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瘀型范文

2024-08-08

气虚血瘀型范文(精选9篇)

气虚血瘀型 第1篇

关键词:中医辩证,肝硬化腹水,利尿剂

肝硬化腹水主要的常见证型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滞湿阻、脾虚水泛、湿热蕴结。而其中气虚血瘀是共性证型病机, 不仅是因为该型频次最高, 而且在其他证型和临床表象与治疗方药中, 也往往反映了“气虚”或 (和) “血瘀”的特点[1]。笔者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以中医辨证治疗气虚血瘀型肝硬化腹水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和腹水诊断标准[2]。69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 (治疗组) 33例, 男23例, 女10例;年龄最小57岁, 最大66岁, 中位年龄63岁;病程最短6个月, 最长6年, 平均2.4年;肝硬化9例, 肝癌术后或化疗后2例。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36例, 男25例, 女11例;年龄最小49岁, 最大69岁, 中位年龄66岁;病程最短9个月, 最长7年, 平均2.7年;其中肝硬化10例, 肝癌术后或化疗后2例。

2 组在年龄、病程和病情分布上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低盐、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而易消化饮食, 针对病情控制水、钠摄入, 口服螺内酯片20~80mg, 每日2~3次口服, 24h尿量不足1500m L, 加用呋塞米片20~40mg, 每日1~2次口服, 酌情使用人血白蛋白或/和新鲜血浆, 补充维生素及足够能量, 调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并积极防治感染。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根据临床证型辨证给予中药治疗。基本方:炒白术60g、生黄芪60g、茯苓30g、大腹皮15g、枳壳20g、汉防己15g、桃仁15g、当归20g、丹参20g、益母草30g。辨证加减用药:肝郁气滞证, 减黄芪量至30g, 加炒麦芽15g柴胡12g、白芍15g、佛手15g、砂仁 (后下) 10 g;湿热内蕴证, 将黄芪、炒白术用量减少至15g, 加茵陈15~30g、大黄 (后下) 6~15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5g、厚朴15g、商陆10g;肝肾阴虚证, 加北沙参15g、枸杞子15g、生地黄20 g、制鳖甲30 g;脾肾阳虚证, 加附子10g、葫芦巴15g、淫羊藿15g、泽泻15g;血瘀证, 加三七粉9g (3g/次, 随汤药吞服, 日3次。) 、莪术15g。每日1剂, 文火浓煎, 每服100m L日3次。15d为1个疗程, 平均3个疗程。

2.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在计算机SPSS 15.0软件上进行运算。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腹胀明显减轻, 尿量增加500m L/d以上, 下肢浮肿消失, 无或少量腹水维持3个月以上;有效:腹胀减轻、尿量增加, 腹水1个月后逐渐增多;无效:半月后腹水又恢复到治疗前水平。

3.2 治疗结果

(1) 治疗组33例, 显效12例, 有效18例, 无效3例;对照组36例, 显效9例, 有效15例, 无效12例。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χ2=16.44, P<0.00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 腹水消退时间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治疗组 (2 1.18±5.2 6) d;对照组 (25.94±7.61) d。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2.9958, P=0.0038<0.01) 。

4 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病。“证”就是“人体应答反应状态”, 是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疾病本质。传统意义上的辨证就是围绕疾病主要症状、体征进行以主要症状为中心、结合其他伴随症状和舌脉等, 识别病因病机, 指导立法处方。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茯苓、大腹皮、枳壳、汉防己、益母草可抑制肾小管对钠重吸收而发挥利尿的作用。白术、黄芪能减少总胶原及I、Ⅲ、v型胶原在大鼠肝脏的病理沉积, 使胶原蛋白明显下降;当归、丹参有抗氧自由基、抗纤维化及抗凝、疏通微循环的作用[3]。基本方反映了“气虚”或 (和) “血瘀”的特点。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组在短期利尿作用如腹水消退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 而且对于改善疗效也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 (P<0.001) 。说明中药中医辨证有一定作用, 而且有改善疗效的功能。因此上述药物相互配伍, 具有较好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本疗法价廉、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且为患者在肝细胞的修复中赢得了时间。

参考文献

[1]刘成海.重视补虚化瘀中药对肝硬化肝脏微血管病变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8, (06) :321~32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0~11.

气虚型便秘怎么治疗方法是什么 第2篇

其次气虚便秘的症状可能涉及到身体方方面面,患者身体会出现的症状为大便干结排不出,以及还会出现的症状为易出汗、肌肉无力、精神倦怠、头昏眼花,把脉的时候会出现脉象细弱等,出现这些症状千万不能置之不理,而应该从根本上弄清原因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工作。

然后就是气虚便秘患者在日常生活之中就是身体较虚弱,脸色较苍白,呼吸上也是比较短促,一点力气都没有,同时还会出现的症状为精神疲乏,身体出现腰膝酸软、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等症状,食欲不振、不思饮食也是会出现的症状。

从气虚血瘀探讨冠心病发病机制 第3篇

冠心病属祖国医学厥心痛、真心痛、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范畴。临床和试验都证明益气活血化痰方药治疗冠心病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内皮素(ET),维持ET/NO平衡,升高一氧化氮(NO),保护内皮细胞,预防冠脉内血栓形成等作用。笔者认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常见病机,因此,益气活血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治法。

胸中气虚、心血不足、血流失常,则胸中猝然而痛,发为冠心病。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虚,刻意强调“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系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责其极虚也”。“阴弦”即尺脉弦紧,指阴邪内盛,水饮停聚,上泛胸中而致胸痹心痛,揭示了胸痹本虚标实的病变实质。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亦有“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一系列对本病的记载。胸部为清阳所聚,诸阳皆受气于胸中,而心为阳中之阳,血液之所以能在脉中运行不止,环流不休,全赖心脏氧气的推动和温煦,正如任应秋先生所说:“心的功能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因此,心发生病变首先是阳气方面亏虚,其次才是血脉有所损害。由此可知,本病的发病基础是气虚,而痰瘀等均由此派生而来,故病机特征是气虚为本,痰瘀为标。

本病由寒凝、痰浊、气滞、血瘀等单一因素痹阻心脉者故屈多见,但因寒痰、气瘀等病理因素可互相影响,故相互兼夹而致病者亦为常见。如心阳不足,无力推动血行可致瘀;阳虚气化无权,痰浊内盛,阻遏气血运行也可致瘀;阳虚感寒,寒凝气滞,血脉不通亦可致瘀,不难发现,阳虚血瘀当属冠心病常见病机特征之一。瘀血一经形成即可阻滞气机条达通畅,导致气滞,又可影响津液的传输气化形成痰浊,而气滞可影响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进一步加重痰浊淤血,痰浊也可阻于脉中,妨碍血液运行,并可郁阻气机,使瘀血气滞进一步恶化,其中痰浊瘀

血皆系阴邪,易斫伤阳气,则虚者更虚,因虚致实,加剧了寒、痰、气、瘀等病理产物的蓄积。

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至中老年以后,脏腑阴阳俱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孙思邈《千金药方》言:“人年五十以后,阳气日衰,损与日增,心力渐退”。五脏虚损中以脾肾两脏为著,“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阳虚,则心阳无以鼓动,不能化精生血,而心阴消损不补,以致营卫不足,脉道不充,血行不畅,心脉瘀阻,若水谷不化生精微而反成痰浊,肝之阴亏阳亢而脉细急,则脉道愈不利,心血愈亏乏,心脉愈阻滞。故而年老体衰,脏腑虚损是胸痹心痛的重要原因。脾、肝、肾、胃、肺等脏腑病变在一定条件下均可累及心,而引发“胸痹心痛”。古籍中常有“脾心痛,肝心痛,胃心痛”等记载。

正气内虚,气行不畅,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瘀。本病发病伊始或发作阶段,临床表现以实证为主,如心胸憋闷,甚则窒痛,夜半憋醒,常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舌淡暗或暗红或紫暗,苔白腻或厚腻或黄腻,脉滑或沉迟或弦紧等,标示症状明显,缓解期临床表现以虚症为主,如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倦怠乏力,头晕自汗,动则尤甚,畏寒肢冷。但对发作期的患者若详查病史,平素多有心悸、畏寒、乏力之症状,由此可见,心阳气虚贯穿于冠心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始终。若单纯活血化瘀,理气化痰,固然可奏效于一时,然非澄源治本,长治久安之计,故补益心气,温通心阳为治本之要,但由于本病具有间断性发作特点,若“痛”为急,急者治标,贵在温通。因此立法强调以补为通,补中寓通,通补兼施,相得益彰。治本以补气,针对兼夹血瘀痰浊等病理改变,在以补气为根本法则的基础上,兼用活血化痰等方法,由此阻断冠心病的病理演变。

气虚血瘀型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2]中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如下标准。

1.1.1 诊断标准

无先兆的 (普通型) 偏头痛:① 发作至少5次以上。② 如果不治疗, 每次发作持续4 h~72 h。③具有以下特征, 至少2项:单侧性;搏动性;程度为中或重度 (日常活动受限或停止) ;因上楼梯或其他类似日常躯体活动而头痛加重。④ 发作期间至少有下列之一: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和畏声。⑤ 具有以下特征一项:病史和体格检查不提示有器质性疾病证据;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有某种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 但经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已排除;虽然有某种器质性疾病, 但偏头痛的初次发作与该疾病无密切关系。

有先兆的 (典型) 偏头痛:符合以下特征, 至少3项, 即①有局限性脑皮质和/或脑干功能障碍的1个或1个以上的先兆症状;②至少有1个先兆症状, 逐渐发展, 持续4 min以上, 或有相继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症状;③先兆症状持续时间<60 min;④先兆症状与头痛发作间无间歇期。 具有以下特征一项:①病史和体格检查不提示有器质性疾病证据;②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有某种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 但经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已排除;③虽然有某种器质性疾病, 但偏头痛的初次发作与该疾病无密切关系。 符合上述2项, 至少发作2次。

1.1.2 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按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以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为主, 同时观察伴随症状。头痛发作次数:以月计算, 每月发作5次以上为6分, 3次或4次为4分, 2次以下为2分。头痛程度:发作时须卧床为6分, 发作时影响工作为4分, 发作时不影响工作为2分。头痛持续时间:持续2d以上为6分, 持续12 h至2 d为4分, 小于12 h为2分。伴随症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3项或以上为3分, 2项为2分, 1项为1分。综合评分: 轻度为积分在7分或以下;中度为积分在12分以上, 17分以下;重度为积分在17分或以上。

1.1.3 纳入病例标准

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症状积分在17分以下、中医辨证为气血亏虚证或瘀血头痛证且自愿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 可作为试验病例纳入。

1.1.4 病例排除标准

①年龄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 合并心、肝、肾、胃肠道、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③ 虽有头痛, 但作为其他疾病的1个症状表现, 如高血压、脑外伤后综合征及脑内器质性病变患者。④ 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如眼肌麻痹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⑤ 症状积分在17分或以上的患者。⑥ 中医辨证不属于气血亏虚证或瘀血头痛证者。

1.2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6月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06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3例, 男21例, 女32例;年龄 (36.13±10.62) 岁;症状积分 (13.82±2.91) 分。对照组53例, 男24例, 女29例;年龄 (38.92±11.33) 岁;症状积分 (14.36±2.52) 分。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诺迪康胶囊 (国药准字Z10980020, 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每日3次, 每次2粒, 连续服药30 d。对照组急性发作期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 (芬必得,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0.3 g, 每日2次;缓解期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重庆科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5 mg, 每日2次。伴有恶心、呕吐者给予吗丁啉10 mg, 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30 d后评定疗效。在治疗过程中, 不得使用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结束后无发作性偏头痛症状, 停药1个月不发病;显效:治疗结束后症状积分减少50%以上;有效:治疗结束后症状积分减少21%~50%;无效:治疗结束后症状积分减少20%以下。

1.6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计量资料用成组设计的 t 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统计软件用SPSS 13.0 for Windows。

2 结 果

2.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1)

在剔除和脱落的5例中治疗组3例, 其中2例未完成治疗而失访, 1例依从性差予以退出;对照组2例, 分别为1例因缺乏疗效退出, 1例失访。

2.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2.3 安全性评价

临床观察中, 治疗组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和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12例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嗜睡和疲惫感, 另有16例出现了胃部烧灼感, 不良反应较明显。提示诺迪康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具有无副反应且安全性高的优点。

3 讨 论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3],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偏头痛在我国的年患病率为985.2人/10万 [4]。迄今其病因还没有完全阐明, 约60%患者有家族史, 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气候骤变、强光刺激、烈日照射、低血糖等均可诱发[3]。有关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大体上可概括为血管源学说和神经源学说两大类[1]。频繁发作偏头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和工作, 一旦患病, 患者皆异常苦恼, 求治心切。缠绵的病情和急迫的求治心情将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医疗费用支出, 同时, 也会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和影响。目前, 针对偏头痛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总的治疗原则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 缓解伴发症状, 预防头痛复发[4]。

布洛芬缓释胶囊 (芬必得) 为解热镇痛类药, 通过抑制前列环素的合成, 达到镇痛的作用, 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类疼痛如偏头痛的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系钙通道阻滞剂, 对血管收缩物质引起的持续性血管痉挛有持久的抑制作用, 可防止因缺血等原因导致的细胞内病理性钙超载而造成的细胞损害, 临床常用于偏头痛的预防。由于目前治疗偏头痛的中成药如正天丸、镇脑宁胶囊等在药物组成和功效主治方面与诺迪康胶囊有较大的差异, 故本研究选用上述两种常规西药为阳性对照药, 以考察诺迪康胶囊治疗轻中度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疗效。

偏头痛属于中医学“头痛”范畴, 其痛暴发, 痛势甚剧, 或左或右, 或连及眼、齿, 痛止则如常人[5]。中医学认为偏头痛多系气血亏虚证或血瘀阻络所致, 治宜补气养血、通络止痛[5]。

诺迪康胶囊是以藏药圣地红景天为主要成分的纯中药制剂, 具有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诺迪康胶囊能有效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大脑微循环, 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缓解肌肉痉挛和镇静等作用[6,7], 临床上广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之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的治疗。临床研究也表明, 诺迪康胶囊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偏头痛[8,9]。

本研究以布洛芬缓释胶囊 (芬必得) 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为阳性对照药, 结果显示诺迪康胶囊组在总体疗效、改善症状积分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临床观察中未发现药物有何毒副反应及不良反应, 提示诺迪康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有效, 安全性较高, 且克服了西药副反应多、不能长期服用、远期疗效不如意等不足之处。诺迪康胶囊治疗轻中度气虚血瘀型偏头痛安全有效,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诺迪康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轻中度气虚血瘀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3例。治疗组给予诺迪康胶囊, 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 (芬必得) 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84.3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临床观察中未发现诺迪康胶囊有任何毒副反应和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12例患者在服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嗜睡和疲惫感, 另有16例出现了胃部烧灼感, 不良反应较明显。结论诺迪康胶囊治疗轻中度气虚血瘀型偏头痛安全有效,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诺迪康胶囊,偏头痛,气血亏虚证,瘀血头痛证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714-2716.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05-109.

[3]冯而娟.偏头痛的流行病学[M]//李世倬, 程学铭, 王文志.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57-181.

[4]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42-245.

[5]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201.

[6]陆行, 郭瞬源, 蒋晓婷.诺迪康对偏头痛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5 (3) :169-170.

[7]李炜, 莫书荣.诺迪康胶囊的药效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 (内科学) , 2006, 27 (1) :20-22.

[8]孙福忠, 王秀明, 高秀丽.诺迪康胶囊治疗偏头痛45例[J].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4 (5) :282.

气虚血瘀型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 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经辨证分型均符合《中医内科学》中气虚血瘀型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男29例, 女11例, 年龄24~78岁, 平均 (64.6±1.9) 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3 h至13 d, 平均 (5.8±1.4) d。对照组男27例, 女13例, 年龄24~78岁, 平均 (63.9±2.0) 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5 h至12 d, 平均 (5.7±1.2) d。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使用常规药物治疗, 给予改善循环、溶栓、抗凝、营养神经细胞、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药物。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疏血通、补阳还五汤治疗, 其中针灸选穴:人中、内关穴、涌泉穴、足三里等为主穴, 按照经络辨证选择配穴, 针刺前作穴位消毒, 于穴位进直针1~1.2寸, 反复提、插、捻、转得气, 并应用经络诊疗器械电针频率至可耐受范围对针刺穴位进行电刺激治疗, 每次留针30 min;补阳还五汤, 组方:地龙6 g, 党参10 g, 黄芪30 g, 红花、延胡索各9 g, 桃仁、川芎、赤芍各12 g, 当归15 g, 1剂/d, 150 ml/次, 早、晚温服;疏血通 (生产厂家:友搏药业, 国药准字:Z20010100) 取液6 ml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滴注, 1次/d。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 共接受2个疗程治疗。

1.3 疗效评价

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1]如下。基本痊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为46%~90%;进步:NIHSS评分减少为18%~45%;无变化:NIHSS评分增加或者减少均不足17%;恶化:NIHSS评分增加不少于18%。临床总有效率= (进步例数+显著进步例数+基本痊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及恶化分别为7例、13例、16例、4例、0例, 对照组分别为2例、11例、13例、13例、1例,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 显著高于对照组6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231, P<0.05) 。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范畴, 其中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多为正气虚弱, 导致血运不畅, 脑脉瘀滞不通引起, 治疗应以益气活血、化疲通络为法。针灸结合手法及相关穴位, 可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之效, 配合补阳还五汤及疏血通治疗, 补阳还五汤以黄芪、党参为君药, 可起到活血、通络、益气、止痛之效, 而疏血通属中药制剂, 活血化瘀, 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 增加患者脑部供血, 以上方式联用, 可有效改善患者正气不足, 血运瘀滞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P<0.05) 。说明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良好。

摘要: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输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疏血通、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疏血通,补阳还五汤

参考文献

气虚血瘀型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患者均来自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住院及门诊,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7]的诊断标准, 并全部经过CT或MRI扫描证实, 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 (脑血栓形成) 患者[8]。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公布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9], 中医证型诊断参照全国脑病协作组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 (试行) 。全部患者符合气虚血瘀型, 症见半身不遂, 肢体软弱, 偏身麻木, 舌歪语蹇, 手足肿胀, 面色淡白, 气短乏力, 心悸自汗。舌质暗淡, 苔薄白或白腻, 脉细缓或细涩。按首次入院顺序编号代入随机数字表, 随机分为补经气针法组 (36例) 、普通针刺组 (36例) 。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机体功能障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具有可比性。处于发病4周~6个月的恢复期, 年龄最大74岁, 最小43岁, 病程最长5个月, 最短32d, 伴偏身麻木14例, 肌张力增高57例。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西医诊断及证候诊断标准;病位为颈内动脉供血系统, 有颈内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40岁≤年龄≤75岁;卒中次数≤2次患者;处于发病4周~6个月的恢复期。

1.3 排除标准

神志不清者或者语言理解表达障碍, 不能正确表述自己的意见者;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超过半球2/3体积者) 、后循环症状患者经过药物治疗收缩压≥180mmHg, 舒张压≥130mmHg;合并心力衰竭或肝、肾功能异常 (即ALT>正常值的1.5倍, Cr>正常值的上限) 或血液系统原发疾病者;经检查证实由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房颤引起脑栓塞者;患有类风湿、痛风、截肢、先天性残疾等导致肢体活动障碍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针刺穴位或穴位附近皮肤有感染者。

1.4 治疗方法

1.4.1 补经气针法组

(1) 取穴:百会、气海;患侧肩髃、手三里、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环跳、血海、阴市、足三里、三阴交、足临泣、太冲透涌泉。 (2) 针刺方法:进针法:单手进针法。行针手法:百会穴取平刺, 其余穴位取直刺, 进针后, 察针下虚实。a.针下气松者, 即行提插捻转补法, 进三退一, 重按轻提, 如气虚甚, 配合大幅度捻转催气, 直至针下变沉变紧, 如大鱼之吞饵。部分患者感酸胀难忍, 及有发热、走窜、患肢欲动感, 嘱为针刺之效, 稍加忍耐。b.进针后, 略为行针, 针下紧涩不畅者, 为有邪气留经, 先泻邪气, 行提插捻转泻法, 针下气松, 邪气泻尽, 再如前法补之。每穴操作约3min, 如气始终不至者, 操作3分钟后留针候气, 继针他穴, 全部穴位针刺完毕, 留针15min。出针法:稍加提插捻转, 待针下柔和, 轻退针, 按压针孔。 (3) 毫针:一次性环球牌28号毫针, 直径0.38mm (苏州环球针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 。 (4) 针灸注意事项:对针具、皮肤及医师手部注意严格消毒以防感染;患者处于过度劳累、饥饿或腹泻严重明显脱水等情况下, 暂停治疗。

1.4.2 普通针刺组

采取相同穴位, 进针法:单手进针法。行针手法:进针后行平补平泻手法, 略作提插捻转后即留针, 留针时间为15min。出针法:轻退针, 不按压针孔。所用针具及注意事项与补经气针法组相同。

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 总疗程30天, 疗程结束评定疗效。两组除针刺治疗外, 同时采取抗血小板、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营养支持等一般治疗。

1.5 疗效评定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公布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按治疗前评分与治疗后评分百分数折算法进行评分, 将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求出积分改善的百分率, 以积分改善百分率进行评定。积分改善百分率= (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 /治疗前评分×100%。基本恢复:≥81%, 6分以下;显著进步:56%~80%;进步:36%~55%;稍进步:11%~35%;无变化:<11%。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adit检验,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

根据两组症状积分改善百分率评定, 补经气针法组基本恢复10例, 有效24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4.4%, 普通针刺组基本恢复5例, 有效22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 补经气针法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注:*P<0.05与普通针刺组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中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下降, 但治疗后两组积分仍有显著差异。提示补经气针法组积分下降显著优于普通针刺组。表明补经气针法组能更好地改善中风症状。见表2。

注:△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普通针刺组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 (气虚证+血瘀证) 比较

注:☆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普通针刺组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 但补经气针法组积分下降非常显著, 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仍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1) , 提示补经气针法组对证型的改善显著优于普通针刺组。表明补经气针法能起到明显的益气活血作用, 而普通针刺法有可能仅由于腧穴本身的特性而起到治疗效果。

3 讨论

中风病, 内经谓之偏枯、仆击、痱风、薄厥等。《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 内居荣卫, 荣卫稍衰, 则真气去, 邪气独留, 发为偏枯。”本病因气血逆乱, 产生风、火、痰、虚、瘀, 导致脑脉痹阻。初起病时或虚或实, 然而脑为髓海, 为元神之府, 脑髓一伤, 经气亦伤, 病程一长, 虚象必露, 而致偏身经气衰少, 偏身萎废, 久则拘挛枯滞。病势后期, 气虚血瘀成为中风病的主要证型, 因此王清任以峻补偏身所失之五分阳气为法, 立补阳还五汤。笔者针对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 针刺亦以此立法, 辨证取穴。针刺取百会穴, 位居巅顶, 气海穴, 为先天元气汇聚之处, 两穴有助阳益气的作用;血海, 为气血归聚之所, 功能活血通经。另取手足三里、肩髃、环跳、阴市, 通经过节, 补益经气;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太冲透涌泉, 诸穴透刺, 可加强针刺效应。

王雪苔指出:“针灸的根本作用, 在于调和阴阳。而调和阴阳的根本方法, 则是基于补、泻及平补平泻的手法。机体偏于衰退叫作虚, 也就是正气不足, 应该用补法[10]。”说明针刺手法的辨证运用在针刺治疗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内经为针刺指明了操作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用针者, 虚则实之, 满则泄之, 宛陈则除之, 邪胜则虚之。”又曰:“刺之而气不至, 无问其数……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 效之信, 若风之吹云, 明乎若见苍天, 刺之道毕矣。”

在此, 需明确的问题是何为气至, 何为实之?第一种方法是以针刺后患者酸麻重胀感为得气依据。笔者认为, 以此为据有如下欠缺: (1) 存在明显的主观偏差, 不同的个体对针感主观感受差异大; (2) 不少患者可能因为语言不通、表达能力欠缺, 或存在失语、构音障碍、智力减退, 甚至意识障碍, 无法明确表达针刺感受; (3) 多数患者对针刺存在畏惧感, 有夸大针刺感觉之趋向性; (4) 无法作为针刺补泻的量化依据。因此, 若以此为据, 必然造成针刺作用剂量之差异, 及不能达到明确的补或泻的效果。

在本针刺法中, 笔者严格以针下感觉沉紧为得气依据。此观点已有前人论述, 《针灸大成·标幽赋》曰:“气之至也, 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 如闲处幽堂之深邃。”《针灸大成·泻诀直说》曰:“……觉针下沉紧, 是气至极矣。”《针灸大成·南丰李氏补泻》曰:“……如针下沉重紧满者, 为气已至。”诸论述说明, 针下气紧, 是得气之象。仔细体会针下气松气紧, 可察经气之虚实, 犹如辨舌脉一般, 是判断患者虚实与预后的重要体征。结合内经经文, 则可知, 气松为虚, 气紧为实, “虚则实之”, 为行补法, “满则泄之”, 为行泻法。

晚清针灸名家赵缉庵说:“进针后或补或泻, 则宜行针……欲补其气, 如洒水浇田, 不住洒浇, 则田乃尽溉而畦四满。停手不洒, 而求田畦满, 又有是理乎?……补法也, 寒未热而气未足, 不能停手[11]。”

上述论证为本针刺操作建立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在得气之时, 需进一步鉴别谷气与邪气。谷气即正气, 针下虽紧, 而有柔和之象。邪气即病气, 针下亦紧, 而感涩滞。内经有判断谷气的论述, 《灵枢·终始》曰:“所谓谷气至者, 已补而实, 已泻而虚, 故以知谷气至也。”并说:“邪气独去者, 阴与阳未能调, 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 泻则虚, 痛虽不随针减, 病必衰去矣。”进一步论证了只要充分做好补虚泻实的手法操作, 虽然症状仍在 (痛不随针减) , 而病情已趋好转。研究过程中, 有部分患者存在经气紧涩, 是患肢经气郁滞, 操作上需先行泻邪气, 然后才可行补法。

本针法强调力补患肢偏枯之经气, 明确了行针手法及行针时程。本研究以3分钟为行针时程, 为针刺进行了量化操作的研究尝试。临床观察发现, 在针刺手法操作过程中, 较快取得沉紧针感的患者, 预后较好, 肌力得以较快提高, 康复过程短。而较难以取得沉紧感, 或针下虽略有粘滞感, 而经过持续催气候气, 沉紧感无法加强的患者, 取得疗效的难度增大。甚至有部分患者, 虽经催气候气, 而始终气松者, 预后多难以好转。《标幽赋》曰:“气速至而速效, 气迟至而不治。”论述与临床观察相符。

临床研究发现, 补经气针法针似乎能使肌张力改善, 维持在1-2级, 令肌张力保持在最有利于康复的状态, 并且患肢存在自汗、偏凉、自发热、肿胀、疼痛、麻木感、僵硬感等症状亦随之改善。目前, 对针刺补泻的机理研究尚未深入, 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下一步, 尚需对中风病的其他证型展开相应手法治疗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补经气针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 探讨针刺手法的运用对提高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补经气针法组与普通针刺组, 每组36例, 每日针刺1次, 30d后观察各组疗效、症状积分和证候积分情况。结果 补经气针法组和普通针刺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5%, 补经气针法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 (P<0.05) 。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0.01) , 但补经气针法组又显著优于普通针刺组 (P<0.01) 。结论 针刺手法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补经气针法对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具有显著疗效。

气虚血瘀型 第7篇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有关内容制定。(1)病史: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2)症状:腹胀、下腹及腰痛、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排便及月经后加重。可伴有疲乏无力、肛门坠胀感、食少纳呆、月经过多、白带增多及不孕。(3)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输卵管炎时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织发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在子宫一侧或两侧摸到包块。(4)辅助检查:(1)血常规:若有炎性肿块形成,可有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轻度升高。(2)B超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肿块、输卵管增粗或盆腔积液。

1.1.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妇科学》(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第6版)有关内容拟定。气虚血瘀证:(1)主症:(1)下腹部疼痛结块,缠绵日久。(2)痛连腰骶,经行加重。(3)带下量多,肛门坠胀感。(2)次症:(1)经行腹胀痛加重。(2)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或见不规则阴道出血。(3)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4)舌脉:舌质红或暗红或边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涩无力。以上主症必备,次症具备2项,参照舌脉可诊断。

1.1.3 病情评分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子宫活动受限、压痛5分;输卵管呈条索状增厚、压痛5分;子宫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压痛5分;下腹腰部酸痛,坠胀3分;带下增多1分;低热1分;经期腹痛1分;肛门坠胀感1分;病程每增加1年加1分,分组标准积分在15分以上者为重度;10~14分为中度;5~9分为轻度。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慢性盆腔炎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年龄在21~50岁之间。

1.2.2 排除病例标准

(包括不适应症和剔除标准)(1)年龄在20岁以下,50岁以上者。(2)不符合慢性盆腔炎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不属于气虚血瘀证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5)对多种药物过敏或已知对本药组成成分过敏者。(6)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3 一般资料

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7例,根据纳入病例标准及排除病例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年龄最小2l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2.27±7.2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平均年龄(25.2±14.7)年。对照组3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9岁,平均年龄(33.27±6.4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平均年龄(26.4±13.5)年。盆腔炎评分情况:8~22分,平均年龄(14.53±4.36)分。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病情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 方法

2.1 治疗组

盆炎丸颗粒口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制剂,批号:20070272),120 g/瓶,每日3次,每次10 g。自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服药,每个月经周期连服10 d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2.2 对照组

因克拉霉素为临床常用药,且其副作用相对较小,故选克拉霉素口服(长春国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3814)0.58/片,每日1次,每次1片。自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服药,每个月经周期连服7 d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

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食品,不得服用其他治疗本病的药物。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判定标准拟定。痊愈: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恢复正常,积分0分;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降低2/3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有减轻,治疗后比治疗前积分降低1/3以上;无效:治疗后无改善。

3.2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

3.3 治疗结果

见表2~4。

注: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t=7.402,P<0.01;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t=7.824,P<0.01;3)与对照组比较,t=7.658,P<0.05,差异有显着性。

4 讨论

慢性盆腔炎[2](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主要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所致;亦可无急性发病史,起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不愈。临床上,常见为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除辩证内服方药外,还可以中药保留灌肠、热敷、针刺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本病发生的原因之一为外邪入侵,蕴结胞宫,失治误治,迁延日久,病及血分,致瘀血内存;原因之二为久病必虚,气虚推动无力,因虚致瘀。故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医护人员从正虚、邪实两方面着手,在扶正的同时注重活血化瘀,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大法。盆炎丸为该院自制药,已在临床应用30余年,主要由黄芪、白术、红藤、丹参、莪术组成。其中以黄芪为君,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3];白术为臣,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现代研究表明,白术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4];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对体外的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5]。红藤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莪术破血祛瘀,行气止痛,共为佐药。共奏行气益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效,全方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从而达到使机体气血调畅,胞宫胞络局部经络通顺,邪去病愈的目的。盆炎丸作为该院院内自制药,对于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可靠、价格低廉、而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也成为实验研究的基础。

参考文献

[1]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New Drug of TCM ClinicalResearch Guiding Principle[S].1993:250.Chinese

[2]ZHANG YZ.Gynecology of TCM[M].7th ed.Beijing:China'sChinese Medicine Press,2005:316.Chinese

[3]YANG JQ,HE HB.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stragals re-search progress[J].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2010,(2):148-150.Chinese

[4]SHI ZL,LIN XY,WENG WQ.The experience of atractylodesmacrocephala koidz in clinical compatibility and modern medicalappllications[J].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08,23(11):1878-1818.Chinese

气虚血瘀型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 男性36例, 女性24例;年龄最小48岁, 最大68岁, 平均58岁;职业:工人26例, 干部24例, 其他10例。对照组30例, 男性18例, 女性12例;年龄最小53岁, 最大64岁, 平均58岁;职业:工人12例, 干部15例, 其他3例。

1.2 病例选择

参照国家卫生部药政局、天津市卫生局编的《药政法规汇编》“中医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卫生部编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风的诊断标准[2], 凡中风半年以上, 症见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语言蹇涩, 少气懒言, 口角流涎, 手足肿胀, 舌质黯淡或淤斑淤点, 脉弦细或细涩属于气虚血淤者, 列入观察范围。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桂林三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脑脉泰胶囊2粒, 3次/d;对照组用血塞通片3片, 3次/d, 两组均配合针刺疗法:上肢取肩、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均有补法, 1次/d, 30d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内判断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按照国家卫生部药政局、天津市卫生局编的《药政法规汇编》和“中医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

2.2 观察结果, 见表1

※P<0.01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 人之一身, 不外气血。气之与血, 气行则血行, 气虚则血淤, 故气虚血淤型中风后遗症的病机特点是气虚血淤, 经络受阻。这与现代医学说的“血栓开成”相吻合。气虚血淤, 经络受阻, 则见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语言蹇涩, 少气懒言, 手足肿胀, 舌质黯淡, 脉虚等症状;气虚不摄津, 则见口角流涎。治疗方法, 应该是益气活血, 通经活络。故脑脉泰胶囊主以红参益气行血;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三七、红花瘀活血;山楂、石菖蒲健脾助远, 开窍豁痰, 杜绝生痰之源;葛根生津通络, 配合银杏叶、菊花扩张血管而降压;何首乌降血脂, “健筋骨, 为滋补良药, 不寒不爆, 功在地黄之上。”《纲目》诸药合用, 气虚得补, 瘀消络通, 紧扣气虚血瘀病机, 体现了益气活血之法则。再配合针刺疗法, 既补气行血, 通经活络, 则疗效更为满意。经临床研究证实, 脑脉泰胶囊显效率达83.33%, 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差异 (P<0.01) , 未见不良反应。提示该药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淤型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部药政局, 天津市卫生局编.药政法规[J].天津:天津市北方出版印刷公司印刷, 1988:422-428.

气虚血瘀型 第9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68例为2004年11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34例, 女34例;年龄最小的为30岁, 最大的为76岁。平均年龄为 (52.1±5) 岁。确诊为代谢综合征且中医分型为气滞血瘀的患者。排除标准: (1) 近一个月内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及感染者; (2) 伴有严重的心脑肾肝等并发症或者合并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精神疾病患者。 (3)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3种以上者定义为代谢综合征: (1) 超重和 (或) 肥胖[BMI≥25 (kg/m2) ], 测腰围男性≥102cm, 女性≥90cm; (2) 高血压[SBP≥140mm Hg和 (或DBP) ≥90mm Hg]; (3) 血脂异常[空腹TG≥1.7mmol/L和 (或) 空腹血HDL-C≤0.9mmol/L (男) , ≤1.0mmol/L (女) ]; (4) 高血糖 (FPG≥6.1mmol/l或2h BG≥7.8mmol/L) 。中医气虚血瘀证按照1989年血玉证研究国际会议的血瘀证诊断标准[1];症状积分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注:与治疗前※P<0.05, 与治疗前比较△P<0.01

1.3 治疗方法

控制患者饮食, 严格控制患者血糖、血压和血脂。给予患者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基本方为:当归尾6g, 黄芪60g, 赤芍6 g, 川芎、地龙、桃仁和红花各3 g。每日一剂, 水煎服200ml, 口服一日两次, 4周1个疗程。

1.4 疗效观察

1.4.1中医

治疗前后症状, 体征的气虚血瘀积分指标: (1) 0分:无症状; (2) 2分;症状较轻, 有时稍有感觉或偶尔出现; (3) 4分:中:症状经常存在, 但尚可忍受; (4) 6分:症状严重, 难以忍受, 影响工作和生活。

中医血瘀证积分疗效标准: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积分减少≥80%;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 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或加重, 积分减少<30%。

1.4.2西医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TG、HDL-C、FBG, P2BG (餐后2h血糖) 、Hb Alc (糖化血红蛋白) 做检测。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用表示, 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见表1。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 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 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说明补阳还五汤能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气虚血瘀症状。见表2。

3 讨论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现在医学证实:MS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查大多具有血流缓慢, 血黏度高的特点, 和中医的久病必瘀的理论相符合。笔者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代谢综合征, 在症状缓解、血糖、血脂、血压控制方面疗效显著。补阳还五汤中君药生黄芪:重用, 大补脾胃之元气, 使气旺血行, 瘀去络通。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 兼能养血, 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佐药赤芍, 川芎, 桃仁, 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配伍特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 气旺则血行, 活血而又不伤正, 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本方所治证候, 半身不遂, 系由气虚血瘀所致。半身不遂变称中风。肝主风又主藏血, 喜畅达而行疏泄,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气为血之帅, 本证中风半身不遂, 一属中气不足则邪气中之, 二属肝血瘀滞经络不畅, 气虚血瘀发为半身不遂。治宜补气活血为法。气虚属脾, 故方用黄芪120g补中益气为主;血瘀属肝, 除风先活血, 故配伍当归尾、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入肝, 行瘀活血, 疏肝祛风;加入地龙活血而通经络, 共成补气活血通络之剂。对治疗代谢综合征, 疗效显著。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代谢综合征,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血瘀证诊断参考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 9 (2) :111-112.

上一篇:工科类本科生下一篇:报告文学阅读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