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题的解法

2024-05-23

历史材料题的解法(精选12篇)

历史材料题的解法 第1篇

第一步, 要整体看一下材料和问题, 有几个材料, 有几个设问。有时材料比较少, 设问也不多, 考生看完之后会使紧张的情绪顿时轻松下来, 能更投入地去答题。然后, 再有步骤地看完后面的问题, 认真地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思考这些问题有哪些内容与我们学过的内容有关, 来判断出题者要考查的是哪一个知识点。

第二步, 带上分析问题的初步结果再去读材料。那么应该如何去读材料呢?

(1) 粗读了解大意, 此读是为了解决两个任务:一是从材料的出处及大体内容上, 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二是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 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然后再细读材料。此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 (1) 在做表格题时, 要先看有几个表格, 然后再认真地关注图表的标题以及图表下方的出处及小字注释。从标题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表格所要反映的内容, 然后再根据设问去细读图表中的数据, 比较数字变化得出规律, 最后去整理答案。 (2) 对于图片材料, 要先用眼睛扫一下图片, 再看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和图片下的文字说明, 然后再将几幅图片联系在一起, 由点到面, 串成一条线, 就可以知道这些图片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了。 (3) 中国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 而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理解是有区别的, 有时会大相径庭。因此, 在阅读时, 要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 字斟句酌, 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 再结合问题及联系课本上的基础知识, 就不难得出答案。 (4) 在做世界史的材料时, 有些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 有的句子很长, 很难读懂。对于长的句子我们可以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 先找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 再找定语、补语、状语等其他修饰成分。

(2) 阅读材料时, 除认真读懂材料正文外, 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的出处。因为这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 提供某种暗示和引导, 有时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效。另外, 还应该注意从主体材料 (正文) 的开头、结尾的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

(3) 在读材料时要有心地去找一些与问题有关的有效信息,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 带着问题去找, 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体会命题者的意图。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 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 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 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时, 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如果设问是“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则材料中的观点、主张答完后, 一定要从课本中再找答案。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联系课文内容, 找到突破口。

第二, 注意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每一道材料分析题所给的材料都不是孤立的, 它们之间多是相互联系的。只要找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就会明确答题的思路。

第三步,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 结合教材有关的内容去组织答案。在整理答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规范, 条理清晰, 有层次。要抓住关键, 理出要点。

(2) 按问作答。根据具体要求回答问题, 不多答不少答。看清设问指向, 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的, 就不要把其他材料内容也答上。一题多问时, 应对所答内容进行区分, 先写出题目的中心语再进行答题。

(3) 可根据分值判断答案有几个要点。一般说高考材料题的分值决定答题要点有几个, 基本上是1分一个要点, 不要在同一个要点上多浪费笔墨。

我以下面题目为例, 以此来加深理解对材料解析题的做法。

[例]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 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 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之善, 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 皆权在举之之人, 士有应举之才, 而举不之及, 夫固无如之何。既可 (科举) , ……不能应试者, 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 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渐渐地, 这些考试 (指科举) 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 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 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 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 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 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 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冶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 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 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 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 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7分)

(2) 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分)

(3) 据材料三, 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3分)

解析:根据笔者以上所提到的方法分析。第 (1) 问, 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根据基础知识作答, 历史进步性根据材料一“能破朋党之私”“皆权在举之之人”“徇私舞弊之限制”等句并结合察举、九品中政制之弊端作答。第 (2) 问, 政治功能根据基础知识作答, 思想功能根据材料“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概括作答, 整体的统合功能根据材料“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概括作答。第 (3) 问, 根据材料三“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的机制”“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句概括作答, 语言要简练。

中考历史材料题的做题秘诀教案 第2篇

江西省金溪二中 徐建业

【教学内容】

微课内容是根据初三学生在做历史材料题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方法。【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马上就要参加中考了,同学们除了要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外,掌握一定的答题的技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大量初三学生的考试试卷分析可以看得出学生在答题时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理解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特性。②了解做好材料题其实是有方法可寻的。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在做材料中所存在的几类不良现象所带来的结果从而培养

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让同学们认识到通过有效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过程】

致使失考生失分的几种不良现象

   盲目翻书,埋头乱抄、苦抄;

抱着侥幸心里,从资料中找寻类似的答案,结果却面目全非; 答非所问,不着边际;

长篇累赘,无法做到言简意赅

答题技巧一:材料题作答必须明确的几个原则

 答案在材料中:明确此原则后就不能去盲目翻书,而是要学会审题——审材料和设问。

 用历史术语回答:这一原则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明确此原则后同学们就不能用“自我作文式”的语言作答;历史题的答案一般都是历史大事件及其原因、影响、意义和启发等。 参考答案每一小问一般最多不会超过50个字:必须做到回答时的言简意赅。

答题技巧二:学会审题

 审题分两步:一是审材料,二是审设问

 审材料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找出历史的六要素即5W+1H(whowherewhenwhatwhy)+(how)

材料二 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旋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2)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1分)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选自2012年江西中考历史试题第14题的第二问

 审设问的关键是明确命题者要你回答的是什么?

 对设问进行有效的改造: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极大地刺激了革故鼎新,救亡图存等民族意识的觉醒

 从材料或设问中找出关键句或关键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注重整个材料和设问的叙述主语是什么?切记如果你的回答要是改变了叙述主语那就一定是错的!

做题技巧的最后一环

历史评价题与比较题的解法 第3篇

关键词:评价题;比较题;解法

一、评价题

评价题主要是对历史人物、制度、事件、措施等做出评价。评价要做到:(1)全面评价,辨证分析。指出肯定部分、否定部分,基本肯定的特别要注意其局限性,评价历史人物基本否定的要注意其功绩;将人物、事件现象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评价,切忌超越时代过分拔高和贬低;要史论结合。(2)评价标准: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例如,评价孙中山:(1)主要功绩:可将其一生的革命活动(主要功绩)分三个阶段进行评论: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反对北洋军阀复辟帝制和独裁的斗争;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国民党革命的开展。(2)联系时代条件:旧三民主义中缺乏明确的反帝要求,这不仅是孙中山,也是那个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普遍存在的心理:以为帝国主义会支持中国革命的幻想。(3)联系阶级条件:孙中山最终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是否说明孙中山软弱?孙中山个人的革命意志是非常坚定的,但是,由于武昌起义后同盟会组织的涣散,使孙中山失去了可以依靠的阶级力量;由于立宪派和旧官僚在革命阵营中的破坏,帝国主义施加压力,袁世凯施展反革命两面手段,以及孙中山本人并不贪恋大总统权位等原因,促使孙中山交权。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孙中山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综合上述评论,孙中山的一生是与中国革命共进的一生,他是“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二、比较题

比较式问答题根据其设计命题形式分为两种类型:有比较项的问答题和没有比较项的问答题。如:“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均是无比较项的问答题;“从目的、性质、历史影响方面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则是属于有比较项的比较式问答题。

解答比较型问答题的关键是建立比较项,也是解题过程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作答有比较项的比较题较容易,作答没有比较项的比较题较难,但也有规律可循。对于过程性历史事件,一般可分为背景、过程、结果三部分,再分别就每一部分确定具体的比较点。涉及背景的比较点有:时代、原因、条件、目的等;涉及过程的比较点有:阶段、人物(领导人、阶级、阶层)、组织、纲领或口号、措施、方式或手段等;涉及结果的比较点有:结局、性质、特点、功绩、局限性、作用、影响等。其他类型的比较对象,可以仿照上述相关要素确定比较点。如,对人物进行对比,比较项一般有:所处时代、所属阶级或阶层、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

例如,比较洋务派与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可从目的、内容和实践、作用三个方面比较:(1)从目的上看,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提出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是学习西方长处以加强国防,抵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在于解决内忧外患,用曾国藩的话说:“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2)从内容和实践上看,抵抗派和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内容都是西方的先进技术。但是,抵抗派由于受到种种压抑和打击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主张未能实现;洋务派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其主张付诸实施,在中国掀起了长达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3)从作用上看,二者主张学习西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的近代化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抵抗派没有提出一条改造社会的有效方案,洋务派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解答比较类问答题时还应注意两点:第一,比大不比小。比较的对象,应该是能够反映事物某一方面重要属性的内容,琐碎细小的内容不作比较。例如,比较具体时间不同没有意义,但不同时代可以比较。第二,解题时比较点要逐点对应,而不能把甲事物写一段,乙事物再写一段,这是叙述,不是比较。

以上仅仅是我教学的一点经验之谈。任何方法和技巧都是以扎实、牢固的课本知识为基础,只有学好课本基础知识,再辅助以方法技巧,才能真正做好问答题,真正提高学习成绩。

谈谈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第4篇

一、材料解析题的特点与作用

1. 特点

(1) 材料来源广。有史料文字、数据表格、图片资料、地图区域、典章制度、报刊、地方史志、名人专著等。来源之广, 不受教材表述制约。 (2) 信息量大。有独段式、拼盘式到混合型。材料解析题本身包含的信息容量不断增加,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分析、归纳材料, 并通过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平台。 (3) 设问角度多。同一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不同的问题, 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材料来解答问题。设问灵活多样,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表及里 (本质) , 由历史到现实, 层层递进, 由感性到理性, 阅读理解, 分析归纳, 得出结论。 (4) 观点不受教材约束。教材内容和观点不能也不可能年年更新, 史学界和现代科技的新发现、新研究成果可以通过材料解析题反映出新观点、科学的结论, 弥补教材老化、观点陈旧或错误或不足的缺陷。

2. 作用

(1) 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概括、整理历史材料的能力。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在认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 理解内容, 概括、整理材料, 分清是非, 哪些是客观事实, 哪些是主观见解, 去伪存真, 挖掘、提炼、利用有效信息, 科学、客观地回答问题。 (2) 检测学生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如1998年“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试卷设置几组不同于教材的材料, 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对中国代表团所做出的主观努力与拒绝合约签字的关系做出正确评价, 考查了学生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能力, 做到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3) 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 比较有关史实, 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的能力。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提取有效信息, 比较异同与正误, 正确评价论证历史现象。 (4) 检测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这是史学工作者遵循的工作原则和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材料解析题就是提供史料, 介绍事件背景等, 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去分析、理解所给的史料, 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去剖析历史现象, 论证历史结论的正确与否, 检测史论结合的能力。 (5) 发挥教育功能, 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学以致用”“以史为鉴”, 通过阅读和解答材料解析题, 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唯物主义教育等。学习历史经验、接受历史教训, 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构建和谐的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1. 读题

先看题目要求答什么, 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有几问, 以便心中有数。这个步骤实际上是要考生先审好题, 然后才走下一步。有些学生不是这样做, 而是急急忙忙去读材料, 结果白白浪费时间, 因为有些材料不是一次就能读明白的, 特别是古文。

2. 带着问题去看材料, 有针对性地找题目的答案

(1) 特别注意材料的出处、注释。这些往往对问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或者可以说就是为了答题提供的有效信息, 为有针对性地答题提供客观依据。 (2) 尤其注意题目中注明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般来说会与书本知识有联系, 与哪些地方有联系, 与哪些知识点有联系, 了解清楚这些, 解题和答题就可能快些。 (3) 弄清材料与哪些事件、哪些人物有关, 背景、条件如何, 答题会更全面、更有针对性、更确切。 (4) 注意“如强调要依据材料回答问题”。一定要以提供的材料为主, 尤其是让你回答的问题, 是否与书本知识特别是观点有没有出入, 或范围多少, 是否需要根据材料得出结论 (此时有些观点与书本可能有出入) , 要认真分析, 然后作答。甚至有的要采集材料中的内容作为答案内容。如今年高考38题第一问, “根据材料一, 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 答案其实就完全可以从材料中概括出来, 9分就可以轻而易举到手了。 (5) 一定特别注意材料的开始与省略号两边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删节有一定作用, 可能为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范围论据。

3. 紧扣题意, 问什么答什么

(1) 先列纲目, 要点要全, 言简意赅, 针对性强。 (2) 例子要典型, 具有代表性。 (3) 要注意是否有:得出什么结论, 有何启示, 规律如何, 教训是什么, 你有何见解, 什么原因造成的, 作用如何, 影响怎样等等, 一般来说都可以超出书本范围来做答案或说“发散思维”。

4. 宁可多答不少答

(1) 根据问题所给的分数, 来确定答题内容的多少。 (2) 多分者多答, 材料题一般是一分一两句, 多者三句。 (3) 拿不准就宁可多答不少答, 反正答上去也不扣分, 而且有可能答中得分。

5. 随想随答

因为时间紧迫, 又拿不出正确答案的范围, 只有随想随答, 也节约点时间, 获得点分数。

6. 不要空题

空题一分没有, 高考没有倒扣分, 所以根据题目要求答上就有可能得分, 甚至得高分, 因为你答题也是尽可能接近题目的要求, 得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也不会留下什么遗憾。

7. 没有把握也不要去掉、画掉所写答案

因为其中可能有正确答案。高考没有扣分, 最多不给分, 画掉所写答案浪费时间, 也可能丢掉了分数。

8. 书写规范、整洁

(1) 组织答案要规范化 (用历史术语) 、层次化、要点化、序号化。总之, 内容要高度概括, 做到有条不紊, 疏而不漏。 (2) 卷面要整洁, 因为试卷是用计算机扫描上去的, 字要尽量写清楚、整齐些, 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 可能会打高分些。而有些考生写字潦草, 卷面杂乱无章, 给人印象极差, 往往造成阅卷老师的厌烦, 结果可能随便给分或不给分。

9. 答案要对应

因为试卷同答题卡分开, 有的考生可能会把第二问的答案答在第三问, 或把第三问答在第四问, 等到发现错时, 就乱用箭头表示, 这样的做法极有可能一分不得。因为计算机扫描试卷, 一个教师改一问, 其他是隐蔽的, 改该问的教师见答案不对应, 往往打零分。

历史材料题的解法 第5篇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的题型及解法教案

复习目标: 1、重点掌握常见气体,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性质和酸碱、盐等物质之间化学反应及其特征现象。 2、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复习重难点: 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物质进行推断。 教学流程: 物质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文化较多,关系复杂,思维强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近年来的各地中考试题中,物质推断题的命题水平越来越高,试题的灵活度也越来教大,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 一、推断题的涵义 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进行分析,然后推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或名称(肯定有什么,可能有什么,肯定没有什么) 二、物质推断题的解题步骤 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进行认真而全面的解答。 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进行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三、基础知识回顾: 四、物质推断题的题型及解析 A、描述型 例1.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Cl、NaNO3、Na2CO3、BaCl2、CuSO4、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溶液; (2)向(1)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仅部分溶解; (3)将(2)过滤,往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又生成不溶于 稀HNO3的白色沉淀。 试通过上述实验确定:原混合物中一定有: ,可能 有: ,一定没有 。 答案:一定有: Na2CO3 、Na2SO4、BaCl2 ;可能有: NaNO3 、NaCl ;一定没有: CuSO4 。 例2.(09青岛)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试通过上述实验确定: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可能有: ,一定没有 。 答案:一定有:Na2CO3、Na2SO4、Ba(OH)2;可能有:KCl;一定没有:CuCl2 B、框图型 例1、 例2、 例3、

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第6篇

历史材料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题型。它本身源于教材,却高于教材,它将课外材料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因具有题型巧、容量大、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而经久不衰,倍受高考命题专家青睐。历史材料题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很大。如何做好材料题,提高历史得分率,是每位历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注意答题步骤

遇到材料题,有的学生写上就去读材料,殊不知这是错误的答题方法。解答材料题,首先是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读材料的过程中勾勒出其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子,然后根据关键字、词、句子,联系所学知识,最后作答,写出要点。这种答题方法不但易于把握问题的要害,而且还可以节省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对一些与问题关系不太紧密材料的阅读时间。

二、注意仔细审题

学生审题不仔细,从而导致对题目理解不准确、不透彻,最后答非所问,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得分率极低。原因主要有:一是文科题量太大,材料题有五道,特别是做到后来的选做题,很多学生已经没有充裕的时间,他们大多来不及认真思考就下笔答题,在这过程中有的学生竟然把选做题都选错了;二是考生根本不会审题,题目材料多、图表数字多,不能提取有效的信息,更不会仔细分析设问及其类型。

材料题中的很多信息不是平白无故就放上去的,比如材料的出处有可能就隐含着一些有用的暗示信息;材料中的省略号也值得注意,有时设问要回答要点,省略号前后就是暗示分开来的要点。

在材料题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种类型的设问:“据材料XX”,很多学生根本不注意这一关键信息,也根本不看材料就下笔答题。其实,在回答“据材料XX”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到材料里去寻找答案、归纳要点,说白了,这种类型的题就是送分题。一般情况下,材料都是给出了充分的隐含信息的,如果学生认真一点,基本上就能从材料中归纳出答案来的,也很容易拿到相应的分数。

三、注意分值设置

高考试卷每一个小问题后面都标有相应的分值,这个分值也应该特别注意,这也是做好材料题的一个关键之处。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试卷一般每个要点1分,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也会有一个要点2分的情况出现,选做题中大多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如果出现的分值是3分的话,就是要答出3个要点,不可能答出两个要点,一个是1分,一个是2分这样的组合的。

在根据分值答题的时候,要尽可能把组织的答案要点写得详尽一些,得分点多一些,不要因为答题分值是2分,认为自己答出2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老师评卷其实就是找你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交集,所以写要点的时候要尽可能多那么一两点。当然了,要点多的话文字也会相应增加,但绝对不能长篇大论。

四、注意答题规范

做材料题必须要做到答题规范化,如果阅卷老师看到的是潦草不堪、乱七八糟、没有一点条理的答卷,可想而知结果会怎样。

要想给阅卷老师良好的印象,必须做到答题规范化,即“三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子标上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此外,还要注意答题空间的合理安排。

五、夯实基础知识

对历史材料分析题的教学建议 第7篇

纵观近几年荆州市中考的命题走向, 材料分析题中的材料来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照搬课本内容, 而是尽量避免摘抄教材原文, 所设问题的立足点更注重于考查学生独立的历史思维能力。新材料层出不穷, 提问的灵活性不断提高, 更是增加了理解题的难度, 因而成为中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材料分析题往往成为学生在中考中得分的瓶颈。现就材料分析题解题方法及中考复习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材料分析题的解题基本思路和方法

1. 通读材料是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材料分析题都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材料部分, 二是设问部分。在阅读材料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读全, 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解、出处等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 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 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 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 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不可漏读。再说阅读的顺序, 在读题环节中, 先读设问, 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2. 边想边找是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 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找材料与设问的关联。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 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 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 对号入座, 寻问思答。一般情况下, 问题就解决了。 (2) 找材料与教材的关联。材料分析题的材料设问都越来越新, 但不管多新, 必定出自于教材, 正所谓材料在书外, 答案在书内, 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 只要判断准确, 解题的方向便明确了。 (3) 找材料与材料的关联。一般情况下, 每一道材料分析题都有一个主题, 而题目中的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的, 找出了主题, 然后围绕这个主题, 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将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3. 精心作答是解题的落脚点。

答题的思路有了, 只剩下最后一步组织答案了。在组织答案时, 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 怎么问怎么答。紧扣题意, 论从史出。 (2) 注意语言简洁, 条理清晰, 书写工整。 (3) 要注意语言准确, 用历史的语言回答问题, 特别是有些题目容易与政治混淆, 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甄别。

二、材料分析题在中考复习中的注意事项

我们后期的中考复习主要是以专题复习为主, 在专题复习中, 材料分析题是训练的难点。难就难在材料的不可确定性和新颖性, 近几年中考的材料均没有来自于课本, 但考察的内容却与课本紧密相联。如2010年考察的是关系到我国民生的两次农业改革运动和日本的近代重大改革明治维新;2011年考察的是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012年考察的是建国后政治上实现国家独立和经济上实施改革开放以及美国崛起依赖的再次战争。材料在课本上很难找到, 但是却都把握了大纲, 突显了教学中的重难点。那么, 我们在专题复习中如何去组织好材料分析题的复习呢?

1. 立足教材, 熟悉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重难点。

教材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根基, 离开了教材一切都将变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因此, 教师引导学生吃透教材是做好复习解答前的关键所在。

2. 认真阅读考试大纲和中考说明, 确定复习的范围和考试的重难点。

考纲和中考说明是我们每年组织中考复习的风向标, 在组织中考专题复习中, 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 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每年更新的中考说明, 注意弄清:哪些不考?哪些是新增的考试内容?哪些内容在近两年考过?哪些是每年考试中都需要重视的内容?对于不考和近两年考过的就应该大胆舍弃, 从而缩小复习的范围。

3. 把涉及整五整十纪念日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中考考点结合。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第8篇

一、读:解题的基础

1.粗读———浏览, 了解大意。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 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 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 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2.细读——审读设问, 带着问题读材料, 将材料读懂、读透。

(1) 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 有的句子很长, 很难读懂, 可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 找出句子的主、谓、宾语。再有, 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 运用历史观点, 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 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

(2) 阅读材料时, 要认真审读设问。设问为解析材料确定了方向, 明确设问要求, 根据设问考查的方向仔细读材料, 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

(3) 阅读材料时, 除读懂材料正文外, 还要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这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 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 有时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效。

二、找: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 “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 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找中心。阅读完全部材料之后, 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 找出了中心,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 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 但不管多新, 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联系, 这样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 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 读材料要想着设问, 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 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 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1) 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

(2) 克服思维定势, 坚持论从史出。要克服思维定势, 对材料作具体分析, 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3)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准确辨别材料观点误。

(4) 要认真书写。注意条理化, 要点化。

总之, 解答好材料解析题的前提是牢固的基础知识, 重要环节是审题, 关键是基础知识的整合和灵活运用, 再加上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精练的语言, 最终形成最佳答案, 取得好成绩。

摘要:历史材料解析题是近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的主要题型之一, 它是最具历史学科特色、最能考查学科能力的题型。

历史材料题的解法 第9篇

一、紧扣目标, 对症下药, 培养能力

可以说, 高三历史教学过程从宏观来讲, 是基础知识巩固与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文科综合测试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考纲规定测试的能力目标有四个方面: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全国文综卷Ⅰ的材料题能力要求很高, 许多学生在高考中得分率不高, 主要存在这些误区:阅读题目不仔细, 答非所问;语文功底差, 材料读不懂;理解能力差, 读完材料后抓不住中心, 概括不出要点;思路不清, 表述混乱。总的来说, 主要是审题能力、阅读理解材料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三种能力急需培养与加强。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 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 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贯穿在整个高三阶段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高考得分率。

1. 要精选材料题, 并要对其进行专项训练。

高考历史试题以能力立意, 大多数试题通过“三新” (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 , 考查“三基” (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选取图片、图表、文言文、英文翻译等方面的材料, 进行分门别类的训练, 引导学生抓住每一类材料的特点, 逐渐总结出获取材料中的信息的规律和方法。如图表类的题, 要先看准时间范围及对应的数字的大小, 或曲线的变化规律, 再根据题目要求把思维迁移到所学知识, 扣住材料信息理清思路进行作答。每组训练题要突出某一种专项能力, 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 教师精讲、精评, 使每项训练落到实处, 使学生真正在训练中得到提高。

2. 指导学生掌握解答材料题的规律和方法。

读懂材料, 全面、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容和观点。在阅读材料过程中, 正确的方法是:粗读一遍后, 紧接着读材料引出的问题, 然后联系问题, 细读第二遍, 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如时间、地名、人物、事件和观点等汇总起来, 再从表象深入到本质去理解材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全面地理解材料作者的观点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正确地领会命题者的意图。

特别是遇到要求考生对材料中的人物、事件或观点作出分析、评价或判断时, 就更要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力求全面准确。不能忽视材料中的说明性文字, 包括材料前后的说明文字、原材料的出处和原材料中的文字注解等。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考生某种暗示或引导。更要克服思维定势, 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 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并且由于材料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 难以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因此, 在回答时, 要克服思维定势, 对材料作具体分析, 要从材料中提取观点。阅读中切忌只顾一点不及其他;或只顾与教材相关内容, 对超出教材本身的内容则不闻不问。提醒学生更要注意运用材料中的新信息、新观点, 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如2007年的全国卷Ⅰ文综历史题考到有关美国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对华援助的方式和作用时, 许多学生只从消极方面回答, 不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作答而丢了分。

3. 注意课本内容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材料题的材料本身既源于教材, 又高于教材, 材料超出了课本内容, 但又没有完全脱离课本, 而是课本内容的合理延伸。因此, 充分运用材料和合理组合材料, 是考生获得答案的一般途径。解题时要先找准材料和教材的结合点。材料解析题与教材一定是有所联系的, 在读材料时必须时时想着教材, 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跟教材中的史实对照对比, 从材料过渡到教材, 使材料有限的信息转变为教材中完整的史实, 这样涉及材料的有关内容就可以从教材里挖出来。而且材料、教材要兼顾使用, 切不可厚此薄彼。如2008年第37题第 (4) 问“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回答时必须扣住题目给出的材料并结合课本中有关科举制的内容及英国工业革命的史实才能以要点全面拿到高分。确立了材料题不脱离教材这样一个基本原则, 反对不看材料, 只大段大段引用课本关于该事件叙述的作答习惯。许多材料题的提问更明确提出引用材料中文字论证、说明课本中的某一观点。

4. 将课本的文本内容作为材料来读。

能够使学生在提高阅读、分析、提炼、综合等能力的同时, 巩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通读课文, 概括每一段的历史内容, 根据课文所提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述、分析, 让学生把叙述性的史实列出并加以记忆, 对课文中结论性的内容进行理解, 引导学生用史实证明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分阶段, 理线索, 整合单元知识, 宏观掌握历史

在夯实基础知识基础上, 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构建历史网络体系。这是回答历史材料题时使思路开阔的有效方法之一。

首先, 将历史知识概要化、简要化。在复习时要能够“纲举目张”。其次, 抓点理线, 将历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要点化, 做到点线清晰。从历史的整体出发, 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 把章纳入阶段发展中, 将节纳入阶段发展中的某一方面, 把主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 形成系统。知识网络化后, 要主干到枝节、由概括到具体来定位知识, 将每节知识具体定位于某一方面, 再将每个知识点具体剖析其背景、过程、特点、影响。通过知识定位, 做到“点”的清晰。历史学习中, 既要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 又要注重“线”和“面”的梳理和构建, 只有这样, 历史教学才能构成一个立体网络, 这才叫知识整合。再次, 平时注意自我总结历史规律, 将知识归类。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从几方面考虑:吸取教训、调整政策或变革生产关系 (制定符合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 并根据变化后的情况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相对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 (统一、稳定的环境, 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等)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创新能力的增强等;实行开放政策, 加强交流与合作, 开拓国际市场;教育及人才储备等。

三、研究高考试题, 训练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高考试题的规范性、导向性不容置疑。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 要注意重视分析和研究高考试题。具体做法建议如下:首先是在第一轮的课堂教学中, 按照每个单元的教学进度计划, 具体复习到某一节时, 找到近三年来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高考题, 通过印发资料或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当堂阅读材料、概括要点, 通过提问发现学生在阅读和解答材料题时的亮点和存在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 再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对照, 学生自己改, 把漏掉的要点补上, 再作自我总结和反思, 找出每一小问丢分的原因, 是史实把握不牢还是疏忽大意审题不准, 或是阅读理解的偏差, 再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消化知识及提问。

四、结合新课标, 融入新理念, 提高复习效率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传递了许多新的观念, 如“新课程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从新高考命题原则来看, 倡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 全面、牢固地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并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达到掌握基础、提高素质、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面对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历史复习, 在观念上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教师为本”到“学生为本”。

高三历史教学要牢固确立“学生为本”、“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体”的备考观。面对新高考, 务必使历史复习备考实现从勤奋型向效益型的转变。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教学设计的侧重点应放在导读、导学、导练、导评上。导读, 即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本上圈、划、注、摘、做读书笔记、编写读书提纲、提炼学习要点等, 可通过一些提示性设问来引导学生阅读。导学, 强调的是教师的释疑解惑, 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导练, 强调的是教师对训练试题选择的把握和监控, 试题应有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 切忌沦为题海战术。导评, 关注的是试卷讲评课, 有练必改, 有改必评, 评要到位, 查找问题, 不断提高。

2. 从“以本为本”到“重整教材”。

过去高考命题主要以课本为主, “以本为本”曾长期左右着我们的教、学、考, 死教、死背、死考, 弄得历史教学死气沉沉。课程改革推动着高考命题必须超越教材命题。为此, 历史教师必须具有整合意识, 重构复习教材。把考纲与新课程标准进行对比, 研究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和精神, 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复习。以新课标要求的三大模块主干知识为主线, 将现行教材知识体系进行重组, 以新的视角和理念构建新的知识模块, 从而搭建一个适合全体学生展开高效历史复习的新舞台。

3. 运用史学新观点, 增强复习有效性。

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 要不断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把它融入到高考复习中, 以避免复习的盲目性。即做到纲题对照, 就是把考纲与高考试题进行对比, 研究每年高考试题如何体现考纲精神, 从而有效地把握命题趋势。从下表反映的近几年来史学新观点对高考试题的影响来看, 我们在复习中必须高度重视。

历史材料题的解法 第10篇

39.(22分 ) 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 ,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4分)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6分)

(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4分)

(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8分)

一、“知识与能力”的不足

根据新课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是指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卷,笔者发现39题(3)、(4)暴露出学生在两类知识的掌握上存在明显不足。

1.事实性知识掌握不牢。事实性知识主要是指重大历史事实,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等。部分考生对这类知识掌握不牢,导致在简单的题目上失分,非常可惜。如39题(3),根据材料中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的时间和英国废除奴隶制的时间分别为1807年和1833年,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发生于该时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和“商品输出”等知识点。然而,许多考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掌握不准,将正确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误答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甚至有的考生直接回答“两次工业革命”,显然是错误的。

2.概念性知识理解不透。概念性知识是指历史学科中的一些抽象性的学科概念、原理和理论,它们都有特定的内涵,不能混淆。一些考生由于不能吃透基本的概念性知识而失分。如39题(3),部分考生混淆“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内涵,误答成“工业化”。“工业革命”指的是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手工业生产的科技革命,“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考生回答后者“工业化”显然是不准确的。又如39题(4),仅部分考生答出“欧洲中心论”。通俗地讲,“欧洲中心论”即“欧洲优越论”,是指站在欧洲的立场上看世界, 认为欧洲是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先锋。这一概念性知识是上课老师必讲的内容,但学生并没有彻底理解这一概念的核心本质,导致知识迁移的失败。

二、“过程与方法”的欠缺

根据新课标,“过程与方法”的主要目标是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通过阅卷,笔者发现39题(3)、(4)暴露出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存在欠缺。

分析材料的能力较弱。一些考生不能从新材料中圈定关键字词,提取有效信息。如39题(3),部分考生无法圈定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的时间“1807年”和英国废除奴隶制的时间“1833年”这两个关键信息点,因而未能联想到同一时期的工业革命,更未能推出“商品倾销”。很多考生误将“奴隶贸易”认为是关键信息,大谈特谈奴隶贸易的发展史,痛斥奴隶贸易无人性,殊不知已经离题甚远。又如39题(4),多数考生未能领会材料中“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的深层意思,因此他们多是摘抄材料中的原文,归纳不出“欧洲中心论”。

落笔作答的能力较差。考生平时在历史课堂上表现活跃,善于思考, 乐于回答, 但真正到高考落笔时可能出现许多问题,如:

1.答案的关键信息点不突出。高考阅卷的标准非常严格 ,阅卷老师都紧扣关键信息点,踩点给分。因此,能否得分不在于写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写出得分点。如39题(3)答案的关键信息点为“工业革命”和“商品输出”(或“商品销售市场”或“原料产地”)。即使开放型的题目39题(4),作答时也需要紧扣关键信息点才能得分。如:“欧洲中心论”(或“该观点具有片面性”)得2分,“欧洲对世界的影响”得2分,“亚非拉被殖民被掠夺”得2分,“世界各地区的文明交流”(或“亚非拉对世界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得2分。这些关键信息点就是得分点,如果没有这些得分点,那么学生回答得再多也无用。有的考生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要么没有得分点,要么用杂乱的信息掩盖得分点,这些都是应该避免的。

2.评述性题目的思路不明确。39题 (4)要求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这类评述性题目虽具有开放性,但也有基本的答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材料概括并简要评价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概括要求精练,点透本质,评价要求客观。第二步,阐释对这一观点的评价,阐释时要求多角度、史论结合。第三步,升华小结。笔者阅卷时发现,许多考生作答时根本不遵循这三步,部分考生虽遵循这三步,但具体阐释时存在诸多问题。如:其一,概括不出“欧洲中心论”这一观点,更不能对这一观点作简要评价(片面);其二,阐释时做不到史论结合。许多考生想到了回答亚非拉的作用,但他们仅将这句话摆在那里,泛泛而谈,并没有借助史实阐释亚非拉对世界经济所起的具体作用;其三,阐释时角度单一。考生能够想到欧洲对世界的影响, 但很少有考生能想到亚非拉的作用和欧洲对亚非拉的殖民掠夺;其四,大多数考生缺少最后的升华小结,即使有也很难达到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审视的高度。

3.答题的表述和书写不规范。如39题 (4),部分考生虽然能够理解材料中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也对该观点进行了简要评价,但他们因为评价的表述不准确而失分。如,有的考生回答“前面是正确的,后面是错误的”,有的回答“一部分正确,一部分错误”。还有的考生则失分在书写不规范上,如39题(3),有的考生将“第一次工业革命”写成“一工”或“1工”,将两次工业革命写成“2工”或“二工”,将39题(4)的“片面”写成了“偏面”,等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偏颇

根据新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涉及学生在认识历史及其相关问题时体现出来的兴趣、情绪、情感倾向和基本的价值标准,而高三学年则可具体化为学生对待高考的态度。这一态度体现在考生的高考备考、高考作答、考后三个阶段。这里,笔者主要想谈谈考生在高考作答时需要的态度———严谨和平常心。这一态度在卷面上就有直接的反映。尽管教师经常告诫考生认真对待高考, 并告诉他们高考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但是从39题(3)、(4)的作答情况来看,考生的表现并非如老师所愿。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书写过于潦草。我们并不苛求所有考生都能写一手漂亮的好字,只是要求他们书写工整,以方便阅卷老师识别。但部分考生的字非但不漂亮,反而龙飞凤舞。这些字体常常需要阅卷老师瞪大眼睛仔细辨认, 有的则需要阅卷老师大胆猜测和推理。

2.特殊试卷仍存在。特殊试卷指的是空白卷和乱画卷。39题(4)为开放性的题目,虽然得高分很难,但不得分也非易事,除非是空白卷。然而,我们看到,恰恰就是有部分学生一字不写。我们无法猜测这些考生当时的心理,不过但凡重视高考的学生都不会轻易交上白卷。另外,阅卷时我们还会发现个别考生在试卷上乱涂乱画,有的随手涂鸦,有的写上“谢谢老师”、“祝福老师”,甚至还有的考生长篇大论,胡扯一通。

3.粗心导致笔误。高三考生既要严肃认真地对待高考 ,又不能给自己过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过大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答题时的笔误即是其中之一。39题(3),部分考生将“市场扩大”写成“市扩大”,将“扩大市场”写成“扩大市”,将“工业革命”写成“工业革”,这些都是非常不应该的。

关于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应试策略 第11篇

关键词:材料解析题;高考;应试策略

一、材料解析题的题型特点

高考材料解析题的测试功能几乎包括了《考试说明》中各项能力要求的全部,是全面展示考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题型。解答这种试题首先是审视所给材料及所提问题。其次是分析材料,根据设问要求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从中提炼出观点或最大限度地选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支持特定论点(一般是以教材观点为准)。最后,科学、准确、完整地做出答案,并做到既简明扼要又逻辑严谨。

二、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法

1.材料信息的“读”。“读”是解答的前提。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具体做法:(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隐含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2.材料信息的“找”。“找”是解答的关键。“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无需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当然,也别忘了有时关键信息还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找取相似点。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材料解析题,顾名思义是要求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应用上,突出运用材料论证,说明问题的特征和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以纠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设问、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

3.材料解析题的“答”。“答”是解答的落脚点。材料解析题的读、找只是为最后的解答作准备,答才是最终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是否准确、恰当、完美,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还要做到“三个注意”:(1)注意审准设问。在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以防“南辕北辙”,造成“劲没使到点子上去”的局面。(2)注意设问分值。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如,10分的分值答4点,6分的分值答2或3点。不能置分值于不顾,自己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小也大肆铺张,不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大却只言片语。(3)注意史学观点的运用。运用基本的史学理论观点分析材料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历史阐释能力的最高要求,运用史学观点进行材料分析,还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增强对历史事物的主观判断能力,全面理解作者的立场、意图、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对材料进行辩证、历史的分析、解决。最后,把答案规范化、要点化、序号化、术语化呈现在试卷上。

历史材料题的解法 第12篇

事实上, 2012年的江苏高考历史卷, 从整体上看, 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 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答案直接源于题目材料或教材内容的题目基本消失, 对学生审题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技术提出了系统的、更高的要求。而以上这些都在材料题中得到了更为集中、突出的表现。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 历史材料题的审题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 解题所需要的信息必须靠解题者通过审题来获得。只有通过审题, 努力识别背景信息, 挖掘隐含信息, 删除无效信息, 排除干扰信息, 抓住关键信息, 提取有效信息, 转化复杂信息, 解题才有可能成功。相反, 如果审题时上述技术不佳, 将导致解题过程障碍重重, 或造成失误。下面, 笔者就以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中的试题23、24B为例, 围绕审题中的信息处理这个中心, 谈谈上述技能的巧妙运用。

一、识别背景信息

所谓背景信息, 是指此类信息能够为本大题的一组材料提供一个相互联系、彼此照应的平台。识别背景信息, 有助于学生把握住不同材料彼此之间的关系, 并由此把握住本大题的主旨, 进而也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群。在材料题中, 背景信息往往出现在本大题的导言部分。

例如, 23题的试题导言有“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这句话。以此观照整组材料, 我们就可以由此判断出, 23题的三则材料分别涉及“福利国家制度”的历史渊源, 二战后的发展情况, 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困境以及改革的原由, 材料的主旨即是“福利国家制度”的历史进程及现实问题, 主要涉及“福利国家制度”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如此学生就能够有的放矢地积极调动起一切与之相关的知识, 为解题做好准备。

又如, 24题B的试题导言说:“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 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以此观照整组材料, 我们由此得出24题B的材料主要涉及孔子和柏拉图彼此的政治思想以及伦理思想的比较, 观点的相似性提示思想产生背景存在共性的方面。如此, 学生就能够积极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

二、挖掘隐含信息

所谓隐含信息, 是指在材料中, 有效信息隐蔽难寻, 常使解题者产生“解题信息不足”的假象。对这类题目, 如果能够反复读题审题, 既综合全局, 又反复推敲, 往往可以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一些隐含的信息, 利用这些隐含信息, 梳理解题思路, 题目就能顺利求解。

例如, 23题材料三:“ (英国) 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 (瑞典) 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 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 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要求从中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解析:单就“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这一信息而言, 只是单纯的一个数据, 学生的知识水平难以去把握50%是高是低。“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 从国家财政政策的层面看, 国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没有程度的说明也就无法掌握总体财政状况。要关注的是“赤字预算”, 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够理解什么是“赤字” (即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 , 也就把握住了政府财政不堪重负这一隐含信息。另外, 就“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这一信息而言, 表面看似乎是福利政策的覆盖面更广了, 但考虑到要归纳的是西方政府调整福利政策 (即减少福利规模) 的原因, 可以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出现, 其实不是政府行为导致的, 而是社会中的个体行为 (放弃个人努力, 坐享国家福利) 导致的, 由此得到贫困人数增加这个隐含信息。

三、删除无效信息

在材料题中, 所给出的材料中往往存在某些信息、某些词句, 与要回答的问题没有关系, 出题者之所以没有删除这些信息, 主要是从材料本身行文的流畅性出发的, 为了避免出现病句而不得不如此。但在审题时, 要注意辨别出这些无效信息, 避免对之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无谓的深度挖掘。

例如:24题B材料一中有“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 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对于材料一的设问要求是:“据材料一, 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 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解析:显然, 对照设问, “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与之无关, 其依然被呈现而不是被用省略号代替的原因, 是非此, “但却都……”所蕴含的转折关系便无从落实, 进而会造成阅读障碍。笔者这里强调无效信息存在的理由, 目的还是要学生能够因此而果断判定、勇于删除无效信息, 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和质量。

四、排除干扰信息

所谓干扰信息是指题设条件中与解答该题无关, 但对解题有一定干扰作用的已知条件。干扰信息往往与解题的必备条件混杂在一起, 若不及时识别它们, 就容易受骗上当误入歧途。只有大胆地摒弃干扰信息, 解题才能顺利进行。

例如, 24题B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 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要求“按照材料二的思路, 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

解析:问题是本材料分成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说的是物质生产决定社会关系, 第二个层次说的是现实社会关系决定相应的思想意识 (根本的, 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也就是说, 材料存在的思路有两步, 那么到底是按照材料的整个思路, 还是其中一步, 就需要学生进行推敲, 因为一旦思路把握失误, 就无法把握准确、完整地解题。需要做的是纵览全局, 把握住本题涉及的是孔子、柏拉图社会秩序方面的观念, 设问问的是这些观念相似的原因, 从而识别出思路的第一步其实是个干扰信息, 它只涉及决定社会关系的原因, 与设问要求并不匹配, 应当被抛弃。

五、抓住关键信息

要抓住关键信息, 就必须“咬文嚼字”, 读题时对题目中的关键字句反复推敲, 正确理解其表达的历史意义, 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历史图景, 形成解题途径。对于那些反复出现的字句, 以及近义词、近义句应特别注意, 最好在审题时作上记号。

例如:24题B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 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 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 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要求“据材料一, 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

解析:与设问中的“社会秩序”、“个体品德”、“共同性”相对应,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 (1) “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 “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2) “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 “具有美德的人”。 (3) 材料中多处出现的“都”字。在此基础之上, 再就答案的表述进行推敲。如和平、和谐、井井有条、和睦这四个词, 都是形容社会秩序的近义词, 而其中和谐一词的表述最为到位、精准, 并且是我们作答中的常用术语。又如道德、美德意思上有关联, 但落实到个人品德, 我们的习惯用语是美德, 因为它本身特指个体的美好品德。因此, 答案就是, 两位先哲都推崇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

六、提取有效信息

要获取有效信息, 就要全面、系统地收集试题信息, 对所获取的历史信息进行加工、归类, 在排除无效信息或干扰信息的基础上, 提取出对作答有帮助的信息。为此, 审题时应认真仔细, 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关键之处要细微考察, 有些信息, 不但要从题述文字中获得, 还应从题目附图中查找, 即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的信息。

例如:23题的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 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 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 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要求“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解析:通过审题, 可以找到如下信息: (1) 材料方面: (1) 当时美国社会生活中普遍的省吃俭用。 (2) 失业问题极为严重。 (3) 两者存在必然联系。 (2) 设问方面: (1) 确认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中社会福利方面的相关知识。 (2) 答案内容部分来自材料, 部分来自书本知识, 并且涉及措施和背景两个问题。 (3) 考查的认知能力是“概括”。

注意一个细节:设问要求概括社会福利措施, 但材料其实并未直接涉及。也就是, 就这一小问而言, 说材料更多地发挥信息提示的作用, 即提示学生思考面对这种情况, 罗斯福新政将会有针对性地采取什么措施。如果不注意这一点, 而是机械化地想要在材料中划分层次, 提取中心思想以概括出福利措施, 无疑是南辕北辙。

综上所述, 仔细推敲, 可以得到的答案是, 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包括:直接救济,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间接救济, 兴办公共工程 (以工代赈) , 提供就业机会。原因是经济危机中出现大量失业工人。

七、转化复杂信息

所谓复杂信息, 指的是材料呈现的信息, 容量大、项目多, 往往让学生眼花缭乱, 但作为一个有效信息群, 不能通过一般的“减法”, 通过缩句、找出核心词汇等方法来化繁为简。关键是要看问的是什么, 尽力从问题中, 获得信息处理的角度、路径, 获得有效信息群得以组织起来的内在关联 (数据的趋势、对比、合并等等) 。要明确信息虽然复杂, 但往往有着明晰的内在关联, 转化复杂信息, 化繁为简, 关键是把关联找出来。

例如:23题材料二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问题:“据材料二, 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解析:本题的材料是张数据表格, 表格本身提供了18个数据, 是典型的复杂信息。转化的第一步, 是从设问中得到信息处理的角度———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第二步, 是从表格中梳理出数据的类别及其特征, 共有五类, 第一类是月收入, 分为上中下三等;第二类是儿童津贴, 月收入不同的家庭一视同仁;第三类是其他津贴, 数量与月收入呈反比。第四类是各项缴费 (纳税、国民保险) , 数量与月收入呈正比。第五类是实际收入, 与第一类月收入相比, 不同家庭的相对差距大为缩小。第三步, 结合设问角度, 明确第二、三、四类都属于福利政策, 正是第二、三、四类数据的合力造成月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巨大不同, 实际收入的相对差距大为缩小, 同时明确其中第二类 (儿童津贴) 显著的平等特征正是为了保证儿童的利益。最终, 得到答案“救济低收入者 (缩小贫富差距) ;保障儿童利益。”

上一篇:畜牧兽医的卫生检验下一篇:村级档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