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神话范文

2024-07-09

中西方神话范文(精选10篇)

中西方神话 第1篇

神话(来源于希腊文mythos,意为神话、传说、虚伪、传奇),它是人类最远古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学的最初源头,对后代文化、文学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神话是人类的影子,凡有人群的地方就必定有产生神话的土壤。现在的一般学者认为神话是原始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中西方文化共同的源头,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童年时代对自然与人生的困惑及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是他们自然观和社会观的曲折反映。所以,神话反映了人类初期的一些意识形态,而这些意识形态一旦被记录下来,流传下来,也势必会对人们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经验、社会意识等,人们所形成的神话也是大大不同的,而这些也就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甚至思维、生活习惯,等等。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主要是古希腊神话)的异同点作了一些比较。

2. 中西方神话的起源和传播

2.1 神话的起源

古代神话,是全民口头传承的原始文化结晶,它的起源、发展和人类语言的发展、叙事能力的增长是同步并进的。就神话的起源而言,中西方神话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因为原始时代自然条件恶劣,人们生产方式极其落后,而为了维持和延续生命,人们渴望从自然界的诸多不可解释的现象中得到慰籍,所以对自然界的诸多现象和各种生物产生的崇拜和幻想,这就产生了神话。神话的产生无异于原始的宗教信仰,给予原始人们必不可少的希望和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战胜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而且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的大脑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神的形象虽然是他们幻想出来的,但是却是他们自己的理想状态,起到了模范作用,使他们不断追求而不断进步。在起源方面,中西方神话是没有太大差别的,但是在神话的流传中,中西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2.2 神话的发展与传播

中国神话早在3000多年前的历史之初就有了,它深深扎根于那片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河流众多的土地上,并经过文学家、哲人、诗人之手流传下来。在西方,古希腊神话经过几百年的口头流传,后又经过许多作家、史学家、哲学家的不断加工和整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神话体系。中西方神话是通过以下的传播方式发展的。

在神话的保存和流传过程中,由于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较快,文字成熟较早,但文字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作用却不是用来记载神话,而是作为诸子百家表达他们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的工具,因此神话并没有过多地发扬光大,而是短小、零散、不成体系地散见于一般的文章,在《山海经》、《淮南子》、《穆天子传》等古籍中零零散散地有所保留。而且,由于中国讲究“实用理性”,中国神话的“神性”慢慢消解在这种理性之中,人们烧香膜拜,甚至把现实中具有某种权利和力量的人神化后作为膜拜的对象,希望从膜拜中获得利益层面的幸福。在西方,神话却被人们加工的内容丰富,动辄便是长篇大作。不仅如此,古希腊人还将很多地区和城邦的神交织在一起,建立了完善而又系统的古希腊神话世界。另外,西方人的“原罪”意识促使他们对于神的乞求与膜拜来源于救赎的愿望,依据这种关系,西方人渐渐完善了对于神的构筑,基督便是这种形象的凝缩。

基于以上原因,中国的神话对后世的影响远远不如古希腊神话,尤其是在文学方面。在中国值得称道的有关神话的诗歌或许只有屈原的《天问》,小说有后来的《西游记》和《封神榜》,却又大多吸取了佛教的东西,很少有远古神话的影子,其它散见于古籍散文中。而在西方,一开始便有了荷马史诗和一系列戏剧文学,如《阿伽门侬》、《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以后虽然经受了中世纪基督教的束缚和禁锢,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又一次大放光彩,直到今天依然被很多作家吸取。但是古希腊神话太过耀人耳目了,所以大多数文人只能叹为观止,学习领会,却难以再加以创作,而中国神话却断断续续从六朝志怪到唐传奇,从明清小说到当代文章都有它们的影子,显示着久远的生命力。

3. 中西方神话的内容与形象

古希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完整、有起有落的故事框架。这种故事结构与神话完整的神系相适应,显示了古希腊神话鲜明的审美特征。相比之下,中国神话的审美内涵远远不如古希腊神话那样充分。中国神话尽管神多,却缺少像古希腊神话那样完整的神系和完美的故事。表现在具体的神话意象上,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简约、概括的故事结构。把本来可以构成曲折生动、引人人胜的神话意象,往往一笔带过,把本应具有审美的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故事简约化了。其中的异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创世神

在中西方神话中都不可避免地描写到了创世和造人,在这方面,无论中西,古人都认为世界的原貌是混沌一片的。西方创世神话最明显的特点是创世神有很强的系统性,各神在主神宙斯的领导下各司其政,共同参与创世大业,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秩序井然、分工各异的创世神体系。相比之下,中国的创世神是零落分散、不成体系的,不但几十个民族的创世神构不成系统,而且从单个民族的创世神也难以寻出个完整系统来。

3.2 战争主题

战争在古时是经常发生的,而每一次战争都意味着流血牺牲,其中胜负输赢和英雄们的故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胜方或者百战百胜的英雄人们当然会疑有神助。特别是在古希腊,人们甚至认为战争的起因、发展、结束都会有神参加,而且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中国一直重视战争的正义性,即使是推翻“三座大山”,在世界上崛起以后,也承诺决不称霸,决不首先发动战争,这种爱好和平的民族性大概和远古时代的神话是一致的。

3.3 众神形象

在古希腊神话中诸神除了少数几个之外大多数更具人性,他们虽然超越凡人,权力大于人类,但却有着人的形体,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欲望好恶,甚至相互族妒,在血缘、思想、性情、行为等方面与人没有太大区别,有些甚至连人性都没有,更接近“魔”性。在希腊诸神中除了“人类之父”的普罗米修斯之外,恐怕没有几个神同情和愿意帮助人类了。例如众神不仅千方百计地阻挠人类获得不灭之火,而且把装有疾病、瘟疫、嫉恨等祸端的潘多拉盒子丢给人类。

而中国的神往往庄严、伟大、完美,充满创造力而又至高无上。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上古的主要大神们,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尧、舜、禹等,都是崇高和圣洁的。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弄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在个人的私生活中,他们从来都是十分规矩和检点的,十分注重小节、品行和德操修养,并且尊贤重能。一般说来,中国的神都是爱人类,为人类牺牲或作出贡献的。同时,中国神话中的主要神还缺少血缘关系。即使有母亲、妻儿老小,也非像希腊神活那样具有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血亲关系。但中国形成了一种家国组织关系,远古的神乃至后来的王后国君,都是“子民”的家长,他们在为人民造福的同时也把他们组织成为一个群体,人民也习惯于这种群体的呵护,从而“家”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和古希腊神话因都产生于人类的初始时代,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累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因而有相似之处。而又因为中西方的地域、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神话的不同特色。在当今世界文化大汇集,大综合的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挖掘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而且要把眼光延及全世界,不仅学习借鉴世界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最先进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挖根朔源,全面了解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走向,以趋利避害,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摘要:神话是中西方文化与文学的源头, 对中西方人民的生活、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中西方神话的起源和传播、内容与形象这几个方面对中西方神话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这两种神话的异同点。

关键词:中西方神话,异同点,比较

参考文献

[1]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2]王德保.神话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万书元.神话探幽[M].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5.

[4]茅盾.神话研究[M].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

[5]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

[6]曹海青.比较中西方神话透视其所蕴涵的文化精神[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 .

中国古代神话和西方神话的对比 第2篇

弗洛伊德说“:神话是民族的梦。”神话是人类文化最原始的表现形态之一。就神话的产生而言,中西方神话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因为原始时代自然条件恶劣,人们生产方式极其落后,而为了维持和延续生命,人们渴望从自然界的诸多不可解释的现象中得到慰籍,因而对自然界的诸多现象和各种生物产生的崇拜和幻想,这就产生了神话。神话的产生无异于原始的宗教信仰,给予原始时代的人们必不可少的希望和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战胜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而且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的大脑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而神的形象虽然是他们幻想出来的,但是却是他们自己的理想状态,起到了模范作用,使他们不断追求而不断进步。然而,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民族思想、民族文化、民族气质和性格、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两者又存在着较大差异。

比如说在创世神的构成方面。西方创世神话最明显的特点是创世神有很强的系统性,在希腊神话里,在主神宙斯的领导下,海神、冥王、战神、太阳神等各司其政,共同参与创世大业,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秩序井然、分工各异的创世

神体系。而中国的创世神是零落分散,不成体系的,几乎都是单个的神,他们之间也攀不上亲戚,构不成系统。还有在创世方式,神人关系上。中国古代神话和西方神话也是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来比较一下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地》和希腊神话《神谱》的创世故事。

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宇宙好像一颗硕大无比的鸡蛋,里面漆黑一片,没有东南西北,也没有前后左右。就在这样的世界中,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在“鸡蛋”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多年,终于苏醒过来。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非常困难。天哪!这该死的地方!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随手操起一把巨大而锋利的斧头,使出浑身气力,大吼一声,奋力挥舞开来。

“哗啦啦啦——”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觉得神清气爽。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但盘古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担心天地会重新合在一起,于是叉开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高高昂起头颅,顶住天空,然后施展法术,身体在一天之内变化九次。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丈,天空就随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

经过一万八千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

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

啊!太伟大了,自己竟然创造出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天地间的万物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了。

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伟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遗体并没有消失: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浩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而他的四肢和身躯却变成三山五岳,给大地以雄壮;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呼出的空气变成轻风和白去,汇成美丽的人间风光……

出自《山海经》 最初的宇宙一片混沌,从混沌(chaos)中最先生出了大地(地神盖亚(Gaea))和爱神艾罗斯(Eros),接着在大地底层出现了“黑暗”厄瑞玻斯(Erevus)与“黑夜”尼克特(Night),两者结合生出“光明”与“昼”。大地又生出了“天空”(Ouranos)。地神盖亚与她的儿子天神乌拉诺斯(Ouranos)结合,生下了十二提坦巨神(泰坦(Titans))及独目巨人、百臂巨人......。

出自《神谱》 从上面两个神话故事我们也对中外创世神话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看出了其在对待宇宙、世界及人类的态度上是有差异的,从而也影响着中西文化的不同。

盘古开天辟地体现出了中国创世神的奉献精神与牺牲精神。盘古开天辟地可以说已是对世界做了很大的奉献,而他的奉献还不只在于此,盘古死后,尸化万物,造就了世间所有的一切,他呼出的气化为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雷霆,左眼化为太阳,右眼他为月亮„„身上的小虫则化为万千人类。盘古以牺牲自己换得了人类所希翼的理想之国、光明之国。盘古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却被后人经久不息地推崇与赞美着。同样,这种精神在妇孺皆知的《女娲补天》中的女

娲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在往古之时,天塌了,地陷了,到处是浩淼的洪水,没有水的地方便是熊熊烈焰,凶禽猛兽袭击百姓,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人类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抱圆天”。于是天地太平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也得到了改善,百姓才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女娲也元气耗尽,神气泯灭了。盘古和女娲都是为改变人类的生存面貌而牺牲的,这种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并且在他们牺牲后,并没像上帝那样要求人类服从他们,甚至也没有要求人们记住他们。中国神话中的这种不求回报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以及关怀人类的大我精神贯穿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与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创世神们的这种奉献与牺牲的精神也是一种务实精神。

相反,从西方创世神话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的创世神们似乎都是比较自我与自私的。西方的创世神们为了争夺或维护自我的权利不择手段 在古希腊神话中,儿子们一长大就联合起来动摇父亲的统治地位,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阉掉自己的父亲取代其权利,而后又被自己的儿子宙斯制服,并被其取而代之;宙斯以酷刑折磨普罗米修斯不仅是因为他为人间盗火,还在于他懂得自己将被另外的神推翻的秘密,为了套出秘密以防患除忧,便将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吃他的肝,又让他的肝每天重新长上,使他日日

承受被恶鹰啄食肝脏的痛苦;上帝害怕诺亚子孙建成通天的巴比塔后威胁到自己的权威而混乱他们的语言阻止他们的行动;他看到人类到处作恶,破坏了他所创世界的面目就决定用洪水毁灭人类;此外,上帝所创造出来的人一开始考虑的就不是如何去奉献而是沉浸在伊甸园中。西方创世所体现的这种重个体性,重个人权利的价值观与中国人创世神话中的奉献与牺牲的大我精神是完全不同的。而且西方许多神话中出现许多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亲人乱伦,杀兄弑父等。这是在中国神话中不可能出现的。正是西方创世神们这种重个体的性格使得他们拥有强烈的冒险精神与征服欲。为了争夺或保护至高无上的权力,西方创世神不断地进行冒险与征服。

神话是各民族文化的最原始体现,神话尤其是创世神话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如正是在创世神所传承给他们的征服欲之下,各种发明才相继出现,西方民族不断强大起来。我们也看到,西方创世神们传承下来的这种自我的性格使得他们每个人的个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从而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但当这种精神在使西方民族不断强大的时候,而民族的内聚力不够,于是大家各行其是,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正是这样的民族性格演绎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痛苦的两次世界大战。

中国男人和西方女人的性神话 第3篇

人类对于性的误解以及在这些误解基础上形成的性神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打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一对特殊的男女关系中,始终充满了大量的、形形色色的性神话,这对特殊的关系就是中国男人和西方女人之间的性关系。今天,我们通过对有中国男人伴侣的西方女人、有西方女人伴侣的中国男人的研究,可以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不但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而且,我们更有突破性的发现。尤为重要的是,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不但可以有助于中国男人,同时也可以帮助中国女人。首先,我们将这些形形色色的性神话以及产生这些神话的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神话一:中国男人的阴茎太小。无法满足女人,尤其是无法满足西方女人这是一个流传非常广的有关中国男人的性神话,几乎所有的西方女性受访者都承认,她们听说过这样的传言,她们也告诉我们,这个传言在西方国家的确很盛行。比如,一个美国的受访者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笑话为了遏制非洲艾滋病的传染,世界卫生组织请日本某公司生产一批避孕套。避孕套运到非洲之后,却很快就被退回来了。日本人很奇怪,为什么把我们的避孕套退回来?难道是质量不好吗?对方回答说,不是质量问题,而是太小了。一个法国的受访者告诉我们,她每次回法国,都有人请她证实,中国男人的阴茎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小?那么,中国男人的生殖器到底是不是比西方男人的短小?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我们只要看一下相关的统计结果就可以知道。据统计,全球男士生殖器勃起时平均长度为14厘米;法国人的平均长度位居第一,达到16厘米,意大利人长度为15厘米,排第二位。墨西哥人和西班牙人则分别为14.9厘米和14厘米,美国人则为12.9厘米。其中韩国男士最短小,平均为9.6厘米,印度人排行倒数第二,平均为10.2厘米。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数据,据统计,在中国的主要工业区,中国青壮年男性勃起之后,阴茎的平均长度非常接近全球的平均值,为13.07+1.12厘米;最短8.60厘米,最长17.43厘米,平均正常范围为10.87-15.27厘米。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尽管中国男性的平均长度比不上法国人与意大利人,但还是要大于美国人的平均值。事实上,女性在性方面的满足程度与男性生殖器官的大小并无直接的关系,我们的调查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神话二:中国男人持续时间太短男人持续时间的长短和阴茎尺寸大小以及长短虽说都涉及男人的性能力问题。不过实际上这两者是存在区别的,男性的尺寸大小通常并不影响女性的性快感程度,而时间长短会。有趣的是,与第一个神话不同的是,制造这个神话的似乎更多的是中国人自己。我们采访过一个在欧洲留学的中国女留学生就曾直率地表示,由于性方面的原因,她今后不会再考虑找中国男朋友。她举例说,中国男人在床上持续时间太短,她以前的一个中国男朋友就只能持续四十分钟。实际上,四十分钟已经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了,这个时间已经足够让女性达到高潮。性生活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时间太长对男女双方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神话三:中国男人对性不感兴趣好莱坞电影中,中国男人的形象极少,即使偶然出现(包括那些著名的功夫明星),也都表现出不近女色。同时,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中国自己的电影在表现男女爱情上也很含蓄,中国人在爱情上同样含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不含蓄的西方人以中国男人对性不感兴趣的印象。在国外,一位学者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不过一问完,他马上就意识到了:“我刚才是不是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否则中国怎么会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当然,在节育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口数量和性趣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但是,这的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男人对性不感兴趣”这一刻板印象的错误。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男女授受不亲”,所以中国人对男女关系特别敏感,而由于同性恋的缘故,西方人对同性关系更注意一些。在海外的中国人,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差异,也很容易给人留下“对性不感兴趣”的印象。比如,一个中国女留学生的男友在另外一个城市,每次来看她,都借宿于当地另外一个中国男留学生的宿舍。中国留学生之间这种相互帮助,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时间一长,那个中国留学生的外国同屋们就在悄悄议论“那个中国人是个同性恋,因为我们经常发现他和另外一个中国男人睡在一张床上。”神话四:中国男人由于没有胸毛,所以不性感体毛少,这个曾经被中国人骄傲地解释为“从猴子进化成人的时间比较早”的特征,今天同样尴尬地成为不性感、不够男人味的缺点。的确,由于中国人不容易老,许多三四十岁的中国人,还可能被西方人误以为未成年,这个“优点”反过来对于中国的男性来说,确实会成为一个“缺点”——显得不够成熟。但是,性感与体毛完全是两回事,我们的调查发现,欧洲人比如意大利人,可能认为男人敞开的衬衫中露出一些体毛是一种性感,但并不是整个西方世界都持类似的审美标准。反过来,有许多西方男士为体毛过多而烦恼。另一方面,在中国人中间同样也广泛流传着一些有关西方女人的性神话神话一:西方女人有艾滋病中国男人总体对西方女人不够了解,加上来自大众传媒对西方女人的开放报道,许多中国男人形成了西方女人有艾滋病的错误概念。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向西方女人提到这一点时,西方女人的反应惊人地相似:先是表示不可思议、不敢相信,接着指出西方国家由于比较重视艾滋病的预防,艾滋病的得病率已经很低了,之后更进一步指出,中国的艾滋病问题才值得关注。顺带提一句,目前的有些宣传,不恰当地夸大了两性之间传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似乎只要跟病毒携带者性交一次,就必然100%地被传染上艾滋病。实际上,通过男女的性交方式传染艾滋病的概率是很低的。有研究表明,与艾滋病感染女性发生性关系,即使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男性感染艾滋病的概率也只有0.03%-0.09%,如果使用避孕套,感染概率则降低为十万分之一,它低于全世界十年之内的飞机失事概率。神话二:西方女人个个都是色狼恐怕很难找到一部好莱坞的电影中没有男欢女爱的镜头,而且电影中的男女通常一见面就上床,这就不知不觉中给中国男人一个错误印象,西方女人个个好似色狼,遇到男人急不可耐地要上床。真的是这样吗?美国学者最新的一项研究为我们寻找事实的真相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现是,许多丈夫不明白,只要自己不主动提出来,为什么妻子可以长达~两个月不需要性生活。另外一项研究更有趣,这项研究是由美国消费品公司Unilever(联合利华)进行的。他们询问了一千位女性,问她们愿不愿意为了交换满满一柜子新衣服而选择在十五个月内不要性生活。调查显示,多数女人认为这笔交易太划算了。许多女人还愿意多做几笔这样的交易呢,甚至2%的女性愿意为此禁欲三年。神话三:西方女人的阴道太松弛,中国男人的生殖器放进去就会滑出据说,这个说法的始作俑者是李敖,他说中国男人和西方女人尺寸不合,如同捣蒜。从解剖的角度看,女性阴道是一个伸缩性极强的特殊通道,发育正常的成年女性,阴道天生上端比下端宽。阴道壁由富有高弹力的肌肉组织组成,会收缩,还有皱襞及弹力纤维,具有较大伸展性,所以,阴道能扩大而不会变大。已婚女性之所以阴道有宽大变化,是因为生育、生理和年龄增长等因素,阴道上皮细胞和神经受损退化,阴道内管状皱褶肌层的肌肉张力降低所致。但是,阴道的松紧对性感受并不是决定性的,性学专家指出,采用某些体位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浅析中西方神话中的文化差异 第4篇

首先, 创世方式和创世神的构成体系上。中国与古希腊神话之间在创世方式上的差异非常明显。希腊创世神话中是两性结合“生出”天地万物。就连白昼黑夜和交替的四季等自然现象也是生出来的。而中国的创世神话中, 神多是由辛苦悲壮的事迹来创作了万事万物, 有时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创世没有诗作般的浪漫新鲜, 所有行动都是血汗的挥洒, 骨肉的铸就, 都是神用生命幻化。所有的中国创世神话都有这个重要的特点。在西方创世神话中, 系统性才是最显著的特点。希腊神话里 , 众神由主神宙斯领导, 海神、冥王、战神、太阳神等各司其政, 创世是由众神共同完成。神的体系也和人类社会一样, 建立在血缘关系上, 有秩序分工, 整个创世是逐渐完成的, 整个希腊神话的体系建立在血缘之上。在这一点上相比, 中国的创世神则零落的多, 完全不成体系。各个民族的创世神构不成系统, 在一个民族的创世神话中也无法找出完整的系统。

再者, 西方创世神大都是男性神, 他们有显赫地位, 也被歌颂, 而女性诸神中却没有任何一个能具有统领地位的“主神”。希腊神话中, 宙斯时代的众女神中, 地位声誉略高的只有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美神阿芙洛狄忒等几个, 但她们也只是在谩骂与挑唆上体现了权利。中国神话中女性神的地位则要高得多, 她们一般都身材高大、本领无穷, 都是非常高尚的女性神形象。

其次, 神的形象塑造方面, 中西方神话也是充满不同。中国神话给自己崇拜的神赋予一切美德, 他们崇高、超凡脱俗, 他们会为了集体利益牺牲奉献, 具有着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道德情操, 没有人性中的丑恶。这种神的形象塑造讲究完美无缺, 但不可否认, 这也导致中国的神并不真实可信, 也没有人格魅力和个性。而与中国神话侧重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不同的是, 古希腊神话强调人的个性, 看重个人的权利。所以古希腊神话中, 西方以人文本, 重视个性的价值观得以全面体现。纵观古希腊神话故事, 我们看到的大都是主人公对生活命运强烈反抗。如美狄亚杀子复仇的故事, 看似残忍, 但却真实的体现了她敢爱敢恨的个性以及绝不像命运低头的精神, 还有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这样的故事如果出项在中国神话中就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所以与中国古典群体主义相对,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体现的是古典个人主义。古希腊的神追求的是个性的解放, 完全因自己的喜好行事, 因此古希腊神话中的个人主义色彩更加浓烈。所以, 总体来说, 中国神话是在将人神化, 而古希腊神话则是将神人化。

最后, 价值观念方面, 人的社会性、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是中国神话的侧重点。古希腊神话看重的却是人的个性和权利。比如在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炼石补天的中国神话传说中, 神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人的幸福, 这都说明了中国神话的价值观重视的个人的责任和使命。而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 一切是以利益为前提而进行, 它只是充分的理解人的自然和自由, 认同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以及价值的实现, 甚至并不否定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所以说, 伦理道德促成了中国神话与民族精神的形成。而在古希腊神话中, 非伦理的倾向、细致的分工、对力量的赞美才是一切的主题, 所以对利益的崇拜和追求才是古希腊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

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 具有各自的典型意义, 也分别代表着东西方文化在神话上的差异。而它们也各自体现民族精神。古希腊神话的艺术魅力催生了西方文化和艺术, 也促进了西方人乐于冒险, 强调个性, 崇尚个人英雄的民族精神心理的形成。而中国神话则促成了中国伦理文化的形成, 并长久地影响着人们对历史的评价以及对现实的期待, 甚至一定程度地影响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因此, 对于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差异的了解, 对于理解东西方民族意识和心理的差异, 促进相互理解尊重具有重大的意义。

摘要:神话作为人类的早期文学, 引导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 并深深的影响了民族性格和心理的形成。本文将通过对于中西方神话差异的探究, 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神话,古希腊神话,差异

参考文献

[1]潘世东,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中希神话之比较[M].外国文学研究, 2001.

[2]谢选骏, 神话与民族精神[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8.

[3]王延生, 译希腊神话故事[M].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0.

西方神话故事 第5篇

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

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

关于中西神话异同的一些思考 第6篇

这一类神话主要包含开天辟地和造人。

“天地浑沌如鸡子, 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的实况。

而希腊神话记载:宇宙最初, 天、地是混杂在一起的, 呈现出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 各自向着自己的方向运动。后来混沌中生出天神和地母, 二者又生出一大群儿女, 神便有了家族。几经争斗, 宙斯成为万神之王, 人类就这样诞生了①。

从两种开辟神话来看, 在天地浑沌、泥土造人两观点上具有同一性。不过, 女娲造人分贵贱, 普罗米修斯造人分善恶。

二、自然神话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 卒布土以定九州②。

丢卡利翁洪水神话中的洪水惩罚是针对青铜时代的人类进行的。青铜末代, 人类变得贪婪、粗鲁且不虔诚, 公理与法律不再受到尊重, 殷勤好客的风俗被遗忘。这是奥林匹斯众神决定惩罚人类的根本原因。洪水惩罚的决定是由宙斯与诸神商议决定的, 而且整个惩罚的过程也不只凭借宙斯一神之力, 其兄海神波塞东也兴风作浪, 帮助宙斯进行破坏③。

大禹治水, 洪水看作是一种预兆, 表现的是与洪水抗争、解救人民, 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希腊丢卡利翁洪水神话中, 一般都是上帝对人类的错误、堕落表现出失望并进行惩罚, 洪水就是主要的方式之一。

三、玉帝与宙斯

玉帝, 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又称“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 居住在玉清宫。道教认为玉帝为众神之王, 玉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外, 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其妻子为西王母。

宙斯, 希腊神话中的主神, 第三任神王, 是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以贪花好色著称, 奥林匹斯的许多神祇和希腊英雄都是他和不同女人生下的子女。他以雷电为武器, 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 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塞冬和哈得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冥界, 女神赫拉是宙斯的最后一位妻子。

在两种神话中, 都有神的最高领导者, 其体系构成也类似于两国古代的国家政治制度。不同的是, 玉帝是尽善尽美的, 而是宙斯好色人人皆知。

综上所引, 中西神话的异同已显而易见。现在, 对造成其异同的原因进行宏观上的分析。

创造阶段, 受地理层面影响深刻。地域方面, 中国位于亚欧板块东方, 有广阔的陆地;希腊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南端, 濒临爱琴海, 西南临爱奥尼亚海及地中海。这就造成了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陆地文明, 勤劳朴实;海洋文明, 冒险进取。同时, 中国气候受季风影响, 大陆性强;希腊气候单一, 海洋性强。这些都对民族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不同。

发展阶段, 受上层建筑层面影响深刻。文化方面, 中国神话受礼仪、伦理道德的束缚, 希腊神话则受到自由经济发展的影响;制度方面, 中国制度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出发, 追求完美和道德的教化, 忽略了人性的发展。西方制度, 从人性本恶的角度出发, 追求个性发展, 以自我为中心, 建立了分权体制。而利益的多元化, 又使他们彼此互相监督, 这些都对后期神话的补充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

人类对未知的世界永远充满着好奇与迷茫, 加上对已知世界的认识, 以一种相对极端的方式对未知世界进行充分的猜测与想象。所以, 在起源问题上, 中西方并无很大差异。不过, 中国统治者利用神话宣传贵贱之说, 西方则利用善恶来改造人性, 民族意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不同。

其次, 中国和希腊都在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 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 因此洪水等灾难成为了共同的神话话题。中西方神话都表现出了先民们在面对不可认知的自然现象时无知、胆怯, 却又有着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不同的是, 中国大禹治水的神话, 创造出了英雄人物, 而希腊洪水作为惩罚方式, 一方面在劝导人性向善的基督思想, 另一方面扩大了神的权威。洪水之后人类对家园的再造, 反映了神话对人性的反省和批判。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和学习。同时, 也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保护、传承。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 才能探求其中的奥秘, 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东西。

注释

11斯威布.希腊的神话和传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22 孔颖达.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98.

西方政治新闻主题的神话结构简析 第7篇

所谓社会运动修辞的神话主题, 是指政治修辞与社会运动的关系, 它关注的是对社会情景做出一种反应的话语;在这种社会情景中的交际被看做是一种行为方式, 也是思想、态度和价值的一种体现。因为社会运动的产生是为了通过修辞手段寻求某种变化:或改革, 或恢复, 或抵制。对于所谓的社会运动修辞中神话的“深层结构”, 艾德尔曼提出了政治神话的主题或世界观的说法, 并且他已经论证政治幼稚的人有一个神话的世界观, 它有助于对那些信仰神话的人解释政治事件, 而且语言在唤起人们的这些神话主题方面有一种实质性的作用, 他给出了如下三种基本的神话主题:

(1) 阴险的敌人:一个策划实施危害行动的敌对的外部团体 (outgroup) 的神话, 它被认为是一种有差异的或同质的、深潜的或全能的, 而且是针对危害内部团体 (ingroup) 的阴谋行为。例如2009年1月4日《国际先驱导报》“美国:正变为一个哀伤者的国家奥巴马:美国神话”就复制了这个神话主题:一个哀伤者的国家。

(2) 神勇的领导人:政治领导人在拯救危险中的人民应该表现出仁慈之心和有效率的作风, 而且还应该展示出勇敢、进取和灵机处置的品质。如“人们需要的, 正是一座供仰望、供依靠、供忏悔的神像”。

(3) 我们团结一致:这种信仰认为, 如果为领导效命, 甚至牺牲, 并服从领导, 那么一个团体———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一个政党———最终能战胜它的敌人。如奥巴马所代表的“变革”是如何正中美国人心坎的。

神话主题的原型沉淀或集体记忆作用, 在新闻文本中由霍尔所说的“优先解读”现象实现, 因为人们总是习惯地接受话语中支配性的价值。由此可见, 艾德尔曼的政治神话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套领悟政治话语背景认知理论。然而, 如果神话理论具有经验实质, 我们就必须发展一个政治神话观念里所蕴涵的明确的特性表述体系以及确定神话主题的标准。艾德尔曼说, 一个神话不一定是一种虚构。这个术语表示一个广泛接受的信仰, 这种信仰为事件提供了意义, 也是一种社会暗示。

艾德尔曼认为, 神话主题的主要目的是为我们提供克服矛盾的工具。按照斯特劳斯的观点, 一个系统的概念都是按照“二元对立”结构排列的, 而巴特直接将二元结构视为阶级的产物。西方新闻文本的主题提炼方式几乎都存在这种结构方式。例如对于诸如贫穷和犯罪等社会问题的报道文本而言, 西方媒体文本中基本上就只能发现两种互为相斥的主题结构 (不妨谓之模式A和B) :

(1) 模式A:一种新闻报道主题是认为相关问题人士必须为他们自己的窘境负责, 而政府和工作人员也应保护和帮助其他社会成员免予沦为毫无责任感的和危险的人———这里姑且称为“合理社会的神话结构”。

(2) 模式B:另一种新闻报道的主题认为是社会精英把相关问题人士纳入剥削对象从而受益的结果, 而政府和工作人员却帮助精英们维持既定的特权和剥削———这就是把社会结构看做是一种“剥削社会的神话结构”。

当这些主题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在媒介文本中得到表述时, 我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里运用了西方新闻报道中关于政治 (社会) 运动修辞的神话 (深层) 结构的修辞策略。下面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关于“贫穷和犯罪”的两个社会问题的政治神话修辞, 是如何在西方媒介文本中书写操作的。不同西方媒体有不同政治神话信仰结构, 因此不同媒体的文本制作对于“贫穷和犯罪”也有不同的修辞策略, 并作出不同的解释与书写。以事实“一个黑人失业者在试图抢劫中被击毙”的报道为例, 对于信仰模式A的文本书写者可能就有A1的书写范式。

神话主题:懒惰的穷人;社会运动修辞:穷人受穷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利用好社会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的均等的机会;新闻报道文本:这个黑人被看做是罪有应得。并把这种不幸的击毙说成是由这个人自己失败的求学经历、不体面的工作, 或者精神涣散等原因造成的。总之, 无论如何, 他就是一个罪犯。

相应的信仰模式B的书写者也有主题:穷人是受害者;社会运动修辞:穷人受穷是因为他们是经济的、社会的、种族的、民族的等不公正待遇的受害者。新闻报道文本:或许, 在听说一个黑人失业者在试图抢劫中被击毙的消息后, 可以把这件事情描写成是因经济的和种族的不公正的受害事件。他或她可以对这个人迫不得已抢劫别人给出一个“解释”的理由 (如果他有一点出路的话, 他本来不必这样做) 或者甚至也可对这个人的被杀给个“说法” (如果这个人是白人, 他将不会被杀) 。

从神话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第8篇

神话(mythology)本来是古希腊语,原意为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传说,它是试图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虚幻的构想。鲁迅先生给神话下的定义是:“昔之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可见,神话是原始人以想象的思维方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理解和解释的精神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因此,本文从神话角度来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差异

1. 从神的形象塑造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神的形象塑造上,中国神话将人神化。中国神话将一切美德、美行、美言和美功都赋予自己所崇奉的神,使其崇高伟岸、超常脱俗。中国的神往往被塑造成具有为了群体利益敢于战斗、坚韧不屈、舍己为群、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古典群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圣人形象。如鲧、禹和后羿为了普天下老百姓的生存利益,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成为了中国神话史上令人崇敬的道德偶像。中国的神由于融入了阶级统治的思想,被当作阶级统治的工具使用,其形象的塑造和人性的体现已被理想化、信仰化,具有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常人无法相比的力量和常人没有的精神。但在神的形象塑造上太讲究完美至极,全无缺点和弱点,导致中国的神不真实可信,缺乏人格的魅力,丧失人的个性,只能是道德的标榜和偶像。

与中国神话重视人的社会责任,重伦理道德不同的是,古希腊神话则强调人的个性,重个人权利。因此,古希腊神话往往以“人”为中心进行展开,人的本性和个性等都在神话中得以全面体现。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大多反映主人公对生活、命运强烈的个人反抗精神。如美狄亚杀子报复的故事虽然残忍,但体现了她敢爱敢恨的个性,以及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而中国神话就较少这种抗争获取自由、反抗命运不屈的故事。与中国古典群体主义相对的是古希腊的古典个人主义,古希腊神更追求一种人的个性的解放,敢爱、敢恨、敢争。因此,古希腊神话比中国神话显得更具有以人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色彩,与中国神话的群体精神形成鲜明对照。如果说中国神话将人神化,那么古希腊神话则是将神人化。古希腊人往往从现实世界人的个人感受、需要和欲望方面幻想他们心目中的神,他们肯定人类的自然形体、自然人性,并把这些美质集中到神的身上。

2. 从价值观念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价值观念上,中国神话重视人的社会性,重社会责任,重伦理道德;而古希腊神话则强调人的自然性、个人性、重个人权利。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是志在天下,为天下人谋福利,这些都充分表明,在价值观念上,中国神话重视个人应负的责任,强调个人在世界上的使命,倡导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德行至上的道德伦理观,肯定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责任,视个人主义为洪水猛兽,认为“和”是支撑天下的杠杆。

古希腊神话是以利作为推动历史的杠杆的。它充分肯定个人的权利、利益和个人的价值,充分理解人的自然性和自由性,甚至认同为了获得功名利禄,为了个人尊严,可以不择手段,甚至走极端。阿喀琉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所顾及的不是社会公共利益,也不是国家民族的尊严,更不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死活祸福,而是一己之私利。

3. 从体现的民族精神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国神话与民族精神的形成,得力于礼仪的、伦理道德的聚合力。在古代中国的社会意识里,值得崇拜的不是“力”,而是“力”所体现的道德性质。“知识就是力量”无形中就让位于“道德就是力量”。因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确切地说是经过史官文化浸染过的中国神话中,提倡的是三皇五帝式救苦救难、律已甚严的高尚“圣德者”作为以文化向心力为纽带的庞大稳定政治实体的统治者,以礼仪、道德和仁义来治理国家、团结人民,所以中国神话体现的是一种道德规范与伦理符号,使其民族精神有明显的伦理倾向,集中体现在中国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对社会政治等世俗生活方面的“德”的尊崇。

而古希腊神话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得力于经济的、力量的、技术的聚合力。古希腊文明是城邦制文明,而其城邦起源的典型是:先出现一个军事要塞,然后围绕要塞,渐渐出现并形成了市场,最后二者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城市,这个城市既是军事重镇,又是经济中心,但不论是军事性的还是经济性的中心,其目标都在于追求物质力量,而这些只有通过技术才能有效获得,可见“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城邦文化强调从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战胜其他城邦,得以生存和繁荣。因而在整个古希腊神话中,崇尚的是透露着强烈的非伦理倾向的奥林匹斯诸神们强大、神奇、分工细致的力量,所赞美的是叱咤风云,能扭转乾坤的有“力”者。这些天神具有超人的神力,而伦理道德水准极底甚至不及凡人,所以古希腊神话所体现其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对“力”的崇拜和追求。

三、结语

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在世界神话体系之林中,具有各自的典型意义,代表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在神话上的差异。而这些神话能体现其各自的民族精神,神话与民族精神互为表里,神话是民族精神的最初记录。神话的复兴,有激励民族的特性、促进与保存民族性的价值。在当今世界文化大汇集时代,我们不仅要挖掘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而且要把眼光延及全世界;不仅要学习借鉴世界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最先进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挖根朔源,全面了解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走向,以趋利避害,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罗小东.神话思维与神话解读[J].中国文化研究, 1998, (2) :35.

[2]潘世东.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中希神话之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 2001, (3) .

[3]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8.

[4]潜明兹.中国神话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4.

[5]王延生译.希腊神话故事.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0.

中西方神话 第9篇

神话产生于人类远古时代, 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 有力地证明了劳动人民从来就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也揭示了民间文学从一开始就与人民的生活和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和古希腊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两国的神话故事也是世界神话故事中的两颗璀璨的明珠, 对东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两国神话故事中人性和神性的比较, 并探究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

二、论述人性和神性的含义和关系

(一) 神性和人性的含义

神性是由于想象具有一种强有力的欺诈力, 在想象方面最强, 但是在推理方面最弱。神性的自然本性是“把具体事物都显示为由诸神灌注生命的存在实体, 按照每种事物的观念分配一些神给它们”, 它是一种诗歌的或创造性的自然本性[1]。在古希腊神话中, 神性是至高无上, 没有什么能与之抗衡。人只能被神控制, 神能赋予人一切, 在任何条件下, 神都能让人拥有或失去一切。

人性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 它是有理智的、谦恭的、和善的、讲理的, 把良心、理性和责任感看成法律[2]。在中国神话中, 人之初、性本善。人能抗衡神, 神不能无缘无故的惩罚人。在神界里, 神也有惩罚制度, 神是为人服务, 都能体现人性。人大可不必盲目崇拜, 神并不是高不可及, 人可以成为神, 这是生命的权利。

(二) 神性和人性的关系

人与神存在着概念上的分别, 但从生命的真实而言人与神在每个生命个体的彻悟与正解中得到统一。人性的内涵是深广的、包容的, 人类的历史积淀和锤炼了复杂的人性。

神性就存在于人性中, 人性的升华就是神性, 神性就是人性内在的潜能。所以神性不能外求, 那会流于宗教的盲目崇拜和堕入真实的迷信。神性就是对人性内在的不断挖掘, 从人性的复杂与混乱, 到神性的有序与纯洁, 内在的和谐。

人性与神性必须统一, 这样才能消除人性本身自我的许多矛盾, 也能消除各种形式领域的不同见解和危险分歧, 使一切和谐, 一切本然, 一切自然, 互不干扰。

三、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的差异

(一) 以人为本和以神为本

中国神话是人性的, 它是以人为本的。中国神话中的英雄和神一般说来都是爱人类, 为人类牺牲或做出贡献的。盘古开天辟地, 为人类开了一片生存的空间, 并为其支撑了一万八千年, 他的躯体化作人间万物。女娲造人, 又炼石补天还治水排洪。后羿射日斩蛇, 为民除害。炎帝教人类播种五谷, 辨别草药。黄帝教人类盖屋取暖, 发明了弩, 制作了乐律。[2]但是他们既不是万能的, 又不是万劫不死的。

然而, 古希腊神话却是以神为本的。在古希腊神话中, 神支撑着整个体系, 神是伟大的, 人们把神当成一切, 为了神而生存。而神呢, 他们自视是宇宙的主宰, 有权决定人的生死。神可以为了一个金苹果发动长久十年的特洛伊战争。普罗米修斯窃天火造福人类, 宙斯不能容忍, 不但让老鹰啄他的心肝, 残酷地惩罚他, 还迁怒于人类。

(二) 人的神化与神的人化

中国神话中的神灵大都庄严肃穆、悲天悯人, 宛如儒家中的谦谦君子、道家中无欲无求的真人或是佛家的得道高僧。[3]他们修身养性, 立人立己。既不好色, 又不好战。神是没有七情六欲的, 他们跟人有一道隔阂。人对神参拜是因为神对人的恩德。原本天地之间有天梯相通, 神、仙人、巫师和地上勇敢智慧的人民皆缘这天梯自由上下, 到了后世神话还出现了神仙, 只有道德高尚、乐善好施、勤于修行而且功德圆满的人才能得道成仙, 神仙的出现对于尘世间的人来说是一个更加真实的榜样, 对于鼓励人们修身养性、一心向道起到积极的作用。人神距离的拉远更使人类意识到自身的力量, 神话故事更向着主观与人性的方向发展。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具有人的形态, 并且有人的性格和人的情感。古希腊人也是按照人的形象创造神的。神跟凡人一样具有欲望, 他们感到饥饿, 需要睡觉, 会遇到困难, 也会感染疾病, 感到害怕、疼痛, 等等。神时常跟凡人周旋来往, 甚至产生爱情, 生儿育女。古希腊神话中神的主宰宙斯经常潜入人间引诱女人, 即使他有很多位妻子;他常年统治世界, 却对人类的疾苦不闻不问。战争发生时神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 分成不同的派别帮助自己倾向的一方。奥林匹斯诸神, 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 而且是人性戏剧化的表现。他们以人类的保护神自居要求人类进行献祭, 视人类为蝼蚁, 人间只是他们表现自己权力而随意表现的场所而已。

四、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产生差异的原因

造成中国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 自然环境

希腊地区被地中海、爱琴海包围, 海岸线曲折, 气候温和宜人, 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除希腊半岛, 还包括爱琴海诸岛、克里特岛和小亚细亚沿海西部一带, 内部多山, 交通不便, 因而难以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是由一些分散、独立自主的小型城邦国家组成, 因而有利于形成古希腊的民主传统。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 也称“海洋文明”。这就养成了古希腊人的海洋性格。海洋性格的一大特是开拓冒险精神强, 个性张扬。古希腊人在造神时把这些赋予了神。古希腊人“按照人类的模式来编写神的世界”, 同时这些神又“给人类树立了生活的榜样”。[4]

中国有广阔的大陆腹地, 养成了中华民族的大陆性格, 加上儒学自汉代以降成了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守的意识形态, 因而“约束了社会成员的正常欲望追求和感情宣泄;强化了尊卑观念和等级意识, 从而铸造了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精神风貌”。[4]此外,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文明总是源江河而起, 地处内陆的古中国人由于交通不便, 加之大自然的恩赐不丰, 很早便以农耕为主, 生活辛苦, 所以养成了重实际、轻玄想的思想。[5]他们希望能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帮他们解决大旱、解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洪水泛滥、解决大自然中人的力量所不能战胜的灾害, 因此他们心目中的神总是要办点实事的。这样就使得中国神话一开始便带有理性和道德的成分。

(二) 社会环境

在古希腊神话中, 神和人的界线是很分明的。人永远成不了神。神主统治众神、众神统治人类的格局是不可改变的。古希腊活中诸神似乎总是与人过不去, 神给人恐惧和痛苦, 而自己却过着幸福的生活。

中国的早期神话体现了理智、严肃、和谐、温柔敦厚的美学风貌。也就是说, 在美中体现了善, 或是因善才显得美。中国文化在对待神和人的关系时, 遵从的是“天人合一, 神佑黎民”, 神和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一致的。中国人认为, 神是人之圣者, 修养得好, 造福于人, 才能功德圆满而成神。在中国人心中, 神不但法力无边, 而且是神圣的、伟大的, 是人敬仰的偶像。神也不负众望, 以身作则, 保护百姓, 施恩于人。燧人氏钻木取火, 羿射十日,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莫不是造福于人。

五、通过神性和人性的比较, 反映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 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差异

古希腊神话是以神为本, 讲究的是个人私欲, 而中国神话是以人为本。这是因为西方人认为个人利益是最为重要的, 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 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 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而东方人则认为社会是最重要的, 个人的利益应该服从集体的利益, 少数人的利益应该服从多数人的利益, 为了公共财物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在这一点上, 中西方之间的观念就有一定的差异。例如, 在我们国家,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还是在包括重要媒体在内的所有舆论界, 都会对那些为抢救财产而献身的人们大加赞扬, 并号召人们向英雄学习;但是, 这件事如果是发生在西方国家, 人们就不会这样做, 也不会鼓励这样的行为, 因为在他们看来, 任何财产, 无论多宝贵, 都抵不过一个人的生命。

(二) 性格的差异

在整个古希腊神话中, 崇尚的是透露着强烈的非伦理倾向的奥林匹斯诸神们强大、神奇、分工细致的力量, 所赞美的是叱咤风云, 扭转乾坤的有“力”者。并且, 古希腊神注重的是性而不是爱。他们只顾自己的感受, 满足自己的私欲, 不顾他人感受。这是因为人崇拜个人自由, 喜欢随心所欲, 独往独行, 不愿受限制。在他们的世界里, 只要自己高兴就行, 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享受生活和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而且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 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相反, 中国神话中的神灵大都庄严肃穆、悲天悯人, 宛如儒家中的谦谦君子、道家中无欲无求的真人或是佛家的得道高僧。他们修身养性, 立人立己。既不好色, 又不好战, 他们崇尚“德”。因此, 为了能够和睦相处, 中国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既文章”, 这成为中国人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美德。

六、结语

上述观点只是从一方面来反映中西文化的差异。神话是早期人类对自然力量及社会力量朦胧混沌的感悟。虽然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失去神话的时代, 但远古神话并不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现即逝的昙花, 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 神话以不同面目出现, 仍在暗中影响着世界和人。正因为如此, 了解神话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跨文化交际中, 它同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与西方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与西方人交流。

参考文献

[1]维柯.新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2]刘新慧.神性与人性[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外国语言文学专辑) , 2000:172-175.

[3]宋皓.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比较研究[J].学院学报, 2006, (6) .

[4]张建佳.神化与人化——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差异[J].湘南学院学报, 2006, (6) :59-61.

中西方神话 第10篇

在中国文学中, 《聊斋志异》毫无疑问堪称人神恋爱故事的集大成者, 全书491篇故事, 涉及人与鬼神恋爱的篇章近300篇。其中大多为儒生与女性鬼神的恋爱, 这个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欢喜姻缘, 如《婴宁》、《聂小倩》等;第二种是男子贪色而遭女鬼荼毒的, 如《黎氏》、《画皮》等。偶有男性鬼神与凡俗女子的恋爱, 不过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所谓的爱情, 只是情欲故事而已, 结局当然也不大好, 如《胡氏》、《贾儿》等。

西方文学中的人神恋爱故事以《希腊神话故事》为代表。此前并没有集中的关于人神爱情的作品或者作品集, 而此后西方文明进入基督教时代, 神祇只有三位一体的上帝, 他以人类的父亲姿态出现, 当然也不可能有人神恋爱的可能。这种现象被认为是人类社会从蛮荒进入理性的标志, 是道德理性化身的新神时代取代动物性化身的旧神时代的开端,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曙光。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出现的男女情爱故事, 与这里提到的理性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 从本质上说, 这些几乎完全是欲望的驱使。在整部希腊神话故事中, 类似的关于欲望的描述比比皆是。

蒲松龄 (1640—1715) , 山东淄博人, 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小地主家庭。19岁时参加童生考试, 接连考了几个第一。不过此后就非常不顺利, 直到71岁那年才得了个贡生的资历。在此期间, 他做过幕僚, 做过私塾的教师。当然, 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享誉四海的《聊斋志异》。

聊斋故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在每篇故事的结束, 都有自号异史氏的蒲松龄的评语。显然, 蒲氏是在模仿西汉的太史公司马迁, 用意明了, 他不仅要讲这些趣味性很强的故事, 更希望读者能够明了他的故事中深刻的道德哲学。他不仅要娱人, 更要喻世。这一点就远远从格调上高出了几乎完全是原始状态的希腊神话, 后者只是故事, 或者说, 在爱情故事方面, 并无意过多地附带喻世的意义。虽然如此, 希腊神话本身天然的喻世意义也是显著的。

聊斋故事中出现的爱情故事众多, 就恋爱的对象和结局来看, 约略分为三种:第一, 凡人男子与女性鬼神的恋爱, 以喜剧收场的;第二, 凡人男子与女性鬼神的恋爱, 以身遭毒害收场的;第三, 男性鬼神去蛊惑凡人女子, 这种类型大都没有什么好结局。

蒲松龄以自身的道德观审视着他笔下的男女的爱情故事。他欣赏那些勇敢、热烈地追逐爱情的年轻人, 赋予他们才智、激情、谐趣和美丽的爱情。在《青凤》一篇中, 他塑造了一位热烈大胆的青年人耿去病这样一位“故大家”的儿子, 他身在封建礼教的世界, 却有着浑然天成的质朴的个性。他的心中并无人鬼之别。当他第一次见到青凤时, 这位女子是那么美好, “审顾之, 弱态生娇, 秋波流慧, 人间无其丽也”。他开始热烈地追求青凤, 虽然遭遇了对方家长的冷眼甚至斥责, 但是他锲而不舍, 终于如愿。在蒲松龄的神话世界里, 封建礼教与他的道德标准无关, 真爱才是合乎道德的, 才是值得颂扬的。并且, 儒家传统的恕道也在故事中得到体现。为了追求爱情而狂放不羁的耿生在故事的结尾不仅救下了当年阻碍他的青凤的叔叔, 还慷慨地为他们提供了安居之所。这样, 被称作“狂生”的主人公的道德高度甚至高出了那些以封建礼教的卫道者自居的人们。不仅如此, 蒲氏还巧妙地安排孝儿做了耿生儿子的老师, 让两个世界的人在此实现了难以置信的和谐。

蒲松龄清晰地向读者区分了什么是道德的爱情, 什么是不道德的爱情。那些以情欲为驱动, 手段粗暴邪恶的男子试图向美貌的女性鬼神求欢的故事往往带有警世的意义。在《婴宁》一篇中, 痴情纯洁的书生王子服最终获得了美丽聪慧的婴宁的爱情, 而那位心怀不轨的邻家子则遭到了严厉又荒诞的惩处。由此可见, 在蒲松龄看来, 纯洁的爱情应当受到颂扬, 而以原始的情欲为驱动的爱情则是邪恶的, 后者表现为简单粗暴的占有和亵渎。同样, 第三类故事也一样没有好的结局。这些故事可以概括为男性鬼神凭借自己的超能力去霸占凡人女性。《贾儿》一篇讲到, 有一位行商在外的人的妻子遭了狐狸精的侵害, 他的儿子虽然年少, 却机智多谋。他深谙密谋之道, 以此斩断了一只狐狸的尾巴, 后又循着血迹, 找到了这些作恶多端的狐狸的老巢, 最终用毒酒毒杀了它们。在这个故事中, 蒲松龄以笔为刀教训了那些自恃强悍、恣意妄为的恶人, 并且通过故事告诫他们, 唯有具有美德的人才可以得到幸福, 美德是最伟大的力量, 不以追求道德为出发点和皈依道德为归宿, 那么, 等待他们的只有毁灭。

由此可见, 蒲松龄的人神恋爱故事是有他自己的道德标准的。他歌颂那些两心相悦、身心交流的情爱, 鞭笞那些单纯的动物性的性侵害。他赋予前者美好的生活, 用毁灭来惩罚后者。这样的爱情故事里鲜明的主旨, 在被奉为“西方文化的武库”的希腊神话中并没有出现。

希腊神话故事大概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之前, 内容大多为古希腊的神祇、英雄、自然与宇宙的故事。这些故事大都被欧洲古老的居民口口相传, 后来被盲诗人荷马收入《荷马史诗》中。另有作家荷西俄德所著《神谱》也收录了其中一些故事。此外, 还有一部分故事保存在至今广为流传的诗歌、戏曲中。希腊神话故事主要分为神祇故事和英雄故事两个部分。

由于形成时间比较早, 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故事大多表现原始的情感和欲望。诚然, 原始的欲望是爱情的原动力, 故而爱情又被称作神圣的生命情感, 这一点在希腊神话的爱情故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种原始的情欲作为爱情的原动力的表现不仅体现在文学上, 而且体现在古希腊一切艺术形式中。时至今日, 我们还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的以人体为主要表现内容的雕塑、绘画, 仍然可以感受到古希腊人心目中自然和原始的美。

古希腊人对情欲和情欲的源泉的描写是直接的, 毫不隐晦的。“金苹果”的故事这样讲道:有一位“不和女神”, 在同时有赫拉、雅典娜和阿芙洛狄特在场的场合, 将一只上面写有“最美的女神”的金苹果送给了特洛伊的王子、普利阿摩斯的儿子帕里斯, 请他交给三位女神中他认为的“最美的女神”。这三位女神容貌不同, 气质不同, 代表着三种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赫拉端庄优雅, 身份尊崇, 是宙斯的原配妻子, 她不仅美丽, 而且气度不凡。雅典娜则是美少女的形象, 聪明、智慧, 勇敢, 又有少女的纯真和羞涩。而阿芙洛狄特则代表了成熟的女性美。她妖娆妩媚, 身穿火红的纱巾, 有着娇嫩的胸脯, 既妖媚动人, 又楚楚可怜。阿芙洛狄特正是希腊神话中爱情、欲望和诱惑的象征。正因为如此, 帕里斯最终把金苹果送给了她。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在古希腊神话中, 爱与欲望密不可分。欲望是爱情的原动力, 是人们自然的、本能的力量。

然而, 仅有欲望的驱使并不能成就在希腊神话中最高尚的爱情。阿波罗曾经疯狂地追逐女神达佛涅。面对达佛涅的拒绝, 阿波罗不惜说出了自己的秘密, 只为得到女神的回首。音乐家欧律彼德斯的妻子被毒蛇所啮, 魂归地府。为了救回逝去的妻子, 他极尽哀歌, 终于使得哈德斯动容。另有特洛伊城头殉国的妻子们, 她们更仿佛一座座雕塑, 向人们诉说着责任和爱情。这些在希腊神话故事中人神相恋的故事, 虽然脱胎于旧的时代, 却闪烁着新的人性的光芒和理性的光辉。

不过, 希腊神话故事中对本能的欲望渲染过于浓墨重彩, 对理性的爱情描写过于单薄。这毫无疑问对后世的欧洲文化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希腊文化中的爱情观因此变得不健全, 不完善, 因而需要一种理性的思维和伦理来引导。从某种意义上说, 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故事像一滴水, 折射出那个时期的尚处于不完善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价值体系。神话故事所反映的原始宗教的没落, 其原因莫不与此有关, 而新的宗教的兴起, 则暗合了处在辞旧迎新时期的人们所期望的某种全新价值体系。

结语

之所以把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爱情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爱情观和价值观称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叛逆的回归, 是因为蒲氏叛逆的是那一套腐朽僵化的封建伦理, 这样的伦理道德标准显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蒲氏在其小说中所歌颂的率性、诚挚的爱情所折射出来的人性的光芒, 正是今天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珍惜发扬的内容。而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故事则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故事中的神祇身上那些原始的人性, 时至今日依然在这个世界比比皆是, 其中有积极的成分, 更有消极庸俗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下, 如何扬弃以希腊神话故事为源头的欧洲文化, 将是我们不断探索和付诸实践的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1]陈延庆.试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人和神关系的思想[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6.

[2]蒲松龄.聊斋志异[M].长沙:岳麓书社, 2004.

[3]斯威布.希腊神话故事[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9.

上一篇:#9锅炉下一篇:机械再制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