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健康范文

2024-08-28

职业安全健康范文(精选11篇)

职业安全健康 第1篇

今年, 国际劳工组织将推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SHMS) 作为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的主题。意在通过OSHMS这个促进企业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持续改善的合理有效的工具, 关注工作场所事故预防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如往年一样, 国际劳工组织已经准备了一个报告作为这一活动的背景资料 (见国际劳工组织网页http://www.ilo.org/safework/events/meetings/lang--en/WCMS_153617/index.htm) , 也为该活动制作了一个海报和其他推广资料。国际劳工组织邀请您参与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活动, 关注和推广今年的主题。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SHMS) 持续改善的一种工具

职业安全健康的本质就是职业风险的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SHMS) 是实施安全健康措施的一项预防性方法, 包括4个步骤, 并体现持续改善的原则, 主要是基于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行动 (Plan, Do, Check, Act) 。该方法可以对实施预防性和控制性措施的表现进行评估和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SHMS) 是对某一具体行业、工艺或企业的具体危害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无论是小企业的简单需求还是采矿、化工或建筑等高危险的复杂行业的多种需求, 它都能适用。

在过去的10年中,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已经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得到广泛实施。他们的实施途径各不相同, 或将该体系纳入到本国的法律, 或制定国家级导则, 或引进自愿性认证原则 (见链接2: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SHMS) 在各国和国际引起企业、政府和从业者的关注已经10余年。期待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其国家职业安全健康项目中引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作为建立促进企业内职业安全健康可持续改善机制的一种方法。

国际劳工组织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SHMS)

2001年, 国际劳工组织已经在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 (ILO-OSH 2001) 中开发了一套关于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系统方法。该导则是国际劳工组织及其三方成员和其他有关部门通过广泛协商, 并且是在相关国际劳工公约中规定并得到国际普遍公认的职业安全健康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因此, ILO-OSH 2001迅速成为在国家和企业级别开展OSHMS项目最具参考价值、应用最广泛的模式。国际劳工组织向有意实施其自己的OSHMS的国家积极提供技术支持。位于意大利都灵的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还提供该项目的培训课程。

今年, 国际劳工组织SafeWork司鼓励各国政府、工会、雇主组织、安全健康专业人员以及个体企业参与这项活动。欢迎索取资料并将资料翻译成本国语言。与以往一样, 国际劳工组织关注其成员国的活动。

“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主题活动回顾

2001年:“加强安全卫生, 促进公众健康”。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在4月28日开展了该项活动。

2002年:“重视应急人员的安全”。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开展活动, 让人们知道应急人员的神圣使命是抢救别人的生命。这些人员包括:消防战士、消防司机、护士或警察等。4月29日, 国际劳工组织总部举行了一场特别活动, 还邀请了纽约消防战士参加, 介绍了“9·11”世贸大楼应急救援的英勇事迹。

2003年:“全球一体化职业安全卫生文化”。据国际劳工组织估算, 全球每年因工作事故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而死亡的人数约为200万人, 每天约有5 000名工人死亡。全球化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 这里既有积极的影响, 更有消极的影响。拥有良好的企业安全卫生文化, 既是解决职业安全卫生难题的金钥匙, 又是迎接全球化挑战的基本条件。

2004年:“建立并弘扬职业安全卫生文化”, 并设置了3个子主题。世界各国结合本国的特点, 侧重开展工作场所危险物质检查、防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以及工作场所尘肺病预防等。

2005年:“建立并保持预防性职业安全卫生文化”。国际劳工组织希望通过建立和保持一种预防性的职业安全卫生文化,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 提高人们对安全卫生的普遍认识、对职业危害概念的理解, 以及懂得如何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

2006年:“体面的工作、安全地工作及艾滋病的预防”。国际劳工组织通过本届“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活动, 让世界关注如何为工人创造一个体面、安全的工作环境, 以逐年减少因职业安全事故 (包括由于感染艾滋病死亡) 造成工人的死亡。

2007年:“实现体面的工作, 确保职业安全与健康”。2007年4月28日, 世界各国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围绕这一主题, 开展了提高安全健康意识的活动。同时, 部长们发表演说, 专家展开讨论, 研究预防和避免职业伤害和不健康情况的发生的最佳做法, 并且公众都参与了这项活动, 宣传安全卫生工作和体面劳动的重要性。

2008年:“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我的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环境中的风险”。2008年“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的目的是促使工人了解控制和降低自身工作场所风险的方法, 以防止工人受到伤害, 保护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2009年:“工作中健康与生活”。国际劳工组织希望通过这一全球活动能够促进人们更加安全、健康、体面地工作。

2010年:“新兴风险和新的预防模式”。安

链接1

2003年6月, 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全球战略。该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建立及保持国家预防性职业安全健康文化并将系统管理理论引入到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中。国家预防性安全健康文化是指获得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的权利在各个层次上都能得到尊重, 政府、雇主和工人通过一个明确的权利、义务和职责体系, 积极参与营造安全健康工作环境的工作, 并将预防作为国家和企业行动的优先原则。建立和保持一种预防性职业安全健康文化, 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以提高人们的普遍认识、知识水平和对职业危害概念的理解以及懂得如何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

链接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OSHMS) 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9000) 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0) 一样, 是一套系统化、程序化和具有较高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

从1996年开始, 我国关注OSHMS的发展, 1998年进行了一些有关标准和制度建设的探讨性的工作。1999年10月, 制定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 并在全国开展了试点工作。为促进OSHMS工作的健康发展, 2000年7月成立了全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认可委员会和注册委员会等机构。同时制定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可、认证、注册等一系列基础性的文件, 使我国的OSHMS认证工作更加规范并易于与国际接轨。

职业健康安全理念 第2篇

为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得到有效实施,公司倡导“珍爱生命、我要安全”的核心安全理念,要求各层次管理人员:

1)、必须站在“人本”的高度去审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公司首要的核心价值观。在安全工作方面,把职工的生命健康作为我公司最大的财富,把安全作为我公司最大的效益来看待。

2)、必须从满足职工的安全需求出发抓安全。把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作为公司的重要使命,致力于构建和谐矿山。

3)、必须以开放的观念推进安全工作。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消化吸收,为我所用。

4)、必须以创新的思维不断为安全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用新的理念指导安全工作,用新的思路分析安全工作,用新的方法落实安全工作,用新的标准要求安全工作。

5)、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安全工作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充分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强过程控制,坚信安全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职业健康安全与我同行 第3篇

江苏省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成果评审活动在评委会专家审阅书面材料、查看音像资料、听取现场说课答辩的基础上,评选出省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说课”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其中一二等奖的12名主讲教师取得2011年下半年省级“两课”评比资格。“主题教育活动创新设计”一等奖6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主题演讲”一等奖9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15名;“手抄报”一等奖8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18名。本期《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专栏特别选登两篇“主题演讲”一等奖作品,以供读者品读。

我是来自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建工装饰08022的田黎明。很高兴能够站在这个舞台和大家一起探讨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问题。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请大家与我一起将焦点放到这样一些事件上——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胶州路一栋28层住宅楼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火灾造成53人遇难,70余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事故原因是由于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

2003年12月23,重庆市高桥镇的川东北气矿16号井发生特大井喷事故,井内喷射出的大量含有剧毒硫化氢的天然气四处弥漫,造成243人中毒死亡,2142人住院治疗,65000人被紧急疏散、安置;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面对的这些毁灭性的灾难,多少家庭因此受到无法治愈的创伤?如果,不是相关人员玩忽职守,是否会发生这样的灾难?如果,我们每个人或每个企业都尊重生命注重职业健康安全教育,这样的灾难是否能避免?血淋淋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告诫我们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安全就是生命啊!古语有云:蝼蚁尚且偷生,为人岂不惜命。每个人的降生也许都有着不同的使命,但相同的却是同一种意义,就是活着,所以,我们应当尊重生命!那么我们不得不关注职业健康安全。这是我身边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她花季的年龄,与我度过整个天真烂漫的童年,因为家庭贫困16岁辍学去本地纺织厂打工,纺织厂对噪声很少控制,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至少工作八个小时,一进入车间就听不到人说话了,在车间里面讲话必须在耳边说话才能听到,至少在85分贝以上,她在纺织厂工作久了,回家看电视时声音必须开很大,3年了,她现在已经是轻度失聪,经常耳鸣,在医院治疗了很久也没有效果,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现在更艰难了。在生产过程中或许有很多人正在在遭受着粉尘、棉尘、噪声、废水、废弃等的危害。我记得一位劳工组织的官员曾讲过:“中国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大国,但不应该成为工业事故的大国。”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职业健康安全,很多企业也已经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由高层管理人员推动整个体系的实施。我们不是企业,也不是高层管理人员,但我们有更大的责任。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我们的工作可能与机械、车间、焊接辐射、化学品等打交道,我们更要深入的学习职业健康,增强安全意识,尽可能降低事故和疾病的隐患,让我们与企业一起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浅析企业职业安全健康 第4篇

1. 要深入调研, 精心计划, 打好查体基础工作

员工的健康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有了员工的健康, 才有企业的持续发展, 对员工的健康, 院领导给与了极高的重视。按照油田公司有关文件规定, 四十岁以下员工两年才能查体一次, 我院倡导健康安全, 强调以人为本, 和谐管理, 把全体员工纳入了统一规划, 决定每年全面查体一次。

在开展查体工作前, 针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办公室人员深入基层, 在不同层面, 不同年龄段、不同岗位中开展调查研究, 广泛征求员工对工作安排的意见, 了解员工对查体项目的需求, 然后与职工总医院密切结合, 重新审定查体项目。在经费方面, 由于中油股份公司的低成本战略, 研究院虽然是经费单位, 但资金缺口较大, 查体费用逐年增多, 面对这一难题, 院领导通过多方筹集, 办公室反复测算, 财务科提前准备, 使查体费用有了保证, 保证了查体的正常开展。

2. 要精心组织, 周密安排, 全面实施好查体计划

我院于组织全院员工进行健康查体, 查体涉及的人员多, 项目多, 类型多, 为了保证不漏一人, 不漏一项, 按照QHSE·IC体系分类要求, 参照年龄、性别等因素, 将员工分为高级管理者 (包括一级专家、天津市劳模、副总师) 、有毒有害岗位员工和普通员工等多个层次分别进行。在具体的安排上, 改变了以往按科室进行的模式, 实行差异化管理, 采取相同年龄集中查, 不同性别分开查, 工作忙的插空查, 分批次进行, 这样做比较好地解决了工作时间与查体时间的矛盾, 也细化了查体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查体时, 办公室人员坚持每天到现场, 到受检员工中, 发现问题及时协调, 出现纠纷及时解决, 确保了查体工作圆满完成, 各项指标均达油田公司的考核标准。办公室对未参加查体的员工进行多次督促, 对因工作忙的员工, 临时安排;对出差的员工, 单独安排,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查体中从未发现职业病和职业禁忌症, 全体参检人员均可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查体结束后一周, 已将查体结果陆续通知到每一位员工。

3. 要统计数据, 分析趋势, 及时向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查体结束后, 办公室及时对查体结果进行数量分析, 探明各种疾病的变化趋势, 掌握影响员工健康的关键点, 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 便于确定今后的工作方向。

3.1 数据统计, 结果分析:

颈腰椎病上升了, 并且趋于年轻化。工作强度大, 过度劳累, 锻炼时间少, 年龄增长都是诱因。

高血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病症已成为普遍问题, 在员工中占较大比例。血脂偏高相对集中于40岁以上占男性员工, 与他们锻炼少, 日常饮水少, 饮食不均有关。

女员工的乳腺增生高, 与劳动强度、心理压力、个人心态等因素有关。乳腺增生容易引发乳腺癌, 是尤其要重视的问题。

3.2 处理意见

引起颈、腰椎病的原因主要是与伏案工作姿势不正确、工作强度大, 工作时间长, 部位锻炼少有关。经医院检查, 我院绝大部分员工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腰椎骨质增生, 如果自我症状不强烈, 首先应进行部位锻炼, 没有特效治疗, 要广泛、持久地参加体育活动, 加强自我锻炼, 部分科室配置按摩椅等是重要的有效措施。

对三高病症的员工建议口服降脂药物治疗, 并提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 注意强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科学饮食观念, 合理搭配膳食, 多饮水, 排除大量饮酒, 生活不规律, 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等因素, 自主调节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查体结果显示高血脂症、高粘滞血脂症患者的年龄构成已趋向于低龄化, 在低年龄人群中应广泛进行合理膳食, 健康生活的科学理念的宣传, 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患乳腺增生的员工应缩短检查周期, 或到专业医院请专家进一步检查, 病变早知道、早处理。

建议高血压者、B超异常者、心电图异常、血脂偏高者、血粘度偏高者、脂肪肝、肝功异常者、两对半异常者、妇科异常者等到专科门诊咨询、诊治, 对这些疾病不再安排复查。

4. 要跟踪监测, 促进治疗, 促进科研骨干恢复健康

科研骨干是研究院的宝贵财富, 院领导立足于关心、关怀、关爱, 对他们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也对他们的健康给与了高度的重视。针对长期困扰研究人员的颈、腰椎疾病, 进行了扶助治疗。同时院领导还注意把对员工的关怀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送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 安排院工会、办公室到医院, 到家里看望生病员工, 员工恢复了健康, 领导喜在眉梢。

5. 找准位置, 监测环境, 为员工提供安全的作业场所

5.1 监测场所, 保护环境

作业场所是指员工从事职业活动的地点和空间。由于该地点存在有毒、有害物质 (因素) , 使在该场所工作的员工长期接触后有可能影响身体健康。试验室是我院员工接触毒物最多的地方, 工作场所是否安全是员工最关心的事情。按照油田公司QHSE程序文件要求, 我们坚持每年一度地对试验室作业场所进行监测。由化验室推荐, 院领导批准确定的监测点是PVT操作间、洗油间、压汞操作间、相渗分析间, 抽查的化学试剂是苯、汽油、汞、粉尘等。经大港区卫生防病站检测, 工作场所毒物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研究院试验室作业场所是安全的。

5.2 加强管理, 防止污染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措施 第5篇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为杜绝死亡、重大机械设备、火灾、中毒、恶性交通事故等恶性事故发生;杜绝三级以上的职业病发生,预防其他职业病发生;重伤事故频率控制在4‰以内;一般安全事故频率控制在5‰以内;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创先。

为了贯彻GB/T2800-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文件精神,消除或减少因工作中使员工和其他相关方面可能面临的职业健康风险,经过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和职工的健康安全风险因素的辨识和控制,确保一体化方针、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职业安全健康 第6篇

文献参考和调查问卷答复确定的主要新兴风险包括:

1. 预计更多地接触相对新的化学制剂, 如纳米粒子, 这对医护人员的影响是未知的。要求接触纳米粒子的医护人员加倍小心, 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物质的影响。

2. 病人出行和流动增加导致可能更多地接触生物制剂。此外, 预计医护人员的人数增加, 有可能增加在病人家中接触制剂 (动物和其他的粒子) 的几率。

3. 使用新的医学技术 (例如核磁共振成像) 受噪声和物理风险 (例如辐射) 可能随着开发新设备时增加。这可能为员工带来新风险, 且需要进一步研究此类风险的影响。

4. 移民导致的医护人员之间, 医患之间的语言障碍可产生额外的安全风险。

5. 因为组织机构对维护、维修或购买新设备投资的减少, 经济衰退可导致设备失效的风险。

6. 为了保持高标准的护理, 护理成本增加和公共支出受限增加了系统改进服务的压力。

7. 因经济危机导致医院停业, 在病人近距离范围内几乎没有医院。随着医护人员减少, 需要提高服务效率, 这将对现有人员产生压力。

8. 由高强度工作负载因素产生的问题:家庭护理中缺少设施 (如提升工具) 或长期护理患有慢性疾病如肥胖症的增加;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增加同样影响物理问题;移动装置产生其他的人体工程学的威胁。

9. 如果医护人员必须长时间工作 (工作量大) , 且如果更多人员 (例如家政从业人员和家庭医护人员) 未受到职业安全健康法律的保护, 工作时间将是一个问题。

1 0. 因预算紧张、重组、人员缺少、病人增多、对效率的需求, 工作强度可能加强。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可能会对工作强度产生影响, 同时干多份工作的人员有可能增加。医护人员和其他人手缺乏的子部门的员工也可能容易受影响。考虑到与其他领域的重组, 工作的不安全感在增加。

1 1. 工作生活平衡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特别是影响医疗领域的多数女性员工。

1 2. 暴力、恐吓与情绪化工作问题是医疗领域的主要问题。欧盟职业安全健康机构“新兴社会心理风险专家预测” (Expert Forecast on Emerging Psychosocial Risks) 的专家认为, 尽管这些风险不是新风险, 但是它们在扩大, 特别是医疗领域的风险在扩大。病人日益增长的权力会导致此类风险增多。

1 3. 描述在跨境领域行使病人权利的欧盟指令“2011/24/EU”将对欧盟28个成员国的部分国家产生负面影响。尽管在理论上, 允许病人流动的规划医疗领域专家的合作允许他们相互学习, 接受新的医学流程和方法的培训, 同时还部署了对医疗人员的潜在影响。病人流动将影响就业机会和工作量。对于接收这些病人的国家, 这就意味着需要扩大人员。然而, 当前医疗领域专家缺乏 (例如护士) , 可能意味着工作量将增加。此外, 这些专业医学团队可能遭遇与国内病人不同的期待与态度, 这导致交流和文化差异, 甚至遭遇骚扰和暴力行为。对于流失专业医学团队的国家, 他们现有的资源将到极限, 这导致员工的筋疲力尽和高流失率。

1 4. 向家庭护理转变。随着迫切地实施强调从机构护理向社区护理转变的政策, 要更注意医疗领域的职业安全健康。不仅能在医院, 也能在家庭护理和养老院中见到病理科人员, 这些将增加普通全科医生 (GPs) , 家庭医护人员从高等医疗机构接收更多的任务。

除了国家社会和人口变化, 预计其他变化和发展将在未来对医疗护理领域的职业安全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预期的积极变化

注意锐器损伤

国家法律修订将更多地考虑2010年5月10日发布的欧盟理事会指令2010/32/EU, 执行在医院和医疗领域预防锐器损伤的框架协议。随着该指令的执行, 根据政府机构之前的目标检查和合作, 预计将加强职业安全健康执行。有关预防医疗领域锐器损伤相同的预警措施同样适用于医疗领域的其他职业 (如清洗服务、垃圾处理等) 。预计这些措施将正面影响服务和护理质量。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

预计医疗领域将有更多的职业健康专家。随着医院 (或任意其他企业) 更多的职业安全健康专家有改变的权利, 如, 坚持疫苗接种程序, 向残疾工作人员提供帮助和支持, 提供修复方案等。医疗领域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应大幅度改进。将持续讨论如何更好地实现健康和社会护理的一体化, 这将实现优质护理。在老年人家中实施虚拟医院, 进行大量的治疗, 可提高服务和结果。临床和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更紧密地结合有助于更好地管理这两者。

立法和检验

预计将履行法律框架, 加强检验主体, 增强意识。

未来研究和做法

需要更多全面的研究以洞悉具体风险、员工团队、职业安全健康结果、风险间的相互影响、职业安全健康和护理质量的相互影响、医疗系统对风险的可能影响, 及职业安全健康活动和结果。

研究建议

1.缺乏欧盟层面医疗领域工作条件, 特定风险的暴露, 安全和健康结果, 专业医护人员和职业的近期可比数据。需要更详细的数据以便优先特定风险和处于最高风险的人员团队。

2.现在只有当前趋势影响的有限信息, 正在接收护理病人质量的当前风险, 需要更多对职业安全健康和护理质量间的相互影响的研究。

3.还未适当研究医护人员结合风险的影响, 需要更多研究这些结合影响, 例如, 人体工程学和社会心理风险的相互影响。

4.尽管有人认为医疗系统的表现与劳动力接触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是相关的, 但目前还没有宏观上能确定或强调该关系的研究。进一步研究该领域是有益的。例如, 研究效率和预防活动对不同层次的护理质量和职业安全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值得的。

做法指令

1.需要更多国家层次的主动性实践, 以改进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根据问卷调查的答复, 确定的主动性实践相对少。这与正式和非正式医护人员有关。关于后者, 得到的信息相对少。

2.应进一步探求职业健康领域上的知识交流 (以良好做法实例的形式) 。

3.因劳动力老龄化, 职业安全健康干预措施的需求可能增加。该措施考虑了老年员工的工作环境和风险影响, 这些干预措施的目标是所有老年团体。

4.旨在改进工作生活平衡, 减少男女待遇差别的政策是重要的。

5.由于医护人员移民增加, 工作场所的语言和文化障碍将加剧。这些问题需额外注意, 需要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的恰当和清晰沟通, 采取平等的工作环境和质量标准。

6.考虑到经济情况, 需继续强调职业安全健康的收益, 例如使用商业案例表明良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可以带来增值。

7.新技术的引进, 如远程医疗, 新的信息通信技术系统要求持续培训人员。此外, 应在风险评估中包括相关风险。在新应用和其他新技术的设计阶段考虑职业安全健康。

论职业安全的健康管理方案 第7篇

关键词:职业安全,员工健康,以人为本,管理

1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现状

健康管理无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组织而言, 并不只是个人的事情, 而是与企业的整个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的生产率等都有密切关系。目前在我国,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据中国卫生部统计, 企业员工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到60%, 在经济发达地区, 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个比例更大, 情况更为严重, 亚健康比例超出平均的13%以上。而且企业员工对自身的健康状的评价也不高, 根据中国健康管理中心网的调查结果显示, 对自身健康状况很满意的仅占总数的13.2%。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企业员工压力倍增, 加班导致过度劳累进而猝死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些事件的发生为员工的健康管理提了个醒, 也敲响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警钟。

2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面对如此严峻现实的员工安全健康环境, 企业需要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管理方案, 从而从宏观上把握, 解决员工的安全健康问题。

2.1 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主体性, 一切都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将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贯穿与企业管理整个过程中是实现规范职业安全健康的必要途径。以人为本并不是完全依赖人的自觉性来实现安全健康管理。实际上人治有时是会阻碍管理的进程化, 因为人的自我约束能力是有限的, 当他约束不了自我时, 就需要一些好的规章制度甚至法律的约束。但这些约束限制必须是科学合理的, 是以人的基本安全健康为保障制定的。只有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 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将人本意识法律化, 我们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才是有据可循, 有法可依的, 是站的住脚的。

2.2 制定并实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管理计划指的是一套系统的、完整的、策划好的行动方案, 来应对员工安全受到威胁或健康出问题时的一套处理系统。这一体系可以帮助处理突发事件, 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也可以使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管理规范化,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带来的损失。体系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各方职责。首先, 根据《安全法》的规定, 企业要对员工的健康安全负责, 依据法律制度制定出体系中各方的职责, 既科学又有法律效用。其次, 要做的是调动员工积极性, 发挥其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效用。经常就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与员工展开交流, 了解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会威胁他们安全健康的问题, 然后企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进行改善。对交流的另一个目的是, 给员工加油打气, 提升他们的工作士气, 以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工作, 健康才不会出现问题。第三, 是体系之中要有给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的内容, 安全培训主要是针对基层的操作人员, 特别是设备操作人员。每一个新工艺、新设备的投入运行, 都需要员工学习新技术, 企业为给这些员工进行系统安全培训, 培训合格了, 才能进入工作岗位, 避免由于操作失误带来的人身安全危害。最后是一个汇总的工作, 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检测和评审, 是计划得到改善和提高。

2.3 制定有效的健康计划

为员工制定有效的健康计划, 是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 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指导, 将员工的健康状况制定成档案, 员工定期做健康检查, 定期对检查结果进行存档。这一计划中还应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计划, 员工如果长期承受高压, 心理可能出现问题, 这对企业和个人都影响不好。许多企业目前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会适时的给员工进行心理疏导, 请专业的心理专家来给员工讲课, 教授员工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和发泄压力的渠道。二是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计划, 这一计划是为了预防各类的职业疾病,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 会引起一些不同的职业病。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 做出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职业病对于员工健康安全的危害, 给员工一定的健康保证。这一计划要在充分了解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来, 而且要做好计划的核查、汇总工作, 通过对比分析, 掌握每一位员工的健康状况, 发现有问题但员工自身没有及时处理的, 企业应该以人道主义出面关怀, 对员工作出承诺, 带病的休病假是合理合法的, 不会损害员工们的福利待遇等。

3 结论

员工的安全健康管理是困扰许多企业的一个通病, 员工是社会的主体, 也是企业的主体。如果员工的安全健康问题都得不到保障, 企业发展、企业效益就无从谈起。本文从企业不容乐观的员工健康安全的现状出发, 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了一些解决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方案, 供大家共同来探讨。笔者认为, 虽然现代人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重视, 和不断完善的管理方案, 员工的安全健康问题会的到解决, 亚健康的比例也会降下来, 人人都以一个健康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为我们的国家和企业做出自身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惠正一.员工健康管理提升公司生产力.第一财经日报, 2006, 6, 6 (9) .

职业安全健康 第8篇

会上,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黄毅,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发表重要讲话。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副理事长、原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纪明波, 河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张和,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副理事长刘根元、任树奎、白海金, 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秦文昌, 冀中能源集团董事长王社平,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董事长陈亚杰,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秘书长肖克源等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山东、江苏、陕西等20多个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有关负责人、120多个中央企业和各级各类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等1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黄毅在会上指出, 当前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全社会对职业危害防治的认识还比较淡薄, 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抓好职业危害防治, 是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施安全发展战略、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必然要求,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采取各项切实有力的针对性措施。同时, 黄毅强调, 要以《职业病防治法》为依据, 借鉴先进单位的先进经验,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 全面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

张宝明在会上介绍,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自2012年初以来, 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领导下, 组织完成了职业危害防治系列调研, 发现职业危害涉及人数多、范围广、职业病带来的社会影响严重, 同时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批先进单位。他指出, 这些先进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源于不断创新、探索和实践, 对今后改进和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榜样作用, 广大企业要向先进典型学习, 以实现全体劳动者的“安全梦、健康梦、幸福梦”为目标, 切实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维护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

关于今后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着力点, 张宝明谈到, 要切实加强领导, 改进和完善管理;切实加大宣贯, 确保《职业病防治法》落到基层;切实落实责任,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加强调研交流, 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依靠科技, 提高防治水平;切实加强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切实加强监管,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会议授予了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等18家企业“全国职业安全健康先进单位”称号, 同时,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油田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太原钢铁 (集团) 有限公司等多家先进单位在会上交流了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经验和做法。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实施无尘开采建设清洁矿山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 (简称峰峰集团) 董事长陈亚杰在会上介绍, 近年来, 峰峰集团始终致力于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管理, 提出了“健全职防机构、完善职防制度、加强硬件建设、推进基础工作”四大管理目标, 并制定了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和职业病患者“十二五”康复治疗规划, 在已有的14项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基础上, 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放射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标准, 形成了符合生产现场实际, 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体系。

为了抓好源头控制, 峰峰集团大力推广无尘化开采, 确立了“实施无尘开采, 建设清洁矿山”的目标, 实行矿、区科、班组三级防尘责任制, 建立了头面防尘、运输防尘、转载点防尘、大巷防尘、通风防尘的综合防尘体系, 形成了岗前防尘设施排查、班组防尘巡回排查、区队防尘每周排查、专业防尘每旬排查、矿井综合防尘每月排查的“五级防尘”排查网络, 从生产源头上消除了防尘管理盲区和死角, 实现了井下主要作业地点除尘设施设备全覆盖, 形成了“掘进不扬尘、割煤不飞尘、运输不带尘、巷道不积尘”的无尘化开采模式。

同时, 峰峰集团逐年加大防治经费投入, 2005年以来, 仅用于综合防尘的投入就超过3.65亿元, 重点对综合防尘等系统进行了改造, 并装备了先进的综合防尘设备、设施。同时, 峰峰集团依靠科技进步, 自行研制开发了“综掘工作面强力外喷自动加液降尘装置”, 有效解决了综掘工作面粉尘控制难题;自行研制了“喷浆机气动除尘装置”, 有效对喷浆机所产生的粉尘进行全方位捕获;在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应用了自行研制的挡尘帘, 使采、掘工作面回风流实现自动风流净化, 有效防止了粉尘的扩散和蔓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油田公司建四项监管机制筑三重防护屏障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油田公司 (简称辽河油田) 代表王国成在会上介绍, 多年来, 辽河油田一直秉承“尊重劳动力就是延伸发展力”的企业信条, 积极承担企业主体责任, 强化细化基础管理, 狠抓健康风险防控, 建立了专业监管四项机制, 构筑了职业防护三重屏障。

专业监管四项机制包括, 一是实行分级监管机制, 辽河油田在48个二级单位建立厂、区、队、站四级健康监管机构, 同时与当地防疫、卫生、社保、工会等单位紧密沟通、协同合作, 形成了全覆盖、立体式的监管网络;二是实行三重高压约束机制, 辽河油田通过采取重大职业危害事故一票否决、事故单位“挂黑牌”、主要领导诫勉谈话等刚性责任追究制度, 使从严管理、从严防范、从严考核成为控制职业健康风险和事故的三道“高压线”;三是实行专业服务保障机制, 辽河油田通过对公司现有5家医疗卫生机构和技术服务单位的有效管理, 为保证员工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实行健康优先投入机制, 辽河油田不断完善职业健康管理费用提取和使用监督机制, 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职业健康科技项目研究, 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

职业防护三重屏障, 一是筑牢“人防”屏障, 辽河油田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特点开展不同专题的教育培训, 有效提高了员工个体防范意识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二是筑牢“技防”屏障, 辽河油田通过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控、检测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标准符合率、职业危害申报率达到100%, 并且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 从源头上控制了职业危害;三是筑牢“物防”屏障, 辽河油田针对联合站加药间甲醇浓度较高、热注厂房噪音过大等行业突出问题, 对相关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 使职业危害因素降到了安全水平。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前移管理关口积极革新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第十三研究所) 代表龚占江在会上介绍, 第十三研究所为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重视前期预防, 狠抓过程控制管理, 逐级落实职业健康安全责任, 坚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有效防范了职业伤害及中毒事故。

针对科研生产工艺中职业病危害因素, 第十三研究所积极完善职业健康安全防护技术条件, 推行清洁生产工艺, 从源头管控危险有害因素。一方面, 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关口前移, 坚持新、改、扩建及技术改造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的原则,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规定, 完成职业病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评审、审批, 并重点针对项目危险有害因素提出的防范措施及实施方案予以落实, 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完善和有效。例如, 在厂房主体工程建设和安装工艺设备的同时, 使用有毒有害物料的场所均设置了工艺排风、事故排风、可燃有毒检测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应急疏散和事故照明系统、空调及净化系统等, 真正从硬件方面提升了职业危害防护水平。另一方面, 着力源头管理, 积极开展技术革新, 研究无毒低毒替代高毒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例如, 对封装专业部流延工艺, 研究采用低毒原材料乙醇替代高毒危化品甲苯、环己烷;通过革新, 从源头取消了高毒物料甲苯、环己烷, 降低了岗位风险, 减少了对工艺人员的健康影响, 提高了科研生产本质安全健康水平。同时, 第十三研究所还先后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设备取消了高能粒子注入设备、三氯化砷提纯工艺和砷扩散工艺等高毒危险工作。

太原钢铁 (集团) 有限公司加强过程管控优化劳动组织

太原钢铁 (集团) 有限公司 (简称太钢集团) 代表苏有功在会上介绍, 太钢集团一直把职业健康工作作为实践“以人为本”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来抓, 积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加强职业健康工作过程管控, 不断规范职业健康工作, 及时消除、控制职业危害, 有效预防了职业病发生。

太钢集团公司每年年初都会与各单位签订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 明确提出各单位职业健康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依据该目标责任书, 太钢集团把职业健康工作管理绩效纳入到专业责任制考核的范畴, 明确了各单位粉尘合格率、噪声合格率、高温合格率等考核指标, 每季度会依据监测结果对各单位及主要领导实施考核。

同时, 每年年初, 太钢集团都会制定下发《职业健康工作实施计划》, 以明确重点工作。为促进落实, 太钢集团每季度都会召开一次职业健康专题会议, 以剖析问题, 明确措施, 动态安排部署职业健康工作。

职业安全健康 第9篇

“黑暗时代”

在美国的许多历史文献中, 都把OSHA诞生之前的时间称为“黑暗时代”。南北战争之后, 美国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机械的大量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也吞噬了大量的生命。

1877年马萨诸塞州政府在全国率先通过立法, 规定对机器上使用的传送带、轴承和齿轮设置人员保护装置。到19世纪末, 许多州也建立了类似的法规, 然而, 产业界 (即雇主代表) 的反对力量往往会在州政府竞选和党派斗争中占据上风, 在缺少资金落实的情况下, 有限的地方性立法基本都流于形式, 大量职业危害仍处于完全不受控的状态。

1907年, 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起矿难夺走了362名矿工的生命, 震惊了全美国, 这促使政府在1910年组建了美国矿山局, 担负起矿山安全的研究工作, 但这个机构并没有立法和行业监管权;1910年, 美国劳工局 (美国劳工部的前身) 公布了白磷导致的职业病——磷毒颌骨坏死的调查报告, 迫于舆论的压力, 政府借助惩罚性征税, 强迫火柴制造业停止使用白磷。同一时期, 记者对芝加哥钢铁厂做了深入调查, 根据刊载的报告, 估计每年每万名工人中至少有1 200人在事故中死亡或重伤。高事故率也给钢铁企业带来了重创, 1908年美国钢铁公司成立了安全委员会, 公司总裁下令, 要尽一切可能降低事故的发生, 并提出了“安全第一”的口号, 但那时, 安全只是被看作是保证生产的附属品。到20世纪初, 美国政府对劳工健康和安全的保护, 基本还处于不作为的状态。

里程碑

1913年, 美国劳工部成立, 它成为美国保护劳工职业安全和健康的一个里程碑。改善劳动条件是劳工部的一个重要使命, 劳工部开始收集、统计和报告工伤数字, 并在之后的50多年间, 在保护女工、禁止雇佣童工、公平就业、设置最低工资、推行社会保障、工伤赔偿和保险, 以及实施工业卫生计划等方面, 做了大量的工作, 矿业也越来越重视控制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高发的势头开始明显下降 (见图1) 。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争结束后的经济萧条时期, 国家为赢得战争, 工人为保住饭碗, 生存仍凌驾于安全和健康之上;战后涌现的许多新技术、新工艺, 使不计其数的新化学物质被合成出来, 进一步推进美国工业更高速发展。当时, 人们还不确切了解这些化学物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但工人已首当其冲地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有害物质环境中。到1970年, 劳工部的统计数字显示, 每年有至少1.1万名工人在工作中死亡, 250万人因工致残, 患病人数每年增加30万。

70年代初期, 美国环保署开始关注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 这同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劳动者健康的担忧, 民主、共和两党在相互博弈中争相提出法案, 建议加强职业健康立法, 产业界、劳工代表、经济学家、职业健康学者和政客一起卷入了历时3年的激烈争论, 最终, 尼克松总统为了赢得总统连任, 签署了美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OSH法。

法之执行

OSH法同时促成美国几个重要的永久性机构的建立, 在联邦政府层面搭建了职业安全健康立法、执法、仲裁、科研和培训体系。劳工部下属的OSHA负责制订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和标准, 并监督执行, 还派遣联邦安全健康执法官 (CSHO) 进入全国各地的就业场所, 开展现场监察, 判定违法行为, 确定整改期限, 但不在现场实施处罚;卫生和人类服务部 (简称HHSD) 内部新成立的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 (NIOSH) , 负责职业危害和疾病的调查、分析与科研, 支撑OSHA启动的各项安全、健康计划;独立运作的职业安全健康检查委员会 (OSHRC) , 根据CSHO现场的违法判定对雇主实施处罚, 当雇主、雇员和任何第三方对判定不服, 提出投诉时, OSHRC会将案件交由法庭开展调查, 做出仲裁, OSHRC也能亲自对判定启动调查程序;劳工部内部建立的全国职业安全健康顾问委员会 (NACOSH) , 通过建议或联络专业机构, 向劳工部长和HSSD部长提供立法与专业性帮助。

OSH法适用于私人企业, 也适用于联邦和地方政府的雇员, 执行同样的OSHA标准。OSH法第5章有一个普通条款, 规定雇主“提供的就业和就业场所, 不应对雇员产生公认的、可能导致死亡和严重疾病的伤害, 雇主应知晓其业务活动所适用的各项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和法规”。当没有其他具体的安全、健康标准时, OSHA就会依据这个条款对出现的职业性伤害判定雇主违法。OSH法第8章规定, 雇主必须在事发8 h内向OSHA报告任何死亡事故, 并使用OSHA记录表, 随时记录职业伤害和疾病事件, 并保存5年;对生产中使用的非普通消费用化学品, 雇主应提供材料安全数据单供雇员查阅。虽然发生需要记录的伤害事件并不意味着违法, 记录也不用上报OSHA, 但CSHO现场检查时首先会查阅记录, 如有造假和虚报, 雇主将面临重罚。OSHA法第11章规定, 雇员可以举报雇主的违法行为, CSHO会到现场调查, 雇员有权陪同调查, 有权获得调查结果, 有权查阅雇主的OSHA记录表和职业暴露检测记录和健康监护记录;若雇主以任何形式对雇员打击报复, 会受到OSHA的严厉处罚。2012年, 某航空公司飞行员因举报飞机机械隐患被公司开除, OSHA判罚航空公司向该雇员支付100多万美元的补偿。

OSHA困境

OSHA建立初期, 百业待兴, 为填补法规标准方面的空缺, OSHA采纳了当时同业协会认可并自愿遵守的标准, 并寄希望于各州政府能投入力量, 帮助执法。而且, 由于初期人手不足, OSHA采取宽松执法策略, 避免惩罚性措施。

美国的同业标准是行业公认的, 由权威研究机构 (如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 (ANSI) 、美国全国消防协会 (NFPA)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医师协会 (ACGIH) 等制订的标准, 在OSHA成立之前就已使用, 大企业对这些标准并不陌生, 但小企业却很反感, 因标准数量太多、太复杂, 大大增加生产成本;另外, 州政府没有按照OSHA所希望的那样去推行OSH法。很快, 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使OSHA陷于舆论的漩涡。工会组织公布独立的调查报告, 谴责政府和工业界并没有有效地遏制工伤和职业健康危害;OSHA没能快速建立起专业的执法队伍, 一些CSHO工作质量差, 不能发现隐患, 避免事故发生。企业界指责OSHA企图充当警察, 到处挥舞大棒, 阻碍经济发展;小企业抱怨守法成本太高, 面临破产。政客们开始担心, 过严的标准和执法, 对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都是不利的, 于是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 迫使OSHA给企业减负, 1981年甚至有议员打算提议将OSHA撤销。

协调中寻求解困之道

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 OSHA一直在通过改革寻找解决方案。1972年, OSHA建立了培训所 (OTI) , 开设短期课程和举办研讨会, 对内部人员培训OSHA标准、政策方针和执法作业程序进行培训, 使他们能做到专业执法、礼貌执法;设立技术服务中心, 快速回答CSHO在现场遇到的技术难题。

由于认识到单纯靠执法并不能全面解决安全和健康问题, OSHA寻求在执法和教育与培训之间、在新标准制订和咨询服务之间、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达到一种协调, 促进企业自愿守法。措施包括: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 请企业和社会各界全程参与, 充分沟通, 协调各方利益, 使企业对新标准不陌生, 能遵守;全面整顿早期采纳的上千

提交法庭/仲裁个同业标准, 简化体系, 提高标准的质量和有效性;调整重心, 从单纯执法向执法和服务并重转变, OSHA向州政府拨款, 鼓励地方政府为小企业提供免费的现场咨询服务 (而不是监察) , 鼓励企业敞开大门, 请咨询顾问进厂巡查, 现场发现问题并培训、指导;对于大企业, OSHA重点帮助企业建立全面的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鼓励雇主、雇员之间合作, 并在1982年启动了“自主保护计划” (VPP) , 在全国发现和认可安全健康管理成绩突出的企业, 使他们成为全国的模范。

OSHA和州政府的另一项联合举措是:OSHA依法批准州政府的“地方性”职业安全卫生计划, 开展地方性执法工作。为确保工作的有效性, OSHA会对这些计划严格评估, 确定地方性标准水平不低于联邦标准, 州政府在机构、人员设置和能力建设方面, 以及资金落实方面, 都能做到有效执法。为鼓励州政府参与, OSHA也会在启动期提供90%的资金支持, 并且每年提供不低于50%的资金补助。美国许多州和地区参与了这个项目, 提高OSH法在全国的贯彻执行, 使联邦政府腾出手去解决其他新问题。OSHA目前正把建筑业的坠落伤害作为重点治理目标。

要为活着的人奋斗

从今天看, OSHA的举措是成功的, 社会各界广泛认可。面对不断增长的培训需求, OSHA引入了外部资源, 试点由非营利性机构组建OTI培训中心, 不靠政府拨款, 提供非营利性的有偿培训, 到2007年时, 几乎每个州和大区都设立了OTI的培训中心, 每年培训学员15万名。而早在1978年, OSHA就设立了面向全社会的培训资助计划, 工会、行业协会、非盈利性机构、州政府支持的培训机构, 都可申请获得OSHA补助金, 用于现有培训机构扩容, 培训能力提高, 或开发专题培训材料。OSHA补助金来自社会捐助, 作为回报, OSHA通过自己的网站, 向社会提供受益机构的培训课程信息, 允许公众免费下载一些资助项目制作的培训材料。1997年, 这个项目更命名为Susan Harwood培训资助计划, 以纪念Susan Harwood生前在OSHA职业卫生标准制订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OSHA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是建立在原先采纳的同业标准基础上的, 在以后的各个时期, OSHA不断针对突出的职业危害和高危作业, 制修订特殊物质标准和高危作业标准。OSHA标准编号会以“29CFR”开头, CFR意为“联邦法规登记”, 29是劳工部专属代号, 1910为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代号。石棉是OSHA成立后制订的第一个特殊物质标准, 制订了建筑安全标准 (29CFR1926) , 随后OSHA制定了包括14种致癌物和氯乙烯、铅、苯、血原性病原体、受限空间和吊车、起重机械标准等大量标准。OSHA特殊物质标准包括该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暴露检测频率、个人防护用品选用、呼吸保护计划、健康监护、警示标志、培训和记录保存等具体要求, 有些还制定了行动水平, 要求在达到0.5倍职业暴露限值时, 需要提前采取的措施。其他空气污染物职业接触限值包括在29CFR1910.1000空气污染物标准中。关于个人防护用品, OSHA制订了选用标准, 包括总则和每类PPE的选用规定, 其中听力保护和呼吸保护标准包括从护品选择、使用、维护、培训等所有步骤的具体要求, 非常完整, 此外, 呼吸保护标准既适用于所有空气污染物和各特殊物质标准的执行, 也适用还未建立职业暴露限值的、OSH法普通条款适用情况下的空气污染物的控制措施。

职业安全健康 第10篇

1.机制创新。突出“责任关怀”,推动职校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中心,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关口前移,纳入课程体系,细化技能安全操作规程,形成融企业安全文化的6S教学管理模式,改进评价体系,将行业安全标准融入课程,推进职业安全资格证书准入制度。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被省教育厅纳入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五课”教研、“两课”评比范围,为全省职校大面积普及与应用提供了保障;《关于制定江苏省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条例的建议书》被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为“地方立法方面的提案”,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架构创新。系统构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体系”,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开发、授课计划、教学组织到考核评价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实现了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教育全覆盖,即覆盖全体学生、覆盖教学全过程、覆盖职前职后。绘制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教育“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目标全图,从科学性和教育性双维度构建内容体系。

3.内容创新。成果汇聚19所职校群体智慧,组建跨校际、跨专业教科研团队,主持完成了5项省级课题研究,发表了88篇专题论文。构建“防—控—治—护”“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研发首本“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精品课程,建立全国首个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资源网站学习平台。

2008年6月,项目组结合江苏省公民教育项目课题“学生在工学结合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问题实践研究“,率先开展职业伤害研究,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学生在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调研。2010年8月,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教职成司函〔2010〕130号文件)。同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江苏省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方案》,省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教科研中心组(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牵头学校)组织19所职业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一、二年级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教学实践,每周1~2课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通过情景体验、互动对话,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基于工作情境的实践训练实现安全操作无缝对接,完成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知、情、意、行”的完整学习过程。近4年来的职校毕业生、安全培训学员、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反馈表明,学生在企业安全意识强,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企业认可满意度超过90%。培训基地依托国家安全二级培训资质,每年为企业、社区开展安全技术培训8000余人次,累计培训5万余人次,近三年连续获“江苏煤矿安全培训先进单位”称号。

项目组围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通识意义、行业意义、岗位意义,紧扣岗位特性和职校实际,根据2012年最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知识、技能、思维、习惯、文化”五要素内涵,构建岗前“预防”、岗位“控制”、事后“应急”、权益“维护”的“防―控―应―护”“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研发教材《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涵盖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职业健康、职业安全、个人防护4个模块29个话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和岗位实际,还开发了补充教材《珍惜安全,远离危险》、专业教材《矿井通风技术》《矿井瓦斯防治》等。开发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项目“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精品课程资源。搭建了全国首个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目前,全国有16所职校正使用该资源,发挥了课程示范辐射作用。

该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和实训基地为阵地,以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依托“人人通”“云课堂”等现代教学手段,突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的“前知识”“前概念”,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将“事故案例”“情景导入”贯穿“探究与实践—知识拓展—综合演练—综合评价”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预判、分析职业岗位存在的潜在风险,形成自觉遵守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强化职业健康安全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推进校企紧密合作,成立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中心,完善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制度、细化实习实训安全规范与规程,开发符合行业、专业岗位特点的安全实习手册。引进企业安全文化,在实训教学中形成了“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的6S管理模式。建立安全体验馆、自救器训练室、创伤急救训练室、电气安全实验室等9大安全实习实训基地,每学期为3000多名学生提供安全技能体验。还将行业安全标准融入课程,推进职业安全资格证书准入制度,安全上岗证年通过率达98.8%,提高实习生的安全修养,让职业健康与安全意识融入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该项成果着力破解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难题。

一、破解为何教:明确方向,列入方案

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应涵盖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职业病预防、生理性伤害防控、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等层面。亟须将其作为一门课程列入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关口前移,进入课堂,融入活动,渗透专业,引入岗位。

二、回答教什么:研发教材,开发资源

根据国家最新《职业病防治法》和教学实际研发教材,内容包括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职业健康、职业安全及个人防护4部分29个模块,既有通用模块,又有结合专业大类的专业模块。建立全国职业健康与安全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发知识点积件数162个,PPT162张,测试习题205道,及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精品视频、主题教育活动创新设计等原创性资源,服务教学。

三、落实如何教:全面覆盖,校企合作

以学生为中心,以强观念、教知识、学技能、活应用为重点,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强观念以主题教育、社团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教知识以课堂为载体,侧重通识知识讲授;学技能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安全技能;活应用以仿真模拟为载体,强调通识安全知识、专业安全技能和职业安全素养的综合训练。构建校企合作多元评价体系,既强调对通识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又重视对专业能力的评价,实现覆盖全体学生,覆盖教学全过程,覆盖职前职后。

建立适应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第11篇

关键词: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做好宣贯,掌握各要素,重视内部审核

0 引言

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构架,并保持其有效运行,是一个企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核心,也是贯彻实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关键。但是并非每个企业所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都能够保持并有效运行,因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和具有相当难度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深入理解和掌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涵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架,正确合理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并对体系以后的运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相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由于施工周期不定、施工条件变化大、危害因素接触较为频繁、风险发生的频率大、伤害结果严重、施工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等多因素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工作的复杂性和难以把握。因此,企业要面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本企业施工组织模式、施工作业场所、技术工艺状况、员工素质做科学的、细致的分析,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但是,如何才能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构架呢?我就此问题如下几点看法。

1 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组织领导是关键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管理科学、理论严谨、系统性很强的管理体系,将其先进、高效的管理方式,科学、系统的管理理念引用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改进企业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中相对独立的管理环节,并将其融合在一起,同时将企业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规范化、系统化地结合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使施工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成为有章可循、自觉执行的管理行为。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但是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需要企业最高管理者有效的推动,因为企业最高管理者是企业负有批准并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的人,具有企业的决策权,企业最高管理者重视安全,在工作中真正坚持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明确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类风险,改善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将有利于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纳入企业的全面管理策略,就可以在资金投入、机构、人员上满足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需要。

实践证明,最高管理者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决心与承诺,不仅是企业能够启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部动力,而且也是动员企业不同的部门和全体员工,积极投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保证。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承诺与支持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效果和实施的有效性。

2 做好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宣贯

建立完全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易于操作执行、简洁高效的管理手册、管理程序文件和体系支撑性文件,首先要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宣贯工作。施工企业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有许多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职工思想上长期已形成惯性思维,企业在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必须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要通过宣贯,使员工认识到企业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不是要企业重新建立一套安全管理体制,而是与现行的安全管理体制进行有机的结合,消除员工对体系怀有疑惑,担心两种管理方式不兼容的思维误区。其次,体系的宣贯不能仅限于管理层、高层的宣贯,要普及到基层的员工,因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面对的是企业的全体员工。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能力,不仅是预防各类风险发生的基本手段,也是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载体,最终实现各项安全目标的控制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得以落实和实现,也是在基层得以检验效果。

3 企业应建立可行高效的体系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体系。文件化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对体系策划的结果形成适用的具有权威性的文件,是对企业存在的各类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管理的保证。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构架,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建立一套可行高效的体系文件,则会对以后体系的运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果体系的程序文件与企业的实际脱离,就会出现与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兼容,造成管理上的脱节,认识上的误区,执行上的混乱,使基层疲于应付各种重复性的工作,增大基层工作的分量和压力,容易使员工对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质疑,使体系的运行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两难的地位。

因此,编制体系文件时,要通过严格的培训考核,提高体系文件编制人员和内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使编制人员明确企业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意义和作用,真正掌握和理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原理、原则以及内涵和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现有的安全管理办法进行有机结合,这样便于及时发现和总结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要防止编制人员和内审人员由于对标准的理解有偏差,造成认识不统一,而对体系运行产生误导作用,给体系有效运行带来不利因素。编制体系文件时,不能好高骛远,贪大求全,要面对实际,先易后难,逐步完善。

4 要掌握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按不同的功能的要素,每一个要素都有其独立的管理作用。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掌握和理解,不仅要知道体系要素各自的功能,还应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当危险源一旦得以辨识,并被评价为重大风险,则成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管理核心;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则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明确组织机构和职责,则是有效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前提;检查和评审,则构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监控系统,是对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

对危险源的管理的要素出发考虑,方针中的承诺和要求是体系策划与运行的出发点;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结果,将直接应用于目标的制定上,进而制定出管理方案;而运行控制与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目的,是控制同风险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构成确保目标实现的主要支持机制;绩效测量和监视,则对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有关的运行准则的符合性进行验证,并针对出现的各类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这样,在重大风险的管理上,就构成了一个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轴,也是编制体系文件时必须考虑并满足的。其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素也同样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发挥作用,不能忽视。例如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企业评价重大风险的主要依据之一,是企业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中必须应以承诺遵守的内容,也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5 必须重视企业内部的审核工作标准

上一篇:脑血栓形成患者下一篇:学生自控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