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网络型社会组织

2024-06-08

生物网络型社会组织(精选3篇)

生物网络型社会组织 第1篇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 其中的隐性知识更是企业财富的主要源泉, 而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便是隐性知识的共享。因此, 研究隐性知识共享的相关问题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隐性知识共享涉及到人的行为层面, 其整个共享活动都存在于社会网络环境中。因此, 社会网络就成了行为主体进行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主要路径与平台, 其网络结构及特性对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移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网络视角对组织内部隐性知识的共享进行理论与案例研究。

1 社会网络的组织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模型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 波兰伊 (Michael Polanyi)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 首先提出了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的概念, 他指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1]。此后, 隐性知识管理逐渐成为知识管理关注的热点问题。隐性知识管理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主要包括隐性知识学习、获取、储存、扩散、共享、应用、创新、评价、保护九项活动[2], 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隐性知识共享。

隐性知识共享是指隐性知识从一个人、群体或组织转移或传播到另一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活动。其实隐性知识管理就是通过隐性知识共享, 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见隐性知识共享是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

对于隐性知识的共享, 学者们开始关注的重点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然而, 由于隐性知识隐藏于个体之中, 难以被编码化。因而, 通常沿用的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这一思路势必会遇到很多难以跨越的障碍。社会网络理论的兴起和发展为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社会网络的存在使隐性知识共享不一定通过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转移模式, 而可以直接通过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转移模式[3]。在社会网络环境下, 员工之间可以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沟通, 进行“干中学”或“师授徒学”等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移。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 将社会网络分为网络个体、网络中的小团体以及网络整体三个层次,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社会网络的组织内部隐性知识共享模型, 如图1。

黑圆点表示网络个体, 加粗虚线圆圈表示由联系紧密的个体所组成的小团体, 实线圆圈表示网络整体, 外层的虚线圈表示网络外部环境, 箭头表示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关系.

(1) 网络个体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即网络个体将自己的隐性知识与其他个体、小团体或网络整体成员共享的过程, 这是形成小团体隐性知识和网络整体隐性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网络成员只有通过不断观察、模仿、体会, 经过充分交流和反复实践, 才能获得个体隐性知识。

(2) 网络中的小团体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网络中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关系紧密的个体可组成小团体, 小团体内部的个体成员之间隐性知识交流更为频繁, 同时, 小团体之间、小团体与团体之外的成员之间以及小团体与整体之间也存在着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3) 网络整体隐性知识的共享。网络个体的隐性知识、小团体隐性知识以及那些存在于整体层面的隐性知识共同构成了网络整体的隐性知识, 同时, 网络整体与个体、小团体之间也存在着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4) 网络个体、网络中的小团体、网络整体的隐性知识不仅来源于其本身拥有的隐性知识和经过内部交流与共享而获得的隐性知识, 还包括他们从网络外部获取的隐性知识。

(5) 社会网络所处的环境, 尤其是内部环境对这三个层次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社会网络视角下组织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在组织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活动中, 由于隐性知识本身的内隐性及其对个体的高度依赖性, 隐性知识共享很难顺利实现。Wee C. Goh认为企业的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知识接受者知识类型影响着知识共享的效果[4] ;Thomas Kalling认为知识的特性、转移双方的认知能力、组织环境以及激励因素这四个方面影响着隐性知识的共享效果[5]。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看, 除上述因素外, 社会网络密度、距离、网络中的小团体、网络个体的位置等都会对组织内部隐性知识的共享活动产生影响。

(1) 网络密度:

网络密度是度量网络中各成员之间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紧密程度的一种相对指标。诸多实证研究表明, 网络密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传播。网络密度过低, 表明网络成员之间关系淡薄, 交流甚少, 不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传播。但是, 网络密度过高也会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这是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隐性知识的交流上, 将会付出超额的机会成本, 得不偿失[3]。

(2) 网络距离:

网络距离可以度量网络中两名成员之间实现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所需经过的最少中间人数。距离越短, 表明成员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活动更为便捷, 越有利于网络整体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3) 网络中的小团体:

网络中隐性知识交流频繁的个体组成的小团体对组织内部隐性知识的共享有着重要作用。一般而言, 网络中存在小团体, 表明组织结构较为紧密, 可以促进网络整体隐性知识共享的水平。但如果各自为政, 对隐性知识的共享将会产生更坏的影响。

(4) 网络个体的位置:

网络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其个体行为特征及其在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个体, 与网络其他个体的交流更为频繁, 可以决定个体间隐性知识共享的效率;处于桥梁位置的个体连接着两个或更多的小团体, 从而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获取隐性知识, 作为两团体间知识共享的中介, 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具有关键性地位, 可以决定团体间隐性知识共享的效率。

3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组织内部隐性知识共享中的案例研究

3.1 数据收集和整理

ZS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 本研究以ZS公司研发部门 (14人) 作为调查对象。

根据王前教授对个体隐性知识层次的研究, 我们从价值观、认知、中间技能知识、专业诀窍知识这四个层次[6]对研发部门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状况进行调查, 要求被试者写出与本部门中的哪些成员存在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根据调查结果, 在Ucinet 6中输入数据, 将研发部门成员间隐性知识的共享状况绘制成邻接矩阵 (表1) :行和列分别表示从1—14号成员, 邻接矩阵中的每一个点分别对应矩阵的某一行和某一列, 以i行j列交叉处的值Zij表示对应两点i和j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关系, Zij=Zji=0表示i与j之间没有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Zij=Zji=1表示有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从而得出14×14的邻接矩阵。根据邻接矩阵绘制出社群图 (图2) , 社群图由点和线构成, 点表示各成员, 线表示成员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关系。

3.2 数据分析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对ZS公司研发部门成员之间隐性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数据从整体结构、个体中心性、凝聚子群等角度进行分析。

(1) 网络整体结构分析。

通过对网络整体结构的分析, 可以了解其整体结构是否适宜隐性知识的共享及传播。

① 网络密度。

网络密度是社会网络中实际拥有的连线数与最多可能存在的连线总数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2L/[N (N-1) ], 其中L为网络中实际的连线数, N为网络节点数。它可以用来度量节点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该隐性知识共享网络的密度为0.2747, 属于较低水平。从隐性知识共享的角度来说是员工之间的隐性知识交流不多, 比较不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② 距离。

距离是网络中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最短途径的长度。它可以用来度量网络中任意两点之间交流所需经过的最少连线数。

该隐性知识共享网络的距离矩阵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该网络所有成员之间都是可达的, 没有孤立者。成员之间的距离分布于1-4之间。而平均距离为2.308, 也就是说一位成员平均经过不到两个人就能到达另一位成员。这表明, 该网络成员之间如果需要进行隐性知识方面的咨询和交流, 还是能比较便捷地实现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2) 网络的个体中心性分析。

通过对网络的个体中心性分析, 可以了解个体在该社会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及影响。

① 点度中心度。

点度中心度是指在网络中, 与一个节点有直接关系的点的数目。它可以度量一个节点在的多大程度上同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存在联系。

② 中间中心度。

中间中心度反映一个节点处于其他节点之间测地线上的情况 (连接两个节点的最短路径即称为这两个节点之间的测地线) , 它可以度量一个节点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控制其他两个节点之间交往的能力。

③ 接近中心度。

一个节点的接近中心度是该节点与图中所有其他节点的测地线距离之和。它可以用来度量一个节点与网络中所有其他节点的接近性程度。

利用 Ucinet 6 得出该网络个体的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如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6号的点度中心度最大, 其次为5、7、12号, 这说明这些成员与网络中其他成员在隐性知识的交流上更为频繁。中间中心度水平属12、6号最高, 2号次之, 由此可见, 12、6、2号成员最能控制网络中其他成员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接近中心度水平6、12号最低, 而1、14号最高, 这表明在该网络中, 6、12号成员对于隐性知识的交流最不受控制, 而最受控制的则是1、14号。

(3) 凝聚子群分析。

凝聚子群是指网络中的一群人关系特别紧密, 以至于结合成一个次级小团体。通过网络的凝聚子群分析, 可以了解网络中的小团体状况以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该网络的分析, 我们找出了的三个小团体:

1:3 5 6 7 10 11

2:4 8 9 12 13

3:1 2 14

也就是说, 在这三个小团体中, 成员之间经常互相探讨问题, 交流隐性知识;而小团体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则比较少。反映到社群图, 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 1、2团体之间的交流是通过6、12、4号来实现的, 而2、3团体的交流则是通过12、2号来实现的。这些成员作为小团体之间的桥, 充当着小团体之间信息沟通、知识传播的代理角色, 对小团体间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3 对策及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揭示了该公司研发部门隐性知识共享网络的结构及其在整体层面、个体层面及小团体层面上所具有的特征, 进而为改善其隐形知识共享指明了方向。结合上文实例分析提出以下策略:

(1) 从总体上看, 该网络的密度偏低, 也就是说隐性知识共享的关系不紧密, 需要采取措施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首先, 建立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组织环境, 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促进组织成员共享隐性知识;另一方面要营造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 树立互惠观和整体观, 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其次, 对组织结构进行必要调整, 实现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 加快隐性知识的交流、共享、转移和创新。另外, 还要疏通隐性知识共享的渠道, 建立便于隐性知识交流的技术设备和网络。

(2) 从个体来看, 6、12号的中心地位毋庸置疑, 他们与其他成员的交流非常频繁, 而且对隐性知识资源的控制力较强, 是该网络的核心成员, 企业应加大对这些核心成员的教育与培训, 扩展其隐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通过他们的核心作用, 促进网络整体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然而, 一旦6、12号离开网络, 成员之间的联系将会断裂, 这对网络整体隐性知识的共享将会产生极为不利影响。因此, 应加强该网络成员之间的互动, 让人气比较旺的2、4、5、7号成员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削弱该网络对6、12号成员的依赖性;另外, 对于处于网络边缘位置的1、14、9、13四位成员, 应努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使他们尽可能多地与其他成员进行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3) 有洞有桥的网络比较适合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洞是指小团体, 桥是指连接两个小团体的中介度比较高的员工。该网络中存在三个小团体, 而且各小团体可以通过6、12、2号成员完成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因而能有效地促进隐性知识在不同团体之间的交流。但是, 由于小团体之间桥的数量较少, 网络的稳定性较差, 如果能在小团体之间再搭几座桥, 将会对组织内部隐性知识的共享产生更加有利的作用。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社会网络视角对组织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模型及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并运用一个具体案例, 说明如何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组织内部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静态分析工具, 对于以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为内容的社会网络的形成机制、演化趋势等问题的研究无能为力。这些需要利用网络动态学、复杂网络理论等进行隐性知识共享网络的深入研究[7]。

参考文献

[1]M POLANYI.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ge andKegan Paul, 1966.

[2]王姗姗, 王宏起.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分析及策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3) :66-68.

[3]周晓宏, 郭文静.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8, 12:88-90.

[4]SWEE C GOH.Managing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an interactiveframework and some practice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KnowledgeManagement ABI/NFORMGlobal, 2002, 6 (1) :23.

[5]THOMAS KALLING.Organization-intern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andthe role of motivation:a qualitative case study[J].Knowledge andProcess Management ABI/NFORMGlobal, 2003, 10 (2) :115.

[6]李作学, 王前.个体隐性知识的层次结构及维度模型分析[J].情报杂志, 2006 (11) :75-77.

生物网络型社会组织 第2篇

互连网自从1993年问世以来,随即就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将互连网正式定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即网络媒体。作为后来居上的强势媒体,它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传播方式,永久性地变革了传播领域并带来相关领域的变化。长期以来,传播界和公关理论界一直呼唤的双向互动交流的传播行为模式由于授受双方地位的不对等在多数状态下只能作为一种理想存在,网络以新主流媒体身份的介入有力地改变了这种现状;并进而将这一影响带入了以传播学作为重要理论依托、通过传播沟通来实施其管理职能的公共关系界。媒介领域的这一重大革命,也让传统的公共关系被赋予了数字化特征而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一、网络媒体呼唤双嬴公共关系

网络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授受双方的地位和关系,公共关系将更好地朝着双A方向发展。在公共关系中,社会组织往往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或组织自有的小众媒介,根据事先的计划,与公众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这样的沟通其实更多的是由社会组织主动发出信息、公众被动接受的行为:组织经过精心策划,然后凭借已建立起来的媒介关系资源、借媒介中立的身份为之代言;或者是组织利用自身的小众传媒直接将有关组织乐意倾诉的情况告知公众,其终极目的都是趋利避害,塑造组织的正面形象。尽管公共关系一直强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但公众由于缺乏支配信息的权利,加之没有形成像组织那样较为成熟的媒介关系网络,在传播活动中经常居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因此事实上,许多公关活动仍是以组织自我为中心来进行的,组织考虑更多的仍是自身的利益,而客观上公众仍然时时遭到忽略。依据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媒介总是倾向于报道那些符合传媒立场和利益的事件,与传媒利益一致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换而言之,受众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的信息其实已经经过了媒介的筛选与过滤,媒介为受众描绘的其实是一个“拟态环境”,是媒介眼中的社会组织,并非是完全真实的社会组织。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受众的权利:即受众不仅仅是传媒的使用者和消费者,他们还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和公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包括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和媒介监督权。而在受众权利缺失的情况下,显然双方的信息占有量悬殊,传播地位也是不对等的。传播过程中极强的单向性成为大众传播的一根软肋,使得大众传播只能是点对面的传播,不可能进行点对点的传播,因此也无法实现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平衡。网络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态。

1.媒介的控制权发生了变化,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局面被打破

媒介尤其是大众传媒虽然仍被少数集团所控制,但是网络媒体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最为便利的媒介,前所未有地满足了公众的媒介接近权,其中有最重要的媒介表达权,公众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与社会组织、他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由此自发地组成了一个结构松散但却空前强大的受众群体。面对网上24小时滚动播出的海量信息,公众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选择(Pull)。大众传媒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左右公众的视线与喜好了。

2.公众获得了主动权

“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亡为零”的互连网颠覆了原来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自上而下的关系,将之由单向式的垂直关系拉成了交互式的平面关系,公众通过互连网占据的无限信息使得社会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各个环节、渠道等不复是秘密。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海量信息给了他们太多的选择。由知名度与美誉度构成的.组织形象其好坏与否成为是否能吸引公众眼球并加以取舍的关键性因素,而塑造组织形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手段则非公共关系莫属。这场始自于媒介领域的革命有力地驱使着公共关系的再次回归:促使社会组织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与界定公众的权利,立足公开、公平,真诚面对公众进行公关传播,公共关系的透明度再次得以提升。更何况公共关系本身就是社会政治民主化的产物,因此只有当社会组织真正将公众放在与组织对等的位置上来解析公共关系的含义和功能,尊重公众的权利,切实考虑公众的需要,倾听公众的呼声,爱护组织的形象,珍惜组织的声誉,努力承担组织的社会责任,通过富有浓郁人情味和深厚人文关怀的公关活动来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与公众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把社会效益纳入公关发展的轨道中,公共关系才会走向彼岸的理想境界双A。

二、网络媒体重新定义了社会组织与媒介的关系

网络媒体打破了以往公关传播活动中大众传媒一枝独秀的状态,重新定义了社会组织与媒介的关系,网络公关将与传统公关比翼齐飞。媒介对公共关系的影响,最早可追溯到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正是大众传播技术的发达为公共关系产生质的飞跃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也因此,公共关系作为以沟通为主要手段的关系管理与媒介存在着天然的联系。由于大众传播媒介手中握有稀缺资源、享有支配信息资源的行业特权,传统公关活动必须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来实施,所以,大众传播媒介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使得媒介关系构成了社会组织在开展公关活动时所要面对的各类关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有时甚至能决定社会组织的生死存亡。正因如此,组织对外的信息传播主要仰仗新闻媒体,各类公关活动的实施同样需要得到新闻界的支持与协作。回顾经典公关案例,从美国的联合碳化钙大楼借白鸽事件巧扬名到中国“霞飞”的成功的危机公关,莫不如此。尤其是“霞飞”,其危机的起因在于媒体的失实报道,而其化险为夷、因祸得福却仍然有赖媒介。这两则案例讲述的是大众传媒发挥其神话般力量的故事。而现在,大众传播媒介在公关传播中虽仍扮演着主流媒体的角色,但作为新生代的网络媒体已异军突起,悄悄地改变着媒体格局和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对此,声名卓著的Intel(英特尔)公司有着切肤之痛。1994年冬,某个大学的使用者在尝试用奔腾计算机进行一些浮点数学运算时,发现总会出现一些错误。他通过Usenet新闻组请别人重复他的测试过程,结果相同。这个实验肯定了错误的产生是由于奔腾芯片在设计上存在缺陷。于是,用户们向Intel提出了质疑。Intel起初并没有介意这件事,只是在问题逐渐严重,用户的反应越来越激烈之后,他们才慢慢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这一事件对公司整体形象的影响。最后,《纽约时报》的报道加速了事态的发展,Intel不得不回收并替换所有已售出的奔腾芯片。此事不仅令Intel公司蒙受巨额损失,就连一向为公众津津乐道的企业形象也严重受损。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Intel公司没有回复一封简单的电子邮件。这次事件让Intel公司对网络不敢再有丝毫马虎。,当网上出现关于奔腾二代和奔腾Pro信息处理器上的病毒的报道时,Intel的代表立即在新闻组上做出了反应,组织了一场有英特尔员工参与在内的网上大讨论,进行了有利于组织的舆论引导,从而避免了重蹈覆辙。

公司的遭遇一方面证实了上文中网络媒体使消费者拥有了更大权利的论断,另一方面向人们展示了网络媒体所蕴藏的巨大的能量以及加强对网络媒体管理的重要性。

在上述案例中,同时还隐含了网络时代大众媒介与网络媒介正在呈现出日趋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互为依托,大众传媒通过网络媒体发掘信息的广度,网络媒体则借助大众媒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品牌与权威地位寻求支持。这种趋势对组织处理媒介关系来说,不能不重新考虑调整组织媒介关系策略。这就要求组织在开展公关活动时必须双管齐下:既要一如既往地寻求传统媒介的支持,以增加宣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同时还应加强对网络媒体的重视与管理,将之作为对传统媒介关系的有力补充。传统公关与网络公关呈现出整合的态势。

三、在全球化趋势下,善用网络可以使公共关系展翅高飞

“媒介即信息”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是一位技术决定论者。在他看来,人类发展历史上每一种新媒介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并带来社会变革。网络媒体带来的速度革命并且风靡全球证实了麦克卢汉的预言。第一代网络公关人士米德伯格就明确地给社会组织在数字时代的沟通规定了四条准则,其中第一条就是迅速行动。他认为在网络经济中,速度是衡量组织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对于公共关系来说,速度不仅仅是尽快地获得信息,还意味着迅速地向社会公众扩散组织的信息,与他们一起进行更为有效的互动沟通。可见在数字时代,沟通仍然是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只是沟通的速度上升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社会组织包括公关在内的各项服务都要快速跟上网络的发展速度,并针对组织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作出及时、相应的调整。那种慢节奏的公关工作方式已无法胜任网络时代的公关工作需要。那么,互连网是否只是让社会组织被动地等待、接受挑战,并使他们疲于应付呢?显然不是。虽然现阶段许多组织都已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但对互连网的利用多数仍只是停留在作为发布组织消息的平台等层面,公关传播极力强调的沟通互动性并没有能够得以体现,因此,网络公关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还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并没有真正为多数组织认识并付诸实施。

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却是个例外。作为奥运会的一个赞助商,AT&T建了一个网站,虚拟亲临奥运的经历。在其中的一个网页上,访问者可以看到奥运村的生活,体验只有奥运官员和运动员才能享受的高级待遇。在网站的其他地方,访问者可以随意畅游奥运博物馆,欣赏最新的体育赛况,或参加虚拟的比赛,然后和其他参赛者比较一下成绩。使用者当然还可以光临AT&T的主页。访问者十分赞赏网站,这不仅因为它内容有趣,信息丰富,而且它提供了很多独家奥运幕后资料。网站访问者的积极参与创造品牌与奥运会的联系,增强了奥运的权威和激情与AT&T发生联系的可能性。这个网站显示了电子媒体的实力,直接加强了许多AT&T品牌的价值内涵。AT&T的成功之处在于引起公众的好奇并使之乐于尝试,从而巧妙地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这种数字沟通通过公众对组织服务的参与和体验来感受互动沟通的快乐,产生极大的满足心理,并将这种好感延伸到了组织本身。AT&T的组织形象变得更符合时代性和更具亲和力。

当然,网络媒体的经济性仍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优点,是网络媒体横扫全球的有力武器。正是它为全球化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得公关传播全球化成了可能。借助网络,组织发布信息时可以不必通过大众传媒这个中介,直接就在组织的网站上进行,只要有必要,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刷新,既省时又经济。例如,轰动一时的克林顿绯闻事件就是由一家私人网站加以披露而迅速传遍全球,而网站的主人德鲁吉也由此一夜成名。同样美国众议院向公众公布斯塔尔的报告时,也是借助了网络,保证了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真相。

四、网络使公共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诚然,网络媒体的即时性、互动性和非地域性有力地推动了公关传播迈向全球化的进程。它可以为任何组织、任何个人的交流提供崭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参与者既可以进行点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进行点对点的互动,公共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机遇,展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媒体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在大刀阔斧地向传统媒体的弊病开战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自身的先天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共关系的良性发展。

1.“把关人”角色的弱化或退出导致网络信息失真

由于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网络这一最民主的媒体,传统媒体中“把关人”角色在网络媒体中弱化甚至退出,使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形象作为组织形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信誉不仅构成了组织品牌的核心价值,同时也是组织形象得以维系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组织外部舆论对其作出的评价,并进而影响组织的外部生存环境。因此,如何建树组织网络形象的可信度与权威性是公关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

2.网络信息泛滥给公关人员识别有价值信息带来极大的障碍

如何识别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成了公关人员面临的新问题。因为网络媒体既没有中心控制系统,也没有相关的主管部门,更缺乏法制的制约,任何人都可以上网发布信息、获得信息和交流信息,所以同时也带来了网上信息爆炸、信息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公关人员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就是沟通信息,为组织监测和营造一个良好的组织外部舆论环境。而网上泛滥成灾的信息,不仅浪费了公关人员大量宝贵的时间,更为严重的是无用信息甚至有害信息会成为干扰公关人员进行准确分析、判断的噪音,从而影响公关人员为组织决策层提供优质的决策咨询服务。

3.网络媒体的不可控性给组织带来安全隐患

病毒的入侵尤其是网络骇客的攻击会极大地损害组织尤其是营利性组织的利益:通过互连网对某个组织的网站进行大量的删除和修改重要数据、破坏网页等攻击行为已经屡见不鲜。网络的开放性及其自由发展模式,使信息安全受到极大影响,因而无论是作为组织耳目喉舌的公关部门,还是充当组织“外脑”的公关公司,对组织外部社会环境的监测尤其是舆论监测的难度都正在加大:既要确保组织向社会公众传递的信息准确无误,又要力求在收集组织外部信息时不被虚假的消息所愚弄。

生物网络型社会组织 第3篇

一、社会网络分析概述

(一) 概念

社会网络分析是在社会学领域中发展起来的, 属于网络分析工具, 现在应用的比较广泛, 比如心理学、政治学等, 近年来, 在管理学领域中逐渐的引入社会网络分析, 主要用于知识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等。所谓社会网络, 是指多个节点和节点之间的边构成的整体, 这些节点可能是个人, 也可能是组织, 而且节点之间的连接可能已经建立起来, 也有可能是具备建立连接的条件, 当两个节点之间建立起连接时, 就说明节点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关系, 这个关系的种类比较多, 既可能是行为互动关系, 也有可能是权威关系、评价关系等。在社会系统中, 包含多个主体, 这些主体就是社会网络中的节点, 而对主体特征的调查和测度就是社会网络分析的本质, 同时, 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索也包含在其本质当中, 调查和测度完成之后, 通过图的形式表达出结果, 对结果图进行相应的分析。由此看来, 社会网络分析就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方法以及工具。

(二) 方法和工具

社会主体与主体之间会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这种关系会对主体的行为、绩效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这正是社会网络分析关注的重点。对于个体的行为、关系等, 社会网络分析在理解时, 会从群体的角度出发, 由此, 社会网络分析法在进行分析时, 主要从两个层面来进行, 一个是整体网, 一个是个体网。在整体网中, 群体是关注的重点, 群体中包含多个成员, 这些成员之间所形成的网络就是研究的对象;在个体网中, 特定主体的关注的重点, 特定主体并不是独立的存在于社会中, 而是会与其他主体形成一定的联系, 构成网络, 此网络就是研究对象。对于主体之间的信任、情感支持、人际影响等方面, 社会网络分析认为社会关系、社会网结构、个人位置等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且主体的经济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在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时, 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 因此, 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应的软件成为重要的辅助工具, 当前, 使用比较广泛, 而且功能比较强大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为UCNET, 通过数据的录入和导入之后, 就可以完成制图和分析工作。具体说来, 社会网络分析主要是进行三个方面的分析:第一, 中心性分析, 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析指标, 通过中心性分析, 将社会网络中主体地位高低、主体权力大小、主体影响力范围反映出来;第二, 凝聚性分析, 社会网络中包含的主体众多, 会有一部分主体通过密切的关系形成小的团体, 这个小团体的凝聚性比较强, 而这就是凝聚性分析的对象;第三, 结构洞和中间人分析, 两个小团体之间是相互分离的, 而两个主体分属于两个小团体中, 通过第三个主体, 将两个小团体之间联系到一起, 这种结构是指结构洞, 而第三个主体就是中间人。

二、组织管理中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层次

组织管理在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时, 包含四个应用层次:

第一, 了解状况。在应用社会网络分析之前, 应该对当前组织的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并对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协作网络等进行调查, 判定其所具备的效率是高还是低。状况的了解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实现, 对于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要进行合理的设计, 并根据调查结果将各种社会网络图绘制出来, 这样一来, 组织网络就具备较强的直观性, 随后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第二, 确定合理的网络拓扑。当应用情景领域属于特定时, 要合理的选择网络拓扑, 从而保证网络与应用之间的关系为最佳配合。当关键参数不同时, 所形成的网络类型也不相同, 一般来说, 常见的网络类型有小直径、高稀疏的小世界网络, 尺度无关网络等。对于组织管理来说, 要根据管理实际的情况来选择应用的网络结构, 从而有效地对组织管理中的网络进行分析[8]。

第三, 不同类型网络结构的形成方式。当组织管理战略目标与网络结构之间相互匹配关系确定之后, 要对网络结构的形成方式进行充分的研究。从概念上来看, 组织结构与组织中存在的网络结构是完全不同的, 所谓组织结构, 是指设计组织功能结构, 在进行设计时, 通常会采用自上而下的办法, 将组织战略制定完成, 而对于组织中存在的网络结构来说, 与设计毫无关联, 有关系的是组织成员以及其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在进行网络结构形成研究时, 需要以第一应用层次中调查出来的社会网络关系为基础, 对形成方式进行分析, 分析时, 还需要用到辅助手段, 比如网络动力学理论、建模软件、模拟软件等, 这样才能保证分析的有效性, 最后将网络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出来。

第四, 明确形成机制对组织管理的启示。通过社会网络分析, 将组织管理中的网络形成机制有效的研究出来, 针对形成机制, 进行组织管理的调整和改进, 通过激励制度、行为规范制度的建立, 有意识的引导组织中的社会网络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对于组织中原有的比较良好的网络, 要引导其发展向着自觉的方向演进, 同时, 还需要尽量的将不好网络形成的可能性降低。

对于这四个应用层次来说, 前三个应用层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观察、分析以及探究, 而最后一个应用层次以前三个为基础, 对组织网络的结构类型、形成机制等进行研究, 从而有效地引导组织网络向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三、组织管理中社会网络的应用研究

(一) 原因研究

对于组织管理来说, 在其内部和外部会形成一定的网络, 一般来说, 会包含三种:组织内的员工网络、组织间的企业网络、组织与个人交织的网络。从企业的本质来说, 员工之间的网络以及企业的网络之所以会形成, 主要的原因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 会保证企业持续的获得经济利益;从战略的视角来说, 之所以会形成战略联盟, 组织网络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在网络成员在进行交易, 为了将成本降低, 就建立起战略联盟, 二是为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三是企业希望在盟友处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来保证企业的发展;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说, 组织网络的形成有利于降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花费的社会成本, 同时, 形成信任度比较高的社会网络, 最终促进企业的繁荣发展。

(二) 互动性研究

在组织管理过程中, 所形成的网络关系主要包含五种:第一, 个体网, 针对某个感兴趣的个体, 与其有关联的个体所形成的网络就是个体网研究的对象, 比如个人的咨询网络等, 当个体具备不同网络结构的特征时, 其态度、行为等都是个体网关注的重点;第二, 二方组, 当个体之间具备一定的关系时, 其互惠性的问题就是二方组研究的对象, 所谓互惠性, 就是在这个特定的关系中, 双方个体之间是否具有对称关系, 当前的组织管理网络多为静态的二方组;第三, 三方组, 在最初的组织网络研究中, 三方组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 不过在结构洞理论出现之后, 组织网络研究才开始逐渐的重视, 三方组包含互相联系着的和存在着桥梁的两种;第四, 小集团, 小集团是组织网络内部的一个小群体, 除了小集团内的成员具备互动关系, 其他任何个体都与之无关联, 对于我国的企业管理来说, 关系被认为是管理的关键, 而且也会影响交易行为, 当关系比较好时, 就会提升管理效果, 并降低交易成本, 基于此, 互动性研究中必须要重视小集团的研究;第五, 整体网, 在组织网络研究中, 整体网是研究中的重点, 整体网的研究与个体网的研究是相对的。

(三) 效益研究

效益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 绩效受网络结构的影响, 对称性是网络的一个特征, 由此一来, 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具备权变因素, 当网络结构相同, 而情境不同时, 所形成的绩效也是不相同的;第二, 信息流通有效性受网络结构的影响, 信息包含两种类型, 一种为公共信息, 一种为私有信息, 当获得信息为公共信息时, 组织结构所需花费的搜索成本是比较低的, 而且组织结构的信任感是非常好的, 因此, 当信息的类型不同时, 网络结构所具备的有效性也不同, 从总体上来看, 在信息流通的有效性方面, 当网络结构为小世界型时, 有效性最佳;第三, 知识创造能力受网络结构的影响, 知识创造就是指二次加工信息, 当企业的知识创造能力越高时, 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能力就越强, 不同的网络结构类型所带来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如果是小世界型, 那么就会促进能力的提升。

(四) 结构的优化研究

在进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 当选择的组织网络结构类型具备较高的适合性时, 管理效果就会非常的好, 不过, 组织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 如果发现网络结构出现了阻碍组织管理效果的现象, 那么就对需要网络结构进行优化, 从而形成更加合适的网络结构, 促进组织管理的发展。当优化的为个人网络结构时, 首先要对网络状况进行诊断, 诊断的办法就是将超级联络人找出来, 在分享活动原则的基础上, 完成超级联络人的建立, 从而将非正式网络的中间人培养出来, 最终完成个人网络的优化;当优化的为组织网络结构时, 需要将具备核心角色的四种员工找出来, 从而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组织网络的结构优化。

(五) 动态性研究

从当前的组织网络研究来看, 更多的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静态方面, 也就是网络形成之后, 进行事后的、描述性的研究, 对于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而通过动态研究, 则可以将组织网络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解释清楚, 同时, 还能够对组织网络的发展进行预测, 为管理者的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也实现了组织网络健康的发展。对于网络的演变轨迹来说, 包含目标引导和偶得两种, 实际上, 无论是哪种网络, 其演变的过程中都会融合这两种形式。

四、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管理中的未来应用方向

我国对于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还比较少, 即使近年来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关注, 但是纵观研究者的研究成果, 更多是进行重复论证, 缺乏创新性, 当进行实际的应用时, 所形成的理论缺乏较强的指导意义, 而且与西方国家的相关研究相比,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此, 在未来的应用研究中, 我国的组织网络研究应该在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完善, 从而促进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管理中应用的加深。

结论:企业实行组织管理的目的就是帮助各个员工明确自身的职责, 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提升企业工作的效率, 促进企业的发展。组织管理中的各个成员之间会形成网络, 这些网络中及包含良好的, 也包含不好的,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有效的对组织网络进行研究, 从而引导组织网络向着期望的方向发展, 进而最大化的发挥组织管理的作用,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绍奇, 焦璨, 张敏强.社会网络分析在心理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 2011, (05) :755-764.

[2]康伟, 陈茜, 陈波.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 2014, (06) :129-151+166.

[3]李毅, 柴国荣.管理研究网络范式评述与展望[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3) :81-88.

[4]罗斌, 唐锡晋.关于大陆“社会网络”研究的i View分析及知识视图[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 (07) :1661-1671.

[5]杨琳.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复杂工程项目组织网络模型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12, (03) :345-349.

[6]何清华, 张世琦.社会网络分析发展与工程应用研究综述[J].建设监理, 2012, (02) :46-49.

[7]谷斌, 黄家良.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 2014, (01) :3-7.

上一篇:国内首创下一篇: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