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2024-06-10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精选12篇)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第1篇

关键词: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制约性

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主体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为辅助、补充。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支持的力度不断提高, 涉农贷款局面以及市场结构变得复杂起来, 各方面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1.1 农业贷款水平低, 不良贷款多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主要的金融服务机构, 由于其自身服务水平以及资金实力方面的局限性, 导致出现很多不良资产等, 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最终使银行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根据央行发布的《2014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 2014年“三农”贷款余额在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中的占比达34.5%, 与2013年持平, 不过, 2014年“三农”新增贷款在全年新增贷款中占比为36.9%, 较上年的46.4%回落近10个百分点, 可见“三农”信贷仍是银行信贷的薄弱部门。

另外, 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很大不良贷款, 这主要和自身经营和管理不完善有关, 治理结构存在局限性, 而且相对城市来讲, 农村地区的经济经营的风险较大, 农业保险、信贷抵押担保等等发展缓慢, 实施起来困难较大。在农村地区, 土地所有权不能转让, 集体所有的农耕地、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用来抵押, 而且农村住房转现困难, 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农民提供不出有效的担保物进行贷款, 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发展。因此改变担保方式, 创新担保物品是促进农村金融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例如, 在担保抵押方面可以将农产品作为抵押担保, 或者是政府出资建立担保基金等形式, 这些都是国外比较成功的实践经验。

1.2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失衡

农业信贷在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而其他结构的产业如农产品期货、农业保险、农业资本有机农业担保等等发展较缓慢。其中农业保险发展的滞后性对农村信贷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没有有效的保险机制支撑, 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就会集中到农村企业和农户身上, 导致风险后果过重而无力承担, 最终无法偿还贷款, 使银行受损, 打击银行对农村的放款积极性。另外, 我国的农牧渔业产业发展较缓慢, 农牧渔业上市企业较少, 成为农村产业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 这样显示出我国农村市场发展存在的滞后性, 同时也是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大阻力。担保机构不仅可以降低信息搜集投入, 而且可以分担被担保人的贷款风险, 而目前我国农村信贷担保行业发展较缓慢, 规模较小, 需要鼓励发展。

1.3 农村资金外流

虽然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在不断增加, 但在商业利益的趋势下, 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吸取存款, 将大量农村资金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转移到城市, 导农村信贷投入逐渐减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虽然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可以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但实际贷款利率的上浮甚至还达不到金融机构的资金和经营成本, 无法达到收支平衡, 所以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因利率管制而逐渐减少对农村信贷的投入, 而且在近年来新农建设的深入发展推动下, 农村信贷的投入仍然很不乐观。另外对于广大农户来讲, 较高的利率水平使他们更愿意向亲戚朋友借利率较低甚至无息贷款。

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途径

2.1 创新金融制度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有效配合, 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具有分散化、多层次化, 所以需要一个开放型、多样化的金融市场, 使其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重要助力。如今我国金融市场存在供求失衡的现象, 要解决此问题就需要推进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 创新农村金融制度, 让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政府要鼓励和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以便形成稳固的金融发展局面。

良好的金融服务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够形成并发展起来, 所以应该提倡充分的竞争, 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限制, 形成一个多元化、开放型农村资金市场, 以满足农村投融资需求。应该促进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 例如鼓励合作基金、地方性银行、村镇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合作银行等等形式机构的发展, 呈现出一个良好的竞争局面, 在充分竞争的推动下带动效率, 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另外,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很多不规范的地下金融组织开始到地面活动, 为金融市场的规范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 相关法律法规也要逐步健全起来, 以便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秩序, 监督借款活动, 保护合法金融活动, 并严厉打击不良金融行为。政府在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需要推行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开发利率管制, 以便实现农村资金要素的合理分配, 不断优化金融市场供求结构。

在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限制的同时需要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利润性、流动性以及清偿性是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具备的条件, 对于农村地区一些经营严重亏损, 管理不善以及产权不清的金融机构, 为了避免其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损害存款人利益, 应将这些缺乏利润性和清偿性的金融机构退出金融市场, 凸显农村金融市场运作的灵活性。

2.2 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

企业集资、商业信用、私人借贷以及地下钱庄等等形式是常见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相比我国的正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市场的反应更灵敏, 更速度, 更接近金融市场。农村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需求供求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渗透到正规机构涉及不到的领域,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金融资源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配置效率, 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要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 大力引导其向规范的方向发展, 成为正规金融的一股竞争力。

2.3 规范农村金融支持体系

首先, 农村信用社需要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改革, 在国家政策支持的有利条件下改善财务状况和资产质量, 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 成为服务“三农”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逐渐向可持续发展轨道迈进。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支持中发挥着主力作用, 应该满足新时期环境下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新需求, 要调整服务重点, 拓宽服务领域,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其次, 加强政策性支农的力度。农村产业相对其他产业属于弱势产业, 得不到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支持,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风险相对较高所致, 所以应该加强政策性支农的力度, 国家通过政策对金融市场进行调控, 发挥国家信用、引导示范的作用, 促进农业资金回流。

参考文献

[1]王永龙.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123-126.

[2]周霆, 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基于“三农”视角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6) :238-240.

[3]郭田勇, 郭修瑞.开放经济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博弈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1) :320-325.

金融支持经济 第2篇

2014年06月03日08:30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号:大 中 小】

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去年7月份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简称“金融十条”)落实情况的汇报,指出,“金融十条”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薄弱环节、健全金融体制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5月31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同时发布有关数据,详细介绍了“金融十条”出台以来金融部门在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重点领域和行业加快转型与调整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并明确了下一阶段“总量稳定、结构优化”,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稳定货币金融环境的工作重点。

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介绍说,去年以来,人民银行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并完善工具体系,灵活调整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稳定运行。并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建立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有序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区间由1%扩大到2%。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为13.2%。今年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达7.18万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3.79万亿元,同比多增2413亿元。

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加快转型调整

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原则,积极支持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银监会召开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座谈会,建立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人民银行出台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加大对服务业、科技文化、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严格限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贷款,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技术改造等的信贷支持。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末,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9514亿元,同比增长34.4%;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较2013年末回升1.8个百分点;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2013年末回落1.6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末,21家主要银行机构投放到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绿色信贷余额为5.2万亿元。

整合金融资源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据了解,金融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人民银行专门设立支持小微企业再贷款,2014年新增额度500亿元。拓宽中小微企业债务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券。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债务市场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累计融资300多亿元。进一步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将盘活的资金优先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探索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评价和应用机制,已有577家小额贷款公司和209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获准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截至2014年4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8万亿元,同比增长15.9%,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7.0和2.2个百分点。

银监会研究局副局长张晓朴介绍说,银监会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清理规范工作,研究制定《融资担保公司管理条例》,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规范银行服务收费,继续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有关要求。开展全国商业银行收费检查,严厉查处强制收费、只收费不服务少服务、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取等违规收费行为。出台《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及配套定价目录,完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机制。通过持续努力,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持续增加,贷款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13年末,银行业连续五年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目标。

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

去年以来,人民银行继续对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2014年4月25日起分别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两个和0.5个百分点。将农业银行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19个省(区、市)的1494个县域支行。稳步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继续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渠道和方式,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将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至15%。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完善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扎实做好农村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扩大贷款抵、质押物范围,涵盖林权等符合条件的各类资产,在重庆、湖北、黑龙江、安徽、浙江等地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试点。开展涉农金融租赁业务。认真做好家庭农场、农村扶贫开发等金融服务工作。继续做好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工作。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农村地区人人有卡、家家有账户、补贴能到户。大力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和助农取款服务,部署开展农村地区手机支付业务试点。在浙江丽水、福建沙县、安徽金寨等地开展多项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积极发挥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验区的典型示范作用,为8.4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21.98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的27.2%,比2013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110家。今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确定在天津、上海、浙江、广东开展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2009年以来,累计解决1249个乡镇金融机构空白和708个乡镇金融服务空白问题,24个省份实现了机构服务“双覆盖”。

优化消费支付环境 支持企业“走出去”

据介绍,金融部门十分注重优化消费支付环境,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一是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允许消费金融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金融债券,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新增沈阳、合肥、泉州、重庆、西安等10个城市参加试点,允许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合格金融机构在广东设立消费金融公司。二是完善银行卡服务功能,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下调幅度总体超过20%。三是积极满足消费信贷需求。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优先满足居民家庭首套房贷款需求,合理确定首套房贷款利率水平。积极满足宽带入户、家电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金融需求,支持农民改善生产生活。四是改进进城务工人员金融服务。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金融服务信用档案,开辟就业、消费、返乡创业和困难救助等贷款“绿色通道”。

人民银行不断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通过银行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外汇资金支持。全面铺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允许境内非金融机构以人民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据统计,2014年前四个月,全国累计办理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2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全国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支付额250亿元,同比增长1.8倍。截至2013年12月末,境外项目人民币融资已批贷款项目余额1041亿元,贷款余额402亿元。

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第一季度,累计发行债券6.8万亿元。推动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到交易所发行金融债券,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引导银行理财等集合性资金规范进入银行间市场,规范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完善债券发行定价机制,推进债券预发行,倡导招标发行。创新债券柜台交易,增加商业银行柜台债券业务品种。完善发行、定价、并购重组制度安排。全面推进创业板市场改革,规范非上市公司监管。大力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加快期货衍生品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至全国,目前已挂牌企业达739家。

在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方面,去年以来,农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科技保险工作、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等都取得了积极进展。2013年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超过10亿亩,约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2%,为2.14亿户次农户提供1.4万亿元风险保障;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外贸企业近3万家,累计承保余额3148亿美元。

严密防范金融风险

去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监管协调部级联席会议制度,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持续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影子银行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简化核销程序,完善呆账核销与责任追究机制,加快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加快推进以市政债为主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规范同业业务经营行为。继续做好金融稳定压力测试,稳步开展金融机构稳健性现场评估。

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表示,总的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既面临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下行的阵痛,但同时结构调整和改革所激发的活力也逐步显现。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城镇化

1.新型城镇化的特殊性

2012年末,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达52.57%,但户籍城镇化率仅有35%,让2亿多农民工以及7000万流动人口转化为市民将是下一步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中国的城镇化是典型的乡村城镇化,这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布局与总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必须认清其特殊性。

1.1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基础地位不能降低,尤其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须加强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安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人口逐步向工业转移,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同时,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九连增”,但农业对外依存度仍不断提高(如国内大豆消费超过80%依赖进口),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问题严峻。在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将进一步向城镇和工业转移,容易造成农业衰退和农村的落后,进而导致农业危机。从国际经验看,如拉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忽视农业的基础作用,过度转移人口,导致农业和农村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使国家陷入“过度城镇化”的泥潭。为此,农业的发展是推动城镇有效建设的基础。在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同步推动农业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应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提高农业从业收益、稳定农业人口,同时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1.2新型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良性互动,避免城镇产业空心化风险

新型城镇化需要以工业化为载体和平台,基于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化特征吸纳从农业转入城镇的劳动力,以解决农业人口非农化转变的就业问题。从国际经验上看,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基本保持同步增长,实现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促进发展;反观拉美、非洲等国虽然其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接近,但由于工业化滞后严重,导致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脱节,城镇人口过度膨胀、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动荡不稳。为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工业化,不能以简单行政命令方式扩张城镇规模、人为推动人口转移;要以产业发展为平台,有效支撑城镇化建设,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1.3中国的城镇化是非均衡的,必然分地域和时段梯度发展

城镇化需要以产业的支持、资金的聚集、人口和劳动力的总量与素质等为前提条件;而中国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在空间上的分布是极不均衡的,这种差距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加之改革开放后奉行的让一部分地区优先发展的区域战略,形成目前经济的极不平衡现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必须是多元的,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是分地域和分时段梯度进行的。小城镇建设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比较成熟,比如浙江省争取试点撤镇设市,以参与试点的宁波奉化溪口、象山石浦、杭州富阳新登、余杭塘栖、温州乐清柳市、瑞安塘下、绍兴诸暨店口、金华东阳横店等27个小城镇为主加快城镇化建设;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需要积极发展有潜力的大中型城市,才能发挥对小城镇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2.金融业在支持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正如前段所说,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比如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公共服务建设、产业换代和升级等,但是这么庞大的资金需求仅靠当地政府是很困难的,一些政府的财力非常有限。所以,金融业对城镇化的发展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深远。

2.1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支撑

在农村向城镇化的实现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农村人口向城镇化人口的转化。我国农村人口众多,需要转移的基数比较庞大,因此按照以前的通过农村人口总数的增长来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方法很不科学。如果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想办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人数增加,为工业、服务业提供人员支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但是截止目前,我国的农村生产力水平整体还很低下,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劳动条件艰苦,生产集约度低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若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加大农村资本累积,所以要发挥金融部门的主要职能,实现农村产业资本的累积及形成,促进这些资本的有效配置。从这个方面讲,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

2.2为城镇创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提供支撑

在农村向城镇化的实现过程中,首先要必须解决实现后的就业问题,让广大农村人口有工作可做,否则大量人口流动在城镇中,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就应该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当地政府应当给予中小企业在政策上的倾斜,在税收上提供优惠,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存在一些无担保、风险等因素而无法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在发展上也收到贷款融资方面的瓶颈,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获取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从这个方面讲,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

2.3为城镇接纳“新市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

城镇化的本质意义在于给全民带来普遍的福利改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做保障,比如城镇道路建设、公园绿化、生活中的水电气、污水处理等等。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政府行为,然而,地方财政资金并不足以支撑整个城镇建设,所以向金融体系进行融资就成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募集资金的重要手段。因而,可以说金融支持在城镇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造血功能。从这个意义上看,城镇化建设更需要金融的强力支撑。(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勇,谢朝华.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J].理论探索,2008(3).

[2]饶华春.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进程[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4).

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第4篇

关键词:家庭农场,金融需求,金融支持

家庭农场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但只是简单的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且文件全文中仅出现了一次, 后续也没有对家庭农场定义做具体表述, 所以未引起广泛关注。直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家庭农场被4次提及, 随后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针对家庭农场做了初步解释, 2013年3月下发的《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家庭农场调查工作的通知》又对家庭农场进行了明确阐述,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 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提出了七个认定条件, 由此家庭农场才被正式纳入公众视野。

事实上, 家庭农场的实践在国内早已开展, 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浙江宁波模式、上海松江模式、吉林延边模式、湖北武汉模式和安徽郎溪模式。家庭农场的提出, 在顶层设计上为各地已经开展的农业家庭规模经营正名, 也指明了未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演变趋势。过去的分田到户到如今的家庭农场, 都是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前提下, 但家庭农场比分田到户更强调量的扩张, 而这一量的变化要顺利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来自于金融层面的支持。为了解家庭农场的金融服务情况, 文章选取江西新余、宜春境内22家家庭农场为样本, 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

1 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金融需求情况

调查表明, 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金融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融资需求、保险需求和其他需求。

1.1 融资需求分析

尽管家庭农场在江西刚刚起步, 但规模化水平却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所调查的22家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均超过10hm2。同时, 还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并加大对流转土地的改造来提高经济效益, 相应的对资金量的需求也迅速增长。所有家庭农场均表示发展中最需要的是资金, 有融资意愿的占100%。家庭农场除去在经营初期对农村土地流转费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机具和其他生产资料采购等方面较大的一次性资金集中投入之外, 后续的如雇用员工的工资性支出、仓储、农产品销售、精深加工以及家庭农场品牌塑造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投入。家庭农场一致表示希望银行能够提高贷款额度, 其中16家家庭农场希望贷款额度能够在100万元以上。

同时, 较长的土地承包期限允许家庭农场经营结构相对复杂, 短、中、长期种养殖及其他相关经营活动相互结合。与单一农户零散、周期短的种养殖活动所需的小额、短期资金不同, 家庭农场既需要用于维持日常经营的季节性较强的短期资金, 也需要用于发展的较大规模的中长期资金, 融资期限要求多元化。

1.2 保险需求分析

农业弱质产业的内在属性以及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易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 而家庭农场与传统农户相比, 由于其较大的经营规模和较长的经营周期, 经营项目受上述二类风险影响更大。

因为对自然风险无法准确预测, 事中又难以有效控制, 尤其是遭遇自然灾害或重大疫情时, 农产品或畜禽出现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农业生产设备和农业基础设施损毁现象时有发生。而对于市场风险, 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 农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农产品的趋同性以及农户经营的盲目跟风等原因, 容易造成农产品供给过剩, 一旦出现农产品价格暴跌, 加之人工成本和农资价格上扬, 家庭农场有可能面临严重亏损。所调查的家庭农场均表示听过或曾经投保过农业政策性保险, 其中有12家经营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迫切需要农业政策性保险来提供风险分摊。

1.3 其他需求分析

在中央一号文件巨大的光环效应下, 伴随资本的敏锐和逐利的迅速发酵, 家庭农场不再仅仅是由当地有一定实力的农村致富带头人经营, 越来越多的外来资本也进入这一领域。在调查对象中, 有16家家庭农场是由专业大户或农户升级转型而来, 6家家庭农场则是由工商资本投资兴建, 过去没有农业经营经验, 但家庭农场这一新兴农村经济组织对他们来说同样都属于新鲜事物。因此, 无论是过去有过或没有农业经营经验的农场主, 除共同的融资需求外, 还涉及到先进种养殖技术、农业政策咨询、市场分析、农产品销售以及投资规划等服务需求, 有10家家庭农场反映, 希望金融机构能够给予除先进种养殖技术服务之外的以上所有服务, 尤其是提供家庭农场整体规划帮助, 以避免投资效率低下或投资失败。

2 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有效抵押资产

受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和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所限, 物权法、担保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的相关条款明文规定, 只有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才可进行抵押, 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 不可以用于抵押。在上述规定下, 农地、农房行使融资担保功能遭受严格限制。因此, 家庭农场自身拥有的依法可用于设定抵押的资产十分有限。

在调查中, 家庭农场除农地、农房外, 所能抵押的资产大多是农产品和相对价值较低的生产资料 (如大棚、农用机具) , 并且受流动性和难以保质等因素的影响, 加之农村担保物处置和涉农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银行一般不接受该类物品充当抵押物。另一方面, 政府主导型的县域融资担保体系还较为薄弱, 尽管安排了相应的贷款风险担保基金, 但总体来看, 数量较少, 较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担保需求, 出于对成本、风险和收益的综合考虑, 担保机构一般也更倾向于对服务业企业、工业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扶持。而对于联保和信用贷款, 贷款额度较小, 与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又难以匹配。调查过程中, 18家家庭农场认为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合格抵押物和找不到合适的担保对象, 希望银行能放宽抵押或担保规定。

2.2 贷款周期较长

家庭农场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一般会经历信贷员实地调查、担保品评估和上报审批三个阶段, 正常贷款周期至少在10天以上, 若在年中或年末, 商业银行贷款指标紧张, 贷款周期更是无法确定, 这对于急需资金的家庭农场而言, 只能转向小额贷款公司甚至高利贷等民间借贷渠道。究其原因, 除商业银行坚持信贷业务审慎经营原则之外, 家庭农场自身信用档案不健全也是贷款周期较长的重要原因。

由于家庭农场全面工商登记自2013年伊始, 企业征信系统尚未接入, 商业银行只能依据对家庭农场经营状况和农场主个人信用状况的评估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以及信贷额度。而在调查中发现, 22家家庭农场中只有2家建立了较为规范的财务制度, 大多为“夫妻账”, 资金往来不按规定走结算账户, 财务混乱, 几乎都不能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 经营状况得不到真实体现。而商业银行为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只能加大对家庭农场的评级和授信调查的力度, 以致于延长贷款周期。

2.3 融资价格偏高

一方面由于2013年7月份起央行取消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 农村信用社获得了自主定价权, 信贷定价不仅更灵活但同时也更随意;另一方面, 家庭农场经营行业特性和组织有效性决定了其资信状况与其他经济组织相比并无优势, 商业银行 (含农信社, 下同) 往往通过对家庭农场提高贷款利率来覆盖信贷风险, 尤以农信社更为突出。调查显示, 22家家庭农场所获得的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30%~160%不等, 除此, 登记费、公证费、担保费以及资产评估费等费用的支出, 也相应推高了家庭农场的融资成本。

2.4 农业政策性保险保障作用有待提高

第一, 险种较少。尽管目前农业政策性保险触及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房三个领域, 但只有水稻、棉花、能繁母猪、奶牛等覆盖情况较好, 而家庭农场经营的其他农产品尤其是特色农产品则缺乏相应的保险险种进行对应, 不在投保范围内。

第二, 保险产品设计缺乏吸引力, 保险金额较低, 免赔率又较高, 无法涵盖种养殖成本, 避险效果不能有效凸显。

第三, 保险承保、理赔环节复杂, 各关系主体 (包括农业局、畜牧局、民政局、乡镇、村、投保人和保险公司) 之间手续繁多, 理赔速度慢, 而且对种植业部分损失定损较困难, 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容易出现偏差。

第四, 农业巨灾风险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难以承担巨大风险责任。以江西为例, 2009年以来建立的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是由农险经办机构按50%比例提取每年政策性保险经营盈余累积建立, 原始启动资金缺乏, 在当前各保险公司农险业务微利的现状下, 巨灾风险准备金规模难以保证, 加之国内农业再保险发展严重滞后, 一些农险经办机构分 (支) 公司为控制经营成本再投保意愿不强, 巨灾风险分散渠道受到限制, 能否有效抵御巨灾尚待考量。

2.5 商业银行理财服务与家庭农场其他需求尚未有效对接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抑或是公司理财业务重心都集中在理财产品的推送上, 而对提供信息咨询、充当管理顾问、制定投资规划等多元化个性金融服务较多还只停留在中高端层面, 如私人银行业务领域, 对家庭农场无法惠及。

3 对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的改进思考

要提升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服务功能, 关键应从优化金融机构的内外部环境入手, 努力打造金融机构与家庭农场的利益契合点。

3.1 强化政策推动, 增强金融支持活力

一是突破制度障碍, 尽快对物权法、担保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相关条款进行修订, 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用于设定融资抵押松绑, 同时推动建立农村产权评估、抵押登记、产权交易等县 (乡) 级服务中介, 盘活家庭农场土地财产权。二是出台类似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家庭农场法, 在立法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家庭农场发展, 为家庭农场创设良好的金融环境 (包括融资环境和信用环境) 提供法律依据。三是鼓励成立家庭农场协会, 并由财政与家庭农场协会共同建立专项融资担保基金, 拓宽担保渠道。四是探索建立农业再保险公司, 并改变巨灾风险准备金由保险公司单一注资的模式, 在省级层面按一定比例进行财政配套, 具体可采取平时分设管理, 但在启动巨灾赔偿时共同联动的平行运行机制。五是对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奖补、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 合理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以及保险业务发展重心变化, 努力激发金融支持热情。六是选取部分商业银行对家庭农场实行利息补贴机制, 降低家庭农场融资成本。七是金融监管机构应利用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等平台, 并结合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手段正面加强辖区内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的支持, 具体可通过增加商业银行信贷额度以及上调保险公司保险资金投资比例来推进。

3.2 加快金融业务创新, 探寻利润增长新契机

3.2.1 商业银行层面。

一是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动态评定, 具体可参照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评选办法实施, 并对较高信用等级的家庭农场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和相应的优惠贷款利率。二是优化业务流程, 将家庭农场贷款经营重心下沉至一级支行, 调查、审查由一级支行负责, 审批权归二级分行, 对重点县域支行的, 可进一步授权审批, 促使资信评级、授信与用信一次性完成。三是创新信贷产品, 将农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公司+农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贷款等较为成熟的信贷服务模式导入家庭农场信贷领域, 并将农地、农房、农机具、种养殖物、大棚以及农产品订单等一并纳入抵押物范围。四是制定针对家庭农场的贷款管理办法, 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合理定价, 并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和延长贷款期限。五是积极开展涉农理财业务, 并根据家庭农场及农场主个人现实需求分别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理财服务。多管齐下, 抢占农村市场中高端客户群体。

3.2.2 保险公司层面。

一是逐步推进农业保险商业化, 构建商业性与政策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体系, 以此丰富农业保险险种, 创新产品设计, 满足家庭农场多元化投保需求。二是为鼓励家庭农场参保, 可通过采取预约保险合同、设立农险 (大户) 快速理赔通道以及引入保险公估等措施, 简化投保、理赔手续, 破解查勘定损困境, 促使农业保险经营符合保险大数法则。

参考文献

[1]胡桂芳.发展家庭农场的思考和建议[N].中国经济时报, 2012-08-21.

[2]蒋跃民.对农信社信贷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调查[N].湖南日报, 2013-11-28.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问题研究 第5篇

北京东路支行万义豪

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内容,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结合当前我国“稳增长、扩内需、控物价”的宏观政策目标,发展实体经济更可以成为“稳增长”的关键突破点。

实践证明,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便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在其中更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使人们愈发认识到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我们也注意到,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仍是一个难题。

一、实体经济应如何界定

什么是实体经济?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认为,实体经济一定是有投入和产出的,简单来说就是做实业的。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长久也曾公开表示,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则认为,实体经济的投资主体是基础设施、房地产、制造业。虽然上述专家对实体经济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对能够生产实物的农业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判断都确定无疑,而对在很多经济体中占GDP大部分的服务业、特别是服务业中的金融业是否属于实体经济的认识却存在分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就是虚拟经济的观点更被很多人认同。

4年前国际金融危机让人们认识到,一方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膨胀,导致了实体经济的衰退;另一方面,由于虚拟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并不能长久,社会各个层次已对其加强了警惕和限制。

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虚拟经济的危害性也逐渐显现。近几年,房地产业、银行理财以及信托投资等非实业领域吸引了大量资本的进入,并使得一些地方和企业出现了实体经济“去实业”迹象,致使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为此,中央采取诸多手段进行调控。

有专家就表示,金融市场和各种金融工具的存在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支持,使得人们或企业可以更好地安排生产和消费活动,从而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也表示,有人认为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就是虚拟经济,制造业和其它类型的服务业就是实体经济,似乎金融活动总体而言是虚拟的,与实体经济关系不大。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王勇则认为,当下银行的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信贷支持不断投向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中也有金融业贡献在里面,不能抹煞这一成绩。

二、金融业应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江苏省常熟、昆山和苏州工业园区,深入生产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服装交易市场,就当前经济运行及走势进行调研。他强调,支持实体经济,银行要拿出更具体措施。周小川和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也反复强调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那么金融业应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首先,信贷资金投向注意向实体经济引导。从目前情况来看,金融业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和力度都有所提高。在提高的同时,信贷结构也得以优化,社会经济

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三农”、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出现大幅度提高。例如,记者从建设银行东莞分行获悉,该行今年在资源配置上优先向中小企业倾斜,在确保新增企业贷款规模不少于40%的比例用于中小企业的同时,还进一步释放存量信贷规模,优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其次,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应更贴近实体经济的需求。为解决小微企业有效抵押物不足、风险较高问题,很多金融机构除了推出传统的抵押、质押、担保三大块传统产品外,还开发了诸如专利权质押贷款、小额无抵押贷款、联保联贷贷款等金融产品,有效地满足了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建行东莞分行相关负责人就表示,结合市场特点和需求,该行就推出专业市场助保类贷款、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的电子商务贷款等金融产品。

再次,除了传统的金融工具和产品要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外,还要考虑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发展,其目的也是要强调衍生产品应该主要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有用。王勇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后,人们认识到确实有一些衍生产品的发展有些失控,并认为衍生品是不好的。其实衍生品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企业“避险”,可在风险管理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只是后来衍生品被炒作,形成泡沫,背离了当初这一目的,因此发展衍生品要牢记最初的目的,不能偏离,只有这样才能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最后,对于金融社会来讲,要保持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主动性。只有金融机构能够看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时候得到收入、得到利润,能够充实自己,才会心甘情愿地投入。商业性金融机构都有相当强的获取利润的动机,作为企业,特别是上市的企业来说,首先是要保证企业股东的利益,其次,也要考虑经营的连续性。

此外,金融机构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风险的防范,温家宝就指出,金融机构有两个任务。一是为企业克服困难主动服务,二是为控制资产泡沫、防范风险而加强管理。这两个任务互相关联。银行要树立防范风险的意识、发扬主动服务的精神。

三、金融应支持哪些实体经济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并非对所有实体经济领域都进行支持。12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这给信贷“有扶有控”定了方向。分析人士称,“扶”体现在加大对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控”体现在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在“有扶有控”的指导下,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了更多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国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随着各种资源的约束及成本的上升已经受到严重挑战,产业结构转型势在必行,而纵观全球,越多越多的国家,把绿色、低碳等新兴能源领域作为突破口,对其进行创新发展,面对这样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挑战,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支持领域的适时调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部分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更进一步指明了金融业应支持的方向。今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级产业规划于近期密集出台,记者发现,各个产业规划均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为主线,以拉动内需、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战略新兴为主要方向,这将成为金融业调整支持重点的最好依据。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而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同样

也需要有实体经济引导,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取得双赢。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缺少金融支持的实体经济,是无法获得长足的发展的;而只看中短期暴利的金融业,如失去了实体经济这块“基石”,也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因此,只有在两者的良性互动和亲密无间的配合下,才会使我们的经济达到“稳步增长”的预期目标。所以,我们不应仅将目光集中于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更应关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对金融业的积极促进作用。

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应该注意的问题

1、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之一是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

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很多教训。危机的发生是从金融业开始的,金融业出了很大的问题,而当时的实体经济好像没有发生大的问题,因此人们感觉是金融业的问题拖累了整个经济,拖累了实体经济。不仅如此,在危机发生后,各国都在克服金融危机、争取经济复苏,但由于金融体系受到危机冲击比较大,资产负债表不健康,给实体经济复苏所能提供的支持力度不足,也受到了很多批评。为此,国际上很多声音强调,要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这和我国当前的政策导向是一致的。这里面一方面包含了对于金融部门要加强监管的要求,另一方面强调了要注重和增强实体经济竞争力。一些发达国家也注意到,在最近若干年其制造业和其他实体经济部门的竞争力在减弱,并明确提出要提高这方面的竞争力。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我们所说的实体经济的含义。既然强调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就需要对什么是实体经济、什么不是实体经济作出区分。我感觉这个题目还是要做一些研究的,需要进行讨论,以便大家能够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认识。这一概念需要进一步精确化。实体经济的英文翻译是“real economy”,应不仅包括生产实物的农业和制造业,也包括服务业。尤其是在中国,过去我国实施计划经济时强调物质生产,这当然是实体经济,但不能把实体经济视为物质经济,只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或商品,而忽视服务业。现在服务业在很多经济体中占了GDP的大部分,服务业除了个别的例外,大多属于实体经济。

2、如何对金融产品是否主要服务实体经济作出判断

关于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若干年以前也有过相关的讨论,谈到实体经济就讨论作为其对立面的虚拟经济,讨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当时也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一度曾有简单化的理解,认为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就是虚拟经济,制造业和其他类别服务业就是实体经济,似乎金融活动总体而言是虚拟的,与实际经济关系不大。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金融业中有一些服务是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进行融资,比如银行贷款,以及生产型企业发行债券、股票进行融资,在此融资过程中,金融部门能够把其他实体(企业和个人)的储蓄动员起来,为企业提供融资,直接支持了实体经济主体的各种经营活动,如提供流动资金、支持研发和投资等,应该说这是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当然,金融产品也有一些基本上在金融业内部自我循环的内容,对实体经济不怎么相关。这也涉及到对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的划分问题,我们需要作出判断:哪些金融工具更多地用来支持实体经济,哪些可能会脱离实体经济、更多地是出于金融交易的需要。可见,这里面有个概念问题。要做出必要的区分,需要进行研究和讨论。对于加强监管而言,也有同样的问题,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就要明确支持哪些金融市场板块和金融市场工具的发展。

3、正面的判断

从去年开始,在我国经济金融工作有一个新的提法,就是我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把每年的新增贷款总量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最重要的数据(indicator),而是提出了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概念,并把它作为一个更全面的重要数据。关于社会融资总规模,比较严格的定义可能偏学术化一点,简单而言,就是在整个经济的融资活动中,通过金融部门向非金融部门提供的资金总量,这里所谓的非金融部门是指实体经济。在统计过程中,首先是金融部门之间的融资被扣除了,这是因为金融机构相互间的融资活动比较复杂,往往是不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而且金融机构相互间的融资非常频繁,容易被重复计算,为此只计算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提供的融资。其次是没有通过金融中介进行的融资活动,比如民间的融资行为,包括个人与个人直接通过合同方式的融资活动等被扣除了。

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概念是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应该说也是基于当时我们已开始意识到,需要了解全社会融资中用于支持实体经济的总量,实际上已经埋下了金融要注重服务实体经济的伏笔。同时也要看到,社会融资确实已是越来越多元化,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的比重已在缩小,这也是金融市场深化和金融工具发展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只限于观察贷款总规模,恐怕就不全面,而是要更多地把股票融资、债券融资、保险理赔、商业票据、信托、委托、金融租赁等各种融资活动汇总加以观察和分析。总体看,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规模中的占比已低于60%,其他各种方式的融资活动占比超过40%。在统计中用的都是流量,也就是新增量的概念,如企业发行债券融资过程中,既有新发行的债,同时也有到期偿还的,纳入社会融资总量统计的是企业新增发债的数量。

按照上面的思路从正面就金融活动中哪些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作出判断时,既有在概念上需要加以明确的内容,也有在数字上进行定量确定的问题。

4、反面的判断

另一种办法是从反面来判断哪些是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活动。当然,要断定某种金融活动不是主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也不容易,可能多数金融界的机构和从业者都会强调,他们所进行的金融活动是对国民经济非常有益的。

应该说,金融业内部相互之间的融资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是正常的活动,是为了金融业更好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但确实也有一部分是单纯的内部自我循环,从中赚钱,甚至是金融业赚非金融业的钱。由于非金融部门往往对复杂金融产品的知识不够,金融业比较容易通过这些复杂金融产品的技术性交易赚取非金融部门的钱。这容易引起社会上的不满,尤其是这次金融危机后,我们看到了全球范围内有很多不满。当然,在划分时往往很难有特别明确的界限,有一些金融产品一开始时是较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比说担保债务凭证(CDO),最初设计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但发展到CDO平方时,为实体经济的服务程度可能就少了一半,进一步发展到CDO三次方时,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程度可能更少了。也就是说,某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内向式衍生发展,可能会导致其距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目标越来越远。

在实际作出判断时,一刀切的划分可能也不太容易。为此,可以考虑从实体经济部门是否关心某种金融产品来进行判断。如果对某种金融产品,只有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的交易员予以关心,实体部门不关心,甚至看不太懂,这种金融产品可能就距离实体经济比较远了。现在有一些金融业的CEO也在抱怨,说金融市场产品太多了,很多都不懂。所谓不懂,一方面是不知道这些产品是用来干什么的,另一方面也不知道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对于这类金融产品,可能就需要打问号。要强调的是,需要从反面对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是否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作出判断,但如何得出结论,目前还需要研究和探讨。

5、预防高频交易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机会,如技术上能够产生很多高频的交易,这些交易越来越计算机化,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普通投资者和交易员所能掌控的速度,越来越多地体现为程序交易(program trading)。对此,也需要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作出判断和把握。在一些科幻电影中,很多是讲未来人类和机器人打仗,而且往往是讲人类斗不过机器人。当然这是科幻性的,我们也并不太在意。但在金融市场中,确实有一些交易人类已经比不过计算机,计算机所做的交易占比也越来越高。这是因为计算机在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能力、反应速度和交易速度等方面,都超过人类。除了速度优势以外,还涉及到人工智能。过去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人工智能有那么厉害,认为其毕竟只是模仿人类。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发展了机器的自学习能力,并相互加强。过去我们不担心人类下国际象棋会输给计算机,但忽然就有一天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开始下不过计算机,且今后也不再有可能收复失地了。人们比较担心一些高频交易容易脱离经济基本面,脱离实体经济。为什么?绝大多数依靠技术发展起来的这些高频率交易,其优势就是反应快,多数都在做趋势性交易,因此往往并不关心产品背后的基本面是什么。比如对某种债券或股票或其衍生品,高频交易更多地着眼于趋势和技术分析并通过程序性交易获取短期收益,至于发行企业的基本面怎样、未来前景如何,则难以关心。

总体而言,金融交易的频率应该与其对应的基本面变化的频率大体有所配合。比如对一个农产品而言,通常体现为一个种植周期,当然也可能与气候条件、自然灾害、农机化肥投入等很多因素有关,但是总体而言是按大体稳定的种植季形成产出的,不会出现比一个种植季短得多的时间内发生剧烈供求波动的情况。工业企业也类似,企业生产往往也是比较复杂的,可能与研发、原材料供给、市场需求等很多因素有关系,但企业的生产、销售、盈利等变化通常也有其固有的周期。当然不排除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甚至军事冲突等可能带来的突变,对于突变自然有应付突变的方式方法,但总体而言还是有比较规律的频率或波长,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主要还是围绕着正常的周期性规律进行。

对于金融交易方式,如果金融市场交易出现非常高频的成分,且上下变化幅度相当大,就可能是脱离了实体经济变化的波长或频率,可能主要服务于金融投机,甚至被机器交易所支配。当金融交易频率高出有关经济实体基本面变化频率的很多倍,甚至好几十倍的时候,就要对这种产品及其交易打一个问号,要注意审查,看看这个产品及其交易是不是脱离了实体经济。

6、强调金融产品在设计时就应服务实体经济

除了传统的金融工具和产品要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还有一点就是要考虑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和发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后,人们已认识到确实有一些衍生产品的发展有些失控,因此G20会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国际组织和各国金融当局已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衍生产品的集中清算,以及对衍生产品交易的资本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要求。总体而言,一方面是加强控制衍生产品的风险,另一方面则强调衍生产品应该主要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有用。

在对金融产品及交易方式是否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还是脱离了实体经济作出讨论后,还要进一步考虑,如何在金融业的发展动机上更注重服务实体经济。限于时间,我不再展开讲,这里想强调一下,金融工程学在产品设计时就应强调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工程现在已成为了专门的学科,从出发点来讲这是很好的学科,可以帮助人们设计金融产品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但也有一些单纯为促销、捕捉套利机会、有利于程序交易、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倾向,趋于设计越来越复杂、并逐步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在某些发达金融市场,人们批评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开发,失去了控制。应强调,在通过金融工程设计金融产品时,要考虑产品的实际资产(underline asset)背景,要有道德,要强调

为实体经济服务。

7、辩证看待有效市场假设

我想提一下有效市场假设这个经济学议题。这次金融危机后,这是大家讨论得比较多的话题。如果认可有效市场假设,就会大致有这么一个概念:只要是基于竞争性市场的交易和定价,就应该是有效促进供求均衡的活动。

这次金融危机后,人们开始对有效市场假设提出质疑,现在一些媒体也都注意到经济学家明斯基(Hyman Minsky),他有白俄罗斯血统,是美国一位很重要的经济学家。明斯基提出,典型的经济周期中,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与投机性投资泡沫内生于金融市场。也就是说,金融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可能自身也会产生问题,并自我循环,导致危机。这就是所谓的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它揭示了金融市场产生问题、不稳定的内在机制。此外,明斯基还提出了“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也就是资产价值崩溃、危机爆发的时刻,表示的是市场繁荣与衰退之间的转折点。这些也与金融市场及其交易会脱离实体经济而自我循环、助长投机和泡沫有很大关系。

8、正确发挥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功能

在与金融界讨论时,有人强调认为,尽管很多金融业内部的有些交易表面上看起来是脱离实体经济的,但是这些交易提供了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功能,因此也还是很有用的。确实,我们说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很主要的功能,但并不是说不可以作出区分,应该也可以大致划出一个界限。

比如从风险管理角度来说,如果金融产品有基础资产或有真是交易背景,或者有一些衍生产品,间接与实体经济的资产或交易有明确关系,如对此基础资产或其交易来进行风险管理,那就是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了。但另有一些金融产品,实际上只为金融机构自身的投机风险和高杠杆融资提供服务,或只为其交易部门自身服务,就可能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要。我们往往看到的就是价格无缘无故的大起大落,从实体经济角度无法作出解释。大家知道,这些年交易部门自身膨胀很厉害,有可能就与脱离实体经济有关。

从价格发现角度来说,按照有效市场假设,金融市场只要是充分竞争,总能发现合理的价格。但事实情况也往往有悖论,例如,一个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实体经济还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却在金融市场上出现高频率的大起大落。究竟什么样的价格水平是合理的?如果说波峰时的价格是合理的,说明前几天在波谷时市场未正确发现价格;反之,如果说波谷时的价格是合理的,说明前几天在波峰时市场未正确发现价格。可见,虽然价格发现是个重要功能,但不宜脱离实体经济去鼓吹,从明斯基假设出发,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并不那么健全。

为此,要防止风险管理与价格发现变成市场过度投机和产生过度波动的借口,需要大致画一个界限。所有这些工作都联系到监管,通过加强监管来限制金融市场中可能发生不良现象,同时支持金融市场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

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实体经济;效益;有效途径

一、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已经进入转型期,短期通货膨胀一直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存在,虽然该风险一直存在,但是还不是很明显,但金融资本市场的问题尤其突出,“脱实向虚”问题已成为重点的关注对象,这样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实体经济整体效益水平不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挫伤,国内实体经济面临着很多的制约,尤其是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价格的下拉作用使经济增长缓慢,这样就会使其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如费用增长速度持续增加、成本增加速度不断上升、资金链条脆弱,时常面临断裂等问题,导致了企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增加迹象,企业的利润也出现了问题,成缓慢或下降趋势,特别是一些低端产业链条上的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这类企业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整合,只能在发展中承受相应的问题,如资金紧缺、订单减少、原材料及人工成本高等问题。为何出现此类问题,深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体现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没有有效的融合,相互抵触,造成了金融产业相对来说发展速度很快,致使盈利增速,而实体经济的增长非常的缓慢,导致利润增长更是缓慢前行。

(二)生产要素减退而导致产业空心。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资源的支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面临着产业空心。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资源、劳动力、管理、技术等要素发挥着它们的作用,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推动的结果,受现在市场环境的影响,资产泡沫非常严重,再加上高通胀率的压力,两种因素双重挤压,大家都不愿面对的场景,即实体产业空心化。主要是由两种原因导致其出现的,一种原因是社会供给导致资源价格不断上升、劳动者也改变了以前的择业观,择业机会日益增多,这样导致企业投入成本发生不同以往了变化,成本逐年攀升,实体经济投资成本回落较明显。另一种原因是产业创新动力不足,出现了很多雷同的产品或产业,严重的挫伤了市场的积极性,再加上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致使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多重要的问题,创新转型资源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企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预期呈现了下降态势。

(三)实体企业存在“脱实向虚”的现象。近些年来,由于虚拟经济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它的高回报率、投资时限短等特点,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诱惑,这些企业在其诱导下,对虚拟经济的偏爱程度逐年上升,慢慢的离开了实体经济市场,开始转向虚拟经济领域,例如,金融市场的P2P以及房地产市场等,这时资金开始发生了流向的问题,资金开始由之前的流向转向了虚拟经济,大量的资金流入人们偏爱的房地产、贵金属及期货等虚拟市场。资金的流向并没有满足很多参与企业预期,它们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投机、炒作的方式慢慢涌出水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挫伤,这使“脱实向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出现这种现象是由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主导的,但是这样下去市场会存在着较大的潜在风险,甚至是很难规避的。

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高度重视,正确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因此我要深刻认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个不变的理论。金融业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做坚实的后盾,只有根基稳定才能谈发展之事,也要认识到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在哪,抓住金融工作的本质的服务实体经济。因此,各金融机构不能在没有全局观的情况下,擅自做一些背离实体经济发展的事情,要认识金融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并深入贯彻落实的紧迫性,原则性的坚持不能变,坚决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动摇,有选择的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脱实向虚的金融资源出现,防止虚拟经济膨胀,造成产业空心化现象发生,从而实现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型升级顺利进行。

(二)确保总量,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采取系列措施合理把握信贷总量和节奏。从宏观层面上要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最几年中央一直主张的政策。因此,各金融机构不仅要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在此政策的制约下合理节奏下把握信贷投放总量,信贷总量不是一个数,而是要各地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资源相匹配,只有做到相互相适应,保持经济发展需要的投放节奏,这个时候才能与实体经济运行规律相衔接。围绕这一实体经济主体开展系列主题推进政策,做到“信贷支持力度不减、方向不偏”。金融机构在争取资金方面积极地争取,保证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做到信贷政策倾斜。在符合信贷调控要求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增强风险管控的能力,把政策使用好,利用足,促进其高效有活力。从而实现了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资金需要。

(三)优化结构,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从优化结构出发,根据结构的合理调整进行重点建设支持和重点项目发展。各金融机构在重点建设和项目的支持和建设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各地的发展重点,全面落实中央部委制定的各项文件,进一步促进落实各项金融扶持政策,推动大平台、大项目建设。有条件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带动龙头企业的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在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发展贡献力量,通过拓展金融相关的形式,来满足大建设和大项目的需要,如并购贷款等形式,这种形式就在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要在大建设和大项目中进行相应的政策倾斜,使信贷比例要逐年得到提高,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创新,丰富服务实体经济手段。扩大债务融资规模。积极争取或向上级行推介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力争各地发债总量超过上年。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发行各类金融债券,鼓励有条件的非法人金融机构向上争取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积极利用全国金融市场资源服务当地实体经济。要积极推进“区域集优”计划,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切实推动信用增进支持和服务工作。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各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扩大股权、应收账款、林权、农房等抵质押贷款覆盖面。

结束语:从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实体经济是市场的动力源,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金融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发展与变革,所以要想实体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那就要在金融经济上做文章,金融经济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大力围绕着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在改革的基础要有所创新,这样才能做到在促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保质量,真正做到防患于未来,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大踏步发展,迎来真正的春天就在明天。

参考文献:

[1] 李倩. 我国货币金融周期与实体经济周期的关系研究[J]. 人文杂志. 2013(11)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第7篇

一、金融支持在农村经济中的意义

现阶段, 我国大力倡导“经济转轨”, 在这样的条件下, 我国农村金融监督管理的作用也随之提高。在金融发展中, 创建形成的城乡多元化发展特点, 城市金融发展, 无论从哪一方面相比, 都要在农村经济发展之前, 所以, 城乡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 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而农业发展在我国所占比重较大, “三农”问题与社会经济, 具有一定的关联, 目前, 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存在的劳动力剩余问题, 同时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使得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在农业产业以及资源扶持配置上, 将少数资金用在政策支持以及扶持发展上。目前, 农村经济发展中, 金融支持需要深化提高, 所以,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 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提高金融支持, 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提升。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不足

(一) 缺乏完善的农村金融结构

现如今, 农村信用社的建立, 成为金融发展的决定条件,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形成垄断, 这样的垄断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 使其竞争力降低, 将市场环境抛之脑后, 农村信用社所涉及的金融产品, 包含:存取款、金融借贷、代理等业务, 想要增加业务范围, 具有一定的难度。在金融经济的发展下, 农业银行从传统的业务方式, 开始实行转型, 成为高回报率的金融发展, 农业银行能够帮助农村经济发展, 但现阶段发展速度较慢, 在业务涉及上具有局限性, 从根本上分析, 农业银行不能兼顾生产和农业间的借贷联系, 同时, 在资本筹借上, 没有明显效率提升, 这与成立之初的目标不相符。

(二) 缺乏完善的法律环境

为了确保农村金融平稳有序的进行, 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落实, 但在农村金融组织、功能、内容等, 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 进而造成在相同的法律环境中, 以分层融资的形式, 以及结构上, 建立有序的竞争环境, 同时, 不能控制风险指数。农村金融具有风险较高、回报较低的特点, 若想要实现优化, 则需要政府的支持。目前, 政府扶持力度, 有待进一步加强, 惠农贷款并不能取得贴息, 以及风险补偿金, 使得农村金融, 在经济方面较为被动, 进而出现资金外流情况, 因此, 在原有的金融组织中, 而相继推出这样的状态, 加剧了农村金融的紧张, 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 金融产品的落后

现阶段, 各银行没有全面实行电子技术, 在一些农村地区, 缺乏结算体制, 主要依靠其他银行的异地结算。在这样的条件下, 使得结算效率较差, 资金运转较慢, 农民没有得到国家相关服务待遇。信用社的业务建设, 效率较低, 所以, 证券交易想要融入农村经济发展中, 具有一定的难度, 农民想要进行理财、股票等难以实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使农村金融的发展中心, 不能适应经济发展。

三、提高金融支持策略

(一) 完善金融制度

1. 提高农业银行支持力度。

农业银行需要健全组织建设发展, 在客户群体上, 重新审视地位, 发展较高的企业, 应着重扶持进而提高农村企业发展, 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 凸显农业银行的金融支持影响。

农业银行需要扩大筹资范围, 着重点放在综合开发、扶持功能上, 增加农业经济投资, 同时向贷款业务上落实发展。

3. 将农户作为服务对象。

信用社要支持农业发展、惠农影响, 把农户视作主要服务对象, 在资金方面, 不仅要预留资金, 而且要将剩余方面全部投入农村经济发展中。

4. 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

信用社存款资金, 要将其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中, 同时, 商业银行增加关于农村经济业务。

(二) 完善金融支持法律环境

目前, 我国仍没有专项的金融法律。笔者认为, 需要人民银行提高农村金融监督力度, 寻找到一条符合具体、适当的金融组织机制。另一方面, 受自然原因的影响, 农业生产具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因此, 需要建立农业保障法律, 尤其在保险方面要明确, 切不可内容含糊不清。

(三) 促进信用制度发展

第一, 规范农村民间的金融制度。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以及信息, 实行科学化管理模式, 进而提高信用担保能力, 降低资金投入。提高信用评价, 通过分层的方法, 进行评价审核。第二, 提高中介信用率, 健全发展, 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 推动担保提升, 各区域政府, 在面对融资困境时, 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 推动农村创新意识。

(四) 多样化金融产品

建立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首先, 考虑到农业结构的变化。金融组织要立足于, 农村方法发展, 满足市场要求, 推动建设发展, 相关银行管理单位, 要对新的产品给予支持, 进而加快金融工具发展, 建立多元化、分层次的产品结构和功能。建立完善的扶持制度, 加快金融组织间的业务沟通, 研发多功能、差异化的产品。

结语

总之, 在我国社会经济中, 农村经济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所以, 提高农村经济建设, 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 提高法律环境保障, 推动银行发展, 增加金融服务, 进而实现农村经济金融的支持成为必要条件。

摘要:改革开放后, 新农村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内容, 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 农村经济有了显著的提升, 但相对于城市发展而言, 仍有一定的差距。基于此点, 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提升整体实力, 本文提出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是核心, 并提出可行性金融支持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支持,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余佳佳.基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思考[J].中国商论, 2016 (01)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第8篇

一、县域经济与金融支持的联系

1.县域经济的内涵

中国自秦朝置县以来就有了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构成元素,县域经济具有鲜明的的发展特点:明确的区域界线、灵活的市场调控主体、开放包容的发展态势、特色突出的地域产业、承上启下的经济地位等。突出重点产业,发挥比较优势,紧握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的发展主题,河南省县域经济日后的发展趋势就是在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大局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性、协调性、互助性功能,促进全省经济全面发展。

2.金融支持的内涵

金融时指的是资金从储蓄到投资,经过科学合理的配置整合创造和实现利润价值的过程,广义上的金融广泛指代关于一切的信用货币的保管、发行、结算、兑换以及融通的相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就包括了金银的买卖。狭义金融专们指代信用货币融通。金融的支持主要就是指政府通过银行管制干预,差别化市场利率等手段为相关发展部门提供金融租金补贴的政策行为。用以就扶持当地的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县域经济和金融支持的关联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辐射力有限的地方性企业,这些地方性企业大都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优势,借机改变效率低下的传统发展方式,用先进的发展理念指导发展,化粗放为集约,实现区域内生产资源和要素的充分合理流动,加大改革力度,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河南省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河南省县域金融发展现状

自从改革放以来河南省县域金融的发展就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金融的总量急剧的增长,金融业的运行总体呈现平稳态势,并持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产效益呈现显著的改善,金融行业对于经济的支持力度就在不断增强。金融机构的数量不断的增加,金融主体方面体现在外资银行等的一些新型金融机构逐渐的入驻河南,为了河南省的金融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金融业务发展迅猛,由最初的单一的银行的信贷的业务发展到全方位多种类的良好局面,与此同一时候服务的水平不断提升和质量也是不断的提升,融资的方向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融资的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河南省县域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作为县域大省、人口大省和农业生产大省,河南省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搞活县域经济,提升县域金融实力,构建完备的县域金融体系,反哺县域经济发展,才能为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经济保障,有效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存在的“三农”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河南省对地方金融发展的重视,相关政策的不断发布,地方金融机构一系列大胆的尝试,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支持但由于宏观环境的缺失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河南省县域金融发展滞后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县域金融服务缺失。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低下的状况,决定了县域金融机构网点的偏少设置,加上国有银行县域发展的稳扎稳打,其他商业银行服务区域集中城区的局限性,县域金融服务网点不足的短板形势严峻,成为金融服务的空白区域;农村资金外流情况极其严重,县域内的资金净流出量非常突出,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对农村乡镇经济带动作用的发挥;金融服务产品缺乏,针对“三农”的金融工具数量满足不了农村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2)金融资源供给不足。首先来说,河南省的位置是处于中国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不具备优势,这就让河南省就不能够站在了一个经济的发展一个前沿的地带,不能接触到最新的发展资讯,以及掌握到最好的发展资源。这就造成了在经济的总量以及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上和全国的水平,特别的是和东南沿海的一些地方相比较来说,就存在了了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这样就使得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仍是比较落后的地区,反映在于对待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上面。其次就是,县域的金融主体的资金运用的效率低下,并且它的贷款大多数着风险较高收益率低且周期长,但是银行作为法人代表,肯定计算比较效益的,这就是导致资金供给不足的最根本原因。

(3)县域金融市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县域金融资源需要健全的金融市场为基础,但目前我省县域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制度政策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发展乏力现象的出现,加上县域保险业的发展程度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大,金融市场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

三、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完善政策监管机制,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政府首先应该结合河南省当地的实际的发展阶段以及情况,制定出有河南的特色的金融政策,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在方向上作出明确引导。介于河南省地处我国的中部的地域特点,结合金融市场相对封闭落后的现实,在发展相关的县域经济时,就不仅要有积极的管理和引导,还应该配合相对宽松的发展政策,来促进相关财政政策的合理高效运行,形成长效优质的发展机制。

2.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推进县域金融体系多元化

必须要从县域的实际需求出发,对金融机构进行合理的布局,构建起种类分明层次多样的金融体系。河南作为农业的大省必须全力发挥农村信用社以及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等的在丰富县域和农村金融体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必须要全力的改观部分的偏远地区金融服务零起步的状态,再者通过“招行引资”等办法,积极鼓励全国性银行深入县域设立机构服务网点。

3.积极培育各类中小金融机构,丰富金融机构类型

县域经济处于经济国民经发展的底层,充分发挥中小型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尤为重要,同时还要求加大对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对其发展制定针对性优惠政策,实现公司的科学管理和股权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对当前规模的兼并与重组,增强中小金融机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能力,使其能切实为本地区县域经济的资金融通做出自己的贡献。

4.建立健全市场环境,加强法治诚信建设

健康的金融环境对经济的发展要求规范管理的县域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硬件设施的强化升级,培训提高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络运行环境改善优化等措施都用以满足县域和乡镇居民的需求。其次要加快金融市场法制化建设,完善相关金融法规,贯彻落实相应奖惩制度。要加强县域的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提高民间金融机构诚信体系质量,从而为县域经济的良好运行保驾护航。

5.大力推进县域金融创新,注重人才的培养引进

积极推进县域金融创新,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提高县域发展活力,是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业务创新、金融机构创新等。比如发展方式灵活的金融期货、金融期权与金融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在原有金融工具基础上,既可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又可以利用其高杠杆性提高融资规模。此外,票据发行、证券融资、产业投资基金等的发展促进了金融业务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留用是持续发展的源头,要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并制定实施相关福利政策,引进金融人才。

总之,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金融的支持必不可少,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稳步推进的金融改革,需要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需要丰富的金融主体和金融工具,提高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水平,构建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县域金融系统,扩大县域金融资源供给,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从而整体提高河南省县域金融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总实力。

摘要: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点区域,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事关中原经济区规划大局。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河南省县域经济单元众多的特点,大力发展县域金融业,剖析河南省县域金融发展现状,找出县域金融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打破原有发展瓶颈,释放县域金融板块潜力,探索发展县域金融业,从而激活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局面,对河南省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建设,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第9篇

一、金融支持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意义

金融机构作为经济的核心和金融资源配置中心, 在调整经济结构中的各个环节, 均可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 金融支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结构的调整就是要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和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论是对资源增量的重新投入, 是对已有资源的重新配置, 都离不开资金, 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优化资源配置也是金融市场本身的一项基本功能。在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过程中, 金融政策的调整、金融中介服务的改善, 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储蓄和投资结构, 进而会影响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与地区间的分配结构以及资金的存量结构, 最终影响到整个经济结构。金融活动通过影响资金分配, 进而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分配, 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中企业必须具备取得金融支持所需的条件, 同时金融也必须要具备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条件, 金融才能更好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具有产业范围选择功能, 金融通过促使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二) 金融支持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济表明, 在工业化中后期开始, 服务业便开始异军突起, 逐渐成长为主导产业部门。越是到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技术创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从事技术创新具有风险性, 对于创新项目的分散投资决策, 将降低风险并提高在创新活动上的投资, 所以有利于风险分散的金融系统可以加快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银行可以通过产业多样化的投资分散风险;保险公司可以对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产业提供保险, 以降低其创业者的风险;证券公司可以风险社会化转移风险, 而以风险投资基金为代表的风险投资机构, 将以能更好适应技术进步投融资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推进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金融业还通过提供失业扣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业务, 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闲置可能产生的社会不安定问题, 以保证产业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

(三) 金融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广义经济发展的定义, 还包括提高社会福利, 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就业、效率和公平的均衡等层面, 与我国提倡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异曲同工。促进就业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不但需要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结构的持续改善, 而且也依赖于微观中小企业的发展、就业增长点的培育。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 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大力的资金支持。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实施, 消费金融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金融机构需要通过金融服务和产品的设计和创新, 不断提升和丰富其服务内涵。

二、河南省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金融业在推动河南省经济增长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下, 金融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但是, 河南省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对河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 金融发展相对落后于经济发展, 制约经济方式的转变

2010年河南省GDP达2.29亿元, 比上年增长12.2%, 规模居全国第五, 位列中部首位。但是其金融规模与发展速度却不很理想, 不能紧跟经济增长的步伐, 处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河南经济的稳定增长及发展方式的转变。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占同期全国总量的比重、存贷款余额之和与GDP的之比、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之比等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此外,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更是远低于全国水平。由此可见, 河南省金融业的规模依然偏小, 与河南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占的地位和比例极不相称。

(二) 金融资本市场投融资渠道单一, 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目前, 河南还没有较大的区域性资本市场, 证券化融资渠道不畅, 股票与债券的发行量低、发行范围小。这在弱化河南资本融资能力的同时, 又加大了间接融资机构的融资压力和风险。与其他省市相比, 河南省不仅上市公司总数少, 企业全年A股发行、配股募集资金少, 而且上市公司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很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因为改制不规范和业绩不能满足上市条件要求而未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从融资渠道看, 河南企业融资严重依赖银行间接投资, 直接融资市场规模较小, 风险投资业务发展缓慢。由于金融融资渠道单一, 河南金融机构和企业运行风险被扩大, 这就为经济稳定增长埋下了隐患, 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 金融生态环境脆弱, 减弱了金融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

在一些国有企业的改制中, 由于地方政府信用观念淡薄,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政府严重干预银行机构业务的正常开展, 一些经营效益低下、信誉较差的企业逃避银行债务, 致使商业银行处于一个两难选择的境地。金融部门在维护金融债权的过程中, 面临着起诉难、判决难、执行难的问题, 甚至出现了赢了官司却赢不了钱的不正常现象。一些企业信用观念淡薄, 不守信用, 骗贷、拖欠贷款问题比较严重, 影响了银行对企业贷款的信心。

(四)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存在, 制约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在促进河南省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出口和就业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其融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010年银行贷款主要流向国有大中型企业, 很少贷给中小企业。根据河南省对150家中小企业的调查, 有80%的企业由于资金问题而发展受到限制, 部分经营状况和实力较好的企业也受到银行机构只“只收不贷”的困扰。为了生存, 不少中小企业只能通过利息较高的民间借贷来维持生产, 尤其是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面临的融资问题更加严重。因此, 为了推动河南省经济方式的转变,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必须注重中小企业发展问题, 解决其融资难问题。

三、河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金融支持的对策

当前, 河南省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更加迫切。在此过程中, 金融机构通过提供金融支持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

(一)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 进行金融资源倾斜

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 应当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为重点,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中原区位优势,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高成长性关联产业,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金融业要逐步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提供金融支持和进行资源倾斜, 保证重点项目贷款需要, 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 着力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 持续支持“三农”为代表的社会薄弱环节,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三农”是中国的首要问题之一, 更是农业和农民大省的河南省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金融机构要提供持续的支农信贷支持, 不断深化支农金融服务。“三农”服务需要配套的信用体系和金融体系建设。要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建设,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完善涉农贷款担保体系, 为不断改善支农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继续完善为“三农”提供担保体系服务的体制和机制, 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完善农村支付环境, 延伸农村地区支付系统覆盖范围。

(三) 推行绿色信贷, 支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

积极研究低碳金融服务, 推行绿色信贷。将绿色概念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流程, 加强对低耗能、低排放的非能源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的企业和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将涉及新能源、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的项目作为投资重点, 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行业的资金投放, 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 通过项目融资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和促进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此外, 金融机构融资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集系统性、专业性、技术性于一体, 专业性强, 并要求建立相关部门的相互制约机制, 这要求金融机构进行专业人才的配备, 人员机构的配套改革和调整。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当前在投融资环境保护政策方面, 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政策、措施和标准体系, 对此要在认真学习、研究、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特色, 制定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这是确保银行通过融资项目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四) 为加快中原城市集群建设、城镇化进程提供金融支持

2009年, 河南省政府出台了《郑汴新区建设总体方案》, 新规划的郑汴新区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公里, 并按照复合式新城区的要求初步完成了统一规划, 将通过5~10年的时间, 把郑、汴新区建设成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服务中心、中西部最大的产业集聚区。同时, 又进一步提出“一极两圈三层”的城镇体系架构, 即以郑州、开封及郑汴新区为核心增长极, 以中原城市群9城市范围为“半小时交通圈”, 以中原城市群之外的其他9城市区域为“一小时交通圈”, 郑州、开封两市及其新区为核心层, 中原城市群涵盖区域为紧密层, 其他9城市为辐射层。郑开、郑新、郑许城际公交陆续开通, 郑州至焦作、郑州至开封、郑州至新郑机场三条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中原城市群各市交通、旅游、电信、金融融合并进一步深化。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是促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中原城市群规划、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 将伴随着城市产业、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转移和重新优化配置, 基础设施和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交通、通信、日常生活、金融服务网络的一体化整合, 以增强城市承载和吸纳能力, 这都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大量资金、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

参考文献

[1]于亚恩.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对河南的实施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45-46

[2]高静文.金融发展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内在机制研究[J].现代财经, 2009 (5) :57-58

[3]李文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金融支持[J].中国金融, 2010 (15) :32-33

[4]樊万选.加快转变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机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 (3) :13-14

[5]郭庚茂.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调研报告[N].河南日报, 2009-01-09

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中的金融支持 第10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与融合、区域经济系统运行成本不断降低的一个过程, 是贸易、要素市场、政策的一体化,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地理上相互临近, 原本孤立发展的地区间经济交流逐渐频繁, 经济分工合作日趋深入, 要素得以在区内实现更优配置。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一个过程, 其实也是区域经济空间布局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的过程。美国学者弗里德曼 (J.R.Friedman) 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与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前工业化阶段:在该阶段, 区域空间结构呈离散形, 每个城市都处于一个小面积地区的中央, 经济腹地范围小;二是工业化初期:该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呈集聚形, 随着早期简单工厂式的劳动分工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 大量劳动力开始积聚, 区域性的经济中心产生, 整个区域的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三是工业化成熟期:该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呈扩散形, 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更快传播, 区域中的经济中心开始拥有更强的经济辐射能力和更广阔的经济腹地, 开始带动周围形成若干规模不等的较小经济中心, 区域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和有序化;四是后工业化阶段:在该阶段, 区域空间结构呈均衡形, 在这个时期, 区域内各地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紧密和广泛, 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 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 区域将最终走向市场空间的一体化。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承, 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 金融系统在现代信用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资源的数量及其配置效率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

雷蒙·W.戈德史密斯认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同步进行, 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一般都伴随着金融发展的超常水平。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也指出, 扩大再生产必须以资本的积累为前提。其在对资本循环公式“G-W-G”的论述中也强调货币资本的作用, 指出, “它是每个单个资本登上舞台, 作为资本开始它的形式。因此, 它表现为发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资本动员, 把盈余部门的资金转向资金短缺部门, 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 引致资源要素流动和聚集, 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完善的金融支持还从降低经济运行成本, 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专业金融服务, 有效控制经济运行风险等方面促进经济的发展。

为了克服或缓解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 有效的金融支持必须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中具有不同规模特征和风险特征的企业。林毅夫在对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研究后指出, “处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体中的最适金融结构应当是:金融体系中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与要素禀赋结构所内生决定的实体经济的产业、产品、技术结构和企业的特性相互匹配;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实体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迁, 该经济体的最适金融结构也会内生地相应演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 区域内产业融合与企业跨区经营合作日渐增多, 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但行政区划导致的市场监管分割, 区域利益主导下的要素流动不充分, 企业生产的规模不经济以及金融服务的地理分割等增加了区内经济系统成本, 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润化剂, 可以充分发挥其在资本动员以及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等宏观和微观层面的优势, 减少社会交易成本, 促进区域内经济的融合。

二、更宽地理视野与更高战略层次下的滇中城市经济圈

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兴衰, 在产业竞争中此起彼伏。

广东作为华侨之乡, 面临港澳, 凭借着改革开放初期的优惠政策大量承接劳动密集性的加工制造业,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 在总量规模上确立了经济大省的地位;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下, 广东省又积极推出产业升级战略, 大力发展制造服务业, 助力装备制造、汽车、石化、钢铁、船舶、物流等传统产业升级, 做长、做深、做精产业链, 并引导与扶持信息通信、生物制药、金融与商务会展等产业, 为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可以说, 当初广东经济的起步发展离不开当时国际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 也离不开国家给予的大量优惠政策, 现在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根据新经济形势推出的改善市场环境与服务产业升级战略。

与广东等沿海省份相比, 滇中乃至云南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 在改革开放初期较少分享到当时的国际分工利益与国家的政策红利。在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 在国家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推动沿边开放等战略时机, 滇中拥有着几大国家战略交叉的优势。但滇中经济能否借机实现跨跃发展, 成为西部区域经济的一极, 这也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推动职能转变, 加快区域经济融合, 吸引资本和人才的落户, 服务好本区域产业引进与升级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进。

云南作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前沿省份, 正不断吸引着更多商人、专家与学者的关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作为中国下一个五年经济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文件, 在其“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中指出, “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 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 推动……滇中……等经济区加快发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自此, 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区域战略层面。在此对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做出一些系统判断, 在进行分析时禀持着如下指导思想:对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的分析必须超越滇中这个地理区域范围, 因为看得更远, 所以能超越地理的局限, 使人能从更广的范围看待滇中的地理优势;对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的分析也必须超越滇中这个战略层面, 因为战略地位的提高, 所以能立足于全局的视角, 使人认识到滇中作为国家战略支承的重要地位。

滇中城市经济圈是指云南中部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四个州市行政辖区所组成的经济区域, 总面积94558平方公里,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4%, 该区域人口1698.7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37.4%, 实现了占全省60%以上的GDP总量, 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40%左右, 是云南省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 是云南的经济核心区。

站在更宽地理视野下看滇中, 滇中作为云南省版图的核心区, 北连成渝, 南接东南亚, 东承泛珠三角经济区, 西出缅甸到南亚, 承载市场连通和要素流动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

站在更高战略层次下看滇中, 滇中作为云南经济的核心区, 其建设涉及到云南桥头堡、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快沿边开放、人民币区域化、能源安全 (中缅油气管道) 、以及中国-东盟合作等几大国家战略。滇中城市经济圈必然肩负着国家战略推进与云南省跨越发展支撑点这个重任。

在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 在中国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过程中, 滇中城市经济圈要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 更好地推动本地区的产业升级, 关键在于政府加快推动区域融合, 通过优化政府服务职能和优化金融系统减少经济运行成本, 优化社会经济这个大系统, 使1+1+1+1>4。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 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最发达的区域之一。近十几年来, 该地区在推进经济一体化方面明显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过程中, 该地区在发挥金融支持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本文在此做出以下归纳整理。

第一, 差异化定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 发改委明确提出对长江三角洲的差异化定位, “在经济格局上, 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 苏、浙两两省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体;在区域金融支持方面, 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以上海为龙头带动江苏、浙江两翼形成区域金融联动发展”。针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浙江省选择了差异化定位, 根据省内中小企业多的现状提出着力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

第二, 金融监管区域化:2007年11月30日, 沪、苏、浙两省一市与人民银行在沪共同签署了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协调发展框架协议, 设立了推进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08年4月20日, 沪、苏、浙两省一市与人民银行在南京共同召开“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协调发展工作第一次联席会议”。此后, 两省一市与人民银行每年都要定期召开此类金融协调工作联席会议。这不仅标志着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协调工作正式启动, 也意味着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协调推进机制初步建立。在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协调发展工作第三次联席会议上, 两省一市在票据信用管理, 商业承兑汇票不良支付信息通报, 防范和打击银行卡犯罪信息沟通与预警机制等多方面达成了共同监管与协调制度。在协调机制建设方面, 与联席会议制度相配套的还有一个论坛———广泛聚焦高水平的专家及实务人才的意见;一个博览会———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服务创新的全方位展示。

第三, 金融服务区域化:金融监管区域化在初步打破行政分割之后, 金融服务区域化的合作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协调发展工作第三次联席会议上达成初步协议, 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人民政府和央行共同签署了《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三省一市决定联合金融机构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贷款转让市场发展, 银行卡产业一体化。此外, 长江三角洲地区还建立了地区票据业务联席会议, 签署了《票据承付自律公约》, 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性商业汇票贴现价格指数———长三角票据贴现价格指数, 以促进商业承兑汇票更为广泛的使用。

第四, 金融支持产业发展:金融业在支持产业发展方面, 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把资本和项目衔接起来。在上海打造全球航运中心地位的过程中, 面临着船舶融资租赁等一系列船运相关业务资金需求量大、融资风险高、周期长的难题。对此, 上海充分运用了各种金融支持手段, 积极打造二手船交易平台, 推动船舶融资、海上保险、海运资金结算以及海运价格衍生产品等业务的推出, 并设立了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积极吸引船舶租赁、海上保险、再保险公司等航运金融服务机构落户上海。此外, 在引导长三角地区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方面, 2009年长三角地区共有37家企业发行43期短期融资券, 融资金额达599亿元。在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方面, 长三角地区的无锡市是一个典型, 政府通过旗下国联集团、无锡产业发展集团两大国资平台, 成立了红土创投、德同国联等10只创投基金, 以约2亿元额度的引导基金吸引形成了近19亿元的基金规模, 以“有形之手”助推科技创业创新, 以人才集聚带动新兴产业集群。无锡成功打造了以无锡尚德为蓝本的人才引进模式, 其核心是政府作为通过旗下国联集团、无锡产业发展集团设立投资引导基金, 在尚德成功的过程当中, 政府扮演了投资者和服务者的角色。无锡在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方面并未止步在尚德的成功下, 2010年5月18日, 无锡国联集团联合大唐电信、江苏物联网中心以及无新新区创投集团设立了全国首只物联网产业投资基金;2011年5月21日, 无锡市产业集团发起设立江南仁和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

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发挥金融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但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及地区产业升级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相比, 其金融产业发展、协调与区域金融融合仍然滞后。长三角地区公水空等多种交通设施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套与衔接, 产业层次还有待提高, 对外贸易依存度过大, 区域政策还有待进一步衔接, 以便建立自由市场, 充分发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市场竞争协调机制。

四、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与不足

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不同的产业、产品、技术结构和企业的特性对金融服务有不同的要求, 在一个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时期, 区域内的产业、产品、技术结构和企业的特性往往会存在较大差异, 一般都要求金融发展具有更宽度的包容性, 要求区域内聚集更多的金融机构, 提供更多差异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虽然已通过国家规划, 云南省发改委在滇中城市经济圈规划中也对四市给出了定位, 但在现实的建设中仍存在着许多难题。为了更好地提出切实可靠的金融支持建议, 首先应对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中的难题与不足有个明晰的判断。

第一, 滇中城市经济圈经济总量较小:滇中城市经济圈虽然作为云南经济的核心区, 2009年四市GDP总和仅为3696亿元, 与长三角一个无锡市4992亿元的GDP相比仍有较大差距。GDP作为生产能力的衡量指标, 在量上反映一个区域的企业竞争能力, 滇中城市经济圈经济实力较弱, 辐射力有限, 在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方面, 尚难以辐射更广的范围, 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 产业结构雷同, 产业层次落后:在滇中经济圈的现行经济结构下, 烟草、生物制药、矿业等产业均为四州市的支柱产业, 一定程度上, 产业结构的雷同将影响各州市未来产业格局的可持续发展;烟草、有色金属开发及化工是四区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国家推动低碳、减排的压力下粗放式发展已不可持续。旅游、生物医药等才刚兴起, 尚不足以支承区域经济的跨跃发展。

第三, 缺乏制度化的区域金融协调机制: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曾表示, “建设滇中经济区, 推动四地一体化发展, 需要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域界限, 在更大空间、更大范围整合发展要素”。但滇中四市作为各自独立的地级市, 各个市都存在着GDP发展速度的竞争, 各地都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发展规划, 四市习惯于以本市利益为出发点, 少有区域经济的自发性合作与分工。

第四, 金融中介机构数量较少:2009年, 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10270家, 从业人数170780人, 资产总额57893亿元;总部设在辖内证券公司5家, 期货公司11家, 年末国内上市公司数为128家, 当年共在A股市场与国内债券市场融资844亿元;保险公司分支机构69家, 保费收入908亿元。而同期云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5130家, 从业人数66396人, 资产总额13604亿元;总部设在辖内证券公司与期货公司各两家, 年末国内上市公司数为26家, 当年共在A股市场与国内债券市场融资120.6亿元;保险公司分支机构27家, 保费收入180.1亿元。金融中介结构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市场主体, 其数量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内企业资金募集的多少与便利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五, 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是降低商品与生产要素流通成本、促进四州市经济融合的关键。在当今主要的基础交通中, 成本由低到高依次是海运、铁路、公路、航空, 云南天然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云南必须大力推动铁路的建设, 滇中尤其要大力推动城际铁路的互连互通, 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内资金的匮乏。

第六, 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但滇中四城所能提供的就业限制、农村人口较低的收入与高昂的商品房价格严重制约人口向城市流动。

第七, 人才短缺:资源配置作为金融资本的基本功能之一, 就是要把劳动力和自然要素衔接在一起, 使得自然资源转换成经济福利。人是生产各要素中最能动的动力, 云南作为中国最不发达的省份之一, 一直处于人才净流出局面。

面对上述难题, 在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时, 需要经济圈内四州市加大在政策制定和监管上的有效协调, 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协调机制。此外, 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国外、国内两种资本, 国外、国内两处资源, 这就必然要求滇中四州市加快金融合作, 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 以通过金融市场实现资本聚集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和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中的金融支持

滇中四州市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信贷资金、金融信息、金融人才等要素更便捷的进行跨地区流动和更高效率进行配置, 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需要加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金融市场融合和金融产品创新。推动滇中地区金融协调发展, 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有利于推动企业的跨区域投资经营和产业整合,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增强滇中地区作为一个区域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了对滇中城市经济圈经济一体化提供充分有力的金融支持, 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 规划先行, 明确功能定位:在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中, 必须有放眼全球, 面向泛亚, 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支撑的大眼光意识;在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建设中, 必须拥有以东盟为重点, 聚焦大湄公河次区域, 积极开拓南亚区域的思路。昆明作为央行直接挂牌的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 应该大力推动区域性债券市场的建设, 鼓励企业在滇发行企业债券, 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急缺的资金问题, 另一方面也为境外人民币回流创造了新的投资方式, 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币区域化的发展。此外, 昆明作为中国直接面向南亚的一个较大型城市, 可以更好地依托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区域总部经济, 更好地吸引央企和外向型民企落户滇中。因此, 在传统产业方面, 应积极用金融手段推进滇中传统产业整合形成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在现代新形产业方面, 应积极鼓励和扶持企业创新, 形成拥有明确优势产品的本土企业。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特别是大湄公河次区域主要城市之间的合作与联动。将滇中城市经济圈打造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通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中心、创新中心、人才培养与交流中心。

第二, 加强四地金融监管机构协调, 大力推动滇中四州市金融服务一体化:长三角作为中国金融支持经济一体化发展最成功的地区之一, 滇中在推动本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应借鉴长三角地区的经验, 举办本地区四州市金融监管机构协调联席会议, 以便为区域内下一年金融监管与协调工作提供指导性思想与具体工具思路;同时可借金融论坛吸引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 听取他们在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中的金融支持与金融一体化发展方面的意见, 更好地汇智于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在机制化的协调机制建立后, 四州市金融监管机构还应该建设信息实时共享系统, 以便在政策执行中, 统一协调、共同推进监管创新, 共同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省外金融机构到滇中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随着滇中经济融合度的加深, 企业与居民对区域金融服务一体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金融监管机构应引导金融机构共同推进滇中地区贷款转让市场发展, 引导金融机构共同推进区域性票据结算市场建设, 积极研究鼓励中小商户受理银行卡的激励措施, 推动银行卡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与银行卡产业一体化。例如, 鼓励发展银联标准的预付费卡, 利用银行卡现有成熟的发行、受理和清算网络及服务体系, 建立标准统一、资源共享跨行业和区域的小额支付体系, 把公共交通, 水电煤气的费用全部通过一张银行卡联系起来的便捷式金融服务。

第三, 积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推动企业融资平台建设:推动投融资体制建设和政府在新形势下的投融资整体框架的构建, 对滇中及至整个云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方式进行调研, 推动探索多种形式资金融通渠道, 积极吸引省外资金能与滇中城市经济圈的经济建设。着力疏通和拓宽银行信贷、创业投资、企业上市、直接债务工具融资等多元的科技投融资渠道。针对铁路建设的高投入, 四市政府联合成立轻轨投融资平台, 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到滇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的建设中, 可采取政府土地入股, 把运营收入, 车内广告以及两端配套的商业房地产开发打包招商。

第四, 借力私募股权投资, 助推云南民营企业的发展: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在美国得到极大发展的新型投资理念, 在中国沿海发展较快, 是具有资金实力的投资家愿意承担风险对处于创业阶段具有专门技术并具备良好市场发展前景, 但缺乏启动资金的企业进行的投资, 培育出了谷歌、百度、阿里巴巴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政府应积极借鉴无鍻经济, 搭建省内民营企业和风险投资的沟通交流平台, 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及其他优惠政策吸引风险投资入驻滇中, 考察并投资滇中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以实现风险资本、民营企业与滇中经济发展三方共赢。

第五, 借力华人资本, 发展华人金融:充分发挥云南临近南亚、东南亚的优势, 积极举办面向华人的一些联谊活动, 增近其对云南的了解。借助东南亚、南亚巨额华人资本加速“回归”和“西进”的时机, 充分发挥昆明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 充分发挥云南作为国家沿边开放的战略地位及优惠政策, 借助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 吸引华人资本进驻昆明, 聚集华人金融机构, 发展华人金融。

第六, 继续大力发展农村金融,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政府应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成立信用担保机构, 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税费成本, 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鼓励和引导农村金融鼓励创新, 支持农村租赁金融的发展, 对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公司进行融资倾斜, 用金融手段支持农村蔬菜在城市物流体系与市场建设。

第七, 联合高校培养与吸引金融人才并举:加大对高校金融类人才培养的财政支持力度, 鼓励省内高校与省外更高水平高校合作共同培养金融类人才。滇中四州市应该积极通过提供科研资助与解决人才子女入学等手段引进高端人才, 通过更简便的户口居留制度吸引一般金融服务人才的居留。

参考文献

[1]、雷蒙·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2]、林毅夫, 孙希芳, 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适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06 (6) .

[3]、长三角金融互动加强, 全国性信托受益权转让市场将建[DB/OL].中国经济网, 2010-09-10.

金融应积极支持版权经济的发展 第11篇

发展语境:金融支撑是版权经济发展的核心

政策是金融支持版权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近年来,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版权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金融和版权对接的政策。继2010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金融应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后,2011年10月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金融的融合作为主攻方向。同时,北京、上海、成都、陕西等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金融和版权对接的政策。这些政策是推动整个版权金融发展的持续动力。

版权金融平台的涌现是有力的支撑

国家和各地方政府也积极的为版权和金融对接搭建平台,版权交易服务平台和文交所陆续涌现,交易活动不断开展,版权金融工作不断推进。截至2011年7月31日,全国各地已挂牌开业的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达21家;筹备中的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15家。

版权金融产品的出现是成功的探索

我国已有部分商业银行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版权金融产品。例如,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推出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金融产品“展业通”;北京银行也推出金融产品“智权贷”、“创意贷”;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推出针对版权相关企业的专项金融产品“融慧贷”。这些产品无需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符合版权相关企业以智力产品为核心资产的特色,推动了我国金融和版权的对接。

面临问题:金融支持版权经济力度不够

版权金融机构体系单一

在版权金融较为发达的国家都建立了多元的金融机构体系。以韩国为0例,韩国为发展新兴产业,以非市场的政府资源设立各种融资机构,直接投资或间接融资于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韩国的科技信用担保基金(KOTEC)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评估、技术和管理支持、处理违约和索赔事件,以及提供各类信用信息,也对以无形资产做抵押而发行的抵押债权证券提供信用保证。而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健全、多元的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对版权相关企业投入的担保机构等还太少。专门提供版权金融服务的机构也不多,版权金融业务面较为狭窄,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版权金融的发展。

版权相关企业抗风险能力差

目前,在我国版权产业发展中版权相关企业大多处于发展过程中,大型的企业较少且多为国有企业。很多都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有限,无形资产偏多,加上我国版权产业起步较晚,版权相关企业市场化程度低,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持续营利的能力低,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风险管理意识不够,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差。因此许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这些企业进行投资时持保守态度,出现很少甚至不愿给这些企业贷款的现象。

金融支持版权经济的投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版权金融的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版权相关企业的融资大多依靠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渠道,通过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进行融资的企业很少,直接融资渠道利用不足。目前在中国版权相关企业对直接融资渠道的利用主要体现为上市。但这一模式对企业的规模、经营年限、盈利等有较高的要求,并不适用于中小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金融机构和版权相关企业实现对接,阻碍了版权金融的发展。

版权评估问题制约版权金融发展

目前,我国的版权资源评估体系尚不完善。我国虽然制定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但可操作性较弱,评估随意性较强,难以准确衡量保护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质押时的真实内在价值,更难以确定版权实现时的价值。不仅公众难以信任评估结果,行业管理部门难以有效地对评估报告的质量进行监管,金融机构也很难对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本身的价值有一个比较专业、真实的评价。这些问题阻碍了版权资源的市场化和产业化,阻碍了版权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对接,制约了中国版权金融的发展。

对策建议:培育市场主体,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

可在政府的引导下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开发适合版权相关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如建立除银行外的版权金融专营机构,该机构为版权相关企业量身定做适合其特点的信贷产品。也可将保险业引入版权金融领域,这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资中的风险。同时,政府还可考虑设立民间投资机构,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版权金融机构体系。再次,政府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现有的担保机构和信托机构等的业务向版权金融相关企业倾斜。

培育一批市场化的相关企业

培育一批市场化的版权相关企业,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市场运营主体,具有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和持续营利的能力,拥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较强的抗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使政府逐步从版权金融投融资主体的地位中退出,让市场在版权资源和要素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鉴于目前国有版权相关企业在我国版权产业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当务之急是构造一批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版权金融投融资运营主体,鼓励其在版权金融市场进行投融资,促使其在跨地区、跨行业的结构调整和版权资源整合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民间资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集聚了大量的民间资本,截止2002年5月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万8.7万亿人民币,民间资本(包括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12亿元人民币。然而巨大的民间资本并未发挥它应有的增值能力。面对我国版权产业融资困难而民间资本充足的情况,版权产业可以通过利用民间资本,向民间资本“借力”。

发展私募产业基金。这一基金的产品和投资目标更具针对性,且由于私募基金的进入门槛较高,主要面对的投资者更有理性,这一基金可以使对版权产业的投资更具针对性,也更容易控制风险,在版权产业中发展私募产业基金的投资方式,可以为版权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投融资渠道。

鼓励天使投资。天使投资主要针对原创项目构思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一次性的前期投资,门槛较低,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小型版权企业来说,可以使其迅速融入资金,摆脱企业的资金困境。它也可成为版权金融大量吸收民间资本投资的方式。

尽快建立和完善版权评估体系

建立专业的版权评估机构。建议由国家版权局、知识产权局等政府部门牵头,邀请金融领域全国著名的评估专业人士,引入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联合版权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建立一个合理、有效、权威的版权评估体系,然后在这一体系下建立权威的版权评估机构。这种机构由于其权威性很强,在一定程度上将大大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创新版权评估模式。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及地方银行实施知识产权融资时,没有沿袭传统的金融融资担保模式,而是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转变为“形式看知识产权融资担保,实质看企业经营状况”的特殊模式。我国可以借鉴这一评估模式,不直接把版权价值作为唯一评估标准,而是把版权相关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模式以及发展前景等都纳入考核范围,以此对该企业的发展潜力做出综合评估。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第12篇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职能“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中小企业融资

开发性金融和农村金融、中小企业金融以及进出口金融一样, 是出于某种特定的政策或需要, 对金融机构或金融业的服务领域做出的划分。它特指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为关乎其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基础性设施、基础性产业或能源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支持, 以及一国为满足一定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而为其经济落后地区及重点建设的产业或部门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支持。

在我国现阶段, “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等问题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金融服务对这些领域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金融支持, 开发性金融的出现结合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优势, 较好地弥补了这项空白。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开发性金融的支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9亿之多, 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也就成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目标, 而对于我国来说, 要想真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占我国居民绝大多数的农民富裕起来。

长期以来, 尽管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对于农业的资金投入支持, 并已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支持体系, 但由于受到国家财力和很多其他因素的制约, 国家的财政支农资金难以满足在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日益增加的巨大资金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 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设施服务由于投资金额大、收效慢且周期较长, 造成了很大的风险。在我国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打破的情况下, 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的趋利性使得商业银行不愿介入这些领域, 如乡村道路建设、通信建设等。而地方政府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财力有限, 基本上都是靠农民自己的投入, 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 投入资金严重不足, 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与城市的差距日益扩大, 并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 农村一些新建企业、农村科技成果的开发与推广都存在着资金难以到位的问题;农村重点优势产业和特色的产品开发, 由于初期阶段的较大风险, 也存在着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的严重不足。

针对我国的“三农”问题, 国家开发银行提出了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通过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 以市场化方式融资, 培育市场主体,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及维护农村金融的安全稳定, 建立强健、高效的融资体系与信用体系。由于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够、商业性金融较少涉足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建设落后等方面的制约, 农村建设的贷款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切实解决。在此基础上, 开发性金融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可细化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能源、灌溉、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提供资金支持。根据开发性金融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经验可以看出, 建立良好的投融资平台是开发性金融发挥良好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开发性金融可以在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设施领域规划先行, 以政府的城投公司为投融资平台, 承担起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与运营。由于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带来农村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土地的大幅度升值, 由此而带来的地区政府税收收入的增长会成为政府还款的基本保障。

二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提高农民收入, 加快农村的城镇化与产业化进程, 主要包括中小企业融资、农业产业化以及技术传播等方面;由于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传统以家庭经营的小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国民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 农业的产业化便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来顺应市场化的需要, 以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进程。通过对传统农业小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造, 可以有效促进农业增效以及农民增收。

二、开发性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进程

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是以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前提的, 面对我国在经济建设进程中所出现的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性构想。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因此如何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融资渠道就成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关键问题。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实施以来, 西部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 产业结构也不甚合理, 特别是一、二、三产业较差的互补性, 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此外, 由于该地区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及风险意识较为淡薄, 加之西部地区的交通、通讯发展落后, 使得西部地区金融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又间接影响了西部地区的资金融通与资金来源, 使得各商业银行在西部各地区发展业务的空间很小。在这样的情况下, 金融服务的落后又反过来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发展。这样, 作为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国家开发银行就要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切实履行开发性金融的功能, 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一方面, 通过开发性金融可以对西部大开发继续投入大量资金。西部大开发建设中的项目多为国家政策性项目, 由于商业性金融的趋利性原理, 往往不愿意过多地介入其中。然而如此庞大的政策性资金, 如果仅靠政府的财政运作, 无法充分发挥市场活力。由于开发性金融树立起了以社会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的营销观念, 在其运作过程中国家政府、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的市场参与者都共同遵循市场机制的规则, 符合市场经济的经营原则, 就充分调动了经济运行中的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 大大提高了市场效率;同时, 由于开发性金融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金融, 它不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的唯一目标, 而是更多地强调了如何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通过市场的方式实现了政府目标。因此, 以开发性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建设, 既可以克服传统政策金融所存在的弊端, 也可以避免商业性金融由于趋利性而不愿涉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 由于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因此可以通过政策优势为西部大开发的建设提供优惠贷款。由于开发性金融在开发市场的过程中, 同样和政策性金融一样享有国家和政府的信用支持和政策优惠, 这样就使其具有较好的拓展能力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因此, 开发性金融可对西部地区实行适当的优惠政策, 如调整期再贷款期限以及贷款利率方面的安排, 以提供更多的贷款。对于一般商业性银行来说, 对于西部地区往往会实行上浮利率, 而开发性金融机构由于国家的政策扶持以及自身的经营目标, 对西部地区的贷款原则上不实行上浮利率, 甚至对一些政策性较强的项目适当下浮利率。在资金供应方面, 开发银行一旦承诺保证放款, 并根据工期与合同安排资金, 确保建设工程的进度。此外, 对于一些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开发性金融还可以通过提供软贷款的形式为其补充资本金。

三、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开发性金融重要职能

中小企业一般是指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的经济实体, 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 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千万, 占据了全部注册企业数量的95%以上, 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以及出口总额在我国的全部企业当中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 最有效率的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市场, 而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存在为数众多的企业, 仅仅单纯地依靠市场中的大中型企业显然不能满足这样的条件, 甚至还可能会使其在竞争中逐渐形成垄断。中小企业的存在使得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了市场竞争之中, 不仅满足了社会的多方面需求, 也完善了市场机制, 提高了市场效率。此外,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大中型企业越来越趋向于以资本代替劳动的生产方式。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因此便成为了社会新增加劳动力的主要吸纳者, 为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市场需要为基础, 通过政府指引, 用开发性金融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是世界上很多国家获得成功的惯例。因此, 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是开发性金融的重要功能之一。

总之, 开发性金融可以把其自身的资金优势与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 本着建设市场、制度建设的原则, 在没有市场的地方建设市场, 在市场不完善的地方完善市场。而随着开发性金融开发市场、建设市场的不断深入, 这些最初基础薄弱、高风险的产业和项目也会不断地发展, 其商业价值也会日渐显露出来。在开发性金融开发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场, 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这时投资于这些项目的市场运作风险就会降低, 收益变大, 逐渐符合商业性金融经营目标的特点, 从而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这些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较为落后领域的建设中来, 在开发性金融开发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场, 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

参考文献

[1]白钦先, 王伟.“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理论与实践探析”[J].财贸经济, 2002, (4) .

[2]陈元.“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管理世界, 2004, (7) .

[3]陈元.“改革的十年发展的十年--开发性金融实践与理论的思考”[J].求是, 2004, (13) .

[4]马长有, 李天德.“开发性金融对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J].财经科学, 2005, (3) .

[5]蔡华相.“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 2006, (11) .

上一篇:供应链风险识别下一篇:分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