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系统范文

2024-09-12

健康系统范文(精选11篇)

健康系统 第1篇

1.1生态系统概念沿革

生态系统 (ecosystem) 这一概念早在19世纪末就广泛出现在欧美各国的相关文献中, 但是直到1866年, 生态系统这一词汇才由德国著名生物学家E.H.aeckell在《有机体普通形态学》一书中首次明确使用。

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 (1935) 将热力学能量循环思想引入生态系统研究之中, 认为生物和环境形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彼此依赖、不可分割, 这些自然系统构成了生态系统。德国生物地理学家Carl Troll (1938) 在进行东非国家土地利用研究时率先提出景观生态概念。美国学者Lindeman (1942) 探索了生态系统中物体能量转化和营养物质循环问题, 提出了著名的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定律, 为研究十分复杂的生态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标志着生态系统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阶段。

20世纪50年代, 美国Odum兄弟一贯强调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意义, 并在营养动态和能流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方法。E.P.Odum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研究体系, H.T.Odum则创立了著名的能值分析法。

20世纪50年代之后, 数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也将生态系统研究推进到崭新的理论水平。尤其是耗散结构和协同论的应用, 促使生态系统从粗放定性转向精确定量发展。

20世纪60年代之后, 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显现, 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地、滩涂、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逐渐加大, 甚至达到不可逆的破坏。于是生态学家开始将重心从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生态系统转向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研究。

20世纪80年代, 复合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提出, 贴合了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经济系统的需求。马世骏、王如松 (1984) 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模型, 丰富了复合生态系统的思想和理论, 推进了现代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

1.2生态系统特点

(1) 整体性:是指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体现了统一的整体性。

(2) 反馈性: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能增强系统功能, 负反馈会削弱系统功能, 二者交互作用、相辅相成。这一特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开放性:任何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 以使得生态系统能够不停的与外界进行信息、物质、种群、能量等动态交换。

(4) 可持续发展性:自然生态系统一直为人类进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可持续性能够不同程度降低人类对自然的胁迫, 保持其可持续发展性。

1.3生态系统分类

生物圈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和。将生物圈这一生态系统划分成自然、农业和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又划分为草原、海洋、森林、荒漠和湿地;农业生态系统划分成农田、人工林、人工草地、牧场、鱼塘、养殖 (蜜蜂、蚕、蚯蚓) 和微生物 (含食用、药用菌) 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城镇、工矿、温室和宇宙飞船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健康

2.1生态系统健康概念沿革

1941年, 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Aldo Leopold率先定义了土地健康 (Land health) , 并使用土地疾病 (Land sickness) 一词来描述土地功能紊乱 (dysfunction) 。20世纪60年代, Aldo Leopold将土地健康的概念升级为景观健康 (landscape health) 。但土地健康和景观健康的概念均未引起当时学术界的重视。

Karr J.R.等认为不管是个体生物系统还是整体生态系统, 只要它能实现内在价值或潜力, 且状态稳定, 当受到外界干扰之时, 它具备自我修复或还原能力, 管理它通常也只要极小的来自外界的支持, 这种生态系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

Campbell将生态系统健康理解为:生态系统健康就是在系统内部, 物质、能量及信息流动的功能。

Schaeffer D.J.等 (1988) 首次探讨了生态系统健康度量的相关问题, 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Rapport (1989) 首次论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认为生态系统健康 (Ecosystem health) 是指一个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即在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和对胁迫的恢复能力。Schaeffer和Rapport发表的这两篇文献成为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领域的先导。

Costanza认为一个生态系统如果是稳定和可持续的, 即踏实、活跃的而且能够随时间的推移维持其自身状况和对外力胁迫具有抵抗力, 那么该系统就是健康的。

Rapport (1999) 生态系统健康应该包含两方面内涵:满足人类社会合理要求的能力和生态系统本身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前者是后者的目标, 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随着生态系统健康学研究的发展, 一些相关的学会、组织先后成立。1988年, “生态恢复学会”成立;同年, “国际生态经济学会”成立;1993年和1994年, “国际生态工程学会”和“国际生态健康学会”先后成立。1995年, Ecosystem Health和Journal for Ecosystem Health and Medicine两本杂志创刊。这些为生态系统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 极大的促进了生态系统健康学相关研究的开展。

综合来看, 按照生态系统是否向人类社会提供服务功能, 可将生态系统健康学简单划分作生物生态学类和生态经济学类。生物生态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 Costanza是代表人物, 但其局限于生物物理的范畴, 且倾向于强调其自然生态特性, 从而忽视了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的因素;生态经济学多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 以Rapport等的界定为典型代表, 不仅考虑生态系统本身的健康状况, 还将人类看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考虑了生态系统具有的服务功能。生态经济学定义获得多数学者的认同。同时, 一部分科学家对生态系统健康这一概念持反对意见, 认为生态系统健康仅是一种人为的价值判断, 并不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将会阻碍详尽的科学分析进程。

2.2生态系统健康学研究内容

生态系统健康学由于既是一门学科, 也是一种生态系统状态, 基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实践, 中外学者对于其界定仍未达成共识, 目前比较广为接受的是“国际生态系统健康学会”对其的定义:“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预防性的、诊断的和预兆的特征, 以及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健康之间关系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但对于生态系统健康学所研究的内容, 有普遍的共识。生态系统健康学主要研究内容框架见图1:

2.3生态系统健康特征

基于生态系统观和人类发展观理论,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应具备下述特征: (1) 具有能够从人为或自然的正常扰动中恢复过来的恢复能力; (2) 具有在投入缺失的情况下自我维持稳定的能力; (3) 不会对相邻生态系统造成压力; (4) 稳定、可持续、有弹性, 无失调的症状; (5) 应包括经济学健康、社会学健康和人类健康。

2.4受损的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模式

生态系统难免受到不同程度的胁迫, 在处于亚健康或者病态等情况下, 急需恢复与重建。以对生态系统扰动最为剧烈的矿产只有开采为例, 上个世纪90年代初, 我国约有9000多座大中型国营矿山, 多达26万座乡镇和个人开采的矿山, 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 造成系统健康状况恶化, 导致了2万km2土地变成了废弃地, 并且正在以250km2/年的速度不断扩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污染源日益增多, 人们必须增强环保意识, 切实采取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 故提出受损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模式, 见图2。

参考文献

[1]王广成、阎旭骞, 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董权, 西方生态学近况[J].生态学报, 1996, 16 (3) :315~324

[3]马世骏、王如松,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 1984, 4 (1) :1~9

[4]周生路, 土地评价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5]Rapport DJ.What Constitute Ecosystem Health?[J].Perspectives inBiology and Medicine, 1989, 33:120-132.

[6]刘建军、王文杰、李春来,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 2002, 15 (1) :41-44

[7]曾德慧、姜凤岐、范志平, 等, 生态系统健康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应用生态学报, 1999, 10 (6) :751-756.

[8]彭建、王仰麟、吴建生等, 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方法与进展[J].生态学报, 2007, 27 (11) :4877-4885.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其问题 第2篇

讨论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内涵,指出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今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作 者:曾晓舵 丁常荣 郑习健  作者单位:曾晓舵(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0)

丁常荣(广州市农业学校,广东,广州,510450)

郑习健(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广州,510030)

刊 名:生态环境  ISTIC PKU英文刊名:ECOLOG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13(2) 分类号:X171.1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   问题  

清理专家还我系统健康 第3篇

下面以新安装的猪猪猫Windows XP SP2 GHOST 9.1版为例,该版本采用GHOST来恢复系统,并能智能安装驱动程序,还集成了包括微软Office 2003在内的多款实用软件,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一、全面体检知病症

二、对症下药还健康

1.安装杀毒软件

在病毒、木马横行的今天,没有杀毒软件的系统可以算是最不安全的系统了,所以安装好系统之后第一要紧的事就是安装杀毒软件并升级到最新的病毒库。如果你已经购买了正版的杀毒软件,直接安装并升级即可;如果没有的话,现在可免费使用的杀毒软件也不少。这里推荐国产的瑞星2008,只要你下载安装了瑞星卡卡上网安全助手,打开其主界面,分别单击“杀毒软件”、“防火墙”标签,就可以下载并安装瑞星2008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下载版了,通过这种方式安装的瑞星2008是全功能的版本,并且能免费使用一年。国外也有一些好用又免费的杀毒软件可用,如avast! Home Edition、Avira AntiVir Personal等。

杀毒软件安装并升级之后,一定要先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扫描,查杀病毒之后,才继续下面的步骤。

2.清理恶意软件

3.修补系统漏洞

小提示:

迅雷的“系统漏洞修复”功能,使用的就是清理专家的“漏洞修补”模块,对于清理专家发现的各种漏洞,也可以调用迅雷的“系统漏洞修复”来进行补丁安装,补丁下载的速度会更快。详情参见本刊2008年第7期的《迅雷接管补丁下载》。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新安装的系统中,IE浏览器中的Flash Player插件的版本通常比较低,存在严重漏洞,克隆版的系统也是如此,现在许多病毒和木马都是因此而进入我们的系统的。所以在“其他漏洞补丁”列表中要查看是否有此漏洞,有的话,一定要选中并安装。

4.解决其他问题

前几步完成后,在“健康指数”页面中,单击“查看所有问题”,再单击某个问题后面的解决意见,清理专家就会调用相关的功能模块来进行解决。

三、安全保健三要领

1.清理专家只能让系统恢复到健康状态,而不能保持它的健康,所以用它解决了各种问题之后,还需要你经常升级杀毒软件、网络防火墙及其他能实时防护系统的安全软件,还要对它们进行正确的设置和使用。

2.要经常用清理专家对系统进行检查和修复,这样才能及时堵住新的漏洞,解决新的问题。

3.清理专家不能包治百病,系统能否“健康长寿”,还要看你有没有好的使用习惯,这正像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生活习惯一样。

检查系统及网络健康 第4篇

在Microsoft的服务器产品中, 绝大多数都会额外提供一个名为Best Practices Analyzer (BPA) 的健康诊断程序, 例如, Exchange Server。而在Windows Server与Active Directory部分, 在Windows Server2008以前大多是需要到官方网站来下载与安装的。如今的Windows Server 2008R2已经为每一个所安装的服务器角色, 内置了这项诊断工具。在开启了“服务器管理器”界面之后, 我们可以针对任一角色来单击位于页面Best Practices Analyzer区域中的“扫描这个角色”链接, 来开始对这个角色目前可能的警告性或严重性等问题进行诊断与报告。至于执行的时间长短, 决定于系统的性能与发现问题的多寡。

完成扫描之后, 会自动将侦测到的事件类型自动分类为不符合标准、已排除、符合标准以及全部四类, 其中“已排除”的类别部分默认是空的, 您需要选取自认为不重要的事件项目, 之后单击“排除结果”, 这样, 在下次扫描时这一些事件将会自动归类到“已排除”。

检查网络健康

在这个针对“Active Directory网域服务”扫描的结果中, 我们发现有列出错误以及警告的事件项目, 其中在警告部分主要是侦测到这个域控制器器已经超过八天没有备份了, 而备份的方法与工具事实上就通过“Windows Server Backup”来完成备份设定即可。另外两个警示信息, 则分别是告知我们域控制器 (DC) 最好要有两部以上以作为备援使用。另一个事件是建议我们必须将组织单位 (OU) 设定为避免意外删除, 这项功能只要在“Active Directory管理中心”界面中来设定即可。

在错误的警示部分则往往是我们需要特别留意与解决的问题, 可以将它连续单击之后开启完整信息页面。例如, 您可能会看到一个这样的错误信息, 提示我们在这部域控制器中, 目前并未设定时间同步的来源以及可能造成影响的问题, 您可以通过此页面中的“分辨率”信息来得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江西省居民健康档案系统 第5篇

江西电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2014-11

目录

一、 二、

运行前准备事项 ............................................................................................................... 3 江西省居民健康档案系统产品简介 ............................................................................... 3

2.1 产品功能 ........................................................................................................................ 3 2.2 产品优点 ........................................................................................................................ 4 三、

系统操作 ........................................................................................................................... 5

3.1 登陆 ................................................................................................................................ 5 3.2 系统菜单 ........................................................................................................................ 6 3.3 家庭建档 ........................................................................................................................ 6 3.4 合并家庭 ..................................................................................................................... 10 3.5 维护家庭 ..................................................................................................................... 12 3.6 家庭关系变更 ............................................................................................................. 13 3.7 删除家庭成员 ............................................................................................................. 14 3.8 新增家庭成员 ............................................................................................................. 15 3.9 编辑成员信息 ............................................................................................................. 16 3.10 删除家庭成员 ............................................................................................................. 17 3.11 搜索操作 ..................................................................................................................... 17 3.12 居民随访档案管理 ..................................................................................................... 18 3.13 查看个人档案 ............................................................................................................. 19 四、

4.1 4.2 4.3 4.4 4.5 4.6 4.7 五、

其他功能操作 ................................................................................................................. 20 档案任务提醒 ............................................................................................................. 20 预防接种 ..................................................................................................................... 21 传染病管理 ................................................................................................................. 24 健康教育 ..................................................................................................................... 25 迁入迁出 ..................................................................................................................... 26 综合查询 ..................................................................................................................... 30 系统设置 ..................................................................................................................... 37 常见问题答疑 ................................................................................................................. 38

5.1 操作问题解答 .............................................................................................................. 38 5.2 注意事项 ...................................................................................................................... 39

一、 运行前准备事项

保持个人PC运转正常,保持浏览器在IE7及以上版本,网络正常覆盖(有线宽带或是Wifi)

二、 江西省居民健康档案系统产品简介

2.1 产品功能

江西电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受江西省卫计委委托开发的,是用于记录每个人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包括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属病史、现病史及历次诊疗经过、历次体检结果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2.1.1 健康档案管理:包含区域档案、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档案异动、拆分/合并、户主关系维护、重复档案合并、档案记录维护、建档统计等功能。

2.1.2 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为0-36个月儿童建立不同时期的健康记录,统计儿童体重、身长信息。

2.1.3 孕产妇健康管理:采集孕妇基本信息,建立孕妇档案。包括为早孕期、孕中期妇女建档、为产妇补建档案。

2.1.4 健康教育管理:对相关农村居民进行的健康教育信息。 2.1.5 疾病控制管理:登记各种疾病的服务记录。 2.1.6 传染病上报管理:录入传染病基本信息。

2.1.7 短信平台:可选择不同人群进行针对性短信群发。

2.2 产品优点

2.2.1 系统设计规范化、标准化:系统设计符合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思路,是江西电信受江西省卫计委委托定制开发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2.2.2 BS架构免安装、免维护:用户只需要通过IE浏览器即能使用系统,无需安装,不必建服务器,免去维护烦恼。

2.2.3 电信级的容灾备份:提供数据库备份、软件备份、异地备份,通过多介质、多方式的备份与恢复,确保数据不丢失。

2.2.4 实时监控管理:通过在线系统,可实时对各级用户的使用情况、在线情况、数据交换情况进行监督管控。

2.2.5 易保存、统计查询方便:将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使用保存管理、查询统计更加方便快捷。

2.2.6 良好的扩展性:该系统预留了各类接口,通过定制开发可与新农合系统、医院信息管理、医保系统等各类医疗系统相互连接。

三、

系统操作

3.1 登陆

3.1.1 IE登入操作: 打开个人PC,双击 (IE

),之后在地址栏输入:111.75.209.67:5152/jkda/ 点击开始。

3.1.2 登入框界面登入: 操作在界面的登入框输入“登入名、密码、验证码”, 然后点击登入 !

3.2 系统菜单

登陆进系统后,显示如下主界面,左边树形菜单为当前账号管辖所

有居民信息,以家庭为单位,按区域划分显示。上方横向为系统功能菜单。右上方显示为当前登陆账号名。

3.3 家庭建档

3.3.1 新建家庭: 登入进江西省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后,,点击“新建家庭”!

保存完毕后,弹出对话框,选择是否建立个人基本信息表(此为户主信息),点击确定,则进入户主个人基本信息建档界面,如点击取消,则完成家庭建档。

3.3.2 个人基本信息表(户主): 弹出“个人基本信息表”这个界面, 依次完善此界面的内容,点击右下角“保存” !

3.3.3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点击右边“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中

间界面显示信息卡内容,完善选择慢性病患病情况,其他字段为系统自动读取个人基本信息表相应内容。点击“保存”

3.3.4

档案列表: 点击 ,弹出“新建档案列表”,里面

的档案都是 可以选择新建的档案类型!例如“健康体检表”,时间选为:8月30日,再点击“建档” !

3.3.5 健康体检表: 点击健康体检表,建档后,如下图7所示的界面,

依次完善此内容后,点击“保存档案”,

即完成建立立“健康体检表”的操作!

3.3.6 档案列表高血压患者随访记录表建档:这里选择众多可建档中的“高血压患者随访记录表”为为示范,先选择“高血压患者随访记录表” ,建档时间“2014-08-30 ”,点击“建档” !

按照“高血压患者随访记录表”的“208月30日”的竖行内容进行完善此表,表中的“下次随访日期”一定要填写,之后再点击“保存档案”,完成了“高血压患者随访记录表”中“2014年8月30日”的第一次随访记录!

3.4 合并家庭

第一步: 点击一个家庭,再点击“合并家庭,之后界面就会弹到“家庭信息”和“合并到他户”列表!

第二步: 填好相应内容,选择“合并到他户”中的

“选择他户家庭”,选择好“户主姓名”,点击“确定”!

第三步: 选择好“与他户户主关系”,点击“保存”,即完成此次“合并家庭”操作!

第四步: 可以查询得到家庭“测试

7”已经成功合并到家庭“测试1”中,如下图,家庭合并操作成功!

3.5 维护家庭

第一步: 点击“家庭列表中”的一个家庭,点击“维护家庭信息”!

第二步: 弹出界面,如实填写建档人、责任医生、居委会,建档时间,点击“保存”

3.6

家庭关系变更

第一步: 点击家庭“吴一”,之后再点击界面右边的树型结构中的“家庭关系变更”!

第二步:出现“基本信息”界面, 可以在“与户主关系”栏中选择相应的与户主的关系,之后点击“保存”,即完成“家庭关系变更”操作!

3.7 删除家庭成员

第一步: 点击家庭“吴一”,把鼠标置于户主旁边的小三角形上,界面就弹出“删除家庭成员”, 点击进去!

第二步: 之后系统会弹出是否确认删除此人!(户主是不能删除的,如果删除户主,整个家庭就没有了,删除一般只针对家庭成员进行操作)

3.8 新增家庭成员

第一步: 点击“家庭”,之后鼠标放置户主的小三角形上,系统就会弹出“新增家庭成员”,点击此“新增家庭成员”!

第二步: 系统就会弹出“个人基本信息”和“弹档信息”,如实填写,点击“保存”!

第三步: 之后 便会在系统操作界面内发现新增了一个家庭成员!即完成此次新增家庭成员操作!

3.9 编辑成员信息

第一步: 点击家庭,将鼠标放置相关成员,弹出菜单,再点击“编辑成员信息”(同新增家庭成员操作)!

第二步: 之后系统会弹出“个人基本信息”和“弹档信息”,如实填写,点击“保存”,即完成编辑成员操作!(同同新增家庭成员操作)

3.10 删除家庭成员

第一步:点击家庭,再点击“删除家庭成员”(同新增家庭成员操作)!

第二步: 之后系统就会弹出“确定是否要删除成员”,如需要删除,点击“是”,如不需要删除,点击“否”,即完成此删除家庭成员操作!

3.11 搜索操作

“搜索”栏里键入“吴一”这个患者的名字,点击搜索,搜索出“吴一”在系统的最左边展示, 再点击“吴一” ,显示出吴一相关档案信息。可修改历史信息,和新建相关健康体检表及随访档案。

3.12 居民随访档案管理

第一步:搜索定位到相关人员,之后选择右边树型界面的“新建档案”!

第二步: 系统弹出“档案列表”, 选择“3~6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以此为例),选择好相应的时间,点击建档!

第三步: 之后界面弹出“3~6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的界面, 选

择好相应的内容后,点击“保存”即可完成此记录表的登记操作!

其他记录表的建档操作同上所述!

3.13 查看个人档案

第一步: 点击家庭,再点击“查看个人档案”(同新增家庭成员操作)!

四、

其他功能操作

4.1 档案任务提醒

第一步: 点击“档案任务管理”,在“档案类型”中选择相应的档

案类型,这里 以查询“一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为例,在“日期”选择相应的两个时间点,其他的也可以做相应的选择,之后点击查询!

第二步: 选择第一条记录,再点击“查看档案”,可以查看此患者的相应个人信息及病理情况!

第三步:

当随访已经完成时,

可以选择第一条记录,点击“设为已完成”,这样就完成了此次随访记录!

4.2 预防接种

第一步: 点击家庭成员,选择“预防接种”中的“疫苗接种登记”,填写相应的内容后,点击“增加”,即完成疫苗接种登记,在“疫苗接种列表”就会展示接种记录!

第二步: 点击“疫苗接种登记”,如要对已经登记的接种记录进行修改,则先点击“接种列表”中的一条记录,对相应需要修改的地方

进行修改后,再点击“修改”,即完成修改操作 , 如需要删除某条登记记录,则选择需要删除的记录,点击“删除”,即完成此条记录的删除操作!

第三步: 点击“疫苗接种查询”,键入相应的查询信息,点击“查询”,即可查询到相应的疫苗接种情况!

第四步: 选择一条查询出的记录,点击“编辑”,对已经完成的登记记录进行相应的修改操作,点击“清除”,则对“疫苗接种查询”内所填的内容进行清空处理!

第五步: 点击“疫苗接种参考”,则会弹出“免疫程序”界面,给医务人员提供相应的疫苗参考!

4.3 传染病管理

第一步: 点击“传染病管理”,在列表中选择

“女”,点击“查询”,弹出“吴凤娥”这条记录,再选择此记录 ,点击“查看详情”!

第二步: 弹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填写完相应的内容和填卡时间后,点击“保存档案”!

第三步: 之后系统就会回到图

22所示的界面,点击此条修改的记录,点击“传染病上报”,即完成此次传染病上报的操作!

4.4 健康教育

第一步: 点击“健康教育”中的“教育活动记录”,则会弹出相应界面,根据内容进行填写!

第二步: 点击“健康教育”中的“活动记录查询”,刚会弹出相应

界面,选择一条记录,可以操作“编辑”“删除”,“编辑”操作则回到上面两个图界面,点击“保存”则保存此活动记录,“删除”操作此是删除此条活动记录!

4.5 迁入迁出

第一步: (*只有家庭成员才可以做迁入迁出操作):点击家庭成员“王三”,再点击“迁入迁出”中的“居民转出登记”,填写完相应内容,点击“保存”,刚完成“居民转出登记”操作!

第二步: 在界面的`左边的“待迁入居民”中可以查询到“王三”的记录!

第三步: 之后点击“王三”,再点击“接收迁入居民”!

第四步: 之后

点击“选择家庭”,则会弹出“家庭列表”框(此框内展示的都是户主),这里 选择户主“李娜”,点击“确定”!

第五步: 之后 选择“与户主关系”,这里 选择“其他”,最后点击“确定迁入”!

第六步: 之后 就在能列表中查询到户主“李娜”下面多了一个家庭成员“王三”,即完成了居民的迁入操作!

第七步: 点击“迁入迁出查询”,填写相应的时间,可以查询到转出和迁入记录!

4.6 综合查询

第一步: 点击“居民查询”,选择“性别”女,日期,服务站、村,点击“查询”!可以查询到相应的

记录,点击“清除”可以清除所

填入的内容!

第二步: 选择姓名为“ff”的记录,点击“查看档案”,可以查询于是患者“ff”的相关个人信息及病理情况!

第三步: 点击“婴幼儿健康管理”,选择“性别”女,选择“日期、截止日期”,点击“查询”,则会出现一条查询记录,点击“清除”可以清除所填入的内容!

第四步: 点击一条查询记录,再点击“查看档案”,可以查看该患者的个人信息及婴幼儿情况!

第五步: 点击

“孕产妇健康管理”,选择“服务站、村”,“日期”,点击“查询”,则会出现一条记录,点击“清除”可以清除所填入的内容!

第六步: 点击一条查询记录,再点击“查看档案”,可以查看该患者的个人信息及孕产妇的情况!

第七步: 点击

“高血压患者管理”,选择“服务站、村”,“日期”,点击“查询”,则会出现一条记录,点击“清除”可以清除所填入的内容!

第八步: 点击一条查询记录,再点击“查看档案”,可以查看该患者的个人信息及患者高血压情况

第九步: 点击“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选择“服务站、村”,“日期”,点击“查询”,则会出现一条记录,点击“清除”可以清除所填入的内容!

第十步: 点击一条查询记录,再点击“查看档案”,可以查看该患者的个人信息及2型糖尿病患者情况!

第十一步: 点击“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选择“服务站、村”、“日期”,点击“查询”,则会出现查询记录,点击“清除”可以清除所填入的内容!

第十二步: 点击一条查询记录,再点击“查看档案”,可以查看该患者的个人信息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情况!

第十三步: 点击“老年人健康管理”,选择“服务站、村”、“日期”,点击“查询”,则会出现查询记录,点击“清除”可以清除所填入的内容!

第十四步: 点击一条查询记录,再点击“查看档案”,可以查看该患者的个人信息及老年人健康的情况!

4.7

系统设置

第一步: 点击“系统设置”,再点击“修改密码”,输入原始密码和新密码后,点击“保存”,即成功设置了新的密码,用户在下次登入的时候,就要用新密码登入,才能成功登入系统!

第二步: 修改二级系统密码、组织维护、科室维护、用户维护、手机用户维 : 以上系统设置操作,都是要先修改二级密码才能正常登入的,具体的请管理员自行具体操作!

第三步: 点击“手机用户登入日志”,再点击“查询”,可以查询

到以前手机用户登入过该系统的相应记录!

五、 常见问题答疑

5.1 操作问题解答

1、

健康档案平台建档规则是如何?

答:所有建档都是按照国家规范。可直接打印。

2、账号如何分配?

答:常规沿用老版本账号,如需开通向卫生局相关人员申请,直接统一发放。

3、如遇问题,找谁解决?

答:1> 可在各地公卫QQ群在线提出问题,健康档案维护人员会以最快时间解决问题。

2> 可在线联系我们的QQ客服,名字为“居民健康档案维护”,号码为1307217688。

3> 可拨打系统维护电话:18179115009。

5.2 注意事项

1. 三大慢性病人群的分类是以个人基本信息表中病史作为标准,如病史中未有三大慢性病史则不计入慢性病人群,即使建立随访表也不统计入慢性病建档。

2. 孕产妇必须在个人基本信息表中选择孕产妇并输入预产期,否则不计入孕产妇并不可建立孕产妇随访档案。流产孕妇必须选择流产,否则不计入规范服务。

3. 孕产妇随访档案超过建档时间,相应指标不计入统计中且不为规范服务。建档时间范围为规范时间向后推迟80天计算。 4. 婴幼儿人群以居民年龄在7岁以下计算,超过年龄时间补入的随访档案不计入统计中。

5. 老年人随访必须一年建立一次老年人评估表后才可建立健康体检表,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表是在建立健康体检表后建立中医体质辨识表,健康体检表中的体质自动根据辨识表结果生成,无需自行填入。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第6篇

关键词:森林健康;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Q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6-0035-05

社会发展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造成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现象日益明显[1,2],生物多样性剧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生极大的减退,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导致各种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退化现象[3,4]。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对人类如何合理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出了挑战。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是指森林生态系统有能力进行资源更新,在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如病虫害、环境污染、营林、林产品收获等作用下,从一系列的胁迫因素中自主恢复并能够保持其生态恢复力,而且能够满足现在和将来人类对于森林的价值、使用、产品和生态服务等不同层次的需要[5]。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提出,为人类保护、管理、利用森林资源提出了新的方向,同时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测定、评估和管理进行积极地探索[6,7,8,9]。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人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工作,并根据不同的区域特征、关键影响因子、评估目的和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10],提出一些理论和应用上的评价方法、评估途径和框架[1,3],但森林生态系统物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化,以及其系统的高度开放性,给评价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11]。同时,研究地域差异、层次和尺度差异、气候影响、人类破坏程度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各种评价体系和方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本文以目前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为基础,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现状、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当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希望对未来合理选择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一定帮助。

1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发展状况

1.1国外发展状况

当前森林健康监测评价工作做得较多的主要是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一些森林资源发达的国家。加拿大在森林健康评价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12]。德国从1983年起开始森林健康监测[13],而后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86年发起空气污染对森林影响评价和监测计划[14],分多层次对全球性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和研究。澳大利亚在90年代中期开展了森林健康管理项目,对全国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调查和评价工作[15]。美国从1990年开始对部分省的森林健康进行评价,随后成立了一个全国森林健康监测的专门机构,负责对全美国的森林健康进行调查,用以监测国家森林健康状态变化以及发展趋势等[16]。国际现有的8个生态区域的森林标准与指标行动和进程,如热带木材组织进程、赫尔辛基进程、塔拉波托倡议、非洲干旱地区进程、莱帕塔瑞克进程、近东进程、非洲木材组织进程、亚洲干旱森林进程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森林健康的问题。从国外近30年的研究实践,国外主要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概念意义做了深入细致地研究,构建了森林健康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系列较为科学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因素和森林健康评价指标,并试探性地研究了各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指标的监测方法和手段。但是,由于影响森林健康的因素较多,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相当复杂,许多研究成果在实际生产和管理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尚未仍然未形成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森林健康评价体系。

1.2国内发展状况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虽然是林学和生态学里的一个较新领域,但国内关于此领域的研究也同样十分活跃。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关于森林受害问题的报道[17,18,19,20],可是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酸雨状况和成因、酸雨对单一物种及林分的影响等方面,而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问题及其监测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2000年,国家林业局与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开始了就森林健康项目合作的讨论,将森林健康列为中美林业合作的重要领域。至此,森林健康正式被引入中国并进行较大范围的试验,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建立示范区,探索出适合中国的森林健康模式和经营措施,标志着我国森林健康与监测评价方面的研究从起步到更深一步的发展。目前,国内对森林健康评价的研究主要处于介绍和引用国外评价理论和模型的初级阶段,以许多学者在参考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健康距离法和综合指数法,除了将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这3个方面细化成许多小指标外,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入了一些新的衡量因子,使森林健康的衡量标准量化细化,在实际操作上方便易行极大地丰富了国外森林健康评价理论体系,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了新的评价方法。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领域尚未有一个统一标准,有关森林健康的研究还是很零散,不同部门、不同学科、不同地域的合作和交叉严重不足,相关理论和技术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距实践应用相差甚远,还没有提出符合国情的成熟的森林健康技术体系,也没有建立森林健康监测网络。

2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诊断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紊乱和功能失调,使森林生态系统丧失服务功能和价值的一种评价[4],采用某种完善的评价指标方法来诊断和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对合理的森林健康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目前而言,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是一个新领域,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至今还处于实验和摸索阶段,虽然产生了许多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但仍然没有一种有效、简单、易操作的评价方法,不利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发展。所以,本文经过查阅文献,将主要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对其使用的范围、特点、不足之处进行概括(表1)。

在实际评价生态系统健康时,需要基于组成结构、功能过程、胁迫因素等来确定指标[24,25],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多以指数物种法、结构功能指示法为主。一般来说,对于结构单一或某一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受某一特征种变化影响的森林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采用指示物种法。然而,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复杂,大多学者采用结构功能评价法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因为结构功能指标法综合了生态系统的多项指标,通过指标体系评价将这些信息综合,来反映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同时也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的健康负荷能力及受胁迫后的健康恢复能力[26]以及生态系统的不同尺度的健康评价转换,所以指标体系评价法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综合评价结果可信度较高的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综上可知,结合现有的主要评价方法可以看出,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依据不同研究目的,综合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对研究区进行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时,虽然不能把与森林健康研究方面的指标面面俱到,但可针对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特点,选择最有效最关键且能对健康状况有直接影响的指标[27]。

3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要使生态系统健康更具有现实意义,需要建立一套有针对性、可靠的、可操作的、综合的、可推广的,并能为环境评价、系统管理提供指导信息的评价指标体系,往往直接关系到森林健康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程度。

针对森林的单一问题,健康指标体系是明确的和具体的,如对于森林火灾管理,美国学者采用林分密度、树种组成、生长率与死亡率之比、生长量与采伐量之比4个指标对美国国有林的健康进行评级分析[28]。然而,对于综合意义上的森林健康,建立森林健康的指标体系仍然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多数学者主要是以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为基础的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使得评价工作变得更具有可操作性。如肖风劲等[3,25]从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要素、生理要素、胁迫要素、环境要素和气象要素等五个方面来进行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相应地分为郁闭度、死亡率、林龄结构、生物多样性、植被结构、植被类型、NPP、光和速率、呼吸速率,污染灾害、病虫灾害、气象灾害、火灾、大气组分、土壤组分、地理位置,有效积温、总辐射、年均降水等19个评价指标。陈高等[1,29]在采用健康距离法评估森林健康状况时,基于自然——经济——社会的框架,采用了组织结构、生物多样性、物质流、能量流、弹性维持力,价值产出、经济投入,社会健康度、社会化水平、社会环境等健康成分,并具体到林分垂直层次、林窗、不同年龄结构的斑块、国际保护运动的力量和影响等64项具体指标。李金良等[30]对北京市水源涵养林健康状况评价提出了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层次结构、林分郁闭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枯落物层厚度、年龄结构、林分蓄积量、病虫危害程度等9个评价指标。刘苑秋等[31]提出,人工恢复和重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指标应该包括土壤健康指标、生物多样性、环境健康、生产功能健康等。还有的许多学者[32,33,34]采用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建立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来构建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看出,目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选择基本上是围绕以下2种框架进行:一是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模型,即HI=V×O×R(HI表示系统健康指数;V表示系统活力;O是系统组织指数;R是系统恢复力指数),所有这些能反映生态系统活力、组织状态和恢复力的因素都可以作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二是根据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其中“压力”包括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改变;“状态”主要指流域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或自然系统的状态,包括人类的健康和财富;“响应”包括政府行为或政策、部门、个人对环境改变的应对和治理,此类方法一般适用于大尺度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植被的筛选。同时,研究者们试图建立多要素、多尺度、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尽管有些指标还不尽完善,评价结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森林健康的实质[35]。

4问题与展望

虽然,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其发展速度较快,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①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致使其健康水平不同采用某些简单测定的具体指标进行概括,其评估方法的科学也仍然存在疑问,因此很难准确评估生态系统健康受害程度;②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呈现为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很难准确判断出哪些症状是演替过程中的产生的,哪些症状是由于干扰或不健康形成的,特别对于那些处于幼年的和老年阶段时。因此,对于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或者同一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同演替阶段,建立其健康标准就至关重要;③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且森林生态系统有一定缓冲能力,很难获得各影响因素和森林健康相互对应的数量关系,导致现有森林健康评价严重滞后于健康监测,尚不能充分利用丰富的健康监测数据综合评价森林健康程度;④不同地区、不同森林类型、不同森林功能要求条件下的森林健康标准存在差异,在森林健康综合评价时必须要考虑众多因素;⑤不同森林结构、经营措施、森林健康之间的关系缺乏定量的和机理性的认识,现有评价多表现为单项因素的评价,导致现有森林健康评价技术尚不能满足指导森林健康经营的要求。

总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针对上述不足,我们对未来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价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选择合适的健康指标是科学合理的进行森林健康评价的关键,如何确定不同健康指标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准确评价的关键所在。不同经营目的、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其健康标准往往具有自身特点,比如用材林生态系统经营为的是提供更加优质的林产品,其可持续经营为的是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高生产力;生态防护林经营主要是为实现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其可持续性经营及生态系统健康重要的是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地维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恢复与重建的主要是为了恢复系统自然合理的结构和功能,尽可能恢复到原有水平。因此,在评价某个具体生态系统健康与否,要着重考虑特定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独特性,而不应该采用相同的生态系统的评价标准。

(2)由于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因子较多,因此要不断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维持机理研究,从根本上揭示森林健康各影响因子建的关系和过程,寻到到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子,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进而进行定量评价。

(3)我国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估除了依赖于现有监测网络体系外,还应将不同研究者长期监测与网络分析和模型模拟研究成果相结合,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多尺度多方位多角度定位研究,并结合环境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全面可靠的进行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4)根据我国森林经营和发展的实际状况,结合现有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理论技术和方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森林健康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陈高,代力民,姬兰柱,等.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Ⅰ、模式、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7431749.

[2]李静锐,张振明,罗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水土保持研究[J].2007, 14(3):173179.

[3]肖风劲,欧阳华,傅伯杰,等.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地理学报,2003,58(6):803809.

[4]肖风劲,欧阳华,程淑兰,等.中国森林健康生态风险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2):349353.

[5]O'Laughlin J. Forest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issues: definition,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implications[J]. Ecosystem Health, 1996, 2(1): 1939.

[6]O'Laughlin J, Livingston RL, Their R, et al. Defining and MeasuringForest Health[J].Journal of Sustainable Forestry, 1994, 2(1):6585.

[7]Szepesi A. Forest health status inHungary[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997, 98(3):393398.

[8]任海,邬建国.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估[J].热带地理,2000,20(4):310316.

[9]孔红梅,赵景柱,姬兰柱,等.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4):486490.

[10]马向前,王兵,郭浩,等.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0(1):5964.

[11]王妍,刘杏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与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8,21:115118.

[12]Vora R S. Developing programs to monitoring ecosystem health and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lakes states national forests, USA[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997,80(3):289302.

[13]王彦辉,肖文发,张兴耀.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价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J].林业科学,2007,43(7):7885.

[14]Oszlanyi J. Forest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Slovakia. Environment pollution[J], 1997,98(3):389392.

[15]Paul R. Use forest health monitoring to assess aspen forest cover change in the southernRockies ecoregion[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2,155(13):223236.

[16]Alan A L.Criteria for success in managing forested landscapes[J]. Journal of Forestry, 1994,7:2024.

[17]李洪珍.我国酸雨的现状[J].科技通报,1987,3(2):2931.

[18]杨昂,孙波.中国酸雨的分布、成因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J].土壤,1999,31(1):1318.

[19]马连祥,周定国.酸雨对杨树生长和木材化学性质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0,36(6):9599.

[20]刘菊秀.酸沉降下铝毒对森林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0,8(3):269274.

[21]尹华军,刘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研究进展及亚高山针叶林健康诊断的思考[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25(5):5661.

[22]Costanza R, Norton B, Haskell BD. Ecosystem health: New goods for environment management[M].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1992.

[23]阮作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以广东古兜山自然保护区为例[M].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4]马克明,孔红梅,关文彬,等.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与方向[J].生态学报,2001,21(12):21062116.

[25]肖风劲,欧阳华.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03209.

[26]刘君昂,刘红娟.森林健康评价方法与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29(6):197203.

[27]王兵,郭浩,王燕,等.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3):114121.

[28]沈照仁.美国森林火灾管理的战略思想[J].世界林业动态,2003,16:12.

[29]陈高,邓红兵,代力民,等.综合构成指数在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5,25(7):17251733.

[30]李金良,郑小贤.北京地区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4,2(1):3134.

[31]刘苑秋,刘光顺.人工恢复与重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及其维护初探[J].江西林业科技,2001,(5):1517.

[32]龙笛,张思聪,樊朝宇.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6,28(4):1416.

[33]刘明华,董贵华.RS和GIS支持下的秦皇岛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地理研究,2006,25(5):930938.

[34]吴炳方,罗治敏.基于遥感信息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大宁河流域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1):102106.

[35]王懿祥,陆元昌,张守攻,等.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现状及展望[J].林业科学,2010,46(2):134140.

智慧健康系统功能分析 第7篇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1948年成立时宪章中给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善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表现。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形势严峻和城镇化等挑战, 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 如行为生活方式改变、血压/血糖持续监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等[1]。借助“互联网+”的热潮, “互联网+医疗”呈现井喷式发展势头。在线问诊导诊、远程医疗、智能可穿戴、精准医疗及健康APP等不断涌现, 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移动通信技术等给医疗平台优化整合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 智慧健康的概念应运而生[2]。智慧健康以人为本, 符合WHO在1948年定义的身体、精神、社会适应性三个维度的整体健康, 其是由智能技术, 健康技术, 网络技术支撑为人类健康提供服务功能的复杂动态系统。

1 我国智慧健康发展概述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开始开发并推广数字健康信息的传输技术。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在智慧医疗、移动健康等方面已经颇有成就。2011年“i Health”系列产品在美国面世, 这些产品基于远程医疗使其与个人智能检测终端设备互联, 从而能使民众更好的管理个人健康[3]。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 开始研究医院数字化, 开启了智慧医疗发展进程, 旨在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来改善疾病预防、诊断和研究, 并最终让医疗生态圈的各个组成受益[4]。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成熟, “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和“智慧医疗”概念的深入人心, “智慧+健康管理”的模式开始了进一步探索。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智慧健康的设计方案和实施规划, 2013年1月29日, 国家住建部公布了中国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2015年, 国务院发布2015—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提出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 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5]。同时国内部分医院和企业, 也进行了智慧健康建设的实践。2010年, 全国首个无线健康慢病监测项目在海淀启动, 可以实现实时的医患互动。我国也推出了专门针对糖尿病管理的慢性病管理APP, 如:糖护士、博医帮、掌控糖尿病等, 旨在帮助用户对糖尿病进行自我管理。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推出支付宝“未来医院”计划、阿里健康、药品监管码和天猫医药馆, 旨在为中国医疗服务提供基础设施支持。智慧健康由理念逐渐变为行动及措施, 推动着我国智慧健康系统建设和发展[6]。

2 智慧健康系统功能分析

智慧健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下实现智慧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和关注智慧健康系统的功能, 对于系统开发者、学者及用户来说, 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智慧健康系统功能可以从基础功能和应用功能两部分进行分析, 其中基础功能是保障整个平台准确、稳定、安全运行及高效, 包括配置管理、安全服务、均衡负载等;而应用功能是面向不同用户提供特定的服务, 主要包括:居民健康管理 (健康档案管理、慢病管理、健康咨询、健康知识科普等) 、智慧养老服务、各级医院之间及其与居民之间移动互联 (预约挂号、远程诊疗、健康监护、呼救服务等) 、智慧健康数据分析、在线支付功能等。

2.1 基础功能

智慧健康系统的服务器配置需要满足:高性能原则, 保证所使用的服务器, 不仅能够满足其系统的运行和业务处理的需要, 而且能够满足一定时期业务量的增长的需要。可靠性原则, 服务器要具备冗余技术, 同时像硬盘、内存、电源、网卡等此类设备要以稳定耐用为主。可扩展性原则, 服务器能够在相应时间内根据自身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安全性原则, 首先从服务器的材料上来说要具有高硬度、高防护性等条件, 其次服务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冷却系统要强。可管理性原则, 服务器的软硬件需对标准的管理系统支持, 尤其是操作系统[7]。

智慧健康系统各个平台中将承载着诸如居民的基本信息、卫生资源数据、医生信息、诊疗数据等许多重要的敏感、隐私、保密性的信息。这些信息遭到攻击、破坏后会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 智慧健康系统安全保障就是要确保其各个平台的相关数据信息免受各种形式的破坏、篡改及窃取[8]。身份认证功能基于身份认证系统来实现, 身份认证系统是对智慧健康系统平台的用户身份进行识别和鉴别, 保障数据在存储或者传递的过程中不被恶意篡改、伪造、延迟重放或者盗取信息等攻击[8]。同时符合安全与保密的要求, 居民在账户管理中可操作修改登陆密码、支付密码以及安全保护邮箱、手机的设置。授权和访问控制功能基于授权和访问控制系统来实现, 授权与访问控制系统对智慧健康系统平台面临的安全威胁具有分析功能, 会及时分析和响应系统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 这些威胁包括:窃听、假冒身份、内容篡改、破坏信息的完整性、病毒入侵、抵赖等。智慧健康系统的存储功能首先必须具备能支持巨大的系统容量, 可以集中存储和负载起不同平台的业务系统的数据, 同时存储系统还需满足全年不断电、不闪断及不停机等的服务, 来确保系统的高度可靠性及安全性。

2.2 应用功能

2.2.1 居民健康管理

智慧健康系统应当包含针对普遍居民的健康管理功能, 为其提供各类健康服务, 增强居民的健康素养。居民健康管理的内容应该涵盖:健康档案管理、慢病管理、健康咨询、健康知识科普等内容。其中健康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摘要及接受卫生服务记录 (就医、用药及健康体检等记录) 等。慢病管理:个人慢病信息的收集, 主要针对五大类慢性病:癌症、糖尿病、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血脂、急性心肌梗死等) 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肺炎等) 进行随访管理和跟踪控制, 并对其重要的生理指标 (心电图、血脂、血压、身高体重、胆固醇、尿酸、脂肪比例等) 加强监测、分析、管理和评价。健康咨询:针对影响个人健康的生理、心理及行为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为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关怀与指导, 指导其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通过提供准确和及时的健康咨询, 会大幅提高公众健康风险意识, 同时也将降低传染病感染风险[9]。健康知识科普:提供饮食、营养、身体活动等方面的指导, 形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提高生活质量。

2.2.2 智慧养老

因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城市居民的家庭结构呈倒宝塔形, 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 只有老人没有子女的空巢家庭比例逐渐增加, 目前我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借助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 发挥社会力量的合力, 智慧健康系统应包含针对老年人服务的功能。智慧养老平台按功能可分为医疗健康、社区服务与活动、主动关怀和救援安防四个主要系统[10]。医疗健康系统包括:远程监护、预约挂号、定期体检、诊疗结果获取、血糖血压监测及其超标提醒等功能[11]。社区服务和活动包括:家政服务、物业服务、订餐服务、出行服务、购物配送服务、社区活动组织及夕阳红旅游等功能。主动关怀系统包括:养生常识推送、天气提醒、心理咨询、节日祝福、定期访问及子女关怀等功能。救援安防系统包括:一键SOS救助、语音一键呼救、智能安防及定位跟综等功能[12]。这些功能模块相互融合, 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功能, 达到智慧养老的目的。

2.2.3 移动互联

寻医问药时通常会碰到号难挂、医难求及队难排的情况, 基于移动互联的智慧健康系统的开发, 可以使诊疗呈现“更便捷、更高效、更智能”, 实现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高度融合、互联互通。移动互联是指互联网的平台、商业模式、技术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总称[13]。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平台实现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 (市级医院医疗系统、区级医院医疗系统、社区医院医疗系统、乡镇卫生院医疗系统、村卫生室等) 的信息网络安全互联及上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远程医疗 (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 , 有效地促进医疗服务的“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实现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及就医数据、医生与患者相连接。通常居民只能被动地接收医疗服务, 并且看病难, 通过移动终端 (手机客户端、平板客户端、门户网站等) 实现居民对个人康的主动管理, 包括:预约挂号、实时导诊、服务评价、查看健康档案、慢病管理等, 用户只要登录手机客户端, 便能挂号, 按预约时间就诊, 包括检验、看报告、取药等, 全程无纸化。还可以在信息中添加检验、取药的楼层和窗口的具体位置, 以及建议患者在哪个时间段内就诊等信息[14]。利用移动终端, 居民能够自主的对个人健康进行管理, 可以提高居民对自身健康的认知, 增强居民自身健康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4 智慧健康数据分析

医疗行业迈入大数据时代, 面临着海量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挑战。大数据分析给医疗服务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另一个潜在的大数据是网络平台, 病人可以在网站上分享治疗经验, 医生可以在网站上分享医疗见解, 这些平台可以成为宝贵的数据来源;大数据的使用可以改善公众健康监控等。但是大数据分析面临着医疗数据难以获取、不同机构的不同系统里, 各类建设标准不一致等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智慧健康系统应综合分析目前医疗数据存在的问题, 规范一致完整的标准数据接口, 实现数据互通。智慧健康数据分析的功能模块包括:健康数据采集、健康数据预处理、健康数据存储、健康数据分析和健康数据预测等[14]。通过对各级医疗机构、不同人群健康数据进行收集, 规范化处理, 并进行预测, 结合既定数据对居民健康情况进行评价和风险提示等。同时各级医疗机构、医生和居民等均可通过智慧健康系统分享和提供健康的信息, 实现系统与外界系统、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功能。

2.2.5 在线支付

当前医院面临着病人太多, 排队就诊、缴费时间过长等问题。借助移动互联技术, 患者可通过智能手机端或者网站实现费用支付 (挂号费、检查费、药费等) 、查看检验报告与费用明细等功能。智慧健康系统增加在线支付功能, 居民不必排队缴费, 看病流程更加简化, 以解决大医院挂号排队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待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问题[15]。但医保支付是新兴移动医疗系统面临的最大政策制约, 目前, 多数移动医疗的支付仅支持自费项目, 即使可以通过“先付后退”的临时手段加以解决, 但这一手段需要患者在离开医院之前到窗口排队领取, 给在线支付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智慧健康系统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要求, 以及安全稳定下, 与银行联系搭建网站系统, 同时也可以利用第三方进行支付:如最常见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智慧健康系统实现在线支付功能的同时, 要考虑到医保核算的方法, 避免二次排队退款的现象, 同时还要兼顾用户支付安全性和隐私性。

3 讨论

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完善, 在此基础上运用移动互联网、并行化处理、机器学习、可穿戴设备技术的种种健康服务应用逐渐成熟起来。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积极利用, 创新健康管理及干预方式, 实现智慧健康,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智慧健康是智慧医疗发展的新阶段, 其突破传统医学模式中时空限制, 能够实现预防、诊疗、护理及保健等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运作。建立起一套智慧、惠民、高质、互通、安全、高效及可负担的健康系统, 有利于提升社会的公众健康管理水平,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智慧健康系统在基础功能的基础上应广泛的涵盖居民健康管理、智慧养老、健康数据分析、联机业务处理、移动互联、智能楼宇管理、在线支付等功能, 并确保不同类别人群的健康得到响应妥善管理, 不同级别的医疗系统、各个系统平台之间互联互通等, 真正的实现“智慧+健康”的管理思路[16]。未来将是一个智能的世界, 智慧健康作为其中的一部分, 其发展前景是巨大的。本文对智慧健康系统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其涉及到的功能可能会有部分遗漏的地方, 在今后会继续学习和关注此领域, 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查漏补缺, 不断的完善。

摘要:智慧健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下实现智慧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实现卫生资源共享的有效方式。本文主要从基础及应用功能两部分对智慧健康系统进行分析, 其中基础功能包括配置管理、安全服务、均衡负载等;应用功能涵盖了居民健康管理、智慧养老服务、移动互联、智慧健康数据分析、在线支付功能等方面。未来将是一个智能的世界, 智慧健康作为其中的一部分, 其会有巨大的潜力和美好发展前景。

无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第8篇

多年来频繁发生的地震、洪水等地质灾害造成近年结构工程事故频繁发生, 如桥梁折断、房屋倒塌等, 不仅造成了国家和人民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威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引起人们对重大工程结构安全性的重视, 因此迫切地需要建设经济合理的大型结构工程生命周期内的结构健康诊断系统。传统的健康诊断系统不仅工程施工复杂、工作量大、投资大、系统维护更新费用高, 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故障, 影响监测的正常进行, 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1]。

1无线网络监测系统结构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主要由4个子功能系统组成[2]:传感器系统、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无线网络通信与传输系统、信息分析和监控系统。系统充分考虑了结构健康监测的特殊应用环境 (布点固定、采集精度高、采样频率快、节点不易更换、施工难度较大等特点) , 分别从系统硬件设备和软件网络协议2个主要方面进行设计开发, 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须遵循功能要求和效益-成本分析”两大准则。

该系统硬件设备从功能上可分为子节点 (包括传感器及采集系统、无线数据发送系统及电源管理系统) 和主节点 (包括无线数据接收系统) 。传感器部分为了测试系统精度, 选取了测试专用的等效应变源, 此外也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其他类型的传感器 (如已经在该系统使用的加速度传感器, 或者温度、湿度及有害气体传感器等) ;数据采集器可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并通过数据发射器发送出去;电源管理系统将新型的太阳能技术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络, 大大延长了系统子节点使用时间, 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无线数据接收系统负责发送各种控制命令给各个无线数据发射器, 并且负责接收各个数据发射器发送来的应变信号, 并由RS232串口传输到以太网网关或者计算机中, 并以可视化方式将监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出来。

软件网络协议主要可分为上位机软件和网络协议部分。上位机软件主要用于界面监控、人机交互以及数据处理仿真等;网络协议部分是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背景特定设计开发的“无线结构健康监测网络”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HM’s WSN) 。数据通过这种SHM’s WSN网络的传输, 使系统具备了实际应用的要求, 而且具有超低功耗、实时性强、高精度、健壮的鲁棒性等特点。

2系统硬件设备

本无线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由多个子节点和1个主节点构成。子节点将传感器、采集系统和发送系统模块化集成, 方便工程应用的同时, 大大降低了成本。主节点与PC机服务器或者以太网网关相连, 使得远程监控和历史数据存储成为可能。

2.1子节点系统构成

2.1.1 传感器及采集系统设计

传感器及采集系统主要负责将传感器产生的模拟信号, 经放大和滤波电路处理后, 用24位高精度芯片AD7714转化成数字信号[3]。

由于传感器 (应变片等) 输出的信号一般都很微弱, 只有几mV, 为了降低AD7714内部噪声对采样结果的影响, 系统不使用其内部放大控制。由于应变信号是差分信号, 综合当今差分放大器增益的瓶颈问题以及多级放大容易引入干扰等因素, 本设计选用的是AD623精密仪表信号放大芯片, 从而保证了最小误差采样。为了降低系统噪声和干扰, 系统通过MAX7414进行硬件滤波, 并在设计PCB板时将数字地和模拟地分离来减小系统的自干扰, 有效提高了AD7714采样精度。

2.1.2 无线发送系统设计

无线通信模块电路包括CC2430芯片及其相关外围电路。由于CC2430将8051内核与无线收发模块集成到一个芯片当中, 因而简化了电路的设计过程, 省去了对单片机与无线收发芯片之间接口电路的设计, 缩短了研发周期[4]。 为了降低系统能耗, 无线通信模块在不工作时设计为休眠模式。

2.1.3 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子节点采用锂电池作为电源, 利用太阳能进行充电。本设计采用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电压为4.5 V, 短路电流0.4 A, 可以弯曲, 易于安装, 提供的电能经CN3063转换并存储于锂电池中。

电池电压经转换电路变为3.3 V的稳定电压供给无线通信模块工作, 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中CC2430单片机I/O口输出高低电平控制应变片、放大器、滤波芯片、AD芯片供电。

这样当无线通信模块唤醒时, 就可以使能传感器进行正常的信号采集;当无线通信模块休眠时, 信号采集也同步停止, 从而降低整个节点系统能耗。 子节点系统功能模型如图1所示。

2.2主节点系统构成

主节点的实现方法和设计原理与子节点基本相同, 但是主节点端没有传感器、采集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 只有一个负责接收数据和命令、发送指令的无线通信模块。其主控芯片仍然是CC2430, 而且充分考虑了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 针对不同的需要, 设计出2种系统实现方案:

① 远程监控模式。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串口将数据交给以太网网关, 客户计算机通过配置IP访问网关, 进行数据收发, 这样便实现了远程监控, 使得监控地点的选择更加灵活;

② 现场监控模式。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串口直接连接计算机或者笔记本电脑, 鉴于现今大多便携电脑没有com口, 为了增加适用性, 特别使用CP2102, 将串口转换为USB口, 并测试成功。

3软件网络协议设计及测试结果

针对结构健康监测布点固定且不易更换、采集精度高和频率快等特点, 开发出一套“无线结构健康监测网络” (SHM's WSN) 协议栈, 并在上位机软件部分对数据进行了方案成熟的纠错、处理、分析等操作。

3.1网络协议设计

由于以上特殊性的存在, 系统通信协议对TDMA、时间同步、休眠等进行了借鉴与融合, 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且精简的网络通信协议。协议栈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系统硬件在完成初始化后, 先由主节点组建网络, 子节点探测并加入网络;网络建立成功, 主节点下发“搜索节点”命令, 确定每个节点都可以正常工作;如果子节点应答正常, 全网将进行第一次时间同步, 此时可以通过上位机监控软件下发采集命令, 进行采集;当子节点完成采集和传输后, 将等待2 min, 如果在这期间再次收到工作指令, 将继续完成部署任务, 否则其将进入休眠状态;进入休眠后, 子节点每30 ms将醒来侦听同步命令和唤醒命令, 如果没有唤醒指令下达, 将继续休眠, 反之则进入待采集状态等待采集命令。

通过SHM's WSN进行数据传输, 使系统具有针对于实际应用的特点:

① 数据科学性。由于结构健康监测中的数据非常强调“同时性”, 即不同节点在“同一时刻”采集到的数据才具有参考和分析的价值。所以为了保证数据的科学性, 协议结合TDMA和时间同步技术, 专门分配一个同步时隙供全网节点更新本地时间, 以保证数据“同时”采集;

② 高可靠性。每个子节点MCU在将采集数据发送给主节点之前, 都会在数据包中加入时间戳和时间序列。监控软件可根据这些信息, 对各子节点数据包进行整理分析, 以避免传输过程丢包、误码等情况, 从而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③ 工程实用性。系统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超低功耗处理机制, 以延长每个子节点使用寿命, 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为此, 设计中加入了休眠机制, 在没有采集任务的情况下, 便进入休眠状态, 此时子节点电流由30 mA降至10 μA, 保证了长时间工作的需要;

④ 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对仿真实验和实际测试结果的分析, 系统在数据采集精度、时间、效率等方面均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相关测试结果将在本文最后详细给出。

3.2上位机软件设计

该系统的监控和分析软件是在NI公司Labview平台上编写的, 该软件主要负责管理网络通信节点、存储数据和发送命令等任务, 并有较为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用户可以通过软件中的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滤波、FFT运算和小波变换等各种分析处理[5]。

3.3实现方案的测试结果

方案可行性测试。通过多次、不同环境、长时间的试验, 整个系统仍然可以正常地完成部署任务, 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系统性能测试。系统将等效应变源的应变采集标定后, 所得出的结果与实际应变相差0.114 5个应变量 (y=0.114 5x) , 精度满足实际工程要求。应变采样测试图如图3所示。

4结束语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由于没有了布线的束缚, 布置监测点方便, 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工种的作业, 使其可监测的范围大大得到了扩展。实际工程中分布式网络节点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器件连线, 降低了系统的搭建、维修费用和难度, 是未来的监测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于上述理论和应用要求,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系统中节点集成度较高、体积较小、功耗较低、传输距离和可靠性都能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传输要求, 并通过专属定制的网络通信协议SHM's WSN进行通信, 而且进一步完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上位机测试软件编写工作。试验测试表明本文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裴强, 郭迅, 张敏政.桥梁健康监测及诊断研究综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3, 23 (2) :61-67.

[2]李爱群, 缪长青, 李兆霞.润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2003, 33 (5) :544-548.

[3]刘雅举, 蔡振江, 张莉, 等.基于射频芯片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 2007, 3 (8) :167-168.

[4]ANDERSEN A.Implementation of Microstrip Balunfor CC2420and CC243x[R], 2006.

健康监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第9篇

随着老龄化和亚健康人口迅速增加, 健康监护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基于传统的监护仪器如心电图仪器等费用高, 且不适于日常家庭监护, 所以便携式监护系统被认为是一种解决健康医疗服务压力的有效方法[1]。因此本文设计一款体积小, 成本低, 便携式的生理健康监护系统, 用户可以在家中方便进行实时监护。

1 系统框图设计

该设计分析了传统监护仪器的不足和手机终端的优势[2], 设计出一种便携式的生理健康监护系统, 让用户能方便监护人体常规的心电信号、脉搏信号、心率、脉率、体温等。该设计具备体积小、易携带、易操作、成本低等的优点。

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STM32处理器实时采样从生理信号采集端采集到的数据, 并进行实时处理, 经过预处理后通过蓝牙发送至Android手机终端, 用户安装一个软件就能方便查看各项生理数据。

2 生理信号采集端

生理信号采集电路主要包括心电信号采集和脉搏信号采集电路两个部分。

心电信号使用标准导联, 通过接触两手腕的电极片, 同时增加了右腿驱动电路, 可以使心电信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3]。由于采集的信号干扰大, 在电路方面本文设计了前置放大和末端放大电路, 同时也加入了截止频率为0.04Hz的高通滤波电路、截止频率为80Hz的低通滤波电路, 及50Hz的带阻滤波电路。这些电路既可以抑制由呼吸或电极抖动等造成的干扰, 也能有效滤除50Hz的工频干扰。

脉搏信号采用光电容积描计法, 由光源和光电接收器组成的探头与指端皮肤直接接触, 发射光在皮肤组织和血液中反射、散射和吸收, 被光电接收器检测到的光信号被转换成电信号后得到脉搏信号。经过光电传感器输出的脉搏信号频率很低, 主要范围在0.3Hz~30Hz之间, 小于工频50Hz, 因此加入低通滤波器可以有效的滤除高频干扰和工频干扰。经过低通滤波之后的含有脉搏信号的交流信号, 在本设计中, 加入高通滤波器和实际截止频率为25.7Hz的四阶低通滤波器, 及末端的放大电路后, 完成对脉搏信号的提取。

3 嵌入式处理端

嵌入式处理端采用意法半导体的低功耗STM32f103处理器, 其中集成了两个12位的模数转换器, 1μs转换时间。由于从采集端提取的心电信号和脉搏信号仍有一些干扰, 因此在嵌入式处理端采取了一些滤波处理。

3.1 心电信号处理

心电信号本文设计了三个滤波器。第一个是低通滤波器, 用于滤除肌电干扰和高频干扰。该四阶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

QRS波段[4]最主要的部分是分布在3Hz到40Hz之间, 设定式 (1) 中的k值为2, 再根据信号采样率 (200Hz) , 可以得到截止频率为33Hz。

第二个加入了中值滤波器, 用于滤除基线漂移。中值滤波被广泛用于数字信号处理中, 因其具有良好的边缘保持特性和清除脉冲噪声的能力。中值滤波器的基本算法[5]:输出序列中第n个点为输人序列中从第n- (m-1) /2个点到第n+ (m-1) /2个点的中值 (m为窗口宽度且为奇数) 。如果长度不够, 左右边缘补零。即对带有噪声的原始信号以n个取样点为一个窗口, 取其中位数, 窗口每次移一个取样点, 对整个信号作窗口重叠运算, 原始信号经过中值滤波器后, 能使原信号变为较平缓的信号, 从而滤除掉基线漂移。

第三个滤波器为整系数滤波器, 用于滤除50Hz的工频干扰及其谐波干扰。该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如下:

为了滤除50Hz工频及其谐波, 设定k=fs/fp (fs为采样率, fp为50Hz的工频干扰) 。则可得到k=5, r=80, m=2。

3.2 脉搏信号处理

脉搏信号的频率比较低, 主要集中在0.5Hz~30Hz, 首先采用整系数低通滤波器[5]来滤除高频干扰和50Hz的工频干扰。其传递函数如下:

经过低通滤波后, 得到比较干净的脉搏信号, 此时信号中仍掺杂的一些噪音, 如人体呼吸移位等原因造成的干扰。微分阈值法是利用脉搏波形态上具有陡峭上升沿的特点, 通过微分运算将其突现出来, 就可以确定脉搏波的周期, 以及得到最大值时的采样时间, 从而计算出峰———峰值和脉率。

4 手机软件设计

手机终端主要用于实时接收嵌入式处理端传输过来的生理数据并展现出来。手机终端构成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手机界面。

手机软件框架的具体描述如下:

①蓝牙模块:该模块用于与嵌入式处理端进行通信。手机软件启动后, 自动启动蓝牙搜索功能, 找到嵌入式处理端完成配对, 然后配对双方进行握手完成数据传输前的准备, 最后嵌入式处理端响应手机的控制信息进行生理数据传输。

②数据存储模块:实时接收用户生理数据同时把数据存储到文件里, 可以将数据文件导出并用于其它应用分析, 与此同时, 也可以查看历史数据。

③手机界面[6]:实时的展现心电波形和脉搏波形以及各项生理参数。

5 系统实验结果

本系统能够实时的监护用户生理信息, 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稳定使用, 蓝牙传输不丢包且稳定可靠, 对实验结果如图2分析可知, 心电和脉搏信号与标准波形基本一致。

6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f103的便携式健康监护系统设计, 通过使用模拟和数字滤波, 使心电信号和脉搏信号能够较好地从噪声中提取出来, 最后在手机存储并展现出来, 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史凌斌.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移动医疗信息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 2003.

[2]Xu L, Francis EHTay, Guo DG, et al.An Integrated Wirst-wronRoutine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Elderly using BSN[C]//Pro-ceeding of the 5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areable and Implan-table Body Sensor Networks (BSN’08) .Hong Kong:Hong KongUniversity, 2008:45-48.

[3]杨海威, 詹永麟, 等.12导联心电图P波检测算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2, 21 (2) :102-105.

[4]Pan J, Tompkins WJ.A Real-Time QRS Detection Algorithm[J].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E-32 (3) :230-235.

[5]T.J.特雷尔.数字滤波器引论[M].程培青,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生态系统健康审计目标探究 第10篇

关键词:自然资源审计,生态系统,多属性评价框架

1 引言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现在已经形成了我国自然资源立法的基石,并对自然资源评估、发展和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审计的任务是提供、分析和评估数据,通过建立一个广泛的信息库和国家评估和报告框架以便于提高自然资源相关决策,支持未来的审计活动。审计将满足自然资源管理信息的包括政府直接资源管理、评估方案和政策绩效、政策制定和自然资源投资决策等需求。那么,在自然资源管理信息方面,审计的主要焦点是国家、政府和地方机构的需求。审计的战略计划确定的七个关键主题包括的结构活动有地表和地下水的可用性; 旱地盐度; 植被覆盖度、条件及用途; 牧场监测; 农业企业的可利用土地的变化、生产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自然资源管理者的改善机会和能力及生态系统健康等。

在这些主题中,审计的目标是:

( 1) 提供明确的可理解的国家的土地、植被和水资源的变化状态及对其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的信息;

( 2) 提供土地和水资源变化的成本和效益( 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的解释和相关补救措施;

( 3) 制定一个兼容的、易于访问的国家系统的资源数据;

( 4) 提供国家土地、植被、水体( 地表和地下水) 评估数据作为审计的综合性成分;

( 5) 确保与其他计划的整合与合作;

( 6) 在一个正在进行的、结构化的方式基础上提供一个用于监测土地和水资源的框架。

所有的审计主题将提供数据和信息新编译与帮助强化审计系统管理。自然资源信息系统正在开发的数据系统,并允许进行不同程度的其他相关自然资源数据信息分析。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的意图是提供便于访问两个基准数据( 无论是直接或通过元数据) ,以及基于在大数据趋势下的信息产品报告。无论是网络和基于光盘的发展,这个便于访问的工具将为各种各样的用户提供一系列的产品( 信息资源) ,以帮助决策。审计的主要产品之一就应该是一个基于全球网络互动的自然资源图谱。这本图谱将是一个能够提供一系列的关于自然资源的信息产品的用于用户查询和地理参考数据库。

2 生态系统健康审计的目标

2. 1 超越部门本位化活动

根据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和发展趋势,由于国家和地区的管理和立法责任的分裂,导致现有收集和分析自然资源管理相关数据的系统已受到了限制。整体而言,数据协调和整合的功能的缺失致使各个机构之间 “支离破碎”。因此,除了主要关注河口的鱼和水质量的部门对河流中的实质检测有责任外,其他机构也要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负责任。收集管理信息为导向的实践已不再不允许仅发展一个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更广泛的框架,而是要将有限的自然资源及相关信息与人力资源有效的动态的综合联系起来。目前很少的研究在超越生物物理方面视角下,将社会、经济数据与自然资源的条件有效的结合研究。

为了有效地处理人类对自然和关系修复系统的复杂、相互的作用关系,我们必须采取一个更全面的方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会忽略机构结构和学术部门的研究,特别是在数据整理和解释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这些自然资源系统,这种系统的方法更关注的是当前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自身的影响结果。在澳大利亚进行的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审计分析的目标之一就是试图整合跨生物物理,将社会和经济数据结合,提供澳大利亚自然资源管理趋势和条件的信息。

目标1: 从跨学科角度,收集一系列合适的生态系统数据,提供生态系统健康的综合评估。

2. 2 从流程的角度整合信息

对于生态系统目前和未来的健康管理需要有明确和简明的数据支撑。然而,我们还没有完成科学明确定义环境及所有的元素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因果链接是很难准确定义。然而,对于许多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和系统的理解是一个发展中的领域,有很多的研究尚未发生。因果链接是很难准确定义,因此我们确实需要了解的主要过程驱动程序,如水流量和输沙。基于过程的自然资源数据集的整合,形成审计方法的基础。如河口、景观、集水区、水路和河口条件等的确定方式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为正在实施的国家规模的评估和报告框架下的生态系统健康审计提供了基本的基础。

目标2: 确定适当的生态系统过程和属性属性,汇集所有信息,以便在一定程度上识别系统 “正常”和那些在下降或不平衡的功能。

2. 3 数据整理、评估,报告框架和管理的相关性

生态系统健康审计的目标是收集、整合数据。它建立在一系列现有国家和地方的举措,用于是评估我们的自然系统的趋势和条件,面向规模管理的生态系统审计试图整合现有的自然系统知识和总结自然资源利用率对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生态系统健康被定义为 “一个综合性的多尺度的、动态的、系统弹性的、分层的措施、组织和活力系统”。这种概念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在面对外部压力( 应变) ,系统可以保持其结构( 组织) 和功能( 活力) ,“可持续发展与人类企业( 即可持续生产,可持续发展) 与他们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为生态系统健康、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影响评价框架立法。

目标3: 为投资、工作和政策评估提供优先事项。

这些优先事项需要一个准确密切相关的特定的管理机构。这意味着在可能的情况下,需要特定的方法应用,所有的数据进行整理,允许从不同的角度盘点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发展现状。例如,数据需要能够汇总管理领域,如地方政府地区,地区和国家。

目标4: 发展评估和报告框架,将评估当前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趋势的管理影响,并将在适当的规模提供相关信息以确定改进管理活动。

“生态系统健康是一个目标导向的生态系统健康的理想状态。”因此它是可以跨越谱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生态系统健康的审计主题也是通过专门的资源项目进一步捕捉在生态系统关键类健康和趋势的信息,并将输出内容作为审计的最终报告的一部分。

目标5: 在所有审计的项目中集成输出关于生态系统健康的审计内容,包括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河流状况评价、河口健康评价、景观健康评价、植被条件和范围及综合情况报告等。

3 结论

明确生态系统健康审计方向和目标,采取正确的审计方式,以应对和逃出环境 “灾难”,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提供环境基础。为保证生态系统健康审计的顺利进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1) 新的政策措施,应对审计调查结果;

(2)对自然资源管理的优先事项确定的审核;

(3)遗留下来的国家数据的整理;

( 4) 自然资源地图集的持续存在和来自它的信息产品的进化,包括区域决策支持系统;

( 5) 未来的等效审计工作;

( 6) 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迹象表明,在随后的国家土地和水资源等方面的审计。

参考文献

[1]王乔羽.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审计研究[J].中国市场,2014(12).

肛肠健康保健信息推送系统 第11篇

关键词:肛肠疾病,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系统,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设计

1 引言

肛肠疾病好发于各年龄段, 与患者日常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旦发生肛肠疾病, 大多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即使手术治疗, 术后的各种危险因素不可避免, 且术后复发率很高。对肛肠疾病患者及易感人群开展肛肠疾病的自我健康管理对肛肠疾病预防、术后治疗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肛肠疾病健康管理服务形式单一、手段落后, 肛肠健康知识散布于健康教育宣传页、书刊等载体之中, 一般人想要在其中获得适合自身的、针对性强的、正确的肛肠疾病相关知识非常困难。

本文关注居民肛肠健康管理, 研发肛肠健康保健信息推送系统, 将个性化的肛肠健康诊疗、护理及健康管理知识推送给肛肠疾病患者及易感人群, 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肛肠疾病健康观念和习惯, 为居民肛肠健康素质提升提供软件服务。

2 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肛肠健康保健信息推送系统的用户类型包括肛肠疾病患者、医生和系统管理员。肛肠疾病患者可以细化为肛肠科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及术后康复病人。肛肠疾病患者使用该系统管理个人信息、医生简介、查看肛肠健康保健信息、肛肠健康在线咨询。医生使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医生个人信息管理、保健信息推送、患者咨询反馈及管理等功能。系统管理员使用该系统能够完成患者管理、医生管理、疾病类型管理、医患问答管理。肛肠健康保健信息推送系统的软件需求模型如图1所示。

3 软件设计

3.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肛肠健康保健信息推送系统的体系结构 (如图2所示) 由病人子系统、医生子系统、管理员子系统组成。病人子系统细分为保健信息查询模块、病人个人信息管理模块、在线咨询模块、医生信息查询模块组成。医生子系统包括站内信息查询模块、问题列表模块、问题解答模块、保健信息推送模块、医生个人信息管理模块, 等等。管理员子系统则由病人管理模块、医生管理模块、问题管理模块、站内信息管理模块等软件模块组成。

3.2 数据库设计

在该软件系统中, 管理员实施病人管理、医生管理工作;病人采用问答方式向医生提出肛肠健康咨询;医生利用该软件为病人实现病人咨询的在线回复, 也可以通过Email方式将肛肠健康保健信息推送给病人。因此, 建立如图3所示的E-R图来描述肛肠健康保健信息推送系统的数据需求。然后将E-R图转换成Microsoft SQL Server的表结构。

4 软件实现

我们使用ASP.NET实现了肛肠健康保健信息推送系统。目前, 该软件的原型系统已实现。软件运行效果如图4所示。

5 结束语

肛肠健康保健信息推送是提高居民肛肠健康质量的重要内容, 是实施居民肛肠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居民肛肠健康质量,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居民肛肠健康保健信息推送系统, 通过在线咨询、邮件发送等方式实现肛肠保健信息推送服务。

参考文献

[1]软件开发技术联盟.ASP.NET开发实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2]Christian Nagel, Jay Glynn, Morgan Skinner.C#高级编程 (第7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电子教学系统下一篇:西伯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