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考改革范文

2024-05-21

我国高考改革范文(精选12篇)

我国高考改革 第1篇

一、实行国家统一考试

此项改革举措是普京时代最初且最重要的教育政策之一。2001年以前, 俄罗斯高考传统模式为各高校自主考试制度, 从1755年俄罗斯现代意义大学制度确立———莫斯科大学的建立至苏联解体后的前十余年, 俄罗斯大学招生考试主导权一直在高校手里。245年的旧制为俄罗斯高考滋生了许多弊端。

其一, 教育腐败和舞弊现象极为严重。由于各高校自主命题, 独立组织考试、评分、录取等工作, 上级教育机构无法建立评价监督管理体制, 考试中不免存在严重营私舞弊现象。特别是大学入学口试环节, 家长为确保孩子顺利考入理想大学, 不吝贿赂考官, 斥资为孩子搏上一把。有资料显示, 莫斯科的各大学教师因收受贿赂被起诉的案例呈上升趋势, 政府、社会的监督管理机制低下, 腐败舞弊现象愈演愈烈, 由此造成社会公众不满情绪愈加强烈[1]。

其二, 学生考试负担过重, 教育公平性难以保证。2001年之前, 俄罗斯中学毕业考试与大学入学考试分开进行。毕业考试由各中学自行完成, 任课教师命题、评卷, 学生成绩随意性及主观性很大, 不仅造成教育质量难以统一评价与比较, 公平性体现不出来, 而且加重学生应付考试的压力和费用。大学入学考试由各高校自主完成, 取得毕业证的学生要想升入理想大学, 不得不参加各种名校名师、主考官培训的考前辅导班, 并且必须亲自赶赴不同高校参加考试, 不同大学、系部、专业的不同试卷, 甚至同一专业会有A、B、C、D试卷, 都造成考试的分散性和多样性[2], 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压力和精神负担, 也使贫困、偏远地区的学生无力承担昂贵的高考培训费、考试费、交通费等, 有些学生在负担面前望而却步, 无奈放弃报考梦想中的名牌大学和专业, 教育的不公平性在此进一步体现出来。

其三, 俄罗斯教育国际化受到影响。分散多样化的高校自主考试体系, 使教育主管机构无法形成教育质量统一评价标准, 无从给予客观质量评价与监控管理, 俄罗斯教育质量持续下滑, 严重影响它的国际地位及国际交流与合作。考试体系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更直接的厉害关系是俄罗斯学历在国际上不被认可。为了使教育与国际接轨, 为了交流国际学生, 为了不被欧洲抛弃, 2003年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 推动其教育国际化, 实行国家统一考试也是大势所趋。

2001年2月16日, 俄罗斯通过第119号决议《关于组织国家统一考试的试验》, 将中学毕业考试和高校自主考试合二为一, 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首先在5个地区试行, 渐进式推行试验, 至2009年1月, 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安排有3次, 每年4月份为提前考试, 5~6月份是主要考试时段, 7月份是补充考试。各个时段应考人员不同, 可考人员相当多元化, 考试时间设计也很人性化, 比如, 气候条件复杂地区、因身体健康或其他正当理由错失机会的考生等都在时间设计考虑范畴当中。考生必考科目俄语、数学成绩达到最低分数线即可获取中学毕业证 书。高考成绩有效期为两年, 解决了复考生与其他原因第一年未上成大学考生的后顾之忧。

在没有高校自主考试的情况下, 国家统一考试完全能够测出学生水平, 为高校选拔出优秀人才, 据高校多次对新录大学生进行的为期一年的学业成绩调查, 这些新生第一学年成绩完全与国家统一考试中的成绩相符。并且据俄罗斯教育部统计, 上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有所提升。另据俄罗斯国家考试中心数据表明, 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地区与人数, 乃至学生成绩每年显示正向递增趋势, 每个学生只要愿意都有机会上大学[3], 有学者由此认为俄罗斯教育质量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 以上述及的高校自主考试弊端都很好地得以修正, 教育机会均等、公平性是实行国家统一考试的最大优点所在。

二、实施侧重专业性教学

2002年7月俄罗斯教育部公布《普通教育高级阶段实行侧重专业性教学构想》, 这是2020年以前俄罗斯高中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持续性改革举措。此项改革同样是先小范围试点, 再渐进式全国推广。2003年起, 在20个城市的266所高中试点, 至2007年4月, 实施侧重专业性教学3年以上的学校占26%, 1~3年的占9%, 1年的占24%, 41%刚开始实施[4]。据称, 侧重专业性教学减轻了学生负担, 使学生投入更多的课外活动中, 发展个性学习计划, 培养兴趣、爱好及创新与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专业化学习与高等教育阶段有机衔接起来, 学生可以尽快适应大学专业学习。其特点如下。

其一, 侧重专业性教学目标。不同于我国的高中文理分科, 不是单纯以升学考试为目的, 而是全盘考虑学生的毕业出路, 帮助高中毕业生选择今后职业兴趣下的继续专业学习方向。 (1) 保证深入学习普高教育大纲一门或几门科目; (2) 保证创造普高教学内容区别化和个别化条件; (3) 保证满足教育机会均等前提下的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4) 保证衔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以便高中毕业生更多了解高等 (职业) 教育大纲内容[5]。

其二, 侧重专业性教学课程结构。不同于我国简单的文理两大类分科结构, 其课程结构更细致地分成四到五类:人文科学、社会—经济、自然—数学、信息—工艺学, 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分得更细。其中, 人文科学侧重专业性课程包括俄语、历史、外语、社会科学;社会—经济包括法律、经济、历史、经济和社会地理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包括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信息—工艺学包括数学、物理、信息学、外语等[6]。这些课程设置与大学专业方向相近。

为保证各分类方向教学实施的普及性和灵活性, 教学内容分为三大课程结构: (1) 基础普通教育课程———全部学生必修课程, 包括俄语、数学、历史、外语 (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体育以及社会科学综合课程 (人文、社会—经济和其它相关侧重专业) 和自然科学综合课程 (自然—数学、信息—工艺学和其它相关侧重专业) 。 (2) 侧重专业性课程———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必修课程, 是基础普通教育课程科目基础上的一门提高课程, 如, 化学、物理、生物是自然科学的侧重专业课程;俄语、文学、历史、外语属于人文侧重专业课程。 (3) 选择性课程———选课学生必修课程, 是侧重专业性教学的组成部分, 一来可以帮助专业学习达成专业化水平, 二来可以服务进一步专业化教学, 形成个性化教育结构。

三大课程结构的内容深浅与学时数等设置均不相同, 三者比重分配比例关系为5:3:2, 学生的基础普通教育课程与侧重专业性课程达标情况由国家统一考试成绩给予评价, 选择性课程不参加国家统一考试,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考查方式给予评价。侧重专业性教学课程设置涵盖与大学相近的几个专业方向, 知识面广, 学生必修的普通教育基础课程不仅包含俄、数、外等基础科目, 还包含人文、社会、自然等科学综合课程, 无论学生怎么选择侧重专业性教学班级, 都不会产生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的“短板”现象。

侧重专业性教学实施多年来, 虽有不同声音充斥在俄罗斯国内, 但社会大多数人是认可赞同的。大家普遍认为, 一定程度上侧重专业性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学习和择业兴趣, 有助于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能与未来自我把握能力。

三、俄罗斯高考改革与我国的比较评析

目前, 强烈追求复苏的俄罗斯抵制全盘西化并向东方学习精髓, 它采用了国家统一考试是革除旧弊虚心向我们学习的结果, 而它用245年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正警示着我们不要重蹈覆辙。我们没有必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上世纪五十年代全盘否定“苏联老大哥”的一切学习榜样, 比如, 我国高考独辟蹊径———实行全国统考, 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包括俄罗斯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而在俄罗斯从弯路上走向统考之际, 我国却正时兴着它曾经的旧制———自主招考。从一组数据上可以看出, 两者总是背道而驰的路线:2009年俄罗斯24所大学拥有自主招考权, 2010年减至11所, 2011年减至8所;而我国自主招考试点高校从2001年3所发展到现今80所, 我们在递增的情况下比俄罗斯多了10倍的自主招考学校。自主招考在两个国家所显现的种种弊端与问题几乎是相同的, 我们需要在自省与借省中深思我国的高考改革制度:既然高考就能将优秀人才选拔出来, 也能将高中生的毕业水平测试出来, 那么有必要增加学生考试负担吗?有必要自主招考吗?有必要高中毕业会考吗?是否能像俄罗斯一样将高考整合为一次统考呢?能否让高考“全裸”起来撤销五花八门的加分政策呢?

至于考试科目所决定的文理分科情况, 我国也可向俄罗斯借鉴。俄罗斯设立的考试科目有11门, 俄语、数学是必考科目, 考生根据申请大学与专业方向选择其他科目, 每个专业规定4门考试科目, 考生可选择其中1门作为该方向的侧重专业课考试科目。考试科目与前面述及的侧重专业性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与我国简单的文理分科是不同的。目前我国许多地区也在试行新课改, 不仅课程内容有大举措的改革迹象, 授课重点、课时数分配等也有类似侧重专业性教学的案例, 但仍逃脱不了文理分科的趋向, 有些学校甚至在高一下学期就进行文理分科, 文理班所上的课程难易程度与课时数分配各有侧重, 最后导致文科生在理科课堂上完全不听课 (或听不懂) , 理科生在文科课堂上也不屑于吸取文科知识, 两科学生各放弃促使自己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 只是全力以赴应对高考考试科目, 而且是疲于应付考试。分了科的高中学生照样是所有学生当中最累的学生, 丝毫没有得到减负的优待, 大部分高中生甚至一周只有1个晚上的休息时间, 并且由于睡眠不足、体力不支, 几乎处于厌学的精神崩溃边缘。所以这种过早分科的侧重教学并不像完全意义上的侧重专业性教学, 俄罗斯侧重专业性教学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深厚、全面发展之上进行的个性化个别化、教学。

另外, 俄罗斯高考人员多元化、高考时间安排人性化以及温和的渐进式改革方式等, 都值得我们在高考制度由“统一”走向“分散”的改革中学习借鉴。

最后, 如果从真正的教育改革思路出发, 应该学习俄罗斯高校招生数量稳步超过中学毕业生数量、保证人人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做法。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杜绝学生成为社会闲散青年, 继续接受中学后教育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高等教育更要做出相应改革举措:培养人才实行“宽进严出”的机制, 既有利于中学生发育成长时期健康愉悦地学习生活, 又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 还中学教育以活泼自由创新自主的素质教育, 还高等教育一个朝气蓬勃且神圣庄严的科学文化知识殿堂;推进“名校精英教育、普校大众教育”的理念, 让高等教育有层次、有类别、有特色、有个性地发展起来, 形成中国特色化“立交桥”式的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高金岭.俄罗斯基础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朱文芳.走向国际化的俄罗斯教育评价改革.教育科学研究, 2009 (12) .

[3]李莉.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十年发展述评.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11 (10) .

[4]姜晓燕.俄罗斯教育20年:变革与得失.比较教育研究, 2010 (10) .

[5]乔桂娟.俄罗斯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向.外国教育研究, 2009 (6) .

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教育论文 第2篇

为了解决当前的高考资格设置、高考科目设置和高考移民这三大难题,笔者在此提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或许这种新思路对我国将来高考制度改革会起到抛砖引玉的启迪作用。

一、现行高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考制度暴露出许多弊病,因而很有必要对其进行重大改革。在此就解决高考资格设置、高考科目设置和高考移民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考科目设置沿革

1977年高考恢复时沿用了“文革”前的文理分科的办法,即文科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科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这种科目设置办法当时在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及促进中学教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克服中学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原教育部于1983年提出试行高中毕业会考,在会考的基础上进行高考科目改革。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上海试行“3+l”方案;1991年又在湖南、海南、云南三省进行科目组改革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于1995年在除上海以外的全国其他地方全部实行文科考语文、数学、外语加历史、政治,理科考语文、数学、外语加物理、化学的“3+2”方案。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门1998年下半年提出了“3+x”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方案,现已发展到了“3+小综合”和“3+大综合”这两种高考科目设置模式。“3+小综合”是指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再加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这三科的综合)或再加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这三科的综合)。“3+大综合”就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再加上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这六科的综合。目前全国高考科目设置方式的主流是“3+小综合”这种模式。

(二)现行招生方式

现行的招生方式就是先将招生数量指标划分到各省、市、自治区(特别是全国重点高校的招生指标更加要按省级行政区严格划定),将招生指标划分到各省级行政区是为了保护地方考生,以体现教育的公平原则。然后再按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这四个步骤顺序进行计算机远程录取。提前批为军事院校、艺术院校和体育院校录取的本专科新生;第一批为全国重点高校录取的本科新生;第二批为普通高校录取的本科新生;第三批为普通高校录取的专科新生。

(三)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病

现行高考制度主要存在如下两点弊病:

一是高考科目设置不够完善。高考科目的设置应强调高校各类专业的特点,高考科目知识既要求全面又要求与自身专业特点相关。现行的“3+大综合”高考模式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之处,但也有考核学生“全面不专”的弱点。同时,高考要复习应考九门功课,学生负担过重。而现行的“3+小综合”高考模式却存在有使学生偏科思想的弊病(如文科考生不重视物理和化学课的学习,理科考生不重视政治和历史课的学习)。

二是现行高校招生制度必然产生高考移民现象。在现行高校招生制度下,全国重点高校招生指标是按省级行政区划分的,由于各省级行政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差异较悬殊,各省市自治区划定的同一档的上线原始分数线最大相差可达100多分。按省级行政区划分招生指标的办法录取新生很可能会产生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录取的新生,其原始分数之间相差100多分的现象。因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在省际之间出现高考移民现象,并逐渐形成高考移民潮,至今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虽然有些省级行政区教育部门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来制止,但还是不能完全杜绝这种高考移民趋势。

由于现行高考制度存在上述两大弊病,因而很有必要对其进行重大改革。

二、改革现行高考制度的设想

改革现行高考制度,一是要设置高考资格,只有通过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并取得相应的成人高中毕业证书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全国高考。二是要合理设置高考科目,特别是理科专业方面的高考科目。三是要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招生指标不宜再划分到各省、市、自治区。通过上述三方面的改革,就很可能建立起较为合理的全国高考招生制度。

(一)设置高考资格

如何设置高考资格,在此可规定为只有参加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并取得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全国高考。也就是说,只有取得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成人高校入学考试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参加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的考生必须参加语文、数学、外语和信息技术(即计算机应用基础,下同)这四科的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发给其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为什么要选定语文、数学、外语和信息技术这四科作为考试科目?这是因为这四科是学习其他科目的最基本最有用的工具性学科的缘故。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应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出题,全国统一进行考试。这样一来,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及其毕业证书就具有全国权威性。

由于是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因而可作如下规定:语文科考试不必再考古代汉语。这是因为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能再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的缘故。数学科考试深度可略浅于现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难度。外语科考试只考笔试而不必考听力。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只考机试而不必考笔试。

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考试成绩可定为A、B、C三级。也就是说,可规定90至100分为A档成绩,75至89分为B档成绩,60至74分为c档成绩。每科成绩都是A档的可称其为A级成绩,每科成绩最低一档是B档成绩的可称其为B级成绩,每科成绩最低一档是C档成绩的可称其为c级成绩。为了使考生考试资格更好地对应考生报考高校的级别或批次,可规定只有持有A级成绩的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的考生才可报考全国重点高校本科专业(即第一批录取本科专业),持有B级成绩的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的考生可报考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即第二批录取本科专业),持有C级成绩的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的考生可报考全国普通高校的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即第三批录取本科专业)或可报考全国普通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即第四批录取专科专业)。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可采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组织形式,即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全国统一考试,利用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时间进行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这四科的考试。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时间安排上要相互错开。考生若觉得某一科成绩不理想(如只获得B级或C级成绩而不是A级成绩),还可以继续再考,直到本人获得满意成绩为止。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科考试易难程度来确定先后选考科目,最快的考生只须经过两天的考试就可以拿到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不仅是为在校高中生而设置的,而且也是为非在校高中生而设置的。也就是说,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还可为中专生、技校生、职业高中生、社会青年、特殊考生等群体获取参加高考资格而设置的。

(二)高考科目设置

高考科目可分为理科高考科目和文科高考科目两种。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主要是理科高考科目和文科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此外,对于报考艺术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只要其获得全国成人高中毕业证书,就可以不再参加文化课的考试。

1.理科高考科目设置

理科类专业可划分为理、工、医、农这四大类专业。凡报考理科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这六科的全国统一考试。虽然地理科在中学属于文科,但是地理专业在大学属于理科专业。这就是报考理科专业的考生为什么要考地理科的原因。对于理科专业来说,这六科知识既全面又与自身专业相关。因此,选定这六科作为理科专业考生的固定高考科目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这六科的分值可规定如下:外语、数学、物理这三科的分值都定为150分,化学、生物和地理这三科的分值都定为100分,上述六科的总分值为750分。同时.由于数理化生地这五科的内容相近,因而其单科试题内容都可与其余四科中的两科试题内容有一定比例的相互渗透。也就是说,数学科要与物理科、化学科相互渗透,数学科可占70%-80%的分数,物理科和化学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物理科要与数学科、化学科相互渗透,物理科可占70%-80%的分数,数学科和化学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化学科要与数学科、物理科相互渗透,化学科可占70%-80%的分数,数学科、物理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生物科要与化学科、物理科相互渗透,生物科可占70%-80%的分数,物理科、化学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地理科要与化学科、生物科相互渗透,地理科可占70%-80%的分数,化学科、生物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

对于报考理工类专业的考生来说,录取时可参考其数学科和物理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数学科和物理科的成绩)。对于报考医学类专业的考生来说,录取时可参考其化学科和生物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化学科和生物科的成绩)。对于报考农学类专业的考生来说,录取时可参考其生物科和地理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生物科和地理科的成绩)。

2.文科类专业高考科目设置

文科类专业可划分为纯文科类专业(如哲学、历史、政治、文学等专业)、第一类应用文科专业(如外语、新闻、法学、财政、审计、金融、税务、会计、电子商务、贸易、物流管理等专业)和第二类应用文科专业(如酒店管理、物业管理、旅游等专业)这三大类文科专业。凡报考文科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语文(要加考古代汉语)、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这六科的全国统一考试。对于文科类专业来说,这六科知识既全面又与自身专业相关。因此,选定这六科作为文科专业考生的固定高考科目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这六科的分值可规定如下: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科的分值都定为150分,政治、历史和地理这三科的分值都定为100分,上述六科的总分值为750分。由于政治、历史和地理这三科的内容相近,因而其试题可以相互渗透。其中,政治科要与历史科、地理科相互渗透,政治可占70%-80%的分数,历史科和地理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历史科要与政治科、地理科相互渗透,历史科可占70%-80%的分数,政治科和地理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地理科要与政治科、历史科相互渗透,地理科可占70%-80%的分数,政治科和历史科可各占10%-15%的分数。

对于报考纯文科类专业的考生来说,录取时可参考其语文科、政治科和历史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政治科和历史科的成绩)。对于报考第一类应用文科专业的考生来说,录取时可参考其数学科、地理科和历史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地理科和历史科的成绩);对于报考第二类应用文科专业的考生来说,录取时可参考其政治科、地理科和历史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政治科、地理科和历史科的成绩)。

对于报考跨越文理科类专业(如考古学专业)的考生来说,要求一律参加理科类专业考生的考试。同时,要加考语文科,免考外语科(其外语科高考考试成绩可用其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外语科成绩来替代)。录取时可参考其语文科、数学科和生物科的成绩(或按一定比例提高其语文科和生物科的成绩)。

3.艺术体育类专业高考科目设置

艺术体育类专业主要包括音乐、绘画、影视、戏剧、体育等专业。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可不必再参加全国统一的文化课考试,其文化课考试成绩可用其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来替代。虽然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不必再参加全国统一的文化课考试,但是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要参加其专业课的考试,这可由考生报考的院校组织其专业课的考试,或者委托相关院校组织其专业课的考试。

(三)招生录取工作

新生录取程序仍然可按现行的新生录取程序进行,即分为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这四个步骤进行计算机远程录取。但在录取第一批新生时,其录取原则要求应有所变更。

1.理科专业新生录取

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招生指标可不再按省级行政区划定,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按高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没有照顾分的原始分)的先后顺序进行录取新生。为什么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招生指标不再按省级行政区划分呢?主要理由有如下三点:

一是为了解决高考移民难题。由于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招生指标不再按省级行政区划定,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按高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先后顺序录取理科专业新生。又由于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招生指标略多于全国重点高校文科专业的招生指标,因而各省报考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高中生就没有必要迁移到其他省区高中去就读,这样就可大大减少高考移民现象的产生,高考移民难题也将得以较好地解决。

二是全国重点高校可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到最优秀的自然科学专业方面的新生。同时,还可根除按照省级行政区划分招生指标的办法录取新生可能会产生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录取的新生,其录取成绩之间相差太悬殊(原始分可相差100多分)的弊病。新的录取新生办法不仅可保证在自然科学专业方面能录取到全国最优秀的考生,而且还能保证在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录取的新生,其成绩之间的差异不会太大。

三是可操作性强。由于理科高考试题客观性较强,试题答案的正确与错误界限分明,能客观地反映出考生的真实能力水平,可真正体现出在分数面前人人相等。因此,录取理科新生时就可一视同仁。

2.文科专业新生录取

全国重点高校文科专业的招生指标还是按省级行政区划定为好。为什么这样划分呢?其原因有如下三点:

一是体现教育公平原则。为了保证重点高校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到最优秀的理科专业的新生,因而在全国范围内可按高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先后顺序录取理科专业新生,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招生指标就不再按省级行政区来划分。体现教育公平原则就主要落实到文科类专业和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方面。为了保护地方考生,为了保证各省区招生数量的相对平衡,全国重点高校文科类专业和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指标就应该按省级行政区来划分。

二是体现文理科不同的教育特点。这是因为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与普通高校理科专业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之间的差距,比全国重点高校文科专业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与普通高校文科专业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之间的差距要大得多。例如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与广西工学院建筑工程系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之间的差距就要比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与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教学水平及其毕业生质量之间的差距大得多。也就是说,理科方面差距大而文科方面差距小。因此,全国重点高校理科专业招生指标不宜按省级行政区划分而全国重点高校文科类专业招生指标还是要按省级行政区划分就较为合理。

三是文科高考试题主观性较强。如给同一篇作文评分时,不同的改卷老师给出的评分结果就很可能不一样,文科高考试题评卷结果不如理科高考试题评卷结果那样精确,误差几分是很可能的事。若在全国范围内按高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先后顺序进行录取文科新生,则几分的差距就很可能使一位考生的命运迥然不同。这也就是全国重点高校文科专业的招生指标必须按省级行政区划分的理由之一。

从全国总的高校招生指标拿出一部分招生指标来让各省区进行竞争是公平合理的。虽然这样可能会使个别省区(主要是人口大省和教育发达的省区)获取这部分指标中的相当大部分,而又可能会使个别省区(主要是人口小省和教育落后的省区)获取这部分指标中的相当小部分(甚至为零)。也就是说,拿出一部分招生指标来让各省、市、区进行竞争,让一部分省、市、区争得多一点招生指标也不是什么坏事。若为了保护地方考生,体现教育的公平原则,则可在文科类专业和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方面体现,而不应在理科类专业考生方面体现。否则,就特别不利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最优秀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

三、改革现行高考制度的重要意义

改革现行高考制度在减轻学生负担、高考科目设置、高考移民、高中毕业统一会考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减轻学生负担

新高考制度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报考理科类专业的考生在参加全国高考时,可免考语文科;报考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在参加全国高考时,可免考所有文化课科目(而只考专业课科目),即可用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来替代全国高考文化课的考试成绩。

(二)高考理科科目设置更合理

在设置理科高考科目方面新高考科目方案比现高考科目方案更合理。现高考理科科目设置方案主流为“3+理科小综合”,也就是说,语文、数学、外语这三科加上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这三科的综合)。新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对于报考理科专业的考生来说,少考了语文科而多考了地理科。作为工具性科目的语文科在全国成人高中毕业会考时已考过,因而在正式全国高考中可免考语文科。地理科在中学是文科,在大学是理科,因而地理科是文理兼容科。报考理科专业的考生要加考地理科,知识结构才全面合理。同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五个单科考试方式,都是采用每科与其余四科中的两科有一定比例地相互渗透的考试方式。新的高考科目设置方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科优势和特长,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具有鲜明的学科特长的新生。显然,新的理科高考科目设置方案比现“3+理科小综合”设置方案更优越。

(三)解决高考移民难题

我国高考改革 第3篇

针对俄罗斯高考弊端,普京上台伊始即着手进行改革,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和“实施侧重专业性教学”,考试由“分散”走向“统一”,考试科目由侧重专业性教学课程结构决定,更好地衔接了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培养了宽厚知识基础、个性发展的学生。我国相应时期高考却正由“统一”走向“分散”,自主招考日益显露的弊端和简单的文理分科,在与俄罗斯以上两项高考改革相比下,我们值得学习借鉴以前曾向其学习过的“苏联老大哥”。还中学教育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以“名校精英教育、普校大众教育”的理念,打造中国特色“立交桥”式的高等教育。

俄罗斯 高考改革 自主招生 侧重专业性教学 文理分科

新纪元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初始,面对俄罗斯将沦为世界二流抑或三流国家之危险,对叶利钦时代的政策做了大幅调整与修正,提出安邦强国的战略。战略里的教育被视为“保障民族安全、国家富强、公民幸福”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成为确保经济增长、提高国民经济效率和竞争力最强的推动力。其中,高考教育改革政策尤为世人瞩目。

一、实行国家统一考试

此项改革举措是普京时代最初且最重要的教育政策之一。2001年以前,俄罗斯高考传统模式为各高校自主考试制度,从1755年俄罗斯现代意义大学制度确立——莫斯科大学的建立至苏联解体后的前十余年,俄罗斯大学招生考试主导权一直在高校手里。245年的旧制为俄罗斯高考滋生了许多弊端。

其一,教育腐败和舞弊现象极为严重。由于各高校自主命题,独立组织考试、评分、录取等工作,上级教育机构无法建立评价监督管理体制,考试中不免存在严重营私舞弊现象。特别是大学入学口试环节,家长为确保孩子顺利考入理想大学,不吝贿赂考官,斥资为孩子搏上一把。有资料显示,莫斯科的各大学教师因收受贿赂被起诉的案例呈上升趋势,政府、社会的监督管理机制低下,腐败舞弊现象愈演愈烈,由此造成社会公众不满情绪愈加强烈[1]。

其二,学生考试负担过重,教育公平性难以保证。2001年之前,俄罗斯中学毕业考试与大学入学考试分开进行。毕业考试由各中学自行完成,任课教师命题、评卷,学生成绩随意性及主观性很大,不仅造成教育质量难以统一评价与比较,公平性体现不出来,而且加重学生应付考试的压力和费用。大学入学考试由各高校自主完成,取得毕业证的学生要想升入理想大学,不得不参加各种名校名师、主考官培训的考前辅导班,并且必须亲自赶赴不同高校参加考试,不同大学、系部、专业的不同试卷,甚至同一专业会有A、B、C、D试卷,都造成考试的分散性和多样性[2],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压力和精神负担,也使贫困、偏远地区的学生无力承担昂贵的高考培训费、考试费、交通费等,有些学生在负担面前望而却步,无奈放弃报考梦想中的名牌大学和专业,教育的不公平性在此进一步体现出来。

其三,俄罗斯教育国际化受到影响。分散多样化的高校自主考试体系,使教育主管机构无法形成教育质量统一评价标准,无从给予客观质量评价与监控管理,俄罗斯教育质量持续下滑,严重影响它的国际地位及国际交流与合作。考试体系评价标准缺乏统一性更直接的厉害关系是俄罗斯学历在国际上不被认可。为了使教育与国际接轨,为了交流国际学生,为了不被欧洲抛弃,2003年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推动其教育国际化,实行国家统一考试也是大势所趋。

2001年2月16日,俄罗斯通过第119号决议《关于组织国家统一考试的试验》,将中学毕业考试和高校自主考试合二为一,实行全国统一考试,首先在5个地区试行,渐进式推行试验,至2009年1月,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安排有3次,每年4月份为提前考试,5~6月份是主要考试时段,7月份是补充考试。各个时段应考人员不同,可考人员相当多元化,考试时间设计也很人性化,比如,气候条件复杂地区、因身体健康或其他正当理由错失机会的考生等都在时间设计考虑范畴当中。考生必考科目俄语、数学成绩达到最低分数线即可获取中学毕业证书。高考成绩有效期为两年,解决了复考生与其他原因第一年未上成大学考生的后顾之忧。

在没有高校自主考试的情况下,国家统一考试完全能够测出学生水平,为高校选拔出优秀人才,据高校多次对新录大学生进行的为期一年的学业成绩调查,这些新生第一学年成绩完全与国家统一考试中的成绩相符。并且据俄罗斯教育部统计,上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有所提升。另据俄罗斯国家考试中心数据表明,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地区与人数,乃至学生成绩每年显示正向递增趋势,每个学生只要愿意都有机会上大学[3],有学者由此认为俄罗斯教育质量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以上述及的高校自主考试弊端都很好地得以修正,教育机会均等、公平性是实行国家统一考试的最大优点所在。

二、实施侧重专业性教学

2002年7月俄罗斯教育部公布《普通教育高级阶段实行侧重专业性教学构想》,这是2020年以前俄罗斯高中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持续性改革举措。此项改革同样是先小范围试点,再渐进式全国推广。2003年起,在20个城市的266所高中试点,至2007年4月,实施侧重专业性教学3年以上的学校占26%,1~3年的占9%,1年的占24%,41%刚开始实施[4]。据称,侧重专业性教学减轻了学生负担,使学生投入更多的课外活动中,发展个性学习计划,培养兴趣、爱好及创新与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专业化学习与高等教育阶段有机衔接起来,学生可以尽快适应大学专业学习。其特点如下。

其一,侧重专业性教学目标。不同于我国的高中文理分科,不是单纯以升学考试为目的,而是全盘考虑学生的毕业出路,帮助高中毕业生选择今后职业兴趣下的继续专业学习方向。(1)保证深入学习普高教育大纲一门或几门科目;(2)保证创造普高教学内容区别化和个别化条件;(3)保证满足教育机会均等前提下的学生个性发展需求;(4)保证衔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以便高中毕业生更多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大纲内容[5]。endprint

其二,侧重专业性教学课程结构。不同于我国简单的文理两大类分科结构,其课程结构更细致地分成四到五类:人文科学、社会—经济、自然—数学、信息—工艺学,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分得更细。其中,人文科学侧重专业性课程包括俄语、历史、外语、社会科学;社会—经济包括法律、经济、历史、经济和社会地理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包括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地理;信息—工艺学包括数学、物理、信息学、外语等[6]。这些课程设置与大学专业方向相近。

为保证各分类方向教学实施的普及性和灵活性,教学内容分为三大课程结构:(1)基础普通教育课程——全部学生必修课程,包括俄语、数学、历史、外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体育以及社会科学综合课程(人文、社会—经济和其它相关侧重专业)和自然科学综合课程(自然—数学、信息—工艺学和其它相关侧重专业)。(2)侧重专业性课程——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必修课程,是基础普通教育课程科目基础上的一门提高课程,如,化学、物理、生物是自然科学的侧重专业课程;俄语、文学、历史、外语属于人文侧重专业课程。(3)选择性课程——选课学生必修课程,是侧重专业性教学的组成部分,一来可以帮助专业学习达成专业化水平,二来可以服务进一步专业化教学,形成个性化教育结构。

三大课程结构的内容深浅与学时数等设置均不相同,三者比重分配比例关系为5:3:2,学生的基础普通教育课程与侧重专业性课程达标情况由国家统一考试成绩给予评价,选择性课程不参加国家统一考试,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考查方式给予评价。侧重专业性教学课程设置涵盖与大学相近的几个专业方向,知识面广,学生必修的普通教育基础课程不仅包含俄、数、外等基础科目,还包含人文、社会、自然等科学综合课程,无论学生怎么选择侧重专业性教学班级,都不会产生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的“短板”现象。

侧重专业性教学实施多年来,虽有不同声音充斥在俄罗斯国内,但社会大多数人是认可赞同的。大家普遍认为,一定程度上侧重专业性教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学习和择业兴趣,有助于挖掘学生专业学习潜能与未来自我把握能力。

三、俄罗斯高考改革与我国的比较评析

目前,强烈追求复苏的俄罗斯抵制全盘西化并向东方学习精髓,它采用了国家统一考试是革除旧弊虚心向我们学习的结果,而它用245年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正警示着我们不要重蹈覆辙。我们没有必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上世纪五十年代全盘否定“苏联老大哥”的一切学习榜样,比如,我国高考独辟蹊径——实行全国统考,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包括俄罗斯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而在俄罗斯从弯路上走向统考之际,我国却正时兴着它曾经的旧制——自主招考。从一组数据上可以看出,两者总是背道而驰的路线:2009年俄罗斯24所大学拥有自主招考权,2010年减至11所,2011年减至8所;而我国自主招考试点高校从2001年3所发展到现今80所,我们在递增的情况下比俄罗斯多了10倍的自主招考学校。自主招考在两个国家所显现的种种弊端与问题几乎是相同的,我们需要在自省与借省中深思我国的高考改革制度:既然高考就能将优秀人才选拔出来,也能将高中生的毕业水平测试出来,那么有必要增加学生考试负担吗?有必要自主招考吗?有必要高中毕业会考吗?是否能像俄罗斯一样将高考整合为一次统考呢?能否让高考“全裸”起来撤销五花八门的加分政策呢?

至于考试科目所决定的文理分科情况,我国也可向俄罗斯借鉴。俄罗斯设立的考试科目有11门,俄语、数学是必考科目,考生根据申请大学与专业方向选择其他科目,每个专业规定4门考试科目,考生可选择其中1门作为该方向的侧重专业课考试科目。考试科目与前面述及的侧重专业性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与我国简单的文理分科是不同的。目前我国许多地区也在试行新课改,不仅课程内容有大举措的改革迹象,授课重点、课时数分配等也有类似侧重专业性教学的案例,但仍逃脱不了文理分科的趋向,有些学校甚至在高一下学期就进行文理分科,文理班所上的课程难易程度与课时数分配各有侧重,最后导致文科生在理科课堂上完全不听课(或听不懂),理科生在文科课堂上也不屑于吸取文科知识,两科学生各放弃促使自己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只是全力以赴应对高考考试科目,而且是疲于应付考试。分了科的高中学生照样是所有学生当中最累的学生,丝毫没有得到减负的优待,大部分高中生甚至一周只有1个晚上的休息时间,并且由于睡眠不足、体力不支,几乎处于厌学的精神崩溃边缘。所以这种过早分科的侧重教学并不像完全意义上的侧重专业性教学,俄罗斯侧重专业性教学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深厚、全面发展之上进行的个性化个别化、教学。

另外,俄罗斯高考人员多元化、高考时间安排人性化以及温和的渐进式改革方式等,都值得我们在高考制度由“统一”走向“分散”的改革中学习借鉴。

最后,如果从真正的教育改革思路出发,应该学习俄罗斯高校招生数量稳步超过中学毕业生数量、保证人人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做法。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杜绝学生成为社会闲散青年,继续接受中学后教育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高等教育更要做出相应改革举措:培养人才实行“宽进严出”的机制,既有利于中学生发育成长时期健康愉悦地学习生活,又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还中学教育以活泼自由创新自主的素质教育,还高等教育一个朝气蓬勃且神圣庄严的科学文化知识殿堂;推进“名校精英教育、普校大众教育”的理念,让高等教育有层次、有类别、有特色、有个性地发展起来,形成中国特色化“立交桥”式的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 高金岭.俄罗斯基础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朱文芳.走向国际化的俄罗斯教育评价改革.教育科学研究,2009(12).

[3] 李莉.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十年发展述评.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10).

[4] 姜晓燕.俄罗斯教育20年:变革与得失.比较教育研究,2010(10).

[5] 乔桂娟.俄罗斯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向.外国教育研究,2009(6).

[6] 赵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区别化教学——俄罗斯普通教育高年级侧重性教学改革评析.比较教育研究,2009(10).

我国高考改革 第4篇

高考作为学生12年基础教育的出口,其改革将直接引领高中课程改革。目前,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成为一种新常态,学校稍不留神就会跟不上步伐。那么,面对不断变革的高考制度,中学该如何来应对?笔者认为,当下的中学对高考改革做到知己知彼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所谓“知彼”,就是要把握高考改革方向和高校人才选拔方向。所谓“知己”,就是学校要明确自身教育教学的优势有哪些、还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如何真正做到把高考改革的核心价值和精神落在实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真正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面向未来,以终为始,从起始年级开始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在高三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对当前我国高考改革趋势及学校应对策略等作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当前我国高考改革及人才选拔趋势

高考是我国现行的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紧密相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考制度也进行了多次改革。而每一次高考改革都会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对中学的影响更为显现。高考改革会对中学的育人目标、课程体系和结构、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中学只有深刻理解高考改革精神、把握其改革方向,才能对教育教学作出合理的调整,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一)高考改革更具综合性,国家对高考改革的目标和方针是明确和一贯的

回顾20多年来我国高考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几十次改革,总体来说,其改革呈现出强调综合性、关注多元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为:“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1]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化,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目标:“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2]同时,《实施意见》指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2]

从《教育规划纲要》到《实施意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家高考制度的改革方向,强调综合性,关注学生多元发展、全面发展已成趋势。以北京市为例,2015—2016年,其高考改革更具综合性——考试命题改革与招生录取改革同时进行,通过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动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当然,不管高考政策如何演变,国家对高考改革的目标和方针是明确和一贯的,既坚持高考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制度和主体地位,又坚持改革现行高考制度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教育和社会公平、推动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二)自主招生将成为高校探索自主选拔录取人才的重要途径

当前,为推动多元录取的人才选拔模式而形成的高校自主招生到底是收紧了还是在探索中前进并将成为高校探索自主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2015年,教育部自主招生政策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高校自主招生的计划数收紧,探索了13年的自主招生似乎有倒退保守的趋势。这一从表象带来的认识上的混乱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规划和中学课程改革。这里,笔者从历史的角度简要梳理自主招生的来龙去脉,以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主招生的趋势和方向。

为增加高校在招生录取方面的自主权,2003年教育部在部分部属高校启动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3]。其目标就是推动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和建立完善的优秀人才选拔机制。由此,我国高校增加了自主选拔录取、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棋牌特长生等特殊类招生,开始探索多元化招生录取途径,打破了大一统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其中,自主选拔占主要部分,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确实为高校招生注入了活力。

10多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围绕国家战略,立足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特别是2010年北京大学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2015年已改为“博雅人才培养计划”,取消了以往的推荐学校限制和推荐名额限制,完全由学生自愿报名),首次把中学校长的推荐意见列入考察范围,其创新之处在于试图使中学校长对学生的长期的过程性评价成为高校选拔录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依据。由中学校长推荐的学生,不需要参加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笔试,仅通过面试就可获得在高考中享受北京大学在当地一批控制线下降3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自主选拔录取是一整套系统,包括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等多种类别,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进入理想大学的途径,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应试教育”的不利倾向,推进了中学素质教育的开展。

随着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规模的扩大,特别是2009年以来部分试点高校形成自主选拔录取考试联盟,越来越多的学生被裹挟进去,大家都想要争取这一机会。“连参加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成为对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最大的指责,一些人认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教育不均衡问题更加突出。这使得自主选拔录取政策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关注并逐步陷入尴尬的境地。实际上,最初高校开始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时并没有笔试,只有面试。随着参加的学生人数的增多,各高校普遍采用“笔试+面试”的方式,且主要是通过笔试来筛选学生。它最大的弊端在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高考录取的选拔方式,仍是用一次笔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尤其是“笔试联盟”,使得为推动多元录取的人才选拔模式而形成的自主招生屡屡被社会质疑为“小高考”“掐尖儿”。同时,由于各高校普遍采用了在高考前先期选拔、高考后加分的模式,自主选拔录取逐步异化为各高校提前圈定甚至争夺生源的工具,背离了政策实施的初衷。

于是,从2015年开始,国家自主招生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对此政策作出以下调整:一是对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作出限制,各高校自主招生计划收紧,降分幅度明确;二是取消“学校推荐”这一报名方式,报名入口向所有学生开放;三是“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成为各校自主招生的关键词;四是对自主招生的笔试科目做了限制,“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五是高校可创新选拔形式或可量身定制;六是自主招生时间改到高考后,在本科第一批次之前单独设立自主招生志愿批次,“模拟投档线”取代“录取线”;七是全面公示公开,防范招生腐败。[4]

2015年和2016年,尽管国家在各高校自主招生选拔政策上表现出回收和压缩的态势,但同时教育部又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名校提供了特殊政策,以便于它们继续探索、改革自主招生的模式。回顾13年的自主招生选拔探索之路,再展望2017年后将在全国逐步铺开的高中新课改,我们可以预见,未来高考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将进一步弱化。尤其是在高考改革背景下,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下降,分数扁平化带来高分扎堆,高校完全以高考分数作为选拔依据显然有“一刀切”的弊端,因为不同高校发展定位不同、对人才选拔的标准不同,分数高的学生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尤其是对国内一流大学来说。例如,2016年北京高考678分是北京大学的录取线,而678分有43人,以至于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参考语文成绩来筛选同等分数的学生的现象。笔者认为,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对自主招生选拔模式探索的引领下,随着新高考方案在全国的实施,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将会进一步扩大。但是,高校如何用好这一自主权来确立自身独具特色的人才选拔标准,国家如何建立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都将是稳妥推进、由实验到推广逐步展开的过程,这对处于探索中的国内名校来说更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笔者相信,从2017年上海和浙江两个改革试验区的高考和高校录取方案中,将更清晰地看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在探索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方面的扩大程度。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每年各类自主招生录取的总数基本上占当年全国计划总数的三分之一多。可以预见,随着2014年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推进,2017年自主招生选拔将成为国内名校的选拔重心,高考分数成为录取的参考因素之一。2017年在改革试验区上海和浙江,这些高校的自主招生录取比例是占招生计划数的二分之一还是三分之二,我们拭目以待。

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高考改革“倒逼”教学改革

2014年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在明确的时间节点向全国范围内铺开,今后几年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

以北京市为例,2015年和2016年北京高考试题呈现稳而“不变”、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特征。稳而“不变”是指试题的育人导向、命题依据、学科赋分、试题难度保持不变,不变的是基于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稳中“求变”是指试题立意多元、学段融通,重灵活度,由“淘汰”到“展示”,考查学生12年的积累;稳中“求新”是指试题的情境素材、呈现方式、试卷面貌。表面上,从2013年以来北京高考试题最直观的变化是“难度下降”,题目“容易了”,但经历了2014年、2015年后,到2016年学生和教师都不再轻易说“容易”。因为虽然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难度降低了,但是却加强了对学生学科知识应用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如对学科内容的考查从深和难到宽和活,从考查学科知识熟化转变为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从考查解题能力到考查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唯教材转变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所以,死读书、刷题、大量重复训练可能使考生在面对从未见过的新情境及新考查视角时手足无措、无从下笔。

这一系列变化要求中学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提升管理水平,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高考虽然体现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上,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基础却是在高一高二甚至是初中三年打下的,高考成绩从来都不是高三一年所谓的“应试教育”的结果。因此,高考改革“倒逼”教学改革,对中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蕴含其中。那么,在新高考改革方案背景下,如何通过六年课程设置或高中三年课程设置层层推进、有序衔接,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平台,将成为中学教育改革的重点。随之而来,由于学生有了更多对课程的自主选择权,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成为新的探索点,实行完全走班制或部分学科分层走班成为上海和浙江新高考方案试验区主要的管理模式。到底哪一种模式更好?笔者认为,这需要结合学校校情和已有的传统优势取长补短,鼓励多元化探索。一般而言,适合学生发展和学校定位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单纯模仿欧美的完全走班的小班教学模式或仍固守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都是不可取的。

(二)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对高考改革和高校人才选拔的认识与把握,目前中学以课程改革为龙头的教学改革应该以终为始、守正创新、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平台,真正将改革理念落到实处。那么,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如何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首先,重新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坚持守正创新。如何做到守正创新?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个维度入手。一是学校各级领导管理层面(不仅包括校级领导层,还包括中级教学层面和中级管理层面),要结合校情制订明确的发展规划,要经常沟通反思,适时调整和完善规划,达成学校发展目标的共识。二是课程设置层面,要以高考改革和高校人才选拔方向为依据,立足于校情和学校发展目标,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创新,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三是教学改革层面,重在学科高考方向的把握和落实,明确如何将其渗透在每堂课、每一次作业乃至每一次测试中。教学层面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在学科课堂上(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热情,继而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潜能和学科特长,为高校人才选拔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学过程管理和动态把握需要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用教师职业的标准促使其实现自律和反思。四是学生层面,重点还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意识,彻底打破“唯分数论”,使教育回归本质。高中起始年级学生的学业规划指导将越来越重要,如何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发展潜能来定位成为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的重点。在这方面,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实现家校合作,挖掘最广泛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发展潜能的平台。

其次,中学教育更要在使学生“学会做人”方面下工夫,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学校应该通过课程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进行有创造力的思考、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终身阅读和学习的习惯,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发展自己兴趣和特长的平台,真正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只有实现这些目标,中学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自然也承担着向国家各个工作岗位输送优秀人才的任务。在笔者看来,这里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不能只是会考试、拿高分、平庸而高效的人,而应该是乐观、进取、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能够带动整个行业进步甚至人类进步的人。这样的领军人才不仅要有学科潜能和特长,更要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具体来说,这样的人才要具有以下特质:一是有家国人文情怀,有实现梦想的决心以及直面困难的勇气;二是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发现行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和突破点;三是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重视体育锻炼,能高效地工作;四是勇于创新,不能安于现状;五是有一种为实现梦想而坚持努力的精神,因为突破和创新总是寂寞的。

人才培养是世界上最复杂、最有挑战性的事业。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成效需要数十年或更长才能显现,基础教育更需要不忘初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真正立足于人的成长去开展扎扎实实的教学改革。要把一个人真正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不仅取决于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努力,还取决于外部一些复杂的、不可测的因素。教育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更要坚守“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6-07-25].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4-09-03)[2016-07-2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通知[EB/OL].(2003-02-24)[2016-07-25].http://laws.66law.cn/law-84450.aspx.

跳出高考讨论高考改革 第5篇

多年来,高考改革一直是社会热议话题,只是莫衷一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异巨大,在实践中做到“一碗水端平”,实现高考“公平”和“科学选才”这两大根本性要素,的确很难。

更何况,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选拔方式能与现行高考办法相媲美。你说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好,马上就有人说个别高校的自主招生已沦为“点招”通道,人民大学曝出的招生腐败案就是明证……所以,站在不同的立场、视角审视高考制度这头“大象”,你很难描述出“公平高考”的轮廓。公平只有相对,没有绝对。讨论高考改革,注定没有标准答案。

在中国,高考成绩可能决定了人的一生走向,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探寻高考改革,我们应“跳出高考看高考”,用更加宽泛的视野、更高广的视角审视现有的高考制度,并且在认知上形成“最大公约数”,确保高考制度更为公平合理。

首先,政府应该运用“有形之手”,均衡不同区域、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无差别教育”。这就需要以国家的名义与实力,向偏远贫穷落后地区加大资金投放,重点培育和输送师资力量。只有教育起点公平,才能消除高考制度中的.“众口难调”与争论。虽然,这项教育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种理念应该形成,基础性的规划与工作应及早提上议程。毕竟,助一地之学,就是助一地之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次,必须消除根深蒂固的学历歧视。原本是“大学无好坏、职业无贵贱”,可在现实中却成为一种慰藉人精神的心灵鸡汤。一些单位在招录人员、升迁、评职称时往往“以校取人”,人为制造学历歧视。高考制度本身之所以屡遭非议,实质是所有不同生源地对上名校的配额与权利之争。在高考录取率高企的今天,学历歧视不遏,高考制度争议难止。

第三,从长远看,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减小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当下,高考生拼成绩,拼名校,说白了,实质在拼就业,拼生存机会。假如社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多,社会福利保障好,哪会有“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尴尬,哪还会带来拼抢名校名额的高考改革纷争?

应跳出高考讨 论高考改革 第6篇

首先,政府应该运用“有形之手”,均衡不同区域、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无差别教育”。这就需要以国家的名义与实力,向偏远贫穷落后地区加大资金投放,重点培育和输送师资力量。只有教育起点公平,才能消除高考制度中的“众口难调”与争论。虽然,这项教育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种理念应该形成,基础性的规划与工作应及早提上议程。毕竟,助一地之学,就是助一地之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次,必须消除根深蒂固的学历歧视。原本是“大学无好坏、职业无贵贱”,可在现实中却成为一种慰藉人精神的心灵鸡汤。一些单位在招录人员、升迁、评职称时往往“以校取人”,人为制造学历歧视。高考制度本身之所以屡遭非议,实质是所有不同生源地对上名校的配额与权利之争。在高考录取率较高的今天,学历歧视不遏,高考制度争议难止。

最后,从长远看,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减小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当下,高考生拼成绩,拼名校,说白了,实质在拼就业,拼生存机会。假如社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多,社会福利保障好,哪会有“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尴尬,哪还会带来拼抢名校名额的高考改革纷争?

我国高考改革 第7篇

关键词:现行高考制度,改革路径,模式选择,学业水平测试,大学自主招生

高考制度改革, 首先要论及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需明确一些基本价值取向: 应有利于素质教育推进 ( 但又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高考身上) , 发挥招生政策的正向性导向作用; 改革要整体设计, 有计划地同步实施配套方案; 应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考评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使高考与招生更有效; 应有利于促进教育机会公平, 以学生利益优先, 兼顾国家高校利益;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 应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 与大学培养目标相契合, 充分体现高校的自主权; 应有利于引导中小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引导中学生按照课程设置中的科目开展各学科的学习和活动。坚守这些价值取向, 才能保证改革方向不偏离。在怎样改的问题上, 按照《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 应实施普通本科与高职的分类入学考试, 探索高水平大学联考,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1]。预设目标的实现将变一次性的终结性评价为基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综合评价, 使招生模式变单一为多元。

其次是改革的路径问题。改革高考制度, 需要客观分析现行的和可能的模式选择。

模式一、维持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 包括国家统一组织高考及命题, 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自主命题) , 继续以调整考试科目为改革导向。各省市根据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情况, 提出相应的高考科目, 如3 + X ( 文综/ 理综) , 3 + X + 1 等。采用统一标准集中录取的模式

1977 年恢复高考我国实行的是文理分科, 1984年上海试点科目改革, 1993 年国家教委在全国推行3 + 2 模式 ( 科目设置改革试图改变中学文理分科现象, 体现学科选择性, 但只强调了共性) , 1998 年实施3 + X模式 ( 突出科目选择的个性特点和多样性) 。据统计, 2012 年除江浙沪皖鲁外, 全国其余省市均采用“3 + X” ( X为文综/理综) 高考模式。这是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主要模式, 受到的批评比较多, 但仍然承担着重任。其优点是:

传统与经验。30 多年的实践已为我们积累了相当多的成功经验, 已形成了一套相对有效的实施方法与管理程序。

易操作。从管理的角度看, 采用此模式, 只要按常规, 例行公事, 按部就班, 就可以维持比较稳定的常年招生工作。

压力小, 风险小。从责任的角度看, 延续这一制度, 没有更多的社会舆论压力, 没有改革探索的挑战与困惑。相对而言, 风险与责任比较小。

应该承认, 区域差异是影响高考模式选择重要因素。此模式对于教育资源相对较弱的省市而言, 仍不失为一种稳妥选择, 保持现状, 坐观其变, 再采取相应改革举措。继续采用现行全国统考、统招模式也并非没有作为空间, 可以在保持基本模式不变的前提下, 通过改革考试科目, 进行相应微调与补充; 也可配合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抓住时机, 进行考试内容与范围方面的改革, 弥补单一模式难以应对新情况的不足。

可预见的问题有: 3 + X对中学课程实施的不良影响, 强化了文理分科, 学生偏科现象加剧, 人才培养难以走出“半人”时代; 探索实施部分学科的一年多考, 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多次考试的机会, 更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该科目的学习情况[2]。但也会对中学教学管理带来影响; 仍以一考的成绩作为录取标准, 上面提到的弊端难以消除; 由此引发的中学教育问题仍无法消除, 如应试导致的学生心理、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等系列问题。总之, 围绕此模式的改革能治标, 但难以肩负治本的重任。

模式二、实施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 包括国家统一组织高考及命题, 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自主命题, 根据情况选择如3 + X, 3 + X + 1, 3 + 1 等高考科目) + 全国或地方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 挂钩) + 统一标准集中录取的模式

这是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主要改革模式之一, 已经或者准备实施该模式的省份逐步增加, 似较受欢迎。此模式的亮点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焦点在于是否并如何与高考挂钩 ( “硬挂”或“软挂”) 及权重分配。2007 /08 年部分省份开始探索新模式, 如“3 + 学业水平测试+ 综合评价”, 2012 年有25 个省市自治区采用学业水平测试, 但并不都与高考挂钩。

关键问题是: 水平测试是否可以取代高考, 是否由国家制订标准统一测试, 这是两个需认真研究的问题 ( 或许是改革突破口) 。“一考多用”的可行性值得探索。

实施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意在测试学生在高中阶段各学科的学习情况, 为学业评价提供依据; 引导学校贯彻国家的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 引导学生按照课程标准开展各学科的学习, 避免偏科; 为学校评价提供评判标准, 从制度上预防片面追求分数现象;提供高中学业证明。理论上看, 这样的设计比较合理。水平测试的结果能全面反映学生在高中的学业水平, 使评价更客观公平; 如与高考挂钩, 又能避免“一考定终身”问题; 结合高中新课程, 探索高考与课改相匹配的评价方式, 但“在新课改里, 从内容来看, 还是国家的统一考试”[3]。

已有实践反映出的问题: 1985 年起上海实施会考试点 ( 2000 年统一会考取消) , 1990 年国家教委在全国范围推广 ( 截至2012 年, 仍有6 个省市自治区在实施) 。但20 世纪90 年代部分省市的会考在目标与考试结果利用等方面缺乏设计, 江苏等省的实践就反映了来自基层的困惑与问题, 其经验或教训值得研究。如今基于会考实践的学业水平测试有针对性地考虑了这些方面, 但仍遇到了新问题: 学生考试负担加重。学生在高中阶段一直忙于应对考试 ( 10 门科目都要考) , 这与减负的初衷似乎不一致;增加考试难度可提高区分度, 却又加重了学业负担。文理分科与应试依旧。为了应考, 过早文理分班现象仍然存在; 考试成绩与高考挂钩了, 但水平测试演变成为“小高考”, 致使阶段性突击测试科目的应试教育模式再次出现。类似的还有: 学校间差异拉大;文理报考比例倒挂; 考试管理及财力负担问题; 中学教学管理制度也表现出系统性不适应等。

该模式试图标本兼治, 但效果尚需检验。

模式三、尝试实施模式二 ( 即全国统一高考, 采用3 + X, 3 + X + 1, 3 + 1, 3 + 1 + 1 等科目组合+ 全国或地方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统一标准集中录取) + 部分大学完全自主招生 ( 包括国家给定比例, 大学自定标准及程序, 自主命题或全国统一高考成绩作参考) 相结合的模式

此模式试图打破上述统考统招集中录取的模式。这样既可保持一个基本面 ( 维持模式二) , 又能探索试验大学完全自主招生的可行性。焦点是如何处理高考、水平测试、大学联考 ( 或单考) 三者关系。特点就是尊重大学应有的权利。显然, 这是可以兼顾各方利益的模式, 能充分实践多元多样化改革的主旨。多元的分类高考制度的局面似乎正在出现, 但我们是否具备了为这种局面提供或创造其生存的土壤和空间呢? 答案目前是否定的。已有的尝试并不理想, 原因何在?

一是系统设计的自主招生政策缺失, 尚未形成适宜的制度环境。高考改革的焦点之一在于是否实行高校自主招生。作为一项改革举措, 2003 年教育部批准22 所重点大学实施自主招生 ( 占总名额的5% ) , 此后具有试点资格的学校数逐年扩大到80所, 其中76 所可在全国范围选拔[4]。但这只能说是一种探索, 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2006 年教育部批准复旦、上海交大实施进一步自主招生改革。此次试点完全由高校自主决定录取标准和方法, 自主招生比例逐年扩大。复旦采用了经资格审定后的资格测试、综合考评及最终的面试来决定录取的选拔方法, 高考不作为标准。由此也引发了一次范围与影响颇大的争论, 诘难、质疑、担忧之焦点在于其公平与有效性。笔者曾对291 名首批自主招生录取新生中的100 名学生作过问卷调查, 有77%的学生认为复旦的自主招生选拔是公平的 ( 6% 不公) ; 有74% 认为资格测试能客观反映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 10% 不能) ; 有69% 认为资格测试在内容的全面性方面优于高考。此外, 跟踪发现, 首批自主招生新生在本科阶段的课程学习、科研活动、社会实践、学业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均较突出。试点已持续7 年, 从普遍的质疑担忧到逐步接受认可, 这表明:任何一项改革, 都需经实践检验, 要有制度保障, 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当然复旦模式的普适性、经验及问题仍尚待总结[5]。遗憾的是, 其它高校在自主招生性质、比例上仍没获大的突破。

综观这些年全国的实践, 我们发现, 自主招生存在诸多问题: 概念不清; 目标定位不明; 政府职能缺位; 公众社会监督缺乏; 制度建设落后。缺少系统的政策依据和制度规范, 缺少科学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指导, 缺少跟进的评价及改进举措。种种迹象表明, 对于自主招生高校尚未准备就绪。

二是配套实施问题。中学配套的学习结果评价制度、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等相关制度设计也有待健全完善, 以便使中学与中学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所提供的学生学习成绩具有可比性与一致性, 从而保证学习成绩报告单所反映的学习结果与进步情况真实可靠。

三是授权自主招生大学的选定。如果实施完全自主招生, 政策放宽, 指标扩大, 教育部该如何确定入选标准? 是否按照“985”、“211”分类, 还是条件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目前情况下, “自招试点”不适合在所有高等院校推广, 即便是“985”高校, 也要有区分地推广。完全自主招生需考虑管理水平、招生能力、地区差异、地域分布等因素。

由上述分析可见, 此模式汇聚了高考改革的诸多难点和焦点问题, 探索与改革空间较大。

模式四、高校自主招生模式。其特点大致可归纳为

1. 高校是招生的主体, 自主决定本科招生政策, 实行完全自主的招生模式; 高校自主决定录取标准和方法, 在获取学生信息后与其联系录取事宜, 网上为主。

2. 学生自主决定大学入学申请事宜。高校、中学老师与家长提供各种咨询、指点与帮助。学生自主参加大学的招生考试; 或由中学组织学生向招生服务机构申请入学事宜, 减少各自与大学直接联系的麻烦。

3. 招生服务机构负责提供学生的所有档案信息; 中学负责提供与入学申请相关的证明材料, 包括学生的学业与平时表现、教师的推荐信等, 起到一种支持与服务的作用。

4. 教育考试机构组织年度考试, 负责提供大学认可的标准化考试成绩, 也可由大学自主命题, 实施类似的笔试或面试。

这是与我国高考完全不同的模式, 但恰恰是大多数世界一流大学采用的录取模式。目前的自主招生试点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此模式中的某些形式。这一模式是不是我们改革的最终理想目标? 可能尚需论证。如果不是, 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元分类高考录取制度”应如何建立? 《规划纲要》提出的“择优、自主、推荐、定向和破格”等五种录取方式如何明确界定各自的标准、性质和责任? 如果是, 需要重新建立一套高校招生制度, 并着手开展系列研究。这一新模式如能形成, 几个要素不可或缺: 主体、职能和权力确认; 政府放权; 高校具备招生所需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学生、家长和中学的认可与合作; 招生机构配套系统运作; 公众媒体的社会监督; 政府的行政监督; 大学内部自觉监督机制 ( 应对权力寻租和大学外部权力干预的最好方法就是标准程序结果的公开透明) 。但如果社会缺乏诚信, 大学不能自律, 大学管理体制和治理模式不改革, 监督机制不健全, 中学评价制度不改革, 完全自主招生就实施不了。这么说, 并不意味着反对大学自主招生, 而在于找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什么, 如何去满足这些条件。大学自主招生是一种趋势, 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重要标志。实施自主招生是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常常是被多数人忽略的一个重要议题。招生、培养、输出是大学本科教育三个不可割裂的有机体。

关于“多元分类高考制度”的构想

那么, 什么样的“多元分类高考制度”是比较适合国情的呢? 怎样才能达到《规划纲要》提出的“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目标呢? 众多的选择会产生众多的改革方案。在笔者看来, 高考改革, 抑或中国特色高招制度的建立, 首先需要明确界定“四方” ( 学生, 包括家长和所在中学; 高校; 教育考试机构和招生服务机构; 代表国家的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 的职责和功能, 理顺“四方”的相互关系, 充分照顾各方利益。这是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构建符合国情的招生模式的基本前提。

就构建“多元分类高考制度”而言, 亟待加强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1. 改革的整体规划与实施策略。如果说, “摸着石头过河”是改革初期采用的一种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策略的话, 那么, 在改革进入深水区之时, 我们宜采取基于科学发展规划的实施、改进、评价、推广的策略; 我们也有能力制订科学规划及实施方案, 系统探索改革路径, 从而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为此在顶层设计规划时需要分析现状, 发现症结, 厘清思路, 制定路线图或改革路径, 研究实现的条件, 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明确规避风险方法及需着手解决的问题等。

2. 改革的根本目的与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高考应基于公平的原则, 但我们不能回避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 及其高利害、甄别、选拔、淘汰等基本特征。高考改革是为了改变不合理的招生模式和录取标准, 更加全面考评学生; 也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利,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 给大学更多自主招生的权利。通过公平竞争, 学生获得大学入学机会, 大学获得符合培养目标的人才; 国家通过提供资源和平台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改革期望达到的总体目标在《规划纲要》中已明确, 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也在逐步出台。有研究者提出了实现高考改革目标需遵循的“系统性”、“多元评价录取”等六项原则[6]; 也有研究者提出了值得尝试的“目标模式”建议, 按高校专业大类设定科目组合[7]。但这涉及接口问题, 即大学是否实施按照大类招生和“通识+ 专业”教育的本科生培养模式。问题还在于, 国内高校的趋同综合化使得分类困难, 以及中学课程设置与大学的不衔接等。

3. 机构设置改革与运作机制的形成。机构设置改革是一项复杂工程, 涉及面广, 难度大。如果考虑成立国家考试院, 需要做通盘规划, 包括现有机构整合、隶属关系和职能理顺等。如果行政权力“退出高考”, 即政府不参与高考的命题、组织、实施等事务, 那么, 政府职能需明确定位, 如政策制定、监督实施、提供服务等。高考的社会化运作, 如参照美国模式, 即由民间机构提供考试。这样可以体现中介机构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也能克服现行模式的弊端。但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建立此类民间机构的条件。因此, 成立由政府派出的专业机构, 是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做法, 即把相关的考试部门/机构从政府部门独立出去, 组成专业化的公立考试机构, 直属国务院, 由教育部负责管理。他国的经验是“委托专业化的考试机构或公司承担高考任务, 是保障考试质量与水平最经济有效的做法”[8]。在提供大学入学申请和招生服务方面, 除了美国的ETS, 英国的UCAS同样是值得借鉴的公共服务机构模式。

4.“考试”与“服务”分离, 即教育考试机构与咨询服务机构的分离。目前条件下, 可以尝试把各地省级教育考试院内设置成专门的教育考试机构, 提供专门的考试服务, 真正做好专业考试机构的职责, 体现实际意义上的中介特色; 教育服务机构可以在原来招生办公室的基础上建立, 专门为学生提供与高校的联系和服务。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在中间发挥监督作用, 接受考生家长投诉, 进行跟踪监测、社会评估等活动, 发挥干预作用。考试与招生录取分离, 是英国高校招生制度的特点, 加拿大等国也是如此。考、服分离可以借鉴其招生服务机构的经验, 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机构, 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支持。

高考报名的户籍制度、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方案、加分政策修订、平行志愿填报等录取方法采用, 诸如此类的改革, 都旨在解决高考中出现的新老问题, 毋庸置疑, 这些举措能改变政策不公等问题。但所有改革, 都应指向构建符合国情的多元高考招生制度。

被动机械地维持高考不变是不切实际的, 高考不改革是不能适应新形势的, 也是没有出路的。改革的动因来自体系内外, 包括考生人口因素预测、城乡二元结构变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加快。逐年增加的高中生弃考、大学生就业难压力、洋高考抢滩登陆引出的初高中生留学潮、雨后春笋般崛起的留学服务机构的助推、发达国家把吸引中国留学生作为经济支柱产业的留学政策、国外名校争先恐后的提前“掐尖”、内地优质中学 ( 外国语学校除外) 国际班的普遍开设 ( 已非星星之火) 造成的优秀中学生大量流出, 诸如此类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大学的优质生源的选择 ( 不仅仅是大量资金外流) , 提高大学质量、改革大学招生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授权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7/29/c_12389320.htm.

[2]袁贵仁.全面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1/01-05/2766716.shtml.

[3]戴家干.新课改高考仍是国家的统一考试[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4/30/content_11285694.htm.

[4]http://gaokao.chsi.com.cn/z/tszs/2013zzxb.jsp.

[5]乐毅.大学本科自主招生面试之我见——以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8) :54-58.

[6]臧铁军.新高考改革的六项原则[J].教育研究, 2010, (3) :52.

[7]张芃.高考改革的目标模式与推进策略[J].教育研究, 2012, (8) :102.

我国高考改革 第8篇

关键词:英语教育,高考改革,国情,人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语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在这种成绩与问题并存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于英语教育的讨论或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息过,而国家层面对英语教育的课程计划、考试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层面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改革[1,2]。

一、新一轮改革的观点及评析

1.改革的观点和理由分析

最近,新一轮的高考英语改革浪潮又起,有媒体甚至报道2017年英语将退出现行高考。笔者梳理并发现改革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降低英语考试在整个高考中的分数、权重,如北京市拟降低英语的分数,同时提高语文的分数;多地讨论英语等级制,不计入高考总分;山东拟取消听力考试内容等等,不一而足。

以上改革的理由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提高国文的地位,弘扬祖国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一年多考,等级制,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从英语分分必争的艰苦学习中解放出来;

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降低英语学习需高投入而造成的城乡学生、贫富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

英语无用论……

2.对不同观点的评析

笔者认为以上的理由均立跟不稳。先看第一个理由,我们不禁要问:降低英语分数、提高语文分数就能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英语教育总体水平要优于大陆,香港曾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民众的英文水平高很容易理解,但台湾地区却是教育的作为所致。外语学习中词汇量往往是考查的重要标准,请看一下数据对比:中国大陆高中生的词汇量要求是4500-5000词,台湾是7000词;除了内容要求上的差异,大陆外语教学理念的落后,方法和手段的单一更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缺憾。在英语教育全面领先的情况下这两个地区的国文素养及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不见得比大陆差。一般来讲国文素养和传统文化通常指的是对历史经典文化作品的熟悉、了解和继承,特别是文言文,古诗词的学习。我们来看一看以上两个地区国文教学目录中经典文化作品的辑录情况: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联合编订了香港高中(即中四至中五)的《中国语文课程及评估指引》(2007),中四与中五共有课文26篇,其中文言文11篇,另有古诗两首、词四首、古代白话文1篇、现代白话文10篇。台湾地区2008年的《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国文课程纲要》,文言文所占范文比例,在高中三个学年分别为40%、45%、50%。每册应选一课文化经典教材,依次选自《论语》、《孟子》、《墨子》、《韩非子》、《老子》、《庄子》,在其附件一中附有文言文选文40篇[3]。

台湾地区高中文言文加上附件中的选读40篇所占比例高达60%以上,大陆的文言文占比约45%。台湾地区除了《高中国文》,类似于大陆的《高中语文》,还有大陆所没有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对比台湾和大陆的国文教育,正是由于诸如此类的多方面原因,前者能称得上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而后者显然达不到[4]。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出:我们的国文教育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多年来一直老一套地重复着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机械学习方式,国文教育中渗透了多少弘扬祖国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强调人文情怀教育的思想和举措[5]?

第二个理由似乎有些道理,实际上恐怕适得其反。除非高考英语取消,在现行的录取政策中不以任何形式加以考虑,否则学生要想考入很好的大学还是要分分必争的。试想一个学生如果语、数都好,英语略差,在总分计算的模式下可能还会上一本,而在等级制模式下,一本要求英语必须为A,而该学生英语考了B或B+,尽管另两门课分数很高,该学生还是只能望一本兴叹;另外,社会化考试绝对以考试成绩为中心、以营利为目的,这样的社会外语培训将使学生更加远离外语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教育,其后果是非常令人担心的[6]。

第三个理由则太过牵强,甚至没有道理。以正常高考为目的的英语学习不需要非常高的额外投入,正常的学校教育基本满足城乡、贫富之间的正常高考需求。只有一部分对顶尖大学、对未来人生有更高学术追求和一部分想出国学习深造的学生才需要课外高投入的培训机构的帮助,但这已经不涉及到普遍的教育公平问题。

第四个理由过于狭隘、片面。“英语的有用”和“英语学习的有用”是不同的概念,就好比“舞蹈的有用”和“学习舞蹈的有用”的区别一样;另外,“有用”和“实用”也是不同的,再说了,现在不用也不代表将来不用[7]。所以在这么多不同及不确定的情况下,现在就对处在青少年时期的英语学习下无用的结论显然是狭隘和片面的。

其实,人们在讨论英语教育改革的时候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给英语教育人为地增加了它不能承担的,也不应承担的过多负重,公众们都指望着英语教育的改革能对个人、集体,特别是整体民族素养的提高带来颠覆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以为人们还是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英语学科吧:英语是中小学必修课中的一门,它应当被平等对待;英语是一种人文教育学科;英语是进行国际交流,进行先进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仅此而已。从学科平等的意义来讲,英语和其他学科平等对待就可以了;就国际交流的工具来讲,大部分国民的所谓国际交流仅仅是旅游、劳务等方面的需求,而这些需求不需要高深的英语就可以对付;而国际交流中的一小部分和尖端科学研究的人数在国民的整体数量中少之又少,而唯有他们对英语的深入学习有着主观和客观的强烈需要。

以上的讨论并不是说英语教育不用改革,而是想说明现有的改革切入点找得不准,需要重新思考改革的内容和方式。笔者强烈认为英语教育改革是必须的,其实这是大家明确的并具有高度共识的观点。我国目前高耗低效的英语教育以及全民英语教育、终身英语教育确实有诸多不切实际,浪费严重,不以人为本的弊端。我国地域发展差异较大的基本国情和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实际需求的人情也要求我们对英语教育,对国际化的理解重新思考。

二、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方向

综上分析,笔者觉得英语的教学改革应当这样来操作。

1.重新调整英语学习的学制和目标

将整个中小学英语教育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阶段。从小学3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一英语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学业要求控制在基本了解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能基本掌握日常生活交流的听、说、读、写的应用技能,简单了解西方的文化常识等等。这种安排是为那些大部分进入职业技术教育或者直接走入社会进行普通劳动和一般性技术工作的学生准备的;高二和高三阶段英语作为选修课,为那些愿意并有能力进入综合性大学学习深造的学生而开设。这样的安排各取所需,符合国情和学生现实的和未来发展的实际人情需求。

2.英语教学内容进一步整合

减少小学三年级至高一的课程内容中某些难涩的专业领域的学习内容,应选择更注重贴近实际生活,更具有应用性的教学内容,将人类共同的生活常识、英美等主要西方国家日常生活的内容带到课堂上,以将学生更深入地浸润在实际的英语氛围中。这一阶段的安排是为了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毕业需求;高二、高三两年则应加大难度,提高应用性训练,偏重专业性和学术性的内容。这种安排让有能力,有愿望,有条件的学生实现高层次学术性学习及国外留学的人生目标。

3.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进一步优化

目前对英语教学的诟病很多:实践性和应用性还没有达到,更谈不上学术性。多年来我们的教学和评价都没有厘清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我们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产品。10多年的新课程改革为我们注入了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理念,但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和评价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比如,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但实际操作中词汇和语法被重视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学生在音素的构成、拼读规则、朗读技巧等方面有满意表现的甚少。笔者从事高校英语教学数十年,学生到了这个阶段还需要进行基本的单词认读、基本语音语调等训练;再比如,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内容,就实际应用性而言,各项技能应当均衡发展,更应优先发展听、说技能,但当学生站到英语母语者面前,有多少能较为流畅地就一般性话题进行交流?恐怕连简单的招呼语、寒暄语都进行不下去!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的各类考试增加了听力内容,但是口试却未能被兼顾。我们强调培养实践应用技能,而声音技能也就是听说技能是语言的灵魂,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技能,但恰恰我们做得最不够。所以正确的改革应着力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小学三年级至高一这一段应注重落实听、说教学的地位,提高听说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进行基本的生活交流,当然,基本的读写技能还是要兼顾的;高二高三这一段应在前一段的基础上加大英语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增加阅读、写作、甚至翻译的学时比重,保证人才的更高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英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高考改革势在必行,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个人对未来追求多层次性的实际人情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改革的内容和方式,更好地推动我国英语教育及高考制度的良性发展,使英语教育更符合实际的国情和人情!

参考文献

[1]刘道义.基础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R].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胡文仲.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

[3]吴啟铮.他们如何保留中华文化传统[N].时代周报,2014-02-14.

[4]王麗.大陸與台灣語文(國文)[OL].教育比較静动结合的博客,2012-01-12.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6]陆薇.也谈高考改革中的英语考试改革[OL].光明网,2014-5-20.

我国高考改革 第9篇

一、历史梳理———认清高考改革的路径及意义

(一)高考改革的历史路径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发布,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这是自恢复高考以来,改革力度最大、最深入、最全面、系统的一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针对高考的改革从来没有停止。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高考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高考改革在发展中不断丰富。1999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改革的内容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二是高考内容的改革,这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命题要以能力立意,注意考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三是高考形式的改革,积极探索一年两次考试的方案。四是录取方式的改革,重点是实施计算机网上录取。至此,我国高考改革不断深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高考改革的三个关键点。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14年,随着《实施意见》的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启动,见表1。

(二)新一轮高考改革战略的意义

通过梳理高考改革的路径可以看出,我国高考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招生录取方式、监督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谢维和教授指出,我国高考一直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前行,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来了历史性贡献,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其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瞿振元会长指出,我国的高考改革是完善性改革,而不是颠覆性的改革。但在研讨中大家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本身发展,对高考改革的要求越来越多。首先,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对科学选才、育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试招生制度作为国家教育基本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必须进行改革;其次,社会公平、诚信制度不健全,不同利益群体利益诉求多元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其三,高考作为一项制度,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如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高考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前途命运。如果改革得当,将会成为一项凝聚人心的工程,不仅有利于科学、公正选才,而且有利于重建公平、诚信的社会秩序。瞿振元会长指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14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为75%,毛入学率已达34.5%。这为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考改革必须根据新的形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破解发展难题,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改革。

表1 高考改革的基本路径

注:(1)1987年共,上海3+1改革,6种组合方式(语数外加政、史、地、理、化、生中任何一门);(2)1990年,《在关于改革高考科目设置及录取新生办法的意见(试行)》中规定:4种科目组合方式:高考科目设置第一组:政治、语文、历史、外语;第二组:数学、语文、物理、外语;第三组:数学、化学、生物、外语;第四组:数学、语文、地理、外语。各高等学校暨系科、专业可根据高考科目组的设置情况及各自特点,选择一组高考科目作为考生的应试科目。

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改革的关键点和难点

(一)科学选才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期待加强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总体定位是促进公平,科学选才。公平和科学是伴随高考改革的两大基本价值取向,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科学选才标准中体现着公平,公平依赖科学标准得以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对教育歧视公约》“使高等教育根据个人成绩对一切人平等开放”的规定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以一切适当方法,对一切人平等开放”的规定,《世界人权宣言》“……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任何人不得因其种族、性别、语言、宗教,也不得因其经济、文化或社会差别或身体残疾而被拒绝接受高等教育”的规定都表明公平和科学选才并不矛盾。但在实践中,二者也存在这一定的对立性。公平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为一种价值判断和利益诉求,评价者基于不同的立场会对“公平”产生大相径庭的评价。因此追求公平的公共政策事实上是对不同利益关联者的利益平衡。而科学选才追求的是“适切性”,即人才选拔标准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匹配性。为公平而进行的入学机会分配会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高校的科学选才。在社会矛盾凸显、诚信制度尚未健全的今天,不同利益群体对“公平”的诉求汇集成“民意”,借助多种传媒手段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次《实施意见》就把公平作为第一要求,通过招生计划分配改革、招生录取改革、监督管理机制改革等举措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顾明远教授认为,本次改革高度重视公平问题,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他看来,促进公平是第一位的,这对于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利的;但他同时认为,本次改革对科学选才方面的改革有所欠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科学选才易受公平价值诉求的掣肘,如高校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受到社会诚信度的制约,改革成本高,改革难度大;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待于深入研究。瞿振元会长认为,高考制度的本体功能是选拔人才,但在我国现实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一系列衍生功能,承载了太多的社会责任,致使正确处理科学选才的教育功能与促进公平的社会功能的关系,成为深化高考改革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基本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有责任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量,一方面省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合作,加强西部高校建设。建设更多的好大学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大学的愿望。“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把这个事件提上议事议程。

(二)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考改革的难点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根本目的在于科学人才选拔,新一轮高考改革提出要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谢维和教授认为,综合素质评价对高校人才选拔,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起着很好的引导作用。高校招生不能仅仅考察学生的认知水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格,道德、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因素对个人的发展起着更大的作用。

企业家从用人角度指出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麦可思创始人王伯庆博士指出,企业在用人时,首先看重的是品德,其次是学习能力,第三才是知识与技能,此外艺术素养也非常看重。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副董事长易基刚先生认为,企业用人,首先强调“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个人如果知识、技能欠缺,可以学习,但如果价值观出了问题,那么对个人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北京风向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郑远标认为,个人的品德和心理素质对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正和岛总裁黄丽陆强调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但如何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考改革的难点,涉及三个问题,其一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其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其三,综合素质评价对不同人群的可能产生的影响。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上海和浙江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浙江省综合素质评价分为五个方面: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每个项目下面又氛围若干指标,如品德表现的分类指标有:品德操守如家国情怀、尊老爱幼等;责任义务如社会责任,诚实守信等;行为习惯如交流合作、遵守记录等。在评价程序和方法上采取客观记录、民主评议、公示确认,形成档案等四个环节。评价结果分为三等,用A、P、E表示,分别为“优秀”“合格”“需努力”。上海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每个项目都有记录要点。

上海和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上海方案或浙江方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进行了探索,但需要指出的是,综合素质评价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其一是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其二是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提供重要参考。即综合素质评价既要体现高中教育的特点,强调育人为本,同时也要满足高校的人才选拔诉求,应当成为沟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桥梁。但从目前的评价内容看,综合素质评价没有很好地兼顾二者的诉求。另外,正如易基刚先生强调,在谈论综合素质评价时,需要考虑区域和家庭背景导致的差异和不公平。农村孩子和低收入家庭孩子发展条件受限,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从国际经验看,在综合评价中大学有自身的标准。如在美国常青藤大学中,AP课程在招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会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加州大学的招生评价标准明确规定,学业成就的评价将根据学生的经历和特殊情况来判断。这些经历包括:是否残疾、家庭是否属于低收入阶层、是否为第一代大学生、为了家庭和自己的生活是否需要工作、个人或家庭是否遭受艰难的状况等。在同等条件下,评审人员会倾向于给弱势家庭的学生更高的综合评价分数[1]。

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顾明远教授认为,综合素质评价应记入档案为主,不是以分数量化,不能弄虚作假。钟秉林教授认为,综合素质评价要可信、可比、可用。首先评价要真实可信,这是基础;其次要可比较,如果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录取“硬挂钩”,就需要把抽象的素质转化成具体可比的指标;其三是可用,大学需要使用,否则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就会流于形式。

高校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即如果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硬挂钩”将面临两大挑战,其一是在应试文化,“考什么,教什么”的背景下,可能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其二是在社会诚信制度尚未健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造假的风险,正是基于这样的顾虑,高校对综合评价采取谨慎的态度。另外,巨人教育集团董事长尹雄先生建议高校和社会机构合作,以第三方机构的名义联合研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供高校参考使用。顾明远教授认为,综合素质评价由第三方机构来做会好一些,但根据我国的国情,中介结构的资质和诚信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需要有一个过程。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兼顾高中教育和高校人才选拔的需要,依然需要深入的研究。

三、招生录取模式多元化———高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高考改革除了考试内容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外,还有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甚至综合素质评价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技术层面的改革,而招录模式改革涉及谁来用,如何使用考试评价内容的问题,涉及权力和利益的重新配置问题,关涉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问题,需要更加综合、系统、全面的改革。瞿振元会长提出招生录取的体制机制,需要用治理的理念综合考量。本次微论坛对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录取方式的多元化问题,其二是高校的招生自主权问题。

(一)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招生录取模式

新一轮高考改革对构建多元化招生录取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上海方案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学校建立了五类招生录取模式,并从2015年到2018年逐步实施。(1)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春考(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技能测试);(2)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校自主考核+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其中高考成绩不低于60%,高校自主考核30%,高中学业水平成绩10%);(3)针对“三校生”(中专、技校、职校)的应用本科专业(统一高考成绩+公共基础课学习水平考试成绩+思想品德评价+职业技能);(4)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公共基础课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思想品德评价+职业技能);(5)高考(统一高考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另外,从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二招生批次,探索学生多次选择、被多所高校录取的可行性。浙江方案有四类招生录取模式,统一高考招生、单独考试招生部分录取批次,实行按照专业平行投档;高职提前招生以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或职业技能考试为前提,实行“一档多投”;“三位一体”招生,高校根据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成绩折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其中规定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高校可以自主制定综合素质测试内容和办法,测试成绩可以占到总成绩的30%~40%。

顾明远教授建议,我国的招生录取应该借鉴国外好的经验,增强学生和学校相互选择的自主权,学生多次选择、被多所高校录取应成为改革的方向。尹雄先生认为,国内高考竞争压力非常大,很多学生被迫选择出国留学。为此他建议,国内高校招生应该更加开放,探索允许部分高校实施“宽进严出”的录取模式,允许部分学生不参加高考,通过缴纳高额学费的方式注册入学,在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已经有条件进一步拓宽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据调查,2012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学历层次方面,本科生占51%,其次高中生占38%。到2013年,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本科留学的人数迅速增加。以中国赴美国留学人数为例,2005—2006年,仅有9309人赴美国读本,而到2012—2013学年,中国赴美读本科的人数增长到了93768人。8年间,中国赴美读本科的人数增长了约十倍,另外,高中留学人群也开始急速膨胀。在2005—2006学年,中国在美国就读私立高中的人数仅为65人,而到2012—2013年,中国在美就读私立高中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3795人,其增长速度极为迅速。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不断增加,留学行业的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据估计,中国每年的留学消费市场规模至少在2500亿元人民币以上,是世界第一留学消费大国。其中,留学生境外支出所占份额最大,达85%。美国开放报告显示,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2012年为美国贡献了57亿美金,约合360亿元人民币(1)。

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拓宽高校招生录取渠道,就可能把那些本来外出留学的学生吸引回国内就读,并且可以通过征收高额学费的方式改变学校的办学条件。顾明远教授认同“宽进严出”的招生举措,但他同时认为,这个举措在目前的国情下实施起来会很难。它会面临两个方面的质疑,一是高校是否能够严格管控学术标准,二是社会对教育公平的质疑,如何避免权力、金钱和学术之间的共谋。

谢维和教授认为,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要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升学率进行调整,要采取“兼顾原则”,科学适当地实现系统内高中教育因素与高等教育因素之间的协调。为此他提出三种入学形式:申请入学、考试入学和推荐入学[2]。

推动招生录取模式的多元化改革,拓展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在《实施意见》中得到了体现,在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也得到了实践,与会专家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但需要指出的是,高校招生录取改革与高校招生自主权密切相关,“招考分离”是高考改革的核心,确保高校招生自主权是高校招生录取模式多元化的基本前提。

(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在本次研讨会中,与会的教育专家和企业家都希望进一步扩大高校在招生中的自主权。易基刚先生认为,教育活动要回归教育本身,选人、育人要符合教育规律。当前政府对高校的管理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建议权力下放,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权。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是一个重要切入点,要允许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条件去选拔他所需要的学生。高校只有具有自主选拔人才的权力,其办学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办出个性、办出特色。他同时主张高校招生自主权不仅仅要下放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流大学,高职高专院校同样需要。在《实施意见》中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上海和浙江在保障、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浙江“三位一体”招生模式,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改革实验。

但仍然需要看到,《实施意见》中对高校招生自主权没有明确说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3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都明确提出要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但在《实施意见》中却没有重申这一主张。在实践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新一轮高考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受到了限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高校录取没有改变“总分评价模式”,高校招生依然没有摆脱见“分”不见“人”的局面[3]。其二,招生录取中采取“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在降低学生志愿填报风险的同时,将分数的重要性置于志愿之前,会使大学招不到对各专业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其三,高校自主招生面临道德信任的危机,增加了高校招生的成本,限制了高校自主招生权的运用。

确立高校在招生中的自主权,一方面需要行政和法律的授权,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要在社会中树立道德楷模和知识权威的形象。洪成文教授指出,高校是招生的主体,但如果自身的道德和权威形象却无法获得社会的认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包括人才培养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高校自身的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辅相成,在高校自主招生中,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把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有利于高校的道德自律。《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上海和浙江方案中都突出强化监督和问责机制。

四、深化综合改革———高考制度改革的条件保障

新一轮高考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与会专家和企业家一致认为,顺利推进高考改革要从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和加强能力建设等方面整体推进。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考改革的目的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我国高考改革关系每一个家庭切身利益,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前途命运,改革任务复杂而又艰巨,需要全社会,特别是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以更加包容、积极性的态度对待改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要推进高考改革顺利开展,就需要正确认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目的,进一步转变观念。其一,要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钟秉林教授认为,对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在认识和实践层面的解读不能应试化和碎片化。如上海和浙江方案中,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方式(上海方案为“6选3”,浙江方案为“7选3”),本意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权,发挥学生的特长,但如果以应试教育的视角进行解读,就会导致学校和家长为了取得好的分数而代替学生进行选择的问题出现。另一方面对方案的解读不能碎片化,如取消加分和规范加分政策不是不鼓励学生发展特长,而是针对目前高考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大特别是资格造假等问题。事实上,真正有特长的学生在现有的高考方案中已经给出了很多的选择空间,如可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艺术类专业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等招生项目。其二,要转变对成功、成才观念的认识。顾明远教授认为,相当一部分家长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另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竞争已经转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如“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等名校入学机会的竞争,家长更注重让孩子选择“名校”而不是适合他们发展的学校。就业市场上也人为地设置了各种用人、选人的障碍,在工资待遇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相应地助长了这一观念。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渐进过程,并且观念的转变与制度的改进密切相关。顾明远教授指出,观念转变和制度建设必须并行推进,二者缺一不可。

(二)完善制度,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顾明远教授认为,推进高考改革,制度建设是关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仅牵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教育内部的综合改革,同时也涉及劳动人事、学校建设、设备配置、财政经费、保密安全等诸多领域,必须统筹协调多部门,综合整体推进。在研讨中,大家着重建议完善的制度主要有(1)建立学科、专业评估制度。文东茅教授通过对浙江的调研指出,浙江方案实行按照专业平行投档,这就需要权威部门对全国各个专业进行统一评估,为考生提供清晰的参考,但同时要避免把评估变成一种简单的、统一指标,缺少个性的排名,妨碍高校的特色发展。(2)建立高校、高中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综合素质评价上相互现衔接的制度。综合素质评价要兼顾高校和高中学校的诉求,通过高考改革撬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撬动高中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3)引导、完善劳动力市场用人制度。瞿振元会长认为,如果职业院校培养的一般劳动者收入低,社会地位低,职业院校就缺乏吸引力,导致职教和普教的进一步区隔和分裂,打通各级各类教育和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就不可能建立。(4)建立高考改革专项投入机制。新一轮高考对考试管理、命题,招生,对学校的教学,对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对高考改革进行专项投入。(5)强化多部门协作和顶层设计。瞿振元会长指出,高考改革必须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配套,特别是要与劳动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相配套。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对高考、对国家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变化起着基础性、引领性的作用。瞿振元会长强调,社会各方面应当共同为高考想招,一起为高考改革发力。钟秉林教授和文东茅教授通过对上海、浙江的调研指出,高考改革要注重顶层设计,打破部门壁垒,由地方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改革所涉及的人力、物力和经费进行核定和配置。

(三)加强能力建设,落实高考改革举措

要落实高考政策,就需要提高政策执行人和机构的专业能力。(1)提高考试机构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其在命题、考试评价方面的专业能力;(2)提高高校招生队伍的专业能力。随着考试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如何确保招生过程的客观性、科学性,如何确保选拔出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考生,这对高校招生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提高高中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能力。新一轮高考对高中的教学组织、教学秩序、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试教育观念还普遍存在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他们转变观念,提升应对高考改革的能力迫在眉睫。文东茅教授认为,高考改革举措能否落实,关键在人,为此他建议在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设立专业学位,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王伯庆认为,在我国高考改革特别敏感,容忍失败程度特别低,因此建议做好改革试点跟踪研究,发布高考改革年度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诊断和改进,确保改革的方向不被扭曲,确保改革的举措落到实处。

摘要: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全面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既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也关乎每个家庭的切实利益。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召开首届教育家对话企业家高考改革微论坛,围绕考试形式、考试内容改革、招生录取方式改革,招生计划分配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在此基础上,针对健全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构建多元录取机制,提升高校在招生中的自主权、加强综合改革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高校招生自主权,综合改革

参考文献

[1]常桐善.大学招生的卓越性与公平性——美国加州大学的理念及实践[J].考试研究,2010(03).

[2]谢维和.高等学校的三种入学形式——从高考制度改革的“兼顾原则”及其变量说起[N].中国教育报,2012-12-14.

我国高考改革 第10篇

“风险”一般是指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即某一事物的预期发展目标与实际的结果存在的差异。“风险”的概念也一般出现于管理领域和经济领域,对其定义、分析、预测和控制等具有较为成熟的判断和运用。关于教育领域的“风险”定义,既要符合风险管理的一般定义,又不能囿于风险管理的一般性而忽视教育领域的特殊性。

根据教育的根本目的即“培养人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造成教育达不到根本目的的可能性就是“教育风险”,造成这种可能性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也被称为“教育风险因素”。教育风险因素,既存在于教育的领域,如学校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教材与设备、德育与智育、教育改革、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等;也存在于非教育领域,如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科技、人口、不包含教育的文化领域等;更存在于教育与其他领域的交织部分,如学校与社区、教育与人口、教育与政治改革、教育与经济全球化等。

根据各种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影响情况,笔者试对教育风险作一归类:一是教育制度风险。如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虽然在学前、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等层次结构上比较完善,但在办学模式与类型上却远未达到多样化要求,教育发展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相对滞后,导致教育产品的趋同性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地区差异等教育不公平显现等。二是教育管理风险。教育管理领域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诸多环节也存在风险,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我国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给教育造成的风险,如政府对于教育的“大包大揽”、强制执行的教育指标、不符合实际的教育要求、由于管理因素造成的教育差异等,都是教育管理风险的表现。三是教育理论风险。如“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政策、教育实践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不能将中国传统、现实与国外先进经验有机结合,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只是浮于表面地追求学术论文的数量、研究方法偏质轻量、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及“高深理论无法被大众理解和优秀教育理论无法与教育政策相结合”等,都是教育理论风险的表现类型。四是教育实践风险。这种风险是指除教育制度、管理、理论等风险外,还有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制度与实践的偏离、管理与实践的偏差”而出现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有教育政策执行者对于制度的不理解、教育相关利益者因为其他利益出现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现象等。当然以上这些是风险对于一般教育而言,具体于特殊的教育领域,这些风险也具有层次性和特殊性,如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等,也存在各自领域下的制度、管理、理论和实践风险。

二、高考改革风险的定义与分析

高考改革风险就是高考改革预期目标与其实际结果的不一致,一般而言是对这个预期目标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同的高考地区高考改革目标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殊性。就共性而言,目前我国高考改革的共同目标是: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1]。简言之,就是“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具体要求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就个性而言,因为每个省区的考情、省情各有不同,我国各个省区的高考制度具有特殊性,各省区改革的目标也各有侧重,如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省份改革目标有提高高考录取率的要求,而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省区的改革目标有改善考试录取的结构要求等,对于2014年的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浙江、上海两省区则被赋予更高的改革期待,他们作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试点地区,具有“投石问路”的引导和借鉴作用。其他高考改革的省区总结并完善浙沪试点经验,从而及时调整充实自己的高考改革。

1. 高考改革的目标分析

首先,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一环,高考和高考改革具有一般教育活动都具有的根本目标或基本目标,那就是前文所提的“培养人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即可概括为“培养目标”;其次,作为“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部分,高考具有为国家和社会选拔足够多优秀人才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功能,其可概括为“选拔目标”;最后,作为高考的改革活动,其本身必然具有一定的“改革目标”,即革除原有高考制度的“弊端”的目标,这些“弊端”主要有“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1]。各省份的高考改革有各自的特殊要求,因而高考改革还具有各省的特殊目标,但这些可以融合于以上三类目标之中。

2. 高考改革的风险定义

根据以上分析,按照高考改革主要目标分类,可以将高考改革风险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培养风险”。主要是在高考改革方案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不能达到培养高考需要的人才的风险。如考试科目改革造成的适应性问题、考试时间调整造成的成本突出问题等。二是“选拔风险”。主要是由于高考改革执行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高等院校不能招到足够质量多的考生的风险。如文凭歧视造成的高职专科录取分数低、考生质量不高、中西部高校等边远地区考生“录而不去”、高校录取专业结构不合理等。三是“改革风险”。主要是高考改革方案的制定、执行和评价动态过程中,对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存在的风险。如改革方案制定的不科学、效率低下、缺乏民主、评价不合理等。简言之,高考改革的风险定义为“在制定中国特色高考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造成高考改革目标与预期结果不一致的因素和可能性,主要分为培养风险、选拔风险和改革风险”,其属于教育风险,并由于不同省份的具体特殊性而不同。

3. 高考改革各利益主体的改革风险

高考改革主要涉及政府、中学、考生、家长、专家、社会公众。其中前三者为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利益主体,对高考改革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后三者对高考改革成败起次要作用,但亦不可忽视。笔者仅找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风险并试讨论。首先是政府,其又可分为中央政府(主要为教育部)和地方政府(主要为省级教育厅),他们是高考改革方案的制定者和保障者,主要负责高校招生名额的分配等,对高考改革具有全局性作用。其主要造成的高考改革的风险有:培养环节中不能做到适度放权,不能突破包办代理的集中录取制等,以及高考改革制度的制定、执行和评价可能存在的不科学、不民主、不公平、权力腐败等问题。其次是中学,他们是高考改革方案的主要执行者和培养者,对高考改革成败起主导作用。其主要造成的高考改革风险有:培养环节中对高考改革方案的不理解不配合,选拔环节中易造成对考生学校和专业的错误引导,改革环节中的主体参与意识不足、消极应对等。其三是考生,他们是高考改革方案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利益主体,是高考改革的被培养对象和招录对象。其高考改革风险有:培养环节中高考改革的主体意识不强,对学校、父母的依赖性较大,不能科学合理选择选考科目等,选拔环节中对专科高职和偏远地区高校的认同度低和错误倾向,改革环节中自身利益不被政府、学校、家长重视和理解等。此外,家长、专家和社会公众也都在高考改革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家长在培养和选拔环节中与学校、政府沟通不足,专家在改革环节中对政府的咨询和改革方案研究不足,社会公众对改革方案的错误舆论导向或“道德绑架”等。

三、浙江省高考改革风险的具体分析

根据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同月19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作为国家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其改革主要为:不分文理,采用必考+选考模式;结合统一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除语数外,其他科目都有2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有效;高校提前2年公布选考科目范围,1门符合就可报考等[2]。相较于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其更具复杂性,具体表现为:一是考试时间上更为复杂。即每年4月进行选考科目考试,6月进行语文、数学、外语的考报,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的考试,还有高职院校的“单独考试”和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而上海则相对“简单”,参与计入高考成绩的考试有1月的春季高考和6月高考以及5月的选考。二是考试录取更加复杂。浙江省自创的“三位一体”招生,虽然增加了考生被高校录取的机会,但既增加了教育部门的管理成本和考生复习的时间成本,更增加了公众对其是否公平的担忧。三是高考改革面临的招录困难较大。浙江省的考生数目数倍于上海市,而优质高校资源却与上海有明显位差(浙江仅一所“985”兼“211”高校,上海的“211”“985”高校则更多)。根据前文对高考改革风险的定义,浙江省高考改革具有具体的培养风险、选拔风险和改革风险,并根据高考改革的主要利益主体对其进行具体讨论。

1. 高考改革的培养风险

培养环节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这个阶段所造成的风险有所不同和侧重。如在培养准备环节,考生面临选择风险:因为浙江省高考采取“必考+选考”模式,从“政、史、地、理、化、生、技术”中选择3门成绩算入总分,将面临35种组合方式,考生能否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构成了培养风险;学校也面临成本风险:如选课也给普通中学的教育教学增加了负担,保障学校合理分配师资、组织学生一年数次重大考试等,也同时给学校管理增加了成本;政府面临决策风险:如浙江省教育厅规定“技术”算作高考选课项目,其课程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高考项目?能否被其他省级教育部门承认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商榷的。

2. 高考改革的选拔风险

选拔环节的风险是高校能否招到足够、优质的考生,其主要涉及到政府和高校两个利益主体。对于政府而言,主要是浙江省教育厅能否得到教育部的招生名额支持,尤其是优质高校(“985”“211”及个地方重点高校)的名额及专业支持,还有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经济部门、文化部门对浙江省高考的支持,以及浙江省地县级政府对高考改革方案的贯彻程度等。对于高校而言,普通高校的选拔风险有:能否招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适宜其专业发展的优质考生;高职院校则不仅需要侧重于选拔考生的数量,还要更突出质量,改变以往招到的往往是高考成绩较低和满意度较低的考生。此外,边远、贫困地区的高校则面临能否招到足量的考生、避免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

3. 高考改革的改革风险

改革环节涉及高考改革的全局,包括其改革方案的制定、执行和评价,其涉及的利益主体最多,也最复杂。从政府来看,主要的风险是高考改革方案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与民主,如从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向社会公布《实施意见》,到浙江省教育厅公布其高考改革《试点方案》,几乎没有向社会公布《试点方案》的制定过程和制定依据,就在短短的15天时间便向社会公布了其高考改革试点方案,有点像迫于《实施意见》的发布而“赶鸭子上架”,对本省至关重要的高考改革来说未免有点“操之过急”;从中学来说,由于其在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参与度较低,并且经常处于改革的“洗礼”中,往往存在“上行下效”“各行其是”的改革观,对改革存在不关注、不理解、甚至是不支持的现象。如虽然省教育厅要求尊重考生的选择科目的权力,但中学往往由于升学压力和自身资源优劣可能存在“帮考生选择”的现象等;对于高校而言,其风险有:高考改革对于扩大其自主招生能力是否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和教育腐败问题等;对于考生而言,由于高考改革取消奖励性加分,而保留照顾性加分,是否造成其失去对优势学科的学习和竞争兴趣,以及变相通过“手段”获得“照顾性加分”,如变相加剧“高考移民”等现象,这些也构成高考改革风险;此外,构成浙江省高考改革的风险因素还有:家长对考生的专业学校选择进行干涉,强化课外补课造成考生压力过大等;专家对高考改革的研究是否充足、是否在改革过程具有“发言权”等;社会公众对高考改革过程存在不理解,造成错误的舆论导向问题,如削减浙江本省的招生名额而引发的“请愿”风波等。

四、浙江省高考改革风险的应对与启示

高考改革既牵动千家万户,更关系子孙后代,既为高校选拔人才,又为中学培养人才提供指导,更具有一定的社会稳定和促进人才流动的功能。回顾高考恢复以来14次大的改革,每次都出台不少新的政策,包括考试科目设置及计分方法、录取方式、考试标准化、考试时间及次数与试卷命题等主要内容[3]。高考改革既不能忽略过去的问题,更要解决在其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因此,对于高考改革风险的定义、分析与研究更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考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全国宏观规划,还要细化于各省区具体细节,更要发挥试点省市的引导和关键作用,使其为其他省市乃至全国的高考改革提供经验和教训。

1. 做好高考改革的顶层设计

切实做好高考改革的研究工作、政策制定、改革评价,为各个利益主体的风险和相关责任作出宏观指导。如浙江省高考改革的政府主体主要为省教育厅,要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并进”的作用,既要为高考改革积极寻求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又要发挥其政策制定者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对高考改革做到科学制定、动态调整和政策支持;规定中学的培养目标、高校的选拔目标;尊重社会主体的社会民主意愿,公平公开高考改革方案等;特别要重视专家学者的政策咨询作用,为高考改革的科学性、合理性寻求支持,要总结历年高考改革经验,学习国内外教育发展理念,建立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高考改革方案。

2. 做好高考改革方案的风险管理

首先是做好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的风险研究,对高考改革方案制定前要有规避风险的意识,研究并确定高考改革的培养风险、选拔风险和改革风险,细化并量化具体的风险因素,努力找到解决方案。其次是做好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的风险控制。如虽然高考改革众口难调,不可能做到各利益主体都满意,但一定要侧重高考改革中的“考生”和“高校”的利益,在此过程中也要充分发辉“政府”的统筹功能,努力实现高考社会化、标准化。

3. 做好高考改革的配套工作

高考改革涉及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需要各利益主体的积极配合,共同减小和规避高考改革风险。如政府需要简政放权,扩大高校自主权,加快高考改革的立法进程;中学需要改变传统错误的改革观和培养观,积极配合政府、高校,尊重考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需要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供科学合理的选考和人才选拔方案,杜绝自主招生中的不公和腐败现象等;家长需要尊重和关注高考改革方案,积极参与其制定执行的过程始终,引导考生合理选择课程、专业和高校;专家主体要深入高考改革理论研究,发挥改革方案的政策咨询主体作用;社会公众在参与高考改革方案的执行过程中,积极监督,对其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和腐败及时检举等。

4. 做好高考改革的风险指标

对高考改革的风险要有指标意识,这样更有利于高考改革风险应对,为各个主体提供解决风险的针对性。根据前文所论,可以对高考改革的风险做分级指标,即培养风险、选拔风险、改革风险指标。再根据不同利益主体在高考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按照改革前(政策咨询、理论研究、公众参与)、改革中(培养、考试、招录)、改革后(评价)进行二级指标划分,并相应完成各级指标,并赋予这些指标一定的权重,形成高考改革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日后进一步改革和试点经验推广提供参考。

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其风险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但作为社会长期热点的高考改革来说,其影响和结果往往深远持久。所以,加强对高考改革的风险预测与防控,尽可能减小风险,对高考的顺利进行、完成预期目标至关重要。以浙江省为试点的全国高考改革的任重道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摘要:高考改革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的态度。由教育风险的定义与一般分类展开,引发高考改革的风险定义和要素,并以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为例,从高考改革的利益主体角度提出了高考改革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做好高考改革的顶层设计,做好高考改革方案的风险管理,做好高考改革的配套工作,做好高考改革的风险指标等。

关键词:高考风险,风险因素,教育风险,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4-09-03)[2016-09-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2]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EB/0L](2014-09-19)[2016-4-15]http://gk.zjedu.gov.cn/news/141109318390646256.html.

浅析高考英语改革 第11篇

关键字 高考英语; 改革; 利弊

【中图分类号】H319

一、引 言

高考制度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一直在不断的改革和试用,到如今也经历了38个年头,在这过程中政策也存在着亮点和瑕疵。2014年底新出台一项高考改革制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改革考试科目设置,高考文理将不分科(高考中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这是几十年以来考生求之不得的荣幸。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在21世纪的年代,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应用工具。即是应用工具,我们应该发挥他的应用之处。本文通过分析高考英语变革后利弊存在的矛盾与如何使用好这门国际性语言。多年以来教育制度的控制,让英语成为主宰我们人生的一大门槛,工作的升迁机会。英语变革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又是如何?这只能让我们静观其变。改革无疑是希望往好的方面发展,但并不说明都存在好的。英语作为一门在国际上交流的语言,我们不能不去学会用他。而我们把那么多的精力放在学习英语上却一点都用不出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英语也是一门语言沟通交流的符号,而我国长期的英语教学却是背离“交际”的本质。却只在埋头书写极少抬头用于交流。

二、高考英语形式转变

“高考”无疑是贯穿2013年始末的高频词汇,从年初备考、年中考试、一直討论到下半年的高考改革。如今临近岁末,关于高考改革终于有了具体说法,据最新消息国家披露了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最引人注意的一项是:探索外语不再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英语在高考中的分值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考的重头戏,严重脱考生们分数的一科。但此政策却给予不少学生多一份迈进大学之门的机会。对于此番变革,我相信大家都存在许多疑问。特此本人自己组织调查,调查对象有各专业的大学生和实习生、高中英语老师与中学生、社会工作人等,调查内容有九项(关于对此变革存在的利弊之处)回答为是或不是,最后是自己的看法:1. 您认为我国不再重视英语吗?2. 您认为我们可以不再学英语吗?3. 您认为高考英语改革学生的负担减轻吗?4. 您认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严重退步吗?5. 您认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出去将难就业吗?6. 您认为许多的英语教师会面临着下岗吗?7您认为改革后的英语考试会不会存在有些学生通过培训机构试前知道答案?8. 您认为此处改革会严重拉大城乡学生之间的英语成绩吗?9. 您对这次高考英语改革有什么看法?(选择字数不限)通过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第三个问题在此调查中的人都选择是,对于剩下的问题有10%的人选择不是15%的人选择是。最后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虽是减轻学生负担,但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口语方面要多加训练。可知,英语虽然在高考中改革了,但他不代表我国从此不再学习英语和降低学习英语的要求。

三、分析利弊存在

对于英语的改革,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日前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重点,刚刚出炉的北京2014-2016年中高考改革方案拿英语开刀,下调英语科目分值。而此前,江苏、山东也已酝酿出新高考方案,江苏有意尝试探索英语学科的“一年多考”,而山东省从明年起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面对着国家对高考英语出台的相关政策,每个省市也在抓紧着调整本省的英语考试。虽说高考英语之前也改革了几次可成效并不大,而此次翻天一地的改革真的就能让我们走出英语误区把英语拉上正轨的学习吗?学习一门语言应该让他成为我们的乐趣和能与他人顺畅无阻的沟通交流,这才达到他的用处。结合本次调查,可看出这次改革存在了不少利弊。

一、利

高考英语改革存在利处,结合次调查可知,英语改革在大家心中是很欣喜的,学生也很乐意去学习英语而不是被逼。学生在以后的高考中也不会再担心因为英语成绩考不好而影响自己申报心目中想报的学校,给学生多个机会少道门槛。而且改革后的英语成绩作为一年多考取最高分,减轻学生一部分压力,使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学习英语而不是临时突击和为了考试而去学习。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把弱项的科目补起来,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有足够充足的时间去学习英语。每个学生心理都会存在着考一次必过的心理,会选择自学或是报培训班学习,提高自己英语较差的部分达到考一次必过,这样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会比在学校学的快。改革最大的目的也就是改变国人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的盲目状态,使人们认识到英语的本质是国人了解国外文化和与外国人交流的工具。

二、弊

高考英语改革存在的弊处,从调查中也可看出英语就算如何改革,改的也只是英语考试的形式而学习英语的形式仍然没变。英语在中小学阶段将会受到忽视,特别是农村的英语教学,城市里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会花昂贵的费用在校外培训,保持英语优势,很容易就会导致城乡英语存在很大的差距。改革不见得能让我们改变“哑巴英语”现状,如果教学形式不改变,我们的英语也只会写的大于说出来的。对于一次考过的考生,在接下来上英语课时,只会自己做自己的事不愿再听老师讲课,会影响身边同学上课的情绪和教师教学。也将会再次调整英语教学,英语教师也将会面临专业知识的全面考试,会有一小部分不合格的英语教师将会面临下岗。对于自己报培训机构学习英语的同学,学到的英语大多都会是应付考试的英语,学到的知识会很单方面性,也不能帮助学生提升关于英语各方面知识。endprint

四、学对英语

我国针对高考英语的改革,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培养学生口头交流和交际能力。之前我国把太多的时间精力放在英语的教育上,可我们的英语仍不见得提高,反而国语也存在危机。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是门使用工具,只有说出来才是使用他。一直以来我们对英语的教学总存在误差,总是把书本英语做的很好,而口语在大部分学生中却说不出来。对于一门外来语,我们最初是抱着好奇心去学习,可不知为什么学到最后我们却是厌烦和抛弃。学习动机对于学习来说很重要,学习的动机又称为学习的动力。研究者指出,动机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核心要素。动机是驱动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动力,是驱使人们学习的驱动器。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方向、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同时影响着其个性及心理的发展,因此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全面、可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应是学习者置身于相对应的环境中,所以我們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去探索和实践,把所学应用在生活中,给学生多张口的机会。老师要和学生积极互动,营造在快乐的课堂中教学英语和学生在轻松的课堂去学习英语,并不是单纯的上课下课。好的方法事半功倍,要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不要总停留在一个个单词在背,一道道选择题在解。我们应走出这误区。想提高英语学习效率,首先在说方面要下功夫,有的学生听力很好,可是当和外教交流时却存在听不懂。因我们平时说的太少和自己的发音不标准而导致。

五、结语

面对高考英语的变革,我们不能肯定说英语在我国中的地位已经不重要,可以舍弃可以从此不再学习。而是更应该正面的看到英语在国际中和国际交流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国家教育局这次的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认知了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多年以来英语强化背后存在着国语的消弱的现象,职场岗位的空缺,人才的尽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走出去,引进来”是显得多么重要,而我们又不能少着一份重要的国际工具——英语。因此,我们不应该放松对英语的学习,反而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提高全民的英语水平。此改革现如今已在不断的前进,英语的考试模式为轻松自由模式。这样的模式会改变我们之前教学的枯燥无味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弃状态转变为我们改革英语的真真目的,还是会让我们的英语严重退步和英语水平比之前更差?现在的都是我们的预测,结果会是如何,只有几年过去了才知道我们改革是否真的对的,但希望这轻松模式可以让学生们的英语应用能力有所提高,可以轻松自如的应用这门工具。

[1]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亮点解读、中国教育在线.2014

[2]寒澈、评教育部英语高考改革方案、教育专题.2013.12.10

[3]高考英语改革 培训班上不上、都市晨报.2014.01.22

[4] 赵陈香、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思考、华人时刊(下旬刊).2014(3)

高考,需要“精准”改革 第12篇

从历史看,国家级统一考试有利于民族发展。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考试,一直坚持“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在漫长的实施过程中,它也不断改革,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新中国建立以来,高考制度在经历了“文革”的“断裂”之后恢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改革的举措越来越多。但是,“考试学科增减”让基层不得安宁,引来许多诟病;“一年多考”麻烦也逐渐多起来,当初的热情逐步趋于冷淡;“地方高考”困难越来越大,有些省份甚至想把高考还给国家考试中心;甚至有人提出要把英语考试等“社会化”,放给中介教育机构,我认为这有点异想天开了。

从现实看,中国高考改革过于频繁而效果不佳。中国的高考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革,特别是“文革”之后,中国的高考改革不说“瞬息万变”,也可以用“变幻莫测”形容了。到了新世纪,江苏省和其它多个省份一样,要来了高考自主权,据说要体现地方特色,反对国家考试中心对于高考“统得过死”;再然后就是“3+1+x”模式,依然是想在“减轻负担”与“夯实基础”之间找到平衡点。然而,事实上不尽如人意,而且造成了化学学科空前下滑。我的印象,每一次高考改革,专家学者与教育行政都信誓旦旦地说要达到何种目标,但是,几乎没有一次真正达到目标,恢复高考以来的多次改革就是一个明证。

中国高考的改革,应该吸收古代科举制度的优秀元素,借鉴国外各种大学升学考试的成功经验,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从长计议,着眼当下;突出重点,兼顾各方。我以为,必须兼顾以下四个方面,高考改革才能稳步前行。

一是确保高考的社会公平性。考试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与培养人才不可取代的重要途径,其公平性必须得到保障。公平与公正是教育招生考试的“生命线”,考试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保证。国家高考或者地方高考应该提升保密级别,认真研究,严密组织,强化监督,依法治考,以确保高考的公平性。

二是兼顾高考的地方特色性。前一段时间,十多个省份纷纷从国家考试中心要回了高考自主权,进行自主招生考试,以实现地方做主,体现地方特色,让教育更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尽管,这样的目的不容易实现,但是,“初衷善良”,本意是好的。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让地方高考照顾地方的发展,当然无可厚非,只是需要稳妥改革,才能实现目标。

三是指向高考的教育发展性。时移世易,变法宜矣。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科技在不断创新进步,经济在迅速崛起,特别是国门打开之后,世界成为“平的”,教育的供需矛盾也在不断地产生与累积。因而,教育需要不断改革与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作为教育发展最重要的杠杆,更需要“精准”改革,以保证教育改革的需要。

四是允许高考的改革实验性。实验研究是高考改革的一条大路,应该允许各地进行高考改革实验。没有实验,我们可能还不知道一年多考代价很高;没有实验,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地方高考劳民伤财;没有实验,我们不可能知道“3+1+x”会伤害化学学科。总之,必须是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还要做广泛的宣传,发现问题及时修订或者改正,出重大问题需要有人负责。

上一篇:临床糖尿病肾病下一篇:自行车道引发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