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种植体论文范文

2024-08-21

微种植体论文范文(精选10篇)

微种植体论文 第1篇

1 临 床 资 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患者为来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口腔科进行治疗的52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均需要植入微种植体。 这些患者年龄范围为15-40岁,平均年龄为27.22岁。 在手术过程中一共植入了101颗微种植体,其中在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颊侧牙槽骨处,上颌植入35例, 腭侧植入4例,下颌植入32例;在第一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牙槽骨处,上颌植入14例,下颌植入16例。

1.2 植入方法

对于这52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均采用自攻式微种植支抗技术,首先准确标记微种植体的植入部位,利用1% 碘酊消毒口腔黏膜,之后进行局部麻醉,待麻醉显效后,于黏膜上做一小切口,利用小球钻钻开骨皮质, 使用专用工具将微种植体拧入牙槽骨内。

1.3 实验结果

52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共植入101颗微种植体。植入后4周,仅2枚上颌磨牙区微种植体脱落,手术成功率为98.02%,在12周内,又有2枚上颌磨牙区微种植体脱落,成功率为96.03%。分析出现松动或脱落的原因,其可能为上磨牙区的颊侧术区较为狭小,即使护士进行拉钩扩大视野,但是术野仍不清晰,同时患者该区口腔卫生控制不良也很大影响。

2 术 前 配 合

2.1 术前准备

术前仔细询问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系统病史,包括是否有全身性疾病及遗传性疾病,药物过敏史、精神疾病史等,如发现异常,即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术前嘱咐患者于口腔内科常规进行全口龈上洁治并保持口腔卫生。术前用紫外线空气消毒1 h手术室。护士要根据医嘱准备正确型号和数量的微种植体。准备手术器械和材料,如微种植体、手机、车针、 手术包 ( 包中包括消毒孔巾、牙龈分离器、拉勾等 ) 等均高温高压消毒,术前核对手术用品并检查一次性手术物品的有效期。

2.2 心理护理

由于正畸患者年龄相对较小,容易对手术充满恐惧,我们首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其及家属详细解释操作步骤,让其了解微种植体植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而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消除其紧张、害怕的情绪,使其顺利进行手术。其次,因人而异,边看视频边告知患者微种植体植入手术是非常微创的手术, 操作简单、创口小,手术时间短,创口很快就能恢复。

3 术 中 配 合

3.1 口腔消毒

手术开始前,指导患者口含漱复方氯已定含漱液1min,然后采用2%碘酊消毒唇周皮肤,按颌面部外科手术要求协助医生铺手术孔巾,摆好手术过程所需的各种手术器械与用具。嘱咐患者将双手放置于身体两侧,如在术中感到不适可举手示意,但不能上抬超过无菌区。患者X线片置于治疗台的读片灯上,以便于医生术中观看。

3.2 调节椅位,调整灯光

将下牙区灯光垂直照射,使上牙区灯光与牙合平面成45°角度。术中,根据医生及患者体位的变换及时调整灯光;利用吸唾器及时吸出手术过程产生的血液、唾液等。在进行该过程时动作轻柔以免接触到咽喉部引起患者的恶心现象;同时利用拉勾协助以充分暴露术区;此文,术中随时将相应器械及材料递给医师;随时与患者沟通,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有无不适, 如患者疼痛反应明显应立即停止,并协助医生检查是否伤及邻牙或其他结构;术后再次清点手术器械及纱布,检查有无遗漏。

4 术 后 护 理

术后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方面的指导工作,并交代术后的相应注意事项。向患者告知24 h内唾液中会有少量血丝,不必惊慌;24 h内不要刷术区牙齿。嘱咐患者在整个支抗使用过程中避免食用较硬的食物, 应进食较软的食物,并用正畸专用牙刷清洁术区,避免碰撞种植钉,必要时食用冲洗器。做好口腔卫生宣教,嘱患者注意观察伤口的局部变化,预防伤口感染并防止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如有溃疡、肿痛、化脓、 微种植体松动脱落应立即复诊,请医生对症处理,必要时需重新植入。

5 讨 论

一般而言,传统的正畸疗程总共需要2-3年。与传统的正畸治疗技术相比,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技术无需患者的主动配合,可有效缩短正畸矫治时间,并进而提供了理想的支抗控制效果。此外,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具有体积小、异物感小、创伤小、植入和取出方便、 组织相容性好、矫正时间短,不易感染,患者接受度高等诸多优点,在口腔正畸矫治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3,4]。但即便如此,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对患者而言毕竟是一种手术,而正畸矫治的患者一般为青少年,在手术过程中几乎都会感到恐惧、紧张,因此, 充分的术前沟通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术前护士应该仔细检查各种手术过程所需的医疗器械。医护人员均应该熟知合理规范的手术流程。在手术过程中,每项操作步骤都应有明确的医护分工,另一方面,术后的口腔卫生指导也必不可少,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延长支抗的有效使用时间[5]。总之,通过医生和护士及患者三方的合理配合,才能有效提高正畸微种植体植人手术的成功率,并为其植入后的长期稳定和正常使用提供良好的护理保证[6]。

摘要:目的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植入手术的医护配合对于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的植入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种植手术过程中,医、护、患三方配合的重要方面,从而从护理角度保证微种植体支抗植入手术的顺利完成,进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选取至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口腔科治疗的52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共植入101颗自攻式正畸支抗微种植体,在术中根据不同种植体的植入部位进行相应的医护配合。结果 在正畸微种植体的植入手术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医护配合可减少术中伤及相邻牙齿及术后感染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微种植支抗手术的成功的可靠保证。结论 正畸微种植体植入的成功得益于有效的医护患沟通和默契的医护配合。

CDIC种植体的临床应用 第2篇

关键词 种植体 临床观察

种植体是目前理想的牙缺失修复方法之一[1],CDIC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相容性。我们从2004年起使用120枚CDIC种植体对85例患者进行种植修复,取得良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种植体:选用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提供的CDIC纯钛种植体及配套种植器械。

种植机:Suni种植机。1:64变速手机,外喷水冷系统。转速控制在1500~2000转/分以内。

病例选择:2004~2006年自愿接受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且符合以下条件:①全身健康。无严重系统性疾病。②口腔卫生良好,X线摄片示受植区牙槽罐有足够厚度、宽度、骨质密度好。③种植区相邻的牙周组织健康,邻牙、对颌牙、牙体、牙周组织健康,咬合关系正常。④能定期复诊。

术前准备:①术前常规检查,符合手术指征。②常规洁牙,作好口腔卫生宣教。③X线摄片了解局部情况及邻近组织关系,取模分析。

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受植区黏膜下浸润麻醉。①锥状螺旋种植体植入术。用先锋钻技术前设计的部位。方向直接转孔,深入骨内至所需深度。丝锥攻丝。植入种植体,上愈合帽,6个月后行义齿修复。②柱状抗旋转种植体植入术定位,环形刀切除牙龈。先锋钻制备骨孔,麻花钻打孔,丝锥攻丝。植入种植体,上愈合帽,6个月后行义齿修复。③叶状种植体植入术切开牙龈,翻瓣,制备沟槽。植入种植体。修整龈瓣,缝合伤口。1周后拆线,行临时修复,6个月后永久修复。

结 果

85例中:男50例,女35例;年龄20~62岁。CDIC种植体120枚,其中锥状螺旋种植体60枚,柱状抗旋转种植体56枚,叶状种植体4枚,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参照种植成功判定标准,随访观察5~6年,均获得成功,其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种植情况,见表1。

表1 CDIC种植情况

讨 论

人工牙种植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高新技术[2],每一环节都将影响种植成功与否。

严格病例选择:严格掌握适应证是种植成功的先决条件。要求患者全身健康,无系统性疾病,口腔卫生良好,X线示受植区牙槽骨有足够的宽度、厚度,骨密度良好,种植体植入后周围应用1.5mm以上的骨质包绕。

精细、准确、无创的手术操作是种植成功的关键。避免手术创伤,控制钻孔的方向、深度。术前准确测量及解剖定位,以免造成骨壁侧穿、骨折及上颌窦、鼻底。下齿槽神经管的穿通,防止骨灼伤、坏死,术中钻皮质骨时种植机的转速可提高,当钻至骨松质后转速应降低至1500~2000转/分,钻针与骨的接触时间应短暂,以点钻方式进行,同时外喷水冷却,防止骨组织的热灼伤,制备种植窝洞时温度超过47℃持续1分钟会产生骨的损伤,影响骨整合形成。

种植体植入后的稳固程度是决定种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即刻稳定性好坏将影响种植体的骨性结合[3],手術要注意骨孔制备要比种植体的直径小,两者之差距在骨质疏松区域还应更大,这样的种植体就位后才有很好的即刻稳固性。

合理的义齿修复:种植体上部义齿的修复即要恢复良好的外观及功能,而且要便于口腔清洁,避免颌干扰及创伤低减少过大制及侧向力。根据需要行种植单冠或联冠修复,修复后定期复查及时调颌,去除颌干扰,使关系协调。

参考文献

1 李兵,等.应用2769枚CDIC钛组合式螺旋种植体的五年临床结果分析.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1999,6:71.

2 陈安玉,主编.口腔种植学.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1.

微种植体论文 第3篇

关键词:正畸,微种植体,支抗

现如今,随着口腔正畸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矫治技术被用来治疗复杂的错颌畸形,微种植体支抗作为完全的骨性支抗在正畸治疗当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临床治疗中,仍然有微种植体稳定性较差、松动、脱落导致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失败的现象发生[1]。本文从患者、微种植体、手术过程三个方面就微种植体支抗失败的相关原因作一综述。

1 患者因素

1.1 年龄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颌骨的骨密度不同,所以过去的研究认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患者其颌骨骨密度低于成年患者,故在正畸治疗当中,应用于青少年患者的微种植体稳定性相对较差,更容易出现松动、脱落现象;但Moon等[2]关于微种植钉的研究却认为青少年患者与成人患者相比成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王勇等[3]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微种植体植入初期,青少年Beagle犬骨结合率低于成年Beagle犬,而植入后期,前者反而高于后者,这也提示通过延长愈合期,可以提高青少年患者微种植体植入的成功率。

1.2 全身疾病及个人习惯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除了年龄因素以外,一些全身系统性疾病及不良个人生活习惯也是导致微种植体植入后松动、脱落的原因。例如,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它使微种植体周围颌骨的骨结合率低[4];糖尿病患者,其伤口愈合较慢,微种植体植入后伤口易感染[5];长期吸烟、饮酒,滥用药物,口腔卫生较差也常常引起微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创口感染等,最终导致微种植体植入失败[2]。

2 微种植体因素

2.1 微种植体直径和长度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微种植体一般直径为1.0~2.3mm,长度为5~14mm。Adriano等[6]通过研究认为直径小于1.2mm的微种植体在植入过程中更容易折断,而长度小于8mm的微种植体植入后稳定性较差,易脱落。多数研究者也认为直径越大,长度越长的微螺纹型的种植体能够大大提升其植入的成功率,但是,考虑到上下颌、前后牙区颌骨解剖及形态特征各有不同,并不能就此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的植入部位选择适合的微种植体型号。

2.2 微种植体材料和形态

从生物医用纯钛、钛合金,到现在将微种植体进行不同的表面处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通过优化微种植体来降低其脱落率。Fuerst等[7]就发现在正畸微种植体表面涂布血小板生长因子能够增加骨-种植体周围骨结合,提高骨结合率,从而加强微种植体稳定性;除此之外,锥形螺纹、自攻型的微种植钉被认为可以有效提高微种植体植入初期的机械稳定性,从而减小微种植体植入的失败率[8],而也有研究却显示螺纹为V形的微种植钉在植入骨组织中时会产生较大的剪切力,对骨组织创伤明显,从而影响了微种植体在骨内的长期稳定性,致使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失败。

3 微种植体植入手术

3.1 术者操作

在临床上,由于术者操作原因导致的微种植体折断、松动、脱落并不少见,无论是自攻型还是助攻型微种植体,虽然其植入难度、手术创伤远小于口腔修复种植体植入手术,但严格的无菌环境,精确操作同样被要求,在植入过程中,反复的改变植入方向,植入速度太快,或是将软组织带入微种植体螺纹与骨组织接触面中,都将导致微种植体-骨组织接触面的骨结合减少,骨结合率降低,以至于影响微种植体支抗的初期机械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最终导致植入手术失败。

3.2 植入部位

前文中也提到过,由于上下颌、前后牙区颌骨形态、密度及周围口腔环境均有差异,因此必须根据需求恰当的选择微种植体以及微种植体植入的部位、角度、深度,否则有可能在微种植体植入过程中,轻则只是微种植体与骨组织机械嵌合不良,微种植体松动,重则可能会引起骨坏死、邻近的牙根及牙周组织损伤,甚至伤及上颌窦。除了考虑这些因素,还有研究者如Moon等[9]就发现高角型的正畸患者,其骨皮质较薄,骨密度较低,比起低角型和均角型的正畸患者,其微种植体植入的成功率最低。

3.3 微种植体加载时机

关于微种植体加载的时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了争议的问题,选择不恰当的加载时机定会降低微种植体稳定性。过去学者大都认为,微种植体植入后必须经历一个充足的愈合期才可以负载行使其支抗功能,而现在,基于Brunski的”微动度”理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及临床医师趋于”早期加载”或”即刻加载”这两种观点,如亢静等[10]就发现微种植体支抗负载前经历一个大约2周的愈合期,其稳定性较即刻负载更好,陈岩等[11]的研究则认为只要微种植体在植入初期机械稳定性良好,即刻负载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4 结语

通常在临床工作中,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失败,微种植体松动、脱落并不是单个某一种原因引起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因此,针对不同的患者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正确的选择微种植体支抗技术的适应症,其次要选择适合的微种植体型号,以及精确的植入部位,严密无误的手术操作过程,及最优的加载时机设计,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其植入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Cheng SJ,Tseng IY,Lee JJ,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ailure of mini-implants used for orthodontic anchorage[J].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2004,19(1):100-106.

[2]Moon CH,Lee DG,Lee HS,Im JS,Baek SH.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success rate of orthodontic miniscrews plac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posterior buccal region[J].Angle Orthod.,2008,78(1):101-106.

[3]王永,贾荧,张军梅,等.成年和青少年Beagle犬下颌骨植入微型支抗种植体的组织学比较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0(01):81-84.

[4]Tsolaki IN,Madianos PN,Vrotsos JA.Outcomes of dental implants in osteoporotic patients.A literature review[J].J Prosthodont,2009,18(4):309-323.

[5]Morris HF,Ochi S,Winkler S.Implant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placement to 36 months[J].Ann Periodontol,2000,5(1):157-165.

[6]Crismani AG,Bertl MH,Celar AG,et al.Miniscrews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review and analysis of published clinical trial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0,137(1):108-113.

[7]Fuerst G,Gruber R,Tangl S,et al.Enhanced bone-to-implant contact by platelet-released growth factors in mandibular cortical bone:a histomorphometric study in minipigs[J].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2003,18(5):685-690.

[8]Melsen B,Costa A.Immediate loading of implants used for orthodontic anchorage[J].Clin Orthod Res,2000,3(1):23-28.

[9]Moon CH,Park HK,Nam JS,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vertical skeletal pattern and success rate of orthodontic mini-implant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0,138(1):51-57.

[10]亢静,周洪,安晓莉.不同加载时机对微种植体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学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24(02):205-208.

微种植体论文 第4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 慢性牙周炎 种植体恢复 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96-01

慢性牙周炎是最常见的一类牙周慢性炎症,是侵犯牙根、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容易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的炎性破坏,形成牙周袋,导致牙槽骨吸收,是引发牙齿丧失的最主要的原因,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美容,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随着人们对健康与美容要求的不断提高,选择种植修复牙列缺失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慢性牙周炎对种植体的恢复影响较大,因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被广泛的应用于慢性口腔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观察了护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病人种植体恢复的影响情况,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慢性例牙周炎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35.2±5.8岁,植入种植体96颗;对照组68例,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34.9±6.4岁,植入种植體93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植入体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口腔缺失牙齿1-3颗,行种植体植入术后,已完成上部修复,X线检查显示种植术区骨量充足,未使用骨增量技术,患者无吸烟嗜好,并且进入本研究之前1个月末服用抗生素。患者为自愿参加本研究,依从性良好。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种植二期拆线处理后,为其进行超声洁治和龈下刮治等牙周基础治疗,以清除其牙龈中的菌斑和牙结石,并打磨光滑,教会患者正确BASS刷牙方法,每日2次。嘱患者于第3、6个月时来院复诊,复诊时检查咬合情况,并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天然牙周和种植体周围。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首先进行心理干预,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理解,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次要对患者进行认识干预,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全面了解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知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后要指导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护理,在教会患者正确的BASS刷牙方法的同时,要教会患者使用牙线和间隙刷每天辅助清洁口腔,以彻底清除牙齿邻面的牙石和菌斑,要把科学刷牙观念贯穿到患者的每一次操作之中。

1.4观察指标

在患者复诊时检测并记录以下临床指标包括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跟沟出血指数(mSBI)、探诊深度(PD)、边缘牙槽骨吸收(MBL )。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详见表1

通过观察发现,患者的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跟沟出血指数(mSBI)、探诊深度(PD)在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的边缘牙槽骨吸收(MBL )两组间无明显差异,6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天然牙的牙周状况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况存在一定关联,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均为细菌性感染疾病,二者在感染菌的种类、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手段上都基本相同,牙周炎能够导致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可以引发牙齿脱落,而种植体周围炎导致支持骨丧失,形成种植体周袋,容易导致种植失败。

种植体周围组织缺少牙周膜以及来源于牙周膜血管丛,其防御和修复能力减弱,更容易受到细菌毒素有侵袭和破坏,天然牙周致病菌数越高,导致种植体周交叉感染率也就越高,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也越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内存在大量的细菌,这些致病源可在口内移动,影响到邻近的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引发种植体周围炎,导致种植体周围肿胀,影响种植体骨性结合,降低了种植体的长期成功率,因此维护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对种植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种植修复牙列缺失后的口腔护理对种植体的恢复居有重要的作用,常规的护理措施,仅注意了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忽视了对患者心理及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而综合护理干预则在强调正确的刷牙方法的同时,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输导,加强了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并教会患者使用牙线及间隙刷进行牙齿的菌斑和牙石进行全面的清除,让患者清晰的认识到牙菌斑对种植体所带来的危害,也明白了仅仅依靠医生的牙周洁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同时做好专业护理及家庭护理,才能保证种植体长期成功。

通过本研究也发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改良菌斑指数、改良跟沟出血指数,并减少边缘牙槽骨吸收,有利于种植体的恢复,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采芳主编.牙周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166.

[2]吕国新.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1:62-63.

微种植体论文 第5篇

1 植入的位置及转矩

1.1 植入位置的条件

Dalstra等[3]通过三维有限元研究发现, 微螺钉种植体载荷后应力主要分布在骨皮质表层, 所以认为植入部分的骨质条件是影响微螺钉种植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下颌平面角高陡的患者往往骨板厚度小, 骨质疏松, 也影响种植体机械嵌合的稳定性。寻春雷等[4]将135枚微螺钉种植体植入67位患者口内, 在植入过程中有2枚折断, 均发生在下颌磨牙颊侧的齿槽骨, 从而提示应注意植入部位的骨质密度。Wiechmann D等[5]通过49例支持正畸牙齿移动病例研究, 共植入133个微型种植体, 上颌骨唇侧 (82个) 、其次为下颌唇侧 (42个) 和下颌舌侧 (9个) , 结果:用Kaplan -德梅尔分析, 总体累积成功率为86.8 % (102/133) ;下颌舌侧累积失败率, 显著高于其他植入部位, 因此研究发现在下颌骨舌侧的微螺钉种植体成功率较低。另外, 就软组织情况对于微螺钉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 Cheng等[6]在44位患者口内植入140枚微螺钉种植体, 多数置于上、下颌后部, 结果显示总的稳定率为89 %, 认为微螺钉种植体植入部位和植入处的软组织情况是影响微螺钉种植体成功率的两个独立因素, 同时也证实在游离龈区植入的微螺钉种植体的成功率降低。所以, 植入前应仔细评估拟植入部位的骨质条件, 排除病理性因素如邻牙根尖炎、残根、囊肿等引起的种植体失败。

1.2 转矩

微螺钉种植体在植入时, 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转矩也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Chen等[7]通过在6只mongrel犬的下颌骨植入72枚微螺钉种植体, 其中使实验组的种植体与邻牙牙根接触, 加载24周发现:种植体与邻牙牙根接触不仅会导致邻牙牙根吸收及周围炎症反应, 对于种植体自身而言也会增加其转矩, 降低成功率。Motoyoshi等[8]对41例患者以不同转矩植入的124枚1.6 mm直径的微螺钉种植体以提供支抗, 得出结论:上颌与下颌种植体植入转矩有很大差异, 其中治疗失败的患者中下颌骨的种植体植入转矩远高于成功者。因此, Motoyoshi认为, 在微螺钉种植体植入过程中不应频繁使用大转矩, 且直径为1.6 mm的微螺钉种植体在转矩为5~10 N·cm时成功率最高。张扬等[9]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分析以不同倾斜角度植入微螺钉种植体发现, 随着种植体倾斜角度减小, 种植体上的水平力矩相应增大, 种植体与骨皮质接触面积增大, 以上两种方式综合作用, 是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关键, 增大种植体的倾斜角度, 可以提高其在承载水平向正畸力时的稳定性。然而, 目前关于不同型号微螺钉种植体的植入转矩与其成功率关系的相关报道少见。

2 愈合时间与加载时机

对于微支抗种植体合理的愈合时间与何时对其加载是正畸医师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传统观点认为, 微种植体在负载前要经过“无负载愈合期”以达到骨整合。Sagara等[10]通过动物实验证实早期加载是导致种植体周纤维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而认为即刻加载或早期加载会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Ohmae等[11]在研究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压低狗前磨牙的实验中, 发现微螺钉种植体的愈合期为6周。吴晶等[12]认为4周是种植体愈合期生物稳定性的一个关键点, 8周内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性能与愈合时间呈正相关。Deguchi等[13]通过动物实验得出结论:3周的愈合期即可达到种植体5 %的骨整合率。而近年来, 以Brunski提出的“微动理论”为基础的“即刻负载”观点已被许多研究证明。Chen等[14]、Meyer等[15]认为加载前的愈合期长短对种植支抗的成功率并无影响。Melsen等[16]的动物实验证实了即刻加载的微螺钉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的存在。王翔等[17]在3只杂种犬的上下颌骨内置入微螺钉种植体, 发现种植体与颌骨的结合先是纤维愈合, 以后逐渐产生少量骨愈合。Buchter等[18]在8只Gottinger猪的下颌骨上植入200枚微螺钉种植体, 即刻加载, 发现当加载力不超过骨缘力矩的上限时, 即刻加载不影响微螺钉种植体的稳定性。

3 作用力的影响

3.1 载荷的大小

国内外学者对微螺钉种植体载荷不同大小正畸力后其稳定性的变化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Buchter等[18]对在猪下颌骨上植入的微螺钉种植体分别施加100 g、300 g、500 g的力后认为, (1) 微螺钉种植体的成功率与作用于密质骨边缘的力矩直接相关; (2) 小于900 N·mm的力矩即刻加载不会影响微螺钉种植体的稳定性。而石咏梅等[19]分别观察在150 g、300 g、400 g、600 g力值下, 以微螺钉种植体为支抗单位牵拉犬上下颌尖牙, 发现在600 g力的条件下微种植体发生相互位移并有部分发生松动, 从而得出微螺钉种植体的稳定性与受力大小有关的结论。

3.2 载荷方向

马俊青等[20]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发现微螺钉种植体可以比较安全地承受200 g的不同方向的正畸力, 特别是与种植体长轴夹角较小的力。但在微螺钉种植体行使支抗作用时, 其自身也常受到力偶的作用, 有使其发生旋转运动的趋势。Costa等[21]认为种植体在受转矩力时稳定性降低。兰泽栋等[22]研究发现, 在扭转力载荷作用下, 种植体-骨界面颈部应力集中会导致界面组织病理性损伤。

此外, 在临床操作中, 作用于种植体上载荷点的高度会有所变化, 这势必影响支抗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兰泽栋等[23]还认为载荷点越高, 其颈部骨界面的位移量也就越大。在临床上当以微种植体作为支抗时, 其正畸力载荷点高度应尽量降低, 这样更有利于种植体-骨界面应力的合理分布及降低应力的峰值。

4 种植体的型号与设计

4.1 微螺钉种植体的稳定性与其受力后周围的应力分布有关。

目前使用的微螺钉其直径为1 mm、1.2 mm、1.4 mm、3.75 mm, 长度有2~14 mm的各种型号。根据其本身的直径与长度不同, 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及应力分布不同。Chen等[14]认为小直径的微螺钉由于更容易松动或发生位移而增加了微螺钉种植体的失败率。Miyawaki等[2]将不同长度与直径的微螺钉种植体植入51例患者口内, 发现当直径大于5 mm时, 微螺钉种植体的长度变化对其稳定性基本不产生影响, 但当直径小于1 mm时, 脱落率明显增加。兰泽栋等[24]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增加种植体的长度将提高种植体的承载能力, 且3.75 mm直径的种植体颈部应力最小。而针对植入不同位置的骨质, 不同直径与长度的微螺钉种植体的稳定性也有差异。吴晶等[25]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在骨质较差的部位选择较大直径的种植体有利于种植体的稳定性, 但直径相同, 长度分别为6 mm、4 mm的微螺钉种植体加载后的最大剪切力及最大扭转强度未见显著差异。朱胜吉等[26]通过建立上颌骨不同长度与直径微螺钉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对种植体周骨组织应力分布进行分析也得出一致结论。但王震东等[27]对长度为5~10 mm的微螺钉种植体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 结果显示, 当微螺钉种植体骨内部分长度为8 mm时应力值最低, 且随着种植体长度的增加或减小应力逐渐增大。因此, 就微螺钉种植体的长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目前尚未有统一观点。

4.2 微螺钉种植体的设计改进。

邓峰等[28]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 对微螺钉种植体颈部进行优化设计, 提出在其穿骨皮质段局部增粗直径, 这一设计使骨组织应力面较设计前增大约15.38 %, 但该设计对骨组织中应力水平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螺纹状种植体由于骨界面处面积大, 机械稳定性强而被正畸医师广泛采用。对于螺距不同以及基台与微螺钉种植体稳定性的关系, Motoyoshi等[29]认为:螺距的差异对应力分布无显著性影响, 而基台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最大应力值。

Prosterman等[30]等通过研究证实了纯钛种植体与骨接触形成骨结合是其作为正畸支抗的基础。纯钛与钛合金的差别在于后者的机械强度更高, 初步满足了自攻型微种植体对强度的要求, 而对钛合金做表面活化处理, 如:酸蚀、喷沙、羟基磷灰石涂层、微弧氧化等, 则显示出更好的骨性结合率。Luo等[31]通过动物实验对种植体表面粗糙程度进行了研究, 发现生物活性高的种植体表面如羟基磷灰石界面可与骨小梁突起直接形成骨结合, 而较光滑的未作活化的钛合金种植体表面则往往在其周围形成纤维组织层。植体材料的选择, 以及哪一种微种植体表面活化技术能更好的满足临床需要, 期待进一步研究得出结论。

5 性别和年龄因素

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患者由于骨质条件不同, 其颌骨与种植体形成的骨性结合也存在差异。Chen等[14]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错牙合畸形类型的患者以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进行正畸治疗, 发现由于微螺钉种植体的稳定性受骨质密度及厚度的影响, 年轻患者种植体支抗的成功率较低。这与Chen等[7]在2004年对年龄是否为种植体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一致。但在Motoyoshi等[29]对微种植体稳定性的研究中, 结果显示年龄与性别对于种植体成功率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国内外专家对于年龄与微螺钉种植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意见尚不统一。

6 术者操作

种植体的初始稳定性取决于手术操作。Melsen等[16]认为, 种植体植入时产生的较多热量和局部干扰因素是造成种植体失败的部分原因。自攻型微螺钉以手动方式植入可以避免产热过多, 但往往由于术者过于频繁改变植入方向而导致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机械结合不紧密。另外, 植入过深往往会引起黏膜覆盖与黏膜炎症, 影响微螺钉种植体的使用。术者在植入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对于避免术后感染以及促进创伤愈合也是至关重要的。

7 微生物因素

种植体与黏膜上皮之间的微生物菌斑是影响种植体预后的重要因素。很多学者研究认为:种植体周围菌斑的聚积会导致软硬组织的炎症, 从而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推测微螺钉种植体周围的微生态学应与上述研究结论相类似。

微种植体论文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3年1月至2 01 4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正畸的上颌牙前突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 均经X线摄片确诊。排除上颌骨性前突、前牙缺失等口腔感染的患者。其中男75例, 女45例;年龄18~25岁, 平均 (20.3±5.1) 岁;安氏Ⅰ类畸形45例 (37.5%) , 安氏Ⅱ类畸形75例 (62.5%) ;合并牙列拥挤45例 (37.5%) , 严重外突25例 (20.8%)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基本情况接近。

1.2 方法

两组治疗前均彻底清洁牙周, 牙列拥挤者和外突严重者需拔牙处理。两组均采用3B直丝弓金属托槽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 将上下牙排列整齐后, 换用Roth系统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牵引内收。对照组采取口外弓加强支抗进行正畸治疗, 选用大小合适的口外唇弓和头帽, 内弓于颊管近中位置弯曲, 外弓距前牙唇面1cm向后延伸至口外, 外弓末端至第一恒磨牙近中处, 向上倾斜与内弓呈30°, 利用有弹力的颈带向后上方牵引, 牵引力150~200g, 每天佩戴10~12小时, 持续带口外弓矫治器直至前牙覆颌和磨牙关系正常, 拔牙者需佩戴至拔牙间隙消失。

观察组使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 治疗前拍曲面断层片和根尖片, 正确评估和定位植入的部位, 种植部位选择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的腭侧膜龈结合部。消毒麻醉后切开置入区域黏膜, 适当分离软组织, 将种植机转速调至1500~2000r/m in, 用专用钻头与上颌骨呈3 0~40°, 穿透骨皮质制备种植窝, 然后用种植体专用螺丝刀植入直径1.5mm、长9m m的微螺钉种植体。在侧切牙远中唇弓上焊牵引钩, 牵引钩和微螺钉种植体之间通过链状圈结扎丝或镍钛拉簧加力, 力量大小150~200g。拔牙矫治者分别在微螺钉植入后即刻及术后2、4周使用滑动法内收前牙, 每月复诊一次, 复诊时加力, 至拔牙间隙消失。

术后进行充分抗感染治疗, 做好知识宣教, 嘱按时刷牙, 保证口腔卫生;勿食用过硬及刺激性食物。教会患者正确使用支抗装置, 要求严格遵守支抗佩戴时间, 按时返院复查。

1.3观察指标

治疗1年后评价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磨牙移位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上中切牙倾角及凸距明显减少, 上下颌牙齿咬合关系正常, 面型恢复正常;有效:磨牙移位状况有所改善, 上中切牙倾角及凸距部分减少, 面型明显改善;无效:磨牙移位及上中切牙倾角及凸距状况未得到改善, 且有不适应状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 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表1)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 (59/60)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 3.3% (5 0/6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1 1, P<0.01) 。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4例 (6.7%) , 其中牙周炎2例, 牙龈炎、牙齿松动各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1例 (35.0%) , 其中牙周炎10例, 牙齿松动6例, 牙龈炎5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4.6 0, P<0.01) 。

3 讨论

口腔正畸是恢复患者牙齿及面部美观和口腔咀嚼功能的一种常用口腔医疗技术。虽然正畸治疗对儿童效果较好, 但如操作得当, 成人正畸也能取得满意疗效。错牙合矫治主要通过调整面骨、牙齿、颌面神经肌肉三者间的平衡, 以恢复患者牙齿和面部美观及口腔咀嚼功能[2]。

正畸支抗的设计与控制是牙齿矫正的关键, 只有正确的支抗设计和良好的支抗控制, 才能保证治疗成功。常用的口外弓支抗无创、易操作, 但实际应用时需依赖患者的配合, 且佩戴头帽影响美观。同时, 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甚至造成意外损伤, 患者依从性差, 每日佩戴时间很难满足, 导致疗效大打折扣[3]。微螺钉种植体支抗采用特殊的材料, 尺寸小, 材料轻便, 植入后可即刻加力, 不需骨钻引导可直接攻入皮质骨内, 植入后亦不需骨性结合, 在正畸范围内的负荷下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不需依赖患者的配合, 可弥补一般支抗的缺陷。在正畸治疗中, 前牙内收的作用力为100~150g, 种植体支抗提供的作用力完全满足矫治需求。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明种植体支抗在相同时间下疗效更好。

此外,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可能因为佩戴口外弓影响患者口腔自洁作用, 口腔卫生较差, 更易患牙龈炎、牙周炎, 且患者自行佩戴头帽和颈带, 可能操作不规范, 导致牵引力和牵引方向发生误差, 导致牙齿松动。

综上所述,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无须依赖患者的配合, 能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牙齿功能及美观。嘱术后患者保持口腔卫生, 矫正期间避免吃过硬食物。

参考文献

[1]曾婧, 郑德华, 王旭霞, 等.错颌畸形对成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4, 52 (6) :94.

[2]谢文高.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观察[J].医学综述, 2014, 20 (11) :2112.

微种植体论文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因正畸需要植入微种植体支抗患者共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 男17例, 女23例, 年龄 (16.1±3.4) 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每组20例。试验组患者男8例, 女12例, 年龄 (16.3±3.5) 岁, 给予口服芬必得缓释胶囊;对照组患者男9例, 女11例, 年龄 (15.8±3.3) 岁, 给予口服安慰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纳入及排除标准为: (1) 患者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间各植入1颗微种植体支抗。 (2) 患者无合并严重全身疾病。 (3) 对NSAIDs类药物无依赖性。 (4) 术前1个月内无抗菌和止疼药物服用史。 (5) 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能够遵守试验方案, 具有清楚判断疼痛强度的能力。本研究经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1.2.1 植入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台湾A-one自攻型种植钉, 直径1.6 mm, 长度10 mm。植入部位为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根间。手术开始前让患者含漱3%的双氧水1 min, 进行常规口腔消毒, 铺好无菌手术孔巾。对患者口腔内进行局部消毒并行局部浸润麻醉。于植入部位消毒后作切口切开黏膜, 翻开黏膜骨瓣, 自攻法植入微种植钉。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

1.2.2 用药方法

种植钉植入术前1 h, 试验组口服芬必得胶囊 (生产厂家: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 300 mg, 12、24、36、48 h后再分别口服300 mg;对照组口服安慰剂, 服用方法同试验组。

1.3 效果评价

采用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 对患者疼痛水平进行评分。10 cm长的VAS量表, 0分表示无痛苦, 10分表示无法承受痛苦, 请患者作答, 零点与患者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即为评分。此过程由专人实施, 进行无差别讲解, 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记录评分, 并由家长监督。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2、24、36、48、60、72 h时的疼痛评分。表格于复诊时收回, 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调查均显示术后24 h时疼痛程度最重, 术后72 h时疼痛最轻, 差异均统计学意义 (P<0.05) 。12、24、36、48、60 h时试验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两组患者均未见服药不良反应。

3 讨论

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疼痛易造成患者抵触情绪, 不能进行有效清洁从而造成感染。有研究证明, 术后疼痛是导致微种植体支抗种植失败的危险因素[2]。曾祥龙[3]报道, 81例使用0SAS微钛钉种植体患者在微钛钉植入后, 有65例感觉术后疼痛, 平均痛感2.1 d。王震东等[4]调查发现, 种植钉植入后60%患者短期内出现局部的疼痛, 而多数患者疼痛在术后3日内消失。本研究结果显示, 微种植体支抗植入后24 h时疼痛达到高峰, 随后疼痛程度逐渐降低, 至72 h时最轻。但目前, 未见关于缓解疼痛方法的研究报道。

布洛芬是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物, 是有效的前列腺素 (PG) 合成酶抑制剂, 可抑制急性炎症反应, 减少引起疼痛的5-羟色胺、血清素和毒性物质, 因而可减轻治疗时的疼痛。芬必得是布洛芬的缓释剂型, 在口腔治疗中已有较多的应用。有研究证明, 芬必得可以有效地缓解正畸固定矫治器初戴后疼痛[5]。另外, 在复杂牙拔除术后服用芬必得也取得明显的镇痛效果[6]。

超前镇痛是对伤害性刺激予以预先阻断, 从而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的方法。布洛芬缓释剂可使药物在体内逐渐释放, 2~3 h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值, 止痛效果可持续到12 h。本试验中采用术前1 h用药, 术后48 h内继续服用, 既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同时在心理上也给予患者良性暗示。试验结果显示, 12、24、36、48、60 h时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未见服药不良反应, 说明芬必得可以作为微种植支抗植入术后的一种相对有效的镇痛药。

综上所述, 布洛芬对微种植支抗术后疼痛的缓解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简便易行而又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芬必得缓解微种植体支抗植入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因正畸需要, 植入微种植体支抗患者共4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20例。试验组给予口服芬必得缓释胶囊, 对照组给予口服安慰剂。患者使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 记录3 d内两组患者疼痛指数, 对比其治疗效果;同时登记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最重时间均为术后24 h, 最轻为术后72 h。视觉模拟量表结果显示, 试验组服药后1260 h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均未发现用药不良反应。结论:芬必得对微种植体支抗植入术后疼痛的缓解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芬必得,微种植体支抗,疼痛

参考文献

[1]沙焱, 吕超贤, 韩建民, 等.助攻式、自攻式微种植体支抗植入法在微种植体矫治错畸形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 2015, 55 (11) :75-76.

[2]马丽辉, 李嫕婧, 林继成, 等.微种植支抗钉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 31 (1) :27-28.

[3]曾祥龙.正畸种植体支抗的发展、类型与应用[J].口腔正畸学, 2005, 12 (1) :44-48.

[4]王震东, 朱效萍.正畸患者对于微种植体支抗使用的主观反应:临床问卷调查口腔医学[J].口腔医学, 2009, 29 (12) :632-634.

[5]董海东, 陈伟, 刘琴.芬必得胶囊减轻固定矫治器初戴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 2008, 28 (9) :484-486.

微种植体论文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01~2010-12在我院口腔科需整体远中移动上颌牙列正畸患者1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14~35岁,平均(21.0±7.5)岁。7例患者错颌畸形表现为上牙列轻度前突,未进行减数治疗;9例上牙列前突较严重,行左、右上第一双尖牙或左、右上第二双尖牙减数治疗。

1.2 仪器

微螺钉种植体为台湾亚太医疗器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植入钉2.0mm×12mm。CT机为GE Hispeed NX/I SYS,SUN ADW 4.0工作站。实验前预先扫描新鲜标本,对窗条件进行校定,以保证CT测量数值的准确性。

1.3 图像获取

扫描前为了避免上、下牙齿交错,影响观察和测量,嘱患者口咬棉签;为了清楚显示牙龈与颊黏膜分界线,在牙与颊间充填棉花。轴位扫描,扫描范围从上牙牙冠至上颌窦底,约30mm,扫描条件:120k V,100m A,层厚2mm,层距2mm;1mm重建后送往工作站行三维软组织重建。由于各断面图像在荧光屏上通过拖动光标可以联动,因此,在IZC区从前向后反复拖动光标,在轴位和冠状断面上寻找骨质最厚点确定为植入点,然后在冠状断面上模拟画出植入线。植入线应满足以下条件:(1)植入点在第一恒磨牙前缘前1mm与牙龈缘交点处,上方6mm左右,最好在黏膜与牙龈交界处,使植入后的微螺钉种植体不妨碍颊肌运动和不会刺伤黏膜以免造成增生。(2)植入线能最大穿越骨质厚度不少于6mm。(3)植入线不能伤及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与牙根距离不少于1mm。(4)植入线不能穿破上颌窦底。随后测量左、右侧模拟植入点与第一恒磨牙前缘前1mm与牙龈缘交点的距离,并测量左、右侧模拟植入线与矢状面夹角,照相记录。1.4微螺钉种植体植入临床医师根椐CT数据确定的植入点,在局麻下于牙龈上切一小口,直达骨膜,然后依CT提供的角度及深度植入,16例患者共植入32枚微螺钉种植体。7例患者进行了CT复查。

1.5 统计学方法

经V3.0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s表示,左、右侧模拟植入点与第一恒磨牙前缘前1mm与牙龈缘交点的距离以及左、右侧模拟植入线与矢状面的夹角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微螺钉种植体植入点和植入角度的选定

IZC区骨量相对丰富,16例患者在CT指导下植入微螺钉种植体提供了绝对支抗,在远中移动上牙列过程中植入体均未发生松动脱落,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前突牙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牙间隙或拔牙间隙关闭,前牙建立了正常的覆合覆盖关系(图1、2)。植入点应选择在第一恒磨牙前缘前1mm与牙龈缘交点处,距离牙龈缘上方右侧(7.68±1.73)mm,左侧(7.88±2.00)mm,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P>0.05)。模拟植入线与矢状面夹角右侧为(38.5±11.4)°,左侧为(34.5±11.6)°,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P>0.05)。左、右侧植入角度均数标准差为12.1°,占总均数的31.4%~35.3%。

2.2 CT指导微螺钉种植体在IZC区种植中的作用

CT机在无创条件下,快速、客观地评估IZC区骨质情况,指导临床植入(图3、4)。为了评估植入效果,7例患者在微螺钉种植体植入后进行了CT复查,结果显示,种植效果满意(图5)。

3 讨论

3.1 IZC区微螺钉种植体植入点及植入角度的选择依据微螺钉种植体在IZC区植入,存在的一个重要并发症是损伤磨牙牙根和上颌窦底[4]。

为了患者的安全和避免发生并发症,本研究利用CT术前常规进行扫描和重建,用CT数据指导植入,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中确定的植入点与文献[5]报道相近,即位于IZC区,该区域有丰富的骨量,能满足微螺钉种植体植入达6mm深度,可保证微螺钉种植体植入的稳定性。文献[6]报道重建后,通过调整阈值去除软组织,仅仅保留颌骨及牙齿的骨性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测量,本研究中重建方法与之不同,本研究采用的是三维软组织重建,其优点是可以在三维重建的断面图像上同时显示骨组织的牙槽嵴顶和软组织牙龈缘顶的位置,因为两者并不在一个点上,所以本研究中的重建方式更易于在活体上测量,并且数值准确。文献[7]报道,植入点应位于在第一恒磨牙近颊侧根上方。本研究认为植入点应选择在第一恒磨牙前缘前1mm上方,因为此处有更多的骨量,能维持微螺钉种植体的稳定,并能保证微螺钉种植体与牙根间有1mm的距离,以维持牙根健康。文献[8]报道,个体间IZC区解剖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包括牙根长度、局部骨量的多少和上颌窦底的位置;微螺钉种植体植入角度亦存在个体差异。本研究认为,微螺钉种植体植入点的确立与植入角度密切相关,为了满足植入的4个条件,必须在三维联动图像上反复权衡植入条件后才能确立。本研究结果显示,左、右侧植入点与牙龈缘距离以及左、右侧模拟植入线与矢状面的夹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为在两侧植入点位置和角度的选择上基本保持一致提供了理论依椐。本研究中左、右侧植入角度均数标准差占总均数的31.4%~35.3%,说明患者间植入角度个体差异较大,这进一步说明在术前利用CT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的必要性。

3.2 CT指导微螺钉种植体种植治疗的优势

上颌骨为松质骨,除其表面有一薄层致密骨质外均为骨松质,且个体差异很大。对于局部骨质的评估,传统X线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为常规检查如根尖片和曲面体层摄影均不能有效评估骨密度,也不能提供颊舌向牙槽骨情况,并有不同程度放大扭曲。近年来,螺旋CT作为一种重要的三维诊断工具正逐渐为口腔正畸医师所接受,临床医师认为CT是唯一能够全面评估组织结构关系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是一种“无创性活体电子解剖”检查方法,可获得真实的三维测量数据[9]。通过在三维联动重建断面图像上的动态观察,拖动光标,反复权衡植入条件,选择合适安全的植入点和植入角度,就能画出一条最佳模拟植入线,经过工作站软件测量后,通过胶片的形式把相关信息提供给临床,指导临床医师最大限度地利用颌骨骨量,确保种植体处于最佳位置和方向,减少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利用螺旋CT指导微螺钉种植体种植支抗的研究不多。为此,本研究利用CT影像技术的优势和个性化的测量来指导微螺钉种植体植入,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总之,IZC区骨质情况可满足微螺钉种植体植入提供最佳骨性支抗的要求;CT可个性化全面评估IZC的骨质情况,为微螺钉种植体植入找到最佳植入点并确定植入角度,指导临床植入,这有助于微螺钉种植体的安全、稳定,可直接实现上颌牙列远中移动。

参考文献

[1]陈京奕,单丽华.放射影像学检查在现代口腔种植学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08,30(5):693-695.

[2]王晓荣,陈江浩,牛亦睿.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研究.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36(5):537-539.

[3]林锦荣.一种新的种植体支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09,16(1):38-44.

[4]陈京奕,单丽华,刘英奇,等.多层螺旋CT辅助微种植体支抗植入的精确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2):4023-4026.

[5]Liou EJ,Chen PH,Wang YC,et al.A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e study on the thickness of the infrazygomatic crest of the maxilla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miniscrew insertion.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7,131(3):352-356.

[6]许霞.颧牙槽嵴处微螺钉植入角度的研究.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2.

[7]王雪莹,石彦涛,刘秋兰,等.多层螺旋CT辅助微螺钉种植支抗的应用研究.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23(1):17-19.

[8]周琦,梁芮,沈倍勇,等.外科种植支抗在正畸、修复治疗中的应用评价.上海口腔医学,2005,14(4):427-430.

微种植体论文 第9篇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正锁 ■ ; 绝对支抗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26-02

后牙锁 ■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错合畸形,以上下第二恒磨牙的正锁 ■ 最为常见,传统矫治磨牙锁 ■ 的方法,如交互牵引、交互牵引加颌垫技术等存在支抗不易控制,在调整颊舌向关系是容易引起后牙的伸长,且舒适性差或依赖患者合作等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矫治疗效,延长了疗程。微型种植体支抗(MIA)直接以坚硬的骨胳作为支抗力的承受者,可以提供稳定、高效的之抗力,可以满足在矫治过程中对支抗的要求。Odman[1]成功应用MIA实现了牙齿的倾斜、扭转、旋转、压低及升高等不同牙体的运动后种植体均在原为保持稳定。本文皆在评价微型种植体支抗在直立锁 ■ 磨牙过程中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7月~2009年7月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口腔正畸科就诊中应用MIA 作为固定矫治的辅助手段治疗了50例正畸患者,选择其中6例后牙正锁 ■ 、下颌后牙舌倾的患者为研究对象。6例患者的检查及治疗记录完整,女性4例,单侧后牙正锁 ■ ;男性2例,双侧后牙正锁 ■ 。年龄12.3~26.2随、平均16.3岁;其中1例为前牙深覆 ■ 。

1.2 研究方法

1.2.1 矫治设计和治疗过程 6例患者均使用MIA牵引舌倾的下颌后牙,深覆颌患者同时使用单侧合垫协助解除锁结关系;然后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固定矫治,常规整平牙弓,排齐牙列,调整咬合关系,改正中线不齐。术前术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

根据需要选择由西安中邦公司生产的直径为1.2mm长度为7mm的微型种植体支抗。植入部位为下颌舌倾磨牙颊侧近远中的根尖牙槽间隔,注意劈开神经、血管、牙根等解剖结构。局麻下于游离龈与附着龈交界处用种植机在已定好的位置入点钻出引导孔,同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转针和引导孔,然后使用种植体专用螺丝刀旋入种植体即可。6例患者共植入12枚MIA。术后即刻施力并常规应用抗感染措施。下颌舌倾磨牙的 ■ 面粘结舌侧扣,在种植体与舌侧扣之间挂橡皮链施以牵引力(150~200g)牵引舌倾磨牙。每月复诊一次,更换橡皮链,以保证牵引力的持续性。

1.2.2 X线投影测量分析 以下颌平面(MP)为基准平面,从下颌舌倾磨牙近中颊尖到下颌平面作垂线,测量舌倾磨牙以微型钛钉为支抗治疗前后的变化。

测量指标包括:

蝶鞍点—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角(SNA)

蝶鞍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SNB)

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角(ANB)

下颌第二磨牙至下颌平面(L7-MP)等。

1.2.3 模型测量分析 以下颌中线为参考线(以舌系带附丽点作为前点,从腭中缝的后缘向下颌模型做垂线,在下颌模型上确定一个后点,前点与后点相连构成下颌中线)。从舌倾磨牙的近中颊尖倒下颌中线作垂线,测量下颌舌倾磨牙治疗前后的位置变化。

1.2.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6例患者的舌倾磨牙均牵引到位,后牙正锁 ■ 被矫正,与对颌牙建立了良好的覆颌覆盖关系。6例患者共植入的12枚种植体在矫治过程中保持了稳定性。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治前后X线投影及矫治前后模型测量分析结果比较见表1。可见矫治前后L7平均直立了3.33mm,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6例患者,成功应用MIA直立了锁合舌倾磨牙,有效地纠正了锁结关系,缩短了疗程。

3 典型病例1

患者女性,15岁,主诉牙齿排列不齐要求矫治。临床检查:患者为恒牙颌,左侧第一磨牙残冠,双侧磨牙近中尖对尖关系,前牙覆颌覆盖基本正常,右侧后牙正锁牙合(封三图3),17临床牙冠高出相邻牙约1.5mm,47明显舌倾错位,上下中线不一致,下颌中线偏右约1mm。诊断:安氏Ⅲ类Ⅰ分类错 ■ 。治疗:完善口腔健康后,采用戴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固定矫治,常规整平牙弓,排齐牙列改善中线不齐。于47颊侧近远的根尖牙槽间隔植入1.2×7mm微型种植体支抗。术后即刻施力同时在舌倾磨牙的 ■ 面粘结舌侧扣,于种植体和舌侧扣间用链状皮圈跨颌牵引(封三图4)。经过1~3个月的轻微持续施力,舌倾磨牙直立了约3.0mm,锁 ■ 得以矫正(封三图5)。

4 讨论

单侧后牙正锁合常因这一侧多数乳磨牙重度龋坏或早失,不得不用对侧后牙咀嚼,日久废用侧则易形成深覆盖,再发展而成为多数后牙正锁合。由于正锁合的锁结关系,患者只能用非锁合侧的后牙进行偏侧咀嚼,咀嚼功能降低,严重者可引起下颌骨左右发育不对称和颜面不对称畸形。对于一些易感的患者则易诱发颞下颌关节疾病[2]。而传统矫治后牙锁合的方法如:是交互牵引法、交互牵引加合垫技术等在调整后牙颊舌向关系时,伴随的垂着向分力易引起后牙的伸长,形成前牙开合,而且矫治时间均比较长,患者不容易配合。

微型种植体支抗根据基础实验及临床观察[3,4],具有稳定的支抗效果,能够保证承受矫治牙齿锁 ■ 造成的反作用力,脱落率较低,是一种稳定高效的支抗系统。本实验所植入的12枚微型种植体在应用过程中仅有1例在加力过程中松动,其余种植体均保持了稳定性。微型种植体支抗仅仅作为暂时性支抗装置,需要较低的骨结合程度或不需要骨性结合,其支抗能力来自种植体的初始稳定性,可即刻加力负载,Roberts[5]认为植入后在软组织愈合之后(一般10~15d)即可利用其初始稳定性即刻加力承载,这就大大缩短了临床上需要等待的时间,提高了正畸治疗的效率,也为病人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本研究中6例患者成功应用MIA直立了锁合舌倾磨牙,有效地纠正了锁结关系,缩短了疗程,比一般方法[6,7]节约了约1/3的矫治时间。

微型种植体支抗直接以坚硬的骨骼作为支抗力的承受者,可以提供稳定、有效的支抗力。本实验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治磨牙锁 ■ ,所有患牙均牵引到位,与对颌牙建立了良好的覆颌覆盖关系,同时,在微型种植体与舌侧扣之间弹性牵引时,不但对倾斜磨牙施与向颊侧中的力,同时也对其施与向下压的力,这对于高角病人在磨牙竖直过程中防止出现开 ■ 是非常有利的。

总之,微型种植体支抗作为一种新的支抗手段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病例的矫治疗效,缩短了疗程,其应用前景必将对正畸临床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Odman J,Lekholm U,Jemt T,et al. Osseointegratedimplant as orthodontic anchorage in the treatment ofpartially edentulous adult patients[J]. Eur J Orthod,1994,16(13):187-201.

[2] 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7.

[3] Fritz U,Ehmer A,Diedrich P. Clinical suitability oftitanium microsrews for orthodontic anchoragepreliminary experiences[J]. J Oroc Orthop,2004, 65(5);410-418.

[4] 马俊青,王林,王震东. 微型支抗种植体稳定性的动物实验研究[J]. 口腔医学,2004,24(1):13-15.

[5] Roberts WE. When planning to use an implant for anchrage,how long do you have to wait to apply force after implantplacement[J]. Am J Orthod Dento cial Orthop,2002,121(1):14-17.

[6] 林珠,戎建华,张巧余,等. 第二磨牙错的初步探讨[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2,27(6):356-358.

[7] 李金学. 第二磨牙正锁合的临床研究[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24(1):141-143.

微种植体论文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资料为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牙齿正畸患者, 其中, 男29例, 女21例, 年龄12~55 (平均32.5) 岁。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式治疗, 治疗组采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 其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 即将韩国Epoch公司所生产的直径1.6mm、长9mm的自攻型微螺钉种植在患者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上方的上颌颧突处, 步骤如下:在局麻下运用专用的工具将种植体旋入即可。所有的患者均在术前以及上颌前牙内收结束时为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并定点测量和观察患者上颌磨牙的具体位置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治疗组25例患者中, 显效15例, 有效9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6%, 而对照组25例患者中, 显效11例, 有效1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4%, 两组对比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3 讨论

在为患者进行正畸矫治的过程中, 除了要很好的对作用力进行利用外, 还应有效的控制好与之相对的反作用力, 以有效的解决好正畸治疗中的支抗问题。传统对患者进行的正畸治疗, 其支抗在运用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 例如患者不愿意积极的配合治疗, 对正畸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较为显著的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美观与生活;不能够保障其足够的支抗作用时间等[3]。因此, 传统支抗的方式虽然具有较为显著的增强支抗的作用, 然而, 其影响的因素较多, 效果具有不稳定性, 且传统支抗的体积较大、患者的异物感比较明显, 对患者口腔功能产生着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而种植体支抗则明显的克服了传统支抗的上述不足, 其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优势: (1) 作用时间较为持久, 可以24h作用于患者[4]。 (2) 具有体积较小、异物感不明显等临床优势。 (3) 能够接受天然牙齿较大的正畸力量, 其稳定性较高。此外,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对于患者局部软组织的刺激较轻, 极少能够引起患者严重的炎症, 是一种并发症较低的正畸方式[5]。

本项研究对于治疗组患者所运用的治疗方式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患者的主要支抗方式, 操作十分简便, 且手术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小, 极易被患者接受。本项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 运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方式进行正畸治疗不仅非常的安全和可靠, 且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摘要: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牙齿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式治疗, 治疗组采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 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上颌前突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上颌切牙切缘平均内收6.06mm, 支抗磨牙平均前0.44mm, 均获得了磨牙强支抗效果。对于牙齿正畸的患者而言,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支抗形式, 可以满足正畸临床治疗的需要, 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晓荣, 陈江浩, 牛亦睿.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9, 36 (5) :537-539.

[2]高美琴, 顾永佳, 吴燕平, 等.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强支抗在上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对比研究[J].口腔医学, 2007, 27 (9) :466-468.

[3]陈高荣.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正畸强支抗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32) :27-28.

[4]杭望雁, 夏春鹏, 侯铁军, 等.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5, 10 (4) :178-180.

上一篇:电信数据下一篇:超级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