩票,像艺术家一样放心大胆地塑造自家的强烈风格,不用考虑市场接受度,是饮家之福。

这和“悦”也有相似之处:“悦”是凯悦集团旗下的高端餐厅,中西餐及融合菜式均有,这里的厨师也可以天马行空,没有拘束地探寻菜式创意的方向,并引进各种特别食材进行试验和创作。无论是西餐中的香芒牛柳、5A雪花牛还是中餐的烩墨西哥海参,都是代表作。

在“悦”,倒是可以把威士忌爱好者那上下求索的过程简化,只要每天来按照酒单顺序享用,又或者按你的心情去点5款,逐一细细体味,很快就能找到你的那杯单一麦芽。

格兰菲迪30年单一麦芽威士忌

苏格兰威士忌的三巨头之一,其12年的威士忌是大部分单麦入门者的第一杯。格兰菲迪的部分产品很有个性地经过古巴朗姆酒桶的陈酿,因此带有一点朗姆酒的清冽甜香。

最佳配酒菜

香烤羊小排

羊排因为带着肋骨,因此其羊肉的浓香也胜于其他部位。经过烤制后,香味更进一步散发。烧烤这步工序也让它与威士忌中的烟熏味更合拍。

A3雪花牛肉

采用了油花非常可观的A3级别雪花牛肉,以铁板方式煎制,依靠牛肉本身的油脂已经可以将其煎香,牛味浓郁。

香煎银鳕鱼

银鳕鱼味道鲜美,油脂丰盈,煎好以后可以用不同的汁酱调味,都能突出鱼肉鲜香,如果用浓味的汁来搭配,那同样可以搭配格兰菲迪30年。

工资的多种可能性 第4篇

一、形象的冲动

酒神与日神分别代表着醉与梦, 以梦的形式勾勒出酒神精神统治下万众迷狂的状态, 尼采以这种醉与梦交织的方式, 更多彰显醉的意境, 其中寄寓了悲剧的核心精神, 否定了矛盾与斗争的静止。他用哲学的语言修饰的悲剧的诞生, 除了为美学添加了质变的新内容外, 最主要的贡献在于美的形式的创新, 尼采描述美或者更具体而言以悲剧的方式一改严格定义, 给出概念, 赋予论证的传统, 以形象取代词语的网织。“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 借喻不是修辞手段, 而是取代某一观念真实浮现在他面前的形象” (2) , 尼采采用的形象:酒神与日神来自于古希腊神话, 狄俄尼索斯与阿波罗的人物历史渊源已久, 但在尼采之前, 没有以完全融入形象的方式参与到美的演绎中, 这是一种伟大的灵感与灵巧的联想, 联想与灵感是人人皆有的一种官能, 其中的灵感在一位学者看来是情绪的长期酝酿与经验的积累在特定的引发物面前的骤然释放, 就像是性本能在积聚了整个衣冠楚楚的太阳时间后与黑暗同行的冲动。“谁只要感觉到自我变化的冲动, 渴望从别的肉体和灵魂向外说话, 谁就是戏剧家” (3) , 尼采虽然没有用诗的语言阐述哲学启示, 却在一字一句中孕育了诗的精神。

醉是一种无规则, 是一种迷狂, 是一种放浪形骸, 是与世俗枷锁的激烈撞击;梦是日神笼罩下对现实理想化的幻象, 是一种合乎伦理的规矩, 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牢笼。日神是一种造型艺术, 而酒神象征着无边无际、肆意流淌的非造型音乐艺术。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冲突、紧张与间断的和谐所构成的艺术, 因为两种精神的形象性而得到更多施展的可能性, 正如 (1) + (1) =2, 在这里2就代表艺术, 两个1分别代表着构成艺术的成分, 当括号内的具体数字变成未知数x和y的时候, 等号后面的艺术就有了更多种存在的方式与内容, 虽然艺术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加法式子这么简单, 即便是在括号的旁边引入百分比, 也未必能够恰如其分地解释艺术的构建, 但正是这种不可解决的多样性证明了形象化的引用相比语句定义美的粗糙形式而带来优越性。

形象的冲动在一方面给予了思考的充足空间与联想的, 丰富可能, 在艺术领域, 譬如雕塑、绘画、音乐、话剧各个方面都能够不拘于已经挖掘的酒神与日神精神, 从文化或者神话历史中引入更多的艺术符号。另一方面因为形而上的缘故, 即便摆脱了工业化可操作性的嫌隙, 在实际的应用层面也还会相应出现一些望文生义与天马行空的问题, 就像是辩证法的现身说法一样, 日神与酒神精神在塑造符号的同时产生了粗制滥造。

二、尼采美学的神话溯源

相对于探究悲剧的诞生而言, 日神与酒神精神既是悲剧产生的基础, 又作为抛砖引玉的傧官打头阵。尼采的美学可以从古希腊神话的整个演变过程说起, 包括神话的口口相传、音乐、歌队、语言、悲剧诗人直至悲剧本身, 不管是荷马的《奥赛德》、《伊利亚特》, 还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的头奖悲剧作品, 都对尼采的美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在其中有所显现。这里的神话溯源并不是简单地推究神话, 而是从神话开始的一些因素论起。高屋建瓴向来可以把握全局, 在向历史纵深处探索之时, 采用由大到小的方式也未为不可。从悲剧的定义到悲剧产生的根源, 再到悲剧诗人、音乐、语言, 最后审视最古老的神话, 这样一条路径将在下文得到展现。

亚里士多德曾为悲剧下过定义,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 具有各种悦耳之音, 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示, 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绪得到陶冶” (4) 。换言之, 即“悲剧引起怜悯和恐惧而使人得到净化” (5) 。尼采对于净化之说相当不以为然, 他自己在著作中也有相关概述:“……悲剧的秘仪学说, 即:认识到万物根本上浑然一体, 个体化是灾祸的始因, 艺术是可喜的希望, 由个体化魅惑的破除而预感到统一将得以重建。” (6) 他认为苏格拉底师徒对于艺术与美的定于过于理性化, 悲剧本身就是感性发展的结果, 是单个人在酒神精神的激发下摆脱幻想的现实, 在痴醉与放荡中流放自己的身心, 最终以毁灭自身的方式得到解脱。但是一个人的死亡, 在尼采的世界中, 死亡并不代表完全的消失, 它只是为最终的太一作准备, 一个人只有在醉与死的边缘, 才能真正地看到宇宙原本作为一的存在, 悲剧展示的不是怜悯与恐惧, 更不用说得到净化, 在酒神精神支配下的个人与世界最终因为小我的发现、还原与以死为代价的升华而达到万物一体的理想状态, 因此悲剧的意义在于太一与轮回。

另一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 “悲剧所表现的是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节” (7) , 尼采同样做了反击, “对于个体来说, 个体的解体是最高的痛苦, 然而由这痛苦却解除了一切痛苦的根源, 获得了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最高的快乐。所以酒神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 (8) 。悲剧虽然以日神的形式来形塑, 更多的精神内核却来自于酒神精神, 黑格尔以冲突与调和概括悲剧的表现力, 在尼采的思路中, 覆灭与融合似乎更有说服力, 在他看来, 两种力量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表面的调节只能缓解冲突却不能消散, 甚至会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多成为隐患, 只有真正的永恒将不完善体吞噬, 才能丰富不完善体的生命价值, 即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到的在痛苦与狂喜的癫狂状态获得与本体相容的最高快乐。

与苏格拉底、黑格尔相比, 尼采在叔本华身上汲取的正面力量更多, 特别是强力意志。他明确地使用权力意志说明醉的本质, 一再强调醉与力之间的联系, “醉的本质是力的提高和充溢之感。出自这种感觉, 人施惠于万物, 强迫万物向自己索取, 强奸万物, ———这个过程被称作理想化” (9) 。

在这种对万物充溢和融合有着旺盛进取精神的指导下, 尼采对于悲剧本质的认识基本成型, 以此为骨, 在具体的创作中他又对语言、音乐等做了批判性思考与论述。“在神话中, 语言处于原始状态, 它不是概念, 而是诗, 形象和感情。由于抽象思维的发展, 语言生病了, 不再能质朴的表达感情。人成了词的奴隶, 不再能朴素的说话, 丧失了正确的感觉” (10) 。尼采所预见的或者正在经历的词汇、语言的变化, 可以用马尔库塞的精辟论述做注脚, “这些语词反对统一的、合理的句子规则, 打破意义的既定结构, 成为一个独立客体” (11) , 或者可以用孤立的不联系性描述, 失去历史性向度的语词最终和历史存在着的存在者疏远, 并逐渐远离想象屈从于社会之中并与之相一致, 最终失去其真理性向度的对抗性力量, 接纳自身的异化现状。不同于工业化时代, 尼采窥视到在酒神精神的支撑下, 每个人都有成为悲剧诗人的天赋异禀, 只需要在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迷狂的虚妄中表达自己的心声, 用朴素的语言向正确的感觉致敬, 正如抒情诗中觉醒的自我, 宁可遮蔽太阳, 也要展露胸膛。他的反省恰恰说明悲剧时代真正酒神精神的语言:主人、朴素与正确的感觉, 神话以这样的形式构建再好不过。

诸多标准并非空穴来风, 尼采从古希腊的英雄神话中得到了最初始的灵感, 以《荷马史诗》中的阿刻琉斯为例, 在整个英雄进程中, 贯穿在他情感之中的主旋律一直都是个人荣誉和友谊, 他的所言所行, “径直扑向人群, 决心要么撕裂他们中的一个, 要么, 在首次冲击中, 被他们放平”, 都是一面性格的旗帜, 他是一个悲壮的英雄人物, 却因为个人的牺牲和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强烈意志而唤起了一种行动的一致, 这就是神话中所展露无遗的悲剧性因素, 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就是下文提到的命运。

三、中西美学的互镜

“命运是悲剧意象世界的意蕴的核心。当作为个体的人所不能支配的力量 (命运) 所造成的灾难却要由他来承担责任, 这就构成了悲剧” (12) 。这就是尼采所认为的西方悲剧性的根本, 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到俄狄浦斯、安提戈涅等众神均逃脱不了宿命的掌心, 个人在觉察到世界的本真之后, 以大无畏的精神承担了拯救的使命, 以毁灭带来归一的声讯。中国传统神话与悲剧作品中, 多是以时代的命运代替个人的命运, 《红楼梦》中贾府的衰落是整个封建制度穷途末路的象征, 是历史轮回与生产力发展不可更改的趋势, 这种悲剧性更强调理性的一面。

西方神话中, 在命运的安排下, “英雄在他纯粹消极的态度中达到了超越他生命的最高积极性, 而他早期生涯中自觉的努力和追求却只是引他陷入消极” (13) 。不管是如何反抗, 或者命运往往捉弄个人的命运, 即便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为了逃避它而做出的努力, 又恰好落入了命运在告知当事者时早早设下的埋伏。中国有一个神话, 文字载体称《封神榜》, 在姜子牙掌握的天书上, 时代的命运是必然的, 但英雄的命运却是不可知的, 往往可以因为一时的想法转变而改变整个人生轨迹, 虽然是在大背景的阴影之中。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喜剧居多, 但大团圆并不意味着不是悲剧。以汤显祖的《牡丹亭》为例, 虽然依靠圣谕, 杜丽娘的爱情得到了承认, 但是这种大团圆的色调显然和当时的大背景是不和宜的, 在似水流年的人生中, 表面的和谐统一的背后是深深的纸糊的漏洞, 在深层意义上, 这是一种思想上无奈的悲剧, 是消极人生和憧憬美好的产物。酒神精神孕育的悲剧倒是颇乐观, “酒神悲剧最直接的效果在于, 城邦、社会及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的裂痕向一种极强烈的统一感让步了, 这种统一感引导人复归大自然的怀抱” (14) 。在混乱、无秩序的遮挡下, 自由意志的复归使裂痕被太一容纳。

最后重新审视因为以上种种而藏匿的美感, 尼采认为悲剧给人的美感是痛苦与狂喜交融的迷狂状态。对于他的整个理论, 朱光潜先生概括为:“悲剧的主角只是生命的狂澜中一点一滴, 他牺牲了姓名也不过一点一滴的水归原到无涯的大海。在个体生命的无常中显出永恒生命的不朽, 这是悲剧的最大的使命, 也就是悲剧使人快意的原因之一。” (15) 相反, 中国悲剧的美感是亚里士多德笔下的怜悯与同感, 让人在红尘滚滚中因同病相怜而悲天悯人, 迸发出对自我德行的认同感, 或者说因知善和知命而美。总而言之, 中西文化中的美在互镜中竞相而美。

参考文献

[1][德].尼采.悲剧的诞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3]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德].尼采.偶像的黄昏·《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步》8.尼采美学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世纪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全国社保基金下一篇:银行客户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