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2024-08-04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精选10篇)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中, 男35例, 女15例, 年龄21~45岁, 平均34岁, 病程3~36 d;患者因晨起漱口或吃饭时突然发现患侧面部发紧, 动作不灵, 或喝水时水由患侧口角流出, 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入院。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额纹消失, 不能皱额蹙眉, 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闭眼时, 瘫痪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 露出白色巩膜 (贝尔现象) 。患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患者下颌角及耳后压痛阳性。50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体检, 参考《神经病学》第6版[2]关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诊断标准, 确诊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排除有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腮腺炎、肿瘤等原发病的患者及中枢性面瘫、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炎等神经病变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疗法

50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15 mg静滴, 1次/d, 连续7~10 d, 以后改为地塞米松1.5~3.0 mg/ (次·d) , 逐渐减量, 根据患者病情10 d左右停药。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 ml, 静滴1次/d, 连续7~10 d。维生素B1 50~100 mg, 维生素B12 100~500 μg, 胞二磷胆碱250 mg, 辅酶Q10 5~10 mg等, 肌注1次/d。由于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可采用滴眼药水, 涂眼药膏等方法治疗。

1.2.2 物理疗法

采用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 起病1~3 d采用无热量治疗, 每次10 min, 4 d以后可采用微热量, 每次15 min, 1次/d, 在发病后7~14 d, 以超短波治疗为主, 采用五官超短波, 两圆形电极并置于患侧乳突和耳前, 10~15次为1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治愈: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正常, 并未出现面肌痉挛, 眼睑闭合完全, 额纹基本对称, 鼓腮、吹哨能完成, 说话和笑时无口角歪斜;好转:眼睑闭合不完全, 额纹轻度不对称, 鼓腮、吹口哨稍漏气, 笑时可见口角略不对称;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无变化, 面瘫无改善。

2结果

50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后, 治愈40例, 好转6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2%。

3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 是神经内科常见病。治疗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面神经水肿及炎症消退, 加速面神经功能恢复。急性期应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中的一种, 是人工合成的药物。糖皮质激素是人体正常分泌的一种激素, 主要影响正常物质代谢过程, 是维持机体自体稳定的重要物质。而地塞米松可以产生抗炎, 免疫抑制的药理作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改善微循环, 减轻水肿。维生素B1, 维生素B12, 胞二磷胆碱, 辅酶Q10等为神经营养代谢药物, 可促进神经机能恢复。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 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可以改善面神经和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 加强局部组织代谢, 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从而起到消炎消肿、减轻骨管内对神经的压力和松解组织粘连作用, 它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和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有着重要的作用[4]。本文中, 患者在经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 改善微循环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 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等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治疗和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物理疗法治疗后, 病情恢复良好, 总有效率较高。

参考文献

[1]邹萍, 魏武.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572-573.

[2]贾建平.神经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6版, 2008:335-336.

[3]甄新乐, 弓荣泉, 刘福生.冠心宁注射液辅助治疗中老年面神经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7 (7) :125-126.

治面神经麻痹五方 第2篇

方一

取辣蓼草、鳝鱼血各适量,把辣蓼草捣烂如泥,以辣蓼草泥的一半在锅中炒热备用。把鳝鱼血涂搽于患侧面部(歪向左边涂右侧,歪向右边涂左侧),待脸部鱼血干后,即把已炒过和未炒过的辣蓼草泥混合拌匀敷于涂有鳝鱼血的部位。每天换1次,直至痊愈。一般敷药20分钟左右后,患侧面部有一种牵拉感,坚持1周左右,病可痊愈。

方二

取青壳鸭蛋9枚,凡士林适量。在患侧面部上薄涂一层凡士林,青壳鸭蛋煮沸15分钟后,取出1个,在患侧脸部滚动按摩。鸭蛋温度以能耐受为度,蛋凉后再换1个,直至第9个。

方三

荞麦面200克,胡椒20粒,干红辣椒适量,胡椒和辣椒研成粉末,与荞麦面共做成面饼,蒸熟后趁热以生姜汤半杯送服,盖被取汗。每天1次。

方四

在油纸或塑料薄膜上,涂上一薄层凡士林,范围大于面部麻木区。将鹅不食草干粉(适量)均匀地撒在凡士林上,再把药薄膜敷在患处,24小时更换1次,连续用药5~7天。

方五

有的人一觉醒来,发现嘴脸歪斜,吃药打针效果并不理想,既影响健康又影响美观。现有一个办法,取一片青菜叶,拍打致蔫,但以不破为度,将新鲜黄鳝血涂于蔫软的青菜叶上,敷于歪斜的脸上,每天1次,2~3次即可治愈。严重者可多敷几次。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第3篇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物理因子,运动疗法,手法治疗,物理治疗,康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亦称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1],Charles Bell先生于1800年首次根据面神经的解剖和功能命名[2]。目前面神经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3],有专家认为其可能与风寒、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有关[4]。我国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年为主[5],15~40岁为发病高峰期[6],双侧发病者少见,仅1/500万[7]。面神经炎药物治疗包括激素、抗病毒、B族维生素、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其中物理治疗有超短波、激光、磁疗、低频、中频、面肌训练、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及传统手法等。面神经炎发病早期使用激素、甘露醇等控制进展,同时配合超短波等物理因子治疗效果更佳;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恢复患者面神经及面肌功能,物理治疗尤为重要,是治疗面神经炎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面神经炎的物理治疗包括:运动治疗(movement therapy)、手法治疗(manual therapy)及物理因子治疗(physical agents),本文综述面神经炎的物理治疗进展如下。

1 物理因子治疗

1.1 急性期

早期患者表现为面神经缺血、缺氧、炎性水肿,所以发病2周内以减轻患者神经炎性水肿,促进神经的血液循环为主。物理因子局部治疗对面神经炎的恢复有积极作用[8],可减轻受累面神经水肿,消除炎症。

1.1.1 超短波治疗

血管通透性增强,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组织代谢,加快渗出物吸收,减轻水肿,有利于水肿消散,消除代谢产物、炎症物质和细菌毒素,因而炎症早期应用无热量的连续超短波可镇痛、消肿,促使炎症局部吸收[9]。田有粮等[10]研究两组IFP,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行五官超短波治疗,每日1次,每次10~15min,10天为一疗程,2疗程后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1.1.2 激光治疗

低强度激光具有生物刺激及调节作用,且有光的生物化学反应,可缓解疼痛、消炎,减少组织肿胀,提高红细胞活性,增加其携氧能力,促进神经元抗氧化酶合成、降低氧自由基生成、延缓神经元衰老、保护其存活[11]。波长为810~820nm的低强度激光更利于神经再生[12],可刺激神经反射区的神经末梢,反射性作用于相应节段和全身,对神经功能及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9];还可以改善组织微循环和供氧、促进组织代谢,改变血管壁通透性,从而控制炎症、消除水肿[13]。谢琪等[14]予急性期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低强度激光,治疗20次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激光组高于对照组(P<0.05)。

1.1.3 磁疗法

具有明显的消炎、消肿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加速炎性物质排除,减轻水肿,改善酸中毒;提高酶的活性,稀释炎性物质浓度,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等,起到消散炎症的作用[9]。程华军[15]60例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磁疗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治疗3周恢复达2级以上者41例,其中观察组25例(83%),对照组16例(53%),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93,P<0.05)。

1.2 恢复期

发病2周~3个月,此期可加强患者被动及主动的面肌运动,防止肌肉萎缩,从而恢复面肌功能。中频脉冲电治疗:加强营养及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组织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音频作用肢体近端时可见甲周微循环增加,视野清晰,血管直径增大,血流加快,组织营养物质增加,起到镇痛、消炎、消肿、促进组织再生及神经功能修复,增强免疫系统[9];此外,刺激受损神经及瘫痪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萎缩。韩毅[16]予治疗组面神经炎患者中频电,2周后治疗组面肌恢复功能总有效率(75.0%)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频脉冲电治疗对恢复面肌功能有显著意义。

2 运动疗法

结合国内外学者经验[17],以患侧面肌为主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最大限度提高面部神经肌肉功能。方法:指导患者面对镜子进行患侧额肌、皱眉肌、眼轮匝肌、颧肌、口轮匝肌、颊肌等运动训练,主要包括抬眉、皱眉、闭眼、微笑、吹口哨、鼓腮等,从上到下逐步进行,每个动作反复20遍,每天3次,每个动作尽量让患者和患侧协调。

2.1 主动助力训练

通过外力帮助患者肌肉主动收缩,面神经损害严重者面肌肌力较差,适于肌力1~3级者。此时面肌肌力较弱不能自主完成运动,应开始助力训练,以逐步增加肌力,随着肌力的恢复不断改变辅助力量。患者面对镜子抬眉、皱眉、闭眼、耸鼻、示齿、吹口哨、鼓腮等困难时可借助外力(治疗师的手)完成面肌运动及肌肉全范围运动。

2.2 主动训练

患者主动肌肉收缩完成运动的训练方法,运动时无需助力及阻力,主要适用于面肌肌力在3级以上者。患者平躺,面肌在没有重力的作用下行主动不抗重力训练;患者站立时,面对镜子行主动抗重力运动。完成面肌主动活动时面肌收缩维持5~10s,然后缓慢下降,整个过程中注意患侧与健侧的对称协调。

2.3 抗阻力训练

面肌运动训练时需克服外来阻力的主动运动,主要适用于面肌肌力3级以上者。给患者施加阻力,阻力大小、部位与时间根据肌力大小、运动部位而定,注意每次抗阻力维持5~10s。如额肌收缩时眉毛向上抬,治疗师可给额肌一向下的力量,使其最大限度收缩;眼轮匝肌收缩时产生闭眼动作,同时给予一个向上的力量,使其最大限度地做闭眼动作。LM Pereira等[18]选取132例面神经炎患者予面肌训练,训练时须面对镜子,包括皱眉、撅嘴、闭眼等,用数据分析和系统回顾的方法评估,发现面肌运动治疗对面神经炎恢复有效。

3 手法治疗

3.1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技术)

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以促进相关神经肌肉反应,增强相应肌肉的收缩能力,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异常兴奋性改变肌肉张力,使之以正常的运动方式进行活动[19]。其以人体发育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原理,强调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肌肉活动。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PNF技术时,双侧面肌运动利用健侧肌肉运动带动患侧肌肉的对角线模式进行训练,如额肌:指令“眉毛向上抬,像很吃惊的样子,皱眉头”,在前额施加阻力,向下和内侧方向推,与睁眼动作同时进行,颈部伸展加强该运动;皱眉肌:指令“皱紧眉头,拉眉头向下”,外上方向上在眉弓上对角线给予阻力,与闭眼动作同时进行;眼轮匝肌:指令“闭上眼睛”,对上下眼睑分开进行训练,眼睑轻柔地施加对角线阻力;口轮匝肌:指令“啜嘴,吹口哨,说‘吐司’”,对上唇外上方施加阻力,下唇施加外下方向的阻力[20]。刘德蓉[21]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采用PNF技术、针刺疗法、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治疗前后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评价疗效;两组治疗后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2 PNF技术联合传统手法

针刺取穴以面部腧穴为主,舒调局部经气,祛风通络;后加面部推拿,可增强局部穴位刺激,有利于病变组织吸收、经络通畅和气血运行[22]。此外,面部推拿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过度收缩[23],取印堂、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睛明、四白、迎香、颧髎、水沟、地仓、颊车、承浆等。张娜[24]将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推拿、PNF技术与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予针刺疗法,治疗方法包括徒手接触法、最大阻力法,患者根据口令完成面肌运动并与治疗师手法同步,其面部肌肉肌力有所恢复时可行抗阻力训练;先单指点穴推拿,上述各腧穴依次点穴5~1.0次,后在相应面肌等部位施推、揉、捏、摩等手法;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4 小结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治疗 第4篇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灸 牵正散 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45-01

面神经麻痹又称为面瘫,临床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属于中医的“歪僻”“卒口僻”“口歪”的范畴,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各年龄段都可发病。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素体虚弱,劳倦内伤,汗出当风等造成外邪乘虚侵犯脉络,导致风痰挟瘀,流窜经脉,阳明脉络壅滞,气血痹阻,筋脉失常而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晨起一侧面部不适,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不能皱额,蹙眉,鼓腮,口眼歪斜等,有的患者还可出现舌尖味觉失常。

笔者在临床治疗中体会,本病主要为感受风寒之邪,侵袭面部脉络,致使面部筋脉失于濡养,或风寒之邪引动体内痰湿之邪,风痰湿相互搏结,痹阻面部脉络,使气血运行不畅,面部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病。病程日久,导致气滞血瘀,筋脉拘急,病情更易缠绵难愈。

针灸治疗面瘫为首选疗法,其具有疗效确切,简便易行的特点。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針灸配合中药辩证治疗周围性面瘫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针灸疗法

1.1 主穴。翳风、四白、迎香、地仓、颧髎、颊车、太阳。以上穴位均为病侧。

1.2 治疗方法。发病初期,翳风穴宜浅刺,垂直进针,手法宜轻柔,不宜强刺激,以免加重急性期水肿。四白平刺睛明穴,迎香和颧髎对刺,地仓和颊车对刺,太阳直刺。如颏唇沟歪斜:承浆向患侧平刺;眼睑闭合不全:四白斜刺;额纹消失:阳白透刺鱼腰;耸鼻不对称:局部阿是穴(病侧鼻梁骨中央)平刺。“面口合谷收”,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在发病初期,针刺健侧合谷穴,采取快速提插捻转强刺激,致患者感觉手酸胀眼睛湿润起针为宜。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阳明之脉为多气多血之脉,合谷穴采取强刺激可激发体内正气,促进经脉气血运行,而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

根据面部神经肌肉的解剖,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主要功能是管理表情肌的运动,舌的味觉,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其从茎乳孔出颅脑后分为5支:

①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

②颧支:3-4支,支配眼轮匝肌及颧肌。

③颊支:3-4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

④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

⑤颈支:支配颈阔肌。

而足阳明大肠经“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正对应着面神经的走行,故而足阳明大肠经上的相应穴位,对于面神经的恢复和局部面肌功能的好转有着良好的效果。

2 中药治疗

笔者临床观察到,在针灸治疗面瘫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可明显加速病情的好转,减少后遗症的产生。根据病情的发展过程,主要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急性期一般为发病10天至半个月之内,这一阶段是治疗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和预后。病因是猝然感受风寒之邪,或汗出当风,面部经络为邪痹阻不通而发病。治以疏风散寒、通经活络,方用牵正散合桂枝汤加减:全蝎5g、僵蚕10g、白附子10g、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10g、麻黄10g、葛根25g、川芎15g、红花5g方中牵正散为治疗面瘫的主方,其中全蝎具有熄风止痉、通络止痛的作用,是祛风止搐的要药;僵蚕祛风定惊,擅祛除络中之风;白附子祛风定惊、散结止痛,擅祛头面部风痰。三药合用,力专效宏,使风去痰消,络道通畅,则诸症自除。桂枝配白芍调和营卫,祛风解表;葛根解肌生津,专走颈项,上达头面,疏解经络。

如外邪不解入里,与痰湿之邪相互搏结,客于肌肤腠理之间,致脉络壅滞,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而发病,此为恢复期。恢复期从发病半月至三月,此期病情已稳定,如果在急性期通过系统治疗,病情会逐渐好转而痊愈。此期治以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用牵正散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全蝎5g、僵蚕10g、白附子10g、川芎15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5g、水蛭5g、半夏10g、胆星10g,其中牵正散祛风通络,同时配以川芎、桃仁、红花、水蛭等活血破瘀通络之品,使风散、痰消、瘀通。如病情在急性期或恢复期治疗不及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则病情进一步转为后遗症期,此期病情绵绵,迁延难愈,也有伴随终生者。由于病情日久不愈,耗损正气,正亏于内,无力驱邪,致风寒夹痰瘀滞于气血经脉。治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方用牵正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50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5g、地龙10g、白附子10g、僵蚕10g、全蝎5g、党参15g,补阳还五汤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配合牵正散祛风通络,标本兼治。

在临床中,有些医生认为急性期不适合针灸治疗,认为急性期面神经受卡压后出现炎性水肿,针灸的刺激会加重水肿。但本人在治疗中体会到,早期针灸对稳定病情,加速病情好转至关重要,只要采取适宜的穴位和手法,刺激强度适中(如翳风穴,进针不宜过深),非但不会加重病情,反而对控制病情有明显效果。

由疱疹病毒侵犯膝状神经节引起的面瘫,西医称为亨特氏综合征,其除具有面瘫的症状外,还可以出现前庭神经的症状,如走路不稳等,在治疗早期应采用抗病毒治疗,同时配合糖皮质激素,可加速炎症的消除,水肿的吸收,避免炎性渗出物引起面神经与周围组织的黏连。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 全部为我院门诊Bell麻痹患者, 其中男76例, 女44例, 年龄18~76岁。均为急性起病, 且未经治疗。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 (1) 发生于任何年龄, 男性较多, 急性起病, 数小时或1~3d达到高峰; (2) 患侧乳突区, 耳内或下颌骨有压痛; (3) 患侧表情肌瘫痪; (4) 患侧舌前2/3味觉丧失, 耳廓与外耳道感觉减退, 少数伴有听觉过敏、耳鸣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甲钴胺针0.5mg肌内注射隔日1次, 疗程1个月;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针100mg, 维生素B12针500mg, 肌内注射每天1次, 疗程1个月。2组均应用激素、抗病毒、扩血管药物治疗。

1.3 疗效判定

(1)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表情肌恢复正常; (2)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表情肌功能基本恢复; (3) 进步:临床症状, 体征部分改善, 表情肌基本恢复; (4)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留有后遗症, 出现面肌挛缩、联动、鳄鱼泪。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 病因至今未完全阐明, 大多认为与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局部神经营养障碍血管痉挛导致缺血水肿有关。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 轴索变性。病程长, 恢复慢, 常有面肌挛缩、联动、鳄鱼泪等后遗症出现。

甲钴胺是甲基化维生素B12, 系活性维生素B12, 与非活性维生素B12相比, 在周围神经中的含量更高, 体内半衰期长, 易于进入神经细胞内, 具有调节基因的转录, 促进核酸蛋白的合成;促进卵磷脂的合成, 修复突触传递的恢复作用, 早期应用可有效的防止有髓纤维变性和脱髓鞘, 促进变性神经的再生, 从而修复损伤的神经纤维[2]。

总之, 应用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较普通维生素B12疗效显著、安全、经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12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60例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组60例给予甲钴胺, 2组基础治疗相同, 疗程1个月, 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关键词:甲钴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4-90.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第6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科53例, 其中男32例, 女21例, 年龄4~70岁, 平均24岁, 病程2 d~3个月。

1.2 临床表现

多为单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额纹消失, 不能皱额、蹙眉、眼裂、扩大、眼睑闭合不全, Bell现象, 病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角膜反射、眼及口轮匝肌反射均减退, 部分患者下颌角及耳后压痛阳性, 以单侧性发病者50例, 双侧性发病者3例, 其中治疗后复发者5例。

2 治疗方法

2.1 急性期

①在发病后1~2周, 以超短波治疗为主。采用五官超短波, 两圆形电极并置于患侧乳突和耳前。起病1~3 d采用无热量治疗, 每次10 min, 4 d以后可采用微热量, 每次15 min, 1次/d, 10~15次为1疗程;②红外线疗法比如:TDP、频谱均可, 一般以茎乳突孔区为中心偏向患者面部照射, 温热量, 每次30 min, 1次/d, 10~15次为1疗程。照射时注意以湿纱布 (10~15层) 保护眼部;③针刺放血加火罐疗法, 取穴:主穴为下关、大迎、地仓、太阳穴等, 辅穴为印堂、风池。患者侧卧患侧朝上, 局部消毒, 取准穴位, 先以三棱针点刺微微出血, 再用火罐分别扣于点刺后的穴位上, 当局部出现罐斑后即可起罐。1次/d, 每次取3个穴位, 3次1个疗程。

2.2 恢复期

可用电体操疗法, 根据病变情况选用电流波形及其他参数, 点状电极作用于患侧面肌、额肌、眼轮匝肌、上额方肌和口轮匝肌运动点上 (每次治疗3个部位, 每部位治疗5~8 min) 剂量以见肌肉收缩为适度。刺激过强容易引起面肌痉挛。1次/d, 10~15 d为1疗程。本疗法亦于短波或红外线治疗后应用。

3 结果

3.1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正常, 并未出现面肌痉挛;有效:面瘫明显减轻, 无明显并发症;无效:面瘫无改善或发生面肌痉挛及其他并发症。

3.2 治疗效果

53例中治愈28例, 其中1个疗程内治愈者18例, 有效22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达94.3%, 最短治疗1个疗程, 最长治疗3个疗程。

4 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idiopathic facial palsy) 又简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 (Bell palsy) , 是因为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痪。病因未完全阐明。因骨性的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 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水肿, 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激发因素可能系风寒、病毒感染 (如带状疱疹) 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 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1], 可作为Guilloin-Barre综合征的一个体征。在面神经炎的治疗中, 超短波疗法可以贯穿始终, 因为其可以改善面神经和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 加强局部组织代谢, 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从而起到消炎消肿、减轻骨管内对神经的压力和松解组织粘连作用, 其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和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有着重要的作用[2] 。面神经炎也属于中医学“风证”范畴, 是邪气留于经脉, 导致气血瘀阻, 脉络不通, 肌肤失养而成, 面部是足阳明胃经所过之处, 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为通经络、行气血之最要、按“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的原则[3];故取足阳明胃经的下关、大迎;弥可保具有营养周围神经的作用。再加拔罐调节负压, 使温热邪毒直接泄出, 同时产生自我溶血, 促进机体自我调节, 以达行气活血, 消肿止痛, 温经散寒之功效。

其他方面, 也可结合药物治疗, 早期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如:地塞米松、泼尼松、无环鸟苷等药物口服。

康复指导:只要患侧面肌活动即应尽早开始自我功能训练, 可对着镜子做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 每天数次, 每次数分钟, 并辅以面部肌肉按摩。结合心理方面治疗, 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则可取得更好疗效。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81.

[2]王凭, 雷欣.临床物理医学与康复.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11 (1) :58.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第7篇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患者40例。经头颅CT或头颅MRI及实验室辅助检查排除格林-巴利综合征、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或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其中男30例, 女10例, 年龄20~75岁, 所有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耳后疼痛, 接着1~2d后出现额纹变浅, 眼裂扩大, 口角歪斜, 患侧颊部滞饭。

1.2 治疗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1.2.1 中医疗法:

用扶正祛邪、通络散风的方法。方剂以玉屏风散加减组成:防风10g、黄芪30g、白术15g、僵蚕15g、蝉蜕12g。伴有高血压者 (血压140/90mmHg, 1mmHg=0.133kPa) 加用天麻15g、川牛膝20g、钩藤20g、夏枯草15g、黄芩10g、栀子10g;伴胸闷、心慌、心悸者, 加用乳香15g、没药10g、丹参30g、延胡索30g、远志30g、酸枣仁30g。此方每天1剂, 服用10d为1个疗程;再配合针灸, 取穴下关、颊车、地仓、翳风、四白、对侧合谷、阳白透鱼腰, 辅以电刺激, 1次/d, 10d为1个疗程。

1.2.2 西医疗法:

5%碳酸氢钠150ml静滴, 1次/d;地塞米松10mg加液静滴, 1次/d;维生素B1针100mg、维生素B12针500μg肌注, 1次/d。10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所有症状消失为治愈, 症状减轻为有效, 症状无变化为无效。

1.4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 其中30例于1个疗程后治愈, 10例 (均为50岁以上) 于2个疗程后好转。

2 病案举例

黄××, 男, 52岁, 于2012年6月10日就诊, 起病于6月6日早晨发现右侧眼睛酸涩, 不能闭合、流泪, 口角向左侧歪斜, 右侧额纹变浅, 右侧鼻唇沟变浅, 伸舌居中, 双侧病理征阴性。在当地诊所测血压偏高 (具体不详) , 给予口服降压药, 余未作处理, 上述症状不能缓解。于6月10日来我院就诊, 证属气虚血淤、风寒阻络, 采用中西医结合针灸的方法治疗5d后, 自觉眼部酸胀感消失, 眼睑逐渐闭合, 口角歪斜及右侧颊部滞饭症状明显缓解, 于15d后病情稳定出院, 1个月后随访病情痊愈。

3 讨论

近年大多数学者认为, 本病大多因风寒、风湿刺激或病毒感染等因数导致茎乳孔内急性非感染性神经病变, 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 致使神经缺血水肿及面神经支配区血液循环不畅, 临床表现为面部表情肌无力, 运动功能丧失。因此, 多数学者提出在疾病早期应选用类固醇激素、营养神经药, 配合理疗为主的非刺激性治疗。中医认为“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从中医理论上讲面神经麻痹多因正气不足, 风邪趁虚而入致气血不和, 脉络阻滞。本文采用玉屏风散, 扶正祛邪, 增加组织代谢, 故能减轻神经水肿和炎症, 促进血液循环畅通。西药地塞米松、碳酸氢钠抗炎脱水作用, 维生素B1、维生素B12营养神经, 从而中西医结合达到治疗目的。本组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维治, 罗祖明.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60例均为我院康复科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门诊和住院患者, 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30例, 男16例, 女14例, 年龄18~60岁, 平均 (37.4±12.3) 岁, 病程2~9 d, 平均 (5.6±2.0) d;对照组男19例, 女11例, 年龄17~59岁, 平均 (34.5±11.2) 岁, 病程2~9 d, 平均 (5.6±2.0) d, 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年龄16~60岁, 包含16岁和60岁;急性起病, 部分患者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发病前常有受凉或面部受凉史;患者眼裂增大、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歪向健侧;根据损害部位不同, 可伴有味觉、听觉、泪腺及唾液分泌障碍;所有患者起病均在10 d内。

1.3 排除标准

年龄16岁以下, 60岁以上;肿瘤因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精神病患者;病程超过10 d, 未能坚持治疗, 无法判定疗效的患者。

1.4 方法

试验组予以神农牵正汤 (秦艽30 g, 羌活15 g, 防风15 g, 白芷15 g, 荆芥15 g, 金银花15 g, 连翘15 g, 黄芪15 g, 当归15 g, 党参15 g, 白术15 g, 茯苓15 g, 陈皮10 g, 炙甘草10 g, 桂枝15 g, 白芍15 g, 每剂浓煎至450 ml, 每日1剂, 分3次口服, 由制剂室提供) , 连续服用14 d。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注射液0.25 g+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丹参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 每日1次, 连用14 d。

1.5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前两周分别行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及临床疗效判定。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2]:Ⅰ级 (正常) :两侧对称, 各区功能正常, 记为1分;Ⅱ级 (轻度功能异常) :面肌轻度无力, 轻轻闭眼能完全闭合, 用力微笑面部轻度不对称, 刚能察觉的联带运动, 无挛缩或痉挛, 记为2分;Ⅲ级 (中度功能异常) :面肌明显无力但无损面容, 可有抬眉不能, 用力闭眼能完全闭合, 但口部运动不对称, 有明显的联带运动或痉挛, 记为3分;Ⅳ级 (中重度功能异常) :面肌明显无力, 有损面容, 不能抬眉, 用力时眼不能完全闭拢, 口部运动不匀称, 严重的联带运动或痉挛, 记为4分;Ⅴ级 (重度功能异常) :刚能察觉到的闭眼不全, 口角轻微运动, 通常无联带运动, 无挛缩和痉挛, 记为5分;Ⅵ级 (完全麻痹) :面肌不能运动, 张力消失, 无联带运动、挛缩和痉挛, 记为6分。临床疗效评定:痊愈:House-Brackmann分级提高至Ⅰ~Ⅱ级;改善:House-Brackmann分级提高≥Ⅰ级, 分级在Ⅱ级以下;无效:House-Brackmann分级提高不到Ⅰ级。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改善率。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 计量资料两样本均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House-Brackmann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第7、14天, 面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 冬春季节常见, 气温变化、大风天气时易发。约30%的患者预后不良, 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如面肌痉挛、病理性面肌联合运动和鳄鱼泪综合征等[3], 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认为病毒感染或受凉等诱因导致营养面神经的血管痉挛, 神经缺血、水肿、脱髓鞘, 严重者发生轴突变性[3]。

中医认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素体虚弱, 禀赋不足, 劳累过度, 起居不慎, 以致气衰血少, 营卫不固, 经脉空虚, 风寒侵入面部阳明、少阳经脉, 使面部经络受阻, 气血运行不畅, 筋肉失其濡养, 纵缓不收所致[4]。我们认为, 本病内因气虚血弱, 营卫不和, 外因风寒入侵, 脉络痹阻, 治宜标本兼治, 扶正祛邪, 自拟神农牵正汤祛风散寒、益气活血通络, 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方重用秦艽, 功擅祛风通络, 羌活、防风、白芷、荆芥辛温, 有祛风散邪之功, 助秦艽祛风之力;金银花、连翘祛风清热, 以制风邪郁而化热;当归、白芍、黄芪益气养血、活血通脉, 桂枝和白芍调和营卫, 四药合用, 调和气血, 活血通络, 使血足而筋自荣, 络通则风易散, 寓有“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之意, 并能制诸风药之温燥;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益气健脾, 以化生气血;炙甘草调和诸药。现代医学认为, 金银花、连翘有抗病毒、抗炎及提高免疫力之功[5]。以上各药相配, 祛风散寒、益气活血通络, 使风邪祛, 正气复, 血脉通, 改善微循环, 消除面神经缺血水肿, 促进面神经再生和修复。本研究结果显示, 神农牵正汤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神农牵正汤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试验组采用内服神农牵正汤, 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丹参注射液, 静脉滴注, 治疗后1周和2周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神农牵正汤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神农牵正汤

参考文献

[1]徐蓉娟.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387-389.

[2]House JW.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s[J].Laryngoscope, 1983, 93:1056-1069.

[3]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4-90.

[4]王玲姝.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 2007, 25 (11) :109-110.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第9篇

【关键词】 周围面神经麻痹;临床治疗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76 文章編号:1004-7484(2014)-03-1493-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15例,女33例,其中20-25岁5例,25-35岁12例,35-45岁28例,45岁以上3例。发病原因与诱发因素:风邪外袭,痹阻头面部三阳经脉,导致面部筋脉弛缓失用,发为面神经麻痹34例,其中风邪夹寒者6例,夹热者19例,夹痰者9例。本有正气不足者,致气血运行无力,血瘀于面部脉络,经脉失于荣养,弛缓失用成面神经麻痹者14例。其中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者达6年。症状、体征本组48例均为突然发病,其中额面松弛,目睛外露,额部皱纹消失,鼻唇沟变浅,人中沟、口角歪斜,偏向健侧3例,鼓腮漏气,口角下垂,口涎外溢者33例,仅口角轻度歪斜者6例。另外,双侧均发病者1例,反复发作者3例。

1.2 临床治疗方法

1.2.1 风邪内阻者内服牵正散加减方[1] 药用白附子、僵蚕、全蝎(去毒)各等份,若偏于风热者酌情加霜桑叶、金银花、连翘、菊花等;肝经风热者酌情加天麻、钩藤、菊花、牛膝等;风寒夹痰者酌情加胆南星、制半夏、木瓜等;若气虚血瘀者用牵正散合补阳还五汤。将诸药粉为细末热酒水冲服,每次3g,3次/d。

1.2.2 外治敷贴法 马钱子粉0.3-0.5g,撒于风湿止痛膏上,贴于患处,或交替贴于下关、颊车、地仓、太阳、阳白等穴位,每2-3日1次。

1.2.3 穴位注射 取下关、颊车、地仓、曲池等穴,每次1-2穴,针刺得气后注入药液1-2ml,2次/d。根据证候,药物可选用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或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也可肌肉注射,以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1.2.4 康复治疗与调护 患者面肌活动开始恢复时就应积极进行功能训练,如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每天数次,每次数分钟。若眼不能闭者,应戴眼罩以防眼部感染[2],并附以面部肌肉按摩及按压穴位,既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又能防止面部肌肉萎缩。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2 临床护理

2.1 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减少外出,患侧面部避免直接吹风,勿用冷水洗脸,外出时须戴口罩,避免受风寒,防感冒。进食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是含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豆类、糙米、牛奶、瘦肉、肝、蛋黄及绿叶蔬菜、小米、发酵食物(如酸奶)、果仁、香蕉等。

2.2 进食时食物残渣易停留于患侧颊齿间,所以,患者在进食后应尽早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3 对面神经麻痹的护理 由于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面神经麻痹患者角膜,因此,对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还应该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保护。

2.4 面肌非常薄,且面肌瘫痪后常松弛无力,所以,在患病后应该进行局部按摩。方法:对镜用手紧贴于瘫痪侧肌上做环形按摩,每天3次,每次10-1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鼓励患者练习瘫侧的面肌随意运动,如皱眉、闭眼、吹口哨等。训练时可按节奏进行,每天2-3次。

2.5 患者坚持每天咀嚼口香糖3-5次,每次在15-30分钟,避免咀嚼过度,导致咀嚼肌疲劳。

2.6 在急性期应当适当休息,注意面部的持续保暖 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吹冷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2.7 心理方面 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心情,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患者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3 讨 论

《灵枢经筋》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疼,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指出:“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歪僻不遂。”其认为本病病机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筋脉迟缓而发病。然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内眦。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则经隧不利,筋肉失养,故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气血尚能运行,相对而急,缓者为急者牵引,故口眼歪斜,因此治疗宜祛风痰,通经络,止痉挛。使风去痰消,经络通畅,则诸证痊愈。故方选牵正散,方中白附子辛散,祛风化痰,并长于泻头面之风,僵蚕、全蝎均能祛风止痉,其中僵蚕长于化痰,全蝎善于通络,三药合用,力专效著,更用热酒水调服,宣通血脉,并能引药入络,直达病所。若偏于热者,加疏风清热之桑叶、菊花;肝经风热者,药用平肝息风之天麻、钩藤;风寒夹痰者,药用化痰息风之胆南星、制半夏;气虚血瘀者,用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以补气活血祛风通络[3],均能取得不错疗效,这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外治药用马钱子,性苦寒,有通络止痛之功。足阳明胃经穴:颊车、地仓、下关,均主治口眼歪斜、流涎、眼睑蠕动等功效,用马钱子粉穴位外敷亦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症状相对重、病程相对较长的,也采用活血化瘀之丹参注射液和益气养血之黄芪注射液,以及营养神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也取得很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在面肌活动恢复之始,积极配合面部功能锻炼及保健按摩,也能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士贞.中医耳鼻喉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2]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第10篇

关键词: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毒感染,更昔洛韦,阿昔洛韦

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 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面神经麻痹的主要病因与疱疹病毒有关, 对面神经麻痹患者使用抗病毒治疗是合理的[1]。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 我院应用两种药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并发病毒感染, 均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0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4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同时伴有明确的病毒感染指征,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32例中男20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 (43.5±16.2) 岁;面瘫部位:左20例, 右12例。对照组32例中男19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 (42.5±17.5) 岁;面瘫部位:左18例, 右1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面瘫部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更昔洛韦5~10mg/kg稀释成0.5~1mmol/mL, 缓慢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用阿昔洛韦10~15mg/kg静脉滴注, 3次/d。疗程4~7d, 两组均给予退热及局部对症治疗, 疑为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菌素。一个疗程后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面神经麻痹症状消失, 光切面厚度正常。好转:面神经麻痹明显减轻, 病灶缩小, 浸润水肿明显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軃±s) 表示, 计量指标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不良反应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采用SPSS12.5统计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两组的临床疗效均较好,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第1天输注更昔洛韦时出现消化道反应, 表现为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恶心、呕吐;对照组有2例输注阿昔洛韦时出现注射部位疼痛, 1例出现皮疹, 通过对症处理, 症状缓解。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idiopathic facial palsy) 又称面神经炎, 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2]。颅内炎症、肿瘤、血管病变、外伤等多种原因病变累及面神经所致的继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表现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 同侧前额皱纹消失, 眼裂扩大, 鼻唇沟变浅, 面部被牵向健侧为主要特征。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以20~40岁最为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多一侧发病, 双侧同时发病者较少见。发病率高达每年42.5人/10万人, 预后多良好。一般起病迅速, 在几小时至两天, 面肌麻痹达高峰, 持续1~2周开始恢复, 3个月不能完全恢复者, 则会留后遗症[3]。在发生机制上, 深层型的发病并非病毒的持续增殖, 而主要是一种宿主对病毒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病毒可以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等部位, 在外伤、发热、经期等免疫低下的状态下;手术及情绪波动等因素诱发下会造成反复发作, 每次发作均可在角膜留下永久性的损伤, 危害极大。轻者有微弱的视力障碍, 重者可至丧失视力[4]。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对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预后影响最大的是治疗方式, 未经治疗的面神经麻痹患者会遗留明显的面肌功能障碍, 并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因此, 有必要探讨面神经炎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以及缩短病程的措施。更昔洛韦 (GCV) 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 对病毒性角膜炎的抑制作用比阿昔洛韦强60倍, 具有疗效确切、毒性低、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是目前临床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为:更昔洛韦进入病毒感染细胞后, 首先被病毒释放的特异性胸苷激酶磷酸化成单磷酸更昔洛韦, 再通过细胞激酶进一步磷酸化成三磷酸更昔洛韦, 而三磷酸更昔洛韦正是抑制病毒复制的有效成分, 通过竞争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 阻断病毒DNA合成, 终止DNA延伸。有研究表明病毒细胞中的有效药物 (三磷酸更昔洛韦) 浓度是正常细胞的10倍, 同时更昔洛韦对病毒感染细胞具有高度的选择性。阿昔洛韦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 能减轻神经节炎症及其纤维化[5]。阿昔洛韦短期内可控制感染从而减轻疼痛、缩短病程, 但阿昔洛韦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重感染, 导致带状疱疹播散。本组资料显示应用两种药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均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同时两组治疗均未发现明显的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等骨髓抑制情况, 短期治疗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刘稳, 高志强, 神平, 等.单纯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动物模型[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 41 (1) :17-21.

[2]全世明, 高志强.贝尔面瘫的临床治疗指导[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 30 (4) :271.

[3]曾招才, 廖小丽.短期小剂量强的松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0例[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 14 (4) :223.

[4]韩金宇, 李钟灵, 张欣.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7, 24 (2) :176-177.

上一篇:乳房缩小术下一篇:监禁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