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学体育教育

2024-05-26

人文教学体育教育(精选12篇)

人文教学体育教育 第1篇

关键词:人文选修课,理工院校,人文教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在当前理工科院校教学中, 为了满足不同大学生日渐丰富的兴趣与爱好, 应该加大人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广度和深度。对人文选修课的学习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也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人文选修课能够深度挖掘大学生的潜能, 对他们未来迈入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选修课的必要性

随着当前经济的迅猛增长, 社会的快速变化, 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人们的精神和灵魂却开始出现了巨大的空白。一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 在国内, 一些坏习惯也许可以互相容忍, 因为这些坏习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比如我们在很多公共场合都大声说话、光着膀子在大马路上吃宵夜、小孩子随地大小便 (甚至成人) 、乘车不排队、吃饭铺张浪费、各种炫富等, 这些行为我们在国内确实是随处可见, 并且见怪不怪了。但这些习惯在国际社会却引起了一轮又一轮小视中国人的浪潮, 小习惯带来了国际不良影响的大后果。如在德国因为浪费被起诉、在法国因为炫富被抢劫、在美国因为小孩随地撒尿被指责、在泰国因为在古迹上随意刻画被拘捕……

这些问题的产生, 一方面是习惯没有改过来, 久在茅厕不知其臭;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不到位所致。直到国际社会对于一些中国人的种种不当行为进行处罚和传播, 我们才发现问题很严重。这些行为, 我们不能用一句“素质低”就能解释的。我们需要痛定思定, 借此检点我们的价值取向、社会习惯、教育体系, 去寻找产生这样问题的症结所在, 然后对症下药, 解决问题。我们的孩子们也因为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 在默默承受着无知所带来的苦果, 所以, 在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而, 在大学开设人文选修课是开展相关教育的重要途径, 这个阵地必须开辟。

二、理工科院校人文选修课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一) 人文选修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具有随意性, 缺乏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所开设的相应做法

很多教师在申请开设人文选修课时, 基本上都是以自己的知识储备、教育理念、兴趣特点、专业喜好为出发点, 很少顾及到理工科学生自身的需要, 容易出现因教师兴趣而设置课程的现象。

(二) 管理部门在审核人文选修课的开设上, 缺少针对性的论证

一般教师提出申请大多能受到批准, 而且以年轻教师居多。长此以往, 造成教学质量不高, 人文选修课各门课程之间难以达到整体融合。大多数学生虽然能够获取选修课学分, 但是从整体知识结构的补充上, 兴趣爱好的培养和视野的开阔等并未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没有充分实现人文选修课的开设目的。

(三) 管理不健全

理工科院校教学部门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在了必修课的管理上, 对人文选修课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正确的态度和相应的经验。因此, 人文选修课的任课教师缺乏对选修课的重视, 对学生上课状况的管理不够严格。课堂出勤、课堂作业、课堂提问、考试等方面管理较松, 导致学生的重视程度较低。

三、理工科院校人文选修课改革的建议

(一) 加强选课指导, 可根据教师意愿控制课堂规模

在高校人文选修课的开设中, 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应有各自的侧重点, 而且要能够了解学生的特点, 他们通过对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领域课程的选修, 可以为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补充, 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增加了人文知识储备, 为未来工作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高校选修课一般都采取网上选课, 但是学生缺少相应的信息平台来了解具体的课程信息, 因此很多学生在选课时对课程相关内容的了解不够, 造成选课的针对性不强, 甚至使学生选课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学部门可以把人文选修课程的简介、开设目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教师的基本信息等公布在学校的网站上, 让学生登录选课系统后就可了解课程的基本情况。高校应该正视人文选修课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广泛利用网络化的教学资源, 优化课程配置, 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了解每门课程的基本情况, 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 选择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 避免前期选课的盲目性,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对于课堂教学学生规模, 一方面, 可以根据教师的意愿满足小班上课的要求, 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及爱好需求;另一方面, 控制大课堂人数, 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 采取大班上课和小班上课的方式。在选课形式上可以采取优先选择和补充选择相结合的办法, 尽可能确保学生能够选到自己喜欢的人文课程。

(二)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方法

人文选修课的课程授课对象都是不同年级、各个专业和不一样学科背景的大学生, 由于课程性质的特殊性, 人文选修课大多没有统一的教材, 鉴于这种特殊的授课对象, 教师一般采取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理工科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的教学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 甚至走出去学习更宝贵的经验, 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尤其是年轻教师, 保证教学质量。端正教师对人文选修课的治学态度,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 提高人文选修课的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的授课大赛, 通过参加评选活动, 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 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逐步丰富教师讲课的内涵。同时, 要积极开展人文选修课教学研究活动, 鼓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科研能力的老教师发挥示范作用, 逐步促进人文选修课任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提高。

(三) 完善监督机制, 提升教学效果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完善人文选修课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并将其形成长效机制。加强对人文选修课程日常教学期初、期中的教学效果检查, 使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科学有序地进行。人文选修课管理部门要重点掌握人文选修课课堂的教学质量, 定期组织督导教师对课堂教学以听课、评课的方式进行检查, 教务处应该对教师批改的学生作业进行抽样检查, 鼓励教师参加授课大赛, 每学期根据综合考评, 评选出精品人文选修课, 以供其他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交流学习, 制定长期计划, 建设精品选修课课程库, 形成一个常态, 不断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人文选修课在教学管理中应该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 让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程开设、授课教师评价等方面中来, 使他们的意愿能够被掌握和满足, 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使人文选修课真正发挥的作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管理, 严格规范课堂出勤、作业、提问、考试等制度。特别是有的学生选修课课堂出勤率超过三次未到就要取消其考试资格, 严格考核体系标准, 提高学生的守纪意识, 增强师生对人文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人文选修课的质量评估需要从多角度展开, 除了学校督导组的考核之外, 还应该考虑学生的认可, 学生选课人数是主要参考指标之一。不断完善平时网上评教系统, 使学生对任课教师授课情况能够随时进行客观的评价, 督促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授课, 通过网上评教促进人文选修课教学质量提升。

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第2篇

摘要:从当代世界人才培养的取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渗透是大趋势。所以,中学历史教学与语文教学一定要结合起来,相互渗透,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相得益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要注意二者的关系:教学中必须以历史教学为主,适当、适时地进行“语文教学”,决不可“反客为主”;历史教学中的“语文教学”应经常进行,不可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或认为是语文老师的事而不顾。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渗透 语文教学 文史交融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其含义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二是历史的记载,历史知识的传播借助于文学形式;三是语文学习要借助历史知识,历史的学习也要借助语文能力。故此,我国古代一些杰出的史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如司马迁、班固等;一些史学名著,同时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史记》就被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语文教学,能够造成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能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而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从而对多彩的历史画卷产生惊奇和震动,同时,也进行了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文史交融,相得益彰,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首先,文史交融能使课文更加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历史课本的文字叙述简要,往往需要教师在讲述时作一些必要的补充。讲述历史人物时,应讲出他的特点来,尽可能给学生以生动具体的形象,从而避免雷同,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史记》中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同一主题,三种口气,表现出这三个人不同的身份、思想和性格。课本中“文革史”的叙述高度浓缩,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让他们读反映文革的文学作品(如“伤痕文学”、朦胧诗等),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高中生正处于花季年龄,其理性思维正处在形成阶段,在心理上对形象化、艺术化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如把顾城的《一代人》、北岛的《宣告——给遇罗克烈士》、陈虞的《还我头来》等诗歌或杂文印成材料分发给学生看,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关注“文革史”的积极性。我借机启发他们:“读史使人明智”并不是专门对历史学家说的,文学家、诗人乃至社会上的任何人都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汲取精神的养料。客观地讲,高中生做作家梦的人不少,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可以端正他们学习历史的态度,使他们意识到“文史不分家”,从而注重培养自已的综合素质。

其次,文史交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的有效方法。“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蒋桂战争》)一语道破新军阀混战的频繁和巨大规模,战事危及百姓,造成生灵涂炭,怎能不激起学生的强烈憎恶和愤怒呢?但蒋介石等军阀企图用武力统一中国不过是“一枕黄粱再现”的美梦而已,红军正是抓住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分田分地”的土地革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毛泽东生动地描绘了长征这一惊天动地、震撼中外的历史事件,讴歌了红军战士英勇豪迈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再次,文史交融能深刻反映阶级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引用《诗经》中的“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和“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把奴隶控诉奴隶主贵族残酷剥削的仇恨鲜明地反映了出来,也就讲清了“国人暴动”的根本原因。引用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使学生认清了唐朝统治阶级残暴、安史之乱的灾难、百姓的疾苦,理顺了唐末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民国万税,天下太贫”揭示出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对广大人民的剥削、掠夺。

最后,文史交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学语言极具风格的逻辑结构和极富想象的表达形式,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两首诗对隋大运河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地看待问题具有典范的作用。对楚汉战争中项羽的失败,杜牧有“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有“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哀叹项羽缺乏百折不挠的精神;王安石则以政治家的眼光指出项羽失却民心,败局无法挽回。谁的看法对?哪一种认识反映历史现象的本质?组织学生运用思辨的方法进行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前三句描写了农业丰收和四海垦辟,但最后一句却激起人们层层思索的涟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兴”、“亡”的强烈对照和“百姓苦”、“百姓苦”的一致,表现出极大的历史反差,展现了文明史肌体上的深深伤痕。在这反差与伤痕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呢?诗词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疑问,这种卓绝的设问能力会引导学生进行一次次的“历史思索”,提高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可以从语文课文中得到加强,而中学语文的许多课文也与历史有着重大的关系,甚至有的课文如不借助历史知识的帮助,学生是无法弄清楚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就是一例,倒不是他的文字生涩,而是他的许多语言,甚至全文都是隐喻,如无历史知识作为钥匙,只凭语文教师在文学上的说明,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作者在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针对一些人诬蔑群众而作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则是纪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受国民党文化专制迫害致死的五位青年作家。可以说,鲁迅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时代背景,要理解文章,必须了解历史。

2001年高考历史上海卷第39题以“公开信”的形式出现,从文句上看,丰富了试题的表达形式;从内涵来看,体现了惩恶扬善、经世致用等历史古训和褒扬正义、捍卫真理的历史责任感;从语文角度讲,要注意格式、对象、语气,不能写成抗议书如外交照会;从历史角度讲,要注意“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特点,有据有理有情;呼吁正视历史,引以为训,前事不忘,后世之师。2004年高考历史上海卷第36题: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字家„„各有讨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这对学生的文史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文史不分家”、“文史相通”的治学传统。

许多教师对文史交融才能相得益彰认识不清,认为只需“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事实上,历史教学不渗透语文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的形象理解以及对语文的理性理解,最终影响学生的分析能力,高考自然不会有理想的成绩。教师在讲授历史时,要恰当地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相关的语文课文来启发学生,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秦亡汉兴时联系《过秦论》、《论积贮疏》;讲辛亥革命时联系《阿Q正传》、《药》;讲整风运动时联系《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讲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时联系《欧也妮·葛朗台》;讲普法战争时联系《最后一课》;讲近代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剥削时联系《包身工》等等,例子不胜枚举。

语文教学内容是以课本为依托,向外幅射较远,由于语文课的生动性,课内外所涉列的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时学生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当成历史人物,当然语文教师肯定会纠正,但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担当起维护历史真实的“警察”职责。同时,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处理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如2004年考试说明中列出的“能力要求”4项10条要求),这些能力的培养无不与语文直接相关。在历史教学中,借鉴语文教学的训练方法:讲课时把涉及到的难字,别字稍带讲解一下,告诉学生如何记忆,区分,指导学生记忆难写的字词;在材料处理中借鉴语文教师对课文的分析处理方法,如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主题思想、提炼中心观点等;在分析材料或做论证性问答中借鉴语文教师对议论文的训练要求与方法,如论点、论据、论证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这样使历史教学处于人种我获的地位。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第3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45-01

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中,“将人文精神贯彻到教育中去”的理念在一定意义上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同样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实行教育改革的今天,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体现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身心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而融入“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基本发展理念,把体育和人的幸福、自由、身心和谐统一、终极价值科学地联系起来,是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学校体育中的人文教育

1、近现代学校体育忽视了人文教育。

无论是一百多年前传入我国并成为当时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兵式体操”,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增强体质,我国学校体育的主流一直是注重其生物学方面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始终在增强技术、技能方面做文章,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生理负荷、心率、脉搏曲线;最终出现全国体育教育工作者无不量脉搏的可笑局面。虽然对体育早就有“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认识,但是在实践操作层面,最终还是陷入了轻前者重后者的境地。

2、人类对健康的追求要求学校体育重视人文教育。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提出: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更包括道德层面上的健康。只有在这四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而与人类健康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学校体育势必要从简单的发展体力的狭隘区域和政治漩涡内走出来,改变以往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种种狭隘认识,更多地从人文的角度考虑学校体育,实现以人为本,走向以国家利益为重、关注个体和人类发展的立体层次。而原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对人文教育认识的不足和实践中对学生人文教育的缺乏导致体育教学的偏失。

二、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

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性人格。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健身性、休闲娱乐性,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休闲的现代健身方法和理念;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能适应日益多样化、全球化的社会生活。

1、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主体和对象是学生。

从教育主体和对象看,体育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其目标、内容、形式、活动方式等都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合适并体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实践和体现。

2、学校体育人文教育是学校教育公共的、基本的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德育、智育、美育等共同构成学校教育,并在其中居于基础地位,因为体乃心之基、人之本,育心育人都离不开育体。校园文化是由学校人文体育设施、制度、精神在内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的,其中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的人文体育是校园文化之躯和践行之道,是实践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能集中而鲜明地展现校园文化,体现精神,以及校园文化的其他方面形成有效互动,并且通过这种互动而发展。

3、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内容广泛,科学教育为依托。

学校体育人文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文化世界”中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是关于认识整体发展的应用科学,是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科学,是具有极大社会影响和哲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一门融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为一体兼有自然、社会、人文等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并广泛渗透于自然、社会、人文各学科,从而和自然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以它们为依托利用学校的各种特有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4、学校体育人文教育的主渠道是体育教学和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

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人文体育教育实践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和途径。体育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启迪,领悟体育人文精神,并内化到自身素质中去;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学中做、做中学,有效地获取体育人文知识,增强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校园文化环境也是学校人文体育有效实践的主要渠道和基本保障,具有熏陶、导向、激励凝聚等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5、学校体育人文教育具有综合教育优势和功能。

人文教学体育教育 第4篇

一、联系生活实际, 发掘人文资源

在学生学习中, 其价值观、情感态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经济文化、社会时代、家庭学校、父母师长等。所以, 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开发与利用美术教材, 发掘人文教育资源。同时, 要联系生活实际, 精设美术活动, 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 体验生活, 感受假恶丑, 体会真善美, 认识社会, 认识生活, 学会尊重生命, 关爱生活与他人, 保护环境, 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教学“端午节”时, 教师先以“开心辞典”竞赛形式提问:①请问“端午节”是几月几日?②请问“端午节”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③列举端午节有哪些纪念活动?这不但考查了学生的文化知识, 还调动了学生的探究与学习热情。接着教师揭示课题, 简单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相关历史人物。同时, 向学生呈现一连串各色各样的布香袋 (有卡通、“五毒”、十二生肖等造型) 与彩色纸粽子, 欣赏端午节的各种活动图片, 如赛龙舟、悬钟馗像、挂艾叶等, “青蛇传”片段——饮雄黄酒。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 唤起学生保护与继承传统文化之情。接着, 教师以相关漫画引入话题:近年来, 在商家炒作下, 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与之相比, 中国传统节日, 如重阳、清明、端午等则显得冷落。那么, 在现代社会中, 我们该如何传承这一传统节日?初中生又能为文化传承做哪些事情?这样, 通过联系实际, 将生活与教学有机结合, 激发学生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意识。最后, 让学生动手制作彩粽、画彩蛋, 画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漫画, 让学生内化知识, 提高能力。

二、结合传统文化, 创造人文情境

由于美术与社会时代、创作者的生活阅历、各地民俗风情、民族阶级等紧密相联, 决定了美术往往具有民族性、社会性、时代性等特点, 并蕴涵着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 这是展开人文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所以,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人文情境, 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 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进而提高审美观念。同时, 教师还需发掘文本中的德育因素, 将审美创造与德育相结合, 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 保护文化, 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教学“寻古探幽”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查阅画像石与画像砖的相关资料。课堂上, 教师先播放展现历史故事的课件《靳轲刺秦王》画像石拓片, 并配上音乐, 营造出一种神秘、庄重、古朴的情境, 诠释古画像石内涵, 奠定文化氛围。然后寻古探幽:向学生展示不同题材的画像石 (砖) , 如体现社交生活与饮食的“迎宾宴饮”;体现地方饮食业兴旺, 有小吃风味的“宴饮·烤肉串”;体现生产劳动的“渔猎”;体现文化娱乐的“建鼓乐舞”;体现历史典故的“荆轲刺秦王”等。然后, 让学生交流讨论: 画像石 (砖) 形成与发展的年代、主要用途、主要分布地与现状等,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优秀传统艺术和文化遗产, 并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同时, 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综合运用比较鉴赏、速写画像、线描等方法, 归纳出画像石 (砖) 的艺术风格与内涵, 并以绘画形式将历史典故编成连环画。这样, 通过图片、录像, 为学生创设一定文化情境, 发掘出其蕴涵的文化资源, 使学生置身在古文化瑰宝中对话、探寻, 唤起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珍惜之情, 自觉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行动中。

三、趣味性教学, 闪耀“人性”光辉

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教授知识, 还需发展学生能力, 以多种趣味性手段, 如表演、游戏、猜谜等, 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现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生动化与多样化, 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使其感悟美术内容, 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进入发现美与创造美的深入学习层次, 学会鉴赏, 逐渐形成人文意识。

儿科教学人文素养教育的渗透论文 第5篇

一、在职业院校儿科课堂中有效融入人文素养

(一)在教师方面多培养优秀教师、名师

要积极组织鼓励教师出外学习和培训,让教师能接触到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此外,作为职业院校,要“以教促评”多培育教学名师。教学名师可以突出特色,可以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给其他教师有益的启示。在临床专业儿科学课堂中融入人文素养不仅要依靠本校教师的资源,还应该要重视邀请文化界名人来教授文化课或者做讲座,多邀请研究临床教育的名师或教授来学院授课。邀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有利于本校教师学习,可以提高教师的视野,开阔教师的思路。

(二)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模式

要想让人文素养教育落实到位,需要在职业院校的工作者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比如,请一些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做专题讲座,或者让老师亲临儿童医院实地学习等形式。利用这些形式让儿科教学呈现出不同的样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无形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职业院校的学生已经接受过差不多十几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分析、评析、讲解、总结等教学手段进行课堂讲授,就很难吸引职业院校的学生。学生吸引不到课堂上,如何谈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儿科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就成了奢谈。在寻求教学方式时,教师要仔细研究文本材料。无论哪个出版社的教材,他们在选择文本材料时都会综合考虑这些情况,目的是让儿科教学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状况,让学生热爱儿科学课程,在无形之中接受中国的文化,从而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教师要把人文素养教育融于临床儿科教学课堂之上

就需要教师把握好教材文本。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编写的目的和意图,揣测编者编写的目的意义,仔细研究教材的框架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力图了解编者目标的前提下全面掌控和把握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素养材料,以便于在教学中融入。一般而言,教材的前言都会把作者编写的主要想法和结构框架列出来,我们要了解编者的编写目的,研究他们的思路,再把他们的思路和自己的.工作经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的专业特性结合起来探索教学方式。比如学生在学习小儿循环系统疾病时,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要点,不仅包括身体上的护理,因为该类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活动,造就该类患者孤立、融入性差的心理特点,故也要有心理上的护理,再依据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的依从性较高的学习特点,老师在讲授该类疾病时要告之学生,要对这种疾病的孩子多尊重和重视,多关心爱护,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能像正常孩子那样有良好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活动受情绪的驱动,情绪对认知活动起到组织或瓦解的作用。摆正情绪协调、组织认知活动,负情绪破坏和阻断认知活动。[2]故良好的情绪是儿童的认知活动更好的发挥和表现,对疾病的恢复也起到有益的影响。

(四)要在职业院校实施人文素养

还应该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策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能适合“90后”学生的接受心理。但是在职业院校临床教学中,儿科学课程方面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地方,如儿科教师的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儿科教学队伍主要是以年轻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配备比例不均衡,在职业院校担任该课程教师鲜有经验丰富的教授级人才,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会影响临床儿科学这门课程人文素养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可以说直接影响到人文素养在课堂中的融入,由此,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尤为重要。

(五)教师在融入人文素材时要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气息

要把学生带入本地文化气息浓厚之地进行参观考察,接受本地人文素养的熏陶。如在许昌,就可以利用学院周围的文化氛围来对学生进行直接的人文教育。利用周六、周日带领学生参观关羽挑袍的,使同学们从中领会信任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中,把这种精神传输给学生,如在讲儿科中的静脉穿刺等各种技能操作中,首先让患儿与医护人员之间建立良好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操作任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3]所以在人文浓郁的景点感受人与自然之间宁静和谐相处的妙处,深入了解文化名人生平经历以及这种经历对他们创作的影响,了解他们在不同时代和社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是如何努力的,在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时候遭遇了磨难,他们又是用怎样的精神面貌来应对的。通过具有浓郁文化的人文景点的实地考察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二、结语

初谈体育教学人文观 第6篇

关键词:体育体育教学人文观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c)-0000-00

1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的学校体育一直在不断探索与改革中发展,它的教学现状是否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了当今的学校体育并未真正的摆脱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束缚,不是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始终还是为应试而体育。我们的体育教师都在不停的忙,课余忙达标,课中忙指标,训练争锦标。而学生呢?他们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他们被迫的去“积极锻炼”,为的是去争优秀争三好。到最后弄的老师、学生都累,无人喜欢,无人乐意,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传统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仍然存在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造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平等的水平上进行交流、探讨各种问题。教师的权威性,使得学生不敢接近。在这种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挥,甚至连基本的体育技能也无法很好的掌握。

1.2教学内容的传统

过去的教学大纲都力求突破竞技运动教学内容体系,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如何真正地突破。然而,遗憾的是终究未能突破。体育教学内容依旧是田径,球类项目的篮、排、足、羽、乒等。没有什么创新,与现代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些项目(如形体、橄榄球、野外运动等)脱节,由于竞技运动内容与广大学生的未来生活方式连接并不紧密,因而导致了学而无用现象发生。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掌握铅球、跳远等竞技,但在未来生活中却不能拿它来锻炼身体。

仔细查阅教学大纲,我们又可清楚的发现一个问题。体育教材内容与中、小学的一贯制处处存在。比如,小学有长跑,中学还有,大学也少不了。这种数十年不变的教学内容,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进行机械的学习,得不到锻炼身体的实际效果。

1.3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没有本质上的突破

围绕学校体育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也在不停的改革。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无论怎么改,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必须跟着教师学的现象。我们的体育教师要求学生必须跟着他的动作技术要求去做,不允许学生不按某一项目的运动技术形成规律去自主练习。评价的动作标准也必须按书上所写的,或从所教的学生技术动作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如此的教学方式,其本质还是应试教育,与现在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相悖。

1.4教学组织不适宜学生的发展

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体能等都不一样,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有些学生不能胜任,而有些学生又已掌握了这些技术学不到新技能。这样使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安排的进度快、内容繁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是无法很好的掌握这些运动项目的。如果强制的进行灌输的话,不但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而且还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的。 各高校的公共体育课考核一般是由平时表现、技术评定和理论成绩三部分组成的,都是由教师所决定的。学生的成绩都控制在教师一人手里,由于教师的主观意识有时并不能完美的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考核方式还是欠佳的。

如此的教学模式令人担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无人的丰富感情,也没有对人的关怀。其结果导致了学生兴趣得不到关注,特长得不到发挥,身心未必会健康。

2人文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之柱就是中国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崇尚和谐”等。中国人文精神渗透于中国文化中,统摄于人的精神,凝聚人的力量,是维系全民族的思想纽带。我们提出“人文奥运”并不是随便一喊的口号,而是要为北京奥运会注入新的人文思想,把北京奥运会办成更具现代人文色彩的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竞技运动,它的突出特征就是人文精神对这一运动的重要意义。体育教育作为竞技运动的基础,作为一门必修课,我们更应该注重体育教育的人文精神。

体育教育同其它教育相同,必须以人文观为标准。在重新认识“人”的基础上,旨在让体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体育向人文教育升华。体育教育既是育人的过程,也是探索改造人的过程。以人文精度为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建设的不仅是身体运动的文化,而且有塑造、完善及美化身体的文化,以及身体语言表述的人化。因此,再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人文精神溶入其中。这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

体育教学的过程说到底是精神的成长过程,而非理性知识与实用技能的堆积。现行的体育教学过程还是过分强调体育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对怎样控制课堂局面,把握教学进程和怎样“讲解”积累的丰富经验都很在行,但学生的主动自主发展和主体自主思维活动被忽略了。同时,课堂教学对每个学生都受用同样的事先套装的教育课程和方法,甚至包括一整套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这样,学生只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缺少自己的主观意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没有了。

体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学生对体育,特别是对玩有天然的兴趣,但是如果我们在教材与教法方面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对体育的直接兴趣也不能转化为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还会出现“体育课上无精打采,课后活动兴高采烈”的现象。现在我们讨论的“主动性”也远远不是让学生上体育课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需要。

3.1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体育教学过程究竟追求什么目标,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是学校体育理论中必须回答的问题。目前,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它必须由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体力的增强逐渐变到体育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动机、培养体育兴趣和意识,发展体育能力为主。同时,兼顾调节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着广大学生对接受体育教学的不同需求。长期以来,学校存在的教学方式,一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性。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就必须改变一个炉子冶炼一个模式产品的教学形式。树立学校体育教育的“生态观”,培植学校体育教育的“生态环境”,让学生这棵茁壮成长的禾苗在其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阳关”时就提供充足的“光照”,需要“水分”时就及时给予“滋润”,需要营养就施加“肥料”。给学生提供、创造个性发展的机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体育运动最能表现出学生的个性,如兴趣、爱好、内向和外向、粗纩与文静、勇敢与胆怯等。因而,我们可以利用体育教育的过程去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要认真识别学生的个性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其次,在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使之渗透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影响。再次,通过“角色”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体育教学中学生可担任组长、发令员、领操员等,也可以让学生来担任“老师”组织比赛、游戏等。最后,在发展个性时应区别对待,严格要求。

3.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对话

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大量控制现象:以强迫代替自愿,以牵制代替引导,以专制代替民主,以奖励与惩罚代替自觉等等。这样导致学生上体育课没兴趣,师生之间产生了隔膜和代沟。积极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互相尊重、互相结合、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体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3.3关注学生对教师价值的评判,建立良好的考核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中,以分数高低来说明教学价值的大小。而分数既不能表达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真正目的,也不能完美的标志出教学活动的结果,很难反映出学生的教学需要,无法公正地反映出学生对教学价值的认识。

4结语

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是21世纪教育的主调。在认识“人文”的基础上,以人文精神为依据,旨在让教育树立起新的理念。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使体育向人文教育升华。体育教学活动是为人的活动,在教学中应充满人文意识,应有效的或高效地传递人类文明的精华和知识火种,不应仅限于让学生出点汗,让学生学到几个运动的动作,只有自始至终关注学生,才能真正实现以人文价值为取向,才能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第7篇

所谓人文思想, 就是对如何使人类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思考。人文教育就是将这些思考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人文教育直指人心, 为把人类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健全的人而努力。它以人类自身为学术研究中心, 以人的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属, 通过知识的积累与传播、理论的创新与阐释、情感的体验与升华, 为人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人生进行相应的理论指导。同时, “人文教育”旨在开发人的身心潜质, 培养人的身心素质, 养成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 是一种具有广泛含义的教育思想。“人文教育”以人为本, 更重视潜能的教育、个性的教育、综合素质的教育, 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 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由创造的个性, 弘扬学生个体的自主意识和个体的创新能力, 重视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 强调主体能动性;第二, 肯定人的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能在天赋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第三, 倡导发展全面性, 内容多样性, 最大限度地达到学习目标。

“人文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 体育教育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是人文精神的产物, 包括“以人为本”的价值和行为尺度。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高校体育是小学、中学体育的延续和提高, 然而与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又有着不同之处。高校学生来自各个地区, 学生素质差异较大, 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体育知识面宽窄不一。高校体育课程就是根据以上情况而设置的。它的特点如下:

1. 基础性

高校体育的各个运动项目都又较为基础的内容入手, 初级专项技战术与身体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较为适合学生的发展和发挥。

2. 集体性

体育课是集体活动, 而各个运动项目比如足球、篮球、健美操等也是集体项目, 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这易于营造和谐、热烈的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现和充分表现自身的价值。

3. 全面性

体育课具有锻炼的全面性, 身体各个部位协同联系, 各项素质共同发展。

4. 针对性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人文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必要性

在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适应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特征, 可满足新世纪对人才结构的要求。从“人文教育”的角度理解体育教育, 在教学中不断体现肯定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魅力和精神, 正是体育追求的最高理想。

“人文教育”是自由性教学, 它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 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学更注重对学生潜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者在教学中的融合定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把“人文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之中, 两者相辅相成, 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 而且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因为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某一专项技术或战术思维时, 学生头脑中就有了一个完整的专项及战术结构, 能顺利地向各种情况迁移, 并有效地进行各种智力活动, 从而使心理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可以说“人文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及老师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1. 观念的人文化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明白, 高校体育是一种科学性、全面性、全体性的教育, 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同时, “人文教育”尊重人格, 承认个性差异, 倡导个性发展。为适应其要求, 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 促进个性发展。例如, 在专项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组, 每组选一名学生作为组长, 在课上的准备活动中, 要求组长针对所学专项, 自编徒手操, 带领同学完成。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能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 提高上课积极性, 可谓一举两得。

2. 内容的人文化

在体育教学中, 内容的人文化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 满足和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简言之, 体育课的教育模式要人性化, 内容要简单、系统、时尚。例如, 教师在篮球专项技术教学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NBA比赛的实况录像来讲解,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的内容, 而且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充分发挥图像、声音、演示、直观等优势, 能有效地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随着电脑的普及, 多数教师和学生都会熟练地使用它。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制作教学课件, 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方针。在观看录像时, NBA赛场上激烈的对抗和巨星们对技术与战术应用, 定会吸引大多数学生的眼球, 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会大大加深。

3. 方式的人文化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师生互动, 教学方法多样,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以“引导为辅”,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其创新能力。例如, 教师在篮球专项技术教学中, 讲述掩护配合技术之后, 引导学生作几组掩护后转身的脚步练习, 然后要求学生五人一组, 自编一套综合掩护战术, 这样可很好地达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目的, 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质, 发挥其立体能动性。

4. 考核的人文化

高校体育教学的考核也应该体现人文化, 以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 让学生学会自我考查、自我评价。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考核项目, 综合体现学生的能力与基本素质。评价的结果不应该是学生的包袱, 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任务是及时给予肯定, 指明其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5. 管理与组织的人文化

体育教学课外的管理与组织, 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也是促使学生养成锻炼习惯的必要途径,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 让学生在课余有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空间, 提高其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使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五、结语

“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正所谓“体育技能是桨, 人文精神是舵”, 用“人文教育”培养出基础扎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作为从事高校体育教学的工作者, 我们更应该意识到“人文教育”不容忽视, 它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为教育事业开辟了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天地, 并值得继续深入地探索与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文教育”已成为当今普遍关注的焦点、全社会关心的话题。本文通过对“人文教育”内涵与特点的阐述, 突出“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必要性, 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发挥体育运动的人文教育功能。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人文教育”,必要性,体现

参考文献

[1]周登崇等.体育教学人文性的思考[J].体育科学, 2002.5.

[2]梁华伟.用“人文教育”模式设计高校体育课的探索[J].安徽体育科技, 2003.3.

[3]姚毓开等.素质教育思想观念与高校体育[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2.2.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第8篇

一、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品质

新课程标准关注和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促进人文教育并促进人文精神的回归。在促进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中,学校体育更具有其它学科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体育是民族精神的凝结和弘扬,体育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就必有一种人类精神涌流其中,如奥林匹克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顽强拼搏,奋发向上。激烈而精彩的体育赛事,双方队员争逐的最后,不仅仅是拼体力拼技术,更多的是拼智慧拼意志拼心理。

体育教学中具备规则、竞技、拼搏、互勉与合作等特征,通过日常的自觉的个体运动和有组织的群体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增加入的法规意识和竞争意识。对那些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来说,会坚定人的信念,炼就人的性格,培养人吃苦耐劳、勇于拼搏、肯于攀登的思想作风。虽不是每个人都要具备超群的体育天赋及发展潜力,但是锤炼的汗水将为以后的成长积蓄和提供宝贵的物质与精神食粮。

二、融思想教育于体育活动中

思想教育是人文关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练习中,必须按照体育教学规律,制定一些具有障碍、次数、距离、高度、时间等一系列特定要求与限制的练习( 竞赛有更明确的规则) ,使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置于规则范畴的限制之中,并使他们乐意接受和自觉服从,而且这些规则与限制又是在平等、严肃、公正的条件下进行,并对投机和犯规的行为进行判罚。学生经常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对养成规范性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无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脑体并用,也就是说思维与肢体、意识与动作、理论与实践自然和谐地结合,有着形象、直观的特点。在体育活动中,尤其是对抗性很强的状态下,学生有可能产生傲慢无礼、言词冒犯、肢体冲撞等意识失控的表现,这些都是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良好契机。教师要让强者领悟到体育追求的是力与美的境界,是要培养勇敢、担当、正义、友善的谦谦君子,而不是恃强凌弱的匹夫; 要让弱者知道,体育可以让人坚强、自信,敢于面对挫折,敢于战胜自我、超越他人。让强者领略人文精神,让弱者感受人文关怀,是体育的思想教育之核心。

三、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的人文性

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体育的目标为: 使全体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各项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即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所以,尊重人性,珍视人格,是人得以发展的前提; 调动激发主体性,使之感受到乐趣和树立信心,是人得以发展的最佳途径。学校体育工作者应深刻理解我们从事的这项伟大事业的意义———促使个体 “成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目标要具备人文性,也就要求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人文的基本内涵,即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体人性、 人权和价值。具体表现在通过体育教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体育的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在教育中重视人文体育,重视人文体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正是顺应了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四、改革体育教学内容,营造体育人文环境

体育课程的改革,必须围绕终身体育这一中心目标进行,脱离了这一目标的改革只能治标而未能治本。体育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体能和技能的发展过程,对体育教育多方面功能的认识,必须指导着我们体育课的改革。

在终生体育教育理论的认识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不妨将这一终身目标按照各个教学时期的特点化分为一个有序的,递进的目标体系,在制定各个时期的工作目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等相关的因素,在不断增进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着重考虑在现有的人文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强体育人文教育和体育意识的培养,使体育课程在安排上能够逐渐诱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不断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其各方面同步发展。在实施有序的递进的目标体系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对个别项目的喜爱把握,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可采用分类指导的方式,譬如学生以自愿方式组织起来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这一社团性质的兴趣小组不仅可满足学生对某一体育项目的喜好,而且还可以培养其团队精神和自制能力。

教学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教学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 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中,其要素应该是学校体育文化、教学内容、身体活动、教师、 学生、场地、器材等,它们相互作用构成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体育课程是一种“活动课程”,与其它“非活动课程“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上有明显不同的运作形式。体育教学课堂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非活动教学课堂,教学场所相对宽阔开放,场景丰富,师生沐浴在自然的阳光、空气之中,即便是场馆, 也有丰富的色彩、声音、器材摆放的和谐环境; 教师、学生、器材、教材师输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教师的示范,手把手地教,教学效果直观,学生之互相练习,体现着体育老师与学生的贴近,体现着与环境诸因素的相互融合, 构成了和谐的画卷,这一景象正是体育教育切入人文教育思想优势之所在。

另外,教师在具体的实施中要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如自然环境中温度、光线、色彩等; 社会环境中的情感培养与审美教育; 教学环境中的场地器材与班级人数等; 还有人际环境中的生生关系与师生关系; 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学生才能在人文教育的课堂中健康的成长。

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渗透 第9篇

我们现在是把语文教育的性质定位在工具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上, 所以语文教学中, 教学生的大多是语文知识, 教师看重的是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表达等技能的培养。但是, 实际上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技能的教育, 同时还是价值观的教育, 没有价值观的语文是不存在的, 语文和价值观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语言教育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 在一个人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过程中, 发挥的是奠基性的作用, 尤其是中学语文教育, 它发生在一个人的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候语言范式对他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可以说, 这个时候一个人掌握了什么样的词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念, 他会说什么样的话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因此, 语文教育应当更加重视价值观教育的作用。语文教育所发挥的价值观功能决不会低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因为语文中的价值观是潜在的、渗透性的。

中学语文应该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 丰富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 了解什么是善, 教会他们理解亲人之爱、故乡之爱, 使他们产生对自由的渴望, 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教会他们用勤劳的手段去获得自己更加幸福的美好的生活信念;教会他们用同情、怜悯、爱的眼光看待世界, 而不是相反。语文教师应该教学生以爱美的心, 对自由、对幸福、对人生现代化的理解, 把语文教育和文学教育打通。

中国要想普遍地提高全民的情感素质、人文素质, 就必须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上找突破口。当前, 语文教材中一些隐性价值观念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有待改善的, 例如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女性的, 女性主人公基本上都是从属者、被动者, 很少有女性科学家、英雄形象;这很容易给学生以一种潜意识影响, 学生会有一种女性从属性的潜意识。再如, 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 这是必要的, 让学生记住革命先烈, 学习他们的精神。但是, 有些传统在和平时期是要具体分析的, 如暴力斗争意识、阶级仇恨意识、个体服从意识, 等等, 革命时期的内涵与和平时期的内涵应当有所不同。

现在, 写作能力训练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比重太大, 我们不应该过多地灌输给学生如何写公文、新闻、如何写记叙文、如何写说明文等内容, 这些内容应该放在高等教育中去解决, 公文怎么写可以放在大学文秘专业教, 新闻怎么写可以放在大学新闻系教。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把这些职能性的或技能性的要求剥离出去, 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变成一种基础素质教育、基础知识教育。不要逼着学生去写作, 因为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思想积累, 更重要是还没有相应的语言感受性方面的积累, 这时候他写的只能是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公式化的东西。写不好, 写不出, 就只能是抄, 不是外观上抄, 就是精神上抄。要知道写作的本质是自由和创造, 离开了这两项, 写作就什么也不是。与其让学生在“写不出”的情况下把写作变成抄袭、模仿, 还不如不要他们写。再者, 要中学生写那么复杂的作文, 到底有什么意义?这还是有疑问的, 没有必要对中学生提那么高的写作要求。

所以, 我们现在要降低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语文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 应该把文学性、艺术性放在首位, 把阅读能力放在首位。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教会了学生写那些八股的作文, 却没有教会学生真正地用自己的脑子读文字作品, 一个中学生如果连鲁迅的小说都看不懂、读不顺, 能写作文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语文教会中学生的应该是文学欣赏力, 应该让他们学会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余华, 鲁迅, 周作人等当现代伟大作家的作品。爱好这些作品, 自然会掌握好中文, 但是, 我们现在恰恰是本末倒置, 教了他们太多的写作方法, 教了他们太多的支离破碎的语法知识, 教了他们肢解范文的方法, 例如:中心思想, 写作大意, 等等, 却恰恰没有教他们什么是文学, 如何读文学作品, 怎样用自己真诚的灵魂和生活经验去和作品的描写呼应, 去受作品的感染, 一些高中毕业生甚至读不了一本电子产品说明书。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 似乎并不是一种人文教育, 死的东西太多, 活的东西太少, 甚至把古文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变成死记硬背的东西, 这其实是一种悲哀。我认为:诗词曲赋, 在中学教育阶段, 不必学那么多。简单的唐诗、宋词, 让学生学会欣赏, 是必备的。但是, 只能是选读。毕竟它们是死亡了的语言形式, 不是现代人所必须的。中学生不容易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 因为这些东西在唐诗宋词里并不典型, 而是在更加深奥的《庄子》、《论语》、《诗经》、《尚书》里, 但是这些显然应该放在大学里去讲。中学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现代汉语言有理解的能力、欣赏的兴趣, 或者说有比较高雅的语言文学情趣, 让他们对语言作品的感受并不是仅仅限于情节, 不仅仅是猎奇, 而要让他们能够欣赏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人物性格, 进而欣赏其中的思想。所以, 我认为应该加大中学生的阅读量。一个中学生毕业的时候, 如果没有十部中国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 不了解十位左右的现代文学语言大师, 那么, 我认为:他在语文方面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生的是什么是善, 什么是人性。给学生的范文应该是一些写平民生活的优秀作品, 要让学生回归到平民立场上去。不要让那些写英雄人物、写历史大开合的作品唱主角, 这种范文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错觉:只有英雄才值得我们去抒写, 作为平凡善良的普通人, 是不值一写的。我们要把关心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写日常生活的作品放到教材中去, 要把对和平的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放进去。美国的学生在被问到他们的人生理想时, 常常会说“将来要做一个木匠”、“一个流浪歌手”, 而中国的学生大多选择做英雄、做科学家, 为什么?我们没有平民教育、生活教育, 事实上哪有那么多人能成为科学家呢?让一个没有天赋的人产生做科学家的梦想, 不啻是害了他。现代基因学已经证明, 人类中能从事发明创造的人 (科学家) 概率上不超过5%, 如果一个人没有天赋却一定要做科学家, 实际上给他的人生带来的只能是不幸。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 第10篇

一、人文教育和历史教育

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其实质内涵是重视人、尊重人、发展人。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 从根本上讲其实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 是通过历史学习, 使学生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 学会做人的教育。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 使之内化为人们的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的教育。

历史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 历史教育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发展问题。知识的传授就是围绕着这一基本功能来进行的。历史教学以历史事实的再现为依托, 通过科学的诠释和分析, 形成历史认识, 由此拓展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 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中吸取智慧, 提高人文素质,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

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内容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世界意识、人格意识。

1. 弘扬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2. 培养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等。历史学科在实践公民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能给学生带来许多关于公民公共精神的思考, 如自立、公心、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

3. 开拓世界意识

世界意识, 指的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评价本国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通过世界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形成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极情感与基本态度。

4. 塑造人格意识

人格是一个人兴趣、性格、价值观、情感等趋势的总和。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格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情操, 匡正人格心灵, 提高精神境界。人格完善应被视为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进行人文教育的策略

1.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过去的历史教学只重视知识目标和能力训练, 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历史教育在于培养人文精神, 传承文化精粹, 形成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格素质。能力培养是内化学科的手段, 而不是目的。因此, 要改变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功能缺失的现状, 我们首先要纠正历史教学实践中“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错误理念。

2. 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 以学生为本, 彰显人本化

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就是要彻底打破“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限定, 把目光转到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发展的道路上来, 真正让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 从教材走向社会, 从理论走向实践, 在社会与实践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找到一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的基本方法, 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会生存。

3. 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切实落实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

历史教育应当打破教与学、学与考都围绕着教科书转的封闭观念, 认识到课程资源应多样性, 进而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这样才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了解到历史所传递的博大精神。

4.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 第11篇

一、人文教育和历史教育

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其实质内涵是重视人、尊重人、发展人。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其实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学会做人的教育。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们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的教育。

历史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历史教育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发展问题。知识的传授就是围绕着这一基本功能来进行的。历史教学以历史事实的再现为依托,通过科学的诠释和分析,形成历史认识,由此拓展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吸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

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内容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世界意识、人格意识。

1.弘扬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2.培养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等。历史学科在实践公民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能给学生带来许多关于公民公共精神的思考,如自立、公心、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

3.开拓世界意识

世界意识,指的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评价本国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通过世界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极情感与基本态度。

4.塑造人格意识

人格是一个人兴趣、性格、价值观、情感等趋势的总和。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格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情操,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人格完善应被视为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进行人文教育的策略

1.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过去的历史教学只重视知识目标和能力训练,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历史教育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传承文化精粹,形成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格素质。能力培养是内化学科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要改变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功能缺失的现状,我们首先要纠正历史教学实践中“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错误理念。

2.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学生为本,彰显人本化

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就是要彻底打破“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限定,把目光转到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发展的道路上来,真正让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从教材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在社会与实践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找到一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的基本方法,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会生存。

3.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切实落实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

历史教育应当打破教与学、学与考都围绕着教科书转的封闭观念,认识到课程资源应多样性,进而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这样才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了解到历史所传递的博大精神。

4.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历史教师对历史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实践中人文精神弘扬的实施效果。首先,教师应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底蕴,既有人文学科的素养,又有必备的科学素养,以适应新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即学生作为主体意识“人”的感受,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成功,注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科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第12篇

什么是人文教育?可以说, 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教育和训练有所不同, 训练是传授某种技艺, 教育则是要给人提供某种精神品质。但是, 为了升学等诸多因素,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存在偏差, 偏重于科学知识的教育, 疏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关怀, 重视教会学生生存的手段, 疏于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我们无形中走入了一个致命又危险的怪圈———把人当作学习的工具。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热情的人, 我们教育出来的人将来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人格是否健全, 能不能顺畅地融入社会,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

提倡人文教育, 并非要求科学教师一定要满腹经纶、博古通今, 而是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意识, 只要有心, 这种人文情怀很容易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并传授给学生。

一、科学教学中充满着求真精神的教育

求真精神, 既是一种科学精神, 也是人文精神, 它渗透在科学教学的方方面面, 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公式的推导、对结论的论证、对理论的推敲以及对错误的纠正方面, 更是充分地表现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交流评价等。毫无疑问, 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每一节科学课中进行一点一滴地渗透, 因为教师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恰是求真精神的最佳表率。

除此之外, 科学家们的求真精神更是每一个人的精神榜样。因此, 对科学史的描述是对求真精神的很好注释。比如在《运动和力》这一章的教学中, 伽利略的名字不得不提。他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他的科学成就, 更在于他的求真精神!求真, 意味着要挑战传统。为了推翻流传了两千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的许多错误观点, 伽利略曾当众做了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 还巧妙地设计了斜面实验, 不仅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得出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也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伽利略曾亲自研磨镜片, 制成了天文望远镜 (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 , 用它来观测天体, 不仅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还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 伽利略为人类思想的解放和近代科学的诞生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他的求真精神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后人继续攀登科学高峰!一部科学史就是人类的巨大精神财富, 科学家们的探究故事就是最好的求真典范。

二、科学教学中处处体现求善精神的教育

如果说求真是对真理的尊重, 那么求善就是对人、对自然的尊重。善的内涵很广, 从关爱自己, 到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热爱国家、关注世界, 这是一种逐步上升的善。关爱自己是小爱, 是人的本能, 后面几种是大爱, 大爱的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虽然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具备胸怀天下的情怀, 但人人都应该具备胸怀天下的意识, 这种意识的培养, 的确可以在教学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

1. 科技的正确应用关乎人类的命运

在学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时, 爱因斯坦的事迹值得一提。对初中学生来说, 教师可以不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可以不讲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 可以不讲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但是, 有必要讲一讲爱因斯坦的生平, 关于他的科学影响, 关于他的诺贝尔奖, 关于他高尚的人格!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 因为对世界充满了爱, 所以对自己曾经的一次科学行为懊悔不已: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从人类的正义感出发, 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原子弹, 而当研制成功的原子弹真正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时, 爱因斯坦痛心的表示, 当初提议研制核武器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用什么武器, 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用什么武器, 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是石头和木棍。”多么耐人寻味的一番话啊!毫无疑问, 使用核武器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到底在给人类制造危险呢?还是应该致力于造福人类?爱因斯坦晚年始终坚持反核立场, 他甚至懊悔自己当初不该提出理论 (质能方程) , 其实, 客观地说, 爱因斯坦是不必过于自责的, 他提出的质能方程理论更没有错, 甚至被后人称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公式之一, 科学的向前发展会使核武器的问世成为必然, 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而关键是我们人类应该像爱因斯坦一样会反思科学技术的真正意义, 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心人类终极的命运!

又如, 当我们讲到动物的生殖方式时, 一定会提到克隆技术, 比如克隆羊、克隆猕猴、克隆猪、克隆马……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 比如治疗疾病、器官的移植等, 但是克隆人呢?假如人体克隆获得成功, 它将给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是人体克隆技术必将会带来的无法回避的问题, 我们不妨大胆地给学生提出来, 让他们讨论, 引发他们思考。最后指出:克隆技术一旦被滥用于克隆人类自身, 将不可避免地失去控制, 带来空前的生态混乱, 并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伦理道德冲突。所以克隆对人类到底有利, 还是有害, 取决于人类本身。

由此看来, 对科学成果的利用, 也包含着人文精神, 随着科学的非人道化后果的日益加剧, 20世纪的许多思想家一直关注着, 并致力于科学与人道主义的结合。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只是一种工具, 它可以造福于人, 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 如果没有人文的掌舵, 则科学的发展必将迷失方向。

2.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是人文精神培养的主旋律

我印象最深的是讲授《观察生物》。在学完这一章的主要知识点以后, 学生对于许多动物和植物又有了全新的了解, 对动植物, 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喜爱之情, 当学习最后一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节时, 我对课本上的各种珍稀动植物的图片进行逐一介绍之后, 又补充说:“现在地球上的深林在减少, 地球沙漠化越来越严重, 许多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此时, 我看到不少同学脸上出现了黯然的神情, 我接着说:“同学们, 你们认为哪一种生物没有资格在地球上生存呢?学生:都有资格。哪一种生物应该被杀戮或砍伐呢?学生:都不应该。人类如果不能保护生物, 最后地球上还剩下人类这种单一的物种, 人类还能生存吗?学生:不能。”此时, 同学们的情绪高涨起来, 七嘴八舌表达了要保护生物、保护地球的决心, 个个俨然一副地球的主人翁的姿态, 我知道, 此时他们的心里悄悄地种下了大爱的种子。

3. 心存感恩是做人之根本

教学活动中, 不能只是一味地强调和追求教育的科学性, 而疏远和淡忘了爱的力量、人性的力量。比如, 在学习《新生命的诞生》的系列知识时, 讲到受精的过程是上亿个精子经过长途跋涉后, 最终仅有一个精子成功与卵细胞结合这一事例, 就可以适时教育学生每一个生命都来之不易, 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而对胚胎的发育、生命的诞生过程的教学更是应该让学生理解肩负孕育生命的母亲之辛苦和伟大, 使学生更加热爱父母、敬重长辈。爱的教育不是班主任的专职, 只要我们有心, 每个科学教师随时都有机会教会学生懂得爱、学会感恩!

当然, 向善精神的内涵很广。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和学生实验, 以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可以通过补充一些书本之外的宇宙探秘知识,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通过介绍美国、苏联的航天科技和更多介绍中国的航天事业, 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感情;通过介绍和讨论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科学教学中蕴含着唯美精神的教育

综观现在中小学教材, 能感受到几乎所有的编者都越来越注重图文并茂的编写风格, 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教材的唯美图片, 并能多制作精美的课件进行教学, 让学生觉得:学习科学是一种美的熏陶和享受。

除此之外, 在科学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渗透诗歌教育, 也不失为一种美的文化熏陶。例如, 在《月相》教学中,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 首先从美丽的月球照片引入各种月相, 并附上一句耳熟能详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学生立马显现出兴趣盎然的状态;在学完月相知识以后, 不妨再次应用诗歌对知识进行加深, 例如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殊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在学到参照物的概念时, 不妨吟一句“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在学习声音的传播时, 引用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中的“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引导学生讨论:小儿为何不应人?鱼又怎么会惊?在学到光线的漫反射现象时, 穿插进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紫”字不是虚构, 而是正确地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光发生漫反射的结果……如此词句, 不胜枚举。通过诗歌教学不仅可以使原本枯燥的专业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趣味横生,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可谓一举两得!

追求真理是科学的使命, 而真和美又像一对孪生姐妹, 追求到真, 也就体验到美。在追求真的过程中, 如果体验不到美, 学生的学习是索然无味的。追求真善美是人的天性, 科学课程的重要教育目标是理性地发展和升华这种人的天性。

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 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科学精神, 科学和人文相互交融,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科学教学只有真正站在“为人”发展的角度上, 从而唤醒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 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奥秘, 体验人生意义, 才能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得益彰。历史证明, 片面地崇尚科学或片面地崇尚人文, 都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所以, 新世纪教育价值的走向是:注重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2]曲铁华, 梁清.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 2003 (11) .

上一篇:工艺效果下一篇:零售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