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关系范文

2024-06-06

紧张关系范文(精选12篇)

紧张关系 第1篇

1.1 卫生资源配制不合理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社会发展和国家社会保障发展相对滞后, 再加上新药品、新医疗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使得医疗费用大幅度上涨。虽然卫生主管部门已作了多方面努力, 但仍然有很多患者看不起病、吃不起药, 矛盾直接转化成医患冲突, 医院成为冲突的发生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 发达国家一般是在5-7%, 美国2003年为16%。2003年中国卫生总费用 (包含政府支出、企业支出和个人支出) 虽已达到GDP的 5.42%, 但中央财政投入的卫生经费和公费医疗仅占卫生总费用的15.2%, 社会卫生支出占26.5%;居民个人卫生占58.3%。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WHO的一份合作研究报告表明,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煮成了“夹生饭”:患者不满意、医院不满意、政府不满意。目前, 中国医疗服务费用的增长速度已经快于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 超过了居民的经济或心理承受能力, 医药卫生消费支出已经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 导致社会普遍反映“看病难、看病贵”。根据卫生部2004年年底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过去5年, 城市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增长了8.9%、农村增长了2.4%, 而城市、农村的年医疗卫生支出则分别增长了13.5%和11.8%。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从1980年的143.2亿元急速上涨到2003年的6623.3亿元, 在这飞涨的卫生费用构成中, 政府卫生支出从36.2%下降至17.2%, 社会卫生支出从42.6%下降至27.3%, 个人卫生支出却从 21.2%剧增至55.5%, 甚至在2001年一度达到60.0%。高收入人群觉得自己有钱却难以得到高质量服务, 中等收入的人群抱怨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不足、不便, 低收入人群甚至悲惨到没钱就医、在家等死。几乎招致各个社会阶层都不满意。作为社会医疗服务链的终端的医院首当其冲地成为群众报怨的焦点。

1.2 全民医疗保险体制的不完善

纵观近年的诸多医疗纠纷, 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医疗费用以及治疗效果与患者的预期疗效不相符合所引起的。从现代医学发展程度而言, 治疗效果只是一个概率, 正如现在天气预报的降水概率一样, 也就是说, 尽管医生尽心尽力去治疗每一个病人, 仍有一定比例的病人尽管付了同样的医疗费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这一情况在国内如此在国外也是一样。即使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 国内外一致承认的疾病确诊率仅为70%, 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一80%。所以, 对于花费了高额医疗费用的患者, 如果没有满意的疗效, 难免会有一些想法。那么, 在发达国家为什么医患关系没有如此紧张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患者无须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人无需支付高额的医疗费。比如, 日本每个月只需交1100日元 (约合70多元人民币) 的医疗保险金, 看病时就只需支付15%的费用。如果看病一分钱都不用付, 或者支付其中一小部分, 一次治疗疗效不好, 再接着给你免费或低价治疗, 医患矛盾就会小的多;另外就是出现了纠纷其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不是在医患之间, 而是由相关的保险公司来处理。在我国, 过去由于有公费医疗, 加之昂贵的进口药品、设备少, 病人不用自己支付高额的医疗费, 医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强, 医患关系也就没有如此紧张。当今城市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为30.2%, 公费医疗为4.0%, 劳保医疗为4.6%, 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占5.6%, 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44.8%;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比例为9.5%, 各种社会医疗保险占3.1%, 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占8.3%, 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占79.1%。换而言之, 近八成农村人口和近五成城市人口, 即全国近3/4的人口在遭遇疾病风险的时候无法得到政府的扶持。并且城乡之间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利用卫生服务有明显差异, 城市或农村不同人群之间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有扩大之势农民缺乏基本医疗服务保障, 生产能力的再生产受到严重制约, 没有生产能力就更没有能力购买相应的医疗服务, 这样形成恶性循环。于是便出现了今日医疗水平日趋先进的大背景下, “小病扛、大病拖”、“不怕穷、就怕病”的心酸。同样老百姓抱怨的仍然是医院和医生, 因为是医院从老百姓腰包里掏钱。

1.3 立法的不完善

立法的不完善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医患纠纷处理法规的分歧和争议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从国务院2002 年9 月1 日实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4 年来的情况看, 我国处理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规定原则性太强, 不易操作, 仍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如“医疗事故”的概念, 目前在医疗系统和法院之间仍存在严重的理解歧义。另外, 最高人民法院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属于医疗机构举证责任倒置范围的司法解释对医疗机构赋予的责任过重, 扩大了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同时, 我国在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方面不健全, 医疗风险基本上全部由各个医疗机构自行承担, 这样医患冲突的对抗性就加大了。

2 医方因素

2.1 利益的驱动

医护人员的报酬偏低, 付出的劳动远远超过获得的相应报酬。由于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 医疗被列入福利性行业, 医务人员肩负起部分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同等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相比, 医务人员的精神压力大, 需要不断更新知识, 体力和时间支出较多, 还要值夜班, 夜班的费用很低, 节假日还要坚守岗位, 不能与家人团聚, 没有太多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 付出的劳动远远超过获得的报酬。

医生是一个社会人, 同时也是一个经济人, 必须在整个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平等竞争, 医务人员的高技术、高投入、高付出、高风险和回报的落差太大。

2.2 医学科学技术的局限

医疗技术的局限性, 已经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医学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科学, 在医患纠纷中, 由于技术原因出现的误诊及误治的比例也高过64%以上, 在所有医疗纠纷中, 技术事故平均占有18%以上。医疗领域中充满着未知数和变数, 加上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也存在差异, 即使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 国内外一致承认确诊率也只有70%左右, 各种急重症抢救成功率在70~80%左右, 相当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诊断困难、甚至有较高的误诊率、治疗无望。医疗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复杂体, 有社会属性, 也有自然属性, 就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有些人身上也出现向复杂性转变的可能, 这就是医学的无奈。

2.3 医生对医学模式的转变没有完全适应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代医学模式使人们认识到发生疾病的原因除了生物学因素外, 还有个人行为与心理因素等, 不能只看到单纯生物学因素, 而看不到人的存在, 看不到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依托的广阔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把病人当作零件损坏的机器是不正确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将医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主体性相分离, 不注意待人的思维方式, 将不利于医患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3 患方因素

3.1 信息不对称

医疗信息不对称是指在诊疗过程中医生拥有而患者不拥有或少量拥有诊疗信息, 并由此形成在医疗活动和医患关系中信息分布、掌握不均衡的状态。所有患者一踏进医院大门, 就都把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由于医生具有掌握医疗知识信息的绝对优势, 所以在很多时候可以代替或帮助病人做出消费选择和决策, 这种现象尺度掌握不好便有诱导消费之嫌, 或者干脆为了某种利欲而使患者过度消费。这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效应。由于信息不对称, 造成了信任危机, 激化了医患矛盾。

3.2 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

可以说医疗纠纷的增加, 在某种意义上讲, 是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 是对自我保护的具体体现, 随着维权意识、健康意识、参与意识的增强, 患者的满意度标准也在显著提高, 并对人文性医疗服务提出新的要求, 曾几何时, 患者视医生如父母如神, 只要是医生的嘱咐, 无不唯命侍从, 即使在误诊误治情况下, 患者也报以理解和信任, 随着社会的进步, 时代的发展, 那种家长式的医患关系已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共同参与型甚至是自我为中心型, 因为患者有足够的选择权, 并将自己逐步列入消费者行列, 不但要求服务的可及性, 甚至要求服务的必得性, 公平性等。

3.3 对医疗工作的理解不够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患者对自己健康水平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 一旦得了病, 就要求医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治愈疾病, 消除痛苦, 这种心态本来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 有的患者对目前的医学水平估计过高, 对医生的医疗技术期望值过高。由于医学上仍有很多未知领域, 以及患者个体差异, 实际上相当部分患者的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并非医务人员过失所致, 而是属于医疗意外, 医院无须承担赔偿责任。但是, 在现有体制下, 医院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不是医疗侵权的事实, 而是由患者家属人数和吵闹程度所决定, 加之正面舆论宣传不够, 某些媒体过分渲染炒作, 缺少对医务人员的理解,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参考文献

[1]孔祥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2, 9 (5) :11.

[2]王菊芳, 范关荣.上海5所医院医疗事故鉴定情况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1.

[3]丁春辉.医患关系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 2006.

怎样解决医患关系紧张 第2篇

加强医患的沟通。不少的医患事件是因为医患沟通没有做好而发生的,部分医生缺乏耐心,正确的引导,而忽略病人的心理感受,导致患者不满,甚至发生冲突,因此,作为医生,我们要有耐心地引导病人,为病人解惑,建立良好的交流环境,以便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为医者,要富有同情心,体谅到病人的痛苦,作为一名医生,要做到百分百治愈是不可能的,但医生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病人,一切为病人着想,一切从病人出发,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如此一来,我相信病人也会感受到医生的关心,利于医患关系的良好构建。

医患双方相互信任,治病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情,同时也是病人的事情,医务人员只有面对病人的信任,才能更好地用自己的技术为病人治疗,才能更有信心地面对疑难杂症,而病人只有信任医生,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样也利于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

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加强政府监督,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我国的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且分配不合理,病人看病扎堆,小病也要到大医院看病,延误了危急重症患者的治疗,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大医院排队久看病难的问题,从而恶化了就医条件,引起了病人不满。因此,政府应该发挥保障群众基本医疗的主导作用,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政府加大对医疗方面的投入。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医疗机构长期普遍存在“以药养医”的不合理现象,这也是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大对医院的投入,可以让公立医院公益化的,在意的程度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这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方法。

医患关系紧张六大问题待解 第3篇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便民、投诉电话是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疏导、解决医患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那么,各个医院的便民电话便民吗?投诉电话畅通吗?中国服务委在“全国质量月”期间对北京32个三甲医院的便民、投诉电话进行了暗访。

9月19日,中国服务委在北京发布调查报告,北京市医院便民、投诉电话服务总体合格率为40.6%。其中暗访10家部队医院,合格的只有4家(302医院、305医院、海军总院、空军总院),合格率40%。301医院、304医院、309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武警总医院、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等6家医院均为不合格单位。

评分标准

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考察“焦裕禄热线”时做出“群众满意就是我们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工作标准”的指示精神,服务委组织专家制定了“电话是否有人接听、是否主动报工号或姓氏、是否准确告知投诉电话、投诉电话是否公示、服务态度是否热情友好”等五条标准,还划分了91分以上为A类、71分~90分为B类、60分~70分为C类、59分以下为D类,AB为合格、CD为不合格的评判标准,于今年8月2日~17日进行了电话暗访,对个别医院还进行了实地暗访。

存在问题

一是服务不规范,普遍存在不报工号或姓氏的现象。最令患者伤心的是:问“贵姓”,多数单位工作人员不但不告诉反而挂断电话。有的还反问“你要投诉我吗”,有的直接告诉“投诉者”不要问姓名,就连应该规范的查号服务员都没有报工号,问其贵姓告知“不方便说”。只有302医院一家单位负责投诉的工作人员主动报了姓名。不报工号或姓氏是影响“首问负责”的老大难咨询大问题;

二是普遍没有明确24小时投诉咨询电话服务,也没有录音。被访各单位多数是上班时间才有人电话,有的到17时,有的到16时半,有的到15时半就结束。设立专门投书咨询电话是个随时消化矛盾的工作,建议设置、公布上班和下班后的投诉电话;

三是本院职工不知道投诉归哪管。暗访人员最多地打了5个电话才找到“庙”(部门),但未找到“神”(具体人),告诉“我不是投诉科的和他们在一起办公,那人不在。”还有一个医院职工对询问投诉部门和电话,连说两个“不知道”;

四是投诉电话不公示,公示不全,公示不认真。1、没公示哪也找不到;2、上班公示,下班后找不到;3、网上公布了,实地找不到;4、公示了,但不认真(一个医院做了两个三角牌子放在导诊处,一个是物价投诉放在前,另一个是服务投诉放在后面被挡住);

五是投诉电话无人接听,也无录音。有五个医院,其中有3个是部队医院:309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武警总医院;

六是32家以外的13家医院,电话有的是空号,有的长时间无人接听,有的长在通话中。这些医院虽然未暗访成功,但问题是存在的。可能是公布单位弄错了电话,也可能是在114、互联网、黄页登记的电话作废后未被及时清理,所以暂且未算暗访对象。

相关建议

1.重视。解决好便民电话特别是投诉电话的畅通和认真处理投诉问题,是解决好医患矛盾的重要环节,希望各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尤其是部队医院要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爱人民的光荣传统,率先抓好这一工作;

2.整改。对存在的问题要举一反三认真整改,我们将继续跟踪暗访,并且要随时向社会公布,以促进提高服务质量;

3.清理。对无效电话要进行清理,114、黄页、互联网都要彻底清理,以免误导和造成不良影响;

4.完善。完善规章制度,确保便民电话便民,投诉电话畅通、公示,有专人值守、处理;

5.检查。严格掌握制度、执行、检查三个环节的最后一个环节,定期不定期的公布检查结果,是促进制度落实的有效途径。

据悉,中国市场学会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国家质检总局支持,国家民政部登记的全国第一家跨部门服务质量专业组织,致力于推动我国提高服务质量的整体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抓好政府部门为民服务,推动医院等民生领域服务创新升级,是该组织的常态工作。

服务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今年是首度暗访调查部队医院电话服务质量,部队医院传统优良、医技高超,承担大量地方群众看病需求,发挥救死扶伤的作用。服务质量受到“满足不了看病需求的矛盾”制约,虽然客观存在,但瑕不掩瑜。服务质量作为“一块短板”,部队有关部门一定会高度重视,人民子弟兵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想人民之所想”。

企业干群关系紧张因素与对策 第4篇

当前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管理主体与服务对象关系调整不好, 往往成为引发干群关系紧张的因素, 甚至会演化为干群矛盾。企业政工干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主体, 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 一些干部习惯过去的一套管理手段, 以及固定的工作思维模式:“我讲, 你听”“我指示, 你服从”, 因而头脑中缺乏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对职工群众的“冷拒横推拖”等歪风依然存在, 有的生产工区的管理干部甚至利用手中权力“吃拿卡要”, 一些矿工称此种现象为煤矿“中梗阻”。企业特别是煤矿企业中的“中梗阻”现象, 直接导致的就是企业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 引发职工群众对方方面面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等, 导致与群众关系越来越疏远。

利益主张与获得的落差, 往往成为引发干群关系紧张的因素, 甚至会演化为干群矛盾。现阶段, 一些企业党员干部抱怨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了, 职工群众对企业的付出越来越不“买账”了, 群众对于干部特别是政工干部的说服越来越不理解了, 这些问题其实都和“利益”有关。

大量信访工作中诉求期望与实现的差距, 往往也会成为引发干群关系紧张因素, 甚至会演化为干群矛盾。近年来, 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平等要求明显增强, 对自身利益和社会事务表现出了较强的关切, 由此产生了包括利益诉求、民主诉求、信息公开诉求等在内的多种诉求, 而且表达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 一些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对转型中出现的这些诉求问题, 是能拖的拖, 能躲的躲, 能捂的捂, 能推的推, 从而使群众形成了信“上”不信“下”的认识, 所以, 当群众的诉求问题在正常渠道长期得不到畅通有效的表达时, 就有可能选择非正常的渠道, 导致矛盾激化, 甚至会形成对抗。

干群心理认同的差异化调适不当, 往往成为引发干群关系紧张的因素, 甚至会演化为干群矛盾。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职工群众对自己的企业都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 对企业的认同已经从原来的感情认同、“感恩性”的认同转变成了法理型认同和利益的认同, 过去群众称“我们企业”“咱们的企业”, 现在一开口就说“你们企业”或者只呼企业名字, 个别群众对某些企业党员干部反感甚至有仇视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 对干群关系稍有调适不当, 就会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薪酬待遇、收入差别和利益需求分配上的不均衡性, 往往会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 如果调适不好有可能引发并演化为干群矛盾。在现实生活中, 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 由于身份、地位和行业的差别, 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 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和部门, 凭借国家特许政策和对公共资源的占有, 其干部职工享受比一般行业高出数倍的收入和福利待遇。这种差距导致普通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心理失衡。随着社会阶层分化越来越明显, 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不断趋于多元化, 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念大量涌现, 加之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 各种矛盾交织多变, 下岗失业人员增加、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大学生就业困难等多种矛盾大量存在, 稍有诱因就会引发职工群体性事件。

着力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在强化宗旨意识中坚持服务为先理念, 融洽干群关系。职工是企业的主人, 基层企业干部作为联系群众的第一线, 肩负着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责, 如何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 关键在于理念的转变。因此, 要充分尊重群众, 让群众成为管理的参与者。在为群众服务时, 要变“领导”为“引导”, 充分尊重民意,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解群众之所需, 为群众谋利益, 以服务的理念去工作, 融服务于管理之中, 使服务成为管理的润滑油、催化剂。基层干部只有站对了位置, 摆正了心态, 把服务前置, 真正把职工群众的事放在心上, 尽心尽职地服务群众, 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 成就“鱼水之情”。

在化解矛盾调整利益诉求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理顺干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上要求, 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为民务实清廉。而要真正做到“为民”, 必须密切干群关系。一要真正与最基层的职工群众接触, 对煤矿而言, 最基层的职工群众就是一线员工, 深入基层, 真正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基层实情, 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二要以优秀的品德修养、过硬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群众, 让群众信服, 愿意跟着你干, 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三要善于把企业的政策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转化为群众的自觉力量, 提高沟通群众的能力;四要到职工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嘘寒问暖, 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 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 积极培育健康、向上、平和的社会心态, 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在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中增强监督、管理和结果的透明度, 改善干群关系。沟通有释放压力、排解情绪、缓和矛盾的重要社会功能, 畅通沟通渠道则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 要充分发挥各种有效监督形式作用, 提高管理透明度, 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厂务公开, 建立起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沟通渠道, 通过民主渠道实现干群沟通。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群干群沟通机制。采取多种措施, 拓宽干部和职工群众联系交流的渠道, 充分发挥“华宁通讯”“华宁之声”等干群连心桥的作用, 在相互沟通中增进干群的理解和信任。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高认知互动, 和谐干群关系。抓职工群众工作就是政工干部、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的一种双向互动, 互为施众和受众。任何一方出现思想误区和认识盲区, 都会对群众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致命障碍, 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 必须加强社会信仰体系、道德体系、诚信体系建设, 促使党群干群正确审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效应, 学会在利私利公、利小利大、利己利他以及权利义务、唇齿相依的关系中实现价值, 促使干部群众在双边互动中达成普遍共识。一方面, 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我党的最大优势在于联系群众, 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每一个人都要做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另一方面, 也要让职工群众意识到, 他们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从而相互理解、相互依撑、相互配合, 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进步。

在加快科学发展中均衡薪酬、利益调整分配机制, 深化干群关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在当前, 煤矿企业市场下行的不利形势下, 我们要抢抓机遇, 革新挖潜, 苦练内功, 全面实施创新创效工程。强力推进“双百华宁”战略深入实施, 努力实现稳定持续发展, 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医患关系紧张的解决思路论文 第5篇

医改带来的问题

市场机制单方面提高了医疗机构的经济运行效率,但公平性和宏观效率的降低,导致了消极的社会与经济后果,它不仅影响到国民的健康,也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危及社会的稳定以及公众对改革的支持程度[7]。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改革的目标是“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围绕此目标,国家制定了医疗机构不论原隶属关系,不分营利与非营利性质,原则上采取“补需方“为主的投入政策,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与调整医疗资源,逐步形成适应社会多层次需求、具有竞争活力的医疗产业结构[8]。有研究[8]总结了医改的“几个不满意”,即政府不满意,医院、医生不满意,病人不满意,城里人不满意,乡下人不满意,有钱人不满意,穷人也不满意。不满意突出表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医患纠纷频发,医院的正常秩序受到影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挑战。2011年卫生部部长陈竺谈医改也有三个不满意地方,其中一条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工作路线图还不是很清晰”,表明了公众有不满,需要改革,如何改革,尚不清晰。

医患关系紧张产生的原因分析

有研究表明:产生问题的社会根源在于医疗卫生市场机制。医院必须有经济效益才能生存和发展。获取经济效益超过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医疗机构出现逐利倾向,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并引起广泛不满[9,10]。但还有研究认为:医疗行业不存在市场失灵,存在的是市场扭曲。看病难、看病贵,是因为竞争不足而不是竞争过度造成的;是因为市场化还未真正建立,医疗仍属于垄断行业[11,12]。因此,把所有问题归咎于市场机制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医患双方对医院职能认知不清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医院的职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从间接卫生筹资变为直接卫生筹资。公众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的医院职能转变认知错位[13]。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原来的职能是救死扶伤、护佑健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改革后这个职能并没有改变,同时又增加了一个职能就是直接卫生筹资、发展医院、发展员工,应对入世以后外资医疗资源的冲击。医生给自身定位仍然是白衣天使。而患者心目中,医院变成了具有盈利性质的企业,患者是以消费者的心态来就医,视自己是上帝。同样是患者,往日是靠天使护佑的羔羊今天变成了上帝,医生们无论从心理活动还是从行为习惯都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应对。医患双方对医院职能定位出现了错位。

2错位突显了管理理念和管理队伍落后

一方面,我国多数医院院长及其管理队伍缺乏系统的科学管理理论与知识培训,对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知之甚少,只靠经验管理和粗放经营,导致不少医院管理效能低下,经营管理不善,运行成本较高,服务形象不佳,不能保证医院服务宗旨和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受人员编制和用人格局的限制,在综合性医院的实际工作中,专家教授、科室主任,技术骨干等专业人才担当管理者,时常被繁杂的行政事务所纠缠,使他们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之中,既不能发挥专业人才的特长,又影响医院整体管理效率。不能把医院形象塑造、就医流程重组、全过程质量管理、服务流程规范化、医患沟通标准化、消费者满意状况研究、工作效率和效益统一等卫生管理专业化的工作做到位。简言之,医院管理队伍的非职业化,已成为制约我国医院改革、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9],已成为综合性医院持续性发展的障碍[14]。

3医患矛盾的根源是卫生人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些医院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够,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观念。主要问题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方面部分医院仍然沿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不同专业、层次的人员都在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难以反映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业绩贡献。这种考核制度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有失公允的薪酬分配制度很难起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11,13]。另一方面,部分医院为提高经济效益,对医护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但对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发展,对医院的公益性和赢利性不能准确把握,对市场规律认识不足。第三方面,卫生管理者的战略目标不清晰,没有清晰的思路和路线,缺乏可资借鉴的标杆医院,卫生管理人员培训无从下手,造成明显的管理效率低下,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未能有效地发挥[15]。4.4激励措施重物质轻精神,忽略了医院的形象和文化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医院将物质当作对员工进行激励的唯一手段或者最重要的手段,金钱往往成为医院激励员工的砝码,加薪成为解决人的问题的一种主要手段。单一的物质激励改变了个人生理、心理状况,迫使工作者身心偏离正常运作状态,产生焦虑、沮丧耗竭与工作倦怠等。这些医院往往忽略了整体的环境建设、医院文化建设,人才对医院的认同感不足导致离职率居高不下[16]。

解决问题的思路

针对公众,要尊重历史和现状,合理引导,提高认识。针对医院要立足适应市场需求,努力发展卫生人力资源,循序渐进,谋求发展。

1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医院职能和自身定位正确。社会要正确引导公众认识医院发展的历史和过程,正确认识当前医院的职能[1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入WTO是全体国人共同的选择。公众必须明白疾病的诊疗过程是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和疾病斗争的过程,是面对疾病求医问药的过程,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不是普通商品消费过程,不能把自己摆在上帝的位置上。

2卫生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卫生管理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主动地转变思想,重新定位,虽然患者不是上帝,但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不能丢。医院应该大力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就医流程重组、服务流程规范化、医患沟通标准化、消费者满意状况研究等卫生管理专业化、职业化的工作[14,15],持续不断地改进,适应社会的需求。

3从加强医院的形象和文化建设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要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其次,深入研究员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愿望,保持积极情绪、合理宣泄消极情绪、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再次,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行业规范、医疗安全质量保障体系[16,17]。最后,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尊重医护人员劳动价值,维护其合理利益,使医护人员得到发展,最终满足社会的需求[18,19],缺少文化、制度、法律约束和保障的医院如同在医疗卫生市场的高速公路上裸奔。

劳动关系紧张的症结在哪儿? 第6篇

造成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津津乐道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采取“寻低竞争”的方法,一味追求劳动力的低成本。这种观念和做法,虽然可以立刻降低生产成本,在价格战中暂时处于优势,但长此下去,不但会损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道德问题,从而抑制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味追求劳动力的低成本,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损害社会公平,引发社会动荡,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在8%以上,但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长不快,社会上仍存在不和谐现象:如失业率上升,收入差距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为0.4的警戒线(中国社科院收入分配课题组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为0.454,2004年为0.465,2005年逼近0.47;世界银行估算,200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47)。近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文件法规的出台,某些状况有所好转。但劳资矛盾可能是新时期更具普遍性和经常性的问题,近年来企业劳动争议逐年上升,劳资冲突已成为当今中国不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

构建和谐社会,并不否认社会分化,而是要在此基础上逐步追求社会公平。市场经济讲究效率优先,因不同阶层掌握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差异,必然会出现社会分化。但当社会总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考虑社会公平。市场经济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但无法自然解决社会不公。社会不公一旦超出社会的承受能力,就会酿成社会动荡,也违背我党代表绝大多数人利益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如果发生社会危机,就需付出更大的成本才能平息。我国学者提出,要防止掉进“拉美陷阱”。一些拉美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后,由于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严重,社会出现畸形,矛盾加剧,最终导致社会动乱,从而影响经济持续增长。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国江苏省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江苏省率先发展,一路闯关,1997年人均GDP就达到1 000美元,领先全国7年;2003年达到2 000美元;2005年底为3 080美元,领先全国15年。江苏省信访局局长王庆元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1997年全省进入1 000美元后,感受最明显的就是上访群众迅速增多。2003年前,来省、进京的信访案件每年增长20%,大大超过GDP的增速,全省的进京信访量甚至一度达到全国第5名,给江苏这个经济大省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在1 000美元~2 000美元阶段,以农民负担、企业改制矛盾最尖锐,55%的集体上访由此引起;而在2 000美元~3 000美元阶段,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征地、城市改造拆迁、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司法诉讼等领域的矛盾将占上风。种种矛盾起于利益、息于利益,江苏省经历了矛盾高发的考验,采取了一系列安置好改革中的利益受损者的办法,如:规定企业改制须阳光操作、有情操作,叫停“甩包袱”式的企业改制,实施“拆迁新政”,启动“土地换社保”,率先取消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较早实现农民工子弟城里平等入学等办法,使矛盾和贫富差距进入平缓期。2003年后,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接近2∶1,一直低于全国城乡差距平均为3.3∶1的水平。

一味追求劳动力的低成本,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相当大的劳工群体长期处于较低的工资水平,就意味着消费品市场的萎缩和资本扩张不易受到限制。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消费不足而投资过旺。近年来我国消费率一直低迷,除了“预期消费”大,导致储蓄抑制消费外,占人口大多数的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慢,缺乏消费力,是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抑制投资的扩张冲动。从国际上看,低收入群体不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繁荣,国内市场就难以扩张,迫使中国依赖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这样极易被国外攻击为“中国危胁”。以劳动力低成本为代价的产品低价格,也会招致国外的反倾销,从而极大地影响企业的产品出口和长远发展。

一味追求劳动力的低成本,也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的名义人工成本只及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但如果按劳动生产率计算的人工成本就只是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我国产品的竞争力,除了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上,更应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来体现。我们不能满足于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低端层面上,而应努力向高端延伸。只有反向思维——提高劳动力成本,即积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改善劳工标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提升自己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地区的制造业出现“技工荒”甚至“民工荒”,除了经济快速增长扩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外,一些地区、企业长期不涨工资、缺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劳动条件恶劣是重要原因,这也是对以往人力资源掠夺式开发的“报复”。民工的“倒流”引起了企业的用工恐慌,一些地区的有些企业,因招工不足而取消订单,甚至停产歇业。可见,要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必须善待劳工。

一味追求劳动力的低成本,其产品往往以牺牲劳动者的基本保障和劳动力的人格尊严为代价,违背了人类共有的道德标准,正在引起一部分消费者的抵制。当前,一股发源于西方消费者价值观念的社会责任浪潮,已经在国际产品和服务领域兴起。消费者依据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等来选择产品,而这三个方面是需要综合认证的。企业向第三方提出申请,通过认证获得市场的“通行证”。消费者就购买那些获得“通行证”的产品。认证是企业的自觉行为,每年还需年检,实现对企业生产监管的经常化、制度化。企业通过认证建立自己的信誉,从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企业的“向上竞争”(而不是在招用劳动力方面寻低式的“向下竞争”),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监察成本。在消费者的促进下,企业勇敢地担负起社会和道德的责任,使企业间产品的竞争发展到质量、环保、道德三位一体的高级阶段,这是对社会、政府、企业、劳动者、消费者等多方都有利的事情,合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要求,合乎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这是人类社会的福音!

对缓解医患关系紧张问题的分析 第7篇

1.1 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现形医疗保障水平低, 覆盖面窄, 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使患者对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极易产生抵触情绪。个别新闻媒体在报道医疗事故时未能全面、准确、客观地报道, 对恶化医患关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个别媒介不能实事求是报道, 对患者具有同情心, 而缺少对医务人员的理解, 其立场倾斜于患方。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规缺乏可操作性, 解决医患纠纷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常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现有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给执法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 没能有效地将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医疗赔偿制度不健全, 保险理赔困难, 出现问题, 患者就只能找医院。

1.2 医院及医务人员方面的原因

一是医方缺少与患者的沟通。客观上, 我国医生尤其是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的医务人员工作量很大。受就诊时间限制, 面对众多患者, 医生很难做到有问必答, 与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超负荷的工作量, 也使一些医生精神压力很大, 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诊疗活动的厌倦和对患者的冷漠。二是些某些医务人员素质降低, 自身修养差。有些问题据不是医疗技术方面的问题, 而是服务质量甚至职业道德问题, 如“红包”与药品回扣现象。三是医院实际上存在着“以药养医”, 医院采用科室承包按月上缴医院承包款。还有, 医务人员收入与患者所交费用多少挂钩的政策, 药品的虚高定价是医疗费用高昂的主因和医卫界不正之风的源头是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沟通是相互信任的桥梁, 当前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医方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 而较多考虑自身利益, 患者对医务人员缺乏理解, 不配合, 猜疑。沟通要以人为本, 体现人文关怀, 见病不见人, 过分依赖仪器设备, 导致医患关系缺乏深入细致接触了解, 效果自然欠佳。

1.3 患者方面的原因

患者不能理性看待医疗问题, 对医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 认为治不好就是医院有过错, 但医疗服务业又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由于当今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或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原因, 医方很难保证对所有患者的治疗都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即使对于很多常见疾病, 在治疗中也会有意外发生 (因过失导致的医疗事故除外) 。社会的信任缺失, 又使有的患者对医生开具的处方、检查检验项目及实施的治疗措施的必要性、合理性持怀疑态度, 最后对正常的治疗效果总有这样那样的疑虑。

1.4 医患关系因素

一是医患双方事实上的不平等, 而且医患冲突的最终受害者是患方, 患方的求医与医生的施医而形成施恩与受恩的医患关系。二是医患信息的不对称, 使医方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善意或非善意的信息隐瞒。

2 缓解医患关系的措施

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当前复杂的医患关系, 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所以,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优化资源配置, 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 保证定项补助经费的到位, 以支持医疗机构持续健康的发展。切实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药品以“零利润”供应患者, 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医疗服务需求。实行医疗服务多样化, 加大吸纳民间资本的力度, 让更多的民营医疗机构从事高端医疗服务, 满足高收入阶层的医疗服务需求。

2.2 进一步完善卫生法规

在医疗活动中, 医生行医和患者就医都受到法规的保护和制约, 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把医患关系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医患关系, 解决其冲突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在医疗机构闹事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医患双方都能做到“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如果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不作为行为, 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另外, 医疗事故鉴定涉及多个部门, 多重管理难免会出问题, 容易产生矛盾。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把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统一起来, 消除各级医学会鉴定和司法部门鉴定不一致的问题。

2.3 加强管理

医院一是要引导医患关系最终走向和谐、走向双赢, 完善医疗机制。二是要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 规范医院医疗过程中的诊断、治疗记录, 并严格执行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寻求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效方法, 提高确诊率和各种急诊抢救的成功率。三是要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 尊重患者的权利, 尊重生命的尊严, 给患者更多的亲情关怀, 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四是要根据患者、疾病的个体情况切实设计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提供给患者知情、同意、选择的权利, 进一步缓和医患矛盾。

2.4 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的建设

引导媒体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发挥作用, 客观而全面地报道医疗过程中的事件, 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添砖加瓦。应积极向媒体推荐在全社会树立医疗行业的先进人物, 媒体也应加强正面报道, 引导公众尊重医生, 为医生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从而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

2.5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医患关系在各国都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以日本为例, 日本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 有效地缓解了医患矛盾。第一是建立医患信任关系, 提供优质服务。最近以来, 日本重大医疗事故不断, 为了让人们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日本厚生劳动省建立了医疗事故数据库, 成立了由医生、律师、民间组织代表参加的医疗事故信息研究会。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对全国医疗事故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研究如何预防事故、查明事故原因以及发生重大事故时如何应对。最后是通过法律手段协调双方关系, 做到医疗事故的处理有章可循。正因为有章可循, 日本才很少发生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生发生激烈冲突的现象。

2.6 强化对医方的社会监督

医患关系的妥善解决, 需要一部独立的医事立法, 对现行医疗卫生体制、法律环境、医院管理、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自身观念等因素进行规范, 加强依法治医, 从根本上破除医患之间的紧张状况。医事立法应当关注医疗活动的公开性, 以立法赋予患方和新闻舆论对医疗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 医疗争议诉讼由医疗方承担举证责任, 这就意味着医院应当对医疗活动的全程进行监控, 同时院方有义务接受患方和新闻舆论对这种监控的监督。

2.7 发挥行业协会及医学会的优势

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和应对思路 第8篇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医院发展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十八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十一年,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医疗投入不断增加,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医疗机构快速发展, 医疗质量稳步提高。但医疗质量现况与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之间还存在差距, 医患矛盾日益加剧, 医患双方身心俱疲[1,2]。如何抓住问题的本质, 找准突破口, 是当前医院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的关键。

1为什么要医改

加入WTO, 参与全球经济发展, 是全体国人共同选择的道路。“入世”后, 我国的医疗市场要对外开放, 境外医疗服务提供者具有显著的优势, 包括:比较雄厚的资金, 善于资本运作、先进的医疗技术与器械装备、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科学的医疗管理措施等等。外资医疗服务提供者完全有可能使用“撇脂定价“ (market-skimming pricing) 冲击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面对挑战, 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需要在短时期内有一个质的飞跃[3]。1994年, 国务院决定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 为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索经验, 由此揭开医改序幕。

2医改取得的成效

医疗体制改革使得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 带来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医生数量以及床位数量都比计划经济时期有了明显的增长, 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 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迅速提高, 新的诊疗项目、诊疗技术不断增加。通过竞争以及多种经济成分的广泛介入, 医疗服务领域的供给能力全面提高[4]。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 国家投入经费不断增加, 全民医保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国目前的医保体系由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村合作医疗组成。有研究表明[4]:新医改实施一年之后, 中国居民参保人数已经超过了12亿。12亿人中, 包括4.01亿的城镇人口和8.33亿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居民。其中, 城镇参保人数比上一年增加8 325万人, 新农合的参与率则达到94.2%。医保补助标准达到人均80元并且从今年开始增加到120元。另外, 政府安排200亿专项资金, 用于986个县级医院、3 549个中心乡镇卫生院、1 154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8 128个村卫生室。到目前, 全国59.9万个行政村共设有63.3万个村卫生室, 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0.4%[5]。与医疗机构的快速增长相对应, 卫生管理部门培训了98万名基层专业医务人员。目前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经免费向居民提供。30%以上的地区实现了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的门诊报销。全国50%以上的地区实现了就医费用及时结算。

这些成效, 有目共睹。研究表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服务水平以及居民的健康状况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5]。尤其是大中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 已经初步具备了与国际医疗卫生机构竞争市场的能力[6]。

3医改带来的问题

市场机制单方面提高了医疗机构的经济运行效率, 但公平性和宏观效率的降低, 导致了消极的社会与经济后果, 它不仅影响到国民的健康, 也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 而且危及社会的稳定以及公众对改革的支持程度[7]。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改革的目标是“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 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围绕此目标, 国家制定了医疗机构不论原隶属关系, 不分营利与非营利性质, 原则上采取“补需方“为主的投入政策, 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与调整医疗资源, 逐步形成适应社会多层次需求、具有竞争活力的医疗产业结构[8]。

有研究[8]总结了医改的“几个不满意”, 即政府不满意, 医院、医生不满意, 病人不满意, 城里人不满意, 乡下人不满意, 有钱人不满意, 穷人也不满意。不满意突出表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医患纠纷频发, 医院的正常秩序受到影响, 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挑战。

2011年卫生部部长陈竺谈医改也有三个不满意地方, 其中一条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工作路线图还不是很清晰”, 表明了公众有不满, 需要改革, 如何改革, 尚不清晰。

4医患关系紧张产生的原因分析

有研究表明:产生问题的社会根源在于医疗卫生市场机制。医院必须有经济效益才能生存和发展。获取经济效益超过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医疗机构出现逐利倾向, 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并引起广泛不满[9,10]。但还有研究认为:医疗行业不存在市场失灵, 存在的是市场扭曲。看病难、看病贵, 是因为竞争不足而不是竞争过度造成的;是因为市场化还未真正建立, 医疗仍属于垄断行业[11,12]。因此, 把所有问题归咎于市场机制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1 医患双方对医院职能认知不清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医院的职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从间接卫生筹资变为直接卫生筹资。公众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的医院职能转变认知错位[13]。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 原来的职能是救死扶伤、护佑健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改革后这个职能并没有改变, 同时又增加了一个职能就是直接卫生筹资、发展医院、发展员工, 应对入世以后外资医疗资源的冲击。医生给自身定位仍然是白衣天使。而患者心目中, 医院变成了具有盈利性质的企业, 患者是以消费者的心态来就医, 视自己是上帝。同样是患者, 往日是靠天使护佑的羔羊今天变成了上帝, 医生们无论从心理活动还是从行为习惯都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应对。医患双方对医院职能定位出现了错位。

4.2 错位突显了管理理念和管理队伍落后

一方面, 我国多数医院院长及其管理队伍缺乏系统的科学管理理论与知识培训, 对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知之甚少, 只靠经验管理和粗放经营, 导致不少医院管理效能低下, 经营管理不善, 运行成本较高, 服务形象不佳, 不能保证医院服务宗旨和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 受人员编制和用人格局的限制, 在综合性医院的实际工作中, 专家教授、科室主任, 技术骨干等专业人才担当管理者, 时常被繁杂的行政事务所纠缠, 使他们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之中, 既不能发挥专业人才的特长, 又影响医院整体管理效率。不能把医院形象塑造、就医流程重组、全过程质量管理、服务流程规范化、医患沟通标准化、消费者满意状况研究、工作效率和效益统一等卫生管理专业化的工作做到位。简言之, 医院管理队伍的非职业化, 已成为制约我国医院改革、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9], 已成为综合性医院持续性发展的障碍[14]。

4.3 医患矛盾的根源是卫生人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些医院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够, 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观念。主要问题表现为几个方面, 一方面部分医院仍然沿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不同专业、层次的人员都在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 难以反映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业绩贡献。这种考核制度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有失公允的薪酬分配制度很难起到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11,13]。另一方面, 部分医院为提高经济效益, 对医护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但对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发展, 对医院的公益性和赢利性不能准确把握, 对市场规律认识不足。第三方面, 卫生管理者的战略目标不清晰, 没有清晰的思路和路线, 缺乏可资借鉴的标杆医院, 卫生管理人员培训无从下手, 造成明显的管理效率低下, 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未能有效地发挥[15]。

4.4 激励措施重物质轻精神, 忽略了医院的形象和文化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些医院将物质当作对员工进行激励的唯一手段或者最重要的手段, 金钱往往成为医院激励员工的砝码, 加薪成为解决人的问题的一种主要手段。单一的物质激励改变了个人生理、心理状况, 迫使工作者身心偏离正常运作状态, 产生焦虑、沮丧耗竭与工作倦怠等。这些医院往往忽略了整体的环境建设、医院文化建设, 人才对医院的认同感不足导致离职率居高不下[16]。

5解决问题的思路

针对公众, 要尊重历史和现状, 合理引导, 提高认识。针对医院要立足适应市场需求, 努力发展卫生人力资源, 循序渐进, 谋求发展。

5.1 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医院职能和自身定位正确

社会要正确引导公众认识医院发展的历史和过程, 正确认识当前医院的职能[1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入WTO是全体国人共同的选择。公众必须明白疾病的诊疗过程是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和疾病斗争的过程, 是面对疾病求医问药的过程, 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而不是普通商品消费过程, 不能把自己摆在上帝的位置上。

5.2 卫生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卫生管理队伍建设, 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 主动地转变思想, 重新定位, 虽然患者不是上帝, 但以患者为中心,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不能丢。医院应该大力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就医流程重组、服务流程规范化、医患沟通标准化、消费者满意状况研究等卫生管理专业化、职业化的工作[14,15], 持续不断地改进, 适应社会的需求。

5.3 从加强医院的形象和文化建设入手,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首先, 要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其次, 深入研究员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愿望, 保持积极情绪、合理宣泄消极情绪、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再次,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行业规范、医疗安全质量保障体系[16,17]。最后, 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尊重医护人员劳动价值, 维护其合理利益, 使医护人员得到发展, 最终满足社会的需求[18,19], 缺少文化、制度、法律约束和保障的医院如同在医疗卫生市场的高速公路上裸奔。

护理职业紧张与个体疲劳的关系 第9篇

大约91.27%的护理人员有过被疲劳困扰的经历。36.3%的疲劳感在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1 5%的疲劳感在6个月以上。

2 职业紧张对疲劳的影响

根据职业紧张得分, 职业紧张水平越高, 其疲劳得分也越高。

3 影响个体疲劳水平的职业紧张因素

工作单调性、工作需求、组内冲突、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培训不充分性、工作危险性、工作的前景等。

其工作单调性影响最强护士的工作主要是传统的工作范畴, 导致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兴趣不浓厚。

工作需求是指工作中的某些自身因素、社会或组织因素, 这些因素需要连续的体力和脑力支出, 很容易引起生理或心理上消耗, 当个体对工作的控制力较低, 不能满足心理上的工作需求时, 就有产生身心问题的可能。

组内冲突是指一个单位内的护士之间、医护人员之间的意见不一致, 关系不和谐, 不能相互尊重和很好地合作, 长时间不和谐的工作是影响护理人员健康的问题之一。

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也是个体疲劳的因素。护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使之缺乏扮演多种角色的全面知识。因此有时在临床工作中找不准自身的定位, 致使履行某种角色时受限。现阶段护理人员还承担着大量非护理性工作, 如电脑收费、结帐等, 还有长期以来护士在医院种地位较低, 她们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 易使护士产生自卑、沮丧、失望等心理, 从而对自身所担当的角色产生困惑。

4 讨论

4.1 职业紧张与评论的关系

护理人员职业紧张, 是指护理工作中各种需求与护士的生理、心理素质不相适应的一种心身失衡状态。作为一个高压力群体, 与职业紧张相关的疾病严重危害着护理人员, 其疲劳是首发症状之一。疲劳是由个体向身感知的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卷怠感及从事脑力和体力工作时的无力感, 及一组症状表现, 如肌痛、关节痛、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睡眠障碍和抑郁等症状。

4.2 影响个体疲劳水平的职业紧张因素

众多研究证明, 工作环境中的很多因素是潜在的健康危险因素, 这些因素作用于人体, 如果个体不适应, 就会引起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改变。

4.3 建议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探究与对策 第10篇

1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复杂多面, 既涉及政府社会, 更涉及到矛盾冲突的主体医疗机构 (医务人员) 和患者 (包括患者家属) , 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剖析。

1.1 医院和医务人员方面的因素

1.1.1 医院方面的因素

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中, 大多数医院虽是公立医院, 但却是自负盈亏, 医院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难免出现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的现象, 而同时“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却没有同步跟上, 这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尤其是部分医院部分科室转让承包出去,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风气更重。医生开大处方、过度检查和治疗的现象屡见不鲜, 导致医疗费用虚高, 患者经济负担加重而抱怨医务人员, 医患矛盾日益加剧。此外, 医院管理办法不够科学、医院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医院管理者的整体素质的高低不齐、医患沟通的有效平台缺乏等也是引起医患关系的紧张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1.1.2 医务人员方面因素

(1) 医疗技术水平不够高、服务态度不够好、治疗效果不理想, 甚至发生误诊、漏诊或差错事故是导致医患纠纷的直接原因; (2) 个别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医德医风不正, 职业道德感不强, 医疗服务中出现欺诈行为、拿“红包”和“回扣”等行为, 也可导致医患不互信和冲突; (3) 由于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缺乏,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时有出现对患者态度生硬, 语言冷淡, 没有耐心, 面对忍受疾病折磨的患者, 缺乏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熟视无睹, 司空见惯, 缺乏同情心和爱心的现象, 忽视了对病人的情感关怀与人文关怀, 使患者产生反感和不信任情绪;此外, 个别医务人员把自己的摆在高于患者的位置, 缺乏对患者的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权利的尊重, 漠视了这些权利的存在, 也容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4) 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正确的沟通技巧, 与病人沟通意识不强, 沟通态度不积极, 没有与病人进行充分和准确的沟通, 在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的情况下, 治疗效果不理想时不能得到病人的理解和信任, 极易引发医患矛盾; (5) 过度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 在医患关系矛盾日益激化的状况下, 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救护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 在提高自我维权意识的同时, 淡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如为避免由问诊确定病情可能引起的主观臆断失误或者漏诊, 医务工作者增加更多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手段做撒网式检查, 尽管医院具备医疗条件, 医务工作者还是拒收危重患者, 拒绝高难度、高风险手术和其他医疗措施, 部分医生过分强调患者病情的严重性, 夸大并发症, 以防出现不良后果, 从而减轻责任等, 虽然防御性医疗行为有它的积极作用, 但它的过度采取也给病患带来经济负担加重, 对医务人员丧失信任等不利影响, 无疑使医患关系越来越刻板、冷漠和非人性化, 使原本就淡化的医患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6) 医务人员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 接触的也多数是负性情绪, 工作环境不可避免的相对比较负性, 此外医务人员加班加点、带病工作、自由掌控时间和假期缺少这种高负荷状态基本上是普遍现象, 可以说医务人员在受《劳动法》保护上是弱势群体, 加上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 职业尊严需求得不到实现, 一些医务人员难免出现职业倦怠, 消极对待工作, 甚至有的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状态, 这更是使紧张的医患关系形成恶性循环。

1.2 患者方面的因素

1.2.1 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过高而医学常识相对缺乏

当前,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自己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 对疾病的预防意识不断增强, 同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抱有很高的期望, 而对医学知识、医疗行业、医学科学和医疗工作的高风险和局限性没有足够理解和认知, 对医务人员寄予过高的期望, 一方面, 以为医学万能, 进了医院就进了保险箱, 生命健康有绝对保障。另一方面, 认为自己花了钱就要治好病, 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恶化或死亡时, 就认为医生没有尽心尽职, 是医疗事故, 就要求医方承担责任, 甚至做出辱医、伤医、杀医等过激行为。

1.2.2 有些患者维权意识强烈而法制意识淡薄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 在过高的医疗服务期望值和不理想的治疗结果冲突出现时, 人们往往就会想到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医疗鉴定的繁琐和历时漫长, 加上对鉴定的不信任, 常使患方认为通过法律途径不能使自己的权利得到及时和足够的维护, 当矛盾发生后, 就采取非理性的、过激的维权行为。更有甚者, 耳闻目染医疗纠纷“大闹多赔”, “少闹少赔”等不良现象和职业医闹的医闹行为后, 明知无理, 也要通过“医闹”来胁迫医方让步。

1.2.3 一些患者素质太差

在就医过程中故意制造事端, 激起医患矛盾, 达到恶意拖欠或逃避医疗费用的目的, 甚至讹诈医方, 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1.3 政府社会方面因素

(1) 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不够深入, 政府财政对医疗投入明显不足。尽管目前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医院, 但是大多数医院的正常运行主要靠医疗服务的收入。而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 就想方设法在医疗服务中开展创收, 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 这种机制的直接后果是医院过度注重经济收入, 而忽视医院的公益性和群众利益, 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无法有效解决, 这也是导致和深化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尽管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和覆盖率逐年上升, 已处于一个较高水平, 但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庞大人口和现行医疗体制下, 大部分患者还是以自费方式来获得医疗保健服务。参保群众的个人自付比例过大, 大病后巨额医疗费用与实际可报销额度存在较大差距, 群众要自己承受的实际费用较大, 以及异地诊疗不能及时结算等现状, 也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3) 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 医疗卫生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医院和城市, 而广大基层和小医院所占医疗卫生资源过少, 群众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医疗服务的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 集中的表现就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而医患关系不和谐, 医患矛盾、医患纠纷, 甚至医患冲突。

(4) 目前我国在处理和解决医疗纠纷方面立法尚不健全, 现有的医疗卫生法规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适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纠纷在处理上的无法可依现象, 这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

(5) 社会媒体对医患冲突的不客观报道, 常片面的偏向患者。部分媒体因对医学科学和医疗工作不够理解, 甚至为了博取噱头, 获取暴利, 对医患冲突进行不负责、不客观的片面报道, 过分渲染, 挑拨矛盾, 将患者与医务人员置于对立位置, 使医患关系恶化。

2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

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 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需要政府、医疗机构 (医务人员) 和患者三方共建, 缺一不可, 主要有深化和完善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卫生法规、规范医院管理、提高专业技能、加强人文关怀和加强医患沟通等多种渠道。

2.1 强化政府职能是基石

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健全医保体制, 加大财政对医疗保障体系的投入, 提高医保覆盖率, 合理分散医疗保险, 减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的实际负担;加强对医药生产、流通、销售领域的监管, 理顺医疗收费价格, 改“以药养医”为“以医养医”, 使医院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诊断、救治、护理、服务等环节, 杜绝医疗腐败现象发生。应尽快完善卫生法制体系, 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充分保护医疗结构 (医务人员) 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必严、违法必究。

2.2 坚守医院公益性和规范医院内部管理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

(1) 医院要规范内部管理, 改变不合理创收, 回归公益性。一是要建立健全的医院高效运行机制。二是依法治院, 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严禁胡乱收费, 坚决打击收取红包、回扣、大开处方和过度检查治疗等行为;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 建立医疗费用透明制度。三是要制定严格的服务质量标准, 除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改善服务态度外, 采取有效措施, 消除患者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 提高服务效率。如开展流动红旗科室、流动红旗病房、流动红旗诊室活动等。四是要完善医院的奖惩制度, 对违反规定或达不到服务质量要求的医务人员要有惩罚措施, 对表现优秀的医务人员要有奖励措施, 如开展每月评选护士之星、医生之星等, 把服务质量考评和薪酬挂钩等。五是要加强业务的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增强服务意识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六是聘请社会监督员, 监督医院医德医风。努力打造诚信医院、文明医院、百姓放心满意医院。七是医院要注意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管理更加人性化, 体现出《劳动法》面前人人平等, 同时医院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和教育, 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注意维护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

(2) 加强医院良好形象的建立和宣传, 搭建医患沟通的良好有效平台。如利用传统的海报、展板、宣传墙、宣传视频和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等手段积极建立和宣传医院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 加强对公众进行医疗卫生知识和医疗政策的宣传与普及力度, 包括国家医疗政策、医院规章制度、医疗卫生知识、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疾病产生原因、诊断与治疗原理、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如何配合以及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等, 增强人们对医学知识的认知, 让人们充分了解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主动影响和降低患者的期望值, 以便有效地防止医患纠纷和矛盾的产生, 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

2.3 树立崇高医德、弘扬良好医风和提高专业水平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

(1) 医务人员要牢记救死扶伤的医学誓言,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急病人之所急, 济病人之所需,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平时主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强化业务技能水平、提高人文素养和语言艺术等。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使患者更加信任和尊敬自己, 努力成为一名德技双馨的医务工作者。

(2) 加强人文修养, 注重人文关怀患者在求医过程中承受着生理的痛苦、精神、心理和经济的压力, 心理是比较脆弱和渴望关怀的, 同时又对刺激非常敏感, 医务人员的生硬的态度、冷漠的言语和不耐烦的行为常容易引起患者的反感、抵触和不信任, 从而引起医患冲突。所以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必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注意自己的形象、言语、行为和诊疗环境等。一是要尊重病人, 以病人为中心, 尊重病人的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权益;二是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 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人们心目中的好医生普遍都认为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待人热情、服务态度良好、懂得倾听、沟通良好、能平等待人、有爱心、有责任心、医术高明、医德医风好、合理用药、凭良心做事、会换位思考多替病人着想并给病人精神上的支持等等的形象, 自觉的往好医生的形象靠拢, 不仅能获得患者的尊敬、信任和感激,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而且能够促进医患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从而有利于疾病的诊治和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 更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三是营造安静、温馨和谐的诊疗环境和氛围, 如开展温馨病房创建、患者经验交流、心里鸡汤、音乐等艺术欣赏等, 一个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和氛围, 不但能增进医患沟通和情感互动, 还能改善患者情绪, 减轻患者焦虑、弥补其情感缺失, 激发患者面对疾病的勇气, 增强配合治疗等。此外, 人文素养的培养要从源头抓起, 医学院校要开设人文医学课程,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就是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融洽情感的超级融合剂。

2.4 患者的理解配合和自觉文明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医患关系和谐与否, 涉及医患双方, 单靠医护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患者尊重医学, 主动增加对医学知识、医学科学的认知, 充分理解医学的高风险性和局限性, 全面正确地理解医生这一个职业, 理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是由很复杂多面的因素引起的, 不能片面的全部归因到医院的身上。只有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依存, 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

2.5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 正确引导和利用舆论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平台

平时积极和媒体沟通联系, 与媒体建立良好关系, 经常利用社会新闻媒体和医院新闻平台宣传医院的正能量。同时自觉接受媒体的监督, 遇到医疗纠纷时, 要及时向媒体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让媒体及时了解真实的情况, 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对于媒体揭露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要坚持不护短、不遮丑, 坚持正确对待、举一反三, 积极主动地采取改进措施。新闻媒体也要坚守职业道德, 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 客观如实报道医疗卫生服务活动, 不刻意炒作渲染, 激化矛盾, 共同努力促进医患关系良性发展, 维护医疗行业的良好秩序, 保障人民健康,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促进医患关系良好发展, 需要社会、医方和患者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但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的背景下, 作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主体的医院应付出更多的努力, 坚守医院公益性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 主动努力寻求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 以实际行动去促进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19) :2295, 2319.

[2]张桂枝, 董兆举.医患矛盾微观因素探析[J].卫生经济研究, 2007 (12) :13.

[3]李建飞.浅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J].南方论刊, 2007 (5) :26, 25.

[4]高强.加强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医界名家从医感悟”首发式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医院, 2005, 9 (11) :1-4.

[5]贺算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与对策[J].医学信息 (下旬刊) , 2005 (5) :31.

[6]梁维萍, 郑建中, 贺鹭.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社会成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0 (3) :132.

紧张关系 第11篇

一、 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紧张问题看似只是管理中发生的问题,表现为教师管与不管、不爱管、不敢管和管得不当等几个方面。但这些现象背后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主宰下师生生命情怀的迷失

工具理性是一种抽象的和工具性的经济计算方式,在手段与目标之间,尝试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目标。它以功利目标和技术手段为本质特征。[4]近代以来,人们远离感性,疯狂地迷信科学与技术,以为科技能够实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从而使工具理性的形态演化成了技术理性。这就导致了科技理性主宰一切,在这里,人们最为关心的是科学和技术作为实现某种眼前利益的手段和工具的实用性,关注运用逻辑演绎和数理分析等理性方法去认识、驾驭客观世界的可能性。人的心灵被放逐,人的道德情感、人性的价值都被边缘化了。反映到教育领域,体现为教育成为人们追求功利的工具,工具理性主宰了教育。由此,教育发生了异化,其目的不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正如鲁洁教授所言:“当今的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为了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5]

教育的功利化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师生关系异化为相互利用的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第一,理性关系。人们深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价值便凸显了出来。于是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开始功利地对待教与学。他们重知识的传承与接受,轻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只教学生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却放弃了引导学生对“为何而生”的思考。他们的教学以知识的记诵为考核学生的标准,把鲜活而丰富的教学内容分割成了毫无感情的冷冰冰的知识点,从而使师生关系处在冷冰冰的知识体系的包围之中。[6]而师生关系的实质是“教师生命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共同建构的精神性共享关系”[7]。没有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的精神共享关系便无从谈起。同时,只有知识传承的教育,导致师生间应有的生命关怀被边缘化。第二,工具关系。师生相互利用,学生功利地利用教师,他们没有把教师当作其人格的楷模、灵魂的导师,而仅仅把教师当作其获得好成绩、取得各种证书、考上好大学的阶梯。同时,教师功利地对待学生,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喜笑颜开,关怀备至;而对于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则无论其其他方面多么优秀,他们也总是横眉冷对,百般刁难。第三,利益关系。功利主义主宰下的教育也使得学校领导功利地去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行政力量掌握教育资源,家长的一个电话就能吓坏校长;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沦为绩效指标与谋取利益的工具。对于学生侵犯教师权利的行为,学校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这也助长了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得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不尊重教师。

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主宰下的师生关系必然是缺乏生命情怀的“我—他”之间的关系。其导致的不良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心灵的关怀、道德人格的养成和生命意义的启蒙,这使得学生的生命意识十分淡薄,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不懂得如何去追求过有意义的生活,更不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管理严格,要求严格,不但不会让学生感激,反而会惹来学生的记恨、甚至于报复乃至弑师(或者自残、自杀)。所以,教师便不敢再管学生,由此学生的行为因被纵容而对教师失去最起码的尊敬;另一方面,教育不能给教师以从教的自由和幸福,使得他们丧失了生命意识,“因利施教”,把学生当作器物、当作工具,而不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所以他们不可能有民主平等的“师爱”,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缺乏了爱和生命情怀的教育必然导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远离和谐,变得冷漠、对立,师生之间灵魂唤醒灵魂、人格感染人格的关系便荡然无存。

2.教师专业权利的缺失

当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很多法律条文都是软条款,缺乏操作性。比如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对于侮辱、殴打教师的只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此类情况往往只按照民事纠纷来处理。由于社会舆论一味宣扬学生的主体性,过分抬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却没有明确教师的专业权利,这就必然造成教师权威的失落。教师权威的失落和教师专业权利的缺失使得教师本该发挥的教育作用大打折扣。而缺少专业权利的教师也不可抗拒地沦为教育过程的旁观者和看客,无所作为只能是这种现实下教师的无奈选择,这也导致了一些学生目中无师的“民主的暴政”。

3.教师专业伦理的错位

教师专业伦理,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工作时应该遵守的基本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8]我国有关教师专业伦理的规范主要以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代表。其中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伦理有六个条目,分别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不容否认,我们的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广大教师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无悔地奉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绝大部分教师是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的。但我们也不得不说,目前教师专业伦理在一定意义上处于错位状态。这表现为“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和“无条件爱学生的全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评价指标的不合理、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社会上其他不良风气的毒害,有些教师对学生毫不负责,不论是“因财施教”的教育腐败,还是为了升学率而“劝退”后进生的种种不齿行为,他们为达目的而无视什么是教师的责任、什么是教师的义务、什么是教师的天职。另一方面由于广大教师对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他们片面地以为教师应该无条件地爱学生的全部:不仅要爱他们的优点,也要爱他们的缺点甚至恶习,从而导致对学生的缺点和恶习置之不理。教师专业伦理的错位,无论是教师的有意为之(前一方面)还是无心之过(后一方面),都导致学生处于放纵状态。

4.新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方面的原因

当前普遍是“421”的家庭模式,家长的过度呵护和疼爱、娇惯与纵容,使得学生养成了许多毛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抗挫折能力差。正如南方发展研究院心理研究所主任赵凡仪所说,我国的学生多是“玻璃孩子”,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很差,教师别说打了,话稍微说重点也会招来投诉,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权难以得到保障。

不仅如此,时下家庭和学校缺乏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加上社会大众媒体对学生一味呵护和教师专业权利的缺失,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学生片面地追求所谓的个性发展、天性解放。他们以为与老师公开叫板的反叛就是个性;以为完全放任自己的缺点就是天性解放;他们不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而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对教师的谆谆教导不仅不知道感恩,还视其为对自己自由的干涉而对此耿耿于怀。这一切都导致了学生民主的泛滥,教师反倒成了弱势群体。最后他们不知道怎么管,也不敢再管学生,于是教育这一“价值引导的事业”陷入了管理真空。

二、 改变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紧张问题的路径

1.通过开展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针对当前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笔者以为我们应该加强普法教育,让广大学生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勇敢地用法律武器与侵犯自己权利的行为做斗争。另一方面,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的事业,教师职业是一种公民身份与职业身份相统一的职业。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促进学生的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相应的,接受教师教导,努力完善自我则是学生应尽的义务。针对当前学生权利泛滥,老师不愿管、不敢管的现状,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让他们懂得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不能妨碍别人权利的行使。作为学生,好好学习是自己的天职;好好学习、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是他们的义务。学生在追求自己权利实现的同时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义务,他们也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虚心地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能我行我素。因此在法律上师生双方必须平等地行使各自的权利,履行各自的法律义务,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的健康发展。

2.树立正确的教师专业伦理,增强教师职业的责任感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由的、鲜活的生命个体。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尽己所能去真诚地帮助他们,促进他们幸福的成长,不管他们是贫是富、是漂亮是丑陋、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落到实处,完成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出新时期的社会公民。正如劳凯声教授所言,“教师的职责首先表现在维护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独特价值,引领他们实现源于精神内部的、具有个性色彩的社会化过程,激励他们不断去追求比当下更高、更完善、更美好的自我”[9]。

传人类文明之道、授学生终身发展必备之业、解学生成长之惑是教师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而保护和扶助后进生的意识则源于教师职业的良知。广大教师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和进步,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欣喜、赞叹,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明确教师专业权利

当前教师专业化正在进行中,教师这一职业与医生、律师等专业性方面相比,严格意义上说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上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认可度还不够高,对于教师的某些做法还存在种种的不理解与不信任,虽然教育界的一些学者和官员也认为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可以采取恰当的惩戒,“教师正当使用的、恰如其分的惩戒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对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批评和表扬同样重要,一味不负责任地表扬反而会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久而久之,盲目自大,也会酿成惨剧。”[10]由于我国当前的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很多法律条文都是软条款,缺乏操作性,并且没有明确教师的专业权利。没有明确专业权利的教师面对种种非议,不可抗拒地失去了话语权而沦为教育过程的旁观者和看客,对学生不愿管、不敢管只能是他们的无奈选择。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国际经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明确教师的专业权利,实施师生公平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师生权利均不会受到侵犯,进而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 唐一鹏.从上海PISA2012透视学生能力分位的影响因素.上海教育科研,2014(6).

[4] 王炳书.实践理性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 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1).

[6] 王枬.教育的意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7] 张培.教师生存状态异化现象透视.教育发展研究,2008(24).

[8] 徐廷福.论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6(7).

[9] 劳凯声.今天我们如何为人之师.中国教育报,2009-9-14(002).

[10] 罗德宏.教育部官员称正当惩戒学生不属体罚,应正确区分. http://

news.xinhuanet.com/edu/2008-10/

28/content_10263145.htm,2008-10

-28.

试论知识和道德之间的紧张关系 第12篇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追求真善美的进程。而知识与道德分别代表着真和善。知识与道德的关系在西方的主流伦理学思潮中非常紧密, 表现为知识对于道德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道德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将道德等同于知识, 对道德的认识由此有了知识论的倾向。苏格拉底说:“心灵的性质若不是知识则是有害的。”而知识的获取在于人的智慧, 美德之所以有益就在于其中包含了智慧的成分。在智慧的作用下, 人才能达到幸福。“人的心灵所企求或承受的一切, 如果在智慧的指导之下, 结局就是幸福;但如果在愚蠢的指导之下, 其结局只能相反。”他进一步宣称道, “不知道什么是恶的人并不想得到恶, 那是想得到他们认为是善的事物, 尽管它们实际上是恶的, 而那些由于无知而误将坏事物当作好事物的人想要得到的显然是善。”每个人都向往善的事物, 人之所以作恶, 是因为他们的无知。正是因为美德即知识, 美德才是好的。知识于道德而言不仅仅只是工具性的作用, 更具有目的性的意义。近代是理性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时代。人的理性被无限地扩大, 统领着人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 而理性可以说就是知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德与理性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哲学在近代有着认识论的转向, 对道德的认识亦是如此。在近代, 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转化为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斯宾诺莎给出了如下的一些论述。首先, 对自由的热爱源自于德性知识的获得, 对自由的追求转化为对德性和德性形成原因的理解。若是对德性和德性所形成的原因得到理解, 那么就会形成对自由的向往和热爱。其次, 自由境界的获得源自对必然性的服从。自由不是受情感、欲望的驱使而为所欲为, 自由需要通过理性的思考而达到更高的生存境界。再次, 恶的产生在于未能认识到此种必然性的存在。善恶的区分需借助认识。在古希腊, 无知是恶;到了近代, 对认识能力的妨碍是恶。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在斯宾诺莎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调了必然性真理之于自由的作用。他说道:“必然性是理智思考的对象, 有了对必然性的认识便可达到对必然性的消解。”而只有理解必然性, 思考必然性, 人才能实现自由。实现自由, 需要以认识为前提。最为自由的状态当然是人人所向往和追求的, 人在这样的条件下, 也当然是最为道德的。达到自由意志在黑格尔看来需要两方面的条件:其一是扬弃自身的任性, 其二是对其自身形成认识。自由的获得不能脱离对必然性的认识。通过如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知识与道德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从柏拉图到黑格尔, 从美德即知识到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或是服从。道德知识化的倾向在西方有着深远的传统。在这个传统的影响下, 道德需要依靠知识来得以救赎, 人的伦理生活依赖于理智生活。

二、道德问题可以诉诸于知识无疑是西方的主流的观点

然而, 知识与道德之间的不和谐被一些哲学家敏锐地发现了。知识与道德并不是一直处于不可分隔的关系之中。从近代开始, 便有着一批哲学家试图将道德与知识分离开来, 以此建立一个独立的道德世界。对美德即知识的质疑, 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如果美德就是知识, 那么美德就是可以教的。然而, 他给出论断说, “我经常在寻找, 想知道有没有美德的教师, 尽管我竭尽全力, 还有许多人和我一起寻找, 我相信这些同伴在这方面是最有经验的, 但我仍旧没能找到。”既然不存在美德的老师, 美德可教就不成立了。进而, 美德就不能和知识划上等号了。“我们看到, 美德这个主题既无教师也无学生, 所以美德似乎是不可教的。”对道德知识化的质疑在近代表现得尤为突出。卢梭甚至将知识与道德摆在了对立的位置:“物理学能够在某种意义上解释感官的机械作用和观念的形成, 但是在人的意志力或者勿宁说选择力方面选择力以及对于这种力的意识方面, 我们只能发现一些纯精神性的活动, 这些活动都不能用力学的规律来解释。”客观的科学规律解释不了人的主观选择, 更加解释不了人的道德行动。此外, 他认为由于科学发展而带来的人类社会的进步非但没有使得道德进步, 反而使其后退。由科学和艺术带来的文明社会, 反倒成为人类不平等、腐化堕落的根源。科学的出现使人学会理性算计、有了自身利益的追求, 导致人失去了原始社会的本真的情感。文明的进步是恶, 而非善。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是紧张的、对立的, 他们处于势不两立的地步, 应该将两者分离开来!道德的独立之路在休谟和康德的努力下才最终迈出了哲学的脚步。休谟为道德的独立做出了重要工作。首先, 他对理性在道德领域中的作用进行了质疑, 试图将道德从理性的控制之下解放出来, 让道德拥有自己独立的地位, 而不应该是从属于知识或是科学。“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得来的。”理性不是衡量道德的标尺, 当然, 道德上的是非也不能由理性评判。“行为之所以有功, 并非因为它们符合于理性;行为之所以有过, 也并非因为它们违反了理性……理性不能是道德上善恶的源泉, 因为我们发现道德的善恶是有这种影响的。”在休谟看来, 道德不是理性的对象, 而是情感的对象。“对我们最为真实、而又使我们最为关心的, 就是我们的快乐和不快的情绪;这些情绪如果是赞成德而不赞成恶的, 那么在指导我们的行为和行动方面来说, 就不再需要其他条件了……道德宁可说是被人感觉到的, 而不是被人判断出来的。”其次, 他做出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两分。科学、知识等属于事实判断的范畴, 而人的道德、价值等属于价值判断的范畴。“道德并不成立于作为科学的对象的任何关系, 而且在经过仔细观察以后还将同样确实地证明, 道德也不在于知性所能发现的任何事实……道德并不是理性的一个对象。”从这样的区分之中, 休谟为人的自身价值留出了一片空地, 价值判断是为人所独有的, 也就是说, 只有人才享有价值。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启者康德, 在认识论领域, 回答了休谟的因果性难题。在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批判的基础上, 在更高的层面进行了道德与知识的二分。在先验哲学的话语体系之中, 知识与道德表现为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康德写道“形而上学分成纯粹理性的思辨的运用的形而上学和实践的运用的形而上学, 所以它要么是自然的形而上学, 要么是道德的形而上学。前者包含出自单纯概念的、有关万物之理论知识的一切纯粹理性原则;后者包含先天地规定所为所不为并使之成为必然的那些原则。”思辨理性所认识的现象界处于因果链条之中, 而人的实践理性所发出的定言命令支配着人的道德本体世界。第一批判就是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反思, 人的认识能力只能在现象界, 理性一旦僭越现象界, 对本体界进行思考便会出现幻相。对理性进行反思的最终结果是人类的理性认识是有界限的, 我们的本体世界不能通过人类的理性去加以主张和思索。但是, 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理性的能力有限而对其进行取缔, 我们更应该将我们的本体世界悬置起来。理性应该为我们的道德世界、善良意志留出属于它自己的空间。通过对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二分, 康德为人的实践理性能力在本体界的运用留下了一片领域。人的道德世界是不受因果规律的支配和制约的, 人为自己的道德世界立法!在整个康德的批判体系中, 实践理性能力是高于思辨理性能力的。他说道, “终极目的无非是人类的全部使命, 而有这种使命的哲学就是道德学。”康德不仅仅将人的认识能力与道德能力分开, 而且将人的道德置于更高的位置。康德的道德体系中的“善良意志”是无条件地善的, 不受任何经验现象的影响, 当然也不会受人的情感的影响。康德在休谟的基础上不仅为人的道德领域排除了知识的影响, 而且为人的道德领域带来了更多的纯粹性。休谟与康德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将知识从道德领域中驱逐出境, 为人的道德世界争取出一片独立的天空。知识与道德之间应该划出一道界限, 相互之间不能进行跨越。这恰恰是对“美德即知识”最大的叛逆。知识不能等同于道德, 道德的世界有着自己的法则;道德不同于知识, 道德的世界不应该交付给知识。

三、从以上的两股思潮中, 可以看到, 知识与道德之间的紧张关系

一方面, 道德离不开知识的指导, 没有正确的知识, 便会有恶的产生;另一方面, 道德需要与知识划清楚界限, 它们分属不同的领域。

就当今中国而言, 一些伦理学的思潮或是研究伦理学的方法仍然受着道德知识化的影响。他们认同道德即知识, 将伦理学置于科学之下,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伦理学的研究, 使得伦理学科学化。如有人认为:“一般来说, 伦理学是一门关于道德的科学, 或者说, 伦理学是以道德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科学。”也有人认为:“伦理学乃是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 是关于如何制定和实现优良道德的科学, 是关于优良道德的制定方法和制定过程及其实现的科学。”伦理学科学化的这一作法可以说是道德知识化思潮影响的重要体现。他们试图将科学与伦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使得伦理学可以像科学那般严谨和规范, 使得人们的伦理生活可以有规律可循, 使得道德可以作为一门学问来加以学习。然而, 把伦理学纳入到科学之下, 将带来如下的一些问题。其一, 伦理学的存在根基的问题。如果将伦理学纳入到科学, 那么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就要交给科学。既然科学可以对伦理学的对象能加以研究, 伦理学还有独立存在的必要么?若无必要, 就得取消伦理学。其二, 如果伦理学能够用科学来代替, 按照科学还原主义, 那么伦理学所说的善、幸福等价值便可还原为物理原子之机械运动。人的价值意义世界便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失去生存的意义。当今中国, 科学集中表现为生产力的问题;道德则表现为价值观的问题。用科学去统摄一切的想法存在着很大局限。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社会的全面发展, 也不会意味着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相反, 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掩盖不了价值世界的缺失, 利用科学知识进行犯罪的现象近年来在中国屡屡发生。将伦理学等同于科学, 在教育界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果将伦理学等同于科学, 那么伦理学也能像科学那样有着固定的规律, 如同科学那样进行传授和教育。于是, 空洞的道德教条和学说充斥在课本和课堂上。然而, 按照教授科学那样去传授伦理学的知识, 达到了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结果么?学生在思想品德考试中取得高分就意味着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学生么?此外, 伦理学应该高于科学, 道德应该超越知识。就人的存在意义而言, 人具有身的存在, 也具有心的存在, 或是意义世界的存在;就人的本质而言, 人是必死的, 换句话说, 人是有限的。人活着的目的是延长自己的生命。科学的出现和进步, 无疑延长了我们的物理生命, 我们借助视听技术看得更远, 听得更清楚。通过医疗技术, 我们延长自己的寿命;然而, 无论科学的发展多么完善, 我们终将死去。但是, 除了我们的身体, 我们还有灵魂;除了物理世界, 我们还有精神世界。人可以通过精神世界而无限地拉长生命。一个道德的人, 他是不死的, 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道德世界抑或精神世界使人的生命得到了无限的拉长。人的灵魂因道德而不朽。道德在这个意义上高于知识, 伦理世界高于科学世界。知识与道德自古以来处于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中, 将道德纳于知识之下, 或是用知识去统摄道德, 实则成为当今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和意义缺失的思想弊端之一。在西方的思潮的影响下, 当今的中国亦产生了同样的问题, 而正确地理解道德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对于指导中国进一步和谐稳定地发展, 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柏拉图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4]斯宾诺莎.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5]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5]戴茂堂.西方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

[8]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

上一篇:当今中国油画论文下一篇:校外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