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2024-06-11

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精选12篇)

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第1篇

一、层层追问, 突破教学重难点

问题要准, 要有恰当的深浅程度。偏深偏难的问题, 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好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问题分解为一系列问题, 不断设疑, 层层深入, 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参与, 以期达到突破各个教学重难点的效果。例如, 在讲授解放战争时期“民主运动高涨”这一内容时, 可设置以下几个问题: (1) 你对“高涨”两个字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 诸如爆发、形成等来代替吗? (2) 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造成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的重大事件包括哪些?其高潮是什么?这样, 经三步设问及教师的点拨、引导, 学生的思考层层深入, 很快就能得出有关结论, 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方法

我尝试把最受欢迎的电视娱乐节目《幸运52》和《开心词典》中快速抢答的游戏理念引进历史课堂,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秦的统一》这一课时, 让学生在我的讲述后抢答我提出的问题:我所说的是谁?什么古代工程?然后设问:“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全国的?怎样巩固政权的?他为什么要修筑长城?”也可以采用反问语气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 如:当学生问到“西汉为什么要解决亡国问题?”的时候, 教师可以不正面回答, 而是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同学们想一想, 假如一个人的四肢有腰部那么大, 你说这个人的脑袋和腰身还能动弹吗?”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后, 教师再作归纳:西汉的王国就好比那个人的脑袋和腰身, “脑袋和腰身”受到了四肢的严重限制, 动弹不得, 你说西汉政府能不着急解决亡国问题吗?以反问的形式圆满回答了学生的提问, 这比一般的平铺直叙更生动, 更有说服力。也可以采用变换角度的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提出问题, 如提问“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性质是什么?”可变换角度这样问: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戊戌变法的原因是什么?或者问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等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端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有利于启发学生学会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

三、设置情境, 精巧设问

史料对学生来说年代久远, 学生并不是对所有的历史知识都能一下子理解, 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 使其感触历史的生动。因此, 将学生带入所讲述的历史氛围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设问是最直接的手段, 如设计“如果……你该怎么办”等问句。讲述怎样抑制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的危害时, 可设问:如果你是清政府的一个官员, 你将向道光帝提出怎样的建议?通过讨论, 有的学生提出了要像林则徐那样开展“禁烟运动”;有的提出中国人可以自己种植鸦片;有的提出可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并由政府收取高额关税;有的提出斩断鸦片的销售渠道等。而上述建议有的就是当年清朝官员提出的建议, 这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唯一的, 但历史发展的选择往往是多元的。

设计精巧的问题一经提出, 就能牵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 从而促使其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比如讲美国的扩张史时, 若只按课本的语言讲述, 味同嚼蜡, 但如果从美国的星条旗入手:“为什么美国国旗由13条纹和50颗星组成?”这样设疑提问, 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使他们兴趣盎然, 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究新知识的境界。又如:在学习“郑和下西洋”的内容时, 可以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社会新闻、社会事件等相联系, 可引用新浪网评:“神州五号飞船完满完成任务, 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大壮举, 早在五百年前郑和就完成了人类大航海的壮举, 在这个欢庆的时刻, 希望不要重复五百年前的遗憾。”学生很快被这个“五百年前的遗憾”所吸引, 产生了一个个问题“是什么遗憾?”“为什么遗憾?”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

四、鼓励学生质疑,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关心的问题也许会远远超出教材的框架, 但这不是件坏事, 它恰恰反映了学生思维活跃, 兴趣广泛,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同时, 应鼓励、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 激发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如孙中山领导的护国运动, 推翻了袁世凯的复辟帝制, 维护了共和体制, 取得了胜利, 可是在做题时有同学发现, 护国运动的最终结果却是失败了, 为什么呢?对这样的问题, 我并没有当即作出回答, 而是提出要求:下课后同学们查找资料, 自己寻求答案。经过一番准备, 我们召开了讨论会, 让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 于是, 大家对于历史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最终明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革命就不能说是成功的革命, 当然也包括后面的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

问题作为问题式教学的基本构成因素之一, 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总之, 只要历史教师做个有心人, 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 并设计得合理, 运用得恰当、及时, 富有启发性, 它就能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史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 使学生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莲英.课堂教学实效例谈[J].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7 (2) .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第2篇

田学茹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课堂问题设计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问题设计作为一种技能,是教师以提问的形式,通过师生的谈话,检查学习,运用知识,促进思维,进行思想教育的行为方式。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有效地运用课堂提问,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然而,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一直是我们历史教师应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知识,还应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设计问题首先要针对历史教材的实际,而不是虚构出来的。诸如针对历史事件爆发的背景(根本原因、基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历史现象的本质、历史人物的功过、革命或战争的意义等涉及到教材重点、难点之处设计问题。以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为例,可向学生提出战争爆发的原因,1787年美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如何评价华盛顿,独立战争胜利的意义等问题,借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绝不能不去认真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以致影响学生对重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是,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而不是凭空设计出来的。我们知道,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领会新知识,即“温故而知新”。如果在学生没有学习有关知识之前,教师就提出学生无法回答的问题,势必造成“冷场”,或者出现“胡答乱猜”的情况,拖延教学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师未讲美国种植园经济、大陆会议等知识前,就让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性质,学生当然无法回答。可见,历史课堂问题的设计,一是要有针对性,即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不能不加思考地拿过来就问,不能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如何,问题设计的大小和着眼点怎样,否则,就会使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老师问的是什么,该说哪一方面的。从前,这种毛病在我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过,有时还瞒怨学生,结果师生合作不愉快。于是我们也不断反思,是不是高估了学生,是不是问题设计的空而大、是不是我们的问题学生根本没理解。比如:了解完“玄武门之变”经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怎样看“玄武门之变”?好一阵时间学生没反应。课后我们研究,问题出在哪?可能是问题设计的范围稍大,学生无从下手,后来我们又重新设计了问法:“请你从兄弟亲情和历史发展的角度谈一下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这次问后,学生马上有了反应,而且主动发言的同学很多,甚至有的同学之间互相质疑辩驳,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即激发了兴趣又培养了能力。

又如,在学习《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时,刚好是李老师到我校检查指导,听了这节课,在学习宋代商业繁荣发展的表现时,我设计的问题是:从宋代商业繁荣发展中,哪些能体现出具有现代气息?好在当时有个同学认真回答出了“广告和商标”。课后李老师我们三个一起评课时提到了这个问题,这时我才意识到当时教师设计的问题针对性确实不强,后来的几节平行课中,我把这个问题稍做修改,即“从宋代商业繁荣发展中,哪些能体现出具有竞争意识的现代气息呢?”这时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特别多,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了。

以后我们再设计问题时,就特别注意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同时注意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做到有的放矢。

二、问题设计要有科学性

设计课堂问题,学生虽然以口头回答为主,但问题必须科学、具体、明确。由浅入深,难易适度。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用较少的语言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果问题抽象、笼统、模棱两可,学生则无从回答。比如,教师向学生发问:“美国独立战争的时间”,学生可以做出不同的回答:开始年代、结束时间、起止年限、持续六年等。其实,只要在时间的前面加上“起止”二字,答案就是唯一的。同样,教师提出的应是范围不易过大,答案不宜过于复杂的问题。教师讲授新课前,问学生“17至18世纪,西方殖民者在亚洲、非洲、拉丁 美各侵占了哪些地方?”就是犯了上述的毛病。对于内容较多的问题,可以化繁为简,分解开来,变为几个小问题,让学生逐个回答。

有时候教师设计问题时,自己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哪了?学生回答不上来,很着急,又如,在复习二战时,我问:二战时法西斯国家德、意、日犯下了哪些罪行?学生回答的都是二战中的罪行,一连几个同学都没能说出,当时我有点着急了,自己说了出来。后来我们做一起研究时我才意识到当时问题设计范围太大,针对性不强,仅一字之差就相差万里,一个“前”字,就把答案锁定,即二战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犯下了哪些罪行?再问时,学生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设计问题不能求快,求全,不能一步到位。即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占有能力,又要考虑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层进关系,让学生从初步认识到深入理解,而不是跨跃式,比如:“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科举制,在学生展示完资料后,结合书中叙述,我设计了以下讨论题:①什么是科举制,②科举制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具体考什么内容?③“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④科举制与以前选官制对比优缺点?你更欣赏哪一个,为什么?⑤你认为我们现行考试制度如何,哪些需要完善的?通过问题的层层的深入,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认识古代科举制的内容及优缺点,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品评古今相似的制度,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评价能力。

三、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但是,教师在一堂课上,不能过多地设计学生回答“是”与“不是”的简单的回忆性问题。比如,“17至18世纪,英法在北美会不会产生冲突?”或“西方殖民者是不是贪得无厌?”或者是,提出的问题,只让学生复述或朗读教材上的某段话作为回答。这样,长此以往,学生没有运用自己语言表述思想的机会,将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设计出启发性的问题呢?除了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之外,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点拨与引导。如,有位教师在复习巩固新课时,让学生“结合史实,分析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教材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回答是有困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战争性质、杰出人物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然后归纳出独立战争的正义性,华盛顿的杰出领导,人民群众的踊跃参加,北美军队的 英勇奋战,以及法国、荷兰的有力援助等原因。诸如此类分析性、理解性的问题,肯定会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在这里,不能把问答式与启发式等同起来,认为只有提问才是启发式,未免失之片面。问题设计得好,就有启发性;反之,既浪费时间又引起学生的厌烦。总之,课堂上的简单一问一答并不等于启发性,而启发性的问题则必须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价值性的问题。

四、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首先要讲究开头,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一上课就被吸引、就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比如:我讲“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我先介绍了自己假期去山东旅游,并先登了泰山,让学生猜测我登上泰山会有什么感受,学生很感兴趣,谈了很多,甚至有些是我没有体会到的,然后又让学生猜,带着这么多的感受,在出东境内我还会去哪儿?有的学生说会到曲阜,我说去山东别的地方不去,我一定要去曲阜,你猜测一下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因为那儿是孔子的故乡,那孔子是谁?由此学生带着一种好奇便进入新课的探讨研究中。学生在乐趣中探寻。没有一丝的反感和强迫,而且一开头气氛就很融洽,为整课内容的学习做了很好的辅垫。

其次要巧设疑问,以疑激趣。在新课进行中也注意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学到新知识,尽量让他们没有乏味枯躁的感觉。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释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张老师她已经有了两年了经验,所以,很多时候我就直接向她请教。我在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纸的发明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时,我们做了这样的设计,教师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做出“中国”和“西汉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的同学回答 “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书写材料。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图 “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我紧接着提出第四个问题:“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由于课文中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很难准确,而这个问题又是必须了解的。我告诉学生:“在蔡伦之前造的纸质量差,易脆裂,厚薄不一,急需 改进。”我又指着《蔡伦》图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造纸原料是什么呢?”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释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这样,经过校本教研,我就走了很多的捷径。

一堂好课,不仅有好的开头,也应该设疑而终。教师应于结课处,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既使新旧知识有机紧密关联,又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老师在讲《战国七雄》一课时,把战国250多年比作一次长跑比赛:“起跑最快的是魏国。魏国经李悝变法,一马当先,称雄中原。马陵之战后,齐国赶到了魏国前面。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力大振,和齐你追我赶,在七个参赛者中遥遥领先,一统天下的金杯被秦国抱走。那么临近终点的这最后一圈,秦国是怎样奋力冲刺,实现统一大业的呢?我们以后再一起学吧。”

五、问题设计要有对比性。

有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往往将相同、相似的知识相对比、相联系,如古今对比,同时代对比,相同经历、相同品性的人物、事件对比等。比如《开放与交流》一课中对鉴真、玄奘两位人物的了解和认识,探讨完两位人物的相关内容后,我让同学们把两位人物画像对比观察思考:你认为两位人物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学生会说很多,如从身份、贡献、品质等方面谈相似之处。再如:科举制与以前考官制、现代考试制度对比有那些优缺点?如何完善?等等,这样既深入地理解了知识,又培养了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学生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感悟能力增强了。

六、问题设计要有时代性。

让学生真正感兴趣,喜欢学习历史就要从身边的事着手,从感兴趣的事着手,同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有效激发他探讨问题的兴趣,使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达到探讨的最佳效果。比如:探讨唐朝经济的繁荣的表现,其中一项的表现是人口增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该知识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人口增值是经济发展的表现,而今天我们为什么限制人口增长?学生对此问题很感兴趣,发言极为活跃。再如:学习《百家争鸣》一课,我在结束时设计:如果你是一国之君,一校之长,一班之长你会采用哪种思想统治或管理?针对此问题,学生的热情达到高潮,而且有些同学的设想相当出色。

一堂课上没有提问,没有交谈,就无法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而没有问题的教学,就是失败的教学。但是,教师绝不能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滥用提问,“多多益善”,而应视教学需要,把握问题的量度,适可而止。否则会大大冲淡学生对重点问题的掌握程度。

此外,教师提问时,要注意面向全班学生,不能只是教师与某几个学生之间的问答活动。提出问题后,要 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再指导学生回答。不要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后,只给一分钟看书或考虑的时间,致使 学生一时难于回答。这是因为思考是需要时间的。提问时,教师还应讲究用语,“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大家想想看”、“谁来做补充”等等,以便随时暗示这是师生之间共同探求知识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还要考虑解题思路和答案要点。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注视学生,认真倾听,不能旁若无事,漫不经心。说道“认真倾听”,我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在学习《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时,宋代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四个方面,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并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总结归纳,当时,负责农业和手工业的两个小组都汇报得非常全面具体,当到第三组时,组长徐洪彬同学是个“双差生”,但他非常积极愿意当小组长,我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当轮到他们组汇报商业的成就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小组的话题都让他们给说完了,你看他说了手工业„„我说啥呀?”当时,学生都乐了,其他同学来帮助他做了汇报。课后我们一起研究时,指出当时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教师就要及时进行点拨、启发,并区分“商业”和“手工业”的区别,不能一笑了之。另外,学生回答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最好先让学生加以补充、纠正,借以培养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然后,再由教师进行小结,既要肯定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又要指出不确切的地方。对学生发表的独立的创新的见解,要当场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有时,当学生不同意或批评教师的意见时,教师要有宽容精神。应当承认,教师并不是在每个问题上都能给学生以启迪。这样做,教师不会丢面子,反而能获得学生更大的信任。总之,教师对待学生的回答,不能不加可否,只是一味地做出“对”、“正确”、“很好”的简单评断,而应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历史教学中的民族关系问题 第3篇

一、要实事求是地讲述少数民族的历史

1.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大家庭

翻开历史画卷,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现了。今天满族的祖先西周的肃慎,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东胡,曾经十分强盛,并且建立过政权。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强盛,隔着长城与秦汉帝国对峙。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则更多,而且不少国家还进入到中原地区。宋朝时,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党项族建立的夏,就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元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管辖的范围更广,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王朝。满族建立的清朝,疆域广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少数民族也是祖国缔造者

在历史上,由于各民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民族,就是一直受到华夏族歧视的犬戎族,在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通过商鞅变法,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向前发展。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统一北方后,经过孝文帝改革,逐步强盛起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大融合,为隋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到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朝,不但入主了中原,而且统一了全国。我国今天的行省制度就是从元朝开始的,我国今天的版图,基本上是清朝前期确定的。由此看来,在祖国的发展中少数民族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少数民族开发了边疆

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少数民族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正是边疆各族人民对边疆经济的开发,并与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交往,才使多民族国家形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为后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维护了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在历史上,少数民族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方面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例如清朝时期,东北各族人民反抗沙俄入侵我国东北的斗争,西北各族人民支持清军反击大小和卓兄弟分裂祖国的斗争。到了近代,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然而,由于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不平衡,决定他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不是由某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所有的民族,包括历史上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族。在历史教学中,要实事求是地讲述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用矛盾的观点看待民族关系

回顾中国历史,既有各民族友好相处、和平发展的统一时期,也有各民族互相对立、彼此争战的分裂时期;既有汉族建立的政权,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既有汉族内部的战争,也有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既有外族的入侵,也有反抗外来侵略的战斗等等。历史上,多民族的中国存在着统一和分裂的情况。在各民族之间,当矛盾的同一性占主要地位时,彼此就友好相处,互相往来,和平发展,国家就表现为统一状态,例如,秦汉的统一,隋唐的统一,元明清的统一等。当矛盾的斗争性占主要地位时,民族之间就相互对抗,甚至爆发战争,国家就处于战争或分裂状态,例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南北朝的分裂,五代十国的割据状态等。同时,矛盾双方还可以互相转化,比如宋与西夏、辽、金的战争,双方统治阶级几乎动员了各自一方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但在战争之后,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各族人民之间,又出现了和平相处的局面。

在历史上,民族战争使各族人民遭到浩劫,造成人口大量死亡,经济文化受到破坏,然而,战争也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接近的一种重要方式。历史上每一次战争之后,总有大批被征服民族的人民被强迫迁徙到另一个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杂居错处,相互融合。东晋十六国时,民族战争经常发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蒙古族、满族如果不入主中原,他们就不会有较多的成分融合到汉族之中。战争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这是战争在客观上起到的作用。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创造和谐。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仇视、屠杀和战争是暂时的,各族人民友好相处是主流。各民族之间进行着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共同缔造和发展了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谈历史教学中的环保问题 第4篇

一、森林的破坏

古老农业的发展, 是从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开始的。在近代, 森林破坏依然在进行着。“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一课中, 在农业发展方面, 也是以“清除大片森林, 疏于沼泽”来增加耕地面积的。这在一定时期内, 对农业的发展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从长远来看, 却会破坏生态平衡。如大片森林的砍伐, 导致江河断流 (如黄河) 、土地荒漠化、气候恶化 (如华北沙尘暴天气) 、洪水灾害 (中国1998年洪水灾害, 影响29个省市, 经济损失多达1 666亿元) 等。在诸多灾害面前, 我们不能不认识到:保护森林已刻不容缓。

二、技术革命的影响

技术好比一把双刃剑, 一刃对着自然, 另一刃却对着人类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 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但与此同时, 也引发了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使人们在分享科技革命成果的同时, 也品尝着环境公害的苦果。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的警告, 已不断得到事实的验证。人类创造了大量辉煌成就, 但随之而来的是工业污染、生态破坏等负面效应。

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还在于大量工业废水的排放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这使得接近崩溃边缘的淡水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这并非危言耸听, 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缺水。水资源甚至影响到地区局势, 如巴以冲突中的水资源问题。

除森林的破坏、技术革命的影响外, 战争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现代战争中, 交战双方使用了生物、化学, 甚至核武器, 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使用细菌武器, 使中国20多个省遭到攻击, 300多万军民死亡, 且细菌危害具有持续性、蔓延性, 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这部分历史给予我们的切肤之痛, 任何人都不应忘记。

教材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为了加快结束对日作战, 1945年8月,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在“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一课中我们提到海湾战争中的“沙漠风暴”行动;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轰炸, 投下贫铀弹等, 这一些都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遗患千年。现代武器, 特别是核武器、贫铀弹的使用, 使土壤、水源严重污染。贫铀弹的放射性弹片、碎屑、粉尘和氧化物的放射性长期存在, 造成的污染将持续4 000~5 000年。海湾战争l0年来, 伊拉克国土由于受到贫铀污染, 出现了许多奇怪疾病, 如大量怪胎、先天缺损、白血病、儿童癌症等。战争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人们渴望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世界总形势虽趋向缓和, 可是战争的幽灵时常在一些地区游荡, 一些大国的介入, 更使地区冲突严重化、扩大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合作, 反对世界霸权, 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才能保住一个洁净的生存空间, 才能为民族经济的振兴赢得一个和平的环境。

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 已严重困扰当地经济的发展, 而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方面, 已先迈开了一大步。在国际市场上, 很多产品均带上了环保的绿色标志, 这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发展, 有些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 注意治理、保护好生态环境。在“亚洲经济的发展”一课中, 我们提到两个国家:一个是印度, 虽然经济有所发展, 可由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因素, 严重阻碍印度经济的发展, 使得印度仍然只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国家;另一个国家新加坡, 在获得独立后, 除了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外, 非常重视道德、法制、环保教育, 最终由一个资源缺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国家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国家, 成为富裕的礼仪之邦。

从新加坡的发展中, 我们应意识到:环境是属于每个人的,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 对我们的环境都有影响。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改善环境和提高生活素质方面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同样可以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第5篇

【摘要】随着“高效课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分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问题情境设计的策略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历史与社会教学;运用;问题情境

问题教学法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实例阐述问题教学法有何作用?怎样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法?

一、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

应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点: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恰到好处的悬念问题,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能进一步明确和分解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解决具体问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有利于培养学生提问答疑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基础教育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通过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进而发展智力。

3.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在实施整个问题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巧妙提出,多角度分析及最后解决,不仅要求老师要有广博宽厚的知识,而且要不断完善其自身反应能力,论辩能力和控制能力。同时问题教学法的运用会促使历史与社会教师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研究式的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从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尤其是教学艺术和科研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其核心是问题情境的设置。怎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呢?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设置:

1.巧用趣味故事,设置问题情境

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趣事、趣味历史故事不但能丰富课文的内容,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在教学《郑和下西洋》一课时,本人设计了这么一个故事:南宋时一支商队准备从广州出发,出发前应准备带什么东西?从气候角度分析,商队出发的最佳时期应选在哪个季节?之后又带回当地的什么物品,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当时带去的东西是否卖给当地居民,带回的物品又给谁使用?从而很自然地让学生理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2.联系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与社会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历史与社会知识,如果能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以它们为背景来设置问题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与社会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历史与社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地图的语言”时,就设计了让学生在观看了一系列地图后,由每个小组的一位同学画出自己家庭位置,并由小组的其他同学来描述其家庭位置,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体会到地图语言的重要性以及这些语言的用法。又如:在中考复习《保护水资源》时本人就引入“五水共治”这一时事热点,请同学们列举我们镇政府在治理我们身边的河流时,采取了哪些措施?而我们青少年又应该怎么做?这一环节从学生身边日常生活入手,学生感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水资源忧患意识,加深对家乡水资源状况的认识。

3.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模拟问题情境

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提供给他们亲自体验、思考历史的思维空间。而学生越是积极参与教学,对历史现象和问题就越关注,兴趣就越高。例如,我听过八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这一课,教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历史再现)面对西方的殖民掠夺,假如你是当时的爱国青年,你会怎么办?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说明自己的选择。这个环节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了当国家遭遇侵略时,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这种问题情境设置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4.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问题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它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技术,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课堂效率。如:本人在上八年级《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视频片断,再现了经济危机的爆发过程及爆发后所带来的全球性的震荡。在感受体验之后,通过“用一些简短的语言来描述你的所见所闻”并提问:“从刚才视频中我们可感受到在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重的是哪些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经济危机及其所带来的全球性的震荡的具体认识。

三、应用问题教学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设计问题要科学

科学的设计问题是问题教学法中最基本的一环,而且贯穿始终。因此,必须注意问题设计的技巧和基本原则。首先,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宜。这是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问题设计是为了在认知的基础上推向知识的深层次思考。问题太容易,无助于学生积极思维;但是难度太大,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所以,问题应设在适中的水平。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时代特征。用新颖的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引进一些新颖的时政热点材料或能吸引人的生活材料,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欲望。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保证在课堂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学生方向性的指导,启发学生思考,解答疑问,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是实施“问题教学”的前提。农村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强,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在教学中民主意识的缺乏,课堂教学气氛的不融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创建新型的公平、民主的师生关系,为问题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同时还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充满赞赏的话语等方式创造学生喜爱的环境,改变农村学生胆小不敢发言的现状,消除学生害怕被老师批评的心理障碍,从而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总之,只要我们遵循问题情境设置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探索,就会使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焕发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牛学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谈历史教学中的人物评价问题 第6篇

关键词:人物形象 点拨 现实意义 情境

每一个时代的某一些社会团体里,差不多都会涌现出少数具有突出才能、特点的个人,对社会起着促进抑或阻碍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历史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人物评价课对培养学生历史观、人生道德观等各方面都有较大影响。所以必须予以足够重视,那么究竟如何上好人物评价课呢?

一、创设历史情境,塑造人物形象

历史人物具有久远性和无法恢复性,就事论人往往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树立杰出人物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这就需要教师在时代背景方面加以如实铺陈,并介绍杰出人物的境遇,言论、功绩,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理解历史人物的思维资料,用生恰当的语言,表其形象,明其实质,使学生“如生于其时,亲见于其事”。在此基础上,要抓住每个历史人物的突出特点,即在共性中找出个性来,树立其人物形象,以促使历史人物在学生的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评价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玄宗皇帝李隆基,他继承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之后,使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局面的一位皇帝。他统治的后期,宠爱杨贵妃,任用奸相杨林普,杨国忠,发生了875年到883年的安史之乱,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使玄宗表现出与别的帝王将相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可以说玄宗是一个唐朝由盛转衰的皇帝。我们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来讨论大唐一朝盛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便可对玄宗皇帝做出一个合理的评价。总结为:前期:行事果断,处事清明,集贞观,武周之遗风,开先天下之盛世。后期:四海升平沉溺酒色,安史一乱惊慌失措,使得平定安宁的天下战火纷起从此唐朝由盛转衰。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二、巧设疑难,适当点拨

历史人物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我主要采用提问和讨论,设置一个一个的小问题,深入浅出,使模糊的概念具体化。比如讲美国资产阶级的领袖克伦威尔,在教师发问引起悬念,启发学生兴趣后,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在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白看待历史人物要采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让学生评价他的功过时,要以他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为准绳。在谈到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建立个人军事独裁但在建立英吉利共和国中起到过重大作用时,教师对学生说:克伦威尔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是起了进步作用还是退步作用?教师恰到好处的语言加以引导,即开动了学生的脑筋,又避免了离题现象,使学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克伦威尔可以算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贡献突出,用武力击溃了王军主力,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并对爱尔兰进行大肆掠夺,在远征爱尔兰的问题上不存有两重性的问题。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因此谈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他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三、挖掘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史教学的思想教育是多方面的,通过人物评价来进行历史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一切过往的历史人物,表现出不同的爱国主义形式和特征。我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也是多方面的。历史教学若能突出历史人物表现出爱国主义的精神,气节、久而久之就会对学生做人的基本原则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奋发进取,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比如讲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1898年9月的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得到消息后逃往国外,谭嗣同能走却没有走,他说以前成功的变法没有不从流血开始的,而这次变法还没有流血牺牲的,他愿为第一人!谭嗣同被捕后,在北京菜市口英勇就义。“我自横刀向天笑,留肝胆两昆仑”书写一曲大义凛然、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豪迈赞歌!学生很多听后敬佩之意油然而生,尤其那首诗久久回荡在教室?。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感受到人物的气节,风骨,精神所在,从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让学生学会做人!

问题教学策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第7篇

一、善于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的前提是熟读教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非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如果一个人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是不会发现问题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能被某些所谓的“权威”禁锢自己的思维和智慧,不能一味地盲从书本上现存的结论。人类历史上不少的巨大成就,其实就源自于对某些“权威”的挑战。所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批判性思维方式与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有积极影响的。人类的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和疑问开始的,这一方面,人们熟知的一个典型事例就是:16世纪的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在自己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否定了古代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并被当时欧洲教会所维护的“地球中心说”,提出了全然相反的“太阳中心说”,为近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所响着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水平。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少。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多读书,读好书”上。卡耐基说:“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求思考,实现自我教育,培养自身能力。

学习“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时,我注意有机地穿插一些成语典故,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向学生推荐《东周列国志》一书,并与“活动建议”的内容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在读过之后与我进行探讨。至今,我已向学生推荐了《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课外阅读书目。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生读书的基础上,我在学期末指导学生写了一篇历史小论文,让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就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收集材料,发表个人见解。使学生在探究中读,在读书中思,在思考后写,形成历史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谈古论今”,引导学生探索现实

据调查显示,学生关心现实远胜于关心历史。实行“谈古论今”,不仅能丰富教材内容,使之“活化”、“升华”,而且把历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一项不能被忽视的基础性工作。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做好了这一步工作,才能顺利进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环节。

二、敢于提出问题

问题是进行探究活动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出问题的主体应该是师生双方,既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预设的问题,也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的问题,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而共同生成的问题。现在使用的新课标教材中,也编入了许多有趣味性和思维质量的问题,有时还提供了一些能产生问题的情境材料,通常用“想一想”、“你认为”等形式出现。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条件,精心设计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链,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下面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总体而言,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征;提出的问题链要有思维上的层次性和梯度,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既不能是过于简单化的“是不是”、“对不对”,也不能让学生跳起来都摸不着;提出的问题应是开放的、有新意的、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而不是那些形式上新颖,本质上却仍然落于俗套的,容易把学生禁锢在按部就班的思维模式和向书本知识寻求答案的问题。具体而言:

首先,要立足现实提出问题。现行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教学“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历史总是前后相承的,今天的时政即明天的历史。从现实出发提出问题,能创设生动的思维情境,拉近甚至消除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既让学生身处其中,又让学生超乎其外,让学生有理可循、有话可说,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兴趣,也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现实空间,让学生觉得历史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立足现实提出问题也有利于学生摆脱书本的束缚和固定的思维模式,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以史为鉴”、“学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使历史教学更贴近时代,更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当前,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时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学习“商鞅变法”时,学生了解了变法背景以及变法使秦强大,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触及旧贵族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情况,从而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艰巨性。改革是向旧时代、旧制度的挑战,必然会遇到阻力;改革是进步,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随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在探求中学生加深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谈古论今”,在教学中除了“以古鉴今”的内容外,还包括“就古评古”、“据往知来”、“以古证今”、“中外相鉴”等涵义。北师大版教材删繁就简,给教学中“谈古论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谈古论今”也具有某种社会实践的意义,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形成一个启发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局面,引导学生探索现实具有重要作用。

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必将为中国基础教育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新教材必将成为灿烂春天里的一朵奇葩。

地理教学与

素质教育

高桂荣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目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且也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由于各人基础不同,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在具体实施时采取的方法也各异,但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否则,素质教育将流于形式。本文通过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转变、自身素质的提高、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阐述了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素质教育地理教学教师观念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创以致用”的目的。

其次,要立足能力提出问题。这一点要求教师自己的思维要开放,要敢于打破旧有的依赖教材的思维空间,不要把问题的答案局限在书本知识范围内,让学生按图索骥,生怕超出教材学生解决不了问题,教师不好操作。教师应当既要立足教材的知识体系,又要善于和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中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改革开放前夕,我国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后,能大体上归纳出当时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一系列新的疑问在学生头脑中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取得什么成效?教师把学生的一系列疑问一一列出,让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顺势向前迈进一大步,与当前的时政热点结合起来,提出能力型的新问题: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描述了未来中国农村的美好前景。在现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问题将现实热点与历史知识相结合,源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其答案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灵活性,因而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再次,要从多角度入手提出问题。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因此,提出问题前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例如,我们可以以情立意。学生在学了历史之后,总会对人和事物产生喜爱、厌恶、赞赏、痛恨等情感。教师由此设问,能强化学生的这些情感倾向和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如:在学了抗日战争的历史后,可以提问:如果班上有一个日本同学,你会和他怎样相处?为什么?如果你是南京大屠杀时正在南京城里读高中的学生,你的命运会怎样?如果你是当时的幸存者,你现在想做些什么?我们也可以从分析理解社会现象的角度提问。学生因为没有经历有关历史,所以对很多事情是难以体会的,对历史的理解可能会加入现有的价值观,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的事情,而不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历史,所以有针对性地设问有助于客观、公正地理解、评价历史。如,在学习了大生产运动的历史后,可以提问———南泥湾是当年大生产运动的模范,为克服抗战的困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新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其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入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现在已基本上得到教师们的普遍认同。许多教师已经在教学中进行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但由于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得不够,所以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得不深、理解得不够,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落实。加之某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过度了垦伐,到新中国成立时,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仅为6%,现在的南泥湾,已严重沙漠化,不再是陕北的好江南。对当年开垦南泥湾,你有什么看法?

三、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提出问题以后,教师要科学地组织、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形成个人感受和体验,从而消化知识、形成能力。英国学者汤普森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就是接触和反应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或方法的重要方面),其次才是探究的结果。

中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独立自主意识都日趋增强,而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渠道又极为广泛,这一切都为他们进行自主性学习与探究活动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所以,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个人的见解。经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发现”,既能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极大地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进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当然,不管是学生个人自主探究,还是小组或集体合作探究问题,教师都应给予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的合作探究,教师还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组织。放手不是放任,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其中,从学生的神态、动作、语言上了解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点和帮助,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改要求。

四、交流反馈与评价小结

一个阶段的探究过程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在班上交流其探究结果,这样可促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整理其探究所得出的结论,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使探究过程中比较模糊、零乱的思维经过整理后显得清晰而条理化,这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通过及时交流探究结果和评价小结,既可展现个人或集体的成绩,也可暴露出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绩的取得及师生的肯定,可以给学生以自信和动力;问题或不足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及时得到师生的帮助,从而达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有利于打破旧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要求;有利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有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问题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有助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关系的确立,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交流反馈与评价小结等四个环节论述了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策略的运用。

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落实 第8篇

著名心理学家米勒说:“教师应该较少阐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予现成答案,要指出所教课程的戏剧性及美妙性,引发美感。”问题是现实状况与应有(或期望)状况之间存在差距,在人类历史与现实中,总是存在种种问题,每一个“问题”又必然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而问题的产生又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教师在讲述历史与社会现象的历史学科时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结合自身的历史教学实践,我认为历史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贴近历史,贴近现实。

学习者应该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建构意义,获得知识,在评价学习或者习题测试的角度,就意味着需要设置问题情境、任务情境。这是建构主义的观点,同时也是认知心理学所支持的观点。历史是客观存在过的事实,现实是正在发生着的历史。因此,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的真实感,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对历史进行深刻的思考,加深对历史事件背景、特征、影响、意义等方面的理解,更要以问题为中心模拟现实社会情境或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剖析有关社会现象,使其认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加深其对某些社会现象、结果的了解,寻找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方法。

(二)贴近生活。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从认识身边的事物开始的。我们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应尽量以学生的认知能力、认识水平、生活阅历为依据,以教学内容、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现实为依托,让教学内容与生活世界结缘,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科学地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正所谓近其事才能亲其事。

(三)注重师生互动。

传统的历史教学,只注重教师的讲授,问题主要是由教师设计的,学生只能按照教师问题的思路学习,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被无情地泯灭,历史知识变成一潭死水,生命的活力与创新的激情也逐渐消失殆尽。所以,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仅要按照自己的教学需要提出有关问题,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能力水平,达到所谓师生之间的“问题”对话。这样,才能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师生情感相互交融和思维的相互碰撞与升华。师生之间不仅是平等的学习伙伴,更是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

(四)具有启发性。

教学是一个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联系教学内容、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那么从哪些方面进行启发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结出下面这些提出启发式问题的方法:正问启发、反问启发、情境启发、对比启发等,促使师生共同思考,打开师生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师生对问题的共同思考、集体讨论、相互补充,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五)把握问题的中心。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然面临许多问题,执教者如果不分主次,搞不清设计的中心问题,抓不住本节内容的重难点,设计的问题就会偏离本节教学内容的目标,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在设计教学问题时,一切都应该围绕着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目的,本节课才有可能是一节成功有效的课。

(六)体现自主性。

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教学并不是以学生认识了问题、听懂了分析、解决了问题为目标,而是以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独立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自行解决问题为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乃至与老师辩论,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置疑与释疑。在此活动中,老师不仅是伴奏者,而且是演奏者;不仅是导演者,而且是表演者;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参与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充满热情,活跃思维,开阔思路,集思广益,踊跃发言,教学目标才会在轻松与紧张、活跃与严谨的气氛中有序实现。

二、如何落实问题

从以上我们了解了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的方面,而且我相信所要注意的问题绝不仅仅是这些,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能够设计出非常精彩的问题,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这些问题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教学观念,营造民主氛围。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使涉及的问题有效地得到落实,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不能一味地以自己为中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落实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不是只要学了就行,更应该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如何积极主动地参与,采取一切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研究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能营造民主的氛围,使课堂成为有生命力的课堂、生机勃勃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给人带来愉悦的课堂、加深师生了解的课堂、帮助学生学会合作的课堂、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堂、符合科学精神的课堂、学生得到发展的课堂、凝聚人心的课堂。

(二)创造快乐课堂。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创造一个快乐的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如果历史课总是以背景、内容、结果、影响、意义等死板的条条框框来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那么学生不仅会失去兴趣,更重要的是会扼杀创造力,这是多么可悲的教学。正因为如此,我总是以各种方式使课堂充满快乐,让学生乐于上历史课。比如,在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节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假如你是一位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商人,你将选择在中国什么地方投资?投资什么行业?你将遇到什么困难?你将选择我们班哪位同学做你的经理?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连平时不太发言的学生也积极行动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上欢声笑语,掌声一片。这样本节课就在轻松和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而没有像以前那样传统、死板地去教学,虽然下课铃响了,但学生感觉到意犹未尽。

(三)问题的预设与生发。

教师在精心备好一节课后,也许会觉得准备得已经很充分。其实不然,在许多情况下,学生会提出与教师预设的问题相反或者与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这时教师绝对不能责怪学生,而要允许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这个观点在你看来是错误的,或者你根本无法回答,甚至无法给出一个方向性答案,即使由此这节课的教学计划没有完成,但同学们在思考、质疑、分析比较、互相借鉴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新,这比学多少知识都好,可以说是一节更为精彩的课。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上学生生发的问题,鼓励学生敢于班门弄斧,敢于异想天开,敢于标新立异,充分发现学生的创新品质,发掘学生的潜能,为他们的终身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还学生一片创新的天地。

(四)变通教学模式,充分培养个性。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潜力犹如冰山,十分之一附在水上,十分之九都隐没在水下。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设计恰到好处的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潜能,起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创造不止,一个人也同样如此。要想民族精神永存,必须在教育中培养一个个鲜活的、有个性的、充满活力的、有创造力的公民,而不是一个个仅仅会考分数而没有创造力的机器。否则,将很可悲。如宋明程朱理学禁锢了思想,压抑了个性,使中国人的创造力被扼杀,在十六世纪以后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近代百年的屈辱是中国人最沉痛的教训,可叹。所有的历史教师都担负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培养下一代的艰巨任务,要变通教学模式,努力钻研,尽量做到所有问题从设计到解决都体现创造性、创新性,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充分得到张扬。

总而言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以问题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历史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取知识,学会思考,发展能力,张扬个性。

摘要:所有的历史知识都可以设计成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本文作者主要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及问题落实, 如何创设课堂氛围、问题的生发及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性,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设计问题,落实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2003年1、3、5期.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 第9篇

一、注重个体差异与问题设计衔接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对象, 学生的发展与否是评判教育成败的最关键点, 因此研究生情是教学的首要前提。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说,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存在很大差别,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为问题设计作充分准备。总体看, 学生有这样四种情况:

1.基础缺失。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难以理解, 从而产生“是什么”的概念性问题, 如:什么叫“君主集权”?什么叫“社会危机”?不理解这些基本概念, 便无法跟学生解释清楚明清时期的社会危机。

2.基础缺漏。学生仅凭原有知识不足以解决新问题, 从而产生思维困惑而提出“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如:为什么是隋唐时期产生科举制?唐朝科举制发展的动因是什么?为什么科举对唐朝官僚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3.基础冲突。即学生原有知识、习惯、经验与新理论、新知识相悖, 产生疑问而提出“是这样的吗”的问题, 如: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评价问题, 专制制度诚然问题重重, 确有很多弊端, 但对我国的古代政治文明也应当尊重, 这种政治在我国存续2200多年有很大程度的积极性和合理性。

4.基础应用。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如何发挥历史的现实功能, 产生“如何做”的问题。如:当代的初中生如何做“时代的主人”, 从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机制中汲取养分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服务?

优秀的历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学生的原有素养, 认真探究学生的原本认知和思维, 采取“因班而异”、“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 针对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 积极创置形式多样、发人深省的情境, 从而推动学生接近“最近发展区”。

二、强化“问题意识”, 推动思维品质 养成

优良的“问题意识”是史料教学的前提, 有利于历史课堂教学高效开展。现阶段流行的史料教学, 特别强调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而史料作用的发挥是通过问题展开的, 可以说没有问题的指路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史料教学。

然而, 历史教学的复杂性和高要求给教师带来严峻挑战, 这要求历史教师必须统筹安排教学过程。“问题意识”即是统筹规划、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证。带着“问题意识”搜集史料, 能够明确史料选择的方向, 能够提高史料选择的针对性, 并有利于史料鉴别活动的开展, 更有利于检验问题的思维品质。“质疑是探究学习的开始, 一个好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适当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 切实关注学生个体成长是每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还要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味地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 长期以往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 学生的历史素养便无从谈起。因此, 优秀的历史教师应当是高效学习活动的引领者, 不仅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真正主人, 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最终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和人生成长的优秀品质。

三、重视史料精选, 提供优质素材

无论中外古今, 人类都在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活动遗迹或文本资料, 这些史料成为历史学习者建构历史人物、事件和认识的主要依据。可以说, 史料是历史问题的载体。那在历史教学中, 史料到底怎样取舍?分述如下:

1.教材史料优先。新课程改革10年来, 初中教材经历了革故鼎新的变化, 教材中的史料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并且都是经过教研专家的慎思编纂和相关部门的严格审定的, 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对于学生兴趣的调动和思维的启迪具有重要意义。再者, 即便从应试的功利性看, 教材一直是命题的主要依据, 引导学生多围绕教材设计问题也符合学业成绩发展要求。何乐而不为呢?但实际上, 在一些问题设计上, 有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创新, 一味地挖掘新史料, 反而忽略了课本中的史料, 颇有得不偿失之嫌。

2.适当补充史料。有时候, 确实存在另外一些情况, 比如说教材史料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也有对于特定的学生来说, 教材史料不适合课堂教学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补充史料。真正高效的历史课堂, 史料补充绝非易事, 绝对不是简单上网搜索或是随便找本书摘抄, 补充史料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1) 科学性。著名历史教学专家聂幼犁曾经说过, 历史学习的目标就是“寻史知真、释史求真、鉴史立德”。可见“真”在历史学习中的关键位置。反映在史料选择上, 这更要求教师审慎选择史料, 要选择科学性较强的史学研究作品, 并对之进行综合比较, 切不可随意行事。

(2) 适恰性。对于初中学生, 史料选择应当控制字数, 唐朝以前的特别难懂的文言文尽量少用, 图片史料、表格史料、视听史料的直观性较强, 可以多尝试。

(3) 探究性。史料选择不是问题设计的归宿, 纯粹为史料而选史料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探究价值大的史料才能够便于问题的创设和教学的开展。

3.学生的参与。适量地让学生参与到史料选择当中来, 当然这个过程也是问题解决一以贯之的持续过程。这种过程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如果教师能在调动学生情趣上做一些 精心设计, 效果会更好。

摘要:历史教学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展开, 注重多重方法打造适合教学课堂等是问题设计的可行性策略。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模式 第10篇

一、问题教学的开展

1. 激发学生提问

历史是生动的、具体的, 一系列历史现象的展现引导学生回忆旧知,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比如可以通过旧知、日常现象巧妙设问。在讲鸦片战争时, 可以设问“禁烟运动引起了鸦片战争吗?”等激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还可以通过直观教具、多媒体展示新的学习内容, 使学生上课时带着问题、带着疑惑、带着好奇心来学习新知识。

2. 解决问题

通过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等多种方式多方位交流、解惑, 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分析、探索并对问题解决结果进行评价。如讲鸦片战争时, 在学生感知教材后, 提出“如何评价林则徐和禁烟运动?”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后, 再由学生上台解答、反问、质疑, 当小老师,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展开讨论以深化认识, 产生新问题。

3. 产生新问题

在问题解答过程中, 必将产生很多新问题。如上鸦片战争时, 学生进一步提出“在诸多资本主义国家中, 为什么由英国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这时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去探索、去研究, 将课堂延伸至课外, 以便更好地掌握课内理论性的知识、解题思路。这样, 又进入下一轮问题教学的循环, 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加强。

二、问题教学的环境

1. 建立融洽的氛围

学生有没有强烈的提问欲望, 能不能提出问题, 敢不敢提出问题, 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学生总认为教师是正确的, 教师能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 放下为人师的架子,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鼓励他们大胆质疑, 敢于挑战权威, 敢于标新立异, 促使他们养成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提问习惯。

2.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上课之前印发相关的课外读物, 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地理大发现》、《哥伦布评价小议》等课外读物,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大知识面, 增强知识和能力的潜在扩张性,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条件的话可走出去或请进来,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或敏感性。

3. 教师的问题引导

教师要求学生能问、敢问、会问, 首先自己应具备问题意识, 能够改变传统观念, 把课堂还给学生, 大胆让学生去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解决途径,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中, 应少些直接提问, 多些指导诱问;少些权威专制, 多些民主平等;少些直接告诉结果或答案, 多让学生去尝试成功或失败来获取新知。历史教师尤其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知识面, 建立“大历史”观, 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历史, 剖析历史, 获得真知。

三、开展问题教学的体会

1. 学生由不敢提问向敢于提问转变

有人有好问的天性, 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 以及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需教育环境的培养与熏陶。现今课堂教学中, 学生明显敢问了, 不仅敢质疑同学、老师, 而且敢质疑教科书、资料书。如关于西康省的小错误, 中国红军长征路线图仍标有西康省, 而实际情况却是当时西康尚未建省。

2. 学生由不会提问向会提问转变

问题的类型多种多样, 在问题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问题的分类, 加强学生提问技巧的指导, 明确提问的技巧和方式, 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拓展思维, 使学生会问问题。多鼓励学生问高水平的各种问题, 如发现型、研究型和创造型问题。如“‘何梅协定’为何用引号?”“李鸿章是历史的罪人, 抑或是中国近代化的有功之人?”“秦始皇吃过葡萄吗?”等等, 高水平问题的提出无疑说明了学生知识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了提高。

3. 学生由厌烦提问向乐于提问转变

经过问题教学后, 提问已不再成为学生的一项任务或一种心理负担, 而是一种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手段了。很多学生变得喜欢问问题, 变得更关注历史了。如“明成祖为何七派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明朝一个个皇帝如此短命?”“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真有其事吗?”“岳飞到底是民族英雄, 还是抗金英雄?”学生不断在提问中提高自己, 锻炼自己, 掌握新知识,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创新 第11篇

随着大众教育的不断推行,素质教育早已在我国悄然推行并逐渐深化。新课改的实施也逐渐淡化了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然而对于一些传统科目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的残留思维却根深蒂固,学生和教师思想观念的落后,还保留“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陈旧观念。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对教材的不理解,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对于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的阶段。对于历史给现在所起的作用知道得出微乎甚微,对于历史的价值所在知道得也少之又少。为此在他们的价值观念之中,学习历史是没有用的,对将来没有什么影响,知道不知道无所谓。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转变教师观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初中正处于学生生理心理发生变化的转型阶段,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学生为本,从传统的教师要学生学转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把理论教学转变成兴趣教学。让学生明白学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多的是了解过去。让学生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角,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时代责任和自己承担的历史任务。例如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在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地点、时间、人物等方面更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民族英雄的精神与气节。

2.创新教学模式

应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满堂灌的做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改变授课方式,把以前单向的教学传授改成双向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将一些资料、图片、视频等全方位生动地给学生展示。同时教师可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对相关历史问题加以探讨。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并对新知加以巩固,使问题更加明确清晰。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鸦片战争》,教师在讲该课前给学生们播放一段英国给中国进口压片,中国人民吸食鸦片后受害的视频,让学生明白鸦片的危害。随后通过教师进一步讲解,以及相关资料的解读和播放,让学生知道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然后分组讨论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一路下来有声有色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其中,自己动脑思考、探索。在对历史加深记忆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教学质量。

3.转变价值观念

让学生体会到学的价值,这不仅仅要转变教学观念,也要转变价值观念。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所在,同时感悟到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让他们明白“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和民族意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学习中国历史,就是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脉相传,源远流长。对历史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中的精华要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不可丢弃的历史国宝,成为我们优良文化活的灵魂。为此初中生应转变学习价值观念和学习态度。例如讲汉代与唐代我们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在这两个朝代我们的祖先就本着与少数民族建立睦邻友好的关系,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互通有无,彼此建交。为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今天奠定了基础,也让我们深刻理解我们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由来和我们文化大融合的历史渊源。对我们当今处理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有其借鉴意义。

4.提高师资力量

现在教学队伍中出现教师所学与所教的科目不挂钩的现象,尤其像人文方面的教学更是如此。在师资力量方面,对于这种科目要不就是一个教师带多个班,要不就是教师跨专业教学。这种现象造成的后果是教师们的力不从心,专业知识不牢固。因而提高历史专业的师资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专业型教师人才的培养。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课堂质量的提高。让一个历史专业教师讲课,能够把知识链接得更多,让一节课变得更加充实和饱满,带出学生们听课的效果和兴趣。同时要加强人文历史这方面的师资投入,壮大其师资力量和科研力量。

综上所述,历史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我们不仅要学好它,而且还要学精。注重初中学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所谓以史为镜,我们要抓住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关键阶段,树立他们正确的历史观,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和所提出的新要求,对初中生学习历史教学不断创新,让他们更好地把握历史,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他们各方面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中学)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 第12篇

关键词:教改,历史教学,问题教学法,教学环节

中学历史教学迫切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 过去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逐渐被淘汰, 取而代之的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问题教学法效果很好。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 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 把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自行探究来激发其智慧的潜能,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法基本模式要注重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学生要有提问题意识

在问题教学法中, 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 针对教材提出疑问, 有疑问就会思考, 有思考就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己无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就会问老师, 经过老师点拨就能了解问题的核心所在。这样就能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从而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2 教师要注重问题设计

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这样才能应对学生的问题, 才能提出适合的、有质量的问题;教师也应该有提问技巧:要多方面、多角度提问, 比如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易出错处、疑难点处、易忽略处等。要把握提问的度, 要在提问时机、难易程度师生互动等方面做文章。多层次提问, 因为学生的层次不一样, 要针对各个层次提问, 达到分层优化。要注意提问的形式, 要新颖、特别、有趣, 能抓住学生的思维。比如在讲到英国的内阁制时, 可以提这样的问题“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和中国明朝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问题,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能深入两国制度的本质, 还能突破重点。

3 要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特别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 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潜能。比如通过相关的、有趣的史实的叙述;通过人物、地图、图片的呈现;通过名人话语的引用;通过相似历史事件的对比;通过录音、影像的听放再现历史, 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率。如讲到高中历史必修一《英国的制度创新》, 可以出示如下新闻:2010年5月1 2日, 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接受女王授权, 接任首相职务, 正式入主唐宁街10号。并打出女王与首相的人物图片引出新课及提出问题, 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和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4 要进行充分的课堂讨论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讨论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针对学生提出的代表性问题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 展开讨论。可以分开大组、小组的讨论, 最后总结, 可以由正方、反方展开辩论, 在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 搞好课堂的衔接, 要因势利导, 适当点拨得出最后的结论。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特点。比如在讲解雅典民主制得评价的时候采用辩论的方法, 正方的观点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反方的观点是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双方引经据典, 唇枪舌战, 各不相让,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他们充分调动知识储备, 同时引发了深层次的思考, 还又得出了印象深刻的结论。

5 要有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实施问题教学法,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好的课堂气氛, 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探索精神。教师要有平等民主的对待学生的态度, 要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大力提倡学生对一些知识提出质疑, 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 允许学生表现自己的个性, 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轻松、幽默、形象、生动的课堂环境下, 学生敢想、敢说, 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激发了其创造力。

6 要有多媒体的辅助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多媒体的出现, 为问题教学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多媒体在呈现生动的画面, 动态的图像, 构建知识结构网络, 知识之间对比, 化繁为简, 突破重点、难点方面有力地配合了历史教学。比如在讲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时, 可以设计一个表格, 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四个国家的政体在各个要素方面做比较, 既一目了然的了解了各个国家的政体, 又层次分明地掌握了四者的相同点、不同点, 不失为总结、复习的良好手段。

7 要有激励机制

问题教学法就是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活动肯定会有优劣。用激励评价能够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对在互动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适度肯定, 对学生表现出的创造力要大加鼓励, 对表现差的学生要善于找寻其闪光点。充分做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不要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8. 结语

上一篇:数据库虚拟机下一篇:学生顶岗实习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