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教育培训范文

2024-06-16

VB教育培训范文(精选9篇)

VB教育培训 第1篇

关键词:Visual Basic,SQL Server 2005,远程育,B/S架构

1 前言

远程教育也可以称之为网络教育, 是未来现代化、智能化教育发展的最佳手段, 同时也值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无疑会在未来的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教育规模拓宽、教学效率提升等发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较高质量的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教学教育改革以及互联网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重大的学术课题, 在引起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同时, 也使得学生重新审视未来学习模式的改革。

2 平台建设技术策略

2.1 综合技术策略

校园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网络实现远程教育的目的, 借助本课题设计的校园远程教育平台, 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数据均是通过现代化的互联网网络技术进行传输, 进而针对学生群体以及收益对象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 使得现代化的远程教育完全摆脱了空间、时间以及环境等因素的束缚, 搭建基于网络的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构建基于现代技术的永久学习体系是未来知识管理的最终需求, 本课题设计的远程教育平台通过WEB模式呈现给用户, 教学内容可以实现实时更新, 具备较强的交互性、个性化强、学习效率高、内容丰富等特征。

2.2 VB技术

VB是英文Visual Basic的缩写, 是Microsoft公司所研发的基于对象的编程语言, VB技术采用了GUI系统, 借助给系统即可以建立简单的应用程序, 也可以开发具备一定复杂度的应用程序, VB应用程序是一系列基于窗体的可视化组件安排的集合, 对应组件的属性以及方法则可以通过后台代码实现。VB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比如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图形应用程序、多媒体以及网络等应用程序。

3 基于VB的校园远程教育平台设计与实现

本课题认真研究了远程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 研究基础是认知灵活性理论, 本课题中将网络大环境看作是一个无边际的学习平台, 进而构建出一个具备远程学习能力的以“以学为中心”的学习平台。本课题搭建的远程网络学习平台能够实现现实教学活动中所有的交互工具, 除此之外, 本课题针对文件的存储格式大胆尝试了开放模式, 针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则以WEB方式进行组织, 其中集成了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等模式, 目前网页能够支持的文件格式本平台都支持, 本课题搭建的远程教育平台实现了网络一体化管理, 能够统一管理各种教学工具以及教学内容, 并且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色指定对应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策略。

本课题搭建的远程教育平台将目前比较分散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集成在一起, 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本平台的内容, 其次前期的综合考虑为平台的后续稳定以及扩展提供了帮助, 本课题实现的远程教育平台率先将交互写作系统以及测评系统引入进来, 进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角色, 使得教师从台前走到了幕后, 担当着管理以及指导学习的作用。而学生作为教学的对象, 将本课题搭建的远程教育平台实现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质的转变, 与此同时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都得到了提升。

本课题搭建的平台以互联网Internet作为基础, 网络协议则采用现阶段主流的、成熟的http协议, 借助Visual Basic技术实现了基于B/S架构的平台。此外, 本课题采用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使得程序的可读性较好, 维护起来较为方便。本课题的数据库则采用主流的SQL Server 2005, 进而为远程教育平台的系统的稳定、功能的无限扩展等均提供了保障。本课题实现的远程教育平台的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本课题搭建的校园远程教育平台按照功能模块分为教师系统、学生系统以及管理系统三个功能模块, 三个功能模块对应的用户角色并不相同, 每个用户均可以根据自身角色登录对应的系统功能模块, 登录系统之后则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这样便可以高效的管理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课程等相关工作。

4 总结

本课题研究与设计的校园远程教育平台从需求调研到平台研发再到平台测试均按照指定计划实现了所有的工作, 预期的目标已经实现, 校园远程教育平台的构建是未来教育模式以及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本课题的系统实现了网络学习内容的管理以及定制、教学资源库的网络管理以及指定、远程学习、教与学支持工具以及网络教学策略的定制等。通过不断的测试, 结果表明本课题搭建的校园远程教育平台稳定、可靠, 可以长期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44-49.

VB教育培训 第2篇

(一)答案

客观题部分: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参考答案:

1D,2D,3C,4A,5C

6B,7D,8A,9A,10C

11B,12B,13C,14D,15D

主观题部分:

编程题(每题15分,共1题)

参考答案:

Private Sub Command1_ Click()

Dim x As Single

Dim amax As Single,amin As Singlex=InputBox(“请输入分数”)

amax=x amin=x Do While x>=0If x> amax Then

amax=x

End If

IF x

amin=x

End If

x=InputBox(“请输入分数”)

Loop

Print amax , amin

浅谈计算机等级考试VB的培训体会 第3篇

从我院近些年二级考试的情况来看, 考试科目主要分为三类:VB、VF和C语言, 经统计近三年来三科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比例约为2:7:1, 考试一次通过率分别为60%、30%、10%。VB和C语言的报考人数不多, 每次考试不到30人, 而VF报考人数每次200人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我院开设了VF选修课程, 学生报考VF有一定的基础。相比之下, VB考试的学生主要是参加培训的学员。但是VB的通过率要明显高于VF, 究其原因主要与我们的培训方式以及考前的精心辅导分不开的。为了能让参加培训的学员顺利通过考试, 我们全体老师经过讨论和研究, 首先制定科学的培训大纲和培训内容, 在众多等级考试教材中优选培训用书, 讲授中精讲、少讲, 多让学生上机实践, 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1 制定科学的培训大纲及内容

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主, 所以大纲的制定一方面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 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我们在参照计算机国家二级VB考试大纲的基础上, 考虑到我院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 凭借多年的培训经验, 对国家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删减, 去除一些近几年考试不出现的教学内容。例如:数据输入输出中打印机输出的内容;过程中的可变和可选参数内容;菜单和对话框中的打印对话框内容;多重窗体与环境应用中的闲置循环与Do Events语句;数据文件中的随机文件内容, 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通过考试。同时,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浅入深。把VB第五章常用标准控件放到第三章数据类型及运算前面讲解, 因为这部分是图形化的操作, 学生可以通过所见即所得的方式上机实践, 避免理论知识的枯燥。

2“精讲多练”培训方式

计算机等级考试分为笔试和上机两部分。上机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程序设计能力。编制的程序如果不上机实践有时候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编程技巧, 应该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所谓“精讲”, 就是不必面面俱到, 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引导学生自学。所谓“多练”, 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 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 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 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所以, 我们培训理论和实践都在机房进行, 培训中采用“边讲授边实践”的模式, 老师讲授的内容, 学生马上可以上机实践, 通过计算机学计算机,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学中, 在强调知识“量”的同时更要重视知识的“质”, 既要强调记忆又要注重思维, 不但要求学会, 而且要求会学, 由教师单向的信息传递变为师生间双向的信息交流。每次课我都会精心准备一些涉及本节知识点的真题, 让大家去练习, 并在课堂上解答学生的疑问, 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等级考试的试题难度, 对学生全面掌握每节的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考前辅导与真题演练

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时间安排是每年的3月和9月, 这两个时间前面都会有一个假期, 所以经过一个月的时间, 学生的知识难免会有一些遗忘, 为了巩固学过的知识点, 我们安排学生假期要完成3套笔试和3套上机题, 并把不会的题通过邮箱发给老师, 老师第一时间通过QQ对学生进行在线指导。同时, 在考试的前一周安排考前知识讲座, 分为基础知识讲解、重点难点剖析以及真题讲解等内容。这些讲座均以国家计算机考试重点为目标, 对学生进行考前知识串联。对每一专题的知识点进行归类, 既是为学生应考服务, 也为学生创建了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 在讲座中, 每位老师又精选了历年相关的国家考题进行分析和讲解, 总结考试的知识点, 以点代面, 使这些知识点的各种变换题型学生都能迎刃而解。

以上几方面只不过是等级考试培训中的一点体会, 其中某些见解是针对我院学生的实际特点总结的, 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况且, 计算机等级考试只是一个衡量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一个考试, 系统的制作和题库的建设方面不能根据各校不同层次和专业特点, 从难度、考试内容等方面区别对待。所以计算机等级考试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该专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在今后的培训中, 我们还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强化创新意识, 强化程序开发能力培养, 进一步完善反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培养现代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居晓.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前培训组织模式与教学方法[J].计算机教育.2006 (4) .

[2]唐军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C语言) 应对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技术论坛, 2005 (5)

[3]丘洪伟.谈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教学与考试[J].消费导刊, 2008, (5) :166.

[4]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23.

[5]吴光生, 黄莉.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探讨[J].文教资料, 2007, (3) .

[6]刘芳.计算机等级考试对实验教学改革的影响[J].科技信息, 2007, (20) 302-303.

[7]庞松鹤.对面向高职类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认识与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 (19) 290-291.

用vb开发通信软件VB 第4篇

用vb开发通信软件

一、PC串行通信程序机制

常用的PC串行通信程序大多利用BIOSINT14H中断,以查询I/O方式完成异步串行通信。

Windows系统提供中断方式驱动的串行通信驱动程序COMM.DRV。通信程序无需直接对串行端口进行操作,而是通过驱动程序这一编程接口进行间接操作。

Windows操作系统中,串行通信采用“事件通知”方式,支持数据按块传送。进行通信时,Windows开辟一个用户定义的输入输出缓冲区,每接收一个字符就产生一个低级硬件中断,串行驱动程序立即取得控制权,并将字符放入输入数据缓冲区,然后将控制权返还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如果输入数据缓冲区满了,驱动程序用当前定义的流控制机制通知发送方停止发送数据。发送数据也采用类似的处理方式,应用程序将需要发送的数据放入输出数据缓冲区,串口每发送一个字符就产生一个低级硬件中断。

二、PC串行口远程通信的硬件配置

串行通信数据链中,计算机一端称为DTE,即数据终端设备;调制解调器一端称为DCE,即数据通信设备。PC串行通信的硬件连接方式分为零Modem连接和Modem连接。

零Modem连接即直接用调制解调器电缆将两台设备连接起来,Modem连接则通过DCE(Modem)将两台PC连接起来。

零Modem连接用于距离15m内两台DTE或DCE设备之间的连接。而Modem连接则通过电话网或专线用于长距离的通信。

TXD和RXD信号线用于计算机和Modem间传输数据信息;RTS从计算机端发送信号到Modem,表示希望把数据传给Modem,若Modem能接收这个数据,它将发送CTS信号给计算机;DTR从计算机端发送信号到Modem,表示计算机已作好通信准备,Modem将DTR信号作为初始化自己的信号,然后给计算机回送数据设置就绪信号DSR;当本地Modem接收到远地Modem的呼叫,则发送RING信号给计算机;Modem应答呼叫后,发送数据载波检测DCD信号到计算机,表示已建立连接。

Modem的工作状态分为命令状态和在线状态。处于命令状态时,Modem对串口发送的信息进行解释,可通过PC串口向Modem发送AT命令对其进行初始化、设置和操作。

例如,初始化命令为:“ATQOV1WOSOΚ1&C1&D2&YO&WO”,其含义为:

QO:返回结果码;

V1:以字符形式显示结果码;

WO:不返回协商进程结果码;

SOΚ1:振铃一次,即应答;

&C1:追踪数据载波信号CD;

&D2当DTR从开到关时,Modem挂机进入命令状态;

&YO:Modem上电时重新调出用户方案;

&WO:将以上设置存为动态设置用户方案0;

一旦本地Modem与远地Modem建立连接,Modem即处于在线状态,可进行数据传输。此时,Modem不响应AT命令,直接传送所收到的数据。

三、Modem连接远程通信软件的编制

通信过程中大部分的工作由串行通信驱动软件承担。

本文软件的运行环境为AST+4/66d,Hayes公司的ACCURA144+FAX144Modem,Windows3.2,VB3.0专业版。VB3.0专业版中提供了一个MSCOMM.VBX通信控件。它使用户能很方便地通过对控件属性的设置、检测,访问串行通信驱动程序的大多数特性,而不必考虑其实现细节。该控件为“事件驱动”,只响应“OnComm”事件,该事件可对已发生的事件或错误进行处理,与CommEvent属性紧密相关。

通信软件、通信驱动软件和Modem之间的通信关系

以下程序实现了通信的基本过程。包括初始化串口和Modem,上位机拨号呼叫下位机,下位机应答并开始定时传输数据,挂机停止传输等功能。

VB3.0编制的通信软件清单如下:

上位机控件清单:

控件名称 属性

Form1Form1Caption ″上位机通信″

MsComm comm1

CommandButton1CallCaption ″拨号″

CommandButton2hangCaption ″挂机″

CommandButton3ExitCaption ″退出″

下位机控件清单

控件名称 属性

Form1Form1Caption ″下位机通信″

MsComm comm1

CommandButton1hangCaption ″挂机″

CommandButton2ExitCaption ″退出″

Timer1Timer1Interval 3000

Text(i)Text(i)

1.串口初始化、设置程序

在程序初始化时,先对串口初始化。因为使用RTS/CTS握手信号的硬件设备只有RTS信号置为高才能接收数据,所以需将MSCOMM通信控件的RTSenable属性设为TRUE。由于Modem在处于命令状态时,通过串口发送的命令以及命令结果均会回显在输入缓冲区中,因此在进入在线状态前,禁止产生EV-RECEIVE事件,避免数据误处理。

由于Windows是多任务系统,在进行数据收发循环处理时,应调用DOEVENTS事件,将控制权交还系统,允许Windows执行其他任务。但应注意,在处理OnComm事件时小心使用DOEVENTS,避免系统又产生OnComm事件,造成嵌套,出现堆栈溢出错误。

Sub Form-Load

comm1.CommportΚ1′COM1口通信

comm1.SettingsΚ″9600,N,8,1″′波特率9600,无校验,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

comm1.OutBufferSizeΚOUTPACK′设置输出缓冲区大小

comm1.InBufferSizeΚINPACK′设置输入缓冲区大小

comm1.InputLenΚ1′每次从输入缓冲区中取一个字符

comm1.RTSenableΚ-1′RTS信号为高

comm1.RthresholdΚ0′不产生MSCOMM-EV-RECEIVE事件

comm1.PortOpenΚ-1′打开串口

cdΚcomm1.CDHolding′取载波检测信号线原始状态

comm1.outputΚ″ATQOV1WOSOΚ1&C1&D2&YOWO″′初始化Modem

Do DoEventsLoopUntilcomm1.OutBufferCountΚ0

End Sub

2.上位机拨号呼叫下位机

SubCallcom-Click()

Comm1.OutPutΚ″ATDT″&Phonnum$&chr$(13)′向Modem发拨号命令

Do DoEventsLoopUntilcomm1.OutBufferCountΚ0

End Sub

3.下位机Modem应答,连通后开始定时传输数据

下位机检测CD,判断是否连通:

Sub Comm1-OnComm()

Select Casecomm1.CommEvent

Case5 ′MSCOMM-EV-CD

Timer1.EnabledΚ-1′启动定时器

End Select

End Sub

VB传送定长字符串,数据接收处理相对简单,

但在发送实时数据时,若将数据转换成定长字符串,这样会大大降低传输效率。在接收端,通知程序从输入缓冲区中取字符有两种方法:一是用轮询方法循环判断InBufferCount是否为0;另外就是利用Rthreshold属性触发“OnComm”事件及“CommEvent”属性中EV-RECEIVE事件。当Rthreshold的值不为0时,允许产生EV-RECEIVE事件。该属性设置和返回在通信控件设定CommEvent特性为接收和产生OnComm事件之前要接收的字符数。VB传送变长字符串时,接收端的Rthreshold值要作相应的改变,以确保接收数据及时准确。

下位机定时发送字符串“strin3$ΚFormat$(Len(strin1$),″0000″)&chr$(8)&strin2$”。strin1$为当前字符串,strin2$为上一字符串。上位机根据接收strin3$中Len(strin1$),相应改变RthresholdΚLen(strin1$)+4。这样,通过提前发送字符串长度,改变Rthreshold值可实现发送变长数据。

Windows串行通信驱动程序的事件驱动特性仍有不稳定的缺陷。如InputLenΚ0时,有可能取出不完整的数据。为保证可靠,采取降低处理速率的方法,保证下位机发送的数据流完整地进入输入缓冲区。设InputLenΚ1,即每次从缓冲区中取一个字符。也可采用轮询方法,定时检测输入缓冲区。下位机定时发送数据:

Sub Timer1-Timer()

If comm1.CDHoldingΙΛcdThen

str1$-text1(i).Text

strin2$Κstrin1$′上一字符串

strin1$Κstr1$′当前字符串

strin3$ΚFormat$(Len(strin1$),″0000″)&chr$(8)&strin2$

′传送当前字符串长度,以及上一字符串内容

com m1.OutPutΚstrin3$

Do DoEventsLoopUntilcomm1.OutBufferCountΚ0

Else

Timer1.EnabledΚ0

End If

End Sub

上位机检测CD状态,判断是否连通、并接收处理数据。

Sub Comm1-OnComm()

Select Case comm1.CommEvent

Case5 ′MSCOMM-EV-CD检测CD状态,判断是否连通

comm1.InBufferCountΚ0′清输入缓冲区

comm1.RThresholdΚ4′当输入缓冲区中有五个字符,

Case2′MSCOMM-EV-RECEIVE产生EV-RECEIVE事件,接收处理数据

Do DoEvents

Ifcomm1.InBufferCountThen′循环从缓冲区中取数据

str1$Κstr1$+comm1.Input

Else

Exit Do

End If

Loop

len2Κ1en1′当前字符串长度

len1ΚVa1(Left$(str1$,5))′即将发送的字符串长度

comm1.RThresholdΚlen1+4

strin$ΚRight$(str1$,len2)′数据处理

……

End Select

str1$Κ″″

End Sub

4.根据设置的AT命令“&D2”,当置DTR信号为低时,Modem挂机进入命令状态。也可通过串口输出““+++ATH”+chr$(13)”字符串挂机。

Sub Hang-click()

If comm1.CDHoldingΙΛcdThen′检测CD,判断是否挂机

comm1.DTRenableΚ0

comm1.DTRenableΚ-1′置DTR信号为高,为下一次通信准备

End If

End Sub

5.退出程序时,一定要关闭串口

Sub Exitcomm()

comm1.PortOpenΚfalse

End

End Sub

四、Windows通信机制和VB3.0通信控件潜在缺陷

在通信软件编制过程中,我们发现Windows下通信机制采用的“事件驱动”在实际运行中不稳定。如在文件传输过程中,误码和数据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若串口波特率过高,会产生无法通信或在通信过程中随机挂机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Windows本身通信机制和通信线路介质及质量的影响。为保证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可采用通信协议如XModem-CRC或YModem。在MSCOMM.VBX通信控件中,Rthreshold属性值大小与输入缓冲区InBufferSize大小有关,当Rthreshold值较接近InBufferSize值时,有可能不产生EV-RECEIVE事件,为保证产生该事件,可将InBufferSize值取得较大。

VB教育培训 第5篇

Visual Basic (简称VB) , 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环境的一种面向对象的、采用事件驱动方式的可视化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B程序设计课程, 是国家教委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三层次中的第二层次———计算机技术基础的一门主要课程,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初步具备在各领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而且, 该课程是计算机二级考试中的一个可选考试科目。可以说, VB程序设计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 由于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使得在教授VB语言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足。

二、传统教学在VB教学中的不足

1. 教师的授课形式过于死板。

由于VB程序设计课程的概念抽象、代码不好理解, 而且内容多, 学时少, 一些教师以自我为主体, 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 单向交流, 按部就班地教授知识, 教学内容机械衔接, 课堂气氛沉闷, 缺乏互动, 导致学生思维被动, 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缺少科研实践环节。

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 学生已经掌握了VB的基本设计思想, 并且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有了初步的认识, 正是学生求知欲望高涨的阶段, 而此时却也是该课程的尾声, 学生只能通过考试对所学进行不全面的验收, 其对VB的求知欲无法得到充分地应用和扩充。

3. 教材内容过于细化。

目前, 多数程序设计教材都偏重于语法、语句结构和细节的讲解, 而较少注重学生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和编程设计思想的培养, 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现象:教材上的例题很容易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题浅显易懂, 但只要稍微变样, 比如更改一个条件, 学生就会束手无策———面对书本上例题如此, 更不用说是编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

4. 考试形式比较单一。

传统的VB程序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笔试, 即便一些学校已经配备了上机考试系统, 可内容和题型仍是“换汤不换药”, 依然是利用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对琐碎的理论知识点进行考核。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 将全部时间和精力用在放到追求细节、强化记忆上, 忽略了编程能力的全面发展。还有一些考试内容给出了唯一的标准答案, 完全脱离了灵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偏离了计算机知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三、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

教育技术, 经过“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这一发展轨迹, 于1970年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下来。该定义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教育技术定义。“现代”的中文解释:现在这个时代;“Modern”被译为: (1) 近代的, 现代的; (2) 现代风格的, 新式的, 现行的, 时髦的。因此可将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指新出现的教育技术, 强调了对传统教育技术的革新;另一种是指正在使用的教育技术, 包括新出现的和传统的教育技术。不过何高大认为, 前者似乎有些片面, 因为许多传统教育技术仍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后者也不恰当, 因为它包括传统教育技术和新出现的教育技术, 与“教育技术”并无二致。现代教育技术应该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为指导,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现代教育教学具有表现方式的直观性、教育过程的交互性、教育观念的先进性、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等特点, 达到最大程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VB教学

1. 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建设和网络资源开发。

网络课程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VB网络课程不是只包含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重难点分析和课后题详解, 还包括教师对VB程序设计的理论扩展, 以及针对实际案例的编程设计思路和具体思考方式。而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 通过网络课程完成课后答疑、上机辅导和扩展性学习。如此一来, 教与学的过程就不再受到时间、地点、表达方式的局限。同时, 在网络课程建设中, 要适当地引领学生参与其中, 让学生有参与教学的感触, 比如作业批改、上机辅导、疑难案例的多解方法, 都可以留给学生来完成,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此外, 网络课程还应该包括网络资源的开发, 这一部分可以完全由学生来做, 通过在互联网上对VB相关资料的搜集汇总, 加深学生对VB程序设计的理解。

2.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VB程序设计课程中会涉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算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 更不可以照本宣科满堂灌, 而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此, 一些教师认为, 多媒体教学根本达不到传统教学的效果, 对多媒体的应用存在排斥情绪;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现代教育技能的欠缺, 不愿或不敢应用多媒体教学。另有一部分教师把多媒体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唯一支撑点, 片面强调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模式。这两种理解的存在, 都无益于现代教育技术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优势。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将抽象的VB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VB的魅力,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够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 扩展课堂信息量, 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 加强师生互动教学。

VB程序设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对象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应多采用案例法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理论知识由浅入深讲解, 案例编程逐步解决, 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为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应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 多与学生交流、互动。由教师针对案例提出问题, 组织课堂分组讨论, 首先小组成员独立思考, 然后与同组成员共同分析各自的见解, 最终获得解决方法, 再请组代表阐述该组答案, 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反驳和补充。教师也可以在重点难点问题上故意设置错误,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与同组成员分析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以此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体会。这样, 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质, 而这都是学好VB程序设计的能力要求。

4. 重视实践, 培养综合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VB程序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教学过程中要以理论为先导, 以实践为核心, 注重通过实践的方式, 加深对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的理解。VB教学中, 最主要的实践方式就是上机实验, 教师除了强调典型例题的应用外, 还要注重与生活科研实例的结合;而且在上机练习过程中, 要求学生独立编程解决实例, 即使没有解题思路, 教师也只提供一个思考方向, 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解决问题, 此时学生的成就感就会激发他们更多的学习兴趣。若是条件允许, 学校为学生提供课题研究、科研等机会, 培养综合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制高点, 对提高教学质量, 确保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施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 积极、合理地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 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摘要:本文通过指出传统教学方法在VB教学中的不足, 阐述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 提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完善VB教学, 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VB程序设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高大.深刻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1, (5) :10-11.

[2]赵丹阳.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1) :27-28.

VB教育培训 第6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开放教育,VB程序设计

“项目教学法”是2003年7月由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是通过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计算机(专科)各专业必修课。由于开放教育采用个别化学习为主、集体教学为辅、在集体学习中以小组学习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中给学员以最有益的辅导,是摆在每位电大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采用项目教学法效果比较好。具体做法就是精心设计辅导项目、传授规范知识、优化教学过程和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下面以“计算器的设计”为例给大家做一介绍。

1 项目——计算器设计

1.1 程序界面设计

程序界面设计图如图1所示。

1.2 窗体控件及属性设置

窗体控件及属性设置如表1所示。

1.3 功能及事件过程处理

1)数字按钮点击事件:输入操作数并在显示区显示;

2)运算按钮点击事件:设置运算标志;

3)计算结果按钮点击事件:按运算标志做相应运算,并在显示区显示,有简单的错误捕获及处理设计;

4)清空按钮点击事件:复位;

5)退出按钮点击事件:结束。

2 传授规范知识

人们的学习习惯、操作习惯、认知习惯等受先入为主的规律影响。VB知识中有很多灵活的东西,达到同一效果有很多途径。如何让开放学员在有限的学习时间,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传授规范的学科知识最有效,有以下几点:

1)添加控件的方法

在窗体上添加控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鼠标单击工具箱中的某控件,然后在窗体上用鼠标拖动画出;另一种是直接双击工具箱中某控件。这两种方法是有区别的,应强调使用第一种方法。在下文的操作示范中,读者能很好地体会其中原因。

2)功能相近的同类控件优先采用控件数组

本例中的数字按钮、运算按钮就是采用控件数组。

3)控件命名采用简易的匈牙利命名法

简易的匈牙利命名法就是使用控件类型缩写+控件用途的命名方式。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增进别人对程序的理解。类型缩写应控制在3个字母以内,介绍使用规范的控件类型缩写。如文本框用txt;命令按钮用cmd。控件取名优先使用英文,整个名字注意字母大小写混合,这有助于系统自动检测,减少变量输入的拼法错误。

4)介绍编码的专业规范

介绍一些编码的专业规范,对学员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带来实惠。如为代码添加合理的注释,增加程序的可维护性;使用适当的空格、空行和缩排,使程序代码布局清晰增加程序的可读性。

5)介绍代码录入与程序调试方面的技巧

在教学中,边操作边介绍,下文中有所提及。

3 优化教学过程

根据开放学员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可以减少学员认知环节、节省认知时间和降低认知难度。

3.1 绘制窗体

重点介绍框架属性和作用,强调框架有容器作用,可以将同类控件分组并作为一个整体在窗体上移动。将数字按钮设计成控件数组使每一个数字按钮成为数组元素,共用相同的控件名字、使用同一事件过程,可以节省(共享)代码。在绘制控件数组时着重介绍使用控件的复制、粘贴。VB在粘贴时也是优先推荐建立控件数组的。在操作上注意将数字按钮的Index属性和Caption属性和数字布局相统一,这将为下面编辑共享代码带来方便和灵活。添加数字按钮控件数组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1)在工具箱中点击命令按钮;

2)在“数字区”框架上合适位置画一合适的按钮,位置和大小通过鼠标调整;

3)修改按钮的name属性值为cmdNum、Caption属性值为0;

4)点击复制;

5)击“数字区”框架;

6)点击粘贴,第一次粘贴系统弹出对话框,询问是否创建控件数组:选“是”后成图2;

7)将复制的按钮调到相应位置;

8)重复6~7步骤两次;

9)修改复制的三个按钮的Caption属性值为1、2、3;

10)选中按钮1后,借助Ctrl键点击按钮2和3,选中三个按钮后成图3;

11)重复4~7步骤一次、5~7步骤一次后成图4;

12)修改相应的按钮的Caption属性值为4、5、6、7、8、9;

其余控件绘制由于篇幅限制从略。

3.2 部分代码录入介绍

介绍通过双击控件进入相应控件事件代码编辑窗口,系统自动产生相应事件处理过程外壳,将设计好的内容输入,如双击数字按钮产生点击事件。处理的相关程序如下:

由于将数组元素的Index属性和Caption属性设置成一样,使得也可以用cmdNum(Index).Index代替上面代码中的cmdNum(Index).Caption。

再如双击txtFirst文本框产生文本框改变事件,处理的相关程序如下:

在输入控件名称时,只需要输入小写字母,当输入小数点时,如果不出错由于Vb编译器会自动列出成员将出现属性方法列表框,只需输入前面字母,当需要的属性或方法名出现在第一行时按一下Tab键,相应的名字会自动引入代码中。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录入出错和加快代码输入。

3.3 部分控件、事件过程及功能实现代码设计介绍

txtFirst和txtSecond两个文本框是用来吸纳操作数,txtFlag文本框用来存放运算符,它们在程序工作时是隐藏的,可以在设计时也可以在窗体装载时设置,这样处理比使用窗体级变量方便且容易理解。而cmdOperate和cmdResult按钮通过点击事件用来存放操作符和实现相关计算功能,设计如下:

3.4 调试

程序的调试与错误处理是始终伴随着VB程序学习的。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员逐步认识VB程序错误分类及相关处理方法。

本项目中为了防止除数为零可在Case"/"中加入下面代码:

4 操作技能的培养

在目前教学中,通常是“重教法、学法,轻操作技能方法的设计”,也就是只重视讲授课程的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在计算机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VB程序设计开发环境和其它应用软件有许多及其相似的地方。再说开放学员工作忙、时间紧和记忆力差,这就要求在讲授VB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他们VB的知识、学习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的思路,还要培养学员的操作技能使他们可以减少弯路和触类旁通。

在本项目中有意地示范控件的复制和粘贴,这样就使粘贴的控件与原控件在很多属性上相同,如大小尺寸、字体字号等。且与许多应用软件有相同的快捷操作。

在选择多个控件或移动控件时;可借助Ctrl键。在改变控件大小时可借助Shift键。教学中特意演示,让学员认识到这种方法比用鼠标方便、精确(Shift键+方向键可以调节控件大小;Ctrl键+方向键可以调节控件位置)。

前文中双击工具箱中某控件将在窗体中心增加一个标准大小的控件,属于窗体;而本文推荐的方法可以在容器对象如窗体、框架和图片框等对象中做一个可控制大小和位置的控件,属于容器。

实践证明,通过采用这种“项目教学”的教学方式,即以项目为本,将语法、命令、各种控件的功能介绍等融于程序设计当中,不局限于VB语言本身而重点讲解语法、命令、控件等内容。本次面授轻而易举地将控件数组和选择结构等知识溶入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缩短了教学进程,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他们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联系各章内容编写一个完整的VB程序。更重要的是,传授了学员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刘世峰.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2]谭浩强,薛淑斌,袁玫.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VB教育培训 第7篇

随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适应该发展趋势、大力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考试方式和手段入手,积极探索由传统的纸笔方式过渡到无纸化、网络化上机考试方式的实现方法。

由于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对操作技能反映不足,使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不够、开发能力受到了质疑,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无纸化办公、高考网上阅卷的开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普遍开设,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无纸化、网络化考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许多高校及软件公司,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可以说,无纸化、网络化的计算机考试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产物,也是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的必然趋势。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考试涉及环节多(命题、印卷、考试、阅卷、成绩统计等)、过程繁琐、工作量大、试卷分析缺乏准确性,而且极易出现错误。试卷分析往往只对总分进行简单的分数段统计、平均分计算等大致分析,对涉及试卷质量的深层指标如均方差、信度、效度分析等有效指标很难涉及。如果实行无纸化、网络化考试则这些工作就容易解决。从2005年开始,就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先后研发了延安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系统、C++程序设计考试系统、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考试系统等。以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上机考试系统为例,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上机考试系统研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 系统的设计目标及组成

1.1 系统设计目标

由于本系统主要应用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考查及考核工作,根据这一实际应用要求确定了系统设计的两个目标,即实用性和健壮性。

(1)实用性:

本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评阅工作效率,解决人工评阅的多种弊端。通过考试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升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应用操作能力。

(2)健壮性:

对于大规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考核,考生人数多,其中水平差别很大,本系统必须能够克服用户程序可能出现的各种软件错误,防止出现系统崩溃、系统死机等情况,同时保证阅卷的客观性、公正性,尽量避免由于用户程序设计中一个小的错误而出现大量的丢/失分数现象。

1.2 系统设计思路及方案的选择

当前开发的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主要基于C/S与B/S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各有所长。C/S 结构(Client/Server)考试系统,应用的比较多。在局域网中,安装一台考试服务器,把题库、报名库和阅卷评分系统都装在服务器上,在考试机安装客户端,利用局域网和相应软件与服务器相连。每次考试都对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安装和配置,这样工作量比较大,且在地域上受限制。

B/S结构(Browser/Server)考试系统,利用Web技术,考生使用浏览器就可以访问多个不同平台的服务器。系统更新只需更新服务器即可,客户端仅安装浏览器,是目前考试中利用最多的一种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结构形式。

1.3 系统的组成

不管是基于C/S或B/S哪种模式,为了实现无纸化考试的要求,基本有四个模块组成:

(1)题库管理系统:主要负责题库中各种类型题目的增加、删除、修改与考试时间、题型、题量、难度系数等要求的设定等。

(2)考试系统:考生验证、考试环境生成、考生数据存储、系统计时控制、自动阅卷评分等。

(3)成绩回收与分析系统:成绩入库、成绩的总体分析、各题得分情况的分析等。

(4)考生信息导入与服务器设置系统:考生信息的导入及服务器的自动设置。

基于上述分析,本系统采用的是类似于全国计算机等级上机考试系统的C/S模式,但考试客户端并不需要逐个安装,考试时,只要将其发送到每台学生机桌面上即可,基本上属于纯绿色软件。

2 考试系统开发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研发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通常涉及的关键问题有:试题图文混排问题、试卷导入/出与排版问题、答案描述问题、考试环境生成与智能评分问题,一般来说前3个问题在命题系统中涉及,通常大都采用RTF格式、特征值抽取等方式来解决;对于考试环境生成有的采用语句生成;有的则直接将环境数据文件信息存入数据表来解决,在研发该系统时就采用了后者;至于智能评分问题,对于客观题已经非常成熟,主观题(操作题)则是所有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面临的共同难题,目前尚无公认的成熟、有效的方法,有的采用人工阅卷,有的只比较结果,而有的既看结果又考察过程,当然由于主观题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这种方法与命题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命题老师的水平会直接影响自动评分的准确性,这便是目前有些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所出现的问题症结所在。

2.1 考试环境的生成

由于Visual Basic考试系统一般要涉及考试环境中原始程序文件,其中通常包含工程、窗体、模块及输入数据等若干文件,考试时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工程、窗体及控件来进行完善,如果用语句生成考试环境不仅缺乏灵活性,而且影响系统速度,为此,我们采用WinRar压缩/解压缩功能,将考试环境文件夹用WinRar压缩为一个压缩包文件,以二进制信息写入试题数据库(OLE对象),考试时再将试题库存入的信息还原成压缩包文件,然后调用WinRar解压为考生环境文件夹。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快速,还适用任意类型的文件写入考试数据库。

具体做法是使用VB编制两个过程:WriteToTK (将试题写入试题库) 、ReadFromTK (将试题从数据库中读出),在命题端通过调用WriteToTK过程将考试环境压缩包文件写入试题库中,在考试端通过调用ReadFromTK过程来生成考试环境压缩包文件,然后使用VB的Shell()函数调用WinRar.exe从压缩包文件中还原考试环境文件夹。(Shell("Winrar.exe x-o+压缩包位置压缩包文件名.rar 考试环境文件夹”,0) )

2. 2 系统评分

计算机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中自动阅卷评分子系统是整个系统中最关键、难度最大的一部分内容,它要求评分准确、快速、安全。实现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操作考试试卷的自动评分,即自动测试用户程序,就是要判断考生所编制的程序文件是否符合考核要求。

对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上机考试系统来说,操作考试题型一般分为3种类型:①基本操作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用户界面的设计,并对控件属性进行设置,同时允许编写表现用户界面特性的简单代码。本部分重在考查学生对VB 工程的创建、保存以及控件对象的掌握情况,即淡化一个完整VB应用程序设计中的编写事件过程代码的部分。②程序填空题(改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程序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在该类试题中,出错的程序事先都给出,并指出在哪个过程的哪个位置有错误,并在出错的一行上都给出注释,学生只要将出错的行改正过来并调试通过即可。③编程题:考试中提供完整的用户界面,甚至包含部分代码,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编写程序代码,运行调试,完成题目。

在阅卷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题型,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评分。

2.2.1 基本操作题的自动评分

一个VB 工程主要由.vbp文件,.frm文件,.frx文件等组成。.vbp 文件对整个VB 工程进行管理,其内容主要包括引用的对象库,包含的.frm文件名、位置以及启动窗体等信息。.frm文件是对VB 程序界面的描述,包括界面上控件的类型、个数、相对位置以及它们的属性和事件过程代码。当程序界面包含图片以及ListBox,ComboBox控件时,VB自动生成.frx文件,以二进制形式存放相关的资源信息。对上述文件进行分析,描述VB 程序用户界面的.frm文件是一个有严格结构的文本文件。绝大部分界面设计题可以通过只分析.frm 文件来完成。对于特定的题目需要分析.frx文件和.vbp文件。据此,可得到以下评分思路:

(1) 对标准答案的.frm文件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包括控件的类型、数目、相对位置、相关属性以及事件过程代码,并标准化,形成评分点,制定评分标准。

(2) 对考生答案的.frm文件进行分析,并做一定的标准化处理,然后提取相应的控件和过程代码信息,以一定的形式临时存放。

(3) 用标准化后的标准答案去匹配标准化后的学生答案,结合评分标准,给出成绩,同时记录匹配失败信息。

2.2.2 程序填空题(改错题)的自动评分

对于这样的题目评分只要打开相应的窗体文件(.frm),找到相应的程序行与标准答案进行比较即可。

2.2.3 编程题的自动评分

目前,编程题的自动评分仍然是个难题,因为编程题自动评分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对程序语法的理解,还要深入到程序的语义层。在VB 上机操作考试中可以预先提供完整的用户界面,甚至是部分代码。这样,在实现自动评分过程中就不需要考虑如何控制VB 的IDE以及考生程序子窗口。现在要做的是,如何给学生程序提供必要的参数(输入),如何驱动相应的事件过程,如何分析输出。

(1) 编程题的自动评分思路

①提供用户界面的同时预先插入必要的程序测试代码,用来实现对学生程序提供必要的输入和临时保存程序的输出。

②根据VB 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的特点,选取一定的事件,用来驱动学生编写的事件过程的执行。调用①中事先插入的代码为学生编写的过程提供输入并且临时保存输出。

③调用“输出分析程序”分析学生程序的输出是否符合标准输出。

④如果学生程序的输出与标准输出相符,则认为学生程序完全正确。否则,进行第⑤步。

⑤利用类似于前面对界面设计题中程序代码分析的方法,对考生程序代码进行分析,按变量的声明和输入部分、程序主体部分和输出部分分别考虑,结合评分标准给出成绩。

(2) 编程题自动评分的实现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因题目的差异,实现过程会有所不同,有几个关键问题要注意:

①设计嵌入代码时选取恰当的事件,主要有Form_Load,Form_Activate,Form_Unload(需要学生运行程序后手动关闭窗体以触发该事件)3 个事件供选择,根据题目的不同,选取恰当的事件嵌入测试代码会使考试更加合理化。若程序要求用户输入数据,则一般要提供由多组测试数据,包括正确的输入数据、边界数据以及错误数据,才能对学生程序进行全面检查。

②临时输出文件要防止学生手动建立正确的输出文件。在实际实现时,可在输出文件生成时预先写入一个随机特殊数据,手动建立的输出是无效的。

③“输出分析程序”是一个外部.exe文件,其功能因输出数据的不同而不同,但主要程序框架不变。

④学生程序可能包含死循环等较严重错误,输出也可能千奇百怪。所以在驱动学生程序执行和分析输出过程中必须要有错误控制,解决的办法是,语法错误可用On Error 语句跳过,若超过一定的时间程序仍未响应则认为是死循环,应强行结束。

3 考试系统开发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虽然无纸化考试系统具有交互性、实时性等特征,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与动手能力,基本将教师从繁琐的考试环节中解放出来,节省了大量的人财物,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试题的科学性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钻研中。在项目实践与使用过程中,下列问题必须重点注意并着重解决:

(1)由于所有考生都必须在机器上进行考试,考试需要按批次进行,题库必须达到一定的容量,题库安全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否则不仅容易泄题,对考生来说也不够公平;

(2)由于目前对操作题的评分通常仅限于从答案和关键字匹配上给分,对于编程算法的多样化还只能靠教师命题来进行控制。因此,对命题质量要求较高,在智能评分的解决方法与技术上还有待突破和完善;

(3)对于大规模的考试来说,网络的安全和传输质量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容易造成网络阻塞,影响考试正常进行。

当然,无纸化考试毕竟是伴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考试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改革尝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都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许骏,柳泉波.IT技能测评自动化——理论.技术.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龚沛曾.基于VB的通用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1998,15(3).

[3]高雯,李飞.计算机基础课程自动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26(5).

[4]谢忠红,等.校园网环境下《VB程序设计》学习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30(7).

[5]毛布.基于Web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设计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4).

[6]周梅红,等.VB实验考试自动阅卷系统的实现[J].福建电脑,2004(12).

[7]唐赞玉,等.基于VB的计算机考试复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

VB之学法 第8篇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编程能力是每个任课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以下,我结合VB教学过程中的一此常见问题和自己的一些教学心德,介绍一些学好VB的方法和技巧。

1 理解并熟记基本知识点

其实计算机语言的学习同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方法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我们的婴儿时间是咿咿呀呀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开始学,然后两个、三个、接着更多,最后能出口成句、成段、成章。计算机语言也是一样的,从最小的基本知识点一个一个开始牢牢来记下来才能进行后面的学习。

1.1 常用控件的属性、事件和方法

由于VB的可视化编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界面设计的空间,设计窗体界面主要是通过VB中20个标准控件和一些常用部件来完成,只有掌握了控件的属性、事件和方法、才能编写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程序。

1.2 运算符

VB中的运算符和表达式是VB程序设计的基础,只有能熟练的运用运算符和表达式才能够学好编程,其实VB中的运算符与表达式同数学上的运算符与表达式有相同也有相异之处,我们只需要注意并记住不同之处即可。

1.3 数据的输入输出:print方法和inputbox函数

输入与输出是程序设计的基本功能,如果一个程序没有输入和输出,那么这个程序也就失去了其意义。在VB中,输入主要通过inputbox函数或者控件来实现(例如:text控件等);输出主要通过print方法来实现,在初学VB时只需要掌握这两种函数的使用即可。

掌握这些需要熟记的知识点,也就是相当于我们能够听懂别人在说什么,即能够读懂一些简单的程序,并且能够自己准确的分析程序的执行过程和结果。只要能做好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程序的编写。

2 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

编写程序一定要注意程序的结构性。在学习编写程序时,很多人在动笔时感到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看到题目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分析它,怎么才能把它变成一个程序?这是很多初学者在刚开始写程序都会遇到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一种分步式的教学方法来帮助。

2.1 分析问题

拿到一个题目首先不要相着怎么编写程序,而是将这个题目先转化成一个具体的实例,然后想想不用程序你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例如:输入一个数,判断是否为偶数。我们以9为例来考虑,我们一看到就知道9是奇数。我们这一看中就有了判断,首先我们想的奇偶的判断的条件是什么“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就是人们口头上说的双数),反之是奇数(人们口头叫单数)。”根据这个条件我们就可以很快的判断出来,这时候只要把刚才的判断过程想清楚就可以了。

2.2 VB程序的组成部分

我们要弄清楚VB程序的组成部分,这就好比我们写文章也是有一定的结构,VB程序是有其一般结构的,我将它进行的归纳。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定义变量;int,float,string

输入数据;键盘输入inputbox();直接赋值:例如n=text1.text;

转换数据类型

处理数据;if-else;switch;for;while;dowhile:

输入数据;print();

End

第一行代码表示这是什么对象的什么事件,这里是一个按钮的单击事件。

定义变量的意思好比买一块地,并对这块地的用途作出规划,规划也就是变量类型。在这个例子判断数的奇偶,这是一个什么数,是整数还是字符,必须用变量类型来说明。因此必须定义相应的数据类型,通过DIM这个关键字来声明(相当于这块地干什么)。

初学时我们一般就介绍两种数据的输入方法:第一种从键盘输入,即inputbox()函数;第二种是文本框(text1.text)赋值。

对于初学者最难的一部分就是数据处理,也就是我们刚才在脑子所想的数据执行程序,我们需要把刚才的分析过程转换成相应的语句,这就需要VB的三种程序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通常的计算机程序总是由若干条语句组成,从执行方式上看,从第一条语句到最后一条语句完全按顺序执行,是简单的顺序结构;若在程序执行过程当中,根据用户的输入或中间结果去执行若干不同的任务则为选择结构;如果在程序的某处,需要根据某项条件重复地执行某项任务若干次或直到满足或不满足某条件为止,这就构成循环结构。

VB中,有一组相关的控制语句,用以实现选择结构与循环结构:

选择控制语句:if、case

循环控制语句:for、while、do...loop

在本例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偶数只要进行算数运算即可,在程序的基本结构中根据刚才的分析将相应的代码填上即可。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String,n As Long

a=InputBox("输入一个正整数","输入")

n=CLng(a)

If n Mod 2=0 Then

Print n;"是偶数"

Else

Print n;"是奇数"

End If

End Sub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控制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这3种基本结构相互联系、相互嵌套,在顺序中可以有选择、循环,在选择中可以用顺序、循环,任何简单或复杂的程序都是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三种基本结构组合而成。结构化的程序中只有唯一的入口和唯一的出口,并且程序不会出现死循环。为了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可理解性、运行效率等,在实际编程过程中常将这三种结构结合实现各种算法,设计出相应的程序。数据输出是每个程序的基础,程序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输出,在VB程序中的输出通常是从显示屏上输出最后的结果,使用print()这个方法。

2.3 掌握常用的算法

我们在学习写文章时经常会用到一些的好词好句,使文章添色,那么编写程序也是同样的道理,算法就是程序中的好词好句,为此大学里开设了一门专门学习算法的课程《数据结构》,那这里呢我们只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然后根据不同的问题来灵活应用。例如辗转相除法、秦九韶算法等等。

通过这些算法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程序思维,学习和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对于理解算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也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使用算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会简单很多,并能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和可读性,当我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简单的算法后,就可以开始尝试一些比较复杂的编程问题了。编写程序实际就是把人脑中的思维和想法转化成具体的代码,要学好这种思维方法唯一途径就是多做题、多读程序、学习别人的好的思维方法,从最开始的模仿到后面自己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来实现它。这样久而久之,自然会形成自己的一种思维方法其实不管你学习任何语言都是这样的。

2.4 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良好的编程习惯对于我们编程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要从第一行代码开始,这也是学好VB语言的重要因素。如编写程序时用缩进的方式、写注释、对象命名约定、变量前缀、程序的视觉组织、程序写到一定的阶段时要做一下测试等。这些良好的习惯对帮我们在调试程序时有很大的帮助。程序代码完成后,错误是难免的,良好的编程习惯可以减少我们在调试时的工作量和提高调试效率,也有助于形成自己的编程风格。

摘要:通过总结VB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经验,对初学VB过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并提出学习VB语言的基本方法即熟记基本知识点、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掌握一定的常用算法和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关键词:VB,程序设计,算法,学习方法,编程能力

参考文献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2008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程序设计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3]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VB“欢迎界面”制作 第9篇

在VB教学中, 我收获了很多, 尤其在VB友好界面的制作方面, 有了长足的进步。这部分的教学使枯燥的VB代码变得生动、活泼了。下面我就详细讲解一下它的制作过程。

1 目标效果

看到如右图1这类似于WINDOWS的友好界面, 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到VB的强大。

2 初期规划与任务分析

在Visual Basic中, 开发一个应用程序应该遵循以下的步骤:

2.1 预报工作

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发一个应用程序之前, 必须充分考虑到应用程序有哪些主要功能, 分别通过什么方法实现;共使用几个模块、几个窗体, 每个窗体上使用什么控件;关键问题使用什么算法, 必要时要画出流程图。虽然在做预备工作时, 不可能把编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全部考虑到, 但是事先做好详细的筹划绝对有益处。“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准备好之前, 不能急于开始上机编程。

2.2 建立界面

新建工程之后, 首先建立想要的窗体对象, 并在窗体上放置所有必要的。对控件的大小与位置进行调整, 使其在窗体上排布尽量美观。

2.3 设置属性

通过“属性”窗口设置窗体及控件对象的初始属性。特别是像Name这类十分重要的属性, 一定要在编写程序代码之前设置好, 否则改动起来是非常麻烦的。

2.4 编写代码, 进行调试

编写各事件过程代码。这是真正实现程序功能的步骤, 也是要花费最大精力的步骤。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地进行调试、排错。

2.5 编译

如果程序调试通过, 能够实现预定目的, 就可以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必要时可以制作成安装盘, 方便用户安装使用。

以上只是大体的步骤, 很可能在执行某一步时需要返回到它前面的步骤去。

1) 初期规划

找开VB后,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默认的FORM1窗体, 平板、无趣, 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改造。结合目标效果, 我们将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订:

标题

菜单栏

工具栏

背景

2) 任务分析

根据上述规划, 标题、背景两项只在属性进行设置就可以。但菜单栏、工具栏付之以功能项, 较为复杂。菜单栏VB自带的工具项, 很容易上手。工具栏的制作就要借助于扩展控件和辅助软件的配合, 才能很好地完成。

3 标题及背景的制作

3.1 标题

选定FORM1窗体, 对其属性caption项, 设置为“学生管理系统”

3.2 背景

窗体的背景有多种方法来设置, 这里我采用了两种:

对窗体背景picture属性设置

在窗体中添加image控件

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picture属性设置方法简单, 但背景位置不好控制;image控件设置方法易控制图片的位置, 但需要单加入一个控件。

根据它们的利弊, 本例中, 我利用picture做为窗体的大背景, 利用image控件做为窗体欢迎词。

由于picture的位置不可控性, 我对窗体做了以下调整。

1) 将窗口调整至于图片一样大。

2) Windowstae属性设置为0, 即正常状态。

3) Borderstyle属性设置为1, 即屏蔽最大化、最小化、边框改变的功能。

4) Moveable属性设置为false, 即该窗口不可移动。

经过四步设置后, 我们的欢迎界面用户就不可以随意改变窗体大小, 来破坏背景效果。

4 菜单栏

菜单栏是采用VB自带的工具———菜单编辑器来制作的。

操作过程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顶级菜单不允许在快捷键一项进行设置, 若要为顶级菜单设快捷键可采用在菜单名称后加 (&字母) 的方式, 调用时, 用alt+字母调用。

各级菜单的名称不能重名, 因为它们在调用过程是一个独立的子程序, 没有从属性, 这也菜单较工具栏的最大优势所在。

菜单栏易上手, 但它的字号不可控, 位置在左上角, 在欢迎界面中不易被注意到。因此为了提高“欢迎界面”的友好性, 我们要加入工具栏。

5 工具栏制作

5.1 前提条件

1) 外界环境

工具栏制作涉及到toolbar及imagelist两个扩展控件, 这两个控件要正确运行需要在安装microsoft office时, 采用自定义安装, 并加上高级功能一项。

2) 添加扩展控件

在VB工具栏中单击右键, 选部件———控件———Microsoft windows command 6.0即可。

3) 制作相关工具栏图标

图标制作可以用多种软件, 但由于firework对图片优化效果好, 我们制作图标时采用该软件。需要注意的是VB不识别png格式, 因此制作完成后需要另存为jpg或gif等常用图片格式。

5.2 imagelist图片列表

为了能使工具栏更美观我们在imagelist准备一些图标, 以备toolbar工具栏之用。图片列表中对图片是采用序号编排的, 该序号也是与toolbar联系的纽带, 因此带入图的顺序要注意。

5.3 toolbar工具栏设置

Toolbar工具栏的设置主要就是图2、图3的设置。

图2通用一项

1) 图片列表:设为准备好的imagelist, 使各个工具项有对应图片。

2) 样式:

选择0, 工具栏是3d按钮样式, 但分隔符按钮不显示效果。

选择1, 工具栏是平面按钮样式, 分隔符按钮显示效果。

图3按钮一项

1) 索引:对应工具栏中按钮的序号

2) 标题:工具栏中显示的文字提示

3) 图像:对应图片列表的图片序号。

4) 样式:按钮的样式。

选择0:普通按钮样式。

选择3:分隔符按钮样式。

5.4 toolbar工具栏功能设置

每个工具栏以功能

1) 指向工具栏双击在工具栏的单击事件中编辑

2) 命令

If Button.Index=1 Then

查询.Show

End If

If Button.Index=3 Then

添加.Show

End If

其中button.index指的是工具栏按钮的序号。

在外界对工具栏中按钮设置有效性

1) 格式:

窗体名称。工具栏名称。Buttons (n) .属性

其中n指按钮的序号, 注意分节符按钮也占序号。

2) 举例:

界面.Toolbar1.Buttons (3) .Enabled=False

摘要:该文介绍了VB中“欢迎界面”的制作过程, 在教学中一改过去枯燥无味的代码式程序设计, 使学生更易接受, 提高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欢迎界面,标题,菜单栏,工具栏,背景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VB教育培训】相关文章:

教育培训安全培训07-20

教育技术培训能力培训02-25

教育培训机构员工培训02-25

教育行业培训07-22

教育培训探索06-11

读者教育培训06-29

360°教育培训07-19

船员教育培训08-02

教育培训管理05-23

教育培训工程06-16

上一篇:亲水性硅橡胶的制备下一篇:民间美术与艺术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