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前指导

2024-06-01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精选6篇)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 第1篇

一、审好题

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和关键。高考化学试题中往往有多个信息点都隐含在题干中, 如果审题遗漏或看错, 就会徒劳无功, 既耽误时间, 又不能得分。在化学学科的考试中, 审题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审好题型。

审好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是辨析概念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 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 等等。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 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二) 审好关键字词。

关键字词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关键字词可以在题干中, 也可以在问题中, 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 也可能是独立的。关键字词多为与化学学科有关的, 也有看似与化学学科无关的。常见化学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 (碱性、中性) ”、“短周期”、“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等。

(三) 审好表达要求。

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写“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等。这些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避免“答非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二、排好序

在高考化学答题过程中, 要处理好先后顺序问题,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一) 先通览后答题。

考生拿到试卷后, 不要忙于做题, 应快速通览试卷。首先, 看清楚试卷是否是所考学科, 共有几页, 正反面是否都有试题。其次, 了解试卷的概况, 快速判断题目的难易、估计答题耗时。最后, 了解题目主要考察什么内容, 哪些内容自己熟悉, 哪些比较生疏, 做到心中有数。通览试卷, 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克服心理上的焦虑, 减少不必要的纷扰, 如试卷漏印、残缺等。

(二) 先答熟后答生。

对试卷通览以后, 考生对题目的难易、生疏等已经做到心中有数。题目设置一般是先易后难, 按照试题的顺序作答即可。在答题的过程中, 如果遇到生疏的题目, 最好不要“迎难而上”, 而要转向熟悉的题目继续答题。这样更有利于充分利用时间完成自己会做的题目, 得到应得的分数。最后如果有充足的时间, 再返回来完成这些题目。

三、分好时

高考答题时间可以说分秒必争。高考时间一般不会十分充裕, 解题后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细致的复查, 所以要合理分配好时间, 力求一次成功。

(一) 控制好节奏。

作答高考化学试题时, 要力求做到“快而准”。要合理分配时间, 安排各题的解题时间, 控制好解题节奏。解题时要稳中求快, 切勿前松后紧, 答较易题要节约时间, 更要杜绝“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 全而不准”的现象。

(二) 分配好时间。

高考“理综”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总分300分。按1分钟做2分的平均值计算, 选择题每道用时建议不要超过3分钟, 最好控制在2分钟以内, 21道选择题务必在1小时内完成, 最好在45分钟内完成。按科目简单计算, 化学用时约55分钟, 物理用时约70分钟, 生物用时约25分钟 (仅供参考) 。

四、作好答

高考最终是根据考生的答题结果给分的, 通过对近5年高考化学阅卷分析结果的研究表明:很多考生由于做题不规范, 结果出现该得的分得不到, 或者得不全的现象。为此, 我们建议考生一定要讲究做题规范, 答好题。

(一) 答好选择题。

在理综试卷I卷中化学题有8个单选题。解答时应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 把选项与题干、选项与选项之间区别和联系看清楚。合理采用估算法、排除法、比较法、尝试法、猜测法等方法, 避开命题人所设的“陷阱”, 迅速地找到正确选项。

(二) 答好填空题。

在理综试卷Ⅱ卷大题中, 化学题一般有四道填空题。大体来说实验题一个、无机推断一个、有机推断一个、其它题目一个。对于填空题, 在答题时有些共性的要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 (没配平、条件错、有机反应少写物质会造成该空不得分) , 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连接, 无机反应用等号, 有机反应用箭头, 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要标清 (点燃、加热、高温有区别, 催化剂不能简写为“催”, 否则会被扣分) ;专业用语不能错 (例如“砝码”不能写成“法码”, “熔化”不能写成“溶化”, “萃取”不能写成“卒取”, “坩埚”不能写成“坩锅”, 等等) ;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 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 做答时要注意, 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 且环环相扣, 才能保证不丢得分点, 才能得满分;回答问题要直接, 作答要有明确的要点。对于计算型填空, 要注意该书写单位的要书写单位, 并注意空后面所使用的单位是什么, 不要因为没有书写单位或者是数量级不对而丢分。

高考考前指导 第2篇

作者:xbx

基本原则:

1.冷静,细心,放松。切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2.先阅卷,通盘考虑。切记:先做会做的,再做分值大的,绝对不允许空白。但不要先看作文题,防止感觉陌生,影响做题情绪。

3.细心答题,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

4.认真审题,严格按照要求答题,避免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5.选择题不要做一题就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应该全做好检查后再五个一组填入答题卡。

6.在文字表达题上,要善于“开中药铺”,尽可能罗列现象,甲乙丙丁、abcd。

7.保持答题卷卷面整洁,字迹不好的同学严禁使用笔芯较粗的笔,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8.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不要检查。如果要检查,也尽量不要轻易改动自己第一次写下的答案。

具体方法: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读音辩正(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注意越是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眼越有可能是错的!如果一个形声字的注音与其声旁相同,十之八九是错误的。

2.改错别字(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注意两可之间的字,多使用结构分析法(字形结构及词语结构分析法)。看词语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对的都象错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

以上两道题目属于识记范畴,建议可使用小纸条,将不熟悉及试卷中常见字词写下来多看多背,日积月累,自然就不愁了。

3.选词填空:用排除法,注意动宾搭配的习惯用法。对近义词,可使用组词解词法。

4.熟语使用:不要望文生义,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注意古今成语感情色彩的变化(褒义、贬义、中性),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以上两道题皆属词义理解范畴,注意平时积累。

5.判断病句:注意动宾搭配、主语残缺、句式杂揉、语意累赘、歧义几种类型。用排除法居多。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标点判断:注意顿号、引号、问号、冒号、分号、括号的用法

(二).现代文小阅读(12分,每小题3分)(7-110题)

①今年初步断定是考自然科学类文章。

②建议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③注意出错的几种类型:以偏概全、因果倒置、超前肯定、或然将然必然

④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又何妨!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11.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12.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13.性格表现:建议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14.全文把握: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古文翻译(8分):

一定要直译,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坚持“增、删、调、换”的原则。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16.古诗鉴赏(6分):

今年是该题型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的第三年,估计难度不会太大,不必太过紧张;而且答案比较灵活,只要能讲的通,一般都会得分。初步断定是初唐的律诗。

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②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③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估计今年诗歌鉴赏中表现手法考察分量不轻。

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反映作者心情的:愉悦、欢快、沉痛、悲愤、哀伤、赞美、敬慕、惜别、依恋、豪迈、狂放、闲适、恬淡。

反映诗歌风格的: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沉郁;委婉、含蓄、缠绵、细腻、清新、秀美、明丽等。

反映诗歌结构特点的: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首尾圆合等。

反映诗歌语言特色的: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生动贴切、凝练、简洁、犀利、老辣、幽默、诙谐、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感染力、对仗工整、韵味十足等。

反映诗歌表达效果的: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意境高远、扣人心弦等。

反映诗歌总体写法的: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即事抒情、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

17.名言名句(4分):(考的是含义深刻、流传很广,至今仍旧被经常引用的常见的名句)

①今年有可能考察名篇,所以一些短小精悍的古文名篇要背熟。重点是《滕王阁序》《赤壁赋》《归去来兮辞》《岳阳楼记》《阿房宫赋》《祭十二郎文》(大纲要求必背段落)。

②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严禁空白!

(五)、现代文阅读(18分)(18-21题)

初步断定是散文

①建议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②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③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目前推断至少有一道题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第一题,一分不能丢。

④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前后兼顾,整体把握。

⑤字迹工整,写满为止。

(六)文字表达(12分)

仿句,压缩,对联,衔接,图表

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充分运用相关、相似、相反联想。

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注意基本的格式。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七)作文(60分):

今年很有可能还是考“给材料话题作文”,强调开放与限制并存。

①今年高考作文应该是继续人文的方向,关注价值取向。

②审题要仔细:有无明确要求联系自身,题目要否自拟。

③构思要耐心: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绝对不能写;稍加思索想到的也不要写。花上几分钟,想别人想不到的内容写,严禁胡编乱造。中心一定要紧紧围绕。

④谋篇要出彩:开头要吸引人,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⑤文体要固定:文体不限不代表没有文体,要写什么象什么。不写深奥的科幻小说。

⑥题目要出新:设问句为题,数字为题,名言为题等。

⑦内容要限制: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写早恋等敏感话题。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

⑧语言要优美:严禁文白夹杂;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

⑨情感要充沛:真情实感才能打动阅卷老师,切忌平淡。

⑩小处要留心:题目不要忘记写(2分);字数要达到(50字1分);字迹要工整(3个错别字1分);卷面要整洁(可扣3分),使用修改符号。

2014年江苏高考英语考前指导 第3篇

一、听力题的解题技巧

1.浏览试题,学会预测话题。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中,对话或短文的测试点一般都集中体现在一些主要信息上,在听力测试开始前,或每段对话后的十秒钟的间隔时间里,我们应迅速浏览每小题的题干和选项,搜索出答题可能涉及的相关信息,并据此有意识地预测对话或短文的内容或可能隐藏的答题需的重要信息。

2.合理分配注意力。

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中,由于成篇的听力材料的信息量大且集中,中间又夹杂着大量的冗余信息,在听录音时,要养成听前抢读、听中边听边记、抓关键词等技巧,科学合理地分配注意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听力测试成绩。

3.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等技巧推断最佳答案。

纵观近几年高考英语听力试题,整体听力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大,句子长,结构复杂,所设问题综合性强。我们往往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听到选项答案。不少答案需要我们能够在理解录音材料大意、掌握其中重要细节的基础上,再经过分析、判断,才能选出最佳答案。

4.了解文体特点,注意结构层次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听第610段材料时,如果能够充分了解短文的文体特点和结构层次,将有助于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分清主次,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语句(主题句)和与问题有关的内容上来。

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单项选择题面广量大,设计灵活。知识覆盖面广,包括冠词、名词、代词、介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动词时态、语态、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复合句、强调句、感叹句、反意疑问句及省略和it的用法等,其中动词占相当的比例。近几年的单项填空题设计灵活,题干加长,从句中套从句,加大了试题的信息量。同时突出语境,对话形式的题目逐年增加,注意综合知识的考查,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和灵活性。

2.对于每道单项选择题都要认真审题,仔细观察,掌握一定的技巧。

试题:—Are you coming to Jeffs party?

—Im not sure, I go to the concert instead.

考试技巧

一、听力题的解题技巧

1.浏览试题,学会预测话题。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中,对话或短文的测试点一般都集中体现在一些主要信息上,在听力测试开始前,或每段对话后的十秒钟的间隔时间里,我们应迅速浏览每小题的题干和选项,搜索出答题可能涉及的相关信息,并据此有意识地预测对话或短文的内容或可能隐藏的答题需的重要信息。

2.合理分配注意力。

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中,由于成篇的听力材料的信息量大且集中,中间又夹杂着大量的冗余信息,在听录音时,要养成听前抢读、听中边听边记、抓关键词等技巧,科学合理地分配注意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听力测试成绩。

3.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等技巧推断最佳答案。

纵观近几年高考英语听力试题,整体听力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大,句子长,结构复杂,所设问题综合性强。我们往往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听到选项答案。不少答案需要我们能够在理解录音材料大意、掌握其中重要细节的基础上,再经过分析、判断,才能选出最佳答案。

4.了解文体特点,注意结构层次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听第610段材料时,如果能够充分了解短文的文体特点和结构层次,将有助于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分清主次,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语句(主题句)和与问题有关的内容上来。

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单项选择题面广量大,设计灵活。知识覆盖面广,包括冠词、名词、代词、介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动词时态、语态、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复合句、强调句、感叹句、反意疑问句及省略和it的用法等,其中动词占相当的比例。近几年的单项填空题设计灵活,题干加长,从句中套从句,加大了试题的信息量。同时突出语境,对话形式的题目逐年增加,注意综合知识的考查,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和灵活性。

2.对于每道单项选择题都要认真审题,仔细观察,掌握一定的技巧。

试题:—Are you coming to Jeffs party?

—Im not sure, I go to the concert instead.

考试技巧

一、听力题的解题技巧

1.浏览试题,学会预测话题。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中,对话或短文的测试点一般都集中体现在一些主要信息上,在听力测试开始前,或每段对话后的十秒钟的间隔时间里,我们应迅速浏览每小题的题干和选项,搜索出答题可能涉及的相关信息,并据此有意识地预测对话或短文的内容或可能隐藏的答题需的重要信息。

2.合理分配注意力。

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中,由于成篇的听力材料的信息量大且集中,中间又夹杂着大量的冗余信息,在听录音时,要养成听前抢读、听中边听边记、抓关键词等技巧,科学合理地分配注意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听力测试成绩。

3.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等技巧推断最佳答案。

纵观近几年高考英语听力试题,整体听力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大,句子长,结构复杂,所设问题综合性强。我们往往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听到选项答案。不少答案需要我们能够在理解录音材料大意、掌握其中重要细节的基础上,再经过分析、判断,才能选出最佳答案。

4.了解文体特点,注意结构层次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听第610段材料时,如果能够充分了解短文的文体特点和结构层次,将有助于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分清主次,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语句(主题句)和与问题有关的内容上来。

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单项选择题面广量大,设计灵活。知识覆盖面广,包括冠词、名词、代词、介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动词时态、语态、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复合句、强调句、感叹句、反意疑问句及省略和it的用法等,其中动词占相当的比例。近几年的单项填空题设计灵活,题干加长,从句中套从句,加大了试题的信息量。同时突出语境,对话形式的题目逐年增加,注意综合知识的考查,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和灵活性。

2.对于每道单项选择题都要认真审题,仔细观察,掌握一定的技巧。

试题:—Are you coming to Jeffs party?

高考化学考前研究 第4篇

重视重庆市高考化学考试大纲

(一) 考核目标和要求

考试将能力要求整合为三个方面——信息处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更加突出对学生收集信息、整合信息、运用信息以及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 考试范围与要求

1. 突出强调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2. 将往年关于计算的要求分散于各板块和各章节之中。

3.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整合。

4. 有机化学的整合。

(1)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 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3) 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 (4) 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5) 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6) 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5. 元素化合物。

考纲对元素化合物的要求表观看起来相对简单, 主要涉及十一种元素 (Na、Al、Fe、Cu、H、C、N、O、Si、S、Cl) , 少了Mg、P。还涉及到与化学与技术的结合, 所以, 复习中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6. 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部分与以往变化不多, 主要体现在: (1) 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2) 对实验设计与评价部分要求更加明确,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 做到: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 得出合理结论;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二、研究近两年重庆高考化学试题和用好康德公司化学试题, 为新高考把脉

高2015高考为100分, 按“7+4”进行命题, 重庆康德公司的试题题型具有代表性, 要进行研究并用好。近两年, 重庆高考化学试题基本稳定, 难度趋于合理, 高考难度系数变化应该不大。

近两年, 重庆高考特点:

1.考试内容坚持对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重庆高考化学试题始终坚持对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与《考试大纲》及教材的要求一致, 化学试题命题所选取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展开。无过难题、偏题及怪题。热点知识是每年高考考查的必考点。

2.考题强调回归基础和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和回归教材是近两年重庆高考化学试题一大特点, 考查的题型和试题的背景材料、知识素材等都是基础知识, 连续几年的化学实验素材均来自教材实验。所以, 2015年高考后期复习一定要求学生注重基础, 回归教材。

3.化学试题考查学科能力。化学试题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均有考查。试题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设问, 所考查的化学知识较为全面, 只有对过程进行全面分析,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从而使能力强的学生得到较好的发挥, 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水平, 体现出高考的公平性和选拔性, 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可见, 化学学科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

三、掌握学生易答易错题的情况

1.审题不仔细, 文字叙述题表述不清丢分的较多。

2.化学实验题得分较低, 仪器名称书写错字别字较多。

3.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 (离子) 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书写不够规范。

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学习仍然难掌握。

5.把握不好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读不懂有机信息。不能根据官能团的性质来推知有机化学反应。

6.电化学原理掌握不够。

参考文献

高考化学考前指导 第5篇

“文科附加题”在态度上要高度重视!它与前面160分一样重要,都要记入总分!前面的90分常常需要90分钟完成,而附加题40分只要30分钟做完,分数易得也易失!因为考试时间只有30分钟,所以,试题不会太难,需要思考的深度有限,主要看文言基础是否扎实与名著背诵是否熟习!

★时间分配

通过平常的训练,25分钟题目基本可以完成,所以,不要担心时间的问题,但是,思维一定要保持在适度的紧张与兴奋状态!不然,试题难以完成!

一、文言文综合题(10分)

备考要点:

具备扎实的古汉语字词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有准确的文言语感,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从而形成断句的能力。

断句首先要通读并领会整篇(段)意思,了解大致内容,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语境(上下文)的联系,借助于有关技巧、方法;最后一定要反复通读检查矫正!

1、有关句读:一般句读6处,读懂最好,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断句方法:①凭语感,先断易;

②“云/曰/道”,对话明(借助“云/曰/道/言”等动词来判断对话,进行断句。)③辩虚词,明语气(如“盖夫其” 等发语词常放在句首,“耳乎哉焉也耶”等发语词常放在句末,“之以则而”等助词、介词、连词常放在句中。)

④辨句式,助句读(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⑤修辞句,抓特点(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断句。)⑥抓总说,辨分述。

★一定要关注句首、句末语气词,关注对应句式、固定句式,以及专有名词等。

2、文学文化常识题,结合课文及读本,调动积累。当然会就会,不会放弃,不能浪费时间。

3、简答题要注意题干要求,是用文中的句子作答,还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使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也要紧密联系文本。

二、名著名篇阅读(15分)

1、选择题:其中一个应该很简单,另一个会有难度,一句一句看过去,调动以往的记忆来与选项作比较,还可以通过逻辑推导,甚至是依靠题感。总之,要聪明!

2、简答题:看清题目要求,一般会涉及到人物、性格、情节等。

★此题要注意答题规范,要有赋分意识,不要纠缠一点,大事渲染,顾此失彼!备考要点:

1.以考查识记能力为主,命题点不涉及分析鉴赏,不涉及探究能力的考查。以情节、人物为主要命题点。

2.注意把握线索、重要场景、重要章节内容,对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能作具体的细节说明。

3.对突出的艺术手法,要能结合实例作具体说明。

4.作品的背景、时代意义及价值、历史地位等。

5.广为所知的人物语言、故事情节等。

●08-12年试题及答案的启示:

简述时,既不要具体描写,也不要加以分析和议论,但人物对应、情节概述必须准确,不能张冠李戴!

简述场景,一定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注意不能忽视叙述情节的高潮。

简述人物,还要注意提及描写人物的手法,比如言行、心理描写等。

答题注意事项:

注意题干表述,如“具体说说”“简要陈述”,“具体”意味着过程完整,事实清晰;“简要”意味着概括,呈现主干即可;

审题要清晰,把握住答题的切入点;

语言表述要简明,层次要清楚,语句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另外,要注意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在《说明》第三部分“考试内容及要求”中表述为:

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要求对提供的文本材料要点作归纳,对所论问题作分析,并就艺术性作鉴赏。

在第四部分“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中表述为: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1题,15分。包含要点归纳题和表述题。

要点归纳题,类似于以前的语段压缩、文字概括能力题,从08-12年试题来看,难度不是太大。

答题要点:审题准确,找准中心句,理清段落层次(分析句群),借文本中相关字词句重新整合成句答题。(注意:答案大多不会是现成的原句,要考生自己分析归纳!)

分析题:文本中往往缺失相关文字,须根据文意、内容作具体分析,回答时要分点阐述!

答题时不全是用语文知识,考虑到它为选考历史学生所出的附加题,估计答题时要涉及到大文科的内容,如政治、法学、历史、管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注意积极调动相关知识储备!

因为时间关系,“材料概括分析题”文本阅读的文字量不大,阅读不会有难度。但该题分值大,弹性空间大,直接影响到文科附加题的成败得失!

第一二题答案一般在文中,结合文本,一节一节的过,仔细筛选出题目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注意句号和分号,往往一个句号或分号就是一个层次,千万不能遗漏,也不可答非所问!

第三题往往针对第一二题找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要联系政治或生活常识,答题要聪明,注意变换说法,不能所答非所问,似是而非!

★补充(文学常识):文学理论作品归类:

1魏文帝。《典论》是他在建安后期为魏太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论文》是其中的一篇《典论·论文》是魏文帝曹丕所写的二十篇文章之一,按照“子”书的形式写成,是曹丕关于国家大事一系列的问题的论文总集。

2晋著名文学家陆机。陆机在《文赋》中用他的文学实践的亲身体会,生动地描述和分析了创作的心理特征和过程,表达了他的美学美育思想。

3、《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4文学理论著作。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清朝·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5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这两部著作相继出现在齐梁时代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们都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的产物。另有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6、《二十四诗品》是唐朝司空图的论诗专著,简称《诗品》。其中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练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也涉及作者的思想修养和写作手法,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与钟嵘《诗品》以品评作家作品源流等第为内容是不同的。

7论诗均无直接的功名动机,故主张抒写真情实感,所谓“为文真于性情,尚于作用,不顾辞采而风流自然”。重性情而尚自然,显然受《文心雕龙》所谓“自然之道”、《诗品》所谓“自然英旨”的影响。

8是历史上第一篇有明晰理论意义的词学论文。它是对唐五代以来,作为新兴的文学样式所具有的独特风格的概括和总结。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9、《沧浪诗话》南宋严羽著,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也是中国著名的诗歌理论著作。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10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11、《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章学诚在这部书中提出了“经世致用”、“六经皆史”、“做史贵知其意”和“史德”等著名论断,建立了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同时还在总结前人修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志属信史”、“三书”、“四体”、“方志辨体”和建议州县“特立志科”等重要观点,建立了方志理论体系,创立了方志学,从而奠定了章学诚在清代史学上的重要地位。

12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附: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语文(附加)试题解析

一、阅读材料,完成19 ~21 题。(10 分)

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 处)(6 分)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横 素 波 而 傍 流 干 青 云 而 直 上 语 时 事 则 指 而 可 想 论 怀 抱 则 旷 而 且 真 自非 大 贤 笃 志 与 道 污 隆 孰 能 如 此 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节选自萧统《〈陶渊明集〉序》)注:①迹:心迹,内心的真实情况。②笃:坚定。③污隆:沉浮。污,下降。隆,上升。

译文:有人怀疑陶渊明的诗篇篇篇都有酒,我看他本意不在酒,不过是依附酒来表达心迹而已。他的文章超出常人,言辞精彩,跌宕豪迈。其意境或恬静婉约如横流的白色小溪,或气势磅礴直冲云霄。谈时事则有针对性且值得人深思;论抱负则远大而且真切。如果不是圣贤,有坚贞的志向,无论世道盛衰或政治兴替都安于道义,谁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我十分喜欢他的文章,爱不释手,仰慕想念他的品德,遗憾不能和他生活在同一时代。

19、答案:横素波而傍流/ 干青云而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 论怀抱则旷而且真/ 自非大贤笃志/ 与道污隆/ 孰能如此乎

[解析] 首先要读懂这段话表达的大概意思(作者敬慕陶渊明不仅是他诗文写得好,而且品德也高尚)。然后由易入手,可借助断句常用的几种方法,如①据排偶,定句读,确定‚横素波而傍流/ 干青云而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 论怀抱则旷而且真/‛等句的断句,②找虚词,定句读,确定‚孰……乎‛句的断句。最难断的是‚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句,原因是考生对‚与道污隆‛意思理解比较困难。不过作为高考题,有一两处难一点也属正常。

20.萧统主持编纂的诗文总集是什么?(2 分)答案:《文选》(或《昭明文选》)

[解析]今年所考的文学文化常识不偏不怪,作为高中文科生对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应该有所了解。如答成《萧统文选》不能算对。

21.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作者敬慕陶渊明的原因,不超过10个字。(2 分)

答案:文章不群,大贤笃志。(前一点也可答“辞采精拔”,后一点也可答“与道污隆”。)

[解析]重点要抓住关键句:‚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再联系上文,不难概括出两方面内容。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三国演义》中,曹操年轻的时候,有人预言他能够安定天下;许劭却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没有恼怒,反而大喜。

B.《雷雨》中的梅侍萍在二十七年后又一次来到了周公馆,当年的周朴园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赶走了她和刚出生三天的婴儿。

C.《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请求临终的父亲祝福自己,父亲却要求她好好照看一切,到“那边”向他交账。这个情节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老葛朗台的守财奴形象。

D.《边城》中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其中的天保大老美丽得很,茶峒人拙于赞扬这种美丽,便为他取个诨名叫“岳云”。

E.《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晦气到家了,就连船帆都像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帜。不过,他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一位向“限度”挑战的强者。

答案:B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的把握。B中‚有钱有门第的小姐‛的小姐并不是蘩漪,这位小姐与周朴园结婚后,周朴园就到德国留学,她在周家最终是抑郁而死。原著中相关信息也作了暗示:首先,从剧本的‚登场人物‛来看,周朴园55岁,蘩漪35岁,相差20岁,三十年前,周朴园25岁,如果当时赶娶的就是蘩漪,那么繁漪那时还是满脸稚气的儿童,只有5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其次,若繁漪在侍萍被逐后就到周家,那么她在周家就应该近30年了,但蘩漪自己说‚陪着一个阎王(周朴园)十八年了‛,‚我在这样体面的家庭已经十八年啦‛。……细心读原著的考生是不难判断的。D项所指的应该是老二傩送,老二的气质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人称‚岳云‛,考生只要细读原著,这题也很简单。这两题设臵陷阱的方法都是张冠李戴。

23.简答题(10 分)

(1)“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 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4 分)

答案: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对作品故事情节把握的题目,选材是现代诗人、散文家聂绀弩的诗句。解答此题必须熟悉原著,‚一声你好香消散‛结合原著黛玉死前说的:‚宝玉!

宝玉!你好!……‛,不难得出写的是‚黛玉辞世‛(或‚黛玉之死‛)。‚别院笙箫月影斜‛结合原著中‚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只听得远远一阵音乐之声……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等叙述与描写,不难得出写的是‚宝玉、黛玉成亲‛。读《红楼梦》不能不熟悉大观园中几位‚名人‛住处的名称,黛玉死在她所住的‚潇湘馆‛。

(2)鲁迅的《药》中,花白胡子等人说夏瑜“发了疯了”;夏四奶奶大声说道:“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请简要分析他们对于夏瑜态度的异同。(6 分)

答案:同:都认为革命有罪。异:看客们嘲笑愤怒,夏四奶奶痛苦伤心。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对作品主题把握的题目。《药》以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为历史背景,通过人血馒头的故事,一方面歌颂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夏瑜的坚强不屈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揭示了长期以来封建统治所造成的群众麻木和无知,同时总结了辛亥革命的教训,指出革命必须深入开展思想启蒙运动。

花白胡子、夏四奶奶等人正是愚昧群众的代表。花白胡子等人说夏瑜‚发了疯了‛正体现他们麻木与不觉悟,认为革命就是造反,造反就是有罪,他们对革命无知而又反感,不自觉地维护反动统治着的利益。而夏四奶奶充满怨恨的诉说,一方面表现白发人祭奠黑发人的痛苦与伤心,更表现了她对儿子所作所为不理解。‚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记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这段话中出现了三个‚他们‛,指代谁呢?第一个是指当时的统治者(或许还应包括夏三爷),自己的儿子向来遵纪守法,她坚信儿子一定不会做出应被砍头的勾当;第二个则是把她儿子引上‚歧路‛的人,自己的儿子品德优良,做了坏事一定是有人教唆;第三个想必应该包括冤枉她儿子的和把她儿子引入歧路的人。这些人都应遭到报应,这是一个母亲所能想到的最重最毒的诅咒。夏瑜的所作所为,连他的母亲都不理解,还不悲哀吗?

懂得这些,再按要求组织答案就不难了。不过提供的标准答案太精致,其他表述只要大意正确也应该给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铺排典故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 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 古意”,甚至还利用“ 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24.文中所说中国旧诗“老毛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请加以概括。(6 分)

答案:古代诗人为应酬滥用典故;政治压迫和礼教束缚迫使诗人不能自由抒情,不得不用典故;诗人为追求艺术感染力而过度用典。

[解析]该是一道考查考生对文本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的能力的题目。解答此题可采取划分层次——提取要点——组织作答三步骤。

第一步划分层次:这段材料层次很清晰,是总关系。先总说铺排典故是中国旧诗的‚老毛病‛;(从开头到‚老毛病‛)后分说这种‚老毛病‛形成的原因,(剩下部分),这是重点要概括的部分。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从六朝到清代……‛到‚……敷衍搪塞‛,第二层从‚在旧社会里‛到‚……猜测个不休‛,第三层从‚还有艺术上的原

因‛到结束。

第二步提取要点:第一层要点为‚应酬‛(或‚应景‛)、‚罗列些典故‛,第二层要点为‚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第三层要点为‚艺术上的原因‛‚用些典故‛‚反客为主‛。

第三步组织作答:根据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要点进行整合作答。

当然答案不一定要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意对即可;同时要注意,根据往年高考评分要求,概括题答案千万不能照抄原文中的句子,尽量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否则会被扣分甚至不得分。

25.请具体解释“反客为主”在文中的意思。(3 分)

答案:客,指典故;主,指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反客为主”,指的是多用典故反而影响了内容的表达。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对所讨论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的题目。这里考的是‚反客为主‛的语境义,所一定要联系具体语境。具体语境涉及到的句子是最后两句,为了将道理表达得形象生动,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有两组比喻,一组是将‚典故‛比作‚客‛,将‚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比作‚主‛;另一组是将‚恰当地用典‛比作‚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的‚好好一个家‛,‚过多用的用典‛比作‚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如能分析清楚这两组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各是什么,并能分析清楚它们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答案是不难得出的。

26.请结合材料,从艺术上分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的效果。(6 分)

答案:这首词的用典形成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就增加内容深度、使语言富有暗示力、引导读者深入品味等方面谈看法,且能正确举例)

这首词用典过多,减弱了艺术表现力。(就晦涩费解、卖弄学问等方面谈看法,且能正确举例)也可兼谈上述两方面内容。

[解析] 该是一道考查考生对所讨论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艺术性进行鉴赏的能力的题目。有人认为《考试说明》‚加考内容‛中的‚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一句表述有毛病,因为鉴赏是一种综合性的高级思维活动,它与归纳、分析是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清题目要求,有四方面要求须注意:一是结合材料,二是从艺术上分析,三是分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四是用典效果。

其次结合材料,筛选出材料中涉及到用典效果的词、句,积极方面如‚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等,从中可概括出‚增加内容深度‛、‚使语言富有暗示力‛、‚引导读者深入品味等方面谈看法‛等要点;消极方面如 ‚‘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等,从中可概括出‚晦涩费解‛、‚卖弄学问‛等要点。

最后针对这些要点,结合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中举出恰当例子加以分析即可。(注意从三个角度作答均可以。)

谨以此献给2013年参加高考的四高学子,祝同学们高考顺利,金榜题名,鹏程万里!

化学高考实验题解题指导 第6篇

高考对实验中实验能力的考查特别重视,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 实验题的分值接近或超过化学总分的20%, 足以说明命题者对实验能力考查的厚爱.实验题已经成为考查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高考中实验题做得好与坏直接决定高考的成败, 正所谓, “得实验者得天下”. 从高考学生得分统计情况来看, 实验题得分总是比较低的, 学生对实验题普遍感到困难, 即使成绩较好的同学, 对实验题也没有把握.

综上, 无论从高中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还是应考视觉, 关注高中的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师的必然选择.

从视觉欣赏角度纵观全国高考理综卷化学实验题命制特点, 同时横向研究实验题的命题热点.通过仔细研究发现实验题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研究化学高考实验题的特点

1. 突出基础性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研究的一种手段, 承载着化学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研究和探索的任务, 因此化学实验又通常和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化学概念和原理等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对实验基本知识的考查, 重视对学生实验现象分析能力的培养.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础, 教材中关于萃取、分液、过滤、蒸发等操作, 托盘天平、容量瓶及滴定管的使用, 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是历年化学高考实验题中考核的一个重点, 注重通过实验逐步培养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和通过实验现象去探讨实验原理的能力 (例如, 2009年山东理综30) .

2.注重创新性 强调探究性

近几年化学高考实验试题的脉络是——强调化学的应用方面.重点体现新课改人文性、探究性、开放性、创新性的思想, 注重对教材实验从原理、操作、现象、结论、改正等多角度、多方位地扩展发挥、探究、创新加计算 (例如, 2009年广东化学21) .

二、研究高考实验题与课堂教学的链接点

从历年高考阅卷信息反馈信息了解到, 学生解答高考实验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心理素质差, 不自信, 面对陌生题境胆怯, 没有足够的耐心研读题目.究其原因是基础不牢, 缺乏以实验解决问题的意识. (2) 解决操作细节问题难与具体情景结合, 出现违背科学性或违背常理的解答.原因是疏于实践, 实际操作经验少. (3) 审题能力差, 阅读理解题意不清, 不能正确把握实验目的, 不能正确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 对重要提示不敏感, 难以发现突破口. (4) 联想不畅通, 迁移受阻. (5) 语言表述不规范, 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叙述不清, 表达不准确、不全面, 甚至答非所问.

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学生学科素养差, 教师教学中未将教材当作“自然科学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进行探究, 没有重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培养, 没有树立学科思想, 没有形成学科知识体系, 所以在平时实验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以课本实验为指导, 落实基础

要求学生认真看课本, 我们要求学生看高中课本中学生实验部分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 这里有很多仪器的基本使用及化学实验的基本常识;看课本的课堂演示实验、家庭实验;还要看有机实验的基本要求及特点;此外就是看课本的所有演示实验.我们还要求学生在看书的同时注重对每一点实验知识都要加以充分的思考和理解, 奠定学生的创新基础.在平时教学中, 以课本实验装置为基础, 理解课本实验装置设计的目的, 可在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原理、实验条件设计上进行创新, 针对教材中的一些重点实验, 除了可以在装置上或方法上创新外, 还可以对这些实验进行拓展和延伸.如, 课本中的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是在试管中进行的, 这个实验设计不仅仅存在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的无色不易观察;无色气体变为棕色的界限不清等缺陷, 而且我们还可以对此实验进行拓展和延伸, 也就是使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转化 (即生成二氧化氮) 分阶段进行.

2.平时实验的学科语言发展指导

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 要求考生能对有关实验内容进行科学的语言描述是化学实验题的又一亮点, 也是阻碍考生得高分的一大难点.粗糙的语言描述往往不是不够简洁, 就是语序颠倒、主次错位、遗漏要点、以偏概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说一些, 学会回答问题时学会对问题思维切入点的训练,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前后的整合分析能力;再结合一些经典的高考实验题来强化书面表达、规范书面表达, 通过不断的评议与探究引导学生建立有代表性的一些语言表达模式.例如, “操作→现象→结论”是一种模式, “假设→验证→归纳”也是一种模式;叙述了“过滤”一般要紧跟“洗涤、干燥”是一种技巧, 叙述了“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后一般要紧跟“低温干燥或自然干燥”恰是一种应变…….这些有效的模式与技巧可较快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可有效增强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严密性, 进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通过对近几年各地化学高考实验题整理, 分析了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综合题的特点及走向, 并对此提出了一些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试题特点,命题走向,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海洋.化学教育, 2010, (2) :43-45.

[2]戴光宏.广州市2009年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上一篇:反例应用下一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