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泳联论文范文

2024-05-28

国际泳联论文范文(精选11篇)

国际泳联论文 第1篇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 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我国在国家上的地位逐渐升高, 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中, 我近年来的贸易量快速增长, 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我国也因此举办了很多的国际展会活动, 以进一步的促进交流和合作, 下文就主要针对国际贸易和国际展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1 国际贸易的定义

所谓的国际贸易就是指的是全球各个国家或者地区进行商品交易或者劳务等方面的交换活动,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其实就是一种全球各国商品或劳务交换的一种形式, 因此其也被称为是世界贸易。简单来说, 国际贸易还是属于商品交易的范畴, 其性质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由于各国的环境和政策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其就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受到不同国际政策、文化、语言、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影响, 使得国家贸易的复杂度更高, 涉及的内容更复杂多变;其次国际贸易企业通常都为大型企业, 无论是交易的数量还是金额都极大, 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更大;再者国际贸易很容易受到交易双方国家关系的影响;最后是国际贸易涉及到的很多其他行业, 如运输、银行、保险、海关等。

2 国际贸易和国际展会间的内在联系

2.1 国际展会是一种国际贸易的有效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会营销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 能够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壮大。据以往法国关于展会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 参展商在展会上合理范围内的投入上多增加1法郎的成本, 那么就平均能够给参展商多带来35~40法郎的合同, 可见国际展会在国际贸易中起到的促销作用极大, 因此作为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 每年在全球范围中举办的国际展会越来越多。

2.2 国际展会就是一种国际贸易的方式。

从本质上来讲, 国际展会就是一种国际贸易形式, 根据国际世贸组织定义来看, 国际贸易机构除了需要提供商品进出口以及商业存在必须的服务, 还需要在境内为境外的服务接受者提供服务, 而国际展会的举办不仅仅带动了商品及商品相关的物资、信息、人员的流动, 同时也带动了服务流动, 这些服务就是国际贸易组织对国际贸易定义中提到的国际贸易服务内容。

2.3 国际展会促进国际贸易量。

举办国际展会, 扩大了国际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的途径, 促进了贸易渠道建设, 扩大了商品生产规模, 这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的量, 而根据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式, 各国家的分工逐渐明朗, 各国的资源配置也具有独特的分工标志, 通过国际展会这种形式将资源进行重组组合, 进一步的优化资源配置, 从而形成各国良好发展的局面, 因此国际展会对于国际贸易来说至关重要。

2.4 国际展会和国际贸易相互作用。

国际展会对国际贸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极大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促进全球资源优化配置, 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 同时国际贸易的良好发展给国际展会的举办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随着国际贸易的范围进一步加大,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 以往很多没有的产业也纷纷进入到国际贸易行列中, 越来越多的国际展会也因此而广泛的开展。

3 国际展会在国际贸易中的功能

3.1 聚集功能。

国际展会在国际贸易中典型的功能是聚集功能, 其能够有效的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正因为其能够有效的聚集流量, 在国际展会上就能够有效的对国际贸易所以的生产项目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配置, 从而实现全球资源共享和优化, 聚聚的效应直接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提高国际贸易量, 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

3.2 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重组功能。

国际展会的举办带动了生产要素流动, 将国际上的生产要素汇集到国际展会上, 再进行生产各要素资源重组, 其作用越来越明显,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和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优势要素, 将国际最优势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是推动一个企业和一个行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组合的新的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都更高, 直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3 国际贸易扩大功能。

国际展会具有扩大国际贸易的功能, 这一点显然毋容置疑, 国际展会除了具备上述的典型功能外, 还能够对企业的品牌进行广泛的推广, 通过国际展会能够将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传递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这无疑能够提高企业的销售量,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而参展的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上其交易的量更大, 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也将会增大, 这无疑是扩大了未来国际贸易的贸易量, 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

4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来看, 我们可以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展会之间具有相互促进, 相互依存, 共存共荣的关系, 国际展会能够极大的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又给国际展会的举办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随着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增大, 我国的各类国际展会举办的数量也急剧上升, 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国也通过国际贸易提升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成为当今一个国际贸易大国。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融合发展,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贸易量也在逐渐的增大, 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双方互惠共利已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 正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在近年来剧增, 各国的国际展会活动也日益增加, 国际展会的举办不仅能够极大的促进国际贸易量, 还能够加快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使双方企业在合作和交流中实现新的突破, 可见国际贸易和国际展会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性,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国家贸易和国家展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展会在国际贸易上扮演的角色, 以进一步的深入认识国家贸易和国际展会。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展会,关系,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代学鹏.中国国际鞋展——外销转内销, 展会渠道最重要[J].西部皮革, 2011 (21) :47-49.

[2]童心.培育展会, 使命所至——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陈伟康[J].中国纺织, 2010 (11) :66-67.

[3]吕莱.国际展会是展示企业形象的舞台——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上海市分会展览部部长孙国祚[J].国际市场, 2006 (2) :41-42.

国际空间站“很国际” 第2篇

在全球通力合作,打造和运行如此复杂的太空定居点时,国际空间站也成为世界各国航天员的造访之地。2009年5月,第20远征队的成员中,包括了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的航天员,首次实现了每个主要合作机构都有一名“代言人”的景象。

第1远征队的成员、俄罗斯飞行工程师克里卡廖夫对空间站的“国际”深有体会。在评价空间站成就的时候,他曾说,人们怀疑过这/厶多的机构是否有能力共同建设这个重大项目,是否真的能完成这个项目,而空间站成为了一个很好的例证,表明跨国的这些机构能够合作完成国际空间站这样的大项目。

在国际空间站的项目上,每个国际合作组织都分配了特定的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任务,甚至还各自分担了部分的航天员太空日寸间。比如,空间站的俄罗斯部分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运作和控制,俄罗斯获得了分配国际空间站将近一半的航天员太空时间的权利。剩下的权利中,在航天员时间、电力使用和支持服务(比如数据上传、下载和通讯等)权利的分配上,美国航宇局享有76.6%的权利,日本宇航研究所占有12.8%,欧洲空局占8.3%,加拿大航天局占2.3%。

国际空间站项目的合作当然不仅仅局限在官方的宇航机构。国际空间站项目负责人苏弗雷迪尼在评价国际空间站时,就曾经指出,空间站上美国建造的国家实验室,将会给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学术界提供大量机会,满足各方的研究需要,支持他们在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物理学、材料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的研究。此外,在具备了安全的人员和货物运输工具的条件下,国际空间站同样会将成为地球低地轨道上商业活动的第一目的地。

这是肯定的,想上太空转一圈的富翁多了去了,未来的商业活动必然大有可为。美国的许多民间太空旅游公司早就蠢蠢欲动了。

当然,空间站的合作机构们目前最看重的,还是空间站带来的科学价值。十年来,这个巨大的地球轨道实验室上已经进行了超过600次实验,它上面的微重力环境是地球表面所不具备的,这样的环境本身就具有研究的价值。空间站上面的生命支持系统采用了物质循环使用的理念,经过这些年的实验和探索,人们已经掌握了有限的水和空气资源,如何支持人体长期存活的许多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将来人类飞往更遥远的太空区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些科研很可能也会给地球上的人们带来好处。

当被问及对空间站的最美好回忆时,第19和第20远征队成员、飞行工程师迈克巴勒特说:“地球景色令人震惊,微重力令人难以置信。但我最强烈的记忆是上面的食物、音乐和闲聊。还有,地球之外的所有人类都在一起吃晚饭!”

国际泳联论文 第3篇

会议听取了项目及各课题所做的实施方案报告, 成立了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代表为主体的项目咨询专家团队, 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管理的各项要求。希望研究团队站在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层面,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传统产业方面, 依托我国技术优势领域开展相关国际标准的研究, 探索我国标准“走出去”的模式和路径, 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为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支撑国际突破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国际标准研究”项目简介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技术标准领域项目“支撑国际突破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国际标准研究”,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 参研单位包括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清华大学等25家。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

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国际经济竞争愈演愈烈, 技术创新、技术规则、市场把握成为国际贸易成败的关键要素, 国际标准正是国际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领域国际标准研制成为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实施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促进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手段。

紫云国际:举办紫云国际轮滑大赛 第4篇

类型:活动营销

目的:唤醒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

目标客户群:年轻人和滨海一带的人

11月4日,紫云国际举办了紫云国际轮滑大赛。

轮滑比赛现场分外热闹,从技巧到速度多样的比赛形式让人目眩神移,喝彩声不绝于耳。从现场参加比赛孩子们开心的笑声与交谈中,可以听出比赛选手之间的友好和面对挑战的自信,家长们更是为自己孩子感到骄傲。紫云国际轮滑比赛虽然是场竞技,可带来更多的是对健康的关注,家庭内部与多个家庭之间的情感激荡,生活的和谐之音在赛场中可见一斑。在欢笑与激情中,比赛早已成为滨海新区大生活氛围的一道调味剂,引导人们从沉闷单调的生活中走出来也是这次大赛的潜台词。

赛后领奖也让参赛的胜利者过了把冠军瘾,虽然说不能在奥运会上一展身手,可在这次大赛中获得奖项也同样是令人兴奋。没有获奖的参赛者同样获得了友谊、快乐、健康,比赛的选手们已经成为了朋友,运动已然成为沟通友谊的桥梁,健康的生活模式将在他们的意识之间形成。

策略分析

隆博国际全新亮相上海国际车展 第5篇

隆博悍马H2 S版特别款

本次特别为上海车展献礼的隆博悍马H2 S版特别款在隆博日本名古屋工厂改装。整车贯彻日式改装理念,将精密细致发挥到极致,集中了日本改装的精髓。隆博悍马H2 S版特别款的顶棚并非切断以后再增长连接,而是重新配置GM原厂定制的一体成型车顶,同时车架通过了日本严格的安全保障基准。该特别版的内饰由隆博国际日本工厂的优秀技师倾心打造,座椅采用了双线钻石花纹,更显典雅时尚;在音响上通过增加嵌入门板式音箱,使得声音环绕度立体感更强更饱满。

在外观上,隆博还采用目前国际最为流行的电镀设计,用极其细腻的手法对机盖开关、门把手、侧进气口、后标识灯框等多处部位进行装饰。

ACE G55 Limo充分展现了国际领先技术和日式改装的创造性构思。它在奔驰G55基础上打造而成,全车加长100厘米,为SUV客户带来豪华轿车般的乘车感受。为了配合加长的强化车身,ACE G55还使用了配套的车体加长用强化悬架系统、加长100厘米的强化框架、加长车自制强化传动轴。

ACE G55 Limo采用黑色真皮装饰方向盘、排挡杆,中控台等部分,配合灰黑相间的全自动座椅和后座木质黑色面板更加衬托出室内的华贵氛围和精良品质。其后门加宽了20厘米、也加长了自制的两侧迎宾踏板。为了增强舒适性,ACE G55 Limo不仅配备了座椅加热系统、后座座椅通风系统、全车电动座椅,还增加了COMFORT系统,实现后座门一打开,座椅就可自动移动这一功能,使得乘坐者完全放松。

国际泳联论文 第6篇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近年来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尤其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成本收益、风险控制、路径选择等方面, 国内众多学者对此做过研究, 对人民币是否应国际化, 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 即赞同人民币的国际化。但是学术界对人民币是否已具备国际化的条件, 以及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上存在着分歧。本文从回顾美元、欧元、日元三种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进程着手,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及其现实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做出了探析。

1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些学者从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基础条件角度研究, 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建议。高海红、余永定 (2010) 从国际货币的职能与条件角度, 指出人民币的国际化使用, 在职能范围、规模和地域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人民币目前还远非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李伟 (2010) 对德国、日本货币国际化时的主要指标与当前中国进行对比, 得出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基本成熟的结论, 但目前仅仅实现了周边化, 实现国际化是长期的复杂过程。

大部分学者从人民币区域化角度分析。张宇燕、张静春 (2008) 认为, 中国迫切需要建立起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国际地位, 以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就目前来看, 中国尚不具备走人民币直接国际化的条件, 而选择符合亚洲共同利益的区域货币合作路线更具有现实意义。张洪梅、刘学梅、杨勇 (2008) 通过分析欧元国际化经验, 指出应借鉴欧元国际化经验, 加强与日元的合作, 取得美国的支持, 依靠区域化走向国际化的路径。杨丽、董玉峰 (2009) 认为,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可以借鉴日元和欧元国际化经验教训, 在现阶段可通过市场行为与政府政策相互作用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2 美元、欧元、日元国际化路径探析

纵观历史上曾充当和现在正在履行国际货币职能的通货, 其实现国际化的途径各有不同, 推动其国际化的内在与外在因素也有较大差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美元、欧元、日元作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货币, 其国际化过程中所遇到各方面的问题及其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于我国正推行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1 美元国际化路径

20世纪90年代以后, 美国经济发生转机, 美元在经历了低谷期之后逐渐回暖, 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又呈回升之势, 逐渐恢复到国际储备的2/3左右。综合来看, 当今美元霸权依然拥有领先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美元的国际地位依然稳固。概括来看, 美元的国际化路径首先是依托全球性货币汇率制度安排成为唯一的国际计价单位和与黄金相同的国际储备货币。然后, 在其与黄金脱钩、失去制度基础后, 依赖先入为主的存量优势在世界信用货币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最后, 其国际政治经济实力的强大巩固并发展了这种优势, 使其继续充当国际货币的领头羊。

2.2 欧元的国际化路径

欧元的出现是一种全新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现象, 它是特定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2002年1月至6月, 欧元迅速取代了区域内原12种货币, 成为区域内唯一合法货币, 在世界范围内, 原12国货币也成为只有收藏价值的货币, 欧元以合法的身份成为国际货币。欧元依靠货币主权联邦制的强制力, 通过取代原12国货币, 完成了国际化过程。从本质上来讲, 欧元是在以让渡货币主权、放弃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采用趋同的财政政策为条件形成区域共同体基础上, 以相近的文化背景为纽带, 以马克为核心货币最终走向国际化道路的。欧元国际化模式为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实现货币一体化、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2.3 日元国际化进程

1999年, 欧元的诞生促使日本政府日元国际化战略发生重大转变, 日元国际化的功能性战略被区域性战略所取代, 日元亚洲化战略逐渐形成。大藏省于1999年9月设立了专门研讨日元国际化政策的日元国际化推进研究会, 研究日元亚洲化的具体事宜, 其后日本政府相继提出东亚共同货币———亚元、清迈协议下的货币互换机制等更为实际的倡议来谋求日元在亚洲的主导地位, 但是, 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 日元国际化呈现出倒退的趋势。

总的来说, 日元国际化是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形成过程中, 依靠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 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 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从自身金融的深化、改革和发展中完成的。此外, 日元的国际化也是在升值中进行的, 其升值时间之长、幅度之大在国际货币史上是罕见的, 日元受到的巨大外部压力以及日元国际化付出的代价, 也是史无前例的, 这对于主权国家货币国际化有一定借鉴意义。

3 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

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是符合我国根本利益的。但是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是否已经具备, 理论界存在着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尚不具备。这主要是从对资本项目的管制及我国当前的金融体制方面考虑。第二种观点认为,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已经具备。这主要是从人民币在亚洲周边国家的使用和流通角度分析。第三种观点认为, 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最佳的选择。笔者认为,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更加紧密, 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不断提高, 境外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3.1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经济低迷的情况下,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 我国的GDP总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 2010年第二季度, 我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 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2 我国有强大的外汇储备及国际清偿能力

1994年, 中国实行汇制改革以后, 我国的国际收支多年保持着双顺差, 为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由表一可以看出, 我国的外汇储备逐年增长。2009年超过了2万亿美元, 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的地位。巨额的外汇储备, 充足的国际清偿能力, 为人民币币值的坚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 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大部分以美元资产持有, 因此极易受到美元贬值的影响。金融危机以来, 美国政府不断地向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 企图逼迫人民币升值, 我国的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风险。这在客观上要求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及联合国数据库数据

3.3 稳定的汇率政策

保持价值的稳定是一种货币走向国际货币的重要条件, 其中对外价值的稳定要求国际货币发行国执行稳定汇率的政策。我国自1994年实行人民币汇制改革, 取消官方汇率, 建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现官方汇率和实际汇率并轨, 实行结售汇制度, 并取消了外汇留存。1996年再次放宽非贸易用汇限制, 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由于我国政府的干预, 我国的汇率相对稳定, 减少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担忧。

资料来源:IMF网站资料整理

由表二可以看出, 1994年汇改之后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一直很平稳。2005年, 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也很平稳。虽然在2007年, 人民币再次有小幅度的升值。但是从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来看, 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较为平稳。

4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 既不同于当时的美国, 也不同于日本和欧盟, 因此,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需要找到一条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特定条件的道路。笔者认为, 人民币国际化, 应当走自发演进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及区域货币一体化与国际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道路。根据我国当前阶段的国情, 借鉴美元、欧元、日元的国际化经验, 人民币的国际化应该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4.1 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 是否使用该货币作为计价、结算货币, 并不是由该货币发行国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而是取决于对支撑该国货币的经济实力的认同。纵观世界主要国际货币, 其国际货币地位的取得无不与其强大的综合国力相关。例如, 英镑取得国际货币地位与其“日不落帝国”的国际地位分不开, 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与其二战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地位相关。因此, 要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或是国际化, 必须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4.2 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协调发展

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人民币履行国际货币职能是逐步推进的。但是, 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所面临的目标不同, 需要解决的矛盾不同, 二者之间并不是一种递进的关系, 如图一所示。据此, 笔者认为, 不应仅将目光放在人民币的近区域化上, 在推行人民币近区域化的过程中, 也要积极的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近年来, 我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 出口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客观上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 可尝试在拉美、南非等发展中国家推行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贸易。

4.3 正确处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与其他国际货币的关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 世界货币格局进入多元货币体系。人民币的国际化, 需要正确处理同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关系。首先, 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妥善处理同日元的关系。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也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人民币的近区域化过程中, 日元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如何实现人民币与日元的互利共赢, 如何妥善处理同日元的关系, 关系到人民币的近区域化能否顺利发展。因此, 人民币同日元的合作将是构建制度化的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人民币能否成功走向亚洲的关键。

其次, 人民币的国际化必须正确处理同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的关系。牙买加体系以来的多元国际货币格局表明, 今后的国际货币格局不会向当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一样, 由一种货币充当国际货币, 而是几种国际货币共存的局面。因此,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需妥善处理同美元、欧元等的关系。

4.4 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完全自由兑换

由前文三种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分析可知, 实现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是每种货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因此, 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是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还不具备完全开放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条件, 因而我国政府采取的是逐步放松资本管制的措施, 逐步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在资金流入方面, 对于外商直接投资, 我国可逐渐实行外国直接投资的汇兑自由, 并可逐步适当放宽外国直接投资者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规模, 加大证券资本的流入;在资本流出方面, 我国可逐步放松对境内居民及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限制。

4.5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创造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环境

从日元国际化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中不难发现, 一个缺乏效率的国内金融市场并不适合开放, 更不可能在其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一帆风顺。为了不重蹈覆辙, 人民币的国际化必然要求金融服务的国际化。然而, 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较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低、金融服务落后、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等方面。因此, 要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必须要加快金融市场和国际化金融中心的建设, 推动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 完善金融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功能, 大力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业务。

总而言之, 近年来, 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雄厚的国际储备成为人民币坚挺和国际信誉的基础,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中, 人民币只有依托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并在完善我国金融体系、逐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等方面不懈的努力, 才能够实现国际化。

摘要:本文回顾了美元、欧元、日元三种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进程,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 虽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 但是人民币距离成为国际货币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必须从逐步实现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促进人民币区域化、改善外部环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方面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关注商标国际保护规避国际抢注风险 第7篇

关键词:商标,国际注册,防范抢注

1 商标国际抢注的定义、目的

商标国际抢注是指一国企业的商标、创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企业名称和字号、著作权以及其他在先权利被外国企业、个人在其本国或别国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行为。

商标国际抢注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排挤、阻止出口国企业的产品、服务进入该国市场;二是通过抢注获利。一些个人或公司索要巨额转让费或进行倒卖, 或以“侵权”之名起诉以讹取赔偿。

2 我国商标的国际注册情况

目前中国出口企业中不足10%的企业在国际上申请注册。中国企业商标正进入国际抢注的高发期, 每年会有超过100起商标在国外被抢注, 涉及多个行业。至今国内已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 如“五粮液”在韩国、“康佳”在美国、“科龙”在新加坡、“狗不理、同仁堂”在日本相继遭遇了商标被抢注的命运, 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目前有超过80个商标在印尼被抢注、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

3 商标被抢注的原因

中国商标遭遇国际抢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商标的地域性特征, 致使中国企业成功注册的商标只在本国受保护, 而未在被抢注国注册的就不受保护。

中国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营者的商标保护意识淡薄, 且患有“商标短视病”: (1) 认为自己商标目前还不出名, 现在注册为时过早, 等出名后再说。 (2) 自己的产品在国内外销路不愁, 无须注册。 (3) 公司目前产品主要市场是国内, 没必要到国外注册。 (4) 认为到国外注册费用极高、手续麻烦, 不值得。正由于存在以上原因, 大部分企业在商标国际保护管理方面彰显薄弱, 整天忙于生产从而未形成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战略意识。

4 结合实际分析商标的国际注册与抢注

近几年中国企业的产品、服务纷纷走向国际市场, 但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并且得到长久的发展, 进而挤进世界大企业的行列, 必须重视商标的国际保护。中国企业一旦在国外获得注册就能长期稳占国际市场, 扩大销量、维护自己良好的信誉, 进而为造就驰名商标打下坚实基础, 反之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以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的生产性企业或在国外有较强影响力的服务企业为例, 如果自己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未进行国际注册, 那么该企业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就在进口国或服务国不受法律的保护。试想, 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我们品牌一旦被竞争对手或进口国的某些企业抢注, 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认为将出现如下四种情况: (1) 出口商品不得再以自身品牌进入该国市场, 而只能走贴牌出口, 已在人民心中形成良好信誉的真正产品从此将在该国销声匿迹, 取而代之的将可能是假冒产品, 前期为树立国际品牌的花费也将付诸东流。 (2) 如继续在该国市场销售, 则会被抢注者以侵权起诉, 要求赔偿。 (3) 通过协商高价回购赎回自己的商标。。然而这几种情况都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而这些增加的成本将远远高于商标国际注册保护的费用, 同时还将延缓产品占据市场的时间、降低市场份额。下面举例说明:

例一, 1999年当海信正磨拳擦掌准备大举进攻德国市场时, 德国博世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注册了“Hi Sense”商标, 海信产品从此无法进入德国市场, 失去了潜在的市场分额, 双方也从此展开了长达6年的商标纠纷, 最后基于双方合作, 海信以50万欧元赎回商标。

例二, 中国生产的火炬牌打火机, 在英国已经打开销路, 市场份额逐年增大, 但该商标却被瑞士商人抢先在英国注册, 从此中国的火炬牌打火机被迫退出英国市场。

例三, 2006年7月王致和公司正在为产品进军德国市场而积极到德国注册商标时, 被德国商标局告知该商标以已被德国欧凯公司于2005年11月注册, 至此王致和公司高薪聘请了律师积极走上维权之路, 进军德国市场的计划不得不因此而推迟。2009年4月23日, 慕尼黑法院经过一审、二审后最终支持了王致和公司食品类第29项和30项的争议商标申请, 服务类第35项的争议商标则不受保护。

目前, 各企业正在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人认为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双拖动方针”, 即调整产品结构形式和开发国际国内市场, 出口企业、服务企业由于国际市场销售额占公司营业总额的比例较大, 一旦失去国际市场, 对公司的影响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积极进行商标国际保护的必要性。公司应本着“居危思危、居危思变、居危思进”的战略思想, 积极开展商标国际保护, 参与到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去。

5 商标取得国际保护的途径

中国企业经营者应充分认识到商标专有权的意义, 增强商标专有权国际保护的意识,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商标在国际上被抢注风险。商标获得国际保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5.1 商标国际注册

商标国际注册即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 是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议定书”的缔约国中的任何申请人在其所属国注册了某一商标后, 将该商标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FO) 的国际局提出申请, 要求在有关缔约国注册, 经过一定时间的审查, 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后, 该商标就被视为这些缔约国的注册商标, 从而得到这些缔约国法律保护。目前马德里联盟共有85个成员国。

5.2 商标的国外注册

即某一国内企业或个人通过代理人直接向国外商标主管机关进行商标注册, 这种方式通过审查的时间长且费用高。

5.3 通过地区性公约组织申请注册获得该成员国的商标保护

可向位于西班牙阿里肯特的欧共体内部市场协调局即“内协局”提起欧共体商标注册申请, 也可向位于喀麦隆首都雅温得的非洲知识产权组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目前, 欧共体共有27个成员国, 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共有16个成员国。

5.4 争取“驰名商标”认证, 积极通过法律诉讼撤销被抢注的商标

《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规定, 本联盟各国承诺, 如本国法律允许, 应依职权, 或依有关当事人的请求, 对商标注册或使用国主管机关认为在该国已经属于有权享受本公约利益的人所有而驰名、并且用于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商标构成复制、仿制或翻译, 易于产生混淆的商标, 拒绝或取消注册, 并禁止使用。这些规定, 在商标的主要部分构成对上述驰名商标的复制或仿制, 易于产生混淆时, 也应运用。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给予驰名商标更大范围的保护。16条第2款规定了对服务驰名商标的保护, 从而扩大了对驰名商标的国际保护, 并进一步规定了有关驰名商标的评定标准。一个商标是否驰名, 应由有关国家的主管机关认定。

国际泳联论文 第8篇

为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5]1号) 文件精神, 中国矿业大学自2005年开始积极发展国际化教育, 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通过开展各种措施强化双语教学立项建设工作, 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 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促进本科教学全面发展。《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正是顺应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而开设的一门双语教学课程。《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是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在第六学期开设, 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授课;而《国际信贷与结算》课程是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经管系金融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在第五学期开设, 没有采用双语教学。本文结合讲授《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课程与《国际信贷与结算》课程的实践经验, 对于两门课程进行比较分析。

二、《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课程与《国际信贷与结算》普通课程的共同点

(一) 课程性质相同。

《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课程与《国际信贷与结算》课程都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主干必修课。

(二) 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相同。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能够掌握国际市场上的票据、单据、国际支付方法、各种融资方式的条件、融资途径、融资特点及其利弊, 了解相关的国际惯例, 掌握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实务操作的基本技能, 达到“学到、悟到、做得到”的基本教学目的。

(三) 先修课程基础相同。

两门课都针对金融学大三学生开设, 开课学生已经具备了国际金融、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等先修课程基础。

(四) 考核方式相同。

两门课均进行综合测评:平时成绩 (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 占30%, 闭卷成绩占70%。

三、《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课程与《国际信贷与结算》普通课程的不同点

(一) 教学模式不同。

《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全英文教材, 全英文课件, 教师讲授以英文为主, 辅以中文解释。《国际信贷与结算》课程采用中文教材, 中文课件, 教师用中文讲授。

(二) 课时不同。

《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课程课时为40学时, 而《国际信贷与结算》课程为48学时。

(三) 考核细节不同。

《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课程的课堂练习、作业、试卷均有很大比例的英文试题, 并且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还包括分小组的英文Presentation;而《国际信贷与结算》课程没有英文考核内容。

四、《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课程与《国际信贷与结算》普通课程的利弊分析

(一) 《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课程的弊端。

1. 课程本身的难度限制。

《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这门课讲授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的历史及演进、票据、单据、国际支付方法、各种融资方式的条件、融资途径和融资特点。包含大量需要记忆的专业术语, 票据、单据的制作, 各种支付方法和融资方式的应用, 贯穿大量的案例;知识点既分散又庞大。而《国际信贷与结算》课程, 在有限的课时中, 学生实现“学到、悟到、做得到”的教学目的并非易事;《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采用双语教学, 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学生要在英文和中文中不断切换, 难度大大提高。

2. 课时安排较少。

《国际信贷与结算》课程共计48学时, 单纯进行中文教学, 课程安排比较紧张。《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课程共计40学时, 比《国际信贷与结算》课程少了8学时;采用双语教学模式, 教师讲授以英文为主, 辅以中文解释, 无形中增加了讲解时间, 课时安排更为紧张, 在不减少讲解内容的前提下只能降低讲解难度,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 师资力量要求提高。

《国际信贷与结算》课程对于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能流利地用英文授课, 善于用英语表达, 可以熟练地与学生进行英语互动交流。

4. 学生有畏难情绪。

开课学生看到全英文教材, 全英文课件往往产生畏难情绪。虽然《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课程在第六学期开课, 很多学生已经通过了英语4级部分通过了6级, 但班级整体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 原本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学得更好, 而原本英语比较差的个别学生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二) 《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课程的益处。

1. 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

《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是在国际贸易的实务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离不开国际市场的大环境。课程内容延伸了《国际信贷与结算》课程中主要讲述汇款、托收、信用证等支付手段, 围绕商业银行 (金融公司) 汇款、托收、信用证业务时针对进出口双方提供的融资贷款业务。

2. 易于把握专业词汇。

英文中很多单词有多个释义, 具体到《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这门课中, 专业词汇有着特殊的含义。比如negotiate一般译作“谈判、协商”, 在本课程中多次出现该次的变体, negotiable instrument票据, negotiating bank议付行, 这些中文都是意译而非直译。根据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negotiate:to transfer (as a bill of exchange) to another by delivery or endorsement”很容易理解negotiable instrument是可转让的票据, negotiating bank就是买入未到期的票据的银行。相比中文的机械记忆, 英文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专业词汇。

3. 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的双促进。

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应用英语的兴趣。课堂多采用英语提问, 英语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做英文Presentation等方式, 也会穿插着讲述一些风土人情外交礼仪;课间播放一些英文短片让学生在放松之余还处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双语教学模式, 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英文专业术语, 了解国际惯例。课程结束后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 英语应用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4.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我国融入全球一体化浪潮, 我国的教育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培养国际化人才是中国矿业大学的教育目标之一。双语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在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和熟悉国际惯例的前提下, 培养学生较强的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并且可以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课程顺应全球一体化的潮流, 贯彻教育部高等教育的文件精神。虽然仍存在一些弊端, 但是其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借鉴国内双语教学的宝贵经验, 《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刘洪芹.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8:124~126

[2] .吕红, 李铁峰.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的方法研究[J].科技与管理, 2012, 9:116~119

[3] .缪海荣.从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到国际贸易融资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9:207~208

[4] .王艳文, 王凤瑜, 任金平.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5:384

[5] .杨海.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研究初探[J].当代经济, 2007, 12 :128~129

国际泳联论文 第9篇

一、国际阅读评估项目背景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发起的国家比较研究,评估15岁学生在即将完成义务教育时,多大程度上掌握了全面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聚焦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关键领域的素养上。素养是指学生在主要学科领域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景中提出、解决和解释问题时有效地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1]PISA从2000年开始,每三年进行一次。参加PISA的国家和地区从2000年的43个发展到2012年的65个。PISA每次从阅读、数学、科学中选择一个主要领域,其他为次要领域。PISA 2000与PISA 2009评估的主要领域为阅读,评估的主要内容为阅读文本、阅读过程、阅读目的等。

PIRLS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The In- 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 tional Achievement,IEA)发起的对学生阅读素养进行评估的国际比较研究。PIRLS从2001年开始, 五年一个周期。参加PIRLS的国家和地区从2001年的35个发展到2011年的55个。PIRLS评估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评估的主要内容为阅读目的、阅读过程、阅读行为与态度等。[2]

二、阅读素养内涵

国际阅读评估项目与我国语文阅读新课程都对阅读素养或阅读能力等重要概念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阅读评估。

(一)PISA阅读素养

PISA 2009[3]与PISA 2012[4]对阅读素养(Read- ing Literacy)的定义为“理解、运用、反思与投入文本,以达成个人的目标,发展个人的知识与潜能, 并参与社会生活”。具体而言,理解是指读者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包括理解词句的基本含义与文本的深层主题两个部分。运用是指读者使用文本的信息或观念,保持或改变自己的观念,鉴赏文本的句法与篇章结构。反思是指读者将文本内容与个人观点、经验联系在一起,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投入是指读者的阅读动机, 读者出于什么目的进行阅读,以及阅读在其生活中的作用。

(二)PIRLS阅读素养

PIRLS 2011对阅读素养的定义为“理解与运用社会需要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形式的能力。读者能够从各种文本中建构意义,在阅读中学习,加入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读者群,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PIRLS强调,读者对文本进行反思是一个建构与互动的过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基于文本内容建构新的意义,并在不同的群体与社会情境下进行交流,与同学、家人、朋友等人共享其阅读的体验,从而开阔视野。[5]

(三)我国内地语文新课程关于阅读学习与评价的要求

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强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关于阅读评价,《新课标》指出:“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6]

(四)我国香港地区语文新课程关于中国语文阅读的要求

香港新课程文件《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 (以下简称《学会学习》)把阅读列为课程改革的4个关键项目之一,提出“从‘学会阅读’到‘从阅读中学习’是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学会阅读’并不足以装备学生应付所需。学生需要掌握 ‘从阅读中学习’的技巧,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以达到终身学习和全人发展。透过‘从阅读中学习’, 学生能够:提升沟通、学业及智能发展所需的基本语文能力;在理解和诠释阅读内容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按个人兴趣和需要进行广泛阅读,培养多方面兴趣,提升生活质素;培养开放的态度,接纳不同的意见、观点、价值观和文化;及丰富知识, 扩展对生命的了解,面对生命的挑战。”[7]

(五)阅读素养的内涵比较

从国际阅读评估项目PISA与PIRLS对阅读素养的界定以及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新课程对阅读评估与学习的要求,可以看到其中都有不少共同之处,要求学生:(1)能够理解与运用文本;(2) 能够从阅读中学习,认识世界,丰富知识;(3)在阅读中建构意义,发展思维能力;(4)广泛阅读,参与课内外不同群体的阅读交流;(5)在阅读中获得乐趣。略有差异的部分是,中国内地《新课标》还强调阅读的审美体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PISA、 PIRLS与香港地区新课程则更多地强调学生终生阅读的目标。

三、阅读评估框架

依据国际阅读评估项目的评估框架,笔者从阅读目的、阅读过程与影响阅读的因素等几个方面入手,将我国内地、香港地区新课程与PIRLS、PISA进行比较与探究。

(一)PIRLS评估框架与中国新课程阅读评估比较

儿童在9岁以前是其阅读能力发展的第一阶段,开始“学会阅读”(learn to read);儿童大约在9岁之后进入阅读能力发展的第二阶段,开始“从阅读中学习”(read to learn);到了13岁以后的青少年时期则是以功能性阅读为主,按照不同需求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8]而PIRLS评估对象的年龄段就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原因在于9~10岁的儿童正处于“学会阅读”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要求四年级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并且可以“从阅读中学习”。

PIRLS评估框架主要包括阅读目的、阅读过程、阅读行为与态度三个部分。[9]研究者将我国内地《新课标》、[10]香港地区新课程文件《学会学习》[11]与《小学中国语文课程建议学习重点(试用)》[12]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

从阅读目的来看,PIRLS的阅读目的包括寻找与运用信息以及文学体验,而我国内地新课程则仅强调了文学体验,香港新课程则更注重将个人生活经历与世界相联系,强调阅读的社会性与趣味性。与此相应地是,PIRLS与香港新课程在文本类型的评估上兼顾了文学性与说明性两种类型, 而我国内地仅有文学性文本。

从阅读过程来看,PIRLS主要评估学生两种层次的阅读思维活动,一是较低层次的思维活动(寻找和直接推论文章表层的资料与信息);二是较高层次的阅读思维活动(阐释、综合及评价文意)。[13]香港新课程则明确评估了阅读过程的多种层次,包括理解、推论、评价、创作等。而我国内地 《新课标》除了评估学生理解文本基本内容等较低层次之外,在较高层次上更关注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由此看来,PIRLS与香港新课程对阅读过程中不同层次的评估非常明确与细致,而我国内地新课程对此则较为笼统与模糊。

另一方面,PIRLS非常注重对影响学生阅读素养的各种因素的评估,这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阅读课程暂时还未涉及的部分。有研究指出,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以下两个方面因素互动的结果:一是儿童所处的文化、社会、生活等外在因素; 二是阅读活动的本质与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等内在因素。[14]PIRLS将影响儿童阅读素养的因素归纳为国家与社区环境、家庭因素、学校因素、课堂因素等四个方面,并提出了以下模型,如下页图1。

PIRLS据此设计了4份问卷包括家长问卷、学校问卷、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以评估这些不同因素对学生阅读素养形成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具体内容如下页图2。

可以看到,PIRLS从多维度、多因素、多层面的互动关系来全面评估影响阅读的各种因素。国际阅读评估项目对这些因素的调查结果,为阅读评估数据提供了合理的阐释,让人们不仅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而且更加清晰地了解影响其结果的各方面因素,这也正是评估应发挥的功能。[15]与此相比,我国内地新课程标准仅规定了学生阅读学习的目标与教师阅读教学的原则,并未涉及更深更广的社区、家庭、学校资源、学生自身的阅读态度与习惯等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

( 资 来 :Mullis,I. V. S.,Martin,M.O.,Kennedy,A.M., Trong,K.L. & Sainsbury,M. PIRLS 2011 Assessment Framework [M]. MA: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Lynch School of Education,Boston College,2009:35)

(资料来源:谢锡金,林伟业,林裕康,罗嘉仪. 儿童阅读能力:香港与国际比较. 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5:46)

(二)PISA评估框架与中国新课程阅读评估比较

PISA 2009阅读素养评估框架主要包括阅读文本、阅读过程与阅读目的3个部分。[16]研究者将中国内地《新课标》、[17]香港地区新课程文件《学会学习》[18]与《中学中国语文课程建议学习重点(试用)》[19]中相关部分予以比较,结果详见下页表2。

从阅读文本来看,PISA将纸质文本与电子文本作为评估学生阅读能力的媒介。相比而言,我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新课程的评估材料主要是纸质文本,均未开展电子文本的评估。同时,香港地区新课程的评估文本还包含视听资讯材料(电视节目、 电影、喜剧等)。在文本形式上,PISA细分了连续文本、非连续文本等多种形式,涉及报纸、散文、小说、短小故事、目录等范围非常之广;香港地区分为文学材料与非文学材料;而我国内地新课程对此则较为笼统。从文本类型来看,我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新课程与PISA是较为一致的。同时,PISA文本类型还包含“互动”的类型(指与以读者互动的方式交换信息,例如个人信件、电子邮件等),体现了PISA“参与社会生活”的关键特征。

PISA将阅读的认知过程分为提取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3个层次。香港地区新课程对于阅读层次的划分与PISA较为相似,除了掌握文本的基本信息之外,还提出“探究与创新”的层次。而中国内地新课程对此则较为笼统,仅提出了多角度、创意的层次,并未提出更加细化的层次。

PISA阅读目的包含了个人兴趣、公共社会、教学功能与职业用途等4个方面。其中,公共社会(指读者为了参与社会活动,获取社会信息而进行的阅读,包括政府公文、论坛博客、新闻网站等)与职业用途(指读者为了工作或完成任务进行的阅读,包括报纸上的招聘广告、说明书等)体现了PISA阅读素养中“参与社会化阅读”与“阅读多样化”的重要特性。而我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新课程仅仅强调了个人兴趣与教学功能。

与PIRLS相似的是,PISA不仅多维度地记录学生的素养高低和素养结构,而且还要探寻各地区学生阅读素养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以此来深入了解学生素养高低的形成原因,寻找教育改革和政策调整的方向。PISA在此方面设定了个人、学校、家庭、政府投入等方面的相关因素。在个人因素方面,PISA主要探究学生的“阅读参与度”。[20]PISA将阅读参与度定义为“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动机与行为特征”,包含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阅读的自主性、阅读的社会互动与阅读实践活动等4个方面的特征。[21]具体而言,PISA关于学生阅读参与度问卷包含个人阅读参与度与学校阅读参与度两类,详见图3。

(资料来源:陆璟. PISA 测评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华东,2013:98.)

除此以外,PISA 2009问卷还调查了学生对学习策略运用(包含监控策略、记忆策略、精致策略) 与阅读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包括概括信息的策略、 理解和记忆信息的策略)。[22]相比而言,我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新课程均未涉及对影响学生阅读素养的多种因素的评估。不过,香港在新课程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续(小一至小六)》中已明确了学校校长、课程主任、图书馆主任、教师、 家长、学生等各种角色在推动学生阅读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23]

四、国际阅读评估项目对我国语文阅读课程改革的启示

国际评估项目PIRLS与PISA对我国语文新课程在完善阅读评估体系、发展阅读资源、改善阅读教学、塑造阅读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一)完善我国语文阅读评估体系

PIRLS与PISA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建构了科学、系统、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PIRLS与PISA重点考察了不同层面的阅读能力,在每个层面之下还有一些分项的能力。每一层级不仅表示一定范围内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也表示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来的阅读熟练程度。学生根据能完成的不同难度的阅读任务来确定其所处的发展等级。而我国在阅读评估标准体系方面较为笼统与模糊,因而,我国可进一步细化与完善学生阅读学习成果表现与阅读评估指标,从而进一步建构多维度、多层级的评估体系。[24]

(二)发展文本类型丰富的阅读资源

PIRLS与PISA评估文本类型较为丰富,除了纸质评估文本之外,还开展了电子文本的阅读评估。其中,PISA评估文本包含了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而在我国大部分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师生共读文学经典(通常是连续性文本)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电子文本尚未成为教学的主要资源。因此我国学校与教师可考虑发展网上阅读资源(通常是非连续性文本),建立网上学习论坛,鼓励学生讨论交流。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文学体验,又能够促进学生积累资讯知识。[25]

(三)改善阅读教学,尤其重视阅读策略教学

PIRLS与PISA评估框架以及我国香港新课程都非常重视评估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能力,因而启发我国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在阅读前与阅读期间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联系文章内容,推论和理解文本深层意思。教师还要教授学生掌握阅读监控和认知策略,帮助学生建构文意,理解文章的深层意思。同时,教师还需要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例如选择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教材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26]

(四)塑造良好的家庭与学校阅读环境

PIRLS与PISA非常重视评估学生所处的各种环境对其阅读素养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对学生的阅读表现影响巨大。家长需要以身作则,表现出对阅读的极大兴趣;同时还需要为孩子准备一个优良的阅读环境,提供充足的阅读材料。另外,家长还可尝试开展多元化阅读活动,透过书本、歌谣、故事与日常对话,为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27]学校的图书馆与多媒体中心对儿童的阅读能力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室、图书馆或图书角的设置,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面的阅读习惯与态度,而且为他们预备了可供阅读的各种文章和书本。[28]

国际泳联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商标 国际注册 防范抢注

1 商标国际抢注的定义、目的

商标国际抢注是指一国企业的商标、创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企业名称和字号、著作权以及其他在先权利被外国企业、个人在其本国或别国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行为。

商标国际抢注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排挤、阻止出口国企业的产品、服务进入该国市场;二是通过抢注获利。一些个人或公司索要巨额转让费或进行倒卖,或以“侵权”之名起诉以讹取赔偿。

2 我国商标的国际注册情况

目前中国出口企业中不足10%的企业在国际上申请注册。中国企业商标正进入国际抢注的高发期,每年会有超过100起商标在国外被抢注,涉及多个行业。至今国内已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如“五粮液”在韩国、“康佳”在美国、“科龙”在新加坡、“狗不理、同仁堂”在日本相继遭遇了商标被抢注的命运,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目前有超过80个商标在印尼被抢注、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

3 商标被抢注的原因

中国商标遭遇国际抢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商标的地域性特征,致使中国企业成功注册的商标只在本国受保护,而未在被抢注国注册的就不受保护。

中国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营者的商标保护意识淡薄,且患有“商标短视病”:①认为自己商标目前还不出名,现在注册为时过早,等出名后再说。②自己的产品在国内外销路不愁,无须注册。③公司目前产品主要市场是国内,没必要到国外注册。④认为到国外注册费用极高、手续麻烦,不值得。正由于存在以上原因,大部分企业在商标国际保护管理方面彰显薄弱,整天忙于生产从而未形成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战略意识。

4 结合实际分析商标的国际注册与抢注

近几年中国企业的产品、服务纷纷走向国际市场,但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并且得到长久的发展,进而挤进世界大企业的行列,必须重视商标的国际保护。中国企业一旦在国外获得注册就能长期稳占国际市场,扩大销量、维护自己良好的信誉,进而为造就驰名商标打下坚实基础,反之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以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的生产性企业或在国外有较强影响力的服务企业为例,如果自己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未进行国际注册,那么该企业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就在进口国或服务国不受法律的保护。试想,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品牌一旦被竞争对手或进口国的某些企业抢注,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认为将出现如下四种情况:①出口商品不得再以自身品牌进入该国市场,而只能走贴牌出口,已在人民心中形成良好信誉的真正产品从此将在该国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将可能是假冒产品,前期为树立国际品牌的花费也将付诸东流。②如继续在该国市场销售,则会被抢注者以侵权起诉,要求赔偿。③通过协商高价回购赎回自己的商标。。然而这几种情况都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而这些增加的成本将远远高于商标国际注册保护的费用,同时还将延缓产品占据市场的时间、降低市场份额。下面举例说明:

例一,1999年当海信正磨拳擦掌准备大举进攻德国市场时,德国博世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注册了“HiSense”商标,海信产品从此无法进入德国市场,失去了潜在的市场分额,双方也从此展开了长达6年的商标纠纷,最后基于双方合作,海信以50万欧元赎回商标。

例二,中国生产的火炬牌打火机,在英国已经打开销路,市场份额逐年增大,但该商标却被瑞士商人抢先在英国注册,从此中国的火炬牌打火机被迫退出英国市场。

例三,2006年7月王致和公司正在为产品进军德国市场而积极到德国注册商标时,被德国商标局告知该商标以已被德国欧凯公司于2005年11月注册,至此王致和公司高薪聘请了律师积极走上维权之路,进军德国市场的计划不得不因此而推迟。2009年4月23日,慕尼黑法院经过一审、二审后最终支持了王致和公司食品类第29项和30项的争议商标申请,服务类第35项的争议商标则不受保护。

目前,各企业正在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本人认为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双拖动方针”,即调整产品结构形式和开发国际国内市场,出口企业、服务企业由于国际市场销售额占公司营业总额的比例较大,一旦失去国际市场,对公司的影响可想而知,由此可见积极进行商标国际保护的必要性。公司应本着“居危思危、居危思变、居危思进”的战略思想,积极开展商标国际保护,参与到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去。

5 商标取得国际保护的途径

中国企业经营者应充分认识到商标专有权的意义,增强商标专有权国际保护的意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商标在国际上被抢注风险。商标获得国际保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5.1 商标国际注册

商标国际注册即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是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议定书”的缔约国中的任何申请人在其所属国注册了某一商标后,将该商标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FO)的国际局提出申请,要求在有关缔约国注册,经过一定时间的审查,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后,该商标就被视为这些缔约国的注册商标,从而得到这些缔约国法律保护。目前马德里联盟共有85个成员国。

5.2 商标的国外注册

即某一国内企业或个人通过代理人直接向国外商标主管机关进行商标注册,这种方式通过审查的时间长且费用高。

5.3 通过地区性公约组织申请注册获得该成员国的商标保护

可向位于西班牙阿里肯特的欧共体内部市场协调局即“内协局”提起欧共体商标注册申请,也可向位于喀麦隆首都雅温得的非洲知识产权组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目前,欧共体共有27个成员国,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共有16个成员国。

5.4 争取“驰名商标”认证,积极通过法律诉讼撤销被抢注的商标

《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规定,本联盟各国承诺,如本国法律允许,应依职权,或依有关当事人的请求,对商标注册或使用国主管机关认为在该国已经属于有权享受本公约利益的人所有而驰名、并且用于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商标构成复制、仿制或翻译,易于产生混淆的商标,拒绝或取消注册,并禁止使用。这些规定,在商标的主要部分构成对上述驰名商标的复制或仿制,易于产生混淆时,也应运用。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给予驰名商标更大范围的保护。16条第2款规定了对服务驰名商标的保护,从而扩大了对驰名商标的国际保护,并进一步規定了有关驰名商标的评定标准。一个商标是否驰名,应由有关国家的主管机关认定。

面对我国众多商标被抢注的情景,中国企业的经营者应该有商标国际保护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应积极采取措施,重视商标的国际保护工作。已经走出去或即将走出去的企业应始终牢记“商标注册先行”这一国际市场竞争法则,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来防范和保护自己的企业利益不受侵犯。

国际泳联论文 第11篇

国际电信联盟 (ITU) 世界标准日祝词

当今世界, 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期待, 世间万物都能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可靠地工作和运转。

拨打电话时, 我们希望可以立刻接通全球任何一部电话。登陆互联网时, 我们希望可以快速地获取新闻和信息。身患疾病时, 我们希望可以依赖可靠的医疗器械来治愈疾病。驾驶车辆时, 我们希望汽车的发动机、转向、刹车以及儿童安全系统都是可靠的。我们还希望能远离电力故障和污染的有害影响。

国际标准正好契合了人们的期待, 帮助我们树立信心。事实上, 标准化活动的关键目标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这种信心。正是由于国际标准明确了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关键指标, 才能保证它们能够按照我们期望的那样可靠地运转。

国际标准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环保水平, 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兼容性, 以及效率和效能, 并因此赋予制造商信心, 使其产品在全球市场流通和使用。

国际标准的兼容性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发展, 确保使用者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服务, 使消费者、制造商和服务提供方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 在发展中国家, 国际标准加速了新产品和服务的流通,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国际标准是在公开和透明的环境下制定的, 任何利益相关方都有权利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这也是国际标准帮助我们树立信心的有效保证。

上一篇:寻找钥匙的人下一篇:优化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