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与优化范文

2024-06-06

布局与优化范文(精选12篇)

布局与优化 第1篇

一、深圳城市空间布局的现状特点

作为国家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 深圳凭借特殊的区位条件、政策优势和自身的发展, 奇迹般崛起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特大城市之一。经过30多年的建设, 深圳经济特区在持续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互动协调的原则思想指导下, 逐步形成了尊重自然环境、符合地方特色、适当超前规划的“三轴两带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形势下, 深圳的城市空间布局从总体上来说, 基本满足“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建设要求, 并呈现出了自身的特点。

1.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构优化, 进一步优化难度大

按照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主导功能和其表现的功能价值量, 将深圳市域空间划分为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三大类 (表1) 。

从三生空间布局来看, 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东部区域和西北部区域, 生活和生产空间一般马赛克式交叉分布在原特区、中部区域以及西北部的部分区域。深圳市目前的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界线较为明确, 生产和生活空间分布较为合适, 生态和生活空间布局较为合理, 生产和生态空间距离较为适度。截止2012年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整体比例54:23:23, 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构比例较为均衡, 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比值一致, 产城融合度较高, 总体呈现出“三生”空间结构优化良好的态势, 进一步深入优化的难度增大。

2.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利用趋近极限, 进一步挖潜增效空间很小

根据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 深圳市土地总面积1991.63平方公里, 其中建设用地面积893.85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44.88%;到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时 (三上版本) , 深圳市的土地总面积为1996.77平方公里, 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到957.33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的47.94%, 净增加63.83平方公里, 年均增加约15.96平方公里。而根据《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至2020年, 深圳市的建设用地总面积应控制在976平方公里, 即新增建设用地的可利用指标仅剩19平方公里, 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接近极限。同时, 与国际大都市相比, 深圳的建设用地比例偏高 (如香港24%, 东京约21%, 伦敦24%, 巴黎约23%) , 接近市区面积的一半, 超过了国际上40%的标准;与国内主要城市的建设用地占市区面积比例相比, 深圳也排在全国前列, 进一步挖掘现有土地的潜力非常有限 (图2-5) 。特别是城市工业空间的剧烈变化, 使得深圳市在工业生产空间上的向外蔓延和集聚不断增强, 并出现了轴间填充的情况, 可利用的空间土地已经基本全被开发占用。

3.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城市有机更新空间有限

2012年深圳市居住用地面积215平方公里, 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5.26%, 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相差不大, 处于中等水平, 也符合国家对于此类用地的规定标准, 城市生活空间整体来说安排适度合理, 适宜人类居住 (图2-6) 。同时, 深圳市划定了两类13个城市有机更新区域, 并设计了396项城市更新计划, 对3442.2公顷的城市用地进行了更新。但是, 从区域来看, 深圳市特区内的居住密度约为6万人/km2, 明显高于特区外2~4万人/km2的居住密度, 城市核心区有机更新和拓展空间有限, 而周边区域则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用不足。

4.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管控, 基本生态控制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旺盛的发展动力下, 深圳市城市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张和无序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区域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和生态系统自我稳定维护的能力。随着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 深圳市逐渐加强了对生态空间的保护和建设管理控制, 并于2006年编制了生态控制线管控规划, 提出了要严格控制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各类生态用地, 保证城市的“生态底线”占市域总面积的50%以上;严格保护城市生态隔离绿带;加强城市内部各类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建设;采取持续的自然生态环境培育恢复计划等措施, 基本上有效遏止了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到2010年, 深圳市市辖区人均绿地面积16.4平方米, 在国内主要城市中名列首位 (图2-7) ;到2013年, 深圳市包括水域和农田在内的生态控制线范围974平方公里, 占城市土地总面积的48.8% (图2-8) 。可见,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在城市发展的生态空有效保护和管理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海洋空间集约利用处在起步阶段, 开发利用潜力大

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 深圳东面南海、紧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 使得其成为最具国家南海战略桥头堡的潜质。作为地处南海之滨的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 深圳市拥有1145平方公里的海城面积、257.3公里的海岸线和87个岛屿岛礁, 加之其毗邻香港这一国际金融和港口中心的区位优势, 深圳在整合海洋空间资源、探索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构建海洋产业体系、设计海洋空间规划等海洋空间集约利用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 深圳正逐步探索通过向东与港府和商界、向西通过与惠州和汕头等地进行合作, 对本市的海洋空间进行合理有效的集约利用, 未来深圳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二、深圳城市空间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至极限, 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2013年, 深圳市建设用地达到957.33平方公里, 占城市土地总面积的47.94%, 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不超过40%的生态安全警戒值。与此同时, 按照新一轮的《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至2020年, 深圳市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为976平方公里, 即在未来5~6年的时间里, 新增建设用地的可利用指标仅剩19平方公里。目前, 全市已经通过土地整备调出了87.69平方公里的面积, 通过建设用地清退控制了18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 即使是在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边界合并后, 全市总面积达到2021平方公里的情况下, 深圳拥有的明确可利用的剩余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仅有不到195平方公里。加之当前对生态控制线的严控, 深圳自身的存量用地十分有限, 存在显著的生产空间硬约束, 影响了建设项目的落地和城市空间的合理拓展。另外, 深圳市的建设用地产出率虽然以15亿元/平方公里排在国内主要城市的前列, 但与国际大都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如香港为50.6亿元/平方公里、东京93.24亿元/平方公里、纽约48.5亿元/平方公里) 。

2.建设用地空间结构不合理, 工业用地比重总体偏高

与国内外综合型大城市相比, 深圳市的建设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工业用地比例偏高, 约为30% (图2-9) , 而商业服务用地、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管理等用地比例偏低, 不到5%。可见, 与一般国际大都市的工业用地比例大多低于10%相比 (如香港为3.86%、新加坡6.8%、东京3.5%、纽约3.8%) , 深圳市的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总体偏高20%。尤其是原特区外的工业用地高速增长, 而绿地、公共设施、政府社团和综合交通设施 (对外交通和道路广场) 等用地的比例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这就导致了深圳市工业用地比重偏高, 而市政公用设施等用地比重偏低的功能结构和布局利用不均衡问题。

3.特区内外生产空间利用效率和公共设施布局不合理, “二元”特征突出

目前, 原特区外工业用地比例接近一半, 居住用地的紧凑高效利用不够, 生产性功能和生活性功能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特区内外建设用地结构水平差异明显。同时, 由于深圳特区内外长期处于不同的管理模式, 其在财政分成比例、社会事业发展事权划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客观上形成了大型市级公共设施在特区外建设的政策性壁垒, 导致不同圈层、东西部之间的空间利用结构差异也较为显著, 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

一方面, 原特区内四区的建设用地GDP为原特区外四区的3.6倍左右, 产出强度呈现明显的二元化状态。另一方面, 特区内外公共设施发展水平差异巨大, 不同地区在公共设施建设规模上的差异明显, 例如, 特区内C类和GIC类建设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比重达到18.79%, 而特区外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比重仅为特区内三分之一, 其中宝安区为6.42%, 龙岗区为6.57%;特区外以街道办为单位将全市划分为30个单元统计其公共设施发展水平, 各单元公共设施占总建设用地比重从2.8%到21.7%不等, 呈现明显的级差分布, 公共设施空间发展不均衡。

4.生态空间管控保育面临极大压力

从各区以及特区外各街道办的生态用地面积比重看, 全市已经明显表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不均衡分布特点, 其中观澜河流域和布吉河流域已经成为全市生态用地面积比重最大的洼地。与此相对应, 全市城市热环境分析结果表明, 布吉、龙华等街道办业已成为全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区域。虽然近年来, 深圳市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 将深圳接近一半的土地列为生态用地, 并积极进行建设用地清退工作;但是由于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交通、电力、电讯、燃气管网、环卫、公共服务等各方各类项目的建设对于土地的需求日益旺盛, 向生态用地争夺城市建设生存空间的趋势已经出现, 生态空间面临被进一步蚕食的危险, 其管控和保育面临巨大压力。

5.城市空间结构与行政区划错位、整体协调性不强

深圳市各个组团的空间范围存在既不与区级行政辖区对应、也不与街道辖区对应的情况, 规划组团中心的公共设施实际上成了市、区及街道均不关注的“三不管”地带, 组团中心的建设及组团结构的形成没有实质的实施主体。同时, 深圳目前的规划制度体系主要依靠原土地利用为主的类型和权属关系来确定规划条例的空间范围, 使得原本一体化的城市空间被人为地割裂来实施城市的整体面貌革新。但在许多住宅密集区, 各类用地实际呈现出犬牙交错的不规则状态, 功能分类的城市政策难以适用, 导致一些区域与由于土地利用状况复杂而难以开展城市更新工作。

另外, 深圳在加强与港澳、特别是香港西部和北部的区域深入合作方面, 一直未能充分有效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在深港澳合作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虽然在多利益主体和参与主体下的城市间跨境协作是艰难的, 但为了实现国际化特大都市的战略目标, 深圳就必须下大力气填补与港澳在空间协调布局整合方面的不足, 促成深港澳的区域整体策略调控与利益共识, 为深圳城市空间拓展和布局寻找突破点。同时, 着力解决市域范围内东部轴线和西部滨海区的空间发展空白和与城市核心区的功能结构协调。

6.城市空间布局实践与规划存在较大偏差

虽然深圳土地规划实施效用总体上与规划目标相差不大, 但工业用地、绿地、仓储用地的现状结构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未严格按照最新规划要求实施, 出现了土地利用功能结构的偏差。与特区外平均用地强度相比, 特区内土地利用强度更高, 其23%的土地资源大致承载了深圳市近40%的建筑量, 居住区内建筑高度集中, 一定程度上给局部地区的交通和公共管理造成了压力。目前, 深圳沿海地区公共设施用地的建设密度远远低于工农业、仓储用地, 同时也要低于总体平均用地水平, 形成了较高的土地固有价值与偏低的容积率间的矛盾。

同时, 在高房价的驱动下, 深圳工业用地改为居住和商业用地的需求高涨。在城市中心等一些地区, 城市规划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适当地改变用地功能是必要的, 但如果高房价得不到有效扼制, 过度地改变将使得产业空间的合理布局受到冲击。深圳现状的一些工业园区或地块建设的容积率不到1, 有些容积率则超过了4, 原特区内的一些工业园区已经变成了卖场或办公场所, 但在用地性质上还是工业。因此, 工业仓储用地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建设形态和使用功能需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用地管理上进行更深入研究和采取有效的措施。

7.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程度不高

目前, 深圳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仍然以浅层为主, 大部分建筑地下室在地下15米以上, 局部地铁线路达到次浅层深度 (地下30米) 。

从空间分布来看, 地下空间地域分布呈现区域聚集特征, 主要分布在特区内高层建筑以及地铁一期沿线周边区域。其中, 福田区地下空间开发量占全市地下空间总开发量的54%, 而宝安、龙岗、盐田三区的总量还不足全市的10%。从使用效率来看, 使用效率较高的地下空间主要位于地铁站点周边高密度开发的核心区域及交通集散空间, 如罗湖火车站地下综合体、华润万象城地下街、华强北地铁站等区域, 而没有形成连通性较强的地下空间网络, 整体开发使用效率不高。

从开发层次来看, 各开发项目的功能相对单一, 多数未与地面功能有机协调, 尤其是地下公共设施与地下交通系统缺乏整合, 经济和社会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设计和建造方面来看, 目前的地下空间设计、建设及管理水平不足, 内部导向标识、通风采光及景观等环境条件较差, 影响了地下空间的品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效率。

三、深圳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总体思路

从珠三角全域发展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推动深港澳一体化发展等宏观角度出发, 结合深圳市毗邻香港的区位特点和“十三五”期间发展粤港澳湾区经济的新形势, 按照“跳出深圳布局深圳、跳出特区优化深圳”的思路, 提出不同时期深圳城市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

1.微调区内布局, 突出区域布局, 跳出深圳布局深圳

经过近30多年的填充式发展, 深圳市城市发展空间已经饱和,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已经达到极致, 建设用地占全市土地面积比例已经超过生态安全极限, 已经形成的“三轴两带多中心”空间布局固化在深圳的土地上未来无法改变, 只能在现有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局部微调。基于此, 未来深圳市中长期空间布局只能淡化区内布局, 突出区外布局, 从更大范围的区域一体化角度审视深圳中长期空间布局的框架, 站在香港看深圳未来的发展, 走到惠州东莞寻求深圳发展空间。

2.深港联动形成一心, 海陆联动形成一湾, 区域联动形成一扇

突出深圳和香港两核的联动和深度一体化发展, 形成面向国际国内双向辐射、促进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核心;通过拓展海洋国土空间, 大力发展由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等沿海地区组成的湾区经济, 形成支撑新时期深圳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湾或战略创新湾;在一核辐射、一湾带动的基础上, 形成由深圳——中山发展创新轴、深圳——广州发展创新轴、深圳——东莞发展创新轴、深圳-惠州发展创新轴四条放射状轴线组成的深港大都会圈, 由深港大都会圈主宰未来深圳中长期空间布局, 形成“中心优化、沿湾推进, 南联北协、环扇辐射”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向, 最终形成“一心一湾一扇”的扇形城市空间布局格局。

3.生态空间突出管育, 生产空间突出精细, 生活空间突出宜居

按照“集合、集聚、集中、集成”的“四集”原则, 突出“生态空间相对集合、生产空间相对集聚、生活空间相对集中、三生空间相对集成”的优化思路, 优化提升和集约利用“三生”发展空间, 实现从空间分割到空间整合的转变, 提升城市空间运行效率, 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推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科学依据。

面对发展空间刚性约束的困境, 坚持在已有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形成良性空间组合格局的基础上, 继续坚持现有空间格局基本不变, 依托深圳的生态资本, 积累生产资本, 提升生活资本。一是按照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管治要求, 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 保育好生态空间, 形成深圳山青水秀的生态安全格局;二是按照高端、高效、高科技、高品质的集约发展要求, 有机更新和优化提升生产空间, 确保生产空间精细化发展, 形成深圳生产空间提质增效格局;三是按宜居、安居、乐居的发展目标, 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形成生活空间和谐舒适格局。

4.中更新, 南出海, 北协同, 联香港, 总融入

布局与优化 第2篇

怎么样才能带更好的用户体验?这就关系到我们网站的内容的优化与布局的技巧了,下面由我为大家讲解自己所理解的如何做好SEO内容优化,和整体的布局的技巧吧。

1.整体的布局

网站布局的好坏,决定了用户是否还会继续击进来看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设计布局时,网站的结构要偏向于扁平化的结构,并减少网站的目录层次,这样不仅内容清晰,利于用户浏览,也方便蜘蛛的爬行。各模块合理的分配,让整个网站一目了然,

网站内页要做到立体化,增加首页和内页之间的连接通路(如面包屑导航);并且合理的利用网站地图;

网站的权重控制,我们要用用robots.txt屏蔽js、css文件等无意义、不需要权重的页面。减少权重的分散。

用户浏览时都是从左往右,从上到下的F型浏览的,所以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就能更好的知道哪一模块重要就优先考虑模块权重的分配方式。

2.网站内容标题的合理编辑

一个标题的好坏,决定了用户是否点击浏览的条件。所以好的内容标题带来的效益可想而知。

3.内容的更新、原创与相关性

内容更新的频率决定了蜘蛛收录的情况,也为网站带来更多的点击量,如果一个网站长时间不更新,那这样的网站用户也不想点。

优化学校布局 提升办学水平 第3篇

严峻的现实,良好的机遇

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文山州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使文山州成为一个集边疆、贫困、山区和原战区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由于长期经历战争,文山州改革开放比内地整整晚了14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2008年底,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第13位;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居全省第14位;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主要依靠中央和省转移性支付补助。全州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7%,岩溶地区占53.4%,交通不发达。由于投入不足,加之缺乏科学规划和相关政策不配套等方面的原因,中小学校点分散、学校规模小等问题较为突出。学校布局的分散导致教育投资分散、办学效益低、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制约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农村学校在资源配置、办学水平等方面与城区学校差距较大,农村乡镇中心学校、村完小、校点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现。随着经济、交通的持续发展,农村群众的教育意识进一步提高,享受公平、优质教育的愿望更加迫切。当前的学校布局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和水平已远远适应不了未来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接受公平的优质教育的愿望。国家实施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省实施的危房改造工程和边境“国门学校”建设等一系列教育建设工程为文山州学校布局调整的推进带来了机遇。

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统筹规划

2008年,文山州启动了整体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工程。工程规划实施的项目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并明确规划撤并的校点危房只拆不建,规划集中办学的学校按标准建设,满足安全、实用、够用的要求。2009年,根据省政府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部署和有关工作意见,文山州又进一步修订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并根据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结果作了优化完善。

文山州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发展状况、人口分布和流动情况以及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接受能力为依据,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撤并和城镇化建设以及边境守边固土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提出五大原则、分两步走、完成六项任务:

五大原则:一是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以县域为单位整体规划,与本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初中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教育项目相结合,确保调整工作“一盘棋”,充分体现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和务实性。根据整体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可一次性实施调整;条件参差不齐的地区,可先适当集中办学,结合学校住宿条件等因素分步实施。二是合理布局,整合资源。按照“加速做大城区,积极巩固坝区,逐步优化山区,稳定边境地区”的布局思路及近期、中期按“三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小学向村委会集中),远期按“两集中”(高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的要求,乡镇初中选址原则上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小学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选址在交通较便捷、人口相对集中、学校服务面较大的村、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根据实际需要,突破现有乡镇和村组行政区划局限,建立跨乡镇、跨村组的学区;采取校校合并的方式,将乡镇幼儿园、小学、初中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设施统筹布局,统一管理。三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宜并则并,需增则增,应迁则迁,撤建并举,综合考虑调整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确定学校的布局、数量和规模。校舍条件较好并有一定社会需求的山区,特别是与越南直接接壤的边境一线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应充分考虑其守土固边及地处山区的特殊性,以稳定边疆教育发展为重。四是先建后撤,确保教学的原则。撤并的学校主要是办学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危房率高的学校。首先建设好集中校点,配齐配好所有教育教学设备及资源,使学生及家长有较高认同度后再实施撤并,确保不因调整而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不具备撤并条件的学校,不强行进行撤并。五是创新机制,优化管理。改革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建立以集中扩容后的学校为中心,办学服务半径适当,服务功能较为齐全的教育管理机制。通过调整学校布局,优化学校管理,实现校点布局科学化、办学条件均衡化、学校办学规模化、教师结构合理化、学校管理和教学手段现代化、校园建设和谐化、教育教学质量优质化等综合性目标。

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2年底,基本完成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阶段性任务:全部撤销现有“一师一校”点,原则上撤并300人以下的校点,每个乡镇集中办好1所寄宿制中心完小和若干村完小。根据人口规模在乡镇设1~3所初中,校均规模1 000人以上;学生规模达不到1 000人的乡镇原则上不再设初中,设立九年一贯制学校,或突破乡镇区划,与邻近乡镇联合办学。全州撤并学校1 905所(中学16所,小学1 889所),撤并率达53.47%。第二步,到2029年,撤并学校2 515所,撤并率达70.58%,全州校均规模基本达到中学1 000人以上,小学600人以上。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适时扩建或新建城区中小学校。

六大任务:一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优化教育结构,最大限度地缩小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二是努力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并按照规定配置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开放式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统一调配。学校建设达到抗震设防、综合防灾的要求,确保师生安全。三是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加强学校现代管理,推进中小学校的基础管理、全程管理、系统管理、精致管理、民主管理和依法管理,全面提高学校现代管理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布局调整后保留的学校按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逐步配齐配足教学设施设备,实现“八有”(有整洁的校园、有标准的运动场地、有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有满足师生就餐要求的卫生食堂、有水冲式厕所、有安全的宿舍、有足额的床位、有卫生的饮用水)。规范寄宿制学校管理,加强学生日常管理,确保学生安全。要建立小学低段年级学生寄宿护理制度,配备专职生活管理员或实行教师轮流值班管理,确保学生在上学、放学往返途中的交通安全以及住校安全。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由乡、镇政府根据财力条件,统筹安排有营运资格、车况良好的车辆接送学生。搞好学校饮食卫生,增强卫生防疫意识,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五是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按照农村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变动情况以及国家规定的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满足需要的原则,调整和使用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编制。清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规范学校机构和岗位设置。把好教师入口关,通过有效的选拔程序,让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学校任教或从事管理工作。对因撤并而产生的富余教师,根据本人实际能力、水平适当安排相应工作。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聘任制,实现教师职务聘任与岗位聘任的统一,妥善安排落聘教师,维护学校的稳定,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六是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要求及具体措施,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扶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组织和实施“五小工程”(小基地、小菜园、小养殖、小门市、小科技),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降低寄宿生活成本,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质量。

试点先行,典型引路

全州按“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方式推进。由丘北县首先开展试点,州级根据总体规划和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作好宣传指导,各县适时推进,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局面。

丘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全面谋划,统筹推进,确保了试点工作富有成效地开展。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统筹部署。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教育、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决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把学校布局调整与各类工程的实施有机结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排除危房为重点、优化布局为手段、巩固提高普及成果为目标,用3年时间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把全县所有学校建成安全、牢固、让群众放心的地方。通过学校布局调整、管理模式创新等一系列改革,实现校点布局科学化、办学条件均衡化、学校办学规模化、教师配置结构合理化、学校管理和教学手段现代化、校园建设人文化、教育教学质量优质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

二是科学制定规划,分步实施。分别编制了“三集中”近期规划和“两集中”远期规划。通过3至5年的努力,在各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建成平均每校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700人左右的标准化小学12所,在每个行政村建成1所或几所平均每校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500人左右的标准化小学共计115所。之后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实现高中、初中办到县城,初中、小学办到乡镇的远期“两集中”目标。近期“三集中”规划的实施分两步完成:首先,整合现有校点,保留现有完小。其次,适时整合弱小完小,实现“一村一校”或“一村几校”的办学格局。全县计划从2008年起至2011年,建成乡、村标准化小学校145所。在树皮、腻脚两个乡开展整乡推进教改试点工作,在其余10个乡(镇)各选择1个村整村推进教改试点工作,待试点工作成功后再在全县推广。丘北县的规划思路清晰,调整幅度大,长短结合,规划图直观规范,被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办公室作为范本推荐到各州市并上报教育部校安办。

三是多渠道筹资,整合资源。通过“争、安、捐、免、垫”等多种办法筹措资金,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资金保障。“争”,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校安工程的重大机遇,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安”,在确保教育附加费全部投入教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作为排危专项资金,并对贫困家庭寄宿生除国家给予的生活补助外再给予适当学习和生活补助。“捐”,在全县组织开展“爱心献教育”募捐活动,筹资300多万元。“垫”,采取邀请招标的办法,邀请有资质、实力强、信誉好的建筑商承担学校项目建设,由政府先拨付20%的工程启动资金,其余80%的资金由施工企业全额垫付至竣工,从竣工验收之日起,采取由县人民政府付给每年9%的资金占用费,所欠资金在3~5年内还清的办法启动项目工程。同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多方整合资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项目建设。作为丘北县试点的树皮乡党委、政府积极整合资金25.2万元,征地62.6亩用于校园改扩建工程;腻脚乡党委、政府也先后整合资金20余万元。

四是坚持建设标准,完善功能。新建学校按国家颁布的中小学建设标准规划,分阶段完成建设,鉴于经济条件制约,当前按实用、够用建设,待条件成熟逐步配齐。各新建或扩建的集中办学项目学校基本建成了教学及办公大楼、运动场地、师生宿舍楼和食堂,配备了医务室、图书室,学校教学、运动、生活分区规范,功能教室基本配齐,满足了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需要,成为农村示范性学校。

五是创新管理机制,提质增效。为保障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丘北县在集中办学学校的人事、教学、生活、安全、医疗等方面大胆探索,创造了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做法。人员配备上,将集中办学后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调整到食堂、校产管理、宿舍管理、校园绿化美化等后勤岗位;招聘中有职业医师资格的人员到寄宿制学校担任校医,加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安置退伍军人到试点学校担任保安,加强学校保卫工作;开展校长培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学上,按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全部实行教师分科教学,设立学科或年级教研组,开展教学研讨和校本教研。生活上,全面开展勤工俭学。每所寄宿制学校按生均1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划定勤工俭学基地,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出租或无偿提供,分配到班级进行经营管理,开展蔬菜种植、生猪养殖、办食堂、开设小卖部等勤工俭学活动,改善寄宿生生活条件,确保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同时,将勤工俭学与“三生教育”、劳动实践课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生活技能和吃苦耐劳精神。对低年级寄宿生配备生活指导教师,进行更衣、洗漱、叠被、就餐、洗碗等日常生活指导和护理;设置低年级学生绿色通道,保证低年级学生优先就餐,优先晚休。安全上,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凭学生证出入校园,在校期间一律不得外出学校;建立家校接送制度,寄宿制学校推行月假或半月假制度,学生上学、放学时由家长和学校教师负责接送,确保学生途中安全。

丘北的试点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突出的成效,为全州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一年来,全县共投入资金1.1亿元,收缩校点150个,改扩建校舍面积102 700平方米。其中,树皮、腻脚两个试点乡18所项目学校已相继竣工投入使用,两个试点乡从原来的101所小学校(点)优化为25所乡(村)级完小,共收缩校点76个。学校布局调整后,有效地降低了建设投入成本,据初步测算,仅树皮乡就节约建设资金1 244万元;全县完成布局调整后,可节约建设资金14 450万元、节约用地576亩。集中办学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从而消除原有校点之间的差距,缩小了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赞同。丘北县曾在试点乡镇开展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表4 000份,收回“满意测评卷”3 918份,“基本满意卷”80份,“不满意卷”2份,满意率为99.9%。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了经济效益、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的三丰收。

总结经验,全面推进

丘北县试点工作的基本经验是:一是党政重视,实施“一把手”工程。二是解放思想,统筹规划,创新管理。“普九”后教育要从规模的扩张向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转变。丘北县着眼于现代教育发展,强化规划意识,创造性地将学校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以及相应的人事制度改革等统一到校舍安全工程上来,全面科学谋划,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学校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使学校建设更适应教育未来发展要求。三是部门联动,协调配合。丘北县教育局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是校舍安全工程和学校布局调整得以全面推进的有力保障。在开展试点的过程中,文山州教育局多次深入丘北县、乡镇和学校,进行调研指导,对丘北县有效做法及时提炼总结并向其他各县介绍。12月14日,在丘北召开了全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深入现场参观考察试点学校,对丘北县的学校布局调整试点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将其工作模式和经验向全州推广。

各县按照省、州有关工作要求,借鉴丘北的做法,根据本县实际,积极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展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并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办法。砚山县将“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试点项目整合到布局调整后的学校建设中,创造了“厕所改造+食堂改灶+养殖+沼气+种植”、“厕所改造+食堂改灶+养殖+沼气+污水净化处理+蔬菜种植基地”、“小水窖建设+净化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循环利用模式,将循环经济的理念渗入校园,推动了农村生态校园建设,项目学校校园环境、卫生条件、学生生活条件等都得到了显著改善。马关县撤并校点后,仍具备办学的闲置资源用于举办学前班和幼儿园,为普及十三年教育奠定基础。麻栗坡、马关、富宁3个边境县根据守土固边需要,制定了边境“国门学校”建设规划,提高办学标准,国家和省批准实施的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为加强州级统筹能力,州政府以州城乡投资公司为承贷主体,向农业发展银行贷款2亿元解决工程缺口资金,州级财政安排3 000万元用于贷款贴息;积极争取对口支援方的项目支持。在工作中,州教育局、州校安办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对各县工作进行切实的督促指导,全州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和各项建设工程协调并进,呈现出一派千帆竞发的景象。

一年来,全州共撤并中小学校点513个,是2008年撤并数129个的4倍。全州共实施各类项目建设学校1 096所,开工建设项目1 505个,开工面积55.83万平方米。总投资54 866.61万元,完成投资47 191.72万元,完工项目874个,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38.0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73万平方米。全州中小学校布局科学化、办学条件均衡化、学校办学规模化、教育教学优质化迈出了关键的步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踏上了新的起点。

优化中小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文山州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我们将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全州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布局与优化 第4篇

当前, 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建成。但与此同时, 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低水平扩张、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束缚了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引入总部经济概念, 推动文化产业的布局优化与形态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总部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总部经济是指企业等经营实体将总部布局在资金、技术和高端人才等战略资源高度密集的具有特定资源优势的区域中心或者中心城市, 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营运成本较低和土地、能源、材料等常规资源密集的周边地区, 最终通过公司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相分离的模式来实现价值链的合理分工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并带动经济效益成倍增长的一种新经济形式。2003年, 我国学者赵弘首次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建议, 同年, 北京丰台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总部基地, 首批有80家大型企业总部入驻。随后, 总部经济在国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目前, 北京已经形成了商务中心区 (CBD) 、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丰台总部基地等特色总部经济聚集区。上海陆家嘴、浦东新区、徐家汇等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成效显著。上海在世博园B片区规划建设央企总部聚集区, 预计注册资本将超过500亿元, 年经营收入累计超过1.1万亿元。与此同时, 部分二三线城市也纷纷提出发展总部经济战略。根据《2008—2009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不完全统计, 全国有35个城市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分列2010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前6名。

发展总部经济, 有利于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更好地推进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企业总部通常从事决策、科研、营销、投资、物流等高端知识型劳动, 占据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 所占区域面积单位小, 产业贡献率大, 它有利于破解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资源制约, 同时促进人才、资本等高端产业要素的集聚, 激发通讯、传媒、金融、会计、评估、法律、会展等关联产业的发展, 带动住宅、交通、教育、商业服务等配套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构建区域经济新的发展引擎, 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 以总部基地为枢纽, 发挥产业链高端的引领与导向作用, 带动辐射制造业等的技术升级与产业转移, 实现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合理布局与集成发展, 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发展总部经济取决于某一区域特殊的资源禀赋、区位布局、制度环境、现有的经济发展基础、包括与兄弟省市的产业布局协调等。当前, 部分二三线城市不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特色, 盲目炒作“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产业升级”的时尚概念, 导致了同质性化竞争的盛行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乏力, 亟需得到进一步规范。但是不可否认, 总部经济概念的引入, 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经济发展视角, 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同样, 它对于解决当前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总部经济为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全新视角

近几年来, 我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断浮现, 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盲目追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一些地区拥有较好的文化产品制造业基础、或者特色民间文化社团经营经验, 却忽视已有的产业基础与特色, 盲目追求时尚, 提出发展艺术设计、创意咨询、会展等产业门类, 意图通过集中资金投入、模式移植迅速占领文化产业发展高端阵地, 却因为经济基础、区位条件、文化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水土不服”而“后继乏力”。同时, 盲目转型使原有的特色文化产业门类失去了良好的资金保障、人力资源供给等政策依托, 竞争力提升受到限制, 形成“优势不优、特色不特、头尾顾此失彼”的发展局面。二是盲目追求产业链的完善性, 搞“大而全”的产业布局。一些地区既要发展文化制造业、又大力推动文化流通业的发展, 同时又积极鼓励发展建筑与装饰设计、信息与软件设计、广告与会展等创意产业。大而全的产业布局, 稀释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呈现“失焦”现象, 使政府有限的资源供给更加分散, 形成“撒胡椒面”效应, “都有所涉及、而均力有不逮”, 影响了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三是文化产业布局分散, 资源利用率不高。文化产业园区蓬勃兴起的同时, 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同类企业进驻不同的园区, 文化产业布局分散, 园区之间关联性差, 在产品结构, 宣传策划, 市场营销等方面各自为战, 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形不成规模效益, 产业集群非但没有生成反而容易形成“同室操戈”的局面, 区位品牌效应和品牌竞争力缺失。四是部分区域文化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部分区域在文化产业更替过程中, 传统的文化制造业因为各种原因向人力资本更加便宜、税收等政策优势更加明显的地区转移, 与此同时, 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却没有及时跟进, 形成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断层。五是满足于低水平的“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发展格局。部分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 片面追求发展数量的扩张, 大力扶持作坊型、粗放式的文化企业, 搞“文化创业”人民战争, 忽视文化龙头企业的培育, 文化产业创新度与集成度不高, 产业链处于低层次的循环运动状态。部分文化产业园区甚至盲目引进非文化类、非创意型企业, 对孵化对象缺乏科学合理评估、甚至沿袭传统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模式, 形成鱼龙混杂的发展局面。

总部经济通过总部与制造基地的分离来实现不同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总部经济的构建直接规制和区隔了总部及其关联区域的产业内容及产业形态, 界定了总部基地与制造基地之间的空间布局, 实现了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形态的相对“固化”, 避免在同一区域内文化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发展重点的频繁置换, 资源的稀释与挤压, 通过新经济形态的确立消除了搞“大而全”产业布局的体制空间与学理基础。通过总部基地的建设, 实现文化产业高端产业门类的集聚, 打造文化产业集群, 推动集约式发展。以总部经济这种新经济形态的确立及其对周边产业带的辐射效应, 有效填补传统制造业基地迁移后带来的产业空白, 构建新的文化产业结构布局。通过总部经济的发展, 淘汰传统的产销合一、粗放型、小规模、低水平的文化产业经营与发展模式, 转而构建文化产业大集团、大项目、大平台, 通过发达的文化企业“大脑”的构建, 及其所主导、牵引的发达的“制造基地”的建设, 实现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实力质的提升。

三、以总部经济建设为抓手, 促进文化产业布局优化与形态创新的实践路径

一是要建立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引导文化产业合理布局与科学发展。在文化产业总部基地建设中, 要立足区域文化产业及经济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及特征、政策环境及文化积淀等, 科学编制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要明确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的类型结构, 根据区域文化产业门类特征, 在管理经营型、技术服务型、经销代理型、仓储物流型等产业门类中确定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的主导类型结构。要明确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的层次结构, 在规划编制中, 不能脱离区域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实际, 盲目提出上层次、上水平, 意图通过一步到位达到某种发展水平。要建立分期、分批、分层次的发展路线图, 科学判断区域内外、国内外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体竞合格局, 尊重产业发展规律, 合理确定近期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在预留足够拓展空间、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情况下, 做好总部聚集区的中远期发展规划, 使产业特色的凝练、发展质量的提升、竞争力的夯实与发展速度实现和谐统一。要明确文化产业总部经济的区域结构。企业总部本身就具有不同的层级定位, 比如全球总部、总部洲际派出机构、总部国家中心等。要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及其周边省市竞合现状, 确立文化产业总部经济面向的层级范围, 即明确总部聚集区吸纳企业总部的层次结构。通过发展量能与层次的合理定位, 更好地衔接区域原有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明确文化产业经济的规模结构。总部企业聚集区不能一味求大, 一味追求企业数量的简单群聚, 炒作企业规模体量的数字流水。要根据区域经济承载量、市场前景、文化产业的现有基础、竞合格局等合理确立总部聚集区的规模。

要建立文化产业总部集聚区的整合与退出机制。对于一些定位类同、产业同构的产业园区, 要实行优化整合, 强强联合, 打造旗舰型、示范性的总部聚集区, 避免同质化竞争, 造成资源浪费。对于一些创新能力弱、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总部要进行升级改造, 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相关指标要求的予以撤销;对于背离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借发展总部经济之名发展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或者传统工业项目的园区, 要果断“摘牌”, 厘清其性质, 不再享受发展文化产业总部经济, 推动产业业转型所享受的各项政策优惠。

二是要为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提供完善的政策配套。政府相关职能要建立起文化产业总部集聚区论证、审批机制, 根据区域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要求, 对于园区设置与企业入驻进行科学论证, 积极促成建立文化产业总部集聚区建设指标参照体系, 明确园区产值、创新要素等层级界定要素, 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不同的发展层级予以不同的扶持措施, 建立园区服务内容、服务绩效考核的指导性意见目标, 更好地促进园区规划建设。要建立园区服务水平动态监测体系、企业经营绩效动态监测体系等, 采取问卷调查、经营数据统计分析等手段, 对一定时期内园区的公共服务质量与满意度、企业经营情况、行业发展态势等进行科学研判。

要进一步协调国家相关政府职能部门, 建立与完善区域性政策法规制度, 完善总部经济实体的投融资、人力资源集聚、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政策。比如, 鼓励依法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 (股权投资基金) , 鼓励社会资金通过参股或债权等多种方式参与总部经济实体建设。发挥各级政策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总部经济实体,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 探索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的可行性。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债权融资产品的发行提供担保服务等。园区可以与相关高校、研究机构签订定向人才合作协议, 鼓励高校教师及其科研团队以多种身份参与园区建设, 通过就业政策、人才引进政策改革调控高端人才流向, 建立和保障以知识产权、技术要素入股的创新机制, 更好地集聚高素质人才。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建立针对文化创意保护与侵权界定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 明确文化创意保护的构成要件、技术指标, 明确不同层级知识产权侵害的判定标准与依据。制定符合文化特点、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法规。根据不同程度的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 行业主管部门处以勒令整改等的处罚, 通报并处理直接责任人。情节严重可以通过司法渠道予以解决。通过行政、司法和市场手段的综合作用, 为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区的基础设施。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办公场所、休闲居住场所、教育文化场所、交通通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为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 要坚持系统化原则, 对办公、交通、通讯、教育、娱乐等硬件建设的整体设计与规划, 形成功能模式的集成与统一, 避免系统不兼容、硬件不协调、先造再改等对园区建设和发展造成影响。要坚持适度的超前性原则, 立足总部基地高端性、知识性、强关联性的特性, 加强智能化办公条件、现代信息技术等的引进和投入力度, 以适度超前的标准科学设计建设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文化教育设施等, 为园区聚才聚企、招商引资提供保障、为园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要坚持生态化原则。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 要充分关注硬件设施建设与人文生态的统一。不仅仅单纯满足于钢筋混凝土现代化办公用房的建设, 同时应将营建园区良好的水环境、绿环境作为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要结合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发展的特色, 将文化创意的特色外观内容、内在气质等呈现在园区建设的细节中, 将区域文化特色基因传承和植入到园区文化生态的建构中去, 营造良好的人文生态, 用文化影响人、感召人、凝聚人。

优化校点布局汇报材料 第5篇

一、基本情况

县域总面积39686平方公里,县域总人口**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8.52万;由汉、蒙、维、回等**个民族组成。在校学生*******人,中小学教学班***个,教职工***人,全县已形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门类较齐全的教育体系。

二、工作步骤

(一)广泛宣传,高位推动,科学调整,大手笔整合教育资源。

县委、县政府把学校布局调整作为兴县战略、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成立了县长为组长,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为成员小组,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标准和完成时限,并把这项工作列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内容。

——科学合理布点。着眼于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学校资源等多种因素,打破地域、隶属、体制等界线,按照“整合初中、发展小学,整合小学、发展学前”的思路,统筹全县学校布点,构建了以标准化学校、寄宿制学校为主体,以九年一贯制学校为过渡,以幼教为补充的教育均衡发展新格局。

——强力整合教育资源。2009年实现了将所有乡镇的初中部学生全部整合至县城,同时将部分村级学校整合到乡镇中心学校集中办学模式。

(二)成立校车整治领导小组,明确了目标和职责。为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切实做好我县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工作。深入各校统计出:全县乘车上下学学生数为8577人。日常乘车上下学学生约3211人,周五等节假日集中放学生约7841人。全县参运的营运车辆约100余辆,非营运车辆50余辆。我县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公安局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和静县开展接送学生车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政办发[2011]188号)文件,教育系统也下发了相应的方案,并组织召开了各校校长、书记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规定,强调了责任。

(三)多措并举,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1是制定或完善学生乘车方案及相关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要求学校指导家长与运输公司车辆承运人签订安全运输协议书。2是实行学生乘车日报制度,学校有序组织学生乘车做好记录。3是对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员、校园周边道路状况、交通安全设施及交通安全隐患、行驶路线、乘

车学生数、乘车时间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台账。4是积极协调交通局、交警队等部门解决拒载超载问题。5是设置周五安全乘车通道,并提前按要求向运管部门报告集中放学生的数量、时间及路线,按时组织学生上车。6是多方并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四)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每年对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食品卫生、食堂管理、学生宿舍管理、消防设施、饮水、取暖、用电设施等方面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在各学校、幼儿园设立了卫生保健室,安排专人负责。充分利用“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4〃25全国计划免疫宣传日”、“5〃5世界爱眼日”等进行宣传教育,发放汉蒙维《学校健康教育读本》、宣传折页等各类宣传材料20000余份。制定完善了39种传染病防治应急方案,严格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晨、午检消毒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安全的卫生环境。

(五)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

我县建立稳定有效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领导小组和教育经费核算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县中小学各项经费的测算分配、经费落实和财务收支工作,实行“集中管理、分校

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校财局管校用”,保证经费的有效使用。根据国家补助标准:按在校生的85%定为贫困家庭,初中每人每年享受750元补助,小学生每人每年500元,学前少数民族“双语”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的补助。都享受到了国家的补助政策,仅2009年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就获生活补助256.87万元,共有3921名贫困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

三、工作成效

(一)校园安全工作更趋完善。

为加大对校园的安全防范,县人民政府投入近140万元,在各学校、幼儿园的校园门口和校内重要场所安装视频监控和入侵报警等技术防范设施并与110公安机关联网,建立起对学校及周边的无缝隙监控系统,为校园的安全筑起了坚实的堡垒。

(二)、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教育均衡发展更趋合理。

——学校布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建立了“工程占地优先考虑、遇到阻力优先解决”的教育工程保障措施及政府增加投入、教育系统主动争取、部门对口帮扶、社会捐资助教的多元化融资渠道。2006年以来,全县共筹措资金16441.75万元,为寄宿制学校14所新建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公寓、餐厅、运动场、校舍加固、维修等,使农村学校有了同城市一样宽敞明亮、舒适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资源整合后,经过整改仍然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生活方面:

1、家长除支付、寄宿学生生活费外,每周用于往返途中的交通费过高。

2、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学校的住宿条件不满意,认为学校的生活标准偏低,不利于学生的身体成长。住宿学生较多,集中吃饭时拥挤不堪,存在安全隐患。

3、由于路途较远,寄宿生的家庭教育无法同步。

4、未寄宿贫困学生无生活补助费。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学生虽然没有在学校寄宿,但因学校离家较远,中午一般不回家,在学校就餐,没有生活补助费,经济负担较重。

5、学前教育工作中,部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幼儿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贫困,随时面临上不起学的窘境。但未能享受到国家的补助。

6、仍然有一部分家长认识不到位,把孩子带回家不让孩子上学或孩子自己厌学回家的现象。

(二)由于学校无校车,交通方面存在:

1、运力不足。部分乡镇学校,人多车少,存在超载、或一辆车多趟运送,部分学生回家晚等问题,家长意见大。

2、警力不足。教育系统无执法权,乘车现场无执法监管人员,非法营运车依然在运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3、公交网络延伸不足。学校调来的车只能将孩子送到镇上,而非营运车却能送到家门口。这就给非法营运提供了机会。在乡镇各小学就读的学生,有部分不住校每天乘车上下学的学生中,回家路上没有营运车的路线只能选择乘“黑车”、摩托车、电动车、农用车等各种交通工具。

五、建议

(一)、加大经费投入,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尤其是寄宿生生活条件及食宿标准需进一步提高。

(二)、提高教师待遇,妥善解决农村教师食宿、交通等问题,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布局与优化 第6篇

纺织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

在纺织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中,棉纺织和服装成为优先和重点转移的行业,在产业转移中大多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主,转移项目中棉纺织和服装项目所占的比重达到70%以上,棉纺规模超过600万锭。转移产业主要以集群式、园区化模式发展,据统计,各地已形成主要园区超过百个。从总体上讲,前几年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的投资增速和占行业总产值比重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提升,完成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促进了东、中、西部纺织区域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纺织产业转移中好的做法与经验

为推动纺织产业转移,落实《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优化区域布局任务,国务院和工信部先后发布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把产业转移与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相结合,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园区规划设计和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注重引导,政策支持,加强服务,招商引资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的园区规划还包括了总部经济和商贸物流。各地在承接纺织产业转移和园区建设实践中,也探索出一些适合各自实际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比如安徽华茂国际纺织工业城,利用华茂的技术、管理、品牌、文化和资金优势,发挥华茂在供应链上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注重吸引国内外上下游及相配套企业入园,从纤维、面料到服装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致力于打造纺织高端产业链,创造产业链、价值链各环节协同创新和协同发展的环境,形成供应链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安徽宿州纺织产业园,引入“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规划理念,将园区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营造方便工作和适宜生活的生态环境。同时,政府积极开办“过渡工厂”,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员工就业培训的问题。宁夏和西宁园区产业发展定位突出了生态环保和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新疆主要依托棉花原料优势,吸引全国纺织500强企业进园,目前已有30多家入驻新疆,这些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强,有成熟的产品和稳定的市场,它们在新疆的扩展极大增强了当地纺织工业的实力,带动了产业快速提升。总之,在产业转移中,各地都非常注重技术进步、淘汰落后、节能减排、增加附加值,在产业转移中注重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竞争力。

面临主要问题

虽然最近几年纺织产业转移稳步发展,但从2012年纺织服装行业投资和产值可以看出,尽管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仍保持高于东部,占比也有所提升,但相对于2011年的高速增长,当前的产业转移出现较大幅度的放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国内外棉价差拉大,造成棉纺产业链竞争力严重削弱,国产棉品质下降,效益降低,对行业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价格上涨,一些地方土地指标和环境容量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印染行业更是遇到准入、用地、融资等多方限制,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减弱,产业转移靠低成本驱动,已不切实际,也不可持续,导致企业家对中、西部的投资信心受到一定影响,产业转移大幅放缓。

对纺织产业转移的判断与建议

新装备器材储备规模与布局优化研究 第7篇

部队新装备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维修器材数量少,不易筹措,维修保障工作难度大,并且新型装备维修器材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不完善,适应新型装备维修实际需要的制度、法规与标准欠缺,导致新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受到制约,新装备的整体优越性大打折扣。因此,从部队实际情况出发,以满足装备等新型装备保障需求和整体保障效益为起点,研究我军装备维修器材保障工作成为当前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2 装备维修器材储备数量预测

2. 1 统一分析法

统一分析法是在对装备维修器材消耗的历史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制定装备维修器材消耗定额的方法。

第一步,计算历年装备维修器材平均单耗。即用统计期内每年实际维修的装备数( 或行驶里程) ,去除相应整理分析后的装备维修器材实耗数,分别得出历年装备维修器材平均单耗。计算公式为:

式中:Ni———统计期年度某种装备维修器材平均单耗(i=1~t,下同);

Qi———统计期年度经过整理分析修正的某种维修器材消耗量;

Si———统计期年度消耗量所对应的完成任务量(维修装备数或行驶里程)。

第二步,历年装备维修器材平均单耗进行分析加工,确定装备维修器材消耗定额。其公式如下:

式中: N———某种装备维修器材消耗定额;

K———修正系数;

t———统计期内年数。

2. 2 现场写实法

现场写实法是按现场的客观实际情况,通过实践操作和经过分析修正后,合理确定装备维修器材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制定消耗定额,应十分注意维修条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有这样,制定的装备维修器材消耗定额才具有普遍意义。

2. 3 经验估计法

经验估计法是根据技术人员、装备维修器材管理人员的实际经验,并参考有关的技术文件、维修器材实物和工作条件变化等因素来制订装备维修器材消耗定额的一种办法。这种办法最简单,但不够精确。

3 装备维修器材储备结构优化

3. 1 维修器材在保障需求中的重要程度分析

决定装备维修器材重要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装备维修器材的消耗量; 二是装备维修器材的关键度。为此,必须确立装备维修器材的分类准则,首先把关键度作为主要的分类准则来区分重要的维修器材和一般的维修器材。关键度有很多影响因素,如功能性、维修性等,为使用方便,可以采用VED ( Vital—至关重要的,Essential—基本的,Desirable—不重要的) 方法来对维修器材进行分类。 根据VED方法,可以把维修器材分为如下三类:

①至关重要的维修器材。这类维修器材是指当系统需要它而库存中又没有时,会造成巨大损失的维修器材; ②基本配件。这类维修器材是指当系统需要它而库存中又没有时,会造成中等程度损失的维修器材; ③不重要的维修器材。

3. 2 维修器材筹措的难易程度分析

设维修器材筹措的难易程度为Sl,根据部队所需维修器材在市场上的紧缺情况和市场的发展前景,参照美军国防部相关资料把物资供应的紧缺程度划分为5 个等级,即l =1,2,3,4,5,并分别予以量化赋值为1. 0,0. 8,0. 6,0. 4,0. 2。见表1。

3. 3 储备结构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来确定Kr和Sl的相对权重。

( 1) 构建比较判断矩阵A。邀请相关专家9 名,从影响维修器材优先储备顺序的角度,对Kr和Sl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判断,然后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平均,最后得到综合平均比较判断矩阵为:

( 2) 首先,计算Kr和Sl的相对权重。设Kr的相对权重为WK,Sl的相对权重为WS,那么,依据上述综合平均比较矩阵A,利用求根法的规则,则有:

其次,确定维修器材优先储备系数。设第i类维修器材为Xi,其重要程度为Kr,筹措难易程度为Sl,第i类维修器材的优先储备系数为Pirl,则有

设维修器材的最大优先储备系数为Pmax,维修器材的最小优先储备系数为Pmin,则有:

维修器材优先储备系数大,则优先选择进行实物储备;维修器材优先储备系数小,则考虑进行资金储备或者其他的储备形式。

4装备维修器材储备布局优化

设有m个后方仓库Ai,其装备维修器材储备数量为ai…( i = 1,2,…,m) ,n个需求部队Bj,其消耗量是bj… ( j =1,2,…,n) 。为了研究方便,不妨设后方仓库的储备数量足以维持前线的消耗,即,这符合战时的实际要求。考虑从后方仓库Ai运送到需求部队Bj过程中,任意两点之间道路Lij的情况,根据决策人员的意图,计算其代价系数Kij。运用图论知识,根据代价系数选择最优路线,从而确定最佳调运方案,使付出的总代价最少。

4. 1 代价系数的确定

装备维修器材调运需要综合考虑道路Lij的情况,包括运输时间Tij、安全通过概率Pij、运输费用Cij等因素,因而提出代价系数Kij的概念。

首先,根据道路示意图,将各点之间的连通情况用矩阵P表示。设图中有n个点,当点和点之间有道路连通,元素aij= 1; 否则aij= 0。并根据战场搜集的情况,将每一条道路的情况用矩阵Q表示,其中Tij表示运输时间、Pij表示安全通过概率,表示运输费用,矩阵中元素的下标表示道路连接的点的标号。

令T = max { Tij} ,C = max { Cij} ,对于矩阵Q中的时间列元素和费用列元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矩阵:

因此战时要求所选择的道路时间短、费用少、安全性高。因此,尚需对矩阵进一步处理,得到矩阵R。

元素的下标表示道路所连通的标点,上标则分别表示运输时间、安全通过率、费用,其中rTij= qTij,rCij= qCij,rPij=1-qPij。

根据决策人员的意图, 确定权系数矩阵W =( WTWPWC) ,其中WT+ WP+ WC= 1。它们分别代表决策人员对调运方案的时间、安全、费用的要求。将权系数矩阵W与矩阵R相乘,得到各条道路的代价系数矩阵K。

4. 2 最优运输路线的确定

代价系数确定以后,最优运输线路的确定问题就转化为求最小代价系数路线的问题。因此可以采用E. W. Dijkstra的算法,求出图中各仓库到各需求部队的最小代价系数路线即最优路线。

4. 3 最佳调运方案的确定

根据上面所得到的最优路线的代价系数之和,以及各个后方仓库装备维修器材的储备数量和各个需求部队需要的装备维修器材需求量,可以得出代价系数表,见表2。

根据假设,后方仓库的装备维修器材储备足以维持前线的消耗,即,可知这是一个供大于求的模型。只要增加一个假设的需求部队j = n + 1,该假设需求部队的需求量为,而就代价系数而言,各后方仓库到假设需求部队的代价系数Ki,n + 1= 0,从而转化为一个供需平衡的问题。对于供需平衡问题可利用线性规划的表上作业法进行计算。

5 结论

本文对装备维修器材储备规模和布局优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介绍了装备维修器材消耗预测的几种基本算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维修器材进行评价,计算出维修器材优先选择系数,解决了维修器材品种选择问题,运用运筹学的建模方法设计了装备维修器材储备布局调运方案,解决了维修器材调运线路选择和调运方案制定的问题,对于解决装备维修器材保障优化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布局与优化 第8篇

一、四川区域经济的现状

四川区域经济有三大特点:

1.不平衡。四川区域经济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源分布不平衡。四川是资源大省, 但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经济、金融及科技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成、德、绵一线, 以成都最为集中;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 劳动力资源尤以丘陵地区为最;林业资源 (包括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 、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 (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 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区, 尤以西部山区 (包括攀枝花、凉山、甘孜、阿坝) 为最。能源资源: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川东北达州、广元、南充、遂宁一带;煤炭主要集中在川南地区; 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盆周西部山区;金属矿产资源以攀西地区最为集中, 非金属矿产资源以大小凉山、大雪山、龙门山等盆地西部山区最多。

二是发展不平衡。2013年, 成都经济总量高达9 108.9亿元, 而位居四川第二大城市的绵阳市经济总量仅有1 455.1亿元, 德阳、宜宾、南充、泸州等市在2011年才刚跨进“千亿” 的门槛, 而面积达15万多平方公里的甘孜州, 经济总量仅有201.22亿元。与四川区域经济形成鲜明对比是沿海、中部发达省市, 如江苏, 2012年苏州经济总量为13 284亿元、无锡为9 310亿元, 南京8 286亿元, 就连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的徐州市, 经济总量也高达4 536亿元, 高出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数倍;再如山东, 2013年青岛经济总量为8 006.6亿元, 烟台5 613亿元, 济南5 230.19亿元……。与经济发达的东、中部地区相比较, 东、中部发达省份, 除一市 (不一定是省城) “一马当先”领先发展外, 往往有第二、第三、第四……梯队紧接其后, 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而在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中, 成都“一城独大”, 明显缺乏第二、第三、第四梯队的接力, 只有第五、第六梯队跟随其后。四川经济已经进入 “2万亿俱乐部”, 如果四川要迈进“3万亿”、“5万亿”俱乐部, 仅靠成都市加快发展是难以担当其重任的, 也是成都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所无力承担的。四川区域经济发展只有尽快改变成都“一城独大”格局, 尽快形成第二、第三梯队接力, 第四、第五、第六梯队紧随其后, 才能实现“3万亿、“5万亿” 的“四川梦”。

2.产业同质化程度低、互补性强、关联度高。从产业分布来看, 四川21个地、市、州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 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地 (市、州) 一主业”的局面。成都以综合经济实力最强位居全省榜首, 尤以电子信息、机械 (汽车) 制造、食品为最, 已经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前三名。德阳以重型机械、磷化工最为突出;绵阳是全国唯一由国家命名的科技城, 其电子制造、国防科技领先全国;广元以国防电子、国防产品为长; 巴中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但发展以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本底较好;达州以天然气化工、钢铁工业见长;南充、遂宁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四大丝绸的基地, 化工、轻纺等产业在我省的工业布局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川南四市的内江、自贡、 泸州、宜宾是我省四大老工业基地, 自贡的盐、泸州、宜宾的酒、内江的糖, 曾经享誉全国甚至全球, 虽然内江的糖产业衰落下去了, 但泸州、宜宾的酒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 泸州的重型机械 (起重机、挖掘机) 、宜宾的水电、煤化工发展正方兴未艾。盆周西部山区的雅安、攀枝花、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五市、州, 钢铁、钒钛、航天、水电、石材产业基础非常好。

四川产业分布的特点: (1) 与资源高度重合。除成都、德阳、绵阳三市外, 其余各市、州, 基本上都立足于本地资源,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例如, 攀枝花市, 钢铁钒钛资源丰富, 其支柱产业也主要是钢铁; (2) 各市、州产业虽然也有同质化现象, 但并不严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适度的区域同质化是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 。相反的是, 各市州产业互补性较强, 产业关联度非常高, 如龙泉、资阳的汽车产业, 其零部件供应来自四川各地;彭州石化的副产物, 将极大的支撑南充、眉山的化学工业的发展;川南五市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将为成、 德、绵的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 更多的投资机会, 等等。

3.产业布局不合理, 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四川现有的几个区域中心城市整合优势资源的力度不够, 甚至有的市州彼此相邻, 却“老死不相往来”, 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四川产业集群的形成, 也限制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限制了区域产业规模的做大做强。例如, 在“1+7”原成都经济区不到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绵阳、德阳、成都、雅安、遂宁、资阳分散布局着数十家整车制造厂;南充、遂宁历来是四川棉纺织和轻工产业基地, 但近年来逐渐呈现弱化趋势, 相反, 成都土地十分金贵, 但单位土地产值、单位土地纳税率并不高的家具制造业、制鞋产业、纺织成衣产业等大量向成都地区集中, 严重影响着成都地域空间的优化利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如果将绵阳、德阳、遂宁、雅安、资阳的汽车产业布局进行调整, 沿成都、资阳、内江集中布局, 那将形成一个庞大的汽车产业集群, 完全可以与重庆、长春、上海、广州相竞力;如果将成都的家具制造、纺织、成衣、制鞋产业沿成都、遂宁、南充集中, 不仅会为成都的产业升级腾出空间, 而且会重新激发遂宁、 南充“中国四大丝绸基地”的活力……。

二、实施“多点多极”战略, 深化区域分工, 优化四川的产业布局

优化四川的产业分工与布局是实施“多点多极战略, 解决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中诸多问题的关键。优化四川的产业分工与布局有两大抓手:一是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优势, 深化区域分工, 优化产业布局;二是搞好区域合作, 引导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优化四川产业布局的基本方略应该是:“优化一核、强化两轴、发展三线、依靠四大基点、形成‘五带’”。

1.“优化一核”。成都是四川经济的核心。从1877年丁宝桢在成都创办四川机器局开始, 成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已历经130多年。2013年, 成都的经济总量 (GDP) 为9 108.9亿, 按常住人口1 435万计算, 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 按户籍人口1 170万计算, 人居GDP已经超过1.2万美元; 从人口分布来看,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在成都市常住人口中,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20.23万人, 占65.51%;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84.50万人, 占34.49%, 城市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农村人口;再从人们主要从事的经济活动来看, 2013年成都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3.9∶45.9∶50.2, 即是说, 人们已经从过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到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成都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向后期转变阶段。

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向后期转变阶段的成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任务:增大经济总量, 提升发展质量, 从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成都只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并适度控制中心城区人口总量的过快增长, 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和项目, 适时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和项目转移出去, 成都经济才能走向高新、高端、高效 (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向后期转变时期的成都经济发展, 作者将另文撰述) 。

2.“强化两轴”。“两轴”是指以成都为中心, 以德阳、绵阳和眉山、乐山为基点的成都平原经济发展带。“四城崛起、三城同化、两市扩容、一线贯通”是今后五至十年时间内, 成都平原经济带的基本趋势。“四城崛起”:即成都、德阳、绵阳、乐山将会成为成都平原四大城市群;“三城同化:即随着德阳 “南靠”, 成都“北拓”、资阳、眉山融入天府新区, 德阳、资阳、眉山三市将率先实现与成都的“同城化”;“两市扩容”:即绵阳、 乐山“外融内聚”将分别成为川西北和岷江中下游的区域中心城市。“一线贯通”:即绵阳、德阳、成都、乐山将通过城际快速交通, 将会使四市的经济联接成一个整体。与成都平原经济带的发展趋势相适应, 在产业布局方面, 我们认为, 高新技术产业应该进一步向成都集中, 同时, 成都市的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应该向资阳、眉山、乐山、 遂宁、南充等市扩散;电子产品制造和国防工业应该进一步向绵阳集中;德阳在做大重型机械工业的同时, 还应该做大做强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石油钻采等新兴机械工业。

3.发展“三线”。随着四川交通状况的改善, 四川经济发展应该沿四川高速公路和铁路线形成三大经济走廊。北线:应该沿成南、成德南高速, 形成能源 (石油、天然气) 、油气化工、 节能环保、轻工和纺织、食品、旅游6大产业集群;东线:沿成渝、成安渝高速, 形成装备制造业 (包括汽车) 产业发展集群; 南线:沿成乐、隆纳、成自泸赤高速, 形成食品 (以宜宾、泸州的酒为代表) 、建材 (以夹江、威远为代表) 、化工 (包括氯碱化工、盐卤化工、煤化工) 、装备制造 (以泸州液压机械、五粮液普什集团为代表) 、旅游 (以乐山、峨眉山为代表) 产业集群。 此外, 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以及盆周西部山区资源的开发, 还有可能形成成、雅 (包括雅安、凉山州、攀枝花) 、康 (马尔康) 、藏 (西藏) 经济走廊。成雅康藏经济走廊将以资源开发成为其亮点。

4.“依靠四大基点”。即依靠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这四大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四川经济将来的发展虽然会沿着交通线展开, 但并不是说沿着交通线两侧来铺开摊子搞建设, 而是应该以城市群为基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现代经济以城市为中心, 产业聚集是现代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前置条件;城市完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也有利于降低企业外部成本, 获取“集聚效应”。

5.形成“五带”。“优化一核、强化两轴、发展三线、依靠四大基点”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 最终会促进国家规划的成渝经济区“五带”得以形成。即以成都、重庆两个主城区为中心, 沿长江黄金水道、公路、铁路为纽带的成渝经济区沿长江发展带;以成都为中心的成绵乐发展带;连接双核城市的成遂渝发展带;以重庆为中心并带动四川东北部经济增长的渝广达发展带;以成渝铁路和高速路为纽带的成内渝发展带。成渝经济区“五带”的形成, 将会以增长轴的方式带动川西和川东两大板块, 使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增长极”和 “经济高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实施“多点多极”战略, 搞好区域合作, 构建产业集群

搞好区域合作, 引导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是优化四川产业分工与布局的第二个抓手。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力》一书中曾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 而产业发展往往是国内几个区域形成了有竞争的产业集群”。对于国家而言是如此, 对于区域经济来说更是如此。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什么竞争力强?关键在于形成了领先于全国的产业集群。四川自然资源富集, 又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 完全有条件形成几大支柱性的产业集群, 形成四川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1.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是四川的支柱产业之一。成都的软件和IT制造业、绵阳的电子产品制造、乐山的电子材料、广元的国防电子产业, 都各具优势, 而且基本上沿着成绵乐一线分布。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应该在发挥这些地市各自优势的基础上, 应该以成都为大本营, 形成数字视听、集成电路、军事电子、软件、网络及通信产品等产业子集群。

2.装备制造 (包括汽车) 产业集群。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经过“一五”、“二五”、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 已基本形成产业规模较大、技术装备较先进、研制水平较领先、配套体系较完善的装备制造工业体系。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是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和代表。目前, 四川省有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成都龙泉汽车产业基地, 有东方电气、二重集团、成飞公司、资阳机车等一批龙头企业, 在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冶金化工成套设备、工程机械、石油钻采、铁道机车车辆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已经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强省。四川的装备制造 (包括汽车) 应该以德阳为基地, 沿成 (都) 、德 (阳) 、绵 (阳) 、乐 (山) 一线和沿德阳市、成都市的青白江区、龙泉驿区、资阳市、内江市、泸州市一线为两翼来组建四川的装备制造 (包括汽车) 产业集群。

3.油气化工 (包括石油、天然气、盐卤化工、磷化工) 产业集群。四川油气化工产业集群应该以彭州石化为基地, 发展南充、眉山的油气化工深加工;加快发展达州、遂宁的天然气化工;加快开采川南、川中页岩气并尽快形成产业。四川的盐化工应该以自贡为龙头, 引领乐山、宜宾、泸州、遂宁盐卤化工产业的发展。有资料表明, 乐山马边的磷矿储量超过24亿吨, 大大超过德阳什邡、绵竹地区16亿吨的储量。四川的什邡、绵竹磷化工基地有可能被乐山所取代。

4.钒钛钢铁稀土 (冶金、建材) 产业集群。如前所述, 四川的金属矿产资源以攀西地区最为集中, 非金属矿产资源以乐山地区、大小凉山、大雪山、龙门山等盆地西部山区最多。四川钒钛钢铁基地自然应该以攀枝花为核心来组建产业集群。

5.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四川是中国丝绸产业的发祥地, 南充、阆中自古就是中国的四大丝绸基地之一, 达州的苎麻产业发展也具相当规模,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成都产业结构调整, 纺织、成衣、制鞋、家具制造等产业将大量向外转移。处于成南、成德南高速一线的南充、遂宁、广安等地市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沿成南、成德南高速一线组建四川的纺织、轻工产业集群

6.航空航天与核工业集群。四川的航空航天工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核工业更是自成体系。因此, 应该以成都为中心, 组建四川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以绵阳为龙头, 组建四川的核工业产业集群

7.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四川山川秀美,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既有以九寨沟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又有以都江堰、三星堆、金沙遗址、金牛古道为代表的人文历史资源, 还有近年来对游客颇具吸引力的以武侯祠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 以雪山草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以映秀、 北川为代表的地震遗址旅游资源。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同时四川的文化旅游产业也应该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除了上述7大产业外, 以水电为代表的四川能源电力及新材料, 以白酒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 (包括烟、酒、医药等) 也应该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Z].

[2]王东明.用勇气和行动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J].求是, 2013, (12) .

[3]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Z].

[4]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

布局与优化 第9篇

关键词:数字化工厂,Delmia/QUEST,布局仿真,物流优化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产品的竞争消除了国界,其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以及客户化定制生产方式的形成,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缩短新产品上市和交货时间(T),提高产品质量(Q),降低生产成本(C),提供全方位的服务(S),即TQCS[1]。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使数字化工厂技术(Digital Factory)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数字化工厂技术将传统的基于手工和经验的设计规划转变为基于计算机仿真和优化的精确可靠的规划设计,从而减少了工厂与工艺规划的时间,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优化了生产线配置,减少了工程更改量,降低了开发成本和投资风险[2,3,4]。

1 数字化工厂技术

数字化工厂是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根据虚拟制造原理,在虚拟环境中,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规划、仿真和优化的一种现代生产组织方式。在数字化工厂中,产品的加工制造、装配、测试、生产规划和物流管理等都可以得到模拟,这使得规划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和工业工程师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对未来的过程进行预分析[5]。数字化工厂的基本功能如图1所示。

2 基于Delmia/QUEST的虚拟仿真技术应用

Delmia/QUEST是用于对工艺流程的准确性和生产效率进行仿真分析的全三维数字环境。QUEST拥有强大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和健全的导入/导出功能,可接收来自AutoCAD、Pro/E、UG、Catia、Creator等多种三维建模软件的模型,因此在QUEST环境中还可以采用精准的三维模型来解决工厂的布局规划问题[6]。本文以某厂采煤机4大关键零部件的机械加工车间为例进行仿真说明。

2.1 搭建车间三维布局模型

需要搭建的虚拟物理模型包括厂房框架、机器设备、物流运输设备等,这里以Pro/E为例说明模型导入的技巧。Pro/E模型包含了过多的面片和数据,如果直接导入QUEST会导致运行困难,再者QUEST中的模型只要求外形尺寸精准即可,因此要对Pro/E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 将建好的Pro/E(*.part.1)模型保存为*.wrl格式的文件,如果是装配体(*.asm.1)模型,最好先收缩包络简化后再保存为*.wrl格式文件。

(2) 用Deep Exploration软件打开*.wrl格式文件,在此软件中按照面片的个数进行简化,直到模型大小合适为止,然后再保存成*.stl格式的文件,最后把导出的*.stl格式文档放到QUEST软件安装路径下的STL文件夹下即可。

为保证静态布局仿真的准确性,还必须要求所有模型按照二维图的位置摆放。先将AutoCAD图纸简化,删减与布局无关的信息,然后保存为*.dxf格式的文件,导入QUEST中作为三维模型摆放的标准;然后按照二维布局进行摆放,完成某采煤机机加车间数字化工厂的静态模型。

2.2 车间布局仿真

通过对车间模型的观察分析,发现二维规划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原二维图未充分考虑空间干涉,钻孔工作区4台Z3080摇臂钻床公用一个工件缓冲区会产生空间不足的现象,建议将4台钻床的缓冲区分开,这样不但会减少工件的物流运输成本,而且加工前后工件容易辨识且空间充裕,便于进行6S管理。

(2) 二维图中半龙门吊只考虑X、Y轴方向的工作范围,没有充分考虑Z轴方向的工作空间,在QUEST模型中可以直观地看出龙门镗铣床的高度已经接近半龙门吊的高度,如果吊起工件的话,很可能会碰到昂贵的设备,在此必须把半龙门吊换成高度更高的行车。

2.3 生产线仿真优化

物流仿真模型还应包括各种设施的层次关系和它们之间的交互行为。QUEST内部逻辑事件是由SCL语言编写的。通过仿真运行,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喷丸、喷底漆工位以及热处理工位有明显的堵塞情况,此时堵塞工位的机器利用率、缓冲区等待零件数量以及物流工具的利用情况如表1所示。

由于喷丸线附近的空间很大,因此考虑在该区再建一条喷丸和喷底漆的生产线,形成两条并行的生产线。热处理处没有足够的空间增加设备,所以此处只能更换热处理速度更快的设备,此时假设更换设备后此处的节拍和前工位的节拍一致。另外,从表1可以看出行车的利用率都很低,同一区域内的两个行车可以共用,可以在这3个区域内分别减少一个行车以减少投资。

改进后再次仿真运行,两条喷丸、喷底漆工位的利用率都控制在50%左右,没有在制品堆积;热处理炉的利用率为76%,虽有在制品堆积,但有所减少;行车的利用率都在10%以内。图2和图3分别为关键工序的在制品个数优化前后对比以及4种产品的产能随时间的分布情况。

图2、图3的统计数据表明:①经过调整优化后,喷丸生产线和热处理工位的负荷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机器利用率回归正常,基本没有在制品堵塞现象,有效地解除了该瓶颈对整体产能的影响;②车间内设备的利用率整体上都有所提高,减少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③在多数关键工序的设备处,在制品量基本趋于合理,基本不影响大局;④4种产品的成品个数随着生产时间的增加有规律地增长,并且成套配置合理,即摇臂壳体、行走壳体和牵引壳体的个数基本上是电控箱体的两倍。

3 结束语

现代制造企业面临着诸如生产线规划、制造工艺规划、物流规划等方面问题的挑战,数字化工厂作为现代制造领域新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产品从设计规划到产品下线整个过程,是对整个项目各项性能评估分析的有效工具。但是数字化工厂在国内的研究还有很多局限,与国外的差距还很大,另外数字化工厂是一个复杂而且庞大的系统,本文探讨的内容只是在基础应用层面上的沧海一粟,还有更多的问题值得去探讨。

参考文献

[1]严隽琪,范秀敏,马登哲,等.虚拟制造的理论、技术基础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孙威,张浩.数字化工厂技术在生产线规划中的应用[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5,14(3):43-46.

[3]吴云峰,邱华,胡华强.面向设计与制造的数字化工厂平台[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40(1):1-5.

[4]季金花,陆剑峰.数字化工厂技术在汽车制造企业布局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汽车工程,2009,31(11):1103-1107.

[5]张浩,樊留群,马玉敏.数字化工厂技术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布局与优化 第10篇

城市的出现, 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 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但是现代城市交通拥挤、住宅缺乏、自然景观缺失等现象, 却让人们在城市生活得相当艰辛。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对美好城市的向往与思考。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在满足了人们更多的物质需求、工作需求和社会交往需求的基础上, 如何能增强人们生活在其间的满足感、幸福感, 这不仅是个需要思考的社会问题, 更是个美学问题。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1]认为, 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 美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单就它本身来看) 。尽管通过这样的认识来了解城市美学问题还过于抽象, 但是人类可以感受到的城市之美却是感性具体的。城市公共设施, 就是城市之美中可以感知的具体内容之一。新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中, “宜居”是其中的重点。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 从美学角度对城市的公共设施进行优化设计和布局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手段。

一、中原城市美学的新内涵

应该说城市美学是衡量城市生活舒适度的一把尺子, 它衡量的是城市宜居状态。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 漠视中国文化, 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 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 会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带来误解与迷失。但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更新, 城市的生命力也在于通过不断发展去适应这种更新。持续建设中的现代城市, 如何能既保护旧有的城市面貌、形态、格局下产生城市肌理和文化基因, 又能不断满足现代生活需求?显然, 一味地大拆大建危害巨大;把城市当作“木乃伊”去保护, 也会矛盾重重。只有从美学的高度去审视, 才能很好地把握发展与继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 而中原城市美学所显现出的历史及文化特征则源远流长。农业文明时代中原地区出现了众多古代都市, 比如始于战国盛行于两汉的画像砖石所反映的南阳, 北宋《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东京汴梁, 以及留存至今的明清庄园典型——康百万庄园, 它们都给后来的城市美学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其中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汴京 (开封) 城的那种井然有序、生动活泼、清新自然的城市面貌, 更是让现在的人都能领略到当时世界最大都市的城市之美。在工业文明主导发展的今天, 中原城市的发展要再奏新篇章, 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创立新的中原城市美学, 是十分重要的命题。

从201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来看, 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内容的“三化”协调发展和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其中很重要的战略定位。其中“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的概念所体现的既是历史、人文、地理传承的概念, 又是一个跨区域、多元城市集群融合共生的概念。由此可见:其一, 大到中心城市小到各个乡镇都面临新的发展, 也需要在新的整合发展格局下进行协调谋划、整体布局和建设, 新的中原城市美学是关注中原城市群中区域之间、城镇之间、产业之间共同、平衡、协调发展的多元城市美学;其二, 中原文化作为历史悠久的华夏文化之根, 需要创新, 用文化创新带动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面对新的中原城市美学是继承传统并不断创新的人文城市美学。当下,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 民族复兴伟业需要新的文化作为依托, 我们寄望以新的中原城市美学的研究作为中原文化创新性研究的突破口, 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探索研究中原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所应该具有的新面貌。

《清明上河图》

二、从美学角度理解的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形态”、“城市精神”是城市美学范畴的两个主要方面。城市形态是人们认知城市美的基础;城市精神是实现美的关键。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的物质内容, 它既以某种具体的形态出现, 其设计、布局又体现着城市的精神;它的作用在于维系户外生活、优化社会秩序、规范人的行为和彰显文化内涵。

但从传统的社会学来看, “城市公共设施”是指城市中用来满足人们公共需求、方便公共生活与社会交往的设施, 如公共行政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绿化设施、公共屋等[2]。很显然这种对“城市公共设施”概念的解读与分类单纯从其功能角度出发, 带有明显的工具论、客体论的思想。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克哈格[3]已经不用以往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做法, 改而强调土地利用规划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 即土地的适宜性。这其中包含着他将人类和自然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生态思想。

哈贝马斯[4]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 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 而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行为。他提倡交往行为, 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 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将城市公共设施看作是另一个主体, 从关注主体性和认知上的“主-客体”关系转向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并确认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

从美学角度理解的城市公共设施, 应该是从相对平等的角度思考公共设施与人的关系, 如吴良镛先生更是将城市看成是有生命的机体, 也需要新陈代谢。这种如人一般的城市及其公共设施, 应具备人一般的“生老病死”、体现人所追求的至高美学境界。具体来说,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布局应体现如下四点。

(一) 与自然共生、重塑和谐自然之真的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是一种人造设施、人造环境, 其设计、布局应该力求做到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融入自然。中国的哲学思想也认为自然即为美, 美的本质是自然。自然中的真实形态, 是在自然界中为适应生存而逐渐产生的形态, 是一种生存规律, 也就是说“美”实际就是一种自然的生存规律。合乎自然的即为美, 反之则为丑。这个审美标准, 不仅仅适用于天地万事万物, 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人和社会的和谐自然为美, 人自身的和谐自然同样表现为美。城市是人化的自然, 人化自然的美同样要放到适应生存的规律之中思考。

当然重塑自然之真, 不是让我们面对自然无所作为, 而是需要我们遵循自然的合规律性, 树立整体性的生态思维方式, 从而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二) 与社会共享、体现与人为善的公共设施

好的城市公共设施, 可以使人更愿意参与到公共交往中来, 实现更多的公共交往可能、满足更多的公共交往需求。

鉴于城市与社会的本质联系, 城市公共设施应体现社会的最大、最普遍共享性, 而不应成为少部分人的私享之物。这成为我们现在呼吁的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公园等公共设施, 取消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不合理收费的理论依据。另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 盲道等残疾人专用设施的设置;公共交通工具上, 专用座椅的设置;城市道路上, 汽车让人、特殊车辆先行等等, 都是人性向善的追求在城市公共设施上的反映。

(三) 与艺术共舞, 创造感官愉悦之美的公共设施

在城市公共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到人的五种感官需求的满足。在视觉上, 要有色彩、造型、布局之美, 避免公共环境中的视觉污染;在听觉上, 要能避免、甚至控制噪音;在触觉上, 考虑冷暖、软硬、糙细的不同对人的影响, 如冬天的座椅不可太冷、雨天的道路避免太滑等;在嗅觉上, 能闻到自然的气息、减少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与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如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 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有植物隔离等;在味觉上, 民以食为天, 为人们在公共环境下的正常进食、饮水提供可能, 如安排密度合理的食品售卖点和基本的就餐环境, 在公共环境中为人们提供直饮水等。

(四) 与精神共存, 崇尚纯净崇高之圣的公共设施

物质匮乏时, 物质的需求是相对重要的;当物质生活基本满足时, 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就增强。生活水平越高, 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高, 甚至很多时候显得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了。而且随着人类的发展, 比如说文化程度、思想水平的提高, 必要劳动的减少, 都使人们的精神需求自然增长。这都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也是一个很大的、难以解决好的矛盾。无疑, 我们更希望在积极的意义上把它解决好, 因此, 创造一个好的精神生活环境很重要。

城市中应该设置英雄纪念碑、纪念性雕像、城市雕塑、名人故居纪念馆等场所供人瞻仰, 以弘扬精神追求的正能量;设置艺术场馆、图书馆、剧场影院、老街旧居, 以及一些合法的宗教场所等供人去沉思、怀旧、寻根、探幽……以纯化内心。

三、美学观照下的中原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布局优化的着眼点

去岁恰逢十二五开局之年, 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喜获国务院批复, 从国家层面上打开了我们城市发展的新局面, 城市发展有了新目标, 同时从理论到实践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目前, 在以“三化”协调发展、华夏文化创新等为主导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正逢其时, 我们有责任为其建言献策, 丰富发展思路, 实现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 使得城市生活因美而方便、因美而宜居。同时实现城市形象焕然一新、城市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不负国家所托、人民所望。

首先, 秉承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思想精髓, 研究传统中原城市美学的表现形式、核心内涵, 探索新时代中原城市群体概念下新的城市美学的具体内容和可能的表现形式。其次, 在顺应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下, 以新的中原城市美学为指导, 实践城市公共设施的优化设计方案。

(一) 通常来说, 城市的美是历史、自然与人类活动共同选择、长期沉淀的结果, 其中包含了“物竞天择”——合适即为美的朴素唯物美学观。因此, 这中间人类顺应自然、满足自身需求主动建立群体文化的睿智值得研究。

(二) 研究传统中原城市美学的表现形式、核心内涵, 探索新时代中原城市群体概念下、新的城市美学的具体内容和可能的表现形式。

(三) 将色彩、造型、材料等设计要素放在大的中原文化层面去思考和选择, 实践新的中原城市美学形式, 并做到美化已有的环境。

(四) 以新的城市美学为指导, 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布局应充分考虑人性需求, 将人性的关怀融入其中, 并能充分展现自身的独特性。

四、结语

城市的新陈代谢、有机更新需要恰当的理论依据作为参照。以新的中原城市美学的研究作为中原文化创新性研究的突破口, 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探索研究中原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所应该具有的新面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布局的优化研究可以作为展现这种研究成果的窗口, 希望随着对中原城市美学理论不断深入的研究, 为我们的城市建设者们提供更多的美学理论知识来帮助他们的工作实践。最后, 美的城市一定是宜居的、宜居的城市也一定是美的。

参考文献

[1]天津社会科学院技术美学研究所编.城市环境美的创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 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3][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佘正荣“.天人合一”: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灵感源泉[J].社会观察, 2005 (06)

推进京津冀产业分工布局优化研究 第11篇

第一,经济技术基础雄厚。京津冀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截至2012年,京津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达83166亿元,人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为76576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826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居于全国前列,尤其是北京、天津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校众多,科技创新能力强。

第二,三地产业互补性强。由于各自的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特点,京津冀已经形成了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北京主要以金融、商务服务、科研、信息传输、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也逐步转变以高端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天津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形成了以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支柱型产业;河北工业化相对滞后,传统性产业比重较大,主要以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产业为主导。三地产业发展互补性强,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三地实现产业链、产品链环节上的分工协作。

第三,产业集群成熟度高。京津冀地区依托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高新技术开发区,4个出口加工区与1个保税区以及若干省市级产业园区,形成了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众多上千亿元产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集群,集聚经济效益突出,产业竞争力较强。

第四,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北京和天津作为中央直辖市,工业化程度较高,产业发展已转变为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北京为了治理大城市病,积极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转移技术层次低、资源环境约束较大的产业。河北为改善地区生态环境,下决心淘汰钢铁、水泥、玻璃等过剩落后产能,同时根据自身产业发展梯度差异,积极对接京津地区,成为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二、产业发展布局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全球核心竞争力不足。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特别是北京、天津依托优势的科研资源与工业基础实现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但依据产业“微笑曲线”(指一个产业的两端附加值高,而中间环节的附加值最低),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大多处于全球垂直产业分工的中间环节,尚缺少附加值高的核心产业链环节。因而,作为京津冀地区的“双核心”城市,京津所具备的产业技术与创新能力尚难以有效实现中低、中等技术水平产业向外转移,而且京津之间没有形成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有效合作机制。

第二,“中心-外围”二元结构突出。京津冀内部经济和产业过于集中于北京、天津两地,河北经济相对落后,产业虽然总量大,但以各地级市为节点,表现出分散布局的特征。以工业总产值来看,2011年,北京、天津占京津冀整体的44%和40.8%。在产业层次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于京津两地,河北地区仅有少数零星分布,缺少优势产业集群。河北产业园区布局相对分散,对于承接京津大型产业,特别是产业集群式转移能力不足。在产业梯度上存在断档,产业链环上难以对接。河北各主要城市由于较大的发展差距,在公共产品、薪资待遇、人力资源等方面尚难以与京津两地匹配,产业转移动力不足。

第三,三地产业合作程度较低。河北由于其主导产业分布较为分散,各地区广泛分布着钢铁、建材、机械加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性产业,主导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倾向较为明显,难以有效发挥各地区要素禀赋优势。在承接北京、天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各地区可能导致不合理的竞争关系,影响京津冀整体的一体化发展。三地间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创新合作等多个方面相对独立,缺少相关产业合作机制与平台,产业链分工不足。

三、京津冀产业发展总体定位

根据京津冀地区资源禀赋、经济技术基础、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京津冀地区应当围绕建设世界级大都市圈这个总体目标,建设成为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新兴产业基地、全国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东部产业绿色生态化示范区。

第一,成为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新兴产业基地。依托京津冀众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大型跨国企业研发机构,充分利用丰富的科研创新资源,不断增强自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能力。瞄准全球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最新成果,积极推进技术转移与引进,以北京中关村、天津“IT三角”与“科学三角”为主要高新产业孵化平台,打造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同时,积极布局下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以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产业,推进三地产业链环节分工,形成新兴产业集聚区与连绵带。

第二,成为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发挥首都北京的全国研发基地、科技中心与现代服务业优势,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完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坚持全球视角的产业发展理念,抓住非洲、拉美和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投资机遇,以及国家大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机会,以产业一体化发展为重要着力点,统筹兼顾境内外产业转移与投资,积极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率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成为东部产业绿色生态化示范区。立足京津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着眼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牵引带动东部发达地区整治 “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型工业,延长、拓宽循环产业链条,实现绿色低碳、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全新产业发展模式。

四、优化产业分工布局的政策思路

第一,建设北京-廊坊-天津产业带。依托京津、京沪高速与京津城际高铁等交通主动脉,以京津两地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联通中关村与滨海新区两大产业引擎,发挥廊坊特殊区位优势,集中布局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型与高新技术产业群,实现“中间联通,两头开花”的哑铃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以地理毗邻、联系密切、通勤程度高为标准,重点推进以北京、廊坊、天津三地同城化发展为基础的产业一体化,突破行政层级与辖区阻碍,以税收分成、共建共享、战略合作等多种模式,打造高效产业协作平台,建设三地产业合作园区。

第二,构筑环京津产业圈。围绕北京-廊坊-天津产业带,布局以保定、沧州、唐山为第一圈层,以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石家庄为第二圈层,以第一圈层节点城市为重点,积极对接京津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潜力,建设京津产业转移集中承载地,以产业转移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统筹第二圈层区域中心城市承接产业转移与本土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与地区特色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首都在金融、高端商务服务、科研服务与高新产业孵化上的绝对优势,实现经济核心对外的辐射带动,改造提升经济圈产业层次。协调整合滨海新区与曹妃甸等港口,依托沿海区位优势与深水良港条件,合理定位港口分工,形成有竞争力的渤海湾港口群,为京津冀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外贸通道。

第三,推进产城一体平台建设。坚持产城一体化发展,依托重点城镇集中、集群化布局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依托环京津周边的河北中小城镇、卫星城等,优化布局适宜产业或产业链环,改善生产与生活空间严重分离状况,缓解大城市拥堵状况。积极应用信息化科技成果,强化城市信息化建设平台,完善提升城市服务业对外服务功能,特别是扩展京津两地高端服务业辐射范围,提升区域中心城镇产业承接能力。

第四,探索生态化发展机制。建立京津冀碳汇与排污交易中心,培育生态储蓄、生态投资与生态回报为一体的生态增值服务,实现生态财富的市场交易。建立生态产品评审制度,构建生态企业名录,提高政府生态产品采购比例。科学设立产业负面清单管理机制,严防严控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推进以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产业布局,积极探索并尽快形成受益方对受损方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第五,建立有效的区域治理体系。依托国务院机构设立副总理级别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协调管理重点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等,理顺各职能部门功能,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福利最大化。整合地区财税、商贸与出口等地方性法律法规,推进区域专项法律体系建设,坚决抵制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分割行为,保障经济要素按照市场化要求有序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

(责任编辑:黄荔)

布局与优化 第12篇

山东省物流业布局优化应重点关注“一区、三心、五市、一轴”的优化内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1.1 壮大“一区”

“一区”指的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物流区域。

伴随着山东省区域经济布局的全面展开,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该区域有比较明显的地缘优势发展物流优势明显,其物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地带,是山东省的海上大门。同时,又处于黄海经济圈和亚太经济圈西环带的重要位置,还是京津冀都市圈与黄河经济带的结合部。长江三角洲经济带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带的南北对冲地带也是环渤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前景十分广阔。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被列为国家级开发区,被多重辐射的拉动效应必将逐步显现。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物流交通便捷。向北连接天津滨海新区,向西融入济南都市圈,往南连接胶东半岛经济区,其两小时行程圈中包括天津、济南、青岛、烟台等大城市。天津港、青岛港、黄骅港也与之相邻,黄河三角洲地区可以借助优良大港振兴物流。规划建设的渤海湾沿海港口群、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成后,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将成为连接东北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东南沿海经济带的枢纽。

1.2 打造“三心”

“三心”即济南、青岛、临沂三大中心城市物流经济中心,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济南是山东省省会,位于鲁中西部,是我国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北连京津大都市圈,南通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与山西、河南等能源基地相通、东与山东半岛相接的多种运输方式交汇的陆路中转物流中心城市。济南应利用物流优势重点发展商贸、机械装备、交通装备、钢铁专业、物流建材物,打造知名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物流品牌。

青岛在山东省的物流业发展中起龙头示范作用,其物流发展水平在国内是领先水平。其发展战略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临沂是连接江苏、辐射长江三角洲,连接日照、连云港的重要商贸物流基地,以会展物流和商贸物流为龙头,带动地方产业和城市的发展,形成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节点,成为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

“三心”济南、青岛、临沂三大中心城市是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做出的山东省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山东省前三位。在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环境、教育、科技、政府行政能力方面均是山东的首要城市。济南、青岛、临沂在山东物流业中也是三足鼎立之势。重点发展“三心”可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物流效率和增加第三利润源。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提高山东省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3 发展“五市”

发展“五市”是指东营、烟台、潍坊、济宁、德州五个地级市的物流发展。这5个地级市均处在发展物流的有利地点,城市经济也在稳步发展,其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物流业的发展。在“五市”中东营依托胜利油田和中海油,重点建设和发展能够辐射全省的石油管道和化工物流。烟台依托烟台港、烟大铁路轮渡、铁路和高等级公路网优势,重点推进保税物流、汽车甩挂运输、农村物流等物流试点工作。潍坊利用交通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立适合多式联运发展的物流中心。济宁发挥京杭大运河北段上重要枢纽城市作用,依托京杭运河优势打造“运河物流”品牌。德州充分发挥铁路、公路连接京津塘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势。以上“五市”构筑起了以传统优势产业链物流为支柱,以制造业主导产业链物流、港口物流和物流金融为增长点,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具有特色竞争能力的新型现代物流体系,促进产业层次的提升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4 稳固“一轴”

所谓“一轴”,就是以胶济铁路为轴心线从山东东部沿海沿胶济铁路向西到省会济南周围,这一轴心线周围聚集了全省主要城市,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构成了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部分。“一轴”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无可争议的主体地位,其区域面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7.1%、59.5%和71.1%。稳固“一轴”的物流地位,重点进行规划研究是增强山东省物流综合实力的基础保障。

2 山东物流业优化布局面临的问题

山东省内各地的物流业协调发展,物流一体化进一步推进,物流资源配置也在不断优化。但是,物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仍然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还是较高。大部分的物流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弱,社会物流资源还有待于进一步集中和整合。

(2)物流基础设施能力相对不足,普通的运输仓储能力过剩,但高标准、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仍然缺乏,这就导致物流供需脱节。物流技术、装备和信息化等能力还有待加强;现省内物流资源虽然充足、分布基本合理,但是平衡性仍需调整。

(3)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和流通体制严重制约物流的社会化进程。还有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税收、收费、融资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物流主体标准不规范。物流企业集中度不高,物流市场主体庞杂,物流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比较严重,诚信体系建设还有待于加强。

3 山东物流业布局优化应采取的措施

3.1 培育物流业市场主体(企业),促进物流业的现代化、专业化、电子化、绿色化

按照引进、剥离、提升和培育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培育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打破条块分割和行业垄断,努力实施“物流企业再造工程”。要实现物流企业组织创新,优化物流供给,引导物流需求,培育物流市场。积极鼓励各类物流企业改造、改组、兼并,整合盘活现有物流资源。大力扶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山东省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水平。

3.2 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物流中心的带动作用

鼓励现有仓储、运输、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通过内引外联和自我改造,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大力支持骨干物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适用设备,向集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为一体,具有全程物流服务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大力发展增值型、创新型业务,建立重点物流企业和项目招商库,吸引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来省内设立总部、公司或分支机构,以及与省内物流企业合资合作。

完善城乡商贸服务体系,创新商贸物流发展模式,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建立以大型商贸企业和批发市场为核心,专业性物流配送和连锁超市为重点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推广网上采购、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整合、提升传统商贸流通市场。

3.3 提升物流基础设施水平

要积极改善物流设施的布局,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当前不少地方出现“物流热”的现象,工业、商业、交通等各部门都在上项目、抢市场,项目增加很多但是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等问题严重。应该采取措施,推动工业、商业、运输、仓储等各行业把现有的物流设施整合,完善各设施功能,提高使用效率。根据省内物流市场的实际需求,在物流总体规划指导下,分阶段制定全省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优先整合已有的存量资源,防止“一哄而上”的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做到有的放矢地建设必要的物流基地。依据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发展、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建议重点建设济南、青岛、临沂、烟台、潍坊等区域性物流聚集中心,以加快这些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并带动全省其他节点城市物流业的发展。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引进国外优势企业和联系国内大企业投资者,特别是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和外资企业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条件具备的地方设立海关或者海关办事处,减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3.4 加强园区规划建设

重点发展一批以用地节约、布局集中、功能集成、产业聚集、经营集约为特征,具有区位优势、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物流基地(园区),充分发挥物流产业聚集效应,确立山东省在华北、全国乃至国际物流供应链中的节点地位。

3.5 努力发挥政府规划的指导、引导作用

要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由于物流活动的各物流功能和要素的管理涉及到经贸委、计委、交通等十几个部门,且目前这些主管部门在促进物流产业发展方面都十分积极。为避免政出多门和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有必要建立起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政府当前的政策取向,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装备更新的融资政策上、在物流基地的土地使用政策上、在物流服务及运输价格政策以及工商登记管理政策上,研究制定一些有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措施。

3.6 加快研发和推广物流新技术

加快研发和推广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要搞好协作,积极努力的开展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支持物流企业淘汰落后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技术和装备的更新换代。在物流企业中大力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无线射频识别(RFID)、GPS定位、货物自动分拣、移动终端等新技术,鼓励物流企业使用专用装备,推广物联网新兴技术的应用,实现物流企业管理自动化。省物流协会要起到带头作用,定期举办物流新技术、新装备展览,为研发机构、生产企业、物流企业提供交流平台,加快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宝海,等.解读“黄三角”经济区[J].地理教育,2010(5):20.

[2]苟成富.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J].理论学刊,2009(12):10.

[3]刘美玲.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的现代物流业发展[J].湘潭大学学报,2008(5):35.

[4]彭昀.山东地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2009(10):30.

上一篇:魏晋时期的艺术下一篇:单片机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