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穴位范文

2024-07-07

中药外敷穴位范文(精选6篇)

中药外敷穴位 第1篇

关键词:小儿汗症,穴位,中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从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2年间在我院中医科门诊共收治患儿31例, 其中男孩18例、女孩13例;年龄最大者12岁、年龄最小者3岁;病程长者5年、短者3个月;盗汗者27例、自汗盗汗兼见者4例;30例为病后体虚、1例未明确诊断但已排除结核病等病。

1.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为笔者自拟处方:五倍子、公丁香、肉桂、细辛、吴茱萸等份, 研末备用。取中药粉末20g, 用食醋调湿以成形为度, 做成一元硬币大小, 分别贴在肚脐和左右涌泉穴, 外用麝香壮骨膏盖在上面固定。每日1次, 连续使用1周。贴药后若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和破损等应暂停, 结痂后可继续给药。

1.3 治疗结果

经中药穴位外敷治疗后31例患儿出汗症状全部消失。其中贴药1次汗止者20例、2次汗止者9例, 1周内汗止者2例, 最长时间 (1周) 汗止者1例, 2个月后无1例复发, 效果显著。

1.4 典型病例

黄某, 男, 11岁。2008年11月因感冒治愈1周后开始出现盗汗症状。曾在包头市第三医院求治, 疑为“肺结核”, 经拍胸片及结核菌素试验均未发现有阳性体征, 也曾遍服中药玉米须甘蔗梢及民间单方收效甚微。其汗出多时浸湿床铺, 家长甚为苦恼。2009年3月20日来我院中医科就诊, 见患儿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苔薄黄、脉沉细。诊为小儿汗证。笔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法, 贴药1次汗出明显减少, 连续贴药1周盗汗消失, 患儿精神转佳。后经家人调养已面色红嫩, 形体渐壮, 至今未发。

2 讨论

痄腮:中药外敷显奇效 第2篇

1.紫花地丁外敷:将紫花地丁及蒲公英鲜品捣烂为糊,用两层纱布包裹好,展平敷于患处;若无鲜品可用干品10~15克,碾碎,以鸡蛋清调为糊状,同法敷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疗程,一般2~3天肿胀减轻,5~7天可痊愈。

2.蚯蚓糊外敷:取新鲜白头蚯蚓20~30条,弃去脏泥(勿用水洗)置碗中,加等量白糖搅拌,约50分钟即成糊状,备用。用时将蚯蚓浸出液蘸与纱布上,贴敷于患处,约3~4小时换药一次,换药前用淡盐水洗净患处。一般轻者1天即愈,重者3天痊愈。

3.仙人掌泥:每次取新鲜仙人掌1块,去刺,洗净后捣泥或切成薄片,贴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连用2~3天即可治愈。

4.胡椒膏:胡椒粉1克,面粉10克,用温水共调成糊状或者膏状,涂于纱布上,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2~3日即可痊愈。

5.连黄糊外敷:连翘粉、大黄粉各60克,用黄酒调成糊状,然后取适量敷于患处。

6.牛黄解毒片:将牛黄解毒片研成细末后,用米醋调成稀糊状。将调好的药膏敷于患处,在药膏的上面覆盖一层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治疗3~5天后,即可见效。

7.如意金黄散 :如意金黄散以醋或茶水调,外敷患处,每日1~2次。

8.跌打丸:取跌打丸2粒,六神丸10粒,米醋适量。先将跌打丸和六神丸一起研成细末,再用米醋将其调成糊状,将药糊敷于患处,然后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一般用药3~5天即可见效。

9.冰硼散外敷:取本品3克,用少量冷开水拌湿后,敷于腮腺肿胀处,包扎固定,2~3天换药1次。对初起者能控制肿势,已肿者可减轻肿胀疼痛,促使症状早日消退。一般病例用药后数日内即可肿消痊愈。

10.冰片松香外敷:冰片1份,松香3份混合研末。用时取上药适量,用50度以上白酒少许调成糊状,摊在洁净纱布上。然后敷于患处,按压至松香融化就可紧贴患处。

中药外敷穴位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 男48例, 女72例;年龄16~72岁;病程1.5d~3个月。临床表现及体征:病初可有耳后疼痛, 主要症状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闭目不全、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歪向健侧、鼓气时患侧口角漏气, 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减退。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定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穴位取患侧太阳、颊车、地仓。外敷中药:附子、防风、胡椒、天麻。操作方法: (1) 精选磁州窑出产瓷器, 将其摔碎后, 取斜面锋利的碎瓷片作为独特的专用刀具备用。 (2) 上述中药各20g用砂锅炙成微黄色后, 研磨成粉剂备用。 (3) 瓷片刀轻划穴位皮肤表皮层, 造成长约0.7cm切口。 (4) 在穴位敷上述粉剂少量, 取1cm2大小的关节止痛膏固定中药, 同时在此3个穴位上按摩10min, 至面部有发热的感觉。 (5) 1个疗程4d, 敷治4d, 第5天去除中药休息2d。 (6) 休息时进行面部肌肉训练。 (7) 共进行4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2]

痊愈:皱眉与闭眼正常, 鼓腮不漏气, 双侧口角对称。有效:闭目欠实, 皱眉略显无力, 口角不漏气, 角略不对称。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 (痊愈+有效) /总例数×100%。

2 结果

本组痊愈62例, 有效53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5.83%。

3 讨论

本法主要采用的是穴位局部适当刺激的方法, 取穴敷药以面神经走向之太阳、颊车、地仓。割治为生理上的刺激疗法, 可以促进机体的分泌和代谢, 改善血液循环, 增强免疫能力, 还能通过改变高级神经的活动, 阻断原有的病理条件反射。贴药中附子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防风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胡椒温中散寒, 通络止痛;天麻息风止痉, 祛风通络[3]。诸法合用, 共奏祛风通络止痛之效。穴位割治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穴位割治,中药外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369.

[2] 吴芳, 张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D].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6:344-346.

中药外敷治疗肝癌疼痛的近况 第4篇

1 中医学对肝癌疼痛的认识

中医认为:由于外邪侵犯机体,正邪交争于体内脏腑经络,影响机体的功能,使气机升降失常,气滞血瘀,瘀阻脉络,凝聚成块,"不通则痛";肿瘤日久,邪伤正气,气血虚弱,无法荣养脏腑经络,"不荣则痛"。病机不外乎虚实两方面,即实证的"不通则痛",和虚证的"不荣则痛"。疼痛的治疗大法就应该是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或补益气血,温经止痛,这是癌性疼痛的共性。但是,肝癌疼痛又有其特殊性,癌症的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辨证论治。如于尔辛[2]认为,肝癌疼痛多因气滞血瘀所致,其中以因癌肿迅速生长,使肝包膜张力增加引起的疼痛多为气滞所致,常表现为胀痛。张宗岐[3]则将肝癌疼痛分为3型,肝癌中早期多为肝郁气滞型,肝癌中期多为气滞血瘀型,肝癌晚期,本虚标实,多为痰瘀互结或湿瘀互结。祁培宏[4]认为,肝癌患者多因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血脉,致脉络淤滞,导致积块形成而产生疼痛。在更早时期,刘鲁明[5]将169例肝癌疼痛患者分为脾虚、气滞、湿热、阴虚、郁热、瘀血6型论治。因此有不同的辨证论治,就有多种的治疗方法与途径。

2 中药外敷治疗肝癌疼痛方法

中药外敷为治疗肝癌疼痛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弥补西医止痛药作用时间短,需连续给药,患者容易产生戒断性、成瘾性等不足之处,特别晚期肝癌患者,正气已虚,不耐攻伐,脾胃吸收功能减弱,单靠内服药效果欠佳,中药外治更具优势。中药外敷,一般是将药物制成传统的黑膏药、或熬成浸膏、或制成水煎液、或将药物研成粉末,用米酒、醋、鸡蛋清、蜂蜜或水调和成糊直接外敷体表或疼痛部位,经皮肤、黏膜、腧穴、孔窍等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止痛迅速有效,且避免经消化道吸收所遇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及一些药物内服带来的某些副作用。把内服中药打粉,用酒或米醋泡湿,做成膏剂后外敷,但是,米酒或米醋或其它溶剂,哪种更好,哪个能把中药有效成分分子分解得更小,更利于机体吸收,止痛效果更快更迅速,目前尚没有找到有关报道。临床上有关中药外治研究报道较多,剂型也在不断改进,随着近年来对治疗癌痛新剂型的开发研究,由传统的膏剂、散剂发展为酊剂、巴布剂等,巴布剂型,它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结合中药提取物,采用现代先进制备工艺精制而成的中药膏贴剂,它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保湿性好、易吸收、易渗透、易清洗,无致敏与刺激性等优点,使用方便,疗效确切,给药剂量准确,吸收面积小,血药浓度稳定,疗效也逐步提高。

2.1 痛处外敷法

即直接将药物敷于疼痛部位,药物分子穿透皮肤、粘膜,经透皮吸收而奏效,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痛处,所以起效快。在早期高雪梅[6]用肝癌止痛散(组成:麝香、冰片、三七、延胡索、乳香、三棱、莪术)外敷治疗中晚期肝癌疼痛50例,结果50例中疼痛完全缓解7例(14.00%),明显缓解21例(42.00%),轻度缓解17例(34.00%),无缓解5例(10.00%),总有效率为90.00%。随后张彦[7]自拟金香散结膏(组成:山慈姑、制马钱子、九香虫、乳香、没药、三七、冰片等)直接敷痛处,总有效率83.6%,金香散结膏可软化缩小瘤体,减轻局部压迫,消除炎症,全方共奏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散结、安神止痛之功,其散瘀痛络,从"不通则痛"达到"通则不痛",温肾痛络,气血流通以荣达其末,达到"以荣止痛"的目的。刘晓彦[8]用肝癌止痛膏外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疼痛60例,效果满意,止痛膏由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20g、丹参20g、生川乌5g、莪术15g、血竭5g、冰片10g等组成。杨晨光[9]莫劢敏[10]等用药贴直接贴于肝癌患者疼痛区,有效率82.5%与96.7%,除此,还有魏守超[11]、陈柏林[12]等学者通过对肝癌患者辨证论治,根据中医理论,外敷治疗晚期肝癌疼痛,效果满意。2.2穴位外敷法中医认为穴位是脏腑气血汇集之处,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聚集和出入体表的部位,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结合穴位和药物作用,可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孙浩[13]用肝舒贴敷贴穴位治疗肝癌肝区疼痛,总有效率93.4%,以清肝利胆、疏肝理气、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中药贴敷在这些腧穴上,通过腧穴对药物吸收,使药物作用直接到达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的功效。赵玉香[14]等用疏络膏(组成:细辛、白芥子、元胡、麝香、甘逐、生姜汁等)穴位外敷,穴位选择:期门、肝门、胆门为主穴,足三里及脐周全息穴为配穴,穴位选择视病情有所增减,总有效率88.75%。

2.3 痛处+穴位外敷法

痛处与穴位同时外敷,药物吸收更快,效果更好,韩照予[15]用中药(生桅子、川乌、五灵脂、水蛭、壁虎、黄药子、马钱子、蜈蚣、樟脑、冰片等)研末,陈醋调成糊状外敷疼痛中心区及不同穴位上,有效率85.7%,优于对照组。

上述这些是中医药外治肝癌疼痛的研究,如果把中药外治与WHO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相结合,止痛效果可能更显著,更能减轻肝癌患者的疼痛。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中药外敷治疗痹证的疗效观察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8月-2010年9月治疗的痹证患者92例, 男36例, 女56例, 年龄19~83岁, 中位年龄56岁, 病程2个月~42年, 平均3.2年。临床诊断标准为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等持续2个月或反复发作达6个月以上。故本组病例以慢性患者为主。在取得患者配合基础上, 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 单号为A组, 双号为B组, 每组各46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治疗以解热镇痛药物为主, 急性加重期如有发热则加用抗菌药物及地塞米松治疗, 并逐渐减少, 14d为1个疗程。B组急性加重期治疗方法同A组, 病情缓解后, 给予中药外敷 (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减) :防风、独活、秦艽、威灵仙、海桐皮、桂枝、川牛膝、川芎、赤芍、白芷、当归、马钱子、甘草各1份。上述药物和匀、焙干, 研成细末备用。临用时, 用15~20g药末置于陶器中加白酒适量 (对乙醇过敏者可以温水代替) , 调成糊状, 将药平铺于白布上包好, 置于治疗部位, 外用油布或棉垫保温, 每日1~3次, 每次30min, 14d为1个疗程。注意:本方仅供外用, 切忌内服。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用药后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等临床症状消失, 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偶有复发, 继续用药后迅速缓解。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停药后复发。无效:用药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2.6%, B组为87.0%,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典型病例

患者, 男, 42岁, 2009年3月6日就诊。因右侧膝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反复10余年, 每逢天气变化时加重, 严重时关节屈伸不利, 不能行走。经常服用布洛芬、止痛片及壮腰健肾丸等, 但服用这些药物以后常因胃病发作而停用。本次发作半月余, 右侧膝关节酸痛、重着屈伸不利, 卧床休息1周后未得缓解, 神疲乏力,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细。按上方给予中药外敷, 每日2次, 1周后明显减轻, 可下床活动, 继续用药1周疼痛消失。以后偶有复发, 仍按上方外敷用药后迅速缓解。

4讨论

中医认为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入人体致使机体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 引起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等。临床具有渐进性、反复性的特点, 多见于西医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 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尚难以根除。

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给予抗炎、解热、镇痛、抗风湿药及糖皮质激素, 对于痹证急性重症期具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中医药内服则多采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经的中草药及中成药制剂, 也有一定的疗效[1]。化学药物给患者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 如解热镇痛类药物存在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等;糖皮质激素引起胃肠道反应、诱发或加重感染、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故不宜长期使用。中药煎剂的使用繁琐, 使得患者难以坚持, 易中断治疗;中成药的成本较高, 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也是使治疗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 痹证的病机在机体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不通则痛。治疗的关键是解除患者的疼痛[2]。所以选择相应的中药制成膏、丹、散、糊、酊等剂型敷于相应的体表部位或穴位, 通过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以及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来调节人体气血津液, 以达到通经活络的功效。白酒在本方中有引经的作用, 以使药物到达病所, 同时白酒本身也有温经通络的作用, 中药外敷治疗痹证, 价廉易行, 而且无论是痹证的近期疗效, 还是远期疗效, 都会显现很好的效果, 无不良反应, 简单实用。

参考文献

[1]李元青, 杨国利.中药外敷内服法治疗痹证60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5 (2) :132.

中药外敷治疗腱鞘炎临床探讨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中, 男25例, 女15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35岁, 病程10 d~6个月, 右侧拇指10例, 左侧拇指5例, 右侧中指7例, 左侧中指8例, 右侧示指5例, 左侧示指5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程等, 所有患者均符合腱鞘炎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取当归、大黄、桐皮、细辛、川乌、草乌、小茴香、地龙、羌活、独活、苍术、防己、防风各10 g, 樟脑10 g, 粉细末过200目筛。用时取适量75%酒精和湿用小块纱布包裹敷于患处。每日用酒精加湿1次, 3 d取下。注意有过敏者, 停用即可自愈[1]。可每天外敷前用热水敷患处, 利于药物吸收。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自觉疼痛消失, 活动自如, 触摸结节消失或明显缩小, 抗阻力活动无碍、无痛;显效:自觉疼痛基本消失, 活动自如, 触摸结节缩小, 抗阻力活动无碍、无痛;有效:自觉疼痛显著减轻, 活动自如, 结节无明显变化, 抗阻力活动仍有不适感觉, 但活动障碍基本消失;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40例患者中治愈30例, 显效5例, 有效3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0%。

3 讨论

腱鞘炎由受伤、过份劳损、骨关节炎、一些免疫疾病甚至是感染等引起。腱鞘炎的发病具有职业性, 比如一些需要长期劳损关节的职业如打字员、器乐演奏家、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等, 都会引发或加重此病。患者会感到关节疼痛, 晨僵, 而症状不会随着活动频繁而明显缓解, 受影响的关节肿胀甚至弹响, 关节活动障碍。目前西医临床上治疗腱鞘炎主要为封闭和手术, 封闭虽然效果佳, 但毕竟是激素, 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手术具有创伤性, 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如病情较严重影响生活, 可考虑打封闭结合中药外敷。中医认为, 腱鞘炎属血瘀痰结, 气滞脉阻, 重在活血化痰, 散瘀通络。不仅鞘内血凝痰聚, 其周围组织也络脉痹阻, 活血范围要广泛得多。其结聚一旦形成, 先要软坚, 然后方言散结。外敷中药可舒筋活血, 消肿止痛, 活血散淤, 每天外敷前用热水敷患处, 局部渗透力强, 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 直达病处, 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 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 促进功能恢复达到快速治愈。本研究中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 临床疗效较好。

摘要:目的浅谈中药外敷治疗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进行中药外敷治疗, 可每天外敷前先用热水敷患处, 以利于药物吸收, 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40例患者中治愈30例, 显效5例, 有效3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0%。结论外敷中药可舒筋活血, 消肿止痛, 活血散淤, 每天外敷前先用热水敷患处, 局部渗透力强, 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 直达病处, 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 筋骨, 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 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本研究中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 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腱鞘炎,外敷,中药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下一篇:IBR生物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