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环境品质范文

2024-05-06

空间环境品质范文(精选5篇)

空间环境品质 第1篇

一、地下空间环境对人的影响

地面建筑可以通过天然采光以及自然通风获得良好的空间环境, 而地下空间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也正是因为如此, 导致人们对于地下空间心理上的不适感。

1.生理方面

在地面上, 人们可以通过对自然光来判断来时间和方位, 也可以通过自然光来获取身体所需要的一些营养, 而地下自然光的匮乏, 会导致人门精神萎靡不振, 身体无力, 生物钟失衡。也是由于地下空间的局限性, 使得地下建筑不能像地面上的建筑那样随意安装窗户来通风换气, 导致地下空气质量较差, 影响人们的呼吸系统。在环境控制方面较差的地下建筑中, 高湿度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在夏季, 没有任何设备控制的地下湿度会高于地面建筑多倍, 湿度的增加会导致风湿等病痛的恶化, 过于潮湿的环境还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增加对人体的危害。

2.心理方面

建筑物的外轮廓对记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可见自然也就无从记忆。由于地下空间外形的不可见, 人们无法辨别其外轮廓与周围环境的明显边界, 无形中增加了人们寻找出入口的困难和迷惑。由于地下空间的封闭性, 空间宽敞度不足, 使人的视野变得狭窄, 视域变短。经验表明, 宽敞感与人体尺度、动作和动觉, 尤其与潜在的行为习性有关, 影响着人的心情。人们在地上行进时通常依靠自然光或参照物来定位置及方向, 这两点地下空间都无法满足, 再加上地下交通线路繁多又有大量转折点, 身临其境往往令人头绪纷乱、行动踌躇, 无法在短时间内对空间定向做出选择, 失去对环境的控制感, 加重不安感。再者, 一些影视作品或书籍经常将地下与贫困以及危险联系在一起, 如阴冷潮湿的地下, 苦闷、坍塌、密闭、地震等形容词, 在潜意识中造成人们在进入地下时伴随着担忧与恐惧, 加之地下空间的特殊性, 人们通常是通过向下运动而进地下, 向下运动这一过程本身就容易引起人们负面的联想与恐惧。

二、优化地下空间品质的策略

地下空间的环境品质影响着人们心理和生理的方方面面, 有自然不可抗的, 也有人为可以改变的。经过地下空间对人心理和生理影响的分析可以得出, 自然光、地下空间布局、室内装饰是影响地下空间品质的三个方面, 所以, 优化地下空间环境的品质,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

(一) 增加地下空间自然采光

增加地下空间自然采光, 可以通过与入口、中庭、下沉式广场相结合的方法。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增加自然采光, 不仅有利于人们的生理健康, 增强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环境的融合, 增加地下空间环境的品质, 更加可以节约地下空间的能源消耗, 实现低碳节能。

1. 天窗式采光, 多用于浅埋式地下空间, 采光效率较高, 可满足多种功能用途的地下空间采光。

优点是采光界面形式多变, 可以是拱形的、条形的、点状的、条状的、或面状的。天窗采光不仅为采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也可以成为人们在地下亲近地上的媒介, 将室外景观引入地下, 达到地上地下空间的竖向融合。

2. 下沉式采光, 下沉式采光是通过使地面的一部分“下沉”至自然地面以下, 通过高差进行采光。

常用于地下空间所对应地面开敞空间, 如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广场是地上空间向地下空间运动的过渡空间, 通过下沉式广场的采光方法, 不仅可以减少人们潜意识向下运动的感觉, 也使广场空间与地下空间呈现明与暗、闹与静、封闭与开敞等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 作为空间的节点, 下沉广场成为形成地下空间外部意象的重要部分。

3. 中庭式采光, 地下空间通过中庭采光常适用于大型多层地

下建筑综合体中, 综合体顶部采用玻璃窗, 一来可以抵挡外部天气变化, 二来可以增加采光减少室内光能耗, 三来可以连通室内外, 使人感觉空旷开敞。并且在综合体的中庭中常设有各种建筑小品, 在日光照耀下, 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 引人入胜, 成为空间中的亮点, 吸引客流。

4. 采光竖井式, 由于有些地下空间是完全封闭式或埋深较大

的, 凭借一般的采光方式是无法将自然光引入地下, 必须借由采光设备将其引入地下。如北京工业大学五人足球馆, 通过太阳光岛照明系统, 将自然光通过采光罩、光导管和漫射器的传导进入到隔绝的地下空间中。其所使用的照明原理是通过采光罩采集室外自然光线, 并将其导入系统内重新分配, 经过特殊制作的光导管传输和强化后, 由系统底部的漫射器把自然光均匀地照射到地下空间内部。

(二) 灵活的空间处理

地下空间结构的处理, 可以灵活地运用点、线、面进行组织布局:“点”是指各种广场和中庭作为人行动路线中的节点;“线”是指地下街和地下通道等连接各个节点的路径;面则是指地下空间结构的竖向分层。不同的组合方式给人的感觉不同。

1. 在“线”布置上, 应避免过紧或过松, 使人产生拥挤或过于空旷和冷清的感觉;

并设置易识别的导向标识, 提示人们所要进入的地带或方向;避免多方向交叉的可能, 免去不必要的人流交叉和往复, 有效的防止混乱的发生。

2. 在“点”的设计上, 多设计一些供人休息的空间, 在合理

的距离内设置休息座椅, 并配有一定的小品娱乐形式, 如装置设计、绿色植物、水景或闭路电视等, 既可以提升空间品质, 又可以减轻通道过长给人带来的烦闷感, 也增加人们的交往机会。

3. 在“面”的设计上, 可以适当的增加错层来丰富地下空间的形式, 并且有助于人们判别自己所在的位置。

心理学家认为, 人习惯于在环境中判断自己所在位置是一种本能的需求, 因此没有方向感或是不易识别的环境常引起人们的不安以及抵触情绪, 把握住这一点, 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布置空间点、线、面加以解决, 如给予空间节点某一特定的主题, 增加人们的认同感, 且易于识别, 还可以作为参照物来确定自己的方向感。

(三) 有品质的室内装饰

良好的室内装饰是拉近人们与地下空间最快捷的方法, 想要达到良好的室内效果必须充分结合灯光、色彩和材料的特性, 并结合建筑空间进行处理, 进一步完善地下空间环境的温暖感、宽敞感和方向感。

1. 天棚, 是地下空间的天空, 不仅可以满足采光的需要, 还可以通过天棚作为人流的导向设计。

在天棚的设计上, 应采用明快的颜色, 减少对人们的压迫感, 除此之外还要富有规律性的变化, 可以帮助人们在冗长的地下空间中分辨方向, 增加空间的可读性,

2. 墙面的处理要简洁, 色彩也要明快, 可结合导向设计一起, 帮助人们辨别方向以及自己的位置。

在材质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暖色调的墙漆或者结合壁灯以及故事彩绘创造出特殊的空间效果, 引起人们的感情认同。

3. 对于地面, 在满足其功能要求下, 设计相应的地拼图案,

以暖色调为主, 且明度不应过高, 避免引起眩光人们带来视觉疲劳。此外, 利用不同的材质以及水平的高差、坡度还可以区分不同的空间, 增加方向感。

4. 对于空间细节的处理, 应多设置一些雕塑、小品、植物静物、或是标志物等来美化空间、增加空间活力。

由其应多多设置一些人们可以参与的装置小品, 提高人们参于度, 增加人们对于空间的良好印象。

三、结语

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国际发展潮流趋势, 关注地下空间环境的品质不可避免的成为设计师们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就我国地下空间的发展现状来看, 国内地下空间起步较晚, 还没有相对应的设计标准和经验;与之相比, 发达国家开发地下空间较早, 也较为成熟, 如大阪、巴黎、多伦多等处的地下商业街由于内部空间结构设计合理、装饰布置巧妙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 使人感觉不到是在地下, 并且许多大城市中的地下商业街, 为了保证内部舒适的条件, 都制定了相应的环境标准, 并采取了各种措施。

城市环境设计不论是地上还是地下, 都有一脉相承的共通性, 其使用者都是人, 都应该以为人本的进行研究。21世纪是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时期, 设计师们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结合环境心理学, 从建筑、室内、景观等较为成熟的环境设计当中吸取成功的经验、找寻灵感, 与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相结合, 更好的为我国地下空间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服务。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吉迪恩·S·格兰尼[美].尾岛俊雄[日]城市地下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高履泰.天然光的环境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4]束昱, 彭方乐.地下空间研究的新领域——地下环境心理学[J].地下空间, 1990, 10 (3) :205—208.

构筑期刊品质的“三度空间” 第2篇

——题记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2009年,对传统媒体而言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传统期刊可谓面临着新旧三重叠加危机:传统出版行业的体制危机,新媒体高速增长的危机,金融风暴带来的广告量下滑的危机。从本质上来看,体制危机是根本性的,新媒体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是阶段性的。

根据新媒体当前的发展趋势,在未来两三年,新媒体还将呈现爆炸式发展,媒体的发展环境和格局也将随之发生更大的变化。在这场媒体变局中,传统期刊的强势地位或将从根本上被动摇,期刊为生存而进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新旧媒体碰撞的背景下,传统期刊的内容建设是坚守还是融合。是创新还是共振,是冲锋还是放弃?在这样一个历史的拐点上,传统期刊的价值是否贬值了,如何认识传统期刊内容的价值所在,如何保持传统期刊的生命力,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毫无疑问,从信息到达率、互动性等具体指标和特性来看,渠道媒体、互联网媒体等新媒体拥有先天的优势。但在当下中国,因为政策原因,渠道媒体、互联网媒体还不可与传统媒体一样去制作包括新闻在内的“硬”的内容;同时有调查显示,传统期刊的公信力还保持在不可替代的高位。由此可见,新旧媒体碰撞的结果,绝不是传统媒体的迅速消融和解体,更多的是火花碰撞,齐头并进。鉴于此,我们也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新对以内容见长的传统期刊的认识。

众所周知,期刊具有丰富的信息量、庞大的信息采集加工整合能力,以及广阔的信息销售平台。其中,内容经营在整个期刊价值链中是最具举足轻重地位的一项。此外,期刊内容的衍生力极强,如果传统期刊的内容真正做到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则其内容本身的价值就可以构成商业价值。

由此可以断定,内容决定期刊的品质,品质是保持传统期刊生命力的重要前提;而要打造品质,则需要构筑好期刊内容的“三度空间”。高度:传媒精神的责任担当

期刊内容的“高度”,所指的是对时代主题(或趋势)的把握和杂志价值观的把握——两者的融合与统一。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时下媒体的成功是基于在特定时代的某种价值观的成功。因此,笔者所指的期刊内容上的“高度”,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政治责任”,还涵盖媒体的社会责任、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即“立意”上的高度。换言之,媒体的社会责任、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应成为现代期刊的基本理念。

媒体的公信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塑造,非一日之工,更需于细微之处见功夫。例如,美国《时代》周刊就设置有“事实核查员”和“研究员”的岗位,杂志的所有报道都要经过严格的“事实核查”,仅是这项工作就有27人负责。《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彭博社等都有行规,其内部工作人员不能炒股,买卖自己所报道行业的股票更是严加禁止。这样做的目的,是要防止记者、编辑受利益驱使,采写刊登有违客观公正的报道,误导读者,影响报刊的公信力。仅此一点,相比之下,国内媒体的差距立显。

当然,媒体的普适价值,比如真实、公正、客观、批判等,对于中国的传统期刊来说,近年来渐有复苏的趋势,也涌现出一些尊重新闻基本规律,以社会责任为担当,着力塑造传媒品格的期刊,如《凤凰周刊》、《中国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但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在塑造具有“高度”的媒体方面,我国的传统期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作为人的思想价值观和情感结晶的产物,媒体直接展现的基本特征是人性。因此,一个能够张扬人性力量的期刊,必然能引发读者共鸣。以知名的地理类杂志《国家地理杂志》为例,这本由非盈利组织“国家地理学会”创立于1888年的刊物,由于其报道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始终坚持着人本主义,且创刊100多年来始终在关注人性、开拓人类视野的报道上坚持不懈,因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品质。因此,《国家地理杂志》不但没有因为时代更迭、新媒体的涌现而没落,反而日益壮大。由此可见,创造期刊所独有的、难以被替代和模仿的“人文价值”是传统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所在;而只要具备了足够的“人文高度”,传统期刊必将可以在新媒体的环境中持续保持优势地位,无惧于新媒体的挑战。

深度:“解释力”、“新思维”与“新拓展”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虽然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于知识普及和大众启蒙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是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也会湮没于海量信息之中,而海量信息的负面便是使受众往往无所适从,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因而,本着对“有价值的信息需求”,传统期刊必将迎来读者最终的回归,而这无疑将为提供深度内容的传统期刊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什么叫有价值的信息?从某种程度上看,在新媒体竞争环境中,杂志赖以取胜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而是提供独家观点和见识,提供更多的“深度”的内容,这也是传统媒体区别于新媒體的最大竞争力。

首先,深度体现在对“解释力”的追求与挖掘上。

解释力是传媒,特别是传统期刊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期刊的力量根基,传统期刊与新媒体竞争的焦点就在于“第一解释权”。特别是传统期刊,其根本属性决定了它的影响力不仅在于以较快的速度告诉人们发生什么事,更要告诉人们是怎么回事。特别是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期刊对于受众的深层影响,主要体现在期刊对事件原因、意义、影响的解析,对现场隐含信息的分析,对重大措施的价值与影响的深度剖析上。谁解释与挖掘得更好,谁就等于对新闻事件的真正内涵与价值更有解释权,对舆论与人心就更有影响力。传统期刊的报道,应该在这种解释与挖掘上多发力。

由此,期刊内容的深度不仅在于要报道,更要解释,而且是深度阐释。就杂志产生的影响而言,解释往往比报道事实本身更直接、更深刻、更有力。因此,《凤凰周刊》就提出“为全球读者提供独立视角意见”,并追求一种“新语言”的新闻解释方式。

其次,深度表现为“新思维”。

除多方位解读新闻事件之外,期刊要实现“深度”,还必须具备“新思维”的报道角度。

过去,我们的媒体在操作新闻的时候往往忽视思维方式上的求新,这使得我们的报刊几乎是千报(刊)一面,缺乏个性和市场价值,读者难以体会到“悦读”的意境;而“新思维”指的是要创造一种“创新性地整合新闻资源”的方法。例如,《南都周刊》娱乐版

立志于提供“有品位的八卦,有观点的娱乐”,对泛娱乐化的新闻也采取原创性的纵深报道方式,文字充满幽默、机锋,版面活泼多元,开创了中国式娱乐周刊的新形式,这从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娱乐期刊的办刊模式,实现了娱乐新闻的“深度阅读”。

《新周刊》对于“新思维”的强调,则表现为对“概念”的提升、归纳和对报道角度的重视。《新周刊》主编封新城曾说:“一个好的、有价值的观念,只有‘概念化’并且找到特别的报道角度,才具有传媒价值。”《中国新闻周刊》追求“角度和见解上的独到”,其执行主编靳丽萍认为“好报道就是要把故事讲好”。

此外,“新思維”还包括对新的表达方式的探索。《第一财经周刊》对财经与商业公司的解读有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表达方式,引起了商业界的关注。《计算机世界》开设的专栏“企业方法”,注重观察这个企业当初是怎么起家的,在每个重要的关节作了什么样的选择,为什么作这样的选择,回顾这样的选择在经济学上的意义,以及它的成败得失。这样的报道方式就使原本显得枯燥的题材鲜活起来,使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史都变成了一个典型的经济学案例。

最后,深度是对新闻题材的拓展与发现。

独特的新闻视角和切入点,是决定一本期刊的内容是否出彩的关键。面对中国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现实,人们更需要那些能够帮助自己透过现象解读深层内涵的新闻报道。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期刊要做好深度报道需要进行相当大的改变和创新,要学会对常规题材进行纵深拓展与发现。今天,许多传统期刊正在朝这方面努力,如新闻类期刊,正逐步转换社会新闻的报道思路和角度,更多地将视角投向公共利益、社会问题、新闻当事人的生存状态等等,更加注重民本、民生的新闻价值取向,并且更加讲求社会新闻的人性化报道采写角度,使期刊的品质逐步得以提高,期刊内容的运作也更加适应现代媒体的发展。例如,关于“慢生活”的主题,《第一财经周刊》从“低碳”的环保角度出发,围绕财经、环保的视角推出报道;《新周刊》用“未富先懒”的概念,来操作关于转型期中国的三大社会现实;《三联生活周刊》则以人物报道的形式,来展现目前中国的“有闲群体”。

当然,要实现期刊内容的“深度”,文本还必须具有一种非常好的审美功能,杂志的版式设计和配图也要十分讲究。

广度:向数字媒体借力

期刊的“广度”,容易让人联想到期刊内容的国际化视野。“全球视野,中国价值”,这是今天很多期刊努力的方向,在此不赘述。由于新媒体时代给专业的内容生产者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想象空间,因此笔者想重点谈谈传统期刊在内容上因“跨界”而形成的广度,即传统期刊与新媒体相融合,向数字媒体借力。

“视频报道”是拓展传统期刊内容广度的一个有效方式,它既是纸媒对网络技术的一次积极应用,也可以说是不同手段的组合传播。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种尝试早已有之,且结果往往是双赢。在国内,目前也有少数媒体开始尝试。例如“两会”期间,《南方周末》推出了inFzm.com系列视频。in-fzm.com视频每晚录制,当晚剪辑制作,次日更新发布,出现在网站首页,为网站提供增量内容。同时,系列访谈的精彩部分,又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南方周末》评论版,为报纸贡献了内容。两者相得益彰。报纸既抢了传播的时效性(视频在网站上每日更新),又保证了数字化的、体现深度的部分内容能够集中呈现。

在传统期刊中,《城市画报》向新媒体的借力之巧亦可圈可点,每期《城市画报》的文本内容与网络都有很多互动,甚至一些栏目的内容就直接来自互联网用户。比如《城市画报》10周年特刊推出的“快乐实习生”专题,所有的采访对象均来自豆瓣网,豆瓣网也成为该活动发布和执行的主要平台。

可见。与新媒体结合,向数字媒体借力,使传统期刊的内容广度提升了一个层次。这种跨媒介的文本内容的循环,使期刊内容与新媒体的文本内容形成了一种“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互为源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过程,它实现了信息由浅层次向深层次递进,由窄小区间向广域进发,从单面向立体递进,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媒体运营链。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以内容见长的传统期刊所遭遇的不仅是挑战,还有机遇。具备“高度”、“深度”与“广度”的内容,不仅能将传统期刊从媒体工业模式中有所挣脱,还将使一些久违的精神价值变得触手可及,为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期刊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想象空间。

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实现 第3篇

公共空间的质量, 是指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吸引力的户外场所[2]。公共领域设计是当代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空间环境的吸引力就是公共空间环境创造的核心, 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交流的场所, 使人们尽可能多的在空间环境中进行社会性活动。

公共领域质量的提出源于场所的概念, 目的是创造城市空间所必需的多样性和活跃性。现代城市设计历程中, “为人制造场所”逐渐成为主流。1988年, Peter Buchanan提出, 城市设计“本质上是关于场所的制造, 场所不仅是一处明确的空间, 还包括使其使用的所有活动和事件”。

根据公共领域含义及其与城市设计诸要素的关系, 公共领域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1) 空间环境的开放程度:即公共空间是否是对外开放的;2) 入口节点的可识别性:入口是否有明显的标志, 或者空间是否具有明显的特征;3) 绿化景观环境:着重体现在绿化覆盖率的高低及植物配置的质量;4) 小品设施的质量:设计品味高雅的小品, 并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5) 空间尺度:以人的尺度塑造公共空间;6) 适宜步行:公共空间环境应适宜步行, 人为创造步行空间;7) 文化气氛:公共空间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 以形成良好的场所感与领域感。

2 建外SOHO概况及其空间格局

建外SOHO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 (国贸中心对面) , 地处北京CBD核心区域。东邻东三环, 北邻地铁一号线国贸站, 南邻通惠快速路及通惠河。规划总用地12.28 hm2, 总建筑面积约70万m2。建外SOHO被媒体称为北京“最时尚的生活橱窗”, 由18栋公寓楼、2栋写字楼、4栋SOHO小型商业办公楼以及大量商业裙房组成。建外SOHO没有围墙, 16条小街在13 hm2的建筑群中穿梭串联, 制造出充满人情味的小街文化;每天有超过5万人在这里居住、工作、玩乐。

3 建外SOHO公共空间环境质量评析

3.1 空间环境的开放性

建外SOHO的总设计师山本理显的灵感来自一个名叫休达的摩洛哥城市:“我的做法就是把建外SOHO做成开放的, 把一条条街穿插到建筑中去, 打破了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封闭概念。”仅建外SOHO西区就有11个出入口, 16条小街互相穿插, 小区开放性及可达性极强。

3.2 入口节点的可识别性

在建外SOHO的主要入口处都设置有醒目的白色“建外SOHO”标志, 来提升小区的可识别性。事实上, 白色贯穿于整个建外SOHO。小区内所有建筑外墙的颜色都为白色, 整体上符合时尚、轻松的SOHO氛围 (见图1) 。

3.3 绿化景观环境

建外SOHO绿地覆盖率较高, 几乎所有的地上空间都进行了绿化处理, 而且地下停车场也有部分绿化空间, 地上地下绿化互相形成对景。其中大块绿地主要在小区的东部及南部外围, 内部有小块的集中绿地, 部分小街也有街心绿化。主要以植草及落叶乔木组成绿化景观, 地势相当平整 (见图2) 。此外, 连接建外SOHO东西两区的大型中心公园也正在建设中, 届时会更加提升小区景观活力。除此之外, 建外SOHO分别在东西两区的中心广场设置有旱地喷泉, 与高大乔木结合形成良好的对景, 还可以起到遮挡烈日的作用。

3.4 小品及公共服务设施

在建外SOHO的公共空间, 小品及公共服务设施均匀分布且使用率较高。很多公共服务设施非常人性化, 例如儿童游戏设施的铺地材料选择柔软的泡沫塑料, 有效防止儿童玩耍时出现意外以致受伤;交通导向设施均采用蓝色并设计为人的外形, 不仅十分醒目, 还增加了艺术的美感与趣味。除此之外, 不少店铺也提供座椅供行人休息, 增加了小区的人文关怀 (见图3, 图4) 。

3.5 公共空间的尺度

1) 建外SOHO小街的高宽比。

根据国内外相关经验数据得知, 街道空间的围合感取决于其宽度和临街建筑高度比 (D/H) 。当街道宽高比小于1时, 空间封闭感过强, 在其中的人们会产生空间上的压力感;当街道宽高比为1~3时, 尺度感和围合效果均较佳;当宽高比超过3时, 空间的封闭感较弱, 人会产生空旷感。建外SOHO有18座高层建筑, 但临街建筑都为3层的裙房, 使街道高宽比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尺度范围内, 并没有给人过于强烈的压迫感 (见图5) 。

2) 小街宜人的尺度。

建外SOHO小街不仅有合理的高宽比, 自身尺度也比较宜人。街道宽度从3 m~8 m不等, 这样的尺度基本满足小区内人们的活动需要, 而且方便人们在街道内双向穿梭。

3.6 创造适宜步行的街区

建外SOHO采用地上步行、地下车行的立体交通系统。汽车在建外SOHO的入口处即进入地下停车场, 完善的人车分行系统减少了安全隐患, 保证地上空间中人们的正常活动 (见图6) 。

3.7 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

建外SOHO的建成, 本身就引领了SOHO这种自由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工作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得到了年轻人的认同。此外, 小区内的咖啡、西式快餐、服饰及美容等店铺共同形成一种强烈时尚、前卫的文化气息, 也让人们明显体验到了现代都市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4 建外SOHO空间环境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4.1 绿化景观单调, 与水体结合效果不佳

建外SOHO绿化景观基本都是由大片的、平整的草坪和以法国梧桐为主的行道树组成, 绿地地势平坦而没有起伏, 同时植物配置的单调使绿化空间的色彩不够丰富, 景观效果不佳。

除此之外, 绿化系统与喷泉等水景二者相对独立, 绿地空间范围内缺乏与水体的相互映衬。可以考虑将绿化与水景结合进行设计, 不仅丰富景观效果, 而且可以调节小区内的小气候。

4.2 儿童游戏设施的设置地点不佳

建外SOHO的儿童游戏设施大多设置在入口边, 离城市干道很近, 只有一处设置在幼儿园附近。这样的环境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 并且容易发生危险。儿童游戏设施的设置分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 设施的安置应考虑幼儿的安全并且容易到达。据此, 建议建外SOHO儿童游戏设施设置在幼儿园附近, 并考虑适当集中。

4.3 冷调的小品设施过多

小区内小品设施虽然齐全, 但大多颜色为白色、灰色, 材料也多由石材或者金属制成, 例如石凳、金属座椅和栏杆等。虽然给人以坚固的感觉, 但舒适度较低。尤其在冬天, 这样的冷调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率会大大降低。可以适当考虑增加小品设施的材质选择, 如木材等暖调材质;设施的用色在大体统一的前提下, 考虑适当增加。

4.4 无障碍设施欠缺

在建外SOHO的户外空间中无障碍设施异常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建设中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 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儿童等已经成为城市中不可忽视的群体, 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日益成为衡量现代文明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 成为检验城市发展的一个标准。建议完善建外SOHO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施系统, 并加强管理以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使用。

5 结语

在我国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过程中, 出现不少忽视城市公共环境质量的建设行为, 以至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可以提升公共空间的吸引力, 增加人们交往活动的频率。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要满足景观上的需求, 还要考虑到人们个人或群体的平凡、甚至是琐碎的日常需要。充分考虑人的需要, 以人的尺度创造场所, 提前调查并详细考虑城市公共空间, 以彻底改变“先建设, 后治理”的被动发展模式。

摘要:通过深入调查, 从空间的开放性、可识别性等7个方面对北京建外SOHO的公共空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以期对今后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积累经验。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2][英]Matthew Carmona.城市设计的纬度[M].冯江, 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王灵姝, 张伟一, 马欣.北京城市的开放空间和景观设计———以王府井商业街为例[J].经济与社会, 2007 (8) :20.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与新都市主义设计 第4篇

1 新都市主义的起源和原则特征

“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是20世纪90年代于美国兴起的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属于城市设计范畴。它是对美国社区传统的复兴,所以又被称为“新传统主义”(New Traditional)。它反映了注重生态、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思潮,其基本理念是:从传统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结合现代生活的各要素,重构人们钟爱的、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个性化的)紧凑型邻里社区,从而取代无序蔓延(Urban sprawl)的郊区模式。新都市主义强调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开发的品质,它的设计理念已更多的转向社会学意义的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创造。新都市主义的核心是设计新邻里社区(the design of neighborhoods),规划专家安德列·段尼(Andres Duany)和伊丽莎白·普莱特·泽别克(Elizabeth·Plater·Zyberk)作为新都市主义最重要的机构“新都市主义大会”(the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的创建人,在《新城市主义宪章》(The 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中提出了其主要原则有13条,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的一些原则对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有重大的借鉴意义:1)功能混合使用原则。以邻里街坊中心为核心,步行距离范围内布置商业设施、中小学、活动中心、绿地公园、适合各阶层的多元化住宅、写字楼、轻型制造业等设施,创造比较丰富的就地就业机会,以便支持以步行和公共交通为主导的新生活方式。2)以人为尺度的原则。以步行、公共交通为主要通勤方式,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大多数日常需求都在离家或者工作地点5 min~10 min的步行环境内完成,最大限度的限制小汽车的速度和数量;邻里区内的街道相连,并且与整个城镇的主要道路系统联系,道路考虑到四通八达的基本原则,人车分离,邻里内部的街道基本都是步行街,街道相对比较狭窄,并且全部采用林荫道,创造适合于步行、骑自行车的大氛围;在邻里中心附近的建筑都靠近街道布局,形成一个传统街道的格局,增加市镇气氛。3)重视环境与人文原则。新邻里需要一个具有高度识别性的中心(discernible center),类似传统城市公共空间中教堂钟楼的性质;街道上转角、T字交道口、转弯位置上设计具有地标性的建筑,这些建筑具有城镇街道景观作用。

2 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和新都市主义对公共空间建设品质的启示

2.1 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

在当前“宏大叙事”的概念体系中,城市并非一个真实的存在,它是抽象的,远离普通市民的生活体验和需求,据此建造起来的城市公共空间往往多了GDP,少了生机;多了气派,少了亲和;多了规整,少了魅力;多了冷漠,少了温馨;多了生硬,少了情趣,整体的环境品质下降了,主要表现出的特点有:1)功能主义:遵照近一个世纪以前柯布西耶的理想城市模式:快速城市,把快速和高效作为设计的目标,只看重功能,将城市当成“增长的机器”,一味追求效率,缺乏人文情怀。使用者的感受和需求被忽略,建成后的公共空间由于无法衍生出商业、文化、娱乐、休憩、运动、交往等活动而变得没有人气,失去公共的意义。2)英雄主义:大轴线、大尺度、高标准、打造名片、树立标志,透露出炫耀、夸张、虚假和非人性化,公共空间成为以形象展示为主的场所。3)形式主义:热衷于突出空间构图艺术和美学效果,背离了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原则,漠视和曲解了我们的真实生活。城市建设要讲究艺术,但决不能把城市当作艺术品。因为艺术是生活的抽象,而城市是生活本身。4)拿来主义:在全球化的旗号下完全照搬变得振振有词。任何一个城市若忽略了当地市民的反应和生活需要,忽略了当地文化背景和特色,除了视觉上的体验效果以外,这样的空间对市民还有什么意义,即使空间环境做得精致,也不过是有品位、没文化,有躯壳、没灵魂。

2.2 新都市主义对公共空间建设品质的启示

新都市主义主张在城市功能布局上同一场地内设置多种功能的建筑和设施,如商业、办公、住宅、娱乐休闲、教育等应该混合布置,甚至在靠近的范围内设置不同层次类型、面向不同阶层的住宅,即混合居住。新都市主义的这种主张对公共空间有重要影响,原因是,过去遵循的以柯布西耶理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规划原则,虽然使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的物质条件得到很大提高,但是忽略了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设计中的人类心理等人的社会性方面的因素,藐视了社会交往等人类精神需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单一而且被快速道路等粗暴隔离,人、活动、功能之间相距甚远,导致户外生活贫乏,公共生活缺失,直接影响公共空间的活力,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而同一区域内功能混合多样以及同一居住区内的混合型居住有助于产生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了该地段内人们活动的多样性:购物、娱乐、健身、交谈、聚会等等,各种生活场景交织在一起,创造了更多接触、观察、交往的机会。而产生和容纳这些活动的公共空间从此变得生机勃勃,更具人情味,城市因而会有更多有趣的故事。

新都市主义强调了步行的重要性,即以人为基本尺度,进而延伸到社区、街区、邻里这样的中等尺度,认为精心设计有利于改善公众的步行空间环境,将大大提高社区的活力。这一点对于优良的城市公共空间至关重要。人们对街道和广场上形形色色人的活动、表情、故事有着极大的兴趣,比如玩耍的儿童、赶路的过客、写生的画家、表演的艺术家……步行,这种慢速度的交通方式有利于人们细细观察人间万象,为人们的接触和邂逅创造良好机会。而现代主义的车行交通则恰恰相反,汽车的速度意味着大多数东西只能匆匆一瞥,没有机会和时间参与其中或者仔细体验。针对汽车的宽阔城市道路,巨大的广告牌失去了人的尺度。

新都市主义重视环境与人文的原则,主要是指历史城区的环境建设,目的是为了将人们吸引回历史城区,更强调保护历史人文环境,这对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公共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城区是经过长时期自然发展而形成的,相对于基于现代主义的功能城市来说可能更具生态意义,它的公共空间蕴含了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彰显着城市理想。它的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中心载体,比如上海的新天地、南京的夫子庙、杭州西湖天地等周边环境,都是高品质的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它们不但带来巨大的文化与旅游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在城市发展中不时地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味意识,激发人们对所在城市的认同、热爱和依恋。

3 结语

多样性的功能混合、人性尺度的街道和广场及建筑规划,新都市主义主张公共空间重新成为住区建筑与空间的焦点和邻里活动的中心,重归具有归宿感、领域感的社区。在经历了城市化初期的狂飙突进、粗制滥造的形象工程后,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更应该从新都市主义的理念中吸取营养,坚持人性化的设计,使我们的城市真正从“功能城市”转变为“文化城市”。

摘要:简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新都市主义的背景和原则特征,揭示了我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分析了通过新都市主义的功能混合使用原则、以人为尺度的原则和重视环境与人文原则对提升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新都市主义,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塑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吴林海,刘荣增.从“边缘城市主义”到“新城市主义”:价值理性的回归与启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3):8-11.

[4]邹兵.“新城市主义”与美国社区设计的新动向[J].国外城市规划,2000(2):21-24.

[5]王慧.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J].国外城市规划,2002(3):15-17.

空间环境品质 第5篇

关键词:滨水游憩空间,品质,硬件要素

城市滨水游憩空间的品质好坏是指该空间的“质”与“量”是否能达到良好人居环境的要求, 以及是否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影响城市滨水游憩空间品质的要素包含硬件要素与软件要素, 本文将对以下5个硬件要素做分析。

1 滨水空间内硬质场地与植物景观分析

1.1 硬质场地的类型与相关因素

1.1.1 硬质场地的类型。

滨水游憩空间的硬质场地分为水边际区、防洪防浪区、堤岸3个区域[1], 其具体分区见图1。

水边际是陆地靠近水体的边缘, 设计者根据其岸线形态创造出多样亲水空间, 如沙滩、垂直护岸、沿江石阶、水中丁坝、亲水平台[2]等。其中沿江台阶见图2。

防洪防浪区是滨水空间中面积较大且价值较高的活动场所, 设计者可在此设置各种亲水广场或聚会场所。

堤岸是防止洪水侵袭城市的最后一道防线, 设计者也可从堤岸的直堤式断面、梯形断面和复式断面[2]的竖向特点入手, 营造出富有文化景观的场所, 或者设置散步道、跑道、自行车道等。

1.1.2 影响硬质场地的因素。

根据硬质场地的类型并结合实际情况, 可以看出, 影响滨水游憩空间硬质场地的因素有硬质场地运用的合理性与利用率、场地的亲水性、水体的干净程度、场地形式的多样性、竖向空间的层次性。

1.2 影响植物景观的因素

除了硬质景观外, 占地面积超过70%以上的植物[3所构成的软质景观也是使滨水空间生机盎然、富有情趣的必要元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植物配置的丰富性、植物景观的整体美感以及植物的养护程度也是影响其品质的要素。

2 滨水空间内游憩产品分析

2.1 游憩产品的类型与特点

城市滨水游憩空间的游憩产品包括观赏休闲型游憩产品, 如观景、戏水等;运动型游憩产品, 如划船、垂钓等;文化型游憩产品, 如赛龙舟、放孔明灯等;集散型游憩产品, 如篝火晚会、文艺汇演等;科普型游憩产品, 如学习考察等。因此, 城市滨水空间的游憩产品拥有多样性、体验性、文化性、独特性的特点。

2.2 影响游憩产品的因素

综上所述, 影响游憩产品的因素有游憩产品的数量、多样性、体验性、文化性、独特性、趣味性以及吸引程度。

3 游憩线路分析

3.1 影响滨水空间可达性的因素

可达性即指从空间中任意一点到该景观 (源) 的相对难易程度, 其相关指标有距离、时间、费用等等[3]。从本文来看, 它是游客接近滨水空间的难易程度, 因此影响滨水空间可达性的因素包括游客到游憩空间的距离远近程度及时间长短, 滨水空间外部交通的完善程度及与内部交通的衔接程度, 滨水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关联程度, 以及交通费用的可承受程度。

3.2 影响滨水空间内部游憩线路的因素

滨水空间的内部游憩线路即游客的游览路径, 从交通因素考虑, 影响滨水空间内部游憩线路的要素有游览线路的合理性与引导性, 景点的数量与分布的合理性, 游览主线路的全面性, 各景点的关联性, 以及游览线路设计的人性化程度。从空间因素考虑, 其影响要素主要有游览空间的连续性与变化程度, 以及游览内容的丰富程度。

4 游憩配套设施分析

能保障滨水空间正常运行的最基本的配套设施包括坐憩设施、照明设施、卫生设施及标识设施。其中, 影响坐憩设施的因素有坐憩设施的数量、布局的合理性、舒适性、安全性、多样性以及维护程度。影响照明设施的因素有照明设施的覆盖程度、布局的合理性、照明效果与维护程度。卫生设施主要包括公共厕所、垃圾箱等, 其影响因素有卫生设施的数量、位置以及整洁程度。标识设施泛指游憩空间内的景区平面图、路标、文化展示栏、安全警示牌等。影响标识设施的因素有标识设施的数量、布局的合理性、可读性及维护程度。

5 游憩形象分析

游憩形象包括物质景观形象与非物质景观形象。影响物质景观形象的因素有人工景观的美观程度与整体统一性, 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协调性, 城市天际线的观赏性。其中城市天际线详见图3。

影响非物质景观形象的因素除了游憩空间的知名度外, 还包括景观形象的地域文化性 (如图4) , 景观形象的标志性 (如图5) , 宣传产品的独特性 (如图6) , 以及当地市民的文明程度。

6 总结

影响城市滨水游憩空间品质的硬件要素的正面评价越高, 则它的综合品质就越高。同时, 硬件要素的分析也为后续滨水空间的设计与评价提供一定依据。

参考文献

[1]丁园.滨水景观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57-59.

[2]林焰.滨水园林景观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42-52.

[3]吴晓莹.城市滨水区防洪堤景观设计研究[D].陕西长安:长安大学, 2011:42-29.

[4]苏雪痕.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J].风景园林, 2012 (5) :148.

上一篇: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下一篇:石油地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