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会话分析研究述评

2024-08-23

国内会话分析研究述评(精选3篇)

国内会话分析研究述评 第1篇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 对语言的研究内容逐渐从语言形式过渡到语言实际运用, 语言学家的研究重点也逐渐从理想交际者的语言能力向交际者在具体的语境下的表现转向, 交际者在具体情况下的语言表现被认为是杂乱无章无根据可循的, 这种观点不断被修正, 语言运用的研究发展迅猛, 如语用学,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而会话分是一个典型代表。会话分析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人类学家Sacks对打进自杀预防中心的各种电话的研究, 后来这项研究工作在其同事的协助下, 研究范围扩大, 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学科。会话分析是从社会学的角度, 在大量的自然会话基础之上, 研究人们交际行为中潜在的规则和程序, 并把这些规则程序抽象化使其具备不局限与某一种会话的普遍性特征, 但同时不同情景下又有差别, 及Sacks提到的context free, context sensitivity.

二、会话分析的起源

会话分析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话语分析和民族方法论.

会话分析与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这个词语首先出现在1952年Zelling Harris在Language上以这个题名发表的文章, 此后discourse analysis作为一个专业术语, 吸引了大量的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话语分析涵盖范围很广, 包括语用学, 言话行为理论, 会话分析等, 但是这些学科共同点就是研究日常会话, 研究句子层面以上的语言单位, 寻求构建书面语和口头语的规律。话语分析在各国研究重点不一样, 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特征。

在英国主要是伯民翰学派受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影响, 遵循结构语言学的原则, 强调口语的主题和信息结构, Sinclair和Coulthard依据课堂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对话的研究形成了一套会话分析的模式, 为伯明翰学派的会话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 后来该模式不断的被修改和完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Burton, 她认为原模式只局限课堂对话, 难以适合其他场景下的对话分析, 她针对这个缺点相应的做了一些修改。

话语分析在东欧和前苏联有着更悠久的研究传统, 起步较西方要早, 但是其早期研究并没有取得丰硕性的成果, 直到20世纪70, 80年代, 口语研究才在前苏联语言界火热开展起来, 在此期间话语分析才的到了很大的发展。

美国的话语分析则受美国民族方法论影响, 后者无论是在研究理念还是方法上都对前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会话分析和民族方法学

美国民族方法学与会话分析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很多学者认为, 会话分析是民族方法学的一个分支。它是Sacks及其同事Schegloff和Jefferson把名族方法学理论用于日常会话分析所形成的学科。

民族方法学是美国学者Garfinkle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 是微观社会学流派之一, 源于他对社会秩序的构建的兴趣, 在广泛吸收了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的现象学, 美国社会学家G.H.米德的角色理论, A.舒茨的现象社会学和英国日常语言哲学的思想观点, 在批判传统社会学把自己思想强加于社会现实而不是从社会现实中表现出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民族方法学是社会学崭新的研究维度, 他们主张对日常社会的研究就是对社会现实的研究, 人们的日常行为与发生的场景息息相关, 民族方法论的任务是研究人们如何给日常生活赋予意义, 找到人们构建社会秩序的方法。

会话分析一方面是民族方法学的继承, 一方面是将民族方法论与日常会话分析相结合, 是对民族方法论在专业方向的拓展和延伸。会话分析批判传统语言学界采用问卷调查, 采访等手段获取实验数据, 而忽视日常生活中丰富的语料, 因此他们注重这对其的运用, 他们认为在这些貌似杂乱无章的语料中存在着一些指导人们顺利完成交际任务所共同遵循的准则和规律, 会话分析者的基本任务就是综合自己日常生活常识从丰富的语料中挖掘出规则。

三、会话分析基本假设和研究目的

会话分析区别于传统语言学研究最大的特征是它对日常会话的高度重视, 广泛运用日常会话的录音资料和根据录音资料转写的语料.Heritage认为会话分析理论建立在三个基本假设之上的, 第一, 人们在日常交际行为中的会话, 并不是杂乱无章无规矩可循的, 而有相应的结构, 人们为确保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所共同遵循的准则。这一假设主要是受民族方法学的影响, 任何社会行为都具有稳定的, 重复出现的结构特征, 因此言语行为作为社会行为的一种, 也应该具有这个特征。这一基本假设就决定了会话分析理论的基本目标是要明白发话者想要表达什么, 受话人怎样理解它的意思并做出反应, 为了保证这一交际过程顺利完成, 指导人们会话的准则.第二个假设是交际者的话语和语境是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 语境制约人们的交际行为, 话语是顺应语境的产物, 这些既包括语言结构方面的因素同样包括社会背景, 社会规约等其他方面, 另一方面, 任何话语都能构建, 影响和制约语境, 都会对后面的话语产生影响, 因此Sacks提出会话分析理论必须不拘泥于任何一种语境, 但同时又必须体现不同语境下话语的差别.第三, 研究者在分析过程中不能够忽视话语行为中的任何细节, 这些言语行为中的细节通常被传统语言学研究视为无意义而被忽视的成分, 这个假设构成了会话分析的一个研究方向。

四、会话分析研究方向及归类

会话分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一个研究课题广泛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 新的方法和指导理论被不断引进会话分析, 国内外以会话分析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层处不穷, 现有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了会话分析的各个层面, 同时也促进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 如近几年来, 戏剧文体学方面的研究取得的进步与会话分析是分不开的。综合国内外会话分析开展的各项研究工作和成果, 对其主要研究方向做了如下的梳理和概括:

第一在Sacks, Schegloff, Jefferson的工作基础上, 以Levinson为代表的学者们对毗邻对的研究, 毗邻对为一对话语语列, 其中第一配对部 (the first pair-part) 的出现规定了第二配对部 (the second pair-part) 的出现, 例如, 问候—问候, 提问—回答,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 第二配对部分都有不同的选择, 如, 对邀请或提议的回答, 可以是接受也可以是拒绝, 第二配对的两个回答都是与第一部分相关的, 其中一个是优选, 另一个是次选, 一般情况下, 优选结构是非标记性的, 次选结构是标记性的, 而在有些场合下, 优选结构也会变为次选结构, 如在对带有自贬性质, 自我批评做出应答时, 否定应答就成了第二部分的优选结构, 优选结构在结构上比次选简单, 而且通常没有拖延, 次选应答结构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语言结构, 通常还伴随有拖延和解释, 这些学者研究不同的选择怎样影响到会话交流中的社会和人际关系问题。

第二个主要研究方向是对话语交际过程中, 话题结构的研究, 致力于揭示在会话参与者的配合协作下, 话题结构怎样在不同的话轮中得以维持和发展, Button和Casey通过研究列出了一系列的边界处理类型 (boundary procedure types) , 这些研究有待继续发展, 这是对传统话题命题研究的一种补充。

第三是对副语言特征的研究, 例如嗯, 哦, 笑声的研究, Shegloff的研究表明, 这些回答标记都出现在话轮中的特定位置, 对于交际话语中笑声的研究, Jefferson指出笑声在话论中出现的位置具有连贯性.这些研究表明被其他学科视为无规则可循的现象, 实则是社会成员共同实现的有序的社会活动。

第四个研究方向是对言语交际过程中一些非言语行为, 如沉默, 手势, 肢体语言等, 以及它们出现在话轮转化中的特殊位置的以及其作用的研究, 其中Goodwin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他主要研究在注视在说话者和听话者角色转化中的作用。

第五与批判会话分析相联系的研究方向, 它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一些特定的规约性场合发生的会话, 如教学过程中, 老师和学生的对话, 法庭上的会话, 揭示这些会话具有与日常会话不同的特征, 以及影响这些特征的潜在的因素。

第六近年来, 国外许多学者创造性的把会话分析的各种理论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 为语言学和文学发展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从文学研究来说, 语言学为其提供了理论框架作为支撑, 避免了人们分析文学作品时主观臆断性, 从语言学的发展来说, 文学作品给语言学提供了内容丰富, 精彩纷呈的语料, 有助于语言学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各种理论的到不断证实, 修正和完善, 其中主要代表有英国著名问题学家Mike Short, 他在1996年出版的《探究诗歌, 戏剧与散文的语言》在这本著作中, 他把会话分析纳入文学作品分析的“工具箱”, 话语分析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为文体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

从上面的对话语研究趋势的概括, 我们得出话语分析的内容以及那个远远超过了当初对话轮, 毗邻对等经典话题的研究, 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和延伸, 但是话语分析在我国发展任处在起步阶段, 有很多课题任带解决。

摘要:国内文章主要阐释话语分析, 重点放在会话分析, 尤其是对其研究范围进行介绍的文章凤毛麟角, 本文介绍了会话分析的起源, 并对会话分析的基本假设和研究目的做了概括和介绍, 本文并不只局限于上两个方面的论述, 总结归纳了会话分析的研究趋势, 给读者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会话分析,话语分析,民族方法学,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Sinclair, J.and M.Coulthard, 1975, Toward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年。

[3]李悦娥, 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刘运同.会话分析概要[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7.

国内外教师动机研究述评 第2篇

一、教师动机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且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历程。心理学上把动机解释为行为的内动力,或将动机解释为行为的内在心理原因。教师动机是指影响教师自身学习策略、选择进入教师行业、工作投入及教学策略使用等与教师工作内容有关的教师的内部心理因素。[1]尽管国内很早就有研究者对教师动机进行了量化研究,但对教师动机的关注却与教师教育工作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对称。出现这一状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内缺乏相应的教师动机理论。相较于国内,国外教师动机的理论发展相对成熟,目前,主流的教师动机理论框架产生于期望价值理论、成就目标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等三大经典动机理论在教师领域的应用。此外,社会和环境因素也是教师动机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二、国外教师动机研究

回顾教师动机的发展历程,国外学者关于教师动机的研究兴趣,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国家所面临的教师流失问题。有数据显示,英国的新入职教师在5年内离职的比例约为40%,这一问题在美国更为突出。因此,早期教师动机的研究更多关注职前教师的入职动机。相关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和“利他动机”是职前教师选择从事教师工作的主要驱动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教师动机在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并建议进一步探讨教师动机与学生动机之间的关系。因此,21世纪以来,在职教师的教学动机及其对学习动机、教学实践的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尽管教师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不可否认,这一领域值得更多的学者关注。2008年,国际学术期刊《学习与教学》以“教师动机”为主题出版专刊,回顾了动机理论在教师动机领域的最新的应用与发展。澳大利亚学者沃特(Watt)与理查德森(Richardson)将教师动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研究兴趣称为富有时代内涵的必然产物。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结合本土化的教学情境,围绕在职教师的教学动机展开实证研究。

三、我国教师动机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教师动机的研究主要涉及教师的从职动机或工作动机、教学动机、成就动机、继续教育和学习动机等几个领域。

(一)教师教学或工作动机的研究

教师教学或工作动机的研究包括教师工作动机的结构维度研究和教师工作动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前者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工作动机的内容结构如何、它由哪些成分构成、能够分成哪几个维度等。代表性的研究有:衷克定、申继亮和辛涛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师的教学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外部内化动机”[2]三种。阮守华认为教师职业动机亦可分为四类:职业兴趣、教学效能感、外部目的、职业价值观。辛朋涛更具体地提出了教师的六大工作动机。后者大多使用调查问卷选取部分样本,考察教师工作动机的现状,并致力于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提出改进策略。代表性的研究有:马莹和赵志纯发现教师最主要的3个从教动机。杨焯然考察了工作动机与教师的工作能力、薪水、薪水期望、接受程度、归属感等因素的关系问题。卢睿蓉的调查研究也表明,教师职业压力、缺乏智力挑战、个人发展前途渺茫、自我效能不足和缺乏足够的自主性是影响教师动机的主要因素。相关的还有张燮和光路等人的研究。

(二)教师成就动机的研究

H.A.Murry 将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定义为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教师成就动机是国内学者探讨教师动机问题时始终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国内很多学者将成就动机量表运用于教师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也有的学者研究教师成就动机对工作等方面的影响。还有的学者将质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师成就动机的研究。

(三)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动机的研究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动机是近年来教师动机研究中关注较多的一个方向,而且多是整体性的研究。从类型的划分,到现状的考察,再到原因的分析,最后再提出对策和建议。此类研究包括教师继续教育动机的定性分析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动机的定量研究。教师继续教育动机的定性分析研究的特点是立足于当前教师继续教育效果不力的现状,对教师继续教育动机状况问题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动机的定量研究的特点是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实证资料,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四)教师职业发展动机的研究

赵昌木认为,职业发展动机是教师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激发维持职业行为的动力因素。优秀教师正是由于具有强烈的职业发展动机,才不求守成,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钱旭升和靳玉乐认为,促进教师个体专业自我发展的动机主要有生活生存需要、专业素养发展的需要以及由职业责任感所产生的发展需要等。教师专业发展动机的发展变化受到其自身的从教经历、学校整体教育环境及其命运、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结语

经典动机理论在教师领域的应用为教师动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框架。现有教师动机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日益多元化,其结果对我们理解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议题亦带来了许多启示。首先,在研究内容方面,教师动机的研究视角早期以探索教师动机的内部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为主,近年来研究者更多地关注教师动机与学生学习动机、教学实践的相关性。其次,在研究方法层面,目前的教师动机研究,多秉承心理学量化研究的思路,采用动机研究的经典量化研究取向。再次,从研究对象来看,现有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多元。考虑到社会、文化、教育制度等情景因素对教师动机的影响作用,未来研究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应结合本土化的情境,丰富教师动机各个方面的研究。

[1]Alexander P.A.Charting the Course fo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The Energizing and Sustaining Role of Motivational Forces [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8(18):483-491.

国内任璧莲作品研究述评 第3篇

关键词:任璧莲 总体研究 个案研究

任璧莲是当代美国华裔作家的后起之秀,1991年发表的处女作《典型的美国佬》获得《纽约时报》“年度最受关注的图书”的赞誉,使之与汤亭亭和谭恩美齐名。之后,她于1996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梦娜在希望之乡》被《洛杉矶时报》评为“年度十大最佳小说”;继而又出版《谁是爱尔兰人?》(1999)、《爱妾》(2004)、《世界与城镇》(2011),以上只有《谁是爱尔兰人?》是短篇小说集,其他均为长篇小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研究开始关注美国华裔文学,其重点在汤亭亭、谭恩美等,对任璧莲的研究则稍晚,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本世纪初且无专著。任璧莲喜欢描写美国华裔的生存状态,探索华裔的文化认同、身份定位等,其作品还具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学者关注总体研究。另外,我国对任璧莲作品的翻译较少,目前有王光林翻译的《典型的美国佬》于2000年在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以及郭剑英翻译的短篇小说《谁是爱尔兰人?》刊载在《国外文学》杂志。因此,对任璧莲作品的个案研究之间的数量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研究《典型的美国佬》约80篇,研究《梦娜在希望之乡》约18篇,研究《爱妾》约13篇,《谁是爱尔兰人》5篇,研究《世界与城镇》1篇。本文试图梳理任璧莲小说的研究情况,展望其未来的研究空间以期该研究能更深入展开。

一、任璧莲小说的总体研究

任璧莲的小说与以往华裔作家相比,不再描写中国神话鬼怪故事,不再暴露黄种人的稀奇古怪,也不再因坚守母体文化而抵制美国文化。她的小说几乎都涉及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及其文化冲突。近年来,国内学者也比较注重从总体性上对其小说创作进行研究,然而选取作为分析对象的作品几乎都是《典型的美国佬》《梦娜在希望之乡》和《爱妾》。对这几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其小说中族裔身份建构的理解。作为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在其主要作品中着重探讨了华裔在美国建构族裔身份的问题,学者们主要提出身份焦虑、身份流动观等观点。李红艳的博士论文《任璧莲作品中的身份焦虑》[1]对其身份焦虑问题论述得全面、合理,极具说服力。该论文从边缘性与社会身份关系着手,运用当代西方社会学和心理学关于身份的观点来分析任璧莲的小说,指出流散移民因无法在主流社会获得身份而使身份焦虑成为其不可避免的宿命,并且人物在阶级、族裔文化及其基因层面的焦虑契合了任璧莲自身的身份焦虑,其写作实际批判了美国多元文化的现状。马岩在《论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的身份观》[2]一文,认为任璧莲作品呈现了流动的身份观念,指出其文化立场是反本质主义的。

第二,对其小说中探讨多元文化与文化认同的关注。任璧莲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生活在美国的华裔,面对美国的多元文化,他们面临着选择问题,学者们主要挖掘其作品中人物的文化观念及其认同困惑。丁夏林的《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小说中的文化思考》[3]主要在探讨小说中人物的族裔与文化身份变异的基础上,指出任璧莲小说展现文化混杂的景观,体现出文化多元化,即注重混杂性的文化身份并整合动态及有限的族裔与文化身份。张雯的《试析任碧莲叙事作品中文化身份的“越界”性》[4]探讨身处多种文化的华裔的身份定位与生存策略,认为任璧莲不再考虑种族问题,而是认同身份无优劣且可随意转换种族身份,从而跨越中心与边缘的界限,同时这种越界性是作者作品中文化身份书写的一种标签。

第三,从家庭关系进行的探讨。任璧莲是第二代美国华裔,从小生活在犹太社区且与爱尔兰裔美国人建立家庭,她擅于关注家庭关系,尤其是涉及两代人的母女关系,以及异族婚姻组合的家庭关系,小说中家庭关系的题材也成为任璧莲作品研究的亮点。卢珊珊的《任璧莲创作初探》[5]主要从小说中的母女关系切入,并结合其他华裔作家的作品,探讨任璧莲的文化立场、淡化族裔性的追求和女性主义倾向。郭琳波《任璧莲异族婚恋小说家庭伦理关系研究》[6]一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探讨:首先运用后殖民理论说明异族婚恋成功的前提是其双方角色定位恰当,阐明任璧莲追求多元平等和个人的自主选择;其次以跨文化视角分析异族岳婿和婆媳间的矛盾,表达任璧莲倡导超越族裔和文化的共通人性;最后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运用教育史、社会学等知识分析异族婚恋子女的家庭教育,指明中美家庭教育观的相异性,同时表达任璧莲期望混血子女能健康成长和族裔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二、《典型美国佬》的个案研究

《典型的美国佬》被认为是任璧莲的成名作,是作者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成熟的标志。另外由于翻译的原因,其研究的成果较多。该小说讲述了拉尔夫一家人在美国生活的经历,学者则主要从族裔身份的建构、多元文化与文化认同、其作品的写作手法和创作艺术及其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文化与身份的探讨。任璧莲的作品几乎都涉及此问题,由于总体研究已有阐释,在此只简单举例说明。石平萍《试论<典型的美国人>中的文化认同》[7]中着意挖掘主人公在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境中遭遇的自我建构和文化认同问题,指出主人公在追寻美国文化同时产生认同危机而回归传统文化,并以鉴别的态度吸收东西方文化。袁西《论<典型的美国佬>中文化身份的杂糅性》[8]则运用杂糅理论来探讨张家人作为他者在美国社会中重新构建文化身份并形成独特的杂糅文化身份,提出选择多元文化的共存协同发展的正确性。

第二,小说主题的研究。《典型的美国佬》意蕴深厚,具有多重主题。李鲜红的《可能性与限度:对“美国梦”的反思——评<典型的美国佬>》[9]认为小说的核心主题是华裔追寻美国梦。论文探讨拉尔夫一家追求“美国梦”及妄图融入主流社会的文化同化经历,指出任璧莲重新审视阿尔杰式的成功神话,还暗示美国个人主义“自我实现”的价值观易倒向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并反思美国梦重未来而轻历史的情况。安子美的《<典型的美国佬>中的成长主题解析》[10]认为小说叙述了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以及从典型的中国人变为典型的美国人的过程,突出了多元文化下的成长主题。作者从成长小说视角研究,指出该小说在内容、人物和结构设置上都借鉴了成长小说的原型经验,体现了传统成长小说的特点,但华裔主人公多元文化背景的成长特殊性使其不但超越了欧洲成长小说,还发展了传统美国成长小说。笔者在《寻找:精神家园和生存空间——<典型的美国佬>的主题分析》[11]一文中认为,寻找母题在东西文学中上升为主题后因文化异质性而表现相异的价值取向:回归和寻根式与开拓和激进式。任璧莲作为美国华裔,将这两种价值取向融会于小说之中:阐释主人公寻找精神家园的慰藉,同时揭示他们开拓生存空间的艰辛,并肯定精神家园的重要性。endprint

第三,叙事策略与创作艺术的研究。对于作品的艺术策略,任璧莲在访谈时曾坦言自己与黄玉雪、汤亭亭或谭恩美是很不同的,尤其是“整个叙事立场以及看世界的方式”,认为自己“对于语调的复杂性很感兴趣”,从而“有更多的反讽”。[12]正因为作品中的反讽特色显著,较多的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建新的《“金色幽默”:试论任璧莲<典型的美国佬>的叙事策略》[13]。该文指出任璧莲为达到戏剧性效果而运用了反讽手法,具体包括戏剧性的反讽、反话、顿悟、低调陈述和开放式结局。另外,学者对其艺术特色的研究还集中于意象方面。章晶的《解读<典型的美国佬>中的迁徙叙事》[14]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意象,认为任璧莲运用迁徙意象,如房屋、汽车等意象来揭示华裔美国梦的虚幻及其在主流社会的遭遇,显然这都是现代性的物质意象,对中国文化意象则极少涉及。笔者的《论<典型的美国佬>的多重主题与人文意象》[15]则运用了邹建军教授提出的文学地理学的理论视角探讨了作品中大量的人文意象,如地下室、有裂缝的房子、错层式的房子、炸鸡店、唐人街等,认同这些意象是象征性的符号,这些意象共同成就了小说的多重主题,即生存策略、追寻美国梦和寻找精神家园和生存空间等。

第四,人物形象的研究。任璧莲在《典型的美国佬》中塑造了特蕾莎、海伦、拉尔夫等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学者们对形象研究虽全面,但主要侧重分析其女性形象。笔者在《解读<典型的美国佬>中的女性形象》[16]时,指出她们在面对中西文化时的不同选择:海伦因消费文化的渗入而由淑女蜕变为物质主义者;特蕾莎兼具中西美德;珍妮斯是一位具有传统女性美德但盲从父权思想且导向西方消费文化的失败者。朱莉和朱鸿琴的《阈界理论视野下“典型美国佬”拉尔夫的身份》[17]从阈界理论的角度分析拉尔夫的身份变化,挖掘其身份转变过程中家庭观、家长作风、男尊女卑的思想,及其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最终认同拉尔夫只有在两种文化中找到某种平衡才可能实现融合的目的。

三、其他小说的个案研究

任璧莲除了成名作《典型的美国佬》外,还书写了《梦娜在希望之乡》《爱妾》《谁是爱尔兰人》《世界与城镇》。这些著作几乎没有中译本,成就也没有超越《典型的美国佬》,因此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以下简单介绍其研究现状与内容。

第一,《梦娜在希望之乡》的文本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与身份,以身份构建或身份流动性为关键词的论文约有8篇。黄漫的《在希望之乡的身份探寻——解读<梦娜在希望之乡>中梦娜的文化身份建构》[18]认为小说的主题是梦娜的身份建构,描写梦娜经历混沌原初阶段、探寻阶段和定向阶段的不同的文化身份感受,进而阐释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化身份的流变性,且认为作者挑战美国以WASP为主统的族裔概念。王莹《<梦娜在希望之乡>中的犹太情结》[19]从文化批评的角度,通过分析小说中各少数族裔的“犹太情结”,阐述经历了两千余年流散的犹太民族的文化对美国人及其少数族裔的影响。黄漫《成长在希望之乡:解读作为成长小说的<梦娜在希望之乡>》[20]指出,小说讲述了第二代华裔梦娜在美国成长的故事,其成长主题体现在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梦娜对文化身份的寻求,最终获得心理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第二,对《爱妾》的文本研究不多,主要以文化为视角,如许双如《族裔、文化身份追寻中的超越与传承——从任璧莲的<爱妾>说起》[21]认为《爱妾》是对其前期作品的超越,不仅延续其流动性文化身份的主题,还指出文化身份乃主动选择的结果,这使文化身份问题超越了血统和种族的樊篱,也突破性地强调对族裔性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张琼《现实与想象的距离——读任璧莲新作<爱妾>》[22]则有所新意,阐释任璧莲创作的理想意图与小说的呈现、作品中理想的实现与未实现和乌托邦与现实生存状况之间的三种距离,并指出该小说比前期作品更具沉郁色彩,也更具创新性。

第三,《谁是爱尔兰人》短篇小说集中的《谁是爱尔兰人》和《同日生》曾被收入美国年度最佳短篇小说选。国内对该小说集研究极少,主要选取《谁是爱尔兰人》这篇短篇小说为探讨对象。温红佳《对峙 融合 淡化——对<谁是爱尔兰人>的文化解读》[23]认为小说以第一代华裔的叙述视角及其幽默风趣的笔调,展现两代人、母体文化与主流文化、种族之间的对峙与融合,反映出作者淡化华裔族性意识的思想。另外,对其最新作品《世界与城镇》的研究,只有马越晗的《任碧莲新作<世界与小镇>评析》[24]一文,简析了小说描写小镇的世间百态。

综上,任璧莲的作品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近十多年来的中国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批相关研究的论文,任璧莲成为较受国内学术界与批评界关注的美国华裔作家。但是任璧莲作品研究还是不够全面。首先,学者对其成名作《典型的美国佬》关注较多,而其他作品则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的注意。这可以说是一种缺憾,也证实学术热点的背后往往存在冷点。其次,批评方法略显单调,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认同、身份构建,而任璧莲作品意蕴深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如文学伦理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心理学批评等。另外,与其他美国华裔作家,如汤亭亭、谭恩美等作品的研究相比,任璧莲的作品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总之,国内任璧莲作品的研究虽取得一些成果,但还存在不足而且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有待学者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跨文化视野下的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作品中的伦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3FWW004;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立项项目:“20世纪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作品研究”项目编号SK13LX420。)

注释:

[1]李红燕:《任璧莲小说中的身份焦虑》,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2]马岩:《论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的身份观》,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3]丁夏林:《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小说中的文化思考》,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endprint

[4]张雯:《试析任碧莲叙事作品中文化身份的“越界”性》,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5]卢珊珊:《任璧莲创作初探——以其作品中“母”、“女”及其关系为切入点》,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6]郭琳波:《任璧莲异族婚恋小说家庭伦理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7]程爱民主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袁西:《论<典型的美国佬>中文化身份的杂糅性》,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9]李鲜红:《可能性与限度:对“美国梦”的反思——评<典型的美国佬>》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0]安子美:《<典型的美国佬>中的成长主题解析》,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11]胡严艳:《寻找:精神家园和生存空间——<典型的美国佬>的主题分析》,作家,2013年,第6期。

[12]单德兴著:《“开疆”与“辟土”——美国华裔文学与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页。

[13]王建新:《“金色幽默”:试论任璧莲<典型的美国佬>的叙事策略》,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4]章晶:《解读<典型的美国佬>中的迁徙叙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5]胡严艳:《论<典型的美国佬>的多重主题与人文意象》,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

[16]胡严艳:《解读<典型的美国佬>中的女性形象》,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第11期。

[17]朱莉,朱鸿琴:《阈界理论视野下“典型美国佬”拉尔夫的身份》,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8]黄漫:《在希望之乡的身份探寻——解读<梦娜在希望之乡>中梦娜的文化身份建构》,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9]王莹:《<梦娜在希望之乡>中的犹太情结》,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20]黄漫:《成长在希望之乡:解读作为成长小说的<梦娜在希望之乡>》,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21]许双如:《族裔、文化身份追寻中的超越与传承——从任璧莲的<爱妾>说起》,暨南学报,2010年,第6期。

[22]张琼:《现实与想象的距离——读任璧莲新作<爱妾>》,华文文学,2006年,第3期。

[23]温红佳:《融合淡化——对<谁是爱尔兰人>的文化解读》,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4]马越晗:《任碧莲新作<世界与小镇>评析》,短篇小说,2013年,第23期。

上一篇:环境保护生物技术论文下一篇:Pro/E