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又对话范文

2024-09-11

中美又对话范文(精选3篇)

中美又对话 第1篇

根据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框架下的有关共识,2013年4月8日至9日,中美外交和海洋问题专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阿拉米达市举行了第四轮中美海洋法和极地事务对话。双方就海洋、海洋法和极地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对话由中国外交部和美国国务院共同主办,美国海岸警卫队承办,美国海岸警卫队太平洋地区司令官祖昆夫特上将致开幕词。双方商定将于2014年在华举行第五轮对话,继续深化对有关问题的交流。

中美经济对话开幕致辞中文 第2篇

二、我特别感激受到的盛情款待,这在我昨天刚到达时就感受到了。昨天,杨洁篪委员和我共进晚餐,我们之间的谈话坦诚而又真挚,我没记错的话是在18号会客厅,就是在那里进行了一次愉悦的谈话。这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良好开端。

三、刘副总理给我非常特殊的待遇,亲自带我游览故宫-乾隆花园,花园正在修复中,乾隆花园已有230年的历史。故宫博物院和美国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正开展合作,修复花园,以重现曾经的优雅和美丽。说实话,我们一行参观古老的故宫和花园的这一特殊待遇标志着中美两国人民期待携手合作的强烈意愿。

四、我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力,在更多的领域展开共同讨论。我坚信这也是两国领导人的意愿,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一直以来希望两国能以务实积极的态度拓宽双边合作议程。习主席刚才也分享了他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阳光之乡进行会晤时的感受。

五、气候变化明确展示了对话的好处。七年前,我和在座一些人参加了哥本哈根的缔约方会议。美中两国当时在关键问题上立场相反,所以整个谈判以失败告终。谈判确实是失败了。但是过去三年来,我们一起努力,以开放的态度迎接所有可能性,共同研究细节,开展气候合作。最后,我们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合声明。两国元首在去年十二月宣布了减排目标。这些都是携手合作的成果。你们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说过——我确信他们对谢部长也这么说——如果没有中美合作,巴黎气候大会可能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所以我们一起采取有力的行动,几乎所有大国都会加入我们,一起履行气候协议,减少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最重要的是,可以向私企传递一个信息,鼓励他们加入我们。这是全球196个国家的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市场信号表明将释放大量的投资,促进就业和增加机会。这一切都无法实现,除非我们共同领导、携手合作。

六、防止核扩散是另一个例子。我们一起谈判,促成《联合全面行动计划》,解决了困扰国际社会十年之久的伊朗核问题。我们一起消除了这一威胁,以促进中东稳定,避免核扩散。这个例子清晰地表明朝鲜当前的局势以及中美有必要坚定立场,通力合作。

七、正如你们所知,最近我们共同采取联合国安理会最严厉的对朝制裁,回应朝鲜持续违反过去达成决议的行为。我们必须对朝鲜施压,以制止一切危及其邻国的行为,以及危及整个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我们成功解决了伊朗核问题,树立了一个范例。最终我们也可以成功解决朝核问题。当今各国没有任何理由,不论他们所处的位置以及安理会的态度,去制造核武器。世界正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展现出领导力,正如应对气候变化和伊朗核问题那样,才能获得成功。

八、2014年,我们共同努力遏制了埃博拉病毒的传播,终止了一场潜在的全球危机。人们曾预测一百万人会在两年前的圣诞节之前死亡。去年,我们一致行动,采取统一的全球发展和健康政策。现在,我们计划和非盟一起建立非洲疾病防控中心,时间是下个月初。

九、所以,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让保护海洋,从现在做起吧。我们采取措施旨在建立更多的海洋保护区来防治污染。许多人问我“为什么国务卿和两个大国要一起致力于解决海洋问题呢?”因为地球上的生命依赖于海洋产生的氧气、依赖于海洋提供的食物。我们依赖于健康的海洋。我们的气候是由洋流等海洋运动形成的。所以今天晚些时候我和杨委员计划会见一个团队,我们将其称之为“蓝色先锋”。这个团队由学生组成,由中美合作基金会资助。这又一次展示了两国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十、我们会继续通力合作,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全面禁止象牙买卖。

十一、朋友们,我们合作的领域还有很多,我不想一一列举。我期待我们能一道在未来两天的会议中达成这些领域的目标。

十二、目前,我们都知道,习主席说过——他早就想到这一点,并为我们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法,他说中美两国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分歧,在一些问题上缺乏一致的决议。重要的是我们在此次对话中应有良好的精神,坚定的信念以建设性地解决这些分歧。无论是人权问题,海洋安全,公平贸易还是网络安全和政府透明方面都应如此。以战略经济对话为契机,让我们讨论分歧并寻求创新的方法化解分歧。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化冲突为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履行各自肩负的责任,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我们肩负着世界的期待和责任。

十三、因此,美国明确表明我们要寻求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争端——如中国南海问题。我们不是申索国,我们也不会支持任何申索要求。我们反对通过单边行动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通过法律途径,通过外交途径,通过协商来解决。我们敦促各国采取外交途径,只有这样才符合国际准则和法律。

十四、最后,我们应牢记于心,要达成官方决议只有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代表着中美两国的基层,政府的目标便是满足他们的需求。尽管如习主席所说,我们有不同的制度、文化、历史。我们应当承认并尊重这一点。但是中美两国的联系不仅存在于官方层面,也体现在职场,学术界,科学界,音乐,体育以及两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才是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准,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十五、在去年的谈话中,刘延东副总理引用了一句中国古话:“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天我想要传达的就是我们应当立雄心筑高楼。

十六、我知道奥巴马总统也有同样的雄心壮志,他明白战略对话的好处。在给习主席的信中他写道,战略经济对话之际,“我十分希望能够建立这样一种关系,提高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他们呼吸的空气更干净,使用的能源更环保,拥有的经济机会更丰富,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更安全。”

十七、作为外交官,我们都知道容易的是仅仅重复过去作出的声明,困难的是试着解决实际问题,缓解紧张局势。两国领导人启动这样的对话,是因为我们有无限的潜力,促进未来的发展与合作。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问自己,是否能够做更多的事情或做一些改变,是否能够处理这些障碍,寻求新的机会,敢于发掘这些机会。

十八、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再用旧的思维模式,包括“冷战的遗迹”和僵化的意识形态,这会让我们朝错误的方向前进,会阻挡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潮流。习主席也提到,全球化的世界发展的比以往都快。的确是这样的。这也让治理更加复杂。让关系,尤其是让两大强国之间,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全球化的时代,需要合作而非冲突。

十九、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对世界贡献了很多包括艺术,科学,文学,哲学,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在联合国安理会参与的国际政治发挥的作用。我也能十分骄傲地说在更短的期间内,美国这个非常年轻的国家,同样对世界贡献了很多,促进了全球秩序和结构的形成,并且肩负起了全球的责任。

二十、现在我们有机会来重新定义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领导全球的发展方向,促进世界的稳定繁荣与和平。这取决于我们和我们的继承者,要保证中美两国是伙伴,而非对手;多一点一致,少一点关于法治的争论;多一点共识少一点优先发展问题上的分歧;多一点自信,相信彼此能够越来越了解对方的意图。这就是我们建立互信的方式。

二十一、战略经济合作对话能够帮助我们履行彼此的责任,方式就是坦诚的交换意见,阐释各自的立场,表明相互的态度,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携手合作。我非常希望本次对话能取得积极有效的成果。

“中美长期对话”综述 第3篇

本次对话的主题是“中美两国公众对对方国家的看法比较”。为了本次对话会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双方还于2000年4月26至28日在北京举行过预备会议。“中美长期对话”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副院长李慎明同志出席了凯特林基金会举行的招待晚宴,并祝贺本次对话会取得圆满成功。凯特林基金会会长马修斯先生也对本次对话会给予肯定评价,认为这种交流有助于中美双方更好地相互了解。

参加本次对话会的美方代表团成员有凯特林基金会总裁、前美国教育与卫生部长戴维·马修斯(DavidMathews),前美国国防部长、前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前美国驻北约常任代表威廉·塔夫托(WilliamTaft),前美国助理国务卿、现凯特林基金会国际事务部主任哈罗德·桑德斯(HaroldSaunders),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项目研究部主任兰普顿(DavidLampton),以及《华盛顿邮报》资深记者、专栏作家唐纳德·奥伯多弗(DonaldOberdorfer,Jr.)等共12人。中方与会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共16人。

此次对话分五个专题进行:中美两国公众对对方国家的看法;中美两国国内政治的发展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对中美关系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如美国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台湾问题、WTO,以及人权问题;总结讨论会上的发现和成果;探讨中美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马修斯首先对美国凯特林基金会的工作、该基金会就“美国人对中国及中美关系的看法”所进行的调研方式及结论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凯特林基金会法律事务顾问陶美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赵梅分别就中美双方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

从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凯特林基金会曾以“中美关系论坛”(ChinaUSForum)为题在全美各地举行过21次由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职业的美国人参加的专题小组研讨会。马修斯认为,用“复杂心理”(ambivoulance)一词概括当前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最贴切不过。调查结果显示,对美国公众来说,一提到中国,他们想到的是堕胎、人权、西藏等问题;但一提到中国人,他们想到的是“勤奋”“好学”“节俭”“家庭和睦”,以及熊猫和赛珍珠的《大地》。总体说来,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是很不够的。美国人关心的首先是美国国内问题,如教育、经济、社会保障等,其次是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角色问题。凯特林基金会的调查表明,普通美国人并没有把中国视为潜在的威胁。在凯特林基金会在美国所举行的论坛上,一个贯彻始终、也是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是“我们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

凯特林基金会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多数美国公众并没有对共产主义表现出反对的态度,引起他们更大担忧的是中国的军事、核武器及其对别国的行为。在许多美国人看来,共产主义在冷战时期对美国是一个威胁,随着冷战的结束,这种威胁已经消失了。因此,美国人对共产主义不再敏感,而只重视对美国的具体的威胁。

从中国方面的调研来讲,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曾于2000年3月至4月以“中国人看美国课题组”的名义,通过电话、电子邮件、问卷调查,以及专题小组研讨等方式,对北京、上海等地区不同职业、教育水平各异的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体说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美国的发展是较为关心的。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同样是一种复杂的“爱恨”情结。中国民众大多肯定美国在国内经济、教育、科技、社会保障,以及文化多元上所取得的成就。但谈及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中国民众的印象大多则是负面的。他们认为,美国在国际行为是非常“傲慢”和“霸道”的,它在台湾、西藏问题上的做法,以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指责,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桑德斯在发言中就美国国际行为傲慢和霸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一方面,人权、台湾等问题利益集团推动国会给美国的对华政策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美国不擅于与其他国家政府协商。但他认为,霸权并不是、也不应当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终极目标。建立国家间的互信,是减少冲突,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和平与安全的基础。

会上,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刘建飞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牛军、周琪、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勇、朱文莉,还就中国国内政治发展对中美关系的影响、陈水扁上台以来的中美台关系、中国民众对人权问题的看法、中国国内有关WTO的辩论,以及中国知识界对美国的看法等问题,作了专题发言。

周琪认为,人权问题源于中美两国历史、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的差异。解决两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对话、协调而不是争论和对抗是弥和双方差距的更好途径。牛军认为,陈水扁上台后顽固坚持台独立场,这造成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但他同时指出,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有共同的利益,认识到这些共同点有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王勇也认为,目前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的有关入世问题的辩论,主要围绕中国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战略才是最成功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在这些战略中发挥何种作用等问题。这些内部争论是中国放慢申请加入WTO速度的主要原因。

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胡国成就中国的国有企业和银行改革问题发言,他认为,中国的银行改革已经进行了10年,但许多深层的体制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金灿荣就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出现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做了主题发言。

朝鲜半岛的局势是与会双方关注的又一问题。美国研究所副所长陶文钊提交了题为“中国对朝鲜半岛问题的立场”的论文,他在文中阐明了中国政府在朝鲜问题上的立场,即中国在朝鲜半岛的主要利益是维持那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保持与朝鲜北部的传统友谊,同时与朝鲜南部发展全面的关系;中国支持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中国支持朝鲜半岛的无核化;中国反对旨在东北亚构筑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中国支持朝鲜半岛问题四方会谈等。讨论中,美方与会者也对朝鲜半岛局势表示出极大关注。奥伯多弗认为正是由于朝鲜半岛的局势、北朝鲜的核问题,东北亚的冷战还没有结束。麦克纳马拉认为,中美应当在朝鲜半岛问题上进行广泛的合作和对话,朝鲜半岛的安全关系到中美两国共同的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王缉思和蓝普顿分别就中美关系的现状做了总结性的发言。王缉思认为,近十年来,中国公众对美国的认识逐渐趋于深入和理性化,在大多数中国民众眼里,美国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与此同时,中国美国问题的学者对美国政治制度、政党政治、决策过程、利益集团、多元文化等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是自1989年以来,中国人对美国的疑虑也在加深。多数中国学者认为,美国的战略意图是利用台湾、西藏、法轮功等问题,阻止中国的崛起。冷战结束以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不同日益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美又对话】相关文章:

胡锦涛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致辞06-29

中美贸易战对中美贸易06-08

关键对话与对话关键09-17

中美规范05-26

中美教学05-30

中美青年06-07

中美摩擦07-27

中美家庭08-04

中美会计异同05-24

中美新闻比较06-07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下一篇:热模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