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作范文

2024-08-05

科技创作范文(精选5篇)

科技创作 第1篇

一、在教学中立足于“新、异、变、奇”, 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技能

人类创造性活动分为两类, 一类是科学家的真创造, 另一类是学生所进行的类创造。学生巧妙地解答了一道难题、自制了一个粗糙的教学教具, 这些都算是创造性活动。这种类创造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发明创新一样具有价值。所以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进行各种科技创造活动, 更要尊重学生的喜好和选择, 尊重他们每次的小制作, 即使是他们青涩的作品也应鼓励他们的创作原动力, 千方百计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增强兴趣, 切不能随意地打击他们, 这样才能使学生迈出积极创作的第一步。

科技创作的广泛性、复杂性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创作中正确引导, 要教育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而不是一味地玩耍。在教学中注重科技创作特点的灌输、要丰富学生的科技创作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新”颖;要有标新立“异”的逆向思维;在不变中求“变”;并不断地探求自然界的“奇妙”。

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科技创作活动

综观中外历史可知, 很多科学家、发明家他们在学生时代并不一定有杰出的表现, 但他们都有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的好奇心, 也或是遇到一位没有放弃他们的伯乐, 使他们在某一领域最终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因而, 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发现“千里马”的伯乐,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学生的科技创作水平。

(一)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科技创作能力。

起初他们的创造力可能处于比较简单的初级水平阶段。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的不断丰富以及智力因素的不断发展, 进而发生变化。因此, 切莫以静止的观点看待学生而忽略学生的科技创作能力。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 小时候被老师看成“低能儿”, 但他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 因为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 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 还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即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所以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 以免扼杀了学生的原始创造动力。

(二)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科技作品。

学生今日稚嫩的作品也许就是明天惊人发明的雏形。爱迪生在他9岁那年, 母亲给了他一本书名叫《自然哲学的学校》的书, 是一本让读者们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实验的书。他如痴似醉地将这本书读完, 然后他做起了自己的实验。他买来化学制品, 四处搜寻电线之类的边角料, 在卧室里建起了一个实验室。他让一个朋友服用大剂量的起泡粉, 希望这种粉在人体内产生的气会像充满气的气球一样将他送上天的实验;他在童年时代孵蛋等这些经历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即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科技作品。

三、在承认智力因素对科技创造力的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对科技创造力的作用

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向来被教师作为首要因素来重视, 可往往非智力因素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学生的一切, 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涯中两者都不能忽视。

研究表明:低智力者创造力一定低, 高创造力必有中等以上智力, 但高智力却不能保证一定具有高创造力。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动机、兴趣、意志、性格、世界观, 无时无刻不影响科技创作活动的进行。在情感方面, 高度紧张会引起学生心情不安, 思维受阻。紧张程度过低又不足以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只有中等程度的紧张才有利于科技创造活动。所以教师应营造和谐的教学情境, 使中学生保持乐观、愉快、适度紧张的心情以利于中学生科技创作活动。焦耳几十年如一日, 克服种种困难, 终于提出了能量守衡定律, 爱迪生之所以有千余项发明创造, 与他对物理的热爱与痴迷有关。坚强的意志有利于克服问题本身的困难和思维障碍;有利于克服种种诱惑。这些都说明坚强的意志和坚毅不拔的精神是科技创造成功的保证。因此,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 切不可忽视非智力因素对科技创造活动的作用。

大学生科技创作大赛策划书 第2篇

一、活动背景

提高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功实施与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具备较强动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然而,我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偏弱是目前我国人才供求的主要矛盾之一。西昌学院一贯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技素质,为建设我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作出贡献,为实现人才强国而奋斗!

二、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融洽的校园科技氛围,为本校爱好科技创作的学生群体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勇于实践的精神,提高我院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树立一种良好的科研氛围。为此我协举办大学生科技发明制作大赛,面向全院征集科技创作作品。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次大赛的目的,更好的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为使我们生活中的用品更加使用,我们希望能发现更多有独特才能的人才,帮助更多的同学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并使全校大学生能在比赛过程中互相交流经验,提高实践和创新才能,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的精神及有序工作的能力。在全校范围内兴起一股科技创新的实践之风。

三、活动主题:绿色、科技、节约、创新、发展

四、主办单位:西昌学院院团委

承办单位: 西昌学院学生会科技部西昌学院科技协会

五、活动内容

作品内容 :制作类:与科技有关的作品,作品应包括相应模型、制作的作品图纸或作品的论文说明,并要求附带简单的文字说明,说明自己作品的创作特点。上交的作品最好是能够拿出实物模型来。取材广泛、联系生活(全球气候变暖,禁用塑料、绿色科技、环境污染等),利用易见的材料制作作品,参加科技创新评选。科技创新成果包括在科技实践活动中以及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发明创造作品。

六、征集时间: 2011年5月3日—5月24日

报名时间:2011年5月3日—2011年5月10日作品上交时间:2011年5月11日—5月24日

作品评比时间:2011年5月25日—5月27日

七、参赛对象及形式:

1、西昌学院北校区全体学生

2、个人形式或团体形式(不超过5人)

八、相关鼓励

制作类:

1、设一等奖1名,现金500元外加精美礼品并颁发荣誉证书。

2、设二等奖2名,现金200元外加精美礼品并颁发荣誉证。

3、设三等奖3名,现金50元外加精美礼品并颁发荣誉证书。

4、设优秀奖若干名。送精美礼品并颁发荣誉证书。

九、参赛方式

1.以二级学院为单位报名,把名单交予学院学生会科技部。2.科技协会在报名期间于四食堂门口设点,亦可在此处报名并填写相关资料。每天晚上7:00——:9:00安排人员在科技部办公室(学工部底楼左拐第二间)值班,可将作品直接交于办公室。或发至邮箱(1307840230@qq.com)并填写详细的相关资料。报名后,初期要在规定时间内将作品的设计思路、作品说明及其生活中的使用等信息以论文的形式发送至1307840230@qq.com(标题写明参赛论文并署名)后期大赛比赛主办方通知制作实物模型或电脑设计及上交方式。

十、联系方式

联 系 人: 黄建强***苏乃校1528298287

1唐仕姗***汪智勇***

十一、评分标准

1、主题明确:作品设计要紧扣主题、重点、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楚。

2、设计科学:合理利用当代尖端科学技术和各种多媒体资源,科学设计创作思路并能用一定的手段完成设计思路。

3、效果清晰:实物或模型的科技含量要鲜明。要能保证作品的最终效果。

十二、细则评分(详细见后页)

十三、作品登记表(详细见后页)

十四、经费预算:

费用总计1548.5元奖金总计1040元+奖品200元+一件矿泉水15元+纸杯3.5元+横幅两条70

科技电视创作过程中的理性与感性 第3篇

科技电视的创作过程具备电视节目固有的一切属性, 最明显的一方面是理性与感性的并重。

一、科技电视创作中理性意识的疏导

(一) 语言因素的本位回归

从视听层面来看, 电视的本质是视觉的“画”和听觉的“声”有机结合的一种形象传播。“画”和“声”是视听艺术的两条腿、两个组成部分, 它们共同承担传播功能, 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整体, 两者各显神通, 缺一不可。电视中的声音包括语言 (包含解说词) 、音乐和音响, 三者共同创造出“最丰富最复杂的声音世界”。

从传播层面来看,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使命是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 语言因素在电视传播中具有本体地位, 因为语言是人类交际和思维的重要工具, 是人类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语言传播的方式先于图像传播的方式出现。语言因素所固有的逻辑理性特征使得它在电视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弥补画面等非语言因素无法表达抽象、深刻概念的缺陷。科技电视的叙事, 是理性的叙事。而语言因素的逻辑理性特征则无疑是科技电视解说词创作过程中所要遵循的根本原则。严谨的解说内容与叙事的高度逻辑关系也是科技电视区别于娱乐类、综艺类、访谈类节目的一个属性。

(二) 解说词的非独立性

解说词固然在科技电视中至关重要, 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和所有形态的电视节目一样, 科技电视解说词与画面有着千丝万缕的交流和联系, 它受到画面、音乐、字幕、同期声等的影响, 还受节目整体风格、结构、编导创作个性的制约, 具有非独立性的特点。

好的解说词不是对画面图像的简单重复, 它与画面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它应该根据特定的情景和情节, 对镜头画面进行高度补充, 丰富、渲染、点题以增加画面图像的内涵和意义, 解说词创作人通过选取独到的视角, 揭示出画面背后无法表达而又引人深思的东西, 是点睛之笔。解说词依靠文字进行描述和叙说以及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 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述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 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它应该给整个节目注入精神与灵气, 从而撑起画面, 使之充满质感。科技电视片的意境, 是画面与解说词共同作用的结果。精彩的解说词, 不仅能把科学理论解释清楚, 还能营造意境, 充满感情。

二、科技电视创作中感性意识的增强

在“泛媒体”时代, 电视传播必须找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科技电视的发展, 确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从前, 国人一提起科教片, 对该类节目的印象总就是枯燥、刻板。长期以来, 我们引进大量国外制作的科普类节目, 占据着大面积市场, 比较典型的就是《Discovery》, 尤其收到年轻人的追捧, 而且它吸引的受众面很广, 不论是否是科技爱好者, 都至少曾经作为它的观众。究其原因, 正是因为它有着极强的故事性、趣闻性和探索性, 往往能将枯燥的科学知识用好莱坞似的充满情节的故事讲述出来, 吊足胃口、引人入胜。这样的节目定位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创作过程中感性意识的最大化参与, 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近几年, 国内做得比较成功的案例是《走近科学》, 栏目始于1998年6月1日, 2001年7月9日央视科教频道开播, 十年磨一剑, 生产出了大量优质的电视科技节目, 在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奖, 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扬, 已成为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

节目的名称是《走近科学》, 而非“走进”, 这样从节目名称就凸现出节目定位是偏重于普通百姓的, 侧重于科学的普及, 而非说教。中央电视台科教部副主任, 《走近科学》栏目的创始人之一孙素平说:“我们在制定节目的定位时就牢牢地记住要缩短和百姓的距离, 要贴近百姓, 让百姓认识科学, 引导百姓科学地生活, 和百姓一起走近科学。节目要办得让百姓看得懂, 愿意看, 喜欢看, 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所以起名为《走近科学》。”由此可见, 这不是一个电视学术专栏。在改版后, 《走近科学》更是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关注生活中的推理故事;热点、疑点的科学解析。《走近科学》制片人张国飞在接受采访谈到节目定位时用了“通吃”一词, 他用“取其上得其中, 取其中得其下”做了解释, 可见, 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好节目就要雅俗共赏、老少通吃, 适合各个知识层面和年龄阶段的人。

准确的节目定位结合紧密咬合定位的节目内容, 使栏目贴近时代, 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 有趣, 有用, 有情, 营造了科技电视片的情感和意境, 为栏目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一般的科普栏目总是强调知识性, 节目形式多为专题片或者纪录片, 以讲述和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制作, 多为平铺直叙的描述性节目。而《走近科学》为了强调“走近”吸引观众的兴趣, 在节目的叙事方式上一改往日的沉闷和严肃, 在节目中总是设足了悬念, 使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对科学家的采访在编导的精心设置下巧妙地融入故事当中, 精心的悬念设置, 恰当的提问方式, 神秘的现场重现, 自由的演播室外景切换, 使节目的叙事收放自如, 用剧情化的方式宣传科学知识, 打造品牌。

科技电视以科技为导向, 其创作的过程既具备理性的冷静思考, 又要不断探索感性意识对打造品牌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一个理性与感性水乳交融、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岳昶.电视传播中语言因素的本位回归.传媒学子论坛, 2008.

[2]孙杨.论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传媒学子论坛, 2008.

[3]王薇.成功的科普栏目——解析.走近科学.传媒学子论坛, 2006.

[4]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 1984.

[5]孙素平.走近科学: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电视研究, 1999.

科技创作 第4篇

但在每年的比赛中, 教师们辅导的科幻画作品想获得好的奖项却不是一件易事, 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指导中,经过不断探索与尝试,对于小学生科技幻想画创作的思维引导和拓展,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了解内涵,把握创意方向

科技幻想画与儿童想象画都需要学生思维的创新与大胆的表现,但其两者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想象画是利用视觉形象等来展现想象的绘画; 科技幻想画是在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畅想,运用艺术手段,把自己的创造意图画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从定义中不难看出,科技幻想画具有科学性、创造性、绘画性这三个要素。

在这三个要素中,“科学性”首当其冲,是最重要的一点。科技幻想画如果没有科技性,那么它只能是一张普通的想象画。如作品1《飞船世界》,作品中画出了各种形状的飞行物,但这些飞行器有什么作用? 如何服务于人类、方便人们的生活呢? 作品中都没有具体体现,缺少科学依据,也就缺少了科技幻想画的特征。作品2《我的梦想》中表现自己通过科学实验成为一名未来的航天飞机设计师,梦想与科技有关,但表现出来的人、飞机却过于卡通、呆板,未来的航天飞机会是怎样的造型? 如何节约能源?为哪个领域服务? 画面缺少创造性,飞机造型古板,形象单一,无法引起观赏者对未来飞船的无限畅想,因而也缺少科技幻想画的特征。作品3《环保车》,学生以环保为题,想表现出有环保作用的车,但从画面造型上来看,车的外形与平时生活中的车没有什么区别, 功能基本上都是借用文字来表述,画面也缺少造型的独特性、主体和背景的对比关系,这样的作品仍然不能吸引大家的眼球。

通过对上述三幅作品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幅优秀的科技幻想画其科技性、创造性、绘画性三个要素缺一不可,通俗地说,科技幻想画是为科技服务,以科技为依据的;造型新颖、创意独特;绘画语言丰富、表现手法个性化的绘画作品。

二、欣赏感知,确定创意主题

优秀的科技幻想画, 它的主题创意必定是能吸引欣赏者的。而主题的确定恰恰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一提及科技幻想画,许多学生想到的就是人类上月球、空中交通网等老套的题材,难以有创新、突破的思维创意。《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建议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应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 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这些教学实施建议为我们在科技幻想画的创作指导中点亮了明灯,指引了方向。

1.欣赏作品 ,汲取创意灵感

新课标中指出:有效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鉴别、判断等方法,积极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充分发表感受与认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网络图片是学生汲取灵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动手画之前,我总是先请学生进行网络搜索“科技幻想画”,大量浏览他人作品,尤其是获奖作品,通过观察、欣赏、感知这些网络图片,积累视觉经验,丰富创作资源。同时,也通过观察比较这些作品,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品,说一说这些作品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意热情。

网络资源的共享性虽是其优势, 但又是其劣势,大家都能搜索到同样的资源,因此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引导便有了局限性。欣赏作品不能仅局限于网络资源,书籍图片、学生作品更是积累创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在科技幻想画的指导教学中,我常常将往届的获奖学生作品制作成PPT,供学生欣赏感知,汲取创意灵感。如作品4《智能社区》,学生从智能化产业越来越发达引发思维创意,将喜爱的机器人结合生活的小区环境及服务,创作了这一幅作品, 荣获江苏省一等奖; 作品5《水葫芦变废为宝》,该学生和爸爸去乡下外公家,看见小河中有很多的水生植物水葫芦, 于是将自己的所见与环保问题相融合,创作了能变废 为宝的水 葫芦环保 机器 ;作品6《未来 , 太阳就是我们的能源所》, 学生从人类能源短缺这个社会问题出发,创想试验站、能量提取器、能源搜集管道 ,完成了这 幅科技幻 想画 ,主题突出 ,创意表现 明确,也获得了省一等奖。

这些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创意,精彩纷呈的视觉表现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平面体现。它们都是珍贵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供其他学生欣赏感知,体验其创意的独特性,感知创造意图、创意方法,引导学生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产生创意的火花,汲取创意的灵感。

2.关注生活 ,提炼创意主题

21世纪是科技社会 ,人们从事科技活动 ,根本目的就是改善与丰富生活,科技创想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艺术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生活是学生汲取灵感的最好来源。科技幻想画的构思可谓丰富多彩,涉及的创作领域也极其广泛。生活给了我们享受与便利,同时也带给我们疑惑和困难,等待我们去解决,未来会是什么样,谁也不能预知,一切皆有可能,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大胆想象,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关注自然环境、关注生活、关心时事,以问题“你在生活中发现哪些不便? 最近,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重大问题”为思维拓展突破口,引导学生从身边、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创意主题。学生的想法真多:“上学时,门口太过拥挤? ”“饮食担心,很多食物质量不合格? ”“生活垃圾过多,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发现了问题,便要解决问题。“我想设计一种学生上学专用工具, 我们自己驾驶交通工具去上学,这样还可以减少车辆行驶,减少空气污染,缓解交通压力! ”“我要设计食物质量自动测试仪,不仅要检查食物品质,还要根据营养规则调整元素比例! ”……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自我发现,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对环境、社会和生命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意识,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意才会源源不断。

三、个性语言,表现创意内容

科技幻想画的创作除了与科技知识有关, 有好的创意之外,美术语言的表现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根据创意主题,恰当地选择个性化的表现方法,能够更好地凸显画面主题,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带给观赏者不一样的感受。

美术表现的语言方式多种多样, 每一种不同的表现技法都有其特别的效果。如作品7《未来的海洋救援队》,学生采用了刮蜡画的表现手法, 利用刮出来的线条的粗细、疏密的对比,突出主题,凸显画面造型;作品8中,学生将砂纸和油画棒进行结合表现创意, 通过砂纸的特殊质感和油画棒的艳丽色彩,加强画面表现效果;作品9中,学生采用吹塑纸拓印画的技法,画面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视觉效果突出。

当然,在科技幻想画的创作中还可以运用国画、电脑绘画、色粉画等各种表现方法,只要画面需要,各种绘画技法都可以为我们所用。只有大胆灵活地运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不一样的画面效果,科技幻想画的作品效果才能达到最好,并且丰富多彩,产生美术绘画层面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 有效突出科技幻想的思维创意和设计意图。

科技创作 第5篇

科幻画是少年儿童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 绘画要突出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倡导科技与艺术的融会交流。科幻画创作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通过科幻画创作可以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科技创新和科学幻想的天空里,将美术与各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也使美术课的相关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作为一名最基础的教育工作者,为了使科学幻想绘画这一科学技术的幼芽在我校茁壮成长,在辅导学生进行创作时总结了如下的几点体会:

一、循循善诱——师父领进门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创新的过程,如何让学生较快地走出陌生阶段,我们辅导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学生领进科幻画创作的大门。

1. 认识科幻画

科学幻想画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某一专题的创作。它不是对童话也不是对神话的描绘,是少年儿童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科学幻想画在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中独树一帜,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

好的科学幻想画一般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想象力丰富,创意新颖,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2) 有科学依据,具有正确的逻辑性。

(3) 围绕主题,紧扣主题,科学意识浓厚。

(4) 有较好的表现技法,绘画功底,构图合理,色彩表现力强。

同时在科学幻想画作品中也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 神仙、妖魔、童话内容的出现:如孙悟空参加联欢会(神话与科学混在一起);把城市建在花朵上(童话与科学混在一起)。

(2) 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如在太空、月球上不戴氧气面罩等。

(3) 缺少科幻意识,画种类别混淆:与科普宣传画、 现实生活画等非科幻主题混淆。

2. 学会欣赏

在入门阶段,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科幻画作品, 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做法。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 “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是被迫的,被迫的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欣赏科学幻想作品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开始,在欣赏了一幅幅优秀的科幻画后,孩子们对这一新奇的画种——科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主要从构思、 创新点、构图、色彩、技法等方面欣赏。

3. 学会选题

选好题也是科幻画入门的关键。要“站”好科幻画创作的第一岗,在进行科学幻想画的创作之前,选好主题,确定主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新颖的、有创意的主题构想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一般我们在进行选题时会从以下方面:如环保问题、能源问题、自然灾害问题、医疗保健问题、生命问题、海洋问题、宇宙空间问题等中选取。

这些选题范围的提出往往会给中小学生一个距离自己很遥远的印象。学生一开始接触科学幻想画也会把它想象的很大,认为是离现实生活很远的东西。创作出来的作品空洞、苍白,没有科学依据。

笔者在辅导少儿进行科学幻想画创作时,在最初选题往往不会要求他们往太大、太泛泛的方向走,而是简化选题范围,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素材,让科学走进生活,让画笔记录、表现、科幻的生活。

什么是我们生活所离不开的呢?“衣、食、住、行” 想逃也逃离不了,在辅导科学幻想画的选题时,笔者往往会引导学生从这几方面入手:

(1) 衣:如有作品表现关于未来衣服的科幻画,在科学发达的未来,将会出现能给人们提供方便、社区随处可见的新型机器——服装充热机。那时,一件衣服一年四季都可以穿,到了冬天也不会感觉冷,只要通过一根小小的管子就能轻松地给衣服充热保暖。通过对我们的衣服的改造、想象,增加科技含量,一幅充满科技想象的画面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在这个领域,大到未来服装的样式、材质,小到一粒小小的纽扣,都会在学生的无限想象中加足科技含量。

(2) 食:民以食为天,让学生从每天必吃的食物入手, 不用丰富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从直观上感觉简单,就会敢于尝试,在不断的实践创作过程中丰富认识。如有作品从食物的种植、制造、营养搭配等方面入手大胆想象, 出现了快速营养搭配机预防肥胖等科学幻想画题材,每种想法即贴近现实,又高于现实。

(3) 住:我们以后会住在哪?我们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怎么才能住的更舒适?谁可以帮助我们做烦琐的家务?……月球的开发利用已经不是新鲜话题,把住所安在太空,安在我们想象不到地方,让我们的住所具有多元化的功能,这些都是从“住”这一题材引发出来开的。 让学生大胆的想象,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作品出现。建筑的材质、样式、功能、新能源的利用、低碳节能等方面都可出现在作品的创作中。

(4) 行:如有一作品,作者是一名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需要父母接送。可父母有时工作很忙,因此他多么希望能有这样一种书包,它既能减轻他的负担,又能背着他走路。 因为出行不方便了而产生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就产生了一幅优秀的科学幻想画。交通工具、出行方式的变迁,各种新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在出行这个环节往往会得到充分的表现。

“衣、食、住、行”作为科学幻想画的题材切入点, 简单、易行,少年儿童不会陌生。而且在创作的过程中会以点带面,涉猎更广泛的知识,运用科学的推理、猜测、论证,想象出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形象,进行巧妙构思, 并运用艺术手段,把自己的创意表现出来。从未来食品、 未来工具、未来交通、新型能源、太阳能利用、废品利用、 地球环保、生态平衡、未来居住、海底世界、宇宙航行、 月球生活、太空世界、星际旅行等诸多方面。潜移默化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从天到地,从陆地到海洋,昨天的幻想正在成为今天的现实,而今天的幻想可能是明天的现实。

最初的选题要入手易,循循善诱,先把学生领进门, “衣、食、住、行”引导他们展开自己的想象主线,并由此创作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品。选好题“站” 好科幻画创作的第一岗。

4. 学会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科幻画辅导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组合想象思考法和预示想象思考法。

(1) 组合想象思考法是指在头脑里从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形象中, 分别抽取出它们的一些组成部分或因素, 根据需要作一定改变后, 再将这些抽取的部分或因素构成一个有自己的结构、性质、功能与特征的独立存在的事物形象。方法有:加一加;改一改;变一变;等等。 如:作品《带滑轮的楼梯》就是将楼梯扶手与滑轮组合, 买菜归来可以将重物挂到滑轮挂钩上,既不用提重物又能爬爬楼梯锻炼身体。

(2) 预示想象思考法是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 根据已有的丰富的想象积累, 在头脑中构成一定的体现着某种思想或愿望的、当前还不存在而以后能够产生的事物形象。这需要孩子们大胆地进行科学的思维,原中国科协主席大科学家钱学森曾将人的思维分成三种形式, 即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科幻画是表现灵感思维的好形式。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尊重学生的想象力甚至别出心裁的念头,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等等。同时笔者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表现这些观念,用科学的,艺术的方式。孩子们经过训练, 使已有的一些事物经过思维( 脑处理), 构成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的事物形象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做足准备——修行在个人

在进行了前面的铺垫工作后,就是学生自己完成作品的时候了。我们要积极努力地给学生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保证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搞创作, 利用好美术课及课外活动时间。

二是技法培训。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及时点拨技法与创意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想法描绘出来。

三是及时评价。通过举办展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赏评。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修行”是学生自己创造的一个过程,是学生幸福创造的过程。通过绘制科学幻想画,让我们的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科技创新和科学幻想的天空里。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知识如能得到创造性的应用,就能不断地增长。在人类进步过程中,文明本身就来源于创造性思维。科幻画是学生表现创造力的一种形式,是超越语言的心智, 是开启创造力的金钥匙,让科幻画为创造插上腾飞的翅膀。

同时,让我们也用童心去观察,去体会,去理解他们有着纯真、活泼、朴实、稚嫩、童趣等特点的科幻画作品,热情地去接受这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上一篇:菜谱翻译下一篇:盘活企业闲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