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体性范文

2024-09-21

马克思主体性范文(精选11篇)

马克思主体性 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当代价值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提出主体性的概念:“笼罩在客体上的主体性, 作为过程的绝对主体……不停息的圆圈。”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是通过对康德以来德国古典哲学中主体性范畴的批判过程中创立的, 立足于“新唯物主义”, 对人的因素论述不多,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人的作用, 重视人的创造作用是马克思哲学坚持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主体思想特点

“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 客体是自热”, 人是社会的主体, 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不是抽象的人, 而是“现实的人”。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活动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同时, 人也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的,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因此, “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在生产自己, 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 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 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有三个类型, 即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以及类主体。个体主体很容易理解, 是指单个的进行活动的人, 即包括老百姓也包括领袖与社会精英。群体主体涵盖较为广泛, 可以是一个国家的人, 也可以是一个团体。从群体主体的形成上看, 可以有自然的因素, 如基于地域、年龄性别等因素, 也可以基于利益因素, 像行业、阶级是由于共同的经济地位等因素, 还可以是基于价值观因素, 如政党、宗教等群体价值取向的一致。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创造性、自为性、自觉性、自主性、社会历史性。创造性体现在人通过实践。变革和改造身边的事物, 产生新的事物, 以及自身的超越;自为性体现在注重将生存和发展作为自明的前提;自觉性体现在感知外部世界及自我存在, 以及通过思维活动, 意识到自身的行为活动及内心世界;自主性体现在人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 在物质世界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历史性体现在人依附与社会共同体中, 社会共同体由人群组成, 人们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发展, 达到人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马克思主体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也只有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才能具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具备认识世界的能力后, 具有自主意识。

二、马克思主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以马克思主体思想来审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 对于建设创新、和谐、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统一思想,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伴随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 先进的思想和糟粕的思想都涌入中国, 人的主体意识因个人因素的差异而存在差异, 这就出现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上的偏差。更多的人由于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 没有结合到中国的现实, 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马克思主体思想重视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 重视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体思想不仅是医治片面认知的理论良药, 而且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进行合理规划和充分运用人的作用和能力。

2、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社会的发展, 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推进、发展的结果。在社会发展和建设中, 每个人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活动本质上就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人们通过社会发展建设的活动, 也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和意识, 实现自我价值和超越。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平。因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是社会全体人的力量实现, 每一个人都公平的享受社会的发展成果。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努力和奋斗, 但是, 社会贫富差距、两极分化仍然在加大。马克思主体思想的价值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下, 不重视人个体的发展, 强调集体的重要性。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个人发展要服从集体发展。在特殊的背景下, 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于计划经济的根本原因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为人的主动能动性充分发挥提供了空间和平台, 而且促进了人对物质需求基础之上的精神需求追求的快速、全面发展。个人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财富价值的体现, 也逐步想追求人的精神财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另外, 个人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

4、有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的发展, 不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也受个人能力、目标的制约。只有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必要个人价值的尊重才能推进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物质成就, 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活力和发展潜力。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涌现出更多的各个行业、各个层面、各个工种的社会精英, 他们的精英意识体现在自我价值的实现, 而非物质的巨大丰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并不冲突, 它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5、有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题, 离开人和人的实践活动, 就没有社会和社会的内容;离开了人的发展梅酒无从谈起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的发展是评价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尺度, 社会发展要以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当代中国的发展体现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上。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 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新提升。注重人的自觉性、自主性、自为性, 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张巍、吕艳红:《主体性思想在马克思哲学中的体现》,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8) 。

马克思主体性 第2篇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相关理论,蕴涵着对“人”的丰富、深刻的观点阐述。尤其是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等论述上,对于指导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人的主体性”:实践主体建设的前提

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核,还是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石,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理论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的发挥提出了“实践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等现实要求,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这与以人为本的时代命题相呼应。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出发点和基本立场不是其他,正是实实在在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其实,在内含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所有经典著作中,不论哪方面内容的论述与展开,都离不开“人”的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皆表明:“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认识前提和出发点。这个“人”的界定,不是抽象的、静止的,“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而且作为“现实的人”,其首要的特质就是主体性,要具备主体意识和主体行动力的人,同时又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总和中的、进行历史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存在物。

那么,如何实现“‘现实的人’能动地表现自己”?如何凸显“人”的现实性及其创造力?这就需要激发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这种主体性的自我觉醒与激发,正是我们的时代强音——“以人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正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充盈无限创造力的重要源头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教师通过一定的中介手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给大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师生、生生多边交往的活动,是师生分享经验、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一教育活动中构成的师生实践共同体,更为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意识和理念。其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现实的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主体性;其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而是作为教与学这一实践活动的共同体,处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依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根本上探讨的便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何者为“人”、如何成“人”的价值命题。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的“本”,不仅从实践上要求对师与生主体性的共同重视,而且从目标追求上要求师与生主体性的共时发挥与运作。在这一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成“人”的价值命题的完成,恰恰需要师生的互动,需要师生共建共享,忽视哪一方面都不行。正是由于这样相互关联的两个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更有可行性,从而使以人为本的时代命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诠释和渗透更有期待性,最终使教学环境更适合师生人性的需求,适合师生共同体共时同步的发展与完善。

第二,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以“改变”世界为目的,这与主动建构并完善和谐师生关系的时代意旨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人学实质上即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郾弘众所周知,作为“现实的人”始终处于因为不断面临新的社会交往实践故而不断更新原有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过程中,从而实现自身历史的发展与完善,但这仅靠主体的主动思维认识世界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以一定的“劳动”亦即一定的实践力去主动地改造社会、改变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改造社会的实质就是改造人与人之问的各种社会关系;正是在“改变世界”的主体行动中,也只有在“现实的人”以“改变世界”的驱动力去发挥出主体能力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生成为或自我实现为“现实的人”。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同时,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是在实践活动中自我生成的,即在人的生成探究上,马克思主义人学观进一步做了劳动创造论的应答,“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强调认识、改造世界(社会),与认识与改造人自身(各种社会关系)是统一的,认识世界还不够,还要改造世界;认识你自己也不够,还要“成为你自己”(意即通过自身能动的实践的创造活动,现代人学观点之一)。同样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师生的思想交往实践中,认识并成就具有完备道德情操和正面价值追求的师生共同体,并且与时俱进地关注师生及其两者关系的现代转型与重塑,“人的转型与重塑则是人的现代化,主体的现代化”,这种转型与重塑,就是对师生发挥主体性、以其主体的实践力能动地改造、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命题的现代诠释。这不仅需要师生教学理念上的共同主体责任意识,更需要其教育教学行为上的共同自觉追求,师生不是教学课堂的旁观者,而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教学环境与教学质量的改造者、完善者。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师生没有理由规避自身作为“现实的人”的共同责任。进一步说,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终极意义而言,归根到底靠的就是师生在德育领域上共建共享的一致行动,相互承认、尊重、理解、关爱、塑造,从而不断改善异己的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现状。

二、“人的需要”:实践主体建设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人的劳动产生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人类一切历史活动的动力。“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需要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人的需要(不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是推动人去生产、形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初始动因;人的需要又是人的行动、交往发生的初始动因,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变化发展的深层次动因。”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人的需要”是客观现实的需要、是主观能动的内在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更要关注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人的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建设,必须从当代大学生和教师的具体实际出发,加强针对性。特别是要根据“需要”的现实和能动的特性,对师生实践共同体的“需要”做出明确定位,真正走近实践主体本身,激发其自需自愿的潜能,最终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陛。

第一,把握实践主体的需要,要以师生双赢为主要基调。社会实践与交往活动历史性地形成了具体的人的丰富个性和特质,而这种丰富的个性又决定了具体的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互动性。如,在实践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学生对自我发展和需要的能动追求,实际上也是对教师提出了对称性要求,以使教师也应根据学生不断发展和需要的特点和规律,时刻要求其自觉地、主动地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充实和完善教育内容,创新和拓展教育方式方法对他们需要什么,需要到什么程度,为什么需要,以及通过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满足他们的需要等问题必须有清晰地认识和实践。嘲当然,我们不可能满足师生的全部需要,这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必需的。其关键是,应该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下,厘清师生实践共同体的主要需求、互动性需求,并有效整合,引导这种整合性需要朝着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这是实现师生需要互惠双赢的前提之一。

第二,把握实践主体的需要,要以精神动力为基本原则。一般地,教育活动就其实质来看,是人类精神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嘲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侧重于包括信念信仰在内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培养与提升(这些蕴含在理论教育中的精神能量会不断地转化为师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智慧和人格),而精神培养与提升的原动力也是与人的需要休戚相关的。不论是教师或学生,建设或提升精神世界以满足自身精神需要,就必须在一定的精神动力前提下实现。这种精神动力的开发与给予,实质上就是师生在需求和价值层面上需要达到共识和融合,即立足于共同的理想、信念、信仰和责任意识等,以此为主要的精神动力产生强大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意识和自律要求,逐步感知如何加强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将自己的需要、发展目标及行为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内在地有机地统一起来。事实上,当前对于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共同体的师生而言,其主体意识与教学活力的缺乏,正是与某种精神动力的开发与给予不足密切相关。因此,以特定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信仰和责任意识)来激发、引导师生的精神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把握实践主体的需要,要以换位思考为全新思维。在理论性和教学挑战性都相对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倾向于站在自己的角色上来提设自我的需要和归咎对方的不足。如,若教师“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一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这就失去了师生互动和谐、沟通有序的平台,很难实现“需要”的满足和教学利益的互惠双赢。只有打开师生原有的视界,切实理解另一方并再重新认识自我,从而使师生双方同频共振,整合为互爱和谐、共建共享的实践主体。

三、“人的发展”:实践主体建设的目的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主体的立体而共时的发展,要求内涵与外延相统一。这种“发展”,有其特定的涵义,“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对应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生实践共同体,这种“全面的本质”的自我占有,是师生协调发展的一个整体实现过程,实践共同体不仅要实现整体的共时陛的发展,还要实现双方立体的多维的发展。学生一方的“发展”不是理论教育教学意义上的全面的“发展”,只有当教师与之实现共时的且又交互的发展,才能有助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切实取得实效性。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我们认为,实践主体的全面发展的外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实践主体的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实践主体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发展以及实践共同体双方的自由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教师和学生在各自具体领域中的知识技能的发展,还要实现各自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不仅要实现师生实践共同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育力与学力的同向协调发展,还要实现师生实践共同体在交往实践中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社会属性的协同发展。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实践主体的劳动实践的发展,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劳动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同时,劳动是实践化的生成过程,人就是在实践的劳动中、实践的反思中得以不断自我发展的。这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主体而言,“劳动”即为教与学,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时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创造性教学、快乐教学,并通过在教与学的实践中的反思,不断螺旋式上升为更新、更高水平的“劳动实践成果”——其中之一便是实现师生实践共同体的全面协同地发展,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这种“教学”不是单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包括师或生双方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更重要的是还包括生与生、师与生在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的和谐有序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互促成发展、合力式发展,并在这种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提升发展的理论命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呼唤实践主体的主体意识及责任意识要求内因与外因相统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强调人的内部意识对人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动物和自己的什么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他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为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这种内部的意志和意识,主要包含主体意识及责任意识以及促成这些意识激活与生发的自我意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实践共同体的全面发展,要先决地激发并生成师生共同体的这些内部的意识与意志,从而自觉自为地进行实践主体的自身建设,这是任何外部因素所无法替代的。由此出发,实践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便由他律走向自律,进而以激发内因(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等)与统筹外因(高校及社会上的相关环境与条件),增强师生实践主体的整合实力,促进师生实践主体的全面发展,最终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马克思主体性 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主体性理论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重温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理论,选择其中若干主要思想作分析,探讨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作用和启迪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主体性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自始至终都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思想。

1人始终是实践活动的主体。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实践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认为“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为了能够生存和发展,首要任务就是与呈现在自己面前的自然客体发生关系,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获取维持自身生命的存在和延续的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人是改造自然的主体,自然是客体。正如马克思所说“创造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人,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以人为主体而不断生成的自主运动。唯心主义虽然强调了人的主体性,但否定了主体以及客体的客观实在性。而旧唯物主义把主体理解成进行感知活动的感性的人,把人置于自然之下,这都是不正确的。另外,马克思肯定了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同时又指出现实的人和主体又不是等同的,只有现实的人具备了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后,并主动投身于实践,才能成为创造历史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主体性。

2在实践中确证人的主体性。

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从传统西方哲学中继承下来的,他吸取了其中的唯物主义传统,但又严厉地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非历史性;吸取了西方传统主体性学说,但又批判了这种学说的唯心主义基础,而确立了自己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性学说。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说明,人的认识是积极能动地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主体性是受社会实践所制约的。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着眼于“改变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是人的主体性的真正基础。在实践活动中,人感受到自己的智慧、才能,体味到自己的力量和坚强的意志,从而了解到人之为人的快乐。

3人的主体性是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创造性的统一。

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具体表现为人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创造性。

自主性就是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显示的主人性质。有自主性的人会把自己看成是主动者,把万物视为被动者,“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自然立法”等观念,都是主体性的体现。自主性带有自发、盲目因素。自为性就是主体的自觉性,是扬弃了的自主性。选择性是扬弃了的自为性,它标志着人的意志自由或自由决断的性质。选择性使主体有了更大自由。创造性又是选择性的展开形式,也是人之主体性的最高形式。马克思说“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性使主体的活动能够将主体内在固有的尺度和客体内在固有的尺度统一在自己的实践活动里,并最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对象。

马克思关于主体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论述是相互联系的,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自为性侧重于主体目的,表现为主体活动的内在尺度和根据。选择性和创造性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创造;只有四者结合和统一,才是完整的主体和真正的主体性。

二、马克思实践主体理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人是最根本的,尊重主体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亿万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把解决农民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最高标准。

1要充分肯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农民始终是农村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居民达7.5亿左右,接近全国人口的60%;农村居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从事的职业虽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仍然达3.4亿左右,占农村居民的45%。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改善环境的主体。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民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和最终受益主体。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不能仅仅把农民作为政府关爱、扶持的对象。要以农民为本,把农民看做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从思想认识上和工作中都把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只有实现农民的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才能顺利贯彻实施,政策的效果才能真正发挥。

2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能动作用,必须发挥农民主体的能动性、尊重农民主体的选择性、肯定农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要充分发挥农民的能动性,鼓励农民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广大农民了解新农村的内涵和建设目标,知晓新农村建设与农民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让农民明白新农村的建设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生活幸福的大事业。只有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自发地将愿望和热情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内心动力和自觉行动。

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自主选择性,是保障新农村建设成功推进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尊重农民的选择意愿。只有农民知道自己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才更能为自身群体的前途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民创富活力的涌动,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智慧及力量源泉。

创造性是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的创造性表现为在改变自己命运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乃至农业现代化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性劳动和不断地提升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

大限度地迸发出来,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只有让农民既能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创造历史的主体,又能与其他社会主体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内在地统一于广大农民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才能真正全面地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

3尊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主权利。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利,就是要尊重农民自主选择职业和劳动方式、自主支配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自主选择进入市场网络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参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权利。农民主体的自主性是一个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都已证明了这一点。凡是农民自主性发挥得比较好的时期,就是农村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改革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村的繁荣,与它有效发挥了广大农民的自主性是分不开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样必须发挥农民的自主性。要把“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让农民拥有建设新农村的发言权。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在决定支援农村时要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并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踏踏实实为农民办实事。地方政府要充分考虑农民对自身价值的认定以及对自身利益的诉求和维护,但不能越俎代庖,切忌盲目地替农民作决定。

4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紧密相连的。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人主体性的发展。马克思坚定地认为,“人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把这一思想运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它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要求。新农村建设恰恰改善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促进广大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素质。无论发展经济还是发展社会事业或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农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发挥农民的主体性,正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当农民真正意识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的主体,是行动的唯一发动者和操纵者时;当农民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断,而不迷信他人或外在力量时;当农民能够自觉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对自身作为对象活动主体地位的认识达到了自觉和自为时,他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作为主体的内在潜能,并自觉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质,促进主体能力的全面提高。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人全面发展的表现和确证。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对新农村建设具体过程中人的发展程度给予高度的重视,把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作为人性发展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及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体性 第4篇

一、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形成路径

(一) 对唯心主义抽象的主体性批判

马克思首先对唯心主义抽象的主体性进行了批判, 唯心主义关于主体性思想, 主要体现在笛卡尔、康德和黑格尔的思想中。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的提出, 确立了主体的独立地位。康德将“自我”划分为先天的和经验的自我, 并将理性自我提升到先天自我的地位, 突出了主体的理性认识功能, 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到黑格尔那里, 他提出“绝对精神”, 将理性视为绝对原则, 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为理性, 将理性主义发展到极致, 同时也意味着把理性推向了灭亡。从笛卡尔、康德到黑格尔, 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使人的主体地位逐渐彰显, 主体性思想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 随之而来的各种弊端也渐渐暴露出来, 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各种批判, 马克思就是众多批判者中的一位。

马克思对唯心主义“理性至上”的原则展开了批判, 贯穿近代唯心主义主体性思想始终的是“理性”, 唯心主义最大的错误就在于过于推崇理性, 把理性奉为最高的、绝对的原则, 深信理性可以超越甚至主宰一切, 把真正的主体———现实的人, 排挤到主体之外, 试图让理性来超越时间、历史与现实, 从而达到无限的永恒状态。唯心主义者将理性抽象化为主宰一切的力量, 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限定在纯粹的、抽象的意识幻想中, 从而使主体脱离现实社会, 渐渐失去了现实的底色。这种极端的幻想, 等于把理性推向了深渊, 使得理性不得不在深渊中消解自身以求脱胎换骨, 而这种幻想也会随着理性的坠落, 最终走向灭亡。

马克思针对唯心主义的弊端, 指出:“所以, 结果竟是这样, 和唯物主义相反, 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 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 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 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唯心主义肯定了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作用, 但他的主体仅限于抽象的意识形态, 脱离历史与现实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只是在天国的领域里对主体性思想进行探讨, 认为主体是理性、意识等抽象的、纯粹的精神活动, 并将理性夸大为可以操纵一切的神, 抢占了本应属于现实的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将实践概念引入主体性思想, 批判唯心主义抽象的主体性, 对主体性思想的研究从天国回到人间。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 立足现实世界对主体性理论展开研究, 指出人是进行对象性活动的存在物, 是认识和改造周围感性世界的主体, 使主体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并且承认客观世界对主体的能动制约作用, 真正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二) 对旧唯物主义直观的主体性批判

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直观的主体性也进行了批判。费尔巴哈是旧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 注重对人本唯物主义的研究。“其整个哲学体系以‘人’的阐释为中心, 凸显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2]但是, 他“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 抽去人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而仅把人看作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3]认为人必须依附于物质自然界才能生存, 抓住了人的自然属性, 却忽略了人是“现实的人”这一基本特质。费尔巴哈对主体性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他的感性客体是直观的、空洞的, 他认为主体能够通过感性的直观来认识客体, 却没有看到主体的能动作用。主体正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现了对客体的改造, 因此, 他不能从根本上把握主体性思想的本质内涵。

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时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旧唯物主义哲学家把人看成是感性直观的人, 却没有明白人的感性活动就是实践活动。在客体面前, 人首先是一个实践主体, 在不断深化对客体的认识中, 逐渐掌握客观规律, 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着客体。旧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对象是先天存在的, 将客体独立于主体之外, 主体只能直观的认识客体, 在自然面前只能消极被动的服从, 更不可能实现对自然的改造与征服, 没有看到主体的能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对于客体的生成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 对于任何事物的理解, 不能仅从他的自然状态去把握, 还要看到他们生成发展过程, 即事物的历史性。任何事物都是在历史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 马克思提到“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 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 是历史的产物, 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因此, 对主体性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意识的层面, 还要看到实践活动对于主客体生成和发展的影响。不管是作为主体的人, 还是作为客体的客观世界, 都是在经历了历史的沉淀, 实践的打磨后, 才有了今日的模样。人的主体性特征也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在实践活动中, 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造了人类历史和现实社会, 人类的主体地位才逐渐确立。

二、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实践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出发点和核心

马克思将实践引入了自身的哲学, 构成了其主体性思想的出发点和核心。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 对唯心主义抽象的主体性和旧唯物主义直观的主体性进行了批判, 标志着马克思主体性理论逐步走向成熟。马克思认为,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4]在实践活动中, 人把自身以外的其他一切存在当作对象———客体, 去改造, 人成为相对于客体而存在的主体。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进行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 改造客观世界, 并从客观的自然界中获得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生活资料, 充分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同时, 主体也离不开客观的物质世界, 如果没有客观对象的存在, 主体的实践活动便无法展开, 一切对象性活动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表明客体对主体性的发挥具有限制作用。因此, 主体与客体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体现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和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 而联结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就是实践, 主客体正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了统一。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彰显。以前的哲学家一直在忙于“解释世界”, 而马克思指出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的活动就是一个实践活动。人正是在“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主体地位逐步确立。马克思所指的主体, 不是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 而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这种意义上的主体才能通过实践活动,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出发点和核心, 实践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正是在从事生产实践的过程中, 不断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创造了今日的人类社会, 使人类朝着自由而全面的方向发展, 人类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和实现。

(二) 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

人与自然的互为对象化关系, 是实践活动的一个方面, 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确立了自身的主体地位。自然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蕴藏着无穷的力量。起初,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人类的发展受到强大的自然力牵制, 主体地位难以彰显, 只能屈从于自然的统治之下, 人类的实践活动只能在狭窄的空间里进行, 主体处于对物的依赖状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人类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作用, 开始冲破自然的束缚, 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实践活动, 并用手中的工具改造自然, 逐渐确立了自身的主体地位。随着人类主体性思想的过度膨胀, 对自身主体地位的定位也出现了偏差, 人类将自身当作自然的主宰者, 开始支配自然并让自然为我所用, 毫不留情的吮吸自然资源, 无休止的贪婪和欲望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人类的主体地位发生异化, 生存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马克思从认识论维度出发, 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了科学的解读, 主要涉及人对自然的必然性, 即作为主体的人, 如何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对自然界的改造。在从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 人类逐渐认识并掌握了自然规律, 利用自然规律改造着客观的自然界, 使人类社会呈现出今日的样貌, 实践活动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 主客体是统一的, 主体在对客体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实现对客体的改造。同时, 主体的实践活动对客体产生的影响, 也会通过主体的变化表现出来。马克思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性理论, 要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要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 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界, 不可逾越客观规律或超出自然的承受能力, 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 人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中确立了自身的主体地位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是实践活动的另一个方面, 人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中确立了自身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所指的主体, 不仅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而是一种社会存在物, 人的主体性就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本质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 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社会关系, 而最基本的就是社会生产关系, “人与人之间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5]人类在各种生产关系中, 从事生产劳动这一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利用自然规律, 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充分显现出人类的主体地位。同时, 实践和社会生产关系都具有社会历史性, 随着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 因此, 人类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实践活动, 处理好不断变化、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关系, 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马克思从另一个维度, 即本体论维度出发, 以实践为基础, 论证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 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分子, 而人又是社会的主体, 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 也必定要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因此人的主体性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实践活动把人和社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社会的发展必须借助实践才能实现, 而任何实践活动的完成主体必须是现实的、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人, 因此, 必须要确保人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要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不能将人的主体性理解为个人的“自主性”, 人是社会中的人, 具有社会性, 要坚决杜绝利己主义的倾向, 在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的同时, 要充分考虑到他人以及社会的利益, 在从事实践活动过程中, 做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一) 发挥主体的自主性, 确保人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启示我们, 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 既要避免西方式个人本位主义的弊病, 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要发挥主体的自主性, 确保人的主体地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的主体性地位得以确立, 人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发挥, 个人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张扬。市场经济为人的主体生成和发挥提供了基础。但是市场经济把追求经济利益作为社会发展主要目的的做法, 也使人的主体地位遭受了挑战。一方面, 随着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纷纷出现, 尤其是强势的社会主体如资本主体的不断崛起, 往往侵犯挤压弱势社会主体及其利益。人的主体性发展正面临严重的危机。另一方面, 在这个经济利益至上的年代, 人的个性和自主性发展被限制, 表现为独立人格、创新思维的严重缺失, 个人受物质利益的支配, 主体人已经异化为金钱的奴隶, 主体意识和人格观念已经名存实亡。

针对这种情况, 要求我们一方面面对主体性的缺失,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能过于被物质利益所驱使, 要有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打破物的依赖关系, 确保人的主体地位, 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之中。另一方面, 在充分享受主体地位的同时, 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主体的有限性。在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中, 主体不仅具有能动性, 还具有受动性的特点, 客体对主体具有能动制约性, 主体在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 人类活动要尊重客观规律, 看到自身受动性的一面, 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 实事求是, 按客观规律发展, 切不可无视规律, 为所欲为。

(二) 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认识论维度讲, 马克思认为,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对象化的关系, 人类在利用客观规律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 确立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但是, 发展经验告诫我们, 人类活动一旦逾越客观规律, 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与惩罚。现如今,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 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无节制的开采资源, 大量排放废弃物, 超出了自然自我净化和承受能力, 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战略。一方面,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 促进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 它又告诫人们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其蕴含着既要尊重客观自然规律, 又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双重内涵。强调发展本身不是目的, 发展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这样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实现了统一, 共同成为了衡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 要坚持以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不可急于求成。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主体的创新能力,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走科学发展之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 坚持“以人民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

从本体论维度讲, 马克思提出, 人是从事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主体, 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 因此, 要保证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民为本”, 这标志着我国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 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全面提升。一方面, 我国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统筹兼顾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 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 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由于人们过于追求物质利益, 极端利己主义的盛行, 对他人和社会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各种社会问题频繁发生,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也随之加剧, 人的主体地位逐渐丧失。因此,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为指导, 处理好主体性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 确保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坚持“以人民为本”, 重视“民生”问题,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摘要: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是在批判唯心主义抽象的主体性和旧唯物主义直观的主体性基础上形成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出发点和核心, 马克思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维度出发, 指出人正是在改造自然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过程中确立了自身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对于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最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体性,能动性,客观规律,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宋文慧, 张晓东.主体性的实践与实践着的主体性的统一——论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3]洪波.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含义、方法与维度[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8 (8) .

[4]孙鹤.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研究——论立足于实践活动的感性主体[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马克思主体性 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以人为本;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概述

主体性概念它是一个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性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就是实践活动中的人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也就是教育者或者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具体以下几个特征:(1)自主性。自主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主体在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表现为行为主体在活动中根据自己需要,独立自由支配自己言行。(2)能动性。能动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对象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承认与改造对象,对对象进行积极的行为,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3)创造性。创造是对主体对象最高级别和最高性能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所接触的内容进行内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内在关联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存在紧密内在联系,具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人作为主体;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着“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这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体现,与马克思人学的主体定位相一致。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改造人的思想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需要和全面发展,塑造出具有创造能力,独特个性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素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了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相一致。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价值取向。

三、增强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必要性

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随之发展与进步。科学发展观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能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主体性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培养人的个性,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呼吁:“教育应是主体为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惟在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思想政治主体性教育强调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直接指向人,发展人,旨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即“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劳动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关系不断丰富、综合素质不断完善。

2.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决定因素,“创新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新产业的开拓者。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在“十三五”建议核心的内涵中居于首位,目前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依靠创新。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它能推动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新产业的出现与成长,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成果成绩显着,但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

3.顺应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教育理念改革是课程改革中最关键的一步。课程新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应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过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4]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教学活动走进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成为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高广孚.西洋教育思想[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

[3]黔风.做创新人才的“保护神”[J],当代贵州,2011(17):1-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主体论 第6篇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概况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的发展背景

马克思主义社会最早是由德国著名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思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对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最早在英国开始出现,英国有关社会学家对社会主义开始初步的践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将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正确体现,而是错误地理解为空想主义,这就使得最初的社会主义实践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将社会主义发展得较好的国家就是俄国,俄国在进行改革时将国家的发展方向确定为社会主义国家,这极大地促进了二战后俄国的发展与经济的复苏。俄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时没有进行国家的空想,在发展中所有的目标都进行稳步的落实,使得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是较为成功的。我国在建国之初就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对确定我国的制度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讨论,最终将我国的制度确定为社会主义。因为在当时我国战后国家的经济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已然在我国是行不通的,鉴于俄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建设,所以我国党中央领导人毅然地决定将我国建设成为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的发展现状

目前践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的国家有中国、越南、古巴、老挝及朝鲜,这五个国家是世界上仅存的推行社会主义的国家。虽然马克思主义社会国家的数量不多,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指导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以它的独特角度进行社会发展的促进。我国作为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制度的国家近些年的发展较为迅速,马克思主义社会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说是最为适合进行的发展。其他的四个国家例如古巴和越南,在世界发展的大潮中他们的发展速度也较快。[1]马克思主义社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及民生问题的解决有着较好的帮助作用,对国家的经济水平增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国家经济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评定的最有力依据,只有将经济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国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三)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的必要性

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执行目标,马克思主义社会对世界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的国家是最好的发展例子,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中国有了十分显著的进步,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总体增长是十分突出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就进一步说明马克思主义社会有较高的发展价值。[2]在现阶段的世界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的价值已经被很好地证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对我国发展的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马克思主义社会的发展概况

我国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的典型国家,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建国之前,我国正处于战乱之中,国家的经济水平以及人民生活状况都很不乐观,这就使我国的发展遭到了严重的阻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为制定何种制度的国家类型进行了严肃认真的研究,最终决定我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为我国的指导理论,严格地按照社会主义规定的道路来进行发展进步。[3]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各项发展事业都有了回转的趋势,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为主要的指导理论,经济建设有了很好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我国各项事业的进步,有了经济上的支持,我国其他发展项目都有了充足的发展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对我国政治的进步性影响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领导位置。在我国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共产党一直是我国的领导者。这种政治制度的形成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而形成的,只有唯一党派进行执政才能保证我国的安定与稳定。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的政治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主要是对国家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说明。在国家的发展中,首先要确保国家内部保持和平安定的形式,只有在国家内部和谐一致的国家中,国家其他事业才能得到发展的前提保证。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指导正好对这一因素做出了保证,国家中的多党派要有唯一的执政党,这就确定了国家权力的唯一性,避免了多党派在国家权力上的不良竞争。唯一的执政党还对国家发展所要进行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改革是否进行没有较多的意见与分歧,对国家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经济水平发展的价值

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经历了较为坎坷的过程,历史上我国的经济水平达到过世界前端,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进步速度明显较西方的国家要慢很多,我国的经济水平也在逐渐的下降。经济水平的下降使得我国的国力不断减弱,这种不良的循环模式使我国逐渐落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确立了践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道路,有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道路的引导,我国的经济水平在近些年的发展速度正在逐渐地加快,经济水平也从世界较为落后逐渐地追到世界的前列。在经济发展方面,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主要就是对国家的整体进行发展的要求,国家整体都在进行良好的进步与发展就会引发我国经济的复苏,经济水平上升又会进一步带动我国主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良性的进步循环模式使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发展,进而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水平还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国家的整体也在不断的进步之中,这种发展状态会对我国未来进行良好的铺垫,相信未来我国经济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三、结语

马克思主义社会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发展道路中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我国则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快速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还将继续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的发展,努力使我国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使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将有着明显的提升,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指导将使我国的未来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成为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文献

[1]苏星鸿,刘基.马克思主义和谐实践观的内在特质及其现实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73-75.

[2]俞良早.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07).

浅谈马克思主义学习的整体性 第7篇

首先, 就理论发展来说,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包括:“经典史”即经典作家的作品, “阶段史”即马克思主义具体发展阶段的特点, “国别史”即各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发展的共性和特性。它们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只有坚持经典史和阶段史、国别史相结合的研究原则, 才能体现出完整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其次, 就理论斗争来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与空想社会主义、拉萨尔主义、巴枯宁主义等斗争中发展的。与此同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还为控辩双方提供了陈述自己的舞台。因而, 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解释史, 还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斗争史。

最后, 就研究方法来说, 坚持文本研究与逻辑历史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必要前提是对基本原理内容和发展逻辑的把握, 否则就不可能正确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此同时, 还需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形成、发展的整体把握。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背景和条件的正确认识, 就可能固步自封。必须坚持文本研究、逻辑历史研究相结合, 互相印证、彼此促进。

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分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积极纠正第二国际、第三国际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探索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路径出场, 以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工人运动终结。我们必须一分为二看待。

一方面, 西方马克思主义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第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以及试图在马克思主义中引入“非马克思主义元素”。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 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是两回事。第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之间, 在政治立场和理论观点上相去甚远, 理论定位大相径庭, 但从其产生到终结一直没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主体或力量, 没有一个忠诚的阶级力量。第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学院式”精英知识分子的话语, 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形态, 不再坚持无产阶级阶级解放的历史使命。第四, 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身反传统以及依附于各种社会现实的变形性, 他们自身的这种理论特质造成了其很难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

另一方面, 也给我们一些警醒。第一,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整体来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观点庞杂, 绝大多数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整体来研究。他们把现代社会中具体的现实问题作为理论基点,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针对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 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研究, 产生了各种学说, 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二,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实践导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直面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 从理论高度把握实践中的困境与难题, 值得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品格, 马克思主义研究必然走进现实,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必然要有现实关照。第三, 提升问题意识, 强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身批判功能。也正是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激发, 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此前熟视无睹、毋需深思的议题, 如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人、自然、历史的关系等等。第四, 凸显对时代问题的整体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是全方位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整体回应。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避免弊端、克服困境的方式和方法, 有必要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

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分析

首先, 历史逻辑、内容逻辑和发展逻辑统一。历史逻辑是内容逻辑和发展逻辑的历史前提;内容逻辑是历史逻辑和发展逻辑的理论支撑;发展逻辑是历史逻辑和内容逻辑的逻辑旨归。三者统一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实践, 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逻辑。

其次, 严整性与开放性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严整性表现在, 它由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制度六位一体的建设原理而组成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表现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理论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要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必须从严整性与开放性相统一视角, 整体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构。

第三, 大众形态、学术形态和政治形态统一。在经典作家那里, 马克思主义的““三形态”虽各有特点, 但本质上是统一的。然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三形态”在研究上并非真正达到了统一。一方面,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学术形态的研究获得理论资源和支撑;另一面, 建构面向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的转换必须面对“中国问题”, 避免““学院化”倾向, 走进大众。

第四, 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统一。马克思主义与“三化”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方面, 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大众化的前提。只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才能始终伴随时代步伐。只有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才有华夏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和平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

第五, 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之间互相衔接。从“整体性”的视野来认识这个“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及其内在关系, 有利于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之基与发展之源, 也有利于发挥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上的指导作用。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统一整体, 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也必须全面理解。就理论发展来说,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包括:“经典史”即经典作家的作品, “阶段史”即马克思主义具体发展阶段的特点, “国别史”即各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发展的共性和特性。本文从发展史、西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角度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分析

参考文献

[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2]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3]房广顺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马克思主体性 第8篇

一、“现实的人”是中国梦的出发点

社会历史实际上就是人们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动的历史, 因此, 要想深刻认识社会、把握社会, 就必须从人出发。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 对社会历史的认识, 都不是从社会本身入手, 不是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的。 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出发, 认为人既不是纯粹的自然物, 也不是纯粹主观的存在, 反对离开现实的人, 用神、绝对精神、抽象的人性等去认识历史。 因为社会就是由现实的人构成的, 社会历史过程就是现实的人的活动过程。那么, 何谓现实的人呢?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 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换而言之, 现实的人应该是处在一定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的有生命的个体, 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具体的个人。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具体体现, 中国梦就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

二、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重要分水岭就在于究竟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还是个别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出发, 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决定力量。生产方式中, 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生产力, 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者。因此,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既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认为, 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 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这一现实的中国力量。

第一, 依靠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 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说过, 任何一个民族, 如果停止劳动, 不用说一年, 就是几个星期, 也要灭亡。恩格斯指出, 无论不从事生产的社会上层发生什么变化, 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 社会就不能生存。作为直接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劳动者, 对于无论是生产工具的制造、使用, 还是创造、发明, 亦或者是新的生产技术的出现, 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 劳动者作为人民群众的主体, 在生产力系统中是首要的要素, 也是最活跃的要素。正是广大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工具、积累经验、提高技术, 才不断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必须要有足够丰富的物质财富, 以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强有力的支撑。这必须依靠以劳动者作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

第二, 依靠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 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一方面, 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无论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改造社会的政治实践, 还是认识世界的科学实践等, 都是人类社会科学文化成果产生的源泉。换而言之, 无论是科学文化的积极成果的产生, 还是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的出现,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中国梦的实现, 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来讲, 还是从个人层面来讲, 显然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但是, 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指出,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他们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具体讲, 一是经济条件。在既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下, 人民群众不能超越生产力的既定水平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历史, 同时, 生产关系作为一种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二是政治条件。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政治权利的差异, 也会影响到他们在各个领域中的创造性作用。三是文化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头脑中所秉承的思想意识、 文化传统的不同, 也会影响和制约他们的历史活动。毫无疑问, 先进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而落后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摆脱落后文化、糟粕文化的束缚, 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文化的传承, 同时也可以吸收或者借鉴西方的优秀文化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所用。 我们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 极大地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中国梦的实现和人民幸福生活的追求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大政方针政策都充分体现了对更好的社会条件的创造的努力。

三、重视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肯定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同时也肯定了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本身已经包含对杰出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肯定。因为人民群众本身就是由若干个人组成的, 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和杰出人物个人的推动作用二者并不对立。当然, 个人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有区别的, 既有大小之分, 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然是有限的, 但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而作为人民群众中的杰出人物, 亦可称为伟大人物, 他们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则发挥着重大而突出的作用。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 就是所谓的杰出人物。 杰出人物作为一定时代的代表, 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指出, 如爱尔维修所说的,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 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

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根本上讲, 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能够从根本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杰出人物总是比同时代、同阶级的普通人站得高、看得远, 能够提出顺应历史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从这个角度讲, 杰出人物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最终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一方面取决于他们对社会发展规律把握的程度, 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他们对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诉求和追求的反映程度。

中国梦就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真正反映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向往与追求, 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先进思想。中国梦的实现也必须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杰出人物的重要的历史作用。具体来说, 那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前提下, 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注重发挥各领域的杰出人物的榜样作用, 让他们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 为社会发展提供或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条件, 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推动作用。

四、结语

马克思主体性 第9篇

一、藏族传统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区别和对立

作为不同历史阶段衍生的主体信仰,藏族传统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区别和对立几乎是全方位的。在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信仰主体的人生态度和幸福观等方面,二者有着本质不同。

首先,二者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信仰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意识部分,是人们对宗教或某一理论的坚信和追求,是一种生存智慧或对智慧的长期向往和探索[1],是人们对当时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和目的性选择的内在统一。在西藏社会存在的三大要素中,相比较于高寒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对稳定和缺乏变数,藏族群众的生产劳动及其生产方式则是一个不断前进和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伴随着西藏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广大藏族同胞的信仰也不断转变和发展。

在西藏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阶段,因为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心理依赖过强,高原先民信奉自然神灵,好为自身及其亲朋祈福避灾。这种原始信仰现象,在早先的中华大地普遍存在。高原人在苯教信仰原始生存智慧的指引下,创造了古象雄文明和雅砻文明。普通群众的生存生活需要信仰,王权的产生和维护也同样需要神权的护佑。聂赤赞普及其以后的其他六位“七赤赞普”,都依赖苯教势力管理部落内部事务和发展社会生产。吐蕃王朝的赞普为了进一步加强王权和彻底消灭象雄的文化影响力,尽一切可能弘扬佛法。从象雄文明到20世纪中期,西藏相对落后社会经济发展,极大地限制了藏族群众的信仰智慧的主动发展和转变。早在14、15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的宗教信仰开始了开放性改革。相比之下,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前不久进行的宗喀巴宗教改革,却巩固和强化了后来几百年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权力格局。作为反馈和回报,改革后的宗教信仰更加禁锢了西藏民众的思想,19世纪西藏的近代化也因此夭折。

20世纪中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沉睡的中华大地开始复苏,同时迎来了久违的现代化发展机遇。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中华儿女,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发展浪潮中,中国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屹立于世界东方。现代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西藏也开启了发展的华章。旧西藏的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需要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新西藏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的完成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60多年来西藏的巨大发展,已经让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开始了信仰转变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西藏主体民族的传统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最深层次的不同,就在于前后历史阶段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

其次,二者建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不同。西藏主体民族的传统信仰一直是宗教,它以客观唯心主义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信仰,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理论基础。西藏传统信仰坚持的唯心史观,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的是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观上看,二者是根本对立和排斥的。藏族传统信仰坚持的唯心史观抽象地夸大了人的精神力量,强调杰出人物的历史创造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则以现实实践为基础,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纵观藏族群众传统信仰,他们敬拜神佛和追随某一政权实为自身发展。所谓神佛力量,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大想象。这种意识从起初的自发想象到吐蕃王朝之后的阶级异化,使藏传佛教成为旧西藏三大统治力量束缚百万农奴的精神工具。原本是人与自身灵魂和本质力量的对话,在阶级社会却沦陷为神职人员和王权驾驭普通民众的精神武器。为强大的王权和神权包裹的传统信仰,很长一段时间迷失了苦觅本真力量的普通民众。

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张还原历史创造主体的客观地位,主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实际上就是劳动者的解放和发展。西藏的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得藏族群众重拾往昔的生存自信。信仰是人们追求终极关怀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与哲学有相同之处的‘生存智慧’”[1]。人类哲学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朴素的古代哲学到异化的中世纪哲学、再到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西藏的信仰也从自发发展到异化,再到现今的解放和自觉发展,藏族群众的信仰转变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最后,二者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幸福的方法不同。由于传统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所秉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藏族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生态度和幸福观也就不同。苯教作为藏族同胞的本土信仰,通过祭拜超人的本质力量换取现实生存的自信和勇气,朴素却也真实。佛教信仰则不同,以来生转世说,教化民众敬拜神佛和放弃现实的幸福追求,美好却满是虚幻。西藏近代的落后和不幸,佛教信仰的教化和引导难辞其咎。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解放的学说,要从社会的现实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革上实现社会劳动者的幸福。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藏族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领下解放自己、发展自我。现今传统信仰的世俗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不断增强,充分说明了西藏群众人生观和幸福观的转变。现今城镇和农区藏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已经变得实在和自觉。通过自身发展和提高,谋求科学发展已经成为藏族群众大多数人的一种共识。虽然也有部分藏族群众依然留恋传统信仰的诵经之声,甚至还有人迷信虚无的香巴拉意境。西藏的明天,其实就是高原周边藏区的今天。只有及时转变信仰,追求现实的幸福才是正道。这种追求现实幸福的人间正道虽然沧桑,但却实实在在和可望可及。

二、藏族传统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统一

作为西藏主体民族不同时期涌现的不同显性信仰,传统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立和排斥勿须置疑。但是两种信仰在社会功能、本质属性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很强的一致和统一。

第一,二者作为藏族群众信仰长河中的阶段性生存智慧选择,对高原人的终极关怀都予以了不同程度的解答。藏民族作为一个具有浓厚信仰传统的高原民族,信仰一直引领着西藏地方的社会发展。选择什么样的信仰,一直是藏族群众生产生活和追求终极关怀的主要形式。由于高原周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特殊性,象雄人敦巴·辛饶米沃在其原始苯教信仰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学习波斯袄教创立雍仲本教。与新信仰创立同时进入高原的波斯先进文明,先后推动了象雄和雅砻部落联盟社会经济发展。苯教信仰虽然朴素,但其通过敬拜万千神灵,为古代高原人寻觅了自我生存的信心,为高原人提供了最为朴素的人力性质的终极关怀。吐蕃王朝时期,出于加强赞普权力和吐蕃影响力等多种考量,从松赞干布开始就崇佛抑苯,从汉地和尼泊尔引入更为先进系统的佛教信仰。高寒环境生存的藏族群众,为了摆脱“未知”的困境、无常的烦恼和意义缺失的空虚[1],终于11世纪选择了更为系统、理论化更强的在西藏本土化成功的佛教—藏传佛教。从吐蕃王朝到20世纪中期,因为阶级统治的需要,佛教信仰的社会意识形态功能空前加强。虽然政教合一体制严重束缚了西藏的近、现代社会发展,但其在千年历史岁月里也为西藏地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意识形态作用。尤其是在高寒环境里,以其轮回转世说给予了高原人天国的关爱和生活的勇气。藏民族的传统信仰虽然原始而唯心,但其给予普通民众高寒环境下依赖落后生产力生活下去的信心,却是不容否定的。

伴随着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的胜利完成,高原民族开始了自己久违了的现代化历程。如果说藏族传统信仰为其提供了落后生产力水平上的生存关怀,那么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为广大藏族群众提供先进生产力水平上的精神引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和付出,藏族群众的吃、穿、住、行、用等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更是取得跨越式发展。依靠自我、解放自我、发展自我和相信自我,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灌输给藏族群众最为直白的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已经成为西藏城镇居民和农民生产生活的指针和方向,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成为他们信仰生活的新内容。

第二,二者都具有现实实践性。在西藏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现实人力与想象人力,是在相互否定过程中交织发展的。人的现实力量弱小,他就会依赖想象出来的超人力量护佑自身存在。随着人力的不断增强,人权与神权就会重新布局。苯教的两次法难,显然就是王权和人权的世俗力量向苯教神权的抗争和挑战。吐蕃王朝在藏传佛教产生前分崩离析的事实,说明了赞普选择的新信仰要民众认同,却需一个本土化的缓慢过程,民心向背关乎一个王朝的兴亡。西藏苯教和佛教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才是西藏地方历史所有文明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主宰,他们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及其生产方式才是西藏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藏族群众因为自身生存而选择苯教原始信仰,也因为自身发展而又将其转变为更为系统先进的佛教信仰。纵观西藏主体民族的传统信仰变迁,人力是根本。人弱神强,人强自然神弱。基于此种认识,追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空前发展的西藏群众所认同也就不足为奇。藏民族信仰的再次转变,展现的只不过是人力的更进一步增强罢了。

西藏社会发展先信仰后经济的特色思路,与其浓厚的信仰传统密不可分。不管信仰如何多变和绚丽,藏族群众却是现实的群体性存在。马克思在谈到人的存在时指出,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对于藏族群众来说,信仰的转变只是他们在不同时期得到快速发中的一种引擎。比如,雍仲本教的创立拉动了象雄部落的发展,布德贡杰宗教改革也为吐蕃部落发展奠定了思想和人力基础。吐蕃王朝伊始,与汉地佛教、尼泊尔佛教同时进入藏地的,还有大批能工巧匠、先进生产工具和经史典籍。先精神后物质的发展传统,充分说明了藏族传统信仰的现实实践性特征。宗教不拒绝科学,甚至以其自有的方式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的已有发展成果。在当前西藏的诸多寺庙,也在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和经营理念改善自身发展。

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广大藏族群众对现实的思考和建设,其实就是对传统宗教信仰的反思和批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曾经指出,“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2]。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光强调现实性,更以实践为基础。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其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基础、生产方式的社会发展决定力量观点、人民群众观点等立场观点的提出,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质特征。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物质力量的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被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解放生产力和法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首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现实幸福的基本保障。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进一步强调了人们生活的社会现实性特征。没有生产劳动实践作为基础,社会就会停滞;没有改造社会的实践,社会就会不和谐。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实践的社会基础作用,强调社会实践能力——生产力的社会根本作用,都在烘托和论证劳动群众及其劳动的社会历史作用。

第三,如同苯教与外来佛教融合为藏传佛教一样,传统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最终也将统一于藏族群众的现代信仰体系。浓厚的信仰传统使藏民族在短期内继续保持信仰习惯。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藏族同胞的信仰转变也会不断加快。雍仲苯教取代原始苯教、藏传佛教取代雍仲苯教,已经充分说明了新信仰强大的现实发展能力。藏民族的传统信仰,对以往社会发展曾经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在现代社会已经明显消极滞后。反思和批判传统信仰,解放思想是高原人建设幸福新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废除作为人民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2]。宗教信仰曾使藏族同胞持续了太久的叹息,而在半个多世纪发展进步中创造的现实幸福,已使他们重拾自信。渴望发展而且可以自我发展的现实经历,使越来越多的高原人开始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了服务西藏的跨越式发展,藏民族已经开始构建以传统信仰、马克思主义等现代信仰为基础的科学信仰体系。在不久的将来,西藏主体民族的信仰将是一个融合传统信仰和现代信仰在内的更为科学系统的信仰,它将继续引领藏族群众取得更大的发展。

结束语

基于以上分析概括,西藏主体民族的传统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矛盾关系,既不是纯粹的对立,也不是无差别的同一,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作为藏族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不同信仰选择,都曾经和正在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意识形态作用。时值西藏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和完成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客观评价两种信仰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极有助于藏民族现代信仰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盖伯琳,王晓路,李妙然,尹玲娟.信仰的智慧:信仰和科学信仰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马克思主体性 第10篇

关键词:整体性;系统性;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9—0279—02

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解决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教学也应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紧扣时代的要求。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对高校“两课”教学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即“05课程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门数、设置、学分、学时、教师等有新的规定和调整,重新确定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如何上好这门新课,让这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课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成了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

1.课程改革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构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整体,形成一个系统。现代系统科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所谓系统,就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性思想进一步把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和整体性思想具体化和深化。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他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如此。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思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从广义来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构成它的每一部分,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同时又是相互区别的关系,它们在世界观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在方法论上是一脉相承的,在立场和宗旨方面是完全相同的,在研究对象方面前后是一体的,在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上是前后相继的。但由于它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面对的社会状况不同、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不同,因此,它们在理论内容上是不相同的。由此也就形成了博大精深而又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庞大的马克思主义系统工程。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其核心。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运用到对人类社会的研究中,创造了历史唯物。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从商品入手,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就是剩余价值生产,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有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理论便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作用,从而指明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道路和目标,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可见,新课程改革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课程改革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突出的特征就是整体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成果的整体性、逻辑性,做到结构合理、减少重复。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结构,而这种结构是相互联系的、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整体性特征表现在: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巨大的综合性的学说体系。从它的产生和来源看,马克思主义是吸收人类已有的先进思想(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同时面向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批判研究而产生的伟大成果。马克思研究经济学是在1842年才开始的,当他担任《莱茵报》主编时,“第一次遇到了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要对这些难事发表意见,就必须研究经济学,所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是以社会发展的实践和问题为中心,并不是以学科为中心来建立自己思想体系的。在他那里,“三个组成部分”之间最初是浑然一体、互相引导着形成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分析异化劳动入手来进行对人和社会的研究,从政治的批判追溯到经济的分析,把传统政治经济学改造为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批判学说,并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所以它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哲学体系,也不是依靠一个单一的哲学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如果把它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基础仅仅归结为单一的哲学体系,就会导致在理论形成的“过程”上割裂整体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的科学整体。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部分之间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立场、观点、方法和逻辑,同时每个部分也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应用发展和具体结论等若干层次,其中,哲学论证共产主义的本质,政治经济学论证实现共产主义的经济规律,科学社会主义论证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规律。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全部领域。其中,对自然领域的研究为共产主义提供了世界观基础,对社会领域的研究为共产主义提供了社会规律,而对思维领域的研究则为共产主义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和实践论基础。

正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站在整体性的高度来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不可偏颇。因此,必须否定和抛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当成三门独立课程、教学活动互不关联的教学方法,树立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位一体”构成一门课程,教学活动必须整体推进、协同配合。因为它的整合不是内容的简单拼连,而应该根据其内在的关联性,将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内容体系。授课时,要注意单元、章节之间知识点的衔接。他们彼此之间除了有各自的体系外,相互之间也有交叉,对此我们要找出侧重点,并通过交叉点实现各理论之间的连接。授课的时候,教师应把握各自理论的特色,同时又能根据内在的关联将三者有机地串连起来,既确保学科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能突出教学重点,增强教学针对性。做到结构合理、减少重复。

3.课程改革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完整地、全面地、综合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自身的理论思维水平和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整合的目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体性的功能往往要比分散的要素的功能强得多。如何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整体性功能呢?首先,教师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高度去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定位和任务,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规定性,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是一个严谨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学生,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头脑,就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上下功夫。1977年,邓小平向党中央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他强调的也是理论的完整性,整体性,不能断章取义,要把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并紧密结合今天的实践来加深理解。

列宁曾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的要求。不知道马克思主义为何物,当然谈不上用马克思主义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只有进行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学习,才能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才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否则,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一句空话。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既是一门公共基础理论课、必修课,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马克思主体性 第11篇

简单地说, 总体式教学法即整体性、连续性学习的方法, 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是整体性的, 而不是分散的;是始终如一的, 而不是断续的;课程教学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有机联系的, 而不是各自为战的。其目的是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形成一条主线, 将具体的课堂教学视作这条线上的一个节点, 并注重随时提醒学习主题, 注重即时复习的教学方法。

总体性教学理念的特色, 一是穿线式教学。即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对教学主线的展开来提升教学效果, 注重教学主线一以贯之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在课前, 通过课件图示使学生知道本节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位置, 知道本节课作为一个模块与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之间的关联何在。课堂进行中要顺着总体性的思路进行, 讲解知识点时要注重从马克思主义这个大中心点一点点向分知识点展开的逻辑顺序。二是随时复习法。根据人类记忆需要不断的重复的记忆规律, 保持马克思义主原理课教学效果长效性的有效做法是:在课堂上将主要的知识点不断地重复, 并在以后的课程中随时重复本门课的中心内容。需要回顾以前的知识时也不忘总体性的教学法, 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脉络清晰地展现出来。这样在重复巩固信息的同时, 大脑也在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总体性教学法研究取得的成效

1. 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认知增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公共基础政治理论课, 是大学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课。学习这门课程就是要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理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改革将原来的三门课合并成一门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课题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力图贯彻这个思路, 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总体脉络教给学生, 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体系, 知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的有机统一。通过一年来的注重穿线式教学和不断重复的总体性教学法的实践, 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致轮廓的扎实的知识底蕴。

2.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所提升

在总体性的教学理念下, 由于学生的目的十分明确, 知道课堂学习的重点所在, 因而在课堂上学生会主动呼应教师提出的问题, 课下主动找教师沟通并讨论问题;会围绕问题展开思索,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生活中的感悟来对照所学提出问题, 并将问题与已学到的原理结合, 主动尝试去探讨答案和解决问题;会思考作为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潮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不同, 从而加深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3. 学生对公共基础政治理论课满意度有所提高

经过一年总体性教学法的检验, 学生在平时与教师谈话及问卷调查中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大致理论轮廓有了相当的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较高, 课题组成员在学校期末组织的学生评教中取得良好成绩, 课题主持人的学生评教分数更是居于所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师的第一名。

三、总体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成绩的背后, 我们也要认识到:总体性教学法的实施中也存在着问题。一是政治理论课难免的枯燥性。作为一门突出理论教学的原理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在解释原理时因为原理往往要和现实相联系, 要涉及相关案例、历史典故以及现实的政治和经济问题, 学生听讲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 但是在原理部分讲授时学生表现出的听课意愿则差强人意, 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也要大打折扣, 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不足。二是部分学生反映课程进行中的唯马克思主义倾向, 认为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指向马克思主义这个答案, 政治课的意味太强。

针对出现的问题, 我们的解决对策如下。

1. 强调提问环节

为解决政治课理论的枯燥性问题, 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在坚持总体性学习的思路指导下, 课题组设置了提问环节。提问的人和问题不定, 但在课堂教学中一定会有某些学生被叫起来回答问题。问题可能是刚刚讲过的内容, 可能是让同学根据原理讲述出实际例证, 或是对某一原理的个人理解。学生意识到会随时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或谈个人理解, 出于一种自尊或自我表现的心理, 就会认真对待课堂教学涉及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这就是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差距。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填鸭式讲授, 课堂进行只有一个节奏, 那么学生学习的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增添了提问环节, 而且是不定问题的随时提问, 会让学生有一种参与感, 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实效。

2. 与其他教学法的结合

为解决政治课理论的枯燥性问题, 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课题组认为在总体性引领下的多样教学方法的互动是必须的。即要研究总体性教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同其他教学方法的交融性问题。主要有案例式教学法与总体性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与总体性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与总体性教学法。单一的教学模式产生不了好的效果, 好的教学应该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案例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多运用案例尤其是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以及和当前政治、经济问题紧密相关的案例。问题式教学法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 理解问题、讨论问题, 并最终自己解决问题。为提升学生学习乐趣, 达到“苦为之不如乐为之, 乐为之不如好为之”的效果, 教师在上课前准备一个或几个和本次课内容有密切关联的简短问题, 用问题式的思索来引导学生思考, 从而引入到课程内容, 用学生强烈的求解心理来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研究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 (课题) 进行思索和探究的活动, 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 换不同的角度, 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多次审视, 让学生自己“再发现”真理的教学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实现了以教师主导转变到学生为主导的角色转变, 加强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强调的是, 这三个教学法的应用中都注重了与总体性教学法的结合, 即在马克思主义这个大中心的前提下应用生动的案例, 去探讨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

3. 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开放式理解

对部分学生反映课程进行中的唯马克思主义倾向, 认为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指向马克思主义这个答案政治课意味太强,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告诉学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体现在它是绝对不变的教条, 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相对真理则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 其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开放性特征和批判品格决定了它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加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 它不仅可以用来解释世界, 更可以用来改造世界, 建设更为美好的社会。总之, 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回顾一年来总体性教学方法实践的历程, 欣喜有之, 苦涩有之, 但是听到看到学生听课后的笑语欢声以及求知的眼睛, 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当然, 也有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毕竟教学法是一门科学, 我们所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也是一门科学, 在科学前面来不得半点虚假, 需要脚踏实地的学风和教风。我们相信, 在师生双方面的共同努力下, 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之花一定会开遍中国, 绽放在学生的心头。

摘要:总体式教学法即整体性、连续性学习的方法, 其特色是穿线式教学和随时复习法。总体性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执行一年以来取得一些成就, 但也存在着理论课教学的枯燥性和教学中的唯马克思主义倾向等问题。为此设计了提问环节, 也注重其他教学法与总体性教学法的互动, 并在教学中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开放式理解。

关键词:总体性教学法,应用效果,问题及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张云飞.马克思总体性方法及其学科建设意义[J].教学与研究, 2008, (7) .

[2]仰海峰.从分化到整合——重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总体性方法[J].浙江社会科学, 2008, (1) .

[3]何萍.总体性特征与思想史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 (1) .

上一篇:实习生下一篇:工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