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2024-08-29

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精选5篇)

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第1篇

一、英汉称谓语的差异

称谓语,就其狭义来说,是人与人之间称呼的用语。称谓语是构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间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的范围各有特色。这些称谓语的不同也同时映射出彼此的文化的不同。

1. 英汉亲属称谓的异同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或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由于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因此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总体来说,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繁杂细致得多。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程中,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大力推崇封建大家庭的结构形式,并强调宗族血缘关系。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得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而英语里的此类称谓则比较笼统、模糊,一词多义,覆盖面广。除了辈份清楚外,其他关系只能从上下文中仔细推敲或当面询问。如sister(姐妹)同为一词,年龄大小不分;grandmother既指奶奶也指外婆,父系、母系不分;uncle可指叔、伯、舅、姑父,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英语中的cousin一词更是无所不能,它不但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而且连性别也不分,囊括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要准确地翻译这个词,必须置之于语境中。此外,在家庭成员之间,按照中国风俗,兄弟姐妹一般按长幼称呼,如大哥、三弟、四妹等。而说英语的国家则习惯于互叫名字。许多人甚至直接用名来称呼父母的兄弟姐妹。对西方人来说,辈份的高低是不十分重要的。

2. 英汉社交称谓的异同

胡文仲(1992)在《文化与交际》中说到,英汉称谓语的差别除了在亲属称谓语上,在社交称谓语中也有很区别。社交称谓是指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

单从称谓的多样性来说,英语比汉语略逊一筹。在英语中,几乎都用Mr.+姓称呼男性,Miss+姓或Mrs.+配偶的姓来称呼女性,关系比较亲密的或者是爱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而职称+姓氏或名这种称谓形式一般常用于对皇室成员、政府上层、宗教界、法律界和军界人士的称谓。如President Clinton(克林顿总统),Prince Charles(查尔斯亲王),Pope John(约翰教皇),Judge Jackson(杰克逊法官)等。一般常见的职称或职业+姓氏的称谓是Doctor和professor。如Dr.White(怀特博士),Dr Smith(史密斯大夫)等。

汉语中的社会称谓,只要有头衔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所有的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博士;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儒家思想熏陶,在某些正式场合,中国人喜欢使用一些自谦语和敬语,如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弟、属下、老朽等”,称已方的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东、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与汉语中的自谦语和敬语相比,英语中的这类称谓语远不如汉语普遍。英语中也有一些尊称和敬语,如对国王或女王可直接用敬语Your Majesty, His Majesty或Her Majesty(陛下、国王、陛下或女王陛下),对亲王则说Your Highness(殿下),对法官称Your Honor(先生或阁下),对红衣主教称Your Excellency(阁下)。Sir(先生、阁下)和Madam(夫人、女士、太太、小姐)是一组男女对应的敬语。Madam主要和姓氏或职称连用。此外,英文中还有对男性的My Lord, Your Lordship, Your Honor,对女性的Your Ladyship等尊称,但数量有限。

二、英汉称谓差异的原因

1. 历史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其基本特点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中庸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观念,主张对已要“克己复礼,不喜形于色”,处世则“不偏不倚、公正和谐”。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天人相分”的宇宙观和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原则,使西方人偏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崇尚自由,强调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独立性,乐于表现自己。注重个体思维定势和追求自我实现的西方民族由此形成冒险竞争、独立自信、坦率真诚的外倾性民族性格。

2. 不同的价值取向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科学技术的落后,有着“男主外女主内”及“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这些狭隘观念根深蒂固的原因就是落后的农业生产力,传统大家庭观念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在传统的中国人的心目中,最理想的家庭结构是五世或四世同堂或儿孙满堂,由于大家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为了家庭的和睦,每个成员都应有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和中国重视人伦关系导致的复杂称谓相比,西方较重视个人自由、个人主义,每个人在社会中就是一个原子,强调原子的独立性,互不依靠。西方人认识的对象是自然,所以只关注自然的构造、组成,把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去研究。对于西方人来说,人生目的就是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征服世界,所以客观世界是其认识对象。因此,西方人主要把目光投向自然而无暇顾及人事关系,也就不会有中国那种复杂的人伦关系。

三、结语

称谓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反映了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渊源,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引起了中西方思维的重大差异,导致了行为举止的巨大差别,体现在语言称谓上就反映出中国重人伦,西方重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正确理解和掌握中英文化中的称谓语,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摘要:英汉称谓用语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类。它们在区分血亲姻亲、宗族与外族及亲属称谓泛化等方面都有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主要介绍了英汉称谓语的异同, 进而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 以更好地进行英汉跨文化的交际。

关键词:中英文化,英汉称谓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方小勇.由称谓看英汉文化差异[J].镇江高专学报, 2003, VOL16.

[3]王玉环.文化差异与亲属称谓翻译[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VOL20.

[4]黄碧蓉.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及其互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4, VOL8.

[5]黄碧蓉.文化观照下英汉亲属称谓语[J].河海大学学报, 2005, VOL7.

[6]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英汉社会称谓语的差异研究 第2篇

英汉社会称谓语的差异研究

作为语言交际单位,英汉称谓语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他们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对英汉社会称谓语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拟亲属称谓、职衔称谓等方面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及其文化内涵无疑为跨文化交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减少由此造成的语用失误.

作 者:汪美琼 Wang Meiqiong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外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21刊 名: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SH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4(2)分类号:G04关键词:社会称谓语 差异 文化内涵

汉英称谓语差异的文化折射 第3篇

关键词:汉英称谓语;差异;文化

作者简介:李秉芬(1979-),女,彝族,云南凤庆人,硕士研究生,云南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2

《现代汉语词典》给“称谓”的定义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支书等。它包括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称谓语具有很强的民族特性,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称谓语其数量和指称不尽相同。

一、汉英称谓语的差异

汉语的亲属称谓有两套区分极为严格的父系和母系称谓系统。父系的亲属称谓有祖父(母)、叔、伯、姑、婶、堂兄(弟)、堂姐(妹)等,母系的亲属称谓有外祖父(母)、姨、舅、表兄(弟)、表姐(妹)等。其非亲属称谓语主要有三种形式:姓+职衔,如:“李师傅”、“王老师”、“赵科长”等;借用亲属称谓,如:“周奶奶”、“的哥”、“空姐”等;通用称谓,如:“同志”、“师傅”、“先生”、“小姐”等;零称谓及第二人称代词,如:“你好,请问……”,“你”,“您”等。

英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较少,而且语义较模糊,指代比较宽泛。祖父母辈的称谓主要有grandfather, grandmother;父母辈的称谓主要有uncle,aunt;兄弟辈的称谓主要有cousin。其非亲属称谓也有三种形式:职衔称谓,如:Queen Elizabeth,President George Washington等;姓名称谓,如:Jim,Green,Mary等。通用称谓及人称的使用,如:Mr. Smith,Ms. White,you等等。

二、汉英称谓语差异的文化内涵

(一)汉语称谓语形成的文化根源

一方面,汉民族的祖先最早出现在黄河和长江流域,那里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很大,强调人与天调。他们认为人类命运与天命统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睦相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依赖多于对抗。这种把人和自然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天人合一”思想形成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最终促成了汉民族整体思维模式的形成。汉民族的整体性认知特点使得中国人特别强调整体,特别注重和谐群体关系的构建、群体目标的统率和群体利益的维护,强调个人对群体的服从,不突出个人和个性。

汉民族重视整体、重视关系的认知方式导致汉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文化。中国是大家庭(延伸家庭)的家庭结构模式,三代甚至四代同堂,不像西方的核心家庭,与三代之外的直系血亲和两代之外的旁系血亲关系淡薄。而且,中国家庭内部每个成员在家族中的地位都十分明确,只有这样,他们在家族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履行的义务、享受的权利等等也才能够得到明确,他们也才会获得相应的家族继承权、管理权等权力、财产的分配以及各种家族责任的分担等等。因此,汉语的亲属称谓表达十分明白、精确,不但严格区分长幼,而且还要仔细区分丈夫方面、妻子方面、兄弟方面和姐妹方面的亲缘来历,以区分亲缘的远近。这种家庭伦理观念投射于社会领域,在社会上中国人也要求明确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自母系氏族社会开始,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至近现代,血缘亲族一直是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深层结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祖先,维系亲情,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宗法家庭观念对中国人的家庭及其结构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汉语的亲属称谓语严格区分内外远近、上下长幼。不仅如此,中国人还将这种家庭伦理关系投射于社会领域,把亲属称谓泛化到亲属关系之外的范围,因此也就有了我们对不熟悉的人的“叔叔”、“大哥”之类的亲属称谓的借用,这样的借用,符合汉民族注重血亲的伦理观念和“天下一家亲”等宗族思想,能使交际双方感到尊重和亲近,缩小交际双方的距离,从而受到较好的交际效果。汉语社会称谓中的等级观念也是家庭中长幼尊卑的宗法制度的衍变。

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伦理关系及其道德规范。在传统的“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亲疏分明”的宗法血统关系及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下,汉语形成了体系庞大、内涵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和与之对应的非亲属称谓系统,具有极强的民族特性。

(二)英语称谓语形成的文化根源

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文明,希腊半岛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山地面积大而平原面积有限,人类只能通过海上贸易换回自己所需的粮食等日用必需品,其所处环境较之汉民族要恶劣很多,这种自然环境培养了西方民族原始的冒险外倾的民族性格,他们与自然更多的时候是对抗状态。在与自然抗争、不断思考如何征服自然的漫长历程中,西方民族发展生成了重分析、强调事物自身特性的思维方式。

另外,西方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航海业,这种生产方式使得西方民族习惯于动荡的生活,家庭关系松散易变,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认知上忽视整体而重视个体,价值观上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和个人利益的追求的特点。因此,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一个独立的点,是一个不依赖他人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家庭内部不严格区分上下长幼,在社会领域称谓总体上也趋于平等,人们更习惯于直呼对方的名字,而不像汉语社会称谓那样等级森严、序列分明。

中西方人思维方式上的分歧也影响到各自的认知,使得汉民族与西方民族在认知上产生一定的差异。不同于擅长形象思维的中国人,西方人擅长抽象思维,概况能力较强。所以,英语中的称谓语也具有简单、概括性强的特点。比如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夫这些称谓表现了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在西方人眼中,这些人际关系几乎是等价的,没有区分的必要,因此英语表达这些称谓的词只有一个:uncle;与此相应的伯母、婶母、姑母、舅母等,在英语中也只是用aunt一词指称,这与西方人长于抽象概括有关。

不同于以血缘纽带维系,有群体取向,重关系的中国社会文化,西方社会文化以契约关系为基础,个人主义取向,重平等,因此其称谓系统简单、明了,不但称谓语数量少,而且指代宽泛,亲属称谓语内外不分,血姻含混,有时也没有辈分之分。

中西方远古人类不同的生存生活环境、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中西不同民族认知特点、思维模式的不同,形成了他们各自的民族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汉语称谓系统具有社会化、虚拟化、情感化等显著特点,这种系统、多样的称谓反映出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的文化观念、行为、风俗、制度和社会心理。

参考文献:

[1]荣晨朴.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语称谓语的差异[D].天津:天津大学,2005.

[2]李万敬.从称谓语看西方文化差异[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3]张丹秋.从“称谓”看中西文化[J].吉林广播大学学报,2015(01).

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第4篇

关键词:亲属称谓;社会称谓;语言;文化差异

前言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每一种语言的产生都有它所在的文化背景,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也就是说每一种语言现象的背后都承载着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特点、伦理道德和社会风尚。在对汉语和英语语言的研究中,最为明显的是英汉交际用语中的称谓语。在对比英汉称谓语方面,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这些方面都存着迥异差异。是因为宗法制度、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三个个方面的不同,才产生了如此的大的称谓语差别。最后,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应注意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规则,提高交际能力。

一、亲属称谓语比较

中国人的亲属之间称谓非常复杂,而英语国家的人们的亲属称呼要简单的多,比如,英语中“uncle”一词相当于汉语中的“伯父”(父亲的哥哥)、“叔父”(父亲的弟弟)、“舅父”(母亲的兄弟)、“姨父”(母亲的姐妹的丈夫)、“姑父”(父亲的姐妹的丈夫)。中国人复杂的亲属关系,英语国家仅仅用几个词就代替了全部,可见这其中的差异巨大。

而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比照亲属之间的年龄、辈分的特点,借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来拉近彼此关系,适用于朋友或者熟人之间。例如,遇到父母的朋友或者同事,可以称呼“叔叔、阿姨”,甚至是“妈妈”等等,同时可以在称谓前面加上此人的姓;遇到年纪大又不熟悉的中老年人,可以称呼“大爷、大妈、大婶、大叔”等等;遇到年纪比自己稍微大一点的,可以称呼“大哥、大姐”。英语中并没有这样的情况,本来英语的亲属称谓语就很少,而且在西方人眼里,人都是平等的,亲戚和朋友没有区别,有时候直呼其名,通常也是在姓氏前面加上“Mr、Mrs、Miss”之类的,当然也就不会出现“拟亲属称谓”这个概念了。英美国家的人来到中国接触到了这个概念,会感到奇怪,认为中国人乱认亲戚;而中国人看来,西方人这种相互称呼的方式似乎是不礼貌的。

二、社会称谓语比较

社会称谓语是人们在社会交际活动中所用于称呼的用语。主要有尊称、谦称、职业/职位/职务称谓语等等。(1)现代汉语词汇丰富,因此对于尊称也有众多的类型。用“您”代替“你”广泛运用于各个方面。其次,在“老”或者“小”后加上姓氏。一般用于称呼比自己年长或年幼的人,或者上下级之间也可这样运用。而在现代英语里并没有称呼的地位高低之分,“你”不管年龄大小都用“You”,只有在古英语里才出现了类似“您”的“Thou”,而现在也已经消亡了。英语的尊称虽然没有汉语繁琐,但是在男女不同的称谓语方面,对待不知道是否结婚的女性,用“Ms.”以表尊重;称呼已婚女性用“Mrs.”;称呼未婚女性用“Miss.”。而男性则用“Mr.”来称呼,这样的称谓语就比直接称名道姓要更加正式,也显得庄重。(2)谦称,是称谓语中用于表达自己的恭谦之情的词语,与尊称相对。中国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对对方经常使用尊称,而故意“贬低”自己以达到恭谦的效果。西方人追求在人际交往中非常注重人人平等和个人的价值,因此在英语中只有极少数的词语表示恭谦的意思,而且也只出现在书面语中。比如,英语书信最后落款的时候,可以用“Your sincerely”、“Respectfully yours”等等。因此外国人常常不懂得中国人的“抛砖引玉”,往往以为是真的“不行”。中国人和西方人交流时,也往往会觉得他们自大,不懂得谦虚之类的。究其原因,还是英汉谦称的差异决定的。(3)中英社会中,一些职业、职务、职衔的称谓是相同的,但是在数量上,汉语的这类称谓语要比英语的复杂的多,也是由于中国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汉语社会中,大多数职业的名称都能用作称谓语。例如,学生称呼老师可以说“王老师”;同事之间可以称呼某人为“朱会计”等。英语和汉语不同,大多数职业身份是不同称谓语的,比如学生称呼老师可以直接叫姓名,而且英语里并不是用“姓氏+职务”来称呼的。在西方,只有一些很重要的职业或者学历高的人,再者就是政府皇族人员可以用于称呼,比如,Doctor.(医生)可以称为“Dr.Lee”;Professor.(博士)可以称为“Prof.Green”。

三、英汉称谓语所折射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上述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英汉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在数量、类型和形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同语言的差异的形成原因归根结底还要探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称谓语的不同,强烈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在宗法制度、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

中国古代有一种全民族所共有的制度形式,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宗法制”。这样,血缘、等级、尊卑这样的字眼就贯穿了整个古代中国。再者,汉语里的尊称和谦称也是由于古代专制制度过分强调等级观念,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才因此使人们在交往是特别注重使用敬语和谦称。西方国家历来都主张以“个人”为中心,与中国社会以“血缘”为中心的观念明显不同,这都是平等的一种表现。

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引起了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而价值观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因此英语和汉语的称谓语的不同就折射出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汉语称谓语复杂繁多,特别是亲属关系复杂,很大一部分体现出了中国人讲究礼仪,注重人际关系疏离,尊卑有序的精神风貌。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个人主义,他们崇尚自由和平等,在人际交往中没有等级观念,人际间的权利与义务少,因此英语社会称谓形式简单,数量少。

小结

本文首先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根据一定的语言反映一定的民族文化这前提,提出英语和汉语的称谓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然后具体对比分析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的差异,针对这样的不同,总结出称谓语的差异所折射的文化差异分为宗法制度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对于英汉语言差异的文化研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研究,比如中国人和英国人的招呼用语、非语言交际等等,这还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蔡希芹.中国称谓辞典[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2]刘润清、胡壮麟.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3]冯勇.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8).

[4]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第5篇

关键词:称赞语;应答;功能;类型

一、引言

称赞与应答是人们日常交流常见的一种属配对性结构的会话模式。这种结构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称赞语对回应语进行制约,被称赞的人要对称赞做出相应回答。由于受中西方不同文化语境的制约,这种程式化模式在句法表现上不尽相同,其中也折射出中西方各自的文化特征。中西文化存在诸多差别,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倾向:生活信念,行为价值,道德观念,处世态度,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和国内语言界对称赞语作过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称赞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称赞为世界文化所覆盖,并且在功能,方式,对象等方面既有相识性,又有跨文化性。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其习俗文化和判断文化等因素也就因之有别于其他文化,从而造就了本民族特点的称赞模式。

二、称赞语的文化及社会交往功能

1.称赞语的积极功能。称赞语是一种人际言语交际行为,是一方发送给另一方的话语,话语集中在接受者的好的品质,能力,仪表等上,进一步说,它是维系和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恰当的称赞不但可以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下去,而且对于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一定的帮助。称赞语有多重言语行为作用,表达多种语用意义。比如称赞语常被用来表达问候,致谢,祝贺,满意,赞同或接受,表示谈话开始,甚至用来摆脱困境。一般来说称赞语可以用来加强某种所期望的行为,称赞语在英语国家经常用来表示鼓励,如课堂上老师经常说:Welldone。除了这一重要功能外,称赞语还可以用来与人寒暄,开始第一次谈话,向他人致谢,鼓励人,表示祝贺,缓和批评的语气,以及避免尴尬等。英语和汉语称赞语都具有这些功能。如熟人或同事在路上碰面时以称赞对方来寒暄几句。如“Well,you look wonderful today.I really like your dress.”

2.称赞语的消极功能。称赞语除了表达社交这一积极功能外,有时还表达讽刺,嫉妒或挖苦等负面的话语含义。如:你可真行啊!

这类话语含义的判断要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在口头交际中,通过称赞者的语气我们也能很容易判断它的话语含义是否真诚。

三、称赞语的类型

在对称赞语的研究中,Manes和Wolfson指出英语的称赞语具有高度的规律,几乎可以把它看成公式。Manes和Wolfson把称赞语分为九类,本文仅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类:

1.NP is/looks ADJ.即:名词+is或者looks+形容词构成的一种称赞语。如:Your dress is beautiful.(你的裙子真漂亮)。

2.I (really)like/love NP.即:句子I+喜欢/喜爱+名词词组构成的。如:I like your shoes.(我喜欢你的鞋子)。

3.PRO is (really)an ADJ NP. 即:代词+is(really)a+形容词+名词词组构成的称赞语。如:That's a nice painting.(那幅画真漂亮)。

根据Manes和Wolfson(1981)的调查统计,这三类是英语称赞语的主体句法结构,占调查总数的85%,其中类型1的使用频率最高,约占50%以上。如Manes和Wolfson所说,称赞语的言语行为最重要的特征是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都具有很强的公式性,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花最小的力气,较为容易地将这些公式运用到不同的场合中去。

四、称赞语在中西文化中的运用

1.称赞语内容的不同运用。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尽相同,表达也有差别,中国人的语言较含蓄委婉,英美人的表达则较热情直率。在使用称赞语时要考虑英语特点及其习惯用语,及时,准确,恰当地表达出对对方的善意和友谊,以增进双方的交流。多数西方人自我观念意识强,这种独立性使他们往往对自己家庭成员不吝赞美。而多数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认为个人与家庭是一体的,所以家庭成员之间不会相互称赞,以免有“自我表扬”之嫌。相反,称赞对方的家人事实上也就是称赞听话者本人。而在对称赞的反应上,英语国家的人们趋向于接受,中国人则趋向于不接受,或不正面接受,所以对待他人的称赞多数会采取降低称赞,评论来历,转移称赞,否定称赞等反应模式。中国人崇尚一种传统的人文美德,也就是谦虚。人们受到夸奖或祝贺,常常用“哪里哪里”“过奖过奖”“惭愧惭愧”等应答,表示被夸奖人的谦虚。但是如果在英语交际在用“I fell ashamed”等做答,就非常不得体,违反了英语的礼貌原则,是一种语用失误。

按照称赞语使用的形式不同,将称赞语的策略分为直接称赞(Direct Compliment),间接称赞(Indirect Compliment),非称赞(Non-Compliment)和不反应(No Response)四类。直接称赞指正面直接的评论,它无论从句法结构还是语义组成方面而言都是最具高度程式化的言语行为。如:你的发型挺好看的!间接称赞指以某种间接地形式进行称赞,这种称赞表现在意义上而不是形式上。讲话者以一种请求或问题的形式表达出了其称赞的含义。如:什么时候教教我你的手艺啊!非称赞指讲话者在某种情景给出了言语反应,但不能作为称赞。如:新买的衣服啊?不反应指不做任何言语反应。

2.称赞语使用的性别差异。关于称赞语的大量研究和实验表明男性和女性在称赞话题,称赞语分布,句法,词汇,称赞策略及称赞功能方面存在差异。Holmes对新西兰人的称赞语语料的分析中发现,称赞语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布不均:女性明显比男性更多地使用称赞和被他人称赞,因此恭维行为更多的是一个有关女性的语言行为。在对外貌和能力两方面内容的称赞中,大量研究显示女性经常得到关于外貌的称赞多于能力的称赞,而男性恰恰相反。男女在称赞语中之所以出现了差异是因为他们对称赞语功能的不同理解:男性更注重它的指称意义,将称赞行为看作是对事实的陈述。而女性更多地将它看作是表达一致性的积极地情感言语行为,是维持与他人良好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五、结论

面对称赞语的中外差异,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教师有必要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语用文化意识。一方面,从理论上,应该从文化上引导学生,使他们明白,面对称赞,不同的文化环境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邓鹏.称赞语的语用内涵及表现形式[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6).

[2]付涛,徐筱秋.称赞语的文化差异[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

[3]刘兰萍.称赞与应答相邻配对中所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4]马琰.汉语恭维语中的性别语言实证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09,(5).

上一篇:授权关系下一篇:结构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