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教育范文

2024-07-09

家访教育范文(精选12篇)

家访教育 第1篇

利利 (化名) 是我家访对象中感受最深的同学。她是从一所重点中学转到我班的一名女生, 开学的时候就有好事的学生跟我介绍, 利利本来应该读三年级了, 因为调皮违反校规被学校劝其转学到我们学校就读的, 并且就准备读我班。还听说有好几所学校都了解她的情况, 不接纳她。我听到这不好的消息, 心里着急, 心想:“我班人丁够兴旺了, 管理压力已经很大了。再添一个‘捣蛋鬼’, 以后我班的日子可能就不堪重负了。”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利利来我班不到一个月, 不仅让我头疼, 也让其他班的班主任头疼, 因为她不但自己表现非常“突出”——与老师顶嘴、上自习课随便下位置、不劳动、欺负班委、上课玩手机等。而且还带动了其他班级的学生。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怎能容忍有这样行为的学生?做班主任的绝不能让她来破坏我班的班规和她的不良行为滋长。再加之每位教师都反映, 其实她很聪明, 如果把聪明放在学习上, 成绩会非常优秀的。为了挽救她, 于是我把利利作为重点家访的对象。

周六, 我准备好利利在学校表现的材料, 来到她家里, 利利的父母非常热情迎接我的到来。我也诚恳地把利利在学校的表现如实跟利利的父母交换意见。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很多有关利利在原来学校的情况, 同时也感受到她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学习, 对她寄予了很大希望。但父母的教育方法粗暴, 特别是她的父亲, 对利利很少耐心教育, 动辄打骂。当我谈及利利在班上表现不好时, 他居然当着我的面对利利动起了手脚。我非常生气地阻止他, 并严肃地告诉他:“你这样做, 孩子怎样看待我的家访?我不是孩子的‘告状师’, 我是来与你们家长交流教育好孩子方法的。”她父亲的行为让我感受到了利利在这个缺乏沟通和关爱的家庭环境里, 对父母的教育已经产生了逆反心理, 这可能也是导致她在学校放肆的原因之一。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我跟利利的父母交换了很多意见。应该转变过去的“黄荆棍儿出好人”的观念, 多与孩子交流、沟通, 多一点关爱, 少一点指责。

当然教育存在反复性, 纠正学生的坏习惯是需要时间的, 一次家访不会收到很好效果的, 特别是利利这样在家里得不到关爱, 在学校表现不好, 又养成很多坏习惯的学生, 她的点滴进步都应时刻关注。接下来我注意收集她的资料, 常常与她的家长保持联系并交流, 在这期间我不仅要试着纠正她的不良行为, 而且当她取得好成绩时, 特别提醒她的父母要给予利利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功夫不负有心人, 如今的利利变了, 这是我们班学生有目共睹的。她不但行为习惯改了, 而且成绩还进入过年级前十名。她曾告诉她的母亲, 她的奋斗目标是:重点高中。我为利利的转变感到欣慰, 更为我一学期来踏实地家访工作收到如此效果感到欣慰。

我的教育反思:

一、班主任要重视家访工作。

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无非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学生在青少年时期, 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同时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不能孤立起来。因为只有合力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而家访是实现合力教育的最好方式之一。

二、家访工作要做到勤、细、有艺术。

因为教育存在反复性, 学生的行为也存在反复性, 所以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 要耐心, 做到勤字。同时学生的有些行为习惯和心理存在隐形性, 这就要求班主任家访搜集学生材料时要细心。家访工作主要是班主任与家长、孩子的对话, 那么就应讲究说话的艺术。以免说话的不当而弄巧成拙。

三、不能轻易放弃任何学生, 因为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大,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对于初中学生, 正处于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 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 他们看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对待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 难免不犯一点错误, 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对孩子作正确引导和耐心细致地教育。往往因为你的不放弃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四、特别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爱。

一个班集体, 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或多或少存在特别的学生, 对于利利, 我除了对她重点家访以外, 平时我还关注她的一言一行, 关注她的成长日记, 不厌其烦地找她个别谈话, 毫不犹豫答应她提出调换位置以及我周末主动无偿跟她补习等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因为我的这些特别的爱才感化这位特别的学生, 教育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育因家访而更精彩 家访活动总结 第2篇

——江下小学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校积极响应省、市、区教育局开展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精心安排了学校的“比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访万家,形成教育合力”活动。全校教师积极响应,放弃许多休息时间,参与到这次活动中。这次活动组织有序,效果明显,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好评。现将我校“访万家”活动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认真学习区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课外访万家”的文件及精神,迅速成立了“课外访万家”的领导机构,以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领导班子及各班班主任为小组成员。学校制订了“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具体措施、并与绩效工资挂钩。

二、动员培训。

学校在“课外访万家”活动前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明确家访活动的意义、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成为教育政策的内行、家庭教育辅导的能手。具体学习了法律法规,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及其它教育政策和教育知识。

在家访活动中,我校要求教师做到“三个必到”、“三个必讲”、“三个必访”和“六个不准”。“三个必到”指的是:留守儿童家庭必到、单亲家庭必到、困难家庭必到。“三个必讲”指的是:教育收费政策必讲、学生在校表现必讲、家长的监护责任必讲。“三个必访”指的是:和学生成长有关的家庭主要情况必访、学生监护人的信息必须访清楚、家长对学校的意见或建议必须访清楚。“六个不准”即是指省教育厅对访万家活动的要求。活动结束后,每个教师认真撰写家访手记,学校根据教师记载,电话查访落实情况,并记入教师绩效考核。

三、任务布置。

学校将全校学生的分布情况进行逐一摸底,然后进行统计,分类。将全校教师分派到辖区的三个村个村。校长包全校,领导班成员包片,班主任包班,实行三包制,每位教师填写好走访记录,回校后还务必上交一份家访手记和家访工作总结。家访形式采取学校集中安排(5次),个人随访相结合。

四、典型事例。

10月19日下午第二节课后是学校安排四至六年级教师集中对重点学生进行家访的时间,四年级班主任张成华,骑车到学生家中去访问,在经过一条小路时,由于路

面上沙石较多,张老师不慎摔倒,手背鲜血直流,但他坚持访完了学生。后因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右手骨折。他没有给学校领导打一个电话,第二天吊着打了石膏的手臂瞒着妻子悄悄地来到学校上班,至今从未请一天假,每天第一个来到学校督促班级卫生和学生的学习。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他用左手板书、左手绘画,认真开展教学。在比教学活动中,他吊着手臂听课,用左手认真做笔记,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年级学生左琪,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学习困难,为搞好该生的学习,班主任秦昌词老师往他家跑了一趟又一趟,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他所带的班级教学质量长期居全区前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从他们身上体现了一个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树立了教师良好形象。

五、家访中取得的成就。第一、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

一次全面家访,我们的足迹踏遍了每一个角落,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坦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家长老师互相信任。

由于我们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教学设施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获得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鼓励和力量。

第三、任课老师送爱上门,家访中体现出教育教学团体精神。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一起去家访,谈了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检查了孩子相关学科的学习情况,并针对这们学科的学习方法作了适当指导,以帮助孩子做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第四、多角度认识孩子。

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我校的潘子姗、黄天龙等同学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个性的学生,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

第五、换个角度看家长。

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35-40之间,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对爷爷奶奶要高一些,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并讲究教育方法,经常帮助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五、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类似的情况很多。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第三、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六、家访成果。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课外访万家”活动热烈持久的开展,使家庭、社会增进了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认同,使全校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我校呈现出一派新的生机:学生更加富有生气了,教师更加积极进取了,各种文体活动更加热火朝天的开展了。

我们要积极总结家访成果,将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课外访万家”活动,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精彩。

从家访看家庭教育之偏差 第3篇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20年了,走进过数百户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如今回顾各处家访,我仍感慨万千,子把父当马,父望子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纵观家庭教育者放纵者有之,溺爱者有之,施暴者有之,舔犊之情,不能不令人感动。下面,我就以几次家访,来说说今日家庭教育之偏差。

学生档案:罗星 女 乖巧听话,性格内向。上课很少举手发言,作业不拖欠。语文基础不扎实,阅读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家访1:

在一阵洗牌的声音中,走进了学生罗星的家中。“孩子他妈,快出来,老师来了!”一个一手拿烟一手拿牌的中年男子喊道,他继续打着牌。

罗星妈妈热情地招呼我坐下。我问罗星:“刚才你在房间做什么呢?”

一直忙着打牌的爸爸说:“做什么?肯定看电视。”(他没有站起来,一边打牌一边回头说话。)

罗星不高兴地说:“我没有看。”

“作业做好吗?”我问。

“差不多好了。” 罗星说。

我说:“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看电视,对孩子有影响,特别是打牌,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大!”

其他打牌的人有点不好意思,“愣着干嘛,快出牌呀!”罗星爸爸说,“呵呵,我们是粗人。孩子嘛,放在你们学校了,主要还是靠你们老师的。”之后,他们继续打着牌,直到我离开他家打牌还在继续。

分析:

父母忙于打工挣钱,无暇关注孩子,或者每天忙着打牌、打麻将,没有工夫过问自己的孩子,于是就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推给教师,现在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普遍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于是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

学生档案:汤宁 男 活泼好动,乐于助人,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他最大的特点是经常惹事,可以说是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是个让老师同学头疼的学生。

家访2:

“哦!胡老师!来!快进来!!”汤宁的爸爸看见我连声招呼着,客厅收拾得井然有序,茶几上摆好了吃的,汤宁的妈妈、爷爷还有汤宁都在客厅等着,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不等我说话,汤宁的爸爸主动说了起来:“老师,不听话,你就打!使劲打!!我绝对不会说半个不字。”汤宁不满地盯着父亲!“在家里,他要是不听话,我用拳头、棍子、皮带、鞭子都打过他,他在地板上跪过……”汤宁爸爸夸夸其谈地讲着怎样惩罚孩子,表明他是在严厉的教育孩子,同时,他也在叫我放心地使用暴力对待他儿子。

妈妈在一旁眼圈有点红,她说:“孩子就是不听话,也要好好跟他讲道理,不能这么死打。”

爷爷也插话了:“打了,他就听你的吗?看着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你不心疼,我还心疼。”爷爷显然也不满儿子这样的做法。

“你们以为我就不心疼了吗?”汤宁爸爸觉得委屈了,“老话不是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嘛!”汤宁满脸通红地坐在我的身边,一声不吭。

我转身问汤宁:“最近有人欺负你吗?”

汤宁说:“没有,我一直和班长王明在一起。”

“自从你负责我们班的清洁区,我们班也多次被表扬,这有你的不少功劳,希望你再接再厉!”

汤宁坚定地点点头。我转而对汤宁爸爸说:“这一个月来,我没有听说过汤宁打架了,同学们都说他变化挺大的,学习也进步不小,孩子强多了,你不能用老眼光看他。”汤宁爸爸抓抓头,他的眼神里分明在说:“这是真的吗?”

分析:

“棍棒底下出孝子”, 仍然有部分家长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特别在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在气头上,对孩子拳脚相加的,仍然大有人在。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逆反心理以及长大后崇尚暴力解决问题的恶劣影响,很难消除。暴力调教的孩子,要么逆反心理特别强,要么特别懦弱,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很少不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

学生档案:陈渝 男 聪明伶俐,思维敏捷。课外知识比较丰富,在学习上相当懒,劳动时也怕苦怕累。身边经常围着一群同学,有一定的号召力。

家访3:

今天,去了陈渝家,四层的小洋房,一个可以放四辆东风卡车的院子,现在虽说是晚春了,院里依然百花争艳。

我走进了陈渝家,陈渝妈妈说:“他爸爸很忙,经常不在家,对陈渝的要求是有求必应。只要儿子有进步,他就用钱奖励。”“陈渝本来是个挺聪明的孩子,钱多了,点子花样就多了,花钱请同学做作业,放学拉着一伙他请客,经常买东西送同学,有些贪玩的同学跟着他进网吧……现在陈渝的学习是一落千丈。”她妈妈听了,生气地说:“这都是让他爸爸给害的!”“现在,我叫他做点事没有钱他不跟你做,倒垃圾要钱;洗个碗要钱;叫他去看书也要钱,真是气死我了。”

听到这些,我不知说啥好, 社会发展了,老百姓有钱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这没错,可陈渝变成这样,这到底是谁之错?

分析:

物质的社会, 造就物质的方式,一切以经济为中心,教育模式也被产业化,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向钱看”!考第一,奖励多少,考前十名,奖多少,在不少家庭,都成为制度!特别是庞大的打工队伍中的家长,对留守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以钱来“遥控”孩子。

尾声:

经过了数百次的家访,我一直在想:我们的教育,最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家庭教育!最最需要开的一门学科是什么?还是家庭教育!教育要靠学校,要靠我们老师,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大多数家长都需要学习一门学科——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两翼,我们在要求学校教育应如何如何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努力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使两者各展其能,相互促进,实现教育的最大成效。

家访教育 第4篇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扩招的不断持续,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 虽然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是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出现多样性、务实功利的倾向。一些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感性多于理性、心理素质薄弱等问题。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 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高校在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时, 基本的工作阵地都局限在学校内, 通常是老师以学生在校表现、学业情况等方面去进行判断和引导, 是学校、老师、学生三者间的互动, 而往往忽视了教育一个必不可少的参与因素———家庭。家庭是学生最早的生活环境, 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思维习惯的养成和行为方式的塑造, 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作用, 很多特殊群体学生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联。要想真正解决大学生思想、心理上的问题, 就必须促成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在教育方面良性互动。通过家访, 能帮助教育者更加深入地分析学生产生特殊表现的深层次原因, 也是辅导员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 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提升家访工作成效的策略

(一) 前期准备工作做扎实。

1. 家访对象的选择。

在选择家访对象时, 一般都会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突出问题需要解决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通常因为自身、家庭、社会等各种原因, 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或困难。主要分为学业警示、经济困难、网络痴迷、心理预警、家庭变故等方面, 这些学生往往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2. 学生信息的搜集。

信息搜集工作主要包括搜集家访学生的学业情况、在校表现、家庭成员情况、收入来源、父母姓名、联系方式、详细住址等信息。特别是一些学生在校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例最好能形成书面材料, 一方面帮助家访辅导员对学生在校表现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另一方面在与学生家长沟通过程中有充分的素材, 有助于拉近老师和家长的距离。

3. 家访路线的制定。

在汇总需要家访的学生名单后, 根据生源地区域划分家访线路。家访外出时间不宜过长, 所以在制定家访线路时一定要考虑事件紧急程度和经济因素, 特殊情况者必须进行家访, 其余可以分线路、分区域、分批次进行家访, 保证家访的实效性是首要考虑因素。

(二) 讲究沟通艺术———“望、闻、问、切”。

1.“望”———观察学生家庭情况。

家访是一个零距离接触大学生成长环境的良好机会。通过对学生家庭条件及经济状况的观察, 能帮助辅导员更好地判断学生在校表现, 并能从中查找学生自身存在问题的家庭因素, 从而帮助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同时, 有利于家访人员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共鸣性话题与家长交流。

2.“闻”———介绍学生在校表现, 倾听家长反馈建议。

辅导员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 一方面介绍学校概况、教育管理模式、就业前景等, 另一方面要以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为主线, 如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学习努力程度和考试成绩、日常花销情况等。同时辅导员要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倾听家长对学生在校表现的反馈, 对下一步学生的思想引导及日常管理与家长预期相配合, 做到有的放矢。

3.“问”———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

通过与家长有针对性的沟通和咨询, 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 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收入来源及家长的教育方式等。在家访目标的指导下, 最大限度获取相关信息, 必要时做好图像和语音的记录工作。

4.“切”———以利好消息作为切入点。

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 家长潜意识更希望听到学生在学校的利好消息, 所以国家及学校对学生的资助和帮扶政策就能很好地促进双方的交流。通过介绍国家助学政策, 一方面可以给贫困家庭带来希望, 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让家长知道只要学生在学校各方面表现优异, 就有机会获得高额的国家资助奖励, 能激发家长对学生在学业上的关注和鼓励, 不但有助于家访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更能协助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三) 做好家访总结及回访工作。

做好家访总结及存档工作。家访工作完成后, 及时地将家访成果整理、汇总, 形成报告。通过相同类别家访对象的对比、分析, 查找大学生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 结合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因素予以分类, 对今后出现类似问题的同学引导管理上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同时做好家访信息的整理、分类及存档工作, 注重保护学生隐私。做好家访对象的定期回访工作。通过首次家访时获得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以学期为节点参照、对比学生的变化, 正向地予以坚持, 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并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定期的沟通、反馈, 学校、家庭、老师、学生共同完成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

三、开展高校家访工作的启示与思考

(一) 建立家访的长效机制, 拓宽家访的多种渠道。

对学生的家访不能是一次性的, 应该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 通过不同时期表现的对比观察学生的变化, 及时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反馈。高校管理工作者应该在坚持传统家访的基础上, 拓宽家访途径,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电话家访、网络视频家访等多种形式的家访, 确保家访工作长效开展。同时保持家访的相对连续性, 让家访深入日常的学生管理中, 建立长期家访机制, 多种家访模式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二) 注重受访学生的追踪管理。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 所以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引导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动态管理, 尤其是对特殊学生群体的追踪管理。辅导员可以以学期为节点, 以节假日为契机, 以受访学生的日常表现、考试成绩、为人处事、上进心及责任感等作为参照物, 以综合指标体系全面对比分析学生的成长轨迹, 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主流价值观。

(三) 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注重情感引导。

感恩教育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工作中要通过学生的直接参与去体会到感恩的真谛, 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感恩。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 对师长的教诲应有感恩之意, 对国家和社会的资助应存有感恩之情。每个人只有懂得感恩, 才能懂得尊重他人, 发现自我价值。特别是在家访过程中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教育尤为重要。

(四) 深入细致开展资助工作, 完善校企合作帮扶机制。

现阶段, 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 “奖、助、贷、勤、减、补”六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对贫困大学生予以资助, 保障每一位大学生正常上学的权利。辅导员在进行资助工作评定时, 家访可以直接、深入地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贫困原因等, 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与教育也存在指导意义。同时学校、院系也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引进企业资助帮扶贫困大学生, 同时也能使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在校优秀大学生作为储备干部, 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

摘要:开展大学生家访活动, 在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补充和延伸高等教育和高校管理等层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访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要的补充手段, 能帮助辅导员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 立体、多维度看待学生, 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使思想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从高校家访的实践层面出发, 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家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结合家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 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家访工作,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谷今.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2]金新, 王兰英, 刘敏.高校家访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扎实开展家访,形成教育合力 第5篇

太乙一小

2011年暑假期间,我校按照上级相关要求,继续深入开展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的家访活动。本次活动共有35位教师参加,共走访学生近600名,占学生总数的50%。本次家访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交流沟通,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家访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开展暑期家访活动的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

学校对家访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做好了家访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在确定家访工作后,召开专门会议,成立了以校长胥恋为组长的家访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家访活动实施方案,发放了家访情况反馈记录表,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让每一位教师充分认识到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联系家长、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和自觉行为,避免了走过场现象的发生。

2、制定计划,提高效率和效果。

我校以年级为单位将全体教师分成了六个家访小组,明确规定班主任家访总数不少于本班学生的三分之一,其他任课教师家访不少于5人次。采取以班主任为主,其他任课教师为辅的家访方法,要求全体教师事先确定家访对象,要求对留守学生必须全部家访,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要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提高家访工作的针对性,重点放在特殊家庭学生和行为偏差生。

3、明确要求、认真落实。

学校在家访活动开始前,确定了以登门走访为主,家长会、电话、互联网和书信等为辅的家访形式,由教导处统一发放了“家访

到她家时,她们母女俩非常高兴,热情地接待了老师。在老师表扬了孩子的进步,家长也介绍了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在家很懂事,主动帮妈妈干家务,知道关心体贴妈妈了,还介绍了孩子假期的安排。吴老师提出了建议,希望孩子在复习功课之余多参加体育活动,适当发展特长,也可外出旅游,开阔眼界。最后,吴老师还把为她精心挑选购买的一套课外书送给了他,孩子和妈妈连连道谢,妈妈的眼里还有泪花在闪。孩子动情地说:“老师,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我„„”孩子哽咽了。她捧出了她精心绣成的一幅十字绣送给了老师。这情景把我吴老师也感动了,一股暖流在老师的心中涌动。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老师走进了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3、家长和社会高度赞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及时掌握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全面听取了社会各层面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并将之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或个人,发现并弥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推动教师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从而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树立了学校的良好形象。

三、开展家访活动的经验

1、要增强教师的家访艺术。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

2、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处处为人师表,家访过程中,老师的衣着、言谈举止都要体现一个老师的身份。有的家长出于感激之情,送些礼物给去家访的教师,对此要婉言谢绝,不要接受家长馈赠的任何礼物 ;家访时选择恰当的时间,切不可在饭时上门,并且不要在学生家中用餐。

3、家访后的延续工作应及时跟进。

此次家访都是在老师们的休息时间进行,虽然辛苦却很有价值。一方面,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去家访,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加深了他们对老师的敬意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另一方面为今后的相互沟通和相互合作奠定了牢固的感情基础,有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学校与家庭默契合作的,和谐的教育环境。家访后各小组都总结了经验,对各位受访学生的情况也作了一定的文字说明,这些宝贵的资料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四、开展暑期家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有些家长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从而使孩子形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爱哭闹、懒散等不良的行为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

2、有些家长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还有的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学校教育孤掌难鸣,有些工作开展不开。

3、有些学生家长只顾做生意,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孩子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他们变得越来越野,使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而学校与家长联络也往往是徒劳而返。

解,有些家长仅仅从学生的片言片语中知道学校的发展。今后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校的宣传。

2、多渠道沟通家庭和学校。

尽管我校一直采取多种办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但在沟通深度和广度仍存在不足,我们认为还可通过多层面召开家长会,扩大沟通面。从前年开始,我校新生入学前提前召开学生家长开会,提前将学校的办学方针和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要求告诉家长,指导家长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孩子。这种做法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这比在社会上粗泛宣传更有效。今后,在这些渠道的基础上要结合登门拜访、电话、书信、互联网等形式多渠道的增进家庭和学校的沟通,联手教育好孩子。

3、家访活动要长期化、制度化。

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便于双方更全面的、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会解决诸多问题。教师与学生心贴心的家访更能鼓励学生,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家访活动无疑是成功的,但这项活动不应该象“学雷锋”活动那样给人们“三月来,四月走”的印象。应该长期化、制度化,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形成家校教育的良性循环,以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注重家访策略提高家访实效 第6篇

关键词:班主任;家访;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207-01

班主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管理者,其人格魅力、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直接关乎班风、学风和校风,更关乎学生的人生发展,足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和神圣。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认识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努力学习管理知识,善于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发扬奉献精神,施之以爱,倾情投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甘作“人梯”。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是保证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联系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班主任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和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与家长进行教育上的合作。学校和家庭都希望学生成才,这是学校与家庭合作的基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应当做到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内容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教育方法互相协调、彼此呼应。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驾齐驱,形成合力,学校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班主任,做好家访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结合我个人的工作体会,下面我就家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有关技巧谈一点浅薄的看法,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家访要主动预约

班主任应把家长视为教育活动的合作者,积极与家长联系,而不应出于偶然的动机或迫使家长对学生采取强硬措施而进行家访。这样会使家长对教师家访产生恐惧心理。班主任进行家访尽可能做到与家长提前预约。预约时一定要把访问的内容、时间等告诉家长。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①明确了家访工作的计划性、目的性。有利于克服教师的急躁情绪,避免对问题的简单处理,也不会出现见不到家长而白跑一趟的现象。

②家长有所准备,谈话易入正题,双方容易达成一致意见。预约家访做好了,联系密切了,还可以发展应邀家访和电话往来,能够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预约家访制度形成后,也并不排除一些偶然性的家访。

二、谈话要尊重家长

在与家长的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家长。班主任通常比家长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切忌以懂得教育而自居,不愿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交往中应仔细寻找家长意见中的合理成分,不能以教训的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的时候,班主任仍不应该忘记在谈话时给予对方以尊重,切忌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

否则,家长有可能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学生,极易形成学生与班主任的对立。当教师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应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做到以礼待人,以理服人。

三、要客观评价学生

客观评价指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班主任向家长介绍情况时,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切不可毫无根据地对学生作出能力和行为等方面的评价。班主任对学生任何不慎重的评价,都会伤害学生和家长的感情的。

四、批评要委婉巧妙

教师应当是家长的教育顾问,可以对家长提出要求。有些家长比较通情达理,对教师的提议能主动接受,积极配合。也有一些家长“护短”,往往把孩子的不良行为与自己的“面子”联系在一起,明知孩子有错,也不愿意让别人说。班主任与这类家长对话时应避开其他教师及学生本人,谈话中避免直接接触“敏感区”,应采取迂回战术,还应机智地帮助这类学生家长提高教育素养。

五、沟通要注意策略

班主任在工作中难免要与单亲家庭、继父(母)家庭、隔代家庭的学生家长交往。由于家庭组成的特殊性,给交往也带来了特殊性。单亲家庭的家长往往不愿在大众场合露面,教师应主动家访,鼓励家长振作精神,把更多的注意转移到孩子的未来和前途上。

对于继父(母)家庭,班主任应采取积极态度,通过具体措施,使家长感到非亲生子女的教育是自己的责任,引导家长积极参与教育。对隔代家庭的家访,由于班主任要同老年人打交道,批评学生时要注意策略,否则会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以致家长觉得孩子可怜而更加溺爱学生,以此作为对教师批评的补偿。

家访教育 第7篇

沈阳医学院按照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辅导员家访工作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 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着力点, 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为重点, 组织专、兼职辅导员开展了以“沈阳医学院辅导员暖心之旅百家行”主题家访活动, 通过集体集中走访的形式深入辽宁西部, 完成了辽宁西部的家访计划, 驱车累计行程达4500余公里, 足迹遍布建平, 建昌, 喀左、凌源, 朝阳、绥中、兴城、葫芦岛、阜蒙、阜新、义县、锦州、黑山、北镇等15个区县100多个自然村, 四年来共计走访了400户学生家庭。实践证明, 家访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 拓宽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是提高辅导员思想业务素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实际举措, 是建立家长、学生和学校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的有效载体。

一、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目的

1.家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上, 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优势, 通过家访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沟通和了解, 真正地走进了学生的心中, 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环境, 理解了他们的真实想法, 掌握了许多在学校无法了解到的学生情况, 掌握了真实的、直观的学生家庭情况, 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老师和家长、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有利于有效利用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强大合力。对以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2.贫困生教育帮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性格通常偏内向, 且部分存在自卑心理。在被访学生中, 学生家庭情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困难。此次家访中了解到学生贫困家庭的类型, 学生大多出身农村, 父母多为农民, 家庭收入较少;父母身体条件较差, 缺乏经济来源, 生活无保障;多子女家庭较多, 需赡养老人, 家庭负担较重, 部分贫困生父母丧失劳动能力, 甚至部分学生为单亲家庭。通过家访, 能够真正了解到贫困生的实际困难程度, 为特困生资格认定及贫困生心理问题等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家访提升辅导员工作视野

通过家访工作, 能够促进辅导员对学生家庭进行更深的认识, 进一步了解家长更为详细、迫切的教育要求, 此外通过家访不光是达到了解学生的目的, 我们广大辅导员尤其是“80后”的年轻老师自己也深受教育, 使他们了解当今农村的现状, 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辅导员, 所肩负的不仅仅是培养国家的栋梁, 还是承载了每个家庭的希望, 增加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从中看到了自己在工作的不足, 为以后的学生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石。

二、家访工作的实践

1.高度重视, 认真策划, 精心组织

按照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持久地开展“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的通知》 (辽委高[2009]1号) 文件精神, 沈阳医学院下发了《关于开展“沈医辅导员百家行”活动的通知》的相关要求, 在学生处的大力支持和基础医学院的高度重视下, 基础医学院制定了辅导员寒假辽宁西部贫困生家访活动实施方案, 利用三年的寒假时间, 完成辽西部地区全体贫困生的家访工作, 对辅导员家访活动进行了认真部署。号召专职辅导员共同参与到此项活动中。

家访的主要对象主要为辽西部贫困学生, 因此家访活动采取团体家访和辅导员单独家访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出发前组织辅导员专门召开了会议, 部署、落实家访学生计划, 设计家访日程, 规划家访路线。同时要求家访对象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家访活动要与探访、慰问贫困大学生家庭活动结合起来, 家访人员要充分了解学生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 分析导致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的主要原因, 寻找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

2.多个维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家访的实际效果

首先,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 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其次, 客观地介绍当前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与家长探求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最后是向家长介绍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重要举措。家长达成在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向上的共识, 制定学生的成才计划。建立家长、学生和学校三位一体育人环境建设重要的契合点和长效机制。

3.以家访为平台, 形成家访、家访地区家长会、毕业生回访“三位一体”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 提升家访效能, 扩大加家访成果

在家访活动中, 我们注重结合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要求和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 以“实践—研究”为家访工作导向, 深层次的挖掘家访深层意义, 提升家访活动的内涵, 我们把家访活动作为一个老师与学生深入交流的一个沟通平台, 而不是简单的走走看看。在这个家访平台上设计贫困生家庭走访, 走访地区非贫困生家长会, 毕业生回访三位一体的三大主体活动。为了能让家访有针对性, 我们给被访家庭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 编制了《辅导员家访谈话提纲》《贫困生调查问卷》《贫困生家庭调查问卷》, 并抽取部分贫困生开展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 进一步提升了家访活动的深入性和延展性。此外, 为进一步扩大家访活动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学院还在朝阳市、锦州市召开“沈阳医学院暖心之旅辽西行”家长会, 邀请该地区的家长一起观看沈阳医学院纪录片, 介绍我校这几年取得的长足进步, 辅导员和家长围坐在一起, 促膝交谈。除了与家长们沟通孩子的表现, 耐心解答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就业、考研等问题外, 学校还结合精心制作视频, 与家长们共同分享孩子在大学期间的成长进步, 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大学学习生活规划。一位学生家长说:“从来没想到大学也能有家长会, 更没想到学校和老师这么贴心, 把家长会开到了我们家门口。我们不仅了解到孩子的表现, 还学到了家长怎样配合学校和老师, 共同引导孩子成长。”

为了获取毕业生毕业后的工作情况, 掌握学生就业形式和基层医疗情况, 家访期间, 回访当地的毕业生, 了解他们的工作现状, 看到学生们一个一个在辽西生根发芽, 事业茁壮成长, 家庭和睦美满, 我们的心理很是高兴和自豪, 同时也为我们的就业指导提供了大量的鲜活的事例和素材, 也加强了毕业生和母校的联系。

4.认真撰写家访心得和感悟总结

结合实际, 分方向总结家访活动的体会和感悟, 总结不同类型问题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和推广, 提升工作水平,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收获和启示

1.通过家访活动, 收获的是感动, 更多的是责任

在春节前夕, 我们在家访的同时又送去了节日的关怀与慰问。在学生真切和充满真情的拥抱中, 在家长那充满感激、期待、信任和送别时久久不肯离去的身影, 深深地萦绕在我们的思绪中难以忘怀。让我们感到自身工作责任重大的同时更感到工作的崇高, 感到爱心力量的伟大, 为被家访的学生和家庭增添了节日的喜庆和祥和, 我们非常的高兴和欣慰。

2.通过家访活动, 收获的是鼓舞, 更多的是希望

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关怀和温暖感激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帮助, 更多的是对他们境况的重视和关注, 以及为他们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所带去的鼓励和信心, 使他们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对生活的希望。当家长听到介绍孩子在校表现良好的情况时, 真诚感激学校那质朴的情感深深的打动着我。我们不仅将学校的发展建设情况和学生的表现情况带到学生的家中, 而且还进一步了解学生和其家庭的实际情况, 更进一步详细地掌握了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 分析了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的原因, 与家长商讨达成了帮助引导学生的共识。

3.通过家访活动, 收获的是信任, 更多的是信心

家访不仅影响了一个家庭, 甚至影响了整个村庄。向贫困生家庭及周边群众详细讲解了国家确保贫困生不失学的相关助学政策和学校的实施方案, 家访让群众增强对学校的信任, 也增加了贫困大学生家庭乃至周边居民送孩子上大学的信心。家长都表示不论多苦都要供孩子完成学业, 学生都表示要努力奋斗, 刻苦求学, 用知识改变家庭的困境, 报答父母, 回报社会。

4.通过家访活动, 收获的是理解, 更多的是反响

家访工作的启动、总结, 在高校学生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优秀特困学子们那坚强的意志力, 敢于面对挫折与困难的精神, 懂得珍惜和感恩的情怀, 现实生活大课堂教育和历练的成长经历, 他们对“苦尽甘来”和“梅花香自苦寒来”哲理的深刻理解对其他学生的成长和成材教育作用是很大的。其次, 学校领导和老师走进学生的家庭, 这种关怀和关爱的行动, 很大程度上更进一步缩短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这种潜在的影响和感染的力量是巨大的。

四年的辽西家访工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美好回忆!也让我们懂得了责任和爱的力量。坚信, 在我们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家访工作一定会深入可持续的发展, 并将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 我们愿意为之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美]MaryLouFuller, Glenn01sen.谭军华译.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如何成功地与家长合作[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2]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3]孟万金.协作互动——资源整合的教育力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赵豫林.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01) .

[5]李在强.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11) .

[6]尹作发.对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11) .

[7]姬广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33) .

[8]庆祖杰, 周春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1, (11) .

[9]孙立军, 刘大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新拓展[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11) .

对“家访不家访无妨”的反思 第8篇

一、“跷跷板效应”冷落了“中间生”

教师通常习惯于重视抓“两头”, 一是少数成绩优秀的所谓“尖子生”, 二是少数思想和行为偏差的“问题生”。对前者家访教师往往是出于偏爱, 对后者家访一般是因其违规违纪。而对于成绩处于中间段的学生, 教师花的心思相对较少, 认为他们“表现较好”, “平安无事”, 用不着老师操心, 也就忽视了对他们的教育关注。对中间生的家访俨然成了学生和家长的“奢望”, 很多情况下, 除非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其他重要活动, 家长恐怕鲜有时间和机会跟老师谋面。这种现象如果长此以往, 即便是其中也有例外, “顺路捎带”抑或是“例行公事”, 家长对家访表现出的无所谓态度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无事不登三宝殿”成为“思维定势”

家访几乎成了教师上门告状的代名词, “后进生”家长对此感触颇深, “无事不登三宝殿”成为他们的“思维定势”。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教师经常性地上门与家长沟通, 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然而, 事实上我们的家访常常是在学生事发后, 尤其是那些上了班级管理“黑名单”的学生, 班主任有“事”即登“三宝殿”。每每此时, 教师往往情绪激动, 悉数学生的种种不是, 埋怨学生不长记性, 屡教不改。这让家长或多或少地感觉到老师是前来“兴师问罪”的, 且有“推卸责任”之嫌。不仅面子上尴尬, 而且对学生的自尊心也是一个严重的伤害。尽管教师登门家访的次数不少, 可是他们做不到“花样翻新”, 每次都是“报忧不报喜”,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根本起不到剖析学生错误成因, 促其改正转化的真正功效。如此家访, 家长看不到教师是在真正地关心学生, 久而久之, 家长便对教师的这般家访失去了信心, 变得不屑一顾。

三、重“量”轻“质”, 如同“作秀”

不少学校在班主任的量化考核中, 都对家访的“量”作出了明确要求, 也就是达到多少人次计多少分, 而对于家访的“质”却缺少具体评价。这种重“量”轻“质”的做法, 使得班主任老师不得不疲于应付, 在家访的“量”上下工夫, 为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家校间来去匆匆, 三言两语填写下家访记录, 便大功告成, 而这些所谓的家访材料也迎合了学校检查。试想, 此等家访有何意义可言?如同“作秀”般的家访沿袭下去, 何谈家校沟通?

家访教育 第9篇

1. 辅导员家访成效显著

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 家访是有效的传统方法之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天然的链接”[1]。自2008 年起,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深入开展“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 家访帮助辅导员老师发现了很多在学校内发现不了的问题, 增进了家校之间的进一步沟通, 形成教育合力, 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2. 辅导员家访工作亟待深化

在辅导员家访工作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辅导员家访覆盖面小。目前高校学生数量日益增多, 由于辅导员数量少, 限制辅导员家访工作的覆盖面。②辅导员家访工作实施难度较大。目前高校很多学生分布在祖国各地, 家访的确有难度, 辅导员家访工作遇到瓶颈。

3. 辅导员家访的骨干家访模式已经成功实施

为弥补辅导员家访的不足之处, 沈阳工业大学探索并实施了大学生骨干家访活动, 组织、动员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等大学生骨干利用节假日, 对困难家庭大学生、学习成绩不良大学生等特殊大学生群体进行家访工作。

二、辅导员家访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辅导员家访正是“三贴近”的有效载体, 并且还能起到“贴近学生家庭”的作用。家访一直以来是高校辅导员参加社会实践、拉近师生距离、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有效形式。实践证明, 辅导员家访成为家校互信合作的桥梁, 通过建立起学校与家庭的良性关系,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 辅导员家访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辅导员走进学生家庭, 给学生家庭送去温暖, 送去政策, 同时也送去了鼓舞和信心,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学校对其本人和家庭的关注和关心, 这无疑缩短了师生心灵的距离,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了学生心坎上。实践证明, 被访学生在家中能更主动的接受老师的教导, 家访中更能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决心, 用此方式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回报学校的培养和教育之恩。

2. 辅导员家访是促进学校和谐与稳定的有力保障

在家访过程中, 学生家长普遍对辅导员家访活动表示支持。很多家长表示在被访之前对于大学的教育环境及学生在校的真实情况都不是很了解。很多困难生家庭并不是很了解国家对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通过家访, 老师详细的介绍学生在校情况, 讲解学校规定和政策, 认真解答家长的疑惑, 并且建立起长期、多途径、有效的家校沟通环境, 使得学生能够安心在校学习、生活, 家庭能够尽到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 学校能够起到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 这样就形成了家校稳定和谐的教育环境, 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家访工作, 辅导员认真总结以往成功经验, 开拓创新, 获得显著成效, 初步形成了家访活动深入持久开展的工作机制, 促进了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 推动形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结合力[2]。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和谐与稳定。

3. 辅导员家访是增强辅导员工作责任感和自豪感有效抓手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 对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成为能否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因素。关怀学生的本身就是重视思想教育的真实体现, 因为思想教育不是一个硬帮帮的说教词, 是爱与责任在思想教育中的真正体现[3]。辅导员通过家访, 了解了学生的生活环境, 传递了学校制度和政策, 尤其是对于困难生家庭讲解资助政策, 为他们的家庭带去温暖和曙光。家长的感激及学生的感动使辅导员感到高校学生工作既是一种责任, 也是一种光荣, 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也为辅导员今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了动力。

三、大学生骨干家访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生骨干家访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新形式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的首要素质, 弗洛姆的观点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趋于淡化, 这与国家、社会、人们的期望背道而行, 将使大学生难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大学生骨干家访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了平台, 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推行体验教育, 积极引导骨干学生深入的了解班级同学, 了解社会, 了解国情、民意, 思考现实问题, 密切联系社会实际, 正确把握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 提高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 使其责任感不断得到强化和升华。

2. 大学生骨干家访是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新平台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成才过程中努力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所需的“必修课”。实践证明, 社会实践可以促使大学生骨干走入社会, 了解社会, 重新认识自己, 培养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在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新时期, 更应该加强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努力探索社会实践的新形式。

由于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学生的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以及开展形式单一等问题, 使得社会实践育人的成效不明显。大学生骨干家访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骨干个人或以班委、以团支部为单位利用寒暑假及“五 • 一”劳动节、国庆节等长假开展家访活动。发挥学生骨干的主体性, 由学生设计家访程序, 辅导员给予指导和建议, 并且在家访的过程中学生骨干通过不断探索, 改进工作, 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在家访结束后家访小组要撰写一份家访报告。每一名参与家访工作的大学生骨干要撰写一篇家访工作心得, 如实汇报自己参与家访活动的思想状态和切身感受, 并及时提出对大学生家访工作的改进建议。通过以上大学生骨干家访的心得体会来实现实践过程中的边执行, 边评价, 边修改。大学生骨干家访通过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等多方面推行体验教育, 鼓励骨干学生发觉身边存在的家访对象, 主动制定家访计划并认真实施, 总结每次家访的收获。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以此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形式。

3. 大学生骨干家访是丰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目前大学生对于辅导员的指导需求越来越高, 但在很多高校也存在着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及时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而大学生骨干家访恰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第一, 大学生骨干家访有助于辅导员深入细致的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很多贫困学生由于自悲等心理不愿如实表达自己家庭情况, 这使得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一些真正的贫困生没有切实的得到国家和学校的补助。大学生骨干代表辅导员深入开展家访活动, 通过家访后的汇报工作可使辅导员对骨干所访学生及其家庭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促进了高校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性。第二, 大学生骨干家访有助于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学业规划进行指导。大学生骨干家访使被访学生、家长、参访学生处在一种平等、互相信任而又轻松的气氛中实现“三方对话”, 有助于消除被访学生及家长不必要的疑虑, 保证交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学生骨干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需求, 为日后辅导员更为准确的了解被访学生, 制定针对性学业、职业规划方案提供了依据, 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可行性, 从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大学生骨干家访促进了辅导员家访的纵深发展

1. 大学生骨干家访实现辅导员家访的全覆盖

大学生骨干重点对“三困生”进行家访, 进而推广到对一般学生及骨干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大学生骨干家访从客观上增加了受访学生的覆盖面, 与辅导员老师家访工作联动以达到“突出重点、顾及一般”的效果, 协助老师并与家长配合将很多有问题苗头的同学及时进行纠正与帮扶。大学生骨干家访活动拓宽了家访工作的参与面, 实现了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的辅导员家访工作参与方只是辅导员和被访学生家庭的局限性。

2. 大学生骨干家访探索建立了辅导员家访新机制

传统的家访形式是辅导员主动亲自深入到学生家庭, 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 帮其解决各种问题, 实现家校的双方合力。大学生骨干家访活动为高校辅导员家访提供了新方法。大学生骨干作为辅导员的“喉舌”代表辅导员深入开展家访活动, 通过家访后的汇报工作可使辅导员对骨干所访学生及其家庭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也为日后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3.大学生骨干家访提高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辅导员家访虽然被广大家庭所欢迎, 但是如今人们越来越注意自己的“生活隐私”, 有部分家庭由于家长个人原因不愿意让外人登门打扰。而作为被访学生同龄人的大学生骨干, 与辅导员相比较更容易被家访家庭所接受。学生、家长、参访学生骨干处在一种平等、互相信任而又轻松的气氛中实现“三方对话”, 学生骨干通过交流自身成长经历、学校趣事等方式有助于消除被访学生及家长不必要的疑虑, 保证交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从学生的角度传达学校的相关规定、政策也更加具有亲近性, 同时也会获取更多有助于今后更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建议。通过学生骨干家访后成果汇报, 使得辅导员能更多地掌握学生及家长需求, 也为日后辅导员更为准确的了解被访学生, 制定教育方案提供了依据, 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可行性, 从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五、辅导员家访指明了大学生骨干家访的发展方向

1. 辅导员家访为大学生骨干家访提供准确的家访对象

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众多、思想教育工作开展范围不广、深度不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辅导员开展家访活动工作时, 常被时间、地理等诸多因素所制约。大学生骨干家访出现后, 辅导员可有计划的指导条件便利的学生骨干对辅导员特别关注的个别“问题生” (如学业有困难、心里有障碍、生活有问题的学生) 进行家访, 或是指导学生骨干对辅导员已访过的学生及其家庭开展持续家访, 为大学生骨干准确选择家访对象提供保障。

2. 辅导员家访为大学生骨干家访提供有效的家访方法

大学生骨干家访并不是简单的登门聊天, “何时聊”、“聊什么”、“怎么聊”都是家访过程中的一门艺术, 在家访前就要做好充足准备。辅导员家访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突如其来的问题, 也会有应接不暇的可能。辅导员通过诸多次家访工作总结经验和工作方法, 细致分析家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学生骨干家访前对他们进行深入指导, 介绍行之有效的家访“艺术”, 帮助大学生骨干顺利有效的开展家访活动。

综上, 大学生骨干家访与辅导员家访相互依托, 相辅相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时代需要, 建议积极开展大学生骨干家访活动, 努力拓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辅导员家访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大学生骨干家访是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新平台, 创新了辅导员家访形式, 扩大了辅导员家访范围, 促进了辅导员家访的长效机制建设, 也成为丰富辅导员工作抓手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沈阳工业大学骨干家访活动为研究出发点, 探讨大学生骨干家访与辅导员家访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骨干,辅导员,家访,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曲建武.识读大学—一个老辅导员的心声[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94.

[2]解宗军, 刘晓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家访教育 第10篇

就当班主任的年限来说,我是一个新的班主任,是个新手,从刚接班起,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一直都很注重家校联系。为此,我就家访前和家访后谈谈体会。

一、家访前要注意的事项

1. 善于把握时机。

在学生取得成绩或退步明显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反馈情况,从而达到平时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 家访前应该拟好家访题目。

即家访工作的目标,简言之,通过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对学生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师应对家访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预先设想,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策略,避免家访的失败。

3. 要了解学生。

在家访时学生家长会很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特别是老师的眼里孩子怎么样。如果班主任事先没有对这次家访的学生做一个有效的分析与评价,就可能在面对家长时无话可说,造成尴尬的局面。所以,平常要对学生多加关注,特别是对学生的一些反常行为。

4. 要了解家长。

学生家长从事各行各业,他们的文化水平不同,性格也不同。班主任家访是一定要面对学生家长的,所以在家访前班主任有必要通过学生了解家长的性格特征,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和要求等。因为只有做了这方面的准备,老师才能在进行家访时尽量避免话不投机等不愉快的场面,并针对其教育方式进行引导。

5. 要了解学生家庭。

为使家访效果更好,应事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学生的家庭经济、生活来源、父母关系及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通过对这些情况的了解,家访效果就会更佳。

二、家访后出现的问题及感受

虽然每次家访都设想得很好,但还是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

1. 家长对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明知孩子存在某些不良问题,但却抱着一种让孩子在学校得过且过的放弃态度,让人感到很气愤又无助。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是采取下面两种方法:想办法通过该生的其他亲属来做其及家长的工作;求助于学校相关部门,协助处理。

2. 家长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无能为力。

部分学生在家动不动就会跟父母吵,这往往跟学生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有关。这一部分学生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或父亲出外打工。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学生对班主任布置并要检查的任务一般都会较好地完成的特点,对一些自觉性差的学生,给一本笔记本让他记“流水账”:在家里哪个时间完成什么都登记下来,并让家长核实签名,再针对不足让其改正,当然这可能只适用于初中甚至是初一。

3. 表面上很重视,责任却全部由班主任承担。

表面重视,会与老师电话联系,但一味地想把学生的教育问题由班主任解决。最常听的一句是“我家孩子在家都不听话,他对老师说的比较会听”,当然这确实有可能,但不能因为比较听班主任的话就要老师当保姆。所以对于这种情况我更多的是给予家长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4. 家长没有做到以身作则。

很多时候家长总对孩子提各种要求,但自己在行为上又不能给孩子好的榜样。最常见的就是赌博现象,不仅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而且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三、家访后班主任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1. 每天把学生情况分类,有针对性地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在校情况。

工作重点主要面向后进学生,多关注他们,多与这些孩子的家长沟通。要充分利用家校通和家长联系,联系要细致,如,利用作业记录本及时反馈作业情况。由于平时大家工作忙,可以多进行电访。和家长打电话,要明确交流的目的,注意时间和语言,多用关心的话语,多一些商量的语气,多一点理解,给家长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许会使他们非常感激。和家长沟通要多报喜,少报忧。老师与家长交流要有耐心,即使对家长的看法不认同,也不能表露出不耐烦情绪。给家长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许会使他们非常感激。

2. 及时向家长反映班级的现状。

平时要把班级的氛围搞好,让家长认同你这个班级。出现问题时,要采用有效的处理办法,如果和孩子能直接沟通,把问题圆满解决,就没有必要麻烦家长。如果觉得有必要家访,就一定要及时,尽快把问题解决。要尽量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与个性。

要通过家校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校将要开展的活动,以便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班主任在向家长指出孩子缺点的同时也应要求家长向班主任反馈自己孩子在家的情况,再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家长教导孩子。利用家校通布置作业时可以向家长做出一些温馨的提示,表达你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以及对家长的友善。要利用一切和家长碰面的机会与家长交流,如低年级家长接送孩子就是很好的交流时机。

3. 为了避免家长的误会,班主任开展工作前应该先知会家长,充分利用家长会,不但要表扬学生,还要表扬家长。

家长会上力求不批评任何学生和家长,而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1)与孩子及时沟通感情。

孩子需要家长细心地关注。在家长快乐的导向之下,孩子其实很容易获得快乐。比如,可以在每一天结束的时候,帮助孩子回忆一些快乐的事情,这样他就会以更多的自信和喜悦迎接新的一天。

(2)别“压制”孩子的快乐。

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需要带着童真的想象力尽情玩耍,他们喜欢抓虫、捏泥巴、看蚂蚁搬家———这样让他按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他们会更快乐。

(3)让孩子笑出声来。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不要把感情放在心里,高兴时就大声笑出来,对家长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所以,应让家中充满笑声,记得经常给孩子拥抱。

(4)及时表扬孩子。

家长一定要学会欣赏孩子,带着与他一样的兴趣做他喜欢的事,而不是敷衍。并且在他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时,适时给予表扬。如果孩子的热情能通过家长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和自信,这些品质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5)教导孩子关爱他人。

尽量给孩子提供关心、帮助他人的机会,如让他把家里的旧玩具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要让他们明白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懂得分享。这样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孩子既发扬了一种美德,又享受到意外的快乐。

(6)别对孩子“逼人太甚”。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不能承受批评和责骂之重。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甚至拳脚相加,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使他失去自信。即使孩子有什么过错,家长也应该“无条件地”原谅。

总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两翼,我们应该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使二者各展其能,相互促进,实现教育的最大成效,而搭建二者之间联系的最佳桥梁就是家访。教师家访的目的,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特别是初中,由于学生在家的时间相当多,教师可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刁瑞利, 解成荣.初中班主任怎样做好家访工作.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 2012 (29) .

悠悠家访路 第11篇

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趴在院门口向院子里喊:“老师,过年我一定给你考及格!”一句话惹得全家哈哈大笑。不过这话还真管用。这个平时老考三四十分的孩子竟然破天荒考了个58分,虽然仍没及格,可家长还是高兴,奖励了他许多鞭炮。

再后来,我渐渐懒了,家访不再挨家去,而是只到学习差的学生家,目的只有一个:让家长帮助孩子搞好学习。反正只要去,效果就不错,学生的家庭作业质量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会有进步。近几年,电话普及,我就基本上不到学生家里去了,有什么事情一个电话就行了。有时学校要求家访,同事们都觉得没那个必要,打个电话就可以的事情干吗非要折腾老师跑一趟。

可是,自从自己荣升为家长后,我才发现作为家长是多么希望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遇到问题时是多么希望老师能帮自己解决,想问孩子的情况又不好意思,总是希望老师能主动跟自己谈一谈孩子的情况。我算是体会到当家长的难处了,想找老师又怕见老师,打个电话吧又怕老师正忙,真是左右为难。于是,我再遇到家长就会主动地夸夸孩子,并谨慎地提出孩子的缺点,以免伤了家长和孩子的自尊心。至于到学生家里去家访,我还是没有采取行动,一怕给家长添麻烦,二怕被同事们笑话。

去年有一天,孩子的老师要来我家玩,我倒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可没想到孩子那么激动,又是收拾书桌,又是整理床铺,总怕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我这才发现老师的家访,原来可以让学生如此振奋。我家孩子总体来说还算优秀,自从老师有针对性的家访以后,孩子真是很受鼓舞,书读得更投入了,字也写得比以前快了,放学后先写作业再玩,有时也会收拾房间了。我知道老师那次的来访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于是,我又开始家访了,先是本小区内,然后是临近小区,所有的孩子都非常兴奋,家长也同样激动。在家访中,我感受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孩子。他们各有各的可爱之处。凡是我家访过的学生,我对他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对他的了解又深了一层,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些。因为,我的夸奖时时鼓舞着他,我们的小小约定也会让他天天努力前进……

家访工作刍议 第12篇

关键词:家访,艺术,因人施教,记录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桥梁,是班主任开展班务工作,抓好班风学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所在。 在经济和通讯科技发达的今天,新形势下班主任如何做好家访工作, 这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一、要充分认识用现代通信手段代替家访的利与弊

在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利用现代通信手段电话、短信、QQ、 发邮件等成了许多班主任和家长联系的主要方式, 因为它方便快捷,免除了班主任的舟车劳顿之苦。学生没有回校,旷课迟到,一个电话就可以告诉家长,并能了解原因。 学生的成绩、学生在校的情况、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开家长会、发通知甚至作业……都可以用发短信、发邮件的方式告诉家长,有必要与家长沟通时可以利用QQ与之交谈,避免了面对面交谈时因意见不合产生矛盾而带来的尴尬和不愉快。 学生在校打架斗殴,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屡教不改,要求家长到学校配合教育,一个电话就把家长叫到了学校。 以上种种都是通讯科技给班主任工作带来的便捷, 它大大地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我认为通讯工具是替代不了家访的,通讯工具也有它的局限性。如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成长环境等,电话、互联网是做不到的。 如,黄某的儿子小明,纪律性较差,经常迟到,作为班主任肯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希望家长督促他早些到校,不要迟到。 开始时黄姓家长还能够有礼貌的说会督促他早些到校,但打电话的次数多了,家长就开始不耐烦了,有一次竟说:“迟到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一早就打电话来,让人睡觉不。 ”说完立即把电话挂了。 此后再打电话给他,只能听到忙音。 后来我亲自去家访才知道,这个人根本不是小明的家长,他是小明花钱找人冒充的。这就足以说明现代通讯工具也有它的弊端,如果一味地采用电话等通讯工具代替家访,肯定达不到家校配合、共同教育、提高学生各种素质的家访目的。

所以在家访工作中,要把通讯工具和家访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家访方式,使家访工作落到实处,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家访也是一门艺术,要做到因人施访

家访面对的是家长,家长却是形形色色的,有的家长知识层次较高,有的家长学历文化水平低脾气不好,有的家长性格暴躁,有的家长是好脾气,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各有不同,有的严格,有的溺爱,有的放任自流。 班主任要怎样做才能较好地和家长沟通,达到育人的目的,这就得看班主任的家访智慧了。 我们上传授知识上讲究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育人上,家访也应因人施访。例如,对知识层次较高的家长,可以和他探讨一下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问题,而对于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教育观念存在问题的家长,要以朋友的身份,提出中肯的意见,切忌摆出训人的架势,以免损害家长的自尊心,特别是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家访时,要尽量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再指出其不足,并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对于那些蛮不讲理的家长,应不卑不亢,但也不必和他争执,应用委婉的话语向他提出建议,要让他觉得你是出自真心,出于好意帮助他教育好子女。 这样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意见了。

家访也是一门艺术。家访也要和上其他课一样,进行认真深入的备课,家访之前要明确家访的目的,还要掌握好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的职业,还有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及优缺点等。 必要时还可先到你所要家访的那个学生家的周围进行明察暗访,预先掌握好第一手资料,以便同家长见面时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如,前两年,我接手的班有一个叫李木龙(化名)的学生,打架斗殴、迟到旷课成了家常便饭,上课有时还故意扰乱课堂纪律,顶撞老师,各科老师和我对他进行过多次教育,但收效甚微。 开学的第三周因一点小事, 他就指使别的同学打了一个初一的学生。事后我找他谈话,他却矢口否认,摆出一副与他无关的姿态,后来我改变了策略,决定从家访入手,经过一番调查,了解到他两岁多就失去了母亲,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直到读四年级才回到父亲身边,他有一个智障的哥哥, 因为他哥有智障,他的父亲便偏爱他哥多一点,对李木龙却极少理会,在外婆家生活时,外婆对他疼爱有加,这种感情的落差让他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其实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 我到他家时,李木龙正在摘菜。从他父亲的口中了解到李木龙在家经常帮助做家务和照顾二哥的事。 临走的时候我特意走到李木龙的身边, 拍着他的肩膀说:“木龙在家能够帮助做家务真不错,很多学生都比不上你,如果在学校也能够为班多做好事,知错能改那就更好了。”这时只见他的脸霎时红了。我又故意提到他的外婆,问他放暑假时是否去探望过她,外婆身体好不好等,整个家访过程, 我都只字不提他这次幕后指使别人打架的事, 但我从他的眼中读到了悔意和对老师的信任。第二天早上,我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份检讨,是李木龙写的。他承认了前两天打架的事,希望老师原谅他。这次之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李木龙基本上改正了打架斗殴、迟到旷课这些坏毛病,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说家访是一门艺术,是教育学生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对后进生。 只有通过家访,才能赢得家长的心,同时赢得学生的心,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达到教育和挽救的目的。

三、家访结束后要认真写好家访记录

写好家访记录是十分必要的,这相当于建立一份家访档案。有利于今后家访能更顺利的进行。怎样写家访记录呢?我认为家访记录要详写,并且是越详细越好,要写清楚家访的时间、地点、接访人以及家访的原因、期望达到的效果、在家访的过程中了解到的学生家庭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方式方法或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等。最后是总结,总结此次家访取得了什么效果或不足,以及对此次家访的评价。 有了这份家访记录,班主任做起工作来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能够灵活快捷地调整教育策略,使家访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教育成效的最大化。

上一篇:热胀冷缩下一篇:患者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