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2024-07-06

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精选12篇)

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第1篇

一、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常见弊病

朗读往往是少数好学生的事,一些学生朗读速度较慢,唱读现象严重,还存在诸如多字、丢字、声音放不开、语气、停顿掌握不好、情感表现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用于朗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大量时间被教师的讲解占用,语文课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理念难以贯彻;教师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和方法,难以有效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课内朗读机会少,课外朗读的机会更少。小学生的朗读存在以下一些常见的弊病:朗读时“多字、漏字”;朗读时“唱读”;“一字一顿”,速度过慢;速度过快,无法品味。在分析原因的时候,许多原因是肯定的,如朗读时“多字、漏字”肯定与学生读得少、不熟练有关。

二、小学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1.课 前 预 习 指 导

很多学生在没有字典的情况下, 一旦遇上自己不认识或者弄不懂的问题,就瞎猜,就乱读乱说。我要求学生在读书前,必须准备好字典、练习本和笔等工具,必须预习时圈划生字,遇到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放声朗读,连词成句,连句成段,朗朗上口。读书时,准备好练习本和笔,必须一手持书、一手执笔。笔是无声的朋友,它能帮助你记录下读书时的思维,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字典、练习本和笔等工具既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又能引导学生养成扎实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 堂 朗 读 技巧 指 导

(1)重音技巧。重音包括词重音和语句重音。 词重音指多音节词里那些重读的音节。语句重音指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短语甚至某个音节的重音, 如在读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时,要重读,在读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时,要轻读。

(2)停顿技巧。停顿是划分语音段落 ,语言层次的重要手段。如《最后一课》结尾:“散学了,———你们走吧”。其中“散学了”这句话里有许多未尽之意,如祖国沦陷了、最后一课结束了等,有无限的思考,因此读完这句后要停顿。

(3)速度快慢技巧。语速快慢取决于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通常表现欢快、愤怒激情或内心急躁的语速要快,表现忧郁、痛苦心情或心情闲适、思考问题的语速慢。

(4)语气技巧。语气虽然不是一种单纯的表达技巧 ,而它通过有声语言的“语”和带有不同色彩、不同分量的气息声音的“气”表达文章的内在具有的情和意。在朗读时要根据不同文章的情态,对声音的高低,强弱及感情作出不同的朗读。

3.朗 读 时 间和空间 指 导

要在朗读中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 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潜心读书,促使他们主动地读,专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在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读中表达。朗读不再是流于形式,走过场,蜻蜓点水,而是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裕的朗读课文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思维空间。并且,读不仅仅是少数几个尖子学生的个体参与, 而是全班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保证足够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书,只有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从中获取高层次语感,才能领悟到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及种种美感,认识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接收“活的语言”,真正理解和运用语言。

4.早 读 优 生带 读指 导

除了预习时和课堂上的朗读外,我们还加强早读训练。农村学生到校较早,打扫完卫生,离上课总有十分八分的时间。与其学生疯打跑闹,不如让他们认真地朗读课文。别小看这十分八分,长期下来也是不少的时间。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变化。为了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时间,每个班级挑选出几位朗读好、认真负责的学生,轮流担任早读的领读工作。在榜样的带动下,学生的朗读水平会普遍提高。

三、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

学生一字一顿地读,是因为教师的范读太少,尤其是教师没有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注意句中的大停顿与小停顿。要防止或纠正这一错误,必须多作示范,让学生模仿,通过“范读”让学生领会句子的停顿,重音及语调的变化。对于那些字数较多的长句子,“范读”是最好的方法。教师范读时应在语音、姿态、情感、意境等方面为学生做出示范,让学生模仿跟读,从而声情并茂地读文章,激发朗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解有关朗读技巧,使学生学会运用朗读技巧。这样给学生朗读示范, 特别是给那些朗读速度较慢或者思考比较多的学生陪读。当大多数学生读完课文后,少数还没有读完课文的学生会因为看到老师还在读而坚持认真地读完课文。

此外,我们还要求教师注重朗读时的评价。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敏锐观察,及时抓住学生朗读时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和点拨。在教学一篇课文前,教师先要把课文反复地练读几遍,琢磨体会文章句段词语蕴含的意味,对课文的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做一番“体验”。这样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评价、指导才能到位,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抑扬顿挫。只有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点拨, 才会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还语文课堂一片琅琅书声。

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第2篇

江苏省江都市小纪小学 马丽萍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朗读的重要性也被每一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验证。而接下来,有关朗读训练的具体操作,却有好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究。比如:如何在朗读训练中张扬个性;如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等等。

关键词:形式 示范 个性 评价 品读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朗读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在评价建议中有这样的表述:“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朗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朗读,可以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一、思考读,读通文本

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一篇文章拿到手,首先解决的就是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地读,开始就强调“要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畅”,这就是注重读书的质量。初读是很重要的,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不熟读,谈何精讲?所以,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这是个硬任务,要求人人做到,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应该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我们平时也一直强调语文课堂要以“读”为主,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读、读、读,就可能会走进“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怪圈。

老师要让学生的读书有目的,一遍又一遍地读,一遍就应该有一遍的效果。所以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做到“读”和“思”相结合,让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在读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古人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从课伊始,就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初读反馈的时候,老师要做个认真的倾听者、发现者,发现学生读不通畅的地方、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指导,这样来提高学生读书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不思就叫死读书,读书唯有眼到心到,“其义”方能“自见”。读中要思,思中要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规律,熟读加上 思考,这才是辨证的统一。

二、多形式,读出兴趣

以朗读代替听答,促进理解,传统语文教学最大弊端是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机械”与“被动”在阅读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缺少阅读实践,缺少朗读感悟。我们要致力于克服弊端,走出误区。要坚持以教师的导读代替讲与问,以学生的朗读代替听与答。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强化感悟与体验,达到以读促解的目的。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繁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情,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当然,我们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而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朗读的层次性,这样才能大大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示范读,读出榜样

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许多老师喜欢用名家的表演性朗读代替自己的范读,我认为这不是最佳的方法。固然,多媒体的朗读,普通话比较标准,朗读技巧比较娴熟,再配上背景音乐,那样课堂的氛围更浓烈些。但其实,它远远不如教师的朗读来得亲切、真实,远远不如教师朗读对学生的感染力,影响力大。

教师范读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甚至可以说。学生个性化读书就是在一开始的模仿中发展起来的。大部分学生一开始读课文都只是平平地读,这时,教师的朗读就极为重要了。通过教师当场示范读,让学生知道原来课文读起来还可以这么好听,这么有趣,从而激发了他们读好课文的兴趣。著名特级教师王舟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让人最为赞叹的便是王老师那极富磁性的嗓音在动情地诵读着精彩句子,朗诵着那首令人感动的小诗《他是这样的人》;特级教师俞国娣教学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就那样地和着音乐,深情地朗读全文,该激昂处激昂,该婉转处婉转。在那样一种境界里,又有谁说这不是语文课的亮点呢?老师在学生读通文本后把自己的示范读抛出来,学生一定想知道自己的朗读和老师的朗读差距在哪,为什么这样读?老师示范读中,学生又得到了思考。读是训练,同时又是一种享受,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更能够潜心会文。老师朗读的情感及文本中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学生一定会认真听,在读中自然融入了文本。

当然,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挖掘,只有对文本有了深入的把握,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旋律,才能读好文章。老师还要把文本中的语言内化,使朗读成为情感自然的流露,语言好像出自自己之口。这样老师就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就能够熏陶学 生。

四、读中悟,读出方法

就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操作而言,一般都存在一个“主线推进”的问题。传统语文教学是将“理解课文内容”作为主线推进的,这是一项典型的“理解式阅读”,且是单线独进,不及其余的直线式教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要根据语文课标的新要求构建一种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的阅读教学新模式,保证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强化朗读感悟。

以朗读课文作为主线推进,但不是单线独进,不是让学生死读傻读,而是着眼于三维目标和语文教学的诸多任务,实行“横向联动”,在朗读课文的进程中左顾右盼,整体关照,将识字解词、内容理解、写作技法、认识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一一渗透落实。横向联动关键是“整合”,即将一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融于“读”中,以读促思,以读促解,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读中识、读中悟、读中说、读中问、读中议、读中写、读中练、读中用。

五、自主读,读出个性

所谓自主读,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当今课堂,一些流行语就处处可见,如:“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所谓的“自主选择”引起了许多老师的争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现在我们课堂中的朗读教学很多在自主读书方面都是浮光掠影,在学生没有对文本整体感悟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的段落。可想而知,这样所谓的“自主”,所谓的“尊重”有意义吗?我认为这样的“自主”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初衷。“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更多的是处于赏读角度,是对文章表达的精妙的欣赏,是对文章表达情感的又一次的感悟,是心灵与文本的又一次的撞击。

自主读,应是在学生读通读懂的情况下进行的。放手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时的老师应该是“忠实的听众”,发现学生读得好的地方,适时的表扬。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朗读,就能充分让学生读出个性,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就从读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的个性在读中才能得以体现,同时也得到发展。

六、评价读,读出激励

朗读中评价的语言是培养学生朗读技巧和能力很关键的一环。课堂评价语言运用得精妙,对创造学习的氛围,激发朗读的兴趣,调动积极思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很多公开课上,我们不难听到老师对学生朗读评价的语言单调,无非就是“你读得真棒!很好!你读得很有感情!”这样的评价语言怎能激励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呢!在评价 语言方面老师能做到独具匠心,要能客观地点出优缺点。其实,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会树立信心,朗读的兴趣就会更加浓烈。老师的评价不是简单的甑别,更应侧重于小结、引导、提升。这样既评价了朗读,又指导了朗读;既训练了读法,又训练了思维。

老师的评价语言,不仅可以使评价的学生有所收获,还能让其他学生受到启发,知道朗读的标准是什么?当学生读得很好的时候,老师应抓住时机,把这个朗读评价抛给学生:“他什么地方读得好?”这样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情况通过评价就反映出来了。如: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读课文时声音很大,也很流利,但没有感情。”这时我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地把这一段读给其他同学听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她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位同学说:“老师,她读得非常有感情,声音响亮,还加上了动作,我觉得很好。”然后,我让其他学生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读这一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如果让品读训练到位,相信在朗读与点评中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朗读能力会不断地提高。当学生读得不好的时,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能“雾里看花”,老师更要能实事求是地评价,指出不足,然后再提出朗读要求。

七、品味读,读出内涵

“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批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他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是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载体本身。”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表达的意思。这“意思“,有客观的内容,也有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读懂内容,特别是情感的体会,更与理解文字分不开。我们的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其内涵。

也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第3篇

第一单元: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第二单元:练习朗读,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第三单元: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

第四单元: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

第五单元: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第六单元:要继续练习朗读和默读。朗读,要读准语气,并注意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六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可以看出,所有的单元由一条极为重要的课堂活动的线索串起,那就是“朗读”。如果对如此明确的教学要求视而不见,课堂阅读教学可能走向偏重分析的讲读,这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背叛。而时下的语文课堂,朗读常被讲读所压抑,当然也有许多老师在预设时注意到了朗读环节的设置,但读的效果却不都尽如人意,来看一个案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步骤

第一步:了解写作背景,帮助理解作者的情感。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听录音,思考:词人笔下的月亮是何形象?诗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了什么?

(2)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3)学生齐读全词。

第三步:再读课文,重点赏析。

(1)投影一副《苏轼对月饮酒图》,学生根据词的内容描绘一幅画面。

(2)这首词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第四步:品读文章,探究主旨。

全体齐读一遍全词。

第五步:作业:改写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写成一篇散文。

(教师配乐范读自己的范文)

这一节课思路清晰,从整体感知到了解诗歌大意,再到重点感悟,最后探究主旨。其中音乐、图画的出现,包括几次朗读,虽为教学有所增色,但也仅仅只是活跃课堂而已,只是一种教学花絮的穿插。细细地看,我们不难发现,这堂课从头到尾,学生都很被动,被动地答,被动地读,被动地被输入情感,几乎没有情感的交流与激荡,更谈不上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能否在上述这些形式的学习中真正获得内部体验,能否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是我们所担心的。而朗读形式的单一,老师的评价与指导的缺乏,是这堂课最大的不足。

目前,诵读教学存在的常见误区有这样几条。第一,师生对朗读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第二,教师缺乏指导和评价,朗读方式单一。第三,教师随意性比较大,朗读面窄,时间不充分。在课堂朗读教学中,朗读指导和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督促朗读教学的实施,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节奏、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造作。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

余映潮老师在执教《明月几时有》时,一节课45分钟,几乎读了35分钟。朗读次数有18次。从老师的朗读指导来看,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开头7分钟的知识介绍,正是为了让学生走进苏轼的世界,为第二步骤的朗读作铺垫。结尾的整体概析,正是对朗读的深入理解与感悟。中间有二三、二四节奏的指导,有关于拼音—异读字的指导,有渗透感情的朗读指导,有读好二三停顿里面的“三”的短暂小停顿指导,有为了抒情将句子重复读两遍的指导,有三到四遍的范读指导,有老师的深入浅出的对分析内容的指导。从朗读的评价方式上来看,有鼓励——“节奏读得很好”,有指正——“缺乏情味,有一个字音读错了”,有赞美——“读得多好啊!”余老师朗读指导“情”在词句的“节奏”中,“情”在词句的“反复”里,“情”在词句的“停顿”上。这样的诵读,把词句的音韵、旋律以及词人复杂微妙的心理等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此顺乎文势,因声求气,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发,进而品出了苏轼词的“真味”。

余老师还指出了目前朗读指导课上常见的几种形式主义弊端。一是初中学生朗读中常会出现一味激昂慷慨的固定腔调,忽视深刻理解、漠视情感体验而导致的“声”“情”脱节的恶果,老师缺乏重视。二是一节课内机械设定朗读的时间标准,认为读得多,就是好课。其实没有正确指导工作的朗读,往往会让学生对朗读失去兴趣。因而,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朗读的重要性,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反思。

第一,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朗读水平。

余老师的课,特别重视范读,效果显著。其实,教师朗读指导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在课堂上经常范读,这样学生既当听众,又当评委,可以有效促进老师朗读水平的提升

第二,针对不同体裁,选择朗读方法。

在多媒体教学普及的现状下,配乐配图配视频朗读一直很受欢迎。如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要读出人物的个性,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先播放电视连续集《水浒传》的主题歌,当学生听到“路见不平一声吼,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歌词时,情绪很快地被调动起来。接着播放电视剧中相关情节的剪辑,通过这一直观形象的辅助手段,学生就容易做到角色定位,朗读时就能把握鲁智深直爽豪迈、疾恶如愁的情态。

第三,建立科学的朗读评价标准。

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赏识评价,要有针对性。明确地指出好在什么地方,针对性强,一方面鼓励读的孩子以后会做的更好,另一方面告诉了其他同学该怎样读课文。(2)诱导评价,力争形象化。依着学生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际在强化朗读要领。(3)引导评价,要有丰富性。做要兼顾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指导作用。(4)主体评价,力争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学生外,还可以是学生家长等。课堂上我们不妨多让学生作自我评价,或是让他与前面读得好的同学作比较评价后再读,亦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朗读。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交流的空间里,既能表现自我,又能够与同伴们共进,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课外朗读也可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空间增大,多读多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加强语文课堂朗读指导的有效性 第4篇

一.课堂上尽量让学生个性化朗读, 可以有目的地指导朗读

学生将老师要求的自由朗读演变成齐读绝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 可以很明显的推断出该教师在平常的课堂上经常让学生齐读, 很少让学生个读, 以至彻底的抹灭了学生的朗读个性。笔者认为, 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 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有些时候, 我们教师也应该学学齐湣王, 让学生一个一个的“吹”, 这样不但让学生充分展示了个性朗读, 也让学生学会了倾听与鉴赏。况且, 一旦发现学生读得有进步, 读得非常棒时, 教师可以大大地表扬一番, 并请这位同学再给同学们范读一次, 学生读着更带劲, 听着也会更认真。要知道, 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 同时孩子们也是喜欢争强好胜的, 因此不要小看模仿、榜样的力量。当然, 齐读也是必须的。不过, 笔者的观点是, 齐读的内容应该是课文的精华部分, 并且只有当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认识, 产生情感共鸣时, 才可能有朗读的磁场, 这时的齐读, 抑扬一致、顿挫同步, 感觉就像在欣赏着大合唱。

二.朗读指导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 而是学生在自身感受后领悟的

例如, 指导朗读“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 不断地唉声叹气。对这场战争, 他几乎失去了信心。”时, 笔者在课堂上是这样教学的:

师:布鲁斯王子一连抵抗了七次, 可惜失败了。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布鲁斯王子现在怎么样了呢?

生:布鲁斯王子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 不断地唉声叹气。对这场战争, 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师:你们仿佛听到布鲁斯王子在说些什么?

生1:我真是太没用了, 一连七次都失败了。哎!

生2:我该怎么办, 我的人民, 我的军队还会支持我么?哎!

师:来, 请把你的感受送进句子里, 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

师:听老师读, 想想听出了什么? (师读这句话, 重读:几乎)

生:我觉得布鲁斯王子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

(学生再次朗读)

师:同学们, 当你感受到了这些, 再来读读这些话, 还能怎么读?

(学生三次朗读, 齐读)

笔者在设计此教学时, 采用角色转换、教师范读、步步引导, 让学生们感受布鲁斯王子抵抗失败后沮丧的心情、心中的痛苦以及仅存的一点信心。有了不同的感受, 才会有不同的朗读。这样的朗读指导, 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帮助学生走进教材, 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角色的情感相融合, 达到情感的统一。

三.农村小学教师要注重平时的朗读熏陶

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 落后学生的知识面或者说学生的阅读量实在是太少了, 这将直接导致学生语感的贫乏。很多时候,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 当朗读一个比较难的长句时, 部分学生不能将它很好的断句, 读成了破句而不自知。我们知道, 将课文读出来, 其实也就是将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 这时候, 我们就要站在作者 (角色) 的立场, 去体会作者 (角色) 的心情, 然后代作者 (角色) 说出这一番话。因此, 学生阅读量的不足就使得他们很难进入作者 (角色) 的内心, 读起课文虽流利, 却让人觉着始终“隔了一层”。

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第5篇

张丽娟

1、创设情境,使学生爱读。

(1)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速度和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如我在教学《争吵》一课时,我让同学们朗读,结果读出来平白无力。我趁机提出与同学竞赛,范读第五自然段,并顺势指出安利柯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一下子,学生心中有了底,再让他们读的时候,有的学生读得摇头晃脑,我知道他们已经把自己当作安利柯了,这样的话,还担心学生体会不了主人公矛盾的心理吗?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师的范读、带读、引读,都具有非常直观的指导作用。

(2)及时表扬,使学生爱上朗读。小学生最爱戴高帽子,一句表扬的话能让他们乐上半天,兴致勃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评价十分重要。当学生读完后,我常常及时表扬,激励他们进步。但表扬时我十分讲究技巧,读得好时,我会很夸张地说“读得太好了!”“你太厉害了!”“真好听,老师还想听。”“你怎么能读得这么好呢?”;读得一般时先指出优点,然后用“如果”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如果确实读得不怎么样,我就找出这位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进行迁移,告诉他只要多学多读,朗读也可以很好,给他信心和勇气。因为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每个学生都会成功。

2、指导读法,使学生会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我的做法是首先教会学生学会停顿,能流利朗读课文,可分为四个层次进行:

(1)读好句与句之间的停顿。我根据标点符号的不同,从节拍上加以指导,同时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教会学生学会断句。

(2)从重音、语气、语调上进行指导。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到根据主人翁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运用抑扬顿挫的技巧,解决好语调的高低、轻重、快慢的问题。我边指导、边示范,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做记号,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情感朗读。我要求学生做到、口到、手到、心到、眼到,指导学生用不同符号画出重点词句、疑难问题等。遇到难题,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等形式来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4)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主人翁的情感,感悟其思想的的内涵。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第6篇

一、多读多练,巧抓关键

朗读教学应避免“重讲轻读,重问轻读”。为了完成教学课堂任务,很多教师总是喜欢顺着自己的思路,设计好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学习,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去读书,无法亲自去品位和感受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教材蕴涵的丰富知识和情感,因此教师要做到重视多读,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尽量多读课文。

朗读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在朗读中,要善于发现文章的眼睛,巧抓富有表现的词语。如在品读古诗《独坐敬亭山》时,细读作品,就会感悟到:作者在古诗的意境中渗透着自己的生活遭遇。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时要紧紧抓住“尽”“闲”“厌”“孤云”“独去”等字眼,通过读慢慢体会和感受寂静的大自然。此刻,作者把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遭遇怀才不遇、尝尽世态炎凉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与古诗中的意境融为一体。

二、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提高朗读的效率与质量,如音像法、看图法等。在教授课文《清明上河图》时,先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欣赏作品《清明上河图》(配乐解说画面),在感受北宋繁华的古都面貌、领悟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时,朗读的欲望无形中被激发出来。配乐法也是一种巧妙的方法,对朗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课文《燕子》,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感受活泼可爱、矫健敏捷的燕子,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此外还可以利用导语设疑、追问、反诘、幽默等手法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热情。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诱发学生对朗读浓厚的喜爱之情。

三、激励评价,树立信心

评价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过程,是学生找出自己与训练目标差距的过程,更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优点和长处的肯定和赞美,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愉悦的心理状态,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高效地学习。

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语言激励,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朗读教学时,如果教师能适时运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朗读予以肯定,那么学生不仅会爱上朗读,课后也会主动下功夫锻炼朗读,朗读水平在自主学习中得到提高。反之,假如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表现只是一味批评,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会越来越厌倦朗读。

激励性评价可采用如语言激励、非语言激励、情感激励等方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于朗读的评价不应仅仅限于一些“你读得真好啊!”“哇,你太棒了!”“很不错哦,继续保持!”“加油啊,你行的!”“没关系,你可以试试!”等简单的语言激励。而应时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你朗读既正确又流利,是未来的播音员哦!”“你朗读语音语调很标准,读得真好听!”“你角色朗读标准流利,而且表情丰富,是个好演员”“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朗读也能举一反三”等。

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激励性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四、倡导个性,发展思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篇作品、同一个句子、同一个词语,人们的理解各有不同,这取决于他们各自的性格、生活经历、心境、所处时空、观察角度等。

在教学《生命 生命》一文时,对描写飞蛾的句子,学生的理解有很大不同。“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特别是学生在朗读“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时,语速、语调轻重、情感截然不同。有学生读时由轻到重,由快到慢,字字句句饱含激情;而有的学生朗读时却是句句连贯,一气呵成。

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指导 第7篇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实践也证明: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调、语感;读,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低、中年级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首先,我把朗读训练分为“默读、阅读、朗读、诵读”四个阶段,然后明确每个阶段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并用一个“情”字把这四者连接起来。

一、默读启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二年级开始要学会默读,而且要学会边默读边思考。在阅读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边读边想,有效地取舍,把重要的信息收入记忆库中。这就要求教师抓住重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悟自读。

如教学《哪吒闹海》一文时,先从课题切入,学生读题后提问,然后归纳出主要问题:哪吒是谁?他为什么要闹海?是怎样闹海的?结果怎样?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拼音默读课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划划圈圈,边读边想,很快感知了课文内容,并初步感悟到哪吒是一个怎样的人,东海龙王父子又是怎样的人。我对学生的默读提出一定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默读,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这样做摒弃了繁琐的提问和面面俱到的讲解,给学生留下了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培养了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使课堂教学收到了一石数鸟的良效。

二、阅读入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靠语文实践。因而,朗读应该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达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即以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为本,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美读、整体读、部分读、分角色读……让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在读书中感悟。例如《西湖》一课图文并茂地描绘了西湖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我在教学时,并不是逐段讲读,而是以读为主线,精心设计开放式的教学环节。在学生读顺、读流利的基础上,通过配乐朗读、整体感知、想象画面,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脑海中的画面在课文中找出来,细读,品味,再通过朗读把自己所感受到的西湖的美表达出来,而我则适时、适宜地点拨,引导学生在书中反反复复地体会。如此学生不但读熟了课文,而且读出了味儿,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正应了大文豪苏轼的一句名言:“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大量的读书活动中,学生见识增长了,视野开阔了,书中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就会化为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自主感悟的读书习惯,并将学得的读书方式用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去。

三、朗读悟情

低年级的课文都比较浅显,容易理解。讲得太多,反而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明白,显得乏味而空洞。以读代讲是最好的方式,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受到熏陶,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如教学《秋天》时,教师对秋天的景色是如何的美丽不必讲解得太多,重点是要指导学生多朗读,读出秋天景色的美。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很自然地从读中感受到秋天蓝天的美、田野的美。又如教学《补丁》时,要让21世纪的小学生来理解毛主席还穿打补丁的衣服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只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毛主席说的话:“没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朗读后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能体会到毛主席艰苦朴素的精神。

四、诵读促情

儿童时期正是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不能错过这个积累语言的良机。教育家叶圣陶指出,语文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需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对于文中的精彩片断、精妙之处,我经常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哪怕学生尚不能全部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但熟读成诵并不困难。《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以此把积累语言落到实处。教学中,我设法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通过有指导的读书活动,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出于口而了于胸。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才能使学生达到“乐之”的境界?不仅是朗读教学,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也是一种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对古诗不是很感兴趣,原因是他们不了解诗的背景,不懂古诗的韵律。应该怎样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呢?我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欣赏声音这一要素的优美,感受声音的魅力是培养学生诵读兴趣的前提,学生有了兴趣才喜欢读、乐意练。如在教学《山行》时,我先介绍作者作此诗时的背景,然后进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示范诵读,做到语调抑扬顿挫、感情真挚自然,以声传情,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之认识到借助声音这一要素,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的内在感情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充分表达出来。并让学生从我诵读的“音”“调”中去体会古诗的意味,领悟其中的意境,使他们对诵读产生兴趣,愿意去练读。

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第8篇

一、巧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 好动、爱玩, 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以课文内容为导线,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使课堂小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富有趣味性, 不断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提高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 并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 插入一些相关的趣味性图片, 吸引学生眼球, 促使他们迅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保持注意力集中, 觉得朗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能够用心, 带着情感去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深刻体会课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准确把握文章脉络。以“守株待兔”为例,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扮演农夫等待被撞兔子的游戏。在游戏中去体验“农夫”、“兔子”这两个不同的角色, 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情景中去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 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不要心存侥幸, 不要以为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每天都会有兔子撞死, 要明白人生没有捷径可以走, 没有不劳而获的, 要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学生对这则寓言内容有所了解后,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领悟课文, 学会在朗读中悟情。而在此过程中, 学生也能逐渐对寓言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能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加以运用。

二、注重范读, 摹仿入境

想要提高学生朗读的有效性, 学会在朗读中悟情, 教师必须对范读引起重视, 不断提高自身范读水平。主要是因为在小学语文课文中, 很多段落都需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 一旦范读不到位, 将会影响学生对新课文内容的理解, 无法更加深刻地体会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为此, 教师要熟练掌握课文朗读的基调方法, 能够激发学生的激情, 在无形中紧随教师思维, 迅速融入到课文的角色中。在范读之前, 教师要提醒学生边听边想, 不要一味地听, 这样极易走神, 要学会在听的过程中去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以“望庐山瀑布”为例, 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 要时而高昂、时而激进澎湃等, 充分体现出庐山瀑布的魅力所在, 沉醉在教师的声音中, 仿佛置身其中, 眼前出现庐山瀑布的画面, 在朗读结束后, 学生的面部表情也非常丰富, 有激动的, 有惊讶的, 也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所描绘的这幅画卷。

三、优化朗读指导方法

古人常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范读必不可少, 但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普通话流利、正确并富有情感地朗读,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 灵活运用朗读方法, 学以致用,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逐渐学会品读课文内容。在初读过程中, 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利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内容, 速度不要太快, 发音一定要清楚而响亮, 尽可能做到“不读错字, 不丢字, 不添字。”还要注重反复朗读, 学会在朗读中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为品读课文内容埋下伏笔。在品读的时候, 教师要引导学生逐字逐句进行品读, 理解并欣赏课文的感情基调, 把握文章脉络, 和作者产生心灵碰撞, 清楚作者透过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要选取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 学会在朗读中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而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 能够在朗读中去品尝百种人生, 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把有效朗读放在核心位置。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各方面特点, 课文内容,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合理调整朗读指导方法, 注重个性朗读, 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朗读潜能, 要学会站在学生角度, 去感悟他们的感悟和理解, 注重他们的标新立异, 使其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以此, 促使班级中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在朗读中悟情, 提高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珠.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有效策略[J].时代教育, 2014, 04:210.

语文课堂教学要加强朗读指导 第9篇

一、停顿指导

朗读的停顿必须服从于标点符号。多数情况下, 书面语中有点号的地方同朗读时需要停顿的地方是一致的。点号表示的停顿, 可以分为四级: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停顿比分号长些;分号的停顿要比逗号长些;逗号的停顿比顿号长些;而冒号的停顿则有较大的伸缩性, 它的停顿有时相当于句号, 有时相当于分号, 有时只相当于逗号。如“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 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 便构成基础, 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 /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 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这段中凡是有标点的地方, 朗读时都必须停顿, 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点号, 实行长短不同的停顿。

二、语速、语调、节拍的指导

急剧变化的场面, 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用快读, 语调要高扬。如《我有一个梦想》、《致橡树》等;平静、严肃的场面, 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读, 语调要低沉。如《雨巷》、《陈情表》等。辩论、争吵、急呼, 作者的抨击、斥责、控诉、雄辩宜用快读, 语调要激昂。如《雷雨》中鲁大海出场后的台词;闲谈、絮语, 一般的记叙、说明、追忆宜用慢读, 语调要舒缓。如《故都的秋》、《泪珠与珍珠》。年青、机警、泼辣的人物的言语、动作宜用快读;年老、稳重、迟钝的人物的言语、动作则用慢读。

有些词语的语素之间要把握节拍。如读“痛苦”一词, 如果将“痛”和“苦”两个语素用同一节拍来读, 那就没有一点痛苦的味道;如果将“痛”延长为两拍, 将“苦”读为一拍, 那就有痛苦味道了。同样读“悠长悠长的雨巷”, 如果将“悠长”两个字用同一节拍来读, 一点长的味道都没有, 如果将“悠”字延长为两拍, 将“长”字读为一拍, 那就有悠长的味道了。

三、重音指导

确定重音的依据之一是结构。有些句子, 平平常常, 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 也没有什么特别强调的意味。这种句子的重音可以依据其语法结构来确定。一般地, 需要重读的有短句中的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有些代词, 这类重音叫做语法重音。在朗读时不必过分强调, 只要比其他音节读得重些就可以了。确定重音的依据之二是语意和感情。有些句子或由于构造复杂, 或由于表意曲折, 或由于感情特殊, 它的重音往往不能一下子确定, 必须联系上下文, 对它细加观察, 进行认真推敲, 尤其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 才能确定其重音, 通常把这类重音叫做逻辑重音。它同语法重音有时是一致的, 有时则是不一致的。当逻辑重音和语法重音不一致时, 后者必须服从前者。

如朱自清的《匆匆》中的第一段:“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聪明的, 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如果按语法重音来读, “去”、“来”、“枯”、“青”、“谢”、“开”应该是重音, 但按此读来, 总是觉得味儿不对。我反复咀嚼、品味, 这段要按逻辑重音读, 因为联系下文“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 重音应在“日子”上, 那么与“日子”在逻辑上相对应的词应该是“燕子”、“杨柳”、“桃花”, 将这三个词读成重音, 文味对上了, 文气也顺畅了。

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朗读指导,案例研究

一、问题提出

金克木先生说:不会读, 书如干草。会读, 书如甘草。朗读教学, 旨在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让学生在朗读中“得他滋味”, 将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语言, 将课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个性体验和多元解读的能力, 进而促使学生在读中寻求一种解读方法, 释放个体的创造力, 获得一种终生的启示。当前朗读教学中, 教师们也把“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等理念践行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然而, 有的教师在努力践行这些理念时发生了偏差, 在如何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 在指导学生朗读与感悟理解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朗读指导过于形式化、模式化、重技巧轻体验等。如何让朗读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亮点, 使课堂书声朗朗、充满情趣?这就要求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策略, 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读起来”, 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品悟, 在读中体验情感。

二、案例描述

案例一:肤浅化的朗读指导。如《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片断。师: (学生齐读第一段后) 我们的民族小学美吗?生: (异口同声) 美!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生:自豪, 赞美的语气。师:哪些词语应该读得重一点? (老师让学生自由读后圈出来, 指一名学生读) 师:谁能比他读得更美些? (又指一生读) 师:请女同学读一读 (女生读) 师:我们一起带着赞美的语气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

案例二:唯技巧化的朗读指导。如《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教学片断。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师: (出示标了停顿, 重音符号的段落) 同学们, 你们能根据老师的朗读符号把这几句话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吗? (学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他读出停顿和重音了吗?生:没有。师:我再请一位同学读, 注意停顿, 读出重音。 (学生根据老师的朗读符号一字一顿地把文字符号声音化) 。师:这位同学读出了抑扬顿挫, 但感情的投入不够。让我们边想象边读。

案例三:模式化的朗读评价。如《荷花》教学片断。师: (出示描写荷花随风舞动的段落) 哪位同学来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指名读, 学生读得很流利, 也很有感情。) 师:读得不错。谁再来试试? (又指一女生读, 该生读得入情入境。) 师:真棒。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 学生读得很投入, 有些同学还边读边表演荷花随风翩翩起舞的动作。) 师:读得真好!

三、对案例的反思

上述三个案例是当前阅读教学朗读指导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朗读指导生硬牵强, 无启发性、情感性、体验性, 只在文本表面上游离, 忽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或者朗读指导陷入唯技巧的形式主义误区, 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什么地方该重读, 什么地方该停顿, 哪个句子的句调该拖长等纯技巧的内容, 根本不能提高学生实际的朗读能力。况且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个性化的、多元的。那么, 学生的朗读, 也是各不相同的。用一个固定的、唯一的标准去限定学生的朗读显然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在朗读指导的评价中, 教师以“读得好”、“读得不错”、“真棒”之类的没有针对性的、泛泛的评价语言, 草草地结束朗读指导, 或者是技术性的指导“声音再响一点”、“读得重一些”等, 无法让学生从内心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这样的朗读指导不可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无法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体验情感。“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 如何让我们的朗读指导更有效呢?

1. 创设情境, 引发共鸣。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有感情朗读的最佳途径就是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 从而调动他们的想象、联想, 借助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经验感受来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可以用教师的语言描绘情境, 用图画展示情境, 用表演模拟情境, 用音乐烘托、渲染情境……学生进入情境, 甚至进入角色, 便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例如案例一中,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不能单凭一句“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美美地读”来给学生作指示, 而应通过画面、音乐等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感到自己俨然是一名民族小学的学生, 置身于美丽的校园中, 那发自内心的赞美不言而明, 感情朗读也就水到渠成。

2. 范读引路, 以情带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很多, 教师的范读不可少。教师范读本身也是对学生“授之以法”, 对学生同样可以起到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因此, 教师要真正加入到有感情地朗读的行列。当学生想读好而又读不出来“味”的时候, 教师的即兴范读, 不仅给学生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 还给学生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 使学生从教师身上获得情感信息, 进而较好地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情感内涵。

3. 理解感悟, 以悟促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案例二中, 教师把“朗读技巧”视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的“法宝”, 重在纯朗读技巧上进行指导, 把完美的语言整体肢解得七零八落, 学生在练读、试读时, 脑海里浮现的不是一幅幅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 更不是咀嚼品味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这样, 学生虽然反复练习, 到头来仍是“貌合神离”。我想, 朗读指导的关键不是进行重读、轻读、快读、慢读等的技术指导, 应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文本, 将理解、感受语言文字与感情结合起来, 才能让学生“美读文本”。

4. 多元评价, 以评促读。

朗读评价, 是朗读指导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提供反馈信息, 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如案例三中, 教师听了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 换成这样评价:“你的朗读让老师仿佛看到了一池婀娜多姿的荷花!”“你把满池的荷花都读活了!”这样感性而富有情趣味的评价, 不但包含了“不错”、“还可以”等鼓励性评价的意思, 还给学生的朗读作了铺垫, 更深地领会如何通过朗读去表情达意。

雏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指导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43-01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而其中的“读”更是提高学生写作技能、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充分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照顾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形式多样的进行朗读指导。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的有效指导,提高朗读训练的效果呢?基于此,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总结了几点经验,在本文中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要意识到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重要性

朗读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它是眼、耳、口、脑并用的阅读活动,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可以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首先,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熟读、背诵,使这些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一般来说,爱好朗读的学生口语发展比较快,和老师对话也能非常流畅。其次,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语感对语文教学和语言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长期去读、去记忆,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这个词组,这个句子自然而然脱口而出,可见语感的形成和朗读是息息相关的。再次,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较好的习作能力。朗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发展,发展语言,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虽然小学生还没有严格的写作要求,但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朗读,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把文中内容的写作技巧转化为自己的技巧,从而能为日后的写作埋下很好的伏笔。

二、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不管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感兴趣,只有产生兴趣,才能持之以恒做好一件事情。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语文的主要动力,语文朗读也是一样的。杨振宁曾经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就是兴趣。"学生一旦发生兴趣,就会发挥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朗读文章要想读、爱读,才能激发学生产生对朗读的兴趣,朗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首要前提,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之处。第一,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朗读教学,比如,让同学们看一段相关的视频,结合动画,再以朗读训练的形式,将故事读出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没有让朗读训练的教学那么死板,也能保证课堂质量。第二,学生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不管好与坏,应该多给于他们鼓励和赞扬,让他们对朗读训练有能够读好的信心。教师可以用奖励的形式鼓励学生,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第三,定期举行小型朗读比赛,这也能够带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满足了小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培养小学生朗读兴趣和习惯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教师认真专研,定能研究有效的指定方法。

三、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指导策略分析

1、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做好语言积累。语文的朗读教学不能与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相脱离,抛离这一基础,语文学科的特点就不具有明显的优势,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学设计时,我们要重视加强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要做到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做好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此基础上做好朗读技巧的指导,也就是掌握好重音、停顿、语速等。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意义有所把握,方可通过自己的声音传“情”。所以语言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3、在朗读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寻找文章的情意点,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需找准文章中作者的情意点进行训练。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指导到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看录相,看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一个字说出作者的感受,学生一下子就找出了“悲”字。这样文章的情意点便找了出来,这时,老师告诉学生:文中的景物都蕴涵作者的这份“悲”之情,再让学生读,学生都能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基调,读出呜咽之声,痛心之情。

4、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生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当范读到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时,在这些词前稍为停顿一下,或读重一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强化记忆。当范读到新词及难理解的词、句、段,教师可以用平缓稍低的语调给予适当提示、简释,帮助学生揣摩教师是怎样读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谈小学语文朗读课文的指导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主要的训练, 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 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 发展语言, 陶冶情感的作用”。然而,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 对朗读的训练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普遍存在着效果差的问题。

1.读的时间不够充分。课堂上问得多、分析多、议得多, 这“三多”排挤了读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 读的时间微乎其微, 致使学生学完课文后, 没有读熟课文, 甚至不会读。

2.读书缺乏指导、评价。学生没有明确的读书要求和方法, 机械重复地读, 也不知道自己读的好与否, 读书效果差。

3.读书面窄。只有几个“尖子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大部分学生处在“陪客”, “观众”的位置, 没有朗读的机会。

4.读的兴趣不浓。表面看起来是读了, 但知识停留在声音上, 学生读得“无情无味”。

要切实改变朗读课中的上述不良现象, 全面提高朗读的效果和学生的朗读兴趣与能力, 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 我认为:要想朗读好一篇课文, 需要经历四个方面的转化。

一、从慢读到熟度的转化

每当接触到一篇新课文, 我首先要求学生逐字逐句慢慢尝试着读课文, 确定文中生字、多音字的准确读音, 确定不了的用铅笔把有关的字勾出来。然后听录音或由老师范读一遍课文, 要求学生边听边确定所勾字的读音, 最后再由学生自读2~3遍课文, 达到熟读课文的要求。

二、从无停顿读到有停顿读的转化

学生熟读课文, 往往不注意适当的停顿, 尤其是长句子中间的停顿, 影响了学生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对此, 我再次放录音或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听边用铅笔在长句子中需停顿处划一斜杠, 同时, 又指导他们逐步掌握标点符号停顿的时间长短规律, 然后, 要求学生学读一遍, 对于停顿不当之处, 及时指正, 直到大部分学生达到恰当的停顿为止。

三、从无轻重音读到有轻重音读的转化

读出轻重音是朗读课文的一个基本要求, 也是作者表情达意一个具体体现。学生熟读课文时往往不注意这一点, 而是平均使用力量, 平平淡淡, 也就根本谈不上朗读。对此, 我再次有选择性地范读课文的重点句段, 让学生边听边用铅笔在读轻音处画小圆圈, 重音处点实心点, 并让他们试读, 比较前后读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指导他们掌握课文中读轻重音的一般规律。从而提高他们读出轻重音的效果与能力。

四、从无感情读到有感情读的转化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真正做到有情有味、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能使学生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抓准文章中心;也才能体会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与准确性, 以及课文中表现出来的美与丑、善与恶、爱与憎, 使学生在朗读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熏陶, 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与培养, 提高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真正提高朗读效果。

对此, 我在备课时就多次读课文、听录音、细体会, 真正使自己进入角色, 如临其境, 熟中生巧, 以便在范读课文时少用眼睛看书, 多用眼睛看学生, 多用自己的面部表情感染学生。同时, 给学生当好“导演”, 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 让学生体验到文章表达的意境, 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 让全班同学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如自由读、仿读、赏读、选读、引读、扮演角色读等) , 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充分提高他们的朗读兴趣和能力。

上一篇:多边贸易规则下一篇:供电可靠性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