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歌内容范文

2024-07-19

读懂诗歌内容范文(精选8篇)

读懂诗歌内容 第1篇

一、初步诵读, 寻找切入点

很多学生读了诗歌之后一头雾水, 于是胡乱鉴赏, 结果可想而知。理解是一种能力, 它需要一个过程, 而读就是其中的一个途径。高三学生似乎对读渐渐淡忘, 不会像低年级学生一样多遍诵读, 所以教师要鼓励他们在读第一遍后看不懂时不妨读第二遍甚至第三、第四遍,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要注意读进文本, 读有所思, 在读中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寻找有效切入点:

(一) 题目

诗歌的题目很重要, 往往透露出重要的线索, 揭示出对象、事件和主旨等, 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比如2000年上海卷《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约客却迟迟不来, 表现了等待的焦急之情。

(二) 注释

凡是有“注”, 一定有用, 学生一定要重视。出题者有意将“注”附在诗歌后面, 要么是某些词句太难, 用来解释;要么是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如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 晚唐诗人) 诗中描写六朝繁华不再而景色依旧, 联系注释, 学生自然会发现诗人感叹昔盛今衰、晚唐国运衰微。诗歌的“注”为鉴赏诗歌起到了一个提示作用, 它是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又一把钥匙。

(三) 景物

也就是意象, 它是诗歌的基本单位, 诗歌的情感载体, 暗示人物的内心思想。“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真景物与真感情应该融为一体, 做到“以景寓情”, “意与境浑”, “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 (范希文语) 。所以通过意象的象征意义, 意境的指向意义, 学生就能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 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意图。一些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柳—惜别, 月—思乡, 鸿雁—思乡怀亲, 菊—高洁、隐逸, 杜鹃—悲苦、思归, 流水—愁、时光易逝, 秋—愁, 孤雁—漂泊流离。

景情不离, 情景交融, 学生在诗的前半部分要找名词景物, 有哪些景, 什么特点, 怎么写的?实景还是虚景?动景还是静景?视觉角度还是听觉角度?渲染了什么氛围?烘托了什么情感?读诗时要加以思考和解决。如2004年全国卷《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秋风”和“家书”两个意象渲染烘托了诗人对家人的无限思念。

(四) 诗眼

古人写诗词很讲究炼字。因为一个字或一句诗“炼”得好, 会使得全句、全诗游龙飞凤, 生气盎然, “炼”的这个字或这句诗就是“诗眼”。“诗眼”可以是一个简练传神的字, 也可以体现诗作主旨的精彩字句。古诗往往前文叙事写景, 最后抒情议论, 这是古诗的一大特点。可以到诗的后半部分找关键词句, 一般是最后一二句, 诗人直抒胸臆, 是诗歌主旨所在。如王禹称《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前面写景, 景物生机盎然、色彩斑斓又透着凄凉;后面抒情, 关键词“惆怅”、“似吾乡”, 抒发诗人漂泊异乡的凄苦。诗眼是全诗的关键, 不仅在结构上贯穿全诗, 而且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以上几方面在读诗时不可孤立, 断章取义, 一定要整体阅读, 灵活把握。

二、细细品读, 分类别辨情感

从诗歌类别入手, 往往是鉴赏诗歌内容的一个突破口。按内容分, 诗歌有写边塞、羁旅、送别、怀古、田园、咏物等, 品读古诗, 在分清类别的基础上, 要把握各自的内容和情感。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 以抒情诗居多, 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 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 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

(一) 写景抒情诗

写景抒情诗有边塞诗、羁旅诗、送别诗和田园诗四种, 下面以边塞诗和羁旅诗为例进行分析。

1. 边塞诗。

题目中有“塞”“征”“军”等字眼, 内容上描写边塞、军旅生活。鉴赏边塞诗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其情感多样, 或抒发征人思乡之情, 或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 或表达对士兵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和控诉, 或表达对边塞和平生活的喜爱, 这些是边塞诗的基本主题, 鉴赏时要体味、辨明诗人抒发的是哪种情感。看下面四首:其一《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其二《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其三《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其四《上京即事》 (萨都剌) :“牛羊散漫落日下, 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风沙似雪, 家家行帐下毡帘。”四首诗都描写了边塞的生活, 但各不一样, 通过把握边塞景物和抒情句, 学生便可知分别抒发了征人思乡、杀敌报国、控诉战争和热爱边塞的情感。

2. 羁旅诗。

这类诗相当广泛, 很有代表性, 很能体现古代文人的思想抱负。游子在外, 往往触景生情, 写下诗篇, 如杜甫《月夜》、王建《十五夜望月》、温庭筠《商山早行》等, 表现一定的处境和心境。这类诗一般有两层内容, 一层写景, 一层抒情, 可紧扣景和情分析。像杜甫和苏轼的同题诗《倦夜》, 都是前两联写景, 后两联抒情, 杜诗的“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徂”, 表明诗人不仅身倦, 更是心倦, 抒发忧国伤时、同情人民疾苦的情感, 而苏诗的“衰鬓久已白, 旅怀空自清”, 则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功业无成的感慨。更多的羁旅诗则抒发了诗人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愁, 甚至是有家难回的感慨, 如王勃的《蜀中九日登高·鸿雁那从北地来》、晏几道的《鹧鸪天·天涯岂是无归意》。这三种是羁旅诗的基本情感, 我们可以抓住意象和关键词句, 构建图景, 体味情感。

(二) 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 以古迹、古人名或“咏”“怀古”为标题, 如张养浩《潼关怀古》、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等。怀古诗的目的不在“古”, 而在“今”:借古咏怀, 抒发诗人渴望建功立业, 悲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情, 如苏轼的《赤壁怀古》;怀古伤今, 景物依旧而盛衰无常, 表达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借古讽今, 警戒后人, 讽喻当今统治者要引以为戒, 不要重蹈覆辙, 如李清照的《乌江》。这是怀古诗三种基本的写法及主题。把握怀古诗史实与现实的关系, 就找到了解读的钥匙。如2008年江苏卷《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1) 概括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感慨。 (2)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1)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 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这是怀古伤今) (2) (1) 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 忧奸邪为非作歹; (2) 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 忧国忧君忧民。 (这是借古咏怀)

(三) 咏物诗

形式上以某物为题, 如杜甫《孤雁》、李商隐《柳》;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 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咏物不在物, 而在志,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 盖个中有我也”。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以物喻人。学生首先要“读清”全诗, 把握托什么物, 什么特征, 求其“形似”;其次要由物到人, 由实到虚, 结合注解,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寻求物、人的相同点, 揣摩言什么志, 求其“神似”。像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 依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把“依东风”“势便狂”的柳比喻成得志猖狂的小人, 借柳表达对倚势猖狂的小人的憎恶之情。

总之, 学生应从初读到细读, 认认真真去读诗, 在读中寻找切入点感知内容;在“读”上下功夫, 分清类别感悟情感。希望本文能对学生鉴赏诗歌有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

[2]刘熙载.艺概.

读懂诗歌 第2篇

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3、读懂表达技巧

①修辞格,如比喻、拟人、对偶、通感、借代、夸张、对比、象征、双关、反问、设问等。②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细描等。

③表现手法,如赋、比、兴、欲扬先抑、象征联想、借古讽今等。如果看不出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就难解诗的真意。如怀古诗、咏史诗多用借古讽今手法,目的是讽今伤世;咏物诗多用托物言志手法,目的是抒写志趣;一般写景诗多用借景抒情手法,写景的目的是抒发某种特定的情感。

二、如何来读懂诗歌

1、品读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2、了解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3、细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

4、分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在漫长的诗歌创作过程中,许多“象”被人们赋予了固定的“意”,如“长亭”象征“送别”,“梅花”象征“高洁的人格”,“红豆”象征 1 “相思”。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多读诗歌,积累意象,对我们读懂诗歌大有裨益。

5、明晓典故 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用典若多,晦涩难懂,给我们的阅读带来困难,但适当用典,的确有利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达。

6、捉关键词

诗歌中有一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语,观色彩较浓,如“孤”“独”“悲”“愁”“自”“空”“寒”“凉”“闲”“枯”“老”“瘦”等,这些词一般用来修饰意象,抓住这些词去思考就较容易体会“象”中之“意”。有的词语甚至是“诗眼”或“词眼”,捕捉住了这个词也就理解了诗词的主旨。

7、读关键句

每一首诗都有关键句,这些句子往往透出作者的感情、感悟、观点态度等,读懂了这些句子也就较容易理解诗词的主旨。古诗词尤其是近体诗的结构一般是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议论抒情,虽然“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景语可以体会诗意,但议论抒情句多为直抒胸臆,更明白直露地表达了诗词作者的感情,所以更应重视对议论抒情句的分析。

三、小结诗歌鉴赏的步骤 1、看题目和作者;

2、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

3、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 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4、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表达的感情;

5、细想是否运用了一些手法;

6、看注解并反观诗歌题目,做总体思考;

7、仔细审读题干,规范答题。

四、友情提醒

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

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3、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诗歌鉴赏练习

(一)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思想?

(三)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 注 ]① 李弥逊(1085 - 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四)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五)齐安郡晚秋①

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用哪两个意象来点明“晚秋”的?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六)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⑴诗中所写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⑵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一)此为干谒诗。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

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

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寻”与“不遇”,含蓄之极。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

作用3:题目展示思路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二)(1)梅。(1分)作者从“梅”开花的时间和梅花的颜色、香气以及山野梅花的姿态等方面来写。(要突出时间、花香、姿态)(2分)

(2)用对比的手法。(1分)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地虽不同,开则无异。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梅花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表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尚情操。(2分)

(三)有了这一介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容易多了。不难看出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

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四)思归、怀乡。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就是其后的“不如归”(也有说是“布谷”的,与此词无关),借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

(五)(1)稀疏的柳影(或凋落的柳叶);南飞的北雁。

(2)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

(3)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

(六)(1)“幽”。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

如何读懂诗歌 第3篇

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的意思,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和层次来写的。那么,在考场上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读懂诗歌呢?

一、抓标题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1.把握标题的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例如,从《咏素蝶诗》诗题可知: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②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题可知:①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关)和特定读者(侄孙湘); ②暗示了诗的类别(贬谪诗)。

2.带着标题去读诗。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读者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

以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读标题:①时间是中夜(半夜);②地点是西园;③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

猜想:①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②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

读诗:①我们在诗中就看到了“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②标题里有月,诗中第二句就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③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句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就读懂了该诗。

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就可以依据标题,了解开头的内容。

二、读正文

1.懂得诗词的一般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1)结构章法:绝句一般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律诗一般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词一般上片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片抒情。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①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等。

②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2.读关键语品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古典诗歌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这样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的画面。当然,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词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

抓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就抓住了诗的主旨。抓“情感语言”,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如果抓住了这些字,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

3.抓住景、事、情。

任何类别的诗歌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学生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全诗,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中出现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发开去。只有一个意象的画面,如,荷花、菊花、竹子等,本身就含有诗人全部的思想感情;众多意象组成的画面意境,其中也以一两个意象为主体。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的主旨。

三、挖掘暗示信息,读懂深层含义

诗歌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信息,如,注释和题干等,这些信息也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1.注释的暗示。

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有些诗歌的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诗歌的注释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诗歌的注释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诗词后的小注一定不能忽略。

2.题干的暗示。

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

如何读懂诗歌 第4篇

惊鸿一瞥, 留下第一印象

很多人都认为诗歌就是要细细品味的, 没错, 我不否认诗歌应该细品。不过在细品之前我们要对诗歌有个整体的印象。古人说过: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们在读诗时既要能“入乎其内”, 也要能“出乎其外”, 我们要先把诗快速地读一遍, 得到一个整体的印象。对于前后内容差别较大的诗歌, 尤其要有整体印象。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诗人前面写的虽是乐景, 但后面抒的却是哀情, 如果对诗歌没有整体的印象, 只是单纯地从某一个方面 (景或情) 去把握全诗, 就会失之偏颇, 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细细端详, 看清眉眼长相

在速读后, 第二遍就要精读, 细细品味了。这一次的阅读要从多方面进行, 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意诗歌的标题, 要从诗歌标题中获知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歌的类型。如看到《柳》就要想到这估计是一首咏物诗, 所写的物是柳;看到《山居秋暝》就要想到这估计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写的是秋天傍晚山中的景色。然后再结合第一印象, 基本上能准确判断出诗歌的内容和类型了。

第二要注意作者。假如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作者, 那么我们首先要想到该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创作风格。如果是不熟悉的作者, 那么后面的注解就要仔细看了, 看有没有和作者有关的背景知识, 如果没有注解, 那就说明没必要关注作者了。

第三要注意正文, 正文无疑是重中之重。在阅读诗歌正文时我们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 用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把诗歌翻译一遍 (一句话也不能漏) , 然后适当地调整一下使语言稍微流畅一点。第二步, 挑出诗中的景物或人物, 找出其特点, 第三步就是情境再现了, 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 闭上眼睛, 在头脑里勾画出这些景物或人物组成的画面, 感受这幅画面的整体氛围即意境。

下面就以宋之问的《题大瘐岭北驿》为例, 具体说明一下这个鉴赏过程。

初读这首诗获得的整体印象是:这是一首思乡诗, 内容上有景, 有物, 有情。

细品这首诗。由题目可知, 作者身在大瘐岭北驿, 远离家乡。至于宋之问这个人, 很多学生不太熟悉, 如果诗后无注解的话, 要想获知写作背景很难, 所以对于写作背景我们暂且不深究。然后复述诗歌内容:“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开始南飞, 传说飞到大庾岭后它们就全部折回。但是我走到这儿后却不能停下来, 要继续前行, 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潮水下落, 江面平静, 树林中一片昏暗, 瘴气弥漫不散。明日早晨, 我回头遥望故乡时, 应该能见到那岭上的梅花吧!”诗中的景物及其特点是“南飞雁至此回”“潮水下落”“江面平静”“树林中一片昏暗”“瘴气弥漫不散”, 这些是眼前实景。还有虚景是“陇头梅”。诗中的人物是抒情主人公自己, 他的特点是:身处大瘐岭, 但是还要南行翻过大瘐岭, 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最后就是情境再现了, 这首诗应该有两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是:太阳已经落山了, 潮水回落, 水面平静得毫无生气, 树林里开始昏暗下来, 一个清瘦的身影负手而立, 向北方眺望, 可眼前瘴气弥漫, 什么也看不见, 一两声雁鸣引得他抬头, 只见大雁开始向北方飞去, 他多想让大雁带着自己回去啊, 可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奢望, 人虽在此, 可心早已随大雁飞走了。第二幅画面是:清晨, 雾气散开, 诗人又要起身南行了, 他一步三回头, 眺望故乡, 只见岭上的梅花已盛开。这两幅画面营造了孤寂、清冷的氛围, 抒发了诗人忧愁、失落、悲苦的思乡之情。

如何快速读懂诗歌 第5篇

检验读懂诗歌的标准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加以判断:一是诗歌“写了什么”;二是诗歌是“怎样写的”;三是诗歌“为什么这样写”。要想快速读懂诗歌,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阅读。

一、看题目,观注释

诗人作诗,最重诗题!“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标题富含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如:2014年四川卷《秋暮吟望》从题目看点明了时间(秋暮)、内容(望);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吟)。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含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标题,了解诗词的内容。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读题]①时间是中夜(半夜);②地点是西园;③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

[猜想]①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②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

[读诗]①我们在诗中看到了“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②标题里有月,诗中第二联就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③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句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我们就读懂了该诗。

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不同注解有不同的作用。如:介绍疑难词语、地名,有暗示本诗主旨的作用;介绍写作背景或相关诗句有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的作用;介绍作者有暗示本诗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的作用。总之在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诗歌中的注解。

例如: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一诗中的注解: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二、抓词句,审语言

诗歌中往往出现直抒胸臆的语句和带有感情色彩的词直接出现。

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凭轩涕泗流”等直接抒发诗人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倚窗远望泪流满面。又如2014年浙江卷徐照的《三峡吟》诗中“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最后一句直接抒发诗人愁苦的心情。

分析诗歌语言的暗示,找出写景(人、事、物)的词语。捕捉其特点,体会其联想意义或附加意义(情感、哲理),即诗歌语言的暗示意义。

林庚在《说木叶》一文中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谢榛在《四溟诗话》:“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弄清了景和情,也就大致把握了诗歌的主题。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有形状的暗示,色彩的暗示,时令的暗示,环境的暗示,情感的暗示等。

如: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诗中的“孤雁”、“怜”、“一片”等词语的暗示全诗通过对雁孤苦伶仃的描写来象征诗人自己,表达了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三、理关系,明手法

要梳理诗歌中的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各联(各句)间的关系,是托物言志、借物述怀、因事说理还是借景抒情等;句与句之间是表递进、条件、假设、目的、分总还是其它逻辑关系。

如:王珪的《金陵怀古》“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guī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诗中主要运用映衬手法,体现景与情的和谐。首句破题,兼点时、地。“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与尾联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呼应。中间二联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尾联归结全诗,为金陵秋景图点睛。“故国凄凉”应“江城满目秋”,“谁与问”应“独上”。“人心无复更风流”

透过诗歌读懂徐志摩的情 第6篇

一.情与本我的放逐

通过康桥的水波我认识了这样一个诗人, 一个勇于做真自己的人, 一个情字至上的人。

他因爱而生, 而在他短暂的生命里, 他又是一个努力追求真爱、追求本我的人。鸿蒙太空, 谁为情种?我想他当之无愧。

最是那温柔的一瞥, 便将他的心魂摄了过去。在异国他乡, 一个才华绝不亚于美貌的女子, 彻底地征服了志摩寻爱的灵魂。从此, 林徽因的名字便和他牢牢地拴在一起, 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爱情是美好的, 在康河之上泛舟, 撑一支长篙, 在月与虫鸣的陪伴下, 他们完成了彼此心灵上的契合。一花一世界, 一情一片天。放肆地爱着, 爱得那么心无旁骛, 爱得那么惊天动地, 甚至都忘了外面还有一个世界。少年岁月, 青春时代, 单纯的生活让两个相爱的人忘乎所以, 让人看了都会觉得, 如果人生能有这样一次爱恋, 还会再奢求什么呢?

但是, 现实往往有很多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的悲剧。志摩毕竟是一个已有两岁孩子的父亲, 更是一个就算他一再排斥但毕竟有婚姻证明的妻子。林徽因明白爱下去的后果, 所以她理智地退出了。但是志摩不行, 情字给予了他无限的勇气, 他用一个人的肩膀扛起了与整个社会对抗的大旗。那个时代, 离婚两个字显得那么不动听, 那么让人嗤之以鼻, 但是为了爱, 他努力向前冲, 就像飞蛾扑火, 就算前方是烈焰, 他也奋身不顾。那么决然, 那么让人心疼。

二.生命的终点还是情

那是一次怎样的聚会, 一下子将他的目光集中在一个笑靥如花的女子身上。她舞姿曼妙, 体态轻盈, 舞池里她就是一个骄傲的公主, 等待着他人赞赏的目光。于是, 又一个女子的名字与志摩纠结在一起。陆小曼的生活因为有了志摩而变得丰富, 徐志摩的人生因为有了小曼而重新焕发了生机。火一样的爱恋迅速地燃烧着彼此, 世界上再也没有苦与酸, 留给彼此的除了爱还是爱。俗世的指指点点并没有让他们停下爱的脚步, 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下, 相爱的人终于结婚了。虽是艰难, 但终究修成正果。

找到了可以栖息的土地, 志摩的心渐渐地安稳了下来。但是梦境中、心底深处, 似乎还有一个角落, 似乎还藏着什么不愿扫去的人和事。有的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而有的人是为了爱而活着。为了爱, 他付出了许多的辛劳, 付出了许多的精力, 甚至, 为了爱, 他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不知道那架载着他的飞机是怎样做自由落体的, 不知道在迎接死神的刹那他心里最念的人是谁, 不知道他还有什么话要对爱人倾诉。但是, 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并不后悔乘坐这架飞机, 因为那是他爱的表现。飞行的终点是林徽因的演讲会场, 为了康桥下的爱的盟誓, 为了尝遍万千滋味的情字, 他舍得付出。

三.生命因情感而超越

生命因情感而超越, 这就是徐志摩, 一个勇敢追求爱的人, 一个情字至上的人。其实他还是幸福的, 因为他仍然会经常流连于三个女子的梦境深处:那个曾经被他狠心抛弃的妻子张幼仪, 那个决然地离开他的林徽因, 还有那个爱得同他一样炽烈的陆小曼。生而如此, 夫复何求?轻轻地来了, 又悄悄地走了, 身后留下了满地的字符, 组在一起, 便是一个大大的情字。这个情字就是他生命的写照, 和诗歌的精神血脉相连。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深深的黑夜, 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 纤纤的波鳞/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

诗歌的最后一句, 便是对情感的一种奢望, 不能在一起, 但却希望和心爱的人有个梦境的空间。和林徽因的感情, 是一场刻骨铭心的悲剧, 诗歌成了生活的超越。诗歌便是徐志摩的生命。后来和陆小曼的生活, 也是一场悲剧, 但爱得透彻心扉, 陆小曼也是有夫之妇, 后来逃避现实在巴黎的咖啡店邂逅了一个异国女子, 心灵相通, 回到旅馆写成《偶然》。生命因敢爱而闪亮, 这并不意味着失去方向。生命因为对痛苦的超越, 变得浪漫而又积极。出洋云游, 留恋康桥, 写下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康桥依旧, 而物是人非。留在心中的便是对纯美爱情永恒的记忆, “那河畔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内心的爱, 在生活的曲折中变得如梦如幻。

读懂诗歌内容 第7篇

不妨先回放一下试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 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3分)

(2)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4分)

(3)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分)

杜甫的这首诗, 我觉得有两处“抓手”可以让考生轻松地读懂诗, 解好题。

其一, 抓标题。经过高三一年反复而有序的训练, 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借助诗歌的标题来寻找答题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诗歌的题目有时就是诗眼, 能总领诗歌的内容。这次考题的标题通俗易懂, “春日”点明了季节, “忆”点明这是一首思念诗。“李白”点明了忆的对象, 主语省略, 应该是作者杜甫, 即杜甫忆李白。不难读出, 诗歌的标题是总领诗文内容的。根据一般的解题思路, 不妨根据诗歌标题的总领内容思考两个问题:杜甫为何要忆李白?李白的诗有哪些值得杜甫“忆”, 或者说李白的诗为何让杜甫钦佩不已, 甚至期盼相见, 把酒论诗, 切磋诗艺呢?细读诗歌的首联、颔联和尾联, 不难体会到, 杜甫忆李白更多的是李白的诗歌成就, 也就是前面两联中的“无敌”“思不群”和“清新、俊逸”。这样, 第一题的答题区间和相关内容自然就能找到。即:李白在诗坛的地位, 无人可比;李白诗的思想情趣, 与众不同;李白的诗风清新、俊逸。

其二, 抓注释。诗歌后面有五处注解, 更为学生读懂诗歌降低了难度。对“庾开府”“鲍参军”的解释, 学生能明白, 这是把李白的诗风跟南北朝两位著名诗人进行比较;“渭北”“江东”两注释, 又提示学生, 此时杜甫和李白相隔异地, 所以杜甫会“忆”, 所以杜甫会期盼相见, 同时, 结合诗歌内容, 考生可知,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是描写两地之景, 是借景抒情, 而“日暮云”还是杜甫想象李白所在之地之景, 是虚写, 是虚实结合。如此, 第二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即运用借景抒情, 或者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 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从江苏今年的诗歌命题看, 考生如果能准确而又牢牢地抓住以上两个“抓手”, 就会很轻松地对诗歌有一个准确的“会意”, 即读懂诗。

读懂诗只是第一步, 要拿到理想的分, 还必须在“会意”的前提下学会如何“达意”。这就需要考生具备其他的一些语文综合素养, 诸如知识储备, 表述严密, 条理清晰, 逻辑合理, 答题规范, 运用专业术语, 避免语言表述的边缘化, 书写整洁, 不写错别字等等。

例如, 第一题的解答, 虽然设问角度很常见, 要求很具体明确, 答题区间很清晰, “无敌”“思不群”“清新俊逸”这些关键词考生也能抓住, 但是, 如果考生答题时没有紧扣题干中“哪三方面”和“什么样”, 或者考生缺乏对语言的高度概括能力, 只会摘录诗句中的现成词语来答题的话, 估计也会失掉一些分数。

又如, 第二题的解答, 如果考生不会运用诗歌鉴赏的固有术语, 一语中的地指出其运用的表现手法, 而是抱着侥幸心理, 罗列众多的手法术语, 使对错手法混杂在一起, 或者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也会丢分。

最容易失分的可能还是第三题, 要求考生分析诗歌的构思脉络。这首诗以赞诗起笔, 以“论文”作结, 由诗转到人, 由人又回到诗, 转折过接, 极其自然。如果考生对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 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等相关知识没有积累的话, 即使读懂了诗, 也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

综上分析, 要鉴赏诗歌就必须读懂诗歌, 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抓标题、抓注释只是读懂诗歌的方法之一, 不是读懂诗歌的万能之法, 所以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诗歌灵活运用。

读懂古典诗歌的一般步骤与要点 第8篇

一、明确阅读步骤

阅读诗歌时,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通读文本

要想通读,先看题目,再看作者,三看注解,最后才是读诗文。很多诗歌初看题目就可以知道内容,比如是托物言志诗,是思乡怀亲诗,还是送别诗。如《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这个题目,有很明确的信息:故乡人在外偶然相聚,而且是在客舍中,它的内容里一定有思乡怀亲之念,客居在外又有漂泊流离之感,宦海沉浮之痛,不忍离别之情。

问题是大多数学生不看注解,注解被忽略。教师一定要强调看注解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看注解的习惯,知道从注解中寻找信息。

2. 判断手法

分析语言技巧,包括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正常的顺序是,先找修辞,找不

到,再找表现手法,还是没有找到典型的表现手法,最后才找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一定是有的。

很多学生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混为一谈,眉毛胡子分不清。如果学生能够记住表现手法的类型与每一种类型的典型例子,记住表达方式的类型及每一种类型的典型例子,他就可以像学数学一样掌握了公式定理。

诗歌中表现手法十分重要,常见的有: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一般在古诗中,描写细微的声音,如露珠滴落,石上泉水流动,秋冬鸟、虫啼叫,落叶的声响,鱼儿跳动等,就是以动衬静;而描写较大的声音,如竹笛响,牛儿哞叫,箫声,爆竹声等,就是以声衬静。教师让学生记住这些惯例,在分析表现手法时,他会一眼就得出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的结论。

对比衬托。举一个最通俗的例子就可以说明什么是衬托,问“很高的人和很矮的人走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胖子和瘦人站在一起什么感觉?”这里既是衬托,又是正反对比衬托。在影视剧中,墙上的钟哒哒哒发出很响的声音,为什么?这里的问题是,学生搞不清楚什么是正面衬托,什么是反面衬托。通俗的解释就是好的,同类的就是正衬,比如两个很高的人在一起;好的和坏的,两个相反的在一起,就是反衬。但是不同的诗歌,要做具体分析。

写景抒情。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诗歌典型的

间接抒情。诗句究竟是什么表现手法,在脑子里梳理一下有哪些类型,对号入座。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第一句记叙,同时写景,交代了时间、事件、环境,第二句抒情,情感的落脚点是“悲”字,交代了人物。

虚实结合法。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送别诗往往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明写送别时的情景,虚写送别后的情景,同时也是想象送别后的情景。学生记住了这个规律,只要一明确是送别诗,就可以基本上判断采用了虚实结合法。

表现手法是考的最多的,学生往往会判断失误,如“白银盘里一青螺”既是比喻,又是想象,很多时候,一句诗既有修辞手法,又有表现手法。很可能学生只判断出比喻,不能够判读出想象。像这种情况,如果阅读题目问的是什么修辞法,只须要答比喻;如果问的是表现手法,就要回答想象。

表达方式只有5种: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叙。在古诗中,描写、抒情是最多的,难得有直接议论的诗句,说明几乎没有,记叙是有的。在诗歌阅读中,很少有分析表达方式。

3. 分析手法

答题包括3点:什么手法、什么作用、什么情感。

如“白银盘里一青螺”是比喻的修辞和想象的表现手法,把湖水湖面比作白银盘,把远山比作青螺,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洞庭湖明丽的美景,又是想象,把洞庭湖想象成白银盘,深绿色的远山想象成青螺,表达了对山水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明确阅读的答题模式

诗歌阅读题目的类型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意象类。判断是什么意象,结合原句分析营造了什么氛围,流露表达了什么情感。

技巧类。判断手法,结合原句翻译和分析手法的作用,明确是什么情感。

语言类。概括语言特点,结合原句分析语言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

炼字类。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翻译、解释分析作用、氛围,表达了什么感情。

三、举例理解阅读步骤和答题模式

诗歌的三大特征是语言凝练,音韵美,饱含情感。教师在教授诗歌阅读时,首先需要提纲挈领地告知学生,每一首诗歌阅读的落脚点都是情感,诗歌就是为了抒情。而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诗歌中通常都是间接抒情。

以诗人戎昱的《塞下曲》(其六)为例,分析诗歌的阅读理解。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解,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歌的题目告诉读者是一首边塞诗。边塞诗中的人物是将领、士兵,这类诗歌作者

对他们是颂扬、怜惜的情感,他们有报国、建功立业、思乡怀亲的愿望,这类诗歌的主旨往往是表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骎骎”的注解可以帮助理解原句,“盧龙塞”是古地名,“烟尘飞至今”就迎刃而解,“烟尘”,借代的修辞手法,仗打得很久了,战争连年。

在这首诗歌中,典型的意象是“月”。“月”在古诗中通常表达思乡,可是有学生说“你怎么知道边将思乡?”这证明,学生连阅读古典诗歌最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但是,“月”不仅仅是表达思乡,它的含义还有:清高孤傲,不同流俗;感叹昔盛今衰等,关于这一点,老师须要给学生讲清楚,以免读诗看见“月”就是思乡。

首句为什么是“北风”?“白草”?因为东风是春天,北风是冬天。知道绿色的草,枯黄的草,也该明白白色的草是怎么一回事。凛冽的西北风中被霜打后又披着白雪的凋敝的枯草在瑟瑟抖动,可见天有多么冷。而胡人的马天天都来侵扰。为全诗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将七的出场作铺垫。

颔联写的是寒秋的边塞是严冬般的寒冷,守边的将领深夜在戍楼遥望冷月。颈联描写的是铁制的盔甲上凝结的寒霜冷露更加沉重,陪伴着的战马日日年年。表现了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上一篇:债券保险下一篇:小学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