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互助范文

2024-08-07

朋辈心理互助范文(精选8篇)

朋辈心理互助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互助,团体

一、引言

朋辈心理互助是由受训或督导过的非专业人员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的过程, 与专业心理咨询相比, 朋辈辅导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的特点。朋辈心理互助小组兴起于我国香港、台湾地区, 目前内地的部分高校也在积极实践。当前,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但却面临专业师资缺乏的困境。朋辈互助模式日益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巨大资源。

自2004年马加爵杀人案至今,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关注和处理可能发展成为极端严重的情况。此外, 除了个别罹患精神障碍和少数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症的同学以外, 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以及情感等个人发展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已层出不穷。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任务的高等学校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竭力杜绝校园伤人事件发生的同时, 更要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 各高校历年来也在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然而,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重庆市教委在贯彻实施教育部颁发的一系列相关文件过程中, 下发了《关于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指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 加强选拔、配备和管理。到2013年底, 各高校按不低于1:3000的比例配齐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 按不低于1:1000的比例配齐兼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 目前每所高校配备的专职人员至少不得低于2人。这样一个配比依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在这一的情况下, 朋辈互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的优势

1、同龄优势

大学生朋辈互助辅导最受学生欢迎。大学生是年龄在18至23岁之间的一个群体, 正处于青春期后期, 是从青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 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学生从心理上反抗权威、拒绝被灌输, 而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是他们最能接受的。同时, 作为同龄人, 他们生活在一起, 有共同的经历和相似的观念, 他们更加容易了解对方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 从自身需要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解决方式。

此外, 在大部分大学生心目中, 对于心理咨询的理解依然存在误区, 不仅有同学担心接受专业心理咨询会惹来非议, 更有同学对心理咨询老师心存恐惧。由此, 在对一部分同学进行先期培训和解释之后, 由该部分同学在同辈中进行宣传可以迅速的帮助一些同学走出误区。

2、团体优势

朋辈互助大多是以团体的方式进行。例如学生心理社团、团体辅导或者团体素质拓展训练。在团体中, 团体动力学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团体提供了一个优良的情感支持系统, 具有相同问题的同学在朋辈沟通时可以得到更多的共鸣, 获得支持。通过在团体的开放式参与中, 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 使其充分感觉到主体意识, 问题解决也将更加顺利有效。

3、问题解决模式

在我院大学生心理问题当中, 人际关系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类问题。例如人际交往自卑、寝室矛盾、情感关系危机等。在朋辈互助当中, 此类问题有时在朋辈间的交流过程中而自然获得解决, 这是朋辈心理互助模式不可替代的一个天然优势。

4、助人自助

心理咨询的一大要义是“助人自助”, 即强调被咨询者的主体能动性, 在咨询过程中激发被咨询者自助的能力。大学生朋辈互助不仅具备这一特性, 同时, 在朋辈心理互助中, 作为助人者的大学生自身也会获得成长, 达到另一个“自助”。

三、高校朋辈互助的形式

当前在我国的高校当中已经出现了多种朋辈互助形式, 它们形式多样, 功能各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朋辈互助心理热线

它的特色在于由经过心理知识培训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给其他同学辅导。目前高校中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不在少数, 但是仍有绝大部分同学没有勇气走进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热线便成为他们的首选。搭建大学生沟通的渠道, 由同龄的同学接待, 倾听他们的心声, 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容易产生畏惧情绪, 同时求助者也能获得更多的理解。

2、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作为心理健康三级网络“学校——专业——班级”的基层防线, 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生活在学生之中, 最容易发现问题, 最容易沟通。对他们进行选拔培训, 充分发挥学生朋辈辅导的感染力, 让他们在自助的基础上学会互助, 在互助中和谐成长。心理委员可以帮助心理健康工作者扫除心理工作的盲点, 及时发现问题, 协助老师对同学进行简单的心理辅导。

3、学生心理社团

心理社团组织, 可以团结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协助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帮助更多同学提高心理素质, 更好的认识自我, 挑战自我, 激发个人潜能,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例如我院的心理社团同学还承担导演校园心理情景剧, 举办“5·25大学生心理活动周”等内容丰富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

4、团体训练

正如开篇所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 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重要内容。不仅要避免各类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更重要的是需要引导每一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校园素质拓展训练是解决各类个体发展类心理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破冰训练、自信心训练、领导力训练等。

四、朋辈互助模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培训与选拔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 朋辈辅导实施的重点步骤和关键环节是有针对性的培训。因此, 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培训体系成为大学生朋辈辅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提供内容包括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鉴别及专业测试介绍、朋辈心理辅导的技能技巧、校园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生涯规划辅导等培训。

2、组织与管理

为更好的发挥朋辈互助的优势, 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不可忽视, 应加强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队伍的联络与管理。在功能各异的各种具体的朋辈互助形式之间存在交叉和重叠部分, 如某些班级心理委员同时具有心理社团成员的双重身份, 有些擅长从事某类问题辅导的同学也擅长其他几类心理问题的辅导工作, 如何整合经过选拔培训的朋辈互助的有效资源, 构建一个更加有机的体系, 达成以最简洁的方式进行管理, 最大程度发挥出这一群体的优势的目的仍有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开发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于秀丽, 杨文新.构建高校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新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

土木系朋辈互助站工作计划xin 第2篇

在上学期,我们心理站所办活动不多,收到的成效也甚微,可这并不能让我们为之泄气,这反而更加激励了我们要把心理站做好的决心。经过我们的讨论我们对2011年上半学期做出了以下这几点计划及展望,希望能将我们心理站做的更好。

一、红五月心理剧的筹备工作。

经我站调查了解到我系历年来在红五月心理剧活动上表现并不突出,我们想这肯定和准备时间的早晚有关系的。于是我站决定在开心初便着重于心理剧的选材与排练上。剧本,我们是在寒假就让各位干事收集各种心理剧本,相信一定会挑到合适的。而人员安排主要由我们心理站的人员来扮演角色,若不够会和文艺部的负责人联系,帮忙参演。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相信本次红五月心理剧一定会取得圆满的成功的。

二、心理邮箱的建设。

不难想象有些同学想面对面的把自己心里的秘密将给老师听,可是又怕丢面子不敢向老师吐露心声,从而导致部分同学的心理问题不断严重,却又没能及时制止,最终把事情往极端发展,于是我们策划建立这样一个沟通邮箱让同学们匿名与老师交流,而邮箱的创建十分的方便,密码由我系心理老师和我们心理站进行管理,然后心理邮箱这一件事则由宣传部负责宣传,将这一邮箱地址公开,形成一个土木系电子心理站,更好的做足我系的心理工作。

三、开办心理小课堂。

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老师正常的引导,心理小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开办心理小课堂就像是一剂预防针早早的解除同学们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小课堂的开办更是能让我们可以拥有一个更好的心理环境,计划由魏老师担任讲师。

当然以往的惯例是不可废除的,我们心理站除了增加以上改变外,以前的工作和任务任然会认真的完成以及执行。当然,我们心理站也增派了联系人,主要负责我站日常活动资料收集,相信将来能更好的配合系里面的工作,以上便是我们朋辈互助站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土木系朋辈互助站

朋辈心理互助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互助

G711

“朋辈互助”(或称“朋辈教育”),是指具有相近背景或经历的青年大学生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从而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方法。朋辈教育旨在充分发挥高年级学长的示范作用,利用学长的身份尽自己所能给学弟学妹们精神上的鼓励、学习上的帮助和技能上的传授,使互助者充分体验到朋辈之间关爱,从而持续促进大学生更加勤奋地学习、积极面对生活。大学生朋辈互助既是一种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交往方式,又是一种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形式。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在校时间短”,而在就业时却要拥有更高的职业素养来提升就业竞争力。这就需要全体教育者与时间赛跑,高效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做好行为养成教育。因此,在高职院校创设朋辈互助平台是构筑大学生有效社会支持的首要途径。现就已经推行的或正在探索的主要实践表述如下。

一、以学生干部为抓手,进行“九个一”培训

以学生干部为抓手,组建学生干部培训班。对学生干部采取“九个一”培训计划,内容涵盖心理学、管理学、职场礼仪知识和实务。具体内容包括:

1.诠释一种理念,培养思维深度。

2.学习一次制度,树立规则意识。

3.评价一次自己,建立反思精神。

4.分享一篇文章,模拟思想动态。

5.聆听一场讲座,学会真诚沟通。

6.撰写一篇策划,训练严谨思维。

7.提出一个建议,理性表达诉求。

8.参加一次团训,体验团队力量。

9.交流一份心得,践行交流分享。

二、设置学生辅导员,进行“九个教育”培训

学生干部有序开展工作的同时,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将培训效果迅速在全体学生中推广。我们很快认识到:影响在校期间行为的关键期就是入学的前两个月。于是我们为每个新生班级配备一至两名“学生辅导员”,都是从高年级中选出的品学兼优热心助人的学生,这些“学生辅导员”很快成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榜样。由“学生辅导员”参与组织新生入学的系列教育,意在培育学生整体的规则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称作“九个教育”培训计划:

1.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以当前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等为主题的讲座,丰富学生的人文视野,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2.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团建、党建活动使学生看到身边的榜样,进而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追求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基础上增加“文化自信”。

4.校情校史教育

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加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了解,用“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的城建精神鼓舞学生。充分挖掘系内资源,邀请各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通过参观、讲座等形式开展富有特色的系史教育,增进学生集体荣誉感。

5.校规校纪教育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院《学生手册》、系《奖助学金评比办法》等相关制度,通过辅导员讲解和高年级学生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规则、遵守规则、维护规则。

6.安全教育

以参观体验、讲座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重点是防火安全、交通安全、汛期安全、财物安全、饮食安全等,帮助新生树立安全意识,使学生危机中具有自我保护能力。

7.系部文化教育

围绕“真诚共同交流”、“强健身心、规范言行”、“寻访文明之星、自强之星、创新之星、公益之星”开展系部文化建设活动。

8.专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开展专业教育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专业就业情况,明确本专业的设置情况和发展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务实致用”的就业理念。

9.创业指导教育

在新生中培育创新创业理念,利用校内外创业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开拓精神和前沿意识创业团队。

三、通过“十六个活动”扩大平台影响力

在学生干部和学生辅导员有序开展工作的同时,我们尝试将朋辈互助扩大到心理辅导、就业创业、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

1.开展“爱祖国 爱家乡”联谊活动

通过入学后第一学期的联谊活动把学生干部和学生辅导员分配到活动的各个环节,利用朋辈的力量扩大平台的影响面。

2.开展“漂流瓶”心理互助活动

通过“漂流瓶”心理互助活动使“学生辅导员”明确日常关注的六类人群。教育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助人”。

3.开展“职业妆容礼仪大赛”活动

利用专业社团,开展“职业妆容礼仪大赛”活动,让学生们提高妆容打扮能力,形成“端庄合体、整齐划一”,展示出我系良好素质和形象。

4.开展团训活动

组织各班分别开展团训活动,增强学生们互帮互助意识,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5.开展“规范化班级寝室评比”活动

通过评比的形式促进学生们对教室、寝室的热爱,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6.开展“校规校纪知识问答”活动

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让学生们对校规校纪理解更加深刻。

7.开展定向越野活动

以“系风系史系文化”为主题开展定向越野活动,让学生快速有趣的认识系风系史。

8.開展海报大赛活动

通过海报大赛的评比和宣传展示,为我系的文化建设进行深入宣传。

9.开展“党员分享日”活动

通过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分享,加强学生意识形态的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10.开展售楼讲解大赛

通过模拟销售的形式为学生们提供锻炼口才和礼仪的训练平台,将“务实致用”的就业理念有效融入活动全过程。

11.开展“寻访自强之星、文明之星、公益之星、创新之星”活动

通过图片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也是对学生活动的一个展现。

12.开展“学生年度表彰大会”活动

每个学年度进行一次表彰,表彰一些表现突出的集体和有代表性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先进性。

13.开展“我的职业生涯设计”活动

通过此类活动,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适应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个明确定位。

14.开展“文明离校”活动

在顶岗实习学生离校之际,组织“文明离校”活动,把承载校园记忆的《成长手册》和寄托理想愿望的《时间胶囊》放在一起,准备经受时间的考验。

15.开展“梦想交流会”活动

在学生毕业前夕召开座谈会,将实习学生请回学校进行“梦想交流”。

16.开展“亦师亦友”活动

朋辈心理互助 第4篇

一、朋辈心理互助模式探索

朋辈心理互助是同龄人之间通过各种行为彼此有意识地施加心理影响, 使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向积极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高校内朋辈心理互助的实施者有很多种, 比如心理健康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阳光使者等, 他们经过心理健康老师的专业培训和指导, 比普通学生更多地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 方便有效地实施朋辈心理互助行为。朋辈心理互助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 可以很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校园和谐、促进学生心理和谐,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朋辈心理互助模式在教师对学生的工作模式中寻求补充和拓展, 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校园学生的凝聚力和心理和谐度。

二、朋辈心理互助在高校心理工作中的优势

1. 朋辈心理互助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学生在学校期间掌握知识是主要任务, 但是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经历一些磨难。在这个时候, 他们很需要关心、肯定、理解、支持、鼓励等, 这些心理需求可以让他们在遇到不如意的时候更加平稳顺利地渡过难关, 只有在交往和互动中, 人的心理性需要才能获得充分满足。心理互助的实质就是互相满足心理性需要。

2. 朋辈心理互助可以体现助人为乐的品质。

人在世上不可能永远独立, 总是在依赖着家人和朋友, 在我们困难的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 而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也需要我们帮助。朋辈心理互助就可以体现这种相互帮助、助人为乐的品质。学生在帮助别人的时候, 不仅可以给对方解决心理困惑、走出心理阴霾, 还可以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欣慰, 并且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心灵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3. 朋辈心理互助发挥了大学生主体的作用。

在教育中,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 在校园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高校的学生人数众多, 单靠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而加强朋辈心理互助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己帮助自己、自己为自己创设提高心理和谐的平台, 在这个过程中, 大学生的能力也将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高校开展朋辈心理互助的建议

1. 充分发挥心理社团的作用。

心理健康协会是学生自我管理的社团, 专门开展有关的心理活动, 旨在促进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协会由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业务指导, 平时都是由学生自己组织参与, 开展的活动都是学生迫切需要和喜欢的。这种学生社团模式可以有效地补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心理社团, 大学生可以自己办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报纸、杂志、网页、网站, 可以举办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 可以编写、排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心理剧、小品, 可以利用板报、橱窗、格言、漫画等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心理社团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 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完善高校心理四级网络体系。

四级网络体系从学院、系别、班级心理委员到宿舍阳光使者, 学院和系别组成心理健康工作组指导和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和实施, 而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阳光使者来自学生, 是朋辈心理互助的重要实施者。班级心理委员是班级内专门进行心理关注的人员, 平时对班里同学进行观察, 如发现有抑郁、狂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或者有同学出现行为异常等情况, 可以及时地了解情况, 将有关异常状况报告班主任或者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如果学生只是遇到一些心理烦恼, 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阳光使者可以直接进行朋辈心理互助, 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四级网络体系的完善可以将心理健康工作深入到学生中去, 及时地了解和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3. 做好朋辈心理互助的指导和培训。

朋辈之间进行心理互助活动, 有别于一般朋友的沟通交流, 进行心理互助的人员要具备简单的心理知识, 在进行疏导和帮助的时候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还不会伤害到自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做好朋辈心理互助的培训和指导, 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掌握必要的互助技能、提高相应的心理素质, 确保学生在进行心理互助的时候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手段有效地进行疏导。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还要定期地对心理互助实施学生进行工作上的指导, 及时发现问题和偏颇, 以保证朋辈心理互助的顺利开展。

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而未来思想政治教育要朝着引导而不是说教、形式活泼而不是呆板枯燥、注重实际而不是留于文字的方向发展。朋辈心理辅导在多方面都可满足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大力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和谐, 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一个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袁立莉.朋辈互助:一种新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 (8) .

[2]蔡晓军.对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3, (2) .

[3]孙育.大学生互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现代妇女 (下旬) , 2013, (5) .

[4]王希永.心理互助: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 (3) .

[5]张敏生.心理互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8) .

[6]王希永.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互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 (5) .

[7]王永.自助助人助人自助——大学生同伴心理互助教育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 2009, (4) .

朋辈心理考前复习 第5篇

考前辅导:总成绩构成•出勤10分(缺席1次扣2.5分,4次及成绩构成以上缺席取消考试资格)•小作业10分•生活发现会发言10分•考试70分考前辅导:考试卷面构成•多选10分考卷构成•基本概念解释30分•论文60分(800字以上)pengbeixinli2@126.com02282012第一讲朋辈心理辅导概述01020303什么是朋辈心理辅导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能力与素质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01什么是朋辈心理辅导陈国海,刘勇:朋辈心理咨询是一种自助式的,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相互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01什么是朋辈心理辅导01什么是朋辈心理辅导02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03朋辈心理辅导的基本理念03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能力与素质朋辈辅导员应具备的能力集中注意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03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能力与素质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角色功能03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能力与素质朋辈辅导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有爱心有敏感性有方法热情真诚开放合作自信乐观03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能力与素质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态度尊重真诚共情03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能力与素质•能够保守秘密•维护来访者的权利与利益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原则伦理守则•不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诚实地向来访者做出承诺•具备转介能力04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第二讲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01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什么?02心理咨询的常见形式0304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05你能成为心理咨询师吗?01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什么?总的看法03••••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尊严及选择权以整体的角度来了解当事人,不以偏概全必须了解当事人的个别差异咨询主要关心的是个体人格的发展,包括身心健康、生涯发展、家庭和谐、工作及社会适应。咨询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与当事人互动的过程,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咨询师与当事人共同成长咨询师必须保持自省,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有意无意地强加给当事人预防重于治疗咨询师必须以当事人的利益为前提,必须遵守专业伦理•••••04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建立信任了解问题分析诊断解决问题结束05你能成为心理咨询师吗?•能够保守秘密•维护来访者的权利与利益伦理守则•避免双重关系•转介和重大问题上报第三讲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01常见心理问题的分类及识别02发展性心理问题03障碍性心理问题01常见心理问题的分类及识别变和自己比怪和别人比可以从认知、情绪、行为(主要是人际交往行为、学习行为和怪异行为)三方面观察。02发展性心理问题接纳你自己修养你自己超越你自己认识你自己认识他人接纳他人修养他人帮助他人你可以做的03障碍性心理问题焦虑•有特定的反复出现的紧张、恐惧或担心,且自己认为是不合理、不现实的和令人烦恼的•可出现眉头紧锁、坐立不安、面色苍白、手心脚心出汗、注意力下降、失眠等01常用咨询技术简介•获取信息•传递尊重倾听•对来访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诊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倾听可视作解决问题的第一步01常用咨询技术简介01常用咨询技术简介非选择性倾听01常用咨询技术简介选择性倾听提问内容释义情感反映具体化小结第六讲人本主义心理治疗01人本主义的人性观02人本主义的治疗理念03人本主义治疗的常用技术01人本主义的人性观•自我实现是促使一个人发展其潜能的基本动力。•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利他倾向,有“善根”。人性观若在良好的环境下让他的潜质自由发展,将是健康而具有建设性的。•人是理性的,能够对自己负责。•人是建设性和社会性的,值得信任与合作。•人有能力去发现和解决自己心理上的不良适应。罗杰斯对人性的乐观态度,以及对个体可以挖掘潜能和获得幸福的信念,为了解人性提供了新的视角。02人本主义的治疗理念•释放潜能:使来访者自己认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增强“自我认识”:对自己为何这样做?为何有这行为?等的理解认识。•修正“认识结构”:有些问题的存在,是由于当事人的“先入之见”,或“假想系统”上的偏差,因此,治疗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当事人认识到,他们已与现实不相符合了,必需加以改变。•改进“人际关系”:建立一种新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治疗目标02人本主义的治疗理念•来访者是自己最好的专家,他们有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治疗师的任务是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一步地了解,以找到解决办法。•强调引导来访者的方法,而不是指示或者灌输。治疗师的任务不是改变来访者,而是要努力启发来访者的自我指导能力。基本假设03人本主义治疗的常用技术核心的治疗方法•治疗关系•真诚•共情(empathy,在心理学中的翻译很多:共情、同理心、同感、通情、神入等等)•无条件的积极(正向)关注03人本主义治疗的常用技术•以真正的自己和当事人相处,不戴假面具,不戴有色眼睛看人。•要求言行表里如一,有自信心,不将自己工作或生活中的情绪带到治疗中来任意发泄。•值得注意的是:真诚不等于什么都可以说出来,而只是要求他不要否认自己的体验,要求所讲的全部属实。真诚03人本主义治疗的常用技术•指设身处地从当事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情和观点(或称内心世界),同时透过适当的沟通方法将这种了解传达给对方。共情共情的两层含义:•准确地感受•准确地传达03人本主义治疗的常用技术案例:不同层次的共情•一位刚毕业的高中生来咨询:•我平时成绩一直可以,没想到这次高考落榜,而有些平时成绩比自己差的都考上了,真是越想越不服气,现在我想复读再考一次,可父母非得让我去打工,烦死了,我该怎么办?”03人本主义治疗的常用技术治疗师的回应案例解读情感、程度、内容共情的层次--+----++1234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伤呢?你一向成绩好,但想不到高考落榜了。因为高考落榜,你很难过,对自己很失望。因为高考落榜,你很失望难过,也不清楚前面的路该如何走,心中很乱。你一向成绩好,所以这次落榜使你感到特别失望、难过,也很气愤,你想复读,父母却又不支持,你很不甘心,内心非常矛盾。+++++++503人本主义治疗的常用技术卡可夫共情的五种水平12345有害的反应不完整的共情初步的共情对来访者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做出较完整的回应对来访者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做出准确、完整的回应,并能够指出其潜在的情感03人本主义治疗的常用技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强调他们的长处,有选择地突出来访者言语及行为中的积极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出发点:•相信来访者是能够改变的;•相信每个人身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长处、优点;•相信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潜在的成长动力;•相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外界的帮助,比现在更好。第七讲认知治疗01认知治疗概述02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01认知治疗概述人同时具有理性与非理性的特质,人既有理性思考的潜能,也有非理性思考的倾向。理性思考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情绪;非理性思考会带来消极、负面的情绪。非理性观念是产生困扰和不适应行为的主因。人具有改变认知、情绪及行为的天赋当人感受时,他们同时思考和行动;当人行动时,他们同时思考和感受;当人思考时,他们同时行动和感受。人性观01认知治疗概述糟糕至极最„,„极了,再也不可能„了01认知治疗概述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我必须得到生命中所有重要他人(如父母、师长、朋友、兄弟、子女及配偶等)的爱和赞美。•我必须要将重要的事情处理得完美无缺。•因为我强烈地渴望人们要真诚且公正待我,所以他们也应该绝对做到。•假使我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那将是件可怕的事,而且我也无法忍受这种事。02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理性情绪疗法ABCDE技术A 诱发性事件B 由A引起的信念C 情绪和行为后果D 和不合理信念辩论E 新的情绪和行为后果02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第八讲精神分析治疗01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02精神分析的治疗建构01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意识层次理论意识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01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本我快乐原则现实原则自我超我道德原则01常用咨询技术简介•获取信息•传递尊重倾听•对来访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诊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倾听可视作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第八讲行为治疗01行为治疗概述02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03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02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经典条件反射配对操作条件反射尝试观察学习理论观察03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以一定的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以一定的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方法。系统兴奋性的方法。(深呼吸法、肌肉放松术、渐进放松术、想象放(深呼吸法、肌肉放松术、渐进放松术、想象放松术、冥想等)松术、冥想等)放松训练•主要作用:(1)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降低由情绪紧张而产生的过多能量消耗,使身心得到适当休息并促进疲劳的恢复;(3)为进行其他心理技能训练打下基础。03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放松训练深呼吸法

朋辈心理互助 第6篇

“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思, 通常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或生活境遇相似者, 他们属于同一个社会群体, 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 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朋辈心理互助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当人们在生活中遭遇挫折、烦恼等各种问题时, 他们往往求助于自己的朋友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指导, 以及情感上的关心、安慰和鼓励。

马歇尔夫对朋辈心理咨询的定义是“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 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那些从某个社会群体中选拔出来, 接受特定的培训和信息, 对群体中的其他朋辈提供心理援助, 产生积极行为影响的人被称为朋辈辅导员[1]。与专业心理咨询不同, 朋辈心理咨询是从学生群体中选拔出的朋辈辅导员, 经过一定的培训和督导, 为其受助的其他学生提供支持、鼓励或各种信息,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各种问题的一种“准专业心理咨询”[2]。

2 科学认识朋辈心理互助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

朋辈心理互助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不论是对受助者、助人者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对受助者而言, 朋辈心理互助有利于充分满足其心理需要, 提高其心理素质;对助人者而言, 朋辈心理互助有利于培养其乐于助人的品格和促进助人自助目标的实现;对学校而言, 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补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不足。长期以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忽略或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 而朋辈心理互助是在学生之间开展的, 是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体现, 它可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此外, 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咨询起步晚、起点低、专业心理咨询师匮乏等原因, 造成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紧缺的现象。如果能有更多的人经过一定的培训, 投入到朋辈心理咨询中来, 能较大程度满足我国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人员的迫切需求。由此可见, 朋辈心理咨询具有其他心理咨询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对提高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有重要意义。

3 朋辈心理互助的实效

3.1 加强朋辈心理咨询员的选拔、岗前培训与实习是开展朋辈心理互助的前提

现实生活中, 造成朋辈心理互助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咨询员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帮助技巧以及自身心理素质不过关等。要想有效的心理助人, 最为关键的是对咨询员的严格选拔与专门培训, 使之具备相应的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 专业心理咨询员可通过开设有关心理咨询的讲座或课程, 举办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班、担任学生咨询组织或社团的顾问、在学生中安排一些联络员等方式物色、筛选和确定朋辈咨询员人选[3]。

在这里, 充分考虑朋辈咨询员的个性品质尤为重要。选拔后的朋辈心理咨询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 培训过程中应着重对朋辈咨询员进行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知识、开展心理咨询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的培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他们帮助他人的能力, 而且也有利于其自身不断的完善, 而且培训后的朋辈心理互助员在正式上岗前必须进行一定时期的见习和实习, 通过见习和实习, 使这些“预备”朋辈心理咨询员在实践中感受、体会朋辈心理互助的具体方法, 培养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和偶发事件的能力。

3.2 注重朋辈心理互助的质量督导是做好朋辈心理互助的重要保障

朋辈心理互助是在学生之间进行的互助活动, 可能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 无法像专业心理咨询那样进行科学的督导, 但亦可以做一些类似的工作, 我们可以称之为“朋辈督导”。

在“朋辈督导”中, 朋辈咨询员既是心理教育督导的对象, 又是督导的主体, 他们以主体角色参与心理咨询督导的全过程, 其特色表现为“我们督导-督导我们”。在此过程中, 朋辈咨询员相互交流心理互助经验, 从“同行”的经验中反思自己的心理咨询实践, 体验心理教育, 提升自己心理教育的理念。

在一种场合, 朋辈群体集中大家的智慧, 评析一位朋辈咨询员的工作;在另一种场合, 这位朋辈咨询员又融入“朋辈督导”群体中, 去督导其他同学的工作。这样相互评析, 相互提醒, 相互支持, 相互帮助, 形成“一人帮大家, 大家帮一人”的局面[4]。“朋辈督导”可以采取主题沙龙、活动评析、个案会商和现场检讨等多种形式。通过督导, 朋辈咨询员得以成长, 最终惠及的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学校心理教育工作。

3.3 探索灵活多样的朋辈心理互助新模式

目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普遍和经常使用的朋辈心理互助方式主要有互助式心理训练、互助式心理激励、互助式心理暗示和创设互助式心理环境等。主要操作方式和技术包括积极倾听、接受宣泄、解释与对质、总结和探索、指导与监督、自我表露、鼓励、情感反应以及改善环境等, 这些都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效果。

但在现实中, 朋辈心理互助还存在着内容与方法缺乏整合, 忽视朋辈成员体验、行为转变及能力提升, 活动方式不能引导学生有效参与等问题, 即我们往往过于追求形式, 不能够深入学生内心, 脱离学生实际, 咨询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 探索灵活多样的朋辈心理咨询新方式, 旨在能够改变学生认知与行为方式, 增强心理互助教育的实效, 是我们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

综上所述, 朋辈互助是大学生心理咨询形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尽管这种心理咨询模式的理论或实践都还不是十分成熟, 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适行推广还是具有良好的前景, 一定能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里的一种有效方法。

摘要:从介绍朋辈心理互助入手, 对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进行分析, 合理确定其地位与价值, 并就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的工作机制与方法进行探讨, 以增强朋辈心理互助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朋辈心理互助,心理健康教育,优势

参考文献

[1]Mamarchev, H.L.Peer Counseling.Searchlight plus:Relevant Re-sources in High Interest Areas.No.52+.Ann Arbor, MI:ERIC Clear-inghouse on Counseling and Personnel Services, 1981, ED211904.

[2]颜农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1:235.

[3]周海咏.完善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 2005, 7:135-136.

朋辈心理互助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扩招, 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大学生由于受到家庭、学业和就业压力等问题的困扰, 各种心理问题日趋突出, 而缓解大学生在情感、就业、学习、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困扰, 减轻心理压力, 仅靠上几节选修课和心理老师的一两次辅导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需要寻找更多的心理援助资源, 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正好适应了这种需求, 即通过向大学生普及一定的心理咨询知识和技巧, 使大学生学以致用, 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心理问题。朋辈心理互助能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 对学会关心别人、接纳别人、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做人、学会生存都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1 朋辈心理互助的内涵

朋辈心理互助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开导、安慰鼓励和支持, 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活动, 使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朋辈心理互助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烦恼等各种问题时, 他们往往求助于他们的朋友寻求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指导, 以及情感上的关心、安慰和鼓励。

“朋辈” (peer) 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思, 通常是指同年龄者、年龄相当者或生活境遇相似者, 他们属于同一个社会群体, 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 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1]。心理互助就是人们在心理上的互相帮助, 就学校而言,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互助, 主要是指同伴之间相互的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 一般主要发生在同龄人身上, 因而朋辈心理互助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2 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的效用机制

2.1 易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心理互助需要在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否则心理辅导就不能很好的展开,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朋辈心理互助模式是通过“学生辅导学生”的方式, 在助人者和受助者之间建立融洽的、无隔阂的互助关系。受助者在年纪相仿的同学面前有许多共同语言, 乐于倾吐想法, 从而便于找出受助者的主要问题和引起问题的原因, 然后对症下药, 解决问题。

2.2 易于产生同理心

同理心是一种将心比心、感同身受、体察他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品质。即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 设身处地去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及内心世界, 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同理心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作用, 助人者对于受助者产生的心理或听到过, 或看到过, 或经历过, 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感受。在朋辈的倾诉中, 能够想象出当事人的感受, 容易理解和预知当事人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当当事人的想法、感受在朋辈那里得到认可、印证后, 大部分的心理困惑就被消除了。

2.3 易于形成榜样效应

朋辈心理互助中的助人者就生活在同学们的身边, 很容易使人接受。他们无论在思想品德、待人处事、文化知识、学习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受助者学习的榜样和楷模。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 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进行模仿学习, 从而获得发展是个体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2]。助人者的学识水平、言谈举止以及健康的心理本身就直接影响着受助者, 为他们提供了模仿学习的榜样。受助者要求矫治、学习、追求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 就在眼前, 很容易转换成自身的行为。

2.4 易于开展讨论

心理互助非常强调“悟”, 助人者不是传道、授知, 而是在相互交谈、讨论中使受助者悟出真谛。根据社会影响理论, 人与人在思想、价值观、态度、行为及文化上越接近, 就越能彼此影响。进入青春期以后, 同辈团体往往是青年大学生认同的对象, 在大学生的人际互动中, 个体对父母、老师的信任度逐步下降, 而对同伴的信任度上升, 没有人比同辈更了解自己, 没有人比同辈更值得信赖, 同学之间喜欢发问、讨论, 同学之间也喜欢把自己知道的、体会过的无保留地传授给对方, 朋辈心理互助为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

3 高校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的意义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是多层面的, 每一种需要都有其内在的心理动因, 都是有效的。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从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3.1 朋辈心理互助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进入青春期以后的大学生, 有自我期迈入友伴期, 根据马斯洛 (Maslow) 的需要层次理论, 除了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外, 青年大学生对于爱与归属及尊重等社会需求更为强烈。他们渴望被爱和爱人, 希望隶属于某个团体享有归属感, 期待被同辈尊重而更有自尊, 在同辈团体的交往和互动中, 大学生的上述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心理互助的实质就是互相满足心理性需要。青年大学生往往喜欢向同龄人敞开心扉、相互交流、倾诉烦恼, 朋辈心理互助的最大优势就是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友谊与信赖关系, 自然性的鸿沟小、防御性低、共通性大、互动性高。这样助人者能够与受助者保持零距离接触, 通过专注的倾听, 合理的劝导, 理智的分析, 真诚的安慰, 最直接地体验和了解受助者的心理感受与心理问题, 在很多时候会有助于身陷困境的人恢复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缓解过激情绪, 重拾信心, 做出恰当的应对。而倾听者在助人的同时, 升华了同学间友谊, 改善了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也促进了“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环。因此, 朋辈心理互助是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的“心理互助”。

3.2 朋辈心理互助能促进助人自助目标的实现

一般认为, 助人自助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即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芭芭拉 (Babara, 1996) 认为[3]:“从青春期早期 (10-15岁) 到青春期后期 (19-23岁) , 朋辈互助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和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朋辈那里, 青少年能够学习到对他们一生都影响深远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和技能”。大学生正处在青春中期或后期, 当大学生参与朋辈心理互助时, 他们不仅能够学习如何更加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发展任务, 还能认识到他们的自身价值、聪明才智以及对他人有所帮助的经验。可见, “助人自助”包含两方面意思:其一是帮助别人学会自我帮助, 其二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事实上, 心理互助的过程就是助人自助的过程。心理互助不是停留在同情、理解、接纳的层面上, 而是强调从方法、技术、能力等方面给予他人心理援助, 使他人掌握科学的心理学方法, 学会独立地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增强提高自己心理素质的能力[4]。

3.3 朋辈心理互助对学校专业心理咨询和教学起到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

最早对朋辈互助理念表示支持的学者是依维 (Ivey) 和阿尔斯切勒 (Alschuler) [5], 他们指出:“如果认为心理咨询者只包括那些少量的专家那是错误的, 因为专家只对特殊对象提供帮助, 不能教给我们的同事、管理者、老师、家长和孩子帮助他人的基本原理, 从而人为地制造了援助资源的缺失。我们被动地等待受助者的求助而不是积极地在学校、社区或其他组织当出现问题萌芽时进行干预”。

目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档案、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训练等。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起到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还存在教育方式形式化、单一化和专业化的师资人员短缺等不足, 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便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专业心理咨询和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 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新亮点。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制度是一种全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等形式,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班级中, 把朋辈心理互助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构建起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建立起“朋辈心理互助-学院年级心理辅导站-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这样一个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校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教学和关注问题相对较为严重的学生, 而且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把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校园内不断普及化, 有助于高校内部形成全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危机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孙炳海, 孙听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述评[J].心理与就业指导, 2003 (9) :65.

[2]朱玉红.讨论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 1996 (1) :21.

[3]Barbara B.Varenhorst.Why peer helping?[J].The Peer FacilitatorQuarterly, 1992 (2) :13-17.

[4]王希永.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互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3 (9) :135.

朋辈心理互助 第8篇

关键词:朋辈互助,学习方法,数理答疑室

引言

目前, 我国的各个高校都在开展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出发点的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 但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改革普遍强调和关注的是教师“教”的层面改革, 学生“学”的层面改革往往受到忽视。由“教”向“学”转移, 探索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现代学习方式, 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朋辈互助学习方法是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以数学、物理朋辈答疑的实践方式, 探索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习方法的开展, 通过在屏峰校区建设数理答疑室, 定时定点帮助朋辈同学解答数理疑难问题, 有利于形成宽松、融洽、互动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作用, 帮助学生及时迅速地解决新产生的问题, 同时助人者能与求助者共同学习, 得到自身成长。

2003年, 屏峰校区开始投入使用, 理学院作为第一批学院, 率先入驻新校区。经过长时间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观察与分析, 发现存在以下基本问题:

(1) 屏峰校区地处偏僻的小和山高教园区, 相当数量的理学基础课程教师居住在市区, 对广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数学与物理课程的课后答疑比较困难。

(2) 理学基础课的难度较大, 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和答疑的时间却很有限, 一般只能顾及到面, 无法细致到点。

(3) 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通常难以适应大学理学基础课信息量大、授课速度快的特点, 缺乏对其学习方法、模式的有针对性与有效的指导。

1. 数理答疑室的设立

结合新校区学生理学基础课程的实际情况, 设立学生“数理答疑室”, 每周定时、定点答疑, 探索、推广学生朋辈互助学习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互助的力量来服务学生, 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 特构建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习方法实践基地——数理答疑室:

(1) 定时定点帮助朋辈解答数理疑难问题。每周末晚上6:00到9:30在数理答疑室内为前来答疑的全校学生解答数理疑难问题。

(2) 帮助制定学习规划。数理答疑员充分发挥自己在数学、物理学习中的优势, 根据前来咨询的不同学生, 提出学习计划, 交流学习方法、经验, 帮助其在学习过程的前后顺序和参考书的学习进行相应指导, 指导答疑同学设计个人学习的时间表, 提高学习效率。

(3) 进行数理学习提升活动。数理答疑的队伍中涵盖研究生、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中的佼佼者, 在数理答疑的过程中, 除解答课程考试范围的数理问题外, 还加入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竞赛知识。

(4) 承诺“一定给出最优解答”。在数理答疑的过程中, 对于无法在现场及时解决的疑难问题, 数理答疑员给予了“一定给出更优解答”的承诺, 在数理答疑室之外另约时间地点解答。

(5) 定期召开“集体备课会”。每学期初召开“集体备课会”, 邀请数学、物理教师系统培训数理答疑员, 怎么样把解答更好更简单地讲解出来, 怎么样讲解相关的知识点, 集体学习如何相关的数学、物理参考书。

(6) 将数理答疑拓展为涵盖数学、物理、外语、政治、计算机原理的基础课程答疑互助室。通过多学院携手共建, 实现我校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习方法实践基地的初步构建。

2. 数理答疑室的优点

(1) 覆盖面广。在传统的课后答疑模式中, 一般的课程教师所能接触的学生不过是到教师办公室来主动寻求帮助的个别学生, 只能被动地等待学生上门。而在朋辈互助学习中, 助人者能与求助者共同学习, 空间距离接近, 交往频繁, 提供帮助非常便利, 可渗透在同班、同寝室、同社团的同学之中, 也可是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的同学。

(2) 简便可行。与寻找指定的任课教师相比, 朋辈互助学习受所在地点、时间安排等教师个体因素的影响就小得多, 答疑变得简单、便捷。而且朋辈互助学习式答疑双方的地位是对等的, 同为在校学生, 更有利于形成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3)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定时定点的答疑模式为示范, 推广到随处可实施的朋辈互助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及时迅速地解决新产生的问题, 避免郁积的过程。

(4) 有利于助人者的自身成长。在朋辈互助学习的过程中, 助人者不仅能再识原有的知识, 还能对自身的知识盲区进行重新的审查与学习, 不断吸收进步, 并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 做到“自助”与“助人”的有机结合。

3. 对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习方法的思考

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榜样效应。参加数理答疑的学生经过各方面的挑选, 他们无论在文化知识、学习方法技巧还是在思想品德、为人处事上都相对优秀, 可成为前来答疑的同学的楷模, 优秀学生的学识水平、言谈举止可以通过答疑过程直接影响其他同学, 为他们提供模仿学习的榜样。

(2) 认同效应。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往往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由于大学的学习环境与高中的不同, 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生疏感, 信任度也有所下降。由于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是自由安排的, 而且选择与同伴在一起的较为多数, 对于同伴的信任度日趋上升, 同龄群体的作用逐渐加强。对于身边优秀同伴的认可也有利于学生自身自信心的增加。

(3) 朋辈效应。朋辈间通常有相近的价值观、经验、生活方式等, 相似的经验交流比较容易沟通, 更容易引起共鸣。在互助学习活动中的大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大学生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 以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同时优化分组在朋辈互助学习方法中的也得到了应用。分组是使得学习者由独立的个人状态转变为有机结合的状态, 由分散无序状态到有序组合的状态。研究优化分组的合理形式, 规避朋辈同学在学习竞争中的关系对立性。

(4) 辅导作用。在答疑的过程中, 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 利用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习的方式, 答疑者和被答疑者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无隔阂的互助关系, 不仅解决了学习上的疑难杂症, 同时对于大学生活的一些困惑以及难题, 也可以进行一定的交流, 做到学习导航似导师, 人生导航似朋友。

4. 结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的过程。合格大学生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 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有教师的参与, 朋辈之间的互助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把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内在的我要学, 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大学生朋辈互助的学习方法, 不仅提升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上的一次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林英高群.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 2009 (12) .

[2]沈燎.学长互助式团体辅导在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的实践研究[N].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007年8月.

[3]文秋林.校园朋辈心理导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M].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6.11.

[4]于秀丽杨文新.构建高校朋辈心理互助体系的新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 (3) .

上一篇:凭证管理下一篇:境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