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质量控制

2024-08-21

全过程质量控制(精选12篇)

全过程质量控制 第1篇

岩溶是指水流对碳酸盐岩等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作用为主、物理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过程及其所产生现象的总称。岩溶地区一般地下土质状况复杂, 地下岩带起伏大, 溶洞发育, 且分布极不规则, 地下水丰富甚至有地下暗河通道等, 这些特点给桩基工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和困难。

岩溶在全国分布范围很广, 南方地区气候炎热且降水多, 更利于岩溶的产生。在岩溶地区, 溶洞、溶沟、溶槽、石笋 (芽) 、漏斗等等“喀斯特”现象相当发育。在广州地区, 其西、北部地区分布比较广泛。岩溶是一种地质灾害现象, 如果处理不当, 将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由于桩基工程是一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 如何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保证岩溶地区桩基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 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岩溶地区主要特征, 就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做了阐述, 便于我们掌握其规律性与特殊性的因素, 为做好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2 岩溶的工程地质主要特征

2.1 地下水

岩溶地区地下水根据其赋予介质可以分为岩溶裂隙水、孔隙水、裂隙水。其中岩溶裂隙水水量丰富, 连通性强, 而孔隙水渗透性强, 裂隙水连通性强。

2.2 软土

在石灰岩溶洞地区的基岩表面, 普遍分布一层厚薄不一的软土层, 软土层一般呈软塑~流塑状态。其天然含水量大, 承载力低, 工程地质条件差, 是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因素。软土的形成主要是地下水 (承压水) 顶托土层, 逐步渗入到土层内而形成的, 其后受基岩面起伏和地下水位控制, 一般厚3~5m。承压水直接顶托土层, 构成一种浮托力。当地下水下降时, 浮托力消减, 土层固结压缩变形, 工程地质条件改变。

2.3 基岩面

由于受气候温度的影响, 石灰石表面在地表水及地下水强烈侵蚀作用下, 普遍出现参差不齐、犬牙交错的形态, 形成了起伏不平的基岩面。这种起伏不平基岩面, 其高差一般为1~5m, 局部地段高差可达20多米, 给地基处理带来困难。

石灰石是水溶性岩石, 几乎不存在强风化层, 基岩表面就是裸露的新鲜岩石, 抗压强度高达100Mpa以上。

2.4 浅层溶洞

在基岩面以下2~15m范围内出现的溶洞, 称浅层溶洞。浅层溶洞内一般均有填充物, 空洞型少见。但不同地区浅层溶洞的表现有所不同的, 如广州地区的北部, 根据工程地质钻探资料表明其见洞率较高, 部分地方高达80%。

南方地区由于气候炎热、降水多, 造成地径流强烈, 且地质构造运动较强, 因此, 造成南方地区的岩溶除了具有上述岩溶的共性外, 另外还具有其自身特点, 主要表现为溶洞数量多、层数多且尺寸大, 部分溶洞有填充物, 可能有地下暗河通道等, 对工程建设极为不利, 且处理起来相当复杂。

3 桩基工程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⑴选择合理的桩型和桩基持力层, 是设计的关键所在。透彻研究地质勘察资料, 结合工程特点, 进行技术方案比较, 选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才能达到经济与技术的合理统一。

⑵桩端入持力层 (或基岩) 深度, 是设计的必须确定的技术参数。如嵌岩桩, 桩端入基岩的深度不宜盲目过大, 否则坚硬的基岩将增大施工难度。或者, 由于持力层下软弱夹层的存在, 过大的入岩深度, 只能增加桩身长度到达下面的持力层, 这就带来施工成本的增加。

⑶桩端持力层厚度的确定, 也是岩溶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设计成功的保证。例如, 选用钻孔灌注桩工艺时, 持力层为石灰石基岩, 特别在溶洞地区, 必要时, 应用超前钻来确定桩端持力层的厚度。

⑷根据工程经验, 石灰岩地区应慎重考虑选用预应力管桩 (若石灰岩层上面还有适合的持力层, 则另当别论) 。当有应用的可行性时, 可考虑降低单桩承载力, 增大桩径等措施予以保证达到设计要求。

⑸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有时桩基础也并不是岩溶地区的最佳选择。如广州市石井地区某一10层公用工程项目, 属于岩溶地区, 局部溶洞发育。开始选用高强度预应力管桩, 试打时管桩破损率极高。后改用钻孔灌注桩, 试钻时又遇到溶洞塌陷问题。最终选择了混凝土搅拌桩来改良地基, 提高地基承载力, 利用梁式筏板基础直接支承于改良后的地基上, 达到了满意的设计效果。这也避免了选用桩基而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4 桩基工程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根据众多资料和经验表明, 岩溶地区的桩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 经常遇到的问题及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施工过程中由于扰动周围环境, 施工机械钻穿岩溶裂隙, 使地下水沿裂隙流失, 造成溶洞局部坍塌, 严重时可能发生机毁人亡的惨剧。

⑵嵌岩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

⑶嵌岩深度虽达到了设计要求, 但由于施工过程中由于扰动周围环境, 施工机械钻穿岩溶裂隙, 使钻机钻进困难。同时, 在浇灌混凝土时发生大量漏浆, 造成桩身混凝土松散、夹泥等质量问题, 导致桩基承载力降低。

⑷溶洞较大时抛填片石或黄泥, 造成孔底清淤不良, 桩底沉渣过厚, 未达到终孔条件。

⑸鹰嘴岩等溶洞地区特有的地质条件造成了嵌岩深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假象。

⑹复杂的岩溶地质条件造成成孔困难, 所成孔的倾斜度超过规范要求。

5 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从上述分析桩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中可以知道, 为了做好岩溶地区桩基工程质量, 可以从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控制。

5.1 勘察

必须做好前期地质工作, 查明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而且要用多种探测手段同时进行。重视岩溶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后期开工工程、人为及自然因素影响, 充分了解地下水水文性质、水量大小、水位变化及场地附近地下抽取等情况, 避免引起建筑物偏斜、沉降、开裂等不良现象发生。

地质勘察必须详细、准确。对场地内土层力学性质, 基岩埋深和起伏变化, 岩溶发育规律和基本形态, 尤其是局部形态和分布规律等情况, 也要详细查明。对采用端承桩基础的工程, 每根桩都要用钻机做超前钻探, 查明桩底持力岩层情况。

5.2 设计

在桩基工程设计中, 对岩溶地区特殊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等都要有充分认识, 深入了解不同地层条件, 要重视桩周土侧摩阻力及桩端摩阻力, 了解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确定适当的嵌岩深度, 不要盲目增大嵌岩深度, 导致施工困难。

另外, 应充分考虑岩面以上覆土的力学性质, 结合岩土分布特性, 采取最合适的桩型。在岩溶地区桩基础的形式一般有人工挖孔桩、预制管桩、锤击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冲孔灌注桩。如果基岩上部有较厚的且强度较高的土层 (如残积土、密实沙砾层) 等, 由于基桩的荷载 (轴向力) 随深度增加而衰减, 其基础可以采用桩端位于土层内的摩擦型桩。文献[5]提出了岩溶地区使用高承载力的桩基。

5.3 施工

对采用不同桩型, 应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如人工挖孔桩, 可采用钢套管护壁用于防止流沙、流泥和涌水;而采用预制管桩的基础形式, 要注意截桩和桩的垂直度;对于复杂岩溶地区需要入岩的灌注桩, 应采取措施控制漏浆和塌陷。

对基岩面起伏不平及浅层溶洞发育的建筑场地, 应采用钻孔、冲孔等嵌岩灌注桩或高压旋喷成桩等处理方法。

5.4 检测

从成桩开始, 应充分重视成孔质量检测, 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 保证每一环节的质量。

在桩基检测方面, 加强桩基工程检测力度, 引进新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对承载力较大的单桩基础, 应对全部桩基进行动力检测, 再根据动力检测结果重点抽选部分作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6 结语

从本文分析可以看出, 桩基工程是一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 要做好桩基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必须认真研究岩溶特定区域的地质条件, 实事求是, 多积累经验, 发展岩溶地区桩型及施工措施。

从设计到施工进行全过程跟踪, 遇到问题, 及时分析, 及时解决, 消除质量隐患。另外, 应不断完善岩溶地质条件桩基检测手段, 加强技术力量, 以科学为依据, 避免误判或错判而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岩溶地区主要特征, 就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做了阐述, 为做好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关键词:岩溶,桩基工程,全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1]陈易玖, 岩溶工程物探勘察的主要进展, 广东地质, 1999年第2期

[2]蒋红斌等, 石灰石岩溶地区桩基工程检测成果分析, 工程质量, 2000年第3期

[3]郭贱苟等, 岩溶地区桩基础质量问题与对策, 广东省既有建筑物检测、鉴定、加固与改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0年

[4]夏林等, 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的设计与施工方案研究,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

[5]钟显奇等, 岩溶地区使用高承载力的桩基础, 广州建筑增刊, 1999年

如何控制建筑工程质量全过程 第2篇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使用和居住环境,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是整个社会都关心的问题,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非常多,涉及方方面面。要把建筑工程质量搞好,关键的是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质量全过程控制管理体制。这个体制就是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监督、管理。

关键字:控制;建筑工程质量;全过程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使用和居住环境,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是整个社会都关心的问题,要把建筑工程质量搞好,关键的是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质量全过程控制管理体制。这个体制就是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监督、管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引起使用上的不方便及居住人生活的安全问题;而建筑工程要整改和修复,也会给使用单位及业主单位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如何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需要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一、建筑工程质量全过程的控制的意义

要有效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必须重视质量战略,重塑质量文化。因为单靠全面质量管理本身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只有在战略策划中加入质量文化的内容,并使其与全面质量管理及战略方针相结合,才能使变革企业文化成为可能。全面质量管理的不足不是其思想、理论有缺陷,而主要是客观现实变化太快、太剧烈,市场竞争的压力空前增大,因此在经营管理方面提出工越来越高的要求的情况下,反衬巾全面质量管理在其技术和方法层面上有待改进和发展;作为企业中的一个子系统,如何更好地与其他子系统协调一致,从而弥补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方面的欠缺。

二、如何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

1、施工前的管理

开工前,实行图纸会审制度,图纸未经会审,坚决不允许施工,图纸会审后,做到尽可能地对图纸上存在的错、漏、碰、缺及时修改,设计对业主、施工方进

行书面解答。实行图纸质量连带责任制,以增强会审各方责任心,防止图纸会审流于形式,造成变更、返工影响工程质量。

2、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即操作依据,可以是企业标准、施工工艺、工法、操作规程等,是保证国家标准贯彻落实的基础,所以这些企业标准必须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二是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必要的机构、制度,并赋予其相应的责任、权利,保证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三是有施工质量验收制度,包括材料、设备的进场检验验收、施工过程的试验检验、竣工后的抽查检测,要有具体的规定,明确检验项目和制度等。重点是竣工后的抽查检测,检测项目、检测时间、检测人员应具体落实。四是提出了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是将企业资质、人员素质、工程实体质量要求等,形成综合效果和成效,包括工程质量的总体评价、企业的质量效益等,所做的目的是经过综合评价,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3、落实过程控制

加强工序质量的控制是落实过程控制的基础,工程质量的控制必须落实到可操作的工序中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既材料质量控制、工序检查、专业工种之间交接检验

3.1 材料控制

材料控制是对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规定了进场验收,一是上述物质只要进入现场都应进行验收;二是凡涉及到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均应按相关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交验,三是不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签字,不得用于工程中。对主要的原材料进行的控制手段可在如下四个阶段过程中进行控制:定货前的控制;进货后的控制;现场配制材料的控制;现场使用材料的控制。对个别材料虽然有材料合格证,但需要进行现场抽检检测。

3.2 加强工序质量的控制

对工序质量的控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控制点,按工序的工艺流程,在各点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称为控制点,即将工艺流程中能检查的点,提出控制措施进行控制,使工艺流程中的每个点在操作过程中都能达到质量要求。二是检查点,在工艺流程控制点中,找出比较重要的控制点,进行检查,提出要求。可以是操作班组、专业质量检查员、监理工程师等。三是停止点,就是在一些重要的控制点和检查点进行全面检查,凡是能反映该工序质量的标准都可以检查和检验,这种检查可以是生产班组自检,由专职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认可,也可以由专职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自行检查,做到这三方面,就能对工序质量得以控制。

4、各工序之间的相互交接检验

各工序之间的交接验收,绝大多数是工序施工完成,形成了检验批。但是为了给后道工序提供好的工作环境,使后道工序的质量得以保证,同时经过后道工序的确认,也为前道工序质量给予认可,促进了前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同时也促进了后道工序对前道工序质量的保护。

5、验收程序及组织

5.1 生产者自我检查是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

工程质量验收首先是班组在施工过程中的自我检查。自我检查就是按照施工操作工艺的要求,边操作边检查,将有关质量要求及误差控制在规定的限值内,单位工程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组织有关人员对检验批质量进行检查评定,由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评定,作为检验批、分项工程向下一道工序交接的依据。

自检、互检是班组在分项或分部工程(检验批、分项完工、中间交接验收)交接前有班组先进行的检查,也可以是分包单位在交给总包之前,由分包单位先进行的检查,还可以是由单位单位工程项目经理组织有关班组长及有关人员参加的交工前的检查验收。

交接检是个班组之间或各工种、各分包之间,在工序、检验批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毕之后,下一道工序(检验批、分项或分部工程)开始之前,共同对前一道工序工程的检查,对前一道工序的认可,为后一道工序创造了合格的工作条件。

好的质量是施工出来的,操作人员如果没有质量意识,管理人员没有质量观念,不从自己的工作做起,想搞好质量是不可能的了。施工企业对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都应按照企业标准评定合格后,将各验收记录表填写好,再交监理单位进行验收,企业的自我检查评定是工程验收的基础。对一些政策允许的建设单位自行管理的工作,应交建设单位到工地现场对该项目工程的质量进行验收。

5.2 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的验收

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到工地现场,对该项目工程进行验收,在对工程进行检查后,确认其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规定,并由有关人员签字认可,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认为有的项目部分不能满足验收规范的要求时应及时提出,让施工单位进行返修。

结束语

当今世界己进入了以质量促进国家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的质量管理时代,由于建筑产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和社会各阶层乃至每个人的利益相关。对建筑工程企业质量实行全过程控制,搞好工程质量,多创精品工程,这样不但可以为施工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谋求大发展,而且充分体现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坚决树立“质量第一”、“质量重于泰山”的思想,坚持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一流的施工质量营造一流的工程。

参考文献

如何控制建筑工程质量全过程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7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5-0076-02

建筑引: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确保建筑下程质量,是建筑物能够长期有效使用的首要条件,是“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我国基本建设总的形势较好,但就建筑工程质量而言,却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当今世界已进入工以质量促进国家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的质量管理时代,由于建筑产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和社会各阶层乃至每个人的利益有关。无论是从国家的战略高度还是客户的需求来看,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是建筑工程界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控制管理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如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就成为工各方高度重视的课题。

1 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施丁管理水平偏低,施工质量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建筑队伍庞大,但素质相对较低,技术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指导建筑行业的根本大法——“建筑法”出台比建筑业发展相对滞后,工程安全标准、技术标准的编制和发布比工程实践相对滞后,工程标准与用户对建筑产品的质量要求有相当差距;建筑活动各个环节管理混乱,大批工程存在质量隐患,恶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在建筑施丁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①缺乏经营理念;②缺乏变革魄力;③缺乏战略统筹;④把达到技术标准看成是最高和最终的质量目标;⑤高质量意味着高成本的片面观点;⑥认为一线作业人员对质量问題负全责的片面认识;⑦对生产不可能追求“十全十美”的消极态度。

2 工程质量全过程的控制

要有效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必须重视质量战略,重塑质量文化。因为单靠全面质量管理本身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只有在战略策划中加入质量文化的内容,并使其与全面质量管理及战略方针相结合,才能使变革企业文化成为可能。全面质量管理的不足不是其思想、理论有缺陷,而主要是客观现实变化太快、太剧烈,市场竞争的压力空前增大,因此在经营管理方面提出工越来越高的要求的情况下,反衬巾全面质量管理在其技术和方法层面上有待改进和发展;作为企业中的一个子系统,如何更好地与其他子系统协调一致,从而弥补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方面的欠缺。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是手段而不是月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应该而且必须跟随目的而变。现在正面临着一场质量经营革命,由产品导向、生产导向、销售导向转变成更深层次的顾客满意的市场导向、社会导向及整体效益的成本导向、人本导向。也就是偏重于内向型的全面质量管理要转变成适合于外向型的更系统化的质量经营。根据管理学的新原理,“结构应追随策略”,即一个企业的质量体系应追随它的方针、目标和相应的策略而作调整。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必须而且必然在质量经营革命中得到发展。

3 工程质量全过程控制的内容

工程项目施丁阶段是工程实体最终形成的阶段,也是工程项目质量和工程使用价值最终形成的阶段,因此,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丁阶段的质量控制。施丁阶段全过程质量控制可分为以下3个环节:

3.1事前质量控制措施

(1)对工程各项参与者进行审查,监理工程师应是懂经济、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并且还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的全面的技术人才。因此在资格审查时必须严格,做到持证上岗。施丁队伍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及身体素质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为此,在审查时发现有不合格者,坚决不能上岗。

(2)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进行检查,所有用于工程中的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技术说明、抽验报告。并经质量管理人员认可后方能使用。

(3)对工程设备进行审查,永久性生产设备的采购,应通过质量管理人员的认可,并且要经过验收后才可进场。重要的施丁机械设备应定期提供机械性能检测报告,经质量管理人员认可后方可使用。

(4)对施工方法进行审查,审查施丁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核后即作为施丁依据。

(5)在施丁前进行环境调查,施丁环境包括施丁现场的气象、水文地质、交通及周边有关条件等。

(6)建立施丁阶段的质量控制系统,一个过程:从施丁阶段的事前准备。经过事中各丁序的施丁以及检查验收,直到事后的工程总体验收及资料归档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四个阶段:施丁前的准备阶段、各个分部分项的施丁阶段、各个分部分项的检查验收阶段、发现并处理问题的阶段,九个步骤:①做好施丁前的准备工作;②对各部分项施下的监控;③对各分部分项施丁质量的检验;④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⑤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⑥整理整个施丁阶段的有关数据和有关资料;⑦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文件归档;⑧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下达各部位的质量标准;⑨把好开工关,必须将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才可以签署开丁指令文件。

3.2事中质量控制措施

(1)对每个工序的施丁都要跟踪监理,发现施工中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部位,立即采取措施令其返丁和改正。

(2)监理人员24h值班,做到哪里有施丁哪里就有监理人员旁站监理。

(3)对隐蔽工程的检验和验收,尤其对钢筋和模板的检验和验收要做到详细检查。

(4)经常召开质量专题会议,对近期发生的质量事故和质量通病提出警示,并督促承建单位提巾防范措施,并加以实施。

(5)当重大质量事故和隐患发生时,应立即下达停下令。经有关单位共同分析提出处理和补救措施后,督促承建单位认真实施。

3.3事后质量控制措施

(!)对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必要时进行返丁,绝对不可以疏忽。

(2)审核提交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如有缺损则要重新检测或整理,直到补齐为止。

(3)审核提交的竣工图,如與原设计的施工图不符(有设计单位提供的变更图者除外)必须说明原因,否则需按照施工图返工。

(4)要注意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控制。

(5)整理各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数据及报告,按照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和单项工程进行质量等级评定。

(6)建文工程项目的技术档案。

4 结束语

农产品冷链物流全过程质量控制 第4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质量控制

0 引言

目前食品安全现状还不尽如人意, “毒奶粉”、“毒肉”、“毒大米”、“毒韭菜”、“三聚氰胺”、“残留农药超标”等事件, 不断考验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1]。农产品是食品的重要来源, 因此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变得尤为重要。冷链物流可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 提高农产品的品质[2]。

2010年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指出,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 (或屠宰、捕捞) 后, 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 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尽管农产品在冷链流通中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 但在流通过程中仍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其品质。本文基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工作流程, 探讨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1 采收 (屠宰、捕捞) 后的质量控制

1.1 做好检验、检疫工作

农产品在采收、屠宰、捕捞后, 首先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测工作, 在源头严把质量关, 以防止有害或变质的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浪费社会资源, 危害人体健康。对肉、禽、水产品在屠宰或捕捞后应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 查看其是否有疫病, 如果没有疫病也要检测其有害物质是否超标;对蛋要进行外观检查, 看其是否有破损;对奶要进行有害物质检验, 看其是否含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对果蔬、花卉等产品要对其进行外观检查、虫害检查和农药残留检查, 一旦查出破损、有虫或农药残留超标的产品就要使其终止流通。

1.2 进行预冷

农产品通过检验、检疫后, 根据需要进行分级处理, 以此来提高产品的销售价值。分级处理后应进行预冷工作来保持产品的品质。预冷是指利用相关的设备和技术将产品从初始温度迅速降至所需要的终点温度的过程。预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具有清洗作用, 有利于肉中的淤血排出, 也可以冷却排酸, 使肉鲜嫩多汁, 并有利于低温分割。预冷的方法主要包括空气预冷、真空预冷、水预冷。常用的预冷设备主要有吊挂式预冷机和螺旋式冷却机。

1.3 流通加工时的注意事项

农产品一般会以初级形态进入流通领域, 但也有部分生鲜农产品要经过加工才能进入流通领域。农产品在加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工技术和加工工艺的选择, 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的品质不被破坏。同时要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 使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 并保证环境温度适宜, 使农产品处于最佳的加工状态。流通加工之后仍可根据具体产品特性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预冷工作。

1.4 采用科学合理的包装

农产品确定可以进入流通领域之后, 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包装, 来保证产品的品质。常用的包装技术有气调包装技术、脱氧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技术、辐射包装技术、遇菌变色包装技术、信息化包装等。通过打蜡、预冷保鲜处理, 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 减少其不必要的损耗。常用的包装材料主要包括新型保鲜膜、保鲜瓦楞纸箱、新型保鲜托盘、保鲜剂、保险片材、蓄冷剂、保鲜袋、保鲜纸等。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肉、禽、蛋、奶、水产品、果蔬、花卉等产品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包装技术和包装材料, 保证产品的最佳品质。

2 储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农产品在采收、屠宰或捕捞后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以最佳的状态进入流通领域, 在储运过程中主要研究装卸搬运、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以保证农产品品质不受损坏。

2.1 规范装卸搬运作业

在装卸搬运过程中会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产品损毁;装卸搬运没有合理调度, 导致常温时间过长, 农产品变质;接触过污染危害性的装卸设备, 导致二次污染[3]。因此, 在装卸搬运过程中应事前做好合理的调度安排, 控制常温操作时间;规范作业手段和操作方法, 减少人为损失;并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适合的装卸搬运工具, 并注意消毒处理, 避免装卸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2.2 储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农产品在储藏过程中对储藏条件要求比较苛刻, 以肉为例:冷鲜肉需要在0~4℃储存, 冷冻肉需要在-18℃储存最佳, 热鲜肉则需要常温。因此要了解各种农产品所需的存储条件, 选择适合的存储设备和温控设备, 常用的在存储过程中应注意储存时的温度、湿度控制, 并检查微生物数量是否达标, 降低农产品腐蚀变质的概率。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和信息系统,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及时发现储存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把损坏程度降到最低。建立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机制, 减少由工作人员疏忽或操作不当而造成农产品变质或损坏, 并做到先进先出, 防止过期变质的现象发生。主要的存储设施设备包括冷库、速冻库、排酸库和温度记录仪、湿度计等。

2.3 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不同质的农产品集中交叉感染;运输路线选择不合理, 行车时间较长;运输设备选择不当, 为了节省成本不全程启动温控设备等, 进而造成农产品腐烂、变质。因此在运输过程中, 应事先做好路线的的规划和选择;做好车辆的合理调度;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运输设备;而且要注意不同质的产品分离运输, 防止交叉感染现象发生;还要对运输过程进行监督和约束, 防止其不全程启动制冷和温控设备, 使产品不能处于最佳运输状态;也要防止疲劳驾驶或酒驾而产生的交通事故, 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农产品安全;还要注意运输工具和设备的清洁保养工作, 避免二次污染。常用的冷链运输工具有机械冷藏列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主要设备包括冷链专用箱、保温箱、冰袋、冷链运输温度记录仪等。

3 销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农产品在采收、屠宰、捕捞后, 通过流通加工、存储、运输最终通过销售到达消费者手中, 因此应做好销售环节的质量控制。农产品在销售时应注意保持其鲜活特性, 主要的设备有冷藏柜、冷冻柜、陈列柜、冷库等。在农产品陈列时注意销售人员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轻拿轻放, 避免农产品损毁, 而且应将已经变质或腐烂的农产品拣选出来, 以免发生恶性循环;注意温湿度的控制和保持, 尽量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规范销售流程, 以免消费者在挑选产品时对产品造成损坏, 提高公民意识;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应注意保质期的核查, 防止过期变质;制定科学合理的销售政策, 将鲜活农产品在最佳存活期销售出去等。

4 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

为了更好地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除了做好基础工作以外, 还应运用多种先进的技术, 建立监控和追溯系统, 加快冷链物流装备升级, 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发展。在农产品冷链流通过程中, 应采用高性能冷却、冷冻设备, 自动化分拣、清洗和加工包装设备, 温控设备, 移动冷却装置, 节能环保的冷链运输工具, 先进的陈列销售设备等, 而这些先进设备的运用, 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提高农产品冷链的运作效率还应采用条形码技术、无线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标签技术、传感器技术等, 缩短产品在途时间, 保证产品品质。

5 结论

农产品的冷链流通过程的起点是采收 (屠宰、捕捞) , 之后经过产品加工、储存、运输、分销、零售, 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本文主要从这几个主要环节研究了如何控制农产品质量, 并强调科学技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研究, 可以达到降低农产品的损耗和变质、保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素敏, 常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安全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 2014 (7) :358.

[2]冯萧燕, 杨申燕.冷链物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 (11) :24-26.

浅议绩效审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第5篇

如何构架科学、高效的绩效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事业单位及使用公共资金的企业业务活动和资源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查、分析和评价,发现和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绩效,从而达到预期质量标准,本文拟从绩效审计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即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审计服务、审计方法、审计报告等事前、事中、事后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链式”要素,探讨实施绩效审计的有效途径。

审前调查要精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开展绩效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审前调查是基础。做实、做透、做深审前调查工作,对整个审计调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审前调查要做好“四诊”——望、闻、问、切。所谓望,即深入被审计单位,通过查阅报表、调阅资料、察看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所谓闻,即通过走访了解,听取各方面反映,正确研判形势,做到心中有底;所谓问,即通过约请相关人员谈话,询问审计意见和建议,收集、整理、筛选、分析审计信息;所谓切,即通过审前调查掌握的情况,切中要害,突出重点,确定审计调查重点和重要事项。审前调查的方法也很重要,一般在调查前要做好分工,做到“四个结合”——分线调查和联合调查相结合,重点调查和个别交流相结合,动态调查和静态分析相结合,责任调查和效益调查相结合。

审计方案要精确。审计实施方案是绩效审计质量控制的灵魂。一个目标明确、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实施方案,对全面指导绩效审计工作、规范实施程序、提高审计质量、打造精品审计项目起到关键性作用。制订审计实施方案要注重“四性”——即审计目标的可行性、审计重点的合理性、审计方法的操作性、审计成果的示范性。制订审计方案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点与面的关系,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着眼全局;轻与重的关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发力,小中见大,揭露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简与繁的关系,方案的语言要凝练,目标要具体,举措要简约,程序要规范;知与行的关系,理论要联系实践,方法要便于操作。

全过程质量控制 第6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076-02

1 作业之前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在此只谈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首先,在质量控制点的选择上应选择整个工程中质量保证难度大、影响大或是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较大的对象作为质量控制点。例如关键的分项工程、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关键工序等。

其次,明确质量控制点的重点控制对象:技术水平、设备和材料的质量与性能、施工技术的参数以及关键工序。

最后,制定质量控制对策:①做好技术交底的控制,技术交底除了要对内容做好控制以外,更要明确在实际的施工中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标准以及多久完成等;②做好材料质量的控制,在材料进场之前要出示《建筑材料报验单》以及相关的合格证书,并且现场人员也应当面对材料进行检查,合格之后才可入场;③施工环境的质量控制,施工环境包括作业环境、质量管理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有关人员应对施工环境的所有必需条件都进行仔细的检查,在一切都得以确认之后,才可以开始施工;④对设施的质量控制,在施工开始之前,相关人员要对相关的机械设施的状态、性能等进行检查,以免在施工中出现问题;⑤对实际作业人员资格的控制:实际操作人员要满足要求的数量,并且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上岗证,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岗。与施工有关的相关制度必须完善。

2 作业活动中的质量控制

2.1 承包单位自检以及专检的监控

承包单位的自检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实际施工作业人员必须在一项环节结束后进行自检;②在不同的工序交接时必须要有相关人员进行交接的检查;③承包单位必须安排专职人员进行专业检查。

2.2 技术复核的监控

技术复核是承包单位必须履行的责任之一,承包单位对实际施工进行技术复核后,将复核的结构交于监理工程师来进行确认,在确定之后才可以继续下一道施工流程。而监理工程师应将技术复核工作纳入到整个监理规划中,以及将其纳入工程质量控制的计划中,并且监理工程师应将其作为日常工作来看待。

3 作业技术活动结果的质量控制

3.1 作业活动结果的要求

只有保证作业结束的结果符合计划要求,才能保证最后完成的工程可以达到质量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

3.1.1 基坑的验收

基坑的验收要做到对地基承载力的仔细检查;对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细致检查;对支护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这里要注意的是,基坑的开挖工作需要由勘察单位的人员参加,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之后,方能继续施工。

3.1.2 隐蔽工程的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是已经完成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的最后一个检查环节,由于其检查对象会被其他工程覆盖,所以必须要及时对其进行检查,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

3.1.3 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

在任何一项分项工程完成之后,首先承包单位应进行自检,在保证自检没问题,并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的时候,提交申请,之后由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进行检查并确认。如果在分项工程的验收中出现质量问题,应立即进行处理。

3.2 作业活动结果检验程序以及方法

在工程作业结束之后,承包单位应首先进行自检、复检、终检,没有问题之后再申请监理部门进行检查。

对于材料、流程以及质量等的检查方法一般可分为目测法、工具测量法和实验法。其中目测法是依靠人类的感官来进行检验;工具量测法就是利用工具或仪表通过测量出的结果与规范值进行比较,由此确定是否符合标准;实验法是指利用实验的手段得到一些数据,并且针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由此确定工程的质量情况。

4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手段

4.1 审核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

审核技术文件、报告以及报表是监督、检查、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内容包括:①审批施工单位的开工申请书;②审批承包单位所提交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计划等;③审批材料以及设备的质量证明;④审批分包单位的资质证明等。

4.2 现场监督与检查

具体内容包括:①施工之前的检查;②工程施工中的检查、监督与控制;③对于影响重大的工序和部位的特殊监督和控制。

具体的检查监督方式包括:①旁站和巡视,旁站是指在关键工序或重要部分的施工中安排专门的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而巡视是指监理人员对实际施工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监督。②平行检测与跟踪检测,平行检测时监理人员根据承担单位的检查基础,以独立比例进行的检查活动。跟踪检测则指监理人员对试样检测时,采取全过程的监督,由此来确定其方法、程序以及结果的可信度。

5 结束语

水利工程对于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

这就需要我们的一线人员通过不断的实践吸取经验,并且通过积极的研究,将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刘树利.浅议水利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6(12).

[2]李照民等.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1(27).

[3]董友明等.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J].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7.

(编辑:尤俊丽)

On the Whole Process of Quality Control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Liu Shukui, Ma Hongzhou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level and moral of a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but also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Therefore, how can the qual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chieve optimal, is the subject worthy of front-line staff continue to study.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whole process of quality control

暖通空调全过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探讨 第7篇

1.1 重视图纸会审

(1) 在暖通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对暖通工程图纸进行会审, 这就需要找一些专家对施工图纸进行全方位的会审。发现问题, 就要及时改进并进行归纳总结。施工单位真正的进行会审时, 不仅要对设计构思、结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还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调配控制, 并就图纸问题给承包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果发现图纸问题, 必须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 并妥善合理的解决问题。确定图纸没有问题才可以让各方代表签字并做好存档, 以便出现问题时可以作为参考资料及时改正。 (2) 暖通工程审查时需要注意的环节比较多, 应该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为依据, 来检验设计方案与经济合理的原则是否一致, 还需要对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或是提出相关的措施;新工艺及材料的应用能否满足施工单位的要求;建筑图、施工图与设备安装图之间是否有摩擦;还要对空间位置进行审查, 如果安装吊灯还要审查房顶空间是否有安装的空间;还要仔细留神屋内外墙上排风口及新风口之间的距离是否达到要求, 以满足质量需求;在末端还要对设备的性能及型号进行调节, 使其符合建筑需要, 使设计方案能发挥出理想的效果;消防及防火措施是否和规定的要求一致;设计文件及图纸是否存在着缺陷问题等。在研究设计意图及具体要求的同时, 还要对暖通工程施工图方面的内容进行仔细的研读, 尽量将设计图纸出错率降至最低, 防止中途返工给工程带来麻烦。

1.2 要做好管线布置工作

现实中一些设计单位的设计程序存在不正规的现象, 各专业设计间不签字, 也不对管线进行综合设计, 致使个专业管线之间会产生交叉或是矛盾, 给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暖通技术人员对管线进行综合处理, 还要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建筑内外的管线设置进行合理的安排, 在管线密集的地方还要对其进行仔细的绘制, 便于指导施工, 防止出现返工现象。

1.3 要对原料进行严格审查

要对风管、水管及保温等材料进行综合审核, 使其质量得到保证;在设计图纸及相关的技术文件标准的前提下, 对阀门及空调机进行审查, 确保其与设计图相一致。可以用抽样检查方式对其质量进行检查, 并确认其参数与设计结果相一致, 设备控制箱与电动阀门必须设置成自控系统接口, 消防用的控制箱必须与消防中心的联动接口相一致, 这些项目必须依靠图纸来完成, 审核项目时也需要参考图纸。

2 暖通空调安装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在施工时应与暖通施工单位进行合作。比如人防地下施工工程, 由于其属于地下建筑施工, 可能会出现渗漏现象。因此, 在混凝土浇筑上要特别的注意, 确保其防水性能。如果出现问题不应该将其推至预留孔期完成, 混凝土浇筑后是不易改变的。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做好预留孔问题, 减少水渗漏及工程质量问题。工作人必须对预留孔具体位置的设置及尺寸问题进行严格的审核, 确保其质量过关。

2.1 要对工程单位进行资质审查

在工程施工中人为的因素也可能影响工程质量。要控制人为的失误需要对事前和事后进行控制。要对承包单位进行资质调查, 看其是否具相关证件, 技术人员的素质如何, 是否有经验, 是否具有承包能力;要对承包单位的施工组织技术、材料控制、工艺方法的控制等进行审查, 为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还要对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控制, 保证交底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确保交底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作人员在交底时要提高安装工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 确保安装质量。

2.2 要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检验

施工材料取得须向工作提出申请, 并由工作工程师对其进行核定;材料进厂时必须出示合格证;特定的防火材料和新材料必须经过鉴定或出示相关的准入证明才可购买;要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实行严格的报检制度, 禁止不合规定的材料、设备入场;工作人在施工期间对材料进行全程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停止使用。

2.3 对预留孔洞做好防范措施

在暖通工人施工期间, 施工人员必须对暖通工程施工图进行仔细的研究, 要根据管道及支吊架的需求, 并对预留孔洞和预埋件进行配合。在保证其数量、位置及尺寸的要求同时, 还要对洞口进行预留, 尤其是高度的控制, 如果基础排水预留孔不准确就会使排水不畅, 其预期的功能也无法实现。消防箱预留孔洞不应该只留出预留箱的位置, 而不留消火栓的位置, 会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压力。

2.4 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

当隐蔽工程施工结束后, 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的规定对其进行验收, 只有工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 否则将被下一道工序覆盖, 无法得到修正。

3 尽量避免暖通安装工程施工中的通病

3.1 风管的漏风量较大

这主要是因为风管与法兰或法兰与垫片的结合处不严密造成的。

3.2 风管表面不平, 角度不成直角

因为通风系统有很多是明装的。制作安装得不好, 直接影响质量与观感。

3.3 空调水管漏水

这些毛病大部分发生在阀门及配件接口处, 主要原因是丝口紧不到位, 麻丝没有垫好。

3.4 阀门安装错误

有的把该放防火阀的地方放了排烟阀或止回阀, 有的把阀门逆向安装, 特别是在人防系统中, 手动密闭阀的方向经常被错误地反向安装, 原因是施工人员没有弄清楚它的方向不是依据风向确定, 而是依据冲击波的方向确定的。

3.5 空调水管有水滴渗出

这主要是因为保温时出了问题。有些是因为没有在支架上放置木垫, 产生冷桥现象;有些是因为保温层的接口不严密;还有就是保温层没有与空调管道贴紧。

3.6 过滤器堵塞

尽管风机盘管有风吹出, 却始终没有把房间温度降下来, 而进出水管的阀门均已全部打开, 因此可以判断是空调水管被堵塞, 这是工人在清洗系统管路及过滤器时, 责任心不强造成的。

3.7 在系统的最高处没有安装排气阀, 在系统的最低处没有放置排污阀, 结果导致空调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4 暖通空调安装施工后质量控制措施

暖通工程验收期间, 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的内容对单机式运转、风量测定调试及水系统水压测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测试, 保证暖通工程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施工单位还要整理好施工图、竣工图及相关资料的内容, 一些设备制品的材料、合格证等相关手续记录。隐蔽工程记录、风量测试记录、设备运转记录、工程质量事故记录等都要详细的登记, 还要其进行分类、分批次、分部门的管理。只有对暖通空调安装工程进行完善, 才可避免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偏差, 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5 结束语

在暖通施工过程中, 工作不仅应依据规范按图施工, 更重要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 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以更低的成本、更精湛的工艺进行施工, 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新技术、新工艺在暖通施工中的应用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更新知识, 不断地接受新生事物, 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第8篇

1 施工作业质量的自控

1.1 施工作业质量自控的意义

施工承包方在施工阶段是质量自控主体,不能因为监控主体的存在和监控责任的实施而减轻或免除其质量责任。我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的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施工方作为工程质量的自控主体,既要遵循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也要根据其所在承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责任,通过具体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有效地实现施工质量的自控目标。

1.2 施工作业质量自控的程序

施工作业质量的自控过程是由施工作业组织的成员进行的,其基本的控制程序包括:作业技术交底、作业活动的实施和作业质量的自检自查、互检互查以及专职管理人员的质量检查等。

1.2.1 施工作业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具体化,施工作业技术交底的内容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从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到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计划,在实施之前必须逐级交底,其目的是使管理者的决策和决策意图为实施人员所理解。施工作业交底是最基层的管理交底活动,施工总承包方和工程监理机构都要对施工作业交底进行监督。作业交底的内容包括作业范围、施工依据、作业程序、技术标准和要领、质量目标以及其他与安全进度、成本、环境等目标管理有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2.2 施工作业活动的实施

施工作业活动是由一系列工序所组成的,为了保证工序质量的受控,首先对作业条件进行再确认,即按照作业计划检查作业准备状态是否落实到位,其中包括对施工程序和作业共有顺序的检查确认,在此基础上,严格按作业计划的要求和质量标准展开工序作业活动。

1.2.3 施工作业质量的检验

施工作业的质量检验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最基本的质量控制活动,包括施工组织内部的工序作业质量自检、互检、专检和交接检查;现场监理机构的旁站检查、平行检测等。施工作业质量检验是施工质量验收的基础,已完检验批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单位完成质量自检并确认合格后,才能报送监理机构进行检查验收。前道工序作业质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3 施工作业质量自控的要求

工序质量是直接形成工程质量的基础,为达到对工序作业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加强工序管理和质量目标控制方面应坚持以下要求。

1.3.1 预防为主

严格按照施工质量计划的要求,进行各分部分项施工作业的部署。同时,根据施工作业的内容、范围和特点,制定施工作业计划,明确作业质量目标和作业技术要领,认真进行作业技术交底,落实各项作业技术组织措施。

1.3.2 重点控制

在施工作业计划中,一方面要认真贯彻实施施工质量计划中的质量控制点的控制措施,同时,要根据作业活动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工序作业控制点,深化工序作业的重点控制。

1.3.3 坚持标准

工序作业人员在工序作业过程中严格进行质量自检,通过自检不断改善作业;并创造条件开展作业质量互检,通过互检加强技术经验交流;对已完工序作业产品,即检验批或分部分项工程,应严格坚持质量标准。对不合格的施工作业质量,不得进行验收签证,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配套使用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施工作业质量自控的合格标准。企业或项目经理部应结合自己的条件编制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或工程项目内控标准;建设合同对采用标准有明确规定,都要列入质量计划中,作为质量验收依据,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1.3.4 记录完整

施工图纸、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材料质保书、检验试验及检测报告、质量验收记录等,是形成可追溯性的质量保证依据,也是工程竣工验收所不可缺少的质量控制资料。因此,对工序作业质量的记录,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施工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填写记载,做到及时、准确、完整、有效,并具有可追溯性。

1.4 施工作业质量自控的有效制度

1)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会诊制度、每月质量讲评制度;2)样板制度;3)挂牌制度。

2施工作业质量的监控

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施工阶段依据法律法规和工程施工合同,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和质量状况实施监督控制。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设计单位应当就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做出详细说明;应当参与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并对因设计造成的质量事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国家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这些规定对施工质量提出了监控要求。

作为监控主体之一的项目监理机构,在施工作业实施过程中,根据其监理规划与实施细则,采取现场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形式,对施工作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有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改正。监理机构应进行检查而没有检查或没有按规定进行检查的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时应承担赔偿责任

必须强调,施工质量的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在施工全过程中相互依存、各司其职,共同推动着施工质量控制过程的展开和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

摘要:针对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因素,阐述了施工作业质量自控的意义、程序及要求,探讨了施工作业质量的监控,以推动施工质量控制的展开,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总目标。

关键词: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监控

参考文献

[1]廖威.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6,32(18):119-120.

建筑施工项目的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 第9篇

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命脉, 从小的方面而言, 建筑施工质量的优劣关系着企业的效益及发展, 从大方面而言, 其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企业的运营。在建筑施工中, 要以施工质量为控制中心, 始终将施工质量作为整个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施工项目的详细规划、审定重大技术方案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环节, 严格控制施工全过程中的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要认真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 通过讨论研究, 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2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现状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近百年, 大致主要经理了工人自行检查阶段、质量检验阶段、施工质量的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以及质量保证标准等五个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我国在建设领域主要实行了建筑企业工程的招投标制度、工程质量监督的监理制度以及施工项目的法人责任制等措施, 伴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 我国的建筑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施工建设质量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不完善, 施工事故频频发生, 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 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 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建立完善更符合我国施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度, 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的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

3 各种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

3.1 管理因素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 建筑单位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效率、效益及质量的关键。因此, 甲方在选择建筑施工企业时应首先考察其建筑施工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选择实力较强的施工企业及能力强素质高的监理单位。

按照我国的规范, 监理在施工现场拥有无可争辩的最高权利, 所以, 监理工程师的综合素质是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而对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而言, 其主要负责专业的细部的施工工作, 而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是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因此, 加强企业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思想素质培训, 提高其对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视, 是建筑施工质量得到提高的重要保证。

3.2 材料质量因素

建筑施工材料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一大因素, 所以, 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专门的建筑材料采购部门, 实行建筑材料责任制。另外, 建筑材料采购人还要具备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有一定的材料质量鉴别能力, 能够对各种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以此保证建筑施工中材料的供应, 使建筑施工工作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

3.3 环境因素

除了管理及材料等因素能够对建筑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之外, 外界环境因素也是建筑施工中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外界环境包括水文地质、温度、大风、暴雨等, 由于外部环境是一种复杂多变的因素, 所以, 在建筑施工中, 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尽量的充分的利用外部环境, 对不利的环境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以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4 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措施

4.1 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其后主要施工阶段顺利进行的基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组织准备以及现场准备等几个方面。技术准备是建筑施工的首要保证, 其负责分析自然条件及技术条件, 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等内容。为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提供了技术保障。物资准备主要是负责给建筑施工提供必要的建筑物资, 包括建筑机械设备以及建筑材料等, 因此, 对物资的控制应是非常严格的, 以确保在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不会发生脚手架垮塌、机械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事故。组织准备就是负责对施工现场是所有人员进行合理的编排和分工, 使每一个现场人员都能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不同的项目其现场准备也不一样, 现场准备就是将建筑施工前的各种工作都进行完毕, 例如:施工现场的道路、水电供应、材料的堆放以及生活设施等, 为建筑施工的开始提供一个完美的后勤保障。

4.2 主要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

主要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各个施工环节, 对每一个可能发生或容易发生病害的地方进行控制, 确保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主要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2.1 质量通病控制。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就是指在施工中经常发生或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其涉及范围较广, 控制难度较大, 是施工质量提高的一大障碍。因此, 建立相应的应对系统对于建筑施工而言至关重要。笔者认为, 应该将所有企业施工中所遇到的质量通病进行相应的整理分类, 形成一个专门的应对解决问题的系统, 一旦工程中遇到相似问题, 及时查阅该系统, 并进行整改解决, 如此一来, 既能够加快施工速度, 还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4.2.2 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

对于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及时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如若发现其存在质量问题, 应该给其处理建议并进行复查, 若复查还不合格, 坚决行使质量控制的否决权, 让其再次整改, 以此保证分部分项工程是施工质量。

4.2.3 质量成本控制。

在工程项目中, 由于大多数人缺乏质量成本控制管理的观念, 造成施工中既产生了质量问题, 又出现了成本浪费现象。由此, 笔者建议应将质量控制和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相联系, 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 并及时的进行监督检查, 以提高员工意识, 保证施工质量。

4.3 项目竣工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

对于项目竣工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就是在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前的维护工作, 即确保工程项目在交付使用前能够依然保持施工完毕时的效果, 避免因人为因素或是外部环境因素对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一旦发现建筑遭到损坏, 应及时找到其发生的原因, 并进行施工处理, 确保整个工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施工质量。

5 结束语

建筑施工项目的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包含着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其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 并且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 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 将施工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在要求之内, 使建筑施工质量能够真正的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以此提高企业效益,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关春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措施[J].民营科技, 2011 (9) .[1]关春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措施[J].民营科技, 2011 (9) .

[2]李元敬.浅谈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2) .[2]李元敬.浅谈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2) .

[3]李玉锋.浅谈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财富, 2010 (22) .[3]李玉锋.浅谈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财富, 2010 (22) .

[4]张琪, 李元敬.试论项目管理中的施工质量控制[J].建设监理, 2010 (3) .[4]张琪, 李元敬.试论项目管理中的施工质量控制[J].建设监理, 2010 (3) .

[5]计成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浅析[J].价值工程, 2010 (33) .[5]计成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浅析[J].价值工程, 2010 (33) .

[6]吴珊.新时期建筑施工项目质量问题探析[J].中国商界, 2009 (8) .[6]吴珊.新时期建筑施工项目质量问题探析[J].中国商界, 2009 (8) .

中央空调系统安装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10篇

1 安装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在中央空调系统安装施工中, 经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 因空间位置与设计图纸平面上有偏差, 造成局部设备和管道重叠或交叉; (2) 建设方、设计方与各施工方之间沟通不及时, 导致空调安装不合理、空调效果差; (3) 中央空调系统中个别散发特殊气味的区域 (例如咖啡厅、吸烟区和卫生间) 因未形成负压区或排风不畅而产生“串味”现象; (4) 中央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因风道三通、四通、弯头等阻力件夹角不合理, 造成气流不通畅和管道阻力不平衡, 从而引起新风量不足或无风量现象; (5) 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在进场验收时未通电测试检验其噪声是否超标, 未比照厂家提供的参数对很多噪声较高的设备进行消声除噪处理, 或管道间、机组与管道间的连接不牢固等原因, 引起大风量空调或通风机组等设备和空调系统噪声超标; (6) 管道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操作不规范, 未清洁空调水系统管道, 甚至在正式通水前也没有冲洗管道, 导致管道被杂物堵塞, 管网多处出现气囊, 管道流通不畅。

2 安装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2.1 设计质量控制

在安装中央空调系统前, 要针对施工图纸的设计构思、方案和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等内容进行全方位会审。一旦发现问题, 必须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 提出合理建议, 积极改进设计中的不足, 以保证施工图纸设计和施工方案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 从而提高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

风管系统的消声设计是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不可缺少的环节, 有些设计方案往往只在空调设备出风口上设置了消声器, 实际降噪效果很差。严格来讲, 空调设备的出风口端与回风口端均应设置消声器, 新风机进口处应用消声百叶。如果出口位置受空间结构限制而无法安装消声装置, 则要尽量选用低噪声送风机组, 或设计使用低风速, 大风量送、回风管, 从而降低噪声。此外, 还要在风管干管上设置消声器, 在风管弯头处设置消声弯头, 并在风机盘管上设置消声静压回风箱。

2.2 材料质量控制

对于材料质量控制, 要检查所有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 看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于管材, 还要查看其外壁是否有锈蚀、裂纹等质量问题, 所有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对于工程造价、材料属性、施工难度等因素要充分考虑, 严格筛选材料设备, 确保工程质量。

3 安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 设备安装质量控制

中央空调系统安装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众多, 有冷水机组、新风机、风机盘管、冷却塔、水泵和风机等。这些设备关系到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所以必须加强对设备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3.1.1 主机

在安装主机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机组安装的周边环境和空间不影响机组的日常维护; (2) 注意机组基础和机组的吻合、设备接地垫片位置的正确性; (3) 设备布置方位应尽量与管道走向相对应, 且出水口应该在中央空调整体系统凝结水管道之上; (4) 通过设置弹簧阻尼器、用软管连接机组与管道、在空调机组房内设置隔音层等措施, 降低空调机组运转过程中的噪声。

3.1.2 末端设备

末端设备主要包括新风机、风机盘管和送风口。新风机和风机盘管虽然安装比较简单, 但因数量众多、生产厂家和型号各不相同, 因此要仔细阅读安装要求, 并注意安装的高度、稳定性和牢固性。安装风机盘管时, 要考虑装修顶棚的高度, 确保送、回风口位置相对应, 积水盘方位与排水方向一致, 同时, 还要给空调机组凝结水出水口留出足够的高差, 使凝结水管有足够的坡度, 便于空调凝结水的排放。在吊顶施工完成后, 应彻底清理风机盘管滴水盘。安装空调末端设备时, 要设置减振隔垫或减振吊杆, 以防设备振动时把喘振传递给楼板而产生噪声。

3.1.3 其他设备

其他设备主要是冷却塔、水泵等。一般在水泵等标准设备的安装中, 出现的问题较少;冷却塔 (玻璃钢制件) 一般为散件, 到工地后再进行组装。在冷却塔的安装过程中, 要注意配合间隙的检查, 水泵与电机间的配合找平应符合要求, 否则运行中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3.2 管道安装质量控制

3.2.1 风管

安装风管前, 要检查风管壁厚, 因为如果壁厚达不到要求, 会影响风管的使用寿命, 还要对风管内部进行清洁和真空干燥处理。风管需要穿墙时, 应设置套管;穿楼板部位应埋设钢套管, 相应的管道焊缝不可直接置于套管内;采用隔热或其他不可燃性材料将管道与套管之间的空隙区域填塞密实, 且不能将套管直接作为管道的支承构件。另外, 防火阀熔断片应安装在迎风一侧, 否则起不到应有的防火切断作用。

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 应按系统类别检验其严密性。风管的强度应满足在1.5倍的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的要求。矩形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规范要求。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检测。检测不合格时, 应按规定的抽检率做漏风量测试。

3.2.2 水管

首先要区分冷 (热) 水管形式是同程式, 还是异程式, 后者需在管路上设置流量平衡阀, 以调节系统流量。然后要区分膨胀水箱是开式, 还是闭式, 前者要安装在系统的最高点, 且膨胀水箱液位应高出水系统管路最高点1.5 m;后者一般安装在水泵出口附近。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最高处应安装放空阀, 最低处安装排污泄水阀, 且禁止在膨胀管路上安装任何切断阀门。冷凝水管安装完成后, 应实施灌水试验, 即将冷凝盘注满水后排放, 检查冷凝水管接口处是否有渗水现象。

4 竣工后调试过程的质量控制

暖通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调试时, 可从系统的末端开始, 即从距风机最远的分支管开始, 逐步调整到风机, 使各分支管的实际风量接近或达到设计风量, 即风口的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回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大于10%.

一般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现场调试。送风系统如图1所示, 系统有3条支干管, 其中支干管Ⅰ包括1~4号风口, 支干管Ⅱ包括5~8号风口, 支干管Ⅳ包括9~12号风口。

现场调试的具体方法是: (1) 用风速仪测量全部风口的送风量, 并计算每个风口的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的比值; (2) 选择每条支干管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比值最小的风口, 作为调整各支干管风口风量的基准风口 (例如支干管Ⅰ选1号风口, 支干管Ⅱ选7号风口, 支干管Ⅳ选9号风口) ; (3) 从最远的支干管——支干管Ⅰ开始调整, 同时测量1, 2号风口, 1, 3号风口和1, 4号风口, 然后调节三通阀, 分别使2, 3, 4号风口的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的比值与1号风口的比值近似相等; (4) 按相同方法测量和调整支干管Ⅱ, Ⅳ上的风口, 使每条支干管上的风口风量与各自的基准风口风量平衡; (5) 选择4, 8号风口为支干管Ⅰ, Ⅱ的代表风口, 调节B处的三通阀, 使4号风口与8号风口的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的比值数相等, 支干管Ⅰ, Ⅱ的总风量平衡; (6) 选取12号风口作为支干管Ⅳ的代表风口, 选取4, 8号风口中的任一风口 (例如8号风口) 调节A处的三通阀, 使12号风口与8号风口的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的比值数相等, 支干管与管段总风量平衡; (7) 调整总干管的风量调节阀, 使其达到设计风量, 各支干管与各风口将按比例自动调整到设计风量。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 中央空调系统的结构复杂, 涉及的专业较多, 我们在安装施工时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结合系统安装的实际情况, 把握好施工要点、施工技术以及材料设备的配合与管理,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抓住安装项目的要点, 不断提升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质量。

参考文献

[1]屈志宏.探讨中央空调系统安装施工技术问题[J].建筑界, 2012 (6) :70-71.

浅谈暖通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11篇

1.事前施工质量控制

(1)在暖通工程建设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熟悉施工图和设计得意图和基本要求,特别需要了解风管和水管道的安装位置以及主要设备、风口的合理位置,需要认真的了解设计图所要求的设备和材料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标准,为工程施工的质量打好基础。

(2)核查建筑施工图上各管道井及机房空间大小的设计位置,对于其空间是否能满足设备或管道需要严格有序的布置。安装吊顶式的空调机房间,需要严格的核查该处顶板与装修顶面之间的净高,如果能够达到空调设备的安装要求,建筑变形缝处需要连接软管,对于有方向要求的阀门安装需要严格的检查是否与水流方向的一致性,冷凝水的排水管应单独安装成一个系统,不应与其它排水管共用。

(3)对于造型复杂的建筑空间的空调系统选择最好的采用全空气的系统装置,因建筑房间的吊顶一般造型都是比较的复杂,顶棚的标高要求也是比较高,使用别的系统安装对于建筑空间就很紧张。

2.事中施工质量控制

2.1 风管制安

风管在制作选材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的图纸和相关的规范中的有关规定选择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免因刚度不够而使风管的大边上下有不同程度的下沉等变形现象的发生,导致在整个的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因表面的颤动而产生噪音得影响,造成环境的污染和使用寿命的降低。

风管翻边时法兰连接时翻边的尺寸≮6mm,需要相互紧贴的处理,法兰连接时螺栓方向应一致处理,安装需要使用垫片,螺纹外露2~3mm。风管翻边的四角开裂处需要用锡焊或涂密封胶进行合理的处置。

2.2 支架制安

在支架制作和安装的施工阶段,需要严格的选择使用的吊杆、型钢规格是否合格,支架能否承受通风管道或暖通设备的最大荷载,以及防腐处理是否合格。暖通设备和大型管道吊架应穿楼板固定,竖向空调管道应设防滑支架。

2.3 顶留孔洞

暖通管道工程的施工后留下许多的穿墙或楼板顶留洞,对于这些的孔洞并不是安装单位自行封堵的,如果封堵处理不当,则容易造成漏风,最终导致新风量的不足,最终使得换气无法进行的现象。因此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应及时督促相关单位作好封堵,避免遗漏的现象。

2.4 竖井内管道安装

空调冷冻和空调热水需要向高层建筑供水的立管一样主要集中于几个管道竖井内,竖井内立管的安装应在井口设型钢支架处理,上下统一吊线安装卡架,安装支管应进行画线定位处理,并将预制好的支管敷设在预定的位置,找正的位置后用勾钉固定。管道的支架应进行核算和重新进行设计,而且需要在进行支模施工时将预埋件埋设即可。

2.5 设备安装

空调风机盘管的安装施工应与装修的顶棚高度位置需要严格的配合,其积水盘方位应与排水方向相一致。风机盘管与管道的连接适合采用弹性的接管或软接管进行连接处理,其耐压值应高于1.5倍的工作压力处理,软管连接应牢靠、不应有强扭或瘪管的现象。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当不漏的时候即为合格。排水管坡度需要符合基本的设计要求,冷凝水需要畅通地流到设计指定位置,供回水阀及水过虑器应靠近空调风机盘管机组的安装要求。

2.6 风口安装

为了防止冬天因温度太低而冻坏换热器,需要在空调机组的新风入口设置电动风阀的装置,而且需要与风机进行连锁设置,空调机组的进、出水管道前应该设置旁通支路以便运行使用前冲洗管路及维修管路的使用,对于积水盘德处理必须严密不漏水的处理,换热器中应设有冻坏后可检修的空间部位。

工程的施工人员要坚持在保证空调系统的使用功能前提下,才能统一调整空调的通风风口。对于风口和检修孔一般需要由装修的施工单位进行统一开孔,过程中为避免遗漏或所开孔尺寸或位置产生误差,暖通工程的安装施工单位需要在建设工程的施工图上标注出风口的尺寸、位置给装修单位,通风风口与风管一定要连接通上,连接过程中需要紧密、牢固的处理。

2.7保温

多余暖通工程所选择保温材料的耐火性能等基本指标需要严格的符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对于工程的粘结剂与绝热材料必须严格的做到匹配方可。在暖通工程的安装过程不得损坏安装表面的保护层。对于风管系统的具体零部件、过滤器、阀门等基本部件的保温不得影响工后的操作功能,保温材料与木托应严密的接触才能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2.8管道冲洗

空调水的管道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坡度安装好后,使用前的冲洗应以系统最大的流量计算,要求冲洗的出水口水质透明度与进水口一致。冲水前应将空调管道安装好的流量孔板、过滤网等拆除,各机组的入口前需要设置旁通管路直接连通,然后到冲洗合格后再安装好。冲洗试验是压力管道和设备为试运行前的防止堵塞,以保证相关的水质、保证功能和使用安全的前提条件,必须认真执行。

3.事后质量控制

暖通施工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在前面施工等阶段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等,暖通工程竣工验收除了对暖通工程的外观检查工作外,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规定进行风管严密性的测试和水系统水压试验等一系列的检查验收工作,以确保暖通工程的安装满足相关的设计要求。过程中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整理好各类的资料,其中主要包括施工图、竣工图及安装工程的有关变更文件和主要材料的合格证、以及各项的记录等。

结语

暖通工程是大型建筑工程中的最为重要的分项目施工工程,也是当今民用建筑安装工程中的施工难点所在。建筑暖通工程的安装施工质量关系到建筑物能否正常的使用,所以在暖通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也是非常重大的。切实的抓好暖通工程施工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控制等内容,严格的履行好施工技术等相关人员的基本工作职责,然后通过相应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工作使暖通工程的安装工作更好地完成。

参考文献

1.钟远来.暖通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建设监理.2007(1)

2.胡海涛,徐慧敏.论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

3.吴海兵.浅谈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山西焦煤科技.2008(S1)

全过程质量控制 第12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指在相关法规的强制性要求下, 由施工单位指导、控制以及相关机构参与协调的与质量策划、控制等有关的活动。当前, 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积极有效地监控, 确保实现建设工程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 已经成为建筑行业重点考虑解决的问题之一。

2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当前, 我国建筑领域部分工程存在未办全相应法律文件就盲目开工建设、违法层层转包等诸多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 这造成了较多的质量隐患。工程验收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卡, 最初由政府的监管部门负责。但随着政府职能的变化以及工程质量主要由业主负责, 开发该工程的企业在验收过程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这使得政府的一些质量监督部门在工程竣工验收时监管不到位, 起不到应起的作用。

2.2 施工单位管理混乱

建筑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存在管理职责得不到落实、设备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同时, 建设单位对劳务分承包队伍的评价大多还仅仅停留在其所拿证件的验证上, 忽视对其实际技术含量保证能力的评价、考察, 预防与纠正措施的机制形同虚设, 对分、承包队伍的评价、选择难以满足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需要。

2.3 工程质量的监督不到位

当前, 我国建筑领域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设备、经验和权威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仍然存在部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人员素质不高、设备相对落后以及自我约束机构不健全的问题。这些都影响到了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深度, 减弱了政府部门的监督有效性和权威性。

3 基于全过程管理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 是建筑施工工程完成三大控制目标 (质量、投资、进度) 的重点内容, 作为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核心的全过程管理, 对于做好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3.1 施工前的科学管理与充分准备

3.1.1 充分做好技术准备

工艺复杂、技术先进、新材料应用、材料品种多是现代建筑工程的特点, 因此在施工前做好技术及工艺的准备是极其重要的。要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首先, 要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 结合施工合同的要求, 从企业施工队伍、材料及资金等客观情况出发, 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前组织计划, 最大限度地优化每道工序及施工步骤;其次, 根据工程的特点, 做好具体施工工艺的技术准备, 尤其要满足高新技术的要求。

3.1.2 做好现场组织设计和科学地配置资源

根据建筑需要, 对项目的关键环节进行细致研究和精心准备, 是降低施工成本, 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工程特点, 精心设计、绘制平面图, 避免设计深度不够。根据工程特点, 保证工程平面图精心设计、绘制。在平面图上标示临时设施、机械设备等建筑物, 保证其清楚易于查找。同时, 周全计划施工安排, 科学布置材料区域与工艺特性, 确保工序衔接紧密, 使得施工现场井然有序。最后, 在施工前以及过程中, 要做到人力、机械和物料的均衡供应,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 获取最佳经济效益。

3.2 抓好现场施工阶段的综合管理

3.2.1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

在现场施工阶段, 对员工加强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员工质量责任心, 持续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 加强技术质量全面管理, 对员工及时进行技术交底。要层层签订

质量目标责任保证书, 明确质量责任关系, 确保质量责任落实。积极探索质量责任奖罚制度的建立, 使得质量责任与每个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相联系, 通过杜绝不合格材料混入现场以从源头上确保质量。每道施工工序结束后, 都要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 对发现的问题必须做到查明原因、追查责任、及时反馈修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3.2.2 制定严格、科学的现场管理办法

科学有效的现场管理办法是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从所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统一着施工企业工作服和安全帽开始, 企业全体成员 (包括企业领导层) 必须服从现场的管理人员指挥和管理, 遵守现场的警示标志、标语, 以及隔离标志, 严格现场管理。施工人员作业必须遵守作业时间规定, 工序完成后要做到料清场地清, 集中堆放并定期处理施工垃圾。现场管理人员要确保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实际有效控制, 安全员与工程质量员必须对交叉作业进行监督管理, 确保工序衔接部位等质量和事故多发区域的安全。

3.2.3 建立激励、约束、监督机制, 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内外部的综合激励机制、有效地约束机制和科学的监督机制。一要提高管理层工作和办事效率, 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让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用制度激励人、用制度约束人, 促进员工工作作风的转变;二要有效激发员工对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热情, 按照施工产值、质量、安全、成本等指标对所有人员的贡献予以评价, 并据此发放收入;三要促进广大员工的施工生产的质量意识, 提高员工的劳动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以工程质量提高和企业效益增加为核心, 建立施工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

4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全面、深入的工作, 它贯穿于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 不仅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还需要企业管理层提升重视程度, 并以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有效措施的执行作保障。因此, 要搞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就要保证每一个环节不会出现问题, 只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水平, 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提高其社会地位, 提高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摘要:指出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需要多方面和全体人员的参与, 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的强制性标准, 需要正确搭配施工生产管理要素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对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全过程管理的角度, 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施工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丛培经.施工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2]苏振民.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3]范志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 2007 (19) .

[4]莫锐登.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J].四川建材, 2007 (3) .

[5]王裕维.浅议建筑施工企业夏季安全管理的通病及预防[J].建筑安全, 2007 (7) .

上一篇:园林绿化与城市发展下一篇:小悦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