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压配电系统

2024-07-19

中低压配电系统(精选12篇)

中低压配电系统 第1篇

关键词:低压,无功补偿,运用

0 引言

目前在配电系统中普遍采用低压无功补偿的方式对变压器380 V侧进行集中的补偿, 利用微机控制低压并联电容器柜, 并投入一定量的电容器, 对用户进行跟踪补偿。这种无功补偿的方式可以使用户的功率因数得到明显的提高, 它能够降低配电网的损耗, 对用户的电压水平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运用, 可以很好的维持电流的顺畅流通, 提高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我们要学会将低压无功补偿合理的运用到低压配电系统中, 这是一门很好的技术, 有助于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们从一些电力运行规律中可以发现, 利用无功补偿的方式在供电过程中进行电流的配送, 使电压更稳定的同时还降低了损耗。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运用, 不仅能够提高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 而且可以减少电力损耗, 使得电力系统的发展更加健康。

1 无功补偿装置的性能

无功补偿装置是以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以及高精度为原则的, 它可以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各种负荷的无功功率补偿方面, 并能够对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进行自动的调节。它以其独特的形式使得配电系统中的所有无功补偿都能保持在一种高精度的状态, 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能耗, 起到了很好的节能作用。它作为各种负荷的无功补偿被广泛的用在额定电压400 V、频率50 Hz的电力系统中, 同时它还能够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能够使功率因数有所提高达到减少电费、降低系统能耗以及减少线路压降的效果。

2 使用低压无功补偿的重要性

2.1 无功补偿能够很好地稳定低压

电力运输过程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电压的稳定性, 稳定电压也是提升配电系统电力质量的一个前提。使用无功补偿这种方式对电力进行传输, 可以达到稳定电压的目的, 减少电能的损耗。

2.2 无功补偿能够帮助电力企业节省开支

国家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制定了不同的电价制度, 要求达到的功率数值也不相同, 而国家会根据一定的数值对企业收取用电费用。为此, 很多企业对自己所用设备的节能要求很重视, 以便于减少电费开支。运用无功补偿, 可以很好的达到节省电力开支的要求, 帮助企业减少机器使用时产生的电力损耗, 节约了企业的资金, 减少了成本。

2.3 无功补偿可以有效地减少能耗

我们要想知道无功补偿对降低电能损耗的作用大小, 可以利用一个计算公式:P=IUcos准来计算出来。

综上所述, 无功补偿能够很好地降低能量的损耗。

2.4 无功补偿使得电压更为稳定

由2.3中提到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配电系统中变压器的电压差不多都是输送无功负荷产生的, 功率对电压的稳定性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 只要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无功功率, 就能够保证电压的稳定性, 使得大型电机能够正常运行。

3 低压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的方法

如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电力行业也在稳步发展, 它对于配电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由于目前配电系统中负荷不断增加, 对无功补偿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 我国配电系统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无功补偿:

3.1 集中补偿的方法

低压集中补偿是通过低压并联电容器的电脑控制对配电变压器380 V侧进行集中补偿。这种低压集中补偿的方式, 给配电系统带来了很大的益处, 它具有补偿容量大、跟踪性能好以及降低损耗的作用, 减轻了用户的负担, 并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目前使用的低压自动补偿装置都是根据相应的功率因数进行自动投切, 使用集中补偿的方式, 能够很好地进行自动投切, 同时还能够让企业及时的发现用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用低压集中补偿这种方式, 不仅有利于电压运行情况的检查工作, 还能够保持电压数值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3.2 对线路中进行同步或静止补偿的方法

目前, 在好多远距离输电线路中, 都用到同步或静止补偿的方法, 就是在线路中安装相应的补偿装置, 这种方式有稳定电压, 提高电容量的作用, 同时这种补偿方式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 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补偿功效。然而。它在运用到实际中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 进行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时要在线路中选择适合的位置, 要将这一支撑点和输电网络以及受电地区的低压电网连接在一起。

(2) 对无功补偿范围进行合理的设计, 减少由于外力原因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3) 要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定期的维护活动, 随时观察装置的运行情况, 在出现异常时及时进行, 减少因为天气原因给补偿装置带来的影响。

3.3 对用户终端进行分散补偿的方法

输电过程的最后环节是用户, 在用户终端进行分散补偿, 提高电压利用率的同时还使得用户的电器保持在稳定的电压范围之间, 降低了电气的破坏率。在用户终端进行分散补偿是很有必要的, 它能够减少成本、节约资源, 还能够对一些大容量电器进行单独补偿,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 在用户终端使用分散补偿, 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压的可利用率。这种补偿方式, 能够很好地释放电压系统的能量, 使供电能力有所提高。同时, 还能够将电压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保护了用户的电器等设备。此外, 这种方式还能够很好地减少线路的损耗值。

终端分散补偿的具体做法是, 使用一种对终端进行无功补偿的装置以释放电压的能量, 同时保持电压的稳定性, 这样可以减少线路的电量损耗同时提高了供电能力。

总的来说, 在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无功补偿时, 要根据线路的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设计出适合的运行模式以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效率。同时在低压无功补偿的运用中,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补偿与工作同时进行, 降低损耗。先把低压电容组和电机连接在一起, 然后进行电力输送, 这样使低压补偿和电机工作同时进行, 减少了电流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损耗, 又提高了电流的工作效率。

(2) 和变压器连接, 补偿无功损耗。在工作时通过低压保险把低压电容器接到变压器的两侧, 这样可以对配电变压器进行无功补偿, 同时还可以补偿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带来的损耗。

(3) 随时补偿, 稳压供给。无功补偿装置在补偿的过程中可以用作保护装置, 可以把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母线上, 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进行两种补偿, 满足补偿的要求, 同时还能够稳定电压, 达到减少损耗的作用。

4 运用低压无功补偿带来的效益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改善电能的质量、减少电能的损耗、提高设备的出力, 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它能够改变功率因数, 达到降低电力设施损耗的作用。它还能够保证良好的功因值, 使得配电系统中的电压损失降低, 并能够改善电能的质量, 使得电压更为稳定。此外, 它使得配电系统中裕度增加, 将电力系统中的潜力很好地挖掘了出来。总的来说, 电力系统在进行低压无功补偿时, 要首先对低压线路的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 同时还要从它的使用方式着手, 设计出适合的电压运行模式, 有效地提高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

5 结语

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运用, 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很大的益处, 这种无功补偿的方式可以使用户的功率因数得到明显的提高, 它能够降低配电网的损耗, 保障了用户的电压水平。同时, 它对维持电流的顺畅流通以及配电系统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意义。我们应该大力推广低压无功补偿这种技术, 给电力系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方文道, 孙家杰, 章坚民, 等.基于SVG和Surfer的配电网节点电压可视化[J].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0 (11)

[2]王仲鸿, 姜齐荣, 沈东.关于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模型参数及暂态控制模型选择的讨论[J].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 (24)

[3]王春光.民用建筑配电系统谐波污染及其抑制方法——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姚赤飙[J].电气应用, 2010 (3)

[4]郝振荣, 王小兰, 史源香, 等.环山西区域气象探测数据综合显示系统[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 2010

中低压配电系统 第2篇

低压配电柜安装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在实际的安装中,通常采用双列墙安装方法,此方法有利于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接地干线与镀锌扁钢采用相应的焊接方法焊接在一起,确保焊接的牢固性和机械强度,这样能够保障开关柜基础槽钢的稳固性。此外,在开关柜进场前,在施工方和供货方的共同见证下进进行开箱检验,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证件是够齐全,是否存在缺少件和缺损件等,详细记录开关柜的实际情况,保证开关柜设备内部元件具有良好的性能,各项指标符合电气工程实际施工需求。对于配电柜安装场地,结合现场的实际条件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在多雨的机械采取可靠地遮挡措施,在震动区域采取防震措施,考虑所能影响安装工作的所有因素,确保低压配电柜的安装质量。

2.2桥架的安装

桥架安装要进行位置的精确定位,对桥架的固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桥架的支架固定在墙上,另一种方法是在顶板上固定。水平位置的桥架应采取特别的固定方法,根据支架的尺寸选择合适直径的圆钢作为桥架的吊杆,还要在桥架的横担处采取一定的固定措施,防止在工作中出现晃动的现象。在桥架的.安装中会有设置有一定大小的弯曲半径,该半径设置的大小要根据桥架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来确定,根据工程经验通常在300mm以上。在桥架的安装中,根据桥架位置情况选择相适应的安装方法,例如竖向桥架一般采用型钢材料安装,同时配套使用相关的配件和零部件,保证桥架的稳固性。

2.3照明器具安装

照明器具的安装不是统一的,而是要根据配电系统的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照明器具,所以要求在照明器具安装前综合了解配电系统的区域位置情况,合理规划设计,这对不同的区域选用相适应的灯具,确保灯具安装的合理性。灯具安装的另外一个控制要点就是灯具与风口及通风空调的配合,照明器具安装时要考虑后续工作的需要,在风管在上灯具在下的情况下,需要对灯具设置专用的支架,而禁止采用灯具吊杆的方式。如果采用的是嵌墙式灯具,那就要考虑到该灯具对预埋深度的要求,与装修和土建施工做好协调配合,确定预埋深度符合灯具对强度的要求。

2.4母线槽的安装

中低压配电系统 第3篇

摘 要: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电网的日趋复杂,低压用电负荷增长幅度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目前,低压配电系统普遍采用低压无功补偿的方式进行补偿,无功补偿对于低压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解低压无功补偿的原理、方法、规律以及技术对于低压配电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低压无功补偿不仅能够减少电能耗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加快电力事业的发展。本文充分介绍了低压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的重要性,从低压无功补偿的原理、配置原则、补偿方法等方面进行解析,深入分析低压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功补偿;低压;配电系统

低压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研究低压无功补偿对于配电系统的发展和国家电网的改进和完善有很大的帮助。

1.低压无功补偿的原理

低压无功补偿的根本原理是设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即在变配电所抵押或者高压母线上并联电容器或者相机,以此来补偿所需部分或者全部无功功率,从而提高设置点用户的功率因数,达到减少网络输送无功功率以减低损耗的目的。无功补偿装置能够使配电系统的所有无功补偿都保持一种高精度的状态,能够减少能耗,达到节能减排,从而减少企业能耗和开支,提高电能质量。

如今,无功功率补偿普遍采用并联电容器,因为并联电容器以其独有的优势取代了同步调相机,例如,并联电容器能耗低,成本小,便于安装,方便维护等等。本文主要研究电容器无功补偿。

低压无功补偿根据电容器安装的位置不同主要分为三种补偿方式。即分组补偿、集中补偿以及就地补偿。

1.1分组补偿

分组补偿也叫分散补偿,是普遍采用的一种补偿方式。就是将电容器分组装设在功率因数略低的低压或者高压母线之上,分散补偿功率。这种补偿方式具有范围小、效果强的优点。

1.2集中补偿

集中补偿即为提高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将电容器集中装设在总降压变配电所10KV的母线之上,从而使变配电所要供电的范围无功功率平衡。集中补偿的优点是能够减少损耗,提高供电电压的质量。

1.3就地补偿

就地补偿又叫个别补偿。即将电容器装设在用电设备旁边,从而实现就地补偿。就地补偿方式具有提高用电设备的电压质量的优点。

2.低压无功补偿的配置原则

无功补偿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能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和质量,针具配电的原理的特点,低压无功补偿应该遵循就地补偿、分级补偿的原则,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局部平衡结合总体平衡,以总体平衡为辅,局部平衡为主。其次,电力补偿结合用户补偿。在配电网络中,用户消耗的无功功率占总消耗的一半甚至以上,而其余的无功功率消耗在配电网中。

3.低压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重要性

首先,无功补偿能够有效地稳定电压。电压的稳定性对于电力运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升配电系统电力质量的前提是稳定电压。使用无功补偿的方式不仅能够对电力的输送过程实现电压的稳定,还能够减少电能的损耗。其次,无功补偿能够节省电力企业的开支。 无功补偿的使用对于减少企业开支,节省电力能源,帮助企业减少机器使用的电力损耗有很大的作用。通过使用低压无功补偿能够控制电力的使用,节省能源。

4.低压无功补偿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高,社会不断进步,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逐步稳定和完善,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对于配电系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这也加重了当前配电系统的负荷,对于无功补偿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配电系统随着社会和电力行业的发展而发展,当前对于配电系统的无功补偿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方法:

4.1采取集中补偿的方式

集中补偿的方式是通过低压并联电容器对配电变压器进行补偿。集中补偿方式对于配电系统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目前,低压自动补偿装置是根据相应的功率因数进行自动投切,集中补偿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进行投切。集中补偿能够更好地让企业及时发现用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使得电压运行检查工作更好的进行。

4.2对线路中采取静止或者同步补偿的方法

当前,在远距离的输电路线中大多采用静止补偿方式,即在线路中安装补偿装置,静止补偿能够有效的稳定电压,提高电容量,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三点:首先,在输电线路中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时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其次,合理设计无功补偿范围,减少外力原因对于系统的影响。最后,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减少问题的发生。

4.3对用户终端采取分散补偿的方法

用户作为输电过程的最后环节,对用户终端进行分散补偿能够提高电压利用率,降低电气破坏率,在进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随时补偿,设置保护装置,设计合理的运行模式,将抵押电容组和电机连接在一起,减少流通过程的电能损耗,提高工作效率。

5.低压无功补偿带来的效益

低压无功补偿对于改善电能质量、减少电能损耗、提高设备效率有重要的作用。低压无功补偿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很大的效益。它能够改变功率因数,降低配电系统中电压的损失,通过改善电能的质量,使电压更加稳定,从而达到减少损失、节省企业开支的目的。此外,无功补偿的使用增加了配电系统的裕度,很好地挖掘了电力系统的潜力。

总而言之,电力系统在进行低压无功补偿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低压线路的具体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低压线路的具体特征设计出最为适合的运行模式,最终实现有效地提高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达到电力系统阶段性的进步和改革。

6.结语

低压无功补偿在低压电配电系统中的运用使得电力系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保障了用户的电压水平,维持电流的顺畅流通。大力推广低压无功补偿技术能够给电力系统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建东,陶小虎,岳仁超,夏燕东.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无功补偿控制策略[J].低压电器,2014,(03):50-51.

[2]郭涛.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03):76-77.

低压配电系统中接地故障的保护 第4篇

低压配电系统是由配电变电所、高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其中,低压配电接地系统是配电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接地系统是否选用正确,也直接影响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国内供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三种 :TN系统、TT系统、IT系统,其中TN系统又可分为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具体分类如下表1所示。

在上表中的位置和含义 :

(1)I表示所有带电部分绝缘 ;T表示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2)T表示设备外壳直接接地,它与系统中的其他任何接地点无直接关系 ;N表示负载采用接零保护。

(3)C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 ;S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严格分开的。

通过对不同低压配电接地方式的充分了解,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配备科学合理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的保证系统电路的安全,避免由于用电事故对工业或者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或者损失。

1低压配电各系统的接地形式简述

1.1 IT系统

IT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它的电源是不接地的,或者通过阻抗接地,无中性线(即零线)N,只包括有线电压380V、无限电压220V、以及设备保护接电线(PE线),并且各自独立接地。由于该系统出现第一次故障时故障电流会很小,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也不会产生危险性的接触电压,因此可以不切断电源,使电气设备继续运行,并可通过报警装置及检查消除故障。但是,当IT系统内发生第二次故障时应自动切断电源 :当在另一相线或中性线上发生第二次故障时,必须快速切除故障。综上所述,IT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在发生故障时,可以不间断供电,因此适合医院手术室、矿井井下等需要连续生产的装置,针对于要求较高的场所使用。

1.2 TT系统

TT方式供电系统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系统。TT供电系统由于没有配备中性线N,因此不适用于有单相用电的通信设备等。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因此在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对地面的电压为零,而非接地的相对电压不会发生变化。

TT系统适应于有中性线路输出的单、三相没合用电的较大的村庄,加装上漏电保护装置,可收到较好的安全效果。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TT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PE线和工作零线N分开,其特点是 :1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 ;2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 ;3 TT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

TT系统主要是故障电压不会蔓延,保护接地点离设备进,断线容易发现,缺点 :1保护接地造价高 ;2出现碰壳故障时外壳电位高于安全电压,不安全。

1.3 TN系统

TN系统,也称作保护接零。当故障使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时,就会形成相线和零线短路,回路电阻小,电流变大,能使熔丝迅速熔断或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从而起到对电路系统的保护作用。TN系统通常是一个中性点接地的三相电网系统,其特点是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与系统接地点相连,当发生碰壳短路时,短路电流即经金属导线构成闭合回路,形成金属性单相短路,从而产生足够大的短路电流,使保护装置能可靠动作,将故障切除。在TN系统中又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系统 :

TN-C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合一的。TN-C系统中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当发生电气设备的相线与外壳接触时发生故障后,系统中的故障电流会经过中性线回流到接地点,且故障电流会较大。TN-C系统比较适合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的条件下使用。如果系统中三相负荷出现不平衡,PE线中就会出现电流的不平衡,从而导致设备的金属外壳也会带电,这就很容易对人身造成危害。

TN-S系统,在整个系 统的保护 线(PE)和中性线(N)是分开的。当系统在正常运行模式时,专用保护线上是不存在电流的,只是中性线上会有存在不平衡电流。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保护装置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PE上的,而PE线对地又没有电压,因此这种系统绝对安全可靠。这种接地方式应用非常广泛,,通常在一些建筑物内设有独立变配电所时会采用该系统。

TN-C-S系统是由TN-C、TN-S两部分系统组成的。系统中只有一部分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电源进线点后即分为两根线。当PE线与N线从某处(一般为进户处)分开后就不可以再合并,且N线的绝缘水平应该和相线L相同。当电气设备的内部相线与金属外壳接触时,故障会同上文TN-C系统,当中性线断开后,故障同TN-S。由于PE线重复接地,因此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外壳就会容易带电,因此也提高了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性。该系统一般广泛用在建筑物电源由区域变电所引来的场所。

2漏电保护的防范措施简述

想要保证低压配电的用电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充分了解与应用,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防范工作。

2.1加强对电气操作人员的管理

在工作环境中,应该建立比较健全的电气操作规程。对电气从业人员一定要加强学习,熟练掌握用电操作规程。通过定期的培训,提高电气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以及安全防范意识。非电气专业人员,一定要禁止上岗操作。

2.2对设备系统采取必要的技术保护措施

在对工作所用到的设备系统,一定要按照规格要求,采取必要的技术保护措施。

1)装设漏电保护器。目前,仅依靠现有的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设置,不能完全有效的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建筑物或者厂内设备线路的进线处,应该设置专用的防火漏电保护器。另外为了避免特殊场所大面积的断电,在电源总配电箱和用户开关箱处,也应该分别安装漏电保护器。其额定动作电流应该与额定动作时间合理配合,分级保护。

2)合理的选择保护接地线。保护零线以及护接底线的截面积应该进行严格的计算确定,对接线端子,必须保证不会有松动。监管人员也应该定期对地线链接质量进行检查。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应该小于4欧姆,如果用电设备的熔断电流较大时,应该增加接地线的截面。

3)实施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是指将保护接零线与建筑物中的金属管道或装置用导线联结的措施,可以有效的均衡建筑物内的电位。由于漏电保护器往往会由于质量问题、磨损问题出现失灵的情况。因此不能单独的依靠这一保护措施,而等电位联结,可以有效地消除漏电线路或设备之间电弧、火花的产生,从而避免由于漏电引起的火灾。

3结语

中低压配电系统 第5篇

1.1合理选择进站线路

线路是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合理选择进站线路,才能为配电系统安装工作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配电系统相对较为复杂,如各变电站安装与实验、线路敷设等环节,其安装操作直接影响配电系统的整体安装质量。在小区规划中,相关人员必须对进站线路加以合理选择,才能规避交叉供电,确保供电脉络的整齐性。在线路架设过程中,应以2条线路为主,其中1条线路为备用线路,在主线路出现故障时,该线路则发挥供电功能,确保小区用户的正常供电。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应针对进站线路架设而合理预设方案,为操作人员提供重要依据。

1.2线路预埋准备工作的施工技术

线路预埋准备工作之前,相关人员有必要施以合理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在预埋基础槽钢之前,可以将10#槽钢进行固定,并根据实际尺寸和固定点在槽钢上进行预留孔的钻孔操作,为螺栓固定创造条件。然而,在选用槽钢之前,安装人员应进行必要除锈操作,并利用油漆进行涂刷,避免出现锈蚀问题,降低槽钢的使用手民。其次,接地预埋工作之前,可以利用40×4镀锌扁钢为接地母线,并将预埋部分进行有效的跨接和固定工作,进行必要的电阻绝缘测试,可以满足施工要求。最后,在低压配电房的二次灌浆工作完成之后,应进行必要的地面粉刷工作,与此同时,监理部门人员必须对现场进行有效的验收工作,确保地面平整,以及为设备安装创造有利条件。

2配电系统安装阶段的施工技术

2.1配电柜安装技术

配电柜设备安装主要分为设备开箱检查和设备安装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设备开箱检查主要是指,运用叉车将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严格按照相关的低压配电房配电系统安装施工技术的要求,组织业主、监理和厂家进行开箱,外观检查的内容主要有外形尺寸、外观变形和掉漆等现象,需要对配电柜内部的仪表和部件进行合理检查,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资料和说明书的要求,来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第二,在进行设备安装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防线定位,运用墨线在基础表面上进行设备纵横中心线的弹出,并且在设备两端需要分别用线坠吊垂线,确保表面的纵横中心线能够相交。并用水平尺对设备的轴向水平进行测量,结合测量的结果,对设备的`位置进行调整。其次,需要确保低压柜安装的合理性,需要按照相关图纸上的要求,对逐台柜进行找平处理,在基础钢槽上运用镀锌螺丝进行固定。最后,对柜内和顶上母线进行配置,在配电柜设备安装之前,制造厂家已经将硬母线和部件配齐,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安装的要求,对母线和部件进行安装。

2.2线路敷设安装技术

对于低压配电房配电系统安装工作而言,线路敷设是尤为重要的安装技术,而电力企业人员应有效把握线路敷设安装技术要点,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为增强配电系统安装质量奠定安全性保障。对此,技术人员应注重从以下三方面而开展安装工作:

在桥架安装工作中,主要利用龙门吊杆设备而进行吊装工作。如果600宽桥架,则利用L40×40×4的镀锌角铁为横担,如若600以上的宽桥架,则利用L50×50×5镀锌角铁为横担,通过并排桥架方式进行吊装,能够满足安装工序的美观要求。在桥架安装中,操作人员应将桥架连接板进行有效的螺栓固定,并做好防腐蚀措施。

在低压电缆敷设过程中,应注重突出电缆敷设的美观,并对低压电缆绝缘性能进行有效测试,使之保持规范性,有利于确保低压电缆敷设工作有序进行。

在封闭式或插接式母线槽的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确保材料设备由统一的厂家进行提供,以确保材料质量。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应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测设计,并开展安装和检验工作,对母线各段进行清晰的标识。

3配电系统安装检验阶段的技术

由于配电系统安装工作相对较为复杂,其流程众多,因而在安装工作中可能存在疏忽问题,降低安装工作有效性,为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带来阻碍影响。对此,相关部门人员有必要加强对配电系统安装而开展检验工作,确保配电系统安装的有效性,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性保障。例如:在小区内的低压配电房配电系统安装中,可以采用放射型供电方式,所以通常选择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在此背景下,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检验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对导线截面加以有效的技术校验。小区内部供电线路是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负荷输送距离与经济电流密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电压损失机械强度、线路发热程度等技术手段而检验,能够对线路最大负荷量、使用时间等方面加以明确。其次,对于住宅照明区域的线路进行有效检验,主要通过允许电压损失而开展导线截面的校验工作,能够明确负荷电流,规避不良影响。最后,电力部门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电压、导线材料等条件而选择有效的技术校验手段,确保检验工作有效开展,提高配电系统安装质量。

4结语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对低压配电房配电系统进行有效安装,不仅能够充分发挥配电系统的积极作用,而且可以给人们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电能。然而,在配电系统安装工作进行中,相关人员应注重施以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以确保配电系统安装质量。对此,相关人员应做好配电系统安装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而开展安装工作,以及对安装质量加以检验,促进低压配电房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于刚.建筑电气工程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装与调试[J].黑龙江科技信息,(29):84.

中低压配电系统 第6篇

关键词:低压电气设备;接地装置;TN系统;接地电阻

一、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过程中各个接地系统的概述

建筑电气低压配电中的接地也就是将目标电气与大地相连的过程,在配电领域因为大地的电阻相对较低,而电容相对较大,所以在建筑电气低压配电中将电气的带电端与大地相连能够保证用电主体的用电安全。在低压配电活动中因为接地原理的不同,接地系统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较为典型的有TN系统、TT系统、IT系统,其中TN系统又可以分为TN-C系统、TN-S系统和TN-C-S系统,在这些接地系统中,T代表的是电源的直接接地线,I代表的是经过一定的抗阻或者一定绝缘测试的接地,N是指接地系统中的中性线,C指的是在具体应用中将中性线与保护线合并为一体的特殊形式,S则代表中性线与保护线分开使用单独承担接地任务的接地形式。在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中,工作人员主要会面临来自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供配电系统中电源端带有电导体的接地问题;另一方面是供配电系统中负荷端电气装置外露点部分的接地问题。

二、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制式的分类和表示法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制式按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接地组合来分类。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制式的表示法一般由两个字母组成,必要时可加后续字母。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制式分为TT、IT、TN三种。TN系统按中性线(N线)与保护线(PE线)的组合方式,又分为TN-C、TN-S、TN-C-S三种形式。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接地点对地的关系,其中T表示直接接地;I表示不接地或通过阻抗与大地接地。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其中T表示外露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源的接地无关;N表示外露导电部分与电源系统接地点或与该点引出的导线相连接。后续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之间的关系,其中C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合并为PEN线;S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分开;C-S表示在电源侧为PEN线,从某点分开为N线和PE线。

三、电气低压配电中接地系统的故障保护措施

虽然接地系统的正确选用,能够进一步提高低压配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如果出现接地故障仍然会使低压配电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所以,必须对接地系统采取必要的接地故障保护措施。由上文分析可知,在电气低压配电中,常用的接地系统有三种,即TT、TN和IT,鉴于此,下面重点对这三种接地系统的故障保护措施进行分析。

1、TT系统

本系统是指,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连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专用保护线(PE线)和工作中性线(N线)分开,PE线与N线没有电的联系。正常运行时,PE线没有电流,N线可以有电流。在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系统难以推广。TT系统适用于无等电位连接的户外场所,如户外照明、户外演出场所、户外集贸市场等场所的电气装置。

2、TN系统

2.1 TN-C系统

接地系统的TN-C系统就是在接地线路设计活动中将中性线N与保护线PE结合在一起,以一条线承载中性线和保护线两种保护功能接入大地,在具体的接地活动中主要就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PE线、N线连接在PEN线上,这样结合在一起的主线既可以作为中性线使用又可以作为保护线使用,降低了接地系统的施工负担,提高了接地系统设计的效率。在具体的TN-C系统运行过程中,PNE线既能够承载复杂的电流运行,还能够承载谐波电流。同时其在运行过程中因为大地的自身的电阻较低、电容较大会在高电流经过时保持较低的电位水平,能够起到一定的降低电气设备过高电压的作用,结合TN-C电气接地系统的这些特点,可以综合分析出TN-C接地系统,更加适合在三相负荷较为均衡的供电系统中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电气系统的安全性。但是其自身的缺点也是相对明显的,因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结合使用,导致保护线中电流对中性线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在较为精密的系统中使用中性线的不稳定会影响系统整体的稳定性。所以在对供电系统进行接地设计的过程中,接地线应该尽量避免与中性线混用,以保证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的安全。

2.2 TN-S系统

TN-S接地系统是指在接地系统中中性线N与保护线PE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分别从电气系统中接出并按照固定的要求接入大地,所以安全线PE在正常状态下都是不带电的,与之相连接的建筑电气外壳也是不带电的。同时中性线因为没有了保护线中电流的干扰,在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种对建筑电气安全性有较高维护水平的接地系统,其自身对建筑电气的安全维护性水平较高,在民用住宅中有较大的应用市场,在一些对设备供电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精密电子设备中这种接地系統也较为实用。

2.3 TN-C-S系统

TN-C-S接地系统是一种将中性线与保护线整体结合又部分分开的接地系统,TN-C-S是民用建筑配电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接地系统,通常集中应用在较为分散的民用建筑配电活动中。其在民间应用广泛的原因是其自身的接地原理比较明确,而且具体的接线方式也比较简单,在建筑电气安全防护上也有较高的安全性,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因为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本身还是有部分相连的,所以PEN线还是具备一定的降压能力,同时这种将电压也作用在建筑电气的外壳上,会对建筑电气自身的电气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PEN线必须重复接地,而且PE线与中性线之间必须要有严格的绝缘,中性线与大地之间的绝缘效果也必须提高到一定程度才能保证整个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

3、IT系统

IT方式供电系统I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即本系统的电源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设备的外壳可直接接地或通过保护线接至单独接地体。IT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运用IT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但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因为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全。

结束语

在建筑领域电气低压配电设计活动中,安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的接地系统选择和应用成为一个关键性的内容,对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的探讨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过程中各个接地系统的概述、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过程中接地系统的特点、建筑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接地保护设计三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应用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和借鉴。

结束语

通过上述对低压电气设备接地装置技术措施的分析,对正确运用低压设备接地装置的技术措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达到保证接地装置系统的可靠运行及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天杭.关于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的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177.

[2]蔺怡.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79.

低压配电系统中保护装置设置的探讨 第7篇

1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装置的作用

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装置对于配电输送有着重要作用, 由于低压配电系统在电力运输的过程中起着承接的作用, 所以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关系着广大终端用户的用电质量和可靠性, 我们必须要重视。整个配电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即高压、中压、低压配电系统。其中低压配电是与广大用户连接的部分, 也是用户生活、工作等日常接触最密切的, 同样也是分布最广、线路最长, 承担着更多用电压力的系统。不论城市还是农村, 工厂还是偏远矿区都需要低压配电系统, 所以, 低压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低压配电线路会配备于每个建筑中, 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它的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 所以故障发生的几率也随之增大, 而且正是由于与人们的生活贴近, 所以低压配电器可能会有很多非电力人员的接触, 这就使我们必须考虑到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问题, 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为了避免低压配电线路在出现故障时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或者由于线路老化、过热引发的损坏甚至火灾, 我们必须在各个配电装置上加装保护电器, 当保护装置感应到配电线路可能或将要发生故障时, 能及时断开故障线路的运行, 这就要求保护电器能正确地确定配电器参数, 而且在感应到故障时, 要及时切断与故障点最近的电路, 而上级保护电器不会断开, 这样可以保证由切断电路引起的断电范围减小, 确保整个电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2 低压配电系统保护装置的设置与应用

熔断器, 俗称保险器, 是最简单和最早采用的一种保护装置, 用它主要对供电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免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的损害, 当流过电气设备的电流显著大于熔体额定电流时熔体就被熔断, 切除故障。熔断器保护原理是当电路故障发生时, 熔断器会将自身熔断, 从而切断了电路, 保障了电路和设备的运行稳定。

2.1 优点和特点

选择性好。上下级熔断器的熔断体额定电流只要符合国标和IEC标准规定的过电流选择比为1.6∶1的要求, 即上级熔断体额定电流不小于下级的该值的1.6倍, 就视为上下级能有选择性切断故障电流;限流特性好, 分断能力高;相对尺寸较小;价格较便宜。

2.2 缺点和弱点

故障熔断后必须更换熔断体;保护功能单一, 只有一段过电流反时限特性, 过载、短路和接地故障都用此防护;发生一相熔断时, 对电动机将导致两相运转的不良后果, 当然可用带发报警信号的熔断器予以弥补, 一相熔断可断开三相。

2.3 低压断路器

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空气开关, 主要在低压配电网路中作为开关设备和保护元件, 也可以在电动机主电路作为短路、过载和失压保护用, 还可以作为启动电器。它既能在正常运行时接通或切断电路, 又能在过负荷、短路和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自动跳闸, 兼有开关和保护两种功能, 主要用于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过载、失压、欠压和短路保护。自动开关的保护功能是通过脱扣器实现的。配电用自动开关分为选择型和非选择型两种。选择型自动开关必须装有短延时脱扣器, 非选择型自动开关的脱扣器搭合则只有瞬时动作和瞬时动作加长延时两种。

第一, 非选择型断路器。A.优点和特点。非选择型断路器的优点在于当电路发生故障时自身能及时断开, 而不用人为去维修换原件, 减轻了负担, 只有在出现重大故障时才需要人为维修;有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两种, 分别是由长时间延时的脱扣器和瞬间电流的脱扣器的保护措施;当出现故障时可以实现远程遥控操作。B.缺点和弱点。费用相对要高些;故障发生时选择性切断工程较差, 就是当电流一次性通过较大时, 非选择性断路器可能会瞬间断开;断路器装设在大容量变压器时判断能力有限, 当一次通过电流不大, 可能判断不足。当前也有比较符合需求的、具有较强判断力的断路器, 但是费用上花费也更大些。

第二, 选择型断路器。A.优点和特点。选择型断路器具有更多的保护功能, 比如能实现过载、短路保护以及断路延时的功能, 保护的感应度更敏捷, 能及时准确地捕捉电路的参数, 满足用户的需求, 具有瞬间、短延时和接地故障等保护功能, 对于零序电流和剩余电流都能很好的防护, 另外还有电量测量、通信接口、故障记录等功能, 更智能, 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符合当今配电系统集中监控管理的要求。B.缺点和弱点。规格比较大, 而且费用比较昂贵, 只有在特别需要的地方、需要特殊配备的地方采用。

参考文献

[1]李季, 低压断路器研发应有所侧重[N].中国电力报, 2010.

[2]亚宁.低压断路器的赶路之旅[N].中国电力报, 2004.

[3]严佩锋, 吴庆华.低压断路器的选择[N].中国电力报, 2004.

低压供配电系统中电缆的优化选择 第8篇

低压动力线路,一般先按发热条件选择电缆截面,然后用电压损失条件进行校验;低压照明线路,因其对电压水平要求较高,一般先按允许电压损失条件选择截面,然后用发热条件进行验算。

1.1 按发热条件选择电缆的截面

按发热条件选择电缆的截面就是要求计算电流不超过电缆正常运行的允许载流量:IN≥Ijs。

1.2 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电缆截面

为了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有关规程规定了用电设备端子处电压偏移的允许范围,应按照此允许范围确定线路电压损失△U%的允许值。

电动机:±5%。

照明灯:在一般工作场所±5%;在视觉要求较高的屋内场所+5%~-2.5%。

其他用电设备:无特殊规定时为±5%。

交流输电线路的电压损失是由电阻和电抗两部分引起的。低压线路由于输电线的间距较短,线路的电阻值比电抗值要大得多,所以一般可忽略电抗的作用。对于不同性质的负载下的电压损失计算是有差别的,如果是感性负载需要进行修正。

式中:L——电缆长度,m。

△U%——电压变化率允许电压损失,%;

C——电压损失计算常数,参考表1;

B——校正系数。对于纯电阻性负载(如照明、电热设备等),B=1;对于感性负载(如电动机等),B值参考表2。

1.3 中性线(零线)和保护线截面的选择:

三相四线或三相五线制中的中性线(N线)截面SN不小于相线截面SP的50%,即SN≥0.5SP。

两相三线及单相线路中的中性线截面SN=SP。

保护线(P E线)的截面SP E≥0.5SP,但当相线截面积SP≤1 6 m m2时,SPE=SP。

2、从降损节能角度考虑,选择大一级的截面

按电缆截面的选择原则,可以确定满足要求的最小截面,但从降损节能角度来看,如果把截面加大一级,线损下降所节省的费用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增加的投资收回。

2.1 线路理论线损的计算

因电能表实测的数据较为准确,同时每小时的电能表反映了该小时的平均电流,所以,采用平均电流法计算线路的损失电量ΔAL较为方便,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三相三线制线路N=3;三相四线制线路N=3.5;K——负荷曲线形状系数,K值按推荐的理论计算值表3选用;RL——线路电阻值,Ω/km;T——用电时间,h。

式中:AP——抄见有功电量,kW·h;AQ——抄见无功电量,kvar·h。

2.2 电缆截面增加后降损节能的经济效益对比

设两相邻截面电缆价格差为Y元/m,线路长度Lm,电价B元/度,则线路截面增加后有功电能损耗下降:

若线损下降所节省的费用与增加的投资相等,则Y×L=ΔWL×B,收回增加的投资成本所需时间:

假设VV-0.6/1kV电缆在空气中敷设,平均电流按环境温度30℃时的载流量计算,K取1,B=0.642元/度,价格取郑州市2008年第四季度的均价,则截面增大一级后效果如表4。

最小负荷率=最小负荷/最大负荷

因电缆的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加大截面后节能降损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从性价比角度考虑,选择电缆种类

低压供配电干线中,常用的电缆有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随着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生产工艺的提高和改进,其价格也进一步降低,在电缆用量颇为巨大的低压供配电系统中,性价比优势越来越明显。同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相比,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有以下主要优点:

(1)耐热能力强,工作温度高。且交联聚乙烯为热固性材料,在电缆运行中收缩很均匀,电缆使用寿命长。

(2)电气性能优越。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体积电阻率大,绝缘性高;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小,电缆线损小。

(3)价格与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相差有限,但载流量载流量优势很显著。表5列出VV-0.6/1kV电缆和YJV-0.6/1kV电缆在2008年第四季度的均价,以及环境温度30℃条件下在空气中敷设的载流量。

对比后可以看出,在相线截面相同的情况下,YJV电缆比VV电缆价格高出5%,但载流量却高出26%。

例:某办公楼照明干线的负荷共计220kW,线路长190m,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设干线上的电压损失不超过5%,敷设地点的环境温度为30℃,明敷,负荷需要系数Kn=0.75,功率因数cos¢=0.9,试选择干线电缆。

解:照明线路按允许电压损失条件来选择导线截面。采用铝线明敷,取C=46.3,所以

选用导线截面为150mm2,YJLV的载流量为319A,VLV的载流量为252A。

用发热条件来校验所选导线截面

此时,选用截面为150mm2的VLV电缆不符合条件,YJLV电缆却满足要求。考虑截面增加一级,且照明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选用YJLV4×185mm2电缆最具经济效益。

摘要:介绍了电缆最小截面选择的具体方法,阐述了从降损节能角度考虑选择大一级截面的电缆以及从性价比角度考虑选择电缆种类的可行性,为工程人员在低压供配电系统中合理地选择电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低压供配电系统,电缆截面,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国文,胡乃定.民用建筑电气技术与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家斌.电缆图表手册[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 第9篇

一、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的必要性

1. 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发展国民经济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 供电质量的好坏, 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和投资环境的好坏, 更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决定着工业发展的方向、规模。实际上, 信息时代的到来, 要求不间断供电的计算机设备越来越多, 给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停电或限电会导致减产, 而忽然的停电则会危害工厂的重要设备。只有实现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 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供电质量, 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与生产的需要。

2. 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是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 可提高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 可减少故障次数, 缩小事故范围, 缩短事故时间, 为恢复供电、快速分析、诊断、报告事故原因提供有效的依据。

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 可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减轻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操作人员;增强电力系统的免维护性;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安全和健康水平, 延长使用寿命。

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 可以提高整个电网的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为电力系统计算机管理自动、准确、及时地提供更为详尽、丰富的数据和信地方、任何用户的计划停电、供电;可以方便、直观地监控全局内各个用户的用电、供电情况, 实现总体控制。

3. 中低压配电网是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的薄弱环节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 在我国尽管起步较晚, 但也已经进行了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 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研究与实践成果大多数都是在高压配电网 (35k V以上) 层次上进行的, 而在中低压配电网 (配电房这一层次) 的自动化问题上, 还是一片空白, 既没有总体的规划, 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原则。不仅如此, 目前的纵向监控一般只限于变电站的出线以前, 对于从变电站馈线到终端用户等属于用电管理范畴的监控, 除少数大用户的负荷控制外, 尚无其它监控手段。

二、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方案

1. 电力系统自动化现有方案的比较

中低压配电网 (主要指开关站、开关房、开闭所) 的自动化和变电站的自动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 分析一下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方法, 对于正确确定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5个部分组成:主站、远方终端单元 (remote terminalunits, RTU) 、线路传感器、远方控制SF6或真空开关、通信电缆。其中, RTU装置位于变电站现场, 可以自动采集各种开关状态量 (遥信) 、模拟量 (遥测) , 并经专用通道传递到监控中心的主站系统;有的RTU还可以按监控人员的意图和指令执行特定的遥控操作, 并将操作结果返送监控中心主站系统。

从变电站RTU可以实现的功能来看, 变电站的自动化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遥信、遥测、遥控。除此之外, 有的系统还可以根据遥测的结果实现电能量总加功能。与此相应,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只实现了遥信、遥测的功能, 即传统的SCADA系统;而最新的SCADA系统则属于另外一类, 它应该可以实现所有“三遥”功能。这两类系统对应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不同阶段和水平。

从变电站RTU实现遥测的方法来看, RTU存在两种实现方案:

(1) 直流采样方案

这种类型的RTU装置在采集模拟量之前, 先利用变送器将交流转化成直流, 然后再使用RTUA/D转换元件将直流量表示成数字量。其装置以模拟电路为主, 辅以少量的数字电路。其特点在于需要变换器, 无需高级的数字处理单元 (C P U等) , 难以反映模拟量的瞬时变化, 无法进行谐波分析, 电能量总加功能的实现比较复杂困难。

(2) 交流采样方案

这种类型的RTU装置直接使用A/D转换元件对交流电量进行采集计算, 无需变送器之类的转换设备, 但需要快速的数字处理单元进行配合, 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它不仅可以反映电量的瞬时变化, 而且可以进行谐波分析, 计算频率, 简单地实现电能量总加功能。它们多使用微型计算机 (如8X86等) 配合多个单片机 (如8051、8098等) 、并加上大量的A/D转换电路, 来实现开关量、模拟量的采集。

当前在数字技术得到充分发展和应用的情况下, 交流采样方案是配网自动化的一个合理选择。它以数字电路为主, 辅以少量的模拟电路, 功能强大, 扩充容易, 可靠性较直流采样方案有较大提高, 综合成本低。

2. 中低压配网自动化的应用特点

中低压配网自动化系统由主站、远方终端单元 (RTU) 、线路传感器、远方控制SF6或真空开关、通信电缆等五个部分组成。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1) 传统的变电站RTU在功能上偏重遥信、遥测, 但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对象 (开关房、开闭所和配电房) 数目繁多, 开关操作频繁, 更注重遥信、遥控功能。

(2) 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对象遍布城市、农村等各种不同环境, 被不同层次的用电管理人员 (包括农村电工) 所操作。更要求其具有安装灵活、易操作、免专业维护、抗恶劣环境等特点。

(3) 应用于中低压配电网的RTU, 在功能上应具有模块化结构, 在硬件上要越简单、越可靠越好。最好是同一套简单硬件, 只要简单进行一下设置, 就可以满足不同场合、不同规模的要求。

由此可见, 有必要开发新型的、不同于传统结构的RTU, 以适合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的特点和需要。

3. 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RTU的PLC实现

可编程序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 PLC) 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相当成熟。其品种齐全, 功能繁多, 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用PLC来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的RTU功能, 能够很好地满足R T U的特有的要求。在国内市场, 有来自许多著名厂家的PLC产品。这些产品从简单到复杂, 都自成系列, 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特殊要求。大多数中低档次的PLC产品, 都包含有离散点输入和输出 (点数的多少可以依据应用情况增减) 、模拟采样输入、时钟、通信等功能。利用这类PLC的现成功能, 可以方便地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的R T U功能。使用PLC的离散输入点来实现遥信、用PLC的离散输出点来实现遥控、用PLC的模拟采样输入来实现遥测、用PLC的通信功能来实现和主机的通信。完成这些功能, 都无需额外的硬件, 只需根据开关房的实际情况, 对PLC进行简单编程即可。不仅如此, 利用P L C的模拟输出功能, 甚至还可以实现配电网的遥调。例如调节调压变压器的变比, 调节静止无功补偿设备的电压、电流相角等。

这样一种基于PLC的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的RTU实现方案, 完全可以满足中低压配网自动化的特殊要求。它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硬件结构简单, 完全免维护;规模可大可小, 只需将PLC的扩展模块连接在一起, 就可以实现遥控点、遥信点、遥测点的增加;抗恶劣环境;高可靠性;编程实现各种功能, 免硬件调试;费用低廉。

PLC方案在具体设计时,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获取操作点数。了解配电网的基本情况及自动化的具体要求, 确定系统需要进行遥控、遥信、遥测、甚至遥调的设备, 统计各处配电房需要这4种信号的具体点数。

(2) 确定通信方案。根据配电网的规模及分布情况,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主要是通信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3) PLC选型。根据各处各种操作的点数以及所确定的通信方案, 选择恰当型号的PLC来实现RTU功能。

由于RTU需接受监控中心的指令, 并上传配电网、开关柜的信息, 所以通信功能是选择PLC的主要考虑因素。

由于各开关房、开关柜的操作类型、操作点数往往相差很大, 因此, P L C是否具有模块化结构和组态能力, 是否能够灵活、经济地组成输入点、输出点、测量点 (A/D) 、调节点 (D/A) 的规模可变系统, 是选择PLC型号的另一个主要考虑因素。

目前, 很多厂家的产品, 都可以满足通信以及模块化的要求。例如, SIEMENS的S7-214以上系列, 三菱的A1S系列, 松下的较高级别的PLC系列等。根据具体情况, 在一个配网自动化工程中, 整个配电网系统可以选用同一个厂家的PLC, 也可以根据配电房的具体情况, 选用不同厂家的P L C, 以利用各厂家P L C的优势和特色。

三、RTU功能的PLC实现

RTU功能的PLC实现包括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两个方面。

1. 硬件实现

在硬件方面, 主要存在PLC的电源如何提供, PLC如何实现长距离的通信, 遥控、遥信、遥测、遥调如何具体实现等问题。

由于P L C都有配套的专用电源模块, 因此在设计RTU时, 主要应考虑电网断电后PLC的供电问题, 通常以配置充电电池的方式解决。

一般PLC的通信模块只具有短距离的通信能力, 虽然有些公司为PLC提供配套的组网模块, 但通信距离也限制在若干千米以内。而配电网的特点是点多、面广, 因此, 必须借助其它方式以延长PLC的通信距离。方法很多, 有电话调制解调器方案、专线调制解调器方案、无线方案、寻呼台服务方案、光纤方案等。在同一个配电自动化工程中,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采用单一方法, 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组合。

在RTU的四遥操作方面, 由于PLC的电平以及功率容量同操作设备不可能正好一致, 加上有电气隔离的要求, 因此, 必须增加辅助的电位转换、功率放大、电气隔离等模块和器件。

对于遥控, 当PLC收到开关指令时, 输出点到内部电源的通路被接通或关断, 如果直接用输出点的输出电流去操作开关设备, 则功率根本不够。因此, 可把PLC的输出点作为一个小功率继电器的激磁电源, 以控制该继电器的常开或常闭触点的开合, 再由该继电器去控制配电网的配电开关的操作电源, 使配电开关动作, 线路或配电设备被投切。

对于遥信, 则是将被测开关的辅助触点两端引线接到PLC的输入点和地, 当配电开关动作时, 辅助触点相应开闭, PLC的相应输入点与地之间被断开或短接, 从而在PLC内部获得一个高电平或低电平。

对于遥测, 经互感器出来的信号, 必须落在PLC的A/D转换模块的测量范围之内, 才能接入到相应模块的输入端。此外, 在选择PLC的A/D模块时, 还要考虑采样周期问题。周期太长, 将无法获得精确数值。

PLC可以实现遥调功能, 但因电网中应用很少, 这里不予详述。

2. 软件实现

在PLC软件方面, 由于PLC以循环扫描和中断两种方式来执行程序, 因此为了完成所有RTU功能, PLC软件应包括:循环扫描执行的主程序;通信程序 (接收和发送报文) ;收到报文分析程序;上发报文产生程序;输入点电平中断扫描程序;操作执行程序 (遥控、遥信、遥测等) 。

在上述程序模块的编制中, 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 PLC的主CPU的速度是否足够快?如何编制出执行时间短的程序?

(2) PLC和监控中心的通信要利用一套复杂的通信规约, PLC的程序容量能否容下所有程序?如何编制出短小精干的程序?

(3) PLC是通过循环扫描输入点的内存映像以获取输入点的输入状态的, 在配电开关动作时, 相应辅助触点往往存在短暂的抖动。抖动的机械频率虽然很高, 但相对于PLC的程序扫描执行的频率却是很低的, 因此这种抖动会在PLC的内存映像中反映为多次不相干的开关动作, 如何在程序上消除这种开关动作的假象?

实践证明, 采用恰当的编程技巧, 以上各种问题都可以得到圆满解决。

四、结论

实现我国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 是提高供电质量、用电可靠性和提高电力企业自身水平的需要。利用PLC来实现中低压配电网的RTU功能, 具有简单、可靠、易用等特点, 是一个比较有应用前景的实现方案。

摘要:从现代社会对配电的要求、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国内外配网自动化发展的状况等方面, 论述了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的必要性;对配电网自动化的几种现有方案进行了比较, 提出了用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来实现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并对PLC方案的具体实现作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

参考文献

[1]李健.配电自动化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8

[2]李仁俊.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实践[J].全国配电网自动化高级论坛, 2000, 8

[3]陈堂, 赵祖康, 陈星莺, 等.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建筑配电系统中低压断路器的应用 第10篇

一低压断路器其环境的温度

低压断路器是凭借热脱扣器来达到过载保护的, 而其热脱扣器和环境的温度有着直接性的关系, 如果环境温度出现改变便会致使低压断路器中出现额定电流值也跟着改变。热脱扣器一般都是制造商根据IEC898的标准, 把其额定电流在30℃的基准温度时给定好的。热脱扣器的制作材料为一组双金属片, 在线路出现过载时, 其加热电阻丝因过载的电流经过而使双金属片发热进而弯曲变形, 顶开其搭钩断开了低压断路器的触点。低压断路器的热脱扣器与环境温度是有直接的关系, 若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就会导致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值发生变化。低压断路器的实际工作温度比周围环境的温度高出10—15℃左右。从而看出, 低压断路器中真实工作电流值因不一样的安装方式与不一样的环境温度有着一定的指示作用。

二低压断路器其非选择性

非选择性的低压断路器, 仅用来保护短路, 通常只是瞬时动作。也有时动作是长延时的, 但仅用来保护负荷。在出现电气故障的时候, 保持打开状态的有Qn, QF5, QF4还有QF2动作, 离故障点最为接近的低压断路器的QF3动作切除了故障, 无法确保别的没故障回路能进行正常供电。

三低压断路器其选择性

低压断路器其选择性进行设计低压配电系统时有三段及两段的保护, 并且还占据着非常主要的地位。其中适合用作短路动作的有短延时与瞬时的特性。适合用作过载保护的是长延时特性。它能够让用户更加便利, 而且还能确保供电回路能连续的工作。在出现电气故障的时候, 故障会被最靠近故障点的断路器的Qn动作给切除掉。别的断路器保持不动作, 使得故障导致的断电的范围被限制到最小。让别的没有故障的供电回路依然可以正常供电。

四低压断路器中的级联保护性

低压断路器在设计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过程中, 在上下两级之中一定要有“灵敏性、选择性和快速性”的选择性配合。低压断路器中上下两级间的配合跟选择性相关, 其线路运行的方式及保护电器自身特征跟灵敏性与快速性相关。其断路器的上下两级间配合得好就可以把故障进行选择性的切除, 确保配电系统中没有故障回路其正常工作得以继续。相反, 就会对配电系统其可靠性造成影响。其级联数据仅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测定, 低压断路器中上下级的配合选择也仅可以通过其制造商提供确认。

五低压断路器非选择性以及非选择性之间的协调

建筑低压配电系统中选择断路器的关键是利用其短延时脱扣器中不同的延时时间或是不同的延时动作而决定的, 假如上一级的断路器选用的是选择性断路器, 则下级的断路器选用选择性或是非选择性的断路器。在上一级断路器中延时动作的时候, 需注意下面几点: (1) 假如下一级为非选择性断路器, 为了预防下一级断路器保护的回路出现短路电流情况时由于此级的瞬时动作不够灵敏, 而导致其脱扣器会在上一级短延时流过电流时先进行动作, 从而让其没有了选择性。通常下一级断路器瞬时流过脱扣器的整定电流要低于上一级的1.2倍; (2) 不管下一级的是非选择或是选择性的断路器, 通常下一级断路器中出线端中三相短路最大电流的1.1倍一定不可以大于上一级断路器中瞬时通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 (3) 为了确保其选择性, 假如下一级还是用选择性断路器, 那么下一级断路器中短延时动作的时间至少要比上一级的短01.s。

六低压断路器其灵敏度

在对建筑低压断路器进行选用的过程中, 为了确保低压断路器在最小的系统运行方式之下其短延时或是瞬时过电流脱扣器, 能够在其所保护的范围中出现最小的短路故障的时候进行可靠动作, 还需注意对其进行校验灵敏度。对有着瞬时与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这种选择性断路器, 不用对其瞬时过电流脱扣器这一动作进行灵敏度的校验, 只要对其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这一动作进行灵敏度的校验。对于《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CB50054m95) 中对其灵敏度不应大于1.3的规定, 其低压断路器中保护的灵敏度一定要达到。

七结语

在建筑的配电系统里科学合理性地将低压断路器进行选型设计对能否把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高效有着直接性的决定作用, 同时, 低压断路器还是极其主要的保护电器。所以, 设计断路器的选型的过程中, 要与配电系统选择的断路器中级联保护特性以及保护作用要进行充分结合, 将配电的线路中断路器的保护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功能发挥出来, 从而对断路器的合理选用达到经济高效、节能以及安全稳定的目的。

摘要:在设计终端的低压的配电系统的过程中, 选择低压断路器不仅是让低压的配电系统有可靠的保障, 也是其主要的内容。低压断路器属于保护电器的一种元件, 有着断路及过载保护、隔离与控制的作用, 广泛地被民用及工业建筑终端中的低压配电系统所选用。基于此, 本文主要对建筑配电系统中低压断路器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配电系统,低压断路器,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秀莲.探讨低压断路器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M].中华民居, 2012 (6) .

[2]王英楠.李军辉低压配电系统中正确使用断路器[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2007 (6) .

中低压配电系统 第11篇

我国目前的电力传输形式大多数都以低压配电的形式来实现电力的传输,而随着人们对电力要求的不断增加与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如果实现低压配电的智能化管理,使电力企业能够对总体的电力情况进行监管,从而建立起一个十分完善的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一旦电力出现故障以后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高效的维修,进而实现电力运营整个过程中的自动化管理,那么不仅为电力企业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供电需求,因此实现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力自动化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1、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极其作用

1.1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

就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本身来看,其主要的组成结构有多功能电力仪表、工控机、数字式电力测控设备、有源总线集结器、监控系统、测控装置和多功能电力仪表以及通信模块等。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分为分层结构和分布式结构两种,对于多功能电力表等组成部分大多采用串口通信方式自动接入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各个部分之间采用总线连接起来并且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

1.2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组成结构作用

(1)工控机。工控机在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对电力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进而在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后台对数据进行控制、测量以及保存,主要用于对系统的数据进而综合的管理。除此之外,工控机还有记录打印与画面显示的功能,因此可以对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一些具体情况进而综合的分析与监督,从而能够及时地发现电力故障,从而保证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化与稳定的运行。

(2)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主要对低配电系统中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频率等进行不间断的测量,并且对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各个开关量进行严格的监督,一旦出现负荷越限的现象,就会自动的发出警报以提醒相关的工作人员,除此之外,数字式电力测控装置可以控制继电器的出口以及应答式的通信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

(3)多功能电力仪表。多功能电力仪表能够对电量、电能进行精确的测量,从而可以根据测量的结果实现配网的自动化。还可以通过对LED现场的显示提供其串行异步半双工Rs一485通讯接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各种数据都能够在通讯线路上实现传输。

2、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的特点

2.1电力故障问题分析与高精度测量

在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实际的运行中,具有十分完整与完善的故障分析的功能,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就可以准确地测量到故障的所在之处,从而可以大大减少排除故障的时间,而且对电压电流不平衡率等的测量度十分准确,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力的安全运营以及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2.2通信网络构架的合理化

在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实际的运行中,主要采用的是分层分树形布设通信网络方式,并且通过通信管理模块与总线集线器的总体应用,使得拓扑结构大大地简单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网络系统的通信质量。

2.3具有十分完善的自检能力

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有带有控制和保护功能的自检系统,从而对电力系统中的稳定运行与安全的运营等方面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以后,其完善的自检系统就会发出警报以提醒相关人员电力系统存在故障,并且还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故障所在的具体位置,从而大大地节省了电力企业的人力与物力。

2.4拥有有影响力的标准协议

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所采用的是国际IEC61850协议,其协议很具有影响力,而且具有高宽带,兼容性十分好等优点,使其与高压系统中一些控制装置以及保护装置等结合起来更简单,从而使其应用与操作起来更加简单与方便。

3、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电力自动控制的具体应用

对于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电力自动控制技术来讲,低压配电系统操作起来十分简单,而且安全起来也比较方便,进而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对环境的抵抗能力也十分强,而对于新型的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于RS6011G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可通过信号采集模拟等手段达到无限监控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监控的目的,并且利用完整的监控中心解决方案,可以根据电力用户的不同要求,使数据的存储和上报周期进行优化。同时还提供了互联网基础上的WEB电网设备运行监控系统,进而使得客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实现了最大化的满足。

从具体的应用实践上来看,电力自动控制技术不仅对电力系统有监测的作用,从而使得整个电力系统实现正常化运营,而且还具有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与报警的功能,从而有效地对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进行排除与检测。同时RS6011G监控终端设有两个继电器,可以通过对两点在接入时的输出进行实现对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这时仅仅依靠远程控制保护器、断路器来对整个系统进行维护与检测,从而确保其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因此整个远程控制中都是依靠自动化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场地,进行实地的维护工作,因而大大地减少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4、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运营中,从而不仅有效地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的维护,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营,而且可以对电力系统的故障等进行自动化的发现与排除,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系统故障排除与维修的目的,因此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应该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普及。

谈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线分断 第12篇

一、中性线N的作用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 单相电路中的中性线N与相线L及负荷构成闭合的相零回路, 对于三相四线制电路中的中性线N, 当三相用电负荷处于理想式的三相平衡状态时, 中性线N不起作用;当三相用电负荷不平衡时, 中性线N使负荷端中性线点电位约等于零伏, 即维持用电系统各相电压的稳定;若没有中性线N, 三相用电负荷端的中性线点将发生位移, 使三相用电负荷相电压不等, 影响三相用电负荷的正常使用, 因此在三相四线制 (TN-C系统) 配电系统中保持中性线N的低阻抗性是保证用电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措施。所以在低压三相四线制TN-C系统中, 其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合用构成PEN线, PEN线起着中性线的作用, 同时兼着接地故障电流的通路, 又起到保障人生安全与设备安全的作用。因此在TN-C系统中的PEN线段严禁装设熔断器和开关等分断装置。以上论述的依据是参照《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第4.5.5条:在TT系统和TN-S系统中, 当N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或虽小于相线但已能为相线上的保护电器所保护, N线上不装设保护;当N线不能被相线上的保护电器所保护时, 应另在N线上装设保护电器保护, 将相应的相线电路断开, 但不必断开N线。第4.5.6条:在TT或TN-S系统中, N线上不宜装设电器将N线断开, 当需要断开N线时应装设相线和N线一起切断保护电器。当装设漏电电流动作保护电器时, 应能将其所能保护的回路所有带电导线断开。在TN系统中, 当能可靠地保持N线为地时, N线可不需要断开。所以在TN-C系统中严禁断开PEN线, 不得装设断开PEN线的任何电器, 当需要在PEN线装设电器时, 只能断开相应的相线回路。

二、中性线的分断

1. 对于电力线路用电负荷中性线N的分断

当三相四线制系统处于严重不平衡或存有大量高次谐波电流在中性线N上通过。在较极端的情况下流经中性线N上的电流为相线电流的1.5~2.0倍。特别是提供给网吧等电力线路高次谐波比较突出, 例如福州工业学校电脑机房, 正常运行时测得相电流为36A, 而中性线上流过电流为相线电流的近2倍达68A, 根据IEC标准TG第473.3.2.1条:在中性线截面积小于相线的地方, 中性线上需装设相应于该导线截面的过电流检测, 该检测必须使相线断电, 但不必断开中性线。

2. 用于设备检修时隔离电源之用

若低压配电系统能做到N线的低阻抗性。在一般情况下中性线N上接触电压小于50V安全电压, 若该电器设备不处在正常的环境或出于提高人身安全性保护的考虑, 将中性线N分断也是可以的, 但是这种分断应用在配电设备的末端, 而不应用在配电系统的首端或中间端。这是依据香港《电力 (线路) 归例工作守则》 (1997年版) 中的8A隔离及开关设置。 (1) (a) :装置必须有总开关擎或断路器以及可切断的所有电压的隔离设备。总开关擎或断路器应切断所有带电导体。若为三相四线交流电源, 可安装连动开关擎或连动断路器以使只截断导体电源, 在此情况下, 应在中性线导体中设一连杆, 并用螺丝稳妥固定。

3. 对于电源转换处的中性线N的分断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008第7.5.3.1条:保证电源转换的功能性开关电器应应作用于所以带电导体, 均不得使这些电源并联。第7.5.3.1:TN-C-S、TT-S系统中的电源转换开关, 应采用切断相导体和中性导体的四极开关。IEC标准TC64、第465.1.5条:保证电源转换的功能开关电器必须作用于带电导线, 且必须不可能使这些电源并联。香港《电力 (线路) 规例工作守则》 (1997年版) 6B电路的基本要求 (1) (C) :若有关设计是从多于一个变压器取得电力, 则总输入断路器彼此之间的互连设施必须得到供电商批准。所有输入及互联线路皆为四极式, 以切断所有带电导线 (即相及中性导体) 。通过以上标准的综合分析, 对于电源转换处的中性线N必须分断 (但TN-C系统除外) 。

三、对于N线是否分断的看法

以上通过对中性线N是否分断的叙述, 结合国内、国际现行规程, 标准的分析比较、得出如下看法。

(1) TN-C系统, 除末端用电设备, 为了保证N线的低阻抗性, 维护三相四线系统稳定, 安全运行、中性线N上应不设分断电器。若考虑N线上过电流建议采用放大N线截面方式或在N线上设置过电流检测装置, 且仅作用于相线的分断。若考虑检修隔离之用, 建议设置金属连接片, 不赞成使用四极开关。

(2) TN-C-S、TT-S系统中的电源转换开关, 应采用切断相导体和中性导体的四极开关。

(3) 正常供电电源与备用发电机之间, 其电源转换开关应采用四极开关。

(4) TT系统的电源进线开关应采用四极开关。

(5) IT系统中当有中性线N导体时采用四极开关。

以上分析论述是对《工厂供电》课本中叙述电源中性线N内容的补充。

摘要:分析中性线N的作用以及中性线N分断所涉及到的因素和电源转换处中性线N线的分断, 全面系统地阐述中性线N上是否设置开关电器等保护装置, 结合国内、国际现行规程标准规范, 举例论证, 得出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中性线N,分断,低压配电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厚余著.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检验 (第二版) [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4) .

[2]陈可硕.不同接地型式四极开关的选用[J].建筑电气, 2008 (4) .

上一篇:抱箍技术下一篇:嵌入式计算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