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2024-07-03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精选12篇)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第1篇

1 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和地位仍需正确认识

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基础, 是教学生如何将信息收集、加工、交流、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交流、创新信息的能力, 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信息工具来解决问题, 同时转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让信息技术成为有效的辅助工具, 形成学生终身的素养。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促使了教师教学的观念、设计、方法、艺术等的变化与探索, 并与其他学科充分整合, 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和难点, 且教学内容丰富不繁杂, 使学生既拓展了视野, 激发了学习兴趣, 又提高了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拓展了教学资源, 根本性地引起教学设计和课堂结构的改变。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教学环境的优化使得教师学习、备课、创新和制作课件时更为容易,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更充分。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而且影响着整个现代化教育进程, 所以信息技术课的地位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 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仍需提高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目前的教育手段, 实现这个教育任务不能完全放在信息教师身上, 信息教师不是集打杂工、修理工、服务员的综合体, 这种对信息技术认识和管理的不足, 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

(1) 学校对整个信息化工作的进程有明确的方向和规划, 对信息教师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协调合作、优化管理, 构建一个优秀的信息教师队伍。

(2) 全体教师培训, 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知识和技能, 使得各学科教师能独立完成与信息技术整合相关的工作,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工作成为行为习惯,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阶段各学校都在抓紧完成这项工作。

(3) 机房和网络中心必须有专业的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要有过专业培训、掌握计算机维护机房管理网络管理等技能, 这样才能使得学校信息技术和校园信息化工作得以有序有效的开展。学科教案、教学课件、训练试卷等存放到专业管理平台, 并给每位教师提供账号, 通过简单方便的操作来丰富资源库, 使得信息平台库的资源不断发展、充实。因而, 专业的校园网络管理人员, 能建设和改进整个校园网络, 管理所有的资源平台, 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 使网络的优点充分得到体现。

(4) 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专业人才渐趋饱和, 大多数也是被视为教辅人员, 地位仍偏低。因而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信息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改善信息技术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

3 学校网络环境的建设

(1) 建立资源丰富、操作方便的校园网络系统, 一个优秀的校园网络系统里面应当包含办公系统、电子备课系统、交互式信息平台等。这样有利于整个校园现代化教育的实行, 把教师、学生的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题库和各科备课的资源实行共享, 同时提供学生自由发表言论的电子公告牌, 加强学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信息平台以方便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互动, 其中让家长通过网络实时了解学生各种情况并与学校交流。

(2) 建立教师学生获取信息的硬件途径, 这能让学生自由遨翔于学习的空间, 各种求知欲得到满足, 高效地学习到课外知识, 同时还有很多的讨论空间, 利于各种思维发散。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可解决信息技术课大部分问题, 也可解决课程整合中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等问题, 当教师和学生获取到海量信息后, 也使其提高了整合能力, 培养了其创新能力。

(3) 硬件投资以优化、高效的利用为原则, 根据资源共享、分布、处理的网络特点,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全方位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动手实践的环境。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关键在于教学改革, 即教学观念设计方法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设计和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促进信息化教育改革。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最优的。例如,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不直接回答, 可以让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来解决, 方便快捷, 还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 也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表现, 这种应用成为习惯后, 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任务时, 教师应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 主要在于指引其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技术上的问题, 这对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习惯的养成大有帮助。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 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 都应该有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因而要以软硬件的建设为前提, 没有这些教学资源环境和管理机制, 信息技术课程则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 2004 (2) .

[2]易凌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 2004 (21) .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第2篇

一、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现状

1.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设备不完善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初中级岗位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生毕业能直接从事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进行大量的教学实训,相应的,学校必须提供相关实验设备和材料。例如,“网线制作与测试”实验需要购买双绞线、RJ-45水晶头、压线钳、测线仪等;“组建小型计算机网络”实验则需用到多台客户机、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部分实验材料属于一次性耗材。

要完成信息技术课程全部的实验教学,学校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实验场所,购置实验设备,并且每年投入一定经费进行设备维护,这对多数学校来说是笔不小的费用。为节省开支,部分学校削减实验场次,部分学校仅提供机房供学生上机,条件较差的学校直接改实验课为理论课,将信息技术课完全搬到教室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只是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培养,这不符合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学生毕业后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也将大大降低。

2.教材内容滞后及偏理论化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既要理解和掌握各种概念与原理,又要联系实际,进行大量实操练习。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也应遵循此原则,然而,现今的信息技术教材在理论和实操比重等方面,总是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达不到实际教学要求。

(1)教材更新速度滞后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而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因此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刚出版一本介绍某种技术或设备的书籍,我们即发现该技术已经过时,()或设备已遭淘汰。课程内容落后,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有效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

(2)教材偏理论化

信息技术教材种类繁多,但真正系统性强、结构清晰的少之又少。少数结构安排合理,内容讲解翔实,涵盖整个学科体系的教材,又因理论性太强,不适合中职学生学习。

3.师资力量薄弱

信息技术是专业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要求授课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更要有能让中职学生轻松掌握信息技术的优秀的教学能力。中职学校往往缺少优秀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于是,部分学校安排其他计算机学科教师兼任,或是直接让文化课教师改教信息技术,造成教师边学边教、教师水平不如学生的现象频发,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4.落后的教学方式

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厌恶理论知识,喜欢动手操作,从参与教学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知识更新快,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强调对基本原理的掌握,侧重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并处理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师本教育和填鸭式教学不适合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尤其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学效果。

二、针对课程现状的对策探究

1.增加资金投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学校要打造优势专业,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可以每年从学校预算中划出一定资金用于实验场所建设、实验材料购置以及设备维护等,并逐年增加投入。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例如,在机房电脑安装特殊软件虚拟实验环境,利用虚拟出的实验环境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该方法需要相应软件的支持,同时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精选合适教材,加强校本研究

教材选用要慎重,要选择内容新、适用性强、浅显易懂的教材,尽量以实践教学为主,能够通过简单的实操案例讲解使学生掌握

知识和技术,这对保障中职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

实际教学中,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授课内容,以实用性为原则,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知识、技能做重点讲解。例如,如何获取网络资源、如何组建小型计算机网络等。同时,加强校本研究,针对本校学情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对教材的调整、补充,以及校本教材开发,达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3.引进优秀专业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缺少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学校,应积极向外招聘优秀教师,也可内部选派合适教师外出学习,通过专业培训达到胜任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

信息技术更新迅速,学校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参与学习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够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并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

4.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运用信息技术教学

(1)运用多媒体教学

中职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还普遍采用着“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照本宣科、死教书、教死书的问题。信息技术教学运用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进行演示,不仅能将抽象的网络原理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还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兴趣。“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必将被“演示+操作+讲解”的新型授课方式所取代,信息技术教师不会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尴尬将会彻底扭转。

(2)探索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精讲多练法”正适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信息技术课程;“任务驱动

法”是教师提出任务并引导学生积极搜寻相关学习资源,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完成教学任务;“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个完整的项目来掌握教学内容。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根据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努力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校要打造信息技术精品课程和优势专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必须加强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从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各个方面入手改变现状,并将自身优势和职教特色融入进来,真正形成具有本校职教特色的优势专业。

参考文献:

[1]郑建圣。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中旬,(01)。

[2]傅颖。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J].职业教育研究,(06)。

作者简介:郭磊(1984.8―),男,湖南永州人,硕士,西华师范大学实验中心助教,研究方向为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现状;实践现状;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P4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8-0070-0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下称 “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一系列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对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对国内“整合”的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研究现状

1.关于“整合”的内涵研究

目前,关于“整合”内涵的论述不少, 但还没有达成统一。大致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工具层面的“整合”、教学层面的“整合”、课程层面的“整合”。

(1)工具层面的“整合”

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 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 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 学生的认知工具, 重要的教材形态, 主要的教学媒体(南国农, 2002)。该观点认为“整合”便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来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教学层面的“整合”

以台湾师范大学张国恩教授、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为代表,认为“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与学科教学整合,解决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问题。持有此种观点的还有华南师大李克东教授,认为“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该观点认为信息技术既是促进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对象,强调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任务完成的重要作用,以及由“整合”引发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变革。

(3)课程层面的“整合”

以华东师大张际平教授为代表,认为“整合”绝不是简单的纳入或功能的叠加,也不仅仅是工具或技术手段层面的应用,而是如何将信息技术实际地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使其成为整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形成一个新的统一体。

在这一过程中,所引发的结果无疑将是学科课程在功能结构、形式和内容以及教与学方式和方法方面的整体变革。持有此种观点的还有“大课程论”的倡导者黄甫全教授,认为“整合”便是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解决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持有此种观点的人,倾向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2.关于“整合”的模式研究

对“整合”内涵理解的不同决定了“整合”应该有不同的模式。然而相对于“整合”的内涵研究,关于“整合”的具体模式方法研究则比较欠缺,主要有以下几类:

根据课程学习中,对信息化学习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同,进行“整合”模式的研究。 以华南师大的研究的为代表,他们把“整合”分为如下三种基本方式。

一是L-about IT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目前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课程知识,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结合信息检索课程内容,把检索语文、数学资料作为学生练习。

二是L-from IT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在这种方式中,最常用的模式是“情境——探究”模式。

三是L-with IT方式,即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即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工具和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根据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应用环境和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和“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

根据课程学习的目标不同,对“整合”模式进行研究。南京师大王琴等人的研究认为“整合”的目标是: 其一,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效果;其二,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 实现对人才培养标准的根本性转变:从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知识创造型人才。

根据“整合”的目标不同,王琴等人认为“整合”的模式应该分为:

一是学科本位型课程模式,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以传授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与能力为目的。根据具体操作流程的不同, 课程整合理念指导下的本位型课程模式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带疑探究—讲授示范—动手操作型与任务驱动—协作学习型。

二是学科辅助型课程模式,指在其他课程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整合。这种整合模式有多种表现形式 如群体—多媒体讲授型、自主—监控型、交互—讨论型。

三是学科研究型课程模式,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手段, 用来获取、存储、处理和交流信息, 促进思维, 解决问题, 提高学习能力。该模式更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研究方案的制定、实施,到最后研究成果的完成, 都由学生自主承担。

从“整合”的功能出发,对“整合”的模式进行研究。广西师大孙杰远教授的研究认为“整合”模式分为:

一是信息呈现模式,指教师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呈现教学信息和模拟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某种真实的现象或情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初表现形式。

二是实验探究模式,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工具型软件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及对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或现象进行实验研究。

三是网络互动模式,教师与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所进行的互动教学,由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测等教学材料或者是一个专题研究材料通过网络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信息,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处理,并经过自主探索或与伙伴之间的合作交流,使问题得以解决。

3.关于“整合”的问题研究

随着“整合”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许多反思和分析。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合”的政策导向有缺陷,认为新颁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整合”指导不力。

二是“整合”的内涵把握有偏差。由于对“整合”内涵的错误理解,从而导致了实践中的误区,如将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将课程等同为简单的教学行为,将“整合”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育。

三是过分夸大信息技术在变革教学,促进整合中的作用。

四是“整合”过程中有的重硬轻软,重形式不重实效,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

五是实施“整合”的教师整体信息素养低、教育理念陈旧的问题。

六是“整合”过程中评价体系不健全问题。

二、 实践现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整合”实践成绩显著,如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人们尝试“整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较之专家学者们对“整合”的研究,其实践的现状则有点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际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小学与高校的“整合”实践现状优于中学。这主要是由于小学与高校升学压力较小,特别是高校,具有经济与师资方面的优势,硬件环境好。而中学迫于高考竞争的压力与经济条件的制约,“整合”进展缓慢;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同类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一般而言,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整合”水平相对较高,但也不是绝对,还取决于教育领导者的重视程度。

2.效果不理想

与专家学者发表的研究成果、个别教师公开的成功经验所不同的是,一线教师与学生对“整合”的效果却是褒贬不一。这里一方面有实践本身的原因,如重技术与硬件的先进性,忽视教育的先进性。同时也与整合理论、教师教育理念、现行教育体制与教育评价制度有关。

3.功利性强

由于专家的呼吁与领导的日益重视,在广大教师甚至是管理者之间形成了错误认识,把“整合”看作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与出奇制胜的法宝,一旦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便质疑“整合”的价值与意义,而不是去改变整合理念与模式。另外,一些教师与管理者错误的把“整合”水平的高低与教学水平的高低挂钩,从而使教师们不得不为了整合而进行所谓的“整合”,完全不考虑教学实际,结果“整合”成了评优与晋级的敲门砖。

4.重教而轻学

“整合”实践过于注重教师的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的“整合”。其实整合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更重要的是学生课下的学习行为。

三、问题分析

通过以上对“整合”研究与实践现状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脱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整合研究的“热”与整合实践的“冷”

关于“整合”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整合的理论研究比较多,而“整合”的具体实践却处于刚起步阶段。

主要原因:一是因为人们对于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究竟是质的变化还是量的变化搞不清楚。有人认为技术能够改造教育,也有人认为技术会受制于传统,不会引发教育的变革,从而导致了人们由于对“整合”内涵理解上的差异而产生的理论争论。

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人们对“整合”寄予了极大的热情和希望时,“整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却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失望之后,人们把责任归咎于,由于对“整合”内涵的理解错误而导致的“整合”理念的不科学,从而希望通过厘定“整合”内涵来促进“整合”实践。

三是实施“整合”实践的主体是中小学一线教师,而“整合”研究的主体是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专家教授,专家教授搞“整合”研究与中小学一线教师搞“整合”实践比,效益大而风险小。中小学教师搞“整合”实践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付出与更大的风险。

2.“整合”研究的主观理想性与“整合”实践的客观现实性

由于“整合”研究与“整合”实践主体的分离,导致了“整合”研究的理论因过于理想化,而不能有效的指导整合实践。这也就导致了“整合”研究的主观理想性与“整合”实践的客观现实性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是研究工作者对“整合”内涵的深入剖析,对“整合”理想模式构建的探讨以及对“整合”的意义与前景的振奋人心的描绘。

另一方面,由于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传统教育体制、师资水平与信息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整合”实践并没有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错综复杂的,远不是单靠完善与变革理论所能够解决的。这需要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管理者、决策者等各方的共同参与,而且是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

四、关于“整合”的思考

1.对“整合”内涵的理解

“整合”应该是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互作用的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的结果或者状态,在这里笔者比较赞同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博士的观点,他把“整合”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信息技术素养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整合与课程,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改。这基本涵盖了前面的所讲的关于整合涵义的三类观点。换言之,前面的三类观点,都只是对“整合”的不同阶段进行了表述。工具层面的“整合”、教学层面的“整合”、课程层面的“整合”应该分别是“整合”的初级、中级与高级阶段,而不应是相互对立的。另外,“整合”也不仅仅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应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参与。

2.关于“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建议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理论的价值在于能够指导实践,关于“整合”的理论研究也要注重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同地区,信息技术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整合”的内涵也应不同。比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刚起步的地区,即强调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远不如去发展技术层面的辅助教学更有意义。同样在教师信息素养低下、数字化学习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的深层次的整合也是毫无意义的。“整合”应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五、结束语

找准切入点,正确处理“整合”研究的主观理想性与“整合”实践的客观现实性的矛盾。笔者以为,推进“整合”的当务之急,不是去争论“整合”的内涵是什么,也不是想当然地去构建一些“整合”模式,而应在充分认识“整合”必要性的基础上,在决策者与管理者的支持下,通过专家与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使人们尽快看到“整合”所带来的实惠。

参考资料:

[1]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2]罗德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5,(4).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EB/OL],http://www.jswl.cn/course/kczh/IT/IIS/index1.htm

[4]张际平,高丹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层面实质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7).

[5]王琴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9).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第4篇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现状

实施课改后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呈现出了新的面貌。首先, 课程的地位提高了, 我国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一门课程的重要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高考中的地位,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而言, 在2009年之后, 就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为它已经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 老师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 对其投入了必要的关注, 学生也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 积极学习信息技术课程, 期望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其次,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更新了, 在原有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新技巧。其中以《多媒体技术应用》为代表,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Photoshop、Flash等应用软件的学习, 大多数学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这样的新内容能够让学生自己制作动画效果、合成多种图片, 当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会产生成就感, 并且乐于分享。例如当学校举行大型的活动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 选择合适的音乐, 制作成独特的音乐节目, 通过这样的实践, 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技巧的实用性, 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学习的热情。

最后, 课程教学更加具有活力了, 课改之前,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单一, 课时多, 加上老师片面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信息素养的培养, 所以课堂中的气氛是沉寂的, 没有生机、没有乐趣。而目前, 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得到更新, 内容得到丰富, 课程的实施过程更加自由, 师生关系得到改善, 使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激情更加高涨。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课改后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课程目标单一化, 新课程提出了学生要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和情感价值观得到全面的发展, 但在实际操作中, 老师把课程中心放在了知识与技能上, 其余的两方面便忽略了, 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充斥其中;课程内容重合化, 许多在初中已经学习的内容依然在高中的教材中出现, 特别是课程中的必修内容, 高中的知识点和初中的知识点重复率极高, 这样就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同时也浪费了教学资源;课程实践统一化, 一方面, 现行教材没有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标准给出中肯的意见, 教师们只能自己摸索, 进程非常缓慢而且变更的方法并不新颖, 依然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讲课。另一方面, 有些老师过度自由化, 任凭学生自学, 不作任何的指导, 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 结果课堂变成了网吧, 学生没有学到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措施

了解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 需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推进课程的发展, 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课改后的教学和学习情况, 多角度的审视能够找到一些改革的措施。

首先, 要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信息技术课程是以计算机课程为基础的,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把重心放在对客观操作的描述上, 和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得不够紧密, 如此一来就与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背道而驰了, 所以要特别注重信息技术的情感理念和价值观, 结合具体的生活, 实现课程目标的多元化, 在教学设计中, 有意识的把情境化的表达融入到技术操作中, 更好地引导学生在亲身体悟中了解信息技术的伦理意义。

其次, 进一步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从文化视角来看, 信息技术课程是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共同体, 但同时也具备边缘文化和草根文化的特征, 所以从这点出发, 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和老师共同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 通过开通微博的方式, 共同关注对方, 实现更进一步的了解和互动。所谓越是落后的课堂就越睡觉是安静, 所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上课期间, 要注重讲课的方式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 以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最后, 需要教师活化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形式: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制作过程中, 去体会科技带给人的进步和乐趣。信息技术课程依附于具体的活动, 所以要特别注重实践, 在课程实施的策略上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梳理, 并考察其可行性, 通过任务驱动法、讲演法、课程讨论法, 让教学任务落实在实处。

结束语: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一定的含金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信息技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人都需要信息,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更是学习的绝佳机会, 所以需要老师的不断努力, 需要学生不断探索, 开辟出一条适合实际并且可行道路, 达到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

摘要:我国在实施新课改后, 特别是2009年出台新的高考政策以后, 高考科目增加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使该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近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课程目标单一化、课程内容重合化、课程实践统一化, 致使学生缺乏相应的理性价值和人文乐趣, 针对此类问题的出现, 需要我们分析出目前课程的现状, 发现存在的问题, 再提出解决措施,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做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问题,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 2011, 21 (1) .

[2]刘雅林, 李森.论基于STS思想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开发——以重庆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开发为例[J].教育探索, 2012, (10) :27-29.

信息技术高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第5篇

09计本2

200924101256

陆京鹏

这是大四实习的前奏,在学院的组织下,第一天学院聘请了王连诚老师进行专题讲座,王连诚老师为我们作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新发展。通过教育技术过去与现状的这么一个过程,充分说明当今信息技术发展之快。我们大三下学期的教育见习的时候也参加这类型的讲座。上次见习自己是旁观者,但这次感受不同,实习是自己体验做老师,教学生。所以讲座过程中比较重视。这一下午的学习,我收获很大。

通过本次讲座,让我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时代性与优势,在原来已有观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了“教学”。王连诚老师生动、有趣地讲座,使我们在轻松、愉快地课堂气氛中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师的使命,对我今后教学工作中提供了有效地帮助;把各种教学工具软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让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分为:以语言活动为主、以感知为主、以实际训练为主、以欣赏活动为主、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教学法;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在教学过程中曾有很多迷惑,过分地突出了信息技术手段而忽略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或者是为了课堂气氛活跃而忽略了教师对课的把握等.这次学习让我真正理解了一堂好课的标准。

信息技术教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目前我们的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以及课标指引下创造性地开展,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研读课标、实践课标,也要在用好教材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开发课程资源以及教学技艺的意识和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现状研究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教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34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随之取得较大发展。但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绩

1. 信息课程教学思想明确。高中阶段信息课程开展既是教育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一直有着明确的教学思想作为指导。在1999年,我国教育部以及国务院出台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便提出:在高中阶段以及有一定条件基础的初中和小学都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随着2011年《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制定,也使得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目标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得到了巨大发展。这些要求对我国高中信息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教学指引。

2. 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普遍。在我国教育部门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选课。同时,各高中结合自身特点开设选修课,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呈现多样化发展,信息技术在高中得以全面开展。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根据目前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统计,我国高中信息技术专职教师高达4万人以上,在人数上已经超过音乐以及美术等传统教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状况。

(二)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信息技术课程同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并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家用计基础知识以及软件功能。从目前我国高中信息基础课程来看,教学方法通常是以演示為主。即使现如今出现了任务驱动法以及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但是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为主,采用教师示范然后学生进行模拟演练的方式,学生往往只能根据教师设置的步骤进行练习,这也造成了信息技术课程较为呆板。大量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思维发展有着限制作用,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在信息技术的实践课堂中,教学方法同样没有明显变化,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体。这也就形成了教师教学费劲、学生学习无趣的现象,学生对学习内容没有更深印象,通常边学边忘,从而形成信息技术教学的“闪存”现象。

2. 过于注重教学效果。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而学校领导也对升学率有着很大追求,这也就造成了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在内的非高考科目没有受到领导重视,课时为高考科目让位是常见现象。尤其是在高三阶段,巨大的教学任务往往也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只能按照考纲进行大概讲解,无法注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学习情况可以说是保障教学有效性的必要因素,保障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由于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不均衡,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获取多以家庭为主,然而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也就造成了不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与认识有着很大偏差。加之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学习能动性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如果教师无法足够地重视学生学习情况,那么这种差异化表现的将更加明显,进一步使一些学生失去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造成好学生不愿意上课,差学生扰乱课堂,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二、 改善信息技术课程的对策

(一)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是教学是没有固定方法的。相比其他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更加具有趣味性。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进度和知识的特点,探索有效激发学生思维以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从而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性要求。例如,在文字信息加工教学中可运用“发现法”以及“合作法”,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课程教学中,可运用“角色互换法”,让学生换位成教师来发表观点,然后教师通过验证以及见解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 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

一方面,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中,可将教学设计设置为三个梯度,即对单元、课程、学科课程进行设计。这种设计有利于在教学时间紧张时,可通过缩减课时完成教学。例如,信息技术课程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与其他章节进行整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又如,教学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时,可先通过VB语言编程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出发,让学生感受编程的优势,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编程原理。

另一方面,要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进行规划,将章节内容进行整合。例如,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同第四章“文本信息的加工”整合进行教学,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开始,通过查阅资料运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呈现,不但强化了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同时也实现了文字信息加工教学。

参考文献:

[1] 周瑾秋.中学信息技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3).

[2] 李小乐.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applied in school educ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informatization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so to increas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studies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aching in China,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teaching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第7篇

关键词:甘肃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信息化环境,现状分析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1]而作为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因素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会反映出一个省的信息化环境建设水平。

一、引言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2]

2010年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第十九章明确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3]

在教育信息化这个系统工程中,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承担着培养公民信息素养的任务, 既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动力因素, 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要环节[4]。笔者及团队就目前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旨在了解本省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结合目前新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设计

11.研究目的

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 辖12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 常住人口为2564.19万人, 面积454774平方千米, 占全国总面积的4.72%。[5]地处西北五省的区域中心, 经济相对落后。文章希望通过对本省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 分析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并就如何提高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率提出相关的建议, 也为同类地区提供参考。

22.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为网络问卷调查, 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在线调研平台填答学校问卷, 填答时间为一个月。在网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并实施了电话访谈和实地访谈。

33.调研指标体系设计

研究主要围绕基本信息、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硬件设施、信息化投资4个维度展开调研。基本信息主要是了解省内各级各类学校分布情况和学校办学规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 旨在调查省内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对口情况、信息技术教师的学历结构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时数, 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也是本次问卷调查的核心部分;硬件设施主要是了解省内各级各类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情况以及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建设情况;信息化投资主要是弄清我省信息化投资的结构, 信息化投资的来源以及资金的投资去向。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三、数据分析

本次网络问卷共12407份, 有效问卷11228份, 有效率90.49%, 调查结果如下。

11.农农村村基基层层学学校校众众多多, 欠缺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的软软硬环境

通过表2的调查数据可知, 甘肃省教学点和农村完全小学所占比重高达76.68%, 乡镇中心小学所占比重为9.4%, 九年一贯制学校占3.95%, 初级中学占7.55%, 高级中学占1.18%, 完全高中占1.26%, 通过这些数据可知, 甘肃省的大部分学校分布在农村,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与发展, 使信息技术课程得以在全国大部分城市普遍开设, 而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现状仍不太乐观。在访谈中得知, 有60%左右的教学点只有1-2位教师, 而这1-2位教师承担了学校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可知在农村地区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师都很稀缺, 更别说是被视为“副课”的信息技术课程了。

从办学规模上看, 在100人以下的学校占53.66%, 在101-300人的学校 占26.75% , 在301-500人的学校 占6.56%, 在501-1000人的学校占6.41%, 在1001-2000人的学校占4.08%, 在2001-3000人的学校占1.64%, 在3000人以上的学校仅占0.9%。在3000人以上的学校主要集中在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完全高中这三类学校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校, 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下, 而100人以下的学校有98.71%的学校在农村。相对而言, 农村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师资力量都相对薄弱。而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对于信息化环境处于初期阶段的广大农村学校来说, 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还存在一定困难。

22.信信息息技技术术课课程程开开设设层层次次不不齐齐, 多数学校未能达到国家要求的课时数

目前, 省内有32.18%的学校仍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率。通过图1调查数据统计, 其中, 72.64%的教学点还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26.52%的农村完全小学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7.49%的乡镇中心小学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5.19% 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还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1.89%的初级中学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高级中学和完全高中已按国家要求部分开设或者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在我省的开设率还很低, 农村地区学校尤为严重。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70-140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6]但据调查得知, 我省目前很少有学校能够达到国家要求的信息技术课程课时数。

33.专专业业对对口口信信息息技技术术教教师师缺缺乏乏, 兼职教师较多

如图2调查的数据显示, 目前, 省内的专业对口信息技术教师严重缺乏, 95.93%的教学点没有专业对口信息技术教师, 而教学点占被调查学校的23.41%;86.89%的农村完全小学没有专业对口信息技术教师, 农村完全小学占被调查 学校的53.27% ;60.28% 的乡镇中 心小学和42.21%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没有专业对口信息技术教师;高级中学和完全高中有两位及以上的专业对口信息技术教师占92.42%和84.37%;74.76%的初级中学有一位及以上的专业对口信息技术教师。

学校能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各类制约因素很多, 其中, 计算机数量和专业对口教师这两个因素最为关键。[7]但是以上数据显示我省严重缺乏计算机相关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信息技术教师, 并且已有的专业对口信息技术教师分布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完全高中, 农村基层学校尤为缺乏专业对口的信息技术教师。

44.信信息息技技术术教教师师的的学学历历结结构构较较低低, 分布不均匀

2000年后, 国家有关政策开始规定, 小学教师要达到大专以上学历, 初高中教师要达到本科以上学历, 高校教师需要达到研究生以上学历。[8]

据调查发现, 我省信息技术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 并且分布不均匀, 教学点和农村完全小学目前还没有获得研究生学历的信息技术教师, 并且教学点和农村完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的学历主要以大专/高职、中师/中专为主。如图3所示, 教学点和农村完全小学具备大专/ 高职以下学历的比例分别占74.21%和67.65%。乡镇中心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高中具有获得研究生学历的信息技术教师分别占1.26%、0.49%、1.33%、6.87%和3.55%。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的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 但是这几类学校中大专/高职和中师/中专学历的信息技术教师也占了相当的比重, 分别为49.88%、39.39%、16.03%、29.08%。乡镇中心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主要集中在本科毕业生和中师/中专毕业生, 所占比例分别为41.37%和44.32%。

55.学生专用计算机数量缺乏, 农村学校尤为突出

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决定性因素, 它的数量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率。据图4调查数据统计所示, 全省有48.1%的学校没有配置学生专用计算机, 其中, 73.18%的教学点没有配置学生专用计算机, 还有剩下的26.82%的教学点学生计算机配置数量比较可观, 多为1-9台之间。有53.66%的农村完全小学没有配置学生专用计算机, 剩下的农村完全小学配置的学生专用计算机主要集中在1-9台, 只有少数的 (9.03%) 农村完全小学配有10-29台学生专用计算机, 个别的 (2.71%) 农村完全小学拥有学生专用计算机在30-49台学生专用计算机。乡镇中心小学相对教学点和农村完全小学学生专用计算机的配置率而言要高一些, 没有配置学生专用计算机的乡镇中心学校占17.73%, 配置1-9台学生专用计算机的占9.45%, 乡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专用计算机主要集中在10-49台, 比率为52.5%, 50-99台的占16.29%, 100台的以上占4.03%。九年一贯制学校没有配置学生专用计算机的学校占10.38%,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专用计算机主要集中在30-99台之间, 占72.94%。初级中学没有配置学生专用计算机的学校占3.41%, 配置30-99台之间的学校占76.54%, 100台以上的为12.04%。高级中学和完全高中的学生专用计算机配置率相对其他各类学校是非常不错的, 这两类学校的学生专用计算机主要集中在100台以上, 比率为78.75%和51.08%。

俗话说“巧妇难成无米之炊”, 我省目前这么多的学校没有配置学生专用计算机, 这在很大方面限制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率。

66.信信息息化化投投资资形形式式相相对对单单一一, 城乡投资不均匀

信息化投资是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条件与保障。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如表3所示, 被调查各级各类学校近年来共投资157232万元, 平均每所学校投资14万元。其中, 教学点投资3459万元, 仅占总投资的2.2%, 而教学点却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23.41%, 平均到每所学校只有1.32万元, 只占10.1%的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完全高中, 信息化投资却占总投资的36.61%。这说明我省的信息化投资城乡之间差异非常显著, 信息化投资主要集中在城区的学校。农村基层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本身基础较为薄弱, 硬件设施建设、教学资源获取、教师能力素质等方面不及其他类型的学校, 更应当投入较多教育经费和资源, 但是, 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9]。

从投资来源来看, 上级拨款共87337.36万元, 占总投资金额的55.55%;自筹经费共58957.6万元, 占总投资金额的37.5%;其他投资 (企业赞助、项目支持) 共10937.04万元, 占总投资金额的7.96%。可知, 我省教育信息化投资主要依靠政府投资, 企业赞助和项目支持的经费相对较少, 投资形式相对单一。

从投资的使用情况来看, 82.78%的投资金额用于硬件建设, 5.59%的投资金额用于软件建设, 4.69%的投资金额用于资源建设, 6.95%的投资金额用于教师培训。有88.37%的资金投入硬件和软件建设, 这保证了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条件。但是, 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投资本身就很少, 这使得投入到硬件和软件建设中的资金也相对较少。

四、对策与建议

11.制制定分层的政策, 缩小城乡间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差距

在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使得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迫在眉睫。调查了解到我省目前有32.18%的学校还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而在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中, 大部分在农村学校, 政府应制定分层的政策, 保证信息技术课程在农村偏远地区的开设。目前, 我省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现状城乡差距很大, 若是制定统一的政策标准, 对于广大的农村学校来说, 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应该是教育厅制定一个总的政策, 各市教育局根据自己市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市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政策, 各县教育局根据本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环境发展状况, 制定适合自己县的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政策标准。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甘肃省教育厅制定的政策, 未必适合其自治州的信息技术课程发展, 如要求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学时一般不少于68学时, 但对于甘南来说, 达到68学时是有些困难的, 甘南教育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信息技术课程课时数。

22.吸吸引引教教育育技技术术和和计计算算机机专专业业的的毕毕业业生生, 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调查中发现, 我省目前信息技术专业对口教师严重缺乏, 在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应通过积极招聘教育技术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到我省任教, 鼓励在职教师通过培训、考试等方式获得信息技术教师从业资格等方式, 促进专业对口教师逐步向农村地区学校渗透, 加强教学点、农村完全小学的信息技术专业对口教师的配置和拥有率[10]。在保证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率的基础上, 通过引进教育技术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逐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

33.加大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对口毕业生的招收收, 提高我省信息技术教师的学历结构

新课改倡导教学方式的变革, 提倡合作、自主、探究式教学, 要求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堂”变成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堂”。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 辅助学生完成学习, 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 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历本质系知识积累情况, 所以一般而言, 学历越高, 知识积累将越多, 而教师知识积累越多, 则越有利于教师自身、学生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 因此, 追求学历达标和实现高学历是社会及多数教师的价值需要[11]。

我省农村地区目前的教师结构主要是由具有大专学历的教师构成, 城市的教师队伍主要是由本科学历的教师组成, 教育部门应在每年的教师招聘上多吸引一些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为我省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

44.加加大大对对各各级级各各类类学学校校的的硬硬件件建建设设, 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

没有硬件的建设作为条件和保障, 信息技术课程是没有办法开设的。据调查发现, 目前, 省内有48.1%的学校没有配置学生专用计算机, 这大大降低了我省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率, 上至政府下至学校应该大力投入资金, 扩大对学校计算机的配置。农村基层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 政府应该重视并加大投入, 确保其硬件的建设, 才能使得其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逐渐赶上城市地区, 使其教育逐步走向信息化与现代化。

55.拓拓宽宽信信息息化化资资金金来来源源, 缩小城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差距

充足的资金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我省大部分学校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来建设教育信息化, 资金的来源过于单一, 不能很好保证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应该利用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号召企业和社会与政府一同参与建设我省的教育信息化, 吸引企业到各级各类的学校投资, 尤其是到农村基层学校投资, 加大基层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保证基层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得以开设, 逐渐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促进全省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五、总结

总的来说, 我省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相对落后, 专业对口信息技术教师严重缺乏, 信息技术教师学历结构偏低, 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师中农村教师的学历结构主要集中在大专/高职、中师/中专, 城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的学历主要以本科为主, 但是大专/高职、中师/中专也占了相当的比重, 学生专用计算机的配置率较低, 农村地区尤为突出。网络接入率不均衡, 农村学校网络接入率相对偏低, 信息化投资城乡不均匀, 信息化投资形式单一, 信息化投资整体偏少。但是, 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它们也不是单独起作用的, 这些因素往往相互综合在一起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产生了影响。因此, 我们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率。加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 逐渐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促进全省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洁, 陈玲.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与问题调查研究——以广州荔湾区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 2013, (05) :23-28.

[2][6]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Z], 2000.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 2010.

[4]李葆萍, 孙双.从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生存现状反思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 2010, (01) :37-41.

[7][9][10]郭绍青, 李小龙, 张乐.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调查与分析一一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 2013, (09) :56-61.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第8篇

新形势下, 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思政课教师, 要积极思考所任课程的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思政课自“05方案”改革以来, 在高职院校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2007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简称《概论》) 课程的调整及整合, 给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日新月异的改革风貌成了思政课这棵树上“不老的常青藤”。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老中青三代思政课教师不遗余力上好《概论》课, 在教学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总结除了各种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 但是也面临着课时有限与理论繁杂的矛盾、教育效果与社会不良影响的矛盾、教师自身科研与教学的矛盾。解决好这三大矛盾, 才能更好地发挥《概论》课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独特功能。

一、目前学院《概论》课改革中主推的四种教学方式

(一) 案例教学法

在《概论》课中, 案例教学法是运用历史事件或现实事例来佐证理论或阐释概念的一种教学方法, 普遍运用在多种学科教学领域。案例教学法在《概论》课中运用广泛, 被广大《概论》课教师熟练运用,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概论》课教学方法。例如, 在学习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时, 有教师采用三大战役这一具体事件来阐释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在案例介绍中,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认真总结,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形象的真实案例。在学习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专题时, 运用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图片展示来引导学生立足当代文化的同时, 要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二) 互动对话式

互动对话式是团队学习的方法。这一方法在《概论》课中, 主要是围绕某一个理论问题, 学习成员间包括教师本身基于平等、尊重和信任的立场, 发表自己的看法, 进行心灵的沟通, 努力以多样化的观点创造性地探讨问题、研究问题。比如, 在讲解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专题时, 就“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这一话题进行平等对话, 通过对话,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进行最后点评总结, 明确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的必然性及其积极作用。

(三) 参与体验式

参与体验式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模拟现场使情景再现, 以情景联想来达到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在《概论》课上, 参与体验式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两种手段来实现:一是课堂模拟。如“名人语录讲堂”中, 让某个学生扮演某个历史人物或现实人物, 发表已经客观存在的“讲话”或“著作”中的某种言论。可让学生扮演南巡的邓小平, 进行讲话, 形象生动地再现伟人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重要抉择。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提前进行理论背景的补充和扩展。第二种手段是课后实践。主要是指导学生针对某一个专题的学习进行课后的调研, 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网络调查等。在实践中, 逐渐让学生对社会现实形成比较直观的理解。例如, 在讲解到《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专题时, 布置学生做一个《改革开放三十年消费观变化》调查, 学生通过走访社区居民, 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消费观变迁进行实地了解, 对改革开放惠民的政策有了较直观的认识。

(四) 演讲讨论式

根据教学班级的大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每小组3-5人,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 使研讨过程成为组员合作学习的过程。小组成员围绕专题进行初步讨论, 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 带着查阅的资料, 进行新一轮的讨论, 使认识更深刻、更全面。最后, 小组成员将研究讨论的结果形成论文或调查报告, 并制作课件, 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全班交流。在开放性自学与互学、研讨与查阅等教学情境中, 可以有效考察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判断分析能力, 最终解决问题, 进而让学生学会学习, 了解社会, 坚定理想信念。教师和其他学生在听完汇报演讲后, 可以提问, 这时小组成员要有针对性地回答师生的问题。师生还要进行评议, 评议是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评议方法运用是否得当, 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

二、实施多种教学方式的积极意义

(一) 拓宽了学生学习路径

无论是案例教学法、互动对话法或参与体验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一方面, 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拓展了学生学习思考的路径及空间, 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课“板起面孔”进行“灌输”的形象,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增强了学生向书本学习、向教师学习、向同学学习、向社会学习的主观意识, 极大丰富了课堂展现形式。另一方面, 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成功源于教师对现实的关注、对学生的良好引导, 而《概论》课作为理论深度更强的课程, 对教师的要求、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更高。因此, 《概论》课教学改革的成功要更多地依赖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社会的对话。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改革, 实现了这种对话并拓宽了学习路径, 这是思政课取得良好效果的先决条件。

(二) 增进了师生情感交流

自“05方案”实施以来, 师生的情感交流在思想政治课上成了决定课程是否受欢迎、是否被学生认可的一个先决条件。《概论》课不同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因其理论性强、抽象度高, 讲授的难度也高, 学生的兴趣度较低, 因此, 高职《概论》课教师的人格个性、知识储备、教学设计都成了无声的语言, 成为师生情感交流、成功讲授《概论》课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具有良好亲和力、广博知识、愿意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教师更容易成为成功讲授《概论》课的教师。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使《概论》课逐渐成为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 情感交流的内容可以涉及多方面。例如, 对伟人毛泽东的评价、对当前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意见、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建议等都可以作为师生交流的重要话题。

(三) 实现了思政课育人功能

思政课堂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 高职《概论》课作为思政课的重要课程, 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渠道, 是培养德才兼备一代新人的重要保证。因此, 在高职院校, 《概论》课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具体体现为:培养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培养高职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及现状深刻认识的能力;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领悟的能力;培养高职生用科学发展观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思政课要及时对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领悟和回应, 在《概论》课程中, 创新多种形式, 大胆改革, 积极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培养出既有理想信念又有过硬技能本领的高技能高职学生。

三、《概论》课多样化教学改革中亟需解决的三大矛盾

(一) 课时有限与理论繁杂的矛盾

根据“05方案”的要求, 专科思想政治课开设两门课程, 其中《概论》课为4学分, 在高职院校基本上是30学时完成。每2个学时就要完成一个专题的教学, 而每个专题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非常多。如果完全按照计划讲解, 时间上远远不够, 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只能抓住重点知识或与学生自身联系密切的知识点给予重点关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眼球, 丰富了课堂展现形式, 但是时间的有限导致很多教学方法只能停留在“表演”的阶段。由于课时有限, 学生对于原创理论经典的阅读不够, 对于教学互动、参与体验的教学只限于停留在“新鲜”、“好玩”的认知层面上, 而忽略了多种教学方法背后所传达的理论精髓。要解决好课时有限与理论繁杂的矛盾, 一方面, 加强第二课堂、公选课、理论兴趣小组建设, 弥补部分学生进一步学习、钻研的需求;另一方面, 高职《概论》课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 对于课程内容抓大放小, 投入更多精力在课堂内外, 理论要讲精讲透,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同时, 要防止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而忽略了内容的学习, 掌握好《概论》课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

(二) 教育效果与社会不良影响的矛盾

当前社会, 社会的负面新闻及影响在网络上被网民无限制地放大, 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概论》课作为思想政治课重要的一门, 要肩负起应当承担的引导、教育、疏导的责任。比如, 当前网民热议的当前物价居高不下、分配不公问题, 住房、就业、看病的三难问题, 以及教育公平问题、腐败现象等社会难点热点, 在《概论》课中的相应章节都会涉及到。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政府、社会对此已经出台了许多举措, 做出了很多努力, 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在课堂互动中, 不能回避这些难点问题, 同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关注民生改善、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只有这样, 《概论》课才能既总结过去成功的社会实践, 也能真正关注现实、走进现实, 发挥出课堂应有的实效性, 突破“1+1<2”的教育魔咒。

(三) 《概论》课教师自身科研与教学的矛盾

《概论》课教师在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上, 发挥了极大的主观能动性, 付出了很多精力。多样的教学方法, 必然需要教师提前几周备课, 布置好课堂安排, 做好学生的答疑释疑工作, 还要负责团体活动的协调和组织。为了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概论》课教师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 还要及时了解掌握最新的国家大政方针、国际国内时事新闻等。从这个角度看, 教学方法的探索、知识的更新已经花费青年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高职院校科研任务的日趋加重是青年教师成长必须面对的又一课题。对于青年教师而言, 既要精彩课堂又要精于科研, 合理安排好时间和精力, 绝不可忽略某一方面, 只有“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才能使《概论》课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教师自身获得持续的发展。

四、《概论》课教学改革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

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Suchomlinsky) 说过, “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在深化《概论》课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同时, 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 不动摇、不懈怠地抓好职业院校德育工作。

作为职业院校, 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 成为向全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力军中的一员。作为思政课教师, 要紧紧围绕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 加强理论创新, 促进文化繁荣, 引领社会进步潮流, 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 把文化的传承、创新、交流统一起来, 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积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肩负起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神圣使命。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改革及整合, 给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空间。深入课堂、不断摸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形式, 解决新矛盾, 对于拓宽学生学习路径, 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实现思政课育人功能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第9篇

一、教师没有真正把握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但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而不少教师未能把握其精神实质, 在倡导新学习方式时, 往往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表现一:自主学习成“放任自流”。不少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课堂上提出几个问题, 供学生自学, 教师则抽身而出, 静观其变。如此做法, 教师对学生的自学状况便一无所知, 也就造成了教师完全不顾自学问题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 学生的学习是否真正有效、高效, 这样一来, 学习方式成了“放羊式”的翻版。

表现二:合作学习成“闲话家常”。新课程倡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许多教师指导学生成立了基本固定的学习小组, 因为小组成员间存在着差异, 于是, 好学生“一言堂”, 弱势群体固守“沉默是金”, 这样, 到了汇报交流时, 小组间仍然是尖子生撑局面, 其他学生日益沉默, 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就十分渺茫。

表现三:探究学习成“空中楼阁”。看似简单的信息技术课本, 其实蕴藏着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和丰富的内涵。然而, 许多课上的探究已经“变质”, 主要表现在:一是“一刀切, 齐步走”, 探究的问题是教师课前预设的, 学生的思想是受教师控制的, 不得有“奇思妙想”。二是探究成了“空中楼阁”。有些教师不顾条件限制、不顾学生基础, 盲目引导“探究”, 有的甚至背离了课本的价值取向。

二、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但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关系中, 师生应该是合作关系。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辩证统一。

课堂上随时可以听到“同学们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想和谁在一起学就和谁一起学”等教师的语言, 还有就是教师静听学生发言, 不敢越“讲池”一步, 只是不断说“好”“不错”等激励语。表面上是尊重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实际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已经缺失, 教师片面地把教师“不多讲”理解为“不要讲”。

三、评价方式的单一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改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当今课堂上, 不少教师都能对学生的发言做出积极的评价, 但教师应做到“赞扬”和“引导”相结合, 要注重发展性评价, 对学生发言中的进步和不足进行客观的分析, 并提出具体建议。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第10篇

信息的传播方式日新月异,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传统的高校教育只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很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受到了极大的质疑和打击。所谓传统教育,就是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在课堂上以老师教学为主,学生只是认真听课做笔记,不参与分析讨论。这就使得学生只会做题,只会理论性地分析,造就了成批高分低能学生。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对新事物拥有更强的好奇心,因此,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必然会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受到大学生的热情追捧。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互动性等多方面优势,加速了大学生接收教学信息的速度,也拓展了渠道,为高校开展环艺教育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传统环艺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缺陷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和老师通过电脑、 手机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外部信息,同时,高校的信息也无时无刻不在向外面传送。新媒体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作为推动信息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担负着开发、研究等重要使命及为社会培养新型社会人才的重任,如何认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向正确的方向,带领高校走向一个正确的教学道路,是高校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交往及其密切,人与艺术设计关系密切,并且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艺术设计的社会,无论是产品的包装,还是家具的造型、衣服的款式、 环境的规划都离不开艺术设计,离不开艺术中体现的美。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艺术设计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五花八样,更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艺术审美的提高。当然,这也给高校提出了不少问题,高校传统艺术教育的改革与调整也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一)教学资源的匮乏。艺术教育包含多个学科, 内容复杂,属于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不论是教师课堂教学,还是学生课外自习,都需要极大的素材资源。 现代艺术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要去国外才能看到,又由于版权、印刷、售价等方面因素,使得教学资源无法充分满足,艺术设计教学质量自然无法提高。

(二)教学手段的单一。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始终以“文本”为主,教师与学生呈现单向输入状态, 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课本提不起兴趣,对教学提不起兴趣,老师讲的跟学生听的不在一个频率上,致使老师一提问,学生就翻书找答案,无法融入教学活动中去。 原因就是教学中手段单一,学生被动学习,没有时间交流、思考,这也就造成了教师与学生的“貌合神离”, 教学表面上是针对全体学生,实际上只照顾了部分学生, 造成了两极分化,整体教学质量不佳。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的直接对话,老师依据课本描绘一幅生活的情境, 学生发自内心地、自主地去进入,使每一个情境、话题、 活动都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这就要求教师认真揣摩教材,善于总结生活中的点滴片段,把二者之间联系起来, 使学生提起兴趣,并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

(三)教学平台欠缺。教学平台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场所,在传统认识中,教学平台是指课堂, 而课堂教学是由一个老师对多个学生,自然拉开了二者之间的距离,自然而然将教师和学生定位成教与被教的地位,这就导致了二者的不平等交流、思考,对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很不利。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环艺设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指人们在设计中以计算机程序算法为基础,发挥图像设计的辅助作用,在环艺设计中需要计算不同的环境因素、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案,最后进行方案设计的优化等,常用的两个软件就是CAD来进行工程图的绘制,3ds Max进行效果表现图的绘制,在此过程中设计师用简洁、美观、 标准的方式进行着高效的设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高效的完成图纸的设计,也加强了设计图纸的规范性。

(二)拓展教学平台。大学生处于接受新知识、价值观塑造时期,追求潮流的、时尚的新闻资讯,这就使得传统的报纸期刊、新闻媒介难以满足大学生越来越丰富的文化追求。当前,大学生自建网站、自建社区、通过DV自行拍摄电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平台更加自主的、即时的来满足自身的爱好,自身的追求,丰富自身的日常生活。

加大投入,加强校园自身教学平台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渠道。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其一,利用多种多样的信息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方式上可以将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宽传播与教学手段。比如可以将校园报纸、影视题材、黑板报、网站、 宣传册、手机微信、微博等渠道打通,将高校环艺课程通过这些平台宣传;其二,利用新媒体自身的多元化传播方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和移动通讯高度融合,图像、文字、音乐、视频等多种方式都可以成为新媒体传播的手段,这为高校的环艺课程信息学传播方式增加了多种选择。

(三)创新教学思路。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发挥应有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调动学生生活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并与情境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心理研究表明:人的学习、认识活动与感情紧密相连,任何学习、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感情诱发下产生。因此,教师在感情因素的把控起着重要作用。第一,教师要融入学生生活,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让学生知道老师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有缺点的人,而不是包裹在教师角色里,使学生产生陌生感、距离感;第二, 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信任,充分展示教师个人生活智慧, 使学生把老师当成亲人、朋友,打破原有隔阂。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当下,我们应该将师生将二者之间的实际关系变成人际关系,加强彼此的情感与思想交流。还应该运用多种先进教学、工作手段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立面图、剖面图、平面图等的设计要依靠CAD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加强GIS技术的分析、处理功能,更加方便统一管理和分析图形属性、 景观空间格局。

摘要:在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环艺设计课程在不断地进行着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子信息技术与环艺相融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直观地进行教学展示和作业评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技能。文章对环艺设计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二者结合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环艺设计课程,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阎媛.刍议电子信息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效果[J].神州旬刊,2013(36).

[2]刘丹.电子信息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和影响[J].美术大观,2012(02).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科技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人们也开始渐渐关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在初中教学课程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培养学生现代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至关重要。虽然信息技术教学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仍旧存在一些弊端,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现状及其策略作了如下分析。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现状

(一)未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旧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未能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主动的去进行知识的吸收,这样就造成了教学效率不高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一般来说,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还未完全定型,而教师按照课本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了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受到抑制,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下降。总体来说,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也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也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基础建设比较落后。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来

说,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硬件设施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基础建设中的教学硬件设施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础,硬件设施的落后,不仅教学难以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全面了解信息技术这一课程学习也有着很大的阻碍。目前来说,在很多初中学校信息技术基础建设还比较落后,有的学校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同时,基础建设的落后,不利于学生及时了解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无法进行实践,学生未能完全掌握所学知识,造成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落后,严重限制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

(三)师资力量薄弱。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良好保证,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来说,在很多初中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缺乏专业的教师,通常只是由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兼任,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并不熟悉。这样一来,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难以顾及全面,对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由于教师专业性不强,很难把握到重点,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只是经由简单的培训就进行教学,造成教师对于教学理念的理解并不透彻,对于新的理论知识缺乏了解,难以跟随时代的脚步。教学理念的落后,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同时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也会存在困难。

(四)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既可以在学习中获取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平台获取其他信息,这些若是不善加管制,对于学生危害会很大。不同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其特殊性,其教学形式也应发生相应的改变。信息网络平台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础,信息的传播对于学生既有好处,又存在弊端。目前,很多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对于网络教学经验不足,虽然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了更多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但是也令学生接触到了网络信息不好的一面。总体来说,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应该加以改变,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

(五)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常用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学生所处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于信息技术的接触也就呈现出了差异。有的学生家庭条件相对富裕,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也很多,那么信息技术水平也会较高,反之,家庭条件相对贫困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就不同,这样一来信息技术的教学会存在一些困难。但是,很多教师对于这一情况熟视无睹或者了解不足,仍旧按照教材进行知识的讲解,没有切合学生实际情况,造成教学效率低下,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

(六)将考试分数过于看重。多元化教学成果的评判标准,是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和理论实践互相结合的基础前提。但是就目前来说,教师仍旧停留在考试分时决定一切的层次,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衡量均是以考试分数为参考标准。这样的评判标准,一方面抑制了学生的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建立一个多角度的教学评判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策略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同时,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贴合学生实际制定教学任务。

(二)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础建设。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础建设,完善教学设施,加强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另一方面,加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础建设,不仅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更应该提高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加大资金的投入,不断的完善教学设施,提高师资力量。对于教师进行严格专业的培训或者招聘新的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教师对于专业知识要有很深的了解,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才可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目前来说,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评判标准的建立大多是以分数为基础,评判考核制度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进行考核制度的改革,从多角度进行评判考核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根据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操作进行评判考核,不仅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更要检测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相比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项对于动手实践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在建立评判标准时要将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再计入评判标准的成绩中,在保证基本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进行“模块式”评判考核方法,针对教材中的每一节或者每一章知识进行考核测试,并要求学生将所学信息技术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可以极高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渐渐不再适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存在着复杂性和灵活性,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要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和灵活运用,提高教学水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教育的统称,不同于其他学科,由于信息的复杂和多变使得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受时代的局限性,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已经渐渐不再适用于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学方式的改变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同时对于学生更加深入的接触信息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五)注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信息的即时性、准确性的处理判断是当今社会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具体来说,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以及信息利用能力。如何能够根据要求进行信息的收集获取,并进行分析加工,然后利用信息是信息素养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信息素养的具备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分析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如何对信息进行鉴别分析,并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解决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注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对于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以及利用能力,从而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六)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展开,同时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昂的热情,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开展,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七)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虽然不同于其他学科,但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却是以各个学科为基础建立的。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将学习目标依据具体、现实的情况整合在一起。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为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把信息技术课程运用到其他学科之中,同时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到信息技术之中,注意各个学科的整合,从而解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结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在初中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逐渐变得重要起来。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还比较落后,针对目前初中信息教学课程学习的现状,要采取必要的教学策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水平,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杜艳霞.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3(42);109-110

[2] 马晓蕾.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常用教学方法[J].学周刊C版,2014(2);128-129

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第12篇

信息技术是高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做好这门课程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 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对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今后在实际工作中, 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改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成就

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实施了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 不管在理论上, 还是在教学实践上, 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指导思想明确

在高中教学中开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一方面是教育部门推动的结果, 另一方面该课程的开设也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课程指导思想和政策指导十分明确。例如, 2000年, 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 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 将信息技术纳入高中必修课程规划中, 之后又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 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主要内容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文件的出台, 反映了国家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 并明确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思想。

2.2 课程开设普遍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 信息技术课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自2004年开始, 信息技术成为高中必修课程开设推行, 各学校又根据自己的特点, 开设不同的选修模块, 截至2012年, 信息技术普遍在各高中得以实施。2011年,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专任教师的数量已经超过4000人, 从这里可以间接得知高中信息技术的落实情况。

2.3 研究成果丰富

随着课程开设的普遍,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具体表现为:有多种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有专门的关注信息技术的刊物、有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与专业教学, 在这样的氛围中, 许多学者立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 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 课程目标单一

教材编写和课程实施将重心放在计算机基本知识介绍和技能训练上, 重操作轻实践应用, 重技术轻人文, 重已有技术轻未来发展, 不利于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

3.2 课程内容重复

在课程必修模块, 基本上是基本理论知识, 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应用等, 这些是在初中学过的内容, 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都产生不利影响。

3.3 课程实施机械

所使用的教材没有给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以中肯的建议, 也缺乏具体的教学活动参考范例, 任课老师只能根据自己的习惯和观念进行摸索。在教学中可以看到很多的老师将教学变成讲课、学习、考试机械化的实施模式,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4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进对策

4.1 关注课程目标多元化

信息技术课程是在计算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教学和学习中既要关注基本知识, 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好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2 丰富课程内容

应该丰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 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应用等内容之外, 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知识的具体应用, 讲授一些如博客、维基百科等技术操作的介绍, 或者将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人物、事件传授给学生, 以丰富课程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4.3 改进课程实施方式

一方面, 在讲课过程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实施方式, 例如, 利用多媒体技术, 巧妙的设置新课导入, 引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教学中重视相关情景的创设,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具体操作当中,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另外, 还要对教学实施和学生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发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课程实施的经验, 从而改进教学,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5 结束语

总之, 做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在教学中, 我们需要认识当前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 丰富课程内容, 改进课程实施方式, 为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他们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摘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单一、课程内容重复、课程实施机械等方面。为了应对这些问题, 今后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对其进行改进, 关注课程目标多元化、丰富课程内容, 并改进课程实施方式。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参考文献

[1]窦怀宇.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3) [1]窦怀宇.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3)

[2]王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 2011 (1) [2]王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 2011 (1)

上一篇:回收系统模型下一篇:财务管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