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遗产范文

2024-05-12

旅游遗产范文(精选12篇)

旅游遗产 第1篇

体验经济, 被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 或称为服务经济的延伸。旅游业是体验经济最合适的发挥效益的行业。因此, 笔者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 研究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所具有的现实价值。

游客体验与文化遗产

1.游客体验

国外关于旅游体验 (Toutist Experience) 内涵的研究, 起源与20世纪60年代, Boorstin (1964) 把旅游体验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 是大众旅游那种做作的、刻板的体验。[1]Tumer and Ash (1975) 也认为, 旅游, 在本质上就是偏离常态的行为 (aberration) , 甚至是一种时代的病症 (malaise) 。[2]与他们这种“消极观”相对立的是Mac Cannell (1973) , 他认为旅游体验是人们对现代生活困窘的一种积极回应, 旅游者为了克服这种困窘而追求的是一种对“真实性 (authenticity) ”体验, 有着精神层面的象征意义。对个体而言, 旅游体验是一种多功能的休闲活动, 既包含着娱乐成分, 也有求知的成分。[3]

笔者认为, 游客体验, 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 通过与旅游产品取得联系而改变其心理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

2.文化遗产

专家学者对于文化遗产的解释是各有特色的。《中华文化词典》认为, 文化遗产是现实文化中, 从前人那里承袭而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对于文化遗产的解释, 是一种文化形态终结之后传承给后继文化的遗留;《毛泽东文艺思想大辞典》则将其定义为, 一个民族在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笔者认为,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 下列各项均可列为“文化遗产”:

(1)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 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绘画, 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 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 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 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 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良渚文化遗产旅游

良渚文化所涵盖的空间范围非常广阔, 它包括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3.6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北至黄河流域以北的苏北鲁南地区, 南至浙江的宁绍平原, 东及太平洋西海岸的舟山群岛, 西达皖赣境内都属于良渚文化的范畴。而良渚文化的中心地区, 是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境内的良渚镇 (良渚文化的最早发现地) 和瓶窑镇, 我们把它称为良渚遗址群。它是良渚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地方, 是古代良渚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2007年12月, 良渚古城被发现并公布于世之后, 每天吸引着千余人赶来参观。2008年9月29日, 良渚文化博物院在美丽洲公园建成开放, 至2009年9月, 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 成为余杭区乃至杭州市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1.自然环境

良渚遗址区历史上一直是著名的粮产区和水产区。但由于这里的农田经几千年无节制开垦, 土壤退化, 河网变少, 水体污染变质, 植被退化。良渚遗址周边山体在近代即已发生大体量石矿开采、又由于近几十年基本建设需求剧增, 导致遗址区内产业逐步向采矿业单向集中, 致使遗址赖以护佑的环境屏障严重破坏。尽管山体复绿, 但已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遗址区的生物循环系统遭到大规模人为破坏, 使最有价值的原始地貌日渐变形, 景观逐年递减。

2.文化环境

良渚文化遗产的中心区域距杭州市区仅33公里的路程, 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杭州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根据1984年的文物普查, 全市共发现文物点1733处, 市区有文物点373处, 其中古遗址39处, 古墓葬[群) 19处, 文物建筑133处, 石刻造像、碑褐56处等。

面对众多的文物资源, 发展良渚文化旅游, 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机遇, 是在这样的一个文化环境下, 发展文化遗产旅游拥有很好的文化氛围, 在开展方式的选择上也有更多的参考性。而挑战则在于:良渚文化旅游的区位优势, 相对于杭州市区的一些文化遗产就来得比较薄弱, 往往外地的游客在选择游览地点时会有所考虑。因此, 如何更好地突出良渚文化特色, 发掘旅游亮点, 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3.社会环境

良渚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一方面文化遗产旅游保护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这种保护多在城乡结合部进行。因此, 保护管理的难度大, 违法建设行为屡禁不止, 发展压力不断加大, 保护与建设的矛盾日益尖锐, 建设和生产性破坏造成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而开发利用工作相对滞后, 使保护工作相当被动。加之南方土地和环境潮湿, 遗址保护开发利用价值较难体现, 故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很难理顺。另外, 由于管理体制和经费等方面的原因, 遗址保护的立法工作和专门管理机构的设置相对滞后, 财政支付不足, 没有形成以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机制。

4.政策环境

1995年, 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实施了《良渚遗址群保护规划》。该规划公布, 西至瓶窑吴家埠、北至天目山脉南麓、南至良渚—庙桥港、东至羊尾巴山与良渚镇连线范围, 为良渚遗址保护区, 面积33.8平方公里。还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限以及遗址保护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 并成立了浙江省良渚遗址群保护领导小组。1996年, 良渚遗址被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杭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余杭市实施浙江省〈良渚遗址群保护规划〉若干意见》, 成立了余杭市良渚遗址群保护领导小组。1999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古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莫角山、反山、瑶山、汇观山、土垣、荀山等6个遗址点的保护规划方案。国家文物局向浙江省人民政府发了《关于将良渚遗址抢救保护工作列入国家和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项目的建议》, 并在向国家发改委提出的《关于拟将我国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建设规划列为“十五”规划专项的请示》中, 将良渚国家遗址公园列为首选项目。2001年9月, 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设立, 管理区包括瓶窑、良渚两镇, 面积242平方公里, 现有常住人口13.8万。同时设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和浙江省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局。

良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调查

作为良渚文化旅游的核心区块, 参观良渚文化博物院的游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而且这里的游客相对比较集中, 旅游的目的也比较明确。因此, 我们将良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调查地选择在良渚文化博物院。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125份, 回收的有效问卷数为110份, 有效率为88%。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客源所在地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 笔者发现参观游览良渚博物院的游客以本地游客居多, 占被调查人数的70%以上。 (图3.1) 这70%的本地游客又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类是杭州地区的居民, 另一类是在杭州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 (外来务工人员由于长期在杭州生活, 因此, 也将他们归为本地游客这一类) 。其余不到30%的外地游客, 主要是来自杭州周边城市的短线游客, 长线游客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杭州作为一座旅游城市, 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许多外地的游客到了杭州之后, 首选的旅游地肯定是西湖, 而且由于行程往往比较紧凑, 因此, 很多外地游客只能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 而不可能对相对较冷的文化旅游产生兴趣。

2.客源年龄层次分析

参观良渚文化博物院的游客年龄层次跨度比较大。笔者将问卷设计为四个年龄段 (18—30岁、30—45岁、45—55岁以及55岁以上) 。具体数据见表3.1所示。

博物馆游客年龄层次的多样性是博物馆的特性决定的。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赢利, 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这一性质决定了博物馆在经营的过程中大多采取免费参观, 或收取少许门票费用的经营形式。因此, 游客参观博物馆的花费相对较少, 从而有效地吸引力大量低收入者以及社会弱势群体, 体现了博物馆对所有公民一律平等的原则。

3.游客回访率分析

调查发现, 78%的游客都是第一次参观良渚文化相关旅游点, 其中本地游客占了54%, 外地游客占了24%;第二次参观良渚文化相关旅游点的游客占了20%, 其中本地游客18%, 外地游客2%;参观过三次及以上次数的游客就更少了, 只占了2%, 且都是本地游客。在参与问卷调查的游客当中, 超过90%的游客表示出愿意再次到良渚文化博物院参观。对于尚未开发的良渚古城遗址, 很多游客都表示出了相当的兴趣。

4.旅游支出分析

维持旅游活动长久发展的直接动力, 是发展旅游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作为公共资源的博物馆, 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 对游客索取的旅游花费相对较少。在调查过程中, 笔者发现, 整个良渚文化博物馆需要收费的项目共有三个:展示良渚文化的3D电影 (每场收费20元) 、导游讲解服务以及博物馆内设的小型超市。因此, 游客的旅游花费也主要是在交通这方面, 在被调查的游客当中, 超过70%的游客在游览良渚文化博物院的支出低于200元。

5.旅游交通满意度分析

在对于参观良渚文化博物院交通的方便性这一栏中, 九成以上的游客还是选择了交通方便。在交通工具的选择比例方面 (如图3.2所示) , 选择自驾车的游客占23%, 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占了62%, 跟随旅游团的游客占11%, 其他占12%。参观良渚文化博物公共交通比较方便, 各地到良渚文化博物院都有公交车可以直达。如杭州汽车北站有313路、348路、372路公交车, 都可以直达良渚文化博物院。对于私家车的游客来说更是便利了, 良渚文化博物院位于新老两条104国道的中间地段, 交通通达性非常好。

6.旅游目的分析

旅游活动形成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旅游动机。调查发现, 参观游览良渚文化的游客主要是出于获得知识、加深对良渚文化了解的目的 (如图3.3所示) 。旅游者较强的求知意愿以及在旅途中的求知过程, 是区别文化遗产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者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以追求知识为目的, 把到文化遗产地旅游作为学习和探索异地文化、历史的一种方法, 因此, 知识的需要, 是促使游客参观良渚文化的主要动力。在被调查的游客当中, 有很多都是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参观的, 目的是希望通过博物馆旅游给孩子的未来发展增加阅历和知识的积累。同时, 博物院周围良好的环境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7.旅游配套设施分析

在对良渚文化博物院附近的餐饮、娱乐、住宿等配套设施的调查中, 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对于购物环境, 59%的游客表示还可以, 43%的游客认为不够完善;对于娱乐项目, 60%的游客表示还可以, 37%的游客表示出不满;对于住宿, 22%的游客认为完善, 52%的游客认为还可以, 36%的游客觉得不够完善;对于餐饮方面, 10%的游客觉得还是完善的, 65%的游客觉得还可以, 35%的游客觉得不够完善。许多的游客对良渚文化博物院周围环境和景点如:东明山森林公园、南山摩崖石刻、农夫乐园等了解很少。

8.游客环保意识的分析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的调查, 在问卷中很难体现出来。于是笔者通过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进行观察, 做出了以下的结论:

(1) 在垃圾处理这方面, 多数的游客都能自觉地将垃圾投入垃圾箱内, 但是在垃圾分类这方面的意识就比较差;

(2) 在噪音控制这方面也比较差的。博物馆作为室内的游览场所, 游览时也需要有安静的环境。对此, 可能是由于参观的游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儿童造成, 小孩子往往在这方面表现相对成人较差。

(3) 对于博物馆公共资源的破坏现象少见, 游客在参观或是拍照留念过程中, 都能很好的遵守博物馆的有关规定, 很好地保护了文物和环境。

发展良渚文化遗产旅游的建议

对于发展良渚文化遗产旅游, 首先需要摸清家底, 即对文化遗产的现存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 把握整体情况。并在此基础上, 对那些独一无二、具有重大影响的、濒于消失的项目, 予以重点保护和优先发掘;其次, 是通过发展良渚文化遗产旅游业, 建立良渚文化村以及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 使得良渚文化中古老的农耕文化得以延续。一方面要树立创新的开发意识, 另一方面则要坚持尊重历史的原则, 切不可任意而为, 人为地使良渚文化遗产“现代化”。具体建议如下:

1.拓展遗产体验型旅游产品

遗产体验型旅游产品, 是指依托于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 使旅游者在回归自然或亲近历史的过程中, 获得畅快体验的旅游产品。根据良渚文化管理区内的资源状况, 发展体验型的旅游产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划:

(1) 参与型的民俗文化旅游。良渚文化旅游应以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为基础, 深入挖掘良渚文化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开发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通过民俗活动增强与游客的互动, 把游人从被动的静态参观中解放出来, 更直接地感受良渚文化。

(2) 休闲体验型的农耕文化旅游。农事活动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对久居城市的旅游者来说有较大的吸引力。农耕文化是良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良渚遗址的犁耕稻作一直延续至今。因此, 适当开发建设一些果园、菜园以及稻田, 平时可以组织游客参与果园、菜园的维护, 收获季节可以组织游客采摘或者收割, 增强旅游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2.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完善良渚文化遗产旅游区内的餐饮娱乐住宿等方面的配套设施, 可以在丰富游客活动项目、延长游客逗留时间的同时, 也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对发展当地经济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重视旅游宣传, 扩大遗产知名度

要重视与周围景区景点的合作, 打造规模旅游区, 实现旅游集群发展。多个旅游景点共同宣传, 有利于加深人们对旅游景点的印象, 增强人们出游的动力。在宣传的过程中, 可以与一些知名的景点捆绑宣传, 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4.强化文物保护意识

要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 增强社区居民以及旅游者的文化保护意识, 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根植于游客的观念之中。比如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编写良渚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列宣传材料和科学旅游丛书;与宣传媒体合作, 以“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文明、科学旅游”为主题, 开展良渚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月活动;以及在青少年中开展“遗产文明、科学与生态保护旅游志愿者”活动等。

参考文献

[1]Boostion.D.J.The Image:A Guide to Pseudo-Event in America.New York:Harper&Row, 1964.

[2]Turner L.&J.Ash.The Golden Hordes:Int emat ional Tourism and the Pleasure Periphery.London:Com-tale, l975.

[3]Mac Canell, Dean.Staged Authenticity:Arrangements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9 (3) :589-603.

[4]康俊香.供求视角下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西安城区19个景点为例.西安: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系, 2007 (2-3) .

[5]韩福文.文化遗产旅游体验研究.沈阳:沈阳师范大学地理系, 2008.

《南京遗产旅游需求》课题调查问卷 第2篇

感谢您对此次问卷调查的支持!以下问题不会涉及您的隐私。

1.您的年龄:

A.20以下B.20~35C.35~50D.50~65E.65以上

2.您的居住地:

A南京B江苏省(除南京市)C江苏省以外

3.您为什么来南京旅游?

A 商务B探亲C度假D其它

4.您是否知道遗产旅游?A.是B.否

5.您来南京去过的或者想去的景点:(多选)

A.历史遗产(a南京明孝陵b南京中山陵c南京阅江楼

d南京夫子庙e南京中华门f南京明故宫)

B.文化遗产(a南京汤山蒋介石别墅b南京鸡鸣寺c南京灵谷寺

d南京郑和墓e南京汤山古猿人洞f南京甘熙故居)

C.工业遗产(a圣划艺术中心(村委会仓库)b和记洋行c南京晨光集团(金陵机器制造局)

d铁路博物馆(下关火车站)e南京宝船厂遗址 f艺术馆聚集地(原南京化工研究所))

D.自然遗产(a玄武湖b珍珠泉c栖霞山

d红山森林动物园e燕子矶f汤山温泉)

E.其他(a总统府b紫金山天文台c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d雨花台e南京瞻园(大明王府)f南京太平天国历史陈列馆)

6.在此次问卷调查之前您是否听说过历史遗产?

A.是B.否C.不确定

7.作为游客,您对下面哪种遗产更加青睐?

旅游遗产 第3篇

关键词:遗产旅游;石林;研究现状

前言:我国世界遗产总数位于世界第二位(截止到2015年共48项),仅次于意大利(51项)。云南石林于2007年与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是我国著名的遗产旅游目的地。分析石林遗产旅游研究内容,有助于掌握其研究现状,把握研究趋势。

一、石林遗产旅游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CNKI)以“石林”并含“旅游”为主题进行检索,总结得出国内学者对石林遗产旅游研究主要集中于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遗产地经营与管理制度、旅游者行为、遗产旅游与经济发展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五个方面。

(一)石林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遗产旅游研究的重点,国内学者对石林的保护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何永彬构建了石林旅游环境影响模型。李静怡研究了石林阿诗玛文化的来源及发展,并提出阿诗玛文化的保护策略。李铃从生态旅游的研究着手,分析石林旅游景区生态化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明确石林产业生态化管理的对策。

(二)石林遗产地经营与管理制度研究。石林旅游开发管理研究主要包括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开发、景区管理等几个方面,主要模式是结合民族文化特色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岂艳从PEST的角度出发,得出石林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吕思俊提出石林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并划定“一环四区”的空间布局结构。翟书华等总结了石林资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于维墨等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石林的世界遗产价值。史艳兰对石林景点导游作为景观的旅游建构进行研究。

(三)石林遗产地旅游者行为研究。学者对石林遗产地旅游者的研究较少,主要从游客满意度、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古静从游客感知角度,研究游客的环境意识。郑仕华分析了石林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及其之间的关系。崔传启利用结构方程建模(SEM)方法,发现旅游目的地感知度对民族工艺品感知度和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四)遗产旅游与经济发展研究。学者对石林遗产旅游与经济发展研究侧重于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李松志、张辉采用测量模型研究了居民和游客在石林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社会的影响。杨粤文分析了石林乡村旅游对经济价值影响。李玉辉发现石林旅游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强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五)遗产地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文化也是学者研究的对象,对石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主要是对彝族撒尼人的研究。舒玉梅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了撒尼人的宗教信仰。吕亮结合民族学的研究方法阐述了撒尼传统服饰的历史发展轨迹。孟纹波研究了石林彝族火把节的历史变迁。除此之外,学者还对撒尼人音乐、刺绣工艺、阿诗玛口传叙事诗、彝族语言、彝族体育资源等进行了相关研究。

总结:石林遗产旅游的研究多以地理学、地质学、美学、景观学、民族学作为基础,研究涉及的学科较为单一,还需要加强交叉学科的运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还有待补充;研究机构多为高校和管理部门,应加强与政府、开发商、民间机构的多方合作,增加研究成果的呈现;研究内容多集中于保护与开发的宏观问题上,对于旅游者的微观研究较少;对石林遗产旅游所存在的问题,缺乏针对性的举措。

旅游遗产 第4篇

截至2014年6月底, 《世界遗产名录》总共收录1007处文化遗产, 其中中国有47处世界遗产, 位居世界第二位, 亚太第一。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 具有脆弱性的特点, 长期以来中国缺乏一部完整的法律来规范旅游活动, 《旅游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其不仅在制度层面上完善了旅游法律体系, 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旅游市场。如何有效地实施《旅游法》, 使其成为遗产旅游资源保护的有效屏障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法律界和旅游界对此都寄予了厚望。

1 遗产旅游发展研究现状

遗产旅游 (Heritage Tourism) 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休闲旅游方式, 美国2003年的统计表明, 在成人出游人数中, 有81%的游客可被视为是文化旅游者, 遗产旅游消费在5年中增长了18%。在旅游学术领域, 遗产旅游逐渐成为国际旅游研究的焦点之一。

邹统钎 (2013) 认为目前, 我国遗产旅游管理体制还处于属地管理阶段, 存在很多弊病。较低级别的地、县政府承担了不适应自身能力的全国性责任, 他们不可能关注遗产资源的长远保护目标, 而只能从局部利益和地方政绩出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旅游的破坏性发展, 只顾眼前的发展, 未能考虑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左冰、保继刚 (2014) 指出吸引物权界定尚处于法律真空, 社区居民难以依法行驶主体权利。旅游吸引物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的价值的体现, 如何保护好旅游吸引物国外早有相关的研究。

在旅游资源的保护方面, 国外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伊格曼 (2003) 用矩阵法列出对遗产地开发保护有贡献潜力的关键利益主体。加罗德等 (2000) 采用德尔菲法调研发现, 遗产旅游管理的核心目标中:保护最重要, 可进入性居其次, 教育与财务并列第三, 地方社区的发展应排在最后。旅游对遗产的真实性伤害在国外早就引起注意。

张朝枝 (2006) 提出对于公共资源的治理, 受哈丁“公地悲剧”、囚犯困境博弈、集体行动逻辑三个理论模型的影响, 很多学者认为, 公共资源将很难避免“公地悲剧”的困境。

因此, 旅游资源的保护必须回归法律建设的轨道上来。国内对于遗产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主要有1982年施行并多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及2011年6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2013年10月1日施行的《旅游法》给遗产旅游资源保护模式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2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宏村因“扩而成太乙象, 故而美曰弘村”, 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 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位于徽州六县之一的黟县东北部, 面积19.11公顷, 全村共有村民1368人。

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之一, 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2000年11月30日, 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 宏村旅游人次一直呈递增的态势发展, 2014年已经达到130万人次。

本项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调查旅游地游客对于旅游法实施以来旅游者的态度, 同时考虑到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和调查地点在宏村的覆盖面。第一次调查时间为2014年7月18日至19日, 第二次为2014年9月26日至9月28日。调查对象为宏村景区内的游客。第一次问卷发放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85份, 有效回收率为85%;第二次发放问卷250份, 回收有效问卷202份, 有效回收率为80.4%。两次共发放350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287份。最后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采用Excel2007、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第一次主要是预调查, 为我们的问卷修改和了解当地的情况作铺垫, 本文着重分析第二次调研所得到的数据。

3 结果分析

3.1 被调查游客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中男性占43.1%, 女性占56.9%;年龄主要集中在19-30岁年龄段, 达到57.2%;受教育程度上高中和本科及以上在受访者学历的比例中较高, 累计达到75%;户籍性质中36.6%属于农业户口, 62.5%属于非农业户口, 0.9%为其它;职业中有8.2%工人, 44.4%学生, 2.2%农民, 0.4%军人, 6.9%党政企事业单位人员, 10.8%专业技术人员, 16.4%商业, 10.8%服务业人员;月可支配收入在3000—5000元占49.5%。

3.2 游客对于旅游资源保护的感知

在调查游客对于宏村总体感知的202份有效问卷中有65.1%受访者表示知道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 仅有8.6%的受访者对此表示不清楚, 说明大部分游客还是对旅游地有一定的了解, 也间接说明宏村作为皖南徽派民居的代表宣传效果较为明显, 但尚有提升的空间。41.3%受访者比较欣赏宏村内在的艺术价值, 而且多数人也体会到古村落作为历史“化石”, 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也是徽州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纽带。

宏村最吸引游客的就是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因此所形成的艺术技艺。34.9%受访者来到宏村是为了“欣赏建筑艺术和雕刻技艺”, 其次22.3%的受访者是来“了解徽州的历史和文化”的, 18.40%的受访者是“感受当地的生活方式”, 说明游客对于特殊文化背景是十分感兴趣的。

就宏村旅游资源的破坏程度而言, 13.4%的游客认为旅游资源“完全未造破坏, 保护很好”, 有59.9%的游客认为“基本完好”, 10.8%游客认为“保护一般”, 13.4%“遭到轻微破坏”, 2.6%的游客认为“遭到严重破坏”。

采用李克特量表来定量测定, 数值越大代表旅游资源破坏越严重。1代表“完全未遭破坏, 保护很好”, 2代表“基本保存完好”, 3代表“保护一般”, 4代表“遭到轻微破坏”, 5代表“遭到严重破坏”。

16.3%的游客认为“当地政府支持保护力度不够”, 24.1%游客认为“历史和社会事件 (如战争) 的影响”, 6.4%的游客认为为“某些人的刻意破坏 (如盗窃) ”是主要原因, 还有13.8%的游客认为“当地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不爱护”等导致旅游资源遭到破坏, 23.6%的游客认为是“过度开发”, 12.3%的游客认为“游客的不当行为”, 3.4%认为是“其它原因”。

宏村的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中各种因素较为平均, 其中“过度开发”和“当地村民日常生活的不爱护”分别为2.88和2.60, 宏村整体上保护得当, 但是由于宏村旅游人数众多, 加上当地居民大多经营旅游相关的行业, 巨大的人流量给宏村的旅游资源带来了不可恢复性的破坏。

目前宏村的水体污染比较严重, 大量游客的涌入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情况急剧加重。宏村虽然采取了相关治理措施, 在村中南湖低处种植了净化湖水的水生植物, 但是只能吸收细小颗粒, 对于塑料制品等固体垃圾是无法处理的。大量美术生在南湖周围写生, 部分同学废水直接倒入湖中, 其污染面之大湖水根本无法完全净化, 多数受访者都表达了对这个现象的担忧。

此外, 任意触摸文物、随便拍照, 也给文物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游客在参观景点时拍照留作纪念, 闪光灯可能会对文物造成损伤。在导游讲解时, 有些游客为了沾沾吉利而随意触摸文物。当地居民戏称, 当地一所院落里镀金的横梁当年躲过了红卫兵, 却没躲过现在游客的手。可见这种随意触摸的行为给文物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3.3《旅游法》实施以来凸显的问题

从《旅游法》实施一年以来的效果来看, 约有46.4%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法》的实施促进了景区管理模式的转变, 27.7%的受访者认同《旅游法》遏制了旅游业的乱象, 只有5.4%的受访者认为对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3.3.1《旅游法》在基层普及程度较低

在对于《旅游法》的了解程度调查中有3.9%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了解”, 47.0%的受访者选择“有点了解, 但是不清楚”, 49.1%的受访者选择“完全不了解”。

从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得知, 被调查者中约有40%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 拥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 高中学历也占了35%, 但是对于《旅游法》的了解程度却很低, 除了一些法律专业人士和旅行社的一些工作人员, 普通游客对于《旅游法》知之甚少。此外, 当地社区居民对于《旅游法》缺少关注。

3.3.2《旅游法》法律责任尚未明晰

旅游资源被破坏和损害的原因,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衰败和人为破坏, 遗产资源的保护重在预防人为破坏。

《旅游法》虽然能够使旅游景区在承载力范围内接待游客, 但旅游旺季时巨大的旅游需求量, 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 与此同时对旅游资源也可能是一股无法估量的潜在破坏力。

《旅游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爱护旅游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但不文明行为仍屡禁不止, 一方面是对法律和社会道德的漠视, 一方面是违规成本过低, 起不到威慑的作用。

3.4 宏村旅游资源保护模式的探究

3.4.1 建立旅游吸引物的保护体系

宏村自2000年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 就不再建新房, 只修缮房屋, 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宏村古建筑的原汁原味。宏村现有138幢民居列入古民居保护的名单, 这些古民居只能进行修缮, 且进行修缮必须经过县遗产办同意, 选派有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并且由遗产办进行监管。费用由政府出40%, 其余60%房子的主人出。138幢以外的房屋也只能做仿古维修, 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宏村的建筑中木质结构居多, 一间房子着火, 就可能引起其它一片房屋着火。虽然徽派建筑的马头墙有防火功能, 不至于像丽江古城那样出现连片的火灾, 但是火灾的破坏性还是不容忽视。因此, 宏村特别重视防火, 村里安排了8个专业执法队在分别在22:00, 2:00, 4:00进行巡逻。此外, 全村还花了3000万建立了古民居消防预警系统, 采用光感、烟感等高科技手段来预报火灾。

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游客和生活污水的增多, 导致景区内水体富营养化。为此, 村里花300万购置了油污处理系统, 正在试验阶段。另外, 村委会还会对污水进行收集, 统一处理, 费用由政府补贴。

3.4.2 在景区的承载范围内控制游客量

针对景区遭到的破坏, 其中有24%的受访者认为是历史因素造成的, 其次21.3%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游客的不适行为。历史造成的破坏已经难以挽回, 然而人为的破坏是可以减少的, 最为主要的就是根据景区的承载量控制游客数量。

2012年和2013年宏村的游客量达到120万人次, 2014年达到130万人次。2014年的十一黄金周的时候更是能达到4~5万人次/天, 景区会在高峰期的时候把游客量控制在3万人次左右, 以保证村子的承载力不超过限度。

3.4.3 利益分配与资源保护相结合

景区的经营者及当地居民是旅游业发展的受益者, 因此这些人必须自觉承担起资源保护的任务。

景区内的小摊小贩90%都是当地居民, 村子里的人很少外出务工, 通常都是家庭经营农家乐、卖旅游纪念品, 外地人在村里面摆摊要到村委会通过年审, 一般会用“村规民约”去约束这些小摊小贩, 村里的执法大队也会管理他们的经营行为。全村共有村民1368人, 每人每年能拿到2800元旅游分成, 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还能额外拿到260元的补贴。村民对于属于138幢以内的房屋进行必要的修复时必须同时上报有关政府部门, 村中原则上不再兴建其它房屋设施, 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村委会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措施。

3.4.4 构建基层管理公约

宏村的保护措施中在很多方面体现了《旅游法》的精神, 如景区内的旅游吸引物的保护以及按景区的承载能力接待游客等措施。然而, 宏村发展旅游保障措施主要靠具有自治性质的村规民约, 保护民居主要遵守《宏村村规民约》和《约束村民条例》, 这种村规民约简单易接受, 村民一般都能比较好地遵守。

4 结语

我国拥有众多的文化及自然遗产, 遗产旅游是利用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发展的, 它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 如何在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与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价值中寻求平衡点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为国家层面颁布并且实施的《旅游法》对于遗产旅游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旅游法》实施一年多以来, 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的改观,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陋习。法律普及程度低, 景区的管理不到位, 游客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不强等依然是遗产旅游资源保护的巨大障碍。旅游法的法律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监督执法能力应该不断加强。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以下简称《旅游法》) 于2013年10月1号正式实施, 从旅游消费者到旅游管理部门, 从景区、景点到旅游企业都有了极大的变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宏村有着享誉海内外的名声, 如何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关系到遗产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对遗产地游客的调查和对当地管理部门的走访, 探讨《旅游法》实施一周年里遗产地旅游资源保护模式的变化。

关键词:旅游法,遗产旅游,保护模式,宏村

参考文献

[1]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政府治理视角的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2]邹统钎, 李涛.基于对应分析法的遗产旅游影响感知差异研究[J].人文地理, 2010, (4) .

[3]邹统钎, 李飞.社区主导的古村落遗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爨底下古村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5) .

[4]左冰, 保继刚.制度增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土地权利变革[J].旅游学刊, 2012, (2) .

[5]宋才发.《旅游法》是编制和实施旅游发展规划的法律保障[J].法学杂志, 2013, (10) .

[6]于洪润, 李萍, 夏敏慧.新《旅游法》实施对于海南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1) .

[7]Irit Amit-Cohen.Synergy between urban planning conservation of the cultural built heritage and functional changes in the old urban center-the case of the Tel Aviv[J].Tourism Management, 2004, (20) .

旅游遗产 第5篇

世界文化遗产地徽州古村落西递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探微

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徽州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分析,肯定了西递旅游开发公司的.经营制度和分配模式.指出了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业的关系.

作 者:吴浩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1刊 名:黄山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M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年,卷(期):20035(3)分类号:F590.3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徽州古村落 西递 旅游开发

遗产旅游地酒店企业环境行为研究 第6篇

关键词 遗产旅游地;酒店企业;环境行为;测量指标;张家界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6-0033-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6.006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初探 第7篇

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该公约将文化遗产定义为三类:文物、建筑群和遗址。其中,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俄罗斯的下塔吉尔发表了《下塔吉尔宪章》中写到:“政府应该通过促进工业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来积极阐释工业遗产的意义和价值”。然而, 国内关于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理论成果不多, 并且主要以案例研究为主, 因此研究发展的空间仍很大。

关于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统一将工业遗产旅游划入遗产旅游的范围。深圳大学的李蕾蕾于2003年发表的《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中指出:“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 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 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 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方式, 它属于广义的, 还包括工厂观光的工业旅游。”

此定义受到广泛的引用, 但也有其局限性, 定义中囊括了物质类工业遗产旅游资源, 但却忽略了非物质类资源的吸引力。因此, 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应包括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物质与非物质因素, 如工业遗迹、工业建筑物、机器设备、我国传统手工业的工艺生产流程、生产技术、产品形态等, 资源开发后形成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能够满足旅游者求知、求新、求奇、求特的旅游需求。

二、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

国外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主题博物馆模式和公共休憩空间模式。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实践, 归纳出工业遗产旅游的四种开发模式。

(一) 主题博物馆模式

在工业遗址上建立主题博物馆, 以此展示工业生产流程, 旅游者能从中体验到工业区的历史感和真实感。还可以改造为艺术创作场所, 开展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通过设立工业博物馆, 开展具有鲜明主题的工业博览会, 融合招商引资、商贸交易、旅游等活动, 结合工业遗产旅游与会展旅游。主题博物馆模式主要以德国鲁尔区的弗尔克林根炼铁厂最为典型。

(二) 公共游憩空间模式

在工业遗址上建造休闲娱乐设施, 改建成工业遗址景观公园。同时整合区域内其他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传统旅游资源形成各种旅游线路, 新型资源与传统资源共同作为旅游吸引物, 创造更多效益。如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 (landscape Park)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三) 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

将工业遗址建筑群改造为一个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大型购物场所, 其中配有咖啡馆、酒吧和娱乐设施等。如澳大利亚墨尔本购物中心是在生产子弹的工厂遗址上改建而成的。

(四) 区域性一体化模式

区域性一体化模式又称为德国埃姆舍公园 (Emscher Park) 模式, 根据区域性综合开发目标, 通过改造和再利用废弃的工业建筑和空地, 恢复厂区内自然生态环境, 满足工人再就业, 创造多重效益。如1986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英国铁桥谷Iron Bridge Gorge工业遗产旅游地, 其占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 是由7个工业纪念地和博物馆、285个保护性工业建筑融合为一体的旅游地。

三、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效益

(一) 经济效益

工业废弃地面积较大, 工业建筑拆除费用较高, 如首钢工业区内的炼钢炉、炼铁炉等处置费用很高, 并且还需要工业上复杂的处置技术, 因此通过保护性再利用的方式节约资源, 开发工业遗产旅游成为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文化效益

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 重工业企业外迁, 遗留下来的许多厂房、机器设备等工业遗迹是见证工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具有不可取代的历史价值。因此, 开发工业遗产旅游促进了工业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普及, 保持旧工业区和谐与健康发展。

(三) 环境效益

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 一方面可以避免其沦为建筑垃圾而污染环境, 另一方面在旧工业区更新改造过程中进行生态修复, 可以改善其环境。因此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可以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

四、对北京工业遗产旅游的启示

(一) 现状

拥有百年工业发展史的北京, 蕴藏着丰富的工业遗产, 是工业文明发展的见证者。但是由于早年缺乏对工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关注, 北京重要的工业历史遗迹在城市发展中已经消失, 如1883年的为军械服务的神机营北京机器局——北京最早的工业曙光、1898年的长辛店机车修理厂二七机车厂、1906年的原京奉铁路正阳门火车站等历史遗迹。

近年来, 在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大背景下, 北京多个工厂停产、外迁, 遗留下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业遗迹亟待进行保护开发, 因此工业遗产旅游是获取多重效益的必由之路。目前, 北京已经开放及正在规划之中的工业遗产旅游景点有:北京首云铁矿博物馆、欢乐谷、798艺术区、京西煤矿、首钢、京张铁路等。

(二) 对策建议

然而, 北京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加强政府主导。

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 资源是其基础。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工业遗产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工业建筑被拆除。针对目前状况, 北京市政府应组织人员对现有工业遗产全面普查、实地调研, 进而建立起工业遗产清单, 评估、分类可以进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资源, 选择最适合的开发模式。

2、设计特色主题线路。

在规划北京工业遗产旅游时, 应明确目标市场、准确定位、设计特色主题线路, 满足新时期各旅游人群的旅游需求。如针对青年旅游群体特点, 应着重凸显工业遗产旅游的教育、文化、体验功能, 设计教育型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3、区域旅游资源联合开发。

根据协同论, 区域联合开发较分散孤立的开发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和”的整合优势。北京工业遗产旅游景点呈零星分布、难以吸引国内外旅游者, 针对目前状况, 北京应整合区域旅游资源, 从而提高旅游吸引力、延长旅游者逗留时间等, 获得单个旅游资源无法比拟的区域联动效应。

五、结论与展望

在我国一些城市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背景下, 工业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保护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旅游形式, 区别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形式, 是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本文基于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的文献资料, 探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开发模式、开发效益以及北京地区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等问题。但由于文献资料的收集及实地调研的效果有限, 本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今后需要进一步改进。

摘要: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自身价值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在对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工业遗产旅游的定义、开发模式和开发效益等问题。分析了北京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 并由此提出了北京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北京

参考文献

[1]、王春利, 窦群.旅游规划与开发[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2]、EdwardInskeep.旅游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4]、王德刚, 田芸.工业旅游开发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

[5]、刘会远, 李蕾蕾.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M].商务印书馆, 2007.

[6]、刘伯英, 李匡.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究[J].Archicre-ation, 2006 (9) .

[7]、李小波, 祁黄雄.古盐业遗址与三峡旅游[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6) .

[8]、李林, 魏卫.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5 (4) .

旅游遗产 第8篇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它具有历史、文化、科学、审美、经济等多方面价值,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解说概况

(一)发展现状

截至2015年底中国已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3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64项,然而在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说方面的研究却存在极大不足,甚至未有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有完善的公开解说体系。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多重视申报环节,在解说展示与传承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做得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征与深厚底蕴使得其在识别、解说与保护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解说既是建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必要展现形式,同时在对遗产的保护中也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二)研究现状

解说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产保护策略,已得到国外广大学者的关注与认同,其作用也正日益被遗产地管理者所重视。目前国内关于解说的理论研究匮乏,已有文献多是从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角度进行案例研究。

对于包含于遗产解说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说,当前学界的研究仍较为薄弱,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说方面更是几近于无。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解说”两词同时进行篇名与关键词检索,结果显示均为空白。此外,检索还发现目前也极少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说理论进行归纳与分析的相关文献。因此,本文拟在现有相关领域理论基础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遗产旅游资源解说为切入展开初步整理与探究。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解说探究

(一)解说理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活态性、传承性等特征,这决定其解说理念、方式等必然与其他遗产旅游资源不同。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上的不可视,使得其必须借助一定物质载体为人们所感知,反映出内在的精神、价值与意义,实现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简单的静态遗存,而是活态且完整的文化形式与过程,它的核心内涵与人的行为活动密切相关,需要通过人来诠释与演绎;再次,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时空变迁不断传承与发展,但其最为本质的原真性必须得到忠实呈现,要充分考虑其产生与存在的社会、文化、自然背景环境,探索原存脉络,在时空情境转变的现实下尽量将对其文化原真性的损害降至最低;最后,要实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保护,增强文化吸引力是必不可少的,必须一改以往单向解说的方式,使之与旅游者产生交互,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人而继承于人,只有增入人类行为的元素才能更具生命力,更持久地传承与发展。

(二)解说方式

1、实物解说

实物解说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或衍生体,给旅游者一种直观具体的认识,当然它也存在明显不足,参观者对所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和内涵难以充分认识。这种解说方式简单直接,但需要配合其他的手段与方式,以达到完整而全面的呈现。

2、还原解说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空间中的原生环境进行复原,通过模型以及各种道具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时的场景,再现周围环境、人物状态、空间形式等,帮助旅游者更好地理解其源起与发展,为之创造身临其境之感,让其真切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3、展演解说

在还原场景的基础上融入人的因素,表演与展示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情节与内容,以动态表演方式生动诠释。这类解说尤其适于传统表演艺术、手工艺等具有很强展演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这类遗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4、数字解说

以信息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照片、录音和录像等资料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制作并展示传播。通过新技术与新媒介的综合运用,使解说活动更具交互性与创造性;增强多感官表现力,增进旅游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同时利用虚拟化场景,还原并展示出濒于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现对珍贵遗产保护的同时,兼顾其静态传承与动态发展。

四、结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解说探究能更好地为旅游者创造理解、欣赏和享受这些文化资源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对其的认可、尊重与保护意识;还将影响遗产旅游体验质量,提升旅游者的精神体验,并促进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运河遗产旅游研究综述 第9篇

关键词:运河旅游,重点,相关理论,热点,展望

2014 年6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我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运河以其突出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旅游开发价值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系统整理国内外近年来运河旅游研究的主要领域和成果,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与发展经验,有利于为我国的运河旅游开发提供借鉴,探明方向。

1 国外运河旅游研究重点

1. 1 运河旅游开发影响研究

国外关于运河旅游的研究起步早、发展快,在研究理论、方法与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对运河旅游影响的研究主要涵盖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领域,Millar G评估了英国凯尼特埃文运河的修复对旅游业、娱乐业、商业收入和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将经济分析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一起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框架[1]。Vu Thi Hong Hanh认为,运河既是城市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城市景观元素的补充,也是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资产,实现运河的文化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提炼城市文化和地域特征,强化城市文化形象识别性[2]。Bliek等指出,运河的旅游吸引力在于其突出的历史、经济和社会文化价值[3]。Bruin J以阿姆斯特丹17 世纪的运河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世界遗产城市以满足当前和未来需要为目标的演进问题,寻求合理的开发方案以维护城市的突出的文化价值,特别是无形的文化意义[4]。Brooke Thurau对游轮旅游者在巴拿马运河的预期消费模式进行了研究,表明生态旅游开发有利于提高港口地区和当地企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5]。

1. 2 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欧洲发达的运河系统将河流和沿岸的人文景观联结起来,开发了以历史文化、文学艺术、音乐、美食美酒、高尔夫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为了吸引年轻人和家庭游客,产品供应结构在不断调整,不断开发新的产品类型和线路以适应市场需要。Steinbach Josef对欧洲河流导向型旅游的各种类型进行了概述,认为这些旅游类型的开发都是基于河流景观的基本特性的[6]。Furgala - selezniow G在分析波兰埃尔布隆格运河航程路线和周边自然、文化、历史环境的基础上,讨论了它在旅游业和娱乐业开发方面的可能性和潜力[7]。Erfurt - cooper P概述了欧洲各类型水体及其周边活动开发的旅游活动类型,论证了旅游开发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性[8]。

1. 3 旅游市场营销研究

可持续营销是20 世纪90 年代提出的概念,是支持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市场营销,属于环境营销的概念范畴,以企业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将可持续营销概念应用于运河旅游研究方面,Audrey Gilmore论述了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业发展中实现可持续营销的重要性,在研究中将可持续营销定义为涵盖了遗产地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营销方法,从整体管理的视角探讨可持续营销的实现途径[9]。Donohoe H M以世界遗产地加拿大渥太华的里多运河为例,以可持续营销理念为指导,为里多运河和其他世界遗产地旅游提出了合理的可持续遗产旅游市场开发模式和框架[10]。在对市场需求的研究方面,Rooke Beadles Thurau对巴拿马运河流域的游轮旅游者进行了多元细分市场分析,界定了四个潜在的细分市场: 文化寻求旅游市场、探险旅游市场、传统旅游市场和自然发现旅游市场,并识别了游客的五个主要旅游偏好: “学习、社交/娱乐、动作/冒险、安全/保存、自然/逃避”[11]。

1. 4 旅游规划与保护研究

在对运河旅游规划研究方面,多从历史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娱乐资源、区域特征、经济资源、旅游资源等角度出发,以不同尺度构建空间模式,编制保护管理规划。近年来有关研究已上升到国家和国际层面,突出运河遗产的区域性和整体性特征,建立运河管理的合作网络。Casado M A、Catherine Schloegel分别以巴拿马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论及了旅游业发展对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贡献和负面影响[12],以及实现地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目标[13]。Amanda Mason演示了如何将人类学研究方法应用在遗产旅游规划制定的实践方面,特别是在由州或联邦政府指定为“遗产区域”地区的应用,同时讨论了在遗产旅游规划中出现的利益相关者的冲突问题与“遗产”概念的混合界定[14]。CE Bedi的研究认为,在运河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需要由当地政府牵头,制定总体规划,加强区域合作,旨在推广小尺度生态旅游项目,在地方层面加强生态环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15]。SL Slocum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评估了英国运河的社区开发能力[16]。遗产廊道是由美国首先提出的,是面向大尺度和线性文化景观保护的遗产保护战略方法。在遗产廊道理论指导下的运河保护,强调其生态价值和文化意义。2000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法案,强调运河将成为整合与保护沿河区域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有效平台。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美国已形成了基于运河完全价值认识的保护思路和管理框架。

2 国外运河旅游相关理论研究

2. 1 遗产旅游研究

现阶段国际遗产旅游研究进入了较成熟的阶段,研究视角多样、涵盖内容广泛。对涉及遗产旅游与旅游管理的研究文献分析表明,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遗产旅游吸引物研究( 包括遗产的价值、属性、特征等方面) 、遗产地研究( 包括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市场营销等方面) 、遗产旅游者研究( 包括旅游者的时空规律、行为特征等方面) 、遗产地的利益相关者( 社区、政府/组织、媒体等) 研究、遗产旅游立法与管理、遗产旅游基本理论研究、遗产旅游技术研究、遗产旅游教育研究等。在研究中大量使用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同时采用市场调查、统计分析、数理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等定量化技术,涉及的学科背景广泛,研究视野开阔。

2. 2 文化线路研究

文化线路作为世界遗产发展的新的大型遗产类型,于2008年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强调交通线路的文化交流价值。我国大运河遗产的整体性、“活态遗产”特征、遗产体系特性,符合作为文化线路的主要认定要素。国际遗产界对文化线路的研究成果和趋势对运河的保护与利用具有理论借鉴和指导意义。目前对文化线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文化线路的判别界定与评价方法、文化线路的地理与文化环境、文化线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与管理体系、可持续利用与旅游的关系等方面。在文化线路概念的界定方面,文化线路与文化景观、现状文化景观与文化线路、廊道遗产和文化线路等概念的辨析成为研究的焦点。对文化线路背景环境的研究则体现在三维环境论、背景环境进化系统和环境保护系统等理论的提出。在文化线路保护与管理研究方面,在传统的遗产管理模式基础上,Guy M Assan提出管理中应贯彻“价值、公众受益、理解、尊重和完整”五条原理。近年来,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经历了由宏观到微观、从笼统到具体明确的细化过程。

2. 3 河流旅游研究

国外的河流旅游研究大约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所定义的河流旅游活动范围涵盖了河流水道和河流近岸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开展的所有旅游活动。国外河流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河流旅游的类型研究、河流旅游体验研究、河流旅游资源吸引力研究、河流旅游时空分布研究、河流旅游预测研究、河流旅游管理研究和旅游影响研究等方面。国外关于河流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早、内容丰富,在研究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发展目标,强化人文主义的研究理念,突出研究的实践价值。

3 国内研究现状

运河旅游在国内尚处于发展阶段,学术界尚未建立完整系统的研究框架。到2015 年12 月10 日为止,以“运河旅游、运河遗产”为篇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进行搜索,剔除新闻报道、访谈及与其他主题关联性较弱的文献,共有135 篇文献刊登在地理研究、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地域研究与开发、地理科学、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城市规划等刊物上,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搜到19 篇。

根据文献数量分布特征,可将运河旅游的研究归纳为两个阶段: ①起步期( 2000—2006 年) 。该阶段的文献总数仅为10篇,占文献总量的13. 5% 。运河旅游研究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该阶段的研究主要侧重在资源整合开发和主题产品设计方面,研究较零散,缺乏理论体系支持。②发展期( 2007 年至今) 。2006 年3 月,我国58 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议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随后发布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大运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了学者们的研究热情。在成长期阶段,随着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的全面展开,文献数量迅速增长。文献总体上反映了我国运河遗产旅游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研究领域与内容见表1。

4 研究热点分析

4. 1 旅游资源研究

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我国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研究从20世纪80 年代开始,主要应用于对森林公园游憩价值的评估。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为旅游地的规划与建设、开发时序的确定及资源的分级分类管理提供了有效依据。赵西君选取了大运河具有代表性的35 处景区作为研究样本,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17]。吕龙以古运河江苏段为例,从遗产廊道的特殊性和整体性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建立了运河遗产廊道的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18]。王亚辉基于实际考察和数据分析,对淮安运河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等级划分,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19]。目前,对旅游资源分类体系的研究仍有待深入,主要应考虑根据运河旅游资源多层次性的特点,完善旅游资源基础价值构成,深入挖掘衍生价值,合理选取评估因子,突出数理模型的应用,健全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体系。

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 该研究的文献较丰富,多从地方旅游资源的特点入手,根据旅游资源的性质、价值、规模、区位条件、组合等方面提出旅游的发展思路、模式和具体开发对策。金平斌以运河杭州段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依据,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了评价,为旅游开发方向提出战略构想[20]。张琳对江苏省沿运河八座城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盘点,提出以政府为主导的整合开发策略[21]。李永乐对江苏段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挖掘,提出“原生境”展示式、博物馆式、舞台表演式三种开发方式[22]。黄慧设想以大运河杭州段为主干道,贯通杭州城内外所有运河和水道,形成“水景游”水网体系[23]。未来资源开发研究应侧重于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景观内涵,整体规划开发。

4. 2 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运河旅游产品开发应考虑在综合分析旅游地资源、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形成主次结合、内容丰富、相对稳定的产品开发体系,完善旅游线路设计,实现深度开发。2000 年,黄震方以京杭大运河为主线,以沿河各市为节点,构建了以运河观光游、运河仿古游、运河度假游、宗教文化游、运河风情游为主要产品类型的古运河旅游产品体系,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此后,学者们分别从地方资源特色出发,对各区域的运河旅游产品体系进行了整合,强调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突出地方旅游形象定位,推动旅游产品间的协调发展。

主题旅游产品开发: 随着主题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和旅游需求的扩大,主题旅游产品开发立足于市场细分,在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市场识别的基础上,呈现多元化开发趋势,体现在运河旅游产品开发上,诸多学者分别以文化旅游、水上旅游、生态体育旅游、民俗旅游、工业遗产旅游、博物馆体验型旅游等为主题展开研究,以地方文脉理论、市场供需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注重实践性,强调开发深度与参与性、体验性活动的设计,塑造丰富的具有吸引力的主题旅游形象。

4. 3 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

学者们的研究在解析大运河旅游空间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旅游者的市场需求、旅游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旅游交通区位条件等因素,对运河空间结构和旅游线路实现合理的构建和有效的组织,为旅游开发与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徐鑫以杭州京杭运河北段沿线为典型案例地,在分析其发育背景、主体利益、内在资源的基础上,对其休闲和游憩空间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24]。黄昊探讨了京杭大运河长三角地区扬州至杭州段旅游开发的基本空间模式,构建了以景区、城市和区域为尺度的运河旅游节点与发展轴线[25]。朱晓青对京杭运河杭州段空间遗产建筑群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了剖析[26]。梳理相关文献,本文构建了运河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框架,见图1。

4. 4 保护管理研究

运河保护管理的相关研究较系统,笔者选取有代表性的运河保护管理论文19 篇,约13 万余字,采用武汉大学沈阳教授研发的ROST Content Mining 6 内容挖掘软件进行量化分析。首先,经过对选取样本进行分词、同义词合并、规定自定义词表等初步处理后,对文本进行词频分析,得出前15 位高频特征词,分别是运河、遗产、保护、文化、历史、发展、规划、工业、经济、价值、江南、景观、街区、资源、物质。之后进行“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得到运河保护管理论文语义网络分析图( 图2) 。图2 中“运河、遗产、保护、文化”四个词在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成为最重要的四个节点,形成核心圈层,构成研究的核心概念。与这四个词越近其关系越密切,如“历史、自然、国家、区域、整体、规划、管理、线路、伊利”等,作为二级词汇,形成次核心圈,从研究范围、方法、角度等方面对核心词汇进行延展、解释和扩充。

通过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图分析,可初步形成近年来的总体研究思路: 以美国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为典型代表,借鉴国外大尺度河流遗产的保护战略方法,引入文化线路、遗产廊道和景观安全格局等理论,在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指导下提出整体性保护策略和规划,综合考虑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合作、保护和更新。在此过程中,强调基于运河完全价值认识的整体保护,将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相结合,充分重视国家层面的资源调配、统筹协调、法规制定和机构设置。对这方面的研究,俞孔坚团队做了系统的运河资源整理和保护体系构建工作,指出运河保护的关键是对其文化路线价值的认识和评价,以此为基础对遗产元素进行判别和空间关系的重建。李伟在遗产廊道保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运河整体保护研究的初步理论框架,将历史与自然保护并举的保护思路应用于对遗产保护体系的完善[27]。奚雪松系统研究了美国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与管理方法[28],将历史舆图和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于运河遗产判别,为评估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29],对运河的整体化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法提出了建议。

5 国内研究展望

目前国内有关运河遗产旅游的研究处于初步成长阶段,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但研究中存在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充分结合世界运河遗产的共性特征和我国大运河的个性特征: 运河遗产作为典型的多维度旅游吸引物,呈现出独特的空间结构特征,覆盖了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综合资源等多种类别,往往具有大尺度、跨区域、综合性、互补性等资源特点。国外运河遗产旅游的研究较成熟,引入了世界运河遗产保护与开发领域的先进理念,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与同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荷兰阿姆斯特丹17 世纪运河区、法国米迪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等国外运河及其相关遗产相比,我国大运河与这些运河遗产在体量、形态、功能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特别是在活态的文化遗产和混合遗产特色、文化遗产廊道构成、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生共存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因此,应加强与国外运河的比较研究,在吸纳国外先进的保护与管理经验的同时,探索符合大运河自身特色的模式路径。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对京杭大运河遗产价值和保护开发机制的专门认识和阐述尚不系统,应立足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多样化视角,对其自然、历史和审美价值进行合理辨析,揭示其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与演变规律,突出民族文化身份,形成基于运河完全价值认识的整体保护开发思路。

完善概念体系建设,扩展研究内容: 目前运河遗产旅游研究深度明显不足,研究视角相对狭窄,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研究对象多为运河的某些区段或流经省份或城市,缺乏系统的研究机制和模式设计。研究的内容应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扩大到旅游开发对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旅游地质量评价、运河旅游的动力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特征、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等方面,加强运河遗产本体、沿运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工业遗产、未纳入申遗范围的运河段和运河点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从全局角度对运河旅游实现有效管理与规划,建立规范的运河遗产旅游管理与开发研究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发挥规模效应,实现发展模式的空间优化,寻求大运河流域的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完善运河旅游研究的方法体系: 国外对运河旅游的研究多从实际需要出发,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的交叉与渗透,研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解释力。目前国内研究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偏重于个案研究,研究的精确度和理论力度不够,缺乏研究方法的创新,建议将定量研究方法如因子分析、比较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聚类分析、数理统计法引入到研究中,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与加工,同时运用定性研究客观科学地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加强指标体系建设,强调数据支持,提高研究精度,增强研究结果的可归纳性、可检测性和可信度。

巴蜀旅游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第10篇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积淀了无数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巴蜀古镇正是在强大的中华文明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巴蜀古镇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巴蜀文化为背景的, 分析巴蜀文化, 了解巴蜀古镇的地域文化特性, 有助于我们制定出保护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措施。

1. 巴蜀古镇产生的自然背景

城市的建立是人类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造中产生的, 所有城市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 古镇也不例外。自然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镇的总体布局以及建筑的特征。四川我们都称之为盆地, 东南西北方向的各个山脉形成了盆地的天然屏障, 盆地内密布的河渠, 以长江水系支流为主, 这不仅解决了盆地内农业生产的灌溉问题, 而且也为便利的交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当时交通不便利的历史背景下, 水运是最便捷最实惠的运输方式, 交通的便捷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为以后古镇的形成及其繁荣提供了保障。

2. 巴蜀古镇产生的社会背景

人类是城市的缔造者。最初的巢居、穴居是以个人为单位的居住地, 慢慢发展至以氏族为单位的部落聚居, 再到乡村聚落。这一系列的发展都是以人为载体, 城市的兴衰跟人口的数量有着巨大的关系。千百年来处于闭塞状态的中国农耕社会除了通过结姻来达到人口的扩张外, 移民也是当时的一大社会现象。著名的茶马古道川藏线, 是内地与西藏交往的古代交通枢纽, 在历史上汉族、藏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茶马古道为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南方的丝绸之路, 它的沿线上分布有大量的古镇, 包括平乐各镇、黄龙溪古镇等。因此, 我们不可小觑南方丝绸之路对巴蜀古镇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影响。川陕古道、成都东大道都为四川历史上的移民提供了便利。

二、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与地域化两级分化发展的背景中, 全球化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地域化的发展陷入瓶颈。古镇延续的是传统的聚居文化, 而这种文化正是地域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发展地域化文化, 就需要更迫切的加强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目前保存巴蜀传统文化最集中也最完好的就属巴蜀古镇, 对其展开保护工作也是为了维护我国文化的多样化。当下我国城市化的急剧发展, 对巴蜀古镇的生存及其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如此艰难的境地中, 我们必须要把握主动权, 加强古镇的保护工作来应对当前的局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本生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开展对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探讨, 吸取各界的保护意见, 使其能唤起大家对巴蜀传统历史文化保护的意识, 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社会力量到这一事业当中。在保护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 我们也能更深入的去了解巴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不断结合全球化与地域化, 从而实现对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达到其可持续的发展。

三、研究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以黄龙溪古镇为例

1. 分析黄龙溪古镇的构成格局

黄龙溪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曾今的古蜀国王有过在此建立都城的辉煌历史, 三国时期, 刘备在蜀称帝, 到了宋朝时期, 黄龙溪作为新型城镇发展起来, 成为茶叶的主要交易市场。清初时期, 掀起一股移民风潮, 在这次风潮中黄龙溪两次毁于战火, 到了清朝末年才再度辉煌起来。发展至今, 黄龙溪以成为我国4A级旅游景区, 以天府第一名镇著称。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居七十六座, 保存有传统建筑面积共3.12万平方米, 古色、古香、古风、古韵构成了黄龙溪古镇的旅游特色。

黄龙溪古镇位于位于彭山、仁寿、双流三县交界处, 是当时水路运输的重要码头。俗话说“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古时候四川的陆上运输相对比较封闭, 水路是四川盆地通向外界的黄金通道, 而黄龙溪地处这一交通要塞, 也成为过去兵家的必守之地。

一湖、两河、六寺、七街、九巷构成了充满魅力的黄龙溪, 一街三寺庙, 街中有庙, 庙中有街的布局是黄龙溪独有的特色。黄龙溪的三大寺庙是古镇民俗和功能的寄托, 不仅仅是对宗教的诉求。

2. 黄龙溪古镇的问题分析

黄龙溪独有的空间布局在旅游开发和规划过程中, 存在着严重的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寺庙、街区、码头分布散乱, 没有形成统一的结构, 本来是寺庙为主的游览街区, 突然看见码头与赌坊, 这就导致游客对黄龙溪的心里认知有一定的模糊。随着古镇接待游客的数量日益增多, 临街的商铺, 新建的建筑和街道与传统的古镇风格存在很大的冲突, 与古建筑的分割不搭。黄龙溪居民和游客对古镇保护的意识也不足,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很多居民都以破坏古镇为代价开展商业活动, 造成对古镇的破坏。

四、黄龙溪古镇历史文化保护的策略研究

认真分析黄龙溪古镇的空间构成, 力求突出古镇的韵味, 以节点空间布局为基础。要杜绝黄龙溪古镇历史文化气息的消亡, 提升其旅游价值, 就需要尽量杜绝居民在商业利益诱使下对古镇的重新规划。黄龙溪古镇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涉及领域相当广泛, 我们在保护过程中既要考虑历史文化遗产本身的价值外, 还要考虑怎样让传统与现代结合, 达到可持续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一领域更加深入的开展各项有关的研究。

五、结论

在当前社会全速发展的背景中,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除了对古镇的技术修葺外, 构建一个有保障的保护制度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政府的介入, 在法律的背景下行使对古镇传统历史文化实施规范性的管理;制定特定的管理行政机构, 实施严格的监督;创建专项经费, 坐到专项专用, 保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呼吁公众的参与, 唤起公众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

摘要:近年来旅游型的小城镇在社会各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旅游古镇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随着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古镇等旅游古镇的崛起, 中国古镇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旅游者, 这也促进了当地小城镇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繁荣和文化进步。在全球化与地域化同时发展的背景中, 地处西南地区的巴蜀旅游古镇是其中极富地域特色的古镇, 与此同时巴蜀地区的旅游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迎来了机遇, 却也面临着挑战。论文从巴蜀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发展与构成格局, 并在总结巴蜀旅游古镇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最后, 提出保护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措施。

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地利益主体分析 第11篇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以赤水丹霞世界遗产地核心利益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利益主体关系图谱来对赤水丹霞世界遗产旅游地的利益主体进行分析,探讨其利益需求、利益关系及利益冲突。

关键词:

赤水丹霞;遗产地旅游;利益主体;分析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7803

我国自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组织以来,遗产旅游逐渐得到发展,至2015年6月共申报47项世界遗产。2010年,贵州赤水丹霞地貌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推进了赤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旅游发展中如何确保世界遗产开发能够惠及黎民百姓的问题已引起了政府、民众和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研究遗产地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引进了利益相关者理论,自然遗产的利益相关者就是指能够影响自然遗产的研究、保护、管理和开发等各项目标实现的,或者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能产生影响的群体、机构、体制和个人。赤水丹霞世界遗产旅游地想要提高遗产地的旅游综合效益,增强遗产地旅游的竞争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然要分析利益主体,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利益主体是参与景区保护的主力军,只有切实考虑其利益需求,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参与作用,才能取得双赢局面。

1 赤水丹霞世界遗产地旅游利益相关者图谱构建

贵州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赤水市与习水县境内,主要包括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丈洞瀑布景区、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丙安楠竹竹海景区、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和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鉴夏赞才(2003)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图谱》一文中把旅行社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层、战略层、外围层的方法,把赤水丹霞世界遗产地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中间利益相关者和外围利益相关者三个层次。

1.1 赤水丹霞世界遗产地核心利益相关者

核心利益相关者指的是对赤水丹霞遗产地旅游进行一定专用性投资,并且承担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这些利益相关者对赤水丹霞遗产地的旅游开发有直接的影响,包括有当地政府(行政系统)、景区居民、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本文利益相关者分析中的主体,它对赤水丹霞世界遗产地的旅游产生直接密切的影响,影响旅游活动的实现,主要可以分为四类。

1.1.1 当地政府(行政系统)

“旅游景区所在地人民政府通常被视为旅游景区所有者的实质性代表,在国家政策法规框架内,行使对景区公共资源的管辖权与处置权,依法享有景区经营收益权。”赤水丹霞旅游地的政府对景区资源有绝对的控制权,它在景区利益相关者的角色中充当的是倡导者、支持者、监督者。政府在景区开发中的作用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通过建立相关的旅游管理体系来对景区居民、旅游经营者、旅游者等进行管理。行政系统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赤水丹霞遗产管理局、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局、赤水市政府、环保局、住建局等。

1.1.2 景区居民

景区居民也称作社区居民,是旅游地的居住者,是旅游地社会环境和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资源的载体,同时也是受外来文化影响最严重的一个群体。他们生活工作在赤水丹霞旅游地,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劳动来取得报酬。景区居民在景区经营发展中充当经营人员、参与人员,影响着旅游者、景区经营者、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是遗产旅游地开发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根据赤水市旅游局数据,赤水丹霞遗产地核心区内包括200多户居民,缓冲区居民数达19756人,涉及范围甚广。

1.1.3 旅游者

旅游者亦即游客,是旅游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是直接受益者。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旅游服务的提供都是围绕旅游者的喜好和需求进行,他們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旅游者在景区的消费主要是门票购买和购物消费,所以旅游者的规模大小、消费水平以及满意度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的经济效益。

1.1.4 旅游经营者

赤水丹霞旅游地的旅游经营者是旅游地经营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包括旅游景区开发公司、旅游饭店、旅游娱乐单位、景区景点直接经营人员、旅行社等。其经营的目标是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使旅游者得到物超所值的服务体验。旅游经营者的获利方式是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商品和服务来赚取直接经济利益,以保障自己企业内部的正常运营。

1.2 赤水丹霞遗产地中间层、外围层利益相关者

中间层利益相关者是指在某些特定环境下能为赤水丹霞旅游地带来机会和威胁的组织群体和个人,如非政府组织、旅游媒体、社会公众、遗产地保护组织、遗产地研究人员等。外围利益相关者则包括对赤水丹霞遗产地的作用和影响都不是很大但又能受到其旅游活动影响的利益相关群体,即影响赤水丹霞旅游地发展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中间利益相关者和外围利益相关者对赤水丹霞旅游地的影响力弱于核心利益相关者,但是在赤水丹霞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经营管理中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他们的利益也不容忽视。

2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

2015年7月10日——2015年7月15日,笔者到赤水丹霞遗产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赤水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局、赤水市旅游局、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赤水市环保局、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向游客和居民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目标是利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需求,从而出现不同的利益表达方式,而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既有共性,又有冲突。

2.1 当地政府的利益需求

赤水市人民政府负责赤水丹霞遗产地的保护利用和综合管理工作;建设、林业、文化、环保、国土、水利、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保护利用的协调、管理、监督工作。遗产管理局是赤水丹霞遗产地的管理主体,其主要职能是对遗产进行保护与管理,其关注的焦点是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由于遗产地面积过大,造成了资源的保护难度很大,现仅依照《风景名胜区条例》,《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及制定地方临时性办法进行管理,没有单独的遗产保护法,造成遗产管理的难度增加。赤水市旅游局主要负责整个旅游行业的管理,旅游产品的开发,主要关注赤水市旅游行业的发展,最为关注游客安全问题,无论是旅游从业人员还是游客,安全意识都比较淡薄,即使是景区已挂出危险警示标牌的地方,游客还是会视若无睹,存在安全隐患。桫椤管理局主要是对珍稀植被桫椤进行保护和管理,其关注的焦点是桫椤的保护情况,然而桫椤自然保护区内林农的收益问题与桫椤的保护息息相关,自然也成为桫椤管理局所关心的问题。

2.2 景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景区居民是赤水丹霞旅游地文化的载体,其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是旅游吸引物的一部分。其利益需求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通过景区的开发为自己提供就业机会,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福利,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居住地的设施条件。第二,本地区的民俗习惯、地方文化受到保护、尊重和发展,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居住环境和谐稳定。第三,能够有效的参与到景区的开发和建设中,在景区开发中享有话语权,充分享受到景区开发所带来的各项成果。

2.3 旅游者的利益需求

作为旅游者到赤水丹霞遗产地旅游,无非是要观赏景区喀斯特丹霞地貌风光,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体验大自然的美景,享受优质的服务,从中获得一定的物质精神享受。其利益需求属于非经济利益,到景区旅游纯属于精神放松,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是旅游者的利益需求点,享受高质量的服务是其实现旅游活动的一个驱动力,即获得符合期望的高质量旅游体验,所付出与收获物有所值。

2.4 旅游经营者的利益需求

作为经营者,盈利是组织开展旅游活动的主要目的。旅游企业都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组织,旅游地的经济利益、旅游投资收益是其关心的问题所在。赤水市旅游发展公司是遗产地最突出的旅游经营者,它对旅游景区进行经营与管理。现拥有著名的佛光岩4A级景区、赤水大瀑布4A级景区、燕子岩4A级景区、竹海4A级景区以及四洞沟景区和桫椤景区等6大景区,地域面积433平方千米。公司主要从事景区开发建设、旅游地和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客运和旅游酒店管理等旅游业务。旅发公司最关注的是游客量,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赤水旅游是其关注的焦点。景区经营者是旅游地经营管理的直接执行者,与旅游地相互依赖、互利共存。

3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及冲突

旅游地利益主体间的联系从旅游经济活动中就可以淋漓尽致体现出来,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像“力与反作用力”,一个利益相关者对其他一个或几个利益相关者有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利益、权力、需求错综复杂的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利益网络和利益体系。在这样复杂的体系中,利益相关者们都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来对赤水丹霞世界遗产地提出要求,冲突和矛盾就随之产生。这些冲突和矛盾多是为争夺自己的利益而产生,根源是利益争夺,加上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地位不均等,导致冲突频频发生。这些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政府与居民、政府与旅游经营者、旅游经营者与居民、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居民与旅游者之间。

3.1 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利益来源于对资源的控制,利益的大小取决于对资源控制的多少。政府部门作为景区旅游资源的实际控制者,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政府部门是旅游地资源的实际控制人,有绝对的资源控制权,通过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来提升地区经济,完善本地区的基础设施,使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的到全面发展。居民关注的是发展旅游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是政府的大量招商引资,大量开发建设,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地的拥挤。大量的外来旅游者的涌入,产生文化冲突,在一定的程度上会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让当地居民反感和抱怨。另外,由于旅游地居民自身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低的原因,政府部门不可能让其全部参与景区旅游活动。旅游地居民的某些生产方式因旅游地的建设被禁止,却又找不到长久的经济出路,导致其产生抵制政府政策的情绪。

3.2 旅游经营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经营者在利益分配中相对政府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其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对赤水丹霞遗产地的开发来获得高回报,完全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就不会过多考虑到开发对赤水丹霞遗产地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政府的原则是实行保护性开发,会明令禁止开发有些资源好但是保护难度大的地方,经营者自然会不满政府的管理。赤水丹霞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经营者之间也会因为争夺游客而发生冲突。

旅游经营者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企业用人、居民就业、旅游经营者与旅游地居民的经济利益分配上。旅游经营者虽然为旅游地居民提供就业,但利用居民的土地资源与分配给居民的经济利益不对等,这让作为资源拥有者的居民没有享受到应获得的利益。旅游经营者在旅游经营活动中成了最大受益人,旅游地居民得到的则很薄弱,却又承担着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这与当地居民对旅游经营者的期望与现实形成反差,导致居民抵制经营者的经营活动。

旅游地的经营者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不考虑旅游的自身特色,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喜好而向旅游者提供当前热门的旅游活动。这样导致旅游者没有真正的欣赏到赤水丹霞自然遗产地的精美之处,违反了旅游开发的初衷,反而成了“邯郸学步”,别人好的景区经营策略没学到,自己的景区品牌也没做好,让旅游者体验不到“原汁原味”的喀斯特丹霞风貌。

3.3 旅游者與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是大量的旅游者涌入,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有所差异,产生文化冲突,不利于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另外,旅游者的增多对赤水丹霞旅游地的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的生活,造成物价上涨,居民就会产生反感、抵制情绪,影响旅游者的情绪及旅游活动的实现。旅游者在参观游览过程中,为了追求美景,常常不顾自身安危,其安全隐患成为管理者与其之间的矛盾冲突。另外,旅游者渴望得到高质量的服务体验,但是由于接待设施不完善,服务人员素质低下等原因,都造成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冲突。

3.4 景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景区居民是遗产地的主人,与遗产地的开发和保护息息相关。旅游者的涌入冲击了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更有甚者造成当地居民丢失了原本的淳朴、务实的优良传统。政府制定政策鼓励当地居民投身于旅游发展中,全民皆旅游,当地居民为响应号召,将自身住房改建宾馆,从而造成了旺季旅游接待服务不足,淡季旅游接待能力过剩的局面。旅游经营者获得了旅游收益的大部分,使当地居民对旅游收益不满,甚至抵触旅游经营开发。总之,居民与政府、旅游者、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矛盾还需调和。

参考文献

[1]夏赞才.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22):7277.

[2]张素.旅游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均衡发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4):34.

对江西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考 第12篇

目前, 江西境内长期以来遗留的重要矿业遗址有11处 ( 见表1) , 这些矿业遗址及相关标本、采矿资料和文化等具有重大保护和科考价值, 它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是采矿文明发展的见证, 对这些矿业遗产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还原前人的采矿历史, 更可以成为后人矿业开发的借鉴, 以及成为矿业遗产保护的基础资料。如何对这些矿业遗产进行长期保护的同时又可以实现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 达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矿业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提到矿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就不得回避矿山公园的建设。实际上, 矿山公园的建设是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主要存在形式。江西境内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已建成并对外开放, 德兴国家矿山公园和萍乡安源国家矿山公园两处正在建设中, 瑞昌铜岭铜矿国家矿山公园在筹建中。而江西省内其他矿业遗产地大部分还处于自然的开采废弃状态, 迫切需要进行保护与利用规划。

二、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路

江西省一直在努力打造旅游强省, 其向着促进旅游资源由分散开发向整体开放开发推进转型, 这一战略目标也是江西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重要契机。不管是矿山公园还是有观光、科考、教育价值但尚处于开采废弃状态的矿山, 都可以与当地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旅游规划, 利用各自的特色, 进行资源互补, 形成主题鲜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旅游特色, 提供给旅客自由选择旅游路线、旅游景点的个性化服务。

景德镇的高岭古矿遗址与自然风光、休闲度假等主题结合, 形成了汪湖生态游览区、瓷茶古镇游览区、梅岭休闲度假区、高岭土矿遗址园区和绕南瓷器主题园区五大景区和数十处景点的瑶里旅游项目。萍乡建设中的安源国家矿山公园可与安源国家森林公园、毛家湾文化村、横龙寺甚至武功山景 区整合, 形成融矿业遗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为一体的萍乡特色旅游项目。德兴市不仅有建设中的国家矿山公园, 还拥有炼铜矿、金矿、银矿等一大批工矿企业, 可以发展集古矿遗址景区观光和现代化大型采选矿工业的观光旅游。筹建中的铜岭铜矿国家矿山公园可以与青山自然景观互补, 形成矿业遗址 - 自然景观带。上高县蒙山银矿遗址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完整的银矿遗址。另外, 上高县有丰富的硅灰石、石灰石等地质资源, 常年不断的优质温泉, 气候宜人, 上高县可以结合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 建设地质遗产旅游休闲区。于都县铁山垅、全南县大吉山、盘古山和大余县西华山都是赣州有名的钨矿集中遗址, 具有重大的史料、人文和旅游开发价值。而赣州素有千里赣江第一城、红色故都、世界橙乡等美誉,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各独具特色。将这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开发出不同的旅游主题线路, 将更能吸引旅游者的目光。宜春钽铌矿遗址可以融入宜春著名的明月山温泉, 以及瀑布、溶洞等生态旅游资源。上饶县金矿遗址蕴含金矿开采历史, 遗址周围风光秀丽。并且, 上饶有美丽的婺源风光村、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龟峰和灵山、鄱阳湖候鸟保护区以及特色独具的饶帮菜。可开发自然 - 人文景观旅游和农家乐。

三、矿业遗产旅游目标市场定位

2013年, 江西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全省旅游人次超过2. 2亿, 旅游收入过千亿。但矿业遗产旅游还没有形成规模和特色, 仅有的涉及矿业遗产旅游的景区是高岭瑶里, 但高岭国家矿山公园只是作为旅游线路上的一个景点而已。因此, 矿业遗产旅游开发要做好两点: 一是依托现有旅游资源, 进行资源整合, 先打开市场; 二是准确进行目标市场定位, 找准目标顾客群, 做好目标客户服务。

矿业遗产旅游在市场导入之初应该锁定三大目标顾客: 第一, 旅游、矿产资源、考古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实习生。各高校的这些专业学生都有几周的专业实习或毕业实习, 有些高校会与相关单位以实习基地的形式建立合作关系, 定期或不定期派学生前往实习基地参观或实践。作为矿业遗产旅游产业, 吸纳这些学生参观或实践, 有助于聚集人气和培养潜在旅游群体。第二, 矿业单位或矿产资源、旅游、考古等相关专业科考人员。这类人员参观矿业遗产地主要是要探究前人矿产加工工艺, 矿产加工历史, 或进行矿业遗产旅游规划的前期考察。第三, 矿产或矿业爱好者。这类人虽没有很强的目的性, 但也对矿业遗产地有很强烈的观赏兴趣。以上三类人对矿业遗产旅游的诉求有相同的地方, 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希望了解矿产冶炼工艺, 相关历史事件。不同的是, 大学生参观或实践是为学习, 专业人员是为研究, 爱好者是为好奇。

四、结束语

江西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 做好矿业遗产旅游的前提是做好矿业遗产的保护和旅游规划。矿业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是矛盾的统一体, 过渡保护将不利于开发, 不利于当地经济的转型。而过渡开发将破坏原有的历史原貌, 不能还采矿历史以真相。所以矿业遗产旅游要实现保护与开发的统一, 要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江西矿业遗产旅游开发要依托当地其他旅游资源为切入点, 打开市场, 同时要做好目标市场定位, 这样将有助于江西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较快发展。

摘要:文章分析了江西境内的矿业遗产类型和特点, 并提出了要依托当地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旅游规划, 以及做好目标市场定位, 并进一步针对江西旅游地方特色和矿业遗产特点进行了江西矿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深入分析。

关键词:江西矿业遗产旅游,整体规划,市场定位

参考文献

[1]瑞昌铜岭矿冶遗址[EB/OL]. (2010-6-9) .http://www.jxta.gov.cn/News.shtml?p5=39351#1.

[2]瑶里景区-高岭国家矿山公园. (2012-8-10) .http://www.jxta.gov.cn/News.shtml?p5=49860#1.

[3]王猛.本溪湖中国近代煤铁工业遗址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3.

[4]戚红年, 曹荣林, 赵宏伟, 时成九.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小城镇建设, 2010, (9) .

上一篇:西方社会思潮下一篇:抗中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