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标准化工作

2024-06-26

新疆标准化工作(精选8篇)

新疆标准化工作 第1篇

一、领导重视建立体系

自治区农机局和标准化技术管理部门领导十分重视农机标准化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章程》, 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2003年10月成立了由自治区农机管理、科研、教学、生产、推广、鉴定及自治区标准化管理与技术人员组成的自治区农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机标委会是农机化领域内从事全区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 负责农机领域内标准化技术归口管理工作。受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委托, 农机标准委员会在自治区农机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标委会的主要任务是遵循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 研究提出农业机械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标委会的成立使新疆的农机标准化管理工作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 随着农机化的发展, 对各方面农机标准的需求不断增加, 由于农机横跨工业和农业两个领域, 其相关的行业部门如农业、林业、牧业、轻工、机械等都在根据自身需要制定标准, 部门之间不能相互协调, 缺乏必要的沟通, 造成标准交叉、重复制定;制定出来的标准分类不明, 相互关联性差, 有些甚至相互矛盾, 同一指标甚至相左, 不好操作;还有许多大类的标准是空白, 无人制定。这些状况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混乱, 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正常秩序, 急需快速建立农机标准体系。为此, 标委会建立后的首要任务和贡献就是组织研究建立自治区的农机标准化体系, 并根据体系与自治区农机化发展的要求, 制定农机标准规划。

农业机械工业标准中的制造业通用标准、工业标准、产品管理标准均可采用机械工业部颁布的标准, 直接纳入农业标准体系。标委会成立初期, 涉及农机化的标准 (如作业标准、操作规程标准、农机化管理标准、维修标准) 接近空白。自治区仅有的九个田间作业质量标准也需要进一步修订。从农机标准的整体状况来看, 当时国内尚无可借鉴的农机标准体系的相关标准, 只有从零开始。经过标委会精心组织论证与编写, 以及农机管理、技术人员共同努力, 2 0 0 5年1月由新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自治区地方标准——《农机标准体系》。《农机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发布, 标志着自治区农机标准化工作步入了新的阶段。标准体系的建立力求突出新疆的特色, 把握重点, 坚持结构优化、数量合理, 还充分兼顾标准的成套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 提出了1 1类农业机械共6 6个产品。标准体系内标准预计约4 0 0个, 已有标准1 5 9个, 其中部分已有标准还需重新修订, 另需新制定2 4 1个标准。

依据农机标准体系建设和新疆四大基地建设及农机化发展的重点, 标委会组织编写和论证了农机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治区农机标准体系建设规划, 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农机标准化发展的重点、步骤和措施, 为建立健全我区的农机标准化体系, 推进自治区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二、宣贯农机标准培训农机标准化队伍

新疆的农机管理部门有比较强的体系优势, 区、地、县、乡四级农机管理推广机构健全。各级农机管理、推广、培训和安全监理部门充分利用其行政、技术和执法优势, 借助行政会议、教育培训、科技之冬、农机新技术展示、演示现场会、农机安全生产检查等活动宣贯农机新标准。

几年来, 自治区各级农机部门紧密结合农业机械产品博览会、各类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展示、演示现场会及科技之冬等活动宣传标准化政策、法规和农机新标准。仅2007年, 就开展此类活动8次, 参加宣贯人数达3 200余人次, 制作了15期宣传版面, 并出动人员31人次, 车辆12车次, 对全区2 6家企业的农机产品强制性质量标准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标委会十分重视宣传国家的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 注重宣传正在推行的技术标准战略和全国及自治区标准化工作的动态。在新疆农机网设立标准化信息一栏, 发布包括标准制修订、审查、宣贯信息及标委会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 及时报导标委会工作情况及业界动态。

在农机标准化培训方面采取了专项培训与“搭车”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农机标准体系建设规划, 结合自治区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及农机标准化薄弱环节确定培训内容, 根据培训对象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和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一是对于参与标准编写的管理与技术人员参加由国家标准化协会组织的G B 1.1的专业系统的培训, 以提高掌握标准化政策和编写、修订标准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对于大多数农机管理与技术人员采取不同层次的、有针对性的“搭车”培训。如:结合农机项目培训班、继续教育培训班、县农机化技术学校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班、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培训等各类培训对各级农机领导干部、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及企业技术骨干开展了农机标准化政策和知识的培训, 2 0 0 7年培训人员达5 0 0余人, 大大提高了标准化人员素质。三是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方式, 举办了标准化管理和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研讨会, 如:依托乌鲁木齐第八届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举办一期农机化发展战略高层科技论坛, 特邀全国知名专家对农机化标准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专题讲座, 农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派2名骨干参加了全国农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机化分会及中国农机鉴定检测协会共同举办的农机化行业标准编制工作培训。通过加强培训与工作实践, 新疆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农机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和农机标准的编写及实施队伍。

三、使用和编制农机化生产标准

农机的使用标准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标准化生产, 一个具有先进高标准的农业机械产品, 如果在使用中没有相应的使用技术标准与之配套, 其先进性同样无法体现出来。而以农机作业标准和农机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农机使用标准正是自治区农机标准化工作的薄弱环节, 也是农机标委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农机使用标准与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是紧密相连的, 通过工作实践与探索, 认为只有与农机化技术引进与推广项目相结合, 才能达到既加快农机标准化发展速度, 又克服标准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为此自治区农机局农机项目的实施与农机标准的制修订有效结合起来。近年来, 通过实施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项目、“948”项目、保护性耕作项目和自治区科技兴新、科技兴农、成果转化及自治区农机科研与推广财政专项等项目, 采用和编制各类农机标准4 0余个, 有效地提高了项目实施的科技水平。2 0 0 7年, 标委会根据农业部的要求, 从已发布的2 9个农机地方标准中, 推选出了1 3个地方标准申请转化为农业行业标准, 上报到农业部。

近几年, 通过对农机化技术项目和各类标准项目的申报与实施, 农机标委会先后组织专家编写制定了5 6个农机地方标准, 农业机械标准的制修订范围已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内容已经扩展到农业机械作业质量、农机产品标准、操作规程与技术规范、鉴定方法等。完成了农业部下达的《残膜回收机作业质量》、《残膜回收作业技术规程》、《机采棉札花设备操作规程》等2 2个行业标准的编写任务。

2 0 0 7年农机标委会组织编写和审定通过了《秸秆还田机》等8 0多项企业标准;制订了《农机试验鉴定通则》等五个工作标准, 明确了农机鉴定大纲的制定标准, 使农机试验鉴定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 为建立和完善农机管理标准奠定了基础。组织对2 0 0 7年以来的29个农机地方标准和75个企业备案产品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与认定。

四、检验和修订农机生产新标准

近年来, 随着农机化新技术示范区建设力度的加大, 示范区对农机各项生产标准在使用过程中所起到的检验作用和在农机作业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为了加快农机作业标准的制修订力度,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结合项目实施, 采取农机化示范区与农机作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将标准化生产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并对该内容进行验收, 有效推进了农机作业标准与农机操作技术规程的制修订进程。如小麦、玉米、油料和棉花等作物的高产机械化生产配套及作业规程,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业规程、棉花机械化收获作业规程、棉花种植用地膜厚度限制标准和农田残膜残留量极限值等技术规程等, 上述标准的制修订都是借助项目资金, 在示范区达到实施和验证的。

在以“四大基地”为核心的农机化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 农机部门积极采用标准的机械化作业模式进行规范化生产, 制订和实施相关农机化标准、技术规程及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的标准, 推动示范项目产业化、优势产业规模化, 辐射带动相关产业标准化进程, 提升了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标准的实施, 使示范区真正起到了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有些地区建立了国家或自治区级粮、棉、果、畜及不同特色作物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对作物品种、栽培模式和农艺技术都有明确的技术标准, 为农机化生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 积极采用先进的农机化生产的各项标准, 探索农机农艺结合的有效机制, 建立更高层次的农机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逐步建立健全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系列标准, 为新疆发展农机标准化生产探索出一条新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五、监督标准的实施促进标准的运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对农机产品的质量与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一个没有标准的农机产品不可能是先进实用的, 同样有了衡量产品的标准, 才有可能排除假冒伪劣的农机产品。农机部门积极配合标准化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结合3.1 5打假活动, 积极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 维护了农民利益, 规范了农机市场。农机作业和维修逐步走向制定标准, 按质论价, 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对培训条件、教练员资格、课程课时、考核内容等都有法定的标准, 充分体现了标准的威力。

新疆标准化工作 第2篇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建立标准化学校,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十二五”期间,将在做好学校布局规划的基础上,优先解决边境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西部留守儿童较偏远地区的校舍紧张问题,解决中西部城镇化较快地区大班额和超大班额以及住宿紧张问题。

标准化学校将保障每一个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教育强县,实现教育强区的基础性工程,地位十分重要,为此,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强县(市、区)督导评估实施方案(暂行)》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请遵照执行。

一、评估办法

(一)本指标体系共设4个A级指标,13个B级指标,48个C级指标(其中政府评估指标为 9 项、120分,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为 39项、880分),总分1000分(其中政府评估指标为 120分,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为880分)。具体指标赋分详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标准A1

(二)申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县(市、区)的评估认定条件:

1.县级自查自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评估总分1000分,评估得分不能低于800分。

2.指标体系中A2“办学条件”督导评估总分不低于425分。3.一票否决指标:

(1)带“*”号的16项C级指标:C10、C11、C12、C14、C15、C17、C18、C19、C20、C21、C22、C23、C25、C26、C28、C39;

(2)有D级危房;

(3)本学年学校发生重大责任事故;(4)有弄虚作假行为。

(三)评估等级

评估得分950分及以上为优秀,949-900分为良好,899-800分为合格,低于800分为不合格。

二、指标说明

【 A1指标共三个B级九个C级指标(B1-C1,C2.B2-C3,C4.B3-C5,C6,C7,C8,C9)】 A1 组织领导(120分)A1-B1 领导职责(20分)

A1-B1-C1 规划落实(10分)评估标准:

县政府制定《创建自治区教育强县工作规划》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并依据规划制定分实施计划,按规划目标和计划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标准A1 评分细则: 有规划得3分,有分实施计划得2分,视目标和计划落实情况,赋0-5分。若未做到,分项扣分。

检查方法:

(1)查阅文件和会议纪要;(2)听取汇报;(3)实地查看。需要材料

1、《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

2、创建教育强县工作规划,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计划

5、创建教育强县工作计划

6、分阶段完成规划总结

7、按学年工作计划和总结

8、与创建教育强县,标准化,均衡发展相关的文件,方案,会议纪要,自治区和地区印发的相关文件,请示等等

A1-B1-C2 责任明确(10分)

评估标准: 县(市、区)长是第一责任人,形成政府直接领导、教育部门主抓、有关部门配合的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工作协调的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

评分细则:

成立创建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得1分,有专门工作机构得2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标准A1 有专门办公场所得2分,视其他部门配合情况赋0-2分,视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档案规范程度赋0-3分。若未做到,分项扣分。

检查方法:

(1)查阅文件档案;(2)听取汇报;(3)实地查看。需要材料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2.关于成立阿瓦提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标准化,教育强县展工作领导小组

3.标准化建设工作各指标负责人统计表 4.各类章程 5.学校各类制度

6.创建教育强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A1-B2 组织管理(20分)A1-B2-C3 目标管理(10分)

评估标准: 有标准化建设目标管理和工作质量检查制度。流程明确、责任清晰,计划、内容、完成时间落实到部门,责任到人。

评分细则:

有目标管理和工作质量检查制度得3分,有详细工作流程图得2分,视目标、责任落实到位情况,赋0-5分。若未做到,分项扣分。

检查方法:

(1)查阅文件和业务档案;(2)听取汇报;(3)实地查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标准A1 需要材料

1.标准化建设工作有目标管理制度和工作质量检查制度 2.教育督导条例,办法

3.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教育强县,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4.关于成立新和县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 5.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6.与教育教学,标准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控辍保学相关的责任书(县,乡,镇政府,教育系统和各个站所)A1-B2-C4 督导检查(10分)

评估标准: 建立督导监督检查制度,形成效能建设责任追究管理机制,保证各个阶段工作任务完成。评分细则:

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检查长效机制,检查制度健全得3分,人员、经费落实得2分,档案资料规范、齐全得2分,视各阶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赋0-3分。若未做到,分项扣分。

检查方法:

(1)查阅相关文件和各成员单位业务档案;(2)听取汇报;(3)实地查看。需要材料

1.关于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 2.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3.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督导检查制度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标准A1 4.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上级部门同意下发的制度汇编 5.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考评自评方案

6.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有目标管理制度和工作质量检查制度 7.教育督导条例

8.督学责任区划分、责任区督学工作职责和任务, 拟聘督学和管理办法

9.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发展及教育强县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责任分解(该重新调)

10.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

11.各类综合督导督导评估(上级,校级)反馈意见,和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整改措施,责任区随访督导整改通知书,学校整改情况报告.12.各类综合督导督导评估(上级,校级)汇报(近三年)13.自查自评报告,自查自评分析表(近三年)14.督学责任区随访督导检查记录,会议纪要

15.督导检查情况通报,检查情况的信息 A1-B3 资金投入(80分)

A1-B3-C5 三个增长(25分)

评估标准:近三年教育经费投入依法做到“三个增长”。评分细则: 保证标准化建设资金投入,依法做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标准A1 倒查四年,近三年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得10分,若有一年未做到,本项不得分;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得7分,若有一年未做到,本项不得分;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得8分,若有一年未做到,本项不得分。检查方法:

查阅相关文件、材料,决算表,计划。需要材料

1.与“三个增长”相关的文件,通知或者上级下发的指示.2.与“三个增长”相关的材料,预决算,计划等等。

3.要明确“三个增长”的具体内容,详细解释,逐年增长标准怎样计算.(按增长率计算或者按投资增长计算,要明确)

4.与“三个增长”相关的统计表,数字要正确,并符合 5.近四年“三个增长”对比表

6.按“三个增长”对比表找出存在问题并整改措施 A1-B3-C6 两个比例(15分)评估标准:

近三年教育经费支出符合“两个比例”要求。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提高;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逐步提高。

评分细则:

保证标准化建设资金投入,依法达到教育经费支出的“两个比例”。倒查四年,近三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提高6分,若有一年未做到,扣2分;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逐步提高9分,若有一年未做到,扣3分。检查方法: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标准A1 查阅相关文件、材料,决算表,计划。需要材料

1.与公用经费(“两个比例”)相关的文件,通知或者上级下发的指示.2.与“两个比例”相关的材料,预决算,计划等等。

3.要明确“两个比例”的具体内容,详细解释,逐年增长标准.4.与“两个比例”相关的统计表,数字要正确,并符合 5.近四年“两个比例”对比表

6.按“两个比例”对比表找出存在问题并整改措施 A1-B3-C7 其他经费(20分)

评估标准: 教育费附加按“三税”的3%、地方教育附加按“三税”的2%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按比例足额计提并用于教育,保证土地出让净收益计提10%用于教育。

评分细则:

倒查四年,近三年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教育得14分,若有一年不达标扣5分,扣完为止;转移支付资金按比例足额计提并用于教育得3分,若有一年不达标扣1分;保证土地出让净收益计提10%用于教育得3分,若有一年不达标扣1分。检查方法: 查阅相关文件、材料,决算表,计划。

需要材料

1.与“三税”有关的文件,通知或者材料

2.近四年“三税”内转给教育资金的征收及使用统计表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标准A1 3.其他经费的征收及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按要求征收没有,征收资金达不达标)

A1-B3-C8 项目建设(15分)

评估标准: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教育项目建设投资计划,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相关教育建设项目工程,对口支援资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教育。

评分细则:

按计划实施,保质保量完成得6分,有一个工程未按时完工扣1分,扣完为止;项目建设工程档案资料齐全得6分,若未做到,酌情扣分;对口支援资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教育得3分。

检查方法:

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决算表,计划;(2)实地查看。需要材料

1.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整理好各种文件,图纸,计划,预决算,验收报告等材料.2.近三年内新建,修建的建设工程项目,投资,资金来源,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情况反应的统计表。

A1-B3-C9 社会捐助(5分)

评估标准: 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捐助资金使用有计划、有项目,有成效。评分细则:

捐助资金使用有计划得2分,有项目得1分,视社会捐资助学效益,赋0-2分。若未做到,分项扣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标准A1 检查方法:

(1)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决算表,计划;(2)实地查看;(3)校长、教师座谈。需要材料

1.关于开展资助活动的文件

2.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计划,方案),捐助资金使用有计划、有项目,有成效。

新疆标准化工作 第3篇

1 田间群体结构

葡萄园定植行距4.5~5m, 株距1~1.2m。每株留主蔓3个, 每个主蔓留果穗8~10个, 单粒重2.5~3.0g, 单穗重500~800g, 667m2产量控制在2500~3000kg。

2 架式与整形

2.1 高架改造

将原有的低矮小棚架改造成高架, 即根柱地面高度大于170cm, 梢柱地面高度大于190cm。具体如下:行距在4.5m以下的, 将根柱梢柱均挪至栽种沟内或两侧。行距4.5m以上的, 将根柱挪至栽种沟内, 梢柱向前一行根部挪移1.8m以上。根柱高度>2.2m, 埋深>50cm;梢柱高度>2.4m, 埋深>50cm。棚架两端地锚拉线与立柱对齐, 避免影响机具进出作业。

2.2 植株整形

采用多主蔓龙干型。主蔓在棚架架面上每隔20~30cm留1个结果枝组, 每结果枝组中留3~4个结果枝和预备枝, 相互更替结果。结果枝组在主蔓上交替分布呈“非”字状。

3 田间管理

3.1 埋墩

在土壤封冻前半月 (11月底前) 应埋土。藤蔓下架后清园, 全园喷1次3~5°Be石硫合剂。采用埋土机进行埋土, 在距根部50cm以外取土, 埋土厚度30cm以上。

3.2 开墩当春季气温稳定达到10℃时 (3月20日前后) 及时出土。喷1次3~5°Be石硫合剂。

3.3 夏季修剪

在可见到花序时进行抹芽, 抹除结果枝组中的无头芽和弱芽, 三芽、双芽和密生短枝芽只保留1个健壮的芽, 结果枝组以外的萌芽全部抹除。在花前3~7天进行摘心, 花序以上留4~6叶摘心, 预备枝留8~10节摘心, 延长枝留10~15节摘心。将结果枝上花序以下的副梢全部抹除, 花序以上留1~2个副梢于3~4叶摘心, 二次副梢留1叶摘心。预备枝和延长枝上的副梢留3~4叶摘心, 二次副梢全部摘除。

3.4 秋季修剪

除主蔓做为延长枝外, 其余枝条均采用以4~6节短梢为主的修剪方法。在架面的主蔓上每隔20~30cm配置1个结果枝组。

4 花果管理

4.1 疏花和修穗

每个结果枝上留1个果穗。掐去花序长度1/5左右的穗尖部分;同时要掐副穗和过于稀疏的、表现不良的若干个小穗, 修花序应在花前1周进行。当果粒绿豆大小时进行疏果;疏除果穗中密集果和僵果、表面擦伤、机械损伤果。对夹在铁丝上和枝条中间的果穗, 应顺到架面下呈下垂状。

4.2 赤霉素的使用

第1次处理在开花前周, 喷施浓度为5~100mg/kg;第2次处理在开花后7~10d, 喷施浓度为100~200 mg/kg;第3次处理在第2次喷施后5~7天进行, 浓度为50mg/kg。

5 水肥管理

5.1 灌水

生育周期内, 实行“前促、后控、中间足”的配水原则, 全生育期灌水10~12次, 灌水定额为720m3/667m2。

5.2 施肥

催芽肥在4月10~20日施入, 每株施100~150g尿素或667m2施葡萄专用肥5kg。膨大肥在5月上旬施, 667m2施葡萄专用肥50kg或氮、磷、钾复合肥25kg, 硫酸钾15 kg;6月下旬施氮、磷、钾复合肥30kg, 硫酸钾15kg。催熟肥于7月中旬在成熟前20~30天和浆果开始发软但尚未着色时, 667m2各施入1次磷酸二氢钾15kg。一般将美国二铵和磷酸二氢钾以6︰1的比例配好后, 混合施入。采后肥在8月中下旬施入, 667m2施20kg氮、磷、钾复合肥。冬肥在9~10月份施, 667m2施腐熟农家肥2500~3000kg, 同时需施入钙肥和少量三元素肥料。

6 采收与包装

新疆标准化工作 第4篇

(2011-2020年)

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教育强县”,切实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依据《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自治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编制本规划。

一、自治区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一)义务教育发展成就

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义务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全区城乡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双语教育推进步伐加快、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1.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2009年,我区“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2010年,全区有小学3598所,在校生193.5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8%。全区有普通初中1160所,在校生100.33万人,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净入学率为97.15%。

2.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快速推进。目前,全区接受双语教育和民考汉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9.21万人,占少数民族在校生总数的31%。在区内8个城市举办疆内初中班,办班学校达17所,在校生15000人。3.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有专任教师21.7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13.26万人,占60.9%。普通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33%、99.70%。

4.义务教育校点布局规划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校点设置由2005年的7170所减少到2010年的4758所,净减了三分之一,年均减少482所。校均在校生规模由2005年的511人增加到2010年的631人,净增了23.5%,办学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5.教育事业投入逐年增长。义务教育学校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由2004年的81.8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48.06亿元,年均增幅为24.82%,高于同期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9.07%的年均增幅。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15.79%,提高到2010年的34.42%。

2004年至2010年,义务教育学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61.5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6.05亿元,占总投资22.31%;地方投资74.97亿元,占46.40%;各类自筹投资50.55亿元,占31.29%。义务教育事业各项投资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教育服务于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任务,我区教育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于我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交通不便,义务教育学校仍然存在着办学条件不足,学校基础设施短缺,教学设备、生活设施不配套,校点布局分散等问题。同时,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双语教师严重短缺,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也导致个别城市和县镇学校择校情况严重,在校生规模超标,大班额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县市教育资源不足,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化发展的任务繁重,急需加大投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是促进自治区教育跨越式发展,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重要保证。

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实施义务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和环境,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人口素质,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撑。

(二)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根据教育基本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对口省市援疆工作及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编制全区教育基本建设规划。坚持规模办学和就近入学相结合,以县市为单位统筹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倡导乡与乡或乡与村集中联合办学,提升集中办学、规模化办学水平,同时保留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农牧民子女就近入学。按照城镇化进程和人口增长对教育的需求,特别是结合富民安居和定居兴牧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寄宿制中小学。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依据人口分布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设置学校规模、合理规划学校分布、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以促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推进均衡发展为目标,坚持教育投资向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和双语学校倾斜,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农村双语寄宿制学校、农村中小学双语教师周转宿舍等建设等重点工程。

3.稳步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将义务教育基本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同步规划、配套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划衔接,重点解决校舍短缺、设施功能不配套等问题。统筹义务教育各类投资,加快义务教育基本建设步伐并适度超前,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均衡发展。按照学校有关要求,为师生营造安全可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有利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校园环境。

三、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步骤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60%左右的县(市、区)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到2020年,全区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

(二)工作任务

通过努力,完成以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

1.学校建设标准化。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实施初中校舍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等一系列工程,实现学校建设标准化。

2.教育装备现代化。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均衡配置仪器设备、图书等教育资源,提高学校装备水平。

3.教师队伍专业化。以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标,从制度保障入手,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适应素质教育为基本要求,管理和建设师资队伍;从强化教师培养、培训入手,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使全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15年,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80%以上,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6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师达到9.39万人;到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师达到11.33万人。

4.学校管理规范化。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着眼于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强化安全、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规范办学行为,构建和谐文明校园。5.教育质量优质化。深化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施步骤

根据全区各地经济、社会和人口教育发展水平,对95个县(市、区,不含兵团)分别确定相应的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步骤,根据其实施条件的差异,分批组织实施和督导验收。2012年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巴州若羌县。

2013年 伊犁州新源县、塔城地区沙湾县、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昌吉州昌吉市、玛纳斯县、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高新区(新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水磨沟区、巴州和静县、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克州阿合奇县、喀什地区泽普县。

2014年 伊犁州尼勒克县、昭苏县、塔城地区裕民县、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博州博乐市、昌吉州阜康市、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吉木萨尔县、呼图壁县、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乌鲁木齐县、哈密地区哈密市、伊吾县、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2015年 伊犁州奎屯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巩留县、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布尔津县、昌吉州奇台县、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巴州焉耆回族自治县、轮台县、博湖县、尉犁县、克州阿克陶县、喀什地区喀什市、疏附县、和田地区策勒县、石河子市。2016年 伊犁州伊宁县、伊宁市、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青河县、博州温泉县、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巴州库尔勒市、且末县、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新和县、喀什地区疏勒县、和田地区民丰县。

2017年 塔城地区乌苏市、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州和硕县、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柯坪县、克州乌恰县、阿图什市、喀什地区岳普湖县、英吉沙县、伽师县、巴楚县、和田地区洛浦县、和田市。

2018年 伊犁州霍城县、塔城地区塔城市、博州精河县、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乌什县、阿瓦提县、阿克苏市、喀什地区麦盖提县、莎车县、叶城县、和田地区和田县。

2019年 伊犁州特克斯县、塔城地区额敏县、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田地区于田县、皮山县。

2020年 塔城地区托里县、和田地区墨玉县。

各县(市、区)原则上要在以上时间前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经过努力,条件具备的县(市、区)也可提前完成任务。

四、保障措施与支撑项目

(一)进一步调整义务教育学校校点布局

按照自治区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战略,围绕自治区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各类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好新一轮校点布局规划工作,科学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

根据区域内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县为单位统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民汉合设的中小学,保留建设一批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在方便就近入学入园基础上,合理布局设置中小学校点。全区中小学设置要尊重教育规律,实事求是,坚持就近入学。既要方便低龄学生入学,有益于学生亲情沟通、心智健全,又要保证教育质量,避免盲目调整和简单化操作,除边远山区、边远农牧区,小学生原则上坚持就近入学。农牧区初中可从实际出发发展寄宿制学校,为远距离就读学生提供寄宿条件。对保留的教学点,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配备,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传送优质教育资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要切实解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城市(含城镇)居民区建设与学校建设同步规划,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到2020年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当、满足各族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

(二)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支撑项目

自治区统筹实施以下重点项目,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1.农村双语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扩大双语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力争通过十年时间,逐步将乡镇以上初高中建设成为双语寄宿制学校,使全区农村(含县镇)初高中总体寄宿率达到50%,其中,南疆三地州达到60%以上。

2.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11年,自治区将筹集资金,全面完成截止2010年底未开工建设的215万平方米中小学抗震加固改造任务,突出工程实施区域重点和工作重点,不断提高中小学校舍综合防灾能力。3.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范围,重点加强农村薄弱初中学生生活设施建设,改善食宿条件,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巩固率和寄宿率。4.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统筹安排好2011建设资金,继续推进2010-2012年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总体规划,力争完成25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建设任务。

5.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为进一步稳定基层教师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生活住宿的困难,计划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10.6万人周转宿舍问题。

6.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2010-2015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农村薄弱学校配置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体音美卫等器材,提高教育质量;二是扩容改造县镇学校,集中力量解决“大班额”问题;三是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及学生食堂等附属设施,集中力量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住宿需求;四是为农村薄弱学校每个班级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提高信息化水平。

7.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建设面积7万平方米。

(三)推进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化

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工程,对中小学实验室进行升级和更新,逐步完成中小学实验室配套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以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按照国家、自治区相关标准,原建实验室内部设施升级更新并提升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新建实验室按标准全面规划建设,配齐必须的教学仪器管理软件,确保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包括体育、卫生、音乐、美术、劳动)达到《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其中:2011-2013年规划16个县(市、区)完成普通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基本达到标准配置要求。2014年规划17个县(市、区)完成普通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基本达到标准配置要求。2015年规划24个县(市、区)完成普通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基本达到标准配置要求。

全区剩余的38个未达到标准的县(市)在2016-2020年完成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基本达到标准配置要求。

(四)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通过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规划,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重点对学校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县及地州教育门户网站、县及地州远程教育平台、自治区教育资源建设、新疆远程教育网改扩建等建设。

一是全面启动实施新疆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利用《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中的中央专项资金,重点建设乡镇中心小学计算机教室、中小学双语教育“班班通”。

二是认真落实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使用中国电信ADSL方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工作及实施中国电信“免费网站进校园”项目。全面实施《新疆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检查评估办法》。

三是加快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制作、引进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四是建设校园安控、校园广播、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资源共享和学校管理的学校校园网,逐步向数字校园的方向迈进。

五是实施中小学计算机普及工程,建成自治区、地州和县三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遍及城乡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有效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项目。

六是按照“统筹规划、普及提高、融合集成、支撑创新”的原则,大力建设教育信息网络,拓展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为载体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在逐步推进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以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化为抓手,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加强农村和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加快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

(五)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为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大力开展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双语教师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校长挂职培训、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到2015年计划培训7.43万人。一是狠抓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业务水平,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及其他高校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搭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深化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继续实施每年6000人规模的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二是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学内容的转变;紧紧抓住教师培训环节,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和研修制度,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

三是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实行自治区统一的中小学及学前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四是加大双语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力度。争取国家和对口支援省市支持,建设自治区和地州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加强内地9所师范大学与我区师范院校对口支援工作,提高双语教师培养培训能力。扩大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面向我区的招生规模,加大农村双语教师“特培”计划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免费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扩充农村双语教师来源补给。

五是落实国家级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向我区倾斜政策,继续实施“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国培计划”。加快落实第二期《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申请启动第三期《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确保双语教师培训工作不断线。

(六)教育管理规范化

一是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深入开展与学科课程教学相衔接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二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适应课程改革的支持、服务体系;强化区县级教研对校本教研的宏观导向,建立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加强民语系与汉语系教学教研上的“校校结对子”联动发展,提高民语系的教学质量。

三是深化评价与考试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强化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健全基础教育质量督导与评价制度。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方式方法。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强区”目标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州、市和各县(市、区)要充分认识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其作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要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有条件的县(市、区)应加快工作进程,争取提前完成建设任务。

(二)明确工作职责

县(市、区)政府是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主体。县(市、区)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编制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县(市、区)要按照方便入学、兼顾效益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城镇化进程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需要,加强趋势预测,科学规划中小学校布局,确定标准化学校建设对象范围。除短期内规划撤并的学校外,原则上县域范围内所有的完全小学和初中校(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中初中部)要全部纳入建设和评估范围,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加强检查指导

各县(市、区)要依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制定分、分学校的建设计划,建立台账,明确每一所学校的建设项目内容,达到的具体目标,实施的保障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完成的时限和验收办法等。要选取部分办学基础较好学校,先行建设标准化学校样本,为全面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提供示范借鉴,并按照地州确定的项目建设规划年限,充分调动和发挥乡(镇)一级办学积极性,制订工作推进路线图,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按分批分期实施,确保如期实现校校达到合格办学标准的目标要求。在项目安排上,要优先安排人口集中的乡镇中心小学和规模较大的完全小学,并加强对必须保留的农村教学点软硬件设备的配备,保证基本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要建立对所属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和检查制度。自治区将设立专项经费,对各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进行适当补助或奖励。

(四)接受督导验收

新疆标准化工作 第5篇

10月12日, 新疆质监局联合自治区科协在乌鲁木齐召开2012年世界标准日庆祝大会。大会宣传2012年世界标准日主题, 并为36家企业的50个产品颁发了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 通过庆祝纪念活动, 传播标准化知识、宣传标准化工作, 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治区质监局局长闫国灿、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朱立、自治区科协副主席魏生贵等领导出席会议。

自治区质监局局长闫国灿向全区各行各业的标准化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说, 多年来, 在各行业部门的大力配合、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下, 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的工作方针, 新疆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成效。他围绕“减损耗, 增收益——标准提高效率”这一主题, 从充分认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开创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分类指导、有效服务、实现标准体现效率等三个方面, 分析全区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新任务, 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提振信心, 同心协力, 大力推进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推进节约高效, 为实现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自治区科协副主席魏生贵说, 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充分显示了标准在促进节能减排、提升效率, 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完全符合自治区党委提出的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的要求。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朱立宣读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年度采用国际标准产品备案的通告》。庆祝大会由自治区质监局副局长成秉勇主持, 会议邀请自治区有关厅局、各行业管理办公室, 自治区有关学 (协) 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部分地州市质监局、区局直属单位、企业等90多个单位的领导和标准化工作人员共计100余人参加会议。八一钢铁、特变电工2家企业作了采用国家标准促进企业增效的经验交流, 会议印发了专题宣传册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

新疆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的现状及思考 第6篇

采用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近年来,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大形势下, 企业面对国家市场的激烈竞争, 贸易保护时有发生, 国际贸易冲突加剧, 一些国家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 反倾销等手段限制进口我国产品。我国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 履行WTO的义务是我们的职责, 采用国际标准更是我们消除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因此, 我国企业要从战略的高度, 认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可以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看, 企业是标准化工作的主体, 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离不开标准化, 企业产品能不能占领市场, 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取决于质量。质量的依据是标准, 标准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本要素, 贸易中的商品质量是要通过技术标准来衡量的, 标准是贸易双方之间的联络要素, 它为贸易谈判提供了一种背景和共同语言。采用什么样的标准, 标准水平如何, 便成为贸易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 我国的标准水平比较低, 如果采用较低水平标准去组织生产, 外商则不容易接受我国的产品, 产品的竞争力也不强。为了扩大对外贸易,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必须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水平和技术标准方面的应变能力, 这是我国企业及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 更有利于产品升级和拓展国外市场。

2.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是有效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 促进对外贸易的重要措施

国际贸易中, 许多发达国家利用标准水平上的差异设置贸易障碍, 已成为贸易保护的惯常手段, 是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内容之一。ISO鼓励和促进国际标准的采用, 以帮助协调技术法规和减少可能产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入世以后, 关税、配额、许可证制度等贸易壁垒被逐步削弱或取消, 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 越来越多地运用严格甚至苛刻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来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我们只有苦练内功, 改进技术, 并通过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使产品质量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 才能有效地消除国外的技术壁垒, 扩大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许多企业认为采标不采标无所谓。这种观念显然已经落伍了。加入WTO以后, 中国的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大市场的一部分, 国外许多跨国公司已经虎视眈眈地把市场目标瞄准我们中国, 积极准备来华投资, 这些跨国公司在华投资, 对国内某些企业将构成很大的竞争威胁。

3.采用国际标准有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协调

国际标准是世界贸易组织认可的, 能够作为国际贸易谈判、协调依据的标准, 也是国际贸易共同遵守的准则。采用国际贸易要求的标准或制定同国际标准技术要求相一致的标准, 在国际贸易中就容易被贸易双方认可, 减少或消除贸易中的障碍。并有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在“贸易技术壁垒协议的基本原则”中明确提出了“标准协调原则”, 以减少各国标准间的差异给生产和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 “协议鼓励各成员以国际标准作为制定本国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基础, 除非这些国际标准因气候、地理因素或基本技术对实现正当目标不实用, 一般来说, 采用国际标准的技术法规不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必要的技术壁垒。”

新疆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统一部署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 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增加了技术含量, 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档次, 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采标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获证采标产品数量和行业类别基本稳定

新疆标准化研究院利用本院的标准信息资源优势, 每年根据新近发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信息, 编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采用国家标准建议目录》, 确保采标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以供采用国际标准的企业参考。另外, 新疆标准化研究院通过每年参与审核各地州市局上报的采标产品材料, 对近3年来各地州市上报的企业产品采标数量、获得采标证书的产品数量及行业类别做了统计, 2008年申报106个产品, 获得采标证书的产品数量为74个, 通过率为69.71%;2009年申报78个产品, 获得采标证书的产品数量71个, 通过率为91.03%;2010年申报88个产品, 获得采标证书的产品数量为61个, 通过率为69.32%。可以看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每年的申报采标产品数量在大约在75~110个之间, 经过初审和各行办的专家审查后获得国家采标证书产品的数量平均在68个左右, 平均通过率在75%左右。根据每年的企业标准化数据分析统计, 2010年全区企业产品总数约为12 213个, 由此推算出产品的采标率为0.56%, 说明产品的采标数量相对较少。根据统计, 采标产品主要集中在电工类、建材类和石化类行业, 纺织、食品、医药、仪器仪表等行业都较少或几乎没有涉及, 说明获得申报采标产品的类别相对较单一, 在未来的采标工作中可以积极挖掘, 鼓励医药、仪器仪表等相关企业加大采标力度, 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

2. 获证采标产品企业分布区和企业数量基本稳定

根据各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申报采标产品数及企业数统计, 获得采标产品标志的产品及相应企业较多分布在乌市、伊犁州、昌吉州、巴州地区等, 近3年获得采标产品的数量在10~20个之间, 说明较大规模企业、具有较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区。这些地区政府和企业对采标工作较为重视, 其许多产品都走向国际市场。相反, 南疆许多企业较北疆对企业采标工作不太重视, 采标产品数量较少, 其产品竞争力低下, 难以走向国际市场。另外, 据统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企业总数约为9 197家, 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获得采标证书的企业总数为145家, 由此可推算出全区最多有1.58%家企业有采标产品, 企业采标情况不容乐观。

3.获证采标产品等同采用IEC标准较多

根据对获得采标产品标志的产品采用ISO标准、IEC标准和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的数量及采用程度的统计, 3年来, 全区采标产品采用ISO标准较少, 每年约为3~4项, 3年累计为11项, 其中10项为修改采用 (MOD) ;采用IEC标准较多, 每年40项左右, 累计数为120项, 其中等同采用 (IDT) 的有86项, 直接反映出采标产品多集中在电工方面;采用其他国外先进标准累计为75项, 修改采用67项, 表明多数产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为修改后采用。采用的国外先进标准主要有ASTM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EN (欧洲标准) 、JIS (日本工业标准) 、DIN (德国标准) 、ANSI/AWWA (美国国家标准/美国给水工程协会标准) 等。

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 新疆采标产品数量不多, 采标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

1.企业采标意识不强

通过采标, 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增强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然而大多数企业采标意识不强, 采标工作非常被动, 主动采标的企业不多, 有些还认为是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他们施加的一种负担。

2. 企业领导或负责人不重视

许多企业的领导或主管标准化工作的人员不重视采标工作, 并没有认识到采用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思想落后保守, 国家又没有强制, 所以安于现状, 只求国内发展, 不瞄准国际市场。

3. 落后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不适合采标

许多企业有采标的意识, 但是企业自身的生产设备落后, 又没有足够的资金采用先进技术, 提高装置的总体技术水平, 而许多现行的国际标准都是比较先进的, 所以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4.采标上报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存在问题

在历年受理采标产品材料中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 采标产品备案报告表填写不规范、无法定机构出具的监督检验报告或出厂检验报告等,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报的采标产品没有通过, 所以我们建议相关人员在推荐上报产品采标时, 应严格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 避免因材料问题而影响产品通过率。

采标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新疆采标工作结合实际,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采标工作不论在采标产品数量上和申报工作方面都存在不容乐观的状况, 在今后的采标工作中, 需要我们确立新的采标思路和采标理念, 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鼓励企业积极采标:

1.加大采标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力度

政府及各省、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从贸易的角度采用国际标准, 对各类采标产品可以提供享受诸多优先措施, 对采用国际标准的重点产品, 要积极与国家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对采用国际标准项目, 各级技术进步计划中应尽可能优先安排;在评定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时, 同等条件下可以对采用国际标准产品给予优先。同时, 启动专项资金资助采标认可力度, 企业产品获得采标证书后可以奖励企业一定的奖金。

2.提供优质服务, 不断提高采标水平

标准化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为企业采用国家标准提供标准资料和咨询服务, 标准化研究院作为标准化专职机构, 应积极搜集、提供国际标准的信息及有关资料, 并开展咨询服务, 确保提供最新的采用标准信息。

3.加大技术标准战略宣传, 提高企业对采标意义的认识

可以利用世界标准日、世界计量日、食品安全接待日、质量月等活动契机, 通过地方主流媒体和网站宣传采标工作, 报道采标工作的效果和工作经验, 尤其要扩大采标标志的影响, 提高其知名度。没有知名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就不能激发企业使用的积极性。

4. 加大引导规划, 充分挖掘采标产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监局可以总体部署,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 积极协调当地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 重点抓好电工、石化、建材、机械等产品的采标工作, 全面推动该区经济快速发展。

5. 加强采标产品监督管理, 确保采标产品质量水平

对获得采标认可的企业产品, 加大采标产品监督抽查力度, 督促企业认真贯彻实施, 确保采标产品质量与国外产品处于同一水平, 从而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档次, 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打下基础。

新疆标准化工作 第7篇

一、研究对象、方法

(一) 研究对象:本研究定位于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职业大学等21所高职高专院校。

(二)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 问卷调查法, 数理统计法。

二、新疆高职高专院校《标准》的总体实施情况

(一) 新疆高职高专院校《标准》的推行情况

本研究根据实施《标准》的要求, 设计了调查问卷, 调查了新疆21所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 所调查的21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17所院校实施了《标准》。另外4所院校由于经费欠缺、场地有限和测试人员有限等原因还没有购买《标准》测试仪器, 校领导计划在2010年后购买测试仪器, 组织学生进行体质测试。从中得出新疆高职高专院校《标准》实施情况较理想, 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开始把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纳入学校的工作之中。

(二) 新疆高职高专院校《标准》推行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 “器材仪器不足”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排在了首位, 有82.4%的学校认为在测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器材仪器不足。“各部门协调不易”问题占76.5%, 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成功实施《标准》的关键环节, 只有部门之间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才能顺利完成测试工作。“资金短缺”问题占70.6%, 资金不足, 导致了测试仪器缺乏, 从而影响了测试的实施。“缺少测试人员”“没有专用场地”问题都占58.8%。“意识观念不够重视”问题占47.1%, 在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学校认为体育课考核可以替代体质测试。

(三) 新疆高职高专院校实施《标准》的具体措施

(1) 测试工作计划。从调查结果看, 学校在测试工作计划方面, 各校主要针对的是测试时间、地点的安排上, 其次是测试的分组与测试项目, 再次是开展活动的具体措施, 包括组织管理与监督、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测试完毕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测试与评分标准。在“组织测试的领导小组”问题上, 部分学校不够重视。测试完毕后对学生测试成绩的总结评比工作开展的不好。

(2) 组织与管理。在实施《标准》的17所院校中, 有11所院校成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研究中心, 但没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具体工作由公体部负责。在具体的体质测试与测试仪器管理方面有8所学校有专人负责管理, 剩余的9所学校都是由兼职教师负责管理。

(3) 测试时间安排。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 有8所学校利用上课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相结合进行测试, 7所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周末时间进行测试, 有2所学校是利用上课时间进行测试。

(4) 教师培训。在实施《标准》的17所学校中, 每所学校的教师都参加了体质健康知识和仪器操作方面的培训。但为了《标准》的顺利实施, 必须要建立定期对教师培训的制度。

(5) 安全教育。从问卷中显示, 16所学校在体质健康测试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只有1所学校在体质健康测试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实施《标准》的关键环节, 在各项目测试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以避免不必要的受伤。

(6) 标准测试意义的宣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所有的学校都是通过教师课上宣传的, 其中还有5所学校是通过校园广播进行宣传, 2所学校是会议动员, 1所学校利用了校园平台的网络进行了宣传。

(7) 作弊监督。调查中了解到, 大部分学校测试过程的监督基本上由教师和测试室管理员来进行监督, 有2所学校由相关部门领导监督, 有2所学校无人监督, 原因是管理比较严密, 没有人作弊。有7所学校反映测试中还有很少部分的学生作弊, 10所学校是管理比较严密, 没有人作弊。

(8) 数据资料的管理。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 所有的学校都对测试的数据做了保存, 1所学校在保存数据的基础上, 还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且提出了工作的建议, 2所学校以“体质健康检测报告”形式反馈给了学生。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的建立情况为:有9所学校已经建立, 8所学校未建立 (其中有3所表示拟建立) 。

(9) 测试结果的反馈。调查中发现, 有10所学校把成绩反馈给辅导员, 6多反馈给了学生, 反馈给学生家长的只有1所。在对“学生家长有无必要知道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中显示, 认为“很有必要”的有15所, “没有必要的”有2所, 总体上反映出, 学校认为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反馈给家长是有必要的, 但最终学校反馈的对象主要还是辅导员, 其中有10所学校是反馈给了学生和辅导员, 6所学校是只反馈给学生, 1所学校反馈给了学生和家长。

三、结论

(一) 调查新疆高职高专院校共计21所, 有17所院校已经实施《标准》, 只有4所院校未实施, 实施《标准》推行情况较好, 基本按照文件的精神执行, 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为“场地和经费不足”。

(二) 在《标准》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各校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 有一部分学校实施《标准》较好, 管理比较系统, 组织相对比较严密。但也有大部分学校因为资金短缺, 测试科研经费少或没有, 对测试结束后数据管理及分析工作不到位。部分学校由于对体质测试的重视度不够, 没有安排专人管理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 导致测试数据丢失, 无法对学生的体质进行评价。

四、建议

(一) 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分工,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要把实施《标准》工作列入学校教育和体育工作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中, 计划的内容要包括实施《标准》的目的意义、开展活动措施、测试时间、地点、人员等内容。

(二) 配备专职体质测试管理人员。对学生测试的数据管理, 各校应加强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 强调规范化管理, 实行专人负责、专机专用制度, 对学生每一单元的测试都进行备份, 以防数据的丢失。

(三) 建立宣传教育制度, 在《标准》实施工作前及过程中, 必须向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 深入进行思想发动, 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和锻炼目的。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标准》, 结合新疆高职高专院校实施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对《标准》实施工作的情况有所了解, 得出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标准》,实施

参考文献

[1]韦军湘.广西高校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分析[J].体育学刊, 2004, (9) :78-80.

[2]周晓燕、于可红.对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 2004, (12) :75-77.

[3]杨广艳, 窦彦丽, 田玲.新疆师范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6, 25 (3) :334-337.

新疆标准化工作 第8篇

本次大赛是由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批准并督导支持, 由西北五省区国标舞联合会主办, 乌鲁木齐市陈军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新疆广电局、中国红十字会SOS儿童村、新疆国标舞运动学会共同协办的一项大型赛事。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为大赛派出了优秀的国际评审团, 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委员、新疆国标舞运动学会会长陈军致开幕词, 他回顾了新疆国标舞事业发展的历史, 指出本次大赛举办的重要性及对未来西北五省区新疆国标舞发展的意义。

接下来的开场舞是由陈军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的小朋友们表演, 热情洋溢的摩登舞和拉丁舞的展示, 博得了在场50多个参赛队以及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随后, 国家一级演员维吾尔族歌唱家艾克帕尔欢快热情的歌声把大赛开幕式推向高潮, 比赛正式开始。

本次大赛最引人注目也是最有趣的是亲子组的比赛, 以往大赛都是家长陪同孩子来参赛, 随着家长对孩子学习舞蹈的支持, 他们对国标舞的音乐与舞蹈技巧都慢慢有所了解, 有的家长就直接投身到舞蹈学习之中, 不仅丰富了家长们的生活、同时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别开生面的亲子组比赛获得了观众持续的喝彩声。另外, 本次比赛团体舞、六人组、成人组参赛选手相比去年增多了不少, 新人组等一些项目内容的增设也拓展了舞者展示的平台。参赛选手的年龄最小的只有4岁, 最大的选手已经70多岁。这些都再一次彰显出新疆国标舞事业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

上一篇:写作教学反思下一篇:身边的健康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