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数学教学

2024-07-02

探索性数学教学(精选12篇)

探索性数学教学 第1篇

一、探索性教学的内容

数学从属于科学,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 也就是说, 在数学中我们是通过量化模式的结构, 并以此为直接的对象来从事客观世界量化规律性的研究,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大量的规律、公式和算法, 这也就不难理解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探求模式, 发现规律提出的新要求。探索题中的数、式、形, 以及数与形的规律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下面我就来分析下探索性教学应探索哪些方面的内容。

1. 探索数的规律。

探索数的规律, 不是脱离数的基本性质的“另辟蹊径”, 而是基于数的认识, 同时又不局限于对单个数的认识, 而是发现多个数之间的联系或变化规律, 以此来加深对数的理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除了数本身, 这种乐于发现规律的意识也是更值得关注的。

案例1:将正整数1, 2, 3, …, 2008依次连在一起写。在得到的多位数中, 从左向右数的第2008位是多少?从右向左数的第2008位是多少?

本题从1到2008中, 一位数9个, 两位数90个, 三位数900个, 其余都是四位数。从左数第2008个数字显然在三位数里通过计算不难发现这个数字是7。从右数第2008个数字显然是四位数, 然后通过数量关系可得到这个数字是1。

2. 探索式的规律。

在数的运算教学过程中, 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探求方法, 总结规律, 而不是死记硬背, 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过程, 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探索式的规律,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式的结果, 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比较发现式与式之间的异同, 发现变化规律, 并应用规律找到式的结果。

案例2:小王把158个球放入44个盒子中, 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 至多放五个。如果放一个球的盒子有四个, 放两个球的盒子与放四个球的盒子一样多, 那么放五个球的盒子有几个?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找到含有未知数的等量关系式, 题中假设放五个球的盒子有x个, 放两个和四个球的盒子各有y个, 由题意就可得到一个等量关系式:2y+4y+5x+3 (40-2y-x) =154, 从而解出x=17。有学生好奇, 为什么一个关系式能解出含两个未知数的等式呢?其实本题的出题目的不在于解题而在于学会怎样从题目中找到有利于我们解题的有效信息, 继而通过对这些有效信息的概括与分析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题中假设了两个未知数, 而且学生能运用这两个未知数得到正确的关系式, 但是有的学生就不敢往下做, 而那些勇敢的学生就继续写下去, 最终发现y是可以消掉的, 应此我们在解题过程中要大胆尝试。

3. 探索形的规律。

案例3:如图, 大圆的半径和小圆的直径都是6cm,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从表面上看, 要求该题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很困难,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图形的观察, 运用割补法将正方形外的部分填到里面, 最终发现其实阴影部分就是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 也就可以运用我们所学过的正方形面积公式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为72cm2。在这类探索中学生要学会的就是观察图形, 发现特定的关系从而解出问题的答案。

4. 探索数形结合的规律。

案例4: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 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11元, 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这是一个连乘应用题, 我们可以根据题意画出这样一个长方形 (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1或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单价)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热水瓶一共可以买多少元, 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我们寻找出这样三种方法:

1) 先求一共多少个热水瓶 (现根据长宽计算出一共多少个小格) , 再求一共卖多少元。算式是:11× (12×5) =660 (元) 。

2) 先求每箱热水瓶买多少元, 再求一共卖多少元 (先按长计算, 再按宽计算) 算式是:11×12×5=660 (元) 。

3) 先求5个热水瓶卖多少元, 再求一共买多少钱 (先按宽计算, 再按长计算) 算式是:11×5×12=660 (元) 。

二、探索性教学的方法

1. 生活数学化,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应巧搭数学与生活之桥, 将数学教学融入到一定的情境中, 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启发学生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有故事叙述法、图像呈现法、社会热点引入法、数学模型建构法等。例如:上课的内容为认识百分数, 教师可以从世界杯这个社会热点出发, 如果中国队冲入世界杯, 那么在罚点球时根据每个队员踢球总数与进球数的比例, 请同学们做主教练判断应安排哪位球员去主罚这粒点球。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提取有效信息。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也是一样, 如果题目中找到的信息对解题毫无帮助, 又怎能解出题目。因此, 探索性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孩子学会寻找题中的有效信息。观察, 提取有效信息即审题筛选信息的过程, 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其次要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定理、公式, 并提炼题中相应的条件与之相结合, 形成结论。

3.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 分类讨论, 化未知为已知的能力。

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在课堂中和练习中慢慢培养出来的, 教师在这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表率作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养成勤思、严谨的习惯, 以身作则教导学生。在这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各种思想方法的运用, 能够让学生做到对方法的使用熟能生巧。

4. 总结探索规律, 确保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

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权威的、有意义的。由于自己的疏忽或怕浪费时间而使思想不集中的学生一知半解,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是得不偿失的, 同时总结规律也可概括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因此在课堂上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

5. 巩固训练。

练习起到的作用是画龙点睛的, 首先, 练习在巩固、深化知识的同时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严密;其次, 课上的时间有限, 教师没有条件把所有的内容都很精细地解释清楚, 需要在练习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更加重视不足、解决不足。

三、探索性教学的意义

探索规律是一个发现关系、发展思维的过程, 能够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定理、公式, 所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且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数学解题策略, 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凸显了问题解决过程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思考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

1. 实现抓牢基础与思维扩展的结合。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 没有坚实的基础徒有空壳是没有用的,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能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从而发展思维, 追寻到解决问题最本质的东西, 这是一个学生将知识内化的过程, 因此探索学习的加强, 能使基础与扩展双效结合。

案例5:

从基本知识角度, 本题要求对图形由直观的转化成数学语言, 并正确书写表达出来;然而作为探索要求, 这是在直观了解的基础上, 发现图与图, 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能够从这些数中发现内在的变化规律:每次都多2。基于这种数据现象的概括, 从实物和数的对应关系的变化, 正是探究发现所追寻的思维发展的具体体现。

2.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数学教育很难避免“满堂灌”的现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教会学生的不应仅仅是一道题目而应是学习的方法。学生之所以要学习就是因为个体还不够成熟, 教育的工作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不断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数学学习体验。

学生已学习的知识有限, 能力有限, 要求学生独自解决新问题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还是很困难的, 因此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下功夫。在探究学习中很好地教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从而使学生慢慢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案例6:探索:几十一乘几十一的乘法速算。

1.根据下面的算式和乘积, 寻找规律。

2.分小组讨论:算式的特点和积的规律。

3.用发现的规律做下面各题。

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算式, 概括出特殊类型的特征, 然后发现积与乘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猜想、再通过举例验证猜想, 表达发现的规律。学生一旦发现其中的规律, 就会感受到自己又多了一种本领。这样不但能够使加快学生的计算速度, 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4. 探索性教学的数学教育价值。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教材巧妙地将探索规律渗透到认识数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中, 采用看图数数, 写数, 填一填, 圈一圈, 找规律画点等练习形式,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体验, 增强对数的感悟。数学就是符号化的生活, 我们把生活中的东西符号化, 便于运用数学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 要把规律从一般的情境中抽象出一般的模型, 这就需要借助符号来思考。符号不仅仅是一个代号, 起着缩写的的简约作用, 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符号操作和推导, 发现规律的本质。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就是要找出事物的特征, 结构的内在联系, 以便掌握数、形、式等规律。观察题目的特征, 联想学过的有关知识, 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 也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探索式学习是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过程, 既有合情推理又有演绎归纳, 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结论, 还包括学习的方法, 解题思想和策略, 真正地做到了“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探索性学习中, 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不止一种, 教师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启发学生, 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运用最简便最易于理解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有利于形成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是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 人们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 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 把它表述为数学式子, 也就是数学模型, 然后用通过计算得到的模型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 并接受实际的检验。这个建立数学模型的全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在探索规律的教学中, 需要引导学生概括出事物的共性, 或者分析事物本质关系, 在数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数学的表达。在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 那些固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僵化学生思想的解题策略应摒弃;但对于学生来说用概括总结的方法的得出结构化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5. 进一步增强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我们要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善于说出和老师不一样的观点。在这样的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从而使探究活动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让学生养成想思考, 要思考的好习惯, 而不是在老师面前怕发言, 怕发错言, 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

总之, 探索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对培养务实、尊重科学、重尚真理、积极、乐观、开朗的学生, 对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提高解题研究能力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探索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通过探索数、式、形, 以及数形结合的规律, 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 诱发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倾向, 把知识性和生活趣味性结合起来, 让学生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也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关键词:探索性数学教学,内容,方法,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5.

[2]刘兼, 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陈昌平.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探索规律〉教学探索 第2篇

晋江磁灶张林中心小学

张秀霞

2012年3月28日,有幸能再次聆听以前的老同事阿育老师的一节〈探索规律〉,感触颇深,感动的是阿育老师现在虽然身为校长,却还是雄风依旧,依然把课堂教学作为第一生命线。整节课时间安排紧凑,节奏分明,目标明确。

在这节课中,有几点非常值得我学习:

1、教师平时的潜心浇灌:作为一节有一定难度的复习课,从孩子们精彩的互 动中可以看出它们清晰的思路,这和孩子们扎实的基础是分不开的,它都 扎根于老师平时的有效教学。

2、老师备课中心有学生:由于是一节难度较大的复习课,学生的基础怎么

样?怎么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老师经过精心到舍,制定出了比较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而不是纯粹为了哗众取宠。在这个基础上,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3、教师课堂上精心引导:老师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发现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规律:如1、4、9、16等这一列数的规律。同时,我也觉得有几点还可以这样做的:

1、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本节课中的“青蛙的只数与眼睛、嘴、腿的关系”以及“猜数游戏”两个环节都可以删掉:一是前者前面早就学过,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没提升,二是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占用了宝贵的时间; 后者与本节课的关系不大,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

2、数学方法的提炼和数学模型的建构:在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的规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规律的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提炼和建构探索规律的数学模型,并能应用它去探索新的规律。

3、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定位要合理:老师应该给学生更多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4、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引导要有序:老师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观察和思考,如先从横的角度观察有什么发现,谁有不同的发现,让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再进行其它方面的观察。

5、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有所取舍:由于复习课的性质和教学内容繁多与教学时间的矛盾,设计时应该选择比较重点的内容,并对选定的内容进行有序地观察、探索。

探索性数学教学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探索性教学

一、探索性教学的基本概括

1.1探索性教学的基本概念

探索性的教学方式主要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能够分别从教学学习以及现实生活当中进行研究的重要专题所在,而在这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探讨,不仅能够在一定情况下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够使得学生更为主动的去对知识进行获取,从而不断的促进自我的发展和进步。

1.2探索性教学的基本特点

在探索性教学模式当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要地位,紧紧围绕学生组织教学活动。对于探索性教学模式而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则是教学当中最重要的表现,从而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性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而且还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渠道,并且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充分运用到社会实践和生活当中,从而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3探索性教学的发展现状

到目前为止,高中数学教学方面对于探索教育的实施力度和重视程度仍存在很大的缺陷,而新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尤其是对高中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有着重大的突破,对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及革新精神的人才具有重要的责任所在。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教育当中融入创新性教育也逐渐获得了人们的重视,虽然我国在对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培养任然存在不足,而这些不足会造成我国在高校教育当中难以更好的培养出拔尖人才,无法满足我国在新时期经济发展与技术革新的要求。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就顯得势在必行。

二、高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综合素质培养的缺失

对于高中教学而言,所有的教育教学都主要以“高考”为中心,而高考作为我国对优秀人才进行选拔的重要方式,因此,高考教育成了一考订终身,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要性。但是,在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当中,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难题所在,再高中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许多学校与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将其首要的目标设定为以“高考服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而这种忽视往往会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的去学习,而教师也很难开展教学工作,最终影响高中教学的教育质量,从而严重违背了教育精神。

2.2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师生缺乏互动

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当中,很多学校都很难掌握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整个课堂教学仍旧以教师为其主要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依旧是课堂的次要部分,那种以教师教学学生吸收知识的生存方式仍旧没能获得转变,一些学校还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高中数学内容相较以前内容有所增加,一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反复不停的讲授书本上的内容,完全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表面上便于老师更快的传授知识,但是实际上,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学生也很难对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很多学生因此丧失自我思考的机会,也就丧失了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

2.3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大多只是注重要学生的成绩及名次,往往很难因材施教,而这种形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许多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全面发展与人格的全面构成。对于课程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的复习和训练,也只能够充分的让学生去进行重复的学习,从而很难主动的去发现、解决和探索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将会影响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最终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高校数学教学中探索性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

3.1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进而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当充分的构建数学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将数学学习充分的融入到情境之中,从学生最为熟悉的知识入手,不断的启发他们主动的进行学习,从而增加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提取有效信息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也是一样,如果题目中找到的信息对解题毫无帮助,又怎能解出题目。因此,探索性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孩子学会寻找题中的有效信息。观察,提取有效信息即审题筛选信息的过程,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其次要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定理、公式,并提炼题中相应的条件与之相结合,形成结论。

3.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进行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会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同时也会更好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这一培养的过程当中,教师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养成勤思、严谨的习惯,以身作则教导学生。在这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各种思想方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做到对方法的使用熟能生巧。

3.4不断的巩固和加强训练

练习起到的作用是画龙点睛的,首先,练习在巩固、深化知识的同时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严密;其次,课上的时间有限,教师没有条件把所有的内容都很精细地解释清楚,需要在练习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更加重视不足、解决不足。

【参考文献】

[1] 王丽梅. 高中数学教育中探索性教学研究浅析[J]. 赤子(上中旬). 2015(24)

[2] 肖凌戆. 高中数学“优效教学”的探索性研究[J]. 中国数学教育. 2015(Z2)

[3] 谌敢. 探讨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探索性问题的教学[J]. 语数外学习(高考数学). 2012(02)

[4] 季伟松. 高中数学教育中探索性教学研究浅议[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06)

数学教学中的探索性教学 第4篇

一、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 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 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能接近数学。

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 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

2. 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许多人认为, 学数学没有用, 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事实上, 数学的应用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以往的教材是和生活实践是脱节的, 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 这也是向数学应用迈出的一大步, 比如线性规划问题就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个应用。教学中教师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 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 从而热爱数学。

3. 引入数学实验,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 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 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4. 鼓励攻克数学, 使其在发现和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数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拼搏,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研究的过程中, 充满了成功和欢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乐在其中, 才能培养出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

二、加强指导学习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 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 改进课堂教学, 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 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在教学中, 我主要在读、议、思等几个方面给以指导。

1. 教会学生“读”。

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数学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并伴有注意的对数学材料的知觉能力。教会学生阅读, 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 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深层次、隐含的内部关系的实质和重点, 逐步学会归纳整理, 善于抓住重点和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在预习和课外自学中尤为重要。

2. 鼓励学生“议”。在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对于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没有把握的结论、疑问, 就积极引导学生议, 真理是愈辩愈明, 疑点愈理愈清。对于学生在议中出现的差错、不足, 教师要耐心引导, 帮助他们逐步得到正确的结论。

3. 引导学生勤“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思考尤为重要, 它是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反思思维过程, 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 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 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三、鼓励质疑, 激起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解完一道题是时, 总是想问老师, 或找些权威的书籍, 来验证其结论的正确。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他们对权威的结论从没有质疑, 更谈不上创新。长此以往, 这些学生只能变成唯书本的“书呆子”。中学阶段,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相信自己, 敢于怀疑的精神, 应该养成向权威挑战的习惯, 这对他们学习, 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为重要。如果真找出“权威”的错误, 对学生来讲是莫大的鼓舞。

在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新发现、巧思妙解及时褒奖、推广, 能激起他们不断进取, 努力钻研的热情。而且我认为, 质疑教学, 对学生今后独立创造数学新成果很有帮助, 也是数学探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鼓励学习创新, 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而且要鼓励创新,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依据数学思维规律, 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 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同时采用多种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 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浅谈小班幼儿探索性教学活动的组织 第5篇

《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奠基就说明与未来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只有开展好教学活动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幼儿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我们在活动中是通过尝试,探究,发现来进行学习的。老师是在和幼儿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才初步掌握了幼儿的情况,当小班孩子被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住时,思维便异常活跃,求知欲望特别强烈。小班教育可以说是孩子们接受的第一次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启蒙阶段就开始爱学习,才能为以后中大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小班的教师,就应该把握住幼儿年龄特征,从他们的喜好,从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提取活动素材,生动地组织幼儿在园的学习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如何组织小班幼儿进行探索性活动呢?

一.活动内容生活化

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首先会考虑幼儿的年龄段,小班的老师,会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受到认知水平发展的限制,知道他们生活经验较少,依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要求,为他们选择有趣的,他们熟悉的,较感兴趣的事物,还要浅显易懂的,这样既结合了幼儿的实际生活,又贴近了幼儿的生活。如在“桃花开了”科学活动中,我们利用春天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踏青活动,我有意识的让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色,自己去探索,寻找,发现桃花的特征、颜色。教师慢慢引导幼儿从远处观看,再从近处观看,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桃花的花蕊,闻闻桃花的香味,观察桃花的多种形态,如花苞已开,盛开了等。把观察到的用自己简单的语言说出来,感受桃花的美丽。其次通过组织“下花瓣雨”的游戏。让幼儿感受到游戏的快乐。最后通过活动延伸,让幼儿用彩笔给桃花涂色。这些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自然科学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幼儿探索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使他们不仅获得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积极探索新事物的习惯。

二.活动形式多样化游戏化。

小班幼儿,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持久的兴趣,没有耐心,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就有意识的变换活动的形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以保持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兴趣。所以在设计科学探索活动时,我们充分考虑幼儿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学习实际,把五大领域的学科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充分体现教育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开展手指画,印章画,棉签画,剪贴画,等形式多样的方法,力求多样性,新颖性和趣味游戏性,尽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创作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寓画于乐,寓教于玩。如:到了夏天,幼儿对西瓜比较感兴趣,我就特意设计组织了“西瓜甜又甜”这一综合活动。我先通过谈话引出西瓜,然后提问幼儿: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吃些什么来防暑降温,让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讲述。然后总结出西瓜就是一种很好的夏季水果。接下来,让伙房阿姨拿来西瓜,先组织幼儿观察认识西瓜,接着讲述西瓜的外形。通过亲自观察实践后,发现他们讲的特别好,有的孩子说,有的西瓜是圆圆的,有的西瓜是扁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还有的是带花纹的。有的孩子还说,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根据孩子们的这些稚嫩的表达,老师了解到了孩子们知道的还很多。最后我把西瓜切开,组织幼儿仔细观察,然后品尝,这时孩子们发现了西瓜里有红红的瓜瓤,瓜瓤里有子,瓜瓤里有许多瓜汁,瓜瓤也能解渴,这些都是孩子们尝试后,总结得出的结论。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环节,孩子们获得了直接的经验。品尝,总结经验后,我又让孩子们用彩笔给西瓜涂色。多数孩子积极性特别高,选择的颜色符合西瓜的颜色。说明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真正认识了西瓜,了解了西瓜。整个活动过程丰富多彩,气氛活跃,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既动手动口,又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密切配合,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活动方式趣味化

幼儿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多数来源于教师在班级组织的游戏。游戏是幼儿生来就喜欢的,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是活泼好动,好模仿,兴趣转移较快,因为游戏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很容易激发和调动孩子们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他们会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精神压力,很容易撞击出他们思维的火花。真正做到寓教与乐。例如:在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五官时,我们让他们仔细观察,说说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器官的名称和样子。为了让他们表达的更直接更清楚,我设计了手指操,还让孩子们观看了视频“我的身体”等徒手律动操。孩子们自然而然就说出了自己的手,自己的腰,自己的脚,自己的膝盖和胸等器官的名称。这样直观形象的就认识明确了自己各个器官的名称和部位。体验了各器官的作用和重要性。我们采取这样宽松和谐的游戏活动方式,让幼儿在多种有趣的游戏中感知事物,获取信息,掌握知识。

四.活动过程主动化

我们知道探究是创造的前提,探究是成功的阶梯,探究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展幼儿的现实生活视野,丰富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形成科学求实的态度,和谐发展的个性。幼儿园自主性科学探索活动,是幼儿的一种主体活动。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真正的主动探索和学习,是幼儿积极,主动地通过自身的实践来完成的,在指导小班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中,我常常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方法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发现问题,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从而使幼儿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在一次美术课上,我拿了许许多多的彩色卡片,有正方形的,有三角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和圆形的,我要求让孩子们用这些卡片拼成一个漂亮的房子。孩子们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卡片后,他们一窝蜂似的拥过来拿自己喜欢的卡片,我要求孩子们不要急,自己先想想,你准备拼什么样的房子,需要哪几种卡片,你喜欢什么颜色,就选择什么样的卡片,有的孩子说,我要拼一个正方形的房子,房顶是三角形红色的,房子是正方形黄色的,门是长方形蓝色的,窗子是圆形绿色的。还有的孩子说我要拼一个高高的楼房,让爸爸妈妈有楼房住。孩子们各抒己见,想法各种各样,我说那就按照你们自己的想法开始拼房子吧。几分钟之后孩子们的房子都拼好了,他们拼的房子各不相同,拼出来的房子一个比一个漂亮,而且脸上洋溢出那种胜利者的喜悦心情。老师在组织每一次活动时都是从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启发引导孩子们有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让幼儿在自主尝试中发现问题,在不断地尝试中锻炼自己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是一个自主探索者,他们的自主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探索性数学教学 第6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抓手

探索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学教学改革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最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才能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也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应以什么为抓手呢?笔者认为应以下四个方面抓手。

一、激发探索性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对探索性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实施探索性学习的第一步。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新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这一特点,通过提出一些与数学知识有关、具有启发性的,并且用学生经常遇到的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列举的实例或者问题既要是学生所熟悉的,又要经过进一步思考才能回答的。在此之后,要相信学生,让它们自己去尝试探索解决问题。

二、创建探索性学习的条件

1、设置适宜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设置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情境可以分为问题情境、动态情境、实验情境、应用情境、概括情境。个人认为创设的学习情境要能够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通过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进行再创造,并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2、创建宽松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探索性学习氛围要求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坚信学生的探索能力,肯定学生的探索勇气,使学生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对课堂上回答正确的学生加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加以鼓励,同时对其加以细致、耐心的指导,帮助其寻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过程中,出示讨论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多少块?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讨论中,学生有的画图,有的剪纸……人人动手、动脑,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并联系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中,逐步弄清了分数与除法的内在关系。

宽松的探究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探究能力。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对学生抱着良好的情感,可以让教师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的修养,塑造人格魅力,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再者,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增强知识底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真诚的情感、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

三、引导探索性学习的过程

1、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创设优良的学习条件外,还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探索、思考空间。探索性学习要经历多个阶段、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每次向学生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要留给学生时间投入到探索过程中,以完成探索性学习任务。

2、采用适当的探索方式

探索方式可以分为个体独立探索、小组合作探索、班级集体探索等三种。第一种指的是探索性学习活动的过程完全是由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经验,采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这种方式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第二种指的是以多人小组为基本形式,从而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探索环境,通过小组的形式共同总结经验、共同提高探索能力。该方式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互补思维,从而获得更加清晰的概念、更加准确的结论。第三种适用于研究同一主题的个人或小组,以发散的思维方法,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意见,通过集体的交流讨论,形成共同的认识,完成探索任务。

四、深化探索性学习意识

探索性学习不能只限于课堂教学,要将其延伸到课后的学习中去。要让学生自己对数学探索加以体验,最终将探索性学习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进行适当的课外调查、学习、研究是必需的。

如在讲授“利息问题”这一课时,学生对利息的知识缺乏,尤其里面的一些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很多学生并不是很清楚,而这些又都是学生理解利息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的前提。于是,我把学生编成课外学习小组,到信用社:1、收集有关利息问题的知识,2、在储蓄柜前让学生帮助营业员接待顾客,通过小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金、利率、利息的认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掌握了计算多年期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全面地理解了利息的计算公式。

数学教学中探索性问题的处理 第7篇

一、探索性问题的设计

数学探索性问题亦称数学开放性问题, 是相对于数学封闭性问题而言的.我们可通过改造封闭性题目, 减少习题构成的已知要素编拟成探索性问题.下面以实例介绍改编封闭型问题为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思路.

1. 将证明题改编为探索性问题

例1过△ABC各边中点D, E, F分别作各边的垂面α, β, γ, 求证:α, β, γ交于过△ABC外心的同一直线.

如果将证明结论改用疑问表示, 就可改成探索性问题:过△ABC各边中点D, E, F分别作各边的垂面α, β, γ, 问:这三个垂面能否交于同一直线?若能交于同一直线, 这条直线有什么特点?若不能, 说明理由.

由此可见, 若将证明题的结论隐去, 改用“能否”、“是否存在”等疑问句表述, 就可将证明题改成探索性问题.

2. 将一般求解题改编成探索性问题

例2已知三条直线4x+y-4=0, mx+y=0, 2x-3my-4=0交于同一点, 求m的值.

如果将“求m的值”改为设问的方式“是否存在实数m”, 原题就可变为存在型探索性问题.

已知三条直线4x+y-4=0, mx+y=0, 2x-3my-4=0, 问:是否存在实数m, 使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若存在, 求出m的值, 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经过这样一改造, 给解题思考方向带来了不确定性, 使原题变成了探索性问题.

3. 由特殊情况的命题推向一般编成探索性问题

例3若a, b, c是△ABC的三边长, 且满足c2=a2+b2, 证明△ABC为直角三角形.

如果将△ABC三边长满足的条件推广到一般, 即满足cn=an+bn (n≥2, 且n∈N) , 就可以得到归纳型探索性命题.

若a, b, c是△ABC的三边长, 且满足cn=an+bn (n≥2, 且n∈N) , 试问:△ABC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以上列举了一些设计编拟数学探索性问题的思路和做法.在数学中我们需要经常编拟或让学生自己编拟一些探索性问题, 让学生对数学探索性问题的各种类型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对数学探索性问题的具体解法得到必要的训练.

二、数学探索性问题的常见题型及其解题策略

由于数学探索性问题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解题的思考方向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且这类问题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很难形成固定的解题思路.为了不让学生在高考中对探索性问题遇到就怕, 见到就弃, 在此将对一些常见的探索性问题进行分类, 并介绍相应的解题思路和策略.

1. 存在型

这是一类最常见的探索性问题, 它往往以下面的句式出现:已知……, 试问:某个数学事物或某种特征是否存在?若存在, 求出这个事物或特征;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这类题目的结果有三种可能情况: (1) 存在; (2) 不存在; (3) 可能存在, 也可能不存在.对这类问题一般可以采用的解题策略:先假设探求的对象存在或结论成立, 以此假设为前提进行运算或推理.若由此推出矛盾, 则假设不成立, 从而得到“不存在”的结论, 若推理能求得要求的数学对象, 就得到存在的结论.

2. 归纳型

这类问题大多涉及自然数的数学命题, 如数列、含自然数的等式、不等式、整除性问题等, 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从题目条件出发, 通过观察、试验、分析、比较、归纳、猜想等探索出一般性的规律, 然后对归纳、猜想的结论进行证明.

分析观察发现每一项的分母分别为9, 25, 49, 81, …, 9=32, 25=52, 49=72, 81=92, 而3, 5, 7, 9均为奇数, 故Sn的分母可推测为 (2n+1) 2, 每一项的分子为8, 24, 48, 80, …是分母减去1, 其正确性可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注本例题属于结论探索型, 通过对S1, S2, S3的结构的观察, 与项数的关系, 由特殊到一般, 归纳出一般规律:Sn的表达公式, 由于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完全归纳而得出的, 其正确性有待证明, 故还须对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探索性问题 第8篇

一、探索性问题的研究过程

1. 创设情境。

在学习动机中, 最有效的就是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精心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 这是学生探知的动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语言的描述;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创造富有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利用实物或数学模型。如《三角形全等判定 (一) 》这节课, 教师没有提问什么是角、边、角, 而是从实际出发, 设计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碎成两块, 要去配制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该怎么办?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开启思维的“大门”。根据教师的问题, 学生势必要去寻找有关“画一个三角形”的几个条件, 此时, 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来回忆, 帮助他们找到画一个三角形应满足的三个条件,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扫除他们思维的盲目性, 教师的定向作用也有了一定的发挥。

2. 点拨诱导。

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后, 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时, 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主体, 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同时让他们在群体的影响下, 通过积极讨论, 在探究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构建。在第一阶段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中, 学生已提出很多解决配玻璃的方案。经过分析, 归纳到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诱导, 再放手让学生去探究, 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推理等发现三角形全等的一些条件, 教师很顺利归纳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此时老师一点拨, 学生很快发现三角形全等的另一个条件AAS, 由于学生始终以主人的姿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通过多向交流、讨论, 最后取得了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此时, 有些学生想出第3种乃至第4种三角形全等条件。这时, 教师及时诱导学生沿着刚才的思路去探究已知条件中只告诉1~2个条件、还有1个条件是隐藏的一些思考题, 学生的情绪再一次达到高潮, 学生学得也很扎实, 这是因为学生经过不断地自我学习和交流讨论, 一步一步渐入佳境。

3. 变式训练。

由于第二阶段, 学生已经不满足于现状, 需要巩固、深化, 教师组织交流变式训练是达到这一目的十分有效的手段。因为, 学生都已经掌握必须满足ASA, AAS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不管是已知, 还是隐藏的,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教师变式安排顺序:已知2个条件, 需补1个条件→已知1个条件, 隐藏1个, 补1个条件→通过变形找条件, 补条件, 这样由简单到复杂, 从找一个角、找一边、找二角、找一边一角, 由易到难, 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挥和提高, 从而培养了学生获取动态信息和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变式训练学生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是唯一的, 可以求同存异。

二、探索性问题的基本类型

1. 存在型探索。

“存在性”的探索问题是探索性命题的热门形式, 而且是一类综合性强、覆盖面大的题型, 它着力要求学生根据题设条件, 把握特征, 对“是否存在”做出准确的判定和正确的推断, 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一般有肯定型、否定型和讨论型三种。

例如:已知抛物线y=-2x2+2与x轴交于A、B点, 与y轴交于C点, 求: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P与C不重合) , 使S△ABP=S△ABC。

解:如图可知, △ABP与△ABC有相同的底边AB, 要面积等, 只需高等, 即点P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等于点C的纵坐标的绝对值, 分析可知, P有两种可能性, 且纵坐标为-2, 可得横坐标为, 即:P或。第三步:讨论结论 (引出公式) 。

对于公式的证明, 笔者提出疑问, 引导学生观察探索:能否将 (a+b) 2转化为多项式的乘法;然后用多项式的乘法计算, 比较发现结论正确, 用多项式的乘法证明是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

2. 逆向型探索。

逆向思维探索, 能使学生思维突破传统习惯的框架, 在解决问题时能做到化难为易。

例如:将一抛物线向右平移5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得抛物线y= (x-1) 2, 求原抛物线的解析式。

分析:若按正向思维方法, 设原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bx+c (a≠0) , 再按平移规律求解, 非常繁琐。但若按逆向思维探索, 将“新”抛物线y= (x-1) 2向左平移5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 即得“老”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1+5) 2-3= (x+1) 2-4。可见, 逆向思维探索在百思不得其解时能起到“柳暗花明”之功效。

3. 变换型探索。

这类题型的特点往往是对已有的条件进行演变, 它着力要求考生善于用运动与变换的观点去加以观察、探索、发现、猜想, 科学地分析, 严谨地论证, 从而解决问题, 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大有益处。

综上所述, 探索性问题的教学切合学生实际,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学生能力的培养, 它改变了过去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 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题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摘要: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本文分析了探索性问题的研究过程:创设意境, 点拨诱导, 变式训练;阐述了探索性问题的基本类型, 主要包括存在型探索、实验型探索、逆向型探索和变换型探索。本文力求为探索性教学带来一定的实际意义。

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探索性问题的教学 第9篇

一、对高中数学进行探索性教学的认识

这里所说的数学探索性问题指的就是从问题所给定的一些题设条件中进行探究, 找到相应的结论之后进行证明, 或者是从给定的一些题目要求中进行探究, 找到相应的某些必需条件以及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这种类型的题目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问题的本身就是开放的, 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带有一定的探索性.同时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条件不够完备, 结论不够明确.

由于要素不同, 探索题的构成类型也不一样, 有的可能是将结论省去, 这就成为了一个判断可能性的某种探索性问题, 也有一些将条件转变, 这就成了结论是否存在的一种判断探索性问题, 等等.

二、数学探索性的问题教学探讨

由于数学的教学活动可以说是师生之间共同活动的一个过程, 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都应该表现出对于活动的对象也就是数学材料的一种共同兴趣和思索以及探究.

在一节课中如果可以体现出探索的过程, 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必然可以展开一些有效的探索活动, 同时也会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换式交流, 这样的课堂教学会显得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互勉共进, 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1.依照教学的目标, 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

探索性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这个数学问题要探究什么.因此, 首先我们需要认真地去研究教材, 然后确定教学的目标, 之后通过已定的各种教学任务以及学生自己的掌握程度,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方法以及手段, 最终形成一套具有探索性质的问题教学方案.由于现如今许多教材上的问题好多是比较封闭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一些教材中的习题改成探索性的问题, 或者依照学生的掌握情况自行编写一些趣味性以及应用性都较强的探索性问题.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图形这一部分内容时, 教学者可以利用教具或者多媒体让学生对各种立体图形更加透彻地理解, 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画面, 然后结合相关的例子, 这样的教学往往事半功倍.

2.适当转变教学的观念, 使得学生成为进行探索学习的主体

学习的主体就是学生, 所有数学知识都需要通过学生去进行再创造, 只有这样才可以纳入他们的认识结构当中, 才可以将知识有效地利用.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探索题教学的进程中, 更加需要牢固树立学生的数学学习思想.也正是因为如此, 我们在进行教学时, 对于问题的各种分析求解以及论证, 都要让学生处于一个积极的且主动的状态, 这不是被动接受就可以实现的.教师一直都是问题得到解决的主要参与者, 也就是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提示并引导、评价.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一就是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二就是抓住一切有意义的实践机会, 比如运动会或者艺术节, 等等, 由此来创设一些数学探索性的问题.三就是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留出一些相对比较充分的时间来给学生, 使得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言.四是适当引导同学依据所学的知识自主去编写探索性问题, 之后选择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五就是注意感情的倾斜, 尤其是对于一些在学习上困难的同学, 教师要多注意他们, 给他们帮助和肯定, 否则会容易导致他们的畏惧心理.

3.加强学生在探索性的问题解决方法方面的指导

因为探索性问题的主要特征就是条件不充分, 结论比较多样, 思维空间大, 等等, 所以一般的解题过程必定也是一个进行探索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会常常发现有些同学对于探索性的问题无从人手, 相反也有些同学却十分喜欢寻找一些解题的规律.学生没有目的性的学习只会加深他们对数学的厌恶.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适当加强对学生在问题解决方面的引导, 使得学生可以掌握这一类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法.首先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明确解这类题目须要注意的环节, 引导他们学会反思, 其次就是要多给学生合作的机会, 这样可以使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完善, 最后就是教师要多留一点思考的空间给学生.

三、进行探索性问题教学时的反思

由于探索是进行数学延伸的生命线, 因此解探索题也是一种比较富有创造性的脑力、思维活动, 但是由于探索性问题的涉及面实在太广, 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发现了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由于知识面有限, 常常会对这类问题无从下手.第二个问题就是一些学习困难、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进行问题探索之后只能得出一些简单结论.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数学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如今的学生都面临很大的考试压力, 大部分的学生在探索性问题训练方面也只能是一种模式化的, 没有实际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毛伟阳.高中数学探索性学习的教学问题研究[J].高中数理化:高中版, 2008 (7) :50.

探索性数学教学 第10篇

关键词:中专数学,教学,探究

一、中专数学在探究性教学模式时需备的理论基础

教育理论和学术思想的相结合在一定的特殊指导环境下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模式, 其中包括对学科设定方向和目标、环境以及教学的进程结构等, 各种因素的完整结合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模式.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 对于学习内容的意义要培养学生主动去思考求索.

(2) 不断进行相关的论证和研究, 努力实现创新的解题方式.

(3) 旧知识和新知识的有效接入, 将这种联系投入思考.

结合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性, 不应该仅仅只是作为一门学科项目进行讲解, 还是一种洞察力和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严谨性就使得最终结果的求得需要反复验证和计算, 因此, 数学也属于实验性学科, 需要用各种类比推测加以论断.因此我们也应该用实验性学科的方式去对待数学, 让数学教学方法得到创新突破.

二、构建中专数学学科探究性的教学模式

1. 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一点上, 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进行相关情景的假设, 使其内心有着明确的体验, 从而能够带动思维去接受所学的事物, 消化所得到的知识.

这样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2. 情景条件的创造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能够大幅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能够学以致用, 对学习的效果也是大大促进.创设情景一般有以下一些方法:

(1) 将生活情境创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数学的存在, 将生活的具体例子加入到其中.因此在课堂上, 在举例说明时, 可以将生活中的案例引申阐述, 让学生能够感觉到数学在身边利用的价值很大, 并且也能够让学生在现实案例中明白数学的重要性, 并能够保持观察生活的细心,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 将故事情境创设.机械化的讲解远不如故事的形式进行阐述, 因此有身临其境的故事往往更能引人入胜.

(3) 将操作情境创设.通过具体实际的操作, 让学生参与到其中, 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 运用到解决问题之中.再加以教师的生动讲解, 对学生脑海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梳理, 不仅改变了枯燥的课堂气氛, 还能使学生更加活跃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

(4) 将悬念情境创设.通过悬念的设置, 让学生产生兴趣, 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解疑, 并在疑问中不断探索, 这种能力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

(5) 数学实验.数学实验建立在计算机作为基础工具的首要条件上, 让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去动手做试验, 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去探究.在不断的实验过程中吸取失败的教训, 总结成功的经验, 有助于将所学知识与实验效果相结合.此部分主要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并且运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进行试验演算, 让他们能够懂得实验模型的建立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也能够在学习其他知识时举一反三.

三、观察和分析

1. 提出猜想结论.

对完整知识进行相关的总结之前必须进行不断的猜测和假设, 最后经过不断的反复推敲和论证才能得到结果.对于猜想, 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要大胆猜想, 有敢于挑战权威的魄力, 才能在猜想的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当然, 猜想也不能一味地盲目, 要建立在所学的基础上, 要进行有基础、有理由、有根据的合理化猜想, 才能对学习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2. 推理和论证.

关于猜想产生后, 就需要进行一些与之相关的验证活动, 因此需要逻辑性的推理过程.每一个推敲验证的过程都是有据可查的, 才能继续, 数学是一环扣一环的严谨学科, 因此, 要造就不变的真理, 就要反复进行逻辑推理.

四、中专数学探究性教学的认识

1. 在教育工作的开展中, 学生作为和我们直接接触的对象, 他们生活的范围不仅仅只是在学校, 在课本中,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需要有更加广泛的基础知识教育能力, 而老师可能未必在意他们多研究的部分, 因此, 为了师生的交流能够产生共鸣促进教学的力度, 教师要进行和学生的沟通了解, 并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2. 我们在传输课本知识的同时, 也需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无论做任何学习项目, 教师都需要以实际行动来鼓励支持学生们进行互相合作, 要教会学生用集体的凝聚力去完成任务, 这基于教师自身要学会合作, 以身作则.

3. 随着对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教学工作者的水平也会不断地提高.过去传统教育工作的目标追求, 已经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因此, 这也是一种新式的机遇, 能够让教师在多方面的创新教学中更深层挖掘自己的潜力, 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和探究能力结合成综合的教学水平.

对新型的研究型课程,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有明确的研究主题.

(2) 要积极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思考.

(3) 科学化指导学生, 培养创新也要巩固知识.

中学化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浅谈 第11篇

从表现形式上划分,探索性实验可以分为多种。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例,分别予以阐述:

一、对比实验。

即将实验条件细化分析,有针对性地设置渐次有差异的条件,同时开展一组实验,从实验条件、实验现象到实验结果都可以相互对比、参照,能非常直观地帮助学生进行求同求异分析,搞清问题的实质。如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先鼓励学生依据生活常识猜测导致铁生锈的因素有哪些,经过讨论,渐渐把目标集中到了“水”、“空气”上来,此时引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设置一组对照实验来探求铁生锈的条件。这组对照实验包括三个小实验:一是将洁净的铁钉放在干燥的试管里,用塞子塞紧;一是将洁净的铁钉放在试管里,注入经过煮沸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再注入一层植物油;一是将洁净的铁钉放入试管里,注入蒸馏水而不浸没铁钉。一周左右,极有对比性的现象和结果出现了,学生水到渠成地分析归纳出了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空气并存”。这样依据实验细致探索,对训练学生严密、全面地思维大有益处。

二、迁移实验。

即教学中充分利用系列知识的传递性和继承性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迁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设计实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并在具体实验操作中结合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摸索、改进,渐至佳境。如在讲CO2 的实验室制法时,不直接展示制取装置,先提示学生回想O2 、H2 的制取反应原理与装置的关系,经过认真比较、总结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与装置类型的关系,学生由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受到启发,迁移制取氢气的装置。动手操作时又出现新问题:一旦要收集较多CO2,试管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而且,还需要反复打开塞子加酸,如何改进?学生们又进入了新的问题情景。经过进一步的实验探究,真正理想的CO2 制取装置成型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制取CO2 ”这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培养了化归能力、迁移能力和在继承中创新的能力。

三、扩展实验。

变换角度、条件、背景看问题更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思考。教学中,可以不失时机地设计一些与已有问题相比“似非而是”的新问题,让学生疑惑,再借助从教材内容中扩展出的实验探索问题的实质。如在讲CO2 的性质时,教材有一个阶梯实验:向一只放有高低两只蜡烛(阶梯蜡烛)的烧杯里倾倒二氧化碳,现象是蜡烛自下而上先后熄灭,学生很容易就分析出原因。此时趁热打铁,再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一只盛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上方再倒扣一只烧杯,使之密闭,现象是什么?大部分同学不假思索地认为与教材的阶梯实验现象相同,此时不急于下否定结论,而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自己动手做一下这个实验,大家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诸如“用罐头瓶代替烧杯”、“用一长一短两支蜡烛代替阶梯蜡烛”的创造性方案。教师取出早准备好的相关物品(形状各异的透明饮料杯、罐头瓶、用剩的生日蜡烛等)分发下去,学生们立刻兴奋地按自己的设计动手,实验气氛特别热烈、亲切。当实验结果出来,是高的蜡烛先熄灭时,学生们非常吃惊“为什么?!”经过进一步分析、思考、实验,答案水落石出。这整个探索过程是由学生自主进行的,既升华了对知识的认识,又锻炼了在变化中变化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

四、开放实验。

即设计结果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借助实验进行否定、肯定求证的探索性实验。它的优点是能保障学生高自由度地运用实验工具探求结论并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在反复猜想、实验、科学抽象中提高去伪存真的思辩能力,充分发挥了个体的创造性。如在讲“盐”时,要求学生尽其所能找出区分NaCl和Na2 SO4两种溶液的方法。这个问题答案有多种,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提供了如下几种方案:分别用如下试液予以鉴别:①BaCl2 试液②AgNO3试液③Ba(OH)2 试液④Ba(NO3)2 试液等,汇总结论后,再要求他们将本组没发现的方案重新求证,结果有的小组发现②AgNO3试液与两份待定液都反应产生了白色浑浊,无法鉴别;而有的小组就成功地实行了鉴别,为什么?②到底可不可以用?此时引导学生观察各组所用AgNO3溶液瓶上的标签,报出浓度,再要求进一步实验找出原因。学生很快就通过应用稀释后浓度变小的AgNO3试液做实验,分析出了②错误的原因:Ag2SO4是微溶物,当所用试液较浓时,可能也会沉淀下来。这样,学生自己探究得出了鉴别盐酸盐与硫酸盐时尽量不用AgNO3溶液而用其它几种试液的科学结论。

五、悖常实验。

生物教学中探索性实验教学法的实施 第12篇

一、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突出学习的趣味性

比如在教学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这一知识点时, 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相关器具培植几棵常见作物, 分别用自来水、蒸馏水和土壤溶液等进行浇灌, 观察实验结果。既联系学生实际, 又是一种探究活动, 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利用挂图、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并紧密地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如在讲皮肤结构时, 引出如何才能使皮肤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认识皮肤卫生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生物学知识, 对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才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问题拓展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所谓“问题拓展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学生解答了某一问题后, 要求学生对所解出的问题适当加以变化和发展, 并编出发展题, 师生共同解答。如在教授初中植物《茎的输导》这一节时, 可将“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演示实验设计成边讨论、边分析、边实验的形式, 选取白色花的玉兰枝条, 下端插在盛有稀释的红墨水的瓶中, 放在阳光下, 待白色的花变红了, 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及进一步观察。问:白色的花为什么变红?引导学生答出:墨水中的红色物质运输到了花中去了, 说明了茎有输导作用。再问:茎的结构有好多部分组成, 到底哪个部分有输导作用呢?指导学生观察茎的横切面, 得出:茎的木质部被染红了, 红墨水是由木质部运输的。继续问:木质部有导管和木纤维, 红墨水是通过哪个部分运输的呢?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 得出:木质部中只有导管染红了, 红墨水是通过导管运输的。最后得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的结论。这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

三、重视设疑,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疑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突破重点, 化解难点是检验教学效果最好体现。因此教师要注重抓住教材的重难点, 精巧地设疑, 去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同时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 帮助他们弄清问题的原理和规律, 从而取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实验分段, 小组合作, 分析、讨论, 提高思维能力

实验分段并讨论是把一个实验分成几段, 教师分段讲解操作方法, 提出本段要解决的问题, 由学生分段独立完成实验, 每段实验结束以后,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分析、讨论, 得出本段实验的结论, 全部实验结束以后, 再将各分段实验的结论进行分析和综合, 得出整个实验的结论。在采用分段实验和讨论的组织形式时, 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分段, 教师应根据实验内容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操作方法的变化和复杂程度不同, 实验观察与分析难度不同及实验时间长短来进行分段。分段确定后, 对教学中必需的旧知识, 新的操作技术和观察的内容, 步骤等, 要根据分段的情况和教学的需要, 安排在不同的时间讲授。有共性的问题放在整个实验前交待, 与各分段有关的问题放到每一段实施之前。这样既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又节省时间。

五、建立新型的评价机制

上一篇:发挥网络教育优势下一篇:泛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