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整体性范文

2024-06-25

生态整体性范文(精选10篇)

生态整体性 第1篇

1、定义

整体性治理理论是目前在西方最为推行和前沿的治理理论,希克斯在其著作《迈向整体性治理》(2002)中将整体性治理理论定义为政府机构之间在充分沟通与合作的条件下,达到有效的协调与整合,使得彼此的政策目标能够连续一致,政策的执行手段能够相互配合,创造相互强化的效果,达到没有间隙的合作治理。波利特在其发表的《联合性政府》一文中认为整体性治理是一种通过横向和纵向协调的思想与行动来实现预期利益的政府治理范式。简言之,整体性治理理论是以政府内部各层级机构、部门的整体性运行为出发点,强调预防、公民需求和结果导向,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在治理当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在政策、规章、服务和监督四个方面的层级整合、功能整合、公私部门整合,达到整体性的治理效果,为公民提供一站式无缝隙的单一窗口服务的新兴治理理论。

2、问题指向

碎片化与棘手性是整体性治理理论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希克斯认为,以往根据功能将政府划分成了各个部门,部门之间呈现高度分化的状态,以至于难以有效地解决越来越复杂的民生问题,整体性治理则是要解决这一问题。他认为,整体性治理所指的碎片化是“专家之间因为缺乏协调所导致的结果”;“碎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有无数种问题的来源,必须在完善设计的整体性治理当中才能准确的知道它的由来”。韩保中则认为“碎片化是指不同功能及专业的机关间,缺乏沟通、合作与团结,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无法有效处理共同的跨界议题,造成政府机关个别或整体政策目标执行时的失败”。棘手性是整体性治理的一个挑战方向。希克斯指出“人民有许多联合性的难题 (Joined-up problems)……,这些难题并不是按照专业、功能或机构的边界发生的”,“解决跨部门边界(Boundries)的复杂难题,需要新的途径”,“棘手性是指许多民生问题跨越了数个部门的边界,导致很难以单独的某个部门独自解决的情形”。按照他的理解,棘手性的问题是跨越部门边界的、是具有联合性质的不能以单一部门的力量解决的,因而整体性治理需要以此来作为努力的方向,找到解决这些棘手性问题的对策。

3、核心概念

(1)目标与手段相互增强。希克斯认为单纯的跨界合作并不能构成整体性治理,要分辨一个政府的管理形态是否为整体性政府需要从目标和手段两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程度来判断。他以组织机构的政策目标和手段是否相互增益将政府的治理形态分为渐进式政府、领主式政府、 整体性政府、碎片化政府和协同型政府五种,而整体性政府要求的则是达到目标与手段相互增强的效果(见图1)。

(2)信任与责任。希克斯认为在政府组织之间建立信任是整体性治理所需要的关键性整合,没有信任的相互合作和协调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即使成为现实也是不会长久的。因此,建立信任的相互关系对于构建整体性治理战略非常关键。同时,希克斯认为责任感是整体性治理当中最重要的,这里的责任感包括了诚实、效率以及有效性(或项目责任)三个方面的内容。诚实主要是指在涉及公款使用的时候应当遵守规矩;效率主要涉及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政策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有效性(或项目责任)指的是行政人员应对其行政行为负责。

(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重要治理工具,也是整体性治理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其快速发展为整体性治理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邓利维认为,数字时代的治理核心在于强调服务的重新整合,整体的、协同的决策方式以及电子行政运作广泛的数字化。因此,整体性治理理论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治理的手段,整合不同的网络支撑技术、网络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简化基础性的网络程度和步骤,从整体性目的出发,力求建立一个统一、标准的信息平台,简化政府治理的程序,实现轻松快捷、资源共享的在线治理模式。

(4)协调整合。希克斯将整体性治理中的整合分为两个维度进行了阐释,一个是政府的组织构架与形态,一个是政府运作。在政府的组织构架与形态上的整合包含治理层级的整合、治理功能的整合以及公私部门的整合三个方面,治理层级的整合是指国际与国家层级的整合、中央与地方层级的整合等阶梯式的整合;治理功能的整合是指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各部门进行整合;公私部门整合是指将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组织进行整合。在政府运作层面则包含了政策、规章、服务和监督四个方面的整合,政策整合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内容、政策评估以及政策过程的整合;规章整合是指有关个人的规章制度与公共部门的规章制度、私人部门的规章制度中的内容的整合;服务整合是指将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整合;监督整合则是对政策整合、 规章整合、服务整合三方面的科学评估。

二、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1、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1)存在政府部门之间合作不足的现象。政府部门之间合作不足主要是由于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条块分割所导致的。部门间条块分割导致的合作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政职能上的重叠,导致资源浪费;二是行政行为上的互相推诿,导致治理效率低下。行政职能上的重叠主要表现在各部门分别对自己所辖范围内的行政事务负责,这样就容易出现因为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不足导致政出多门的情况;同时,不同的部门彼此之间可能目标冲突、 数据不一致、标准不一,多重管理和执法最终导致人力、财力资源的双重浪费。行政行为上的相互推诿在那些职能重叠、边界模糊的行政问题上屡见不鲜,“遇到好管的事,都争着管;遇到有财政资金分配支持的事,都抢着要”,遇到难管的事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终导致行政效率低、信任度缺失。

(2)存在公众及其他治理主体参与不足的现象。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公民、企业、环境NGO等, 但是由于各种体制内和体制外因素的影响,公民、企业、环境NGO等民间治理主体在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参与程度不高、作用不明显。我国获得环境标志认证的企业数量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企业基数来说偏少,参与渠道受限、专业人员不足、活动经费有限等才是我国环保NGO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作用受限的主要因素,公民的“搭便车”思想也限制了其作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3)存在信息闭塞的现象。我国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信息不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的信息闭塞;二是电子政府服务系统建立不够完善导致的信息闭塞。“环境中污染物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检测设备的技术要求愈来愈高,而多数环保部门现有的监理仪器装备严重匮乏、陈旧落后、档次低、品种少。基层环保部门情况更糟,以至于不能及时出数据;有些需要监测的项目,无能力监测,只好放弃”。网络技术的运用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上面也显得非常欠缺,2013年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我国环保系统机构总数达14257个,其中国家级机构45个,省级400个,地市级2252个, 县级环保机构8866个,乡镇环保机构2694个,但是这些机构多数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网站,有独立网站的也很少更新。

2、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政府的自利性特征。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学派将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纳入了“经济人” 的假设,认为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具有自利性的取向,他们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当公共利益与他们自身的利益相冲突时,他们更多选择的是自身利益。我国目前官员考核选拔的重要衡量标准是GDP,即使还有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考核指标,但GDP在其中还是占据着主要位置,这就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官员为了促进本辖区的经济增长,不惜以破坏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降低环境准入的标准,把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引进来,对他们的污染破坏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干扰环境部门执法。

(2)制度建设滞后。在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制度建设的落后可以简单概括为法律法规制定的滞后性和模糊性以及组织管理模式的不合理两个方面。首先,我国在环境治理上的研究起步较晚,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法律数量和所涉及的范围相较于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所面临问题的难度和宽度还是有所不足,导致一些环保问题无法可依、模棱两可。其次,我国现行环保法律法规对于跨地域性的生态问题规定多个治理主体,但是没有细化主体之间的职责和义务,导致在执法的过程中无所适从, 自由裁量。同时,我国目前实行的政府直控式的管理模式使环保部门工作的开展受限,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3)社会环保意识不高。从整体性治理视角而言,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企业、公众、非营利组织更是践行环保政策、环保行为的直接主体。 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全民无法做到共同参与、共同治理,无论是民众、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环保意识不足,参与度不够。公众虽然重视环保,但是落到实处的行动还是非常有限;企业追求利益,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环保NGO很多挂靠在行政机构之下,行政色彩浓厚,在资金、人员等方面缺乏独立性,大多数心有余而力不足。

(4)技术支撑不足。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持才能高效运行的系统,掌握信息、处理信息对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转有着很大的作用。首先,环境信息的获取需要更为先进的监测装备和更多的专业知识,但是我国目前在监测装备上的先进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由于购买装备的费用过高,很多政府部门都不愿自己掏腰包去完善监测系统。其次,有很多的政府网站缺乏有关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通报,即使是专门的环保部门网站数据也没有及时更新,网络技术的运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性治理策略

1、构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组织与形态的整合策略

(1)加强治理功能的整合。整体性治理所强调的治理功能的整合主要是指“机关内功能之整合,如行政院之各部委,或功能性机关间的整合,如健保与社福功能之整合”。 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功能的整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强化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目标,大力宣传 “生态城市”的理念,严格执行绿色GDP制度,将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转变为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公务人员的切身责任。其次,构建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目前在我国实行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大部门治理方式(即大部制)还不具备成熟的条件,因此构建我国“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将区域内各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协调整合起来,就有可能成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突破口。最后,建立协调议事机构,由于涉及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政府部门有很多且同属于一个级别,因此设立一个较高级别的协调议事机构对于推动全国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治理层级的整合。行政层级的整合意味着减少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治理层级,创建扁平化的行政组织结构模式,扁平化的组织机构有利于增强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各层级的横向联系、缩短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距离,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加强治理层级的整合可以通过“省部合作”、“市区共治”、“市县共治”、“友好城市”来实现。“部省合作”是近年来不断见诸报道的跨越层级鸿沟、实现互不隶属的政府部门之间直接衔接向等级间协商转变的很好体现。因此,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实现治理层级的整合。发展“市县共治”、“市区共治”有利于减小市级行政部门的压力,调动县一级和社区等相关部门治理环境问题的积极性,市级政府运用政策引导、财政补贴、先进奖励、大力宣传等工具,运用经济杠杆与分级统筹、合作参与的形式,推动县级和社区积极参与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友好城市”是促进国际间城市交流的重要方式,目前其主要涉及文化、经贸、教育等方面,若将其扩展到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将是拓宽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合作渠道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国际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层级的重要方式。

(3)加强与私营部门及非营利组织的合作。由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公共部门作为治理主体存在的各种缺陷,公私合作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公私合作不仅要求在公私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和顺畅的参与机制,还要求在私人参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时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法律和政策以及资金的支持,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的公私合作可以从实行合同能源管理、 采用美国E.S萨瓦斯提出的BOT与TOT模式、大力推广清洁发展机制(CDM)等与私营产业合作的整合策略出发, 大力培育环保NGO,拓宽其参与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渠道,走出一条“政产学研联盟”一体化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道路。

2、构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运作层面的整合策略

(1)加强政策的整合。政策的整合是希克斯关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关键活动之一,为了实现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上的整合目标,我们要保持有关环保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以高效的管理和执行,提供给国民更好服务质量的治理,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当中,我们要在环境管理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技术政策和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四个方面下工夫,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中心,把握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经济发展好与快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等。

(2)加强规章的整合。规章可以分为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国务院组成部门以部长令形式发布的是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以政令形式发布的是地方政府规章。要将以上类似的规章制度形成一股治理城市生态环境的合力,就必须要对其进行整合,构建一个整体性的规章制度框架。首先,在国家层面上理清各部委的相关职责, 以免出现规章重复、多头执法的现象。其次,在地方层面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制定本地方相应的规章制度,与中央层面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以公共利益为目标,规避地方政府自利性的特质。再次,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现有的区域环境保护督查机构,增强其协调处理跨行政区域污染防治的职能。

(3)加强服务的整合。整体性治理理论中服务的整合, 指的是对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内容、供给方式以及其产生影响的整合,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提供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相结合的积极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中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活跃、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公共服务和产品提供模式,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4)加强监督的整合。首先,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在政府方面,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科技进步、资源消耗和利用以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考核指标,建立起一个 “政绩指标”和“绿色指标”相统一的绩效考核体系;在市场方面,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加大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以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和是否破坏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考核标准, 决定是否强行关闭该企业;在公民个人方面,可以建立环保奖惩机制,促使公民在日常行为中自觉遵守环保政策。其次,完善环境监督体制。加大环境信息公开的力度,通过立法构建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方式,构建多元主体的环境治理监督体制。

3、构建一体化的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信息系统

(1)改造和整合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信息资源系统。制定《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信息集中报送管理办法》,在政府网站上设立当地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专栏,按照分类、及时、双向、集中的原则采集和反馈有关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的政策、制度、节能、排污等实时情报。

(2)建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信息公开、共建和共享机制。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及时公开相关企业的能耗与排污情况、污染布局以及环境评价的相关信息,促进信息共享, 形成环境治理的数据信息网络。

森林生态旅游整体开发项目建议书 第2篇

时间:2009-06-15 10:11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点击: 570次

一、项目建设背景 1、项目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 湖北省太子山国家公园与省太子山林管局两位一体,位于湖北省中部京山县境内,东经 11 2 4 8 11 3 0 3,北纬 3 0 4 8 3 1 0 2,北靠大洪山,南接江汉平原,总面积 113468 亩,森林覆盖率 83%。(2一、项目建设背景

1、项目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湖北省太子山国家公园与省太子山林管局两位一体,位于湖北省中部京山县境内,东经112°48′—113°03′,北纬30°48′—31°02′,北靠大洪山,南接江汉平原,总面积113468亩,森林覆盖率83%。

(2)地貌特征

公园地貌形态分为岩溶-低山区、低山区、低山丘陵区和岗地等五类,是大洪山余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特殊,有明显的喀斯特地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40-467米之间。水系多呈东北—西南流向。境内土壤大致分为四类:主要为黄棕壤和山地黄棕壤,其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是黄棕壤。

(3)气候特征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4℃,1月为最冷月,极端最低温度-19.6 ℃;7月为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8℃,极端最高温度39.2℃,年平均降雨量1094.6㎜,降雨主要集中在4-8月,一般夏季多雨,冬春少雨。初霜期11月中旬,终霜期3月中旬,无霜期240天左右,日照时数1949.9小时,3-8月相对湿度70-80%。

(4)交通区位

公园地处湖北腹地,老汉宜公路南北两侧,交通以陆路运输为主,东距武汉120公里,西距荆州120公里、荆门60公里,北到襄樊230公里;距长(江埠)荆(门)铁路40公里,汉丹铁路115公里,焦枝铁路110公里。武(汉)荆(门)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且专设太子山互通一处。林区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2、公园历史沿革及社会经济状况

湖北省太子山林管局是湖北省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2001年5月,经省林业局批准建立太子山省级森林公园,2002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将太子山省级森林公园升级为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太子山林管局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现辖有石龙、仙女、雁门、王岭四个林场及林科所、旅游开发中心、制药厂、派出所、职工医院、子弟小学等16个单位。横岭集为境内主要居住生活地,已初具小集镇规模,街道硬化、绿化,水、电、通讯样样畅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林管局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林管局一直以林为主,十分注重林业产业的发展,但由于诸多原因,林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仍是十分有限。林管局为了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旅游业,为林管局提供新的产业支柱。

(2)是发挥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推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林管局的发展仅仅依靠林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利用,不开发,是一种浪费,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大众消费的旅游区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实是求是的必然选择。

(3)是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当前,随着社会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的不断提高,追求时尚、健康、优雅舒适,多层次多内涵的休闲与旅游正成为一种时代气息的生活方式,回归大自然已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主流和发展方向,林管局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开发旅游资源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合适的气候环境,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处于湖北腹地,离武汉、荆门、潜江、天门、京山、仙桃、应城等中心城市均在180公里内,交通便利,客源充足。

(2)项目基础牢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大,风险系数小。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已累计投入资金近500万元,建成了一定规模,并于2003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其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为项目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与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相适应。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素质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大,追求文明、向往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这样为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三、主要景点

1、王莽洞

位于公园中部山峰,洞口长约5 m,宽约0.5 m, 垂直入口向下约20米后,豁然开朗,别有洞天。洞内钟乳石林立,千姿百态,构成十六大景、四十八小景,洞连洞,洞扣洞,洞洞玄奥,其中“冰川瀑布”层层叠叠、“冰雪罗汉”形象逼真、“瑶池仙境”波光粼粼。洞内有暗河,但不知流向哪里。

2、大佛洞

位于公园中部山峰的山腰处,洞口宽约8 m,高约10 m。洞内天然形成一座坐佛,高约6m,宽约3m,栩栩如生。洞顶有一缝隙,每当正午时分,阳光透过缝隙正好照射在大佛身上,宝相庄严,崇敬膜拜之心尤然而生。

3、石仓雨林

位于公园中部的成片石体,满坡的太湖石棱棱角角,如刀砍斧劈,人行其上犹如进入一个天然的足疗场。林木生长于石缝之中,各种藤蔓借缝而生,依石而长,是石头的仓库,树木的天堂,藤蔓的海洋。

4、仙女泉

位于仙女林场的京太公路旁,泉水从山中巨洞中喷涌而出,流入洼地积水成潭,常年流水不断,泉水冬暖夏凉。1994年,经省地矿专家检验,仙女泉水为优质矿泉水。

5、神龙井

位于宋棚,泉水从山中石缝渗出,在洼地形成水源,深2m,面积约为5㎡,甘甜清凉,常年有水。

6、仙女崖

位于公园东北的突出山峰,高约200m,挺立陡峭,登崖远眺,林海茫茫,林木葱翠。

四、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期限、方式

1、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王莽洞景区深度开发。主要建设篡峰寺庙、登山健身道等。

(2)狩猎、拓展训练场等项目开发。主要建设狩猎场、拓展训练中心等。

(3)休闲度假中心建设。主要建设生态型游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等。

2、建设期

24个月。

3、投资方式

合资或独资经营。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王莽洞景区深度开发投资3000万元。

2、狩猎、拓展训练场等项目开发投资2700万元。

3、休闲度假中心建设投资3000万元。

六、效益评价及风险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据初步估算,随着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各旅游景点、景区的建设,游客的数量可成倍的增长,而且消费水平也将大为提高,根据总体规划及游客增长率,公园建成后,公园游客人数可达3-4万人次,旅游全年总收入达1000万元左右,预计能在9年内收回投资。

2、社会效益分析

(1)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可以增加200人以上常年就业。

(2)提高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知名度。能通过旅游带来大量的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以旅游形象为代表的优质环境,能提高旅游等各方面知名度,起到吸引人才和资金的作用。

(3)提高当地人民文化素质和修养水平。随着旅游的不断开发,能有效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欣赏水平,激发职工自觉热爱家园,成为社会进步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

七、结论

生态整体性 第3篇

一、历史与现实融合:整体设计生态美育体系

学校美育体系的构建,体现了纵深历史和高位现实的融合。成立于三十年前的红领巾歌舞团所展现的艺术特色是学校美育特色的发端,经过艺术教育实施阶段,审美教育发展阶段,现正走向以美育人的拓展阶段。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让学生在美的陶冶中成长,让学校在美的创造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将审美教育融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程,以美育促进五育的和谐发展,即以美辅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怡心,实现美育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物质环境的深度融合。

学校的生态美育体系由美育观念体系和美育实践体系构成。美育观念体系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努力建设基础坚实、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育人目标(语言蕴美、仪表求美、行为融美、心灵塑美、人格立美),校训(做最好的自己,创更美的人生),教风(厚德树人,博学美教)以及具有鲜明美育个性的校徽、校歌等;美育实践体系则包括:校园环境的审美化、课堂教学审美化、德育活动审美化、师生活动审美化、学校管理审美化。

二、理念与实践融合:形成生态美育体验场

“生态体验是基于体验者的生态阅历,导引他进入一定的生态情景中,在一种生态互摄的基础上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的动态变化,经历内心感动、诱发和生成其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境界。”审美教育本身就兼具感性和理性的特征,需要在一个具体感性的情景中进行体验,在拥有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对话,就问题展开思辨式学习,这实质上就是生态体验教育的基本实践模式。学校通过构建生态美育体验场,增强审美体验,提升审美素养,塑造完美人格,引领师生身心和谐成长。

1.以美引善,凸显人格美的生态德育

学校力求使学生在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生态审美体验场中,陶冶真的心性,铸就善的人品,形成美的人格。学校在 “承人之美、成人之美、呈人之美” 的育人目标下,通过体验主题教育方式、活动探究教育方式等生态体验方法开展了序列活动:

(1)体验主题方式推进。围绕学生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道德事件进行筛选和组织,开发生成生态德育所需要的教育主题,形成了三大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礼仪常规主题教育活动,即“传承中华美德,争做五美少年”为主题的序列活动;传统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如三月学雷锋、四月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等等;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即与社区、环保局接洽,开展参观污水处理厂及其他环保活动,有效地填补了“双休日”教育的空白。

(2)活动探究方式推进。寓生态德育于活动之中,开展以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为主要内容学生系列活动,即:走进美的世界——形成以美为中心的创新活动系列,探究美的历程——开展艺术文化研究活动,表达美的感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体验语言之美、交际之美,以美的语言表达美的感受。

2.以美启真,形成科学美的生态课程

要求教师用美学的眼光来思考课堂教学诸要素,在教学设计上追求创造与科学之美,在教学目标上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之美,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一切审美因素,在教学结构上体现严谨逻辑之美,在教学评价上体现仁厚关爱情感之美。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充满自由的创造性审美体验场,以轻松、高效地完成各科教学教育任务。

(1)打造生态审美课堂。学校形成了审美化学科体系的一大标准、五大目标、四大策略。一个标准即《赛小审美化课堂教学评价细则》。五个目标即教学目标审美化、教学内容审美化、教学环境审美化、教学方法审美化、教学活动审美化。四大策略即激活审美情感的策略、创设审美情境的策略、协调审美关系的策略、强化审美体验的策略。对标准、目标、策略进行深入解读后,开展了语艺、数艺、科艺、体艺等渗透型课的研究,深入阐述审美化策略对本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实施原则和方法,并对具体课例作出了可操作性的引路指导,形成了《审美化教学策略在各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专辑。

(2)构建生态美育校本课程。为促进学生生态审美认知的提高和生态审美素养的培养,学校制定了“让学生在美的陶冶中成长”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就生态美育校本课程的目标导向、内容框架、实施原则和校本评价进行了初步设计,使校本课程成为强化学生生态审美体验的载体之一。着眼于学生科学思维素养、人文审美素养等核心素养培养,开设了艺术技能训练、科学与艺术、生活与艺术五大门类近三十门课程,通过开发特色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生态美育校本课程体系,增强了学校课程总体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以美创境,构筑和谐美的生态环境

(1)和谐美的类生态。学校管理只有体察师生的内心,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生命激情,在精神上、情感上以及个人发展上对每一位师生都予以充分的关怀,才能使学校真正成为每一位师生向往的、具有和谐美的精神家园。为此,学校力求在人本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追求制度的人性化,形成公平公正的管理环境,并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强化每一位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共同的目标追求及价值观的引领之下,加强相互间的理解与认同,相互给予更大的空间与更大的自由度,形成了和谐美的的校园人际心理环境。

(2)自然韵致精美的生态环境。遵循“整体规划,凸显美育,细节设计,彰显人文”的原则,从生态美的角度对校园进行了立面文化、办公文化、走廊文化进行了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新建的教学楼上点缀的五线谱及竖起的音符造型,给人以韵律流动的美感。教室的色彩、文化装饰和鲜花绿色植物的点缀,使得赛小学生教室别具情趣。还有从艺术美的角度设计装饰出一间间春意盎然的专用教室,一间间温馨雅致的办公室,这种涵咏生态思想,凸显美育的环境,形成了“校园处处皆美育,师生时时受熏陶”的氛围。

三、特色与品牌融合:促进生态美育高位发展

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色,要臻于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之境,就要本着以人为本、生态陶养的价值取向,遵循生态之道和生命之道,让师生时时沉浸在生态美育文化的体验之中,能感受到生态自在、美善和谐的价值意趣。

1.在坚守中超越——特色发展

学校综合性主导课题都是以美育为主线展开的,在经过“充分发挥美育整体功能,着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构建学校美育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等几轮课题后,我们由研究“美育功能”发展到“生命美育场”的构建。“十二五”的课题确定为“实施生态美育,提升生命质量”,把生态美育界定为使学生感悟、认识其生命美感的形态和生命审美的价值的教育,努力让传统美育转化为唤醒生命的生态美育,构建起生命的美育场。

2.在研究中实践——铸就品牌

构建生态美育场,形成生态美育文化,其复杂性、综合性和生成性决定了,研究应在行动中进行,在行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把研究中形成的理念观点转化为学校生态美育建设的实践,进而提升学校美育文化的品质,在共同开展特色科研行动研究中形成美的氛围、风气,实现生态美育品牌的构建。

3.在融合中提升——文化自觉

生命美育不只是一个课题,一种特色,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导向,使所有师生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等层面上都能浸润美育文化,并内化为自发行为和需求,认识生命的美感,实现生命的价值,进而美化生命、优化生命,正成为赛小师生的文化自觉和价值导向。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奠基未来,整体构建生态型育人模式 第4篇

“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提出的“构建‘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为我们指出了解题思路。

“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让今天的教育具有未来的意义。那么, 未来世界的创造者应该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与人格特征呢?我们说, 需要的是责任意识、吃苦精神、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这一切正是当今学生最缺少的, 也正是今天的教育最需要的。基于这样的考虑, 我校结合生态型教育的办学特色, 提出了“奠基未来, 整体构建生态型育人模式”。

生态型育人模式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遵循教育规律,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尊重个体差异, 创设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 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一、校园生态———学生精神的乐园

让校园成为学生精神的乐园, 就是要营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 有益于学生精神成长的校园生态环境。

1.以生态理念布置校园环境。

我校的校园环境布置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每一个主题内容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研究设计的, 不仅调动了师生热爱学校的积极性, 同时也张扬了师生的个性, 激发了师生提升文化素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校园环境布置的每一个主题都作为校本课程内容, 作为每一个新生入校的必修课, 体现了校园的生态育人功能;三是校园环境布置力求做到让校园的每一处景观都能体现教育力量和“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在教师, 这是对教师师德水准的具体要求。

一是正确看待学生。我们倡导,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待学生都要体现尊重和爱护。平视学生, 体现师生关系平等, 相互尊重;仰视学生, 敬畏教育规律, 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学生;俯视学生, 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呵护。

二是正确看待自己。学校帮助教师进行自我诊断, 增强自信和查找问题, 不断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第一学期召开学生座谈会, 面向全体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第二学期进行“生评教”活动, 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反馈给每一位教师, 促使其改进工作,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

让学生在校园中体验民主的生活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倡导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例如, 对学生的各项管理制度, 由过去的学校制定制度改变为学生民主决策制度, 充分尊重、信任、依靠学生的智慧, 让他们在研究中达到共识, 在参与中自然接受, 在执行中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使学生真正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人。

二、课堂生态———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

课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我校充分挖掘各学科教科书的德育内涵, 通过专题教研、校本课程研发、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 指导各学科教师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各学科教学的“结合点”, 使之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使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到深刻的价值观启迪。

1.加强学科德育渗透。

学校统筹各学科, 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 进一步提升理科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 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 发挥综合育人功能, 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确立主题, 教师搜集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点, 并在备课、讲授中落实教学内容。例如,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注重环境教育的德育渗透, 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学校连续三年被环保部授予“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

2.精心开设校本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是对学科育人功能的有益补充。2013 年, 我们将校团委、学生会主编的《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校本课程, 在全面普及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广大学生认识到:爱祖国要从爱家乡开始, 爱家乡要从爱学校开始。于是, 在全校掀起了“我是校园文化讲解员”活动的高潮。从此, 学校文化墙所展示的教育内容浸润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3.认真组织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 为此, 学校开展了以“热爱家乡”“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从确定课题到查找资料, 从实地考察到撰写报告, 都亲力亲为, 拍摄了真实的画面, 记录下精彩的故事, 完成了多篇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很多学生参加了相关竞赛活动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三、德育生态———学生成长的沃土

奠基未来, 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我们提出“让道德的生命自主成长”的生态型德育观, 整体构建三大德育生态圈。

一是学校德育生态圈。

我们遵循“生态型教育”的理念,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遵循系统性原则, 将不同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连贯起来, 实现德育目标的系列化;遵循整体性原则, 统整学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学科德育和学科教学, 实现德育内容的整合化;遵循差异性原则, 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施展个性才华和主动发展的机会, 实现德育方式的多样化。

近一年, 学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 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 利用好校园广播、网络、橱窗、板报、校报等各种宣传媒介, 形成文化气氛浓郁的环境, 给予学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 学校还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 如利用国旗下讲话推出“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系列活动, 校团委组织“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主题团队日活动, 还开展了“我的国学, 我的价值观”读书征文活动、“牢记价值观, 做美德少年”演讲比赛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挂在墙上、挂在嘴上, 要落实在行动中, 抓小、抓细、抓实。通过广泛开展教育活动, 使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生态圈。

我们注重用大德育观构建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开办家长学校, 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建立“学校—年级—班”三级家长委员会, 参与学校管理, 凝聚家校教育合力。

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坚持“请进来, 走出去”, 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让社区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新课堂”。

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中丰富了经历, 陶冶了情操。2014 年, 我校“朝阳公益社团”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学生社团;2013 年, 校团委被评为天津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张嘉昕同学被评为“全国美德少年”, 黄晓彤同学被评为“天津市美德少年”。

三是网络德育生态圈。

网络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延伸。结合学生实际, 注重普及网络法律知识, 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学校开设了德育网站“青春书盟”, 全校每个班都开通了班级博客, 建立了QQ群、微信群, 家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情况, 增进了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 第5篇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译者主体性 翻译适应选择学

生态翻译学的发生和发展,既有全球因素,又有中国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生态翻译学诞生于新世纪之初,既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我国近几年对于翻译主体的研究不断在深入,翻译主题的相关问题成为翻译界激烈探讨话题,国内对于翻译的主体缺乏统一性的认识。杨武能是最早谈论译者主体性话题的学者,他认为翻译的主体是译者,而翻译的原文和译文都只是作者与翻译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工具,属于客体地位。在翻译活动进行中,译者是处于绝对中心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实际作用。生态翻译学为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野,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生态系统中有具体的表现形式。

一、生态翻译学对“译者中心”的解释

生态翻译学是由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创新视角的翻译研究,其提出依据为生物进化论。胡庚申将生物进化论带进翻译研究中,使翻译研究呈现出个性的创新视角。以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和选择为理论依据,胡庚申提出“翻译适应选择学说”,他本人对于翻译的解释为“翻译者适应翻译环境的选择性活动”,指的是翻译者身处巨大的翻译环境中进行适应和不断选择的循环过程。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是翻译者,翻译原文和译文为客体,译者既需要适应也需要进行选择。译者不但要适应翻译环境还需根据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译者适应翻译环境目的为生存,选择的根据是优胜劣汰。生态翻译学中阐述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脑力活动,译者为中心体现了译者的主导性。

二、生态翻译学中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诸多学者都对译者为中心的内涵做过具体论述,许钧认为译者中心指译者在翻译中变现出来的创造性和人格意识。查明建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主要指译者为实现翻译目的从而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主观能动性,包括译者的文化水平、个人素质和审美观等方面。仲伟合也指出,译者中心指译者尊重客观翻译环境的前提下体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综合以上学者对译者中心的阐述,笔者认为译者主体性为: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为达到翻译和生存的目的,基于适应翻译大环境上体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译者本人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是译者中心的特点,同时译者遵循“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

三、生态翻译学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

1.译者对翻译活动的“适应与选择”。基于翻译生态学来看,翻译作为译者适应翻译大环境的一种选择性活动,译者的选择和适应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译者的适应方面包括译文和原文,适应的目的为了生存,适应的主要方法是优化选择。译者基于适应翻译环境的前提,要做出适用于翻译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因此译者的选择是多向性的,包括翻译文本和策略等方面。

针对翻译文本的选择,译者在适应翻译环境的情况下,会尽可能地选择与自身风格和能力相差甚微的作品。例如,近代翻译家严复在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的时代,他希望可以通过翻译来强大自己的祖国,从而实现改良社会及政治的目的。当时中国历经甲午战败,中国面临亡国命运。根据时势,严复选择翻译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目的借书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来警醒国人的反抗意识。如他所愿,《天演论》一经面世,就起到极好的唤醒国人的作用,严复的翻译选择真正体现了译者在适应翻译环境下做出的适应性选择。

针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无论直译或意译,均是译者为适应翻译环境做出的翻译策略,是译者主观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基于翻译原文的制约和翻译语言的支配,主观选择服从或颠覆原文的程度。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翻译环境,译者创作时会根据翻译生态环境做出适应选择。例如,严复的《天演论》使用先秦古文,文体优雅,是当时我国社会广为使用的文体。从翻译文本的语言选择到翻译的语言风格都是严复本人在适应翻译环境和自我文学功底的前提下做出的选择结果。

2.译文修改过程的“汰弱留强”。译者基于翻译生态的大环境下,对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做出主观的选择和适应,其主体性发挥会受到生存法则的制约,翻译过程遵循“优胜劣汰”原则。生态翻译学指出,翻译操作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都是基于“优胜劣汰”原则进行的。翻译工作中,特别是修改译文,译者要不厌其烦的一次次校对修改,修改译文的过程就是“汰弱留强”的过程,诸多译文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就在此。基于生态翻译学角度,最佳译文是译者“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只有适者才能长久留存。

结论:综上所述,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适应整个翻译生态环境并不断做出交替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本文主要结合了生态翻译学中关于“译者中心”的核心理念,从一个创新性视角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尝试性探讨,旨在为译者主体性研究开拓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余甜甜.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解读[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4,S2(07):109-112.

生态整体性 第6篇

一、生态整体主义简述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是起源于当代的生态运动, 根源于对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 并且受到现代生态学启发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代表思想有利奥波德提出的大地伦理学、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和奈斯为代表的深层生态学。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 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未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 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 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

二、从《草原日出》看生态整体主义的体现

《草原日出》这部作品是以南非的草原为描写背景, 叙述了一个男孩的心理成长故事。他无意中目睹了小鹿被群蚁吞食的场面。孩子开始时非常的震惊, 继而发现这是由于自己一次不负的狩猎造成的, 经过自己心理的痛苦挣扎之后, 他认清了事实, 然后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文章中写到小男孩在对待鹿的死亡时的心理时有着很复杂的斗争, 后来他明白了鹿的死亡原因是由于他自己的过错造成的, 这时也是小男孩生态意识的一种体现, 是这种生态意识的自然流露让他觉得愈加痛苦。到后来的蚂蚁吞食鹿的场面再一次刺激了孩子的神经, 使他的心灵再一次成长。莱辛在这部作品中所探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都是以生态的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的。在这篇文章中, 男孩, 鹿, 以及蚂蚁都被放在了一个生态链中, 他们的需求及其情感都得到了同样的尊重, 可以说作者在文章中所植入的这种生态的整体观思想在这几个对象, 以及他们的所感所想中都体现到极致。加之作者在男孩的成长历程当中, 对大草原的万物都做了生动的描写, 森林, 大地, 山川, 河流, 乃至微生物等等都是活灵活现的, 而且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 承认生态整体主义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一定要承认万物的相互关联性, 并且它们也都是处于自然这个大的生物群体中, 和谐共处着的。

三、从《野草在歌唱》看生态整体主义的体现

《野草在歌唱》这部作品讲述了英国女性玛丽的悲剧生活。玛丽幼年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 面对世俗的眼光, 她不得不在30岁的时候和与自己并不相爱的迪克结婚。婚后迪克固执无能, 一家人生活在贫困之中。之后玛丽遇到了充满男性魅力的奴隶摩西, 并对他产生了暧昧之情。但由于对社会世俗的顾虑和内心的自责, 玛丽最终到了崩溃的边缘, 并同摩西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最终被摩西杀害。在这其中尤其是在被摩西杀死的前一天早晨, 玛丽独自站在窗前, 她陶醉了, 她陶醉在那片美丽的云彩还有悦耳的鸟语和虫鸣当中, 在那个时刻, 她与大自然非常贴切的融为一体, 在其内心觉得自己是为自然而生, 而在这个时候自然也仿佛能听到她的心声一般, 同她形成了呼应。可以说这是一种完美的交融, 一种完美的生态整体主义的体现。在这里, 玛丽和自然融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而且他们之间是非常的和谐。这难怪很多人都说玛丽的生命是与大地连在一起的生命。文章中还有对人们无情的榨取土地的描写也是非常的形象深刻, 每年都会无休止的从土地获得粮食和树木, 却从不考虑给土壤施肥, 这种不重视自然规律的做法必然会导致物种的灭绝, 作者在那时就有了很多的生态意识在其中, 通过各种场景的描写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四、从《特别的猫》看生态整体主义的体现

《特别的猫》最初的场景要推至非洲的农庄了, 最初的那一幕是开枪杀猫。那时她们家里猫的数量很多, 面对这种肆意繁殖的局面, 莱辛的爸妈不得已而痛下杀手。这也许是她人生的第一大噩梦, 而之后的这种事情又在自己的手中上演了。在她日后所养的猫里面, 有很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可爱猫咪, 比如骄纵任性有着公主般气息的灰咪咪和行事谨慎的黑猫咪, 还有大帅猫等等。面对这么多的猫咪, 作者本身实在是不想屠杀的, 可是为了维护全局的利益, 才痛下杀手。在非洲那部分场景中试图帮忙给猫作“去势”手术, 也曾用药物或者其他方法来遏制猫咪的繁殖, 以及后来在自己养猫的日子里, 作者一直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在作者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里, 不得已的做出了一些杀猫的举动, 这是维持大局的表现, 是维护整体主义中每个部分的和谐而做出的必要的举动。而且在承认生态整体主义的基础上, 同样必须要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而如果只考虑把人类的感受, 无辜的去杀戮猫咪, 那就是承认了人类中心主义, 而这里面作者的做法确实是在维护了各部分间的平衡后在做出的各种举动。

结论

可以说这三部作品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在作者的笔下体现的淋漓尽致, 自身拥有生态意识的多丽丝莱辛意在通过对人与自然的相处来唤起人们尊重自然, 热爱自然的意识, 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摘要:在如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实下, “生态”这两个字眼无疑是人们最易提及的话题。当代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很多的作品的中都有了生态意识的渗透, 可以说生态是贯穿莱辛作品的一条主线, 也是我们研究她以及其作品的切入点。本文从生态批评的理论整体主义出发, 分析了莱辛主要作品《草原日出》、《野草在歌唱》、《特别的猫》中所体现的生态整体主义观点。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生态整体主义

参考文献

[1].王慕镇.诗论生态整体主义[J].理论与实践, 2009 (2) .

探析生态水利在河道中的整体规划 第7篇

1河道类型的划分

1.1要想对河道的污染彻底整治, 我们就必须有一个对实施时有效的整体规划, 这个整体规划就是对要整治的河道进行一个系统化的分析, 包括现场考察及分析研究, 最后总结出多种治理方案, 取其中一个最具有效的整体规划方案来实施对河道的整治, 所以, 在做整体规划之前, 我们要将河道的类型就行划分, 首先按河道的自然形成条件来看, 我们可将河道划分为山区丘陵河道, 近海平原河道及河口海口河道。山区丘陵河道的形式比较复杂, 河道两旁多为高山或是岩石, 河床底部大多为岩石、沙粒、鹅卵石等, 山区河道具有河道坡度陡峭, 水流流速大等特点, 但是它有一个有利于整治的特点就是河床不容易受水位的涨幅而变形。

而山区丘陵河道的整治大多是为了航运、工业农业、生活用水而目的的整治。其次, 是近海、平原河道, 这一河道多处于地形平坦的平原, 其河道两旁多为土壤较多, 而且靠近农田, 而河床底部大多的冲击下来的淤泥, 而平原河道的治理的目的多为农田灌溉、防洪防汛、工农用水、航道及城市建设等。所以, 近海、平原河道的整治方法大多是改变河道, 加深堤坝等措施。

1.2上面我们对河道的划分是按照自然条件划分的, 而根据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方面我们可将河道划分为水库河道及堤坝河道。库区河道大多是为防洪防汛、农业灌溉、航道而认为建立的, 但很容易出现在持续洪水的冲击下发生累积性淤泥的堆积现象, 从而对洪水的水位控制减弱, 最终会造成对农业、工业、人民生活的影响。其次就是坝区的河道了, 坝区的河道治理非常重要, 因为建立坝区河道的最初目的就是防洪防汛, 为人类的安全生产做一层保护, 之后坝区的河道的建设又多了一些目的, 比如坝区河段整治规划是配合水利枢纽工程设计, 研究枢纽上下游局部河段的整治措施, 控制枢纽上游近坝段的河势, 保证泄水建筑物、电站的正常运行和通航建筑物引航道的畅通, 充分发挥水利枢纽的防洪、航运和发电等效益。这项规划对于具有综合利用效益的径流式枢纽或航运枢纽尤为重要。对河道类型的划分还有好多种, 但以上划分的类型都是我们常用到的类型。

2河道治理综合规划下的原则及内容

2.1在河道的综合规划和治理中,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总原则, 其次, 要进行对河道的整体考察及分段考察,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达到全面规划, 综合利用、综合治理的目标。在具体分析规划时, 我们要坚持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还要善于利用地形的优势, 来减少国家的财产损失, 达到利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资源达到最大的治理效果。在规划中, 我们不要急于求成, 要有步骤的进行, 分清轻重缓急, 从而达到最科学、最有效、最合理的科学布局的目的。

2.2其次, 就是河道治理的总体规划内容, 这规划主要包括所要整治河道的基本特征, 也就是水文特征, 及对历史上和现代这个河道的发展趋势进行细致分析。第二就是要细细研究所要整治河道的河床特点, 这就包括对河床的土质、水位等进行分析, 还有就是对河床的历史变化及现代变化进行统计, 为河道的综合整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也要求我们对河道整治做整体规划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要仔细认真, 进行科学的考察及对数据进行正确的运算, 并做好相关的试验工作。

结语

生态水利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热门词, 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产物, 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他也是人民生活能否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我国自经济改革开放以后, 经济逐步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因此, 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和谐, 其中就有对水资源的污染, 所以, 我国并没有步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尘, 先污染, 后治理的程序。而是,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 那么, 很自然的生态水利的建设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 也进入快速的建设轨道上来。而生态水利的建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

摘要:我们河道治理的相关人员要把河道治理前的综合规划这项工作重视起来, 因为河道治理的总体规划就好比一座高楼的基础, 我们知道, 要想建好一座高质量的楼宇, 就必须有一个质量过硬的基础, 所以, 我们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这个具体施工前的整体规划, 只有对河道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统计, 才能使河道经过治理后发挥出其最大的效果。

关键词:生态水利,综合治理,整体规划,河道治理

参考文献

[1]石向阳.浅析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 2014 (22) .

[2]黄显宾.生态河道治理综述[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 (10) .

[3]李祥龙, 陈廷涛.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2 (01)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研究 第8篇

一、生态翻译学对“译者中心”的解释

生态翻译学是由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创新视角的翻译研究,其提出依据为生物进化论。胡庚申将生物进化论带进翻译研究中,使翻译研究呈现出个性的创新视角。以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和选择为理论依据,胡庚申提出“翻译适应选择学说”,他本人对于翻译的解释为“翻译者适应翻译环境的选择性活动”,指的是翻译者身处巨大的翻译环境中进行适应和不断选择的循环过程。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是翻译者,翻译原文和译文为客体,译者既需要适应也需要进行选择。译者不但要适应翻译环境还需根据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译者适应翻译环境目的为生存,选择的根据是优胜劣汰。生态翻译学中阐述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脑力活动,译者为中心体现了译者的主导性。

二、生态翻译学中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诸多学者都对译者为中心的内涵做过具体论述,许钧认为译者中心指译者在翻译中变现出来的创造性和人格意识。 查明建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主要指译者为实现翻译目的从而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主观能动性,包括译者的文化水平、个人素质和审美观等方面。仲伟合也指出,译者中心指译者尊重客观翻译环境的前提下体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综合以上学者对译者中心的阐述,笔者认为译者主体性为: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为达到翻译和生存的目的,基于适应翻译大环境上体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译者本人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是译者中心的特点,同时译者遵循“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

三、生态翻译学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

1.译者对翻译活动的“适应与选择”。基于翻译生态学来看,翻译作为译者适应翻译大环境的一种选择性活动,译者的选择和适应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译者的适应方面包括译文和原文,适应的目的为了生存,适应的主要方法是优化选择。译者基于适应翻译环境的前提,要做出适用于翻译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因此译者的选择是多向性的,包括翻译文本和策略等方面。

针对翻译文本的选择,译者在适应翻译环境的情况下, 会尽可能地选择与自身风格和能力相差甚微的作品。例如, 近代翻译家严复在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的时代,他希望可以通过翻译来强大自己的祖国,从而实现改良社会及政治的目的。当时中国历经甲午战败,中国面临亡国命运。根据时势,严复选择翻译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目的借书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来警醒国人的反抗意识。如他所愿,《天演论》一经面世,就起到极好的唤醒国人的作用,严复的翻译选择真正体现了译者在适应翻译环境下做出的适应性选择。

针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无论直译或意译,均是译者为适应翻译环境做出的翻译策略,是译者主观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基于翻译原文的制约和翻译语言的支配,主观选择服从或颠覆原文的程度。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翻译环境,译者创作时会根据翻译生态环境做出适应选择。例如,严复的《天演论》使用先秦古文,文体优雅,是当时我国社会广为使用的文体。从翻译文本的语言选择到翻译的语言风格都是严复本人在适应翻译环境和自我文学功底的前提下做出的选择结果。

2.译文修改过程的“汰弱留强”。译者基于翻译生态的大环境下,对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做出主观的选择和适应, 其主体性发挥会受到生存法则的制约,翻译过程遵循“优胜劣汰”原则。生态翻译学指出,翻译操作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都是基于“优胜劣汰”原则进行的。翻译工作中,特别是修改译文,译者要不厌其烦的一次次校对修改,修改译文的过程就是“汰弱留强”的过程,诸多译文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就在此。基于生态翻译学角度,最佳译文是译者“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只有适者才能长久留存。

生态整体性 第9篇

香格里拉市原名中甸县, 藏语称“建塘”, 相传与巴塘、理塘系藏王三个儿子的封地。“甸”似为彝语, 意为“坝子”、“平地”。一说中甸系纳西语, 为“土地”的音译, 意为“酋长住地”或“饲养牦牛的地方”。香格里拉, 是迪庆藏语, 意为“心中的日月”。1933年, 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 首次描述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

1996年10月, 在云南寻找香格里拉的考察启动了。1997年9月, 云南省政府在迪庆州府中甸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庆。2001年12月17日, 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4年12月16日, 香格里拉撤县设市获得国务院批准。

香格里拉市是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市之一, 市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 是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 也是“三江并流”风景区腹地。自然环境优美, 人文资源丰富, 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值此撤县设市之际, 香格里拉市亦想通过提升城市整体生态环境, 达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守护和提升香格里拉品牌形象的目的。

2 生态环境整体提升策略

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及旅游规划的解读, 我们将香格里拉定位为“第一个以藏文化为特色的高原生态智慧型旅游名城”。对此我们提出了从“城、绿、景、路、水”+专项六个方面进行策略提升。

2.1 城

香格里拉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了片区景观建设的总体轮廓为:东部为创新发展区、中部为和谐融合区、西部为理想保护区。在城市空间布局中提出了“一城两翼、一带四团、一区两片”的布局结构。在城市景观结构中提出了“三心、三轴、三廊、多点”的结构体系, 为本次景观提升中如何选择重要景观视廊进行重点打造提供了依据。

此外, 同济大学在《香格里拉城市主要道路街景规划》中, 对城市各区域建筑及街道风格特色定位及发展方向都做出明确的指导建议, 各区控详规也对城市各区中建筑类型、建筑色彩、材料、建筑立面、广告标识等都做出准确的控制。自2008年开始, 香格里拉市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建筑立面改造, 到目前为止城市建筑风貌统一, 地域特色明显。这恰恰跟城市生态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也迫使我们应该尽快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 重新包装城市景观形象, 以期达到提成香格里拉品牌形象的目的。

2.2 绿

针对此次香格里拉市争创云南省园林城市, 我们详细解读了云南省园林城市核心指标, 其中重点分析了五项指标, 分别为:1)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达8平方米;2)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75%;3) 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数达到1;4) 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0%, 达标率达75%;5) 林荫路推广率达55%。

《绿地系统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也尽量满足各项指标, 同时也提出了“一环、三廊、三轴、四楔、多点”的规划结构, 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 (1) 规划中确定近期为2014-2015年, 设定时限不合理; (2) 基调中对现有公园绿地、道路的数据统计不准确, 有缺失; (3) 现状统计数据偏高, 部分地块未在建成区内, 有误差; (4) 绿规中近期实施的目标不明确, 落地内容未交待清楚; (5) 公园绿地量近期指标不足, 服务半径未达标, 建议增加公园节点; (6) 道路建设目标不明确, 未按考核指标落实。

此次生态环境提升除在完善申报园林城市的各项指标外, 更重要的是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

2.3 景

针对绿地系统中的五项重要指标, 此节中重点解读了三个, 分别为: (1)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达8平方米; (2)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75%; (3) 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数达到1。通过我们详细的调研了解到目前城市公园绿地主要为带状公园、专类公园、街旁绿地和社区公园, 详见表1。

此次生态环境改造除提升上述公园绿地外, 还需新建桑拿河带状公园、昌都公园、白鸡寺公园及县府迁后绿地等, 让市民充分享受公园景色, 打造高原生态城市名片。

2.4 路

香格里拉总体规划中已明确了城市路网布局及道路等级。通过我们的调研了解到目前道路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景观特色不明显; (2) 道路绿量不足; (3) 景观档次低; (4) 配套设施不全; (5) 家具风格杂乱等。

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提出了四大策略, 分别为: (1) 提炼道路特色, 通过对上位规划和现场调研资料的分析, 按片区进行道路景观定位。而贯穿于几个片区的道路则单独定位以凸显其主干特色; (2) 优化道路节点, 根据道路等级, 建议交通节点分级处理; (3) 提高道路绿视率, 通过增加现有道路的绿量、充分挖掘潜在路旁绿化空间、对山体路堑改造覆绿等增加绿化量; (4) 增设停车位, 有条件的道路两侧增加停车位, 对于街头边角废地尽量改造为林荫停车场, 在条件不成熟的地方增设立体停车场等。

2.5 水

香格里拉市域内主要有三条水系, 分别为龙潭湖、纳赤河和奶子河。总体规划中将龙潭湖定义为商业、文化、生态景观风貌带, 是因为首先龙潭湖介于古城和老城之间, 其次龙潭湖东段现状有一定的湿地范围, 因此规划以生态景观功能为主, 重点打造河道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纳赤河定义为文化、休闲、居住景观风貌带, 结合居住、学校、休闲等规划用地, 将滨水地区划分出不同的个性场所, 并设置具有地方文化韵味的活动空间, 激活两岸的景观;奶子河定义为自然、生态景观带, 其作为城区边缘生态水系, 需保持其原生态环境。

通过我们实地现场调研, 发现三条水系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分别为: (1) 河道水体水量较少, 水体遭到生活污染严重; (2) 河道滨水景观特色定位不明确; (3) 河道绿化覆盖率较低, 景观凌乱, 且档次较低。

针对水系的不同情况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龙潭湖, 主要通过“水脉”、“绿脉”“人脉”“文脉”四脉一体, 打造古城印象水轴。水脉主要指通过建造自然的生态岛屿产生自净效益;绿脉主要指通过绿荫场景、生态湖畔的营造来产生生态效益;人脉则更多的是考虑人的需求从而产生社会效益;文脉则更主要的是通过展现地方民俗文化而产生文化效益。纳赤河则采取四种策略, 分别为 (1) 分段特色营造, 根据河道周边用地情况, 将河道分为自然风光段、文化展示段、时尚活力段、民俗特色段、康体宜居段; (2) 进行水质处理, 通过雨污分流、河道清淤及微生物分解等措施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3) 枯水期景观的营造, 主要采取打造多级驳岸、中水回收利用、雨水回收补给及河道分级蓄水等措施来增加水量贮备; (4) 创建智慧河道, 主要通过智慧喷雾、智慧灯光、智慧互动的措施实现。奶子河在景观营造上首先要通过生物多样性、海绵效应等达到水源保护的目的, 其次通过设计生态绿岛、种植上层乔木及水生植物的达到生态覆绿的目的, 最后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当构建鸟类栖息点、游客停留点等生态休息场所。

2.6 专项

针对香格里拉市独特的气候特点, 可用植物品种较少, 常绿植物主要为松柏杉类的特点, 我们提出了五大解决策略, 分别为改造植物微环境、强化植物配置模式、构建绿化种植标准、采取分类设计原则及特色景观营造。

(1) 改造植物微环境。首先在植物选择上要以乡土树种为主, 注重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其次通过添加保水剂、搅拌营养土等来改良土壤;再次通过营造小环境、种植小组团等措施来控制温度;最后在施工养护过程中加强植物保护和灌溉等措施。

(2) 强化植物配置模式。首先在地形处理上要以利用为主, 改造为辅, 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 填挖结合, 土方平衡;其次在空间布局上注重疏密结合, “疏可行马, 密不透风”;再次在植物配置上采取大乔木+亚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的五重配置模式;最后通过合理控制大树数量, 重要节点适当点缀, 多用乡土与速生树种, 合理利用现状资源等方式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3) 构建绿化种植模式。设计中必须满足的最低配置项为必须项;在最低配置项基础上增加项为建议项;设计中需要避免的项为禁止项。

(4) 采取分类设计原则。针对不同绿地类型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法, 如道路绿化在植物选择上的乔木要求树形统一, 有序列感, 植物以常绿为主, 搭配开花灌木和地被, 要有节奏和韵律, 体现城市空间序列感;公园绿化在植物选择上要品种丰富多样, 规格大小组合, 高低错落, 采用组团种植和树林草地相结合的模式, 形成或通透、或阻隔的多变空间。

(5) 特色景观营造。通过运用经幡、当地红石、绿石、人造彩色石子等乡土、智慧材料展现独特的景观效果。

3 部分案例展示

3.1 神鹰路景观设计

神鹰路即为机场路, 与康珠大道相交于南白塔节点, 全长1800米, 为两板三带式。现状中分带植物层次比较单一, 地域特色不明显, 侧分带以雪松、云杉间隔种植为主, 有一定的序列感, 但外侧绿化带效果较差。

此次提升的措施为:中分带采用规整式序列与自然组团相结合的植物种植形式, 营造出既有气势又缤纷多彩的视觉景观特色;侧分带保留原有云杉和雪松, 丰富下层灌木;周边绿地以节点组团与群植相结合的种植模式, 营造出季相分明的景观特色;在栏杆的设计上, 提取香格里拉藏文化的特色元素———转经筒, 增加原有倒牙的高度, 降低原有栏杆的高度, 以花坛的形式打造具有香格里拉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 (如图1所示) 。

3.2 纳赤河景观设计

纳赤河属全沙江水系納帕流域, 发源于县城北部山麓, 上游山区有格咱河、金母河、耻古河、大新河四条支流, 下游坝子内有三村河、龙潭河二条支流, 河道全长25km, 主要河道由东北向西南横穿县城, 是纳帕海水系中最大的河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质污染严重、枯水期效果差、景观缺少特色、绿化层次单一。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造措施: (1) 河道清淤、雨污分流; (2) 在满足泄洪的前提下, 打造多级驳岸, 丰富驳岸层次及植物种植空间; (3) 根据地块功能增加活动空间并融入文化元素; (4) 分级蓄水、中水回收利用、雨水补给, 保证枯水期的景观效果 (如图2所示) 。

4 结语

在对香格里拉城市环境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我们从“城”、“绿”、“景”、“路”、“水”、“专项”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为下阶段城市环境建设明确了方向。期望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彻底改变香格里拉的城市面貌, 提升和守护住香格里拉的品牌形象。并由此总结经验, 创建一套适合中国中小型城市生态环境提升的解决方案, 充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先行者和领路人。

参考文献

[1]李东旭, 刘春明.低碳城市的构建及发展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 2011 (33) .

[2]鲁敏, 张月华, 胡彦成, 李英杰.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进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

生态整体性 第10篇

一、类生态中大学生党员角色的应然定位及实然问题

类生态是生态德育的“ 三重生态”理论的类生态、内生态和自然生态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强调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大学生党员角色定位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 它不仅体现党员与普通大学生的一般关系,同时还包含学生党员群体之间关系,以及党员在大学生中榜样示范作用的要求和功能传播。 在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和谐的高校党建工作生态愈显其重要性。

(一)类生态中大学生党员角色的应然定位

新媒体时代,为经济和文化、价值理念的全球化提供了平台, 文化多样性带来的社会发展问题层出不穷, 高校党建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地位举足轻重,特别是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整个人才培养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整体生态中的理性定位直接关涉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方向。

类生态中的党员角色需要体现自身价值和人的本质。 对于大学生而言,选择了入党就是选择了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 意味着他们共产主义人生理想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追求, 对这个角色在其类生态环境中作用和义务的认同。 这是类生态视域中的大学生对党员角色应然定位的基本认知,也是对一名党员的必然要求。 因此,高校首要考虑的是构建生态型的党建工作体系,“ 这种生态型工作机制是要从满足社会与党的发展需要和学生党员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协调、调控学生党建工作过程中诸要素的关系, 使学生党员教育价值符合党员身心发展需要及党员自我价值的实现, 从根本上体 现人的特质。 ”1只有从顺应人的教育规律和党的先进性要求来开展生态体系构建,通过党建内部的体制、机制运转为学生党员提供平台,提出要求,高校党建工作才有生命力。

虽然不同学校在学生入党问题上要求各有不同,但对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的基本理解及入党的条件总体上理解基本一致,能充分体现党员先进性。 学习成绩、社会工作等作为硬件条件是不可或缺的。 个人日常表现、师生认可度、开拓创新精神、综合素质以及入党动机、党的基础理论的学习、 关注国内外大事等柔性指标会在考察过程中全方位体现。 高校在党员发展过程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会通过党员发展前的一系列考察工作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刚性指标方面对积极分子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在营造一种氛围,即学生党员应该是广大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未来要成为广大学生中的榜样和模范。 这种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基本规定性, 给了高校学生党员角色的应然定位, 也对后期学生党员在角色成长过程中提供组织平台和实践平台给出了一个基本的承诺。

(二)高校党建过程中的实然问题

对党员角色本身的刚性要求, 以及党员本身的期望基本上已成共识, 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导致了高校党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 使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差距。

1.成绩等刚性指标被过分看重 ,综合素质重视不足 。 高校发展党员成绩、政治表现、学生干部等一系列指标是必备的,这一点固然无可厚非,然而党员发展仅仅停留在这些方面,则又带来了一个教条主义的问题,即只看这些方面的东西。 一方面,学习成绩、学生干部身份、政治表现是衡量一个在校学生学习能力和服务意识的重要标准, 把这些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党员是无可非议的。 另一方面, 仅仅停留在这些方面,则忽视了另外一种可能,即有些人只关注成绩、只是有个学生干部的身份的情况。 在高校党建实践过程中,一部分党员发展之后,却发现其先进性、 榜样示范作用并不明显。 出现这方面问题的个中原因,培养考察固然难辞其咎,但制度的刚性问题同样需要反思。 一部分学生因为满足了一些刚性条件, 并且只是满足这些刚性条件被发展入党,其他诸如政治条件、思想意识、 服务意识、 组织协调以及榜样示范作用等各方面看似柔性却更能体现一名党员角色本质的东西往往非常缺乏。 而一些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的学生因为刚性指标而不能发展入党,大家只是在寥寥几句报怨或惋惜,很少人去反思制度的问题,并动真格地去想办法修正已有制度,事实上是一种不公平。

2.过分在意队伍壮大的结果 ,过程培养重视不足。 高校是高素质人才聚焦的地方,因此,大学生党员的整个党员发展中的数量居于领先地位是正常的, 对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寄予厚望是重要的战略部署。 但随着高校工作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党建工作逐步从一件非常慎重、严谨的工作降格为相对普通的工作。 即在日常工作中,党建工作被当作一件工作来做, 其认真严肃的程度远没达到党建工作认真需要的程度。 从党建培养流程、考察程序、材料准备、 发展过程到党员培养等一系列过程都可能缺乏其本身应有的严肃认真态度。 并且党建工作主要在前期的培养、考察和发展上,后期对党员的要求、岗位育人、平台育人等则相对苍白乏力,党支部工作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其直接后果就是表面文章多了,实质的东西少了,角色的榜样示范作用只是规范中和口头上有要求, 而实践中离组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3.关注党建工作的形式,教育内容效果关注不足。 一方面,高校在党员学习问题上走过场,跟随中央的总体步调开展教育活动,被动地组织广大党员学习,自身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党员教育关注形式主义的东西多,对党员学习的效果和目标关注的少,总体感觉不接地气。 特别是学生党员,因为他们的学生身份,对党员应有的学习意识和责任缺乏。 从培养、考察过程中的背书式学习,到应试式的考试, 他们对党建过程中的学习更多地还是读书考试的那种理解占上风。 生活中缺乏实践经验,对学习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实际是党建过程中的教育学习与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要想教育的效果良好,必须要有从教育内容上做文章,只关注形式而不关注内容的党建教育对于学生党员而言, 不仅不能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教育, 反而会使他们更加烦感,养成不良习惯。

无论是党建过程中的教育, 还是学校的整体德育环境都是大学生党员成长最重要的类生态环境, 学生党员的在校表现及他们对党建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理解都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 对学校的整体德育生态产生消极影响。 党建对学生党员的应然希望固然是家族、学校和社会,包括学生本人都期望达到的效果,但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行的,实然问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不仅关系到党员学生的成长, 而且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生态形成, 关系到党的新鲜血液的质量及对整个社会正能量的传达。

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实践中, 学生党员类生态中的角色关注不足, 尤其是对他们在普通同学中榜样示范作用的意识不足问题,其成因、解决办法必须不断地予以厘清和探讨。

二、高校党建类生态问题主要成因

大学生党员在类生态中的角色定位与高校党建生态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密不可分,成因复杂。 主要表现在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现实矛盾, 学校党建过程中执行与执行困境, 学校在组织发展生态上投入不足等几个方面。

(一)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压力与矛盾

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压力 。 在全球化、 信息化进进程中,东西方文明差异,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中国传统与现代等古今中外各种文化间的交融、碰撞与冲突不断形成不同类型的亚文化。 “ 各种亚文化的兴起以及各种新文化的出现 ,使得各种思想流派、学说观点纷纷呈现,最终表现为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矛盾和意识形态冲突” 2多元的价值取向可以更好地活跃人们的思维, 重塑观念, 推动人们积极地思考和参与。 但同时也导致了人们价值失准,是非观模糊,甚至思想领域的混乱,其在反思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原有的值得珍惜的东西。 高校党建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对象领域, 在当今时代其矛盾、 问题越发凸显,党建过程中意识形态的灌输或引导教育困难重生,效果不佳。

2.学生党建工作主流舆论不力 。 主流意识形态的矛盾必然导致高校意识形态主流舆论不力, 究其原因也就是“ 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之所以难以稳固其主流地位, 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主流意识形态的‘ 产品’和‘ 营销方式’吸引力不足,不能够满足广大群众的现实需要,使得‘ 意识形态生产’与‘ 意识形态消费’相脱节。 ”3加之受各种因素制约,高校对社会发展的条件反应相对较慢,舆论的传统与评价体系现代的不合理张力, 表现在党员发展方面问题则更加突出。 如在学生党员培养、发展的评价方面出现了标准的片面性,组织生活单调,学生党员身份与周围环境的融入性、融入能力较差,学生党员成长素质结构不协调。 这也与大学生本身是在包办比较严重的环境中长大,明辨是非、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有关,以至在教育的主客体之间形成期望与成长实际的反差。 加之组织发展过程中,党建理论教育关注宏观的多,接地气的少,而对党员个体的要求重形式比重内容的多,党员发展重刚性要求而综合评价不足等。 这些问题引发党员群体在推动有正能量的环境氛围方面意识不足, 在推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群体功能不足等问题。 党员群体在正能量给予方面的能力和意识问题影响着学校党建工作及整体教育生态,党建工作主流舆论缺乏说明力。

(二)学校在党建生态上投入不足

一方面,“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衷,更多地会被创收、 学位点建设、 教师科研、 人才引进等一系列关系学校提名、声誉和地位的工作替代,无论是教师,还是领导都会胸中有学生,但在实际做的时候却难以保证学生的利益, 好多事情会让他们身不由己。 以至于在这个“ 以学生为中心”的时代,真正投入关心学生的人并不多,学生、老师及教辅、后勤等各种类型人员之间缺少用心的交往。 对学生的生存状态发牢骚、怜悯、担忧、同情的多,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行动上的却少之又少。 专门从事学生工作的学生工作干部因为人手不足, 时间和精力被日常繁琐的事务所占据,加之年轻缺乏工作方面的实际经验,没有时间也没心思在这个方面多做文章, 或者党建生态营造方面用心氛围不足, 即使有一两个人有想法最后也被大环境抹平。

另一方面,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成果丰盛,但从事理论的缺乏实践,接地气程度较差;而从事一线工作的研究者则就事论事居多, 很难从宏观上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理论研究对实践操作的指导效果不佳,以致给人一种错觉,高校的党建研究就是理论研究, 与实践不相关,或者即使相关也代表意义也比较差,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这一现象也非常明显。 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很多都是理论教育,培养也缺乏系统化、科学的教育培养体系,高校党建工作陷入重重矛盾之中。

(三)高校党建过程中要求与执行困境

1.意识形态素养问题上理解与教育的差异 。 高校的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积极分子, 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学习、理解、认识相对较为深入,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应该是积极的。 但是,学校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方式、教育态度、教育理念以及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党员榜样示范作用的发挥。 实践证明,在高校意识形态素养提升方面,学生党员对学校组织的相关教育或活动是部分不满意的, 直接影响到对党员自我教育、榜样示范意识和学校期望的理解。 这些因素是导致学生党员在类生态中角色定位问题的重要成因, 而广大学生不会因为党员教育的问题放低对他们的期望和称量标准, 党员在类生态中的教育功能因为理想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而磊打折扣, 作为战斗堡垒的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其作用一时很难体现。

2.党建工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大,与实际教育的减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学校工作人员会把大部分时间是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日常事务, 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反思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应付上级单位或党组织的任务居多,表面文章做得较多,实际功能关注的较少,甚至一直把入党前后的教育工作当作表面文章,把组织发展视作完成任务,甚至把发展党员当作荣誉“ 发给”学生,忽视党组织战斗堡垒地位,组织发展工作的教育功能及示范效应, 党建工作的严肃性难以体现。 重发展,轻教育、培养和考察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以致于党员量的增长并不能带来党员群体或党组织作用正能量正面场效应, 学生党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自然很难让大家折服。

3.高校党建对党员要求与执行不统一 。 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身上同样存在着普通同学身上存在的问题。 学校在党员发展过程中的态度, 直接决定了其对党员培养、考察、使用过程的投入程度不足。 虽然学校对学生党员的期望较高,但缺乏个性化、行之有效的方法,总是拿党员标准机械地要求学生党员,在要求与执行难以统一的情况下, 培养与考察只能注重表面。 学生党员的岗位服务功能、模范作用、先进性、服务意识也会因为这种不统一而不到位, 类生态中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不明显,地位不突出。

三、主体性培育是完善学生党员角色定位的根本路径

家族、 学校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高校党建过程中的教育、培养和考察等环节,使得学生党员对他们自身的权利义务理解不到位,以致理论学习上没有动力,对党的理解不够深刻,岗位上先进性体现不力,生活中重自身感受,带动力量不足。 这些现象都在质疑学生党员生存的环境, 构建以主体性培育为目标的学生党员培养、 考察体系, 不断推动学生党员个体内生态的发展是完善学生党员在类生态中角色定位的根本路径。

(一)改变家庭思想误区,为学生党员主体性培育提供理性空间

受功利主义思维的影响, 大学被人们做为寻求一份体面工作的重要学习阶段, 而入党是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评价方式, 特别是政治上的评价往往会成为大学生未来求职的重要资本, 这往往会使家庭在子女入党问题上严重的思想误区。 现实的社会使他们把入党教育直接理解为捞取政治资本的方式, 以至于入党会成为家族和学生的功利追求,这样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不言自明。 有的家族在对待子女入党问题上是为了与其他人攀比, 虚荣心作祟的党员角色根本无法在其表现上对其他人有好的影响。 还有那种把入党作为对子女认可的简单思维,同样也不能解决他们入党动机不纯的问题。 结合这种种心态, 不同的入党动机及在入党前后接受教育的态度, 其表现不言自明,这些都给党员教育的生态带来很大的影响,也给党员角色在类生态中的示范作用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严重削弱党组织在广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二)强化责任和义务意识,推进大学生思想和行动上同步入党

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党员权利义务、党建平台、 党员评价系统、党员类生态中角色到位等方面加强研究, 在研究和实践中始终贯穿自然生态、 类生态、 内生态等 “ 三重生态 ”和谐的德育主题 ,并以此推动高校党建沿着健康、高效的理想方向前进。 大学生作为高知群体,他们都知道从行动上入党比单纯地从思想上入党来得更有意义, 从行动上入党才能把从思想上入党这一基本要求落到实处。 单纯的从思想上入党还是人们对党的片面理解, 如果没有从行动上入党,对党的感情和对党员责任、义务意识就可能逐渐淡薄, 并且在心态上还有可能以党员自居,认为自己比别人在这个方面成熟,容易滋生骄傲自满情绪。 党员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大学生党员只有从思想上、行动上同时表现出其对家族、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其个体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的时候,才足见我们党员教育问题上的成功, 才有可能最大范围地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在学校传播、教育,在类生态中更好地体现角色优势。

(三)把握主流舆论作用,积聚党员主体内心正能量

“ 高校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 是高校履行职能、完成使命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紧紧围绕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以提高质量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4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要不断消除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自我主体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是一个高层次群体, 他们的是非观和起码的价值判断都没问题, 但把他们的价值判断从他们理解的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这个任务还非常艰巨,因为他们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只是继承了一些基本价值判断的理论或观念,而在实际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党员在成长过程中的表现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高校的思想教育或者说人生价值观的起码的实践教育要把党员的责任、 使命和义务教育放在首位, 引导他们认识党员是一种荣誉的同时, 也是一种责任,榜样和示范作用不仅是党员义务的起码要求,同时也是高校主流舆论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教育形式或方法。 要严格区分好榜样示范与表面文章、形式主义的差别。 注重用正面引导的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挖掘优秀党员事迹和形象, 并通过特定的评价方式推动党员榜样和示范作用这些主流舆论力量的形成, 来积聚党员主体内心和党建工作的正能量。

(四)激发主体性,推动学生党员自我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 特别是在党员这一特殊角色的教育问题上,这个问题愈加突出。 无论是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地位,还是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发挥,除了与党组织运转的体制机制有关系外, 更重要的是学生党员自身主体性的发挥。 对党员权利义务、党员角色在类生态中作用以及党员荣誉和责任的理解, 对待主流意识形态的态度及其实践, 都能充分体现作为一名党员在其类生态中的角色定位。 实践证明,高校党建的类生态建设要在岗位上对学生党员有要求,必须加强培养、考察和使用各个环节,要有培养考察人的参与和指导,要用党员的准严格要求,要有平台让党员充分发挥作用,在为其他同学服务的舞台上培养他们,促进他们成长主体性的完善。 要认清组织发展工作的任务是培养和发展人, 并通过他们树立形象,推动高校主流舆论建设,带动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为国家人才培养规格及其目标实现创造条件, 真正把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这块核心工作做好, 发挥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摘要: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榜样和示范角色。然而因为整体社会环境的问题,高校学生党员在类生态中角色扮演并不能完全到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压力与矛盾,高校在党建生态上的投入以及当下社会发展问题给高校党建带来的要求与执行困境,是造成高校党建现实困境的主要成因。改变家族思想误区,强化责任和义务意识,把握主流舆论作用,不断激发并强化大学生党员主体性意识是促进党员角色定位实现的有效环节。

上一篇:资源空间下一篇:校园管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