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疾病范文

2024-05-17

住院疾病范文(精选9篇)

住院疾病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病案统计室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 疾病分类按ICD-10统计。资料完整, 数据准确, 可靠。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年度前10位疾病分类构成比及顺位

由表1可见, 2007-2011年我院共收治住院病人178 612人次, 前10位疾病病人162 864人次, 占2007-2011年住院病人总数的91.18%, 其中,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损伤、中毒等前5种疾病占总住院病人数的63.95%, 因此, 这些疾病的诊断, 治疗, 护理应为医院的主要工作。

2007-2011年我院前10位疾病位次稳定, 只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消化系统疾病的顺位由2008年的第1, 2位变为2009年的第2, 1位,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影响健康状态疾病的顺位由2009年的第7, 8位变为2010年的第8, 7位。

2.2 医院2009年疾病构成比及顺位与全国医院[2]的比较 见表2。

2009年我院前5位疾病分别是消化系统疾病,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呼吸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损伤、中毒, 而全国的前5位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损伤、中毒,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两者疾病种类一致, 只有顺位的不同。

2.3 2007-2011年前10位疾病年龄构成比 见表3。

5岁以下和5~14岁人群在前10位疾病顺位中, 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远高于其他疾病, 15~44岁人群在前10位疾病顺位中,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病人最多, 占38.91%, 45~59岁人群在前10位疾病顺位中, 消化系统疾病, 损伤、中毒和肿瘤系统疾病构成比高于其他疾病, 60岁以上人群在前10位疾病顺位中, 循环系统疾病构成比远高于其他疾病。

2.4 肿瘤系统疾病构成情况

2007-2011年肿瘤系统疾病中恶性肿瘤占51.10%, 恶性肿瘤前5位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直肠癌、乳房癌, 占48.74%, 良性肿瘤前2位分别是子宫

平滑肌瘤、乳房良性肿瘤, 占62.53%。男性肿瘤以恶性肿瘤为主, 占男性肿瘤的79.04%, 女性恶性肿瘤占女性肿瘤的34.42%。男性恶性肿瘤前5位是肺癌、胃癌、肝癌、直肠癌、生殖器管癌, 占57.73%, 女性恶性肿瘤前5位是肺癌、乳房恶性肿瘤、生殖器官癌、胃癌、直肠癌, 占49.49%。

3 讨论

3.1 呼吸、循环、消化三大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占总病人数的38.10%, 仍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疾病系统, 这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3]。主要与人们工作压力大, 人口老龄化, 不合理饮食, 过度饮酒, 缺乏运动, 生活环境的严重污染等有一定关联。国内外的经验证明降低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最有效并且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对策就是健康促进[4]。

3.2 损伤、中毒疾病顺位虽然一直排在第5位, 但是, 不管是绝对量还是构成比都呈现稳健上升趋势, 绝对量增加1 234人次, 环比增长37.37%, 均排在第1位。其疾病构成主要是骨折, 占疾病的36.90%。有研究表明, 意外伤害对居民健康和社会的危害已日渐突出, 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5]。由于萧山经济发达, 车辆, 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但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 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安全生产和防护措施, 导致意外事故频发。因此, 医院要提高对此类疾病的应急处理能力。

3.3 从恶性肿瘤的构成比来看, 肺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为本地区高发病, 符合国内某些地区近几年的统计结果[6,7]。一般认为, 吸烟和大气污染是导致肺癌的两大因素, 85%的肺癌与吸烟有关[8]。医院要根据本地区恶性肿瘤的特点, 对肠癌, 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等进行普查, 在肿瘤特色专科上下功夫, 提升肿瘤早期诊治水平。

综上所述, 医院要根据疾病的规律和特点,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普及防病知识, 同时合理分配床位, 合理配置人员、设备, 加强相关科室的建设, 使诊疗工作更具针对性, 提高治愈率, 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医院只有在对病人群进行细分的基础上, 才能找到适合本医院特长的服务对象, 通过市场细分发现新的市场机会, 提高医院的应变能力, 调整医疗市场经营策略, 集中有限资源投入目标市场以避免资源浪费[9]。

参考文献

[1]徐晓丽.我院10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顺次变化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 2006, 13 (2) :188-1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3]邱洪斌, 田黎明.我国住院患者疾病谱构成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 5 (8) :841-842.

[4]顾子琪.健康促进与疾病控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8, 6 (3) :101.

[5]王声涌.21世纪初期我国的疾病控制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 2000, 16 (1) :1.

[6]陈宏影.温岭市中医院2006-2010年前10位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 2011, 18 (4) :304-305.

[7]马保根, 孙喜斌, 全培良, 等.河南省居民癌症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肿瘤, 2006, 15 (5) :286-290.

[8]李丽星.2000-2004年住院恶性肿瘤前10位构成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 2006, 13 (3) :220-221.

住院疾病 第2篇

心脑血管病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这类疾病往往是一些慢性疾病。一旦明确诊断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身心方面的影响,从最初期的恐惧、紧张、害怕,到时间一久导致的精神心理疾病,如表现为淡漠、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甚至痴呆等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等负担。及早的进行心理和精神行为的介入干预,不论从近期和远期观察都能够对原发病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病 因

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慢性、长期、终身这一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患者要长期坚持饮食控制、按时服药、锻炼、休息给患者带来麻烦、负担并搅乱原有的生活规律等。以上特点决定了患者要终生耗费金钱、时间、精力等,负面影响及压力油然而生。病程冗长得不到家属的理解、支持、关心和体贴。患者及家庭成员受教育的水平的高低是发病率的一个关键因素。现代社会病:老年患者病后身边无人照顾,形影孤单极度缺乏情感抚慰和心理疏导及安全感。老患者在身体疾病痛苦和心理疾病方面自个儿挣扎斗争,两者斗争的结果是后者的战败又加重了前者,最终心理防线溃败形成了器质性神经精神疾病并且形成了恶性循环。更有趣的事情是发现有一大类患者是在原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显著改善的情况下反而又发生心理和精神疾病,使本应该就要出院的患者不得不继续住院或转院进一步治疗。这往往搞的临床医生措手不及、狼狈不堪,很是被动。不好给患者家属解释。平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临床表现

起病比较隐匿,有的症状和原发病重叠。轻的仅仅表现为心情烦躁、发脾气、焦虑、躁狂、恐惧、紧张、有的表现为自卑、抑郁、表情淡漠、自闭、失眠、幻听、幻视等等;重的表现为精神分裂症状、认知障碍、痴呆和恶性心律失常如儿茶酚胺风暴和应激心肌病就是由于患者在极度愤怒、恐惧、悲痛、绝望、紧张等恶劣心情下发生的恶性事件表现等等。

介入治疗步骤及措施

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发疾病而且是全面的,如:劝导患者限烟、限酒、减盐,注意我说的是限烟限酒和减盐,这很关键,从限到禁的给患者一个时间窗,循序渐进慢慢图治,不能下猛药,几十年的习惯一下子让人家彻头彻尾的杜绝掉没人能接受得了,得慢慢来。这也是一个心理战术。再者鼓励有能力到户外的患者进行有氧运动锻炼,实在不能下床的患者,家属尽可能的帮助患者活动肢体翻身等。再有就是全面的有效地干预患者的血脂、血糖、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因为原发病症状体征的有效改善能够及时的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是成功的关键。

医护工作严丝密缝的结合做到相得益彰,护理工作要及时迎头赶上,提供高效、优质、温馨、安全的服务。让患者有以院为家的感觉,提供亲人般的关怀照顾,体贴患者,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关键之所在,重中之重:那就是医生和护士要加强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心理学和精神病等学科)的学习,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面及时的给自己充电,这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前提。而且还可以帮助早期识别有发病苗头的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一经发现确有必要就积极外请精神科医生来“救火”是经常采取的一种方法(有些患者不能或不愿意转院)。这种方法既遏制了病情发展又有效预防恶性事件发生而且又有利于交流和学习提高,一举两得。

实践结果

前3年和后3年進行对比。前3年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心理和精神疾病年发病率为3.53%、3.67%、3.96%,呈上升的趋势。近3年来开展了早期的心理、精神诊疗干预后,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精神精疾病的年发病率逐渐下降分别是2.45%、1.16%、0.39%,出现了逐年下降的可喜变化。而且社会反响很大,锦旗和感谢信纷纷踏至而来,真的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心 得

心脑血管病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这类疾病往往是一些慢性疾病。一旦明确诊断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身心方面的影响,尤其是被诊断为“三高的”,甚至是已经具有“死亡四重奏”诊断标准的患者,他们往往很恐惧、紧张、害怕,时间一久严重的会导致精神心理疾病,如表现为淡漠、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甚至痴呆等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等负担。经过近6年的观察和治疗认为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住院后及早的进行心理和精神行为的介入干预,不论从近期和远期观察都能够对原发病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率,远期观察能够降低总发病率和死亡率。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住院疾病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广东省卫生统计系统里的疾病分类报表, 以住院病案首页的第一诊断来统计, 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和ICD-10分类。

2 结果

2.1 疾病顺位

资料显示, 前十位疾病病人总数48 644例, 占总病人数93.2%, 基本上是我院收治病人大部分病种, 所以我院可以根据这些疾病类别来设置重点科室和专业组, 配套科室人员、设备, 有重点、有计划进行科室管理。疾病前5位类别9年来都保持不变, 但前3位位置有所交替, 作为2002年排首位的损伤和中毒, 到2010年已经下降至第3位, 构成比例也逐渐减少;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从第2位上升至第1位, 有明显靠前的趋势, 而且从2005年起至今都排首位;呼吸系统疾病从第3位上升到第2位, 排第4、5位的分别是消化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 9年来无改变。后5位疾病类别包括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起源于围产期疾病、肿瘤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排6位和7位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起源于围产期疾病这两类别呈互相交替出现, 其中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从第10位跳升到第8位。病人前十位疾病顺位表, 见表1。

2.2 各分类的年龄构成 (见表2)

9年来总的病人年龄构成以年青人居多。15~30岁年龄段占53.64%, 该年龄段疾病主要以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损伤和中毒、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这四种疾病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0~4岁年龄段占16.96%, 该年龄段以呼吸系统疾病、起源于围产期系统疾病发病病人较多。

2.3 病人性别构成

男性病人23 139例, 女性病人22 822例, 男女性别比:100:98.6 (男性为100) , 尤其以中青年男性为主。

3 讨论

3.1 病人偏年轻化

我院收治病人主要以年青人居多, 其次是幼龄儿童。这也恰好和我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 全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 而且大多处于育龄期。所以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2005—2010年一直排首位, 病人例数也呈直线上升, 不难看出该科的工作量也会相对加大, 为了满足患者需要, 而又能保证以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给群众, 现在的育龄妇女大多都建立了妊娠期监护卡, 可以通过监护卡来进行登记统计预产期, 从而科室可以根据该信息来安排人员和设备维修, 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病人。

3.2 年轻人常见疾病是损伤和中毒

外伤原因主要是以机动车引起的交通事故、意外跌伤和摔伤、打架斗殴为主;但是这一疾病在全院中的疾病排位近几年有所下滑, 这一现象的形成可能是和以下三点有关, ①自2009年12月份开始, 本地区禁止摩托车、三轮车等机动车上路, 极大地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②2010年5月份中央批准我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 取消关内关外区别, 进行特区内外一体化建设, 进行农村城市化改造, 清理了三无人员, 居民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打架斗殴、入室抢劫等现象有所减少, 意外伤害病人有所下降;③自2009年8月开始公安部对酒后驾驶现象进行严查严处, 比较有效地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是, 运输事故造成的伤害在9年总的外伤病人中还是排首位, 占27.1%, 所以我们为了更好地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 还是应该在交通安全上坚持不懈加强管理, 杜绝无牌无证驾驶, 告诫市民遵守交通法规, 严查酒后驾驶等。作为医院, 对于外伤病人, 我们就应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对病人进行救治, 尽量挽救病人的生命, 所以, 我院一直比较重视意外伤害病人的救治工作, 早在几年前就筹划开办院前急救科, 派出一些医生去国外学习先进的院前急救技术, 今年初, 这一愿望终于实现, 配备齐全的设备, 精湛的医疗技术, 先进的管理理念, 大大减少了外伤病人的等待检查时间, 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提高了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3.3呼吸系统疾病排位上升

排第3位的呼吸系统疾病排位有靠前倾向, 近两年都排在第2位, 构成比也明显增长, 这类疾病是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和肺炎为主, 年龄构成主要以0~4岁的婴幼儿所占比例较大, 占本系统疾病的51.86%。这可能和此年龄段的婴幼儿免疫力比较低下有关, 此类疾病的季节性也比较强。这就要求小孩的监护人积极做好预防措施, 避免小儿受凉和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玩耍, 同时医院在儿科的人员、设备方面也应合理安排, 以满足患儿的需要。

3.4消化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排位稳定

消化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9年来排位都没明显变化, 说明虽然我区的人口在不断增加, 但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 对身体的健康状态较重视, 比较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 加强预防保健和体育运动, 使这类疾病不会呈上升趋势。但这两类疾病也是一常见的多发病和好发病, 病程较长, 易反复发作, 医院应对这两类疾病多做保健宣传, 以及如何合理安排膳食避免疾病复发和恶性病变。

3.5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增多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近几年明显增多, 与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节奏快、脑力劳动多的生活有直接关系, 长期因为大脑处于绷紧状态, 加之抽烟喝酒的危害, 导致情绪紧张, 容易引起中风、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等疾病。所以人们在工作之余应尽量多做运动, 劳逸结合, 时常参加户外活动, 放松心情是现代人养生的主要方式。

4结语

总之, 不管社会怎样发展, 我们作为医院, 应以疾病谱为导向, 以主要发病疾病为重点, 建立重点专科, 常抓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加强外伤应急处理能力, 根据疾病发病规律合理安排人力物力, 以满足社区群众的医疗需求;在此同时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对意外事故引发的伤害加以宣传, 降低疾病发病率, 同时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

参考文献

[1]杨仁霞.2005-2009年我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J].中国病案, 2010, 11 (11) :31-32.

[2]吴兆雪, 吴兆坤.住院病人疾病顺位构成变化分析[J].中国病案, 2010, 11 (5) :45-49.

[3]邹郢, 陈俐, 荣霞.出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J].中国病案, 2010, 11 (5) :47-48.

住院疾病 第4篇

关键词 社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教育 再入院率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3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导致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状态,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加重,可以部分可逆,或伴气道高反应性[1]。最新调查表明,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高达8%~10%,病死超过100万例[2]。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到2020年,该病将成为全球第3位致死原因[3]。由此可以看出,COPD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健康教育能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4]。目前许多健康教育还仅停留在科普宣传上。2008年9月~2011年7月对社区COPD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对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2011年7月收治COPD患者120例,男76例,女43例;病史3年以上;病情:轻度13例,中度53例,重度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0例,年龄72.30±8.04岁;病程18.07±6.17年。对照组60例,年龄70.80±8.76岁;病程17.90±6.09年。两组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基础知识教育: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针对性教育,内容包括COPD的定义、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等。其中注意帮助患者识别使自身病情恶化的因素。然后再采用公开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或其家属对基础知识掌握度,并记录个人档案,有利于远期跟踪观察。

积极有效地排痰:老年患者常因不能有效地咳嗽或痰液黏稠而无法顺利地排出痰液。因此应指导患者掌握主动有效的排痰方法。①有效的咳嗽方法:嘱患者半坐卧位,先深吸气后敝住,然后借助用胸腹肌的力量在呼气时咳嗽,使肺底部的分泌物在震荡下产生痰液运动而将痰液咳出。重复数次。②鼓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协助患者拍背。加强叩背:采取2小时翻身1次,防止痰液坠积,同时配合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壁周围及支气管壁上的痰液松动脱出,以利于痰液排出,注意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不可过猛,应使患者感到舒适。叩背动作要准确,用力适度,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神志等情况。

肺功能锻炼:①呼吸操方法:仰卧位,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经口缓慢地呼吸,升高腹部顶住手,缩唇缓慢地呼气,并收腹,缓慢地控制呼吸。每天坚持30分钟。②缩唇呼吸:指导患者吸气时令气体从鼻孔进入,呼气时缩拢口唇呈口哨样,让气体均匀的自双唇之间逸出,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1:2,每次10分钟,3~4次/日。实践证明,长期实施此法有助于体内CO2的排出,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

氧疗指导质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长期家庭氧疗的益处及注意事项。通常应用鼻导管吸氧流量1.0~2.0L/分,吸氧时间4小时/次,3~4次/日,间隔4小时。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吸氧效率。

指导戒烟:吸烟是COPD重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吸烟时间愈长,吸烟量愈大,COPD患病率愈高。因此必须重视吸烟所产生的危害性。因此指导戒烟在COPD患者稳定期显得尤其重要。

恰当运动,防止呼吸道感染:鼓励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每天有计划地选择恰当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登樓梯、踏车等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在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注意添减衣帽,防止感冒;同时可应用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控制。

药物指导:指导患者服药时应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长期用药是防止COPD反复发作的关键,但目前我国COPD的用药率及控制率依然相当低,药物治疗依从性差是重要原因,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包括:知识缺乏、病情严重度、治疗时间、年龄、社会因素等方面[6]。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评价患者基本知识掌握度、再入院率、病死率,住院费和生活质量。

结 果

两组在出院后1年的随访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再入院率、住院费明显减少,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随诊1年基础知识掌握例数、生活质量、病死率、再入院率和住院费。两样本率的比较作X2检验。所有记录参数用(X±S)表示,两样本均数之间作成组t检验。见表1。 表1 两组1年各相关指标比较而遗传变异是非常缓慢的过程,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肥胖的关键,它不仅是可能的,也是有效的,所以建议:①普及合理营养知识:学校应大力开展合理的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②以家庭为基础的行为疗法:家长应及早采取措施,从幼儿期就开始控制孩子的饮食并进行教育,多给孩子吃一些低能量食品,少吃快餐食品,少食零食,多吃水果蔬菜。③以学校为基础干预:肥胖干预首先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重视和支持,学校要重视午餐的管理,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重视体育课,开展针对儿童有意义的活动并与家庭干预结合起来。④利用健康促进学校策略:健康促进学校的基本理念要求将营养、食品和运动锻炼的教育与各个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肥胖控制措施作为学校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内容纳入到学校日常工作中。⑤养成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质,也可预防并控制肥胖的发生,家长应鼓励、督促孩子参加运动,进行身体锻炼。⑥遵循健康减肥的原则:在减肥的同时,必须保证身体和智力的发育,运动减肥最为适宜。⑦心理治疗:肥胖可产生很多心理学问题,造成缺乏自尊心和进食紊乱,肥胖儿童青少年要给予同情关心并给予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 郭亚文,周祖华,徐大麟,刘洪雷.上海市静安区学生肥胖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8):617-618.

住院疾病 第5篇

关键词:精神疾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

根据《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办法》中指出,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 (情感) 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疾病。发病时患者对疾病的自知力和对行为的控制力丧失, 长期患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 且在家庭经济、家庭关系及家庭日常活动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心理和生理健康方面也受到明显影响, 患者的家庭对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尤为突出[1,2,3]。本研究统计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住院费用, 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讨论影响因素中可以管理控制的部分, 为控制医疗费用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收集厦门市某专科精神病院2013~2014 年度, 共156 例符合重性精神疾病标准[4]的住院患者病历和住院费用资料, 包括患者的病案号、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婚姻、家族史、住院天数、住院次数、总病程、药物使用情况及住院费用等信息。住院费用由床位费、西药费、中成药费、检查费、治疗费、放射费、化验费、诊查费、食杂费和其他费用构成。

1.2 分析方法对所得资料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 住院影响因素采用多元回归线性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P<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总共收集了156 例患者, 其中男性95 例, 女性61 例, 年龄13~70 岁, 平均 (35.3±11.3) 岁。婚姻状况:其中未婚92 例, 离婚14 例, 丧偶2 例, 已婚48 例;职业:无业62 例, 低技术职业 (包括保安、工人、农民) 66 例, 职员14 例, 个体户及商人5 例, 学生9 例;婚姻情况:大专及以上10 例, 高中24 例, 初中及中专79 例, 小学34 例, 文盲9 例;家族史:阳性43 例, 阴性113 例。诊断:精神分裂症83 例, 双相障碍22 例, 精神发育迟滞7 例, 癫痫等器质性精神障碍6 例, 精神障碍合并躯体 (高血压、糖尿病等) 疾病38 例;使用药物:单用第一代药物23 例, 第一代第二代药物合用36 例, 单用第三代药物97 例;患者病程:1 个月至36 年, 平均 (10.92±7.89) 年;住院次数1 次的有32 例, 长期住院的20 例, 其他患者均反复住院, 住院次数从2 次到9 次不等;住院天数:4~126 d, 平均 (47.47±20.69) d;日均费用 (258.13±64.92) 元;人均住院总费用 (11 627.99±4790.54) 元。

2.2 住院患者费用和构成情况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平均数为11 627.99, 中位数为11 468.38。费用构成各个费用排序为治疗费、床位费、检查费、食杂费、化验费、药费、诊查费、放射费、其他费用。具体费用见表1。

2.3 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以156 例重性精神住院费用为因变量 (Y) , 以其他各因素为自变量 (X) ,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自变量 (X) 具体见表2。对费用进行正态性检验, 发现费用呈偏态分布, 因此将总费用进行自然对数转换, 使其接近正态, 再采用逐步回归分析。

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方法进行统计处理, 引入变量的检验水平P=0.05, 剔除变量的检验水平为P=0.10, 具体结果见表3、表4、表5、表6。住院天数、总病程和诊断分类这3 个因素对住院费用影响较大。住院天数和诊断分类对住院治疗费影响较大。住院天数、总病程和诊断分类对住院床位费影响较大。在住院药费多元逐步回归结果发现, 有3 个因素, 分别时使用治疗药物、住院天数和住院次数对药费的影响较大。

3 讨论

精神疾病患者病程长、治愈率低且复发率高, 患者数量每年递增。研究中选取个案管理的住院患者, 分析其住院费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从住院费用的构成可以看出, 治疗费所占的比重最大, 达52.18%, 其次为床位费, 这与国内研究的报道相近。食杂费, 检查费、检验费, 药费等占比例相当, 均在6%左右[4,5]。因为精神病患者的疾病特殊性, 除了用药物改善症状的同时, 接受行为治疗、工娱治疗、音乐治疗等康复手段, 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而这些治疗方法加大了治疗费的支出, 这与精神科的特殊性有关。患者住院治疗期间, 从急性期治疗到病情稳定所需的时间通常在8~12 周, 住院时间较长, 从而也引起了患者住院费用的增加[7]。

住院总费用, 包括占主要比重的治疗费和床位费, 其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住院天数、总病程、诊断分类3 个方面。

住院天数是影响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缩短患者住院天数, 可以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病床的周转率, 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目前国家推行的临床路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住院天数。

总病程是从患者首次发病算起的患病时间, 它影响医疗总费用和治疗费。研究中, 患者总病程从1 月到36 年不等, 从分析结果看, 患者病程越短, 住院总费用越少, 住院费用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 这与实际情况相符。首次住院或者病程短的患者, 对药物疗效的反应较快且明显, 患者的依从性较好, 住院所需的时间也较少。病程长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差, 且长期疾病使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社交能力退化, 且一些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对药物依从性不佳, 治疗难度也较大, 住院费用相应的增加。为了能降低总病程的影响, 应从患者个人、患者家属、医疗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予以支持。总病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属于不可控因素, 但是在医疗过程中, 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尽量降低总病程带来的影响。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用药教育, 为患者选择个体化的用药, 尽量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加大政府和社会组织对患者的关怀, 给患者提供更多的经济帮助和社会支持, 可以降低总病程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诊断分类是影响总费用和床位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逐步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总费用较精神发育迟滞、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精神障碍合并躯体障碍的患者费用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其他治疗, 如行为治疗、工娱治疗、音乐治疗等较多有关。精神疾病患者大多有回归社会的需要, 因此在改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同时, 保持患者适度的情感反应非常重要, 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辅以行为、工娱和音乐治疗等, 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但是在选择治疗方式的时候, 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在患者能配合的时候辅以除药物以外的其他治疗方法为宜。

患者住院的药费与药物使用情况、住院天数和住院次数相关。根据回归结果分析, 使用的药物越老的药物, 费用越便宜, 这与实际情况相符。逐步回归分析还发现, 住院次数越多, 患者的药费越少, 分析原因发现, 住院次数多的患者一般经过多种药物的治疗, 在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疗效不佳的情况下, 经常使用老一代药物进行治疗, 从而使患者的药费减少。患者住院药费的指出提示, 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药物, 虽然药费在住院费用中所占的比例不大, 但是却是患者出院后经济负担的主要组成部分, 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经济水平等综合考虑选择药物。

综上所述, 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主要受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从患者的住院天数等这样的可控因素入手, 加强医院的管理, 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 从而缩短住院天数, 加快床位周转, 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同时对于不可控因素如患者的病程、诊断等, 应加强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对药物的依从性[9]、对疾病的了解, 增加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同时增加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接受, 患者出院后, 可进行电话或入户随访, 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可以降低患者住院率, 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促使患者积极治疗更好地回归社会, 从根本上降低患者总的治疗费用,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翟金国, 赵靖平, 陈敏.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1) :60-63.

[2]管丽丽, 杜立哲, 马弘.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 (12) :913-919.

[3]李勇洁, 惠学健, 徐江玲, 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负担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 (10) :979-981.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5-78.

[5]宋春华, 马骏, 崔壮, 等.参保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1, 28 (5) :533-536.

[6]刘洪光, 丁小倩, 匡莉.深圳市某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3, 20 (5) :629-632.

[7]宋春华, 马骏, 崔壮.参保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1, 28 (5) :533-536.

[8]沈渔邨.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775-781.

住院疾病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8~2011年在勐腊县医院内科住院的所有傣族病例的病案。

1.2 方法

根据年龄不同划分为青年组 (18~39岁) , 中年组 (40~64岁) , 老年组 (65岁以上) 。疾病的统计采用该病诊断出现的频率进行分类。率差异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1626例傣族住院患者年龄、性别及地域分布见表1。

3 讨论

3.1 一般情况

2008~2011年1626例傣族住院病例。不同年龄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76, P<0.05) , 说明随着年龄老化, 住院患者增多, 各年度住院男女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59, P>0.05) , 农村与城市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842, P>0.05) (表1) 。

3.2 疾病分析

1626例傣族住院病例, 各年度前十们疾病顺位不尽相同, 但前三位疾病均为高血压、慢支肺气肿、浅表性胃炎 (表2) , 各年度住院高血压患者构成比虽有逐年下降趋势, 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22, P<0.05) (表3) , 但均为各年度疾病之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和流行存在地区城乡和民族差别, 高原少的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1], 还与勐腊县经济迅速发展、食物供应不断丰富, 傣族人群中偏高平衡膳食的食物消费行为亦日益突出, 导致膳食脂肪供能比快速上升, 以及谷类食物消费的明显下降, 食盐摄入居高不下有关。其次, 酒是当地傣族人群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饮酒、酗酒已成为一种饮食习惯, 并由此滋生出来的疾病比比皆是。再次, 农村傣族居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自我保健意识差, 傣族人群对高血压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 对高血压发病认识不足, 生活中不能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浅表性胃炎为1626例傣族住院病例中患病率位居第二, 经HP检测, 64%以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其次还与傣族人群中饮食习惯如酗酒、嗜好酸性及烧烤等刺激性食物反复损伤胃粘膜有关。慢支肺气肿患病率位居第三, 本组资料显示, 40岁以上慢支肺气肿患病率为9.8%, 略高于我国7个地区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2,2]。而60岁以上慢支肺气肿患病率为7.9%, 60岁以上慢性吸烟男性患者占60岁以上慢支肺气肿患者的6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吸烟是其主要因素, 肺气肿是COPD主要病理变化[3,3]。COPD已在全球蔓延, 每年约有300万COPD患者死亡, 即便是最乐观的估计, 在今后的15年中COPD的病死率也将有50%的增长[4,4]。戒烟是预防COPD发生的关键措施, 也是COPD患者重要的干预手段, 因此在人群中广泛宣传吸烟导致的危害, 戒烟措施应切实可行。

3.3 建议

在傣族地尤其是山区, 应大力开展高血压、浅表性胃炎、慢支肺气肿等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 提高傣族人民的全民文化素质, 让他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到疾病的预防和危害, 降低各类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

摘要: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住院傣族疾病发生情况, 以及性别、年龄、地域的构成, 为临床防治提供信息。方法 对该院2008年~2011年1626例傣族住院患者病案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疾病的统计采用在住院病例中该病诊断出现的频次进行分类。结果 各年度前十位疾病发生情况不尽相同, 但前三位疾病均为高血压、慢支肺气肿、浅表性胃炎。住院高血压患者构成比虽有逐年下降趋势, 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22, P<0.05) , 但均为各年度住院病例之首。不同年龄组住院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男女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地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傣族疾病防治的重点是高血压、慢支肺气肿、浅表性胃炎。应在傣族人群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提高傣族人民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住院,傣族,疾病分析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51.

[2]肖丹, 玉辰.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措施, 戒烟和防止被动吸烟[J].中华内科杂志, 2010;49 (5) :374.

[3]陈燕, 陈平, 花岡正幸, 等.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对肺气肿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中华内科杂志, 2010, 49 (5) :381.

[4]常湘辉, 杨超.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及氨溴索治疗AECOPD疗效观察[J].新医学, 2012, 43 (4) :241.[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51.

[2]肖丹, 玉辰.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措施, 戒烟和防止被动吸烟[J].中华内科杂志, 2010;49 (5) :374.

[3]陈燕, 陈平, 花岡正幸, 等.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对肺气肿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中华内科杂志, 2010, 49 (5) :381.

住院疾病 第7篇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整群抽取长治地区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甲等妇儿专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因意外伤害首次住院儿童,剔除各种原因无法合作者,共选择688人为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0 ~ 14岁,平均年龄( 6. 3 ± 4. 2) 岁。其中男童492例,女童196例; 0 ~ < 1岁50例,1 ~ < 5岁204例,5 ~ < 10岁211例,10 ~ 14岁223例; 农村469例, 城市219例。

1.2方法

1. 2. 1研究内容根据住院儿童病案,并结合面对面调查,由研究者填写自制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 ( 1) 患儿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家庭住址; ( 2) 伤害临床信息,包括伤害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部位、 程度、结局等; ( 3) 伤害经济负担信息,如住院天数、参保类型、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陪护天数、 陪护花费、家属误工天数、每天平均陪护人数、误工造成的经济损失。

1. 2. 2家庭负担评价采用印度学者Pai开发的家庭负担量表( Family Burden Scale of disease,FBS) ,对伤害造成的家庭负担进行综合评价。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国内对伤害患者的家庭负担评价[4]。FBS为半定式会谈量表,包括6个维度共24个条目[5]。

以各维度的阳性回答率来评价家庭负担情况,具体计算方法: 每个项目采用3级评分,0 = 没有负担,1 = 中等负担,2 = 严重负担,得分越高表示负担越重。 由于各维度条目数不同,为了便于描述和比较,对得分进行如下变换处理[6]: 第一步,对各个维度的得分进行" 标准化" 。方法是把各个维度得分除以本维度所包含的问题数目。第二步: 计算所有调查对象各个维度标准化得分的平均值。第三步,以上述平均值为界值,对标准化得分进行分级,共分3级。得分 = 0赋值为0,表明无负担; 得分小于均分赋值为1; 得分大于等于均分赋值为2; 将赋值为0和1者视为阴性回答, 赋值为2者视为阳性回答。相应所占的比例分别为阴性回答率和阳性回答率。

1. 3统计处理对调查表进行编号、赋值,用Epi Data 3. 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 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 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688例意外伤害住院病例中,跌落242例,交通事故194例,烧烫伤105例,中毒38例, 锐器伤18例,其他16例,机械伤害13例,撞击伤13例,呼吸道异物12例,挤压伤11例,昆虫/动物咬伤10例,电击伤6例,爆炸伤5例,溺水5例。治愈657例,残疾23例,死亡8例。住院费用补偿情况,交通事故为非医保对象占29. 30% ,自费占47. 13% ,农村合作医疗占12. 42% ,城镇居民医保占11. 15% 。

2.2意外伤害造成的经济负担

2. 2. 1直接经济负担688人造成的平均直接经济负担达9 765. 35元/人,交通事故 最多,平均为18 964. 35元 / 人; 其次为跌落,平均为9 450. 65元 / 人。 688人的平均住院费为7 818. 14元 / 人,交通事故平均住院费最多,达15 235. 41元/人。不同疾病转归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比较,残疾住院时间最长为( 25. 00 ± 30. 75) d,平均住院费最高为21 292. 09元。直接经济负担的构成 比,住院费用占80. 06% ,伙食费占11. 09% ,交通费占8. 03% ,陪护费占0. 82% 。

2. 2. 2间接经济负担住院期间每天看护 人数 ( 2. 00 ± 0. 25) 人,误工天数( 9. 50 ± 11. 00) d。误工经济损失交通事故最多,平均4 211. 05元。

2. 2. 3总经济负担意外伤害儿童住院期间平均总经济负担11 988. 67元/人,其中直接 经济负担 占81. 45% ,间接经济负担占18. 55% 。不同原因意外伤害总经济负担分布,交通事故花费最高,占52. 56% ; 其次为跌落,占26. 05% 。

2.3意外伤害的家庭负担评分

2. 3. 1家庭负担各条目测量结果意外伤害家庭负担总得分为( 16. 00 ± 7. 94) 分。各条目得分居前5位的依次是: ( 1) 疾病对家庭气氛的影响,( 1. 39 ± 0. 69) 分; ( 2) 患者在娱乐中缺乏参与,( 1. 34 ± 0. 76) 分; ( 3) 患者去工作、上学,( 1. 27 ± 0. 89) 分; ( 4) 对其他成员活动的干扰,( 1. 21 ± 0. 68) 分; ( 5) 家庭经济是否影响,( 1. 09 ± 0. 68) 分。

2. 3. 2家庭负担量表各维度测量结果在家庭负担量表的6个维度中,从阳性回答率来看,依次为家庭娱乐活动( 54. 29% ) 、家庭成员心理健康( 52. 86% ) 、家庭经济负担( 45. 71% ) 。家庭负担各维度的得分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60. 293,P < 0. 01 ) 。 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

2. 4意外伤害的家庭负担影响因素分析疾病的转归、住院天数、伤害程度、患儿的年龄、直接经济负担、 误工造成的经济损失、总经济负担与家庭负担均呈正相关( P值均 < 0. 05) 。见表2。

以家庭负担总分作为应变量,以上述7个指标 ( 转归: 治愈 = 0,残疾 = 1,死亡 = 2; 伤害程度: 轻度 = 0,中度 = 1,重度 = 2; 年龄: 0 ~ 1岁 = 0,1 ~ 4岁 = 1,5 ~ 9岁 =2,10 ~14岁 =3; 其他变量均为实测值) 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α入= 0. 05,α出= 0. 10) ,结果显示, 疾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 ( Beta值分别为0.365,0.226,P值均 <0.05) 。

3讨论

长治地区住院儿童意外伤害前3位原因依次是跌坠落 ( 35. 2% ) 、交通事故 ( 28. 2% ) 、烧烫伤 ( 15. 3% ) 。平均每例患儿住院的伤害病例经济花费为11 988. 67元,经济负担较大。交通事故造成的平均住院费最多,达15 235. 41元/人,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一致[7]。伤害引起的费用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卫生资源消耗和经济负担,也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甚至会造成因病返贫。从经济负担构成看,意外伤害儿童的经济负担以直接经济负担为主,占81. 45% ; 间接经济负担占18. 55% 。直接经济负担中住院费用占80. 06% ,提示长治地区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的住院费用占了经济负担的大部分。有研究表明,中国医疗药品消费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高于50%[8],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 15% ~ 40% )[9],故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患儿医疗药品消费,提高住院费用补偿比例来解决患儿的住院费用问题,从而减轻患儿的家庭经济负担。

长治地区意外伤害病例家庭负担总得分为( 16. 00 ± 7. 94) 分,低于熊真真[10]研究的Ⅱ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病人家庭负担的总得分,低于国内学者用相同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11]、老年痴呆患者[12]调查到的家庭负担,提示不同疾病造成的家庭负担严重程度不同。本研究通过家庭负担量表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儿童意外伤害造成的家庭负担,从阳性回答率来看, 意外伤害对家庭负担各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构成比为37. 14% ~ 54. 29% 。其中家庭娱乐活动( 54. 29% ) 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 52. 86% ) 2个维度的阳性率均高于50% ,其次为家庭经济负担( 45. 71% ) 。可能由于本研究对象为住院患儿,病情相对较重,严重影响了家庭娱乐活动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家庭经济负担排第三位可能与以下3方面原因有关: ( 1) 交通事故病例较多,花费高,但有责任方赔偿; ( 2) 有后遗症病例不多; ( 3) 参与医保的病例占23. 57% ,由政府按比例给予住院费用补偿。儿童意外伤害造成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 疾病愈后越差,留有后遗症者,经济负担越重,家庭负担越重。

针对该地区意外伤害现状,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采取各种安全措施,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减轻意外伤害发生的程度,以达到减轻意外伤害疾病负担的目的。如果已经发生意外伤害,应该给予家属社会支持,减轻伤害对家庭正常生活秩序的影响,缓解给家庭成员带来的心理压力,加大社会福利制度对家庭的扶持,鼓励家属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有计划地解决问题。

摘要:目的 了解长治地区伤害住院儿童的特点并对疾病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进行评价,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危人群干预和降低疾病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表及家庭负担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 of disease,FBS)对长治地区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688名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的疾病经济负担及家庭负担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对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意外伤害患儿平均总经济负担11 988.67元/人。从经济负担构成看,直接经济负担占81.45%,间接经济负担占18.55%。直接经济负担中住院费用占80.06%。伤害对患儿家庭造成多维度的影响,其中家庭娱乐活动阳性回答率为54.29%,家庭成员心理健康为52.86%,家庭经济负担为45.71%,家庭关系为42.86%,家庭日常活动为38.57%,家庭成员躯体健康为37.14%。疾病的转归、住院天数、伤害程度、患儿的年龄、直接经济负担、误工造成的经济损失、总经济负担与家庭负担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8,0.377,0.340,0.311,0.395,0.311,0.397,P值均<0.05)。疾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Beta值分别为0.365,0.226,P值均<0.05)。结论意外伤害造成长治地区住院儿童的经济负担较重。在家庭负担中,家庭娱乐活动、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和家庭经济负担造成的负担较大。疾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

住院疾病 第8篇

关键词:军队人员,住院疾病,疾病构成

住院病人疾病构成是反映人群疾病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解某部各类军队人员2009年的疾病构成情况,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制定科学的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某部2009年驻军及以上医院接收的的各类军队住院病人的住院疾病谱及构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9年某部所属驻军及以上医院住院病人(18~97岁)疾病分类年报,以出院病人第一诊断为依据。以国际疾病分类(ICD-9)为分类原则。数据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

2 结 果

将军队住院病人按战士、团及以下干部、师职干部、军及以上干部、离退休干部分别统计,各类人员前20位疾病谱及其构成比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战士的住院疾病谱与干部特别是师、军职及离退休干部明显不同,排位比较靠前的疾病大多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与外伤有关的疾病,但值得注意的是椎间盘疾患高居第2位,其他传染病排在第7位。团及团以下干部疾病谱与战士接近,但胆石症、胆囊炎和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分别提前至第2、第3、第6位,支气管炎、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排位也明显提前,椎间盘疾患排名仍比较靠前。师、军职干部和离退休干部的住院疾病谱类似,排在前列的除上呼吸道感染外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在这 3个人群中均排在第1位,高血压病分别排在第2、第3、第3位,脑血管病分别排在第3、第4、第2位,支气管炎排在第4、第5、第4位,糖尿病排在第5、第8、第5位,肺部感染均排在第6位。战士和团以下干部疾病谱比较分散,前20位住院疾病的构成合计占全部住院疾病的50%以下(分别为40.7%和46.9%)而师、军职干部和离退休干部疾病谱比较集中,前20位疾病占全部住院疾病的构成比合计分别达76.67%、85.5%和72.5%。

注:* 指除排痛前20位以外的其他所有住院疾病。

3 讨 论

由于战士人群年轻、生活工作高度集中、军事训练任务重等原因,战士的住院疾病谱与一般人群不同[1,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战士的危害较小,而与外伤有关的一些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的危害比较严重。椎间盘疾患是退行性疾病,但近年来椎间盘疾患有低龄化的趋势,椎间盘疾患在战士人群住院疾病构成中排第2位,在团以下干部中排第4位。造成椎间盘疾患在部队战士人群和团以下干部中发病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近年来部队军事训练强度增加,训练不科学或动作不规范容易造成腰部肌肉的反复劳损或扭伤,这是造成椎间盘疾患的一个重要原因[3]。而对于机关团以下干部来说,需要长时间伏案处理文件、撰写材料,工作紧张又很少参加体育运动,也是造成椎间盘疾患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他传染病的发病序位在战士人群中排在第7位,在团以下干部、师职干部、军职干部均进入了前20位,但本文中的“其他传染病”不包括病毒性肝炎,多年来病毒性肝炎在军队传染病发病序位中均排在首位,占某部全部传染病发病数的40%左右[4],是某部发病最多的传染病,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因此,在卫生统计资料的统计上报中,按有关要求将“病毒性肝炎”与其他传染病分开统计上报,如果将病毒性肝炎与其他传染病合并统计,传染病的构成比可能会提高二三位,所以传染病的威胁不容忽视,部队(特别是战士人群)是一个特殊群体,生活、工作高度集中,特别容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仍将是部队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般来讲,军队干部的年龄随级别的升高而增加,而伴随着年龄增长,心血管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患病率随之上升,从本文资料看,师、军职干部和离退休干部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的排位都比较靠前,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在这3个人群中均居第1位。恶性肿瘤在团以下干部中发病率较低(在20位以后),而在师级干部上升为第 1位,军职干部上升为第8位,这与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规律基本吻合。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是一组因为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引起的疾病,部队高级干部生活水平较高,饮食高脂、高蛋白,而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睡眠少、缺少体育运动,是造成这些生活方式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中高级干部的健康咨询和卫生服务,指导他们认识这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在各个人群均排位靠前(第3、第1、第7、第7、第7位),而支气管炎和肺部感染在军、师级干部和离退休干部疾病序位中也居前列(前者居第4、第5、第4位,后者均居第6位),这些呼吸道疾病的高发一方面与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寒冷有关,另一方面与环境污染和吸烟也有直接关系,环境污染既破坏生态平衡,又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而吸烟是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部队生活高度集中,吸烟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就更大,因此,要在部队大力开展控烟运动,创建“无烟军营”。

参考文献

[1]赖玉红.广州市住院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综合效应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0,7(2):98-100.

[2]姚炯.浙江省91所农村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危害程度的秩和比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1,8(4):207-208.

[3]叶建红,毛向东.326例驻滇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分析[J].西南军医杂志,2005,7(6):46-47.

住院疾病 第9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4月至2010年11月本院消化内科的入院患者共735例, 其中男446例, 女289例, 年龄19~95岁, 平均 (55.5±18.6) 岁。

1.2 体重指数 (BMI) 测量方法

BMI的测量采用陈春明推荐的标准[3]:BMI<18.5 kg·m-2为营养不足;18.5 kg·m-2≤BMI<24.0 kg·m-2为正常;24.0 kg·m-2≤BMI<28.0 kg·m-2为超重;BMI≥28.0 kg·m-2为肥胖。

1.3 营养筛查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4 h内,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生、护士和营养人员完成营养筛查, 并采用统一的NRS-2002标准问卷[1]进行评定。NRS-2002内容为BMI、近期体重变化、膳食摄入情况、疾病严重情况4方面, 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 要在总分上加1分, 评分<3分暂时不需要营养支持, 评分≥3分存在营养风险, 需要制定营养支持计划。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成组对照t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营养风险发生率

NRS-2002评分≥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 入院后第2天NRS-2002筛查结果显示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7.49% (59/735) , 营养风险的疾病种类为消化道出血20例,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4例, 肝硬化11例, 溃疡病4例, 急性胰腺炎4例, 腹部手术后3例, 其他疾病3例;营养风险的59例中男40例, 女19例;年龄37~95岁, 平均 (72.6±12.5) 岁, 与735例入院患者的平均年龄 (55.5±18.6) 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84, P<0.05) 。几乎每一病例均同时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肺部疾病中的两种或三种疾病。

2.2 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

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80.40% (591/735) , 超重18.91% (139/735) , 肥胖6.67% (49/735) 。735例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 (80.40%) 与超重 (18.91%) 、肥胖 (6.67%) 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56、7.82, P<0.05) 。

2.3 营养支持应用状况

735例患者中59例营养风险和591例营养不足的患者均接受了营养支持。

3 讨 论

当前国际上常用住院患者的营养评定方法有: (1) 预后营养指数 (PNT) ; (2) 营养风险指数 (NRL) ; (3) 主观全面评定 (SGA) ; (4) 微型营养评定 (MNA) ; (5) 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 (MUST) ; (6) NRS-2002 等[1,4]。Valero等[5]分别采用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ASPEN) 推荐的SGA和NRS-2002所做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 2种方法都能有效筛选出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 但是NRS-2002更为客观, 在预测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治疗的有效性方面, 具有其他工具所不可以比拟的优势, 所以被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和我国定为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评定的主要方法[4,6,7]。NRS-2002 的核心内容由BMI、近期体重变化、膳食摄入变化和原发疾病对营养状态影响的严重程度4方面构成, 营养风险筛查是用简单、快速的方法发现全部或几乎全部有营养问题的患者, 因此本研究选用NRS-2002作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7]。

本组735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7.49% (59/735) , 有关文献报道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46.7%[2], 营养风险的发生率方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居前三位[8]。本研究营养风险的疾病种类主要为消化道出血20例,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4例, 肝硬化11例, 溃疡病4例, 急性胰腺炎4例, 腹部手术后3例, 其他疾病3例。几乎每一位有营养风险的病例均同时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两种或三种疾病。59例营养风险病人的特点: (1) 不仅患有消化系统疾病, 而且还同时患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2) 年龄均比较大, 除了个别病人为年龄37岁以外, 其余均为60岁以上, 最高年龄为95岁, 平均年龄 (72.6±12.5) 岁, 与735例入院患者的平均年龄 (55.5±18.6) 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84, P<0.05) ; (3) 患有肝硬化、急性胰腺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和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容易合并营养风险, 有资料表明80%以上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患病后6个月体重均有下降, 临床上约有40%~80%的恶性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足[9], 其中25%以上的患者体重下降超过10%[10]。所以要高度重视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营养风险的治疗。

735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80.40%, 高于文献报道的17.01%[11], 原因可能为消化系统疾病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更易于合并营养不足[2], 同时影响蛋白合成, 以及蛋白分解加强, 在肝硬化、急性胰腺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足发生率更高;消化内科医师对营养支持不够重视, 因而影响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本组735例住院患者中超重18.91%, 肥胖6.67%, 这一类患者大多数患者有脂肪肝、高血压病和糖尿病, 而且中青年人居多, 与饮食摄入过多的生活习惯有关。

735例患者中有营养风险的患者59例和营养不足的患者591例均接受了营养支持。对已有营养不足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有利于改善其临床转归。

综上所述, 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普遍存在, 需要充分认识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及制定营养支持计划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所以消化内科病人入院时应该重视使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对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合理的营养支持和病人的预后转归都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同时改变医务人员只重视临床而忽视营养支持的基础治疗的观念。

参考文献

[1]梁晓坤, 蒋朱明, 于康.常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评价与比较[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8, 16 (6) :361-366.

[2]赵海英, 吴咏冬.NRS-2002在消化科住院患者整体营养状况筛查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1 (3) :424-426.

[3]陈春明.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1, 35 (5) :349-350.

[4]臧长海.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8, 8 (8) :643-644.

[5]VALERO M A, D IEZ L, EIKADAOUI N, et al.Are the toolsrecomm ended by ASPEN and ESPEN comparab le for assessingthe nutritional status[J].Nutrition Hosp italarla, 2005, 20:259-267.

[6]陈伟, 蒋朱明, 张咏梅, 等.欧洲营养风险调查方法在中国住院患者的临床可行性研究[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5, 13 (3) :137-141.

[7]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5-81.

[8]蒋朱明, 于康, 朱赛楠, 等.我国东中西部中小医院住院患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8, 16 (6) :338-340.

[9]蒋朱明, 蔡威.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185-186.

[10]DEWYS W D, BEGG C, LAVIN P T, et al.Prognostic effectof we ight loss prior to chemotherapy in cancer patients[J].Am JM ed, 1980, 69:491.

上一篇:生态文明下一篇:教师应如何迎接新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