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管化疗

2024-09-14

PICC管化疗(精选12篇)

PICC管化疗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筛选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化疗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包括男47例, 女41例;年龄23岁~67岁, 平均年龄50岁;导管留置时间60 d~325 d, 平均天数118 d;其中肺癌患者28例, 结肠癌患者10例, 食管癌患者15例, 乳腺癌患者25例, 宫颈癌患者10例。

1.2 评估

置管前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结果;静脉条件;了解患者既往史:胸腔内是否有肿瘤或肿块, 有无血管内留置器材既往史, 手臂、肩膀、胸部手术创伤史, 血管手术史, 消毒液过敏史等[1]。

1.3 静脉选择

贵要静脉因其管径粗大且通向中心静脉的路径较直, 因此作为首选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及头静脉。均按照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规范操作流程穿刺置管, 操作后行X线检查, 确定PICC导管尖端是否位于第三肋间 (上腔静脉上端) 。

1.4 健康指导

1.4.1 置管前健康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PICC的优点、适应证、置管前具体事项、价格, 重点讲解PICC导管可以有效避免长期化疗对患者血管造成的损伤及提供高效的给药途径[2]。向患者讲解术后有可能出现血栓及静脉炎等并发症,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要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疑虑和恐惧心理, 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 避免使用过多的术语, 以取得患者主动配合, 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

1.4.2 置管中健康指导

操作过程中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 并观察患者有无不适, 适当运用鼓励性语言, 可充分调动和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及潜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减轻心理负担, 并结合患者的特点指导具体配合方法, 以利于顺利完成置管。

1.4.3 置管后健康指导

置管后需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压迫止血24 h, 思乐扣固定导管, 次日更换贴膜观察渗血情况, 嘱患者将置管侧肢体适当垫高, 多做握拳动作, 利于静脉回流, 减少局部血栓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告知患者置管侧肢体如出现疼痛、酸胀等不适症状时, 应立即通知护士, 便于及时对症处理。告知患者禁止使用10 m L以下的注射器推注药物及使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做CT或MRI检查, 禁止将导管外露部分再置入体内。

1.4.4 出院后健康指导

1.4.4. 1 注意事项

如为外地患者应将出院期间维护PICC导管所需用物备齐带回, 加强护理宣教, 告知导管的维护时间, 由当地医院的PICC专业人员进行导管的维护及换药工作, 不可随意操作, 以免损坏导管, 缩短PICC使用寿命。同时填写PICC维护记录本, 定期电话随访患者导管的情况。

1.4.4. 2 日常维护

告知患者可从事家务劳动、一般性日常工作, 避免游泳, 可适当锻炼但避免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 不能做大幅度的肩关节甩手动作。注意不要在置管侧手臂测血压及扎止血带, 睡觉时避免长时间压置管侧肢体, 以防血液流动滞缓, 形成血栓。衣服的袖口不宜过紧, 穿脱衣服时防止将导管带出体外。置管期间可进行淋浴, 不可盆浴或泡浴, 沐浴前先用塑料保鲜膜缠绕置管侧肢体数圈, 可将小毛巾放于保鲜膜下, 再用胶布将保鲜膜上下边缘贴紧。沐浴后检查贴膜有无潮湿松动, 以免发生贴膜脱落或导管脱出等情况, 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症处理。

1.4.4. 3 并发症处理

告知患者科室电话, 如出现以下异常情况及时打电话或返院, 由PICC专业护士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出现穿刺点发红、肿胀、烧灼、麻木、疼痛、出血、化脓、渗液、皮疹, 导管不通畅、冲管困难, 导管内有血液反流, 导管破损或折断, 导管移位或脱出, 贴膜脱落。

2 结果

对我科88例行PICC化疗患者进行了健康指导, 患者均能积极配合, 住院期间出现3例静脉炎, 护士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后好转。化疗间歇期, 有1例患者发生了PICC导管不全脱出, 家属给予固定导管后及时就诊, 护士实施相应的处理。通过对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术前、术中健康指导, 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 护患关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提高了导管穿刺的成功率。对化疗患者进行术后及出院期间的健康指导, 可使患者掌握维护导管的基本知识, 减少了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 有效延长了导管使用寿命。

3 体会

在PICC导管维护工作中, 通过健康指导能使患者更多地了解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 给患者支持性诱导, 使之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增加了克服困难、治疗疾病的信心, 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 使化疗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最终达到康复。因此对化疗PICC置管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蓓雯, 方琼, 朱唯一.肿瘤专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29-138.

PICC断管处理 第2篇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痛苦小,置入时间长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果导管使用和维护不当会出现导管断裂现象,若处理不及时,可迅速导致患者死亡。2011年6月6日某院收治1例带管回家导致PICC导管断裂进入右心室的患者,并通过急诊介入血管内异物抓捕术取出断裂在体内的导管。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1 病例介绍

某院患者,女,62岁,农民,因乳腺癌术后化疗于2010年10月16日行PICC置管术,导管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型号为4 Fr,长度60 cm),置入45 cm,导管外露7 cm,置管过程顺利,X线显示PICC导管尖端位于第三前肋。患者化疗过程中通过PICC导管用药顺利,平时按常规1周维护1次,断管为化疗间歇期间,携管回家并参加农业劳动,置管时间共234 天。2011年6月6日晚10时,此患者急诊入院,自述当日劳动后晚7点洗澡时发现其PICC导管不见了,患者惊恐不安,并用线绳系紧上臂。立即护送患者到放射科拍片显示:一团管状异物在右心室内,为断裂的PICC导管。因医院介入室无抓捕器,紧急与上级医院介入科医生取得联系,其建议患者转至该院行介入取出,即安抚患者,稳定情绪,嘱患者卧床休息,制动,防止导管移动。第2天凌晨急送患者到上级医院,于当日9时在介入科取出断裂PICC导管。2 介入法处理过程

该患者在第一就诊医院X线检查显示PICC导管位于右心室内,第2天转到上级医院再次做X线检查发现断裂PICC导管移位到了右肺动脉,说明导管在体内随着血流漂动。急诊在介入手术室行静脉肺动脉内异物取出术,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以Seldinger穿刺双侧股静脉,插入导丝导管鞘,左侧股静脉插入5F猪尾巴导管至心脏和右肺动脉里,小心地将导管拉到下腔静脉里,然后由右侧股静脉送入一根抓捕器,套住PICC导管的一端从右股静脉拉出。整个过程不过半个多小时。取出后发现PICC导管全长45 cm,导管尖端完整。双股静脉穿刺处绷带加压包扎,术后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全身状况良好。3 导管断裂的处理及防范

3.1 导管断裂的处理:导管断裂分为两种情况,即体外部分断裂和体内部分断裂。

3.1.1 体外部分断裂处理方法:体外能见到导管应立即反折导管固定后去专业医院处理,防止导管滑入体内。断裂位置离穿刺口至少5 cm以上时可采用修复导管的方法,即在无菌条件下剪去导管破裂部分,重新接上相同规格的减压套筒及肝素帽。3.1.2 体内部分断裂的处理方法:①若PICC导管在体内部分有破裂致液体渗漏发生静脉炎,须保持与皮肤平行的方向缓慢拔除导管,防止导管断裂到体内;②对于滞留于外周静脉内的导管断段,若在穿刺上方静脉内能触摸到导管,首先加压固定,用手指压住导管远端的血管或上臂近腋窝处扎止血带,X线证实导管在外周静脉再行静脉切开取出体内留置段导管,注意止血带加压时间不能太长,以防止肢体缺血坏死;③DSA下血管内抓捕术,对于已移位至中心静脉甚至心脏的断裂导管,须立即在X线监视下应用介入方法进行血管内异物抓捕术。

3.2 防范:导管断裂的高危因素:置管时操作不恰当,置管后护理不当,高压注射冲管,不正确固定,患者肢体活动过度,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断裂可能性大。本例留置234 天,建议PICC留置不超过1年。

3.2.1 对护士的要求:①选择合适的PICC穿刺部位,最好选择肘窝上4横指处,而肘窝下2横指处的静脉不宜作为PICC的首选部位,此部位随着患者手臂的屈伸动作,导管易屈曲打折造成断裂;②置管技术熟练,撤导丝时勿损伤导管,送管时镊子勿损伤导管,锐利物品如剪刀或针尖勿触碰导管,并避免插管不当引起的导管扭曲打折;③置管后维护应规范,操作时禁用10 ml以下注射器;禁止注射高压造影剂;固定时导管应呈“S”形或“U”形,不打折或扭曲;拔管时勿强力拔管,如遇阻力可局部热敷或待会儿再拔。目前Ⅲ级医院护士大多掌握了PICC维护,但下级医院还未普及,对置管患者实施PICC网络维护,使 PICC维护得到规范化服务。患者化疗全部结束后建议拔去PICC导管,以免留置时间过长导致断裂;④专业知识培训,PICC导管断裂至心脏很罕见,发生后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当时医务人员非常紧张、害怕,担心患者有生命危险。因此应加强PICC相关知识培训,掌握发生导管断裂、移位等异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冷静应对。不具备介入条件的医院平时应与上级医院建立联系,以便于紧急处理,最好能够就地处理。如果必须转运患者,应让患者平卧制动,减少导管在体内的移动。

PICC管化疗 第3篇

方法:为患者的心理、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都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观察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留置导管时间,以及有无出血、气胸动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留置导管最短时间为15d,最长为150d,平均91.6d;所有患者均无出血、气胸、动脉损伤以及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在乳腺癌手术化疗的早期行PICC能够对患者的血管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避免化疗药物外周静脉进行多次静脉穿刺而出现静脉炎的情况,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而其该过程中进行正确的护理,不仅能够延长PICC的使用时间,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 PICC 术后化疗 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10-0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在手术后采用化学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采用化学治疗具有很大的副毒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近几年,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成为了主要的静脉输液途径,它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化疗的副毒反应,减轻病人的痛苦,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11年4月~2012年7月,我们对本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了PICC,并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2年7月收治的5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行PIC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3~88岁,平均年龄为52.6岁;其中为右乳腺癌的患者29例,左乳腺癌的患者23例;选择贵要静脉的患者23例,正中静脉的15例,头静脉的14例;本组患者的置管长度为37~51cm,52例在置管时全部一次成功,52例患者都在第一次化疗开始前就置管。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置PICC导管的目的与重要性,同时告知患者留置PICC导管并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消除患者的顾虑。

1.2.2 置管前护理。置管前主要是向患者介绍PICC置管化疗的优点以及重要性,并向患者详细的讲解置管目的、操作流程、穿刺所需时间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需要患者配合的要点,以得到患者及家人的支持与配合。在置管前还需要患者签订置管知情同意书。

1.2.3 置管中护理。对患者的血管情况进行评估,合理的选择置管静脉,并注意血管的弹性以及显露性。在进行置管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选择贵要静脉,主要原因是贵要静脉的管径粗、瓣膜少,而且它还是置管体位下为导管头部到预测位的最直、最短路径;然后再考虑肘正中静脉与头静脉。

1.2.4 严格无菌操作。在PICC置管部位進行常规消毒铺巾,置管过程中也要严格的执行无菌技术原则。首先,采用酒精棉球进行3次消毒,在用安尔碘消毒3次,消毒的范围主要是以穿刺点位中心,直径大于20cm的圆形面积,在消毒过程中要确保消毒面不留空隙,并确保皮肤表面与残留在毛发根部的细菌得到彻底清除。完成消毒之后,需要等到消毒液完全干燥后才能进行穿刺,以预防消毒液渗入血管,从而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1.2.5 置管后护理。将各项记录完善,在置管成功后,护理人员在护理记录单上需要记录上穿刺日期、时间、穿刺静脉、肘窝上10厘米处臂围、置管的深度、送管情况以及连接液体后的输液情况等。在护理评估时对导管的留置情况进行记录,例如有无出血、静脉炎导管阻塞等情况发生,并将化疗药物的名称与输液情况记录下来。在手术后24h将贴膜更换一次,以后则每周更换1~2次即可。护理人员还需要对穿刺点的渗血情况进行观察,观察过程中应自上而下的揭开贴膜,然后对其进行消毒,若针眼处结痂,则不能硬性去除从而避免再次出血;在消毒液干燥后采用10cm×13cm的无菌贴膜进行固定,体外导管的变换方向则以“S”形无菌纱布对其进行包裹固定。在化疗物品输入完成后应采用100ml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快速冲洗,然后再采用20ml生理盐水以脉冲式的方式清洗导管,最后再采用20ml生理盐水进行脉冲正压封管。

1.2.6 并发症护理。在置管24h后注意观察患者穿刺点有无渗血的情况发生,同时需要观察其前臂与手有无肿胀,并告知患者若是因为肢体的制动而引起的肿胀可以通过抬高前臂或是握拳等运行得到缓解。另外,还需要观察患者沿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疼痛等症状出现,若是发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高热等症状,在排除了感染的原因之后应该考虑是否由败血症发生,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在护理人员的交接班中,应将留置导管的刻度列入交接内容,以便及时确认导管是够出现移位。

2 结果

本组的52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留置导管的时间为15d~150d,平均为91.6d;所有患者均无出血、气胸、动脉损伤以及空气栓塞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3 结论

PICC是一种先进的输液通道,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由于患者需要进行多个疗程的化疗,但是在手术后病人患侧肢体血液、淋巴回流障碍,在6个月内禁止输液,因此只能进行下肢静脉输液,但这位患者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而PICC则解决了这一问题。PICC与传统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以及股静脉穿刺相比,其不再是盲穿,而是直视,因此成功率也就很高,由于其不需要局部麻醉。创伤小而且操作方便,护士就可以单独完成,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值得被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飞飞.PICC置管乳腺癌术后的化疗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6):12-13

[2] 孙风雨.乳腺癌术后化疗行PICC3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25-26

[3] 田玲玲,鄢平.乳腺癌术后化疗行PICC28例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2):415-416

PICC管化疗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采取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60例, 其中男32例, 女28例, 年龄38~72岁, 平均年龄 (52.4±3.7) 岁, 其中肺癌21例, 乳腺癌16例, 肝癌11例, 食道癌7例, 鼻咽癌5例。60例患者均采用上肢静脉穿刺, 其中贵要静脉33例, 肘正中静脉21例, 头静脉6例。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长春新碱、紫杉醇、环磷酰胺等。置管时间7~180 d。

1.2 操作方法

配齐相关物品,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原则上以贵要静脉为首选, 其次为肘正中静脉与头静脉。进行穿刺点附近皮肤的常规消毒, 直径20 cm[2]。建立无菌区, 准备导管, 打开PICC包, 用生理盐水浸泡。左手绷紧患者皮肤, 右手进针, 角度建议15~30°为宜, 回血后降低角度, 再进针1 mm, 推进外套管, 松止血带, 撤针芯, 左手食指压住外套管针位防止滑出血管, 左手中指压住套管尖端所在血管, 减少血液流出[3]。将生理盐水浸泡过的PICC导管轻缓送入, 至预测长度后撤出插管鞘, 注入盐水肝素液正压封管。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 清洗局部血迹, 摄X线确认导管位置。

1.3 护理要点

(1) 行PICC置管前, 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PICC置管的必要性、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让患者充分了解置管过程, 避免患者置管中产生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 积极配合工作顺利进行。 (2) 置管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穿刺后24 h更换1次敷料, 之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更换时间, 常规为每周更换1次。每日输液前应将输液装置接头用碘酒进行清洁。 (3) 置管后, 要密切观察患者状况, 若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护理人员在护理记录上应详细记录患者穿刺时间、部位、导管长度、每日输液时有无异常情况、低速监测以及患者主诉等。

2 结果

本组6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置管时间7~180 d, 置管期间有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其中穿刺点出血2例, 穿刺点感染1例, 静脉炎1例, 导管阻塞1例, 导管滑脱1例, 通过相关处理均有好转, 其余54例均于治疗结束后拔管。

3 讨论

肿瘤治疗过程中, 化疗药物会刺激血管, 反复多次穿刺会给患者带来痛苦, 且肿瘤患者多数营养不良, 导致血管条件差, 药物刺激加重血管损伤, 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PICC置管术则可以有效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与损伤, 且操作简单方便, 过程中并发症较少, 对于肿瘤患者以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无痛性的治疗方法, 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

PICC置管术具备许多优点, 例如:穿刺点主要选在外周浅表静脉, 选择范围大, 可有效穿刺成功。PICC导管比较柔软, 不易折断, 可较好地顺应组织, 体内置管时间可达6~12个月, 且置管后患者基本活动能力不受限[4]。导管可直接导入上腔静脉, 血流迅速, 血流量大, 可以更好地稀释药物, 减轻药物刺激, 降低疼痛感, 减少组织坏死、静脉炎等并发症的产生, 使静脉保持通畅, 促进治疗顺利实施。

在实施PICC置管术前, 需全面了解患者状况, 并对患者及家属充分解释相关工作内容, 消除患者紧张感, 并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置管时, 需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 准确测量PICC外露及导入的长度, 注意进针角度及出针时机, 并及时更换敷料, 正确的冲管与封管。

置管后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护患者情况变化, 及时有效地控制穿刺点出血、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预防药物外渗引起患者局部组织损伤, 确保治疗顺利完成。

常见并发症的产生、预防及处理: (1) 静脉炎:导管型号选择与患者血管粗细不适合, 操作欠妥或由于穿刺力度不当刺激损伤血管内膜等有关。可进行局部热敷并将穿刺肢体抬高, 促进溶栓, 穿刺动作需保证轻缓适当。 (2) 感染:与治疗过程中未确保严格的无菌操作, 执行相关消毒、未能及时按时更换敷料、未能及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治疗, 导致患者抵抗力低下等有关。必须确保整个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穿刺部位多次消毒, 及时更换敷料, 及时给予营养支持, 适当给予抗生素治疗, 提高抵抗力。 (3) 导管阻塞:封管技术实施不恰当, 时机与方法未准确掌握, 使血液回流, 管腔内形成血栓或导管变形, 导致扭曲弯折, 流通不顺畅, 尤其年龄偏大、血液黏稠的患者, 导管阻塞情况较显著。需掌握正确的封管时机与方法, 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管或用肝素钠液注入导管再进行穿刺。 (4) 导管脱出:与血液、汗液溢出引起贴膜不粘黏, 导致导管松动脱出有关。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及时防范导管松动, 且一旦导管脱出后, 导管不可再次使用。

综上所述, PICC置管术可降低化疗药物伤害, 减轻患者疼痛, 操作方便安全, 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罗孝贞.肿瘤患者PICC置管堵塞的原因与临床护理措施.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3) :144-146.

[2]刘小渊, 袁卫华.肿瘤患者50例PICC置管化疗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07) :1758-1759.

[3]史莹, 周海燕, 郭惠玲, 等.127例患者PICC置管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7) :253-254.

PICC置管病人的护理 第5篇

PICC的定义:经外周静脉---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的大隐静脉(新生儿)、颈外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将导管尖端放置在上腔静脉的下1/3处或下腔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导管的适应症:

1.需要持续静脉输液治疗时间大于一周的患者;如老年慢性病患者住院时间长,需要长期输液治疗。

2.应用刺激性或发泡性药物,药物PH值小于5或大于9,如化疗药或者抗生素等。

3.渗透压大于600mosm/L,如50%的葡萄糖,TPN、甘露醇等粘稠液体;输血等血液制品等。4.有缺乏血管通道倾向的患者。PICC导管的禁忌症:

1.缺乏外周静脉通路(无适合的穿刺血管)。2.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3.插管途径有放疗史、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4.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后患侧。5.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健康宣教:

1.置管后第一个24h内,尽量减少穿刺侧手臂活动,避免穿刺点出血。2.指导患者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热痛和硬结等情况。

3.输液时手臂不能抬的过高,以免引起回血后血液在导管内凝固。4.指导患者24h后用握力器做握拳活动,增加置管侧手臂的血液循环。

5.指导患者不要按压穿刺侧手臂,穿刺侧手臂可从事一般日常工作,避免提过重(超过3KG)的物体,不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

6.出院后应每周1~2次到专科护理门诊做导管维护。应用及维护:

(一)每天评估导管、穿刺部位及周围组织情况

(二)加强导管日常维护

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正确进行冲管和封管。

2.输注液体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最大流速输注,输TPN每8h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脂肪乳、甘露醇等大分子药物输注后严格生理盐水冲管,防止导管堵塞。

3.出现静脉炎,应及时处理。4.至少5~7天更换一次敷贴。

(三)冲管、封管

1.冲管是应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防止两种不相容药物和液体混合,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应用于两种药物之间或输液、封管前。目的是避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导管的堵塞及药物残留在导 管内。

2.封管是将肝素盐水注入导管内,防止血液流入导管尖端,凝结堵管,保持导管通畅。

3.封管液的配制 及封管方法

浓度:0-10u/ml 配制方法:抽取12500u/2ml肝素钠药液0.2-0.4ml加入0.9%NS250ml,即5-10u/ml。

封管方法:脉冲式正压封管,将针尖退至肝素冒内,即推一下停一下,剩余0.5-1ml时正压封管(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4.勿使用暴力冲管,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

(四)更换肝素帽

1.肝素帽每7天更换一次。

2.导管外缘用75%酒精擦拭,擦拭时间不少于15秒。3.输注血液、TPN时,肝素帽每24h更换一次。

4.如肝素帽内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或取下肝素帽时均应更换新的肝素帽。

注意事项

1.操作前签署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告知相关费用,医生下达医嘱。

2.穿刺后输注前应通过拍胸部X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3.不得在PICC导管穿刺点以上使用血压袖带及止血带,但可以在导管所处位置的远心端使用。4.不得在PICC导管上粘贴胶布。

5.给药前应抽回血确定导管的通畅性及是否在静脉内。6.严禁将导管外露部分再次置入体内。

留置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堵管:血液或药物沉淀可能导致堵管。

2.血栓形成:凝血系统异常等原因可造成局部或全身血栓形成,发生几率在2%~5%左右。

3.感染:可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

4.导管破损或断裂:导管局部反复反折、触碰利器、老化等原因,可导致导管破损或断裂。

5.静脉炎:由于机械性摩擦、血管内膜损伤等原因,穿刺部位可出现红肿、痛,血管呈条索状改变。

拔管:

(一)拔管指征

1.双向血培养阳性,确诊导管感染所致败血症,需迅速拔管。2.静脉炎经处理后症状无缓解,并加重,可见脓性分泌物,或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需考虑拔管。

3.患者的治疗完毕,原则上不再保留导管,立即拔除。4.导管出现断裂、沙眼样漏液、血栓、导管堵塞,通过溶栓等处理,不能再通,也应该立即拔除。

5.错位的导管不能调至适宜位置,应考虑拔管。

(二)拔管方法 1.操作者戴手套,轻轻去除胶布及敷贴。2.碘伏消毒穿刺点。

3.用5ml空针回抽1~2ml血(避免导管尖端附着的纤维蛋白鞘脱落,形成血栓)。

4.无菌棉签加压止血5~10分钟。

5.导管拔出后,评估穿刺部位皮肤、血管、导管长度、导管状况,并记录在病历。

PICC导管在血液病化疗中应用 第6篇

关键词:血液病化疗 PICC导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17-01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护理材料和技能也应用而生,PICC导管它以方便、安全、保留时间长等特点,被病人护士同仁青睐,尤其是在化疗药物输注中更占优势,以下将我们在血液病化疗中的应用情况做一介绍。

PICC导管经过肘正中或贵要静脉穿刺,经静脉到达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它由特殊硅胶材料制成,柔轻无刺激,适用于持续静脉输液四周以上的病人。其操作简便,穿刺危险性小,并发症少,符合安全留置。同时既减轻病人痛苦又不可保护血管,它的留置时间可长达6—12个月。

1 适应症

①间歇性、持续性或每日静脉治疗、输血。②输液疗程大于2周以上的长期输液病人。③毒性和刺激性药物,持续或间歇滴注。④需用渗透压高和强酸、强碱药物沉疗。⑤大于10%的葡萄糖溶液。⑥静脉途径受限制或不受限制,要求选择前臂静脉穿刺。

由于白血病病人治疗周期长,经常需要输注化疗药物,刺激性强,对血管损伤大,同时极易发生静脉炎,引起局部疼痛,红肿,难以愈合,给病人带来痛苦。我们使用PICC导管输注化疗药物,可以避免以上并发症的发生,极大地方便了血液病的治疗及护理。

2 输注化疗药物需要注意的問题

2.1 在输注化疗药物前,最好先输一组普通药物或生理盐水,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疼痛,回血是否通畅,然后再输注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

2.2 输注化疗药物后,一定要用生理盐水冲管,防止高浓度药液在管内的积留。

2.3 输液结束时,用20ml肝素盐水封管,最好是缓慢脉冲式推注。

2.4 为了避免肝素进入人体,影响凝血功能,也可使用“无针正压封堵头”它可直接连接于留置管末端,代替肝素帽,只需用20ml生理盐水封管就可以了,封管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封堵法。

2.5 置管期间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1—3天换药一次,肝素帽或“无针正压接头”至少每周更换一次。

3 并发症的预防

3.1 皮下血肿。穿刺或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熟练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轻、巧、稳、准。

3.2 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避免导管的堵塞。

3.3 静脉炎。静脉炎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无弹性,严重时局部可有分泌物。护理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力争一次穿刺成功,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4 观察局部情况。PICC置管时间长,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漏液、肿胀等,如发现红、肿、热、痛,应立即拔管,根据情况及时处理,以减轻病人痛苦。

PICC管化疗 第7篇

1 临床资料

资料来自我院肿瘤内科病房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行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763例。其中,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85例,发生率11.14%。85例患者中男54例,女31例,年龄45~62岁,平均(54.3±5.2)岁;肺癌37例,胃癌25例,宫颈癌12例,肝癌7例,胰腺癌4例;穿刺血管选择贵要静脉44例,肘正中静脉28例,头静脉13例;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80例,成功率94.12%。85例患者中共计112例次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并发症构成情况见表1,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其中,对堵管患者给予尿激酶,肝素溶栓处理;静脉炎患者给予硫酸镁湿热敷,外涂喜疗妥或皮炎平软膏;渗血患者给予压迫止血,减少上臂活动;局部感染患者加强无菌换药次数,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对症处理;导管移位患者给予重新X线定位置管;3例导管前端破裂者给予连接器修复;7例导管完全堵塞患者、8例导管脱出患者及1例导管破裂患者致意外拔管,改行对侧肢体静脉重新置管。

2 护理干预措施

为提高PICC患者置管期间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自2012年6月始,我科病房加大了护理培训与技术学习力度,强化对肿瘤患者常用化疗药物理化性质及药物间配伍作用的学习,同时制定PICC置管患者维护操作规程,通过制度上墙、严格交接班、护士长提问、专科护士培训等方式强化掌握PICC置管期间的护理操作要领。

2.1 强化护理培训与制度建设,严格护理操作程序

(1)置管前评估与穿刺血管的选择。穿刺前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向患者介绍PICC管的特点及置管的优点等,取得患者配合。综合评估患者状况,详细了解是否有凝血功能异常,正常情况下首选右侧贵要静脉,其次选肘正中静脉,最后才选头静脉作为穿刺血管,穿刺点尽量避开肘窝;若血管条件允许,尽量选择5Fr导管,因为5Fr导管堵管的发生概率低于4Fr导管[1];送管时一定要缓慢徐行,切勿强行送管,减少静脉瓣与血管内皮的损伤。(2)体外导管的妥善固定。置管结束后应及时进行X线透视,确定导管末端是否已达上腔静脉;置管成功后,将剩余导管呈“S”形或弧形弯曲,用思乐扣及3M胶带妥善固定于上臂,防止意外脱管。同时,准确测量臂围及体外导管长度,便于日后护理维护中及时发现异常。(3)严格执行冲管操作程序。每次输液前均要用25U/m L肝素液+10m L生理盐水对PICC管道进行脉冲式预冲洗;输入刺激性化疗药,高渗透性及粘稠药物,如,鸭胆子油、甘露醇、脂肪乳等药物时至少确保每4h进行1次脉冲式冲管。(4)合理安排药物输注顺序。输注化疗药物时要严格生理盐水-药物-生理盐水-药物-生理盐水-肝素溶液的输注步骤,防止药物间的化学作用及因不配伍导致微颗粒的形成;严禁通过PICC导管进行采血与推注造影剂等操作。(5)强化封管操作。输液完毕,先用生理盐水10~20 m L行脉冲式冲管,选用10m L以上注射器,用25U/m L肝素加10m L生理盐水正压封管,采用肝素帽或可来福接头封紧导管并妥善固定。

2.2 强化置管后的管道维护

(1)加强护理巡视。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无菌技术,做好相应的护理,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置管期间应每日测量双侧臂围,便于及时发现静脉血栓;更换敷料时注意观察体外导管的刻度,以判断导管有无滑脱;在排除机械性压迫因素外,若滴速小于50滴/min或回抽血液受阻则提示可能发生导管堵塞[2],此时对于导管的不完全堵塞可尝试采用注射器回抽,效果不佳者采用溶栓方法。(2)管道维护中严格无菌操作。选用透气性好的敷贴,可形成阻挡外来细菌感染的屏障,若透气性差,可致局部潮湿,促使细菌生长。住院期间每48~72h更换穿刺处敷料,发现敷料潮湿或污染应随时更换,每周更换一次肝素帽或可来福接头,换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感染发生。(3)预防管道堵塞。每月给带管患者用5000U/m L尿激酶注入导管腔保持20~30min,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确保管道的畅通,或者给带管患者长期口服一些改善微循环的抗凝药物以防堵管。

2.3 积极处理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

(1)导管堵塞。对于不完全堵塞者可先用注射器回抽出少量血液及血凝块,并用等渗盐水反复冲洗管腔处理;对于完全堵塞者在负压状态下注入10000U/m L尿激酶0.2m L或肝素液125U/m L肝素液5m L做溶栓处理[3],反复溶栓多次仍不复通者给予拔管处理。(2)穿刺点渗血与感染。对渗血者要及时更换敷料,特殊情况下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置管后24h内,嘱病员减少置管侧手臂运动,避免弯曲及受压防渗血。对感染者应增加换药次数,穿刺点周围皮肤涂百多邦软膏,高热时应予拔管并做细菌培养,感染较重者应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3)静脉炎。局部涂抹喜疗妥或皮炎平软膏,并用50%硫酸镁湿热敷,也可给予红外线微波治疗仪进行局部理疗。(4)导管移位。在X线辅助定位下,可根据导管位移大小通过拔管进行适当调整,将导管调整至有效位置。(5)导管脱出。留置PICC管期间,要严格进行导管维护,尤其是导管一定要应用蝶翼交叉的方法固定。更换贴膜时动作应轻柔,应从下向上撕去贴膜,以免撕贴膜时将导管带出。教会患者及家属改良术肢上袖,以免穿脱上衣时将导管拔出。

2.4 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1)规避管道堵塞或脱出的危险因素。避免置管侧肢体长时间的机械性压迫;避免外展、屈肘、外旋等动作,减少导管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和脱管概率;置管的上肢勿负重(提重物等),可适当进行握拳及放松的交替动作以改善血液循环防血栓形成;洗澡时注意对穿刺点的保护,避免水浸引发感染,若不小心浸湿应及时换药。(2)PICC导管的基础维护知识。定期到医院进行冲封管,学会自我观察针口情况,留意导管体外长度变化,若出现红肿热痛及肢体酸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 实施效果

85例并发症患者中,16例经积极处理后无效而重新置管,其余管道均修复正常或症状好转,未出现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实施护理干预后半年内,我病房198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中有14例共计22例次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07%(14/198),并发症例次构成分别为穿刺点渗血36.36%(8例次)、导管堵塞27.27%(6例次)、静脉炎22.73%(5例次)、导管移位9.09%(2例次)、导管脱出4.55%(1例次),非正常拔管率为7.14%(1/14),并发症发生率(7.07%vs.11.14%)及非正常拔管比例(7.14%vs.18.82%)明显低于干预前水平。

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置管技术,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事实证明:我院肿瘤内科病房实施以上干预措施后,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非正常拔管比例均出现大幅下降。因此,重视从细节着眼、从规范操作着手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和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李美清,史甲芬,邹翠莲,等.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2011,27(11):20-22.

[2]沈丽华.PICC在56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应用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2-34.

PICC管化疗 第8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PICC置管,化疗

PICC置管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应用于化疗中的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是可以把高刺激的化疗药物直接传导至大血管中, 高血流量可以迅速稀释药物, 从而有效降低药物对外周细小静脉和组织器官的较大刺激和损伤, 并减少药物外渗带来的风险, 减轻痛苦[1]。但是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对相关知识的不了解性, 易造成不良并发反应较高, 包括静脉炎, 导管堵塞, 穿刺点红肿、出血、感染等情况[2], 增加护理难度和患者临床不满意率, 故而有针对性的循证护理在化疗中PICC置管期间很有意义, 基于此, 我院对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的不同肿瘤化疗中PICC置管患者实行循证护理, 在临床上得到满意护理结果, 先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按照住院顺序, 将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的73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循证护理的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45例, 女性28例, 年龄42~75岁, 平均年龄 (55±2.4) 岁, 包括胃癌11例, 肺癌13例, 乳腺癌8例, 恶性淋巴瘤5例, 恶性脑瘤9例, 食道癌5例, 肝癌9例, 肠癌13例, 选用的化疗药包括奥沙利铂、替吉奥、阿霉素、甲氨蝶呤、多西他赛、吉西他滨、顺铂、雷替曲塞、依托泊苷、培美曲塞。异环磷酞胺。

2 循证护理

2.1 提出问题:

首先要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即对护理过程可能面临的各种难点进行规划整理, 询问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疾病病史、心理状态、文化程度和护理需求, 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 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 提出化疗中PICC置管护理的难点问题, 包括化疗给药过程的注意事项, 如何避免PCIC置管各种并发症, 心理护理, 饮食调理, 健康宣讲, 出院指导。

2.2 理论支持:

提出问题后, 大量查阅最新杂志、文献中相关研究, 找到问题原因, 科学分析并筛选其中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护理措施, 得到所需问题的充分理论支持, 对所查资料进行汇总后针对性的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关护理干预, 保证化疗期间置管的顺利进行。

2.3 具体护理方法

2.3.1 健康宣讲:

对于化疗中进行PICC置管, 大多患者并不了解, 护理人员应在进行PICC置管前,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讲, 包括对PICC置管的目的、手法和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行使PICC置管的相较于传统方法药物刺激小, 穿刺次数少等优点, 消除患者因不了解而产生的紧张害怕心理, 同时也要讲清楚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相应预防、解决方法, 让患者对于PICC置管有充分的了解, 指导患者积极应对治疗, 根据自身情况有效配合预防, 保证护理工作顺利。

2.3.2 置管操作护理[3]:

穿刺时, 应选择粗、大、直, 充盈度好的静脉, 以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为优先考虑, 头静脉为最后考虑, 避开关节附近, 导管型号的选择应与患者血管粗细相适应, 事先对穿刺皮肤进行消毒,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对穿刺点进行2 min的按压防止出血, 置管期间对患者状态进行严密监控, 如有意外对症处置, 正确接通输液管后及时登记姓名、日期、PICC型号等信息, 置管时期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工作。

2.3.3 心理护理:

要积极与患者沟通, 让患者诉说内心想法, 对于消极的因素及时纠正, 每天以热情的态度面对患者, 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 让患者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住院氛围中, 同时让患者家属尽量多的前来探望, 给予足够关心, 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介绍治疗效果好的患者与其认识, 从中学习治疗经验和矫正不良心态, 引导患者之间互相鼓励, 增加信心, 以良好乐观的态度对抗疾病。

2.3.4 预防护理[4]:

置管期间可能发生多种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应给予足够重视, 严密观察穿刺点情况, 如有出血现象及时更换贴膜货防止凝胶海绵, 如有疼痛感则给予喜辽妥药物涂抹, 如有脱落应进行固定, 一旦有脱出后, 不能再插回血管中, 以s型曲线固定导管, 保证流畅, 在每次化疗结束后, 需要对置管进行生理盐水冲洗, 以此把剩余药物冲入血管中, 并以适量肝素盐水封闭, 每周定时2次以上进行冲管, 以此防止置管的堵塞, 如有堵管现象发生, 应延长肝素盐水官腔中的冲洗时间, 置管前将导管用肝素盐水浸泡, 置管后12 h给予湿热敷, 保证导管固定良好, 以减小静脉炎的发生, 对于穿刺皮肤也应该及时清洁消毒, 避免摩擦感染。

2.3.5 用药护理[5]:

给药前需认真核对, 确证药物种类、给药时间和计量无误后, 根据不同化疗药的性能进行准确配制, 每周3次以上频率更换敷料, 降低感染概率, 化疗中应用多西他赛的患者要嘉兴心电监控, 因为次化疗药极易发生过敏现象, 要给予充分重视, 用依托泊苷化疗时, 应相应减缓滴注速度, 避免喉痉挛和低血压不良发应的发生, 在应用奥沙利铂化疗时, 指导患者要用热水进行脸部、牙齿的清洁, 避免使用冷水而引起神经末梢的不适症状。

2.3.6 饮食指导:

患者化疗期间遭受很大痛苦, 身体器官的状态不佳, 食欲骤减, 此时营养状态跟不上, 造成机体抵抗力低下, 更易感染, 因此在护理上尤应注意营养的支持, 化疗期间要以少食多餐的原则, 选择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含量的半流食补给, 同时给予营养液静脉注射, 同时应注意水的补充, 以缓解药物对肾脏的毒性, 以每天3000 m L为基本, 在可以正常进食期间, 家属应选择蒸煮等保持营养的做菜手法, 选择新鲜的蔬菜、豆制品、鱼类等, 并保证美味以增加患者食欲,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食物。

2.3.7 出院指导[6]:

出院时应给患者细致讲解如何正确用药, 并指导患者进行有规律的生活,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加强营养补充, 发现问题应及时返院进行专业处置, 每周定时复检。

3 结果

本次研究的73例肿瘤化疗中行PICC置管的患者中, 置管时间为10~160 d, 其中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1例导管松动脱落进行重置, 1例发生导管阻塞, 经肝素盐水冲洗后正常, 1例发生穿刺点感染, 经抗生素治疗痊愈, 2例发生穿刺点出血, 经更换贴膜后有效止血, 其他患者均能正常治疗后拔管。

4 讨论

循证护理不仅是一种护理行为, 更是一种探索行为, 它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行护理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包括搜集患者临床资料和整合自身临床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护理问题, 并进行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解决, 这种护理方法打破了传统护理方法中以护理人员经验来应对处置各种问题的封闭系统, 也要求护理人员进行积极的学习, 掌握先进的护理手法, 逐步提升自身技能, 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 实际运用的护理手段。本次试验中, 采用循证护理对策, 对于化疗中PICC置管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并得出原因和解决措施, 对患者进行了综合有效的护理手段, 包括健康宣讲、操作护理、心理护理、预防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等7个方面, 干预方法综合全面, 护理期间, 仅有5例不良发应, 不良发应发生率较低, 且在发现并发反应的同时, 即给予有效的解决措施, 5例患者均得到良好处置, 没有发展更为严重, 患者住院期间精神、心理状态均较好, 并能够配合医师、护士进行治疗和预防, 提高了临床治愈率、生存率和生命质量, 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满意率高达100%, 提示循证护理在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化疗中有这积极的影响作用, 应该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屈惠琴, 陆云, 赵春芳.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术后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4, 5 (19) :2378-2380.

[2]廖剑云, 焦月新, 柳阳, 等.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防治并发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4, 11 (9) :96-97.

[3]冯翠莲, 李笑屏, 曾华志, 等.细节管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1 (13) :87-88.

[4]潘玉梅, 任文芳, 曾凤霞, 等.循证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12) :128-130.

[5]曹萍.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首次化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23) :113-114.

PICC管化疗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入院的血液科98例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53例, 女性45例, 年龄23~69岁;文化程度:小学23例, 中学36例, 大专28例, 本科11例;城镇47例, 农村51例。随机将98例淋巴瘤患者分组, 观察组50例, 对照组48例。

1.2 方法

1.2.1 置管方式

98例患者中, 经右侧上肢浅静脉穿刺40例, 左侧上肢浅静脉穿刺58例 (贵要静脉穿刺45例, 肘正中静脉穿刺39例, 头静脉穿刺14例) 。置管时间为60~260天, 化疗间歇期在家休息15~20天。PICC均采用的是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导管。

1.2.2 干预方法

干预人员由责任护士及PICC换药护士担任, 要求对PICC留置护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大专以上学历, 中、高级职称。

观察组:患者出院前, 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PICC留置期间护理知识宣教与讲解;换药护士给予每周两次PICC导管标准化维护指导, 教会一名家属PICC正确维护方法并实践;出院时, 给予PICC维护手册一本及换药护士或责任护士的联系电话。出院后, 换药护士主要负责每日电话随访PICC维护情况, 详细询问是否有贴膜卷曲、冲管受阻、导管脱出、穿刺点出血等情况;责任护士每周随机3天, 抽查患者是否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 如静脉炎、出血及血肿、血栓等, 对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及处理。

对照组:出院前给予PICC维护手册, 要求出院后定期复查。

建立PICC维护登记本、护理记录表, 记录两组患者床号、姓名、置管时间、插入长度、外露长度、穿刺过程是否顺利、穿刺前臂围、返院后臂围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要记录出院时间、在家休息天数、家庭护理情况、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应急措施、返院时间等。

1.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

通过电话随访进行正确的家庭护理指导, 观察组患者PICC留管时间最长为8个月, 减轻了反复穿刺的痛苦和家庭经济负担, 提高了生活质量。通过电话干预及定期返院复查, 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 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对照组患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患者经济负担未减轻, 满意度较低 (见表1) 。

注:P<0.01

2.2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 其中观察组1例发生导管堵塞拔管, 1例因死亡拔管;对照组6例因感染拔管, 2例因维护不当导管脱出拔管, 2例因死亡拔管, 4例因导管堵塞拔管。观察组PICC家庭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见表2) 。

注:P<0.01

3 讨论

PICC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保护血管、防止药物外渗的一个重要输液通路, 正确护理是保证其长时间使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尤为重要。因患者认知程度、学历、家庭情况、自身免疫力等原因, PICC维护过程中经常有相关并发症发生, 造成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性感染等。我们运用电话干预方法, 有效帮助患者更好地维护PICC导管, 减少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 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节省医疗费用, 提高患者满意度。我们发现患者出院前家属对实践操作流程并未真正掌握, 在担忧及不敢操作的心理状态下, 对PICC实行了错误的维护, 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 我们组建了优秀的护理团队, 定期对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进行电话回访, 对家庭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给予指导, 对PICC维护流程给予讲解, 鼓励家属大胆、细心地操作, 增进了护患沟通,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延长了PICC使用时间。因此, 可以说电话干预对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家庭护理具有重要作用[6]。

参考文献

[1]姚莉芳.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9) :1203-1204.

[2]祁康宁, 刘东军.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27) :140-141.

[3]安玉杰, 韩影, 姜斌.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6) :191-192.

[4]席卫华.家庭护理指导在PICC置管患者化疗间歇期的应用与体会[J].医学信息:医药版, 2010, 23 (1) :51-52.

[5]金立莉.家庭护理干预对PICC院外护理质量的影响[J].健康必读 (下半月) , 2011 (9) :219.

PICC管化疗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11月我院收治的PICC患者50例为观察组, 男18例, 女32例, 平均年龄53岁。其中乳腺癌28例, 肺癌13例, 食管癌9例;血管条件好 (扎止血带后血管突出于皮肤表面, 管径较粗, 关闭弹性好) 37例, 血管条件一般 (扎止血带后血管不突出与皮肤表面, 但可触摸到, 管径一般, 管壁弹性尚可) 13例, 血管条件差 (扎止血带后触摸血管感觉不明显, 管径较细, 管壁弹性差) 0例。选择我科 (胸外科+乳腺科) 2011年6月—2012年3月首次予以PICC置管进行第一次化疗的PICC癌肿患者50例为对照组, 男11例, 女39例, 平均年龄55岁。其中乳腺癌30例, 肺癌14例, 食管癌6例;血管条件好38例, 血管条件一般10例, 血管条件差2例。两组患者病情、年龄、化疗用药、化疗时间、血管状况和置管部位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导管均采用美国巴德医疗器械 (北京) 有限公司的三向瓣膜中心静脉导管, 规格为4 F;固定材料均为瑞典墨尼克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自粘性薄膜敷料, 规格为10 cm×12 cm。

1.3 穿刺上肢的选择

避开手术患侧上肢, 选择健侧上肢作穿刺。乳腺癌、食管癌和肺癌手术后的患者或有手术切口侧, 因手术使患侧上肢血循环受到影响, 同时因为疼痛, 患者往往选择健侧上肢穿刺。

1.4 静脉炎诊断分级标准[4]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分级判断标准。Ⅰ级:穿刺点疼痛, 红和 (或) 肿, 静脉无条索状改变, 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 红和 (或) 肿, 静脉有条索状改变, 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 红和 (或) 肿, 静脉有条索状改变, 可触及硬结。

1.5 护理干预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PICC置管常规护理, 即术肢做握拳运动, 避免提过重物品或上举活动, 勿做剧烈运动。穿刺点用绷带加压后包扎, 24小时换药1次, 以后每周更换1~2次。发现敷贴卷边污染要及时更换。置管当天进行健康宣教, 置管术后1天进行化疗用药。

1.5.2 观察组:

(1) 避免置管侧上肢肘关节支撑, 减少减轻置管侧上臂肱二头肌收缩[5]。患者因手术后防止增加疼痛, 起床时常用健侧上肢肘关节支撑, 致使肱二头肌收缩和上臂静脉血管收缩。为了避免这个动作, 穿刺术后1周协助病人并指导家属搀扶病人背部起床, 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宣教避免做这个动作的目的和重要性, 取得病人和家属的配合。 (2) 加强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 (1) 一旦考虑是恶性肿瘤, 如果情况允许, 护理人员尽量避开在穿刺侧上肢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和头静脉做穿刺采血或输液, 避免置管前对上述静脉的损伤。 (2) 对病人和家属除常规的PICC相关知识宣教外, 重点向病人解释穿刺术后1周内避免做穿刺侧上肢肘关节支撑的原因和病人家属配合的重要性。护理人员正确指导如何避免置管侧上臂肱二头肌强烈收缩的动作, 如肘关节支撑、上举托重物等。 (3) 置管早期局部湿热敷[6]。改变过去在置管术3天后或病人出现置管侧上臂有酸胀痛感觉再指导患者湿热敷, 在置管术后1天, 局部如无渗血等异常, 在穿刺点上方10 cm处用湿热毛巾 (水温一般在50~60℃[7]) 放入保鲜袋后外敷, 避免弄湿敷贴, 污染穿刺点, 每天4次, 早中晚睡前进行, 每次外敷30分钟。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静脉炎分级比较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2%, 对照组为30%,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在静脉炎轻重程度方面, Ⅱ、Ⅲ级静脉炎主要发生在对照组,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比较发现, 观察组PICC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平均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3)

*与对照组满意度比较, χ2=9.12, P=0.01。

3 讨论

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常发生于穿刺后48~72小时, 好发于穿刺点上方8~10 cm处, 是机械刺激损伤静脉壁而出现的炎症反应, 是急性无菌性炎症。其发生原因可能是:导管在血管内频繁摩擦导致血管内膜损伤, 患者频繁屈伸肘关节;与化学刺激及患者的特殊体质有关。置管早期应减轻、减少置管侧上肢肘关节支撑, 避免肱二头肌频繁收缩, 减少肌肉收缩对血管壁的挤压, 减少血管壁与导管之间摩擦, 减轻血管内膜损伤。同时, 合适的热敷可以促使血管扩张, 缓解血管痉挛, 减轻导管对血管的刺激作用。合适的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组织缺氧, 促使损伤组织恢复。湿热敷方法简便、有效, 而且可行, 有自理能力的患者自己便可进行。湿热敷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减轻静脉炎发生程度, 减轻病人痛苦, 确保病人顺利进行静脉用药, 而且还可以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做好置管前后患者的健康教育, 特别是置管侧肢体活动方式的指导, 让患者不但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指导的依从性, 降低PICC导管静脉炎的发生率。让病人和家属共同参与PICC的维护, 进一步提高患者和家属的依从行为水平, 从而延长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 有效的健康指导是一项很重要护理干预措施。

本研究发现, PICC穿刺选择外周静脉, 直观看得见且能扪及, 所选择的贵要静脉、肘静脉和正中静脉较粗, 其周围无重要组织结构, 操作创伤小、安全、简便、插管成功率高和留置时间长[8,9]。国外资料[10]报道, 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 可留置近2年, 特别适用于长期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 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患者常常可以在门诊进行一些治疗, 降低了医疗费用。输入的高渗性、高黏稠度和刺激性药物通过PICC导管直接进入中心静脉, 被血液迅速稀释, 解除了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毒性作用, 保护了外周血管网, 解决了药物外渗、药物性疼痛等问题。但PICC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和并发症。本组50例患者中, 除1例导管材质过敏拔管外, 其余均达到置管的目的, 顺利地完成了肿瘤静脉化疗需要,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

关键词: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静脉炎, 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郑春辉, 王风, 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9) :700-702.

[2]何华, 障碍华.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高危因素及防治进展[J].临床误诊, 2011, 24 (3) :97-99

[3]赵岩.PICC在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的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 2012 (5) :161-162.

[4]沈焕云, 吴丹.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8) :107-108.

[5]肖冬英, 陈荣, 曾令秀, 等.护理干预对PICC静脉炎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0) :959-960.

[6]孙文瑞, 詹健, 王海治, 等.局部热敷加喜辽妥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疗效观察[J].温州医学院学报, 2011, 41 (6) :569-570.

[7]刘艳, 魏红, 谭建芳, 等.改进护理干预对PICC所致静脉炎的影响[J].西部医学, 2011, 23 (12) :2456-2457.

[8]张红娣.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国临床研究杂志, 2010, 23 (4) :337-338.

[9]刘晶星, 温娜, 王海莲, 等.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 2007, 21 (3) :661-662.

PICC管化疗 第11篇

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于我科行化疗的肿瘤患者30例,对所选患者进行PICC导管应用和临床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和护理效果。

结果:应用PICC导管后,30例肿瘤患者中应用及护理效果良好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应用及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

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PICC导管留置,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肿瘤化疗应用PICC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98-02

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需要一条长期的静脉通道来提供化疗药物和营养支持,而PICC导管留置术给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帮助,PICC主要经过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导管,置入中心静脉来为患者提供药物支持,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1]。我院选取30例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导管留置留置,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和护理效果,现将应用方法和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于我科行化疗的例肿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其中肝癌患者9例,肺癌患者11例,乳腺癌患者4例,胃癌患者4例,结肠癌患者2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占43.33%,女性患者17例,占56.67%,年龄在41~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1.49岁,病程为2~4年。

1.2方法。

1.2.1应用方法。选取适合患者的PICC材料的导管,并向患者介绍该导管的厂家和特点,护士取出置管穿刺包,准备好置管操作用的生理盐水、碘酒、注射器、无菌孔巾、无菌(棉球、手套、纱布)、止血带等。嘱患者去枕平卧位暴露手臂,穿刺部位首选贵要静脉,以右侧为宜,穿刺点位于静脉血管暴露的肘关节下方1~2厘米处,避开瘢痕等皮损部位[2]。选定穿刺部位,保持穿刺侧手臂外展90°,固定不动,测量穿刺导管所需的长度,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先用75%酒精,再用碘伏,在穿刺点上下各>15cm左右,至手臂外缘范围内进行消毒,消毒范围铺设无菌孔巾,建立无菌环境,扎上止血带,带无菌手套,铺上无菌巾,扎止血带,戴上无菌性手套,在穿刺点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再缓慢进针约0.5~1.0cm,一直进入到血管内,固定钢针,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术者左手拇指固定针柄,右手稳定好管鞘抽出穿刺针,通过管鞘置入导管,动作要轻柔,缓慢推入,以免损害静脉瓣。当穿刺到患者肩部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手臂,防止导管误入颈内动脉,使其顺利进入上腔静脉。在快到达预设长度时,嘱患者头恢复原位,停止插管,从静脉内退出导引管,使其远离穿刺部位,向回拔出管鞘,握住侧翼将其鞘彻底撕开,左手固定导管,右手移出導丝。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射器通过导管抽吸回血,注入无菌生理盐水,确保导管通畅。安装来福接头,用稀释肝素液正压封管,固定导管,消毒穿刺周围皮肤,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无菌胶布固定,导管有刻度的一面朝上,以便每天护士记录,将导管全部覆盖于无菌贴敷下。

1.2.2护理方法。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PICC置管的材料、厂家、特点、留置管的必要性、术前注意事项、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术后护理方法、以及出现的可能的并发症均应向解释清楚,解除患者的顾虑,消除对置管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同和配合,让患者及家属签置管知情同意书。完成相关的辅助检查,包括询问病史、家族史、遗传史、过敏史、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等。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相应的临床检查综合分析患者的身体情况,严格掌握化疗患者对置管适应证和禁忌证。做好术前准备,做好手术部位的消毒,帮助患者摆放体位,多于患者交流缓解情绪,防止患者因为紧张出现血管痉挛,当导管穿刺至肩部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手臂,防止导管误入颈内动脉。穿刺成功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变化,做好早期护理,防止并发症出现,嘱患者尽量减少穿刺侧上肢的活动[3]。PICC置管后,24小时内更换一次敷料,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肝素帽一周更换一次。当输液完成后予生理盐水10ml冲管,再用肝素液正压封管。拔管时要与血管平行角度拔出,沿皮肤平行方向缓慢拔管,遇到阻力时应局部热敷10分钟,再行拔管,防止损伤血管或导致导管断裂,确定导管完全拔出后,用无菌敷料贴于针孔处,防止渗血或因感染导致静脉炎的出现,做好护理记录。

1.3观察标准。观察评价本次研究中采用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

2结果

观察评价采用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结果见表1。

3讨论

化疗药物有较强的副作用,对肿瘤患者的静脉血管损伤很大,而且多次的穿刺容易造成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同时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采用PICC导管置入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困扰,PICC的置管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穿刺成功率高,同时配合完备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然而PICC导管价格较贵,临床应用要选择合适的患者,对于需要长期的化疗和营养支持的肿瘤患者建议采用此方法。

PICC置管的操作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日常护理的重要性却不可忽视,临床护理常会出现导管脱出、机械性静脉炎、过敏反应、感染、导管异位、堵塞等并发症的出现[4]。在行PICC置管术前,护士要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对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取得患者的认同和配合,并协助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术中做好无菌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穿刺点有无异常,患者有无发热等不适,出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住院期间定时给患者更换敷料,输液前后需用生理盐水冲管,待冲管完成后并用肝素液正压封管,嘱患者避免大幅度活动置管侧上肢,以防出现导管异位、脱落等。护士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程序,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同时护士要记录患者置管手术的日期、使用PICC导管的型号、名称、编号、生产商家以及置入静脉的名称、置管植入静脉的长度等信息。患者如在留置导管过程中出现上述并发症或者治疗结束应及时拔除导管,拔管时动作宜轻柔防止导管断裂或损伤静脉血管。在本次研究中,我科选取30例需化疗的肿瘤患者,均采用PICC导管留置术,经观察分析,PICC导管应用及护理有效率达93.33%,说明采用PICC导管置入方法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解除了患者的困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压力,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淑华,张兰凤,袁丽.恶性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6):17

[2]徐芳,葛玉娟.PICC在恶化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52

[3]廖朝晖.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1):10

PICC管化疗 第12篇

大剂量甲氨蝶呤 (HD-MTX) 已成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髓外白血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其广泛应用明显降低髓外白血病的发生, 提高了患儿的长期生存率。HD-MTX治疗中常常发生各种毒副反应, 主要表现为黏膜损害、肝功能异常及骨髓抑制等[1]。甲氨蝶呤所致的药疹常表现为肢端红斑, 较少引起重症药疹。此例患儿因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后出现全身大量弥漫性红斑及皮疹, 伴瘙痒及疼痛明显, 且有破损及皮肤剥脱, 口腔肛周重度糜烂等临床表现。经精心护理后药疹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 男, 5岁4个月, 因“诊断急性普通B淋巴细胞白血病 (L1型, 标危) 2月余, 全身红斑、皮疹2d”于2013年3月25日入院。2013年3月20日行第1次HD-MTX方案化疗。2013年1月21日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患儿此次入院时PICC管体内保留25cm, 输液通畅。入院时体温38.3℃, 双眼周围、口周、颈部、躯干、四肢可见弥漫性暗红斑, 其间散在分布粟粒到蚕豆大小皮疹, 中心有水疱及虹膜样损害, 尤以PICC置管处、双侧腕部留置针曾穿刺针眼处及存在开放性伤口处为甚;背部、腹部可见少许皮肤剥脱;肛周、口唇皮肤、口腔内黏膜有糜烂, 少许渗出血痂, 入院当日门诊血常规:白细胞 (WBC) 7.14×109/L, 血小板 (PLT) 335×109/L, 血红蛋白 (HB) 97g/L。

治疗过程:患儿3月25日开始甲强龙及丙种球蛋白3d, 美能、氯雷他定抗过敏。3月28日改为口服强的松至出院。3月28日出现腹泻, 每天最多可达10次, 并出现黑便3次, 伴有腹痛, 彩超未见异常, 予禁食, 止血, 口服思密达等治疗。3月30日予特尔津升白细胞, 输注红细胞悬液0.75 U, 血小板1个治疗量。3月31日大便颜色恢复正常, 出现发热, 最高39℃, 予泰能9d后改博抗5d, 体温于泰能后第5天正常。4月2日腹泻停止。4月3日PICC置管处、皮肤皮疹及破溃明显处较入院时明显好转, 继续激光照射。口腔黏膜糜烂基本愈合。4月16日患儿精神食欲好, 口腔黏膜完整, 全身皮疹消退, 血常规恢复正常出院。

2 护理

2.1 体温升高的护理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尤其是监测体温的变化,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有发热, 38.5℃以下及时给予冰枕或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 超过38.5℃则报告医生, 遵医嘱给予药物退热处理, 及时更换汗湿衣裤, 多饮水, 同时可静脉补液, 防止虚脱, 嘱其多卧床休息。

2.2 皮肤黏膜护理

2.2.1 口腔护理

严密观察患儿口腔黏膜的情况, 并及时记录, 如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分泌物、溃疡面大小及深度等, 加强口腔护理, 避免溃疡面扩大。第1步予洗必泰漱口;第2步用棉签轻轻清除口腔黏膜溃疡表面的覆盖物、变质及脱落的黏膜, 第3步清除溃疡表面的坏死组织, 第4步用4%碳酸氢钠液涂擦口腔, 第五步用20%的制霉菌素融于生理盐水中制成糊状涂擦于鹅口疮表面, 每天3次, 每次15min。另外交替使用康复新液口含、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贝复剂) 口腔喷雾[2], 贯新克雾化。疼痛剧烈时可用1%丁卡因涂擦溃疡面止痛。

2.2.2 PICC置管处及双侧腕部穿刺口护理

2.2.2.1手部皮肤破溃处护理

有水疱时用1%聚维酮碘消毒后用无菌针筒, 刺破水疱抽吸尽积液。局部水泡处理后涂擦百多邦。破溃处用1%聚维酮碘消毒后, 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银离子覆盖, 再用水胶体贴膜外用。当敷料发白时说明浸润应及时更换。换药时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有无组织坏死。

2.2.2.2 PICC护理

破溃期加强导管观察与护理。保持导管通畅, 使用不小于10mL注射器, 每天抽取6 mL~9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2次;加强看护, 避免液体走空, 以免增加污染的机会。导管入口及周围每次更换水胶体贴膜时照射氦氖激光10min, 用吉尔碘消毒3遍, 半径大于5cm, 待干后更换水胶体贴膜及敷料;输液装置每日更换1次, 更换时输液装置与静脉导管连接处用安尔碘消毒3遍, 待1分钟后连接;每日输液结束后用6mL~9mL生理盐水冲管后用肝素钠稀释液6mL~9mL (25U/mL) 正压封管, 妥善固定, 防止打折甚至管腔滑脱。

2.2.3 肛周护理

腹泻时每次便后及时温水清洗干净臀部, 每日2次雷努福尔坐浴, 便后加用一次。开水冷却后至35℃~36℃1 000mL配置, 每次坐浴液现配。每次坐浴后用0.5%碘伏涂擦待干后用紫草油润滑[3]。每日激光照射肛周2次, 生理盐水冲洗后用达克宁涂擦肛周。准确观察记录每次大便的颜色、性状及次数。

2.2.4 皮肤护理

保持床单清洁, 注意个人卫生。穿柔软干净宽松的棉质内衣, 衣服双侧腋下剪开洞, 增加排汗和通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修剪指甲, 禁止搔抓皮肤。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腋下及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予紫草油局部涂擦防止破损。

2.3 出血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严重时遵医嘱禁食, 绝对卧床休息, 限制活动。吸氧、心电监护、遵医嘱及时准确使用止血药物、严格执行输血护理。每班记录患儿的意识、生命体征、黑便的次数、性状及量, 及有无其他出血倾向等。

2.4 饮食护理

口腔黏膜溃疡的剧烈疼痛及不适使患儿不能正常进食, 进食时的疼痛使患儿食欲减退, 害怕进食。多鼓励称赞患儿, 协助患儿每次以少量、缓慢的速度进食, 采取少食多餐的形式以减轻进食给患儿带来的疼痛,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温度适宜的少渣软食。

2.5 心理护理

及时给予家长疾病及用药知识宣教, 耐心细致的回答家属的疑问。多与家长及患儿沟通, 每次操作前给予解释取得家长配合, 多鼓励表扬患儿, 协调家长给予患儿心理支持, 疼痛时尽量转移患儿注意力。

2.6 做好保护性隔离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室温22℃~24℃, 相对湿度50%~60%, 严格无菌操作, 遵医嘱及时准确使用抗感染的药物, 限制陪伴, 减少探视。医护人员及家属严格遵守手卫生制度, 避免交叉感染。

3 讨论

甲氨蝶呤首例化疗导致的肢端红斑药疹于1982年报道[4], 虽然儿童甲氨蝶呤化疗导致的肢端红斑药疹近年来逐渐多见, 但却缺乏相关护理报道。而此例患儿具有年龄小、PICC带管期间、病情危重复杂、护理难度高等特点, 对其体温、皮肤黏膜、出血、饮食、心理等的护理措施, 对于患儿药疹的痊愈出院, 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铁军, 田亚男.11例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所致口腔粘膜损害继发感染患儿的护理[J].天津护理, 2010, 8 (18) :204-205.

[2]许秋霞.甲氨蝶呤联合门冬酰胺酶治疗致红皮病型药疹患者的护理[J].临床护理, 2012, 7 (3) :263-264.

[3]粟亚丽.碘伏在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所致严重粘膜损害中的应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8 (2) :128.

上一篇:公民文化下一篇:达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