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

2024-07-05

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精选12篇)

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 第1篇

在影片中, 冯先生 (冯远征饰) 是一个看起来精神不正常的疯子, 而搬家工人 (耿乐饰) 则是现代都市社会中某些唯利是图的代表。一个看似是疯子的人流利地说着自己家的地址 (宽街儿奔西, 地安门儿大街奔北, 见着鼓楼第一条胡同就是) , 却在面对大马路、高楼大厦时惶恐、不知所措。而搬家工人是社会普通的工薪阶层, 为了生存什么都会做 (行啊, 给钱的活都干) , 面对冯先生这么礼貌的口气也不会抬头看一眼, 手里只顾着记账。他们代表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矛盾。历史在不断前进着, 但这也揭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种消逝。导演陈凯歌以一种喜剧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悲伤、沉重却不得不面对的话题——“搬家”。本文将主要从语言、音乐、音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并试图通过分析, 引起读者对现代生活中种种不良现象的反思。

一、语言——暗示特定时空下现实的喘息

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假若语言运用得不妥, 人物形象塑造也会背道而驰, 甚至破坏影片整体的艺术构想。《百花深处》整体以一口正宗的老北京味儿出现, 说话时鼻音重, 尾音上扬, 让观众一开始就不由自主地进入到老北京人特定的环境中, 点出了故事的开端。这是一段关于老北京的故事, 剧情的发展和镜头的衔接平缓流畅, 不露痕迹。

影片是以工人们的一声“起”并伴随着搬床垫的画面为开头的, 紧接着就是大家一起急急忙忙搬东西、搬新家热闹的放炮声及小孩追逐等画面。接着, 影片以一种俯拍的角度迎接男主人公冯先生的出现, 他以极其礼貌加小心的口吻询问搬家工人可不可以给他搬家。这时候搬家工人头也不抬地说道:“搬, 给钱的都搬。”随后, 冯先生又以一口老北京的味儿说出北京经典的胡同地址——百花深处。这样特殊的语调和台词的设定为影片奠定了生活气氛, 使故事更具真实性和生活气息, 而搬家工人的态度也侧面反映了现代化城市生活的节奏之快, 底层工人只要有利可图, 什么钱都会去挣。

片中台词虽然不多, 但是简单明了的话语为影片画龙点睛, 深化了主题。搬家工人们答应冯先生去百花深处胡同搬家, 在途中, 冯先生看到数之不尽的高楼大厦、宽阔的立交桥, 以及奔驰在路上的各种小车时, 他似乎变得糊涂了, 不认识了。而搬家工人却用一种鄙视的语气对他说:“如今就是这老北京才在北京迷路呢。”一句看似嘲讽嬉戏的话却让人听了心头一紧, 以简单直接的方式点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冲突:北京一天天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甚至丢弃了以前所有的旧文化;为了跟着时代的脚步, 人们忙于生活, 早已忘记过去是怎样的, 而年轻人更无法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这种一语双关的设计表达了老北京人对现代化建设的惶恐及城市化生活逐渐掩盖传统文化的血一般的事实, 戏剧化的冲突也表现出陈凯歌导演面对这种现状的无奈和沉痛的心情。

二、音乐——悲喜交加下的虚实人生的无奈

根据影视声音艺术中音乐的分类定义和属性要求, 本文对影片中的音乐内容进行多方面、多内容的分析。音乐本身不仅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和烘托环境气氛, 对影片的叙事和主题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冯先生开始搬家时, 影片的音乐节奏带着戏弄、玩耍的态度。伴随着鼓点出现, 观众看了不禁一笑:这个人怎么是个疯子, 没东西搬什么搬。当冯先生拿起铃铛时, 笛声出现了, 干净, 美妙, 悠扬, 就像净化心灵剂, 带着鸟语花香的感觉。虚实的对照让受众有一种恍惚、不知是真是假的感觉。但是灯座的打碎声出现时, 音乐基调是悲伤的、沉痛的, 剧情正式发生大反转。冯先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那些搬家工人不再看笑话、像玩游戏一般, 他们也和冯先生一样融入了这段历史里。灯座摔碎的那一瞬间, 大家才开始反应过来:他们不单单是货物的搬运工, 而更像是记录者。这时候矛盾冲突也出现了最大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究竟是谁战胜了谁?

当第二次发现铃铛时, 原来一切都还在这儿。紧接着水墨画也出现了, 笛声再次响起, 而且每一次响起都比前一次更加强烈有力, 可最终一切都还是停止了, 虚拟的动画还是消逝了, 仅剩下冯先生一个人孤独地跑向树下。音乐情绪达到了高潮, 故事的发展也被引到了顶端。虽然一直是简单的音乐旋律, 但这种韵律实在耐人品味、深入人心。

影片的最后, 冯先生独自一人拿着捡到的铃铛跑向了大槐树, 嘴里一直喊着:“搬新家啦, 搬新家啦。”这样不断重复的台词深入人心, 新家的的确确是搬了, 但是以一种孤独落魄的方式结束的。影片没有过多的语言来表达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但陈凯歌导演希望影片最后达到的效果是, 年轻的一代人真正理解传统文化, 老一代也不得不去接受“搬家”这个事实, 不论心中有多么不舍。

三、音响——笑泪下无处依托的惨淡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 音响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声音。绝大部分时候, 画面与音响都是出入相随的。在剧中, 声音信息中主要也是由主观语言、客观音乐、主观音乐、特定的音响等贯穿。本片对音响的运用算是一大亮点, 无论是有源音响还是无源音响, 都为故事的发展和影片整体的气氛添彩。

影片是以鞭炮的响声开场的。紧接着, 众人搬家的画面出现, 渲染了一种热闹、红火的气氛, 同时也在叙说“搬家”这一事件。在去往胡同的路上, 又响起了广播声、警笛声、街道的热闹声等, 这向大家展现了现代城市的真实生活——忙碌, 做什么都要求快。警笛声的出现更是画龙点睛, 像是警示世人, 凡是要有度。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人们却想过着更好的生活, 这会造成更多的困扰。

在音响的运用中, 最活灵活现的当属“搬家”这一段。搬家具时“咯吱咯吱”的声音, 搬鱼缸时出现的金鱼在水中跳跃声, 把紫檀的衣橱往车上搬时候“咚”的声音, 发现铃铛时“叮叮当当”的清脆动听声, 伙计抱住“花瓶”的时候衣服和物体发出的清脆的摩擦声等, 影片以虚拟音效的方式将这些声音展现了出来。直至前清的灯座被打碎, 双方角色互换, 影片正式迎来高潮。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直接显现, 冯先生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一群人以一种仰望的角度看着他, 不再以为他是疯子。搬家工人也从最初的看戏变得认真参与并融入其中, 开始理解并同情冯先生。观众此时也能够随着导演的安排理解冯先生怪异的举动, 体会到冯先生内心对胡同的深爱。“胡同”, 正象征着传统文化。音响在细节上的运用不仅为影片增添了一种趣味性, 也为影片剧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让演员的动作不会显得那么空洞无力。

《百花深处》是一部具有人文情怀、批判与反思的影片。陈凯歌导演十分巧妙地运用语言、音乐、音响等声音艺术, 推动了影片剧情的发展, 也使故事的主题最后得到了升华。百花深处好, 只是人不惜。小小的胡同深处藏着大大的人文情怀。老一代人民其实不是在悔恨现代化建设的加快, 而是无奈为了现代化建设不断丢失了历史产物。精神家园都丢失了, 再丰富的物质又有何用?心中的信仰被丢在了哪里?我们应该追求进步, 同时不忘历史, 不断找回遗失的曾经。

费里尼曾经说过:“一个人唯一能做的记录, 永远是为了自己所做的记录。”我们应以一种理性的、谨慎的、审视的态度去还原影片想表达的真实面貌。导演陈凯歌带着对曾经的怀念创作出这部作品, 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但是这部经典也有瑕疵。影片最后出现的水墨画, 音乐和画面勾起了受众对传统文化的留恋, 但显得有一些突兀, 使整个影片的基调不太协调。既然片中已有无实物搬家的虚拟音响, 为何不能在结尾再留个憧憬?有时抽象会比直接表现更好。假设最后依旧是这段背景音乐, 然后冯先生跑过去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拍摄时间变长, 去掉繁琐的动画画面, 就是冯先生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会不会更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呢?

摘要: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着, 文明也随之不断革新, 可昔日让人们骄傲的历史却逐渐在消逝, 这是一首多么令人深思的进行曲。百花虽好, 但还是因为现代化的进程逐渐被忽视了。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取舍中, 是否一切都还可以力挽狂澜?本文将从语言、音乐、音响等方面分析陈凯歌导演内心对历史发展变化缅怀又矛盾的心理。

关键词:《百花深处》,音响,音乐,反思

参考文献

[1]阙一都.百花深处藏笑泪——从《百花深处》看陈凯歌矛盾的历史文化情结[J].今传媒, 2013 (02) :99-100.

[2]汤烨燕.虚实相生悲喜交加——由《百花深处》谈观影者欣赏角度[J].新闻世界, 2013 (06) :282-283.

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 第2篇

团董事长梁庆德之子梁昭贤出任CEO;茅忠群,茅理翔之子,在不声不响中成为方太厨具的总裁等等。中国家族企业当前面临的 “子继父业”、“家族纷争”、“家长权威”也都只是家族企业问题的一个方面。探究家族企业的问题,最根本的则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家族企业文化的特殊性造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制度强化,所产生的社会心理积淀使整个国家的上中下各层对传统文化达到很高的共识度,对人的心理、行为及企业的组织模式和经营活动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家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是中国家族企业的核心。大量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国人“家”观念之重,“家文化”积淀之厚,“家文化”规则对中国人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活动影响支配之大,同时也对家族企业文化的形成造成了重大影响。

但随着中国企业管理向世界接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家族文化正受到来自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挑战。在商业竞争中如何化解文化差异冲突,融合先进理念,保持家族企业文化活力,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传统文化下的家族企业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家庭和家族运作模式引入到企业管理模式中.另一方面中国人际交易模式主要是建立在人情关系基础之上的。其实家族式管理就是建立在集权、等级基础之上的,在家族式管理中,只有服从,而没有个体的权利.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中国和西方的管理思想各自具有自己“民族的精神标记”,不同的特征和内容来源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在这种背景下的家族企业文化特征表现在:

(一)二律背离性特点 在家族企业中,家族内部成员与非家族成员在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上有很大的不同,形成鲜明的两个群体。家族内部成员往往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内部人之间有很强的信任感和凝聚力。而非家族成员则被边缘化,与家族成员间有明显的隔离层,感觉不受信任,对企业缺乏忠诚。这就是内外有别的二律背离性特点。

(二)关系性特征 中国家族企业文化的关系性与它的背离性特点紧密关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家族观念,注重血缘关系,这直接体现在家族企业的产权形式、组织形式及经营继承等方面。在这种强调血缘亲情的环境中,维持良好的关系就成为了家族企业的典型特征。梁漱溟将中国人的这种凡事以关系为依归的文化特征叫做“关系本位”。传统中国人强调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来界定自己的身份, 即关系形式化。

(三)权威性特征 中国的家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创业者权威的深刻影响,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人们也就容易形成一种过份重视、崇拜及依赖权威的心理与行为倾向, 即权威性。

儒家文化强调“忠、孝”,“忠”指“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孝”指“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它们的物质基础就是父权家长制, 在父权家长制度之下, 企业中父亲或长辈作为家长有主要的权力, 居于统治家族的地位。他们具有经济专制、思想专制、家规家法、尊卑等级等权威观念。

(四)家族性特征 家庭或家族制度是家族企业“又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家族主义的取向下, 人们生活圈内的运作是一切尽量以家族为重, 以个人为轻为从;以家族为先, 以个人为后, 即家族性。

创业依靠家长,成功之后惠及家人。这种观念在人们心中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在今天的中国,即使是已经分了家,在经济上已各自独立,但族人之间仍然把自己看成是一家人,在经济上仍然有密切联系。李泽楷起家所用5亿资金也正是其家族的支持,才成就了其电讯盈科时代的到来;近期李氏家族家丑外扬,也正是同时在这种家族性下的矛盾冲突。

家族企业的这些文化特性,形成了中国家族企业的独特风景,随着在家族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国际化和市场化的使得家族企业需要不断变革文化内涵,适应管理瓶颈和应对竞争下的挑战。

二、家族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冲突

家族企业管理文化的变革,其实也凸现了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本质。家族制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中出现的冲突,是基于自然经济的“家族本位”管理文化与基于市场经济的“企业本位”管理文化的冲突。

(一)、“伦理本位”和“个体本位”的冲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文化的差异.这是造成东西方社会和文化差异的一个基本原因。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而重家庭生活,依靠伦理而组织社会,消除了个人与团体的对立,因而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西方人重集团生活而轻家庭生活,依靠宗教(基督教)来统慑个人,凝聚社会,从而确定了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因而被称为“个人本位”的社会。这在家族企业中也有了充分展现。

这种“伦理本位”延伸出来的“二律背离”性、封闭性和家族性等特征随着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与现代管理发生冲突。家族企业文化的这种背离性,破坏了家族企业的和谐,使家族企业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直接导致了员工流动率高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此外现代企业文化所强调的发挥个人能力、职业经理人等个体本位的文化传承在家族企业中“伦理本位”中屡现尴尬。一方面,家族企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实现两权分离,而另一方面则是依靠关系特性维系的家族企业,又会防止“大权旁落”的矛盾。这些严重阻碍了家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家本位”和“企业本位”的差异

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表现方式。中国家族企业正是在厚重的“家文化”支配下,中国式家庭关系的模式也就自然地被移植到了企业之中,并且一直伴随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手足情深、家族事业等类似文化观念在家族企业形成过程中作为非正式约束对其正式制度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家族企业中,弥漫着家文化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下自然形成了家长权威、关系为主的企业文化特征。而现代企业管理所强调的两权分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和“任人唯贤”的核心思想,就与家族企业管理权和经营权不分,家长权威阻碍了企业的创新和制度变革、“裙带关系”严重的矛盾冲突,这将使得家族企业文化在封闭中成为阻碍企业持续发展的“羁绊”。

(三)、“低信任度文化”和“契约下信任”的冲突

美籍日本学者弗兰西斯·福山将文化区分为低信任度文化和高信任度文化。低信任度文化是指信任只存在血亲关系中,高信任度文化是指信任超越血亲关系。家族企业中体现的依靠关系、子辈相传的特性,正是“低信任度文化”的真实体现。

家族成员彼此之间自然产生出一种信赖,而对其他异族人形成了一种先天的隔阂。这种差序格局的形成源自家族的血缘关系,这构成了家族企业的用人圈:核心圈是家族企业的领导者,由创业者或其继承人组成,核心圈以外事业由有血缘关系的近亲所组成的小圈子,小圈子外是远亲和朋友们所称的中圈,再之外便是一般雇员。家族企业的这种用人制度文化成为了企业的“潜规则”,它必然使得家族企业把优秀的人才排斥在外。

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正是建立在高度信任为基础上的。在产权明晰,制度分明的企业环境中,聘用者和家族企业之间建立的“契约下信任”,企业也将根据个人绩效表现,唯才是举。而这些正好与家族企业所表现的文化特质相冲突。

三、文化冲突后的融合实际上,家族企业所体现的“家文化”、“家族主义”、“子承父业”、“低信任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国家族企业的必然选择。,家族企业本质上由中国绵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决定,而其继续维持家族式管理却是由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共同决定的。“ 家”文化和以权威为中心的文化,是企业长期自发形成的价值理念, 与现代企业文化具有一定冲突。多数家族企业文化具有二律背离性、封闭性、关系性的特征, 也使得企业缺乏具有凝聚力的文化氛围和强有力的文化底蕴的支撑。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文化积淀,在相当程度上,在相当长时间里影响中国现实的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中国家族企业文化的演变,也必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适当吸收外部企业文化为方向的。

当前推进家族制管理文化向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关键在于以构建基于传统文化为主的企业本位为基础的管理文化。家族企业必须对文化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要树立现代“ 双赢”理念, 重构企业经营理念, 提倡人本管理, 注重长期培育、强化氛围。提出清晰的企业文化并且不断的向员工进行宣传, 要把管理方式由现象管理深入到本质管理, 着眼于建构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和深层架构, 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树立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和基本价值观, 努力形成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

传统与现代结合 文化与科技碰撞 第3篇

秉承历史文脉 依托金陵风光

清末洋务运动期间,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于1865 年9月创建了金陵机器制造局,是中国近代工业和兵器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手工业向机器制造业演变的转折点。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区所在地即是遗址中心区域,因此而得名。

2007年9月,1865产业园正式开园,由晨光集团和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共同打造。

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区是一座反映中国工业建筑历史演变的博物馆。园区建筑共40余幢,包括9栋清朝建筑、19 栋民国建筑,园区东部和沿河时尚生活休闲区的新建建筑也是参照民国建筑元素设计而成。

园区地处城南,历代商贾佳地秦淮河畔,与中华门城堡隔河相望。园区周边文化氛围浓郁:西接正在复建的金陵大报恩寺,南连著名的雨花台风景区,北邻南京文化名地夫子庙。园内绿林掩映,鸟语花香,环境优雅静谧。

秉承洋务运动的历史文脉、依托金陵秦淮风光带,1865致力于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高定位、高起点的融文化、创意、科技、旅游和时尚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时尚生活创意展示中心和地标。

五大创意产业功能区 各具特色

1865充分发挥园区独一无二的文化、地理优势,全力打造具有显著文化特征的五大创意产业功能区:科技创意研发区(A区)、山顶花园酒店商务区(B区)、科技创意博览区(C区)、工艺美术创作区(D区)和时尚生活休闲区(E区)。

科技创意研发区位于园区西部,共有10栋民国建筑、1栋清朝建筑、2栋建国后的建筑。科技创意研发区承载高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依托航天科技的背景,洋务运动的创新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新生。

山顶花园酒店商务区位于园区马家山之上,以相对的高海拔地势俯视着周边,独踞整个园区的正中方位。绿树环抱,曲径通幽,空气清新,景致独特,可远眺中华门城堡、雨花台风景区,俯视明城墙、秦淮河。区域内拥有3栋清朝建筑、7栋建国后的建筑,建筑规格考究,出挑简约。商务区着力引进温馨舒适、时尚个性的高端花园酒店,作为高端创意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山顶商务办公区致力于引进国际知名品牌企业进驻办公。

科技创意博览区位于园区的正中偏东处。区域内有3栋体量超大、绝对挑高的建筑。科技创意博览区承载高科技生活创意产品展示博览及艺术品展示,覆盖雕塑、时尚艺术展览和影视制作等创新领域,稀缺的挑高空间为创意产业呈现独特魅力提供了便利条件。

工艺美术创作区位于园区的核心地带,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建筑大多历史悠久,其中清代建筑5栋,民国建筑5栋,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1栋,风格多样,各具特色。工艺美术创作区承载手工工艺、实用美术、环境美术、工业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历史的氛围与现实的创作在这里碰撞出新的火花。

时尚生活休闲区位于园区的东北部,林荫葱郁,景致优美,比邻秦淮河,隔岸明城墙,方位得天独厚。区域内现有建筑10余栋,其中民国建筑3栋,各类配套设施齐全。时尚生活休闲区承载具有浓厚文化休闲主题的特色餐饮、酒吧和具有独特时尚气息的零售店、精品酒店等,秦淮河畔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里映入眼帘。

市场需求+产业政策+人才储备 构筑外部机遇

如今,创意产业在社会大众对创意产品日渐旺盛的需求下繁荣发展,催生了创意经济的雏形。例如,南京已拥有100 多家动漫制作企业,但大部分从事对外加工制作,这说明南京的动漫加工业已居国际水平,但也说明缺乏“原创”。1865 产业园区内的动漫企业是南京动漫产业的领军企业,他们正致力发展成为民族动漫产业的孵化器。

南京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扶持。为了促进科技研发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如《市政府关于鼓励在宁设立科技研发机构若干政策的意见》、《南京市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南京市软件企业高级人才专项奖励实施暂行办法》等。在政府政策扶持引导下,南京初步形成了研发创新、孵化创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高校、科研院、代表国家一流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有百余个,这些机构都蕴藏着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可以为周边的创意产业提供大量的人才、知识以及其他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正向影响力。

历史文化+区位优势+产业集聚 打造自身发展优势

1865创意产业园有着国内其他创意产业园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很好地继承了工业遗产,成为激发创意阶层创意的灵感和源泉,也为休闲旅游生活创造了理想空间。

以城市工业历史建筑遗产为载体,改造旧建筑空间加以利用来发展创意产业,一方面节约城区空间,顺应了城市产业升级的需要,为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另一方面使工业遗产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景观永久保存下来,延续了城市的文脉,解决了政府保护历史建筑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将文化创意融入城市规划中,能创新城市文化氛围,重塑城市形象。

坐拥南京著名历史文化景点也使1865创意产业园获得了良好的区位优势。当南京准备从制造业经济转向服务业经济时,产业需求将更加多样化,教育培训、智力服务、商业消费、休闲旅游、工程及科技研究、文化、贸易、金融、信息化等新经济时代出现的新行业领域,都可能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1865产业园通过合理的战略定位,依托区位优势,主动吸收导入科研、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经济增长点为城市经济转向服务。

园区内具有一定关联或相似特征的多个产业,创意企业间通过集聚获得合作竞争优势以及群体协同效应,获得了诸多经济方面的竞争优势。如成本优势、差别化优势、区位优势及市场竞争优势等,产业链整合优势初步显现。政企联合规划、招商与企业内生动力相互作用,使得园区具备了规模化与品牌化运作的基础,提升了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1865 产业园这类空间独特、文化品质优雅、租金相对低廉的区域,吸引了创意阶层和创意企业的集聚。

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 第4篇

一、《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作者经历

任何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所在的历史时期, 《莎菲女士的日记》同样如此。作者丁玲童年家道中落, 单亲的生活经历使其对人情世故非常的敏感, 能够深刻体会到底层人民的生活欲望, 在她的自述中, 在父亲的葬礼上的话语充分体现了丁玲的反叛精神。丁玲在遇到革命家后, 眼界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能够更为广泛的接触社会, 了解时代的变化以及自身的欲望。在1921年, 丁玲与好友到了中国革命的先锋地——上海。到达上海之后, 各种阶级力量、社会思想等疯狂的交织在一起斗争, 不同的天地为丁玲带来了思想上的矛盾。在五四运动上, 丁玲感到自己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感觉自己正在迎接未来幸福的生活, 但是伴随着五四运动的衰退, 丁玲深刻意识到革命的浪潮已经褪去, 对革命思想逐渐产生怀疑, 因此在小说中丁玲的矛盾思想通过文字描述出来。

二、《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分析

一直以来莎菲都是一个现代的知识女性形象, 但是这种形象并不成熟, 有着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束缚。

1.莎菲的传统思想表现

在小说的开头部分, 莎菲的形象是一个20岁的现代女性, 相对于其他人而言, 享受着现代生活方式, 在内心甚至也不缺乏现代人的意识, 如莎菲拥有了个人的自我觉悟意识, 不满足中国几千年来对妇女中种种束缚, 把自己的生命当成是自己的, 迫切需要人间的感情, 同时也深刻鄙视禁欲主义者, 莎菲具有着追求独立的意识, 但是在事实上, 这种表现不够彻底, 从现代心理学上研究, 莎菲仅仅是一个具有了现代初步觉悟意识的女性代表, 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过度的一个表现。

在莎菲女士的身上能够清晰地看到传统文化的烙印, 在传统的正面批评中, 莎菲一直以一个封建反斗士的形象代表, 莎菲女士的身上确实有着非常积极的反传统伦理道德意义, 敢于追求爱情, 更敢于诋毁伪道学家在社会上拥有的力量, 本身回忆中对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思想的一个挑战。但是在仔细研究文本中可以看出, 莎菲身上带有极深刻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莎菲对爱情的呼吁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并没有付诸于行动, 把对爱情的呼吁放在自己的心灵里, 没有想要去追求。众所周知莎菲摆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 本应该追求自身的幸福和自由, 与来自于其他小说的女性形象不同, 莎菲身上并没有来自旧社会家长以及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束缚, 但是莎菲形象给人的却是一种极其苦闷的文化, 而这些都是来源于莎菲自身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2.莎菲形象现代文明与传统的矛盾

莎菲叛逆的痛苦来源于自身内心父亲的频繁指令, 在每一次莎菲具有自我欲望的情况下, 总会对自身实施恐吓, 如在面临凌吉士时, 第一次相见, 莎菲被凌吉士深深地吸引, 对他有着非常强烈的欲望, 不直接面对对方, 像一个乡下姑娘。在人前莎菲忍住了自身的欲望, 但是却时刻的想念着凌吉士, 因此想要去看一看他, 这是现代文明清醒的标志。但是同时莎菲开始对自己产生一次又一次的警告, 告诫自己, 一个女人不应该放肆, 否则得不到好结果, 进而莎菲对凌吉士的想念转变为了抱怨, 认为凌吉士应该想念他。

在面对即将要发生的性爱时, 还出现了恐惧、退缩现象, 甚至自己找寻各种理由进行防范, 如对于凌吉士的接触中, 在文中清晰的写道“……自己害怕……这不只是正经女人应该做的事情”, 她的整个身心都严重受着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莎菲看来, 自身追求的爱更多的掺杂了欲望, 应在日记中表示爱应该是灵与肉的结合, 对于反叛的莎菲来说, 骨子里流淌的仍然是伦理文化的血液。

从其他方面来说莎菲的形象, 追求内心的放松和快乐是现代文明的一大标志。心的苦闷是指人类内心渴望沟通理解而不得产生的苦闷现象, 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对于心灵的欲望非常强烈, 莎菲独自一人到北京求学, 自己得了结核病, 因此对自己、对社会都有着非常悲观的情绪, 因此非常需要人能够理解她并安慰她, 但是在莎菲的周围却没有人能够了解她, 即使莎菲把日记给别人看, 他还是不能理解, 莎菲迷恋凌吉士, 但是凌吉士对于莎菲仅仅是欲望的追求, 没有心灵上的结合, 莎菲异常痛苦。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先简单分析了《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作者经历。直到现在为止《莎菲女士的日记》仍然能够引起人的共鸣, 说明莎菲的形象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 本文对其的研究还比较浅显, 更多的研究仍然需要更多的人去努力。

摘要: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是20世纪初东亚文坛上很具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 文本形象也是广受评论界的争议。本文先简单分析了《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作者经历, 重点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两方面分析《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莎菲形象, 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莎菲,传统文化,现代文明

参考文献

[1]游惠玲.论《莎菲女士的日记》的“病态叙事”[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1, 21 (12) :65-66.

试论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成功结合 第5篇

试论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成功结合

中华传统美德与世界现代文明的成功结合,是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效性的根本途径.科学地反思历史,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是实现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关键所在.

作 者:王悦琴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社科部,陕西,宝鸡,721007刊 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BAOJ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2(3)分类号:B82-052关键词:传统美德 现代文明 道德 公民道德建设

圣经.现代化与传统文化 第6篇

向:先谈谈你的两本书吧。我记得,《创世记》里的故事在《万象》杂志连载时,好像题为《尘土亚当》?

冯:是的。但是作为书名,一个多卷本的开篇,为了跟后边各卷的篇章衔接,觉得还是依照传统叫《创世记》的好。

向:你在前言中说,关于《圣经》的版本文字、历史和思想背景,拟另文讨论。这里能谈一点吗?还有,《圣经》早有中文译本,且被广泛接受,为什么还要重译呢?

冯:《圣经》对于现代中国人的意义,我在《政法笔记》和一些访谈里说过,这儿不重复了。希伯来语《圣经》的版本文字,包括中文旧译的一些问题,我准备把译经的笔记择要发表一部分,稍加讨论,2005年开始在上海的《译文》杂志连载。

中文旧译中,流行较广的有“和合本”,可以简单谈谈。那是新教各派在上世纪初妥协合作的产物,1919年起在上海初版。它用了一种非常做作、即使在当时也没有人这么说话的所谓“白话”,大概是受了传教士的影响吧,我叫它“洋泾浜中文”。本来,经文拗口一点也无伤大雅,让信众和普通读者慢慢习惯就是了。但它运气不好,生不逢时:“五四”以后,现代汉语文学的发展即新文学运动走了另外一条道,和合本那个“白话”就留在死胡同里了。当然,我们现在用来思考、写作和讨论问题的汉语的词汇句法和节奏,它的丰富的表达力,还经过毛主席著作的熏陶和马列编译局的锤炼,就更不一样了。你读读香港、台湾的学术和翻译作品,马上就感到差距不是一点点,是一个时代。和合本另外一个缺点,是舛误太多,没有吸取当时西方已有的《圣经》研究成果。有些地方错得还蛮有趣,我给你举个例子:

《创世记》开头,上帝在深渊大水之上造了光。然后说:大水中间要有苍穹,把水分开(1:6)!和合本: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

这“空气”就是误译。古代近东的闪族人以为天空是一座晶莹透亮的穹隆 (raqia),托着天河,罩住大地;河水透过穹隆的空隙漏下,便是雨。所以苍穹为固体,像一只倒扣的碗,是上帝造来分开天上的水和地下的水的。古代译本,例如希腊语七十士本和拉丁语通行本,都是这么理解的。和合本怎么会误译为“空气”呢?我没有考证过;说不定是参与译经的传教士们接受了现代科学观念,把经文“重译”了。

向:《圣经》和犹太教有很大的关系,是吗?

冯:在中国,一般谈到《圣经》都跟从基督教习惯,称它的两部分为“旧约”和“新约”。但前者本是古代以色列人的宗教文献和民族文化遗产,“旧约”便有贬抑犹太教为旧教的意思,所以西方学界通称希伯来语《圣经》。只在特指基督教的立场学说或历史时,才讲“旧约”、“新约”。我遵照这个学术惯例。我的《创世记》故事,就主要取材于古代以色列人的传说。其中有一些对后世影响极大,从宗教思想、道德哲学到文学艺术——包括基督教在内——例如恶天使撒旦(上帝和子民的敌手)的故事。

向:我觉得,《创世记》和《政法笔记》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恐怕是对宏大的人类文化的追溯,而后者则是直面当下的急切关怀。

冯:没有办法,我们“知青”这一代伤亡惨重,“欠债”太多,不得不写。

向:我很喜欢《政法笔记》。从技术层面来看,你是一位随笔文字的高手,简洁的笔法,犹如史记;从思想层面看,你说的都是关于政法的问题,但文字穿透力极强,犀利而又不露锋芒,且都击中法律背后的要害。这样的书,学府里一般所谓的教授恐怕是很难写出来的。

冯:过奖了。法律其实和文学差不多,只是文字拗口一些,道理浅白一点;两者都是教化或思想改造的利器。我在《木腿正义》和《政法笔记》里讨论过这个问题。政法实践对(广义的)文学艺术的依赖、渗透和利用,在现代西方式法治意识形态建成,即支配大众想象力之前,向来不是秘密。问题的关键是,其实现代法治也是这么运作的,靠银屏故事、报屁股漫画、电脑游戏、武侠和言情小说等等来说事、论理、蒙人。美国也是法盲大国,它怎么治理?当然不靠律师法官,而是靠好莱坞“偶像产业”(包括色情文艺)和主流传媒“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这么潜移默化、灌输教育出来的。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政法业者尤其政客、律师的名声那么糟糕,大众依然相信法治,至少相信没有更好的制度选择。但是,中国又有独特的国情:因为大众媒体和学界老在说“普法”,老百姓以为法律真是看不懂的什么“东东”了,认了“秋菊”的命。学者的任务,便是揭示这场“普法”运动之下、之后的问题。

法治的好处是避免政治摊牌

向:中国的司法问题很多,恐怕一时解决不了。但总而言之,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太多。立法则是条块分割,如环保部门起草环保法,文物部门起草文物法。这样,立法者都站在自身利益上。而且立法太容易,法多不治。

冯:正是这样,千家万户上访。

向:上访人多,是因为老百姓不信任法律,上法庭也不能求得公正。

冯:搞法治,总该让老百姓感到是在维护社会正义,才能有效运作。从前没这么乱,为什么?一方面管得紧,基层组织严密,用划分阶级成分等手段来保持政治高压。另一方面,老百姓多数接受了他们觉得还算公平的社会和财产关系。我穷,大家都穷,加之特权不下基层,心里不平衡、闹事和违法乱纪的现象自然少了。

向:那时是在财产面前平等;而现在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不过真难做到。

冯:不错,法治的起点,是承诺形式平等。实际上,法律问题的背后往往藏着政治问题。政治问题不解决,法律便只是一纸具文;解决了,达成一种宪政安排,法律问题才可以按司法程序走下去,直至最终解决。发展中国家如此,发达国家也不例外。比如2000年美国大选的戈尔与布什一案,联邦最高法院五比四判布什胜。投关键一票(第九票)的肯尼迪大法官说,他之所以把总统宝座判给了布什,是怕两党摊牌,政治大动荡,影响整个社会。虽然后来佛州有争议选票的调查结果表明,戈尔的票数比布什多,但是大法官至今仍认为自己做得对。所以你看,司法解决的好处是避免政治摊牌,让社会各阶层、政党与利益集团和平相处,化险为夷。

现代化像一个硬币有两面

冯:从理论上说,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边缘地区的一个发展中大国,它不想做发达国家的垃圾箱,不想永远当他们的加工厂,更不想把国际走私贩毒洗钱这些黑社会活动搞到家里来。所以,这个现代化进程不是中国一国的事情;和法治建设一样,也是国际关系问题,必须和国际政治、军事和商业关系结合起来谋略,以求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惟有如此,才有可能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强者。毛主席领导,教训不少,但最大的功绩在哪儿?不是打日本鬼子,不是打蒋介石,而是结束中国的“前现代”,就是“一盘散沙”积弱状况,把中国引到可以参与同列强竞争的真正的现代化轨道上来了。

向:现代化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但毛时代的许多做法其实都是反现代化的。

冯:反市场经济,反法治,反第三世界例如印度意义上的现代化,反我们现在奉若神明的一切。所以我说他创造了一个现代化的条件,开辟了一个不信邪的革命传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革命传统,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才比俄国人高一筹,才有了今天资本再临却并未倾覆的“幸运”。当然,这第二遍现代化比起别人的一遍成功要困难得多;搞第二遍有许多包袱,还要受后进或者叫“后发”的制约。

我们不仅“后发”,还要把人家吃过的苦头一个不少重吃一遍。第三世界国家为什么绝大多数不成功?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全球政治和经济关系是那样形成的,总是让后进国家吃亏。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不是说你想搞民主,马上就能成功,变得富强。民主政治作为现代化的架构之一,现实地看,恐怕还要走一段曲折的长路。

向:有位海外华人学者在网上发表文章,说目前中国又回到了百余年前的“历史原点”,重新讨论在百余年中反复讨论的一个问题。认为中国只能实行威权统治的论者说,中国人的素质是产生专制的天然土壤,只有威权统治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而要求民主政治的论者则说,只要坚持在中国这块贫瘠的土壤里播撒民主种子,就一定能收获民主宪政之果。你对此怎么看?

冯:这是个虚假命题,逻辑不通。具体就改革而言,当前的症结在私有产权。《宪法》修正案往前走了一步,可以看作有了共识。但共识不等于就能办事。障碍不在老百姓的观念或所谓“素质”,而在现实利益及其分配与保护、攫取和抗争。例如下岗工人,他有没有产权?他干了几十年,厂子卖了,股份化了,沦为城市贫民,有什么办法和说法给他没有?再如农民承包土地,本来是一项改革,但现在想进一步,如允许出售或转让给他人。还有拆迁补偿。这些“烫山芋”谁拿?农民没有土地会饿肚子,民主喊得再响也没用。

向:但总是回避问题也不是办法。

冯:有时候,回避也是办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我说过,现代西方式法治的要义之一,便是掩饰社会矛盾,做政治的晚礼服。政治是什么?这儿湘潭附近出了个伟人说了,就是“与人斗其乐无穷”。民主政治也是“与人斗”的政治,也经常充斥着腐败。中国的现代化并没有一条现成的路好走,那“后发”困局不是一次简单的政治选择可以解决的。如果政治选择可以解决根本问题,俄罗斯和东欧那些前社会主义国家早就好起来了。

向:饿罗斯是休克疗法,一夜之间私有化了。也许私有化没错,错在权贵利用私有化大饱私囊。 冯:换个制度玩玩,还是同一批权贵。 向:是的。现在给人一种感觉,好像改革这辆车陷在泥坑里,进也难,退也难,但好在大家都还在想办法;不像当年勃列日涅夫把苏联那辆车陷进泥坑,明明不动了,他把窗帘拉上,硬要让车上的人相信车还在走着,结果当然翻车了。

冯:我想,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中国革命比俄国革命曲折,经验教训也多得多。这影响到执政者改革家的路线,迫使他们慎重。当然,改革走一百步或五十步的口水仗是免不了的,还有虚假命题烟幕弹。但从根本上说,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执政者,既得和预期利益那么大,这条路线不可能动摇,这是一。二、改革还要牵动多数人的利益,不仅仅是执政者的事。所以任何政治改革都变得十分敏感,不敢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天真草率、自讨苦吃。我看他来美国参加追悼里根总统,和美国政客一样,把苏联解体归功于里根,就很可怜他。明明是他戈尔巴乔夫的功劳,主动不“与人斗”,放弃政权;下野后夫妻俩受尽了叶利钦他们的气,讲话还那样顺从。真是人穷志短哪。

向:其实现代化是一个系统,不可能只要你喜欢的,就像一个硬币有两面,你不能只要一面,不要另一面;必须学会接受它。

冯:早晚而已吧。另外,市场经济本身也要求扩大公民的民主参与和言论自由。有些变化意味深长,比如出版审查,过去是直接追究作者的政治责任,现在一般只追究出版者,撤换报社主编。甚至还送上法庭,让他们请律师辩护,通过法律程序和法治话语来做同样的事,达到同样目的。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向: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到你的北大导师李赋宁先生,说他们那代人很有学问,并说你“特别相信一代不如一代,人类文明的衰落不可避免”。我相信你说的是事实,但从社会发展和进化的观点看,却又未必如此。此前每当我疑惑不解时,总想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不是自然科学还是要发展的,而人文学科就不一定,换句话说:自然科学越发达而人文学科却越是萎缩?

冯:人类文明和宇宙间一切事物一样,也有腐败变质而衰亡的一天。但那样的“宏大”推论,对于现实生活和斗争中的人们无甚意义,是饭桌上的玩笑话——那篇采访未经我审阅,把玩笑一块儿发了,引起你的兴趣。我想说的是:盖大楼造大坝磁悬浮的成就,跟社会正义的重建例如消灭贫困、尊重人权,是两码事。我们不能轻信电视屏幕和新闻发布会上的那些漂亮大词和统计数字,被它们牵着鼻子走。要看到背后的资本的利益和权钱交易,新的雇佣压迫关系和社会控制技术的成熟与运作。人文和社科学者之被称为“知识分子”,正是出于这一知识上的期许或探求真理的公共利益——有时候公众未必意识到的自身的利益。

向:好像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冯:你是指科学和人文的发展关系?不存在学科萎缩问题,是大面积的腐败,从业者的腐败。而且就非常有限的媒体报道来看,科技和工程领域的腐败要比人文社科严重得多。

向:你在同一次接受采访时说:“人们主动学习儒家的道德、制度,应该是个好现象,一个民族有了自信心以后,就会觉得家里什么东西都是好的。等中国再富强一些,在知识分子当中,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会慢慢回来。再说,儒家的思想和资本主义没有矛盾。而且中国人历来有大国心态,还会觉得者祖宗的东西更自豪一些。”这话是否也是饭桌上的玩笑呢? 冯:那不是开玩笑,是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要知道,美女香车的银屏广告和八二老叟与二八闺女订婚的喜讯一样,“柔上而刚下”“感应以相与”,都是儒家那个“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的时代崛起的征兆。

向:还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儒学的世纪。你也真的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冯:二十一世纪中国会在东亚和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乃至被美国认真地视为竞争对手,这一点大概是可预期的。那么儒学会不会复兴呢?我想不能轻易否定。儒家思想的根子在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宗法观念那里,五四以来,折腾了那么久也没有真正拔掉。将来的政治家怎么对老百姓说话,寻求“凝聚力”?儒家的道德制度人物传说,便是很有用的可供选择的一个符号资源,正如今天的民主、法治话语。历史常常重演,拒绝“进步”。不要以为传统不会复辟。今天,以二奶小蜜为名的多妻制已经大体复苏;明天,与之相称的财产和人伦关系必然会转化为有产者的政治要求。王船山读史,批判“孤秦”,总结出一句话:“其上申韩,其下佛老。”儒去了哪儿?原来儒家之学是经世致用——做掩饰用的。等到中国再富强一些,再大国心态一些,能不能重新利用呢?

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 第7篇

事实上, 土家“撒叶儿嗬”在世代相传中, 留存了土家族人民历史社会生活的大量印迹, 其研究价值远远超过歌舞艺术本身, 可以称之为土家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然而, 由于巴东地势崎岖, 交通不便, 对外联系相对较少, 使得野三关镇内极具民族风情的跳丧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鲜为人知。

现如今, 在经济全球化、土著文明现代化、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 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的逐步开通, 曾经闭塞的地理局限被突破, 巴东县对外交流日益频繁, 跳丧文化得以以多元方式走出深山。本文所述的野三关镇土家族人民, 积极发挥群体智慧, 借科学理念以传承传统, 使跳丧文化充满了现代气息。

一、从性别忌讳到男女共舞

千百年来, 清江流域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男人跳丧, 越跳越旺;女人跳丧, 家破人亡。”此话一语道出了“撒叶儿嗬”表演的铁律, 即只有男子才能跳丧, 女子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观看。据当地街谈巷议, 甚至流传过一种更为玄乎的说法:若女儿在婆家不明不白地死了, 娘家人会带女人上门为女儿跳丧, “好把婆家屋里跳垮”。[1]

以现代眼光来审视, 此类言行似乎透着极为浓厚的重男轻女思想与封建迷信色彩, 而据史实追本溯源后, 则发现其实不然。相传, “撒叶儿嗬”源于土家人的先民——巴人古代的战舞和祭祀仪式。为了表达对阵亡战友生命价值的肯定, 巴人将士会载歌载舞为阵亡战友送葬直至天明。战地的丧舞丧歌, 只能由男子来表演, 如果女子也来跳丧, 表明连女子也要上战场, 那就真的可能家破人亡了。如此看来, “女人跳丧, 家破人亡”一说并非歧视女性, 反而是对其的重视与保护。这与土家女子可改嫁可招赘的婚育制度相似, 意为留住了女人, 就留住了家族延续的希望。

跳丧是英勇大气的男子的歌舞, 这些男子骁勇善战, 将死生置之度外, 把生离死别视作顺其自然之事。据史料记载, “始死, 置尸馆舍, 邻里少年, 各持弓箭, 绕尸而歌, 以扣弓箭为节, 其歌词说平生之乐事, 以至终卒, 大抵亦犹今之挽歌也”。[2]在男子们飞扬潇洒的舞姿中, 个体活力与群体聚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故有“男人跳丧, 越跳越旺”之说。相比之下, 女子难以跳出男子那种威猛雄壮之感, 故而在一旁观看也算是一种参与。

此外, 跳丧时会伴以唱“风流歌”, 跳“狗连裆”, 表达了生殖的需求以及对旧生命的终结即新生命开始的信念[3], 其中一些露骨直白的话语和动作确实不适合相对保守的女子表演。由此可见, 清江流域“撒叶儿嗬”的性别禁忌并非可以“父氏社会文化遗留残风”一言蔽之。

随着时代的变迁, 跳丧的性别禁忌也渐渐被破除。笔者于2015年7月至野三关镇实地调研, 偶遇青龙桥村一位谭姓老人仙逝。丧礼现场, 负责跳丧的戏台班子里有两名女子, 均着桃红色的土家族表演服饰, 与班子里的男子对跳“撒叶儿嗬”。其中一名女子告诉笔者, 自己十六岁就开始拜师系统学习“撒叶儿嗬”, 其父母也很支持她靠此技艺为生。目前镇上也有不少女子像她一样, 跟随戏班游走各处, 以为不同孝家跳丧来获取生活来源。

由于跳丧对性别的忌讳已有千年, 如今女性角色的加入无疑是对先祖传统的一大挑战。据笔者对上述丧礼中前来吊唁的村民的采访, 大多数年长者对女性跳丧持包容、默许之态, 仅有少数老人仍保有守旧思想, 认为“女子跳丧有伤风化”, 而所有青年人均视女性跳丧为自然之事。

曾经威武壮阔的撒叶儿嗬, 加入了女性元素, 更多了清丽柔美, 开辟出跳丧仪式中柔情俊俏的一面, 使之观赏性更强。跳丧性别禁忌的破除, 无不体现着土家族人民打破陈旧观念的勇气和智慧, 展现其思想的包容、开放与开明。如今, 学跳“撒叶儿嗬”已成为当地女性生活的一部分, 在日常劳作之余有健身睦邻之效, 极大地丰富了她们的精神世界, 同时也是以行动助力跳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从藏于深闺到拥抱时代

土家族跳丧与巫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中写道, “蛮俗好巫, 每淫词鼓舞, 必歌俚辞”。李勖在《来凤县志·风俗志》卷二十八中记载武陵山区“史称俗喜巫鬼, 多淫祀, 至今犹存者”。独特的文化土壤使得跳“撒叶儿嗬”的时间地点颇有讲究。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 土家族人认为只有在“喜丧”时才能表演“撒叶儿嗬”, 平日里, 无论在自家还是他家, 若是跳了则极可能被他人视为“不吉利”“不尊敬”, 易惹灾祸上身。

清江流域一带的丧礼, 秦汉以前为独立发展阶段。清代改土归流后, 尽管跳丧文化受到外界的强烈冲击, 但基本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 野三关镇跳丧的巫文化色彩已逐渐淡化, 带有封建意识的部分已被革除, 重新融合了新时代元素加以传承。镇上传统的“撒叶儿嗬”舞姿较为古朴, 动作的幅度和力度也较小, 其舞姿和曲牌都有特定的规范, 舞蹈套路多达60个以上。由于原生态“撒叶儿嗬”的套路复杂多变, 难以传承, 当地民间艺人加入了大量现代舞因子使之简化易学。现如今, 野三关镇土家族青年表演撒叶儿嗬时, 肩胸张阔, 上身笔挺, 动作大气舒展, 同时脚下带着装饰性的小动作, 衣着鲜艳, 观赏性更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撒叶儿嗬”这种民间祭祀舞蹈引起了广大民族文艺工作者的关注, 如何将其改造成极具时代特色的舞蹈艺术成了他们不断思考的问题。面对时代新变化, 以野三关镇黄在秀为首的土家族原生态艺术家, 主动带领撒叶儿嗬跳出鄂西大山。2003年, 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举行的全国首届“撒尔嗬”大赛中, 黄在秀在激昂飞扬的鼓声中赢得满堂喝彩。2008年, 央视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赛上, 黄在秀带领的“撒叶儿嗬”组合震惊了现场的评委和观众, 以当天最好的成绩结束了比赛。比赛播出后, 神秘古老的土家族“撒叶儿嗬”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关注。

土家族民间艺人主动拥抱新时代, 借助现代化、数字化、娱乐化手段来传承传统民俗, 使得如今的“撒叶儿嗬”超脱了祭祀祈福的本意, 从传统的丧葬活动分离出来, 从大山深处走向大江南北, 成了一种观赏性极强的艺术表演。而就观众观看的心理而言, 好奇、赞美明显多于对死生别离、人生真谛的感悟。笔者在野三关镇张家桥村调研时, 有村民说每年都有外地游客慕名而至, 观看原生态“撒叶儿嗬”表演。

当然, 有部分学者对土家族跳丧的主动转型持否定态度, 认为跳丧作为一种历史悠远的民俗文化, 应该尽量保持它的原汁原味, 同时应对各类造成其转型的文化因素加以排斥或控制。笔者认为, 原生态艺术并不等于故步自封, 一味拒绝与排斥新变化极有可能使之与现实文化土壤断层, 最终致其没落甚至消亡。在保留土家族对生死豁达洒脱本质的基础上, 适当添入时代元素加以改造和传播, 不失为激发传统文化新鲜活力之良策。

三、从民族风情到商业化运作

因土家人世代生活在溪洞纵横、崇山峻岭的石岩山区, 居住分散, 封闭隔绝, 难以互通, 祭祀活动便成了可使其相互联系的纽带。可以说, 丧祭活动是土家族天然的社交聚会, 乡邻借丧祭交流感情, 传播信息, 张扬吉利, 祈祷祝福, 甚至生前有仇有怨者, 也能“生不计死仇”, 化干戈为玉帛。[4]

相较于其他民族的丧礼, 土家跳丧中的鬼神信仰显得比较淡薄, 在其跳丧的过程当中, 少的是鬼气, 多的是人情。“人死众家丧, 一打丧鼓二帮忙”“半夜听到山谷响, 不知南方是北方, 你是南方我要去, 你是北方我也行, 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 跳一夜山鼓送人情”“人死众人哀, 不请自然来”“喜事要请, 丧事要啜”等, 描述的均是清江流域一带延续已久的跳丧古风, 总结起来便是“人情”二字。

田万振曾系统性地总结过跳丧的三个大的阶段性流变。第一阶段即秦始皇统一中原后的数百年间, 此时已出现不同流派跳丧的雏形;第二阶段性流变发生在清雍正年间对土家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之后, 加速了巴人文化、蜀文化、楚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流融合, 此时土家族人的丧礼中, 出现了由道士、和尚主持婚礼的现象;第三次重大的阶段性流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5]在这一系列流变之中, 颇具人情味的古风也难免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 在时代洪流中发生了世俗化的改变。

在野三关镇调研途中, 上文所述“撒叶儿嗬”组合成员黄本红接受了采访。他告诉笔者, 自2008年“撒叶儿嗬”表演在央视青歌赛播出后, 自己可以明显感觉到镇上的跳丧仪式朝着商业化模式发展。黄本红本人就注册成立了镇上第一家以跳丧为主要业务的艺术公司, 凭借着参与青歌赛获佳绩的良好口碑, 目前生意还不错。黄本红说, 一般情况下两千元可包含跳丧仪式的全部服务流程, 越接近市区的地方开价越贵。

截止到2015年底, 野三关镇上大大小小的“撒尔嗬表演队”逾十家, 均呈商业化运作, 有固定可循的表演套路。在商品经济的浸润与新兴都市文化的感染下, 跳丧所用的道具也在不断进化, 由最开始的鼓盆而歌变成了借助DVD、话筒、音响的仪式性表演, 跳丧舞者挂着耳麦, 身着为表演特制的土家族服饰, 打着色彩绚丽的泡泡灯, 在大红色的地毯上载歌载舞。

跳丧舞者的市场意识在增强, 曾经以“人情”古风动人的跳丧, 如今变成了有偿性服务。据笔者在青龙桥村参加跳丧仪式的经历, 当天表演队成员在展示“燕子衔泥”一动作时, 衔的非“泥”而是孝家抛下的“钱”, 且金额越大, “衔”的难度越高。舞者表演之后, 现场还播放了诸如《两只蝴蝶》等网络歌曲。

总体而言, 野三关镇跳丧文化的转型, 是传统风俗与当代文明碰撞的结果, 是民族风情与商业开发碰撞的结果。孝家和跳丧人员对现代化道具的接受和运用, 恰恰展现了土家族人民开明包容的性格, 从另一个侧面也展示了土家族聚居地日渐发展的生产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 土家族人用自己的方式适应着这个时代, 用“既要情怀也要饭碗”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至于在今后的传承发展中, 跳丧文化该如何避免在商业浪潮中被完全物化、异化, 这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白晓萍.撒叶儿嗬——清江土家跳丧[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6:158.

[2]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隋书·地理志[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85.

[3]董珞.巴土风韵——土家文化源流解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212.

[4]刘启明, 田发刚, 沈阳.清江流域撒叶儿嗬 (修订本)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20.

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 第8篇

20世纪80年代后期, 随着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介入, “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个人艺术创作为特点的、独具个性的现代陶艺在中国蓬勃发展。但最初她受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影响, 有点像“舶来品”。随着“文化的觉醒”, 中国陶艺家们重新审视现代陶艺的中国精神的回归, 更多地意识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同时传统文化对现代陶艺的影响也逐渐显现。

1 陶艺创作与传统造物思想的契合

1.1“道”“器”说

追根溯源, 陶瓷艺术在中国的历史悠久, 她也不免与中华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为主长期存在着“重道轻器”观, 以“技”“器”为手段, 以“道”为目的。《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说的是“道”是“器”的精神理论指导, “器”是“道”的物质载体, 两者是“抽象道理”和“具体物质”的并列关系。

“器物”不仅以形式语言体现古人对形式美的认识, 更通过有形之“器”传达无形之“道”, 在造物中寄托情怀, 体现精神内涵。这是传统的造物思想, 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商代的原始瓷器, 到传统陶瓷器皿, 再到现代陶艺, 他们的发展都是以“器”作为载体, 以“道”为目的的一种创作, 也就是说陶艺借陶瓷这“物”以载陶艺家所要表达之“道”, 这与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不谋而合。

1.2“天人合一”, 崇尚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天人合一”体现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过历史的发展, “天人合一”更是扩展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这一中国传统思想在现代中国人的影响中也是显而易见的。

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中记载:“审曲面势, 以饬五材, 以辨民器, 谓之百工。”器物制作与自然紧密联系, 这正是“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的体现。从陶瓷工艺创作活动的选材、加工、制作等过程来看, 陶艺的造物过程正是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材质来源自然, 陶瓷艺术的表现形态又受自然的影响;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受创作者的情感、审美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陶艺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在现代的陶艺创作中艺术家融入情感, 心与土交流, 泥土成为一种自然流露创作者内心思想的媒介。成功的陶艺作品不是控制和强制泥土, 而是艺术家思想结合泥土性格, 使之和谐统一。这种泥土的性格与艺术家的思想的平衡与和谐统一, 正遵循了“天人合一”的造物理念。

“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工有巧, 合此四者, 然后可以为良。”陶艺是“火的艺术”, 艺术的偶然性极大, 陶艺的烧制更须尊重自然规律。现代陶艺烧成工艺的多元化丰富了陶艺的视觉效果同时更反映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2 现代陶艺语法表现之解构主义的融入

在解构主义中弘扬自由与活力, 反对秩序与僵化, 强调多元化差异, 将传统的东西用现代的“语言”创造性建构。现代陶艺作为艺术领域中的一支, 这些设计思想同样深深地影响着现代陶艺的创作, 现代陶艺的解构主义语法高度地表现出了造物审美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现代陶艺中的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on) 通过对传统美感形式的重新解构, 打破以往的美感形式, 弱化了作品的功能性, 使传统美学与解构主义结合来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2.1 传统语义的解构和丰富

注重功能性是在现代主义设计中所倡导的, 产品的艺术性、情感性语义的表达往往被忽略了, 产品“冷血”并缺少多元语义。而在现代陶艺中借助传统语义的解构和丰富, 使作品更富人文特质, 抽离出传统文化的某些与现代陶艺造型、装饰特点相适应的局部, 以实现中国现代陶艺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陶艺家姚永康的作品《世纪娃》 (如图1) 就充分地展示了对传统语义解构的魅力。他采用泥片卷制而成, 注重塑造作品形象的整体气质的基础上, 舍弃精细描摹, 更多的追求“似与不似”间的审美效果, 这也正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对民间泥塑的构图样式的借鉴, 对民众熟悉的鲤鱼、莲蓬、狮头等具有吉祥寓意的艺术元素与娃娃进行解构组合, 重新给予个性化的诠释。

用写意的手法来表现各个元素, 使整个艺术形象充满生命的活力, 从而完美地展现出现代与传统的充分融合。

2.2 传统设计手法的解构

现代陶艺在解构主义浪潮下使得艺术手法得到了进一步延伸, 特别是在形体的解构和色彩的解构方面。解读传统文化中的造型语言不乏点、线、面的存在。如在中国的剪纸中我们不难看出民间艺人对形体的解构, 那些带有主观文化形态的形象使人感受到剪纸中表现的美好场景和寓意。同样在现代陶艺作品运用各种形体进行解构, 配合陶艺家主观精神的表达需要, 从而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和谐空间。现代陶艺借用形体的解构, 通过三维造型和二维布局等方式, 运用构成形式, 将各部分要素构造成独具艺术气质的造型体。

陶艺家的主观思想和内心情感往往通过对客观物象的夸张变形来传达, 同时这样的处理更能形成一定的美感。图2笔者创作的器皿《风吹过》利用线与面的简练组合, 用斜衣襟寓意中国传统女性, 单纯的波浪线表现女性裙摆被风吹的场景。这件作品弱化了功能性的同时更多的是表达一种传统女性想要突破传统束缚的寓意, 这也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一种尝试, 更是传统设计手法的解构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

大色块的应用是解构主义的一大特色, 色彩的解构, 使画面的色彩表现以块为主, 使产品色彩的对比相对更强, 逻辑性表现更强, 在看似夸张凌乱的色彩中透视出一种和谐感。

解构主义的色彩运用方式在我国民间艺术作品中也较常见, 中国民族色彩审美主观、强烈浓艳, 常用大红大绿的色彩表现主题, 祈求幸福美满的愿望通过不同的色彩、元素进行主观传达。如陶瓷古彩:以单线平涂红绿鲜明的色彩, 对比强烈, 色彩明快, 显示其健康、质朴的民间艺术特色 (如图3) 。尊重自然之色, 发挥创作者主观想象, 追求色彩的文化表现, 是现代陶艺中釉色的运用常见手法。釉色的流动性, 审美性, 情感性, 使之成为陶艺家们表达内心的重要媒介, 运用色彩的解构更是丰富了现代陶艺创作。

对设计手法、色彩的解构, 使陶艺作品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丰富的情感效果, 更有助于借助陶艺作品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

3 现代陶艺语法表现之对传统文化的提纯

徐悲鸿语:“物有本末, 事有始终, 应知所先后。不得其正, 焉知其变?”物随境变, 境随时迁, 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但优秀的传统通过世代的验证、择取, 成为共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一种符号。因此, 它是人们欣赏新的创造时的交流要道。

提纯传统,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提炼、解构、重组, 使现代陶艺兼具传统文化意蕴和时代气质, 充分体现中国的人文和时代感。

作品《阿福》 (如图4) 是陶艺家吕品昌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原形是江苏无锡惠山泥人辟邪祈福的吉祥物—阿福。这件作品的形象通过陶艺独特的语言进行了完美的表达, 作者塑造了一个胖胖脸蛋、浑圆手臂, 神采奕奕的现代阿福。阿福五官也进行了出色的塑造, 随意但不随便, 具潇洒自然的气度。吕品昌说:“阿福系列取向民间艺术的角度, 希望利用泥料的柔软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最大程度强化民间雕塑式的扩张感和饱满感。”古老的吉祥寓意用个性的肥硕进行了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包含在了阿福的形象中, 同时更赋予了阿福新的时代气息。

另一陶艺家朱乐耕的陶艺作品极具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这与他在创作上重视吸取传统文化, 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艺术的视觉形式、造型手法有着直接的联系。朱乐耕以马的形象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行空的天马” (如图5) 。可以说就是伴随在现代人回归自然的情绪, 对远古岁月中遗失掉的情感追忆的情怀下, 人们思忆农业社会中与人类密切联系的动物。朱乐耕借助马的不同神态, 不同气质传达内心的怀旧情绪、惆怅情感。同时这些形象更给人一种奋起的力量, 对于世代生活的土地和家园的热爱之情。在作品的构图上更有一种中国画的空灵意蕴, 给人无限遐想!

陶艺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与剖析, 并在现代陶艺创作中对传统文化进行高度提纯, 粹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与现代相融合, 从而使现代陶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4 传统文化在现代陶艺中活化的意义

德国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曾说:“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 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 因为我们理解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 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所以, 我们只有尊重传统、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越来越多的陶艺家关注, 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的传统艺术表现形态。我们也看到中国的很多陶艺家继承中国文人的特质, 或发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以不同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借鉴, 从中吸取营养进行创作。老一辈的陶艺家姚永康、朱乐耕、宁钢、刘正是这样, 在年轻的陶艺家如白明、赵兰涛、解晓明等身上, 只有立足传统文化, 融和现代人文, 才能让作品在现代陶艺界中声明远扬。凡是具有“世界性”的设计, 一定是能够列入传统范畴的作品, 因此现代陶艺必定要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起始, 才能得以受人尊敬, 得以在世界上立足发展。

陶艺的发展实际上是在不断适应和满足不同时代的人类需求。人类借助陶瓷这一媒介, 努力表达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审美价值。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碰撞出了现代陶艺的价值核心—精神性和审美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越具有民族特色就越具有世界性。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中, 对外来的艺术理念“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不断寻求自身的创造性转化之路, 承继中国传统文化, 使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走出具中国特色的现代陶艺之路。这也正是传统文化在现代陶艺中活化的意义。

5 结论

传统介入中国现代陶艺中, 使得陶艺家们的创作思路拓宽了;传统文化运用于陶艺创作中, 中国现代陶艺的语言形式以及精神内涵更加丰富了。在现代, 我们需要研究传统文化, 并从中吸取营养, 要“得其正”, 才能“知其变”。只有扎根传统文化的创新才不会是无源之水, 才能更好地体现民族性, 展现中国艺术的文化内涵。也只有中国传统与现代意识的完美碰撞, 才能具有“世界”性的现代陶艺。

摘要:陶艺创作与“器以载道”“天人合一”的传统造物思想相契合, 现代陶艺语法表现中运用对传统文化的解构、提纯, 结合实践分析了传统文化对现代陶艺的影响, 阐明在现代陶艺中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碰撞。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陶艺,影响

参考文献

[1]吕友仁.周礼译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4:542.

[2]戴吾三.考工记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136-157.

[3]韩超.道者器之道[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01:91-95.

[4]杨先艺, 周蕴斐, 等.论中国传统造物的“器以载道”思想[J].学术论坛, 2006 (12) :53-56.

[5]原佳丽.解构主义设计美学剖析[J].学术探讨, 2011, 04:381.

[6]毕海龙.传统文化与陶瓷造型艺术的融合[J].中国陶瓷, 2014, 7:80-86.

[7]齐彪.陶艺的起源与流变研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8.

[8]王强, 章朝辉.中国现代陶艺之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关系[J].中国陶瓷, 2006 (8) :49.

现代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第9篇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时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老师要引导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喜欢传统文化,并使传统文化在自己的头脑中扎根、发芽、成长。

一、汉字教学,开启传统文化大门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我们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形式。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电话的普及,人们都使用键盘打字,致使很多人有了“提笔忘字”的尴尬,我们要重视汉字文化,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节目,虽然这个节目呈现出的状态非常简单,只是单纯的“听”与“写”,但是它却受到了很多的人的关注,人们在电视机前跟着一起写,一起学,这足以看出传统文化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小学,汉字作为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是经过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沉淀得来的,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现在在一些广告牌或出版物中不乏一些不规范汉字,这对小学生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让他们学习规范字很有必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是一项基本要求,也是一项重要的责任与义务。

老师是学生的指路灯。所以首先老师要注意语言文字规范,掌握字的读音与写法,将正确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们。有很多汉字是象形文字,是根据临摹实物而形成的文字,例如:山、火等;还有一些文字是指事的,例如:本、刃等;使汉字走向丰富的便是会意的文字,例如:明、法等。除此之外,我们在教授汉字时,也应该让学生懂得汉字音义结合的特点,例如:跑、跳、蹦等词,都是用脚来完成的动作,所以它们都是“足”字旁。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每位老师要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把好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关。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是汉字教学部分中重要的一步,只有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才能够写出好看的字。除了学习用铅笔、钢笔写字以外,还要教授学生使用毛笔的方法,让他们与传统文化更进一步地接触。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网络语言”也会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对正在接受语文文字知识的小学生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他们的辨别能力差,网络语言很容易产生误导,所以老师要帮助学生过滤掉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其接受正确的文化知识。在教授学生学写汉字时,可以给他们讲解一下汉字的由来,以及这个字在古代的写法,或者关于这个字的故事等,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加深印象。

二、古诗词诵读,抑扬顿挫声中品味传统文化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学的主要体现形式,也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髓,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而且能够让我们学习正确的思想与道理。在学习古诗之初,诵读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南宋理学家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只要能多诵读几遍,便可以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在学习语文时,也经常会提到“熟读课文”这一基本要求,可见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诵读并不等同于平时的出声读,更重要的是要让读出的声音抑扬顿挫,有节奏感。

除了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诵读以外,每天早晨,也是诵读的好时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应该将诵读作为第一步骤,让学生对古诗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后再进行细致的讲解。除了这些,诵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诗词通常短小精悍,词句优美,有韵律,非常适合小学生诵读。例如《望洞庭》《江雪》《峨眉山月歌》等。在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到像音乐一样的听觉感受,更能够在朗朗读书声中收获满足与自豪,这也是校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景,能够植入人的心灵。

三、提取文章内涵,传授经典思想

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都是一些文辞优美、蕴含丰富道理的文章,有的抒发了浓烈的情感,有的则会给人以启迪。文章中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还有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文章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剖析其内在真正要传授的东西,并运用一种恰当的、易于接受的方式来传递给学生们。“教书育人”,对学生文化道德素养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教授《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文章时,不仅要教会学生关于字词的知识点,还要带领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真正的内涵。首先要让学生认识这位载入史册的中国医药家,记住他所创造的《本草纲目》,还应该让学生们学会这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以及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这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以后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现在很多学生从小都是娇生惯养,他们并不懂得“吃苦”,遇到一点挫折就会退缩,所以“挫折教育”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老师在平常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品质传授给学生。这也是传统文化传授的过程,它与现代教学紧密相连。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 第10篇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 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 就要亡种, 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 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 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棒子打死, 妄自菲薄、数典忘祖, 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 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 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 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 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 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 “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 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 “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 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 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 融会西方“民主、科学”, 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 “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 则理应受到尊重”, “主张文明对话, 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 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 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 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 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 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 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不管是对历史负责, 还是对未来负责, 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 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 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 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 从中吸取精髓, 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 以史为鉴。

(二)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 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 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 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 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 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 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 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 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 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 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 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 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 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 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 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 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 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 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重构中国传统文化, 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 并且走出国门, 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 学校教育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 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 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 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 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 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 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 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 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 面向社会大众, 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 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 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 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 (尤其是中国文化) 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 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 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 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 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 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 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 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 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 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 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 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结合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广告;传统文化;结合;问题;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50-01

广告一词起源于拉丁文advertere,意思为:注意、诱导、传播。广告的表现载体主要由传统媒体(报刊、户外、通信、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和新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数字化新媒体)组成,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受到压缩,互联网取而代之成为整个营销传播体系的中枢。同时,现代广告的表现形式也向着精准化、无偿化、公益化、互动化等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大趋势挺进。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根基深,形式多,范围广,其中包括古文、诗词歌赋、音乐曲艺戏剧、绘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也包括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还包括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一)从价值观方面来看,要抓住产品受众的心,就要用受众喜欢的方式和思考习惯,符合受众价值认知的角度来述说。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国传统社会因其独特的经济基础、历史文化,形成了忠、孝、仁、爱、信、义等浓厚的中国伦理主义特征。南方黑芝麻糊的那个咖色调的广告,就是成功结合传统文化的典型:小巷中回响着“买黑芝麻糊咯”的叫卖声,小男孩穿着长袍飞快喊妈妈来买,把装了芝麻糊的碗舔的一干二净......暖暖的色调,悠长的叫卖声,调皮真实的动作,勾起大家无尽的童年回忆。正是因为洞察中国传统文化,透析消费者眷恋旧时光的情节,这则广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从审美的角度来看, 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着重与自然、和谐、虚实相生、天人合一,注重浪漫与现实的平衡,重视内心世界和大自然的融通,与西方美学高调对立、强调自我的美学文化大不相同。从我国的陶瓷、壁画、到书法艺术、国画艺术、文学、戏曲等,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谐中庸、动静相宜的美学思考。例如, 以“国酒”著称的茅台,在广告宣传方面,多采用大气的水墨元素,有山河的壮美、有万马奔腾的气势、还有龙腾于天的豪迈,吸引了一大批豪爽、儒雅的茅台酒爱好者对它推崇,饮茅台似乎成为品质的象征。

(三)礼俗文化元素。中国在世界上注重礼仪的形象深入人心,传统礼仪风俗渗透在国人生活中方方面面无处不在。包括服饰打扮、节日时令、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等方面。礼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人的影响代代相传。以《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检养德……》为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饰、节日、建筑、待人接物等元素,受到的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二、 现代广告对传统文化运用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传统文化在实际的广告运用过程中,有些时候更像是工具,是获取利益的傀儡。美国著名广告人汤姆·迪龙曾说过:“广告的创作在本质上是一种制造有说服力的信息的技巧。”因此,为了说服受众,广告工作者脑洞大开,手法大胆新奇,层出不穷,引发了不少了问题和争议。如:广告人对传统文化元素理解浮于表面,导致广告作品欠缺深度;将中西方文化不恰当融合在一起时,意引发争议;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广告作品处于初级稚嫩水平,尚未出现风格突出、内涵深入的作品;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多运用在大型活动、政府官方活动中,普及化的传播依然较少;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世界对于运用中国傳统文化元素的广告容易引起错解和歪曲内涵,难以获得认同。

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能简单的做加法,而应该创意的进行融合。单纯美观而复杂的传统元素广告并不能赢得受众的认同,只有深入人心,自然明快,能引起社会共鸣的广告才是成功的广告。正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者——何镜堂先生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一定要用一种具体的形象或形式来表达,更多的是需要一种中国精神,“神似而形不似”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最高境界。

三、 传统文化和现代广告结合的发展方向

(一)本土的、世界的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为我国广告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厚的资源保证。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际的联通更加紧密,世界成为了交互无碍的地球村。肯德基的本土化战略就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案例,其在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时,充分深入的调查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保持自有亮点产品的同时,专门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家庭主题套餐、芙蓉鲜蔬汤、川香辣子鸡、粥、油条等食品,深深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心。在视觉表现方面,充分借鉴了我国传统的民俗和节日的特点,采用古韵味装潢、唐式装扮的服务生、家庭氛围等元素和创意,烘托出浓浓的中国韵味。

(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传统文化是人类几千年历史和智慧的结晶,是值得弘扬和继承的,当传统文化遇到了现代味儿、时代儿味十足的广告时,应该是怎样的相处状态呢?广告的称奇之处就是创意,当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广告创造性的表达后,会起到意向不到的结果。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表达方式将符合人们文化体验和审美的广告信息传达出去时,人们也许就会对广告少些抱怨,而多些欣赏了。

(三)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

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传承、延伸,文化的产生根植于所处的历史环境。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跃动出不一样的风采。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加快,人们的审美需求、心理共鸣点也越来越苛刻,现代广告的媒体环境、表现形式也上演着多样、创意的魔法。所以,在将传统文化运用于现代广告的时候,一定要顺应两者的时代特性,与时俱进。广告的成功在于与众不同,深入人心,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推动了文化的发展,这也是文化继承性的要求,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结语

广告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历史的选择,广告以传统文化为要义,深得人心,文化以广告为手段,广为传诵;广告以传统文化为鉴,有尺有度,文化以广告为己用,扩充自我。成功的广告大多蕴涵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同时也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在广告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发展上会朝着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方向发展,广告在运用传统文化的要义时要多些妙思,且巧妙而多些谨慎地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传统哲学的批评继承[J].理论月刊,1987(1):58.

[2]金子.试论广告传播的道德原则[A].广告经纬[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3]李军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67~70页,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现代招贴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12篇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语言、哲学、道德、信念到生活方式无一不是需要我们继承的。但招贴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最终要归结到对传统美学精神上的继承。因为美术要受到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在中国无论是道家的世界观,还是儒家的道德法则都有自己相应的表现符号,以使美术作品能折射出自己的影子。设计师对传统的继承就是要把这些代表民族精神的符号从中提炼出来,变成自己的设计语言,展示给广大受众。招贴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仅是从形式上的简单继承,而应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要求,而设计对传统的继承也并不是从传统图库中拿出成品来用这么简单,在作品中真正体现传统的精神,才是继承的动力和目的。例如:宋体字是我们应用十分广泛的印刷字体,它的设计者可谓是功不可没。也许是抓住了中国书法中最基本的结构特征,最终设计出了简洁、美观、实用的宋体字。宋体字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为中华文明的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北京2008年的申奥标志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整个标志造型没有对传统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绘画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标志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意韵,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招贴艺术方面我们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招贴艺术的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

二现代招贴设计与继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和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积淀。“越是民族的,则越是世界的。”民族性、传统性在图案设计中成为提高设计质量、增加精神附加值的设计手段。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包含了民族心理素质、风俗习惯乃至人们的思维、行为、生活方式等等,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激荡、吸收、融合、共同的熔铸。因此在招贴设计中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必须做一个深层次的形、意、神的传承,把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传神”而不单单是“写实”。

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或灵巧,或简约或精致,或质朴或奢华的艺术效果。无论是飘逸洒脱的国画笔墨还是精致秀美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在招贴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在这些传统图形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它们在人类文化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可供我们借鉴的视觉元素。

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到现代招贴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注入新鲜的血液,发人深思,给人新颖清新的感觉。

三、现代招贴设计与继承传统文化的思考

在招贴艺术设计上我们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引用传统的视觉元素不是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对文化内核透彻的理解、消化、去之糟粕取之精华,最后加以发挥和引申形成适合于当代审美取向的观念体系,并以此召唤深植于人们内心的民族意识和情感需求。

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了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正因为这样,在中国平面设计师的招贴艺术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

传统是发展的,古人为我们今人传递传统,今人则为后人创造传统。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精神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在和未来,更好地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切实推进我国现代招贴设计的发展。我们要用客观理性的认识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吸取西方现代设计意识与方法,创造出新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民族精神的招贴设计文化来,才能构建出中国现代招贴形态设计的理念与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上一篇:美丽的草原之旅下一篇:防火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